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2-18 18:0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解决对策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开展,小学课程体系已有了质的改变。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理念,面对全新的教育方法,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就改革的实行方法而言,尽管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动,但是,在小学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它的主要形式仍然没有什么创新。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在以后的教育改革方向中,应着手根据新课改要求,依据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在改革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一套全新的实行方案,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依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在新课改这一大的体系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提高教育水平能力,提升教育素养,为良好的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一、当前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太狭隘,工作能力缺保障

对于学生教育成果的判定,更多的是依赖于应试考试,而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却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如今的教育指导方向,普遍通过升学率的大小判定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因此,面对这样的一种教育风气,学校之间将重心转移到教育结果上进行比拼。学生的时间都被充分应用在书本教学上,考试成绩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成绩好的学生被冠以好学生的称号,而不良学生就成为了成绩平常或较差学生的代名词。“听话”、“老实”这样的好学生定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如同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这样的行为方式才是大家真正值得学习与参照地。以至于这种不成文的教育思想使得学生日后在社会生活上遇到问题不能随机应变,思想模式固定化,没有自己的思考意识,达不到社会对新型人才设定的标准。

(二)教育方法形式固定,学生素质能力被限制

教师只是单纯地将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而缺乏生活实际例子引用,让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应试考试,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书本上的深层意义学生无法领悟,教育的真谛没有得到传承。固定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学生只能无条件的接受。班级的一切工作由班主任全权负责,学生在学校的身份就是一个学习者,一切其他事项似乎都与自己无关。学生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得不到有效沟通,逐渐加大了教师同学生间的隔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思想行为长期受到抑制,无法得到提升与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交流的课堂,学生间也缺少联系,合作、团结意识不能得到锻炼,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得不到提升。

二、班主任对提升学生能力发展的对策问题研究

在全新的教育体系下,新课改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适时改变已有的教育方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建立良好的教育制度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建立全面、完整、合适的班级管理理念

如何判定一个班级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合理性,可以通过其重要作用加以体现,正确的制度可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完善人的内心品行;同时它将科学的教育思想作为其指导方向。因此,班主任作为中小学生的班级负责人,应当将以下管理制度作为其指导方向:第一、应具有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将管理思想和科学发展规范作为教育指导意义,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班级在管理上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加大学生能力发展;第三、在正确的科学管理制度指导下,应建立全面、完整、合适的制度模式,从根本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以上合理的制度管理模式下,配合着科学发展观,对构建良好的班级体有着重要意义。

(二)提出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创造性人才构建

学生在班级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单单是一个受教育者,从另一方而言,班级建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而创。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一个“管放结合”的教育体系模式。学生是班级的核心力量,班级的长期发展应当在学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而班主任起着辅助的作用;在班级治理中,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一个长期而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同时,应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增加学生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当这些工作都步入正轨后,班主任可以达到完全放手的时刻,一切由学生操作,完成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行,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等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在班级工作的运行中,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锻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相信他们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三、结语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课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以读书而读书,更多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社会要求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班主任的存在不是为了约束学生去学习,而是带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技能训练;方案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专业之一,是为了适应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部门的新闻采、编、录音、摄影及有关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我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在2003年汉语言文学(新闻方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培养毕业生五届,目前还有在校学生四届。学生们通过四年的学习,能够掌握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基本技术,并能借助现代传播工具进行独立的广播电视的新闻采访、拍摄、录音、编辑制作等工作。

区别于以研究性教学为目的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本科教育阶段更侧重于对学生整体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学生的就业岗位为地市级电台、电视台以及报社等新闻媒体,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单位的宣传部门、杂志社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学生毕业进入单位工作以后,用人单位会要求新进员工直接进入一线工作,这就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考验。针对这种需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要格外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方案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此方案以学年为单位,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心理状况以及所开课程,设置了相应的技能训练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

一、一年级学生的技能训练

一年级的新生,初来乍到,虽然录取进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但是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是听从老师、家长的建议,或是随大流,别人报什么自己也也报什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还不了解,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涉及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一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多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如《新闻学概论》、《摄影基础》、《影视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电视摄像》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所开课程以及技能训练的目的都是侧重于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理性认知,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有多点了解,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们对新闻的敏感性,培养他们视听语言的思维模式。为一年级学生设定的训练项目为“新闻消息写作”、“限定题目拍摄单张照片”以及“语音、发声训练”。这些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摄影摄像技能以及普通话播读的能力,也为以后学生采、编、播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还将在一年级下学期举行主持人大赛以及图片摄影展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能打破独自学习的知识壁垒,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通过实践检验学习,通过实践激励学习,通过实践督促学习,通过实践明确学习。让学生们人人参加、人人融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二年级学生的技能训练

二年级的学生,在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后,对本专业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初步掌握了一些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基本技能,对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自身的兴趣方向也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开始有所选择。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大众传播学》、《非线性编辑》、《普通话语音训练》、《报刊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播音与主持艺术》、《报纸编辑》、《电视编辑》、《电视音乐音响》、《言语交际》、《公共关系学》、《演讲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所开课程以及技能训练的目的都是侧重于对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音视频编辑能力和播音与主持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在一年级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设定的二年级技能训练的项目为“新闻专题写作”、“DV短剧拍摄”以及“新闻播音训练”。这些项目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们的新闻敏感度,提高他们新闻采访的能力、新闻稿件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们的摄影摄像技能和音视频编辑水平,以及对播音主持,特别是新闻播音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配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二年级下学期将突出专业特色举行DV作品大赛,鼓励学生们自己创作剧本,自己导演,自己做演员。从前期策划、创作、筹备,中期执导、表演、拍摄、协调到后期剪辑、配音、合成,让学生们都参与其中,真真切切的体验一把做电视人酸甜苦辣。通过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找出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明确学习目的与学习重点,做到学的不盲目、学习有中心。

三、三年级学生的技能训练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后,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传播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开始从理论学习走向初步实战,进入媒体开始为期六周的专业见习。在媒体实习期间,学生们慢慢对自身发展有了较为明确专业定位,对知识涉猎的也开始有所选择、有所针对,有些同学在专业见习后仍坚持到电台、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继续学习实践。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电视专题与栏目》、《电视广告学》、《新闻评论写作》、《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研究》、《中外新闻作品赏析》、《新闻传播理论原著选读》、《平面设计》、《社会调查》、《深度报道》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所开课程以及技能训练的目的都是侧重于提升学生们对媒介的分析能力、影视语言的叙述能力和播音的表现力。为此我们设定的训练项目为“新闻评论写作”、“《新闻一线》节目的制作”以及“文艺作品演播”。旨在培养学生们对新闻事件分析、评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摄影摄像技术和音视频编辑水平,初步具备影视语言的表达、叙事和思维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将分组加入《新闻一线》的拍摄,成为校园记者,定期拍摄、采写、编辑校园新闻,并在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和电视节目制作专题学习网站上播出。在三年级下学期将举行优秀新闻作品的评选活动,从一年的《新闻一线》节目中评选出优秀作品。这个活动既是对一年来《新闻一线》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激励。学生在一年的实践中要身兼数职,不仅要自己策划、找选题,还要扮演摄影记者、出镜记者、文字记者、播音员、编辑等多重角色。通过一期节目的制作,多方面、各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检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

四、结语

通过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业务上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法规,能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和问题;能独立进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1]。成为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中素质全面的、优秀的生力军。

篇3

>> 反转新闻再思考 反转再反转,新闻像扯淡 反转新闻缘何频发 “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 基于反转新闻的媒体行为浅析 在“反转新闻”中学会思辨思维 “术”材扩用・反转新闻 “新闻反转剧”的热演与冷观 “新闻反转剧”中伦理的消解与重构 网络时代下广播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网络时代中新闻写作的变与不变 网络时代新闻写作的减法与加法 网络时代“新闻意识”的培养与深化 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规范 反转新闻背后的原因及舆论引导 女司机遭暴打反转新闻的舆论审视 网络时代新闻写作的突破 网络时代的新闻异化 网络时代的新闻版权保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omTitle=反转新闻.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 陈力丹.如果认识跟不上,第一个消失的职业就是记者[Z].新闻传播学研,2016(5).

[4] 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 (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展江等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美)盖伊.塔齐曼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7]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传媒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传播实践教学

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

部分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

部分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教学

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

作者:柳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雅文.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139-149.

[2]贾平.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传播学教学模式[J].安顺学院学报,2013(10):55-57.

篇5

【关键词】5W模式 传媒教育 媒介融合

一、我国传媒院校教育改革的实践

目前,国内新闻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规定,即在大学本科阶段将专业按照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进行设定。这种明确的专业分类注重对于特定领域内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各专业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很少。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学界所培养出来的这种单一技能的新闻从业人员并不能满足业界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新媒体领域,学校所教的技能在适应现实的媒介环境上呈现出不适应的状态。针对这样一种现实,许多学校的新闻院系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专业设置都沿用了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但是在此基础上,很多学校针对媒介环境的具体形势,应势而变,增开了新媒体方向或者媒体融合专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1997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开设了“电脑编辑”课,这是当时国内较早期的少数几个与网络新闻有关的课程,尝试在教学中引入技术内容,重点在技术,处在一个起步探索阶段。

从1999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开始,人大新闻学院开设了网络新闻方向。该方向的学生除了学习新闻学的全部课程外,还开设了四门专业课程,分别是: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新闻实务,网络经营管理,网络新闻制作技术。目的是让学网络新闻的学生既有新闻学的优势又有一定的技术特长,同时也能用更宏观的思维来思考网络媒体的发展。但是这个“网络新闻”的招生方向实行了两届就停止了。

2007年,人大的新闻学院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一个专业方向:“数字新闻传播”,作为拓展新闻学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验平台,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建设国内一流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为培养“全媒体”型新闻人才提供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学生媒体集团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创实验教学的新路子。

通过专业设置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方式也是目前全国大部分院校所采取的策略,一些没有开设具体专业方向的院校大多也开设网络传播、网络编辑等课程来适应媒介环境转变的需要。

2、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

第二种比较通用的模式是借鉴国外融合教育的经验,改造与融合教育配套的环境设施,为融合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可施展的平台,如开办媒介融合实验室或新媒体研究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汕头大学。

2007年,汕头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内地新闻院校的第一个媒体融合实验室,在课程设置、教学、学术科研、新技术研发等方面与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展广泛的合作,该学院也开设媒体融合方向的课程,旨在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专业操作的新型新闻人才,打造中国的“密苏里新闻学院”。

除了开设媒介融合实验室外,创立研究中心也是另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如清华大学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的新媒体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的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与融创天下联合创办的主要针对手机媒体的新媒体研究中心等。

此模式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开设新媒体实验室,创造全真的媒体融合的环境,重点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

可以说业界的需求决定了学界人才培养的方向。只有切实与业界保持紧密的联系,从实际需求出发,才能最终培养出真正适销对路的人才。也正式基于这样的现实,与业界合作成为了融合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早在1999年就开设了网络传播学这个专业。在2009年,又与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合组建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旨在解决大学专业教育如何与行业实践单位对接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培育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签订的协议,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将全面参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由双方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定与媒体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必要时,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直接打造媒体急需的人才。

拉斯维尔对构成传播活动的5种基本要素概括为: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分析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的实施情况,那么“5W”就分别指代在新闻教育中的由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给谁以及最终的效果如何的问题。

二、“5W”模式框架下的传媒教育改革的建议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业界媒介融合的趋势已然形成,由此对于教育界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教育界虽然对于业界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但仍未能对其趋势本身做出准确的把握,再加上受制于资金、环境以及传统规制等现实因素,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界的改革虽然目标明确,与业界需求的衔接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其薄弱环节入手,即由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换言之,即急需解决教师、教授内容和教育理念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

虽然各个院系都开设了网络传播、网络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但是授课教师仍是传统意义的教师,这些学院派的教师虽然对于媒介发展态势感觉敏锐,积极思考,做出了一些颇具意义的研究活动,但是对于新媒体或者融媒体微观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细节尚缺乏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媒介融合态势的变化迅速,新的领域和新的业务不断发展出来,这就对融合教育的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从最新的新媒介或者融媒体的客观环境出发,才能保证学生所学到的东西是真正的符合业界需求的。

由此,教师必须密切保持与业界的联系,多对业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不断更新教授内容。除此之外,积极引进业界的人才走进课堂和定期邀请处于一线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开展讲座,对于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是个很好的渠道。

2、教授内容的改革是重点

由已经开设了新媒体专业或者融合教育的新闻院系的课程设置来看,主要是通过增加网络传播与网络设计的相关课程为主。教授内容向掌握新媒体的技术层面倾斜,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新媒体技能以及新技术的适应性。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技术与理论之间的比重关系成为了一个需要认真衡量的问题。新媒体的出现和媒介融合的发展表面看来是由媒体技术的革新所驱动的,然而其核心却远远只是技术层面的转变。对于新闻教育者而言,除了教授新的媒介技能之外,还需要对于基本的通识知识素养的培养。因此,技能的培养只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是需要学会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生产和传播。

因此,除了教授新的媒体技能外,传统的通识教育、新闻素养、人文素养等也不可忽略,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们有效地转嫁到新媒体的环境中来,对信息生产方式做出适应性的变革。在这方面,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案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南加州大学的新闻系在融合教育中的有几个侧重点:首先更加注意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包括更加强调“讲故事”的能力和网络新闻语法等相关能力及新闻写作基本功,另外还加入了基础数学、计算机辅助报道和统计学等同样可使用于纸质媒体的内容,而对于新媒体软件如Photoshop和Dreamweaver等则更注重概念化传授而不强调对于某一具体软件的使用;其次,加强了与网络新闻更兼容的科目的教学,如增加摄影、广播报道及电讯稿写作等更能适应网络环境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加强新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⑤

3、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核心

教育理念具体说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媒介观念的转变,二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媒介观念的转变主要指新闻教育者在教授过程中要树立一个融合的媒介观,对于整个媒介环境要有宏观把握能力,能从整个媒介的发展趋势出发,厘清媒介本身所处的阶段以及即将到来的媒介变革趋势。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融合教育要更加面向媒介市场,教育的实施背景要从课堂逐渐向课外转移,教育实施的出发点要更加侧重与业界的需求而不是传统的课本教学。总之,走出去是使融合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的核心。

结语

虽然目前开设新媒体或者融合课程的传媒院系数目众多,然而理论研究的缺乏以及融合教育实际实施过程中与业界需求不对口的状况,反映出我国的媒介融合教育的研究以及实践尚未达到完善的地步。虽然对于培养怎样的人才业界和学界都有一致性的目标,但是由于业界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学界实施对口型变革的因素制约了它们在这一同一目标下实现完美的衔接。

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①②彭兰,《彭兰教授谈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络新闻教育》,

③蔡雯、罗雪蕾,《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记者》,2010(10)

④高等教育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成立》,

⑤邓建明,《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篇6

【关键词】新闻教育;新闻学;传播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

一、不同语境中的相同话题

“传播学”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义的新闻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话语。三十年来,传播学在中国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与传统的“新闻学”平起平坐,甚至对新闻学有了“僭越”之嫌,于是,围绕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学科之争近三十年来一直不绝于耳。曾经作为“文学”附庸的“新闻学”成为“一级学科”时的名目已经不再是“新闻学”,而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从学科设置情况来看,由于传播学的存在,全国有数百所高校的原新闻系更名为“新闻传播学院”或“新闻与传播学院”。仅此已足以表明传播学对新闻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之大。

从传播学引进中国之初,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之争、地位之辨就已经开始。这一语境中的“新闻学”是指狭义的新闻学。而这一语境中的传播学则是中国学界彼时从西方拿来的传播学。

彼时的争论是站在建设传播学的立场来厘清学科边界。对于一门新兴学科来说,正本清源、明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等,无疑都是十分必要的。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一书中就在题为《西方传播学的产生及其与新闻学的关系》的介绍性文章中开始讨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传播学与新闻学之间既有着血缘的关系,又有不同的地方。”[1]作为传播学引进中国的早期话题,这一讨论并未形成共识,而是形成了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学与传播学是各自独立的学科。早在1988年,在国人编著的第一本国内传播学教材中,作者认为:“传播学既不是实践意义上的新闻学,也不是理论意义上的新闻学。”[2] “就像美学无法替代其他具体艺术部类的研究一样,传播学也不能代替新闻学的研究”。[3]在我国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中,“传播学与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引入与探讨是可以并行不悖的。”[4]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存在着血缘关系,传播学是对新闻学的发展,是新闻学第三个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是报学、新闻学)[5]。张国良教授在《传播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新闻学与传播学“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前者充其量只是后者的学科背景之一”,但由于大众传播学由新闻学演变而成,因此,又认为 “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6]。

在这些早期论争的焦点,即传播学的学科边界问题之外,争论双方的共同之处在于,双方在探讨的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学科层面的传播学会否取代新闻学,但并没有进入到价值和内涵的层次,即传播学究竟对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内涵层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新闻学还是传播学在中国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却似乎成了新闻教育领域中绕不过去、至今也尚未跨越过去的话题。学界对新闻教育的反思,仍然倾向于“接着说”。近三十年来,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讨论可谓林林总总[7],当我们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教育时,也依然倾向于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说起。进入21世纪以来,以反思我国新闻教育的名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关系仍一再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

2001李希光教授题为《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的文章站在新闻教育的立场,提出我国的新闻教育“正在掉进传播学的理论陷阱中”,新闻学正在被传播学一统天下,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组合是“抽烟与肺病的重组”。[8]200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詹姆斯•凯里的《新闻教育错在哪里?》同样将美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委过于传播学的介入,就传播学对于新闻教育的意义提出质疑。[9]该文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客观上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之争推波助澜,甚至使该话题的焦点演变成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权力之争。

实际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话题下,无论是提出问题的出发点还是问题讨论的深层目的、各种话语的言外之意,其实大相径庭。如果说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讨论中,曾经的焦点是传播学的引进将会对新闻学产生怎样的影响,那么,经过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之后,同一话语讨论的其实已经不是曾经的话题。在论争的出发点方面,曾经的论题出自对传播学定位的迷茫,晚近的论争则是站在新闻教育的立场,面对的是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困境;如果说早期的论争既有助学科“跑马圈地”之嫌,也是面对学科未来的展望,晚近的论争则是面对现实、回顾历史的反思;如果说早期的论争是为了证明“拿来”“西学”的名正言顺,那么,晚近的论争则是对“拿来”后效的一次评估;在论争的价值取向方面,早期的论争中对传播学的价值判断主要是正向的,但在晚近的论争语境中,传播学却成为伤害新闻学优良传统的罪魁。

如果认同这些实质上的差异,那么,当我们在狭义的新闻教育语境中论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时,就不应按照二十多年前的论争思路“接着说”,甚至对于曾经的言说方式也应作出重新审视。在反思中国新闻教育的成败得失时,首先需要追问的是站在中国新闻教育的立场,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究竟是什么?造成困境的主因是什么?是传播学的“入侵”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传播学具有怎样的面貌?它又是如何“侵蚀”传统的新闻教育的?

二、传播学话语与误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教育在取得了规模、数量的繁荣的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学界的认识是多元的。

就新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李希光教授的观点是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的偏离:“新闻学教育是培养埃德加•斯诺还是培养施拉姆?是培养一个健全的民主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家和舆论监督者还是培养象牙塔里的传播理论家?”[10]詹姆斯•凯里认为,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是传播学对新闻教育的控制所导致的新闻学的民主、自由等基本原则的丧失:“新兴的传播学科至少看起来具有象征意义也充满希望地融入新闻教育中去,但是结果并不妙。科学统治和新闻自由很难结合到一起。”“传播来源于新闻并且控制了新闻,建造了新闻和社会控制艺术间的矛盾并生存其中。”[11]显然,中外学者对于新闻教育困境的关注焦点并不相同。前者担忧的是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践能力的忽视,后者担忧的是新闻的人文关怀的缺失。应该说,这些的确都是中外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如果能够深入到内涵的层面,或许对新闻教育的种种担忧都有其内在的逻辑,都值得警惕。

李希光教授认为,“中国新闻学教育不仅正渐渐与现实脱节,更为糟糕的是,它正渐渐脱离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尽管公众仍然通过阅读记者的新闻报道了解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医学和教育的最新发展,但是新闻或传播学院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在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被教授各种吸引眼球和注意力的技巧,而没有学会全面、真实、公正的报道、并保持其科学可信度。”[12]詹姆斯•凯里相信,“新闻学的学术来源应该根植于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新闻应该与政治联系,这样才能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和文学联系,这样才能提高语言和表达能力,并深刻理解叙述的方式;和哲学联系,由此确立自己的道德基准;和艺术联系,这样才能捕捉到完整的视觉世界;和历史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意识和直觉。”[13]无论是李希光教授对新闻教育脱离现实的挞伐,还是詹姆斯•凯里对新闻教育理想的憧憬,都体现出某种深刻的片面性,其语言表层结构之下的深刻的所指均“与我心有戚戚焉”。

但他们的叙事话语却是值得深思的。两者均将矛头对准了传播学,至少是在字面上都使用了同样的叙述策略。值得反思的问题正在于,为什么种种讨论最后都指向了传播学?造成中国新闻教育困境的主因是“传播学”吗?在不同的语境中,“传播学”话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透过种种对传播学的诘难,不难发现,指说的对象并不一致。前者批判的是作为抽象理论的传播学,后者则将传播学视为伤害新闻自由的控制的科学。前者批判的是传播学作为抽象理论对新闻教育实践性的伤害,后者批判的是作为控制的科学对新闻学的民主等基本原则的伤害。作为靶子的传播学是脱离现实的、抽象的、只关注技巧而忽略价值内涵的、非人文的、服务于利益集团的、以操控为目标的理论。正是这样的一种传播学统治了新闻学并给新闻教育种下恶果。对于传播学是否统治了新闻学,黄旦教授指出,新闻学被传播学吃掉是一个伪命题。[14]再向上回溯,对传播学的种种诘难是真的命题吗?

在学术论争中,为了彰显己方观点而树立一尊理论的稻草人作为对立面是常见的做法。在对新闻教育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传播学似乎正在成为这样一个象征化的理论稻草人。作为一个理论稻草人而存在的传播学的面目必然要么是模糊的,要么是变形的,甚至可能会是被抽空了内涵的空壳而已。试问,在反思新闻教育的特定语境下,种种有关传播学的话语讲述的是那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已成显学的“传播学”吗?只要对中外学术思想史稍作研究便会对此作出否定的回答。一种既脱离社会现实又脱离新闻实践的抽象的理论、一门服务于利益集团、以控制为使命、与民主理想相背离的控制科学都不是“那一个”传播学。对传播学的武断显然未能体现学术的严谨。准确地说,“传播学”在反思新闻教育的语境中只是一个符号。作为新闻教育的批判话语而存在的“传播学”已经远离了传播学本身,而被异化为二元思维模式下的“新闻学”的对立面。

潘忠党教授认为詹姆斯•凯里“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迫切需要讨论的。而在中国的场景下讨论这些问题,有必要了解他批评与反思美国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背后的思考脉络,否则难免取桔成枳”。[15]他认为,不能随意地给凯里扣上反对传播学的帽子,在凯里的视野中,存在着多个传播学。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凯里所特指的是“控制论及与其共享着某些概念的理论,如信息论”,凯里并没有采用在“在中文语境中所理解的‘传播学’”。他认为,通过对凯里思想脉络的解读可以发现,“如果我们从中得出凯里提倡新闻学,反对传播学的结论,恐怕至少似是而非。首先,凯里反对的是以控制论为代表、以社会控制为根本目的、以信号传递为基本观念、以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为基本模式的传播学。他推崇的是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以人文价值取向为动因、以理解人及由人的活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并使之升华为目标的传播研究。也就是说,在凯里那里,有多个不同的传播学,他对不同的模式有偏好、有选择。”[16]由此看来,在凯里的观点中,此传播非彼传播。

但在中国的接受语境中,新闻教育反思中的传播学话语还是导致了误读,不仅对传播学造成了误读,也对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本身造成了误读。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新闻教育的反思反而止步于此,奇妙地转向了技术性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关系之争。这才是关于新闻教育的种种反思过程中真正值得反思的“真”问题。

“传播学”成为新闻学的对立面是对传播学的误读。历史地看,传播学最初是以拓展学术领域的姿态而不是以攻击或取而代之的姿态进入到现实的高等学院新闻教育领域的。拓展并不必然意味着取代。从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但彼此间并没有非此即彼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传播学本身是多元的、开放的、发展的,实际上,也许还没有一个边界清晰的传播学。即使勉强地称其为传播学,那么,也存在着多个不同的传播学。有理论传播学,也有应用传播学。公关、广告、组织传播等不能等同于传播学。芝加哥学派、哥伦比亚学派、伯明翰学派、政治经济学派,等等,都是传播学。这些传播理论有不同的渊源、目标、方向、路径。凯里所反对的美国主流传播学派是不能代表传播学的全部内涵的。按照潘忠党教授对凯里的解读,凯里并没有误读传播学,而是我们误读了凯里。因为,凯里批评“传播学”是有特定的美式语境的。凯里的“传播学”并不是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学”。以中国视角看传播学,为什么看到的只是美国主流学派的“传播学”?什么才是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学”的真实全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就是指新闻学与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应用传播学的关系吗?

实际上,对“传播学”的误读也必然导致对新闻学本身的误读。用被窄化和扭曲了的传播学去与新闻学的理想原则相对,新闻学能够获得的除了再次证明新闻学理想本来就拥有的崇高与伟大,还能有什么新的收获吗?“新闻学科的内涵扩容,是保障与推动新闻学科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17]对传播学的误读,显然使得新闻学似乎变成了一个固定成型的、自我丰足的体系,即使对狭义的传统的新闻学来说,理论发展也是必由之路。

“传播学”成为新闻学的对立面,也造成了对我国新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的的误读。詹姆斯•凯里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提出的担忧之所以引起国人的强烈反响,无疑是由于美国新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中国新闻教育中也存在着。但是,国人更为关注的似乎是凯里话语中的新闻学与公共关系、广告等应用传播学科以及与媒体的关系,而不是新闻教育中轻视新闻理想、伦理准则的现实困境。当我们热衷于争论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关系的问题时,实际上选择性地忽略了问题提出者对新闻教育缺失内涵和价值教育的担忧,也就远离了新闻教育的真正困境。问题的提出方式也能反映出对问题核心的偏离。也许,在中国语境中,当务之急要问的不是新闻教育是要培养埃德加•斯诺还是施拉姆。埃德加•斯诺或是施拉姆都是各自所属领域的一座高峰,在广义的新闻教育语境中,他们都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的新闻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埃德加•斯诺?是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指向了威尔伯•施拉姆吗?这样的看法显然是脱离中国新闻教育的实际的。将新闻教育的问题委过于传播学,其结果只是使得对新闻教育的反思停留在外延的领域,阻碍了对更深层次的内因的追寻。

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学”话语还可能会遮蔽新闻教育中的另一些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例如长期困扰新闻教育的“新闻无学”问题。传播学确曾提升新闻学的合法性,暂时缓解了学院派对“新闻无学”的指责。然而,中外新闻教育实践似乎已经从不同角度证明传播学,尤其是主流传播学并不是解决新闻学“无学”问题的灵丹妙药。那么,新闻学究竟需要怎样的“学”?新闻学未能从更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中汲取营养是传播学的错吗?其内在原因是什么?传播学不仅不与新闻学相互对立,也不与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相对立。作为与新闻学有密切联系又区别于新闻学的另一门学科,传播学显然并不能解决新闻教育存在的内生性问题。

三、需要反思的传播学

超越话语,作为一门已成显学的传播学自身也需要反思。反思和批判是学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站在传播学的立场,无论是误读还是切中肯綮的批评,遭遇批判对于传播学自身也许正是在反思中发展的机遇。

反思中国的新闻教育,传播学的确是影响了新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重要因素。目前站在新闻教育的立场对传播学提出的批评有些方面看似矛盾,例如有的将传播学看作是抽象的理论,有的又将传播学看作是执着于信息处理的技巧,不过,这些观点却都清晰地表明他们所指向的是最早引进中国的美国主流传播学。这一点,中国学者与詹姆斯•凯里是相同的。这一点正是中国传播学发展中最值得反思之处。为什么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学”话语只意味着美国的主流传播学?

传播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一直在拓展着研究的疆界,充实着自身的内涵。近几十年来,不同学派的观点在“传播学”的名下不断地碰撞和激荡着,使得传播学的学术园地日渐丰饶。以市场导向和行政导向为特征的美国主流传播学与以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解放为终极关怀的欧洲批判学派共存于传播学的学术园地,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甚至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传播学景观。然而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学在理论上是多元的,但在传播学的研究实践中,其形象仍然是单薄的,属于美国主流学派的。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主流传播学派被引进中国,其后并逐渐在中国成为传播学的主流。对于这一点,当然有历史的背景:美国主流传播学派“不但有很强的科学主义色彩,而且往往在分析传播现象与过程中忽视权力问题和淡化社会历史背景。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正好符合‘’后的中国学者希望纠正学术研究过于政治化的趋势,迎合了他们希望建立学术独立性的要求。”[18]因此,尽管在1983年出版的《传播学》(简介)中就已经介绍了欧洲批判学派,但在其后传播学的引进实践中,久未得到响应。这种情况直到2000年以后才有所改变。作为发展的表征,“传播学译著的出版持续数年高涨;经验――功能主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中普及;证实传播学假设的研究形成规模;媒介形态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开辟了较为广阔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空间”。[19]由此可见,中国的传播学仍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并且,主流传播学的介绍和影响仍是主流。

中国传播学发展的这一特征在我们面对詹姆斯•凯里时显出了其后果的严重性。当凯里批判以科学主义为信条、技术统计为手段、服务体制为导向的主流传播学时,我们骤然发现,中国学界二十多年来所学习的甚至亦步亦趋的不正是凯里所批判的东西吗?尽管,我们早已知道,传播学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遗憾的是,将传播学仅仅视为一门控制科学的美国主流传播学却是中国语境中对传播学的主导性解读。因此,当我们指出凯里理论视野上的偏颇时,也只能低声嘀咕一句:“除了主流传播学,还有批判学派呢!”因为,在中国的传播学体系中,批判学派或者其他学派也都只不过是一个理论上的存在。本应对西方传播学采取的“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方针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贯彻。面对西学东渐,我们主动放弃了批判的立场,今天自然也就失去了批判的力量,人云亦云,结果就变成了邯郸学步。而批判精神的丧失使得我们面对凯里的当头棒喝时,也不愿直面问题的关键,进入到新闻教育的内涵领域,而是回避了问题的锋芒并将其化为一个无关痛痒的的学科关系问题。批判精神的缺失是新闻学和传播学共同的问题,因此,在新闻教育借“传播学”话语反思自身的同时,传播学自身也亟待反思。

注释:

[1]周致:《西方传播学的产生及其与新闻学的关系》,《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第131页。

[2]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7页。

[3]芮必峰:《传播学•新闻学•新闻传播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 1期。

[41]吴文虎:《传播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5]沙莲香:《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9页。

[6]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页。

[7]董天策:《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

[8]李希光:《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新闻记者》,2001年第 期,第24页。

[9]詹姆斯•凯里:《新闻教育错在哪里》,《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

[10]李希光:《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新闻记者》,2001年第 期,第24页。

[11]詹姆斯•凯里:《新闻教育错在哪里》,《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第10页。

[12]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5期,第31页。

[13]詹姆斯•凯里:《新闻教育错在哪里》,《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第11页。

[14]李晓静、黄旦《有真意 去粉饰 勿卖弄》,新浪传媒:http ://cul.省略/ s/2004202222/49648. html。

[15]潘忠党:《解读凯里•跨文化嫁接•新闻与传播之别》,《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4期。转引自《紫金网》。

[16]同上。

[17]丁淦林:《新闻教育应该适应社会需要――回顾新闻教育从危机到繁荣的历程》,《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期,第67页。

篇7

【关键词】对外传播 英语播音与主持 课程设置 模式

为适应传播全球化和我国对外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承担着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重要职责。传媒院校具有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和特色,培养利用外语在媒体开展对外传播的专门人才,如广播电视英语节目主持人、电视英语记者等。媒体对外传播人才要求英语基础扎实,懂新闻并了解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近几年传媒院校借鉴汉语播音与主持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旨在培养英语节目主持人的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方向。办学几年来,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本文以英语播音与主持的人才培养为例,探讨媒体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对外传播的内涵

在“对外传播”之前,我们总是在使用“对外宣传”。“宣传”(propaganda)最早在西方是个中性词,不带任何感彩。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国的宣传谋略而使德国受骗上当直至被打败,从此“宣传”(propaganda)在西方被赋予“欺骗、骗人”的含义。显然,“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有着本质上的差异。郭可认为,对外传播“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的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欲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①因此,对外传播还是一个国家外交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打造新型的跨文化传播语境,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电视是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我国电视英语节目承载着对外传播的主要职责,应实现的自然是对外传播的目的。

二、媒体对外传播人才

CNN、BBC的新闻节目报道及时,涉及面广,对国际社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国际话语权。为改变美英在世界的话语垄断地位,我国正在加快实施对外传播策略,期望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当然,开展对外传播离不开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一般认为,我国外语院校培养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就能担当起对外传播的重要职责。其实,仅靠外语能力是不行的。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指出,“合格的对外传播人才首先要具备三个基本技能:新闻写作、语言和文字的操作;用英语思考、采访、写作的能力以及一技之长。”“要做好对外传播,首先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编辑记者,还要有一大批能用英语或其它外语熟练地进行写作和翻译的专门人才。他们既懂政策,又熟悉两种文化和能熟练地运用两种文化和文字。对外传播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是一般外语院校的毕业生能胜任的,而是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担当重任。”②媒体对外传播人才除了外语能力强外,还要求懂新闻业务,并掌握媒体的基本技术。从目前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管理体制看,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一专多能”,应具备新闻“采、编、译”的综合能力,并具有制片和后期节目制作能力。以英语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为例,他们“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中外文化,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英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进行涉外采访和新闻编译”③。

三、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

美国教育学教授Jerrod Kemp (1998:2)指出,课程设计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是学生、目标、方法和评价。这四个要素相互交叉,相互相成。具体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为什么人设计(学生要素)? (2)想要学生学到什么或展示什么能力(目标)?(3)怎样才能学到这些东西(方法)? (4)如何测量学生达到的目标(评价)? ④ 英语播音与主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方向,他们应最终达到的目标能力是集“采、编、译、播”为一体的综合能力,成为记者型的英语节目主持人。因此,除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校级平台课程等的学习外,结合目标能力要求,在实践中我们觉得还应有以下几个主要模块构成:

(1)英语语言技能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读、听、说、写、译等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语音、口语等;

(2)新闻播音类课程。该课程模块让学生了解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为开展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播音概论、新闻采写、现场报道等;

(3)专业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使学生了解英语新闻播音和英语节目主持的基本理论,并在实践中掌握“采、编、译、播”的综合技能。主要课程有:英语播音与节目主持实践、英语采写、英语新闻编译等。

(4)柔性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考虑专业拓展和学生继续升学的需要,针对他们的专业兴趣和个性发展而设置。主要方向可以有:①国际新闻方向,主要课程有:国际新闻、新闻专业英语等;②英语节目主持方向,主要课程有:汉译英实践、英语采访与报道、英语新闻写作等;③汉语播音与主持方向,主要课程有:播音节目主持作品分析、节目主持人文案写作等。

(5)实践性课程。实践课程围绕培养目标应构成综合实践体系,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隐性课程、实践周和寒、署假期实践等。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实训和实践两部分。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英语语音语调、英语播音与节目主持、英语采写、新闻编译等;第二课堂通常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电台、电视台实践及校园网络新闻的编译实践等;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分类、分层的指导,指导学生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写出读(观)后感,参与电台、电视台节目编辑或栏目设计等实践任务;实践周和假期实践是为配合课堂实践教学,根据实践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培养目标而设立的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深入媒体。每次实践应有详细的实践大纲,学生应按大纲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任务,上交实践作品,最后给作品评定成绩和学分等。

(6)媒体技术类课程。该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媒体技术。相关的课程有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

(7)选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跨文化传播意识。为学生提供的选修类课程可以有文学类、艺术类、时事政治类、跨文化交际类、公共关系类和媒介素养类等课程。

以上几个课程模块构成了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即学生应首先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并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通过学习新闻学、传播学理论,进行英语播音与主持技能的系统训练,熟练掌握英语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译技巧,了解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媒体技术知识。在课堂实践教学的引导下,在大量的课外实践中,学生掌握“采、编、译、播”的综合能力。英语语言技能课应更具针对性,突出实践方式和手段。如英语语音语调训练采用小班(约15人)的实训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等教学手段,强化英语播音与主持的语音语调。口语课应与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不同,在采用小班化系统训练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同时,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采用模拟现场、分组实践等形式,突出针对英语节目主持、采访、和现场报道的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翻译课应突出汉译英训练,英语写作以强化英语新闻写作训练为主。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小组实践中,学生正确把握各自的角色,通过完成实践任务,形成探索、反思、追求,与人合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种种能力。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助学者”和“帮助者”。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应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场所,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增强媒体意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应能体现培养过程的阶段化、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授课形式的小班化、实践性课程的体系化。四年的培养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一、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文化素质和新闻法规意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进行英语读、听、说、写、译等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第二阶段 (三、四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接受英语播音、英语节目主持、英语新闻采写和新闻编译等课程的系统训练;同时针对各自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学生选择柔性方向课程模块学习,参与大量的媒体综合实践。

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是指英语语言技能课程、新闻类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性课程、柔性方向课程和选修类课程构成复合的课程体系,凸显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特色。英语语音、英语口语等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15人;新闻采访、编译等分成若干个小组,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推动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

媒体实践由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实践、综合实践周实践、寒、暑期实践和毕业实践构成完整的综合实践体系。课堂实践可以有语音训练、主持报道训练、新闻编译实践和配音与解说等。第二课堂实践是课堂实践的延伸,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等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实践周、寒、暑期实践是为配合教学内容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到媒体一线开展的实践,旨在认识媒体,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及发展动态。毕业实践要求学生在媒体实践中锻炼“采、编、译、播”的综合能力,为寻求理想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并获得论文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人才培养还需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的定位

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应加强汉语播音与主持能力的训练,特别应培养学生以跨文化传播的视阈用汉语开展对外传播,这也是目前地方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方向。电视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应包含两个发展方向:1)以英语节目主持为主,也能用汉语采写、播报的记者型主持人;2)具有跨文化传播意识,用汉语开展对外传播,并能用英语采写、播报、进行双语配音与解说的记者型主持人。

2、实施分级、分层教育

鉴于学生在媒体创意和在媒体语言表现力上存在的个体差异,课外应建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指导,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师进行具针对性的指导;

3、实践能力的评价

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对以电视媒体为主的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应制订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建立实践性作品的评价体系。对上交完成的实践作品应从策划选题、编辑思想、语言表达和对外传播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量化考核指标。对实践作品还应认真组织评讲,实践课程的成绩可以从作品质量、努力程度、调查报告、和笔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4、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重要场所,应重点抓好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使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有机相联。校内基地应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络等的作用,使它们切实成为第二课堂实践的场所;此外,院、系应广泛拓展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的联系,努力建设好学生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①郭可:《当代对外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②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

③林戊荪,《弱势文化条件下的对外传播》[J].《对外大传播》,2007(2)

④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英汉双语)”人才培养方案,2005

篇8

关键词:新闻采编与制作;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包;实施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208-02

新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而基于专科层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更是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怎样使学生成为会编会导会操作的新闻应用型人才呢?只有为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校内外实践体系,使学生在每一个动手环节都能有充分的条件进行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对于建立完善的实践体系,更多的人着眼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习活动,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各类专业课程时所应有的大量课内实践活动,而课内实践活动却正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也是技能训练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充分利用课内实践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整个实践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平台,本文正是基于此点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课内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课内实践教学中,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侧重于理论的学习与讲授,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承袭文学学科教学的特点,有的学校在理论教学上安排了相当多的内容,却没有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理论不能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成为面对工作最为茫然失措的一批。这种状况正在为人们所重视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片面重视实践内容的学习。针对理论内容过多的情况,有些学校矫枉过正,又把理论的学习贬到了无用论的论调上,恨不能把所有的理论课和素质课都删掉,凡看到新闻史、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等字样的课程一律砍去,片面强调实践,仅盯住几个基本的电脑软件和操作技能,这种做法虽然一开始看上去学生的学习极富实践性,但实际上是使学生成为了只会操作没有思想的熟练工人,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这也是我们所不能赞同的。

3.重视实践教学,但轻视课内实践环节。这也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情况。无论是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还是开办专业集中营,或是专业顶岗实习,都是和课堂教学分开进行的。不可否认,这些环节在学生的实践训练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们无法从课堂教学直接跨越过来,这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中间环节,就是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轻视这个中间环节,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巨大浪费:一是理论学习的浪费。学生无法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理论教学的成果被浪费了;二是课外实训环节的浪费。学生只能从头开始学起,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被浪费了。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课内实践教学,那么学生就可以既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又很容易就进入到实践工作中了。

二、课内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知易行难。虽然我们了解了课内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但要真正将之开展和完善起来,却有着非常大的难度。各门专业课程的性质不同,实践的方法多样,决定了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只能是在摸清各类课程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我们试着把专业课程分为以下几类,分别进行探索。

1.基于基础理论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各校设置不同,不过基本上都会有《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道德与法规》等课程,这类课程正是课内实践活动最少也最难设置的一类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甚至不设置实践教学部分。这类课程往往开设在第一学年,正是新生入校后开始系统接触专业知识的第一步,只讲理论没有实践,会让学生感觉专业学习枯燥乏味,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尽可能采取案例教学、情景创设、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把理论融于实践中,使学生亲自动手,亲身经历,就会对所学的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以笔者所讲授的《大众传播学》为例,在讲授人际传播时,开展“客观负责,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学生依次上台,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等,然后同学们会用小纸条的形式把自己对这位同学的认识与评价写在上面,最后这位学生可以收到全班同学们的小纸条,从这些客观善意的评价中,他可以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什么样子,和他自己感觉的有何不同,说明他在人际传播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形式的活动学生极为欢迎,有学生说这些纸条是他所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这样就使得学生不仅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还能够真正掌握所学习的理论。

2.基于专业技能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这类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技能,如《新闻摄影》、《新闻采访》、《新闻编辑》、《电视摄像》等,一类是电脑专业软件类课程,如《电子排版》、《Photoshop应用》、《影视后期制作》等。这些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特别突出,学生以掌握一门实际技能为标准,要做到拿过设备来就会用,所以大量的实践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课程不必担心它们的课内实践内容不够,相反倒要强调一下理论性的传授。尤其在专业软件类课程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直接一步步地教操作,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缺少高屋建瓴的理论性指导,学生很茫然,不懂得要根据作品的创意和内涵进行操作,做出来的作品也就缺少了精气神。所以即使是以课内实践为主的课程,也要在每次实践前创设情景,明确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并针对学生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评,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基于专业素质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这类课程主要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如《艺术批评》、《中国语言文化》、《影视美学》等。这类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亲自动手,尝一尝梨子是什么味道,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笔者在讲授《影视美学》时,把课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讲授与经典赏析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影视审美的特质、电影叙事结构、蒙太奇手法、影片的剪辑、影视审美心理等基本理论,穿插结合三到五部经典影视作品的鉴赏,初步进入影视审美的境界。第二阶段为条分缕析阶段,即学生从前面的经典作品中选取最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精彩片断做成课件,从内容的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进行评析,阐释自己对于这个片断中视听语言的运用、蒙太奇手法、内涵的表达、故事的讲述等深层次的理解。第三个阶段为亲自动手阶段,指导学生分组分工,拍摄属于自己的第一部短片,使学生在创意中学习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在拍摄中去真正掌握镜头语言,在后期制作中理解剪辑的艺术。然后利用最后两周进行放映,剧组人员全体上台,介绍自己的影片和拍摄感受与心得,台下学生可以自由提问,相互交流,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这样学生就从抽象到具体,理论指导实践,真正理解了影视审美的精髓。

4.基于综合技能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这类课程是把所学同类媒体中的各类技能综合运用的贯通性课程。比如《新闻调查》,是学生在第四学期综合所学的所有内容,根据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和对新闻内涵的把握,运用新闻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与报道,形成不同形式的新闻作品的课程。学生在这类综合性技能课程中可以受到近似于职业新闻工作者的锻炼,使之最大程度地接近于真实的工作,也为进入实习工作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类课程的课内实践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学生的节奏和进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和监控,即使安排学生外出采访或拍摄,也要全程追踪,布置学生上交采访大纲、采访笔录、拍摄素材等原始材料,确保课程的有效有序进行。

三、保障课内实践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

有效地进行课内实践教学,不仅要挖掘和掌握各类课程的内部规律,同时还要受到很多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许多外部条件直接决定着一些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能否开展、开展的效果等。要想达成良好的课内实践效果,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尤为重要:

1.完善的课程体系。笔者所在的山东女子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每个年级的课程体系都是反复修改,力求能够做到最符合人才培养目的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形成了“明确职责,划分模块”的课程设置体系。明确职责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职责明确。一个成功的新闻从业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什么样的课程能够提供和培养这样的能力和素养,那就开设什么课程。每一门课程在确定设置的时候就明确了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二是教师职责明确。每个教师在承担一门课程的时候要非常明确自己所讲授的这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非常明确这门课程具体要教会学生哪些技能或提高哪方面的职业素养,同时还要非常明确这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交互辅助关系,不能出现内容重复或漏讲的地方。划分模块是指根据学生将来要面对的从业岗位进行课程的设置。学生将来从事新闻工作,所面对的不外乎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新媒体三大类。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划分为三大模块,大致为第二学期为平面媒体课程,第三学期为电子媒体课程,第四学期为网络新媒体课程。每个模块的各门课程按照该种媒体所需要的能力分环节进行,最后又有一门该模块综合性的技能实践课,使学生能够趁热打铁,把所学模块各个环节的技能融会贯通。而每个学期的假期则可以针对本学期所学习的媒体布置和安排假期实践,进一步强化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2.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哪怕最完善的课程体系也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配合才能得以实施。新闻专业一般都是从中文衍生而来,任课教师也大多是由中文类教师转型而来的,所以会存在诸如专业能力不足、对新闻行业不够了解、缺少职业训练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一些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这就要求各个学校要加强对新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内实践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教学设备与场地。这一点对于课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设备没有场地,那么设计得再好的实践活动也是镜花水月。新闻专业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需学会使用多种传媒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就是不可缺少的,决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培养笔杆子就可以做到的。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加大课内实践教学活动的投入,办专业就要专业地办,真正认识到设备和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提供足够的设备和场地,让教师和学生无后顾之忧,才能放心大胆地设计和开展各项课内实践教学活动。

4.灵活的教学管理。大学教育无论是从教和学哪方面来看都不应该是个固定的模式化的过程。专业和专业不同,课程和课程不同,一刀切的制度化管理显然是不合适的。新闻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实践的分散性,你采访一个人总不能许多人对着一个人进行采访,也不能把许多采访对象集中到一块进行采访,你抓新闻的时候新闻的发生总不会在一个时间一个地方,你安排实习的时候总不会只一家报社或电视台接受你大批的学生。同样,同是新闻专业内的课程有的比如《新闻编辑》、《影视后期制作》、《电子排版》等可能适合集中在教室内或实验室内进行讨论切磋或情景演习,但有的课程比如《新闻采访》、《新闻摄影》、《电视节目制作》、《新闻调查》等就必须走出去,不走出去就无法真正地让学生学到东西。这些不同肯定会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但我们认为这种付出是必要的和值得的。学校行政部门的定位不应该是管老师、管学生,而应该是配合老师,服务学生,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才是学校之为学校而不是行政机关的关键之所在。

总而言之,新闻采编与制作作为一个专科层次的新兴专业,无论在教学还是实践方面都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想要达成使学生成为合格新闻从业者的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不断地完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和完善保障这种教学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各项条件,我们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有理论深度和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

篇9

而肩负传播信息、引导方向的主流媒体的文娱新闻报道,应与其相适应,既不能低俗、庸俗、恶俗,满心“市场化”,也不能无视必要的“市场观”,以致脱离了受众的健康需求。

“市场观”,是指我们制作新闻产品时,应建立起一种与受众紧密相连的关系,心中时时刻刻要有读者、观众的需求,遵循市场规律,讲究“产销对路”、“随行就市”。要经常了解市场,做市场调研。这与我们导向正确、思想内容健康的办报方针绝不矛盾。一个是市场攻略,一个是市场规范。我们应该寻找、服务、引导、做大这个市场。

一、 主流媒体应理直气壮地报道文娱新闻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表现不仅难以避免,还应该提倡。作为主流媒体,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近年来,娱乐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以前单一的以文学、出版、戏剧为代表的文化新闻,目前已难以令读者与观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群满意。娱乐与文化并重,已成为媒体文化新闻板块的必然选择。为满足受众需求,适应市场发展,绝大多数的都市报、晚报、时尚杂志、电视媒体,都开辟了专门的娱乐新闻版、频道,而且迅速成为媒体抢夺眼球,提升发行量、收视点击率的重要支柱。

主流媒体的文娱新闻工作者,只有先树立起正确的“市场观”,然后才能得以在其中进行健康品位的引导。有些主流媒体因为党报党刊的定位,一贯保持其严肃性,其文化新闻往往突出宣传性,强调主流价值观,以图书出版、戏剧演出报道为主,似乎不屑于以影、视、歌明星为主的娱乐新闻。对泛娱乐化倾向,主流媒体不迎合、不炒作、不渲染的态度是正确的,但对文娱市场全然采取“回避的态度,不介入,不闻不问的鸵鸟政策”①,这就与主流媒体传播健康思想观念、引导大众文化欣赏水平的责任不相符合了,更与主流媒体也有“商品属性”的理念相悖。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现在对娱乐生活的需求十分迫切。面对有强大需求的市场,我们的主流媒体不能为了抵制娱乐中的低俗之风,就消极地把娱乐报道拒之门外,如同为了泼脏水,竟把水中的婴儿也泼掉了。这显然是一种“因噎废食”之举。

我国著名新闻学家、杰出的新闻教育家王中教授说:“我认为报纸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重是商品,而且要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作用。”即“既要提供新闻,又要进行宣传,这是报纸的两种功能”②。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概论》中也说:“认识到报纸和广播电视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对我国新闻工作者有积极意义。经常考虑读者的需要,新闻媒介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受众就不愿意去买,去看,一切意图就会落空。”③

主流媒体在新时期的商品属性,已渐渐明显。既是商品,就要有市场。文娱新闻是受众市场呼声最高,也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所以主流媒体应该转变观念,组织队伍,制作和发表受人们欢迎的文娱新闻产品。

二、当前的文娱市场与文娱新闻报道

1.读者观众的需求与分布

树立“市场观”,首先要了解我们面对的市场。笔者因在媒体文化新闻部供职,所以经常对文娱市场进行调研,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合理配置报道资源。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主流媒体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受众在了解重大政策信息、国内外重要新闻后,都阅读、收视文化娱乐新闻。其中,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受众愿意了解影、视、流行歌曲、话剧界明星的表演消息、个人婚恋情况、事业发展的动态;四十多岁的中年受众对娱乐新闻深层次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开掘性报道更有兴趣;而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受众则更喜欢电视剧、戏曲、图书、民族音乐的报道,以及文化现象分析与批评的文章等。

如果细分,在上海,有关明星的娱乐新闻,最热心的受众约有30万人;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大约4000人,加上能经常欣赏音乐的听众约上万人;舞蹈爱好者近5万人;民族音乐爱好者约20万人,其中实际的消费者占五分之一,媒体受众约15万人左右;戏曲的爱好者约有10万左右,实际消费者不过万,基本都是受众;电视剧的常年观众约有100万,他们当中的报纸读者约在50万左右。除此之外,对文娱活动和文娱新闻有兴趣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2.主流媒体应主动调整采编力量的配置

从目前受众市场的分布看,文化与娱乐新闻的需求人群大概是二成对八成。而目前多数主流媒体,尤其是主流报纸,采编、版面资源配置并没有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如果有10名记者,一般采写影、视、歌娱乐新闻的记者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文化条线记者则占到三分之二,版面上有百分之六十是文化报道。

笔者认为,主流媒体应在与自身的大定位并不矛盾的前提下,为文娱版面准确定位,有关采编部门应不断调整采访力量及版面资源的市场配置。以新民晚报为例,其文娱新闻版面奉行“市场的健康文娱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追求”原则,目前文化新闻部的9名记者,经过重新调整,文娱新闻记者从原先的3人增加到5人,文化记者4人,版面百分之六十以上以娱乐内容为主,基本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3.根据市场健康需求制作内容

主流媒体文娱新闻,应按受众层次,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采制。比如纸质媒体,瞄准年轻读者的需求,可以安排及时性的明星图文报道;针对中老年读者对影视剧报道的需求,可以安排影视剧动态新闻、赏析评论、节目预告稿件;针对音舞、戏曲、图书读者的爱好,可以安排演出现场、幕后花絮报道,以及当红作家、戏剧名角专访等等,这方面的报道不一定太集中,数量也不必太大,但要“长流水,不断线”,每天都要“透口气”。

4.文娱新闻的版面应活跃多彩

有些主流报纸的文娱新闻版面,经常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与要闻版区别不大的严肃面孔。尤其是对图片的处理,“小鼻子小眼”,甚至整版都没有一张靓丽的照片,显得非常沉闷,缺乏动感和娱乐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报纸必须重新审视视觉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对图像的使用。这些年来,新民晚报文化娱乐版在进行版式创新时明确:改变以前文字才是内容,才是“王”的观念,视觉与图片也同样是内容,也可以为“王”。以前在编辑眼中,图片只是配图,地位比文字低,现在则是图文并茂。

5.记者需放下身段

主流媒体树立“市场观”,对记者,尤其是文娱记者是个考验。主流媒体的社会地位都比较高,要记者放下身段去找娱乐界人士获取新闻源,常会有心理障碍。他们普遍存在大报记者的架子、朝南坐的脾气,对那些娱乐明星的态度是“你不来找我,我不去见你”,于是明星新闻往往让实习生代劳。结果是信息源少,现场感少,鲜活度差,总体质量不高。虽然有事后的深度观点报道,但时效性已经失去。这种脱离市场需求的状况需要大力改进,要切实确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三、文娱新闻要坚持高品位高格调

1.文娱市场主要的娱乐元素

文化生活中的娱乐,实际上是从文化内容派生出来的软性的、通俗的、充满趣味性的一部分。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先生曾经说过,娱乐的实质是趣味、生动、通俗。

目前文娱新闻所普遍关注的娱乐元素,主要包含明星、爱情、表演、画面、游戏、惊险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星。明星的艺术创作、家庭、生活、情感、逸闻等皆可成娱乐新闻。所以有种说法,娱乐新闻就是明星新闻,娱乐产业就是明星产业,明星的一切都有市场。

其次是画面。电视媒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难以表现深奥、清晰、凝重的语言过程,而必须有动感的画面,以满足人们对视觉的需求。如今的电视媒体更强调画面的丰富与速度,平均3.5秒一个镜头④。而纸质媒体的娱乐版面,如果说以前只要刊载一些软性的文化社会新闻、演出幕后花絮、演员专访等就能使娱乐气氛浓郁的话,那么面对新时期的读者,要是没有大量斑斓夺目的图片,就很难调动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2.防止文娱新闻成为“调味品”与“调色剂”

文娱新闻有市场,但我们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却不能滥用娱乐元素。明星新闻过多过滥,势必会成为绯闻、八卦;无限运用画面,则会造成视觉污染,削弱版面文字与镜头话语的思想力。

今年八九月间,国家广电总局对《第一次心动》、《美丽新约》、《超级情感对对碰》等恶俗节目叫停。而制作这些触犯道德、审美底线的节目,都是由重庆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录制的。令人深思的是,这些主流媒体以前的节目,在观众眼里,都是极其端庄、严肃的,可为什么它们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从一个“正面形象”,变成了“负面典型”呢?主要是他们陷入了片面追求市场化的误区。

以前,主流媒体的节目受到严格的审查制度约束,严肃有余,活泼不够,难以吸引观众的视线。如今,在“收视率”的残酷竞争下,在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主办方自以为明白了娱乐拓展市场的妙处,于是在节目策划中,均将娱乐当成了整体节目的“调味品”与“调色剂”。

所谓“调味”,就是在节目中穿插“血腥”、“恐怖”、“暴露”,有“火辣辣”的刺激;所谓“调色”,当然就是“将庸俗当有趣”,“将肉麻当幽默”,“将当时尚”,企图用黄色,把荧屏变得五彩斑斓,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利益。

但是,正如美国电视主持人布热津斯基拒绝播讲泛滥的明星希尔顿出狱的娱乐新闻,将稿件当场烧毁,任何国家的主流媒体,都是有道德底线的。我们的主流媒体如果把娱乐元素当成是市场的“调味调色品”来“恶搞”,不仅会招致管理层的严禁,也会令观众厌恶、唾弃。目前纸质主流媒体虽然还没像电视媒体那样,因滥用娱乐元素而遭到管理层的“叫停”,但小报小刊的庸俗明星八卦新闻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

3.避免文娱新闻“浅薄化”

主流媒体对娱乐报道的另一个误用,是仅仅让娱乐新闻成为文化新闻的一种补充,扩大一些信息量,然后美其名曰:“版面生动、可读性强”。实质是被动应付,在展示式的报道中,把娱乐新闻做得“浅薄化”了。

读者在版面上看到的是一些明星逸事,俊男靓女、欢歌笑语、华衣美服。当然,这些轻松愉快的娱乐消息,的确可以放松现代社会人们激烈竞争的神经,远离生活的烦恼,享受到媒体给他们带来的。“但在这种文化逻辑的征服下,新闻开始追求感性化、平面化和狂欢化的叙事原则。他们不再充当现存消费性日常生活的批判者,而是有意无意成为这种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塑造者,他们也不再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对现存生活批判的挂念和思想,而是直接诉求人们该如何去享受生活”⑤。这种简单顺应市场需求的文娱新闻,也许适用于非主流媒体,而不应成为以“思想引导市场”为己任的主流媒体的选择。

4.文娱新闻评论要成为主导

面对海量的文娱信息,主流媒体在传播中,应切合自己版面及播出时段有限的实际条件,要抓住重点、热点、焦点,及时作出反应,占领市场。而且,不能仅仅充当信息的提供者,更重要的是从引导、服务读者与观众的角度出发,担当正确解读信息、引导受众对信息进行准确分析与正确判断的权威诠释角色。不仅要使读者与观众快速了解娱乐事件的大致经过,而且要探入到娱乐活动的深层次,用主流价值观为指导进行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引领,提高受众的情趣水平,审美格调,充实大众的精神生活。

一般都市类报刊、电视媒体的文娱头条,总是以最感性的大牌明星充当主打,以吸引眼球为第一原则。主流媒体的文娱版面则不同,头条决定导向,应该以观点鲜明的热点新闻评论作重点,迅速把握好基调。2007年7月12日,网络爆出智障明星舟舟谈恋爱的消息,当天新民晚报文娱版面迅速作出反应,刊登了新闻评论《舟舟“谈情说爱”谁在幕后“做媒”》,对当下媒体为迎合某些读者、网友的低俗口胃,制造“绯闻”假报道的现象进行了痛击,受到了读者和主管部门的好评。

电视媒体过去认为以其“浮光掠影”的播出特点,难以运用评论的形式引导舆论,而如今新闻透视、聚焦、谈话类栏目的崛起,证明电视评论亦大有作为。

5.文娱记者要学会写言论

主流媒体的总编辑、部门主管要站在文娱市场的高度,经常对文娱热点“发声音”,撰写各类评论稿件,用主流价值观、荣辱观引领市场风气,抵制低俗文化的泛滥。而处于采访一线,对情况掌握得比较透彻的文娱记者,更要不断地给版面提供文娱新闻评论、短小精悍的言论等。因而主流媒体的文娱记者,比一般的媒体记者要有更高一层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与思想水平。这是主流媒体勇于进入市场,而又不被市场淹没的根本保证。

(作者系新民晚报文化新闻部主任)

注释:

①吴为忠:《媒体文艺传播需要评论积极介入》,《新闻午报》2007年7月16日

②《王中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不能否认,由于种种原因,使有些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职业道德准则的问题,使新闻媒体形象受损。笔者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新闻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负使命,应加强自律,重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一、新闻工作者表现道德失范

近年来,虽然我国新闻界在弘扬职业精神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新闻媒体快速发展,新闻队伍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薄弱和自律不严,媒体治理一时跟不上,法制也不够健全等缘故,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一些新闻媒体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致使一些新闻工作者不可避免地产生思想混乱、认识偏差和道德失范的现象,它严重地制约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着自身的形象,甚至一些假新闻直接损害着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群众对此表示不满,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也因此而受到很大影响。当前新闻界丧失职业精神和新闻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了令人震惊的消息: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收受当地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和金元宝,上演了一幕“有偿不闻”的新闻腐败丑剧。从中可看到个别新闻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置新闻的真实于不顾,选择新闻的标准不考虑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只考虑个人利益。有的是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猎奇心理,吸引受众眼球;有的是单纯追求商业利益,搞有偿新闻;有的要求被采访方提供各种“方便”;有的为了拿“红包”、免费旅游、报销住宿和交通费、接受各种“土特产”礼品等;有的传媒刊登或播出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有的炒作各种绯闻和犯罪新闻,无人性的冷漠新闻;有的侵犯他人隐私等等,媒体的道德沦丧行为不胜枚举。这样的现象虽属个别,但他们却败坏了新闻记者队伍的作风,影响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形象。媒介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

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新形势下,要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崭新形象。

二、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⒈立足新形势牢固树立新闻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在全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面前,新闻工作者应认真学习,树立新闻观,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闻从业人员还要坚持用的新闻道德观来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能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一个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新闻工作者。

⒉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

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必须切实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因此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就包含了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这四个方面,这种精神的本质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受众负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①倡导和培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或原因,新闻工作者必须向社会提供真实性的新闻。

②倡导和培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必须恪守新闻客观性原则。新闻客观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力戒夸张、夸大或炒作,最大限度地将事件原貌提供给受众。

③倡导和培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必须恪守新闻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兼顾事件所涉及的双方利益。特别是在批评报道中,应该给予被批评方以充分的发言权力和辩白的机会,以防止由于主观偏向性造成的失实和伤害。

④倡导和培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必须恪守新闻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在报道新闻时,要对新闻事实的普遍性作出正确的评价,不能以偏概全,把孤立的社会事件误导成普遍的社会现象。

⒊各大学新闻院系要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各大学新闻院系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摇篮,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训练,并在新闻从业过程中加以坚持,就能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由此看来学校教育尤显重要,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目前,全国各种层次的新闻专业在校学生达数万人,因此,各大学新闻院系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已经制定了《职业道德全国统一鉴定试点考核办法》,从2003年起,凡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的学生,都要在原有理论知识考试中加试职业道德考核内容,这对于新闻界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件好事。

⒋加强行业自律,健全新闻内部约束机制

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使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是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障。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要细致周密,不但要规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而且还要规定对违法规定的行为的处罚措施,使记者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其次是各级新闻单位的领导要按制度办事,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使各项规章制度不流于形式;最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对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在新闻道德上作出显著成绩的记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表彰或奖励,对自觉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并在新闻道德上作出突出成绩者,应予以重奖,并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以激励大家献身于新闻事业。另一方面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人和事,要根据错误的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危害,分别予以批评教育、处分,个别严重者应调离新闻单位。

⒌完善外部监督和惩处机制

目前,某些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低下而无法使其悔改,根本原因是制约和惩处机制的缺失。就我国关涉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而言,这方面已经很多,对绝大多数传媒业的违法和违规行为都有明确的禁止性要求,如:我国在1991年就由全国记协制定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现在缺少的是执行和监督机制。有关部门应健全管理机制,对于职业道德低下的新闻从业人员也要视情节实施批评、训诫、警告,直至吊销记者证,取消从业资格,清除出新闻队伍等。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吴高福:《新闻学基本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郑保卫:《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新闻战线》,2004年第5期

[4]曹陇生:《新闻职业道德刍议》,《新闻知识》,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