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范文

时间:2023-03-31 20:3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传播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众传播学

篇1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信息传播环境日益开放,其已构成了人类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底色。“大众传播学”课程主要介绍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产业结构,通过丰富而有趣的案例展现大众媒介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分析大众媒介各领域的经济特征并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建议,尤其对数字信息传播时代的大众传播图景变迁、格局变化、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把握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和规律,准确捕捉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对大众媒介组织的经济特征和各种工作职位获得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为其将来的进一步学习与就业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信息支助。

2课程实践重难点及处理方法

2.1课程特点及教学目的的满足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国外原版引进,由全英文编写,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要求较高,大量使用英语的课堂环境则要求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能力有较高标准,课后作业的完成则通常基于学生对英语写作技能的掌握。而与这些课程教学要求相矛盾的实际情况则在于教学对象英语基础较弱,程度较低。两者之间的差异如不协调好,学生上课将无法听懂、活动无法进行、作业无法完成,甚至造成对学生自信心的打击,从而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最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本课程教学重点及所面临的实际难点,要做到让学生想学,在教师启发下会学、学会,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2.2教学对象长期目标要求的满足

教学对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出国意愿,并有考过雅思出国进修的计划,而作为使用中英文双语授课的专业课,除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外,同时也担负着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助其通过雅思考试,及提前适应国外大学学习方法的重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雅思技能训练及国际视野的开拓。虽然教学对象长期目标为通过雅思考试,进入国外大学学习,但专业课程中又不能过分强调雅思,或者完全成为英语语言课程,因此既要做到使针对雅思考试特点的活动贯穿课堂中,又不能使学生由于过分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掌握。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提雅思考试,但时时将雅思考试各项技能的训练融入其中。如讲授过程中进行大量的paraphrase(改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英语单词;注意控制中英文使用比例,提高其英语听力能力;布置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任务,课堂中让学生迅速在众多的课本内容中定位所讲重点或寻找所提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其英语阅读技能;课堂上采取英文问答、小组讨论、转述要点、英文演讲等方式来进行英语口语训练;课后则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使其英语写作能力有所提升。简言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将大众传播领域相关专业知识作为英语学习的材料,让学生在日常专业课程中就能为参加雅思考试做准备,而不是完全依赖于此外的英语课程和雅思培训,使学生减轻负担和压力。

2.3教学内容的取舍

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TheDynamicsofMassCommunica-tion是由美国McGraw-Hill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对大众传播领域内容覆盖较广,知识点、数据等更新较为及时,同时对于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较为实用,因此教学中应做到有效利用该教材内容。该教材涵盖面较广,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所有内容都涵盖。其次,全英文的撰写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产生障碍。再者,由于该教材由美国出版,书中大量使用来自美国的机构、事件、人物作为案例,具有较强的当地特色,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对一些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困难。因此,在安排课堂活动时,教师通常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照单全收,做到因材施教和因时施教。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使用中国本地的案例,或增加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实例,令学生一方面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启示

篇2

英文名称: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8770

国内刊号:11-5363/G2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3

关键词:政务微博;政府传播;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008-02

一、引 言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博” 成为了政府施政问政、广大市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群体是极富政治热情和参与能力的社会群体,新媒体应用使其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也随之提升,利用移动互联网获取国内国际新闻与常识,包括与政府相关的信息越来越频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报告显示,博客作为获取信息的又一渠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略高于网民总体,其中大学生使用博客的比例最高,为24.5%[1]。研究者发现政务微博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网络参政道路[2]。大学生也普遍认为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自己内心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愿望。[3]”而政务微博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找到立足之本,对于其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对广州和佛山政务微博群为期一年的监测,希望从大学生这一视角进行切入,探讨针对该群体的高效传播策略。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微博监测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广州、佛山相关政务微博为研究个案,问卷调查对象和范围涉及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人工面访与网络调查各250份。

与此同时,研究小组于2014年对广佛地区的6个政务微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以此分析广佛政务微博舆情处置的范式和特点。

二、研究发现

1.59%的受访者关注政府信息。72%的受访大学生通过新浪微博关注政府信息,可见,大学生微博关注政府信息中,政务微博占据特殊地位,具有一定传播优势。

2.在关注政务微博的大学生中,57%的受访者因为政务微博信息权威可靠而关注,53%则因为其微博内容有用而关注,说明政务微博区别于其他的权威性是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原因,而政务微博内容的实用性也是大学生关注的重点。为了交流互动而关注政务微博的大学生只有29人(占19%),由此可见政务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把政务微博当作参政议政的主要工具。

3.在关注政务微博的大学生中,大多数都是偶尔上一次政务微博或与其互动,占64%,其中不可忽略微博作为新媒体媒介受微信冲击的原因,但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对政务微博的实际关注、利用情况不佳,可以推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关注了政务微博而缺乏深层次互动。但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9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会关注政务微博的消息。这表明政务微博的权威性是其突出优势,因此政务微博要做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准备,在事件发生之时要及时、妥当信息。

4.对政务微博的总体评价中,48%的关注政务微博大学生打了3分,即一般水平,31%选择4分(0分代表很不满意,5分代表很满意)。由此可推测,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政务微博的总体评价一般,在微博这一信息量巨大的媒体上,政务微博的印象较容易被遗忘,说明了政务微博需要提高其影响力。同时,不可忽略的是一些表现突出的地方政务微博拉高政务微博评分的可能性,一些大学生对全国范围内的某些地方政务微博印象深刻,大加赞赏。

5.对于政务微博目前存在的不足,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对网友评论无回复(48%)、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39%)和缺乏专人运营管理(35%),内容不专业排在最后。可见大学生对政务微博寄予平等双向沟通的希望,而不只满足于单向传统形式的信息。但在具体评价中不少受访大学生提到一些政务微博较多官腔套话和专业用语,在更新方面则呈现太多导致刷屏和更新慢信息少两个极端。此外,大学生对政务微博建设和管理制度的不满意程度同样不高。

6.针对“你希望政府建立怎样的政务微博”这样的问题,大学生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迅速跟进突发事件(74%)、与网民互动,回复评论(64%)和微博办政,解决实际问题(61%)。可见新媒体时代政府要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快捷的信息传播工具在突发事件中及时发声辟谣稳定民心。另多数大学生对微博办政,解决实际问题同样抱有较大希望。

三、讨论与建议

政务微博如何运用灵活的传播策略争取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舆论动员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打造政务微博核心竞争力

较之其他类型微博,政务微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权威性。这也是大学生关注政务微博的重要原因。目前,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群已经颇具规模,政务微博总量庞大,门类众多,各个政务微博应明确自身职责,常规主要基于本部门职能的有效信息进行,突发事件信息由政府新闻办微博等综合微博统筹,形成分工明确,涵盖面广的信息网络。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大学生群体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关注到政务微博。

2.有效处置突发舆情

政务微博在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引导网络舆论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政府要在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努力掌握话语权和主导权,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媒体的不准确信息。研究小组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关注政务微博的大学生中,9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关注政务微博的消息。对于“你希望政府建立怎样的政务微博”这一问题,74%的大学生选择了“迅速跟进突发事件”,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政务微博的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重视和期待。

3.实质性内容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政务微博还热衷于一些早安晚安、心灵鸡汤、生活常识等常规信息,这些信息短期内固然能吸引大量粉丝,但长远来看对政务微博权威性和专业性有所损害。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在关注政务微博的大学生中,53%因为其微博内容有用而关注。如2014年7月15日,广州301公车爆炸事件中,广州公安在微博上领导官员到事故现场的新闻,引发受访大学生的反感,认为政务微博“关于领导的消息着墨太多”。

因此政务微博要尽力做到言之有物,增强所的信息的实用性,要避免“假大空”的官话套话。优秀的政务微博既要做到信息量庞大,又应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让大学生等群体能够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建设用户黏性,加强传播效果。

4.改变微博话语方式

政务微博需要注意微博话语交流的技巧和方式,适当使用接地气的网络词汇,同时灵活运用微博表情、长微博、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摆脱严肃古板的刻板印象,拉近与大学生受众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政务微博还需要注意谨慎用词,减少用词不当造成的错误。如2014年9月,佛山教育局在微博上宣传推广普通话时使用了“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的宣传语,产生 “讲粤语=不文明” 的歧义,造成众多网友的不满。可见政务微博措辞应注意照顾各个受众群体的接受度,避免造成误解。

5.增进交流与互动

政务微博作为一个政府与民众的交流平台,不能只是单方面地向民众传递信息,政务微博也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关注点,倾听大学生的声音,让大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言论及意见受到了关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政务微博要能清楚地认识易吸引大学生热烈关注和讨论的事件及问题,并通过建立相关的话题等手段主动收集大学生及民众的意见,体现政务微博对大学生舆情的重视,继而督促相关部门实施相关措施来解决问题,使政务微博的作用不再局限于传声筒。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茶文化传播

茶的种植源于中国,迄今为止业已超过了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历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如何种植茶树、加工茶叶产品、制作各种茶具、茶叶烹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方式。它的背后蕴含着我国儒释道等多种领域的精神传统和思维方法,体现出了显而易见的民族特色。随着茶文化的日益普及和推广,循序渐进地促进了茶文化的外传,眼下已成为了国内外的一种时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思想潮流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茶文化中的有益方面,在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

1茶文化传播积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

1.1茶文化具有较强的精神教化作用

茶文化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如茶文化的外延、内涵、概念、茶艺表演过程中的各种礼仪、礼俗活动。它们能够引导高校学生遵守理解,讲究礼仪,培育他们具备优良的社会公德。茶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比如茶文化中道德观与思想观念的传播,可以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传统的茶文化非常注重培育人们的怡真和静的理念,将原本并不复杂的饮茶活动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密切联系起来,提高到哲理层面和人生高度,产生了系统化的茶道、茶德。茶道被看成是茶文化领域中的至高层面,是它的核心内容。在实际的茶事活动中,赋予了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崇高的人格与品性,它既能够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又能够怡情修身,促进人们心态的动态平衡,化解当代人们的精神困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1]。

1.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众所周知,茶文化形成于林林总总的茶事活动中,是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涵盖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内容,体现出了深远的意蕴、幽静的意境。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涵盖了茶德、茶道、茶诗、茶艺、茶与茶故事等多歌方面。这些元素异彩纷呈,成为了国内优秀茶文化的菁华。我国茶文化的鲜明特征是重德、崇俭、尚和、贵真,这种精神理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重德是传播的茶文化德育功能的第一要求,它关注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而言,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牢固地确立科学的行为准则与道德标准。尚和是指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茶文化的这个特征可以促使大学生尽最大努力,灵活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为其交往和活动提供价值尺度与标准。崇俭的字面含义是崇尚勤俭,高校学生会受到茶事崇俭、以俭育德思想的强烈影响,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清廉的道德品质、朴实无华的思想理念。贵真立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育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理念,能够有效地矫正和塑造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与世界观。[2]

1.3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大学生学习和接受茶文化,领悟茶德思想,有利于他们调节自己的心态,帮助他们调整自己所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化解他们的精神困惑,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与扎实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促进乐观积极、奋发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1.4茶道精神对于学生强化思想道德修养非常有利

茶文化内容应该以茶德为核心,大力提倡无私奉献,坚决反对唯利是图与见利忘义,倡导义重于利,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尊敬他人,强化养德修性的理念。增强学生的心态平衡能力,化解学生的精神困惑。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它的最大作用是促使高校学生积极地调节心态,聚精会神地静下心来,既能够乐观,又积极地迎接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诸多挑战。茶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3]。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茶文化传播途径

2.1积极创新茶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手段

茶文化具有丰富多彩、深厚渊博的文化内涵,所以如果采取单调的课堂讲述,确实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无法体现出妙趣横生的课堂讲述效果,弱化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地采取多样化的茶文化传播教育形式[4]。强化学生的自主体会以及自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方能内化这些茶文化知识,尽可能发挥茶文化积极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品行的作用。在创新茶文化教育领域中,高校应该采取茶艺表演、茶文化方面的知识竞赛、开设相关的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和宣传我国的茶文化,打造优良的茶文化传播氛围。很多高校教师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茶文化的教学,但是并未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制作和设计,缺乏良好的实用性。因此在推广、宣传与教育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和知识时,必须紧紧地依靠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此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制作成精彩纷呈的视频文件、图片等多种形式。它可以提供可读性强、便于观赏的茶文化知识和内容,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刺激学生的感官,创新传播茶文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5]

2.2培训茶文化中的茶艺

不少大学纷纷组织茶艺表演,组建了相关的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娱乐、休闲场所,因此也是校园文化领域中的一个亮点。这些社团的主要内容是茶艺训练和运用。组建了相应的茶艺表演组织,定期开展茶道、茶艺表演,使得不少高校学生纷纷关注茶艺表演活动,积极地加入茶道文化社团中去。很多学校每年都设立茶道文化周,开展茶艺培训。接受茶艺培训的主体是广大学生,比如邀请不少茶学学者或者专家开设相关讲座,帮助他们积极地理解和宣传传统茶道文化及发展脉络,为国家做过的贡献等,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学校必须科学地宣传优秀的茶道文化内容,引领广大学生摒弃其中的诸多陋俗与恶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茶宴活动,比如品茶或选茶,感受茶道的深层次内涵。在举行茶宴的过程中,应该添加相应的茶文化活动,比如茶诗歌,茶音乐、视频赏析与茶书法方面的比赛。这样以来,既可以发扬光大我国的茶道优秀文化内容,又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群体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6]。

2.3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扎实学风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大学生掌握茶文化的理论知识,传承茶文化内在的优良品质。要强化理论指导的作用,在茶文化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茶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为了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历史悠久、理论完善的茶文化,可以要求大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参与茶的烘焙、种植、采摘与烹制等环节中,接触从种植到品茶的具体流程。这样以来,学生在循序渐进地了解茶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具备学习茶文化中注重精神追求、不畏严寒、肯于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丰富茶文化知识,以理论指导自身的各种茶文化活动,将扎实的学习风气和正确的实践结合起来[7]。

2.4开展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活动

在茶道文化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有条件的大学应该开展与茶道文化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茶道、茶艺的相关理论。还可以带领学生去茶馆品茶,在茶馆中举办文化活动。如此以来,可以有效地弘扬和光大优秀的茶道文化,也能够联系茶道的内容。学校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知识,调查和研究与茶道文化关系密切的相关内容。扩展茶文化传播的领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积极地影响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养。

2.5锤炼学生具备茶文化的内在品质

不少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茶文化认识,然而仅仅将其当成普通的日常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茶文化既是朴素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具有深层次内涵的高雅活动,让学生领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在品质。当前社会发展呈现出快节奏的态势,不少大学生心浮气躁,缺乏平常心,不能从容地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深厚的个人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茶文化的外在形式、内在品质与背后的价值理念、精神传统和道德素养,积极地培育他们的良好品行和综合素养。在逐步学习和理解茶文化精神的过程中,使他们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保持淡定轻松、从容不迫的稳定心态,体现出茶文化的内在品质和气魄[8]。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和显而易见的教化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既能够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也可以通过茶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教育工作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茶文化的密切结合,借助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变高校学生的错误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效地发挥茶文化自身的德育功能,全面地教化和引导高校学生群体形成灵活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3],[4]赵晓峰.浅谈茶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8):252-253.

[2]胡雅娟,夏达.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6,(6):211-212.

[5]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15,(5):58-60.

[6]孟丹.中国传统茶道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06):277-278.

篇5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MOOC;大众传播学

近年来,学校又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不断深化创新素质培养体系建设.2015年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作为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子项目启动研究.体验式教学研究方式多种多样,本项目主要将体验式学习模式与MOOC新兴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设立MOOC体验式教学法.作为此次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本篇论文就MOOC、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法在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领域进行探讨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1MOOC体验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经过十几年传统填鸭式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课程学习仍抱有固有学习态度,依赖教师线性式教育,致使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形成自我学习的体系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养成.近年来,以MOOC为主要方式的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更是被给予厚望.MOOC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的简称,出现以来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其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一是MOOC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师生双方通过MOOC对重点知识展开研讨,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启迪学生独自去解决问题,在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创新潜能得以激发.二是MOOC最大特点为全面开放,学生从选课到学习再到考核,全由自己做主,充分行使自身的学习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个性化学习.

2MOOC体验式教学法概述

2.1MOOC体验式教学理念框架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播和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与记忆.教学过程中教师卖力地讲,学生费劲地记,教学过程成为知识点的转存和再现,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在理论层次上,表现为教与学成线性单向流动,(如图1所示)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懒散,缺乏活跃性.在具体教学效果上,学生易出现知识认知疲劳,知识点掌握少而浅,灵活应用性不强等问题.MOOC体验式教学教师课前将MOOC视频到网上,学生可自主选择观看,对重点知识点进行理解.课上,教师先请学生简述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论、解答;随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并随时调整课堂所需讲授的重点知识和扩充知识.课后,学生仍可通过MOOC对本堂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原先单向流动的教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拥有了主动性,主动学习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便于学生完整认识知识的创新生成过程,体验理解、吸收新知识意义与乐趣,让学生以知识创新者的主体角度去学习,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2.2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提出

“大众传播学”是我校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为新闻学、广告学、播音等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主要研究传播的现象与规律,是传播学的入门性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学科内容上看,由于大众传播学起源于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三大学科,因此学生所掌握的内容抽象且庞杂,需要调动一定的心理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按照常规教学模式,很难在教学时限内完成.从教学内容上看,大众传播学起源西方,在此后的学科发展过程中西方理论学说占据主导地位,对中国学生来说存在时代错位和区域隔膜.此外,大众传播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学生心理预期有较大反差.从课程内容实践性上看,传播本身就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的形式、手段、媒介更是快速更新.大众传播学课程要求学生们利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中的传播现象,从学科角度,本身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将大众传播学中的理论解释、理解、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传统照本宣科式讲授方式已经不适用这门学科的教授.鉴于前述讨论和研究,提出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MOOC本身就属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的特殊传播方式,具有先天学科优势.其次,本课程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要求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自由思考的空间,以此掌握先进的传播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每章重点知识点进行提炼,录制成视频,到网上,并以之为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集体讨论与老师互动式研究,深刻了解知识点的内涵,让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去了解相关理论,激发其思维创新能力和学习激情,深化对传播理论的解读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

3.1MOOC体验式教学法在大众传播学中教学方案设计

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是将MOOC与体验式教学融会贯通,因此需要科学且合理的实施方案.方案实施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下:让学生体验什么———如何通过MOOC这一形式实现———课堂环节如何处理———体验过程的组织形式问题.本校大众传播学课程采用的郭庆光主编的《传播学教程》.该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包含对传播基本问题及传播学史发展的概述,人类五种基本传播类型的描述及传播五大研究领域的综述等内容.在教学方式设计上,考虑高校教育特点,结合大众传播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将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和培养过程进行细化,将大众传播学课程分为“传播的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传播的五大类型”、“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传播效果研究”五大讲.同时,依据MOOC特点,将每个任务点拍摄成视频时长在10分钟左右的MOOC课程,并配备教学PPT、教案、自测题及答案、综合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等.同时,在录制MOOC中,适时插入精神设计的交互式问题节点,以提示学生思考,增加记忆.

3.2MOOC体验式教学法在大众传播学课堂的运用———以第一模块

“传播的基本问题”为例MOOC、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方法实施的核心部分是对课堂环节的组织.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时长、体验活动等以此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师会准备灵活多变的应对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人类传播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学》中重点章节,是初次设计传播学的学生们理解掌握的难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体验重点:传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时4学时(45分钟/学时).MOOC体验式教学课时分配方案:(1)在第一节课前,让学生们上网自主学习本节MOOC课程,掌握重点知识点.(2)第一课时,分组研讨,请学生就关键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教师通过体验式讲解,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学生通过体验式讲解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理论创新意识.下课前,教师点评,并就知识点进行讲解.(3)第二节课前15分钟,带领学生观看MOOC课程知识点,余下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习的传播系统结构加以解释.并引导学生对现有传播系统结构加以补充、完善,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理论创新能力.(4)由于通过MOOC已将重点知识点进行了讲解,第二课时后,将布置研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某一知名直播网站,阐述其传播过程及系统结构.由于研究对象不是假象而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传播现象,相关研究资料不够充分,因此需要学生查找资料梳理分析并进行深入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问题突破口,并将整个传播过程进行理论性的阐述,这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第三课时,邀请各组进行成果展示.在点评环节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将抽象理论放在实际传播环境中考察,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探讨,不仅只依赖于书本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研究分析,提升理论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也是对学生前期理论学习成果的展示.(6)第四课时,课前要求学生重新观看观看MOOC内容,对理论知识再进行梳理回顾.课堂上,教师依据前期讨论情况,将整章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扩充,完成此次讲解任务.

4MOOC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与评价

4.1建构学生信息反馈环节

高校学生是MOOC体验式教学的主体,学生信息反馈机制的建构是了解此次体验式教学有效与否的基础.学生反馈信息的原真性和丰富性将直接制约课程日后课程教学的发展改进方向.笔者采用阶段性问卷收集和实时信息收集两种方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所谓的阶段性收集方案,即结合课程教学进度不同阶段,在课程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实施后等阶段组织发放调查问卷.为消除学生心里顾虑,保证教学信息收集的原真性,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实时性收集方案指为获得学生实时动态反馈信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间歇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以收集不同个性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建议与意见.两种收集方案各具特色,阶段性收集方案相对稳定,收集时间与区域较为固定,建构了教学效果信息收集方案的骨架;而实时性收集方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不同个性学生信息收集,进一步保障了反馈信息的丰富性.MOOC与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方法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实施阶段性收集方案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从学生反馈信息上看,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普遍比较欢迎.特别是应用MOOC教学模式,将知识点分解讲解,同时可以随时随地的反复观看,比较喜欢.另外,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也比较欢迎,特别是小组展示环节对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4.2直观实施评价环节建构及反馈

除了学生们主观感受,本身还设定了直观实施评价环节建构,即以学生选课率、考试成绩、量三个客观数据为依据,考察在大众传播学实施体验式教学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情况.虽然这两者并不具有直接的关联性,但通过客观的数据可以清楚体验式教学带给大学生能力的变化.通过对客观测评分析得到MOOC体验式教学法受到大多数同学欢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增强.以15级广告班为例,《大众传播学》课程随堂考试,中、低分数段分布人数减少,高分段分布人数逐渐增多,学生对大众传播学课程整体创新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渐趋优化.此外,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提升.主要表现为论文观点的独特性和独创性趋势增强,15级广告班学生学院内十余篇,论文内容均为关注新近传播现象的实践性探讨,有自己独特思考与见解.

5结语

MOOC体验式教学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个新尝试,在大众传播课程的教授上,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这种模式的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以挖掘、释放,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对教育理念和体系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作者:陈琳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晓晖.体验式教学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借鉴教育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1).

〔2〕田丽.论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篇6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优化

1广告专业与理论课程体系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的应用型学科。丁俊杰教授在《广告学通论》里面将广告定义为:广告,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商品、产品、服务和观念的,通常是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性和劝服性的非人员信息传播活动。由此可见,广告至少与营销学、传播学关系紧密。甚至有广告从业人员对广告高等教育的学生提出综合背景要求:未来广告专业学生应该兼具传播学、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因此,本科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均设立不同门数的广告相关学科课程,主要以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为主,其中传播学理论和营销学理论是广告专业联系最为紧密的两门学科,营销学和传播学成为大多数广告专业的必修理论基础课程。然而,开设相关学科理论课程与构建学生广告学知识体系之间并不能做到无缝对接;学科理论与广告实务之间也存在着不小鸿沟。造成断裂和鸿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广告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并不完善。本文以广告专业的大众传播学授课为例,分析广告专业理论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提出优化方法,以期提高广告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2广告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广告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不能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脱节,即课程内容不能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大众传播学为例,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有效地记忆传播各种结构、模型,也能运用理论框架分析大众传播效果,但是却不能用这些理论指导广告策划和广告设计活动。市场营销学也存在这一问题,学生能够理解定位理论、形象理论,却不能在广告策划和广告设计事务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从教学环节来看,这些脱节主要由以下一些方面造成。

2.1教师视角问题

高校教师普遍是在某一专业取得研究生学历的专业研究员,对所学专业知识具有精深的积累。各高校任课教师安排具有人才共享的特点,因此跨专业任课、跨学院任课的情况较为常见。当这种情况出现之时,教师备课的视角往往以自己主修专业为主,力争将所学专业知识讲透彻,而较少考虑授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连接之处,这就造成了理论课程整体构架和学生专业之间的第一个脱节点。

2.2授课内容问题

广告学的理论课程从授课计划到单次上课内容,都容易出现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缺陷。相关理论课程的授课计划往往会考虑专业完整性,从专业发展历史,到当前主要理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事实上,学科的纵向发展轴与广告相交叉的部分并不多,学生却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学习这些内容。以大众传播学为例,若考虑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则需要讲解传播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各国传播制度、传播学历史学派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广告学的联系较小,学生可以课后自行补充。

2.3教学方法问题

广告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太过单一的问题。授课单一缺陷表现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为辅。教师是课堂信息的主要输出者,学生扮演接收者的角色。单一的授课方式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产生倦怠感,从而影响课程质量。一方面,教师长期讲授差异不大的知识理论,学生被动接受高度抽象的理论知识,即使间或有师生提问互动,但效果平平;另一方面,学生吸收课堂知识的效果不能及时反馈给授课老师,课程效果不便测量,教师也能更进一步调整授课内容,从而不能更好地将所教理论与学生专业相对接。

2.4课程考核问题

理论课程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普遍来看是笔试为主。课程结束后采用闭卷考试,测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这种课程考核方式为大多数理论课程所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实际上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应用能力即使是采用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学生应用能力测量也不准确。另外,试卷答题标准以任课教师给出的标准为主,这势必存在教师的评判主观倾向,答案也会比较单一化。学生修完理论课程以获得试卷分数为终点,也不再思考理论的转化为专业技能的问题。

3广告理论课程教学环节的优化

针对以上广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同时改进,从而优化理论课程的教学环节,达到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

3.1教师视角的客体化

教师本身视角的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授课思维的转变,教师应跳出专长学科的背景,以学生专业为首要考虑因素。这要求教师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了解学生所在专业的特色,学生的实务能力要求,以及本学科和该专业的主要结合之处。以大众传播学为例,老师若给广告专业学生讲授该门课程,应跳出自身传播学的学科系统,首先了解营销系广告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其次增加教师自身广告专业的基础知识,最后明白传播学与广告学的知识对接板块,并考虑传播学理论在广告中的具体转化问题。

3.2授课内容的交叉化

授课内容的交叉化,体现在教师授课聚焦于学科和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并尝试将课程变作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桥梁。课堂时间短暂而宝贵,教师应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在学生专业中的应用之处,以及如何应用问题,而不是展示学科的完整性和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大众传播学为例,传播学与广告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是人类传播原理、大众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效果、媒体及策略几个部分。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讲解大众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再将这些原理对应在广告设计、广告传播策略、广告效果测评三大板块之中。人类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征和模式,应该在广告设计实务中怎样考虑这些特征,如何利用这些模式,并加以具体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切实做到教师授课理论与学生专业实务的交叉对接。

3.3授课方法的双向传递

跨学科理论和实务的对接不仅仅需要授课老师的单方面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和反馈,这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是优化教学环节的方法之一。教师自上而下的理论讲解,学生自下而上的反馈理论与实务的接受情况,两条路径的对接点为课程的作业汇报。教师课堂讲解学科理论及专业应用,学生在课后寻找本专业的实务案例再次进行论证,并在课堂中进行汇报。这种上下对接的方式对师生而言都是教学质量的一种检验。与此同时,作业汇报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参与,极易产生头脑风暴,对理论和实务的理解可进一步加深。以大众传播效果理论为例,传播要素的构成情况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传播主体的特征、传播技巧、传播对象都有相对应的传播理论可寻。广告策划活动和广告作品都在运用这些理论,教师可以在讲解传播主体的过程中,加入不同的广告作品,并分析广告主的差异对受众产生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广告作品的信息传递原由。教师也可以课后作业形式,要求学生分析优秀的广告作品在哪些传播环节上具有突出亮点,是否遵循了大众传播学的规律。由于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的视觉不同,这种双向传递的授课方法,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学习。

3.4增加“竞赛型”考核方式

“竞赛型”考核方式在广告专业中具有可行性。目前广告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四大竞赛,分别是“oneshow中国青年创意竞赛”、“金犊奖”、“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除此之外,各个省市地区也有相应的各项赛事,院校内部也有各项技能大事。这些竞赛是业内人士和社会对学生的全方位综合考核,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这些竞赛分别以个人和小组的形式参赛,对学生个人和团队都是一项与市场接轨的考核。广告学的理论课程考核可以考虑引入“竞赛式”的考核方式,分为不同的竞赛等级,以此作为课程结果的衡量标准之一。

4结论

高等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最多的质疑,广告学作为实务应用较强的学科之一,对学生实践能力需求更高。化理论为实务操作能力,是广告学科教育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协作,也需要广告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尝试改进教育方式。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告学专业建设尽些许绵薄之力。

作者:吴朝彦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M].3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于洋,孙晓玲.推进广告学科竞赛型实验室训练模式的教学改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篇7

中国传媒大学创建于1959年,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电视与新闻学院作为国内历史最久、声誉的专业教育学院,始终引领着我国电视新闻教育的发展。五十多年来,电视与新闻学院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近年来,电视与新闻学院培养出了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从事电视新闻采集与制作、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编导、频道与电视栏目策划以及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导专业人才,毕业生大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颖的电视观念、扎实的电视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电视节目制作的艺术技术技巧技能,能在大型演播室及完备的采编播设施上进行操作。

【开设方向】电视策划与创作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媒体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策划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一) 学位课

新闻传播理论 (含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

新闻传播史 (含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业务 (含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新闻)

广告与公共关系(含广告学、公共关系学)

(二)专业必修课

01、电视影像语言 02、电视艺术理论 03、电视纪实语言 04、电视节目策划 05、电视采访 06、电视写作 07、电视编导 08、纪录片创作 09、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10、欧美影视文化 11、电视文化学 12、电视画面编辑 13、非线性编辑 14、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15、影视精品赏析(观摩优秀作品并赠送部分获奖节目音像资料) 16、workshop(包括选题、采访、摄制、编辑各环节的指导和讲评) 17、电视名人系列讲座

注:每年按最新培养方向,及时调整课程。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假期面授。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报名手续】

1、填写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4、报名费200元,学费22000元、教材资料1200元(两年)。

【证书授予】

1、完成该课程学习,经考试合格者,颁发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证书;

2、符合条件可申请在职硕士。

【联系电话】 010-51656177 010-51651981

【免费直拨】 4000,716,617

篇8

在通常情况下,引航员长期在一个港口工作,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练就了非凡的对船舶运动状态的视觉感知能力,依靠这种能力就可以做到安全引领船舶,包括靠离泊操纵。但是这种感知能力(俗称感觉),在错综复杂的引航环境及个人情绪的影响下,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在不断发展的电航仪器的支持下(特别是雷达技术的发展),使船舶操纵者更能把握船舶的真实运动状态,从而大大减小了视觉误差。但有些关键的数据,如横移速度、距泊位横距等无法直接读取。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来估算出船舶横移速度、横距等具体数值,从而弥补了仪器的不足,使船舶操纵更加稳定和安全。

1船舶横移速度的估算

在大型船舶靠泊过程中,横向移动速度(T.SPD)是船舶操纵者必须实时掌握的数据,船舶的SOG(对地速度),及SPD(船舶沿着船首向的纵向速度),在雷达显示屏上都可以直接读取,惟独没有船舶的横向移动速度(装有靠泊仪的船舶除外),而这个数据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计算得到。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T.SPD与SOG是正弦函数关系,即:

通过上述简单计算,可以看出交角在30度角度时,横移速度T.SPD就达到了SOG的一半,交角在45度角时,横移速度T.SPD与SPD是相同的,交角在60度角时,横移速度T.SPD就几乎与SOG是一样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基本上是以交角每增加5度角,系数增加值约为0.1,为了便于使用,可以按这种规律进行估算。对于大型船舶的靠泊,这样的概算精度在安全余量上是足够的。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在航行还是在锚泊作业,当SOG方向与船首向的交角在30度以上时,船舶受到的风压、流压或综合外力的影响已经是非常大了,需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它的影响。当SOG方向与船首向的交角在60度以上时,基本可以断定船舶整体是横向漂移的。尽管这些细节非常简单,但真正能够对这种现象保持敏感度的人也并不在多数。

使用此种估算方法的注意事项:

① COG与SPD的数值是GPS导航仪的计算数值,在低速的情况下,这些数值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②计算横移速度时,船舶应该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运动突变的过程中不具有参考性,比如倒车止速和大幅度航向改变过程中等;

③横向速度是垂直于船舶船首向的速度分量,当船首向与泊位平行时,此速度也就是船舶对泊位的横向移动速度,如图2所示:

④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目力对船舶运动状态的观测和判断,在相互比对中使用。

2与泊位横距的估算

大型船舶在接近泊位的过程中,船舶与泊位间的横距也是需要时刻掌握的另一个重要数据。船舶驾驶台距泊位的横距可以通过雷达测距直接读取,尽管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它是横距数值的唯一来源(装有靠泊仪的船舶除外),而离泊位横距最近的船首(特指驾驶台在尾部的船舶一般情况下的正向靠泊),却不能很好的掌握,它可以通过简单的估算得到,如图3:

船首距泊位的实际距离是CD=OB=AB-OA,AB是雷达测距,而OA=L.O.A*SINθ,θ是船首向与泊位走向的夹角,θ角的取值也按照第一大点中所述,在达到30度角时,船首的横距比船尾的横距少了船长的一半,对于大型船舶来讲,特别是300米以上的船舶,150米左右的距离也是相当的惊人的。为了便于计算,也可以按照每5度,增加0.1的系数进行计算,能够比较方便的获得船首横距,比如船长300米,角度是15度,那么系数是0.3,如船尾横距是200米,那么船首距离泊位是110米。

在通常的靠泊过程中,靠泊角度小于45度,在此角度内,也可以按照SIN1°=0.017452为单位进行计算,330米长的VLCC油轮每一度的差值是5.76米,实际操作中可以按6米计算,290米的CAPE型船舶每一度的差值是5.06米,实际操作中可以按5米计算。

通过对船首与泊位横距的实时把握,就可以判断现在的靠泊角度与横移速度是否妥当,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3 船舶自力调头过程中,甩尾切向速度的估算

船舶依靠自身车舵调头过程中,当开始转向时,在转头角速度增加及船舶速降的双重影响下,它的SOG矢量线会大大落后于船舶的真实整体运动方向,产生这种现象的缘由是由于矢量线以雷达天线为中心点(也可以说以驾驶台为中心点),而船舶的调头是一个甩尾的过程,SOG矢量线的大小与方向受甩尾切向速度的影响很大,由此给船舶操纵者带来了假象,误导了对流压的判断,从而可能造成后续的一系列操作的错误,因此对切向速度进行计算,从而去评估当时真实SOG矢量线的大小与方向,为船舶操作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以下内容讨论的前提条件是船舶在具有较快的对水速度的状态下自力调头时绕转心点旋转时,转心点P假定在船舶的船首位置,而在慢速或依靠拖轮等外力进行调头时,它的转心点P的位置是要改变的。如图4所示:

在平流状态下,以船首P位置为转心点,甩尾切向速度的估算:假设转头角速度R.O.T为1°/MIN,驾驶台到船首的距离为300米,那么:线速度=(πD/360)*1=5.2米/分=312米/小时 =0.17节≌0.2节。当R.O.T为10度,甩尾切向速度为2节左右(相当于横移速度为2节),假设SOG显示是4节,那么SOG与船首向的夹角是30度,当实际的情况是SOG矢量线与船首向的夹角远大于30度,那么流压比较大,当SOG矢量线与船首向的夹角在30度附近(或稍微大于30度),则流压不大,但是一旦小于30度,那么要警惕可能已经顺流了,如同时出现速度衰减不大的状况,更可以断定已为顺流状态。

篇9

收稿日期:2013-1

>> 大众传播对女性农民工的影响 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的提升 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与公众科学素养 论农民工法律素养的提升 人际传播路径下的大众传播新模式 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关系研究 谈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新媒介素养 论大众传播背景下的编辑素养 基于GERT网络模型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演进路径研究 大众传播的偏向 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 利用大众媒介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形势下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科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研究 基于PISA框架下的科学素养试题研究 基于企业理论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 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务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基于劳务派遣的农民工就业模式研究 基于财政角度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8):2-10.

[3]周大平.培训农民工:职业教育服务空间的新拓展[J]. 教育,2006(1):40-43.

[4]陈兴荣.缓解“用工荒”教育培训是根本[J]. 新农村,2011(2):51-53.

[5]方学军.互联网对于农民工精神文化家园的影响调查研究[J]. 南方论刊,2011(4):54-56.

[6]王兰柱.中国电视收视年鉴 2010[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7]李国新.让农民工享受文化发展成果[N]. 人民日报, 2011-10-20(24).

[8]江苏省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EB/OL]. ( 2011-02-11) [2012-02-25]..

[9]张雅利.农民工媒介接触状况及评议――以兰州地区为调查分析单位[J]. 东南传播,2008(4):114-116.

[10]来英.提升农民工科学素养的大众传播对策研究――以电视媒体为例[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11]夏耘海.北京建筑业农民工的媒介使用[D].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12]曾永青.报纸不会消失,但再造时代已经来临[N]. 中华读书报,2013-6-12(6).

Improving migrant workers’ scientific literacy by using mass communication

YANG Qin1, LIU Bing1,2

(1.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 R. China)

篇10

关键词:大众传播;日常交流;社交性媒体;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10406在学术上似乎不应当有什么天经地义,不容怀疑的定论,然而在传播学的语境里,大众传播这个概念及其在传播学科中的地位似乎是个例外。仿佛传播学讨论的生来就是大众传播,而且大众传播就是传播学研究本身或起码是最主要的范式。然而,正是这个铁板钉钉的结论,遮蔽了我们正确看待传播现象的视线,它不仅遮蔽了我们正确看待日常交流的方式,而且吊诡的是,它对于大众传播的努力突出也遮蔽了我们正确看待大众传播的方式。

如果要真正理解大众传播,我们就应当重新将大众传播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物加以研究,研究它的成因与它在传播学结构中的特定位置。而解释大众传播的最好方法,是将它放在它与其对立面——日常交流的关系中去考察它,而不是从它的内部去寻找意义。如果这样做,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大众传播和一种全新的传播学视野。

一、传播研究的对象生来就是大众传播?人们往往忽略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拉斯韦尔和他的洛克菲勒传播研讨班提出这个概念的1939年之前,在李普曼已经感受到这个概念内涵的1922年之前,研究日常生活交流的传统已经在大西洋两岸蔚然成风。也就是说,传播研究的主要对象并非天生就是大众传播。以修辞和言语为代表的日常交流研究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美国就已经进入了大学,而且从事这类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们还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学会。“到了20世纪,大学还没有传播系,但是演讲、文学作品表演、辩论和说服等方面的课程已经以‘言语’的名义经常地在英语系或戏剧系中得到讲授。20世纪上半叶,两种主要的言语研究方法出现了。康奈尔学院有着这样一批学者,他们从人文的角度来涉足言语研究。中西部学院的学者们则认为,研究言语的最好方法是从科学基础出发。这些学派构成了修辞和言语的两条主要路径,也正是这些学者后来组建了与英语系及戏剧系相分离的言语系。”\[1\](P2-3)

所以很显然,大众传播的研究范式是在1939年之后才渐渐取日常交流研究而代之的。而耐人寻味的是,几乎没有一部专门的传播学术史著作提及这个问题。尽管像罗杰斯这样传播学社会科学传统的卫道士公然声明,他在《传播学史》一书中“没有囊括传播学的众多人文主义的起源”\[2\](P6),但他仍然在一些细节中流露出早期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范式的存在,如修辞学和语义学:“伊利诺伊大学的传播单位中的著名的、但没有指派给施拉姆管理的单位是言语系。这个系力求成为一个人文学科,而不是一门社会科学,致力于人类传播,强调一种修辞的视野。……尽管已经和系里的老师讨论了加入施拉姆的传播系的可能性,但言语系决定维持原样,留在文学、艺术和科学学院。这个由系里作出的走自己独立道路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它导致了后来传播学领域之分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分支学科。”\[2\](P474-475)所以,天生之说并不成立。

那为什么在后来的美国传播学发展中,日常交流研究的声音越来越弱,传播学逐渐被定义为由所谓“四大奠基人”为先驱,以大众传媒的效果为核心,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导的大众传播学研究范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