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信息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信息化的特征

篇1

Abstract: With the logistics industry's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and power supply bureau,as the national energy sector,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in logistics management,and this situation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necess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timeliness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必要性;时效性

Key words: power supply bureau;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necessity;timely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20-01

1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现状

我国目前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其他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还停留在手工作业的水平上。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很难满足客户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

由于电力物资供应渠道很多,物资的品种、规格又是千变万化,因此,加强供电局物流管理,对促进供电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物流不是有形实物,却客观存在着电力发、输、配、售这一从产品生产点到消费点的物资消耗过程,而且同样存在着要以高效率、低成本运营的要求。电力物流对电力供应链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在输、配电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全国联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在售电过程则是提高供电可靠及稳定性,加强电力市场营销,开拓电力市场,增强与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竞争能力。而且电力物流应该加强采购管理,从而最终降低整个流程的成本。

2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必要性

2.1 供电局物流信息的特征是实施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决定因素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信息贯穿于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信息具有信息量大、分布广、来源多样化、动态性强、更新快、信息标准化程度要求高的特征。这意味着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要求速度快,种类繁多。物流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由于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如生产系统、销售系统、供应系统等都密切相关,因而还必须收集这些类别的信息,这就使物流信息的分类、研究、筛选等工作的难度增加。要收集和处理这些类别的信息就必须进行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因此供电局实施物流信息化管理就有很大的必要性。

2.2 物流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供电局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传统的物流只是单纯的物的集结与分散,实现一次物资的流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现在的许多大企业对物流管理的一些主要环节,如仓库管理、销售管理等虽然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真正实现物流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却很少。电力作为无形实物,在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中更为简便易行。供电局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从电力的发、输、配、售等物流活动的信息管理和信息传送,到对电力物流过程中的各种供电决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并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电力物流数据,在物流管理中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进而做出更好的发、输、配、售决策,能够充分利用供电局资源,增加对供电局的内部挖潜和外部利用,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供电局的竞争优势。

2.3 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能够使物流功能得到改变物流的功能不再是仅仅体现于运输物上面,同时也体现在运输信息上。各种信息被聚集在物流中心,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物流中心的集散功能实际上是对各种信息的集结和扩散,信息化使物流中心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创造无绕道、无等待、无中断、无回流的增值活动,从而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物流系统,提高物流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3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行情最新动态和进展。整体分析策略方案在一定时间阶段是有效的。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客观效果。我们应紧紧把握物流信息化管理时效性特点,充分发挥其时效性的功能。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时效性主要包括实时性和有效性。实时性主要是指供电局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信息及时准确,供电局物流部门能掌握第一手电力物流信息,从而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及时性的物流决策。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有效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即准确了解电力物流状况的变化并相应调整物流管理决策,使其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以利生存和发展。

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是决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供电局失去了其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那供电局所实行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将毫无意义。

4供电局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国内供电局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正在快速提高,许多供电局已发现了这个巨大的“第三利润源泉”。国内供电局物流资源也在逐步整合,电力物流信息、物流企业、物流科技、物流标准等的建设已在我国全面展开。一些供电局物流业务已成功运用高超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物流的实时控制,从而实现了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提高运输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未来采用更高技术的现代化立体物流模式将更大限度的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国内物流信息系统绝大部分是面向基本流程控制的,如简单的GPS系统、跟踪查询系统等。下一步,物流信息系统将更多地集中于解决物流运作的效率问题上,而不仅仅是控制本身。将大力发展以配送中心运作效率为核心的仓储管理系统、供应链调度系统、基于XML技术的企业间协作。

5结语

通过对供电局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打破我国目前电力资源物流管理的粗放型模式,打造供电局的核心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提高服务水平。随着我国加入WTO各项协定的实施,外资物流企业已经开始涌入国内市场。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借助信息化管理,加快供电局业务能力的提升势在必行。以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线,进行供电局资源的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抓好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是为供电局适应国际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杰.物流信息化管理与发展[J].中国市场,2007(15).

[2]张瑞雪.我国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0(6).

篇2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的日益改善,制造成本降低的空间不大,而供应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是煤炭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物质消耗之后又一获取超额利润的途径,无论是从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角度还是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角度看,供应物流的作用都不可忽视。

 

1煤炭企业现代物流的含义及内涵

 

现代物流是运用信息化技术,使传统的物流演化为电子物流,通过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信息技术与煤炭企业物流活动融合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①信息化。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物流商品的信息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物流系统借助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实现对商品信息的控制,进而提高服务的速度和质量。②网络化。物流系统的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系统的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的网络化,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煤炭企业物流的网络化已是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③智能化。在煤炭企业物流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如库存水平确定、运输路径选择等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问與,都需要借助知识才能解决。因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物流的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信息技术与煤炭物流业融合的必要性

 

1)优化物流特征。利用信息技术,将原来割裂的各个物流环节整合在一起,即现代物流为满足煤炭企业对物质资料的各方面需求,借助于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将原先在实现物质资料空间位移中所进行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以及配送等多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以整体面对社会需求,提升整体效益。

 

2)改变物流功能。物流不仅运输物体,同时也在运输信息。各种信息被聚集在物流中心,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物流中心的集散功能实际上是对各种信息的集结和扩散,信息化使物流中心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有效地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3)大幅缩短流通过程。物流是一个大范围内的活动,物流信息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物流信息具有信息源点多、分布广、信息量大、动态性强、信息的价值衰减速度快、及时性要求高等特征。这意味着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要求速度快,种类繁多。而运用信息技术,对物流管理的一些主要环节,包括物资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实现计算机管理、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可大幅缩短流通过程,进而做出更好的采购、销售和存储决策,并且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增加对企业的内部挖潜和外部利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4)缩短物流的传输长度。随着信息网络的建成,物流信息从点发展到面,以网络的形式实现煤炭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供应链的统一管理,实现低成本的数据高度共享,给煤炭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3信息技术推进煤炭企业物流发展的措施

 

1)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采用各类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第三方物流发展不足,会限制物流活动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

 

2)加强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目前,相对来说,煤炭企业物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而专业化人才的储备和现有人才的优化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企业应当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加强对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开发。积极培育优秀的信息化建设队伍,采用多种形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通过不同形式吸收新技术,逐步形成自身完备的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

 

3)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煤炭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搭建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交换,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整个物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物流各个作业部门组成的节点,节点之间的联系就是一个物流网络,只要通过线的信息化、点的信息化,就能实现物流产业的信息化。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推动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完善物流产业的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物流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化

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英国著名物流专家Martin Christopher认为现代物流是指经信息技术整合的,实现物质实体从最初供应者向最终需求者运动中最优化的物理过程。

现代物流就是通过仓储、运输、配送等全面综合管理,令整个物流过程缩短时间及减低成本,物流信息系统是整个物流系统的中枢神经,是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于物流管理,从而引发物流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已经逐渐得到广泛共识,而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

2.1现代物流缩短时间及减低成本的要求

国外曾统计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传统的运输企业带来以下效果:网上货运信息和网上下单可增加商业机会20%至30%;可降低空载率15%至20%;可提高对在途车辆的监控能力,有效保障货物安全;可无时空限制的客户查询功能;可有效满足客户对货物在运情况的跟踪、监控,可提高业务量40%,对各种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可减少运营成本15%至30%。

2.2现代物流信息传递与共享的信息网络要求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广泛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物流分支机构、供应商、客户等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信息传递与共享的信息网络,方便各方实时了解各地业务的运作情况,提高了物流活动的运作效率。

2.3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网络化。

网络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的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value added network,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它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趋势

3.1物流信息网络化

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是物流信息网络化,以构成要素分析,主要包括了物流信息资源网络化,物流信息通信网络化和计算机网络化三方面内容:物流信息资源网络化,是指各种物流信息库和信息应用系统实现联网运行,从而使运输,存储,加工,配送等信息子系统汇成整个物流信息网络系统,以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物流信息通信网络化,是指建立能承担传输和交换物流信息的高速,款待,多媒体的公用通信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化,是指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设备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

物流信息网络化能否及时采纳现代最新技术,以充分发挥其集成、智能、快速、易用的特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流企业的效益。

3.2物流信息数据大集中

现代物流高度依赖于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即时更新。

以零售业的物流为例,数据大集中对于零售行业物流信息化而言是一个质的飞跃,由原来的分散部署走向集中部署,由原来的不交互走向协同和交互,这不仅是应用的深化,更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部署模式,是质的飞跃。

数据大集中后意味着后续的一系列的集团管控的加强,这都是需要系统来支撑的。比如由过去的分布式管理架构转变为中央集权的管理架构,这看似简单一句话的问题,事实上却涉及诸多管理结构的转变,比如财务、人力资源、采购等以及业务的各个方面。

零售业中沃尔玛在这一方面的物流建设走在行业的前沿,它不仅实现了物流信息数据大集中,而且已经做到依据现有的海量数据精准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物流量的趋势,成功实现了物流精细化经营。

3.3物流信息电商化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兴起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企业的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大大节约了社会总交易成本。电子商务极大地方便了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2)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网络化影响: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 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3)电子商务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企业和商业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使得送货上门等业务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服务业务,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行业即能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以及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以收取报偿的行业。其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物流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物流向全球化、一体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契机,是现代物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化大分工。生产厂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企业则集中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已经实现从商品进口到送交消费者手中的一条龙服务。

在这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扮演着极其核心的角色,它的存在不仅有效实现了物流缩短时间及减低成本、信息传递与共享的信息网络及网络化的要求,还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物流行业的面貌,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百发.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期刊投稿网.2009(9).

[2] 邱文峰.零售行业的信息化:由量变转向质变.CIO时代网.2011 (1).

[3]申志强.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科技资讯. 2009(1).

篇4

关键词:物流企业; 信息化; 系统

1引言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各个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信息化的建设,由于我国物流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因此信息化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2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阶段。据统计,己经实施或是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了2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10%。比较突出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2.1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

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但是有关数字显示:在工业企业中,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产品销售物流中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担的仅为16.1%[1]。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物流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现有物流企业不能开发广大的市场,没有足够的资金改善自己的信息化设施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2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

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应用层次较低,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另外,多数企业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2.3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

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使物流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3解决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3.1正确认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价值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企业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理解。企业高层,比较关心信息化建设需要多少资金,投资回报有多大,是否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业务部门来说,比较关心信息化如何解决业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客户定单的处理问题,生产提前期,安全库存的问题,财务报表生成的问题。对于信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来说,他们比较关心能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系统操作是否简单,系统是否易用并降低工作负荷[2]。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在不同层面上对信息化价值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决策阶段无法达成一致的认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需要使用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业务之间到究竟在一种怎样的关系。

3.2努力实现业务和系统之间的协调

不少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觉得需要系统才能够解决。与此同时,市场上现有的软件系统确实能够不同程度解决那些问题,结果企业把信息化与实施某些软件系统直接挂钩,甚至信息化成了实施某些软件的代名词,许多企业的信息化方案事实上是软件的实施方案。

   企业在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是以“点”的形式出现,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由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企业从整个生产和管理流程的角度来梳理和分析。软件的使用必须是在对业务流程全面的需求分析后才能确定。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任何一个软件系统不可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因此,在做出软件系统选择之前,企业就必须要明确选择软件的标准。信息化带给企业的价值不是只决定于使用何种软件和系统,更多的在于企业对自身业务、战略的深入理解和对信息系统的合理使用。

3.3及时解决信息化后系统的应用问题

很多企业高层在做信息化决定的时候,注意力总是停留在信息统的选型和实施,很少考虑系统实施完成后如何确保系统能够为各个部门人员提供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首先,系统的维护必须具备使系统动态地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能力,即如何考虑系统对企业业务动态发展的适应性。要确保系统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就需要系统持续改进满足业务和管理的变化。其次,系统在为企业带来正面收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会产生企业业务的风险。第三,企业信息化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技术为企业业务战略实现创造条件。因此,信息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必须重新定义和定位,应该从扮演辅作用的角色,转变为能够提供企业业务决策建议的重要贡献者[3]。

3.4原有系统和未来系统之间的取舍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使用的系统多数是基于业务职能部门或业务功能的系统,例如财务系统、进销存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虽然功能比较单一,但由于使用多年,使用者已经非常熟悉他们的特点。另外,企业前前后后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不少企业在做信息化决策时常常对这类遗留系统显得无从着手,常常希望通过集成等方式来解决与未来系统整合的问题。对于这种局面,企业应该从业务需求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原有系统的评估必须基于企业现在和未来业务需求和发展来进行,过分注重这些孤立的系统而影响企业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是不值得的。

参考文献:

[1]王煦辉.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问题及对策[J] 硅谷;2008(4):100.

篇5

[关键词] 基础环境 平台建设 标准化体系 人才培养

一、物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随着物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我国物流经济运行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业,幅度明显高于同期GDP增幅,但是我国现代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但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信息系统的系统还不能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发挥方面发挥作用。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价格高,投入风险太大,物流软件供应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忽略了中小型物流企业。

二、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物流的核心,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物流管理同样具有一般企业管理的共性,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运作不好,将导致企业物流效率乃至整个企业运作效率的低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则恰好为物流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在网络环境下,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为产品提供更大的附加值。

2.物流传输方式产生新变化。互联网是现代物流活动中最大的载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有关的物流商品信息。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定货,剩余的工作就可以由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同时,有些以标准的电子信息形式存放的商品等都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的商品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得,使传输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3.方便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由于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市场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很容易得到富有价值的商业资讯和情报,比如客户的定购数量、购买习惯、商品的需求变化特征等等,这些资料对企业制定营运管理政策、商品开发和销售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物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改善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环境。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物流信息化会带给整个物流行业的巨大机遇,已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规划。今后政府部门应做出更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决策,把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激发起来,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从整体上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才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

2.进一步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为工厂、销售商及物流企业提供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的基础物流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劳动,节约社会资源,又可以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还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3.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国家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相当不完善,尽管制定了《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等国家标准,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着问题。政府应当尽快制定各行各,尤其是制造、批发、零售等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行业的标准。加强物流信息标准的宣贯,规范物流作业规程,引导和组织好企业将流程进行数字化转换,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扫清基础障碍。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结合应当更加紧密,标准化将进入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模块、信息系统处理的单证,以及相关的物流术语等等,此外还会涉及到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标准。

4.加快培养专业物流信息化人才。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应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现有物流行业上岗人员或从其他相关信息业从业人员中选拔人才,进行培训并采取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此外还可以举办物流方面的培训班。

5.加快物流相关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相关应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开发。随着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物流企业通过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加速实现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因此,物流相关信息技术如系统整合技术、商业智能技术等亟待突破。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将现代物流系统技术方面需要重点研发的项目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作为鼓励及优先的研究的方向;组织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全力发展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物流创新成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信息化建设。

四、结论

信息化的发展是促进现代物流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只要从改善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环境、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建设标准化物流体系、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就能提高我国的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从而全面实现物流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俞 枫 刘仲英:信息技术的战略作用[J].北京:企业管理,2007.(2)

[2]孙丽芳 欧阳文霞: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物流企业 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流通、商品交易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生产要素、商品、服务、信息的跨地域流动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企业供、产、销、储、运等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实现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企业运营和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有机统一,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数据采集系统、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数据交换(EDI)、仓库管理系统(W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促使物流单体数字化、物流过程信息化、物流网络数据化、物流中心管理数字化最终形成“物流”与“信息流”融合。而IT技术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可以说,谁掌握了IT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二、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信卫星和计算机系统率先在美国的汽车公司中得以应用,从此拉开了用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的管理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际物流企业已经面貌全新。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不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资产密集型行业,其关键是一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交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而物流企业指的是对物品的流向进行操作的行业,它是集物品仓储、运输等流程为一体,把货物从生产地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1.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2.以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3.物流信息化覆盖物流活动的全方面,4.物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物流信息化是一个过程。

物流信息化分三个层次:1.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此层面基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流程改造、优化问题。2.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企业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3.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而物流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

根据物流理念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归纳为四个时段。第一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主要依靠普通信函、电话、手工记录。第二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初),企业物流信息的管理主要围绕库存和交易,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第三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出中枢神经的作用。第四个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工作法(JIT)、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H)、电子商务(EC)的逐步提出,使物流信息管理进入“高级”阶段。

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有几台计算机,开发几个信息系统,买几台物流设备,不能称其为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

中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18.6%,而发达国家多为9%左右,两者差距1倍多。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以外,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信息化装备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

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多数物流企业的不少员工不知道现代物流为何物,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也一知半解,相当大比例的员工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到使许多自动化处理过程不能实施,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

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仍未确立权威地位。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立项、设计、开发到实施,不断的改进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因此,随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需要有独立的IT部门来负责有关工作,尽管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经过规划与设计(占90%),但是,仅有55%的企业有独立的IT部门,二者形成了明显反差。这一方面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有关,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现阶段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有限,尚未建立权威地位。

此外,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偏低,据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物流信息化的系统标准较为混乱,影响了互联互通和实现信息共享;软件开发成本高昂;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基础技术服务应用还有待提高,等等。

作者单位:湖南省矿产测试利用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17-339.

[2]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50-228.

[3]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美)罗纳德.H.巴罗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一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7.

[6]夏文汇.企业物流――竞争优势[J].物流科技,1999(1):11-13.

[7]陈万海.信息化对发展物流业的技术支撑作用[J].通信企业管理,2006(11):17.

[8]杨涛,董德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33-37.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信息化;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TP393.0;F253.9

可以说,物流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在古代时候物流业就已经存在,不过那时候的物流业还不是很发达而已。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可以说人类生活和生产之中已经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而然的就将物流行业也带动起来,而且对于传统物流行业来说,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了,所以,传统物流行业需要过渡到现代物流模式,从而有效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物流行业的自动化操作,从而替代以前传统物流操作模式,更有效的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节约成本和时间,而且还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优秀的服务,物流企业在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后,完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并且脱颖而出。当然,想要实现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模式的过渡,就需要依靠现代化的技术,只有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平台,才能够实现现代物流的操作模式。

1 信息化在我国物流发展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核心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中国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生产,使得在日益复杂市场环境下,现代物流服务不得不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物流业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未来发展道路中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

(2)物流业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国物流业的行业分割、专业水平和规模效率低下、成本高等物流问题,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使物流企业跟上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步伐,实现两者的联动协同发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从而使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

2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信息化取得的成果与不足

在当前中国物流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很系统的监管及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物流信息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监管能力和一定的服务能力,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但是,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之中也有许多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物流信息系统中对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重点物流产业对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比较短缺,信息收集和交流水平低;不同的模式之间的信息交换受到多种运输方式的限制,操作水平和多式联运物流协作水平有待提高;物流业务和物流信息技术发展不平衡;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有效地支持物流信息化供应链管理,也很难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物流信息平台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创新和产业支持水平较低,应用和推广性不强。

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物流信息化的关系

对于现代物流模式而言,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来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物流网络跟踪或监督功能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合理应用,而且能够实现物流运作中物流监控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的传输、处理等问题,都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和解决。进入到信息科技时代以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就已经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而且信息网络技术也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4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的影响

4.1 计算机网络改变了物流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根本地位

现如今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来进行,建立计算机网络移动虚拟空间,这种全新网络技术的出现,将会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出现重新组合的结果,具体将会变为物流业、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而且,在信息化发展时代下,信息化技术也是我国企业处理各种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我们都知道,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人们已经能够实现不出门就购物的目的,而且网上购物的方式也比较简单,整个过程中物流公司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购物方式,也减少实物商品的存储,这样不仅能够节约物流公司成本,而且还能够增加物业行业的整体业务量和业务水平。对于一些虚拟商品自然是通过物流行业来完成交付,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厂家来说,物流也是强有力的购买者,将够得的商品存到仓库,能够保证商品的及时供应,所以,物流为买家和厂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买和卖变得更加容易。物流公司已成为代表所有制造商和供应商到用户之中的唯一链带之处,而且也不是单一的链带,是包含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全面链带。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行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物流的改革和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4.2 计算机网络技术扩大物流需求

客户的地理分布是很分散的,需要具有集中的交货地点,而且物流行业需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时间分配,而且现阶段我国的物流信息化网络并没有覆盖全部地区,因此,如何能够满足那些没有进入到物流网络之中单位的需求,这就需要找到具体的销售位置,将这些销售位置进行集中和定位,从而采取主要集中的物流服务策略,实现集中分配的原则。实现跨时域和跨区域的计算机网络,从而使得物流网络拓扑结构能够进一步发散和覆盖。此外,多样性的商品、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十分复杂,这也为物流行业进行组织增加了困难,也增加了成本。因此,通过现代物流中对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需求,来进一步扩大物流行业的需求市场,是我们目前急需要做的事情。

4.3 计算机网络改善了物流业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对物流的基本条件的改变,对物流行业的服务也有着巨大的改变。传统的物流行业的服务都是在围着货物转,考虑的都是获得利润。无论怎样都将货物和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而且,其本质也都是一些业务发展问题,所以物流活动的方式是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行业已经不再局限在业务产品方面的问题,而是将眼光放在了信息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让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否则只能是闭门造车,长此以往必定脱离社会现实,所以,物流行业的信息化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物流行业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基础上还能够满足整体物流全球化的需要,全球化的物流服务才能让物流行业持续发展下去。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很多行业都发生了变化,要想适应这样的竞争环境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行业的信息化,这样才能掌握及时的信息。而物流行业的发展必然是和全球化经济分不开的,所以,物流行业也更加需要信息化的推进,这也是实现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性保障。

总之,计算机网络对物流行业有着巨大的作用,除了对物流行业的管理有着提升的效果,而且对于物流服务也有着很大的改变,也就是说,信息化的物流行业更加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且,对于物流行业本身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通过科学管理工具、方法,以及信息化的水平,就能让物流行业的水平有着最大的提升,物流的发展才能稳步的提升。在物流业的未来发展之中,行业整合是一种趋势,只有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建立高效的信息物流平台,才能够更有效地在未来的发展中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磊.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J].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2013,01.

[2]翁明,刘存.基于网络技术的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

[3]张洪涛.物流信息系统对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1(11).

篇8

降低成本信息化势在必行  

目前,“大物流”概念已经在国外得到普遍的认可,其是指企业的自有物流(车队、仓库、人员等)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信息与资源共享,以实现更大限度的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减少物流总支出、降低运营成本。“大物流”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物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大物流”系统十分发达,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超过了75%,而在我国尚不足30%。长期以来,我国过去一直没有重视“大物流”的概念,每个企业都有各自一套大而全、信息闭塞的物流系统,往往是旺季忙不过来,淡季又造成大量的人力和设备闲置。而社会“大物流”形成之后,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选择购买第三方外包物流服务,将企业自有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有机合理地配置起来,将完全能够避免物流业重复建设、成本过高、管理混乱的现状。  

过高的物流支出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物流行业出现的各种弊端,有关专家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解决思路。首先,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水平,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过去企业热衷于搞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有物流,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信息闭塞、物流需求无法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只有利用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技术,才有可能使企业将物流需求信息迅速传达到第三方物流,并从中得到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以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其次,在全行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大物流”势在必行。在全社会的“大物流”系统中,第三方物流将担负起主要的物流配送作用,而企业自建物流将退居次要地位,起到第三方物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多数企业除了必备的车辆和仓库以外,尽可能地多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专业服务,起到投资少、见效快、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信息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物流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和地方割据现象。这种现象表现在:企业盲目扩张自有物流经营范围,从而使设备及人员利用极不充分,造成了巨大的资金闲置和浪费;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缺乏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物资流通。同时,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混乱、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也导致了国内物流产业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快速发展。整合物流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是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化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企业的这些问题。信息系统是构建现代物流的中枢神经,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地流动,可以使企业能动地对市场作出积极地反应,并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物流信息化的特点主要在于它与传统物流相比,具有以下优势:信息化管理,利用自动化设备收集和处理商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对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整个物流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拓展能力;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导引着商务活动的发展,起到了事前测算流通路径、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反馈分析的作用;大规模联合作业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系统对单个节点的依赖性,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打造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作为一个传统的物流企业,自行建立一个物流信息系统所耗费的资源是巨大的、昂贵的,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整合行业旧有资源,利用公共平台对行业资源实现共享,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将会从根本上改善物流行业的现状。物流企业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采用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形式达到目标。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物流信息技术运用的成熟,物流信息平台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物流系统相比,真正实现了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根据物流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由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在技术运用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使它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形式的联系,打破了传统物流条块分割给电子商务带来的不利影响。  

篇9

关键词:物流;信息平台;结构

物流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地方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物流建设的重点是硬件基础设施,如码头、货场、泊位及其配套机械设施,而对于软件如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功能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从而制约了物流的发展。建立高效集成的物流信息平台能为物流参与主体提供统一高效的沟通界面,从而优化物流系统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正在形成一个充满数字化特征的“数字城市”。逐渐建立网络政府的“政府上网”工程正是其建设的基本内容。目前,在许多城市政府信息化工程正在全面实施应用,为建设现代物流业所必需的公用信息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构建物流信息平台,能使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互动,从而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服务。而作为单一的物流企业,自行建立一个物流信息系统所耗费的资源是巨大的、昂贵的,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公共平台整合物流资源,能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发挥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势,从根本上改善物流发展的现状。这也可以避免各企业对于物流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和功能重叠,防止资源浪费。

城市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城市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环节的联系,打破物流管理条块分割带来的不利影响。

专业物流企业可与多个物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当提出物流请求时,可迅速建立起供应链连接,提供相关物流服务。这有利于提高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也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平稳过渡。

大规模联合作业降低了系统整体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系统对单个节点的依赖性,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二、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实现企业间的大量的实时信息交换,确保企业间协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为实现实时化,需要解决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实时通信,实时定位,电子数据交换和数据库技术等关键技术。这实际涵盖了众多领域,并且许多技术是跨学科的前沿技术。这些物流信息关键技术目前已相对发展成熟,但是在我国没有却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很低。在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具有前瞻性,充分利用这些物流信息前沿技术,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

三、物流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系统结构

物流信息平台提供了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为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它是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物流信息充分共享和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同时发挥政府职能,成为推进物流系统发展的切入点。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对物流共用数据的采集和公共信息交换,为企业提供基础信息和相关需求信息,保证企业各种功能的实现。一个有效集成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为物流服务提供商和货主、制造商提供统一高效的沟通界面,将聚合在一起的需求,以最优的资源整合和路径选择来加以满足,降低运营费用。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功能包括:

物流信息平台能够与全市已存在并正在运行中的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中心、信息平台或EDI系统,以及企业的信息系统,通过各种接入方式进行连接,迅速获取相应的信息,高速安全地与之进行双向通信。

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将各物流环节企业与相关部门所需信息统一于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进行分类整理,整合不同类别的服务,以标准化的格式方便企业使用。

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异构系统数据格式的转换,按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所联接的物流企业的信息流转。

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与信息化程度高的大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对于不具备全面开展信息化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会员注册就可以加入物流信息平台,即以低成本就能开展网上业务,共享物流业内信息,拓宽业务范围。

为了充分发挥所在城市的地理区域优势,其物流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规划也应充分考虑区域特色和需求。根据城市的管理体制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状况,可以将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划分为5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物流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地分为:基础设施、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信息公共交换平台、行业信息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5个层次。

(一)基础设施层

以城市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作为支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物理层基础,主要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电信交换网、光纤宽带网、无线通讯网等)和计算机硬件设施等。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势必对物流信息平台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二)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层

它汇接全市各个行业、各种物流运作设施以及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既是全市物流资源的汇接中心,也是国内外了解城市物流资源的窗口,通过该平台连接相关行业、企业和物流运作设施的物流信息系统,共享其功能。它主要承担城市物流信息资源门户、物流公共信息、社会物流资源整合、政府相关政务职能提供和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等功能,是物流行业及其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进行物流公共信息查询和办理相关物流业务的窗口。

(三)物流信息公共交换平台层

它汇集了来自港航EDI、空港EDI、各大物流运作设施信息系统,以及各相关行业、各类物流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信息。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之间需要经常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交换与传输。信息公共交换平台作为物流信息平台的组成部分,将担负起物流信息系统中公用信息的采集、加工、中转、发送,以及不同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数据规范、格式转换等功能。因此,信息公共交换平台主要用来实现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进行的EDI及各类数据信息交换过程的标准化转换功能,以便更好地支持异构系统互联,以及不同行业和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相互交换与分享,真正打破物流信息共享瓶颈,实现物流信息的无障碍交换与传输。

(四)行业信息系统层

该层次主要由两类信息系统构成:一类主要由相关行业和一些大型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港航EDI、空港EDI、铁路综合管理、公路枢纽指挥、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交易中心等信息系统。这类行业系统中的大部分往往能够自成体系。另一类信息系统主要指与物流相关的政务职能,如海关报关通关、出入境商品检验、税务管理、保险、银行结算、工商注册等,这些系统是为提高对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综合服务效率而设置的。

(五)企业信息系统层

该层次主要由物流的供方企业(运输、仓储企业等)、物流需方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专业物流企业和一些物流中介(专业货代、物流咨询业)等构成,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将在公共信息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的支持下,完成本企业的物流运作与管理,以及与相关企业之间数据信息的交换和查询,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外部信息资源(供需信息)的无缝衔接,做到物流管理的全程无纸化。同时中小企业为了减少自身信息系统建设的庞大投资,还可以通过物流信息平台获取ASP模式的信息管理服务。

四、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机制

(一)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

物流信息平台要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功能、需求及权限,提供共享信息,共享机制主要有:

1、分类共享。不同的参与者,其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不同,同时为了确保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对信息的共享程度有必要进行分类管理,即对不同的用户,分配一定的权限,共享相应层次的信息。

2、分层支持。物流信息平台除了要对相关公共信息进行存储和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实施,为城市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功能,如网上交易、身份认证等电子商务(包括虚拟运输市场交易及其他虚拟物流服务交易)支持功能,为城市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基础。

3、多样化服务。根据用户不同要求和不同的数据类型,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这里的服务方式包括数据传输方式、数据表现方式,如文本、Web界面、数据库、图形格式、电子地图等。

(二)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运营机制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应由政府作为主要的管理控制者,协调各个方面,投入相应的主要的设施与设备,建立统一的数据与通信标准。因此,应采取政府引导、行业约束、企业自主的市场运营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组建统一的运营主体,负责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物流信息平台应面向企业,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的制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制管理方式。对于加入平台的企业会员,平台可通过收取会费、用户服务费、广告费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自主经营,提供有偿服务。

五、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策略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应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充分调动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集中社会有效资源来共同完成。因此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中,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3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协调。这3类参与者在其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职责和任务,要通过彼此地配合,实现有效协调发展。

由于城市物流信息平台是面向全市系统及其用户的信息平台,其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它并非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涉及到众多部门和企业利益及其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因此,需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集中调动全市有效资源,在有关部门的主持推动下进行建设实施。为此,政府部门可以加大投入,促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物流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的物理层基础。它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城市物流信息共享程度、投资环境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政府应着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宽带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尽快缩小城乡通信基础建设、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现象。同时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上应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硬件基础设施,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政府发挥其权威性,通过与运营物流平台的企业合作,运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广告、推展会、论坛等),改变潜在客户对物流运作的传统认识,增加人们对物流信息化的了解,激发这些客户对物流平台的需求,提高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的知名度。

篇10

在全球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对其具有推动性作用,而且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业的不断融合也带给传统物流五大特征,即:物流网络化﹑物流自动化﹑物流信息化﹑作业柔性化以及物流智能化。首先,物流信息化被称为电子商务的本质需求,信息是物流运作的中心,对物流运作方式与运动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收集物流信息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传递信息的实时化及处理信息的电子化;其次,物流自动化主要包括自动分拣系统﹑条码﹑自动跟踪系统以及自动识别系统等。因为自动化不仅能够减少繁琐的物流环节,而且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物流作业能力。因为电子商务物流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所以普及物流自动化作业的面比较窄;再次,电子商务环境中,物流网络化是其又一重要特征,物流网络化以信息化为基础,具体表现在物流组织网络化与物流系统网络化;第四,现代商贸物流业以物流智能化为本质与核心[2]。就某种程度而言,物流智能化主要包括运行自动导向车轨迹﹑确定库存水平﹑运行自动分拣机﹑对最佳运输路径进行选择以及物流配送中心决策系统等。现阶段,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物流智能化逐渐成为发展物流的必然趋势;最后,商贸物流作业柔性化,这一特征将物流作业人性化充分体现出来。因为物流作业柔性化可以依照消费者具体需求,对生产方式进行灵活调节。

2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业融合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现阶段,全球商贸物流业正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所以,若要实现商贸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不断融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为有效融合商贸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笔者提出几点措施及建议:a.商务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而且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在其各个领域中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所以,发展中国家若想跨越式发展,单纯的依靠企业竞争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定要由企业与政府的参与,保证信息网络与交通网络的不断健全与完善,确保网络覆盖面﹑信息流与交通流的通畅,为商贸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不断融合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a.政府需要不断出台相关优惠税收政策,鼓励更多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保证企业商贸活动的信息网络全面化,企业应该对自身网络优势进行充分利用,构建连接国际与国内物流网的现代化物流配置中心,以此将最为便捷的服务提供给客户[3]。c.应该不断培养全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使企业时间﹑人﹑财以及物等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有效降低商贸物流配送风险与成本,使商贸物流业服务效果与配送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不断变化的物流发展情况,需要物流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商贸物流配送方式进行选择,由此才可以确保物流的通畅性与安全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