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运营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众号运营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抢先机匆忙上线
9月16日,QQ公众号开放的3000个公测资格,在1.5秒被抢完。
而在这前一天,我们的QQ公众号“码字君”匆忙上线,一天之内收获第一批四位数粉丝。其实,在9月初我们已经获得了QQ公众号的白名单资格。但以我大处女座的性格,公众号的功能和内容至少会做到比现在多60%才会上线。然而,一听说9月16日开放注册的消息,我几乎没有一秒迟疑,拍板将上线日期赶在9月16日之前。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9月16日要抢注公众号,这让QQ公众号在那几日天然形成了舆论氛围。我们常说,做热点营销和事件营销需要“借东风”,做运营的敏感让我知道,这是这几个月来独一无二的上线好机会。此时,大家对于QQ公众号的好奇达到一个小峰值,在这个时间上线,无疑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猎奇心理。另外,也是有点小贱贱的想法啦,在你们抢的时候,伦家已经上线了,有本事你来打我啊~啊~啊~
好吧,闲聊完毕,下面来点干货。大多数看文章的童鞋应该还没有获得申请资格,但是不代表就没有事情可以做。QQ公众号很快将全面开放,此前可以先做这些准备:
1、账号的命名和定位
如果你有起名困难症,打开手Q-公众号-”精品推荐”,你会获得更多灵感。比如,内容号在目前更受欢迎。基于此,加上考虑到受众群的年龄和QQ公众号的特点,我们决定放弃将企业名作为公众号名,而将QQ公众号定位为一个“人”。
2、准备需要走流程的素材
建议童鞋们先到官网上面去了解一下注册和认证流程,做好准备,节约时间。准备的素材类似微信,包括手持身份证拍摄照片、公司的主体名称、主体证件号等。
3、梳理第一期的推广策略
简单的运营逻辑参考微信,提前策划菜单、文案、活动、粉丝运营。
申请成功后的第一批粉丝居然来自微信
早就听说QQ和微信是相爱相杀的一对基友,感谢胸怀宽广的微信,居然可以直接扫QQ公众号的二维码跳转QQ关注,没错,我的第一批QQ公众号粉丝诞生于朋!友!圈!
这里分享我们的策划之一——“破蛋日”,主打两张主题海报。
第一款:接生篇
主色调特地选择了和QQ公众平台相同的蓝色,让大家第一印象产生与QQ公众平台的联想。在“接生篇”海报中,没有做任何的品牌露出,以趣味吸引关注为主。
第二款:破蛋篇
在长按二维码之后,码字君会破蛋而出。在这张海报中,露出品牌了名称,以及搜索添加关注的方式。
在同事们的扩散下,在当晚互联网校园圈儿里达成了刷屏的效果。如果你曾在9月15号晚上被这个拿着拖把(其实是笔)的肉球刷屏~没错~这事儿是我们干的~
除朋友圈之外,QQ本身的渠道当然转化率更高。我们通过自己产品的用户渠道第一时间向用户的QQ群铺一轮海报物料,引导用户自发关注账号。
平台特点:用户更加低龄,60%的粉丝未满17岁
一直以来,我都把运营社交媒体和运营用户画个等号。
下面跟大家独家分享我们后台的用户模型截图,先看看用户年龄的占比分析:
我们知道QQ的用户低龄,可是居然关注QQ公众号60%以上的用户是未!满!17!岁!
如果17岁还不能让你具象化这个用户模型的话,那么他们的学历会告诉你更多。
根据学历分布图,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用户的年龄:初!中!生!这哪是95后?是00后!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受众调研显示,以18-24岁的用户为主。而在QQ公众号,00后完全逆袭了。
看到这里,我建议你谨慎考虑一下,这个年龄段的用户群是否是你的目标受众,然后再继续往下看。
平台特点:互动率更高,QQ公众号互动率是微信公众号的10倍
根据传播学“沙发土豆"理论,曾经的青少年在假期,只是对着电视坐在沙发里吃炸土豆,逐渐变成了木讷的人。媒介的发展,让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和多向,这让孩子们不只是单向接受媒介的讯息,更具有表达的欲望。
我们做了一个小对比,同一个时间周期里,QQ公众号用户给公众号发送消息的次数,是微信公众号的10倍!
再让我们来看看用户关注QQ公众号后的对话框,这不就是一个聊天场景吗?
运营心得:纯内容推送已经OUT,这里需要交互性更强的运营模式
如果说高互动率是一个惊喜,相对的是有不少运营者吐槽文章点开率的降低。这确实是QQ公众号运营者即将面临的难题。
翻看了很多QQ公众号,我大体可以推测目前的主要运营模式——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直接搬运过来。
但我认为,QQ公众号需要差异化的运营模式。
微信订阅号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不满足QQ公众号受众自身的表现欲;而微信服务号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服务,尤其以消费和商务服务为主,而我的用户还没有到理解什么是“服务”的年纪呢。
简单来说,如果我把对QQ公众号的运营直接等同于对初高中生的运营的话,我所需要分析的就是他们的使用习惯和场景:
·家长不让用电脑,爪机上网!——手机写万字不是什么难事。
·上课好无聊,寂寞啊寂寞!——政治课寂寞,语文课寂寞,数学课寂寞,何以解忧?唯有聊聊聊!
·渴望被关注、被认可、被重视!——我的后台每天收到500+自拍照。
综上,我认为纯内容推送并不合适,QQ公众号需要交互性更强的运营模式。(虽然这样几乎增加我一倍的工作量,妈蛋微信微博都是人家在运营的好么)
在做好了注册、定位、运营策略等准备后,接下来就是吸粉啦
第一批的粉丝积累是通过好奇心和时机得来的,在这之后挑战才真正开始——如何持续的,高速地保持增长,用好这个红利窗口期。
以下是我已经或即将尝试的一些方法,都敞开谈了,就一并分享出来:
1、关键词优化
据说QQ公众号的搜索关联的是简介。因此,如何在120字里,既描述清楚号的用途,又尽可能多提到关键词,还要通顺有趣,这考验的不仅是文案功底,还有对于号的基调的洞察。
2、人工智能交互开发
个人认为强交互将是QQ公众号的最大优势,为了留住用户在这儿的无限调戏和娱乐消磨时间,开发简单的互动游戏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让我描述一个使用场景,我觉得更像是微软小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程序员葛格开发空间无限。
3、抓住所有可能运营用户的场景
运营过其他新媒体平台的亲会了解,无论是微博、微信,对于种子用户的强关系运营终将归于QQ群。企鹅今年曾经宣布过正式的群开放,围绕移动社群进行强势布局。据说之后QQ公众号会和QQ群、兴趣部落打通,因此将第一批种子用户沉淀至QQ群,对于未来的运营将会是很好的基础。
另外,QQ空间的大号目前的价格报价还处在较低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高),适度投放也是快速吸粉的好办法,性价比是高的。
篇2
摘 要: 高校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园公众号太多太杂、有时会陷入单纯追求关注人数和阅读量的偏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等。学校应对校园微信公众号加强管理、优化整合,公众号运营者应建立过硬的团队、加强相关研究,全体政工人员应注重提高媒介素养,打牢思想政治教育功底。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思想政治教育 运营建议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巨大影响已引起充分的重视,为了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更好地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校园微信公众号纷纷开通。但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尚不成熟。分析目前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这种新的平台和方法,发挥其独特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公众号太多太杂。
微信公众号于2012年上线,到2016年公众号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成为微信网络信息的重要来源。申请公众号之后,组织或者个人便成为“自媒体”,通过编辑推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多样的信息发送给订阅该公众号的人,实现信息的传播、价值的传递。这无疑满足了诸多组织和个人的信息需求,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公众号的申请过程并不复杂,运营有着极强的自主性,可以实现个性化的信息,高校的多个部门、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纷纷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号。但过犹不及,目前各种各样的校园公众号呈现出“泛滥”的态势。
以Q大学为例,目前正在运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Q大学、Q大学广播台、Q大学团委、Q大学学生工作、Q大学图书馆、Q大学研究生、Q大学R校区、Q大学校友之家、Q大学学生会、Q大学智慧校园等,还有该校各个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部分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服务和管理学生还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在运营过程中,同一高校的不同微信公众号存在信息重复的问题。比如“Q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这则微信信息,在Q大学、Q大学广播台、Q大学R校区、Q大学校友之家及Q大学各个学院等公众号上均进行了。如果学生同时关注了其中几个公众号,那么他即使对这则信息感兴趣也通常只选择自己最先看到的一个点击阅读。
校园微信公众号太多加重了信息过载的问题。在这个信息爆炸、互联互通、自媒体的时代,学生每天会接收到大量信息,如果仅所在高校就有几十个甚至更多与自己有关的微信公众号,那么学生会因对信息的疲劳感而无视很多校园公众号的内容。即使阅读也总是快速浏览,很难入脑入心。某些学生对诸多校园微信公众号的丰富内容并无兴趣,反而因为名目繁多而感到厌烦。大部分学生仅会根据自己的信息获取需要和兴趣关注最有用、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几个公众号。对于部分公众号,有的学生出现了选择困难和在“关注”――“取消”之间不断徘徊的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关注了某些校园公众号,但只会选择性地看或者很少看,时间久了觉得无用干脆取消关注。总之,校园微信公众号过多造成了这样的现象:运营者费心尽力编辑,学生偶尔看看、视而不见或者因未关注而根本看不到。这实质是一种运营者时间、精力和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的体现。
(二)陷入单纯追求关注人数和阅读量的偏误。
高校微信公众号开通和运营是为了更好地教育、服务和管理学生,做好对本单位工作的宣传,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未必关注这些公众号,即使关注了也未必会认真阅读公众号的内容。某些校园公众号的运营者为此煞费苦心,想尽办法让广大学生关注和阅读。
有些高校或者高校的某一部门、院系采取了强制关注的办法。即要求相关学生必须关注某一公众号,并将其作为综合测评、班级量化考核等评价的考虑因素,甚至对不关注该公众号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或采取其他惩罚措施。有的还会对学生的关注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将学生关注该公众号的截图发送给班干部或老师,确保学生报告的关注情况的真实性。这样的办法在客观上保证了公众号的关注量,但显而易见,强制的手段完全背离运用微信公众号教育服务学生的初衷,一些学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会在表面上听从要求,关注某一微信公众号,但他们是否愿意关注、是否乐于主动阅读该公众号上的内容、是否信服该公众号所传递信息的价值观却无从考量。且有些学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检查的时候关注该公众号,将关注后的截图发送给老师或班干部之后再取消关注。
有些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没有采取强制关注这种较为极端的方式,但为了吸引学生的关注和阅读做出了其他努力。有些运营者研究微信公众号的“吸粉大法”,开设投票和其他互动;设置问题悬念,关注或分享之后才可获得答案;社会热点等吸引眼球的内容;抢先学生的考试成绩等学生十分关切的信息;以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呈现内容……这些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否可取,要视具体情况而言,不可一概而论。但值得反思的是,吸引学生关注和阅读公众号的内容,本是为了更好地教育服务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围更大、效果更好,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在编辑公众号内容的时候,有时把太多的心思放在增加关注人数和阅读量上,或者单纯用关注量和阅读量衡量信息的质量和价值,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本初的教育目的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发生偏离,疏远教育性,而靠近商业性和娱乐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
尽管当前高校微信公众号呈“泛滥”的趋势,但真正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的公众号比例不大,可以说,大多数校园微信公众号还处在探索阶段,高校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这与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质量有关。具体而言,质量不高的校园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通常有两种。第一种,哗众取宠,无营养。这种信息通常是为了博学生的眼球,与运营者“单纯追求关注人数和阅读量”的心B息息相关。信息或许十分华丽、有创意,语言风格也很时尚,能让学生觉得喜欢,得到了很多“赞”,但其实仅仅是迎合了青年学生的口味,没有实质性的思想内容,没有营养,学生看完之后“一笑而过”,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引导作用完全处在被动局面。第二种,单调呆板,不新颖。或者是照搬一些专业书本、论文、教科书的内容,或者是使用强硬而不亲切的语气,或者是信息表现形式太单一(如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或者是谈论已过期的新闻或信息,等等。这种信息则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没有认真研究当代学生的接受特点和时下的网络潮流,忽视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性,或许内容很实在,很有用,但在学生看来“太正式”,看起来让人感觉很累、不舒服,自然就不愿意认同信息传递的观念。
综上所述,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十分情愿关注一些校园微信公众号,即使关注了也未必会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退一步讲,学生即使看了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很多时候也仅仅是获得了一些信息,至于获得的这些信息有没有用,对他们产生不产生影响就难说了。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落后和不甘落后的心态。
校园公众号太多太杂,高校微信公众号“泛滥”,主要是某种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落后和不甘落后的心态引起的。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生在哪,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哪。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等显性教育方式开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十分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与学生同在,换句话说,学生在哪,哪里就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微信公众号上线后,各行业领域纷纷申请开通,极大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相关研究表明,到2014年就已经有将近85%的大学生在使用微信了[1]。各高校及高校的各部门、院系、教师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其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抢占。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发展迅速,我们还未做好规划,微信时代就已经来临了。
第二,微信公众号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微信公众号通过“一对多”的方式,将内容推送给每一关注者的账号,这样便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者主要是该校的学生和教师,交流基础好,的信息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校园微信圈子文化。公众号信息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表现,使得信息可以以立体的、有表现力的方式呈现,为学生喜闻乐见。公众号后台可以提供用户分析、图文分析等数据,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新增和取消关注的人数、信息内容的阅读和分享人数等,从而获知信息的效果,进而研究其中的规律。此外,微信公众号不断完善新功能,留言、评论、点赞、分享、关键词回复、投票等,加强了学生与公众号运营者的互动,也为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了便捷……这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具备的新优势,使得众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青睐微信公众号。
第三,各层面的重视和随大流。目前,党和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及相关部门、领导都十分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上诸多高校和部门已经开通微信公众号,因此,有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出于不甘落后或者随大流的心态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
(二)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有自身的规律。
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是学生要接收并阅读公众号的信息。如果学生看不到某个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或者能看到但不看,那么公众号的内容再好也徒劳。从这个角度考虑,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费尽心思增加关注人数和阅读量,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微信公众号作为2012年才上线的新的媒体平台,其信息传播方式和特点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报纸、广播、电视,以及较新的网站、贴吧、博客、微博等都有所不同,需要运营者进行积极的探索。各个行业领域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网络达人”、学者从商业、信息传播等多个视角对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提高信息传播热度方法进行了研究。比如,如何运用标题吸引人们点击阅读,信息推送的最佳时间点和频率,什么主题、思想内容、表现形式更能得到认同和增加转发,等等。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们乐于借鉴这些经验和规律,以提高公众号的影响力,进而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增加公众号的热度和影响力是不同领域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共同的追求,但最终的目的是不同的。比如,电子商务类公众号是服务于商业效益的,新闻资讯类公众号是为了传递新闻资讯的,娱乐休闲类公众号则是为了满足大众娱乐需要的……高校的微信公众号与其他微信公众号不同,不应仅仅满足于吸引更多的注意,更要注意信息内容的品质和教育功能的发挥。所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他领域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经验和规律只能在恰当的时候为我所用,不可全盘照搬。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如果把精力主要放在增加关注和阅读人数上,忽视教育服务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最根本目的,便是工作的偏误。
(三)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弱。
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有很多原因,包括复杂的社会思想状况、开放的网络环境及“爆炸”的信息、微信公众号自身的局限性,等等。但究其根本原因,则是某些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底薄弱。
万变不离其宗,在任何时期、对任何一代人、采取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共同的规律和独有的特点。在自媒体时代,对当代大学生,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律,又要考虑时代的特殊性、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微信公众号自身的规律。
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有的内容哗众取宠、无营养,有的则单调呆板、不新颖,实质上都是没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具体教育情景和问题的特殊性相结合。哗众取宠的内容显然是只考虑了大学生的口味和信息传播的规律,忽略了进行正确价值引导的教育目的;单调呆板的说教式内容则是只注重思想性和实用性,忽视大学生的兴趣和时代的特点。这些偏颇都是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弱的表现。
三、对校园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建议
(一)学校层面:加强管理,优化整合。
目前,微信对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巨大影响已引起了充分的重视,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运用。但目前的问题并非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优势没有认识到,而是如何规范、整合校园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使校园微信公众号在数量上做“减法”,在质量上做“加法”。
只要不传播非法的言论信息,组织和个人就可以自由开通微信公众号,并向订阅者推送信息。然而,账号主体为一所高校的微信公众号,经过了认证,成为某一高校及其所属单位或组织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这些公众号所的内容代表着学校的态度、形象,学校层面有权也应当对其进行管理。其他与该校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如教师开通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等,由于关系到学校的形象等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出台规定等文件,对这些公众号运营的原则、注意事项等做出一定的要求。
高校应当有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机构部门和专门的负责领导,对该校各单位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管理。可以对学校开设哪几个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整体的规划,对已经开通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整合,通过撤销、合并、增设,明确每个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目的、面向对象和推送内容的主要范围,使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设置更合理。与此同时,也对公众号运营的队伍进行整合,每个官方微信公众号都应有一名熟悉相关业务的专门负责人,带领一支素质过硬的团队进行运营。此外,学校层面应制定详细的校园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具体规定,专门的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应根据规定加强规范管理,对各微信公众号进行指导,并严格审核把关的内容。
(二)公众号运营者:建立团队,注重研究。
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首先,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运营者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熟悉当前的网络潮流和信息传播规律;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严格的方向上的要求和灵活的形式与方法;再次,大学生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思想需要。所以,高校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需要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是多样的。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好的校园微信公众号背后往往有一个出色的团队。团队中的成员应当各有所长,分工明确。要有一个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全面负责、指导管理的责任人;要有一个或几个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经验、熟悉学校和开设公众号单位情况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对公众号的思想内容进行把关、提供指导意见;要有一个专门的策划联络人,负责该公众号运营的具体事项;要有一批擅长网络编辑的后台工作人员对微信公众号日常的内容进行具体编辑,其中包括排版、美工、音视频录制和剪辑、图片编辑,等等;还要有一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供稿者。
在这些成员中,专门的策划联络人可以由一个熟悉网络环境的公众号依托单位的工作人员担任,后台编辑可以选拔一部分学生进行工作。在现实中,有相当多的高校微信公众号采用了这种办法。让学生参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中,不仅可以解决公众号运营人手不够的问题,使部分学生发挥专长、锻炼能力,而且学生相对于教师更了解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他们的参与使公众号的内容更“接地气”,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校园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成员中,是否有一批水平高、投稿积极的供稿者是公众号能否持续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仅凭一个具体负责公众号运营的工作人员和一部分学生的力量,难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好的原创内容。运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校政工人员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需要大批有思想的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其积极提供生动鲜活的原创稿件。
要使校园微信公众号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运营者团队应加强研究。一方面,要研究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规律,借鉴其他公众号的运营经验,分析公众号后台提供的数据,通过新颖的形式和内容、科学合理的推送时间和频率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阅读和转发。另一方面,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需要,使公众号不断推送学生需要且乐于接受,触动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内容,使校园微信公众号真正樗枷胝治教育所用。
建立过硬的运营团队,认真研究规律,校园微信公众号源源不断地推送有益、有影响的内容,逐渐树立品牌,将取得更广泛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全体政工人员:提高媒介素养,打牢思想政治教育功底。
思想政治教育和微信公众号,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通过形式展现出来,二者相辅相成。然而,在高校政工队伍中,往往是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未必懂微信公众号,会使用和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未必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底。
目前微信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庞大的社会网络,缔造了社交、媒体、商业办公、支付等健全的生态圈”[2],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大学生作为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追赶潮流、有着强烈的社交需求,自然是微信开通较早、使用频率较高、用户人数比例较高的人群。在这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提高媒介素养,与学生同步。然而,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老专家、老教师不能很熟练地使用微信,更别谈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了。
校园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大多是年轻的教师,其中辅导员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年轻教师通常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有活力、有思想,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能较好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但是相对来说可能欠缺经验,需要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这便形成了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全体政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大家应努力提高媒介素养,能够随时赶上甚至超过学生的步伐,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在主动的局面。特别是校领导及学生工作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作为关键人物,他们的媒介素养和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走在前列,更能对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更切合现实的指导。另一方面,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万变不离其宗,具有牢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底是基础和根本。在这个方面,广大政工人员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专家和教师学习。特别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年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多思考、总结,多请教,并巧妙地运用新平台、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篇3
目前官方提供的途径数据主要有:
1、搜索公众号名称。即直接搜索公众号的中文名称来关注,通过这种途径关注的有很多是名称中带有热词,比如地方名、英语、出国、留学等。
2、搜索微信号。即直接通过公众号的微信号搜索来关注,这种关注指向非常明确,通过这种途径关注方法主要是互推。
3、图文消息右上角菜单。即在图文消息页点击右上角按钮,在弹出菜单里点击查看公众号然后再关注的,这种方式其实已经被图文消息标题下的公众账号名称点击取代了,估计是数据统计开发还有点滞后。
4、名片分享。即直接分享公众号名片给好友或者微信群,点击名片后就是账号关注页,这种关注一种是运营者自身发放名片,另一种就是账号有价值被用户推荐给朋友。
5、其他。这个其他包含的真是太多了,包括图文消息标题下蓝字关注、二维码扫描、广告系统投放关注等等,欢迎补充!
那么这些途径的用户获取到底那个更有效呢?老贼我不辞辛苦的找了几百个公众号来分析,当然主要还是一些自媒体账号,因此得出结果可能会和企业公众号有差别。
首先是正常运营状态,即指不做任何推广,单纯靠消息推送获取新用户,在这种条件下获取用户最多的途径竟然是……其他!而在这个里面据我观察主要是通过图文消息标题下蓝字关注进来的,也就是说一方面用户通过这种方式点击关注公众号的习惯已经养成,另一方面很多公众账号在头图上加的请点击关注箭头效果不错。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的内容够好,有足够多用户分享和转载,有足够多用户曝光量。
其次是公众账号互推,在我查看的这些账号里,单日有较大用户数增长的来源都是有其他账号推荐,或者是在第三方平台通过内容植入推广,其中搜索微信号的比例要大大高于搜索微信名称,互推的增长数也要大大高于第三方平台内容植入推广,也就是说用户更愿意搜索微信号,这也与用户习惯在添加好友处搜索账号有关,还有就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内部互推带来的流量要好于微信外部。
至于图文消息右上菜单和名片分享就是聊胜于无了,基本每天关注的用户数徘徊在0到10之间,当然也有一些质量较好的自媒体号,名片分享获取来的用户在50个以上,但真是凤毛麟角,无从借鉴啊。
总体来说,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用户获取最佳途径还是通过消息推送,另一个就是互推。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订阅号被折叠,导致消息推送的初次打开率基本在5%以下,即关注你的用户虽然都会收到,但可能最多只有5%的用户打开看了,而剩下的就是一方面靠标题靠内容来引发用户进行转发分享,一方面自己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分享带动转发,才有可能得到更高的打开率,也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用户。
篇4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纺织类期刊;信息推送;网站;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20-04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一项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微信服务插件,是移动运营商与网络技术融合的新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移动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拥有即时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与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的全方位沟通互动。[1]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许多科技期刊开设了各自的微信公众平台,为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力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有的利用微信进行稿件的远程校对,[2]有的将微信平台应用于科技期刊的审稿、组稿、定稿以及人性化读者服务等,[3]有的对医学期刊微信运营模式进行探讨,[4]有的对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议,[5]而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纺织工业类期刊在微信运营中的效果还未见报道。笔者通过对已开通的纺织类期刊微信公共平台进行分析,并以《棉纺织技术》期刊为例进行针对性的解析,旨在为纺织类期刊打造个性化及专业化的新传媒平台提供参考。
一、纺织类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统计及功能分类
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6]755介绍,在347种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类专业期刊中,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约为55种,其中学报4种,文摘类2种。截止到2015年10月底,55种专业期刊中有微信公众平台的期刊及平台架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信息情况统计周期为2015年10月26日到31日一周时间。
(2)只有《纺织学报》申请的是微信服务号,其他期刊均是微信订阅号。
由表1可以看出:
(1)在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的10种核心期刊中(以下简称“核心期刊”),有微信公众平台的期刊6种,占到该类核心期刊的60%。在6种期刊中,微信号名称与期刊名称一致的期刊有4种,占到66.7%;有账号主体单位且认证过的期刊有4种,占到66.7%;既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又有栏目设置的期刊有4种,占到66.7%。
(2)55种专业期刊中有微信公众平台的期刊只有20种,占到该类期刊的36.3%;而4种学报和2种文摘期刊均没有申请微信公众平台。
(3)在20种有微信公众平台的专业期刊中,只有1种期刊申请的是微信服务号,19种期刊申请的是微信订阅号;有账号主体单位的期刊有15种,占到75%;微信号名称与期刊名称一致的期刊有17种,占到85%;经过微信认证的期刊有14种,占到70%;既定期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又有栏目设置的期刊有9种,占到45%;只定期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没有栏目设置的期刊有11种,占到55%。
(4)在有栏目设置的9种期刊中,其中有某个栏目链接到期刊官网的期刊有8种;3个固定栏目中的内容均与期刊的编辑、广告、出版发行业务相关的期刊为1种,占到11.1%;只有2个栏目的内容与期刊的编辑、广告、出版发行业务相关的期刊为2种,占到22.2%;只有1个栏目与期刊的编辑、广告、出版发行业务相关的期刊为5种,占到55.6%;3个栏目内容均与期刊的编辑、广告、出版发行业务无关的期刊为1种,占到11.1%;有兴趣部落或互动栏目或论坛的期刊为3种,占到33.3%。
二、分析与思考
通过以上对表1进行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347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截止到2015年1月1日,只有0.11%的核心期刊有微信平台,且有实质内容并有信息更新。[7]而在2014版的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核心期刊中有66.7%的期刊有微信平台,且有实质内容并大部分有信息更新。虽然统计数据相隔10个月,但差距是明显的。这说明此类专业核心期刊已经走在了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的前列,已经充分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对期刊出版及传播所带来的好处,已对公众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有了足够的重视。
(2)36.3%的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进行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尝试。据有的学者调查,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搜索“学报”的方式查找到120多个公众号,[8]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期刊介入微信,但也足以说明学术期刊界对微信新媒体的出现不够敏感、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微信传播的新特性。而超过三分之一的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超过三分之二的该类专业核心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说明该类专业期刊整体接受新媒体的程度较高。但也不乏有该类专业期刊中技术类期刊居多,对市场的追踪和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较高的原因。其中核心期刊中接受新媒体的程度更高,也足以说明核心期刊不但在内容方面有优势,而且在尝试新事物、挑战新领域方面有胆识。
(3)在有微信公众平台的20种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中,只有1种期刊选择了微信服务号,95%的期刊选择微信订阅号,这也与有的学者统计的接近9成的期刊选择订阅号作为公众号的结果相一致。[1]说明,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在对待新媒体的态度上是积极的,与科技期刊界的发展趋势一致。
(4)微信认证是微信公众平台为了确保公众账号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而开通的验证方法,通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更为真实、可信,不但保证了信息的来源有据可查,而且杜绝了虚假信息的泛滥,避免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中有70%的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已通过认证,相比2014年10月10日统计的34.4%的科技期刊与人文社科期刊有微信公众平台[9]也要高很多。说明该类专业期刊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承担媒体应有的责任,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公众行为。作为有公信力的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还是应该重视认证工作,把期刊的品牌意识贯穿到微信平台的维护和建设当中,为公众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
(5)有学者研究,截止到2015年8 月21 日中午11:00,通过新媒体指数平台(http://)搜索到的47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周信息频率最高为2.5条,次数最多为6次,数量最多为20条。[10]而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中,周信息频率最高为4.43条,周次数最多为6次,数量最多为31条。虽然统计数据时隔近70天,但也可以说明,该类专业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视、利用和开发程度处于学术期刊中的较好水平。相信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继续开发和完善,该类专业期刊必将继续跟进功能应用,实现科技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更好传播。
(6)在9种有栏目设置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有8种提供的信息与期刊有关,加上在推送的信息中与期刊相关的6种期刊,共有14种微信公众平台与期刊内容相关,占比为70%。说明大部分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都是以期刊目次、文章内容、稿件查询、订阅、广告服务为主体进行行业资讯拓展,充分体现了科技期刊紧紧抓住微信新媒体的优势,将期刊品牌与移动终端相结合,借“期刊+互联网”的发展契机,弥补纸本期刊发行周期长、信息滞后的不足,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新的服务方式。
三、对纺织类期刊微信运营的建议
总的来说,在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中,大部分期刊都在积极尝试微信运营,虽然有的期刊信息不规律,但都能积极更新;大部分的期刊在推送行业信息的同时,不改初衷,坚持报道与期刊相关的内容;有6家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广告,开始了广告嫁接平台的转移。为了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即时沟通、定向传送的特点,进一步推进纺织类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渗透,更好地满足读者对移动传媒关注度提高后的阅读体验,吸引读者的关注度,扩大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以在纺织类期刊中有影响力的代表――《棉纺织技术》期刊为例,对期刊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提出以下建议,为该类专业期刊更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参考。
《棉纺织技术》期刊由成立于2000年的陕西棉纺织技术期刊社编辑出版,实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因此,更加重视微信公众平台对期刊的传播作用,于2014年年初推出“棉纺织技术新传媒(mfzjsxcm)”微信公众平台。截至2015年10月底,关注该微信账号的手机用户已经超万人。《棉纺织技术》期刊周信息频率为3.14条,周次数为5次,数量为22条,数量处于同类期刊第三,其中阅读人数最多的文章也已超过万人。这些数据与心灵鸡汤类、养生类文章相比虽然不算太高,但对于一个专业期刊来说,某条信息的阅读人数超过万人,足以说明该篇文章的受欢迎程度。2015年,《棉纺织技术》期刊结合多年举办专业研讨会的经验,创办了两个专业技术研讨微信群,目前微信群人数均已超过百人,形成了1+2的微信运营模式。作为对专业研讨会的补充,微信群不仅实现了会前的宣传推广、会中的实时互动、会后的信息分享,更体现了期刊新媒体服务用户的新理念。结合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专业期刊微信运营的分析,认为“棉纺织技术新传媒”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加大期刊内容的宣传。为了进一步突出《棉纺织技术》期刊的品牌优势,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应继续加大对期刊中优秀文章的宣传,逐渐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形成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不同服务方式。比如增加“目次速递”“精品推荐”等。但对优秀文章的宣传与推广不能与纸刊内容完全相同,而应该适应移动终端的特点进行适当的编辑,改变字型、字号、颜色,增加图片,对文章进行缩写等。
(2)建立微信与网站的链接。为了实现期刊、网站、微信三位一体的宣传效应,借助自建网站内容原创、及时、丰富的优势,建立网站与微信之间的联动。比如微信公众平台中的稿件查询功能可以与《棉纺织技术》在线投稿系统相链接,实时查看稿件的处理进程。
(3)开展广告定制服务。虽然在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尚没有期刊在微信平台中开展广告业务,但已有其他6家媒体进行了静态广告的尝试。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可以渗入移动视频广告、原生广告和程序化广告,[11]尤其是与大数据相结合的程序化广告实现了广告的精准投放,更是未来广告投放的主要形式。所以,《棉纺织技术》期刊可以在纸刊广告和网站广告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尝试,建立多媒体的服务体系,为广告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周到、更贴心的服务。
(4)加大与用户的互动。为了更好地体现微信实时交流沟通的特点,加大对用户的互动服务,除了在两个微信群中继续服务外,还可对“兴趣部落”栏目设专人进行管理操作,包括疑难解答、订阅服务等。
(5)提高信息推送效果。要加强微信后台数据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高推送效果。比如对阅读人数较多的文章进行分析,从而筛选文章选题;对阅读人数进行地域分析,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域技术服务等。
(6)重视网络人才的培养,提高微信编辑制作水平。由于期刊编辑部人员大部分是由纺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对微信新媒体的运营模式、管理手段、编辑技巧等还处在摸索阶段,有必要进行微信等新媒体运营的业务培训,快速提升编辑制作水平,在提供优质内容的同时,为用户提供赏心悦目的阅读感受。
四、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发展完善,科技期刊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挑战,不进则退是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棉纺织技术》期刊将会不断关注新媒体的进展情况,积极探索其在期刊上的拓展与应用,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关注焦点,以新的表现形式进行内容展示,以新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服务受众,进一步拉近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距离,实现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勇,赵文义,孙守增.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9).
[2]史春薇,陈平,王亚新等.3G时代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实现远程校对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
[3]吴彬,丁敏娇,贾建敏等.利用微信平台打造科技期刊编辑新方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5).
[4]廖梓言,石芸,罗瑞等.医学期刊微信运营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1).
[5]王海燕.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1).
[6]朱强,何峻,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马爱芳,赵建梅,王宝英等.我国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编辑学报,2015(5).
[8]余朝晖.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中的传播模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6).
[9]程琴娟,闫琼.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4).
[10]赵文青,崔金贵,陈燕.学术期刊微信传播著作权侵权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1).
篇5
【关键词】企业微信 营销策略
一、公众平台的搭建和培育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有三种不同类型账号,但是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类型。每个账号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差异,所以企业在搭建公众号时要根据账号的类型投入不同的资源。订阅号的核心工作内容是日常内容运营和运营数据分析,通常是企业自己运营,主要投入在内容策划及编辑团队,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而服务号是则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账号。企业要正确认识微信公众平台营销的作用,可根据的自己的现状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账号类型,搭建自己的公众账号平台。企业在开始投入微信平台建设之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实施微信公众号的初衷和目的;企业公众号的目标受众;公众号如何定位;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确认用户内容和沟通方式内容;企业内部管理与组织协同等这些都是企业在开展微信公众平台营销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个企业在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后要根据的自己的营销目的实施相关营销策略,不是一味地跟风,而是要认清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性,要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投入适当的资源到微信营销中去,精心策划,培养一个属于自己的具有企业特色的营销平台。
二、策略得当,重视顾客个性需求
企业的微信公众平台营销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向用户所推送的热莸闹柿俊M扑偷哪谌菁纫从商家的角度出发,向用户推送企业信息,同时也要兼顾用户的需求。公众账号所推送的内容是为了什么,推送的对象是谁,推送的时间和频率,企业都要做好细分及规划。实施的策略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推送的时间要得当,频率要合理,不要对用户造成骚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数据统计功能里,企业可以通过用户的订阅量,分析用户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观察用户对哪些内容愿意进行二次更甚至与多次转发与分享,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分析和研究用户对不同内容的喜恶程度上,这样下去才能对所推送内容有充分的选择和目的,增强内容的价值量与吸引力。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双方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企业也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研究用户需求。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企业还应考虑将产品和服务与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深度结合,用户有要求的应尽量满足。企业要开通人工服务,及时为用户解答疑问。同时企业的服务态度也是企业成功所至关重要的一环,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和服务才更加能够赢得用户的关注和喜爱,做好内容只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步,为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和价值才能维系和用户之间长久的关系。
三、结合多种推广方式,增加粉丝量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用户获取最佳途径还是通过消息推送,另一个就是互推。企业要定位好自己的平台,分析粉丝群体,对症下药。企业可以与各商家联盟,在商家店铺门口圈粉,也包括自己派人邀请周围路人关注并送上小礼品;或者给商家员工返点,推广增加一个粉丝,就可获得利益;有门店的商家,顾客转粉送礼品,慢慢积累自己的粉丝群体。整合资源,为平台粉丝定期赠送各种福利。企业要注意公众账号的定位,公众账号的目的是产品,公众账号的定位要以产品特点为基础,针对目标市场,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借助有效的传播手段使企业公众账号营销成功。
公众号单日有较大用户数增长的来源都是有其他账号推荐,或者是在第三方平台通过内容植入推广,其中搜索微信号的比例要大大高于搜索微信名称,互推的增长数也要大大高于第三方平台内容植入推广,也就是说用户更愿意搜索微信号,这也与用户习惯在添加好友处搜索账号有关,还有就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内部互推带来的流量要好于微信外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订阅号被折叠,导致消息推送的初次打开率基本在5%以下,而剩下的就是一方面靠标题靠内容来引发用户进行转发分享,一方面自己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分享带动转发,才有可能得到更高的打开率,也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用户。
四、企业内部要给予大力支持
由于微信平台的诸多功能均需要技术开发能力,所以大多数企业在布局自身微信平台的时候,多以较容易入手的内容运营开始,也就是从订阅号开始,而且订阅号可以满足每天一次的信息推送,这样符合企业营销推广的心理要求,多数企业认为推送的越多可能吸引的用户会更多。但是随着微信平台的技术演进,服务号的功能接口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但很多特色功能并没有被企业充分地应用,企业要开发微信更多的功能,并结合自身特色,形成带有自身特色的营销平台。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缺乏对接口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与企业缺少技术实施团队有关。企业号刚刚推出不久,因为涉及内部的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推行进度较为缓慢,要想推行下去,还需要获得企业高层的大力支持。
五、企业要采取促销策略,提高顾客转化率
针对企业的粉丝量大,而实际销售额低的情况,企业要分析原因,采取正确的手段挽留用户,将其转化为企业真正的顾客。用户关注企业是因为对企业的某一方面感兴趣,所以企业要做的事就是找出这个用户关注的可能因素,将其继续保持。大部分用户关注企业是为了自身利益,期望以低价买到好的商品。所以企业要偶尔满足用户的愿望,不定时的的采取某些促销策略和有奖活动,以吸引粉丝持续关注企业,在潜移默化中将用户转化为企业的顾客,只有顾客的愿望满足了,企业才能满足,才能获得利益。
篇6
曾经有一句话,大意是多看朋友圈会拉低智商。虽然有些夸张,却道出了一些自媒体的问题。各种虚假的知识,谣言被大量转发。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段子手和各类鸡汤。然而,真正有营养和干货的内容却得不到足够重视。
昨天,笔者看到了UC联合新榜的自媒体调研报告,提到目前大约有40%的自媒体月度流量不足1万,同时有超过50%的自媒体没有任何收入。行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些定量的分析和笔者的主观感受也不谋而合。
笔者有时看到其他自媒体发发鸡汤或者搞笑段子就轻松突破10万+的阅读量,内心也会有一些失落感。好在笔者也算享受过最初自媒体红利的人,这些年也积累了像你们这样一批忠实的用户。但对于新加入的玩家,错过了最初的流量红利后,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流量。同时,没有好的商业变现模式又更加难支撑一些小平台的自媒体做大。最终形成一种负反馈。
有趣的是,和自媒体的凉秋对应的却是网红经济的春天。由于具有更加精准的流量,大量的广告商离开传统媒体,将更多广告投入到自媒体中。2015年前三季度,电视广告下滑4.9%,报纸广告下滑34.5%,自媒体广告上升23%。从Papi酱估值3亿以及2200万的首单广告拍卖,都能看到自媒体的价值。
笔者在想,或许两者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本质是通的,但怎么打通是个问题。
从渠道角度看,流量入口巨头微信公众号占据领先地位。几乎所有的自媒体都会有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等竞品的开通率也不低。但过去几年我们也看到另一个现实的问题:微信虽然有巨大流量,但格局基本已定。微信公众号一开始的巨大红利也逐渐消失。此外,从企业的基因来看,腾讯的基因是社交,阿里的基因是商业。所以,微信公众号虽然有比较强的社交属性,但商业化能力比较弱。大量的微信公众号没有任何商业化能力,即使有也仅仅是做一些软文。对于许多初创的自媒体人来说,大家非常渴望找到一个新的平台,既能提供全新的流量分发,又能更多元化的商业化变现能力。作为自媒体老鸟的笔者,昨天就了解到一个具有这种特征的新平台:UC订阅号。
UC订阅号的优势:
UC订阅号是一款全新的自媒体平台,背后有阿里大数据和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支撑,而且阿里在商业化方面又有天热的基因。笔者认为自媒体运营者有三个最大的痛点:粉丝太少,变现太难,运营太苦。基于这三大痛点,UC订阅号也有针对的服务:
1)依托大数据的精准推送。UC订阅号依托阿里数据的强大背书,在当前日分发量高达60亿的优势基础上,实现有效、质优、多样、精准的推荐。让自媒体人不必担心自己的文章缺乏流量,让自媒体人的关注点重新回归到内容本身。UC的大数据来自于搜索、电商、视频、地图、社交、应用、游戏,移动几大互联网最top的应用场景。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用户阅读喜好、阅读层次、所处时间段、阅读时长、喜好资源(如视频、纯文本)等阅读行为,去给不同的用户做不同的推荐。这也导致自媒体可以不再担心流量问题,专注于内容的制作。也不会出现各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标题党,伤害用户体验。
2)对优质原创内容的保护,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负反馈。将媒体定位为种子源,根据媒体定位,作出合适加权,根据其调性不同做不同的推荐。有效快速定位到深度垂直领域,保证优质文章的下发量和阅读量,同时,在利用强大算法筛选的同时配备以对自媒体进人工审核,保障内容质量。这样,优质的内容被保护,提高用户体验。
3)流量变现模式多样化:平台直接来做,包括商家合作,社群电商,广告等。阿里的基因就是商业化,这点我们从最近微博的商业化加速也能看到。对于大部分自媒体来说,是否能商业化关乎其长期生存的命运。UC依托阿里的商业化能力,能够满足各种需求。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初期可以通过广告分成、消费阅读来实现内容变现,随着社群规模的日渐扩大,可以以内容为介质向电商变现模式发展。过去一年微博对于自媒体的商业化也做的非常成功。UC订阅号也将借鉴微博的成功经验。
4)开放式的运营体系。大部分自媒体的问题就是平台过于封闭和中心化,同时由于公众号是单向交流,导致和粉丝的互动比较少。UC订阅号则采用分发与互动相结合的模式,利用人性化、开放式的社群化交互场景及多种运营模式的有效结合,实现自媒体运营能力的最大化,帮助自媒体轻松沉淀粉丝。有评论运营,自定义栏目和菜单,还有各类文章排版,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以及第三方平台接入和社群运营。
分析,什么样的公众号平台会成功?
笔者认为,自媒体时代1.0已经结束,最初的流量红利分割也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流量为王。拥有最大社交流量的微信公众号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龙头。但是看未来,什么样的订阅号平台能成功?由于最初的卡位已经不再有意义了,差异化服务会越来越重要。平台型公司对于自媒体的意义在于几个方面:流量,商业化,社交,运营。差异化服务太重要,简单提供流量没有意义。如何解决用户痛点也至关重要。笔者发现,大部分自媒体平台还是过于封闭化,很难搜到别的东西,导致自媒体人变现出现问题。未来一个更加开发,产品线打通的自媒体平台才更有价值。通过一个订阅号,获得其他资源。UC订阅号的价值也有很大部分来自于其开放的体系。
UC产品矩阵,开放体系的核心:
UC有12年的浏览器积累,清楚网络供给、需求两端的情况,UC浏览器全球月活超过4亿,是全球第二大的浏览器,用户量已经超过Safari,仅次于Chrome。以UC、高德为核心,配合神马搜索(中国第二)、阿里文学、PP助手、阿里游戏(中国第二)等,阿里移动事业群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一,相互引导、配合优势明显。所以我们看到在渠道方面,阿里具有神马搜索,PP助手。在转换变现方面,UC可以依托阿里汇川平台。我们看到整个体系是非常开放的。商家可以从一个体系向另一个体系切换。下图是BAT生态圈的对比。我们看到阿里相对弱的就是内容。此次推出UC订阅号,也看是否能补充阿里在内容端的弱势。
展望自媒体未来:
篇7
【关健词】 传统媒体 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
这几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媒体大多致力于转型,但在PC端少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建树,不过移动互联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本文关注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切入点――微信公众账号。“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截至2014年末,诞生仅4年的微信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41%至5亿。其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产品――微信公众平台更为传统媒体提供了转型的契机。这一平台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商业价值吸引着敏锐的媒体和媒体人。本文关注的就是这一现象。
一、传统媒体微信公号的现状分析
1、内容简移: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世界,能吸引大众的不只是资讯本身,更是与自己思想契合的媒体性格。如果仅仅把微信公共号当做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把内容做简单的平移,甚至只是把刊发的稿件或播出的节目直接放进去,显然无法吸引受众订阅。2、维护力度不够,缺乏互联网思维: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共号的维护大多是由媒体从业者兼职来做,难免会因为运营者本身精力不足或对互联网思维理解不深刻而导致账号失去生机。3、互动性差:“网络要能持续地发展,必须要有一种超越人与内容关系的新动力。[2]”习惯于进行“一对多”大众传播的传统媒体,如果没有与订阅者产生“一对一”的私密交流,就势必门庭冷落。4、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后劲不足:缺乏成熟的盈利能力是微信公众账号可持续发展的又一瓶颈。如果无法突破商业化困境,仅靠热情和毅力把这个事情坚持下去显然可行性不大。因此,很多传统媒体的微信公共号出现新瓶装老酒的味道。
二、传统媒体发展微信公号需营造的生态环境
1、正确看待微信公共号对传统媒体的意义。“微信是自愿聚合的群体成员之间的窃窃私语之地”[3],相比于微博,需要订阅的微信公共号还是有较强的密闭性,所以,一个微信号的运营,绝对只是媒体转型的一小部分,但这个小的切入点试错成本更低,培养团队的周期更短。传统媒体对待微信公共号既要看到它的重要性,又不能急功近利,要鼓励员工大胆实践。2、要有产品意识。微信是一个平台,但运营公共号需要将其视为产品,而不是宣传渠道,这方面传统媒体可以借鉴小米公司在研发MIUI操作系统时的产品开发模式。只有了解和把握了用户的需求,及时了解用户对公共号体验的意见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内容进行调整,公共号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3、为公共号的运营提供资源和支持。传统媒体的微信公共号应该组建专门的团队来维护,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就公共号内容筛选与编辑、推广与吸粉、后台数据分析等内容展开介绍与研讨,让大家掌握更多的运营技巧。
三、传统媒体发展微信公号的相关策略
1、多号联动,各领域细分化。每一个蚕茧形成一个中心,从而使互联形成了多个中心、多元中心[4]这一观点也适合传统媒体微信公共号的整体布局。定位自身的母号和各个部门、线下活动及员工个人公号,组建“公号集团”,互相借力推广,多方积累经验。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动员媒体上下加入到转型实践中,同时,各领域细分的新媒体产品会使管理更加容易,一个轻团队即可推动,而且每个新媒体产品都非常垂直,受众粘度更高。2、精选内容,提升阅读。微信限制每天只能1-3个消息,并支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所以,选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十分关键。总之,只有让自己的受众觉得爽,才能吸引主动订阅、朋友圈推荐和长期活跃。3、活动引领,探索盈利模式。通过活动增加粉丝数量,这对传统媒体来说并不陌生,像有奖答题、有奖征文、真人秀等等都是传统媒体熟悉的项目。“基于互动的关系嵌入比单向度的影响力更有解释力”[5]所以,利用微信多维互动行性,策划更有吸引力的活动,增加平台粉丝量,促使用户从接收者转变为传播者,并合理地嵌入商业元素,以服务性和趣味性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4、数据分析,公号长变常新。微信公众账号具有“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传播特性,一个公号不可能人见人爱,只有深度满足某一特定群体,公号才有价值。除了定位要设计好,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清晰地了解用户的数量、年龄、学历、收入、价值取向等信息,根据他们喜好调整策略、培养信任和忠诚度,这些都会增加微信公号的市场价值。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差别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一个以领导或者广告主为中心。只有打破这个思维局限,传统媒体在运营微信公共号的时候才不会新瓶装老酒,才能在手机端与用户亲密接触。
参 考 文 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0.
篇8
Abstrac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university. It is the classroom of the students' self-education, the garden of campus culture life, the window of the process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publicizing. I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students' studying life.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mode, weak interaction, simple function and lack of ideological content in WeChat public platform. Platform managers need to improve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quality and attraction from content innovation, communication effects, audience needs and team construction, and play a serving and educating role.
关键词:高校;微信公共平台;问题;对策
Key words: university;WeChat public platform;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177-04
0 引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先要实现教育工作信息化,微信公众平台正成为高校管理育人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媒介素养高,是高校微信公众号关注的主要群体。高校管理者需要从微信公共平台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更好的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
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意义
1.1 微信公共平台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下的高校思想工作面临着新形式和新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面对面组织和交流、理论培训、座谈和活动等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信息的途径,难以对青年学生形成有效覆盖。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喜欢阅读微信公众号信息,微信已成为其社交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微信平台上即时性、个性化较强的微内容,使得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消费变得更加便捷,微信的出现和广泛被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开展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工作。
1.2 微信公共平台是对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课堂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开通及运行,既满足了校园文化宣传的主体、客体的需要,又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教育手段的丰富。大学生社团一直是大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实现自我教育的地方,大学生既是社团的组织者又是社团活动的参与者。在社团建设过程中,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互补的形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增强学生与社团之间的互动,促使大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也促进了社团的对外宣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和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丰富了社团开展文化育人活动的载体和传播形式,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实践的重要手段。
1.3 微信平台对内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园地
微信公众号因其以手机为终端,显现出互动性、精准性、平等性、私密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使校园文化活动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加强,到达率100%;方法丰富,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符合大学生丰富多样的需求;因其是私密的平等的沟通,促进了交流的效果,通过微信朋友圈建立长关系。例如,以昆明理工大学团委的《毕晚|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获得了在校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通过平台对活动的宣传,大大增加了关注度。平台的运用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学生们对校园文化生活的满足感加强。
1.4 微信平台对外是学校宣传的窗口
高校微信公众号是对高校官方网站形成积极的互补,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高校发展及育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人群属于关联性较强的相同关系网中,有在校师生、学生家长、毕业生和长期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学生及其家长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到学校的教学与发展情况,社会可以随时关注到学校的发展成果,毕业生可以随时通过平台关注母校的发展点滴,增强自身的自豪感,高校微信平台已经逐渐成为互动交流的纽带,通过对外传播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尤其是促进高校校训精神不断的内化和外延。
2 昆明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
调查人员对昆明理工大学校级层面、学院、团学组织的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情况进行长达一年的动态关注,重点关注了昆明理工大学校内的70余个微信公众号,关注其开通的形式、开通目的、推送频率、推送内容和呈现方式,这些微信公众平台中有校级官方微信订阅号、服务号和官方认证、非官方认证几种形式。具体情况如下:
2.1 开通情况
昆明理工大学开通的微信公众平台中基层团组织占到33%,覆盖率100%;学生组织占到37%,大的学生组织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学生服务组织6%,主要以“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和“昆工体育”为代表;学生创业营销类10%,其它14%。
①官方认证代表的有“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团委”和“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三个微信公众平台,前者主要“明德”“任责”“致之”“力行”系列板块和“媒体昆工”、“映像昆工”等涵盖了昆工重大发展、昆工人获得的成就和昆工人的社会担当等内容;“昆明理工大学团委”主要推送学校重大发展、团学重点,目前是云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微信公共平台之一;“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要推送学院新闻、团青热点、原创作品等信息,是昆工第一批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也是较早进行官方认证的微信公众号。
②共青团基层组织公众号:共23个,作为各学院主要的宣传推广平台,其的内容具有官方权威性,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有专业的学生团队运营管理。昆明理工大学基层团委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靠前的有“昆工国防生”“kmustcc”“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团委”“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团委”“昆工生科”等,主要团青马工程、团的基础工程、校园文化、课外科技和创新创业方面的信息。
③校务服务组织:是以学生服务类信息为主要推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有“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和“昆工体育”。“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要推送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和招聘信息;“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主要推送新书信息、开闭馆和推荐一本好书等;“昆工体育”主要推送阳光跑步次数查询和各类体育资讯。
④学生组织公众号较为有影响的有“英语坊”“昆明理工大学学生会”“昆明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昆工社团联”“昆工璇玑珠宝社”等,内容大致以校园资讯、活动资讯、学生服务为主,大多数由学生组织自发开设,多为非官方认证的订阅号。
⑤学生创业营销类:“小滋生活”“同窗e购”“米特友”“仓禾文化”“INNER工作室”等,大致以产品介绍、产品营销推广、相关促销活动以及开通微店在线下单、在线支付、快递、外卖送货上门等服务为主要推送内容。
2.2 推送频率
根据昆明理工大学团委每周的“昆明理工大学基层团委及学生组织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分析,以昆明理工大学基层团委学生组织的29个微信公众号为例,在2015年7月到2016年10月期间,除去学生寒暑假之外,推送频率为每周3篇左右。而在开学季和毕业季期间发文量呈现增多的趋势,例如:在2016年5月29日到6月18日毕业季期间19天,发文量总数为248篇,在9月11到9月17日的开学季新生军训期间7天发文量为97篇,发送频率保持在每周3至4篇。而在寒暑假期g除了极少数公众号更新文章外,大多数公众号的推送频率为0。在推送频率上公众号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昆明理工大学团委能够做到每天更新或者隔天更新,而较低的更新频率则处于0至1的状态。
2.3 推送内容
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受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主要为学校资讯热点、与学校荣誉相关的事件,例如:昆明理工大学团委的“昆工抢镜到中央台了”其阅读量为24029,点赞量为253,再如2016年迎新晚会的“爱上昆工,从这场晚会开始”其阅读量为30070,点赞量为469。其共同特点是拥有较高的转发量,且活动与昆明理工大学有极强的关联性。
在对问卷收集结果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有60.19%的同学更喜欢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的校园媒体,了解校园各类重要新闻热点事件。同学们所喜欢的微信公众号类型各有不同,但是校园媒体新闻受欢迎的程度大于其它类型。
大学生关注校园公众账号的目的有关注校园热点问题、获取优惠、便利的信息、拓宽视野和人际交流等几种类型,关注校园热点问题相对较高。
2.4 内容呈现方式
微信公共平台多以图文、视频、语音、HTML5等推送形式呈现,图文较为常见。公众号运营者应该根据内容来定呈现方式,深度报道多文少图,幽默轻松的多图少文,互动性需求较高的则需要通过第三方技术、HTML5等形式呈现。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每位同学对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不同的关注度,文字为主占12.62%,图文结合占66.02%,图片为主占11.17%,加载语音占4,37%,加载视频占5.83%,其中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最受欢迎。
同时,多元化的内容呈现方式更容易吸引不同种类的粉丝关注。例如:在毕业季期间昆明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的“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献礼:毕业全景航拍”以及在新生开学期间的新生入学攻略,均以HTML5的形式呈现,再如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将学生拍摄的视频作品、以及各类大赛视频投放到公众号上,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和良好的反馈。
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问题
3.1 思维落后、模式单一
大多数的基层团委学生组织公众号的运营思路比较落后,运营模式单一、信息的影响力不足。从的稿件内容看,大多数公众号所的新闻稿件多以传统媒体的方式传播,缺乏新鲜感和趣味性,内容选题陈旧,缺乏创新力度,时效性差。
3.2 互动性差
从昆明理工大学开通的微信公众平台调查情况看:一是公众号互动性普遍较弱,传播方式单一,在进行公众号内容推送的时候只注重推送而忽视了后期的互动,大多数微信图文推送后,评论较少,在内容上缺乏与读者的互动。二是已开通的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管理员与粉丝的动不及时的情况,在评论区出现评论时,平台管理员不能及时的将评论精选出来,在粉丝咨询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回答咨询者,这严重影响了评论区的互动性,使得互动效果减弱。
3.3 功能开发不足,平台形式单调
在调查中发现,昆明理工大学各微信公众平台自开通以来很少应用第三方技术。第三方技术通常只用来进行图文、视频排版,有部分公众号利用第三方技术进行活动投票和入场券的发放,其它功能很少有公众号使用。这就导致公众号过于简单而单调,不能长期保持对粉丝的吸引力,甚至出现掉粉的情况。
3.4 内容思想性不足
在跟踪调查中发现,很多推送内容过于形式化,缺少思想性,育人功能弱。一是很多微信公众平台为了提高点击率,滥用标题党和缺乏审美的图片,而忽视了内容建设。二是点击率较高的身边人、身边事等内容缺少对内容思想的挖掘和凝练,文章内容缺少育人的作用。三是对于一些先进组织和个人进行投票的稿子中,缺少对其典型事迹的挖掘和宣传,更多依靠行政手段和拉票的形式太高点击率,随着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影响,但形不成比学赶超的精神和动力。四是对于党的重大理论和精神及跟学生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解读缺少,更多的是内容的堆砌、缺少解读、形式单一、关联性低,形不成有效的宣传和教育。
3.5 管理队伍不稳定
对昆明理工大学70个微信公众平台调查发现,除了“昆明理工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团委”有相对成熟的管理团队以外,普遍缺少专业的运营团队,基本上是团委老师、学生组织负责人带领其组织成员完成平台基本的运转。因为缺少队伍建设,所以各个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人员缺少稳定性,流动性大,导致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水平在中低水平线上徘徊,呈现出内容可读性差、编排不美观,很多微信平台还出现寒暑假基本无内容推送的状态,而公众号拥有一定的关注粘性,保持公众号的推文频率和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够让受众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放眼整个高校,仍然比较缺少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和育人功能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对策
4.1 改变守旧的校园网式思维,加强内容创新
想要公众号发展的好,急需运营者改变传统思维,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规律。目前很多高校公众号盲目追求高阅读量而脱离实际,喜欢做标题党,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样很容易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大量忠实粉丝。管理者在使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时,应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元素,使用当下的大学生们习惯的语言或形式来提升传播效果。
4.2 以“用户”为中心,加强公众号的互动和反馈机制
公众号开通之前要有准确的自身定位,对于学生创业营销类公众号其定位始终围绕营销,所以其推送的内容可以以不同的健康的营销手段吸引关注者注意;对于类似于“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以及“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注重服务的平台,需要更多的去挖掘用户的需求,不断完善自身服务项目。再如作为一个院级学生服务平台,推送的资讯,更多的是要服务于院级范围内的学生。所以,选取专业性质、针对性更强的资讯往往能更好的为特定人群服务。内容与受众群体产生了关联,增强内容的话题性,促进话题的互动,增强粉丝的粘度。
4.3 不断学习新的传播技术,增强微信推文的效果
传播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传播技术迅速变革的时代,只有快速掌握传播技术配合拥有创新力度的内容,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在2013年10月开放了开发者模式,运营者可以学习相关技术,对后台进行二次开发,让公众平台的服务更加完善。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才能让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跟上时展潮流,才能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完全的服务。
4.4 建设专业的管理团队,加强团队凝聚力
面对高校微信公共平台人才极度缺乏的状况,首先高校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从制度、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其次是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一支有教师指导、学生组成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微信团队中设立三到五名核心团队人员,避免学生进出带来的影响,增强团队工作的可持续性;三是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改善硬件条件;四是开展对外交流学习,促进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营团队始终与最先进的管理水平保持紧密联系。如公众号“昆明理工大学团委”拥有专门的管理团队“昆明理工大学新媒体中心”,积极争取各种资源形成稳定的运营团,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先进的设备,团队设有专门的策划、编辑等分工,运行流程清晰。
总之,高校微信公共平台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学生自我教育、对内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窗口。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需要改变新瓶装旧酒的传统思维模式,在内容构建方面要增加原创内容和互动,将信息平台发展成关系平台,实现朋友圈、微信群和公众平台三种传播空间的贯通,充分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号为师生服务和管理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勇.新媒w环境下的舆论特征研究[J].试听专论,2013(1):19-22.
[2]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
[3]王勇,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0-108.
[4]叶予清,段洪涛.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调查和思考――以上海高校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5(21).
篇9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APP;现状发展趋势;对策建议
一、引言
2015年4月20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京公布,在此次调查结果中微信第一次被纳入了统计的范围。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成年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微信两次,每天每人平均阅读微信的时间超过了40分钟,这表明了微信已成为了又一极其重要的移动阅读端。而在用户阅读的信息中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占据了绝大多数。依托多媒体图文相结合,信息多元化的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互动方便快捷,因此也备受用户的喜爱。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
(一)信息推送与用户互动结合,差异化的运营机制
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告别了传统微信营销的不注重用户体验,恶意推送内容、推送无价值内容、营销过于主观的三大误区,进而转向了信息推送与用户互动的结合的新态势。区别于微博和QQ的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微信公众平台基于推送群发消息,或通过后台人工、自动回复与用户进行交流;由传统的信息推送发展到微信公众账号与订阅用户之间的互动。
就目前而言,微信公众平台广泛采用的运营形式有:第一,群发推送消息。群发推送消息功能即微信公众账号的主持者向微信公共账号的订阅者推送内容,这个就是微信公众账号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功能。这种群消息的推送也是微信用户订阅公共账号的初衷。第二、用户主动获取信息。在某些公共账号下,因的内容较敏感不能为所有人接受,这是就可以通过订阅者回复特定的语句,微信公众账号再推送这部分内容。第三、订阅者在关注一个微信公众账号之后就可以通过对话框直接的与微信主持人进行互动交流,微信公众账号的主持者可以选择通过人工或是机器智能回复用户,完成与用户之间一对一的交流。
(二)注重平台功能开发和优质内容推送
在群发消息推送以外,微信公众账号的主持人也在不断的开发新的功能,达到使订阅者获得更优质的内容和更完善的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的自定义功能菜单就是微信公众账号一项最重要的尝试,通过创造不同的功能菜单,可以让用户直接通过菜单的形式直接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例如,“安徽日报”公众账号通过设置了“深度解读”、“百姓问政”、“微话题”三个功能菜单对不同种类的信息进行分类推送。“安徽日报”通过这一有特色的功能菜单的设定凸显与用户互动的特色。对微信公众账号心功能的不断开发是微信公众账号继续良好发展的途径,而优质内容的推送更是微信公众账号的立身之本。
(三)用户数据挖掘缺乏,账号推广力度不足
微信公众账号本身不能够得到用户的数据,但是微信账号可以通过对订阅者微信的用户资料、获取信息的习惯、阅读的行为、喜爱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微信公众账号更了解订阅者的偏好,向订阅者推送相对有价值的内容,提高用户对微信公共账号的喜好程度。同时,对订阅者喜例如,通过深度挖掘可以帮助微信公众账号运用在影响力评估和吸引广告上。例如,通过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区推送的不同信息的点击、点赞等次数的分析,有选择的向用户推送用户更喜欢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同样,可以根据用户喜好向用户推送广告,这样不仅不会让用户感到厌烦,反而大大提升了广告的效果。而目前,微信的公共账号并没有对用户的数据进行足够的挖掘,对这些数据的利用效果也没有出现。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趋势
(一)用户互动、服务是关键
微信公众账号刚推出时,微信产品部总经理曾鸣就表示微信公众账号的本质是服务,是提升用户体验。微信公众账号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连接,将主持人和用户连接在一起,希望通过这一模式实现和用户的有效沟通。我们也了解了“顺丰快递”、“人民日报”这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微信公众账号,发现他们均是采用了“服务至上”理念,给用户带来有价值、用户需要的服务。但是这也不代表中小企业不可使用微信公众账号,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公众账号从用户的需求中了解自己的服务方向,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
(二)依托品牌效应,线上线下实现联动
因为腾讯社交平台是熟人平台,微信公众账号也不例外,因此这就对微信公共账号的传播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的关注就是微信公众账号主持人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成功的公众账号的分析,不难发现成功的公众账号不是依托线下已有的品牌而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用户,就是打造品牌,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的品牌吸引用户。因此打造自身品牌显得极其重要,用户的口碑和自身的影响力能帮助微信公众账号获得用户的信任和喜爱。
(三)垂直化、分层化发展,专业化运营
垂直化、分层化发展是微信公众账号发展的趋势。面对众多的微信公众账号,用户则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关注不同的公众账号,因此清晰的定位对于微信公众账号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般情况下,垂直化层次越高,定位越精准,公众账号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就更符合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的也就是这些定位精准的信息。分层化既是微信公众账号走向个性化的体现,微信公众账号分层化也是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信息的需求。
专业化的运营是微信公众账号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一个优秀的公众账号背后必然有一支高水平的运营团队,规范化的运营给微信公众账号提供了持久的生命力。
四、微信公众平台与APP的区别分析
(一)开发周期与成本
对于传统的APP,开发周期通常是在2个月到半年,而对于微信公众账号而言,开通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只需要一天。与此同时传统APP的开发成本在5到10万元,而开通一个微信公众账号的价格是300元。我们可以看出在开发周期与成本上微信公众账号可以说占尽了优势。
(二)使用功能与价值
传统的APP的功能主要包括:查询、销售预订、资讯浏览以及个。在实际生活中开发微信段公众账号的大都为企业和商家,他么开发微信公众账号的需求体现在浏览、查询、预订、销售这些方面,而这些功能能够用公众账号完整而清晰的呈现。同样企业和商家通过APP也可以达到相同的功能,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人们最常用的APP极少,而因为刚性需求去打开一个APP的概率极低,这是这种传统的APP的营销就十分被动,而对于月活跃人数破5亿的微信,微信公众账号的营销更偏向于主动型营销。从用户的需求来看,用户可以轻松的关注上百家的公众账号,但是很难去安装这么多的APP,因此APP的价值也就大大降低。
(三)安装的流程难易程度及占用空间
对于传统的APP,用户需要自行下载安装文件,而微信公众账号只需要扫描二维码或者搜索名称即可轻松关注。无论是对于推广产品的商家还是用户来说都减轻了负担。与此同时,APP会占用手机的一定空间,而微信公众账号通常不占用空间;企业为了完善APP的功能也会不断的对APP进行更新,每次更新之后占用的内存变的更大,不断的加重用户的负担。
(四)推广和升级的成本
传统的APP开发完成后,主要通过和手机厂商、百度应用、应用宝等应用市场合作,通过应用平台引导用户下载安装,这样一来就要承担巨额的推广费用,增添了开发者的负担。微信公众账号的推广则主要是借助线上朋友圈传播,线下门店的优惠促销活动,推广的成本较低。
五、结论
传统的APP作为自媒体,可以实现企业精确获取用户资料,进一步推送精准消息,对于用户来说使用APP的效果显著,虽然使用频率低,但APP的销售转化效率更高,它是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难以替代。微信则是一个巨大的社交平台,截至当前,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有很大一部分用户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超过三次,用户使用的频率极高,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阶段状态灵活的选择APP或是微信公众账号来提高自身的营销效率。(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财经大学国贸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建华: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出路何在?[J]传媒评论,2015,1:81-82
[2]田耘: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J]互联网周刊,2014,9:64-66
[3]朱建华: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冷热两重天[J]全媒体时代,2014,12:70-73
[4]黄楚新,:微信公众号的现状、类型及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5,7:5-9
篇10
我们都知道微信因其功能简单而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也许如此公众平台本身的功能也很简单,除了信息群发,自动回复外没有太多自带的功能,其他衍生的功能都需要开发模式来实现。所以我们发现一个企业要运营好公众平台更需要些技术的支持。即把微信公众账号运营比如是在煲一锅“汤”,这锅“汤”好不好取决于很多方面,汤的“内容”、汤的“底料”、汤的“火候”,煲汤的“器具”也尤为重要。
何谓器具?比如你用电磁炉、酒精炉还是恒温一体烤箱等做出来的汤和煲汤的效率自然不一。微信营销更需要一些管理工具的配合?比如微信本身只能保留5天的粉丝聊天内容、不能对用户的身份内容喜好做标记识别、没有很好地用户调研投票系统、没有大转盘,刮刮乐等娱乐功能。这些企业营销常用的功能模块是很多与我聊天的企业诉求。我之前写过《3个现象引发餐馆微信营销思考》一文中提到一款微库互动管理平台,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微信服务系统之一,它们就是讲企业的一些营销诉求模块化,产品化,实现微信营销的智能系统。今天我再以此为例做探讨。
煲汤“流程”——用户体验简单至上
PS下哦,(不太了解微库系统的,建议先注册个试用下,已经有微库账户的用户登陆微库后台即可,可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编辑,如下图所示,索要邀请码可找我)
步骤一:添加关注自动回复
我曾经看一个企业微博做的好不好首先看它的微博主页装修,从昵称、头像、简介、关键词和背景是不是用心专门设置过,我很难想象进入一个企业微博主页看后还不知道企业大概的情况,这一定是营销失败,更别说运营了。同样,用户关注企业微信公众账号之后的自动回复设置,也可以看出它的运营水平,大家可去看小米手机微信就知道了。肯德基烤个鸡翅都有一个流程规则来保证其味道品质,那么我们要煲好这锅汤一样。微信运营一开始需要做的就是从用户角度建立互动规则框架。在微库系统里你需要的是:对企业微信欢迎界面的规则定义。这是目标用户对企业的第一印象,也是企业对用户互动的一个引导。
点击微库菜单中的“关注自动回复”,可以自定义企业欢迎界面自动回复,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条内容被互动的次数,便于数据分析。
步骤二:编辑规则内容
自动回复的价值有两点:表示欢迎和用户导航,告诉他们微信平台的功能有哪些。那么接下来就需要编辑相应的内容,规则尽量简单易懂,注意规则的唯一性。比如,如图所示,回复”1”获得彩虹帽美食产品大全,回复2获得门店信息。
步骤三:添加其他互动规则内容
a.关注自动回复页面搭建完毕后,可点击“添加新互动”选择你要添加互动形式,对用户关注菜单进行内容填充。
b.如图所示,可以添加文字互动、单图文互动、多图文互动、列表互动等四种形式,也可以对无匹配关键字进行信息回复编辑。
c.例如:我要编辑菜单中的规则“6”,点击单图文互动后,进入内容编辑区
填写规则、名称以及内容描述,上传你需要的封面图片,最后点击编辑菜单中“完成”就可以完成互动编辑了。
完成相应内容的编辑之后,我们需要分析每块内容的效果。在微库平台的互动版块中,除了在左侧列表栏中,点击“互动报表”你还可以看到整个公众账号的运营报表,包括互动信息的走势、互动规则匹配TOP10、无匹配关键字等内容,这些数据显示的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例如某款新的菜品在用户的互动中最高,那么就说明用户对它的关注度较高,这样对于退出新品市场反馈是一个很好的调研。有了这些数据,企业品牌用户主可以根据具体数据情况,及时调整微信推送内容,优化用户体验,更好地把控自身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向与全局.
煲汤“食材”——互动内容 (分为两类主动推送和被动索取)
我们都知道煲个好“汤”食材很重要,讲究食材的类型、功效、搭配等。同理,运营企业微信公众平台中的互动内容也很重要,如果你运营的是一个金融类账号,而你一直推送给用户的内容是房产类,那就非常不合适。而微信账号提供的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主动推送和用户主动索取的信息。用户希望企业推送的内容要有价值我不反感,另外我想主动获取的内容你有木有,比如艺龙旅行微信中输入,昆明,他就能自动反回玩转昆明的手册,这样就很好。下面以运用微库系统运营公众账号的成都光大银行为例:
这是光大银行日常推送用户的内容,主要以理财、金融知识类内容为主,定期也会向用户介绍一些银行业务,理财产品等。
但是在内容的表达方式上,尽量的做到趣味化,以活泼幽默方式把一些与银行金融行业相关的小知识推送出去。
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品牌的公众账号的互动内容,应该结合企业或者品牌自身特点,而不是一味去拷贝复制网络上那些无关内容凑数。同时又要从用户的角度去着想,它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而不仅只是推送品牌自己的内容。微信公众号应该着重突显的是服务价值、客户体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让用户群体喜欢上你、忠实于你。
煲汤“火候”——互动时机
中国式的煲“汤”操作非常精细,好汤离不开“火候”二字,总结一下就是什么时候该加什么料,应该是什么量。引申到公众平台上,也是如此。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把握一个度。不久前听到过一个笑话:“有个运营企业公众账号的管理者,由于老板下了死命令,要求必须完成每天推送一条信息的任务,最终的结果变成了微信运营人员每天去网络上拷贝笑话段子凑数,把企业号变成了笑话号,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笑话。”
当然笑话只是笑话,娱乐大家一下,但这些现象的确在发生。现在,很多企业都把微信公众平台,当做群发消息管理器,每天都做推送,觉得我推送越多,用户会看到越多,也不讲求质量,往往适得其反,再以成都光大银行为例,他们的度和时间把握的就合适的多。
在临近父亲节的时候,光大银行推送了两条与父亲相关的话题给用户,内容如图所示。
点击内容,看到一条是关于对父亲节的祝福,而另外一条则是以父亲角度为切入点,理财业务的推荐。
如果是你,在父亲节看到这些,是不是觉得很有人情味?至少你不会拒绝,如果感兴趣可以深入阅读?由此可见,企业运营公众账号追求的是“质”而不是“量”,现在每个用户都会订阅几个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变多根本看不过来,一周2-3条足矣。以图文搭配为宜,也可以是启发式的文字互动,只要你的时机把握得好,信息内容质量高,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