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规划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规划的内容

篇1

1.《环境规划学》的目标和特点

1.1《环境规划学》的教学目标《环境规划学》的教学目标是在够用、适用、实用的理论指导下,能依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规划项目或任务特点,学会收集、整理、归纳环境污染资料,熟悉项目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会使用常用的规划工具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小项目、小区域环境规划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并对环境治理和管理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

1.2《环境规划学》课程的特点几年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使用的是郭怀成等编写的《环境规划学》本科教材,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环境规划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2.1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环境规划理论有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这些理论阐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涵盖经济、社会、自然等知识且具有交叉性特点。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是完成环境要素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镇环境规划等过程的基础。

1.2.2课程的实践性、技术性强。在环境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应用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评价方法,环境治理技术、预测技术和决策技术,对环境规划功能区划分,控制单元的划分等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1.2.3《环境规划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一特点取决于环境的功能和环境问题的综合性,要求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状况预测、目标和指标体系确定、环境功能区划、规划方案拟定与优化,环境规划措施及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都应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思想与方法,这既是环境规划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针对环境规划课程的特点,在缺乏高职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的条件下,面对教学对象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要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探索。

2.教学内容的优化

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在理论知识够用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高职教育中,存在理论知识“度”的把握与教学时数分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训练的序化思考。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存在学生知识准备不足、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的学时比诸多矛盾,因此,必须依据职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强化能力与态度培养,加强规划资料调查与分析、规划内容与过程、污染防范措施以及规划可行性、可靠性的审核审定等能力的训练,突出针对性、实用性。

2.1《环境规划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与基础知识规划资料的调查收集是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是实现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可行的重要保障,同时学会对收集的大量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筛选出反应环境状况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变化、环境污染的资料。环境规划的理论是指导环境规划方案编制的理论依据,在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就业及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加强了环境规划必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教学内容,在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教学中,用实例阐述环境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突出环境规划理论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的指导作用,同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明确这些理论在指导环境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的侧重点,避免内容重复,也精简课时。环境规划的技术与方法是环境规划方案编制的手段,是环境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可行的重要保障。环境规划的技术与方法必须以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为出发点,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预测的常用技术方法,了解环境预测的基本原理,明确环境预测的基本过程,能够对预测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能利用环境评价技术对环境规划方案的环境费用效益评价,以介绍“3S”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了解“3S”技术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环境规划内容使环境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在环境规划过程中序化,形成从环境规划目标的制定到环境规划方案生成及环境规划的实施管理的工作过程,明确表征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目标的主要指标体系,了解环境功能区类型,依据环境规划类型能够划分出主要功能区。

2.2《环境规划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与教学模块当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引起的,体现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农村环境、城市环境的污染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结合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建立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固体废物利用管理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城市环境规划与农村环境规划模块。在模块教学中,突出“一条主线(环境规划工作过程),二个重点(环境规划目标和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三项技术(环境污染预测、环境评价和规划制图),四个明确(项目、规划思想、规划步骤、规划报告)”,使教学内容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篇2

我国现行规划体系下,各规划之间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给规划的审批、管理和实施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全面系统地认识各规划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为论证典型,从它们的编制体系、功能与内容、主导部门、行政运作、编制技术方法等方面来分析两规的不协调的原因。

2规划体系不同,无空间规划统筹

与国外成熟的规划体系相比,我国无空间规划作为统筹,来综合统筹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作为两种有相互联系的专项规划,有各自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实施体系,由于规划定位、规划对象、规划依据、主导部门、时空特征、规划范围、编制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在无统筹协调的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两规之间无相互协调的强制性因素的控制,造成实际的规划执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的执行往往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而环境规划由于体系不完善,缺乏执行力度特别是无强制性指标来控制城市的发展建设行为,致使环境规划所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指标在城市规划中重视不够,规划方案缺乏对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考虑,往往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需求为首要目标来确定土地的空间布局,这样的方案很容易忽略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也从一方面加剧了先发展后治理的城市发展困境。

3编制中的不协调

3.1出发点和目的不同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它侧重于规划的过程,它的结果只是一种预测,强调的是为达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而进行的调控过程。环境保护规划的目的在于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主动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使人和自然达到和谐相处,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得基础--环境。

3.2规划功能与内容

环境规划的功能在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因此,环境规划更侧重于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

3.3编制主导部门不同,在编制过程中缺乏有效衔接

从规划编制程序方面看,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程序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都大致要经过任务下达、大纲(纲要)编写、大纲(纲要)审批(审查)、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审查)几个阶段,并且在正式确定规划方案之前都要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定规划方案时都可能需要对若干不同方案进行优选优化;整个规划从准备、编制到审批、实施及管理,都是一个动态追踪的发展过程。但是,不同规划的编制主导部门有着巨大的差异,城市规划编制的行政主导部门是规划行政部门,而环境规划则相应的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较多的任务,发挥较大的作用。此外,在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的编制、审批和管理过程中,市、县、镇的人民政府及其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组织协调任务较多,作用较大。在现行的机构设置下,不同的规划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编制,他们在行政上是同级单位,其工作均在各自的行政体系内完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均接受各自上级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使得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由于长期各自行事,使得沟通成本日益加大。这种体制和工作安排上的不尽合理,造成了不同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博弈行为。

4实施中的不协调

4.1"两规"成熟度有差异

在我国,城市规划产生较早,在长期的规划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规划编制较为成熟,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也较强。在法律法规方面,《城乡规划法》及规范、技术标准等都相当完善,对制定、实施规划、和对违法者应负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均由明确规定。相比之下,环境规划在实施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将有待完善。

4.2行政运作有差异

城市规划的行政运作部门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环境规划的行政运作部门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在《城乡规划法》中将环境保护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但在下一层次的规划即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没有将环境保护作为强制性内容纳入日常的规划管理工作中,因此不利于环境保护规划目标的落地。而环境规划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也常常让位于经济发展建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3地方政府对两规的偏好和认识水平

不同,影响两规协调实施城市规划、环境规划虽然均是由地方政府组织,但是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解决当地就业等,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热衷于争取更大的建设用地规模与指标,迎合各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有不断侵蚀生态环境保护用地、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倾向。再加上地方长官中普遍有重视城市规划、轻环境规划的观念,如此导致了城市规划随着地方政府的意图而不断的调整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如此则更弱化了环境规划对城市发展规模的控制作用。

5技术细节的不协调

5.1人口预测方法和统计口径差异

未来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确定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城市功能分区的最根本的依据之一,也为环境规划中生态环境建设总体目标的确定、生态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各项生态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人口预测是否科学准确,直接关系到规划方案是否合理和实用。

5.2规划基期及基数差异

城市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是由编制规划的政府部门根据城市的发展条件、发展趋势等自行确定。规划期限一般是10年。环境规划一般以5年为规划周期,或以10年、20年设定远景目标年。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城市因为国家强调需要什么规划就做什么规划,不同规划之间先做其中一个规划,过几年,再做其他一个规划,不是同时展开,导致不同规划的基准年和目标年不一致。现实是动态发展变化的,不一样的基准年,预测所用到的数据和模型等可能发生了变化,现实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对规划预测都有影响,再加上规划期限不一致,不同规划预测的数据有可能不能对照,导致两规划之间无法相互参考和指导。

篇3

关键词:城镇环境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1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根据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特点,当接受某项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编制任务后,就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以逐步实施,最终顺利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可以把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①规划准备阶段:包括规划领导小组和编制技术组的组建、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召开动员会等;

②调查研究阶段:包括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与试验研究、资料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③规划编制阶段: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包括环境保护总目标和各个分目标,提出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拟定规划方案,包括大气、水、声、固废和生态五个方面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的优化与协调;

④编制规划文本阶段:规划草案内审通过后,可正式编制环境规划报告,包括环境规划(草案)和必要的规划附件,规划报告作为报批和监督实施的文件,在编写时要突出重点,文字简练、准备。报告内容应以规划结论为主,辅以必要而明确的论证,对技术过程不必陈述。

⑤提交审判和实施:县级市以及现政府所在城镇的镇级环境规划经地市级或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一般乡级镇环境规划由所属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镇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2环境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一部分总论

①确定城镇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

城镇环境规划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区域环境建设现状、城镇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及水资源利用规划等,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

②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

应坚持整体性、连续性的原则。全面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③确定规划范围、期限和规划重点

规划的范围应与城镇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一般可与城镇的总体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其中应以近、中期作为规划的重点,远期可作前瞻性规划。

④制定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

为保证环境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规划的超前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以及资料的统计分析

通过资料的收集、现场调研,介绍城镇的区位、自然环境,论述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对规划区环境现状进行监测,统计主要污染源并进行评价,找出该城镇的主要污染因子,确定环境改善的主要途径,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预测分析,为下一步规划目标的确定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介绍城镇有关计划、规划,论述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搜集有关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规划,对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介绍,对比城镇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现状,找出城镇发展现状与总体规划的不同,提出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城镇发展和总体规划修改的意见,为总体规划的修订提出建议。

第四部分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规划目标的提出

①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是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不同区域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将特定区域合理划分为不同功能的环境单元的技术过程。其目的主要在于:一是研究各环境单元功能承载力(环境容量)及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不同环境单元功能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对策;二是研究不同环境单元的环境特点,结构与人们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规律,从环境保护要求出发,提出不同环境单元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

环境功能区划应依据城镇的总体规划、国家的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该城镇的环境质量现状和评价结果,以及生态适宜度的评价结果,本着保证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区域与功能类型相结合和科学性但不失灵活性的工作原则进行。

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可分为单要素环境功能区划和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单要素环境功能区划可分为: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生活区、混合区等。进行环境功能区划时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②环境规划目标的确定

环境规划目标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规划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环境规划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单项目标和环境指标。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又可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不同的地区其环境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可有所不同,但都应该能够反应该地区的环境规划目标,表明规划所要达到的环境状况。规划目标要与该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综合平衡,针对当地的环境状况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及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地发展。

第五部分环境规划草案的拟定和筛选

根据所提出的环境规划目标,以及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结果的分析,结合污染物现状评价的结果,从已确定的该城镇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入手,拟定出若干种环境规划草案,以备择优。根据地区的财力、物力和管理能力的实际情况,对拟定的草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排除不可行方案,筛选出具有可行性的规划方案,同一个规划目标,可有多种方案。

第六部分优选环境规划草案和规划最终方案的形成

对已有的规划草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可以通过请专家论证,进行对比分析,权衡利弊,筛选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环境规划草案。根据环境规划目标和完成任务的要求,按照草案对比分析优选中专家的意见以及各方面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对环境规划草案进行修正、补充和调整,最后形成正式的环境规划方案。

第七部分总体规划方案

环境规划方案确定后,应对方案进行结论性论述,最终形成一个总体的规划方案,方案中应明确该城镇的城镇性质、区位特点,给出环境规划的总体目标,汇总出各个单要素的指标体系,另外应该提出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对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城镇总体规划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最终使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为城镇坚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第八部分环境规划文本及图件的编制

应将规划编制成文本,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执行规划的法律依据,文本的编制应简洁明了,措词严密,体现方案和污染的防治措施。规划图件的组成:生态环境现状图、主要污染源分布与环境监测点位置图、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环境质量规划图、人居环境与景观建设方案图。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规划底图应能反映规划涉及到的各主要因素。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规划;设计;协调性

1 我国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存在的矛盾

1.1 城市不断扩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功能与目的不同,必然导致两规的侧重点不同。由于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的统筹安排,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因此,相对于环境规划而言,城市规划更偏重于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地方经济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时期,城市规划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热衷于争取更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和目标,迎合各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往往根据产业用地的需求而不断地变更城市规划,而忽视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因此不断增加的城市建设用地必然对生态环境保护用地造成不断的蚕食,使得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失控,城市发展步入破坏自然生态、加重环境污染的尴尬境地。

1.2 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引发环境问题

我国历史上产业政策是重工业、轻农业,重生产、轻生活,重加工、轻基础设施,由此而决定了城市规划中各类建设用地比例失调及其区位不合理。在过去重生产轻生活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很多“水泥森林”式城市,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具有美化和调节生态平衡的绿地、植被、水面以及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通常国外综合性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比例为:工业为 15.17%,商业、服务业为 15%~18%,住宅 20%~50%,交通 18%~20%,市政 10%~12%,绿地 12%~20%/人,绿地率30%。我国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为:工业为 29.1%,市政交通 13.4%,生活、商业、公共设施用地约占37%,人均公共绿地 3.3m2/人,绿地率7.4%。与国外城市建设用地构成的比较,我国城市工业用地高出国外15个百分点,而商服、居住、交通、市政用地普遍偏低10 多个百分点,绿地率低 20 多个百分点;并且,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不合理,如城市无明确的功能分区,工业、住宅用地混杂,环境干扰现象严重,污染面广、环境治理难度大;工业用地占据城市中心,致使城市城市生态环境差。

2 我国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存在矛盾的原因

2.1 规划体系不同

与国外成熟的规划体系相比,我国无空间规划作为统筹,来综合统筹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作为两种有相互联系的专项规划,有各自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实施体系,由于规划定位、规划对象、规划依据、主导部门、时空特征、规划范围、编制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在无统筹协调的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两规之间无相互协调的强制性因素的控制,造成实际的规划执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的执行往往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而环境规划由于体系不完善,缺乏执行力度特别是无强制性指标来控制城市的发展建设行为,致使环境规划所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指标在城市规划中重视不够,规划方案缺乏对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考虑,往往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需求为首要目标来确定土地的空间布局,这样的方案很容易忽略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也从一方面加剧了先发展后治理的城市发展困境。

2.2 规划功能与内容不同

环境规划的功能在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因此,环境规划更侧重于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

城市规划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是城市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要方面。城市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城市发展中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弘扬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利益只有通过城市规划才能进行综合平衡。因此,城市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编制城镇的详细规划和村庄的建设规划时,环境保护规划的作用和地位相对尴尬,没有强制性的内容保障环境保护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完整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3 加强我国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对策

3.1 宏观: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

我国的规划体系,基本上是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几个部门规划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相互适应和融合而形成的,带有很强的自发特点,目前在区域层面还缺乏有效统领各类主要专项规划的综合性规划。因此,我国的规划体系还很不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迫切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体系,以结束各专项规划“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那么,解决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衔接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国家要尽快建立区域规划体系。图3-1为本文设计的我国规划法规体系图。

3.2 中观:强化和改善环境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两规在宏观层面的协调衔接要通过区域规划体系的建立完善来实现,由于规划体系的建立涉及到立法、部门机构设置的调整、政策及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很难一蹴而就。那么,在现行规划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两规的协调又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体制下,由于环境规划体系的不完善,很难能确保环境规划的实施;相比之下,城市规划在立法、运作、实施、监管等方面都非常完善,其“规划管理单元”的成功管理模式,更值得环境规划借鉴和参考。因此,在现行规划体制下,应进一步强化和改善环境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等措施来实现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并最终通过城市规划这一法定规划和强制性规划的实施来同步落实环境保护目标。

3.3 微观:在城市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环境问题

城市是一个多因子,多层次、多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要建设清洁、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就必须根据其自然地理环境与资源、人口特点,科学确定其城市性质和规模,合理的生产布局,尤其是工业的合理布局,努力做到按功能区发展,互不干扰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用的规划技巧,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资源,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制定有利于环境与发展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结合生态功能区规划和环境功能区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淘汰那些占地多、消耗大、性能差、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产品,消除用地布局不当如工业与居住相邻引起的环境干扰等问题,逐步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图3-2是融合了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黄埔中心示意图。

参考文献:

[1]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徐东.关于中国现行规划体系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0):181-185.

[3]牛红义, 张宝春, 江东鹏. 我国环境规划思想体系初探[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2):53-56.

篇5

城市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一个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城市总体规划;一个城市要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生态环境,就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环境规划。现在许多决策者们都认识到,必须强化城市环境规划,将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与经济建设,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实施城市形象工程。论文百事通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的标志。要围绕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园林城市目标,进行城市总体形象的策化和塑造,做好绿化与文化、自然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进行街道、河流、城市内部功能区及城区边缘等窗口部位的形象设计建设,搞好城区公园的策划设计和建设。努力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绿化质量,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市民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树立“环境优先、持续发展、绿色文明”的理念,预防和控制城市发展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将绿化、林业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发展的第一需求,大规模推进城市绿化、林地建设,重视物种多样性和绿地的保护及修复,全面开展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创造舒适优雅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则应根据环境规划中确定的环境容量和功能区划来制定,并依据环境容量明确城市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二)高起点、高要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环境规划和空间形态设计,合理规划城区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布局,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其他社会服务功能,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要针对城市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在科学的指标体系的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信息的收集和加工、环境预测,对过去和现在存在的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抓住主要的环境问题,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相应的环境功能分区,确定工业布局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等,实现功能分区要求的环境质量目标,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同步进行。城市环境规划要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相匹配,既要有长远的城市发展规划,也要有近期的城市环境建设计划,要按照人口对环境生存空间的基本要求和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规划建设一定面积比例的广场、绿地、水域等环境功能区,使环境容量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步伐相统一,环境质量与市民生存要求相一致。目前,我国多数乡镇功能区划和发展空间布局未确定,更需要加强小城镇城市化的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把规划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环境规划要突出城市的特色和地区的优势,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把环境做为城市的重要资产来经营,是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提出“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城市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城市土地增值,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而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土地能否增值的基本条件之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和第一资源,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标。一个没有规划的城市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发展的潜在动力和方向。新晨

篇6

[关键词]高校校园环境建设

[作者简介]陈玉海(1973-),男,河北宣化人,河北北方学院校园规划与建设处,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李汉超(1978-),男,吉林长春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助教,主要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刘蓓蓓(1985-),女,河北宣化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河北张家口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57-02

校园环境在学校育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造优雅宜人的高校校园环境,使广大师生身心愉悦地进行科学文化研究,传播文化、学习知识,是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如何使校园环境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寓教育于环境之中,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是现代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对于校区总体规划,各高校基本能够立足于本校实际,对本校未来发展作出科学定位,合理安排教学、科研、办公及生活附属设施的规模,但存在重主要建筑物建设,轻校园环境建设的问题。对于整体的建筑风格更是力求体现学校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多方案比较、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加以确定。只要对本校未来发展定位比较切实可行,总体规划都能够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而校园环境设计大多是在校园主要建筑物完工之后再进行的二次深化设计,这样往往不能和学校主要建筑物有机结合,不能和选址范围内自然地貌、自然景观资源有效结合,单纯为设计而设计,使选址范围内原有水文、植被、山地不能有效利用,甚至遭到破坏,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校园环境失去自然,感觉生硬。

2.规划执行存在随意性。高校校园总体规划是经过政府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批准的,不可随意更改。如要修改,必须履行相关手续。而对于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首先是经济上的原因,原校园环境设计实施起来可能费用较高,学校负担重,导致把原设计的乔灌木树种更改,变成本地常见的廉价树种;草坪维护费用较高,以至于大面积缩水,改为硬化铺装地面。其次是观念上的原因,认为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是形式,是发改委校区对立项的要求,不必按此执行,为了省去花费不菲的费用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或者不按二次深化设计实施,束之高阁、置之不理,甚至迎合领导喜好,随意更改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失去原设计的环境寓意、环境定位,打破整体布局,达不到原环境设计效果。

3.环境管护欠缺严肃性。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一般会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协议严格执行,在质保期内,亭廊、雕塑、硬化铺装、绿化、亮化能够保持完好。质保期后移交学校管理,由于学校的管理措施不完善或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出现草坪过密而枯黄,出现行踏小路,花卉被摘的现象;出现乔灌木缺乏修剪,树形不美观,死树不能及时更换现象;出现路灯庭院灯不亮的现象。出现上述现象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校园环境规划设计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忽视人的需求,实用性不强;二是校园维护管理人员数量少且缺乏相应专业技术,不能与校园环境的需求匹配;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而且力度不够;四是校园内精神文明建设抓得不够,师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不强,随意破坏现象突出。

二、对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校园环境设计总体规划,依据财力分阶段实施。高校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是高校校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满足师生科研、教学、学习、休闲、交流的需要。高校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应美化校园,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特色,应区别于一般城市景观,应在满足科研、教学、学习、休闲、交流的基本要求下,达到改善情绪、陶冶情操、环境育人的效果。高校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力求做到实用、经济、美观。依据学校财力,分阶段有计划实施。立足高校自身财力,若不能一次实施全部环境设计内容,应分阶段有步骤实施,切勿贪大喜功,或者降低原设计标准。合理制定实施阶段,有步骤分年度实施。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投资计划,据此筹措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做好校园环境建设。

2.坚持以绿色人文为核心,使生态性与地域性相结合,造就互动开放的高校校园环境。高校校园环境是绿色的、生态的。绿色给人的感觉是自然、平和和宽厚,通过点、线、面结合,可以把建筑物与校园环境更好地融入和协调统一。“点”就是校园建筑物入口、广场、绿地处的花池、花坛、重点景观树。扩大一步说,每一幢建筑物、运动场、水体、厅廊都可以称之为点。“线”为行道树,绿篱;“面”即大面积绿地或乔灌木。只有点、线、面相结合,处理好建筑物、道路、广场、人造景点和保留的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注意乔灌木搭配,落叶树与常青树比例,引进树种与原有树种协调,使之协调统一,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景观,保证校园内一年四季有绿色,三季有花香的生态景观。校园环境生态性指高校校园环境规划设计要充分利用校区选址内的地形地物,结合原有山体、植被、水体等自然景观进行。地域性则指因地制宜,力图实现自然景观与人为造景有机结合,彼此协调,蕴涵高校自身历史文化底蕴,形成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条件具备时高校可以采用楼宇管理而不是校门管理,直接将校园景观融入城市。高校校园绿化成为开放式的绿化,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既有助于高校所在城市绿化美化,方便周边市民的工作、休闲,又有利于高校环境的展现,提高高校地位,把高校校园打造成一个和谐、宽松、开放的高校育人环境。

3.坚持以实用至上的原则推动建管创新,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是实现校园环境规划设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建设与管理相结合,才能有效保护校园环境,实现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意图,环境育人的目的才能实现。首先,做好对广大师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把维护校园意识深入到人们心中。在进行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时候,集思广益,多方面征求师生的意见;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的时候,公开透明,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实施过程监督;在进行校园环境管理工作中,群策群力,鼓励师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认真对待。其次,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提高高校广大师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觉悟。对于教职工,划分环境保护责任区,把环境保护的责任具体落实到高校各系、部及职能部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对校园环境加以保护。对于大学生,则建立校园环境保护性质的社团,在学校维护校园环境的职能部门领导下活动,宣传保护校园环境的意义,并且作为具体实施校园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者;同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校园环境维护清洁工作,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再次,规范引导,制定严格的校园管理规定,建立奖惩制度。宣传校园管理制度及奖罚规定,在醒目的地方设置各种宣传警示牌。劝导与警示结合,规范引导大家的行为,同时以奖惩为辅助手段,逐步培养人的自觉性,达到环境育人的最终目的。校园环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物质层面的硬环境,第二层是精神层面的人文环境。硬环境是软环境的基础,软环境对硬环境有促进作用,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类似。高校的育人环境不仅需要过硬的硬环境,还需要适宜的软环境,而软环境的作用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软环境,硬环境再好,也可能破坏殆尽。而软环境决定于广大师生的素质高低,它是校园环境充满活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何容.建设优美校园改善育人环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

篇7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 决策支持 技术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ustainable city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merging topic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To do this task, not only ne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ield synergy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 there are a number of decision support technology and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ity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project, the special needs of decision support, and based on this, some important decision support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 can use and method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city planning; decision support; technic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决策需求

人类聚居的城市,可以看作是由互相关联的价值体系和各种活动构成的复杂、动态的有机体,它所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给排水、交通、土地使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特定学科领域或学术问题的范畴。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要求不同决策者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城市这个有机体之中众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且能够在项目进展的不同段,使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各方相关人士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决策过程之中。传统的以个人创作加专业小组讨论式的规划设计决策过程,以及图纸和模型等表达手法,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城市环境规划设计项目的复杂要求,它需要更加先进而有力的决策支持,这尤其体现在项目设计方案的三维视觉化表达、项目进程中的互动交流与过程控制、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预测等三方面。

(1)三维视觉化表达

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提倡多专业、多背景、多层面相关人群共同参与的规划设计过程;其中,清晰的表达和顺畅的交流是决策成功的关键。传统上,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各种专业设计图纸、技术文件以及手工模型来表达。对于普通市民或非专业人士来讲,前两者往往很难理解,人们更希望看到模型。但手工制作模型耗时费力,而且成品很难做进一步调整,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决策过程需要能够将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项目成果转化为直观的三维、动态视觉语言,并将其中各类因素及其关系清晰表达出来的技术,以及有助于专业人员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多方案比较、调整和改进的视觉化手段。

(2)互动交流与过程控制

如前所述,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强调多方参与的设计过程,而众多不同背景的决策人群必然对当地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素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愿望和需求,同时,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与各种内外因素之间也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在方案进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方便操作的互动交流平台,以促进项目参与各方全面了解信息、互相理解愿望、最终达成决策共识。

(3)环境预测与环境分析

在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项目中,人们需要较为清楚地了解项目的实施对未来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服务设施的影响,对城市居住人口密度的影响等等。对这些影响能够做出准确预测和综合分析的技术将成为项目设计决策的重要依据。

2 适应以上需求的当代决策支持技术与方法

当代的规划支持系统(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简称PSS)最早由哈里斯(B. Harris)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逐步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尽管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但也出现了少量比较实用的、甚至是商品化的规划软件。其中所采用的一些新兴的技术与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满足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对决策支持的需求。

(1)视觉表达类

首先,三维模拟仿真技术能够很好地适应对规划方案视觉化的需求,它们比传统手工绘图的直观性、准确性更强,当代的三维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创造高度精细的三维模型,使人们能够直观、方便地对方案进行多视角度,多层面的观察、比较、评论和修改(图1)。其次,数码合成技术正成为辅助方案视觉表达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帮助实现规划设计方案与现实环境的有效对比与融合。例如,可以拍摄现有街景或建筑的数码影像,然后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在现有真实环境的照片中插入虚拟设计元素,如街灯、树木、草皮、轻轨、自行车道、以及商业零售、住宅、办公等沿街建筑,使设计元素与现有环境融为一体。通过合成图像,设计者或城市居民都能直观地看到现有街道未来会改变成什么样子。此类技术在体现逐渐变化的效果方面尤其有效。第三,除了三维、动态的可视化工具之外,在平面和静态的表达中对数据的可视化仍有很多细的方面可以探讨。我们知道,人类的视觉系统对图表比数字、文字敏感得多, 有效的可视化表现形式可以“减少繁琐的数据录入工作量, 从而让分析家、城市规划者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在信息分析处理上”。二维的可视化表达形式包括:图表、饼图、二维图、符号表、气泡图、积聚图、散点图表格等。 研究表明“在城市规划中,信息的输出采用多种可视化类型胜于一种可视化类型”,而选择何种可视化的形式应当“依赖于个人想完成的任务即一种可视化形式只适合于某一特定的信息表达”。

(2)互动交流类

网络技术无疑是当代不同人群之间互动交流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网络可以收集各类人群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反馈意见,直至成为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环境规划的重要途径。例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将某规划设计项目的几个不同方案(如交通线路的铺设、人行道的拓宽、装饰街灯的安装等)做成与现有街道实景相融合的数码合成图片放在网上,供人们比较、讨论、反馈意见和评分等(如:从-10到10代表从最不喜欢到最喜欢),从而为选择规划方案或对其做进一步修改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过程控制类

当代新兴的过程控制技术与方法可以有效地支持规划设计的决策过程。例如,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能源办公室共同开发了一种过程控制工具PLACE3S,强调共同参与,帮助建立了城市各方人士共同参与规划设计项目的决策平台;同时,还明确设定一套体现城市价值观和发展目标的规划设计原则,包括:土地综合利用、利用社区现有设施、创造“可行走”的社区、支持市民参与规划、设计决策过程等十项可操作的原则,帮助决策者从不同方面比较和调整规划设计方案。

(4)环境分析类

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和评估在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环境规划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的环境分析技术大多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开发和建立起来的。GIS是基于场地信息的地图软件,能够提供视觉化的数据,具有查询、分析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创造和编辑地理信息。它已经被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区域规划之中,近年来,在我国的规划设计研究部门也逐渐得到应用。该软件可以分别打开或关闭位于不同层的信息,从而可以分别从人口结构、交通方式、潜在开发模式对地方资源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对不同空间信息的结合、对比和分析,使人们很容易根据现有条件,对不同的场地发展规划做出定位、鉴别、质询和管理。

城市规划中对GIS 技术的应用,不仅是辅助绘制规划图纸,而且是 “直接用于编制规划方案、城市规划管理与决策的过程中”。利用GIS可以通过地址、邮编、城市、国家等一系列信息来查询某街区建筑的特定信息,及其与当地其他建筑的关系等。它还可以用于分析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而鉴别项目对一个地区的环境状况、基础设施以及经济承载力的需求和长期影响等。基于GIS技术提供的强大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将之与统计分析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进行有效集成,还可以建立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评价模型。

篇8

目前环境学专业主要涵盖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其中环境科学学科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和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方向,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环境化学方向:开展有机污染化学、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环境分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在有机污染物的结构与其理化性质、饮用水中致突变前驱物的形成机理的研究中形成特色和优势。

2、环境生物学方向:进行分子水平上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研究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及抗性机制,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生态基准和标准,有毒工业废水中关键毒物的鉴别新技术。

3、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长期致力于环境学基础理论、水污染控制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管理与环境政策的研究。环境工程学科及方向研究内容涉及了当今社会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展广泛的水、固废、气等各方面污染控制和资源化与清洁生产的研究开发工作研究开发出多项污染治理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参与美学;环境规划

一、参与美学

阿诺德・伯林特,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与加拿大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同为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迄今,伯林特著作甚多,且多集中于环境美学领域,主要有:《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环境美学》,《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除此之外,他还主编了《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与卡尔松合编了《自然环境美学》。

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建立的基础,是他之前在《美学再思考》、《艺术与介入》等著作中提出的“参与美学”。参与美学作为伯林特整个美学思想的主旨,萌生于他对西方自启蒙时代以来美学的反思的基础上。他指出,传统无功利美学所针对的对象是艺术,它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是:艺术具有特殊身份,艺术由对象构成,必须以独特方式对待艺术。与它们所针对的传统艺术不同,新时代的艺术在人的科技、思想观念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下特点:消解对象,与生活融合,要求身体运动。并且,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也使的自然走进了人的视野。因此,尽管无功利美学的三大规则有着悠久的历史、长远的影响,但是在新时代中,它们的权威性已受到了现实的考验:它不能解释新艺术与自然审美问题。

基于此,在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与“悬搁”方法、梅洛-庞蒂身体哲学、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及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影响下,伯林特提出了参与美学。参与美学在批判传统“二元论”美学所主张的无功利、静观的基础上,以“一元论”为基本哲学立场,从艺术出发,提出:审美对象是过程性的,审美是情境性的,人是在审美场中进行审美活动。在这个审美场中,主要存在着四个要素,即:艺术对象、感知者、表演者、艺术家。它们并不像传统美学理论所说的那样,具有相互独立性,而是相互连续、相互作用的,并且可以是相互转化的。单从其中一个要素谈论艺术或审美经验,是不能准备解释艺术、艺术审美、艺术经验等问题的。

如此,参与美学便形成了三个显著的特征:身体化、知觉融合、连续性。具体而言,身体化是指审美活动中人是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伴随着感觉运作的,是人的身体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的身体活动激活了艺术对象及美感特征,亩获得个性的、即时的审美经验,并使审美对象具有人的特征,使它成为人的身体意识的一部分;知觉融合是指完整的审美经验中包含了感觉的与知觉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经验,以及作为感知者、艺术对象、艺术家及表演者的全部经验;连续性是指审美场中四要素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人的各种感观的内在连续以及它们与肉体的连续性与整体性,艺术与生活、艺术经验与生活经验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人与环境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从艺术美学出发,参与美学扩大到了环境美学与社会美学方面。参与美学所讲的环境,不是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客观、对象的环境,而是与人连续、为人所体验的环境;人不是审美主体,而是环境中的人,是环境的一份子,既是审美对象也是审美者。在社会美学中,伯林特则提出,人、艺术、政策、环境、文化等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包含着人的经验,并为人所体验。

总之,参与美学是反对二元论、人类中心主义、无功利等传统美学观的,它重在强调审美活动内在的连续性、和谐性,人的全身心积极参与,经验的个人性与即时性,以及人与审美对象的互动,蕴含着“大环境观”,“大美学观”,以及整体观。

二、参与美学中的环境观

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环境,是环绕于人的,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原初意义上的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生活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印于其上,因而原始意义上的自然或环境早已消失,如今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人的自然”,即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大致来看,人对自然的认识主要有三种:第一,洛克学派眼中的自然,它是外在于人的,它由除人类以外一切领域组成。它威胁人的生存,与人的利益相抵触。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第二,自然是人生活的背景,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存。第三,斯宾诺莎眼中的自然,它包含了“一切存在物,它自成整体,包容一切,不可分割且持续发展”①。

参与美学认为,斯宾诺莎学派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大环境观,并进一步提出:环境是人生活其中的、切身体验着的自然,它是人身体在空间中的曼延。它没有内外之分,也没有具体的边界。因为人的感知活动,自然才能被称为环境。并且,环境是由自然、人类文化、建筑等构成的,是一个包含人的因素的整体性存在。视环境为独立于人,是将环境客体化的做法,是二元论作用的结果。

环境如此,那么人的环境审美活动是怎样的?首先,环境审美离不开人的感官活动。伯林特指出,人的感官系统通常被分为近感受器与远感受器两种。前者主要包括人的听觉、视觉,后者则主要包括人的触觉、味觉等。虽然这种分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将感官系统明确分为两种是不合适的。在对环境进行审美时,这种划分方法则更不可取,因为人无法站在环境之外对环境保持距离的审美。在人的审美体验活动中,人的视觉、嗅觉、触觉等近感受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欣赏鲜花,溪流。对森林、高山的审美,一来离不开人的视觉、听觉,二来离不开人身体的肌肉运动。因此,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在决定人无法与环境分离的同时,也决定了环境审美中人的远感受器、近感受器是一起积极作用于环境审美的。它们相互连通,相互作用,使各种感性经验形式相互融合,生成最终的环境审美经验。其次,人是社会的人,因而影响人的感觉的因素,不只是心理、生理因素,还有人的文化背景、信仰、生活方式,以及人在生活中所习得的社会经验等。这些个体性的、社会性的因素一起决定了环境审美的方式,以及环境审美经验的最终形态。用伯林特的话来讲,环境经验实际上“包含一切的感觉体系,包括类似于空间、质量、体积、时间、运动、色彩、光线、气味、声音、触感、运动感、模式、秩序和意义这些因素。它不一定完全是视觉的,它是综合的,包括了所有的感觉形式,它让参与者产生强烈的感知”②。

综合伯林特对环境、环境审美、环境审美经验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参与美学所主张的环境概括为由全部感官、意蕴、身体在场与运动、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等共同组成的整体;将环境审美概括为人全身心投入的实践活动;将环境审美经验概括为全部感官经验与理性经验的融合。

三、参与美学与环境规划

从参与美学所体现出的环境观可见,环境是人、自然、建筑、文化等共同组成的整体,对其审美经验由人的身体活动、感官活动、理性思维决定,反过来,环境会影响人的感知形式。从这一角度来看,环境规划当统筹兼顾,巧妙布局艺术、环境、文化等因素,在保障人的生活所需的同时,也要注意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展厅环境规划

博物馆是典型的展厅。博物馆作为艺术作品的展出地、保存地,传统审美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博物馆对艺术的陈列方式。在传统博物馆中,艺术作品被看作独立的对象,依照它们的形状、尺寸及它们带给人的视觉愉悦感设计陈列方式,很少考虑其他感官特征,或很少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欣赏者体验艺术。这种陈列方式迫使参观者采取不协调的运动顺序欣赏艺术。不仅如此,传统博物馆对所要陈列的艺术作品的分类,是根据作品内容、流派、国别,而非它们要求的感知方式或它们所激发的感知类型。

伯林特指出,历史、L格、教育意义等非审美因素在艺术中的确占据着重要席位,但博物馆在陈列艺术作品时若以它们为中心,将会阻碍人的审美感知,使我们离艺术品中独特的感知结合的力量越来越远;将会使博物馆成为收藏、展示、炫耀或保护艺术品的地方,而不是能带给我们审美体验的场所;将会使博物馆成为艺术品的坟墓而非其生存的场所。因此,他认为,精心地为每一件艺术品提供良好的、合适的欣赏环境,将会增强艺术品的感知特征,吸引参观者融入艺术品的空间,采用自己的参观顺序、审美方式、审美角度进入到艺术品本身具有的体验世界中,与它互动并理解它,获得创造性的审美经验。

那么,如何创造出这样的展厅环境呢?受参与美学启发,营造体验的、活的环境,首先应当在规划博物馆的陈设布局时,转变对博物馆的认识,用体验的美学代替静观的美学,并将博物馆视为人、场所及艺术品等相互融合的环境,将审美者与艺术作品的关系理解为积极互动的关系。

其次,作为参与性的展示环境,博物馆在陈列艺术品时,应当对各个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感知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各种感知要素设计恰当的展示环境,使不同的感知要素被参观者注意到。当然,这些感知要素光被注意到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打破感知者与艺术对象的隔膜,创造出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互动的条件,允许并鼓励参观者对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审美距离、审美方式,针对性地获取审美经验。

最后,展厅的主题,也应当突破以往根据作品内容、存在形式而拟定的局限,转而从艺术品影响人的感知的方式入手,将统一感知类型的艺术作品归于一类拟定主题。再这之后,还应当以相近的方式展示同一感知类型的作品,以对立的方式展示有对比性感知类型的作品。这样,当关注的重心从艺术品的物理形态转移到人的感知时,博物馆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即从原来的收藏与展示艺术品,转为展示感知类型,转为提供审美参与的机会,使人获得更生动、更丰富的审美经验。

(二)人居环境规划

不同的环境规划,将决定不同的生活空间,决定不同的生活感受、生活质量,以及不同的环境审美经验。陈望衡先生认为,环境美的根本属性,是它带给人的家园感。这种家园感的主要特征,则为环境的生活性、对人的亲和性,以及人对其生存环境的归属感、依赖感。因此,他提出了宜居、利居、乐居的“三居”理论。其中,宜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生态质量高、社会安全系数高,利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能满足人的发展、利益、生活需求;利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能让人在情感上对其产生共鸣并认同于它,能让人有温馨感。高建平在研究城市美时也提出,避免了千城一面的环境,才是有生命、有美感的。它既可以实现生活与旅游、现代与古代的平衡,又能以家园感让人认可并归属于它。

从“家园感”这个角度思考,以经济性为城市空间利用指标的规划方案,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并不能给人美的感受,也不能给人宜居、乐居的生活环境,无法使人找到归属感。参与美学认为,环境规划当以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环境的和谐度为原则,在考虑环境构造、布局的时候应当把地域文化、建筑风格与功能、园艺、交通等均衡、全面考虑,为打造一个完整、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而努力。参与美学中整体、连续的眼光,对我们构建一个家园式的环境有很大的启示。

首先,环境规划应当以人为本。既符合科学要求,又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环境,才是真正科学的环境。因此,人居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转变理念,采取民主模式,让公众参与到当中。从环境规划角度看,它决定的是一方民众的生活环境。该地环境质量、环境模式与人的利益、实际需求的关系,只有生存于当中的居民最为清楚。因此,环境规划应优化规划机制,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同时,让公众参与进来,集思广益,亲自决策自己的生存环境,这样可以使规划成果得以优化和合理化。从环境影响评价角度看,以绝对的科学指标衡量规划成果,难保证人民需求真正得到满足。因此应优化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让公众参与进来并认真听取其评价,科学认知环境发展状况,共同提升环境发展水平。

其次,居住环境是依山附水的。参与美学认为,自然之美本身就存在,人作为与自然的连续体,只是人与自然这个统一的整体中的审美体验者与描述者。因此,人不是环境的主宰者,应当承认自然美,尊重自然。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应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优秀规划成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严格遵守环境伦理,注意保护好自然,保护好原生态的美,使最终的人工规划结果与自然有机结合。

再者,当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各式各样、各种功能的建筑。参与美学认为,建筑是最典型的参与性环境,它包含着人的因素在内。因此,在修建建筑物时,应打破以往追求体积,追求建筑自身尺度的传统,打破现代主义建筑的教条,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避免庞大体积带给人的压迫感。环境与地理位置、文化风俗等的连续,也提醒着我们在实际修建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地经济、文化、气候、历史及人的需求等因素,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建筑风格,打造具有本土特性的个性建筑,而非一味地摹仿其他城市的建筑风格。如此,便可避免千城一面,打造出可游可居的人居环境,在满足外来游客的异域审美需求的同时,增强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家园感。

最后,参与美学所讲的环境,是由人的运动,时间等组成的,具有动态性。人生活于这样的动态环境中,看着且全身心地感受着它的美。这启示着我们,在环境规划时,应着眼于影响人感知的因素,努力从各方面入手,创造不同的体验条件,使其具有吸引人进入其中的力,从而使人进去其中,进行参与性的审美,从而获得立体的经验。例如在修路时,以曲线代替直线;在修建台阶时,适当加以曲折,使其具有向远方延伸的力。之所以添加曲折性因素,是因为曲折所形成的视线盲区,会激起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引发人的肌肉运动与位移,探索视线所不及的未知领域。

(三)学校环境规划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要素。例如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现代教育学中“外铄论”等。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智育,还作用于德育与美育,也影响着师生关系。可见,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参与美学认为,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类型与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墙壁颜色、地板,还是座位安排、光线来源,在教育过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以参与美学为指导方针,学校管理人员可从教育环境的规划入手,打造宜学、利学、乐学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学校环境对教学的影响,主要在于校园环境与教室环境。从校园环境来看,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还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教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环境的规划,首先在于校园环境的开发利用。开阔、个性的视觉效果,能大大增加校园的魅力值。受参与美学启发,这种视觉效果的形成,可从建筑、绿化、空间序列入手打造。具体而言,在校园环境规划时,校园中的建筑应当在形式简洁大方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特色。并且,这些建筑应当与大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心理及行为相适应,实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规划建筑布局时,应当将功能相近的建筑尽量规划于同一区域,留出较大的绿化空间。开发这些绿地时,应设置蜿蜒曲折的小路,或其他吸引学生身体活动的构建,从而使学生在身体行动的同时,对校园产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其次,一个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性情。在校园环境规划时,应当在校园中摆放铭石、名人雕塑等装饰,使其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日常接触过程中逐渐地将其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知,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从教室环境来看,一个好的教室规划,能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现代教育学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教师更好的教,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课堂的组织环境。其中,课堂组织环境包括W生人数、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的布置。因此,延续使用多年的“秧田式”课桌摆放模式,随着教育事业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逐步的转向圆桌式、马蹄形或蜂巢式。从参与美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规划现象,是因为:这些新式的课桌摆设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客体结合的身份,这打破了以往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即教育客体的观念。学生主人翁身份的被关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求知。另外,这些新式的课桌摆放方式,有利于缩减教师与每一个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感觉,打破相互之间的隔阂,和谐相处。当然,从教室的物理布置来讲,不止包括课桌摆放形式,还包括光线、装饰等。伯林特认为,这些环境因素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因此在教室环境规划中,应当将其纳入规划范围。具体而言,应当努力使教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为教室适当添加绿色植物或者花卉,使学生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获得感性愉悦,并潜移默化地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此外,课堂环境也是教室环境的构成部分。从参与的角度来看,真切的课堂情景,和谐的课堂氛围会形成一种吸引力,这种引力会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做好接受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之前,当认真研读教材,研究学生,挖掘出教材中隐含的情境性因素。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营造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当然,在教授古典诗词时,若将其意境直观呈现于学生眼前,还将有利于学生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进而获得切身的美感体验,对我国传统诗词文化产生认同感与骄傲感。

四、结语

伯林特的参与美学从对环境的思考切入,以一个崭新的环境观刷新了人们对环境及环境审美的认识。它所说的环境,是与人连续的,由文化、建筑、自然、艺术等共同构成的整体,而非独立于人的客观对象。它所主张的环境审美,不是静观,而是全身心的参与,尤其是身体的介入。

在参与美学的指导下,展厅环境规划应充分考虑感知的因素,给欣赏者留下进入的空间,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激活艺术品隐藏的美感并获得生动的审美经验;人居环境规划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证人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护好自然。并且,家园感也是人居环境规划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实现这一点,需要因地制宜,需要使环境具有动态性,以使人居环境具有个性与亲和力;学校环境的规划,则需要同时规划好校园环境与教室环境,使学生个性、需求与建筑相协调,使师生关系亲密化,使课堂氛围有带入感。

伯林特的参与美学,不止是理论的美学,更是实践的美学。相信在参与美学的指导下规划环境,我们将会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注释:

①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②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参考文献:

[1][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3][美]阿诺德・伯林特主编.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刘悦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美]阿诺德・柏林特.美学再思考[M].肖双荣译.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美]阿诺德・贝林特.艺术与介入[M].李媛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美]阿诺德・伯林特.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M].程相占,宋艳霞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7]高建平.美学的当代转型――文化、城市、艺术[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8]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兴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9]陈望衡.环境美与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0]黄孔泽.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

[11]刘育,夏北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规划[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5.

篇10

【关键词】GIS;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一、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简称EGIS)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延伸,是GIS技术与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技术等各种环境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空间统计分析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各种属性数据的集征数、离散特征数及其分类分级统计等。

3.叠加分析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如利用类型叠置分析获取新的类型。

4.缓冲区分析是GIS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空间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

1.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

2.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一维水污染扩散模型、二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二维和三维的显示等功能。

5、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但鉴于我国GIS基础工作薄弱,特别是基本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因此EGIS的开发费用十分巨大;加上EGIS的发展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技术,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开展我国EGIS的发展策略研究。发展EGIS应当采用“统一规划、注重基础、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

1.统一规划。由于EGIS的发展不但涉及众多环境部门,还包括与其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又涉及多种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的发展框架。

2.注重基础。由于我国GIS发展基础薄弱,数据基础是系统生命力的关键,失去了完善可靠的基础数据的支撑,系统的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影响EGIS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四、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已经从早期的矿产资源管理拓展到与空间地理相关联的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环境领域,原有的多种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环境模型、环境规划分析) 正在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强大功能并具有环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即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它将成为各个环境管理部门日常信息处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可以说它是环境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