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的优点和缺点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传播的优点和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报;手机广播;移动手机电视;手机媒体产业
一、手机媒体发展和前景
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 年在英国vodafone 的gsm网络上通过pc 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 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 手机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 它能传播新闻信息, 广告, 成为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手机网民则达到4.2亿,同比增长了293%。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手机上网费用高与速度慢等阻碍普通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问题,手机上网的人群将在短期内获得超常规发展。普遍认为手机媒体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只要解决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限制,它必将会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力量。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经历短信时代、彩信、3gs手机三个时代,更值得期待得便是不久即将投入使用的4g网络时代。
手机的媒体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但也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综合多方观点总结手机媒体总体上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势介绍:
1.移动性
2.及时性
3.大众传播媒介和终端接受工具属性双重属性
4.信息服务个性化,手机媒体应充分挖掘手机用户实名制的优势, 细分受众, 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自主订阅。
5.手机的高度普及,信息垄断程度下降,短讯使个人成为信息制作者。
6.效果反馈速度快。
(二)、缺陷:硬伤:
1.新闻的原创性,手机媒体消息多来自转载,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其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2.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效果减弱,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的大量传播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会效应。
3. 缺乏成熟的传播理论支撑,手机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 把关人”作用的极度弱化, 受传者和传播者身份的重合都造成了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在该情形下原有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要。
(三)、技术瓶颈:
1.手机资费高,成为限制国内手机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高额的费用本身就不符合大众传播的“大中性”,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2.受众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达不到,私人信息泄露会对媒体的引起信任危机。从另一角度而言影响手机媒体的使用深度。
(四)、其他观点:
手机媒体将因其有助于消减“媒介依存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自网络媒体出现后,受众对于网络的沉溺比其对电视的沉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手机的移动性、参与性和沟通特性则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受众从这种封闭、缺乏社会互动的媒介环境中解脱出来,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的克服会有所帮助。
二、手机媒体在目前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手机报——与报纸融合;
2.手机广播——与广播和网络融合;
3.手机电视;
4.其他。
下面我将综合多方观点,介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形式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手机报、广播、电视的优缺点(不重复其共性,从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点上谈)
手机报: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的业务
优点:1.是传统媒体数字化延伸的典范,弥补平面媒体不足在很大程
度上增强了报纸的竞争能力。更真准的加强报纸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缺点:1.传输容量小新闻背景交代不清(断章取义) 2.新闻内容潜(报纸的最大优势不能够得到延伸) 3.阅读习惯问题广播:从广义上讲,手机广播即通
手机实时收听或下载播放音频节目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优点:1.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 这种演变也给信息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2.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他媒体共享广播信息资源, 特别是音频资源创造了条件。
缺点:
电视:优点:(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其本身优势再与手机的优势相结合手机电视发展无可限量。)1.消除电视最大弊端,可保存,不受时间现实 2.个人电视带来的私密化 3.互动性
缺点:1.强迫性接受广告(。因此在目前收费的状态下, 适度选取有价值的客户及一些带有植入性质的广告内容, 让读者和客户都满意。)
其他:手机电影:手机电影是指以手机为主要拍摄与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手机下载、观看的电影。
(二)、我国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无限商机,发展潜力大发展初具规模,但产业小产业化成都不高,规模实力不够。(传统媒体跨行业机制不完善,不具备跨行业能力,国外大的传媒集团则具备)技术跟不上发展速度慢手机媒体产业(生产厂家)与传统媒体(资源提供方)还有移动通信服务方尚未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如利润分成、业务范围等]缺乏配套管理制度
(三)、如何树立手机传播特色增强其生命力
1.建立职业传播者队伍, 具备较强的独立采编能力。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与传统四大媒体相抗衡的大众传媒, 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采编队伍, 健全自己的采编体系、技术设备、运作模式等, 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要。传统媒体在向手机媒体领域扩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新媒体的特点, 再造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 改变记者传统的发稿习惯, 建立容纳多个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平台。(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手机媒体概论》 匡文波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建伟 王克茹 新闻界
[3]《青年记者》杂志 2008 年3 月中 《手机报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韩冰
[4]《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9月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匡文波
[5]《中华新闻报》2008 年3月12日 第c04 版 《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郭全中 陆地 尹坤
[6]《新闻界》2006年5月 新新媒体 《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展望》胡忠青 邹华华
[7]《南昌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 《手机媒体发展探析》钟倩
[8]传媒学术网 《手机媒体发展预期——未来最便利的信息获取终端》王娟
[9]《新闻界》 2008年第一期 《我国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王雪莲王雷
篇2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媒体 传播模式
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都是飞速的,而网络媒体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网络媒体能够扎稳脚跟的原因和它本身的优缺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保证社会的稳定,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的前景,来进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
一、新媒体中的生力军——网络媒体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用超文本和超链接等完成的,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模式,所谓的超链接,就是点和点之间通过一种关系链进行连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换和存储与原来的那种具有顺序性和线性的限制不同,这种方式能够通过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快速的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的检索。而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能够让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特点,比如,在网络中的信息结构都是网状的,能够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来进行链接,这也是网络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另外,在网络中能够多个窗口进行编辑,能够是网络编辑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多种的元素。
综合而言,网络媒体就是依附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然后利用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来进行商业行为或者是公共行为的一种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二、网络媒体能够建立并且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传统传媒方式弊端的显现,政府也急于寻找新的传媒方式,而网络正是最好的对象,所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家网络媒体有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2.传播对象的小众化。无论是传统的媒体还是新兴的媒体,其目的都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对象,传播信息,网络媒体依靠强大的网络资源,丰富了信息的多样化,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进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3.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较强。和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信息传播不同,网络媒体有选择性和参与性,并且可以与参与者进行网络互动,增强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丰富了网络媒体的内容,跟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4.先进的技术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具有强大的技术水平,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更加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能做出更加满足受众的信息,吸引受众的眼球。
三、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缺点
1.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点
1.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
1.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
1.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的把优秀的 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2.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缺点
2.1信息的复杂性,难以辨别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还没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的网络充斥着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虚假的新闻,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
2.2受众的人数比较小。我国有着13亿人口,虽然人口众多,可是由于传统的媒体,比如电视,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网络时代还一下子难以被接受,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发展起来。
2.3受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网络媒体发展的标准。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时间段,技术先进,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以下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的人身上还有学生的身上得到有效地利用。现在虽然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人还是很多的。
四、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科技也迅猛发展,有了互联网,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媒体,比如人人网、微博等等,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经验和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引领者社会的舆论走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控制力度不够,所以网络上会出现很多误导人们价值取向的负面的言论,一些比较经典的建议和意见总是能够让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将舆论推向极端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通过网络的夸大描述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的大力渲染之后,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和符合,随后在网络中就能够集合起来,然后迅速升温,人们受到网络上这些不良情绪和信息的影响,放弃了自主的判断力,盲目的效仿别人的言行,这也是网络媒体对人们的不利影响。
所以,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媒体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走势,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府加强互联网的管理体制,普及网络知识,大力提倡文明上网,鼓励人们理性讨论,引领网络的舆论导向向着正规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先进的网络媒体环境。
篇3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由于字数限制等因素,其阅读方式除具有新媒体的浅阅读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碎片性,笔者称为瞥阅读。瞥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短时间大略看看。①笔者认为,在微博语境下,瞥阅读就是人们借助微博从其符号中快速获取某种信息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微博瞥阅读方式的产生不仅与微博自身的特征有关,而且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追求内容简短化的阅读心理以及社会、时空的碎片性等因素有关。
微博的特征
跟其他新媒体相比,微博具有以下的特征:碎片性、即时性、多媒体融合性等特征。
1.碎片性
所谓碎片性,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常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微博的碎片性,首先体现在字数上。微博信息受140字限制,常常是“三言两语”。其次是微博内容的碎片性。每条微博的内容之间大多数没有内在的联系。再次是微博信息和阅读的碎片性。现在,大部分人在工作和生活的碎片性时空里通过手机阅读和微博信息。
2.即时性
微博强化了即时传播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手机客户端业务的普及,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WAP、QQ等即时聊天工具随时随地和阅读信息。
3.多媒体融合性
微博的内容由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构成,相互之间可以切换,具有多媒体融合性。
微博语境下瞥阅读的解读
微博瞥阅读的产生有两大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即微博自身特征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发展;二是社会因素,即阅读心理的改变和社会、时空的碎片性。技术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共同造成了微博独特的阅读方式——瞥阅读。
1.瞥阅读方式产生的技术因素
(1)微博自身特征。如上所述,微博具有碎片性、多媒体融合性等特征。微博简短的文字和碎片性的内容,使人们瞥一眼就能看完。同时,微博图像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浅显性,人们也无需太长时间去阅读。
(2)手机移动终端的因素。由于手机容量有限性和输入字符不方便性,手机只适合像微博那样的简短内容,这就决定了微博阅读内容的简短性。同时由于手机移动终端具有弥合性、便携性和即时性,使微博用户利用碎片性的时空瞥一眼微博信息成为可能。
2.瞥阅读产生的社会因素
(1)心理因素。经济学家泰勒·考恩说过:“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②因此,现代人在多种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更喜欢阅读内容简短而又具视觉冲击的信息。微博的简短文字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正好满足了人们追求速度和娱乐休闲的阅读心理。
(2)社会的碎片性。微博的瞥阅读适应了当前社会碎片性的需求。研究认为,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便处于一个以社会的“碎片性”为基本特征,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漫长转型期。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体性被瓦解,被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性分割。③随着草根和精英等阶层的出现,我国社会也出现了碎片性的特征。碎片性的社会不同阶层都想借助微博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仅仅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需要多少文字,使瞥阅读成为可能。
(3)时空的碎片性。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时空出现碎片性的特征。由于时空的碎片性,微博用户没有完整的时间去阅读需要考虑语法、逻辑的长篇大作,他们更愿意利用碎片性的时空瞥阅读,即快速阅读那些内容简洁,具有视觉冲击性的信息。
微博瞥阅读的特征
微博自身特征、阅读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时空的碎片性,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决定了在微博语境下,瞥阅读方式具有其他新媒体所没有的阅读特征,即快速性和碎片性。
1.快速性
微博内容由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构成。微博简短浅显的文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使人们只要瞥一眼就能阅读完其信息,这就决定了微博瞥阅读的快速性。
2.碎片性
微博语境下的瞥阅读除了快速性外,还有碎片性的特征。如分析上面微博的碎片性特征那样,微博的瞥阅读碎片性体现在阅读微博的文字、图像、时空的碎片性上。
微博语境下瞥阅读的优缺点和影响
由于微博语境下的瞥阅读具有快速性和碎片性等特征,瞥阅读具有不同于其他新媒体阅读的优缺点和影响。
1.微博语境下瞥阅读的优缺点
微博语境下的瞥阅读,优点在于其快速性,能够在短时间阅读大量的微博信息,适合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急欲了解新闻的需求。它满足了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竞争激烈下人们追求快速、新奇、浅显和娱乐休闲的阅读心态。但微博瞥阅读获取的信息存在不完整性、碎片性、浅显性等不足,其海量的具有娱乐化表征的信息往往会“分散受众注意力、为受众提供消遣、减少受众的理性思考”。④它不适合思维逻辑的训练和较深的学术知识学习。同时,由于微博文字的简短和零碎,人们很难获得像传统深阅读那样的阅读审美情趣。
2.微博语境下瞥阅读的影响
首先,增加了人们阅读微博的兴趣。微博简短的文字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加上可以利用碎片化时空阅读的便捷性,调动了人们阅读的积极性,促进了微博信息的即时传播。
其次,促进了微博叙述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对大多数人来说,微博瞥阅读的内容大多是生活的日常琐事,不需要考虑语法和逻辑,所以微博叙述流于表面、较为肤浅,呈现出娱乐化的特征,甚至出现“口水化”、“涂鸦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要想人们瞥一眼就能迅速了解乃至记住其内容,就要求微博的叙事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同时要注意修辞的多样化,使其内容活泼生动,通俗易懂。为了吸引眼球,博主们创造很多新的修辞方式。
结 语
微博语境下的瞥阅读方式产生的原因在于微博自身的特征,人们追求快速的阅读心理,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以及社会、时空的碎片性对阅读方式新的要求。瞥阅读的特点在于快速性、碎片性、浅显性。它增加了人们的阅读兴趣,促进了微博信息的即时传播,同时,它对微博叙事方式的变革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刷馆,2012年版,第996页
②【美】尼古拉斯·卡尔著,刘纯毅译:《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了我们的大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③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第5期
篇4
[关键词] 传统营销 网络营销 信息传播 市场营销
网络营销从传统营销来,又与传统营销有着巨大的差别。如何在这巨大的网络市场上开展网络营销、占领市场,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传统营销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市场营销的基础,也是网络营销逐步发展的起源。只有善于利用它们,正确选择营销信息的传播方式,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
(1)传播模式相分离
电视台主要传播的是视频信息;电台主要传播的是音频信息;报纸、杂志、期刊等主要传播的是文字信息。
(2)信息传播具有不对称性
传统营销活动中卖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信息商品的非物质性,以及经验性,使得用户难以判断信息商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3)沟通方式单向性
传统的营销活动中营销者主要依赖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如广告、展览、产品目录等向消费者提供单向的信息传送,再以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方法来了解顾客的需求,这种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分离的、异动的、“时滞”的,不易实现同步营销。
(4)具有强迫性
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中的电视、广播、报纸、户外路牌、霓虹灯等广告的信息传播都具有一定的强迫性,作为消费者,无论你是否需要了解还是购买,各类广告仍然会迎面而来。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
(1)具有开放
对于企业而言,无论其规模、性质、实力如何,只要在网上建立了网站,就能向网络大众宣传企业精神,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并向他们提供特色的商品和服务。
(2)一对一交互的方式
网络的互动拉近了信息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信息消费者参与整个信息营销过程成为可能。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信任感,也使企业的营销活动能有的放矢,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实现同步营销。
(3)具有虚拟性
由于互联网使得传统的空间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有别于实际地理空间的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使虚拟市场、虚拟企业、虚拟商店孕育而生。
(4)具有全球性
网络自身的快速发展,使其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信息营销变为全球性的活动。只要你上了因特网,你的信息互动范围就是全球性的,任何一个网民都可能是你的潜在消费者。
(5)具有永恒发展性
网络范围不断延伸,技术逐渐成熟,网民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的每次发展,都使其自身变得更有价值,信息市场会随着网络本身的发展而无限拓展。
(6)可以传输多媒体信息
互联网络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网络营销使得为达成交易进行的信息交换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二、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1.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
(1)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新闻客观性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往往高于单纯的产品广告,因而经营者、企业家们都在寻求各种利用新闻媒介来做广告的途径,努力使自己企业的活动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2)利用广告手段促销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广告的作用与日俱增,它不仅可以使商品销售量增加,促进商品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降低成本,还可以刺激生产,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使消费者得到最大限度的享受与满足。此外,广告还可以指导消费、增加消费者的商品知识等等。
(3)利用口头和行为举止传播
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他所赖以生存的那个社会组织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建立,不仅可以沟通大众传播媒介,而且还可以广结良缘,进而树立企业信誉。
(4)利用其他形式的传播
信函传播、展览会,展销会、组织形象材料散发,都可以传递信息,是可以借鉴和利用的。
2.网络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
(1)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是指通过信息服务商(ISP)进行广告宣传而开展的促销活动。它主要实施“推战略”,主要功能就是将企业的产品推向市场,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网络广告有如下几种常见的形式:①旗帜广告。网页上的旗帜广告大多是动态旗帜广告,引起浏览者的注意。具有宣传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②赞助式广告,是指把广告主的营销活动与网络媒体(网站或网页)本身的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并取得最佳的广告效果。③按钮广告,即图标广告,它显示的只是公司或产品或品牌的标志,点击它可连接到广告的站点上。④关键字广告,关键字广告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在网站上寻找目标群体。⑤插入式广告,即“间歇广告”、“弹出窗口式广告”,即在用户点击进入某些网页时会跳出一个小窗口。⑥文字广告,它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Web页上,一般是企业的名称,点击后连接到广告主的主页上。⑦邮件列表广告,又称直邮广告,利用网站电子刊物服务中的电子邮件列表,将广告夹在读者所订阅的刊物中发给相应的邮箱所属人。
(2)网络公关
网络公关主要是利用企业的网络站点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产品,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促销活动。它利用一定的手段唤起人们的好感、兴趣和信赖,加强沟通与交流。
(3)网上销售促进
网上销售促进是企业在网络销售活动中,采用一系列能激发需求、激励购买的促销方法的总称。它主要有:①有奖促销,是指提供的奖品能吸引目标市场的注意,以此促进销售。②免费促销,就是通过为访问者无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各类资源,吸引访问者访问,提高站点流量,并从中获取收益。③网上折价促销,这是一种常用的促销方式,所节省的费用,通过折扣的形式转移到顾客身上,使顾客充分领略到现代交易方法的优越性。④网上赠品促销,在新产品推出试用、产品更新、对抗竞争品牌、开辟新市场的情况下,利用赠品促销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促销效果。⑤网上抽奖促销,是指以一个人或数人获得超出参加活动成本的奖品为手段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促销,网络抽奖活动主要附加于调查、产品销售、扩大用户群、庆典、推广某项活动等。⑥积分促销,一般是指设置价值较高的奖品,消费者通过多次购买或多次参加某项活动来增加积分以获得奖品。⑦拍卖促销,就是将产品不限制价格在网上拍卖。
(4)网络营销站点的促销
它是利用各种网站的推广策略,扩大站点的知名度,吸引网上流量访问网站,起到宣传和推广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作用。它主要实施“拉战略”,具有直接、快速、简便、费用较低等特点,且成交的可能性较大。
三、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优缺点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缺点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点
网络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因为全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还不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还没有顺应全球信息化向前发展的趋势,对网络的应用十分有限。其次,网上购物是先付款后得物,顾客与产品不能直接见面,使得顾客不能利用触觉、嗅觉等感官直接感受产品,因此网上的虚拟商店尽管内容丰富,但往往也会增加了错购误购的几率。同时,一些消费者也对网络营销的产品质量心存疑虑,顾客对全球范围内企业的信誉可靠程度的验证无从下手,这些都会增大其远程购物的风险,从而选择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
(2)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缺点
在传统营销中企业的宣传、广告和营销策略都是针对所有的消费者,广告费巨大且具有盲目性。另外,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往往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同时受购买时段或刊期的限制,目标群体容易错过,并且所传播的信息难以保留,很难保证信息不被消费者遗忘。再者就是传统媒体广告的营销效果是比较难以测试、评估的,无法准确测算有多少人接收到所的广告信息,更不可能统计出有多少人受广告的影响而做出购买决策。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缺点
(1)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点
①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在网络营销信息传播中,企业经营入网是充分有效地获取、传送信息的最佳途径,它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是现代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和扩大合作最有力的手段。网络经营正以低成本、用户广、无时空限制、快捷、方便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②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加快了市场营销的速度和范围
企业加入互联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电子网页和网上广告,可以扩大收集与传递的范围。利用网上浏览器的查询,可以使顾客几分钟内看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所需信息和产品目录。
③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市场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而又没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所以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国际营销活动,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能利用Internet先进、快捷的信息传递功能,把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推广到全世界,实现信息的共享。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缺点
①载体局限了营销传播自身的发展
笔记本电脑昂贵的价格使得大多数人难以问津,普通电脑不菲的价格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种奢侈品,这使得我国人均电脑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同时拥有电脑但未上网的用户又占大多数,意味着参与人数极少,与传统媒体铺天盖地的影响相比,差距悬殊。并且电脑不便于携带,也影响了客户做网络广告的积极性。
②传播监管困难,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
由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形式太多,对于信息传播内容的真实性难以监管,同时各网站由于没有专业认证机构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与检测,虚报访问量,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③传播创意水平不高,广告点击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网络广告创意水平直接影响广告的点击率,上网者在一个网络广告版面上所花的耐性和注意力不会超过5秒,为了在这短短5秒之内吸引目标消费者,广告创意人员必须绞尽脑汁,不断创新,但目前网络专业广告设计人才缺乏,因而广告缺乏创意成为网络广告发展的瓶颈。
总之,网络时代的来临,使消费者对消费个性的这一追求变为现实。在网络营销中,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性(如全球性、虚拟性等),消费者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满足品,而不用受到地域的限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企业网址或虚拟商店,利用互联网网络空间的无限扩展性,去获取有关产品的更多信息,从而使其购物更显个性;他们甚至还可以通过商家在网络上所开展的定制服务,利用自家的电脑和网络,自行设计和修改产品的式样、颜色、材料、尺寸、装饰品和附件等。由此可见,Internet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对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从影响网络营销发展的限制性来看,网络营销不可能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依然是大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企业的任务是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配合,既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的特点带来的营销观念与功能的变革,又避免其自身的不足,形成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的相互支撑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廖志高:事件营销切入点的把握[J].市场观察,2006,5:44
[2]范秀成:关系营销理论及其应用[J].专家笔谈,2004,4:65
[3]胡海:论战略营销联盟[J].博客中国,2005,7:125
篇5
1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1.1标准化病人的培训
首先是对标准化病人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使他们在工作中必须具备守时、表演忠实于案例、回馈适当并“保持中立”的工作作风。下来对标准化病人进行的是医学知识培训。由于所选择的标准化病人都是非医学专业的,故为了能使其了解各种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帮助其出色地完成任务,适当的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环节中,由于体征的表演需要很多的技巧,所以成了培训中的重点和难点。
1.2标准化病人的应用
1.2.1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系统问诊和体格检查中,经过训练的标准化病人,模拟不同主诉的病例,提供恒定一致的病史资料,学生在接诊标准化病人时要进行问诊内容和技巧两方面的训练。现病史的采集过程使学生实现由学生到医师的角色转换,克服首次面对患者时羞涩、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树立自信心。问诊的技巧着重交流技能的培养,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介绍自己,使用过渡性语言,更好地获取病史资料等方法。在体格检查教学中,标准化病人接受学生全身体格检查,要求被动顺从、不厌其烦,绝不能给以任何暗示,要鼓励学生操作,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或逐一指出错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1.2.2临床技能考核评估中的应用
除教学外,标准化病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在训练过程中,标准化病人必须对学生的每一问诊和检查的步骤、顺序、手法暗记在心,一旦训练完毕,迅速填写评估表对学生的查体技巧、交流沟通、职业形象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及时反馈和指导。
1.3标准化病人的优缺点
标准化病人应用的优点是: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克服了临床教学中患者不合作、不能多次利用的缺点,有利于解决患者就医与医学院教学之间的矛盾。②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每一名标准化病人培训一个内容,每位学生面对的是相同的病人,相同的问题,使评价公平真实。③有利于人文素质及应变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重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缺陷。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使学生亲身体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标准化病人应用的缺点是:①标准化病人毕竟没有真病人的体征,虽经过一系列培训,但不能逼真地模拟所有体征。只能模拟疾病的主观部分,而难以模拟疾病的客观表现,能模仿的疾病种类和症状也是很有限的。②标准化病人要经专人招募与培训,要付给一定的报酬,需要有一定资金的支持,由于国家在医学教育经费投入上有限,使医学院校在此方面经费压力较大。
2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心肺听诊触诊电子标准化病人
心肺听诊触诊电子标准化病人为上半身人体模型,其内部为腔性结构,有特制的音频传播介质,体表有胸部骨骼标志和心脏瓣膜听诊区及肺部听诊部位。教学软件将文字、声音、图像、解剖、生理、病理、血流动力学、心电图、X线、CT及彩色超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真实地、直观地看到心脏跳动、瓣膜活动和各种杂音、异常呼吸音产生的机制,并可同步在模拟人相应的部位做听诊、触诊检查。
2.2腹部触诊电子标准化病人
腹部触诊电子标准化病人的身体及腹内脏器,是选用硅橡胶聚合物特殊制作,外观和质地极富真实感,肝脾等脏器设有软、中和硬三种质地的模块,内部采用机械传动装置。教学软件将相关的文字、动态图像、解剖、病理、血流动力学图、超声图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可模拟腹式呼吸,当腹式呼吸开始时,肝、胆囊和脾可随膈肌活动而下移或上升,并出现肝、胆囊、脾病变的各种阳性体征,给学生深刻的感性认识。
2.3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的优缺点
2.3.1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应用的优点
该系统的优点体现在:①它构建了多媒体技术与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②可提供病理体征供学生反复多次的练习且不受时间限制,克服了临床教学中患者不配合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习医院的教学压力。③ 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中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将相关的文字、动态图像、解剖、病理、血流动力学图、超声图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易被学生接受。④可用于诊断学技能考核中,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
2.3.2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应用的局限性
篇6
【关键词】课件制作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5-02
当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与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广泛。多媒体课件把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并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等相结合,形成一个可组织、存储、操纵教与学信息的集成环境和交互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什么是课件
课件是指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为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学活动用来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系统软件。其基本功能包括向学习者提示各种教学信息;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和信息处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刺激;以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课件制作是一项综合工程,它包括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修养等。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
一个高质量课件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小组中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因此需要对开发过程的各个步骤和任务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作为行动的指南。由于不同的课件开发人员对开发的理解程度、文化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各种不同的多媒体课件开发模型的出现。一般说来,多媒体课件开发的以下几个阶段:选题、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系统结构设计、素材制作、系统集成、评价与修改等:
1.选题。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应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应用课件的必要性,即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及对于那些一般传统教学手段和方式难以奏效的教学内容。其次课件的创新性,必须体现教学新理念,适应新课标,有利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习者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特点的活动,它包含起始能力的预估和一般特征的鉴别这两方面的工作。学习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已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二是学习者对学习所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含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等。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后续的教学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3.教学设计。课件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学策略和方法,即为达到预期目标,打算如何教学?也就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要达到目的所需要的资源、程序、和方法。因此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媒体、信息资源的采用和教学过程结构的组织上。
4.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包含结构设计与脚本编写。教学设计工作之后,要将这些知识内容在计算机上通过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加以表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还需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结构设计。它包括屏幕界面的编排、交互方式的设计、导航策略的设计、超文本结构的设计等。多媒体课件脚本主要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方面,前者是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的体现,后者则是多媒体课件软件设计的反映。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直接依据,对规范和保证课件质量与水平至关重要。
5.素材制作。多媒体素材是指多媒体课件中所用到的各种听觉、视觉材料。一般地,根据素材在磁盘上存放的文件格式不同,
可将素材划分为文本(Text)、声音(Sound)、图像(Image)、动画(Movie)、视频(Video)等种类。多媒体素材可以自己制作,但为了提高效率,应该尽量收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素材,根据课件内容需要进行编辑加工。
常用媒体制作工具:
6.系统集成。多媒体素材采集、编辑完成后,就可以用多媒体创作(编辑)工具进行集成。多媒体素材集成工具也称多媒体创作软件,这是一种能够把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的多媒体作品(或课件)的工具软件。多媒体创作软件通常提供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编辑环境。因而可大大提高多媒体软件的制作效率。常用课件开发工具:
一个完整的课件,除了在程序中包含联机帮助功能以外,还必须提供相关的文档,例如学生手册、教师手册、技术手册等。
7.评价和修改。课件评价与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项工作实际上存在于课件开发的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系统结构设计、系统集成的每一个阶段之中。
三、多媒体课件画面布局
课件要想感染和带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将教学内容和课件版面美有机地统一起来。多媒体课件的画面布局应注意视觉要素,其中包括点化处理、线化处理、面化处理;以及布局时的最佳视域,即左上部是视觉焦点。在制作课件时也要注重审美注意中心特征,针对人的视觉感官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部分、富有特征或作为对象的主体部分要使用非常态的刺激因素,也就是颜色上或者是动画效果上的视觉刺激。在布局中点是最基本的视觉构成单位,点是相对的,恰当运用,可以起画龙点晴的作用。而线主要起分割画面的作用。常用版面布局如下:
1.F型布局(图1)
优点: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
缺点:较呆板。
2.对称对比布局(图2)
优点:有视觉冲击力,重点放在上方(或左侧)。
缺点:两部分有机结合较困难。
3.条型布局(图3)
优点:不同色块中放入不同的学习内容,版面清晰。
缺点:重点不突出,容易受背景颜色干扰。
4.POP布局(图4)
优点:漂亮且吸引人。
缺点:在整个课件中不宜多采用,会影响视觉、影响速度、影响信息呈现连贯性。
5.口型布局(图5)
优点:充分利用版面,信息量大。
缺点:页面拥挤,不够灵活。
四、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色彩的作用
色彩是课件设计中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应把握颜色与年龄关系,儿童喜欢鲜艳颜色,随年龄增长,向复色和黑色过渡。因此针对低幼年龄学生的课件,色彩因素要优先考虑。其次要注意色彩的心理效应。
五、课件开发需要团队合作
课件制作是一项综合工程,优秀的课件开发需要学科或专业、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美术和音乐等领域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人员配备一般有:
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决策、计划、实施和监督工作,熟悉项目管理和脚本理论。
学科教师:负责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内容方法和学习者特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人员:具体实施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正确选择教学媒体,能编写文字脚本。
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结构设计,结构、导航、页面设计。能编写课件程序,掌握多种媒体的采集、加工、制作、具有美术、艺术素养。将各种媒体集成,调试课件。
六、教学课件评价标准
课件制作有规范的评价指标,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技术性、艺术性四个方面。
教学内容要求正确,无科学错误,模拟准确;重点难点突出,讲解透彻清晰,文字、符号、单位、公式等符合国家标准。提供丰富教学相关资料,资源形式多样。
教学设计应要求课件定位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明确、清晰,学习内容安排符合学习的内在逻辑体系;有练习、作业、评价环节,有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设计;应用多种策略激发学习兴趣,维持注意力。
技术性方面要求导航清晰、明确;链接准确、灵活;交互响应及时准确,有联机帮助,且易读易懂。安装、卸载方便简单,兼容性好。
艺术性方面要求各种媒体呈现协调;课件整体风格一致,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呈现流畅。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 新编教育技术学基础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篇7
[关键词]课件制作 计算机一体化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121-01
我国的教育水平在逐年提升,教学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而且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很多新型的教学技术逐渐应用在计算机课堂中,一体化的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其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件制作是一项动手能力极强的实践活动,将其应用在计算机一体化课堂中,具有提升课堂效果与教学效率的作用,但是课件制作是辅助型教学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分清主次,本文不但分析了课件制作在计算机一体化课堂应用过程中有优点,还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参考。
一、课件制作在计算机一体化课堂中的优点
1、课件制作丰富了课堂内容
课件制作应用在计算机一体化课堂中,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提高课堂的质量,而且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课堂中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主要是靠教师在黑板上写文字,或者口述的形式传播知识,在传授知识时具有一定限制,知识容量也不高,如果加快教学进度容易使学生疲乏。课件制作应用在计算机课堂后,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将知识用图片或表的形式表示出来,而且一张表包含的内容很多,扩大的知识容量,通过投影技术不但省时省力,学生在记忆起来也更加容易。
2、课件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件制作的形式较传统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在课堂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知识一般是靠教师的口述或者黑板上的板书,这种形式比较单调,过多的板书容易使学生感到视觉疲劳,而课件制作的形式,调节了课堂气氛,而且可以通过Flesh来演示知识,学生也更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而且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也很浓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一体化课堂中应用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
1、对课件制作认识不足
课件制作在教学中应用的越来越广,但是很多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对其的正确认识,只是迫于形势完成任务,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而且有的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课件制作的重要性,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得要领,没有认识到到课件教学的真正含义与作用,在向学生展现板书时只是将黑板换成了屏幕,浪费了制作课件的时间与多媒体资源,而且忽视其优点与教学优势。
2、课件只追求表面的美观、华丽,忽视了结构和界面的合理性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所谓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拼合,界面和插件过于单调呆板,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而现在一些课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则显示不出“档次”,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实际效果。过于强调界面新奇艳丽,相反会减弱学生对教学信息刺激反应能力。
3、照搬教学课件,缺乏创新意识,随堂应变的能力差一些教师,缺乏多媒体教学素材,或者缺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改编技术,往往套用优质课课件。不同学校,生员的状况不同,掌握知识的层次也不同。我们倡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些问题感到困解,提出质疑,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否则课堂教学可能就要受到课件局限,原有教学计划就会被打乱,课堂就会“瘫痪”,教学的效果便无从谈起。
三、课件制作应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确定一个原则,课件制作最终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定位在“辅助”上,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是整堂课引导者,而不是简单操作者。不能为了课件而课件,应在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下工夫。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定位。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更好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合理的设计课件内容,注意适当“留白”课件制作上无须将专业的理论或者技能操作相关的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把全部教学内容都照搬到屏幕上,根据教情、学情大胆取舍,把最需要用多媒体展示的知识放映出来。同时,在教学内容切换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巩固知识。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容易将重点和难点知识淹没其中,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课件制作时,对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进行特殊的设计,或者用特殊字体表示、或者用特殊颜色展示、或者用制作特效强化,让学生加深对重点与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要注意的是,强化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不宜太多,要少而精,否则起不到重点强调的作用。
3、把握一个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再优秀的课件,不管是由专家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还是特级教师根据丰富的教学经验设计开发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环境,无法适于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从学校实际情况看,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环境、师资素质和个性、学生对象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同一课件很难被不同教师应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从课件思想向一种更灵活、适应不同教学情境方向发展。
四、结语
课件制作所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中多加入实践性活动,使理论与实践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在一体化的计算机课堂中应用课件制作,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堂效率,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况,考虑到其的优缺点,要考虑到其只是辅助教学,很多教师缺乏对其的正确认识以及灵活应用,如果对其运用不善,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报纸新闻;采编;写作;技巧
报纸新闻作为传统的纸媒,在媒介传播中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信息时代的发展迅猛,对于报纸新闻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是报纸无法做到的。所以,就需要从内容出l,提高在采编和写作中的技巧,从而提高报纸新闻媒介的竞争力。
一、报纸新闻的采编
报纸新闻工作者在采编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发掘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在进行采访的时候一定要真实可靠,不能够为了追求时效性而放弃准确性,同时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在不丢失真实性的情况下,选取更能够感染到读者的角度。
(一)新闻采访是注重挖掘新闻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具备一双敏锐的严谨,能够善于捕捉具有新闻性的线索,更深层次的进行挖掘。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通过群众的反应、政府政策法规的推广和实施,或者是各类会议中的会议资料进行分析与挖掘,从中找到新闻素材,发掘新闻线索。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群众中所具备的新闻肯定非常的丰富,新闻工作者要经常和人民群众沟通交流,从中寻找新闻线索和素材。
(二)新闻采访工作细致,注重真实性
现场采访工作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只有在采访现场认真观察,才能够在写出优秀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的现场不能够进行细致的观察,整理完善的资料,会导致报纸的新闻报道内容枯燥乏味。采访素材粗略,写出的新闻内容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模糊不清晰、没有吸引力。形象、立体、真实的新闻才能够吸引到受众的关注,才能够培养一批忠实的读者。甚至为了追求时效性,采访没有坚持到最后就会去进行写作,这样不能够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大忌。所以在现场采访的时候,一定要对现场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对于现场的采访记录尽可能的完善详细,同时确保真实性。
(三)优秀的观察角度
采访的过程中,优秀的观察角度不仅能够提高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能够丰富采访内容的渲染力。在自然灾害的抗洪救灾行动中,军队士兵或者是受灾群众特写镜头,能够渲染读者的情感。这类的角度观察能够给予新闻的写作更丰富的内容。
二、报纸新闻的写作
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写作思路,从标题的拟定、写作的模式、新闻内容、写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几个方面统筹兼顾才能够写出优秀的报纸新闻作品,从而提高报纸新闻的竞争力。
(一)报纸新闻的标题拟定
读者在进行新闻阅读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标题,一个简明扼要的新闻标题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所在。标题是新闻写作的开始,标题要求凝练简介,并且通过标题传达给读者内容的主要信息,才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标题的拟定也不能为了追求简洁而失去了趣味性。不同的新闻内容可以适当的选择不同的新闻标题。在拟定新闻标题的时候,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从而适应读者的理解能力。
(二)报纸新闻写作模式的创新
新闻写作区别于其他的文学写作,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要遵循“5W1H”原则,即“why、what、where、who、when、how”。在写作的时候需要用最为简洁的语言将请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完全的表述出来。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要突破固定的的写作条框,展现作者的个性,在题材和写作风格上进行创新,才能够提升报纸新闻的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站稳脚本。新闻写作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入流行的词汇,使得新闻能够更加的具有可读性。新闻写作虽然区别于其他的文学写作,但是可以进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丰富新闻的写作模式。
(三)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
新闻讲究内容为主,新闻反映的必须是客观和真实的。记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写作形式增强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客观性。适当的加入采访图片和引用新闻人物的原话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模糊不清的、具有主观色彩的词眼。
三、总结
信息时代,网络新闻的飞速发展,挤压报纸新闻的发展空间。但是网络新闻存在着缺点和弊端,报纸新闻抓住自身的优点和特长,提高报纸新闻采编写写作的质量和技巧,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够不被时代所抛弃。
篇9
一、现场指导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现场指导型模式是指在农村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养样式。
优点:一是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操作,使农民边学边看边做,直观、清晰地掌握所学技术;二是现场教学看得见、摸得着,农民学得快、印象深、掌握熟。并且可以因人施教、单独施教。
缺点:一是培训内容主要为某种具体的技术,内容单一,理论性不强;二是后继培训的开展对培训效果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农民对培训人员的依赖。
案例:翼城农广校开办“北常村高效蔬菜生产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常村是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区,农民对高效蔬菜生产有迫切的要求,翼城县农广校在北常村周边的五个村庄,筛选出文化较高、技能较强的102人开办了高效蔬菜生产教学班,进行为期三年的中专业余学习。
为了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教学班聘请的老师都是当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员,老师按设施蔬菜生产的周期跟踪指导,每周授课一次。农民将平常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搜集起来,或记在纸上,或摘下病枝,等到面授的时候,带上一大堆问题向老师请教,共性问题统一解答,个性的问题到大棚里进行现场示范指导。这种现场示范指导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当地群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每到授课时间,老师被农民团团围住,出东家棚进西家棚,为农民解决每一个生产技术问题。
2001年至今,近千人掌握了高效蔬菜生产技术,成为蔬菜生产行家能手,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以北常为中心,周围村已发展起日光温室8000余个,成为临汾市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二、典型示范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典型示范型模式是指政府、高校或者企业通过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场,树立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地进行科技学习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断档”问题,农民通过直观的物化技术和丰厚的利益引导,加快了吸纳新技术成果的过程;二是解除农民怕担风险的后顾之忧,通过典型示范园区,让农民眼见为实,亲身体会,从而自觉自愿接受培训;三是典型示范培训对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十分有效。
缺点:一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加上受人才、资金、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典型示范区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难以发挥农业资源区域优势;二是该模式存在着科技含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发展后劲缺乏等问题,导致示范带动力不够,科技辐射力不强。
案例:曲沃县太子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曲沃县太子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他们大力推广市场前景好、效益较高的瓜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开展科技培训,发展订单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1. 发展绿色果蔬花卉,提高农民产加销能力。曲沃县太子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和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超市”的经济利益联合体。公司先后建成了太子滩绿色蔬菜基地和星海绿色蔬菜基地,有15个果菜品种通过国家绿色认证,被列为山西省绿色农产品著名商标。公司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达标蔬菜收购合同,与农户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利益联结关系,将产品分级包装,年加工销售“太子滩”礼品果蔬3万箱、50万公斤的能力,增加了蔬菜的附加值。科技示范园区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水平,增加了菜农收入。同时引导农民参与蔬菜市场流通,培育了大批的经纪人。
2. 上连科研部门,下连农户,做好科技服务。示范园区上连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山东寿光市金丰种业有限公司等科研部门,聘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下连农户,提供科技咨询,做好科技服务,年接待参观学习农民近千人次。在示范基地内引进农业实用新技术、新成果,试种、试验,开展农民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还不定期举行种植技术观摩会,邀请乡镇农业干部、村组干部、种田能手等参加。通过各种培训推广观摩活动,新品种得以推广应用。
目前,该示范园区示范面积1万亩,精品园区面积1200亩。通过该园区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有15000户农民受到带动,增长了科技知识,提高了结构调整意识,农民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项目推动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推动型培养模式是以某一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采用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广播电视、参观考察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进行项目培训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培训的组织者、培训者与受培训者,都是围绕项目实施的内容进行培训,目标都很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是易组织,好开展。在组织领导、教育培训、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中,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缺点:对所选项目要求较高。一是项目推广的技术要求切实可行、节本增效,不仅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而且要简便易行;二是要求有可供项目开发的生产基地和其它必备的自然资源条件;三是要求技术与项目结合后所形成的项目产品必须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案例:孝义市科技入户培养“核心农户”。
孝义市是农业部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县,示范作物和种植模式以玉米高产栽培为主,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种植水平,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1. 选拔科技示范户。在10个乡镇100个村选拔出有文化、爱科技、生产经验丰富、群众基础良好的1000户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以辐射带动周围广大农户搞好科技兴农,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2. 召开技术指导员培训会。为了提高技术指导员业务技术水平,项目领导组办公室邀请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首席专家进行技术培训,使各参训人员明确工作方向、任务、方法、四个主导品种、八项主推技术及具体实施步骤,为搞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3. 入户指导培训。各乡镇的技术指导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对各自所指导的20户科技示范户分别进行政策宣传和集中培训。50名技术指导员对各自示范户的集中培训都在5次以上,进村入户指导在15次以上,技术指导员都与示范户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每户都备有技术指导服务卡,示范户遇到生产中的问题,一个电话就可解决。技术指导员也都通过电话、信函、资料、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解决示范户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把孝义市农业局精心印制的玉米栽培技术挂图和技术明白纸以及《农业科技入户读本》和《科技示范户手册》送到示范户家中。从而使示范户提高了思想认识,掌握了关键技术措施。
四、能人培育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能人培育型培养模式是指通过系列化培训与服务,在农村中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培养目标明确。为广大农村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通市场,勇于献身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二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系统教育,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缺点:一是覆盖面小。山西省目前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的能人培育占农民人数不到10%;二是费用高。在高校学习的经费,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给予解决。
案例:平陆县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能人。
为了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平陆县委县政府依托平陆电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平陆县委县政府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召开专门的动员会议,部署落实,下乡到基层进行宣传,并要求财政、民政、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招生任务的完成。
2. 结合实际,开设对口专业。果、桃、牧是平陆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平陆县电大工作站首先开设了果蔬生产专业;针对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村干部,又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帮助学员进一步掌握农村政策法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根据学员的家庭实际情况,增设了畜牧兽医专业,使学员学有所用,用有所获。
3. 落实资金,配置教学资源。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转移支付资金中解决学员的全部学费,解除了农民学员的后顾之忧。另外,平陆县电大工作站投入30万元,建成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师和学员休息室,配套了教室所需设备,为农民学员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坚持办学原则,确保教学质量。坚持特色办专业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针对农民学员的特点,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适应性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按照4U6的比例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坚持开放性原则,交叉进行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实训,网上教学、学员自学和巡回面授,确保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5. 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结合农民学员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办法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员党支部、班委会、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和学员在校表现通报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平陆县实施6年来,共培养大学生820名,这些“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技术和管理人才,日益成为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五、媒体传播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媒体传播型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广播、电视、音像)和印刷媒体(报纸、杂志),以及现代的网络媒体(局域网、因特网、卫星网)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内容形象直观、易懂易学;二是克服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培训资源大范围的共享;三是覆盖面广,受益人数多,且接受培训所需的费用相对低廉,学习时间可自由选择。
缺点:一是对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要求较高,需要政府部门下大力气投资建设;二是对培训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高,要求培训队伍的知识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三是培训效果明显依赖于教学软件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学软件在选题、制片等方面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满足农民需求,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案例:长治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长治市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注重科学发展,成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的窗口。
1.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搭建过程中,长治市探索村校共建、村企联建、多校合建等多种建站模式。经过两年的建设,市、县两级播控平台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铺设光缆1000多公里,建设终端站点1800多个,覆盖了全市100%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
2. 了解需求,准确定位。为了让远程教育贴近民心,长治市分别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千余名农村党员进行了走访,将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定位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理论需求,特别是“三农”优惠政策;二是科技文化需求,尤其是结合本地实际、易懂能学的实用技术;三是信息技术需求,及时提供适应本地生产的短、平、快项目和减少销售环节、增加经济收入的市场信息。
3. 管好用好,取得实效。长治市远程教育工作在对管理员的选用上,将专业知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村官列为站点管理人员,并通过各种形式,长时间地对全市管理员技术骨干进行集中培训,为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优势 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使得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它打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面黑板一张嘴的陈旧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不再单调乏味,课堂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好比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它不利的一面。下面我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缺点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以便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甚至只用一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避免多次交换使用录音机、录相机、幻灯机、实物投影仪、挂图等等,即节约了保贵的时间,又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再来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多媒体的运用,让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一)人机对话增多,忽视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不仅隔断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使课堂上的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二)多媒体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我们在教学时,大量的使用课前老师已经设计好的课件,学生不需要想象和思考,就认识了物体,这样几十名学生所认识的形象就一个样式。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一个习惯——读书可以不思考。这种定向式的、模式化的教学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辅助手段变成主要手段,造成学生兴趣迁移
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如果为了增大所教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一味增加视觉效果,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把多媒体的优点变成缺点。
(四)不能体现“以学为主”主导思想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但在使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仅仅是“教师+电脑”,这样只不过是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就与我们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
三、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电脑多媒体教学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师轻松起来,但不是完全地放弃“教”,让学生完全自由地“学”,不然,我们教师也就可以不存在了。在教学中,仍然要以师生的互动为主,通过电脑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更主动,更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课件制作应遵循简约、实用的原则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文字资料、图片、音视频剪辑等,把课件制作得既新颖又实用。但要注意的是,课件仍然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因而不能把课件制作得过分花哨,追求标新立异,强调声、光、电等效果,因为这样除了要花费教师过多的备课时间外,可能还会使教师主导地位降低,失去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掌控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度”
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任何环境下都是不能替代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者、管理者,应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学多媒体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事先制作完成的,它只是教师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学工具,它不能代替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灵活地使用教学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一味地使用多媒体,把自己变成了多媒体播放的操作员。而是要以教学为目的,把握好教学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度”,适当的、灵活地使用教学多媒体。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合理运用,不能用媒体来代替学生的实践、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不能用媒体代替教师的指导、代替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绝对的意义。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虽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还有很广阔的探索空间,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并解决,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这样,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才更能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朱秀昌,宋建新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 上一篇:广告效果的特点
- 下一篇:社区安全宣传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