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心理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 北京 102488)
【摘 要】通过打破了对心理学的传统认知,以一种电影文化的视角来解释普通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和记忆等客观心理活动、能力和意志等主观心理体验,从而让社会大众更直观地理解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不仅从电影中了解到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科学系统地认识社会中的心理现象,并更好地指导社会大众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关键词 电影心理学;感知;记忆;能力;意志
1 感知
感觉和知觉是个体心理中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个体对外界事物的刺激都需要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通道来接收,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感知觉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可以为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更高级的认知活动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黑泽明的《罗生门》这部电影中,就可以看出感知觉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统一,四个证人描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故事情节,或许就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不同,每个人都会在社会角色,记忆水平,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表达能力,动机需要以及情绪体验等方面有所差异或倾向。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曾经说过,“存在即被感知。”,存在是相对的,而我们感知到的或许是一种存在,或许只是一种错觉。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本质上看到的和听到的只是一些有排列和组合的光波和声波,并非颜色和声音。所以说,当从客观世界中获取新的知识的时候,要相信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所有的知识和真理都是被人们想象和建构出来的。比如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能再使用中学的程式化学习模式,而要跳出原有被禁锢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用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和接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知识。不仅是心理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物理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霍金的《时间简史》,甚至到目前崭新的研究领域,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范式,或者说是所谓的“永恒真理”。正如西班牙民间的一句谚语一样,“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上,既没有真理也没有谎言,所有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看世界时所用镜片的颜色。”
2 记忆
记忆中的“记”代表着识记,“忆”代表着回忆,记忆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过去识记过的经验,在现在时刻回忆的过程。记忆不但连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还是连接感知觉与思维、语言的桥梁与纽带。任何一种高级信息加工过程都不是在一个时刻进行并完成的,就好像看电影一样,假如大脑没有记住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情节,没有回想起一个个单独出现的故事画面,就不能把每一时刻电影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所产生的体验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对电影的总体印象,评价和思考。
而《记忆碎片》这部电影可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记忆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记忆,他的内心世界会产生怎样的矛盾。正如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莱昂纳多在失去短时记忆之后,只能通过照相片并加以备注的方式获得记忆的片段,但即使这样,失去记忆的人也很难把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有逻辑地组合成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而对事情的前因后果的理解造成混乱。
最核心的问题还并不是失忆给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而是无法了解自我以及存在的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基本的哲学思辨问题,在生活中的有些时候还会困扰着普通人,何况是失忆的莱昂纳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莱昂纳多在失忆的条件下,还可以意识到他存在的意义在于复仇,虽然他的行为和观念可能是片面的,消极的,甚至是违法的,但是他可以意识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相反,面对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世界,我们现代人是否完全排除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和干扰?是否还记得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的。也许是我们身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经意间对物质的欲望愈发强烈和敏感,物质世界让我们跑得太快,以至于精神灵魂世界被遗弃在过去的某个角落里,可悲的是我们身陷囹圄却不能自拔。从这个角度看,失忆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种暂时的休养生息,它可以让人类清醒地觉察到此时此刻的状态,让人类发现是否和你开始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有所偏离,让人类重新关注在主我的角色上,而不是客我, “勿忘初心”一词也是就是对人类记忆本能最好的见证和说明。
3 能力和意志
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发展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能力和人格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这些是一种区别于他人最明显的方式。而能力作为一种个体认知和行为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个体,能力的测量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
通过电影《阿甘正传》不难看出,能力衡量的标准不一定就是智商,主人公阿甘就是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时,却在橄榄球,乒乓球,从军,捕虾经商等生活中各种领域和方面都取得成功,现在学校中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所以对能力的认知需要运用一种全新的视角。
而通过后天培养来提高能力的一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志。无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多么的充足,但如果个体内心中没有意志作为精神支柱给予支持,那么个体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就变得十分渺茫。意志与人类的动机和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对认知和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来坚定人类的信念和理想,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和计划。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最后欧亨利式的结尾让观众看到了主人公安迪内心中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意志,意志可以让他在面对无期徒刑的牢狱生涯时形成强大的抗逆力;可以让他在越狱过程中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时形成强大的抗压力,从而可以让他在梦寐以求的墨西哥海滨与老朋友相聚。
有趣的是,这两部同年度进行奥斯卡金像奖争夺的电影,把心理学中的能力和意志两个概念结合在了一起,并赋予了新的意义。能力和意志是密不可分的。观众看到了阿甘许多方面的天赋,但是这些都归于一个本质——“跑”,这种横跨了美国的跑步就是阿甘无人能比的坚定意志所驱动的。而只有安迪一个人成功地越狱,也不只是在于他十年如一日的意志进行挖洞,同样也要求他有一种精通财务制度的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可以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最佳的选择。总而言之,一个人必须具备全方面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两方面因素,把外在资源和内在素养进行有机地结合,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就像企业家宋美遐女士所说:“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4 总结
篇2
一、透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个体心理也具有社会性。虽然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着个体心理水平与群体心理水平两条路线展开,但应当明确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而是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族群心理。
篇3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一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二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第三,教育心理学给我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为我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第四,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三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学习的心得: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篇4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课程改革 公共心理学
公共心理学的课程重点是培养职前教师的心理素养和职业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应用,树立自觉的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技能和专业品质。高等师范院校的心理学教学普遍存在重视不够、教材缺乏更新、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病,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从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确立公共心理学的专业地位,使教育改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师范教育关注的重点是教育的学术性和师范性,其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教育能力的发展,是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公共心理学教育课程集中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综合大学的主要标志,通过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其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是高师教育改革的最佳切入点。自我国2002年开始实施教师资格证的招教考试后,教师的聘用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其中教育心理学内容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师范学生必须通过国家的资格证考试和招教考试,才能开始从事教师工作,因此高师院校开展公共心理学的必需课程既满足了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需要,又是学生成为合格教师的重要前提。纵观我国师范教育的心理学教材大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纲要为主,重点在于提供给高师学生扎实、系统的心理学概念和基础理论,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没有和学生未来的工作活动紧密联系,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没有指导意义,因此,改革普通心理学为框架体系的公共心理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心理学教材内容偏于理论化,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许多学生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对这门功课充满期待,认为心理学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联系紧密,学起来一定轻松、有趣,实际学习中才发现,心理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单调,缺少实用性,学起来比较枯燥,传统的心理学教学内容定位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如感知、记忆、思维等,简化了普通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对个体现象的思维规律进行了常识性的介绍,忽视了相应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认为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理解学习心理学对自己今后工作的意义。
2.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滞后。
我国师范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学长期受教学理念的束缚,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没有突破,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往往是说教、书本的原样展示,教学手段凝固和僵化。心理学教师高高在上,占据三尺讲台,面对底下数十甚至一二百学生的合并课堂,进行灌输式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倾听,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需要往往被教师疏忽,难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关注,形成有效反馈,这种陈旧落伍的教学方式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大障碍。
3.学习评定方式单一。
学习评定是高校教学的教学形式之一,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应用情况进行测量和评定,系统地组成学生的学生情况信息,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当前的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依旧将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和效果的唯一法宝,过多地纠缠在心理学名词的概念理解上,缺少实践性的问题处理,将人类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变成呆板的专业术语和背诵资料,产生出一大群不假思索、死记硬背、应付过关的学生群体,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对心理学知识产生更多的疏离感,学习兴趣逐渐消失,久而久之就敬而远之。
三、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措施
1.修正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调查证明,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方面的综合发展决定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教育核心,明确制定出合理的课程实现目标。首先,应通过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和了解青少年、儿童心理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他们的心理发育成长的过程,加强事业基础技能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扎实基础;其次,应从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奠定学生今后工作的坚实心理基础,着力培养师范学生作为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突出教育目标的师范性、适用性和当代性,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知识素养的和谐、健康发展。
2.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公共心理学教学不可能解决所有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因此,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课程体系应缩小教育内容的范畴和外延,精练教学重点。如心理的生理基础这部分课程,内容相对晦涩难懂,与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联系不多,难以体现出公共心理学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应科学合理地重新构建适于高师院校中小学、幼儿教师专业的心理学教学课程,从适用、发展的角度规划教学结构,帮助学生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常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技能和心理规律的探索,提高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发展,充分体现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践意义。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结构构建不应拘泥于某种形式体系,而应将所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精练的选择和提取,经整合后形成三大板块: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②青少年心理成长特点;③心理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这三大板块内容应包括、心理实验和测试、教育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学习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测量和评价等内容,结合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和典型的心理学案例,与课程教学的实践目标相匹配,对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修正并加以完善,让学生乐学、易学、爱学,学以致用,教师教有所获。
3.优化教学手段。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的课程改革应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和课程载体,改变以往单调、空洞、枯燥、脱离实践等现象,实现现代化的、生活化的、多元性质的教学改革,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教学材料,实现心理学科目的案例化、情境化、超文本化和网络化,熟练应用各种视频、图像、影视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充分启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功能,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将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心理学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
4.完善课程实施方式。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施应注重情境化教学和问题型教学的设置,将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特定的教育背景、教学问题联系起来,借助各种形式的案例作为教学载体,承载相应的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学生通过深入解读和分析各种心理学教学案例、深刻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在特定环境和背景下应用的基本条件,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当前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在课程实施中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开放性和针对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凸显心理学教学的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将一些经典实验搬到教学课堂,通过实验演示、实验室操作、心理问卷、投射实验等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我探究,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心理学教学离不开基础性实验,是典型的实证学科,实验教学在心理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等师范院校应加强心理实验教学阵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小组讨论、专题讲座、话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增强教学成果的有效性。同时,也可深入挖掘“微格教学”,将教研成果应用到心理学的课堂实践中,选取教学内容中的典型部分,安排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并分组轮流开展这一活动,使学生在各环节的实施、开展环节中体会到对心理知识的细化理解,同时使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检验和提高。
5.改换传统课程评价模式。
高校教师应研习国内外教学评价的最新成果,修正传统的公共心理学教学评价模式,形成新型的双重评价模式,即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被称作过程性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从而调节活动自身,促使目标顺利实现;总结性评价是结果评价,需要针对教育过程的结果做出评断,是全过程的检验,包括学生课上、课下的表现,问题的讨论、资料的查询、小组的协助学习、社会调查和实践等。教师将评价结果按一定比例综合,形成相对客观的综合评价系统,消除一次性考试结果带来的影响,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补漏拾遗,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学辅导和学习帮助。双重评价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实践和思维发展,将传统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和现代教学的表现性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出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教育师资队伍,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应顺应时展,理论联系实际,规范师范教育目标,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突出高师教育的时代性、师范性和应用性,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输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婧.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刍议[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4:81-84.
[2]金荣.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1:193-194.
[3]姚曙光.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2,01:92-93.
篇5
关键词: 公共心理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考核方式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是我国心理学教学中涉及面最广、影响面最大的一个教学领域,也是心理学服务于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1](14-17,13)作为高师院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公共心理学担负着三重任务:一是向学生传授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二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从教技能,使他们能用所学的心理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不仅自身具有健康的心理,而且能对未来的教育对象――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与教育。这三方面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范生的质量。作为一名师范生,一名未来的教师,如果只对所教专业具有较高的水平,那么,仅仅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掌握了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的有关理论,则有助于解决怎样教和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所以说,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与学习对师范生师范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0年,国家教委师范司对一些地区的高师进行调查,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点:一是学习无趣,二是学后无用。[2](121-126)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不尽如人意,急需改革,这已是心理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共识。因此,如何改革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提高培养质量,使其更好地为培养合格师范生服务,已成为高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高师公共心理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行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理论联系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
教材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编写的具体教学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重要源泉。教材编写是否科学,教材内容是否具有最优结构,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就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看,我国现行的绝大部分公共心理学教材属于普通心理学的性质,它们大多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适当讲授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知识。这类教材体系虽然力求紧密联系教育实际,突出师范性,但由于没有把各心理学科的内容有机地组合成整体结构,使知识融会贯通,因而许多内容使人感到生硬、牵强,且多有重复,实际上削弱了师范性,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行公共心理学教材知识的陈旧和公共心理学课教师知识结构的老化现象,也已成为制约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瓶颈。教师讲授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上,几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脱离教育实际,基本上没有反映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例如,“心理的实质”、“心理的生理基础”等内容,占的篇幅较多,而学生学了以后用处不大。虽然大多数教师都注意了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的联系,但一般停留于“大教育教学”的范畴,真正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不多,而且,联系师范生未来教育对象的实际不够,特别是联系师范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实际更为少见。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教师认为学生没有心理学知识基础,惟恐学生难以弄懂新的理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小学教育实际缺乏了解,难以把与中小学生学习和教育密切相关的知识反映到教材中。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直接参与才能对其本质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但绝大多数心理学教师对目前中小学情况缺乏了解和认识,造成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因而使某些教师讲课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不生动,在指导学生把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由于普通心理学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相当的距离,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学生只是迫于考试,才去应付上课,公共“必修课”就成为公共“逼修课”。[3](58-61)
在学的绝大多数学生,今后都不会从事心理学的科研,他们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找到能解决他们自身面临的身心问题的答案。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所导致的心理压力、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是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增强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是学生之所需。学生很想通过学习心理学解决自己及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学习指导、心理适应、情绪处理等问题。而现行的公共心理学教材虽然介绍许多心理学内容,但并没有突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缺乏对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对其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教育的知识的指导,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补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学生所需,更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学校还刚刚起步,所以公共心理学课在很大程度上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另外,师范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素质如何,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下一代人的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陈旧。
目前,公共心理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在课堂上按照“一概念、二过程、三分类、四因素、五培养”的固定模式,空讲理论,使心理学变成“解释现象之学”。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的因素。这是因为:第一,部分普通心理学知识比较陈旧,有些内容即使教师不讲,学生也能够领会,所以教师用讲授法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热情;第二,运用讲授法教学时,教师居主导地位,师生间和同学间缺乏有效的情绪、情感和思想沟通,学生学习心理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有些教师受自身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将心理学最新和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讲得被动、学生学得消极,课堂上学生不能将概念原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考试时死记硬背,过关了事,严重影响了公共心理学课的教学效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在课时少、内容多、班级大等条件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大多学生传授大量的系统知识。但是该方法缺乏信息反馈,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丰富他们对职业角色的认知和体验,使心理学难以致用成为不争的事实。
尽管实验方法在心理学学习中起着难于估计的作用,但实验演示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没有被纳入教学过程中。实验之于心理学教学完全是可有可无的或者说是几乎被抛弃遗忘的。在这方面,许多学校固然由于经费的局限而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但公共心理学教学若不能形成一套自己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体系,即便配置了一起设备,也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验方法的被忽视,使学生虽然学了心理学知识,却难以形成教育科研的能力。
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公共心理学在教学手段上过于简陋和落后,甚至“一本讲稿,一支粉笔,一张嘴”就包揽了全部的教学。由于公共心理学教学缺少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导致该课程在教学中难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不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当前,国内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育和教学领域,计算机多媒体进入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手段的改革也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单调的方法和陈旧的手段使心理学教学完全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这门学科的科学性被大大地削弱了。
(三)考核方式单调、欠公正。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过去的公共心理学课注重对知识的考查,忽视对能力的考核。学生只要背好笔记上的内容,就可以应付考试,甚至取得较高的成绩。而且考核也大多是期末算总账,一卷定终身。这样的考核,学生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背上几天,就可顺利过关。可是,考完不久,所背的东西几乎全部忘掉。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高师公共心理学要完成其所担负的任务,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改革。
二、公共心理学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突出师范性
公共心理学是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应具有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一门课程,不能把普通心理学为主的理论作为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全部内容,而应是一门突出师范性特点的综合性课程。教材内容应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教师职业活动的需要,以及教育对象的需要。师范生将来要参加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如何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和遵循心理学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安排公共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以师范生未来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来设置心理学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联系教育实际的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学观点,锻炼和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缩短教育适应期打下理论基础。心理学教学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资料,努力发掘对中小学教育实践有普遍意义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心理学的思考。一方面,这些内容恰恰是教材中所缺乏的;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因此教学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是当前最新的理论(如多元智能、情绪智力等)与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相结合。这些都将直接和教师的职业联系起来,和高师生自身的心理发展联系起来,从而体现鲜明的师范性特点。
2.突出应用性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在于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这就要求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必须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即对中小学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反映在教材内容上,就是要删除、精简普通心理学中诸如“心理的生理机制”等理论性过强而又对中小学教育实践指导意义不大的内容,增加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的知识,如学习理论、教师心理、学生心理等内容,力求理论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运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心理学涉及的原理、规律都能实现具体化,即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怎样应用的问题上去。教材内容涉及到应用心理学理论于教育实践时,应尽可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力求解决师范生毕业工作后经常反映出的问题:虽然学过心理学,但面对具体的教育或教学问题,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教材中要尽可能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技能,如心理测量和诊断,自信心训练,归因训练等。
此外,现在许多年轻的心理学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在高校任教,对普通中小学教育实践了解不多,对当代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特点不熟悉,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苍白无力。因此,年轻心理学教师应经常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作系统的、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新一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丰富自己课堂教学实际内容,为进一步突出师范特点奠定基础。
由于相当多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因此,在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中较系统地介绍一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3.突出时代性
在课内课外学习内容中为学生介绍各章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既可以使学生看到课内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学科前沿存在的联系和距离感,激发他们求新求异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减缓所学知识的老化进程,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思维方式。
教师可通过列出阅读书目,推荐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课外实验的条件,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等非正式课堂的隐性的教、间接的教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有了理想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传授。尽管讲授法传授知识的效率高,但实践证明,单一的讲授法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有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
教师讲授要避免满堂灌,实行启发式教学。变学生单纯接受者的角色为既接受又参与教学活动的多重角色。例如,讲“注意”这一概念,虽然这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在生活中熟知的,但是,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却很让人费解。可以不从定义出发,而是先让学生抬起手腕把手表靠近耳朵,要求学生在听清手表滴答响声的同时努力阅读。结果,学生发现,自己总是时而听见表响,时而看清文字。据此,再分析指出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集中性”,并概括出“注意”的定义。所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练习参与,对抽象概念的掌握会更加牢固。
心理学作为一门中间科学,其研究的结论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实验。学校应像对待物理课、化学课那样重视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除了实验仪器设备等硬件之外,还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等设计开发一套高师公共心理学实验教材,以便教师运用实验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生动性和针对性,丰富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较多,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应把演示实验看作是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例如,在讲“识记目的和任务的明确性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时,可以做这样的演示实验:用不同颜色的纸制作四张卡片,实验时先向学生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计算图片上数字的和、积各是多少?”让全体同学都集中注意后,把四张图片分别向学生呈现5秒钟,待学生算出结果后,提问下列问题:“这四个数字的和、积各是多少”?“这四个数字分别是几?”“它们都分别写在什么样的几何图形内?图片是什么颜色?”学生对第一个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因为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对第二个问题也都能回答对,因为要计算必须记住所看到的数字。而对第三个问题则多数人回答不上来,因为它和要求完成的任务无关,没有明确的目的。通过这个简单有趣的实验,验证了“识记效果对识记目的任务的依存性”,使学生对这一心理规律产生口服心服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这条规律的记忆。[4](31-33)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他们较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同时培养了求实的科学精神。开展心理实验教学应成为高师公共心理学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因为心理实验具有直观性,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将内隐而复杂的心理现象以生动活泼和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改变学生对心理学枯燥、抽象的认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懂度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心理学理论教学的深入和完善。
公共心理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利用多媒体手段能丰富感知,加强记忆,向学生输送声、光、色、形等刺激,把教学内容简明具体,从而使抽象原理变成可视可感的形象,促进学生观察,加深印象。同时,结合教学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比如,把繁琐枯燥的“脑的结构”的内容放到录像教学中,使录像与课堂教学内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技术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使教师能够更为灵活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师指导观察、引导思考、组织讨论、分析评价、总结归纳等活动大大加强。
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后,能够帮助他们认识他人、认识自己。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所讲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一些心理测验,如人际关系、性格、能力、气质及心理健康测验等,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心理品质的优缺点,理解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并且学会尽量正确地观察和理解他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并指导学生自学,开展课堂提问、讨论等,这样能够使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把课堂教学同开展专题讲座和咨询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帮助解决,反过来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其针对性更强;组织学生分析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情境;增设心理学的选修课;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等。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革考核制度,使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一个考试应展示知识的相关内容与用途如何获得与迁移。考试的中心是让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目的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对心理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并从自己的需要入手去查阅有关书籍。
心理学的考试往往是概念、基本原理等记忆内容较多。考核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考记忆内容,应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考核。可以出没有现成答案的灵活性试题,如解释心理现象、教育现象,进行案例分析等。在考试范围上,不能只考教师讲过的、课本上的、笔记上的内容,应适当增加一点课外的、要求学生自学或阅读的内容。期末考试试卷的组成应是:记忆内容(基础知识部分)、能力内容(运用原理部分)和课外内容(自学部分)的比例为6:3:1。
为了解决期末考试一卷定生死的弊端,可以采取分散考核的方法,即将考试制度的百分制三七开,平时考核占30分,期末考试占70分。平时考核的30分包括:出勤5分;课堂提问和讨论5分;资料查阅5分;作业和小论文5分;期中考核10分。这样,既控制了学生的出勤率,同时又通过提问、讨论、作业和小论文等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
总之,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发展。而这项改革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收到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家楣.面向21世纪的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3):14-17,13.
[2]卢家楣.对提高公共课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2):121-126.
[3]秦金亮,程素萍.拓展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空间的初步尝试[J].课程・教材・教法,2001,(3):58-61.
篇6
一、教育哲学的研究
在这个领域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及其价值的看法。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人们一般 会遇到这样一对似乎不太容易调和的矛盾:即音乐作为一个学科现已形成的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与儿童为自 身成长而在这一领域进行实践的自然、活跃的需要体系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价值对应关系。本文并不准备 对音乐哲学史上两千多年以来的功利哲学与审美哲学的价值观之争做分析或评论,但作为理论思考又不能完全 回避这一问题,所以必须首先将本文所讨论的哲学前提阐述如下:公民教育的一般性目的是把儿童培育成身心 健康的、有能力的、有良好和丰富个性品质的、有为社会服务热情及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因此,教育所选择的 每一门学科都应明确是为了促进这些理想目标的实现。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教育这个特定领域中,学科仅是被 利用为帮助儿童达到理想发展目标的媒体。音乐学科自然也不应例外。因此,对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来 说,在设计、实施音乐课程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挖掘音乐的特殊潜在教育价值去促进儿童的发展。 如果音乐本身包含了表达、交流、创造的意义,那么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意味着让儿童们亲自到音乐活动中 去获取表达、交流、创造的经验;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而不仅仅是让儿童通过学习(识记和练习)来掌 握(继承)人类社会业已形成的音乐文化(包括知识体系和价值观)。理想的公民音乐教育应在最终使儿童将 其在音乐经历中所获得的一切有益体验的营养渗透到他们“生命的每一个细胞”中去。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将对 音乐美的认识和对音乐爱的热情组合进他们的智力和情感领域,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
鉴于以上这些基本考虑,我们以为:在音乐课程的具体设计、实施过程中,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 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程序的编排等一切方面,都必须以儿童发展对实践活动的需要为出发点。任何 时候,音乐的体系都应服从于儿童的体系。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在这个领域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对音乐这一特殊的实践领域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在讨 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一般又会遇到这样一对似乎不太容易调和的矛盾:即欣赏作为一种相对歌唱、奏乐、 律动、游戏或读写乐谱来讲而特指的倾听音乐的活动与欣赏作为一种能够使人自觉地、长时间地沉迷于音乐中 的心理、行为状态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就在其音乐教育心理学名著《学校音 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反复强调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在 这里,欣赏被定义为: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的情绪、情感去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自我发展。本文 并不准备分析评价目前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学的其他领域一般是否达到了上述境界,但应该指出:目前我国普 通学校的欣赏(倾听音乐)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 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录像或现场表演)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唯一教学 程序--的课程模式,显然是与儿童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的。这种课程模式的不合理性也正是 目前普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很少能够真正达到上述理想境界的主要症结所在。
近现代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音乐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早已在诸多方面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 量的有用信息。以上结论便是在这些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下面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首先,近代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探究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加入和获得、接纳获得交流机会的需要 是激发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需要。由于参与行为能够使人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许多方面需要的自我满足, 从而能够进一步激发人的参与欲望和参与行动。
近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成人,特别是音乐修养水平较高的成人,他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通过无外 显行为的内部操作来设置期待和获取期待的满足。而缺少音乐经验的儿童只能更多地通过可见的外部操作来产 生期待和追求期待的满足。欣赏主体企图从音乐中获得某种体验的期待是欣赏热情产生的最原始的动力,而期 待的不断满足则是欣赏热情不断保持并增长的强化剂。因此,没有期待和期待的不断满足就不会有欣赏热情的 激发、保持和增长,也就不会有真正主动和持久的欣赏行为。
从上述研究的结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普通学校中绝大多数缺少音乐经验的儿童来说,缺少外部操作参 与强化体验的单纯性倾听的欣赏方式是不能够满足儿童对音乐实践活动的操作参与需要的。因此,在单纯性倾 听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儿童不太容易产生真正持久的欲望、热情和主动的欣赏行为。
其次,近代学习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冗余度过低的刺激,不易激发起主动的探究、操作行为。主 动的期待和主动的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冗余度基础之上的。该理论提醒我们:成人,特别是音乐修养水 平较高的成人,音乐信息对他们来说一般总是有较高的冗余度(熟悉程度),因此他们自然能够长时间地主动 地将自己沉浸于对音乐的探究之中。而对于缺乏音乐修养的一般儿童来说,音乐信息对他们来说总是冗余度过 低的。因此在儿童被要求安静地倾听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都会很到迷茫和厌倦 ,希望能尽快结束或退出这种活动。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普通学校中绝大多数缺少音乐经验的儿童来说,冗余度过低的内容,无论就音 乐价值评论体系来说其品位多么高,就音乐知识体系来说其体系多么完善,儿童若不能很好地接受,其所有的 价值都将得不到充分的实现。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选材上、设计上都必须努力确保儿童对所将关注的音乐有必 需具备的冗余度。要做到这一点,在选择欣赏作品、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根据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 ,以儿童的经验为基本的出发点。在选择欣赏方法、设计教学程序时,也要依据儿童对该作品中各种因素的熟 悉情况和儿童音乐操作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任何一个可让儿童轻松愉快地接受的,具备完整音乐意义 的结构单元,都应有可能作为“开始”,而后可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逐步深入。而不是生搬硬套“整体--分 段--整体”的倾听模式。
再次,普通心理学的感知觉研究早就指出:人在感知一个特定对象时,开放的感知觉通道越多,对特定对 象的把握(理解、记忆)就越全面、越精确、越丰富、越深刻。另外,近百年来,音乐感知心理、音乐教学心 理的研究也反复证明:音乐感知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听觉感知活动,而是一种多种感知通道协同活动的感知活动 。其中运动,特别是大肌肉的运动,对于儿童的音乐感知效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持、强化作用。因此, 对于普通学校的绝大多数缺乏音乐经验的儿童来说,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可见的(教师可以观察到的)、可控的 (教师可以引导、控制的)外显操作活动应该是儿童倾听欣赏的主要伴随活动方式。另外,教师应努力挖掘一 切可能性,帮助儿童来充分利用他们的各种可能利用的感知通道来对音乐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探究 ,而不是机械地限制于倾听欣赏。
最后,音乐欣赏心理学的研究还指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群、同一人群中的不同个体在感知 音乐的刺激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四种反应倾向的类型:①较注重音乐的音响形式;②较注重音乐所引起的情绪、 情感;③较注重音乐所引起的视觉表象;④较注重音乐所引发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思考。本文并不准备评价这些 倾向类型之间的价值差异,而是一般地赞同: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来看,这些反应的类型及其经验 ,对儿童的发展均是有益的。教育工作者应使儿童能够有获得最为全面、最为丰富的各种经验的机会;同时, 也应尊重和注意让儿童有机会去发展他们自己的更具有个性的体验类型。
鉴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普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应侧重于通过优秀音乐作品帮助儿童提高感受 、理解音乐的能力;积累优秀的音乐作品,建立有质量有个性的“宠爱曲库”;享受参与的快乐和培养以音乐 的探究热情。这样,音乐欣赏与其他活动的主要分界线就在于:音乐欣赏活动不特别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 展而更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工艺学的研究
谈到工艺的问题,就自然不得不涉及我们所面临的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及儿童所将面临的音乐的具体情况 。
首先,我们在选材时,应考虑的是音乐对儿童的可感性、可接纳性和可参与性。在这里,歌曲和所谓的标 题音乐并不一定是仅有的最为理想的选择对象。因为,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感知对象的外在运动方式往往 比对象的内在意义更具吸引力。因此,音乐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是否鲜明突出,结构是否方整,长度是否适宜 ,可参与性是否充分等都是我们选材的重要条件。有时,为了满足这些条件,对一些作品还可以做一些改编工 作,以使之能更符合于儿童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选材和做了必要的改编工作之后,紧接着便是选择合适的参与通道和为帮助儿童顺利打开这些通道而采用 的辅助材料。在诸多的感知通道中,我们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除声音听觉通道以外,其他辅助通道即为运动觉 、视觉和言语知觉。动觉参与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指用跟随音乐做动作、歌唱或演奏简单打击乐器的方法 来感知和表现音乐;视觉参与的方法主要指用欣赏或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来感知和表现音乐;言语参与的方法 主要指用欣赏、表演、创作文学语言的方法来感知和表现音乐。
接着要考虑的便是程序。程序的编排主要需根据儿童的能力和作品的复杂程度。通常在儿童能力较弱、作 品难度较高的情况下,欣赏宜从一个局部或某个要素开始进入;而在儿童能力较强、作品难度较低的情况下, 欣赏则可考虑从较大的局部开始,也可以考虑从整体开始。
最后还须提及的是教师在实施欣赏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所通常采用的指导方法。教师在指导的态度、情绪方 面应与音乐的形象、情绪相一致。教师在语言的指导方面,讲解、描述应尽量艺术化、儿童化;提问要具体明 确并具有启发性。教师为儿童的参与性活动提供的指导性材料应具有艺术性、儿童性、简洁性和开放性。教师 为儿童提供的参与范例应具有开放性、启发性、艺术性和接近儿童水平。
四、实践和实验证明
儿童在本文指3-13岁(小学及幼儿园年龄)的儿童,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特点是更注重活动的过 程和兴趣。因此,从一般情况看,让儿童较长时间积极、主动地沉湎于音乐探究活动是比较困难的。四川教育 学院姚文忠老师经过对中学生的较大样本的测查统计后。将“能长时间沉湎于音乐之中”定义为:能集中注意 聆听陌生音乐达到5分钟时间。而本人对大学生所做的类似研究也证明:一般在被要求倾听的情况下,能集中 注意地聆听音乐,并能将这种状态保持到5分钟以上的情况是不多的。当然,以上的报告是在实验室研究的条 件下做出的。在我们所做的另一个研究中,在自然的集体教学条件下,在设计组织良好的教学情境中,3岁儿 童组中有70%-90%的儿童能将“沉湎状态”保持15分钟左右;而6岁儿童组有70%-90%的儿童 能将“沉湎状态”保持到30分钟左右。
1991年,我们在幼儿师范学校2、3年级学生中做了“听、视、动同步感知”与“单纯聆听感知”结 果差异的实验研究。经测查统计表明:在曲式感知的准确性和愉快体验的强度两方面,含辅助感知因素的实验 组和不含辅助感知因素的控制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篇7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篇8
摘要:“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中过滤器理论来探讨认知心理学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2007版)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过滤器模型;口译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目的是揭示如何认识世界,人的大脑如何储存知识、解决问题。它以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面貌,在现今同领域研究中有巨大的影响,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潮。本文选取其中的过滤器模型理论,浅谈其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一、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及方法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2007,3页),核心是揭示认识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实验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
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理论影响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1世纪50年代中期,是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1956年若干专家学者发表的几项重要研究展现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这些学者和专家包括:Miller对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作了信息的加工说明,Chomsky发表了对转换语法的形式特点的一个早期分析,随后Goodnow、Bruner和Austins阐述了策略在思维活动和认知理论中的作用,例外还包括Newell 和Simon。等人。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得到迅速发展,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认识心理学兴起以来,对许多心理学分支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在对心理过程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前在普通心理学忽略的如:表征、记忆结构、认知策略等得以恢复或体现。另外,认知心理学同时也对相关领域的实践产生了影响。
三、过滤器理论及其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1.过滤器模型理论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 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过滤器理论.该理论认为:神经系统因为自身信息容量有限,信息进入神经系统后,首先完成信息过滤,部分信息得以保存并进一步加工,另一部分则不过滤阻断在外,被人遗忘。Broadbent把这种过滤机制比喻为一个狭长的瓶口,一部分水通过瓶颈进入瓶内,另一部分则留在瓶外了,这种理论也叫做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这个模型后来被Welford(1959)称为单通道模型。这个模型中,过滤器的选择作用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的制约的。
2.过滤器模型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口译又名口头翻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源语言转换成目标语的方式,以达到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口译按工作方式分为连续(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又叫交替传译、逐步传译)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通过分析该口译定义,不难发现口译过程是信息感知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的过程;信息通过 接收解码记录编码表达 这五个阶段完成交换目的。观察这一系列过程不难发现,Broadbent提出的过滤器模型理论在交替传译的过程中有很好的应用。期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首先Broadbent认为,外界信息量大,加之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 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挑战便是能否接收到有效信息而记录下来。下面是两段口译资料及笔记
举例1.
We know that there is a big deficit between France and England and between France and Canada.Would you explain whether there 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rade deficits,and what France policies towards th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trade deficits are? We think you are adopting double standards.
过滤并记录的notes: 赤 F & UK
F & CAN ? 区
?F pol
双标//
口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在口译表达倩对信息进行记录的情况,面对信息量大且求在有限时间避免遗忘。为了记录到有效信息,译员首先在听的过程中滤掉发言人话语中的次重要词、重点记录下事件发生的主体,关键动词。然后过滤掉言语中重叠部分,以达到不重负记录以节省时间。其余被过滤掉的信息则部分属侧重要信息,
其次,以上通过笔记记录下来的信息处于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则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译员头脑中和重复笔记中,其他部分则被遗忘。因此口译的难度就体现在译员应在短时间内进行记录和复述,单复述过后信息则迅速衰退。另外在口译过程中过滤器的又一功能体现在语言的转换中。
举例2
“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公司及全体员工,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董事长先生和美国的同行们,表示我衷心的感谢。”
Notes:1st
公司
成员
个人
chair
从以上两个口译过程不难发现,译员采用中、英文和符号等方式记录,单最后呈现的则是目标语一种语言,这一过程译员仍使用了过滤器来对记录信息进行陈述。这一过程近似等同于信息的贮存和识别。Broadbent认为: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贮。这种过滤器类似于波段开关,信息存在不同的通道阶段。在口译的最后表达阶段,过滤器打开最后一个波段,译员完成语言识别和目标语的转换。
四、结论
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富有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对相关领域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期中报告“开窗”实验、相加因素法和本文中的过滤器模型理论。过滤器模型理论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理论上都对口译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相信口译实践在现今社会长足发展的今天也会在很大程度促进过滤器模型理论和其后来理论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参考文献:
[1] 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育出版社,2006.
[2] 梅德明.通用口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汪安圣,王.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论文摘要: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的当今社会,积极将心理学植入教育当中,洞察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是对新时代下教师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对心理学进行综合概括;结合具体案例,对如今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介绍。最后,对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进行分析;希望该课题的探讨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活”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学习环境,让初、高中学生在正确的引导和全面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引言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 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初高中学生心理状况
初、高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10—12岁是25分钟,而12岁以后则是30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时间段里面进行传授,而其余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等,既避开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教师重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其实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导致材学不但给老师有效教学提出了难题,还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甚至是心理上的障碍,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使之达到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是除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外,毫无疑问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辅助的。
例如在教授12 个表示月份的单词时。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教师还可结合人的学习记忆曲线走势,科学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和复习时间计划表,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兵法有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降低学生在知识吸纳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曾经就读于本校的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也不愿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助老师。通过我私下了解与耐心沟通,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喜欢足球,而且足球踢得很好,因此我推荐他做了班级的足球队长。通过组织球赛,让这个本来性格孤僻的孩子找到了信心,也通过比赛慢慢和曾经生疏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总之,科学的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需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与初、高中学生的教育密不可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速学生心理成熟,使其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人民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让心理学伴随着我们教师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施江玉,李辉.《对罗杰斯教育理念的再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第01期
篇10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是学校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指导学科之一,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及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其主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帮助学生如何看待、分析及处理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这对于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开设的目的及实现程度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教育过程,了解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及个性的心理规律;理解学习心理方面的理论以及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同时,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读懂和该学科相关的文献并进行简单的有关内容的研究。
实际上,学生们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一些心理规律及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但是真正把学到的这些理论用到实际教育问题的分析中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学生继续学习进行更多的实操练习。这就体现出了实践场所的重要性,只是目前,很多大学里这种随时可实践的场所太少了。所以学生们学完这个学科后很多内容停留在理论层次上,可能并没有变成可操作性的知识。
另外,学完这个课后,很多学生对该学科相关的现象感兴趣,并且在主动自己尝试研究,这方面达到了开设该课程的目的。
三、对课程内容的处理及教材利用情况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很多心理学基础理论,课程重点放在课程理论的分析和讲解上,同时结合教育实际案例集体分析讨论。本课程所订的教材《当代教育心理学》结构很好,将该学科的内容分为学生心理、教师心理、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五部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两部分,所讲内容的顺序和结构基本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和结构进行的。
本课程的相关课程有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心理与教育统计,其中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心理与教育统计是教育心理学的前继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和这些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既要明确这些课程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和前提,又要保持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和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避免这些课程内容的重复。
四、该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及效果
该课程主要采用讲授的形式和结合案例集体讨论的形式。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言语解释理论的同时配有证明这些理论的实验视频,使学生们在理解实验的基础上更容易掌握理论。同时在介绍理论的应用时,穿插一些相关的教育现象、教学现场的小视频或漫画形式的案例,这样避免内容呈现形式的单一造成学生的视、听觉疲劳。比如,在讲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时,每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到什么水平,只是用客体永久性、思维集中化、不可逆这些简单的词描述,学生们可能不太明白,这时配有相关的实验视频,能量守恒实验、三山实验等,学生们对理论的理解就会很清楚。
介绍完理论本身及其应用后给出案例要求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分析此案例,同时要求学生回想在生活中有哪些案例可以用这个理论解释。学生们在分析案例时虽然有时候思路比较乱,分析不够透彻,但是经过讨论这个过程,他们有了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经过教师的引导,他们知道了如何把理论用到实践中;虽然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有时比较激烈,课堂偶尔会暂时失控,但是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他们在观点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对理论的理解加深了。比如,在讲完学习动机后,要求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谈谈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很多学生说了自己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及对策,虽然有些学生的观点相互碰撞,但最后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对问题的认识统一了并且各自意识到了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有心的学生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改变。
有些章节的内容在前继课程中接触过,只是在不同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对这些理论本身比较熟悉,只是应用方面不同,所以针对这些内容直接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同时教师对部分难理解的内容给以解释或提示。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合作学习,让学生练习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该课程的整个教授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课程内容的导入,有效的、有趣的课程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或者激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在兴趣或者认知冲突的驱动下,学生会自觉地坚持学习该章内容。比如,在讲授品德一章时,用当时的新闻“小悦悦车祸事件”作为课程导入,引出道德及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学生们从情感上被打动,同时也认识到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一起学习如何培养良好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学生们都很迫切地想知道这些知识,授课效果非常好。所以整个一学期,教师在课程导入上花费了很大心思,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程最后一部分内容“教学心理”这块是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先介绍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给出相应的例子加以分析,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部分学到的内容设计一堂课,课程内容自选,要求体现出这部分所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课堂空间的安排,课堂管理等。学生通过这个课程的设置及实施,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加深,同时体验了课堂教学。
五、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探索
在该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最让教师头疼的是学生课下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问题,学生们在课上认真听课,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讨论,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可是一下课,学生把教材一扔,整个一周都不看该课程的内容,要求他们预习复习,真正完成的没有几个学生,所以每次上完课,下次上课前进行课前回忆时,大家把上次课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针对这个现象,教师想了很多方法,课前回忆提问,并且把课前回忆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虽然有一定作用,效果都不是很明显。针对这个问题,很多教师讨论过,没有找到合适的激励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特点,继续寻找合适的激励办法。
六、课程内容的拓展
在授课的过程中,讲到相应章节内容时教师都会给学生补充一些有趣的最新的相关研究,同时给学生们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并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去尝试。一学期的课上下来,师生合作共同在做三个课题,其中一个课题被定为我校学生重点课题。学生科研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课堂上的引导和鼓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