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学概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学概论总结

篇1

《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

第四版

(美)菲利普・帕特森

李・威尔金斯 著

李青藜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9.8元

由著名新闻学教授刘建明主编、六位新闻学博士共同执笔的《新闻学概论》,近期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目前众多新闻学基础研究著作中较为出彩的一部。它于大处着眼,细处着墨,呈现出一种“广而深”的研究视野和“新新闻”的研究取向。

研究视野即著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阐释广度与深度,二者之中又以深度为要。传统基础新闻学研究多把落脚点放在新闻的本源、特征、价值等方面,《新闻学概论》则大大拓展了研究范围。正如此书前言所述:“新闻学实际是研究新闻媒介演变的法则、新闻的构成与报道手段,以及新闻媒介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基于这一认识,该书不仅涉及新闻传播法治、媒介经济等近年来新闻学的热门分支学科,也将研究触角伸及当代新闻媒介理念、全球化媒介与全球传播等业界紧密关注的话题。研读文章可以感受到:著者结合业界新事物、新现象,对传统新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

在媒介控制逐渐放开和商业化浪潮的双重影响下,媒体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利润之间的抉择越发艰难。这种现象敦促人们思考:在当前中国传播语境中,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对我国新闻媒体仍是否具有指引和修正作用?本书给出的答案是:“传统的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以新闻的吸引力为标准,目的在于增加发行量、获取经济效益,难免弃媒介的社会责任于脑后。面对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我们有必要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闻价值观以修正西方传统新闻价值理论。”并且从“价值”的本义出发对“现代新闻价值”作了阐释:“现代新闻价值是指新闻在受众思想活动中产生的效益,它不仅来自于媒体的劳动,而且还来自新闻事件对受众的重要程度。”这种理论认识扎根于新闻传播的社会实践大环境,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说“全面”是一部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的必要因素,那么“精深”则是该书价值的重要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概论》的研究视野是“广而深”的。

研究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著者的学术价值观。与传统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不同,《新闻学概论》第一次在基础新闻学著作中引入了网络传媒的研究取向。时至今日,谁也无法否认网络媒体的地位――它抢走纸媒大量的广告份额,使得传统报人和学者纷纷惊呼“报业的拐点”到来;它正逐渐改变年轻一代受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它具有传统三大媒体无可比拟的互动性和巨容量。当今时代的新闻生产、传播链条、受众构成和传播效果都因网络媒体的急速发展而发生改变。相对于业界的风起云涌,众多基础新闻学著述对网络媒体也多限于基础性的介绍。《新闻学概论》从理论辨析的角度出发,不但对网络媒体及其衍生物有明确全面的介绍,而且以网络传播的独特视角对新闻媒介的演变、新闻事实的特性、新闻传播规律与受众的关系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释,体现了“新新闻”的研究取向。

篇2

【关键词】Web2.0 新闻学 协作学习

Web2.0 时代,推陈出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如QQ、IM、Blog、Wiki 等)重构着新闻报道的格局。与此休戚相关的是,新闻学教育如何凭风借力、应时而动,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加以整合,实现虚拟人际网络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培养熟悉新媒体运用并具有协作学习能力的新闻人才。

一、Web2.0语境下协作学习的理论支撑

教学理论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Web2.0语境下新闻学课堂协作学习的建构路径,需要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托,明晰教学互动的内部机制。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单向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一理论既强调学习者自身的认知主体作用,也强调教师在学习者意义主动建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2、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积极主动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①,否则就会陷入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泥潭。此外,奥苏贝尔还提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通过动机起作用的。基于此,教师不仅要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促进新知识的吸收与创新;还要关注学习者对学习的情感和目的,通过鼓励交流互动,实施有效评价,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二、Web2.0语境下协作学习的基本架构

理论为实践的探索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搭建Web2.0语境下的新闻学课堂协作学习的基本架构,将为理论的践行提供依托和平台。

1、Web2.0语境下的协作学习

Web2.0是相对Web1.0而言的一类新的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是“以Blog、Tag、SNS、RSS、Wiki 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 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②这些交互式传播技术工具使得知识和信息的采集变得十分便捷,易于形成网络化的人际传播。而且通过浏览检索的协作工作,能够将既有知识有机组织、继续深化,进而推陈出新。

协作学习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③

Web2.0语境下的新闻学课堂协作学习是建立在Web2.0的理论和技术、传统协作学习理论基础上,师生共同在网络空间中构建的全天候、即时互动的学习平台和协作关系。即将新闻学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接轨,针对新闻理论的研讨议题或业务的实践选题,应进行多渠道的信息搜集、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促进知识的新陈代谢。这一双课堂协作学习的方式,是对传统知识传授关系的重新定位,也是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理念的努力践行,从而有助于传统灌输式的课堂学习模式向有意义的学习模式转型。

2、Web2.0语境下的协作学习基本架构

Web2.0语境下的协作学习基本架构可以分为两个层级:支撑层和运行层。

(1)支撑层——Web2.0 学习环境

包括Web2.0的理念与技术开发的网站与工具:如被称为大学生“新宠”的微博,用户产生内容自动分发定阅的RSS,扩大人脉的SNS,协作共创的Wiki,即时通讯软件IM,传递音频信息的播客PODCAST,以图片服务为主的Flickr,视频分享网站You Tube、YouKu,共享幻灯片SlideShare……这些构成了Web2.0 网络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常用的搜索引擎搜索这些资源,或者用RSS 订阅自己想要的内容,从中可以获得传统新闻学课堂所无法容纳并且内存无限的资料、信息和资源支撑。

(2)运行层——七个核心组件

协作小组:一门课程(如《新闻学概论》)应有师生共同活动的空间,如好看簿中的小组、搜狐的圈子等,师生可以在这里就课程内容分享信息、交流疑问。

个人信息:通过个人信息,能够辨别身份,便于学生反馈和教师评价的形成。

维基:师生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诸如“新媒体”的概念,技术的发展不断刷新着其内涵和外延的边界,激励学生进行知识的创新。

微博:学生通过微博就老师布置的团队协作任务发表观点,并在留言板中与他人交流。

共享书签:通过共享书签,学生可以收集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查阅的资料,同时也能让协作组员看到没有找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即时通讯:学生通过即时通讯可以针对新闻事件、热点报道或某一学习任务发表议论,交流看法,解决相关问题。

新闻网站及专业学习网站(如CNKI等):例如,中国知网提供了RSS源,通过订阅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与协作任务相关的最新的信息资源。

三、Web2.0语境下新闻学课堂协作学习的建构路径

Web2.0语境下新闻学课堂协作学习的建构路径,以具有实操特点的《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为例,可以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1、创建学习小组:利用注册的Google 账户创建小组Group。教师根据此类课程的特点,可以将节目策划、新闻采集、节目编播、后期制作和收听分析等流程的理论设计和实操项目在Group中、调查并收集反馈,接着,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评价和诊断,将实体课堂的合理化设计与网络课堂的个性化教学进行有效对接。Group小组协作活动中的学生可以将其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即时共享,如对“新媒体格局中节目采制方式新动向”话题加以探讨,或就某一采访选题共同商讨节目制作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的方式随时跟进,从而有效控制协作学习的开展,保证协作学习的效果。

2、明确组内分工:教师通过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者特征和教学条件进行有效分析,可以设计包括目的、任务、要求、角色、对象、情境、作品或产品等要素在内的电视新闻采制实训项目任务,将小组工作的具体流程和规则提交到Group 中的pages 栏的首页中,并将学习目标和分配的任务编写在创建的Wiki 条目中,并将地址告知每个成员。接下来,把项目的相关参考资料和要求以信息的形式在本班的微博分组内,包括文字内容、图片展示、视音频的链接或者外部网页地址的链接等,学生可以通过分享、收藏和评论等方式明确学习任务,开展实操训练。

3、协同收集资料:教师创建共享书签,将地址、账号、密码告之学生,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源标上Tags,收藏在共享书签中。小组成员通过共享书签的搜索功能搜索感兴趣的学习专题,如电视节目策划的整体思维、后期编辑技巧等,经验表明,那些带着与任务相关的标签将被收藏得最多,而这些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这些收藏者,找到与小组学习目标相关的其他研究者,通过他们链接到新的信息资源。另外,鼓励学生使用Google RSS 阅读器,订阅相关网站(如“中国知网”)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资源,比如以“电视节目”或“新闻采制”为关键词,及时了解业内与本课程相关的最新动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还可以在微博中分享自己学习的过程、查找的资料,及时总结成果。

4、交流协作贯穿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交流协作的方式很多,师生之间可以利用QQ、邮件进行个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利用QQ 群、群发邮件进行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也能在创建的Group 发表帖子,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问答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此外,基于web2.0的在线交互平台,教师通过实时教学信息、保存交流日志,学生通过在Wiki上进行文本管理、定位资料搜索轨迹……这些,都有助于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有意义的知识网络;并且能够为师生情感交互提供沟通的桥梁,以及为实施有效评价提供良好的支持。

5、课程成果展示:对于网络虚拟课堂而言,师生间就某一话题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在Wiki 中每个小组成员在自己的任务部分,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可以是就某一理论热点的系统化梳理,也可以是教师布置的协同制作的新闻作品,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能帮助修改,最终形成汇集小组智慧而创建的协作任务最终成果。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的微博就是展示自己研究过程的平台,教师也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创作的新闻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作品的过程,同时介入引导。

6、互动评价总结:就《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而言,评价可以由过程评价、总结性评价、作品评价三部分组成。其中过程评价可以包括理论交流研讨、实践训练项目执行和信息资料的搜索整合三项,这是从协作学习开始到最终都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比如对研讨报告质量、实训报告质量、和广播节目分析报告质量的小组内互动评价。而作品评价可以包括方案设计和实训作品两项。在此过程中,实体课堂和网络课堂的有机结合会收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结语

Web2.0语境下新闻学课堂协作学习的发展有赖于2.0 的工具软件的开掘与完善。可以预见的是,虚拟课堂将有效弥补传统新闻学教学中单向传授、引导不知、反馈滞后和互动匮乏等弊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知识创新的尊重和追求。当然,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作用是否能够有效发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为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广播电视新闻学特色专业建设”、广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CDIO理念的新闻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何江,《Blog与高校本科教学相整合的设计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②李志杰、曾瑛、陈康 等,《Web2.0技术特点与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

③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5-6

篇3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体系的概念,学界一般有以下两种阐述:一是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根据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各门课程的系统;二是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笔者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在课程内容选择问题上,依上文所述,国内现阶段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的是新闻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形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直将工具应用型课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闻类的课程开设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本科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而应该将主要的课时放在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相关工具软件(如排版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07页)

篇4

一是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国家允许民主言论的出现是新闻评论发展的精神条件与法律依据。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据记载,近代第一张印刷报纸是威尼斯新闻,1566年由手抄改成印刷。而报纸上新闻评论的出现却晚得多,直到18世纪才引起重视。既然新闻事业是新闻评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什么它们不是同时产生并同时发展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统治者根本就不允许“评论”。所以新闻评论是与民主思想的出现分不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赋予人们真正的言论自由权,这使新闻评论可以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使新闻评论有了发展的空间,有了快速发展的可能与动力。

二是今天的新闻评论在继承传统评论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体现不同媒体特征的评论样式。例如在新兴的网络评论中,除媒体评论、论坛评论外,在BBS上或新闻跟帖中存在着大量只言片语式的观点或议论。虽然分开来看,少有完整的评论文章,但这些帖子却成为网络自发言论的特殊表现形态。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已成为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由各种传播符号构成、囊括不同类型的体裁与节目样式的传播系统。

三是虽然社会的发展为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了种种便利,但是新闻评论自身的优势,以及它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才是新闻评论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之所在。我们不妨就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说明。美国的军用飞机为什么撞毁中国的战机,表面上看是偶然,但实质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就在中国邻海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军事基地,部署了重兵,对中国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包围圈。中美撞机看似偶然,实质偶然中蕴涵着必然。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当前,人们阅读文章,并不仅仅满足知道一件事,还需要了解事情的本质与深层含义,这样,新闻评论借助自身优势当之无愧地被推上时代的浪尖,成为时代的宠儿。

新闻评论的发展让人们有目共睹,然而发展是双刃剑,由于受到媒体竞争中的利益导向、百姓言论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在新闻评论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新闻与评论的边界模糊。由于目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述评与深度报道的日益趋同,很难让受众将客观发生的事实与媒体的观点区分开来,有些媒体也故意用这种方式增强新闻的“导向性”。虽然任何事实的选择都要经过记者的主观判断,而任何观点的形成都要依据客观事实,但二者应有一条较为明晰的边界,以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公正性。

理性化与情绪化――公正判断与情感宣泄的现实矛盾。评论的情绪宣泄“尺度”与“边界”在哪里?例如在网络上,由于一些网民身处虚拟网络社会时自我约束意识的松懈乃至放任,加之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使网络言论中充斥着大量污言秽语,甚至有人身攻击、反国家的言论出现。毫无疑问,新闻评论需要规范,没有规范,任何一种力量都有可能被肆意削弱或者泛滥,规范是保证这种力量的手段。国家要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新闻评论的权利需要法定,新闻评论的责任也需要法定,依法保护新闻评论权利的同时,对新闻评论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要进行处理。这是法治时代规范新闻评论的根本所在。

专业化与通俗化――评论要求的两难选择。新闻评论不是专业论文,既要以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新闻为议论对象,也要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伴随着专业化传播、对象化传播的大趋势,一些由专家担任作者的评论文章,在被研究者“叫好”的同时,在普通受众中并不“叫座”。究其原因,恐怕与媒体从业人员忘记了专业化传播的载体仍是大众传媒,专家学者还需要掌握一种以通俗化方式进行专业化解读的“翻译”技能有关。因此,在制作新闻评论时,在不影响文章基调、不会引起歧义的前提下,不妨有意识地使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有一定文化品位的时尚语、俚语甚或流行歌词。

某些新闻评论员缺乏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以及应有的素质。2003年6月山西繁峙金矿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的事件,以及2004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两名工作人员贪污受贿事件,使得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问题变得抢眼了。2004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调查报告》与1997年在全国、2002年在上海的同类调查对比,情况差不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对于基本职业规范的遵循状况,仍然十分低下。时间过去6年但依然没有进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暴露。关注我国新闻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可能将成为以后一个重要话题。

综上所述,我们要对新闻评论快速发展这一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发现并找出问题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让新闻评论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走好。面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新闻评论的巨大变化,从而总结出新闻评论的未来走向是――在调试与创新中发展,新闻与评论配合、融合与分离各得其所,评论作者及作品的个性与公共性的适当兼顾,评论内容及观点的多元与制约的反复调试以及评论的专业化取向与大众化取向的并行不悖。我们相信,新闻评论一定会在法律制约的前提下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倪祖敏著:《报刊传播业经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侯健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屠忠俊、吴庭俊著:《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陈力丹著:《中国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及下一步的课题设计》,中华传媒网,2005年1月14日。

⑥武鸿鸣著:《报纸更深层次变革――“新闻评论”对报纸品位的改变》,《媒体安都》,2004年6月24日。

篇5

前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关于学科定位与学术创新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定位在我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科发展定位存在缺陷。1998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类下设置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而教育部1997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却只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这样的学科定位是其他专业没有的,其他专业都是本科专业设置个数小于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个数。如文学门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古典文献”五个,而研究生专业设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二级学科设置上的倒置,抑制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发展。如此以来,我国培养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只有本科生,而没有研究生。我国也就只有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教育而没有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了弥补设置缺陷,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就在自己业已获得的不同学科专业(如图书馆学、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自行设立与出版相关的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进行培养。较早设置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的学校有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目前,被教育部认可和备案的出版学类研究生专业名称有两个:一是从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中的“出版发行学”;二是从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的“编辑出版学”。其中,前者授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后者授文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这一变通使得“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得到“正名”。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出版学本科生的高校尚没有与出版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所以这些高校也就不具备自主设立“出版学”研究生专业的资格。因此,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是在不同的二级学科下以“借鸡下蛋”的方式培养出版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就目前我国“编辑出版学”这一本科专业名称而言,也值得商榷。编辑、出版、图书发行三者研究成为一体,可以直接用“出版学”来概括之。就专业定位而言,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文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新闻传播学”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二是在“管理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等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三是将“出版学”定位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四是将“出版学”定位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五是在国家总体学科设置改革方案中的交叉学科门类中直接设置“出版学”学科,根据各培养单位培养目标,授予本专业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上述几种方案,前两种对出版学的成长最为有利,它给了出版学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够完全按照出版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确立培养目标、组织课程体系等,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难度相对较大。第三种方案沿用了1998年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对“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定位,它保证了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定位上的连贯性,是一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对容易通过的方案。第四种方案,在2002年的研究生专业备案制度中曾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而且由于本方案是在管理学科范畴内组织出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授予的是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也得到了出版业界和学生的认可,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案。而第五种方案依赖于我国下一次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根据有关会议讨论或考查被选方案,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将有可能进行较大的变革。但具体改革方案出台还有待时日。

总体而论,我国关于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不尽合理,没有系统化的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学历学位教育,未能为出版学的学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导致在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繁荣的情况下,出版学学术创新未能实现足够发展。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校有45所,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这些学校有的是专业高校、综合性大学,有的是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或其他类型的院校。就编辑出版专业隶属的院系而言,有的学校设在新闻学系或传播学系,有的设在管理系,有的设在中文系、科学技术系,甚至有的设在艺术系和少数民族语言系。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背景也都大不相同,而恰恰是这些多样化的特色,使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编辑出版的实践需要与工作特点,编辑出版学培养是知晓各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知识素养的“杂家”,而不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关于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现在许多学校都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择优选拔有编辑出版专业志向的学生,再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学生毕业时不仅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同时增加就业的能力。是否还有更好的培养模式,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与高等教育研究者重视。

关于教学计划的骨干课程设置原则

政治原则。编辑出版事业不仅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在设置本专业骨干课程时,要注重政治原则的贯彻,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从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出发,落实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

实践原则。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设置骨干课程一定要贴近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不能因师设课、因人设课,更不能过多开设空洞无物缺乏联系实际的课程。

分层次原则。在坚持专业导向、学科定位的前提下,分层次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骨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方向课程。第一层次开设有政治、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等方面的公共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同学习;第二层次开设出版学原理、编辑学概论、书刊发行学、选题策划学、编辑出版史、书刊编辑的理论与实务、现代出版技术、出版法规与职业道德、出版经营管理、版权与图书贸易等。第三个层次课程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本专业的侧重点设置不同的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如:以编辑为重点的,要加重文化知识、语言修辞和必要的古文等课程;以培养发行人员为重点的,要突出营销、市场调查、图书宣传和广告等课程;以培养经营管理为重点的,要注重成本核算、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课程大致也依据以上原则来设置。当然,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各高校也十分注重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会给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安排20周左右的专业实践:包括编辑业务和出版业务方面的初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图书的市场调查,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并适时总结。有些同学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到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实习,从采写、组稿、校对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积累自己的编辑经验。甚至有的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得到河北省教育厅首批百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人:刘邦凡)的资助]

参考文献:

1.省略/bbs/73490/messages/1496.html.

2.邵益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需要总结和提高》,《出版科学》,2005(5)。

3.萧东发、杨琳:《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2005(3)。

4.方卿:《关于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06(4)。

5.仝冠军:《论编辑出版专业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篇6

【关键词】互联网+ 中英双语播音主持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8-02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新常态下用不断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去驱动发展和升级换代,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包括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以及社会化思维等。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热词,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从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对高校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创新有一定的启发,“互联网+传统教学”,相互融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资源整合最优化,形成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为以后相关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一、传统教学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广西艺术学院依托影视与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师资办学资源,于2012年开始招收中英“2+2”双语播音主持班,学生大一、大二在广西艺术学院学习的两年主要依托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主干课(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 、新闻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等),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英语口语和雅思培训课程。大三、大四则同过英语出国考试合格后与英国获美国相关学校相关传媒类专业对接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媒介传播学等学士学位的课程。大三、大四在英国、美国主要学习的课程有:多媒体新闻学 、媒介传播、专业语境、应用广播实践等。我院于2012年招收第一届中英双语播音主持学生,在几年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调研和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发现,以往开设的双语播音主持课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时间短,内容多

我院的《双语播音主持》课程的安排是一学期16周课,一周4个课时,共64课时,所学内容包含:基础理论知识、硬新闻和软新闻采编播报、天气播报、双语主持、节目鉴赏等等。内容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反映只能学习皮毛,不能学精。语言的训练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课程压缩后,学生的接受程度降低,影响学习效果。

2.重理论,轻实践

双语播音主持课程自2012年开设以来,教学经验还在不断摸索前进,实际上课时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战性的操作演练相对较少,即便是有练习,但由于班级人数多,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得到课堂练习的机会,布置下去的实践操作任务,质量也不是特别高,再加上有双语播音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不多,师资力量欠缺,不能及时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3.基础薄,压力大

对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多数学生来说,英语语言本身就是一个障碍,尤其是通过艺术类招生考试进入大学的学生们,他们的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容易产生学习英语的抵触、恐惧心理,双语播音主持的学习更显得力不从心。学生反映老师在双语授课时,所讲内容偏难,听不太懂,文化差异也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国外电视节目并不感兴趣。

二、“互联网+”时代下双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1.以学生为中心,体现用户思维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学生即是用户,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成为自我渴望、家庭期望、社会需要和国家希望的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核心职能和中心任务,也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201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教学理念一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着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从老师教授课程内容,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这种“自上而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到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高压态势”,不能完全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

互联网思维中曾提出“用户思维”,即“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强调以人为本、用户至上、对等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借鉴互联网思维方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学习、行政管理、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多元互动模式(如图1)。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察,了解学生实际水平,收集课上课下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形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渐增加“用户粘性”,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课程进行的不同阶段,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对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加重比例,详细讲解,很多学生对双语节目感兴趣,课上就会多一些中外节目鉴赏,并且让学生了解节目背后的构思、制作、播出过程,多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减少交流存在的文化差异。

其次,在课程时间安排有限的情况下,将课堂搬到“室外”,鼓励学生多实践,布置一些由简到难的阶段性任务,让学生有“参与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简单的模仿新闻播报到独立采编新闻再到一线实习或者晚会主持等活动,老师随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指导和建议,给学生时间进行思考,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指导理论学习。

第三,实施“弹性管理”,每个班按照不同的学习任务分成若干小组,实行小组任务制,每个组由老师任命小组长,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特长来安排任务和角色分配,体验不同岗位的角色扮演,积累经验,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场景的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

2.以内容为核心,加强双语能力

双语不是两种语言简单的相加,双语能力也不能等同于“播音主持”,正如会说普通话也不一定就能播音主持,不能把“播音主持能力”简化为“语言能力”。中英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在本科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中英双语播音、主持、节目采编、策划创意、影视配音、教学研究、公关礼仪等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同时具备中文和英文在听、说、读、写四个层次都达标的基础上,能进行有声语言得再创作。这其中就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双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二是双语娴熟转换的能力;三是跨文化传播的能力。以双语播音主持所需学习内容为核心,通过加强这三方面的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基础薄,双语播音难的问题。

(1)听说读写能力 我院语言传播系新增了“中英2+2”双语播音主持班,即本科前两年在广西艺术学院完成专业学习,后两年去英国或者美国学习相关传媒课程。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底子薄,这体现在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太小,甚至连上课时出现的很多单词都不认识,出国学习更是无从谈起。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了《雅思英语》,有针对性地教学,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多看中外电视节目、新闻、影视剧培养语感,对听力和口语都有所帮助。当然,不能完全忽视中文的学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双语播音员主持人,首先就必须做到中文和英文都精通,克服了语言障碍,找到中英文共性和差异,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沟通顺畅。

(2)双语转换能力 赵琳曾在《双语播音主持》一书中提到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具备“隐性双语能力”和“显性双语能力”,简而言之,隐性双语能力不明显表露,对播音员主持人驾驭节目提供潜在支持;显性双语能力通过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显现出来。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会不同程度运用这两种能力及时进行双语转换,例如在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中,“9.11恐怖袭击”、“马航事件”等,我们通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现场资料,面对突发事件直播,主持人必须发挥隐性的双语能力,搜集到国外相关信息后,以最快时间进行梳理,转换成合适的语言进行播报,占得先机。在双语节目或大型双语晚会的主持中,主持人显性双语能力突出,两种语言相互转换推动节目进程。双语如何转换?何时转换?转换恰当与否?都值得思考。主持人除了要发挥“把关人”的作用,翻译得当外,还有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节双语比例,对嘉宾发言进行归纳总结,照顾观众情绪推进节目开展。学生在学习初期,先锻炼其口译能力,基本达到能听清楚中外双方嘉宾所说内容,并准确地表达出来,再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让学生学会应对突发状况如何救场,做到与嘉宾和观众顺利沟通。

(3)跨文化传播能力 双语转换中还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差异。缩小不同文化间差异,减少传播阻碍,必须具备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关注全球时事,参与国际活动增长见识,培养学生多元的个性;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习传播学、国际关系、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强化知识底蕴,将学生培养成懂传播、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3.以融合为重心,拓展实践平台

除了提高双语水平,学习双语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外,学校还为学生开设了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比如文学鉴赏、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电视节目制作、广告创意、化妆与形象设计等等课程,让学生不仅专业素质过硬,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学习和锻炼,真正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学习“锦上添花”。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也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戏剧周、中国―东盟戏曲演唱会、中国―东盟音乐周以及一系列相关活动每年都会举行。作为新时代的传媒人,如何抓住新机遇、深入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在全球传播话语体系中拥有话语权,提升中国形象很重要。广西艺术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交流合作人才,我校影视与传媒学院成立了“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安排学生参加各类中外交流活动、双语主持及国际论坛和会议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跨文化传播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

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实践平台,学生将播音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比如喜马拉雅听、蜻蜓FM、荔枝FM、微博、微信等,收集听评意见,最后将信息反馈给老师,一起来探讨和改进专业学习。

4.以赛促教,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我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各种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几年来学生在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中英文演讲、主持等比赛中频获佳绩,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广西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广西高校英语微电影大赛特等奖、校英语主持人比赛一等奖,还成功主持各类区域性国际活动。例如中国―东盟博览会双语讲解员、博览会礼仪、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戏曲演唱会、2015年“我的梦”广西高校东盟国家留学生表彰晚会、广西“一带一路手拉手”中国―东盟青年外语演讲大赛等,我校学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了第二届GMS东盟六国青年论坛等等,学生在各种各类区域性国际活动和赛事中能够运用标准流畅的中英双语表达成功主持,同时还作为青年志愿者担任了多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礼仪、展览会双语讲解员等。专业赛事和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中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大大加快了我院国际化教育的进程。

三、结语

我院依托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开展“行走东盟”学术考察和学术研讨会,举办“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国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第二届海峡两岸口语传播国际会议”等,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和一定的学术知名度,学生在这些国际学术活动中受益颇丰。在这几年的教育中,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用“互联网”思维统揽全局,打好专业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拓展专业实践平台,获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这一系列的教学成果也彰显了我院双语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实力,同时也鼓励着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前进,迈向专业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赵琳. 双语播音主持艺术[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 2007

[2]吴苏敏 金勇. 英语节目主持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现代传播. 2012(1):135-136.

[3]王媛. 论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双语主持人才培养[J]. 新闻界. 2013(13):39-42.

篇7

关注手机,注视手机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不能不为科技发明产生的创造力而振奋。新华出版社推出的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靖鸣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锐两位学者合著的《手机传播学》一书正逢其时,解读了手机传播的多层面问题,诸如技术、社会学、人类沟通、法制与伦理等领域复杂而诡谲的趋势,可能改变以往社会生活的惯例。

也许越是耳熟能详的东西,人们越容易忽视它的存在。手机使用者遍及每个角落,对其技术开发与经营拓展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其深层理性的探索远不如其他传媒学科成熟,这与手机所拥有的巨大用户群和无穷发展的潜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传播学领域,国内外关于手机的研究是由手机短信引发的。在美国,手机短信因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的信息雪崩而拔得头筹。在我国,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因手机短信诱发了广泛的谣言,研究手机传播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关注手机产生的新闻传播格局,给人们心理及文化带来的嬗变;透析短信语言打造的手机报纸和手机电视内容的新风格;探讨手机报纸、手机电视对传统媒介生态的冲击;解构手机营销和手机广告的创意,为手机新兴产业链的创立提出新的设想;指出手机传播引发的社会影响与负面作用,等等。本书研究的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其他论著还没有全面涉及这些论题。

尽管一些敏锐的学者已经提及了这类问题,以不同思路建构了手机研究的学术框架,譬如匡文波的“手机媒体及其管理研究”项目及其最终成果《手机媒体概论》,童晓渝、蔡佶和张磊编著的《第五媒体原理》,朱海松著的《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播》等,以及美国媒介哲学家保罗・莱文森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奥地利学者格拉尔德・赖施尔和海因茨・苏恩德的《第四个“W”――移动电话的妙用》等,都表现出对手机传播的热情和深切的学术关照。但这些书中现象描述多于理论阐释,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往往纠缠于传播学的结构分析,在传播学的5个W上打转。这种感性研究成为良好的开端,但多为感言四溢,表层概括,学理剖析多欠火候。

《手机传播学》的两位作者力避他人的研究缺陷,将手机置于传播学框架下,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入手,展开个性化的理论诉求。作者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用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手机人际传播的动机和目的,依据巴赫金的狂欢理论阐明短信内容的幽默色彩,总结了手机传播的颠覆性、宣泄性、游戏性和无等级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为大众文化提供了一个大型的“狂欢广场”,最符合大众媒体发展的轨迹,成为最便利的大众信息接收终端。但它不是“第五媒体”,也不应称为“第五媒体”。

当我们提及“媒体”这个概念,严格地是指信息收集、编排和发出信息的社会机构,包括工作组织、传播设施及信息介质,而不仅仅是介质本身。电视被称为第三媒体,是指电视台而不是指电视机;印刷媒体是指报刊社和出版社,不是指报纸、杂志和书籍。确切地说,报纸、杂志和书籍是印刷媒体的产品,不是印刷媒体的内在含义。手机不可能成为社会信息机构巨量信息的发出者,作为手机报和手机电视的接收器,它和电视机和收音机一样,只是介质的终端部分,难以承载“媒体”的全部意义。因此,把它同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并列,称为第五媒体是不准确的。

手机作为个人的通讯工具,最大的功能是由使用者发出短信,还可“群发”,并能接收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发出的信息。这个特殊性说明它是“一对一”兼有“一对多”功能的个人微型电子通讯媒介。由于它的内存有限,手机群发对象难以超过数百个,新闻媒体、商用或政府信息机构,决不会用手机作为信息播发器。充其量只能说,手机是兼有大众传播的个人通讯媒介,不是报刊、电视或网络那种意义上的第五媒体。

手机传播建立在手机技术特性之上,从手机的技术与短信特性、手机的新闻传播和手机传播缺陷等方面阐释手机的多种传播形式的融合,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任何科技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手机的发展和普及必然带来各种法制和伦理问题。书中,作者以媒介生态理论分析了手机传播中的法制与伦理问题,参照国外的防范治理措施,提出自己的洞见。

作者将手机传播置入科技带来的社会众多变革,小角度,大视野,深入描述了手机媒体的“前世今生来世”的宏观图景。从有线电话、无线对讲机、无绳电话、寻呼机、小灵通、大灵通,到手机媒体的“30年法则”,以至3G与后3G时代,作者为我们揭示了一条清晰的手机发展轨迹。未来的手机将是什么样?它既可能是严谨的管家,也可能是唠叨的妻子,也可能是最忠实的朋友,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以科技发展的前沿端倪为基础,《手机传播学》为我们展示了手机的未来,把人们引向全新的信息时代。

四十多年前,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想当年,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备受冷落。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科技进步和新媒介的众声喧哗,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麦氏电光石火般的智慧和锐思。如今,手机当之无愧地成为继互联网之后最受关注的媒介。从纸媒、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手机已经给我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带来许多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变革。

理论的最高境界不是对现实的简单阐释,而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前瞻。《手机传播学》不但描画了手机传播的现实,指出手机传播带来的社会变化及其问题,而且对以手机为主轴的媒体融合提出“三个层次”的理论。虽然“任何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复杂的意料之外的结果”,最终也许会击碎某些理论,但作者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篇8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21-01

近几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并纷纷设立广播电视学专业。由于超常规的快速发展,招生人数猛增,造成了办学中的浮躁和粗放,使教学环节难以保证,教学计划难以落实,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出现了只重数量、不顾质量的情况,学生就业率逐年下滑。广播电视学专业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选择适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办学方法和办学思路,体现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学专业建设的创新性和特色。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有必要进行调整和创新。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尽管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一的理论授课,但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仅仅是对历史上组织行为经验与方法的总结与回顾,如果照搬,和我国现实实践也有一定的差距,对于现在90后学生来说,他们理解方式的碎片化、短暂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无法领悟理论要点,对学习不敢兴趣,认为这是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的事,使得教学效果不好。而体验式教学的重心在于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并围绕这一重心进行教学设计。因此,转变教学模式,学生的体验、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实践参与以及实践性思维成为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设计具体的情境与实践性问题,让学生在对这些情境的理解与问题的解决中实现学习体验,进而生成新的知识,提升实践性思维能力。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资料,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合理地设计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二、开放式教学理念

理论课堂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开放的,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开放,还要注重课下交流,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全方位开放。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更多地依赖互联网学习,以网络为平台,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地位,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传授每个知识点之前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搜集资料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课堂上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板书讲授重要知识点,由学生结合搜集的材料分析完成知识点的内化,课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区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查看课程内容、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师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评价。

三、多媒体加实物展示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手段,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求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现在几乎所有高校的广电专业都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教学中往往是学生对着PPT课件空想,无法联系实际,因此需要在理论课程中加入视频案例和实物案例,如《艺术概论课》中可把具体的作品带入课堂,用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理论,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今媒介技术快速发展、媒介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通过课堂教学创新法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出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培养出合格的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茹.网络时代《传播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5).

[2]刘光英.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校内实践领域的探索[J].理论观察,2014(7).

作者简介:

于胜男(1982-),讲师,硕士,黑河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新闻传媒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理论;

朱红岩,副教授,黑河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新闻传媒系,研究方向:新闻学理论;

篇9

【关键词】娱乐资讯节目本质;品牌建设与维护;盈利模式;《(新)娱乐在线》

【中图分类号】G221;G222.3 【文献标识码】C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第一档内地娱乐资讯节目诞生至今已历经十年。在这短短近十年的时间里,内地的娱乐资讯节目模仿国外、港台节目,发展到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历经多种变化,现已逐步迈向成熟。作为上海历史最长、目前国内娱乐资讯节目中最具力影响的节目之一,《(新)娱乐在线》的制作定位、市场定位浓缩了内地娱乐资讯节目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

制作定位探寻:做新闻还是做娱乐?

娱乐资讯的本质是新闻还是娱乐?对这个问题缺乏清晰理解曾导致《(新)娱乐在线》陷入节目定位的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由认为娱乐资讯的的本质是新闻走向“纯新闻”路线。2002年创办之初的《娱乐在线》在参阅大量的港台娱乐资讯节目后得出,做娱乐资讯节目必须要提高资讯的质量。除运用外在技术手段构筑新闻的样式,投入大成本寻求新闻源,对节目进行直播等,《娱乐在线》还将追求新闻的重要性和深度定为节目旨规,以使节目区别于一般的娱乐八卦,显得更加“专业、深入”。例如《娱乐在线》曾在节目中,严肃的探讨盗版问题在中国的蔓延情况。从盗版问题的历史现状,到背后原因、所涉及各个利益方透析,运用多种新闻手段探寻这背后的深层社会问题。然而,事后的收视率调查发现,节目并没有因为“专业深入”而获得成功,收视率反而比平时更低。

误区之二:由肯定娱乐资讯的娱乐本质走向综艺化路线。这一趋势主要是由市场竞争导致。2003年,以《娱乐星天地》为代表的娱乐综艺节目兴起,依托于东方卫视全国平台的《星天地》通过加入明星参与的环节,将娱乐中最关键的元素明星进行突出放大。因此,该节目一经诞生就分流了原《娱乐在线》很大一部分观众。为改变局面,《娱乐在线》选择了对节目进行改版,以同样的综艺化路线吸引观众。从03年底开始尝试各种游戏、明星访谈,05年底,每期《娱乐在线》的新闻量不超过6条。由于所倚赖的地域优势相同,《娱乐在线》与《娱乐星天地》的节目内容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娱乐在线》的综艺路线并没有挽回流失的受众,相反,《娱乐星天地》凭借在综艺化路线方面有着长期经验的香港制作团队,以及东方卫视全国播出的优势平台,尽管其本地收视率始终不及《娱乐在线》,但影响力最终以更快的速度超越了《娱乐在线》。

由此可见,对娱乐资讯节目而言,无论是单纯做“新闻”还是走“综艺化”路线都存在一定问题。由于走纯新闻路线的娱乐资讯节目只能局限在文化、影视领域内进行报道,无法同密集的专业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新闻节目抗衡,同时更容易失去娱乐的趣味,观众必定流失;而模仿综艺类节目会导致资讯量减少,一味放大节目中的明星元素也只能逐渐吸引对特定明星有特定关注的受众群,加上这种吸引因为明星的不同而不稳定,节目的路子越走越窄。

到2007年,原《娱乐在线》更名为《新娱乐在线》,其节目定位也在这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定位就是:新闻外壳,娱乐内核,即要求以新闻的技术性手段,包括板块划分、剪辑拍摄、甚至包括对新闻客观性真实性原则的表面坚守,来将娱乐的“小题”煞有介事地“大作”一番。简言之,用新闻的瓶装娱乐的酒。以王菲生孩子为例,事件本身无论是对于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而言,都没有任何重大影响,但是包括《(新)娱乐在线》在内的大批娱乐资讯节目都给予很高的曝光度,同时,《(新)娱乐在线》又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在不断的纷争之后简短点评明星与狗仔,公众知情权与隐私的问题。其“专业”的姿态把它与“狗仔队”式的娱乐资讯节目拉开距离。既迎合了受众,争取了明星的信赖,更保持了作为“专业”媒体相对有力的发言权。

如下图所示,从2007年初2008年10月,《新娱乐在线》收视率连续稳定升高,反映了观众对新的节目定位的认可。

2008年10到月份截至平均收视率3.0%,周平均收视率4.2%。在10天节目中3次出现了5%以上的娱乐资讯节目收视天文数字。最高5.3%,是日常节目突破5%,说明这是常态性的稳步增长。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一定位中突出“娱乐内核”并不意味着娱乐资讯节目的内容、选题只能是与明星相关的八卦“小题”。事实上,选择一些时下的新闻焦点、热点,从娱乐圈、明星等娱乐新闻的独特视角出发进行报道,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全球金融那个危机的大背景之下,《新娱乐在线》抓住明星投资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

所有这些报道,本质将的都是娱乐,核心仍围绕明星,但其内容却涉及到有关时下民生、社会、国际大环境等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或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相比一般的娱乐资讯,这样的新闻更具有社会性,从“迎合受众”转变到“引导受众”,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选题中得到弘扬,电视娱乐资讯节目作为主流娱乐的地位更加稳固。

成本之困:娱乐资讯节目能够盈利吗?

准确的节目定位虽然让《新娱乐在线》获得了收视率上的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节目能够获得盈利。实际上一档原创娱乐资讯节目的成本高昂,目前国内大多数自采自编的娱乐资讯节目都处于亏损状态。《新娱乐在线》也是如此。

首先,要保证每日资讯的数量、质量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娱乐资讯节目的“资讯”形式决定了这类节目的制作需遵循新闻生产的模式。资讯内容必须新鲜,必须有新闻点。娱乐资讯节目的受众群通常小于时事、社会新闻的受众群体,如果仅仅局限在本地的娱乐新闻,在竞争激烈的娱乐资讯时代,原本不大的受众群体就将进一步被分割,或者流向更全面、更新鲜的娱乐资讯节目去。想要从众多资讯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增大投入的资金、人力,尽量全面每日采集重要娱乐资讯。

同时,由于其“娱乐”的实质又决定了资讯内容采集的相对集中和高成本。以《(新)娱乐在线》为例,为了能第一时间获得明星的最新消息,《(新)娱乐在线》在全国明星最为集中的香港、北京、台北等地长期派驻记者,奥斯卡颁奖、欧洲三大电影节这一类的重大娱乐盛事也是必派记者前往。这样的资讯生产方式包括了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许多小型娱乐资讯节目无法负担,因此只有以购买资讯,或者捕捉一些的资讯来充数。

其次,品牌的建立及维护成本高昂。要打造一个成功的娱乐资讯品牌绝非易事。无论是节目的外部包装、识别系统设计、节目的宣传活动,还是主持人的品牌塑造,或者节目品牌的维护、拓展,所有一切都需要长期、大量、持续的资金、人力投入。对于受众群体年轻化的娱乐资讯节目更是如此。尽管品牌的成功同节目的成功可以构成良性的互动,但要保证这个体制运转必须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作为后盾。这也解释了大多数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资讯节目消亡的原因。

再次,地方台娱乐资讯节目的发行成本高昂。为了保证发行节目的时效性,一些地方台制作的节目采用卫星传输的方式。同样以《(新)娱乐在线》为例,在每日节目直播之后半小时向各地方电视台卫星传送节目,做到基本同步播出。《(新)娱乐在线》每年在这部分的成本大约在60万左右,而原本的广告收入同制作成本就已经基本持平,这部分发行的成本是额外支出,因此要想盈利就非常困难。

由此可见,高额成本已经成为娱乐资讯节目发展的阻碍。然而,娱乐资讯节目真就无法实现盈利了吗?

如图5所示,《新娱乐在线》的直接盈利包括了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两方面。这两方面收入是相互关联的,覆盖率高能够拉高广告价位,然而,要达到广泛的覆盖率,在目前的状况下实行完全的现金销售,即以外购节目的方式进行节目发行又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尽管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在理论上都同覆盖率正相关,但是实际的发行收入却为提高覆盖率而减少甚至归零,整个盈利点都不存在。

由此,广告收入就成节目直接盈利部分的主要收入。

广告收入也分为两部分,显性广告收入、隐性广告收入两部分。显性广告主要形式包括在节目当中的广告时间中播出的广告,以及通过各种冠名形式进行的集中品牌、产品宣传。与此相对的是隐性的植(置)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植(置)入式营销来源于营销学中的“产品植入”概念,广告界又称之为“植入式广告”,指将产品、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等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让受众留下对其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陈力丹、周俊,2008:p.66)它打破了原来显性广告所受的容量限制,虽然这种植入并非无限,但是却极大地拓宽了广告盈利的空间。例如,《新娱乐在线》中主持人口播送奖、片尾花絮等都可用作简单的植入式广告方式,但较为初级。当显性广告走入瓶颈,隐性的植入广告为节目进一步盈利获得可能,而这也为娱乐资讯节目和产品品牌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待进一步地探索。

未来之路:“大娱乐”品牌之下的价值整合

作为目前国内主要娱乐资讯节目之一,《新娱乐在线》建立的并不仅是一档娱乐资讯节目的品牌,而是作为先锋排头兵,来打造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之下“新娱乐”的大品牌。 这个“大娱乐”品牌将娱乐资讯、综艺、电视剧、电影等各种娱乐产品囊括其中,力图形成完整娱乐产业链。因此,尽管娱乐资讯节目账面盈利很难实现,甚至连年亏损,各电视台、民营媒体集团仍然对开办娱乐资讯节目趋之若鹜。在账面的盈利或亏损之外,娱乐资讯节目的品牌营销形成无形资产。这部分的间接盈利主要来自品牌效应带来的媒体影响力,以及娱乐资讯节目作为娱乐信息采集、平台所具有的资源整合作用。

一方面,保持品牌识别系统的统一,建立和维护“大娱乐”品牌。

从2008年新闻娱乐频道将全新调整为娱乐频道,《新娱乐在线》使用同整个频道一致的logo:“E新娱乐”。除了Logo之外,节目的片头、抢眼鲜亮的红白色主调、简介明快的片子节奏,成为构成这这一套识别标志的重要元素。通过建立独特而稳定的的品牌识别系统是,《新娱乐在线》想要建立的并不仅是一个节目的品牌,之所以特别让娱乐资讯节目与这个大品牌高度共享其识别系统,原因主要包括:一,通过“E新娱乐”话筒在娱乐第一线的频繁出现增加该品牌的收视度;二,通过打造众多娱乐节目,可以增加该品牌的含金量;三,新娱乐的品牌识别系统统一到具体的节目之中,会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稳定而独特。

另一方面,发挥娱乐资讯节目作为平台的资源整合优势。

如图6所示,娱乐资讯节目作为平台的存在,是娱乐资讯节目在娱乐产业链中的位置所决定的。无论是上游的制作公司、经纪公司、下游的娱乐产品经销商都同娱乐资讯节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娱乐资讯节目获得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作为产业中各方信息汇总交流平台,通过资讯生产的环节同处于这个产业中不同层面的组织建立其相对稳定的联系,并且通过广告合作、资源互换、活动策划等方式获得直接、间接的盈利或者通过战略性的合作,积累信息、艺人等多方资源,为今后长期的获利做准备。这部分价值是无形的。虽然目前无论是民营光线的《娱乐现场》,还是国有体制的《新娱乐在线》都已有意识地利用这个整合平台谋求更多的节目价值,但其盈利潜力都远没有充分挖掘。但随着民营资本在娱乐领域的强强整合和国有媒体的体制结构改革,强者愈强的大趋势必然使得娱乐资讯节目此方面的价值得以凸显,而娱乐资讯节目在整个娱乐产业中重要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认同。

通过娱乐资讯节目的整合利用,新的利润空间得到开拓。平台的身份赋予娱乐资讯节目特定的“议程设置”权利。各类信息在此汇总,娱乐资讯节目对信息进行筛选,对最终的消息选择和编排。通过这样的议程设置,娱乐资讯节目可以成功的凸显一些信息,减弱甚至消隐一些信息。除了信息本身可能引起观众注意力强弱的原因之外,娱乐资讯节目拥有一定范围的自利。这为新的合作提供了机会。近年各地方台选秀节目迅速串红,娱乐资讯节目就功不可没。无论是 “加油好男儿!”、 “我型我秀” ,还是“舞林大会”等,造星真人秀节目的背后就是一场场由电视台、各商家精心合作的以娱乐、明星为卖点的商业活动。而娱乐资讯节目在其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则是:以新闻外壳包裹着的专业姿态把无名的平常年轻人包装成大明星,让这一场场赚大家钱的秀表演得煞有介事。

总而言之,“娱乐资讯节目”的节目发展是一场持久战。其关键在于对内容的关注,对编辑原则长期稳定的坚持:包括坚持精准的节目定位,良好的节目质量,稳定的品牌识别系统及播出时间。如果通过实施恰当的品牌战略,充分的发挥娱乐资讯节目所具备的信息汇集、资源整合的作用,就必将极大地促进娱乐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汹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娱乐产业未来在中国将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与之相对应,娱乐产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将会更加交错复杂,娱乐资讯节目在整个产业链中独特的地位和重要性也会更加凸显,并获得业界各个层面和集团的重视。

注释:

[1]2002年,娱乐资讯节目《娱乐在线》诞生于东视新闻娱乐频道。2007年,《娱乐在线》进行改版,改名为《新娱乐在线》。

[2]本文与《(新)娱乐在线》有关的数据图表(从图1到图4)均来自上海东方电视台新娱乐频道《新娱乐在线》节目组内部资料。

参考文献:

[1]陈力丹、周俊. 试论新闻植入式营销[J]. 新闻观察,2008(3).

[2]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幸. 文化娱乐新闻的采访与写作[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师永刚. 解密凤凰[M]. 作家出版社,2004.

[5]孙玉双. 浅析娱乐新闻失实现象[J].新闻传播,2006(11).

[6]秦志希、刘敏.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J]. 现代传播,2002(1).

[7]郑祖峰、陈明东.娱乐节目新闻化初探[J]. 新闻传播,2005(8).

[8]王军元. 我国互联网植入式营销传播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2008(5),

[9]文宇、冯纪元.娱乐――电视娱乐新闻的本质属性[J]. 天府新论,2005(6 ),

[10]叶欣、王文轩. 植入式广告运作策略的思考[N]. 广告导报,2005(8).

[11]彭莲萍、吴凡. 娱乐新闻评论特点及大众责仟[J]. 新闻界2004(4).

[12]鲍海波、王蓓蓓、 薛晨.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嬗变及其内在因素分析[EB/01].,20071015.

篇10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 翻译方法

一、引言

体育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是社会文化生活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尤其是竞技体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体育新闻几乎占了新闻报刊四分之一的版面。因此,对于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关注。目前,新闻标题翻译一般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刘让强,2008),它强调译文与原文保持形式与内容的对等。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及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异,功能对等理论在体育新闻标题中很难实现,它已经满足不了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的理论要求。

功能翻译理论摆脱了“功能对等”的束缚,更适合体育新闻标题这种实用类文本的翻译,目前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研究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结合一些翻译实例,策略性地使用一些翻译方法,力求能在翻译实践中起一定作用。

二、相关研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逐渐兴起,推崇该理论的几乎全是以凯瑟琳娜斯为首的德国人,被统称为“德国学派”。他们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1978年,弗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目的论”,成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第一,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达到的目的而决定。第二,原文本只有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应该重新审视翻译过程,根据交际环境和为了适应目标读者,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使得交流跨越文化语言障碍而顺利进行。第三,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之后,诺德在目的论(目的原则)基础之上,丰富了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语篇分析》一书中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张美芳,2005),即忠诚原则。这里的“忠诚”不是功能对等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而是指当翻译发起人、译语接受者以及原文作者三方利益发生冲突时,译者必须介入协调,寻求三方共识。此外,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理论应该遵循连贯性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语内连贯,译文必须对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

功能翻译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诠释,并对如何翻译进行了指导。它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的理论(张雪珠,2005)。它不再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对直译和意译进行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功能和目的出发,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如音译、零翻译等不符合传统的翻译方法也可以使用。这些非传统的翻译方法恰好适用于体育新闻标题翻译这种功能明确、特点鲜明的实用性翻译。功能翻译理论避免了翻译的盲目性,对体育新闻标题翻译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

对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的研究是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抓住新闻扼要的基石,也使对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策略的总结变得可能。

(一)词汇

体育新闻标题经常会使用动词,因为动词显得有活力且富有动感,这和体育运动相得益彰。所以,动词出现在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频率比其他词性高得多。

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动词通常以主动语态的形式出现。动词的主动语态形式可以打造出一个充满能量的动态标题,透过这个标题,人们可以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

体育新闻标题也常常使用外来词。如:在标题China duo reaches 2nd round at US Open(中国女双进入美网第二轮)中,duo是意大利语,表示“双,双人”。

另外,名词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也占主导性地位,联合名词正越来越频繁的运用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如An African Adventure(非洲大冒险),Beck’s warning from McClaren(麦克拉伦警告小贝)。

由于标题空间的局限性,“小词”也时常出现在标题中。这些词虽然简短却可以表达丰富的意思,如“win”可以用来代替“succeed,triumph,prevail,beat,defeat,conquer”等词;“bid”可以用来代替“try,attempt,endeavor,manage”等词。再如:IO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等缩略词也经常出现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新造词在体育新闻标题中也频繁出现,如:“Roonaldo”,其实它是由Rooney和Ronaldo两个足球明星组成的新造词,以此表示鲁尼在球场上拥有和罗纳尔多相当的能力,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罗纳尔多。

(二)时态

新闻报道的内容都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按照语法规则,谓语动词应使用一般过去时。但是体育新闻为了保持真实感,给人现场感,多采用一般现在时。如:Sharapova rolls into Sony Ericsson final with ease(莎拉波娃击败对手轻松闯入决赛);Heart attacks increase during the World Cup(世界杯期间心脏病发病率上升)。标题中的事件虽然已经发生,但新闻标题依然使用现在时,保持了新闻的热度。标题中出现的过去式往往让读者觉得该新闻已经过时了,自然就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新闻中使用的现在时就如同文学创作中的“历史现在时”一样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即“报刊现在时”。

(三)句子结构

为节省空间,体育新闻标题通常是简单句,在许多情况下省略功能词(如系动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省略名词、冠词等。此外,用标点代替某些功能词也是体育新闻标题节省空间的常见方法。

1.标题中的短语类句子

体育新闻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洁。这种简洁不仅仅通过使用“小词”,或者通过直接使用单个词作为标题表达意思,短语类句子的使用也可以使标题表意清晰流畅,紧凑简洁,例如:Playtime(欢乐时光),Massacre(大屠杀)。

2.标题中的现在分词

该类新闻标题的构式为“主语+现在分词(doing)”的结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省略系动词“be”,表示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如:Gibson Backing for Boss(吉布森归队在即),省略了“is”。Olympics Athletes turning science to stay cool(奥运会期间,运动员科学降温),省略了“are”。

3.标题中的过去分词

另一类新闻标题的构式为“主语+过去分词(done)”,表示被动语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省略的是系动词“be”,而非助动词“have”,如:Ronaldinho named World player of the year again(罗纳尔迪尼奥再次当选世界足球先生)标题中省略了“is”。Athletes banned from social activities(全力备战奥运会,运动员禁止参加社会活动)标题省略了“are”。

4.标题中的省略

体育新闻标题为了节省空间,除了会使用短词外还会省略一些词。如:English shun Portugal as holiday resort(英国球迷伤透心,度假不去葡萄牙),此标题省略了名词“fans”。Germany Wins 2014 World Cup Championship的原句应为Germany Wins the 2014 World Cup Championship,省略了定冠词“the”。Nadal,Federer in same group for World Tour原句应为Nadal and Federer in same group for World Tour,用逗号代替了连词“and”。另外,标题中的“say”和“be”还可以用冒号代替,如:Time for a woman to carry Australia’s flag:Cook的原句为Time for a woman to carry Austrilia’s flag says Cook。

四、功能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cultural transfer)、“交际互动”(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跨文化活动”(cross-culture event),是一种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目标读者的复杂行为。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除了其本身的信息传递功能之外,还是信息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所以,对体育新闻汉译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译文交际功能和读者期盼,以功能翻译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为翻译标准,根据体育新闻标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

音译主要指用发音近似的汉语将外来语翻译过来,通过音译的汉字不再有原义。在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中,音译法可以解决部分体育新闻标题的词汇翻译问题,如一些新兴运动项目的翻译。在标题Parkour ready to woo Beijing中,“parkour”一词源于法语,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极限运动。译者并不能从该词中解读出该项运动到底是什么,所以此处翻译成“跑酷”是为了译文的传达目的而采用的特殊功能性翻译方法。采用音译法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胜枚举,如:bungee(蹦极)、yoga(瑜伽)。如果一些运动项目刚刚兴起,很难从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那么最好的翻译方法就是音译法。

音译法也广泛的应用于运动员名字的翻译。但是有些运动员名字的翻译不仅仅是音译,而是为了突出交际等目的。如:NBA球星Shaquille O’Neil经常被翻译成“大鲨鱼奥尼尔”,而不是“沙奎尔・奥尼尔”。第二个翻译是正常音译,但并不能凸显奥尼尔的个人特点,而把“Shaquille”译成“大鲨鱼”,从语音上“sha”和“鲨”相近,语义上更能凸显他高大强壮的身体、凶悍的球风,使得标题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二)零翻译

“零翻译”指译者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第二层意思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例如英译汉时会省略有些名词或代词,这就是第一种“故意不译”的情况,这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解决由于语种差别而存在的语言结构问题。另外,缩略词的使用也是英语体育新闻标题显著的词汇特征,这时我们往往直接使用源文本中的缩略词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例如:NBA,F1,ATP,WTA。标题Former NBA Star Drowns in Aruba(前NBA明星朗菲尔德溺水身亡)在翻译时直接使用NBA,不作任何改变。“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若从功能对等原理出发,追求与原文本形式及内容的统一,译本应为“美国及加拿大职业篮球联盟”。但这样不仅显得标题头重脚轻,且不符合新闻标题要求简洁的特点。我们对“NBA”采取零翻译是因为“NBA”在中国已是约定俗成的篮球联赛代名词,并不会成为理解障碍。零翻译不仅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也符合功能翻译理论的语内连贯性原则。

(三)直译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也可理解为逐字逐词的翻译。马克・沙特尔沃思和莫伊拉・考伊所著的《翻译研究词典》一书中指出,“直译”一直是数世纪以来翻译领域争论的核心,一直饱受着那些“意译”拥护者的驳斥和攻击。

对于英语体育新闻言语精简、结构清晰的特点,直译是所有翻译方法的第一选择。因为它不仅可以最忠实地传达原文本的信息,也可以保持原文本意义和风格统一。最重要的是,直译也是迎合中国读者阅读口味和阅读习惯的最有效的方式。它可以用来指导简单句或者短语类标题的翻译。例如:England do not deserve to be in finals(英格兰不配进决赛),该标题中没有专业术语,也没有特殊结构,过渡地强加译者的思想会扭曲原标题意思。直译该标题既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也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忠诚原则。

直译也可解决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的时态问题。如Mickelson blows big lead,wins in playoff(米克尔森遥遥领先,赢得季后赛)。译文对动词“blow”和“win”采取直译,无须考虑其标记词“s”。英语通过动词形式表现时间先后,汉语的动词则无时间标记,所以翻译时只需直译动词词意即可。

(四)意译

意译,即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译文可能和译文接受者所处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根据译文目的,在不改变大意的情况下原文某些成分可以删减、改写。

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修辞,而翻译这些修辞时很难从汉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来达到同样的修辞效果,如双关、暗喻、押韵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舍弃原有的文本形式,对源文本标题进行再创造,如:标题Yao outscores Yi to power Rockets and Bucks。因为火箭和雄鹿两队比赛的主角是两位中国球员姚明和易建联,所以译文“姚明得分超过易建联帮助火箭胜雄鹿”虽可接受,但缺少创新,难吸引读者。基于功能理论翻译中交际目的原则,译者应该结合源语信息语境的同时,充分考虑文本预期目的。所以译文“中国德比姚明胜出助推火箭越过雄鹿”可以清晰地表现出该则新闻的新闻点“中国德比”,以提高该新闻对中国读者的吸引力。

标题Daniel Agger nearing Livepool return若直译,可译为“阿格尔接近回归利物浦”,但该译文对中国读者来说表达有些突兀,没有达到译文的语内连贯。功能翻译要求遵循连贯性原则,译文必须对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所以,将标题译为“利物浦球员阿格尔回归在即”更符合汉语表达。

(五)增译

增译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词、短句或句子,以更准确地表达原文所包含的意义。在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中,增译主要指背景信息的添加。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词义范围不同,句子功能不同,各自根植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传递的信息也不一样(钱叶萍,2006)。英语新闻标题一般不含背景知识,译成中文时为了特定的目的就需要添加必要的背景。如果翻译只是追求字面的对等,那么译本难以取得和英语原文本同样的传播效果。只有通过添加背景知识,读者才能更好地了解标题内容。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这被视为“不忠”。在功能翻译理论追求“功能加原则”及翻译的文化转向影响下,这一翻译方法完全是合理的。如标题Rockets gain Lin’s skill and international fans。“international”原义为“国际的,世界的”。若将标题直译应为“林书豪转会火箭,既添球技又增加世界球迷”。但是林书豪是亚裔球员,而且由于姚明的原因,火箭队在亚洲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所以,此处“international”译为“亚洲的”更加合适。英语标题中的“林”指代林书豪,这显然不符合汉语标题的表达习惯,翻译成汉语应还原成“林书豪”。所以该标题翻译为“林书豪转会火箭,既添球技又增加亚洲球迷”更为精确,既迎合了中国读者的预期,又达到了语内连贯。

五、结语

一个好的体育新闻标题不仅能传递它本身的信息,也是读者了解新闻梗概的窗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对等”和“忠诚”很难同时实现。翻译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要求译者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甚至在同时采用几种翻译方法使目标文本和源文本大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让体育新闻标题翻译本身的目的性、交际性和跨文化特性显现出来。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课题[项目编号:Y201326932]、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GH016]、宁波大学科研基金(学科)[项目编号:JDW15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蔡峰涛.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对策[D].上海:上海外

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曹丽娟.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时代文学,2008,(14):

50-51.

[5]曹乔卉.漫谈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南方论刊,2008,

(6):61-62.

[6]段自力.翻译目的论评价[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81-83.

[7]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黄顺红.功能翻译理论与变译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4):57-59.

[9]黄伟新,Livesey.英语文体与修辞概论[M].北京:警官教育出

版社,1998.

[10]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1]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

2007,(2):9-14.

[12]李振国.析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D].贵

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刘让强.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J].邵阳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1-103.

[14]罗文敏.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英语体育新闻翻译研究[D].长

沙: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5]钱叶萍,王银泉.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汉译英[J].北京

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6):11-14.

[16]王振平,夏琴.功能对等论与目的论之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

报,2012,(12):62-63.

[17]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

[J].外国语,2005,(1):60-65.

[18]张茜茜.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汉译[D].上

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9]张秀芳.谈网络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J].开封大学学

报,2009,(4):63-65.

[20]张雪珠.从功能翻译论角度看新闻翻译的信息转换[D].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