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篇1

浮躁: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

为了使采访更好地进行,宁先生先与笔者谈起了现今新闻学研究的一些不良现象,诸如对所谓新研究方法的一味追捧,既不沉下心来对新闻史料进行仔细梳理,又不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清理,影响了新闻学科的科学性,而更紧要的是,学术界对此现象没有清醒的认识,因而谈话就从清理“新闻学”概念展开。

记者:宁老先生,您谈到了当下包括新闻史在内的新闻学研究的一些浮躁之气,对学科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这些情况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我们今天就是为了溯本追源,所以今天集中谈的是新闻学概念混乱所引起的矛盾,以及应该怎么清理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矛盾发展的脉络。这个概念100多年前形成,它有个很大的缺点是名实不符。100多年来,矛盾不断积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今天爆发了,也应该到新闻观念大清理的时代了。因而我今天的主题是“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这完全是个新的活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怎样清理还有些混乱,而现在的实际是在混乱中前进。今天强调这个问题,是希望大家重视,一同起来参加这个清理,向科学道路迈进。

“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

记者:那这个矛盾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宁树藩:应该讲这问题是100年前开始的。“新闻学”概念是从日本人松本君平的《新闻学》来的。这本书在日本是1899年出版,介绍到中国是1903年;《实用新闻学》是1913年翻译过来的。外国人叫“Journalism”,是我们把它翻成“新闻学”的。1918年北大有了“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民国8年)徐宝璜出版了中国人自己的《新闻学》。可见,中国人使用这一概念,是从民国初开始的。

我们要知道“新闻学”这个称号不科学,名实不符。它是在研究新闻之学吗?不是,是报学。这一点徐宝璜自己都说了,“新闻学”实际是“新闻纸学”,也就是报学,但徐宝璜没有感到有矛盾,他承认两者有区别,但又视为同义语。这确实是个问题,为什么呢?本来两个有很大差异,却认为是一回事。

其实当时有人对此提出意见,第一个人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他1921年访问上海时,有人问“School of Journalism”翻成“新闻学校”对否,他不以为然说:“新闻二字不能包涵报纸全部事业”,(《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编)否认了将“新闻”等同于“报学”。

1948年,袁昶超在《报学杂志》上发表《初期的报学教育》一文,提出“新闻学”一词不能包括报学的范围,因此主张以“报学”为Journalism的正确译名。主张把新闻系改成报学系,当时有人支持,结果还是无人执行,混乱如初。

我的思考历程

记者:您是怎么发现这个矛盾的呢?

宁树藩:我感到这个矛盾时,是在1994年给黄旦的《新闻传播学》写序时认识的。首先感到“新闻学”名实不符,从科学观念看,学科的名称应该与研究对象一致。像研究经济的称经济学、研究政治的称政治学,这些都是以学科对象命名的。以此类推,新闻学是应以新闻为研究对象的,但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报学,新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产生了名实不符的矛盾。

但是,“新闻学”这个称呼已有100多年了,约定俗成了,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还得承认它的存在,但只能看作一种符号。为了避免研究中的混乱,还得给不同含义的“新闻学”取个称呼,即真正研究“新闻”之学的可称为“本义新闻学”,研究“报业”的可称为“广义新闻学”。

记者:您当时提出这个区分时有什么反应呢?

宁树藩:当时马上就有人问这样分的意思是啥,我不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一个学科如果可以承认、容忍错误概念,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在哪里呢?因为一个学科只有在概念准确时才能发展,这是个前提,一个学科对自己的概念无所谓、允许你的学科概念模糊,能是真科学吗?在当时我是从逻辑上进行判断的,依照这个判断,我开始系统地思考这个问题。

记者:您能详尽地谈谈这个思考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吗?

宁树藩:1994年提出时,只是从逻辑上认为一个学科应该概念准确,对当时混乱的情况还没有多想。后来看了好多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影响广泛、涉及面很广,一时尚难以认清,目前所知,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以“报”为题名的研究在20世纪风行一时,如《论新报体裁》、《报馆之益》、《说报》、《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20世纪后,研究报业的书称之为“新闻学”。在《报学》被称为《新闻学》后,由其演化而来了《新闻学》(徐宝璜)、《新闻学总论》、《新闻学概要》……等等。

其次,“新闻学”这个学科概念纷纷向“报学”有关概念伸展,形成同一概念两种称谓,像报界新闻界、报章体新闻体、报业新闻业、报学系新闻系、报人新闻工作者。起初它们还同时并存,慢慢地“新闻”压倒了报,“报学”这个词慢慢都不大用了;解放后已很难看到“报学”这个词。

“新闻学”概念大量地向边缘学科发展,1988年统计有30多门这样的课程,像“新闻社会学”、“新闻美学”、“新闻政治学”、“新闻心理学”、“新闻文化学”等,而这些科又不是专门讲新闻的。概念不断地延伸,可见,情况多严重了。

概念混乱造成研究中的严重混乱

记者:那您能谈谈它的后果吗?

宁树藩:第一,由于“新闻学”研究对象模糊、没有统一、整体的认识,在研究时两个概念都发挥影响,使现行的新闻论著和教材结构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偏重于新闻、有的偏重于报论;结构不统一,有的开头讲“本义新闻学”,后来讲“广义新闻学”,结果是四不像,自作主张、各行其是。

第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广义新闻学,但老是用“本义新闻学”思路来提出问题,经常会说“新闻是新闻学的细胞”,实际上它是“本义新闻学”的细胞。还提出要建立“新闻学理论体系”,但因为广义新闻学所涵盖的评论、以及报业管理、企业体制之间,是多元松散的、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能构成理论体系,只能是知识体系。

第三,“新闻学”实际对“新闻”并不重视,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依附于报纸上的新闻作品,将新闻与新闻作品的概念混淆,对新闻本质是什么没有认真思考;就是受到这个影响,“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实际上说的是作品。所以我把它改了一下,称之为是新近事实的信息。这篇文章很好,讲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都是精辟的论断。

第四,在“新闻学”这个符号里,人们对“报学”的概念不强烈,没有人化时间研究报业是什么、其结构是什么?

第五,是学风上的影响,即对模糊概念的宽容性,对科学不科学无所谓,有人还为这种模糊观念辩护,把社论、评论也作为新闻作品。

第六,滋长了脱离实际的倾向。研究过程中没有搞清新闻本体,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把新闻学概念和实际工作对照,问题马上就出来。

还有翻译问题,英文词没错,我们把它翻译错了,把不是新闻学的翻成新闻学,影响自己不说,还说美国也叫新闻学院,就像前面说到的威廉博士,他是不认可这种翻法的,而我们将错就错,并以此为由,坚持错误。

记者:照此看,名实不符的现象已非常严重;为什么说到现在大爆发了呢?

宁树藩:名实不符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民国后比民国前严重,解放后比解放前严重。解放前有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厦门大学报学系、民国大学报学系,有汪英宾的“报学科”等,还有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解放后“报学”一词基本消失了,辞典上都找不到,比如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没有“报学”,1988年我参加编写的《新闻学词典》上没有“报学”;《新闻学大辞典》上的“报学”仅仅专门介绍“报学杂志”;陆谷孙先生编的、权威的《英汉大词典》中对Journalism的解释是“新闻学”……。

造成名实不符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对“作为媒体的报纸与新闻的关系问题、谁制约谁、是新闻制约媒介、还是反之?”的问题认识不清。认为是新闻的发展带动了媒介的发展,这一点上传播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事实上,媒介是新闻的载体,制约着新闻的发展,而不是相反。由此看来,随着媒介的发展,新闻的地位和比重越来越少,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新闻在媒介的地位小了。而一些学者们反而认为新闻扩展的领域越来越大,连电视学也是新闻学,这种名实不符的矛盾终于爆发了。

解放思想,迎接“新闻学”概念大清理时代的到来

记者:难道这种现象就一直没有人意识到吗?

宁树藩:有。是有人感觉到的,第一个是1993年出版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作者是闾小波,搞历史研究的。你看他用的是“传播媒介”这个词。第二个是1998年出版的《重庆市志・报业志》中有这样一段话:“四川省新闻志在1995年改为四川省报业志。”看来其他学科和搞实际工作的人都已经明白了。

记者:您看这个清理应该怎样进行呢?

宁树藩:这种对“新闻学”概念大清理的新潮,约始于20世纪末,广泛发展于21世纪初,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例如,上述以“新闻”概念混同“报”概念的错乱倾向纷纷在纠正。“传媒”概念(如传媒体制、传媒事业、媒介结构、传媒人士……等)逐渐起而取代传统的“新闻”有关概念。新设的以“新闻”、“新闻学”作为教育机构总名的基本没有了。原来一些命名“新闻学”的院系,有的也在改名。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有的博士生把清理“新闻学”概念混乱作为博士论文的重点论题了,形势喜人。但也要看到,“新闻学”概念进入误区,已有百年之久,形成了思维定式,清理也实属不易。目前乱局依然顽强地渗入很多方面。尚希望业内人士,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以科学观念(包括逻辑思维),耐心细致的态度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奋力拼搏,胜利在向我们招手。

(作者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博士)

篇2

[关键词]传播学 理论体系 创新

Abstract: The book titled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is one creative works in communication theory study field. Its logical structure reflects the author's instructive attempt to systemize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Theoretical system

Creation

郭庆光教授新著《传播学教程》已于去年年底面世。读后,深感这是作者多年来深入、系统地研究传播学基础理论的一本力作,是一本在传播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之作。它虽然是一本面向大学生的教材,但仍处处显示理论著作独特的丰采和作者分析思辨的深厚功力。

一、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本书的框架与布局,它是经作者精心考虑后所作的周密安排。全书以横向论述为主,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逻辑框架结构。

1.以“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为指导思想重新整合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把不同的传播方式划分为自我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在中外很多同类的书中都曾有过,但作者没有简单地重复这些内容,而是以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为依据,予以重新组合,使之更臻合理。书中,作者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动物传播,并把人内传播(即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分别归为一类,深入探讨了这些内容。“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正因为二者之间联系如此紧密,才把它们当成一类;又如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作者认为它们在本质上并无根本的差异,因而也把两者归为一类。因而,这不是一般的归纳整理,而是使理论研究系统化的一种体现。

2.从探讨传播制度入手,带出对传播过程相关因素的分析

以探讨传播制度牵头,再引出传播媒介、受众与传播效果等的研究,这也是作者力图使传播理论系统化的表现。并且为了突出备受关注的热点课题,本书还加入了“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和“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两章,最后以研究方法结尾。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传播效果研究”这一章(第11章)。作者在详细分析戈尔丁等所划分的传播效果类型之后,并没有拘泥于前人见解,而是很有见地地提出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五个课题,即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播技巧和传播对象等视角探求它们和传播效果的关系。作者清楚地表明,传播效果不是孤立的研究客体,而应当从不同的理论视角予以剖析。这些理论视角,实际上就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不同方向。

以上这种对传播理论研究的逻辑归纳,反映了作者试图使传播理论体系化的有益尝试。这种带有原创性的学术见解,明显不同于一般教材的论述,说明了作者在着力探求传播效果研究的新架构与新方向。

在这里,为什么我们要对本书的结构详加分析呢?主要是因为传播学具有多学科集纳而成的边缘学科的特点,它影响(不是妨碍)着自身理论架构的形成。一方面,它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几乎所有社会学科和部分人文学科都可以介入传播研究,因而传播理论丰富多采,不断翻新,短短半个多世纪就从零散的理论观点变成一门显学;另一方面,传播理论毕竟显得枝多叶蔓,头绪纷繁,怎样才能使之形成既开放又相对稳定的体系,至今仍无定论。施拉姆有志于此久矣,但这位受到尊重的集大成者终其一生仍然未能达此目的。可见,传播理论体系化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逻辑框架就是传播理论的体系,是研究中“排兵布阵”所必需,唯纲举才能目张之。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架构,不仅令初学者茫茫然毫无头绪,而且对研究者来说,也难以做到“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谈到这个问题。当然,我们还不能说郭庆光已经完成了这一目的,但这种力图使之体系化的努力,至少会给同行们带来不少启迪。

二、其次,作者还在书中提供了许多传播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作者学有素养,且负笈东瀛,浸日本学术多年,因而在传播理论探讨中会给读者在研读中带来了新鲜感和满足感。

日本学者有很好的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传统,从松本君平到小野秀雄,都对我国新闻学研究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松本君平于1899年问世的《新闻学》,1903年即被译成中文出版,这也是我国最早推介的外国新闻学专著,它“介绍了欧美新闻事业及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被认为“标志着西方新闻学在中国的传播,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①。二战以后,日本学者又很快接受了传播理论,加入了环太平洋地区以美国为首的传播学主流学派——经验学派。日本人研究学术历来有其传统。他们往往先大量引进,予以“克隆”(翻译)或模仿,然后再逐渐消化、创新并为我所用。对传播学、大众传播社会学的研究也不例外。郭庆光在书中对日本学者的创新、拓展之处做了许多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应当看到,这种介绍与分析,同样是取其精华和结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成果。况且,作者不限于此,他的视野还偏及欧美的最新研究趋向,并能时时把握住的科研指针。

大体上说,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1.深入剖析传播学基本概念,阐发因此而起的研究导向

如在第一章中,对“传播”和“传播学”这一对耳熟能详的概念,作者使之联成一气,展开了学术式的长篇探讨。他没有限于对概念作一般的描述和分类,而是从分析库利、皮尔士提出的传播概念入手,认为他们开创了界定这一概念的两个传统(社会学传统和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并根据这两个传统的融合,指出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接着,又引向概念对传播概念的影响,并且把这种论述进一步和传播学概念的阐释结合起来,在肯定“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的前提下,详细讨论了社会传播学的系统性、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种从传播概念到传播学概念、并把传播学纳入信息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论述,既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又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又如在第七章中,对“大众传播”这个比较容易解释的定义,作者在分析前人的不同理解之后,对大众传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作了深入的剖析,使有关章节显得相当丰满。其中,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的新见解,颇有现实意义。作者论证说,既然大众传播是从事信息大量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产业,并且大众传播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有直接关系,加上它的巨大影响力,所以,任何国家“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目前,在我国,人们对媒介产业化的议题仍有争论,而作者的这一见解虽然没有直接触及这一争议,但却根据其基本概念提出了中肯的看法。反过来说,既然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我们就应当自觉地研究和探索它的产业化进程。否则,便会无助于我国已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也无助于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明天。与此同时,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作者关注到施拉姆提出传播的“经济功能”,认为这种功能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服务,而是作为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分析,也是和上述见解互相呼应的。

转贴于 2.宏观着眼,中观剖析,微观入手

在写得相当精彩的第十章中,作者对大众社会理论的分析,就属于从宏观角度观察信息接受者这一涉及全局的问题。关于大众社会理论,台湾学者陈世敏曾经指出,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在《大众传播学诸论》一书中,以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来说明大众社会的特质,“自是别具怀抱”。然而,他的论述仅限于对德福勒观点的介绍,并没有予以展开和延伸②。而郭庆光的研究则进了一步,他上溯19世纪有关的早期贵族主义观点,中转20世纪30年代后社会学家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下接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与日本学者的新解,并提出了结论式的意见。这样步步深入地厘清大众社会理论的演变和实质,努力把问题说得明明白白,就使读者开阔了视野,看清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的必然联系。

如果说大众社会理论是一种宏观探讨的话,那么,受众观的阐述就属于一种中观的剖析。过去一般都仅限于把受众理解为信息接受或传播对象。但问题的实质应当是研究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在传播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受众的地位是否举足轻重,受众的角色是否可有可无。对此,作者先是以社会学观点提出“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接着,从市场学的经济角度提出“作为‘市场’的受众”;然后,又以法学的观点提出“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这种对受众多侧面的分析确有独到之处,因为这已经从概念的微观认知提升到了中观剖析的高度。

为了说明受众与大众的区别,作者对“大众”这一概念的详细分析,便属于微观认知的范围。作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逐一分析了大众既不同于初级群体或小群体,也不同于群集,又不同于公众,而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作者还认为,受众和少数权力精英同处于现代社会之中,“谁掌握了大众,谁就掌握了一切”。这种条分缕析的细微之处,很能体现出作者的洞察力与治学精神。

在传播理论研究中,掌握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是社会学的中观理论(MIDDLE RANGE,又称“中程”理论、“中间范围”理论)研究的倡导者。关于中观理论的思想,是默顿和他的老师帕森斯论战时提出的。当时(20世纪40年代),帕森斯的研究目光对准综合性的一般理论,企图建立一种包罗万象的模式,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行动。默顿反对这样做,他认为,在社会学中寻找一般社会行为的规律是徒劳的。社会学研究应当避免两种极端:无事实的概括和无理论的事实。要努力找出扎根于研究或观察并切合实际地限定其应用的解释。这种解释,处于对日常事件的观察与包罗万象的统一理论之间,即中观研究理论。他说:“我们有理由去设想,社会学将会在这个程度上提升:它主要关注的是,要和中间环节的发展中理论联系在一起;而如果它把注意力集中到泛泛的理论上,那它就将会受挫。我相信,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去发展应用的、特殊的理论以限定理论——数据的范围。——社会科学家排他地投入于高度抽象化的探索,便会冒上风险。就像现代的舞台布置一样,在他的心目中,家具将会是缺少的、没有装饰的和不舒适的:所谓一般理论和特殊理论都需要的说法,是‘正确’而陈腐的③。”他说,“如果特殊的探索在于找出这些行为方式之间的理论联系,那就可能发展出一种属于中间环节的理论。这种理论不是强化就是分离经验与假设的一致性④。”默顿以中观理论研究作为指向,提出了功能分析方法并应用于社会学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离轨行为的“失范”理论及其考察方法,并且引导美国社会学者把注意力投向家庭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一系列富有成果的学术研究。传播学“议题设置功能”理论的提出者麦康姆斯很赞同默顿的见解,认为传播学除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这两类理论研究外,同样存在着处于中间范围的中观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着重于建立总体或最高理论,如桑德拉·鲍尔——洛斯奇提出的媒介关系依赖论;微观研究则注重实证主义方法或以实证为依据的若干变量的集合,如霍夫兰关于态度改变的研究。而麦康姆斯认为他和唐纳德·肖的议题设置功能理论、还有把关人理论、新闻社会学、“沉默的螺旋”传播模式等,都属于中观研究的理论成果⑤。笔者认为,中观理论已应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而麦康姆斯的分析有助于传播学理论的开拓。无论在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中,我们不必贪大求全去急于建立宏观理论,以免劳而无功;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着力于研究和探索传播学的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再积以时日,聚沙成塔,把各种相关理论整合成一种或几种更完整、更高层次的宏观理论。

诚然,笔者以为,《传播学教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第一章在阐述“信息”概念时,未能突出信息足以消除某一事物的不确定性这一基本内涵。在第三章中,未能指出传播学划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是一种简单化的认识。因为“非语言符号”只是一种模糊的界定,反映了传播学者对非语言符号的忽视,它离符号学对符号种类的科学划分相去甚远。还有,作者把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进行解释,确实是简单了一些。因为还有另一类重要的肖像或具像符号(icon)是不应当省略的。第十二章中,作者把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和知(识)沟理论都归之为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这同该理论之一的提出者麦康姆斯认为那是中观理论研究的见解并不一致。第十三章讨论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因内容较新而导致叙多论少;其中“文化帝国主义”的课题最具理论色彩,但又缺乏详细的历史分析。第十四章中提到信息论、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但不知何故略去了系统论对传播学的重要影响。事实上,本书作者研究传播理论也恰恰受惠于此。

此外,本书作者对符号的理解恐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认为“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第48页),但又认为“所谓意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第47页);“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第42页)。 可见书中前后说法并不一致。在这里,作者本意可能是企图用信息去“统一”符号和意义,但却人为地把符号和意义割裂开来,并把符号仅仅看作是形式,这就违反了索绪尔提出符号是所指与能指相结合的这一科学论断。实际上,任何意义都必须存在于符号之中而不可能存在于符号之外。至于信息和符号的区分,这是不同学科(信息论与符号学)各自表述的基本概念,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信息只能区别于物质和能量。如果一定要联系起来讨论的话,那就只能说信息论中的信息可以理解为符号学中的符号。或者说,任何信息都必须使之符号化,才能产生、编制、提取、传递和接收。

总之,以上提到本书的一些不足和有特商榷之处,仅是笔者个人的见解,不一定正确,也原意和作者与同行们共同研讨。而应当重申的是,本书的理论成就是主要的。郭庆光教授治学严谨,厚积薄发,在传播学领域默默耕耘长达十余年,终于完成这一佳作。我们热切地期盼他今后能有更多的新作问世。

注释:

①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284页,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②陈世敏:《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第53页,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版。

③罗件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英文版导言第9页,纽约,1968年版。

篇3

关键词 新闻学教材 课程内容 重复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象

随着1997年新闻学由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并改名为新闻传播学以后,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全国各大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新闻专业,许多还创办了新闻系或新闻学院,新闻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新闻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新闻学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教材为新闻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力地促进了新闻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笔者遗憾地发现,在新闻学教材存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的现象。现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新闻学权威出版社的教材为例,统计如下(表中划√说明该教材包含相应内容):

由上可知,在同一出版社的系列教材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重复现象。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关于“真实性原则”这一内容《新闻理论教程》和《新闻写作教程》都有专节涉及。《新闻理论教程》在第六章第一节占25页的篇幅,《新闻写作教程》在第二章新闻写作真实性原则中占17页篇幅。关于“新闻工作者道德/修养”的内容,复旦大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第十四章记者修养占29页篇幅,《新闻学概论》(第二版)第十四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的修养占17页篇幅。其他诸如新闻价值、新闻政策等内容也出现不同课程类似的重复情况(见上表)。

同时,不同出版社的不同课程也存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现象。如“真实性原则”这一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闻理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新闻写作教程》和《当代新闻采访》、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学导论(修订版)》和《新闻理论教程》课程均有专节涉及。当然,其他出版社这种教材存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现象也很普遍,在此不再赘述。

二、原因

1 课程边界和名称缺乏统一规定

新闻学的传统课程有新闻采访学、新闻评论学、新闻写作、新闻理论、新闻编辑学、新闻事业史等。一般来说,新闻学所设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各门课程界限虽然不能说泾渭分明,但还是各有疆界。如新闻采访课程主要是一门应用学科,既有采访原理,也有在原理指导下如何采访的实践内容;新闻理论教程主要是关于新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新闻事业运行规律等内容。但由于课程边界缺乏统一规定,各门课程之间的界限模糊,容易出现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现象。同时,由于某些课程名称不确定,也容易造成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的现象。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课程,单独开设还是合二为一名为新闻采写课程。自然会影响教材内容的编写。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学日益成为显学,边缘新闻学也随之兴起,新闻传播学、新闻法规与道德、新闻心理学等一些交叉课程也逐渐成为新闻院校的常设课程,这些课程的出现更进一步加剧了课程之间边界的模糊度。

2 编写者的求全心理

一般来说,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它或长或短的使用寿命,即使是经典教材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信息更新迅速的当代,教材的及时更新和换代不可避免。但要在各门课程教材种类繁多的基础上重新编写教材。另辟蹊径。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有些编写者就试图在“异”和“全”上寻求突破,但也因此走入教材编写的误区。在求“异”心理驱使下,导致教材和学术专著不分。在求“全”心理驱使下,把本属于其他课程的内容也囊括其中,使该门课程内容庞杂,无所不包,如同大杂烩,人为导致内容重复情况的发生。如新闻价值、真实性原则、新闻工作者道德/修养等内容,很明显属于新闻学概论的内容,但有些编写者在新闻采访学课程教材中也将其纳入其中。当然,这些内容在采访学教材中不是不能提,但设专章专节花费大量篇幅进行阐述实属不妥。

三、弊端

1 影响课程设置的纯正性

如果允许内容杂糅不清、边界不明的教材存在,长此以往,课程的纯正性显然会受到质疑。课程建设和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形象,至少是学科不成熟的表现。

2 引发教学内容重复

现在新闻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自主性很强,往往由各高校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由选择教材。一般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新闻学教材的权威出版社的人选几率较高,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因多种原因被不同新闻院校采用。如果采用教材中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情况,由不同教师主讲的课程就会出现同一内容被重复讲授的情况,尽管各人讲授同一内容时不完全一致,但作为课时量固定的各门课程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最终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学生在学习时,发现教材之间重复雷同,也会牢骚满腹,易引发学生不满情绪。即使有教师一人主讲数门课程,在讲授时,能适当地做出调整,避免重复讲授情况发生。但毕竟是权宜之计。如果教师选定了教材,却不按选定教材授课,另起炉灶,按教师个人的体例进行讲授,那么,教材就形同虚设,与其他课程内容“撞车”的情况也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教材内容如果出现部分重复,教师在选择教材、备课时。就会无所适从,加大了教学难度。

3 加剧教材普遍过厚的现状。

一般来说,教材编写以简明为上,“理想的教材似乎应该在20万字以下”。但时下的新闻教材,存在一种普遍过厚的状况,少则三四十万,多则60多万字,而且有越写越厚的趋势。一些教材编写者甚至以厚为荣。“从原来的十八章扩充到十九章”、“经过修订的第二版,共40余万字,是第一版20万字的一倍以上”。而课程部分内容重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教材普遍过厚的现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就使教材定价提高,学生教材费用增加,同时学习负担加重。

四、措施

1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现在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并不健全。教材质量的高低主要由出版社的权威性、编者知名度或行政部门的级别来决定。尽管权威出版社、知名度高的编者水平一般来说略胜一筹,但也难免千虑一失。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不再明令统编教材和使用统编教材,但由于这些统编教材在编写之前事先就被贴上了高质的标签。许多学校在教学实际中仍然对统编教材推崇有加。将“教育部推荐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奉为圭臬。而笔者认为,教材优秀与否,应该由市场来选择,使用教材的一线教师、学生最有发言权。诸如课程内容存在部分重复现象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才有可能避免。因此,将一线教师、学生的反馈意见纳入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篇4

将融媒体时代的代表手机端的应用与使用纳入到高校新媒体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中,不仅可以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利用起学生手中现有的硬设备,而且可以弥补高校实验设备不足,解决部分资金紧张的困境。

关键词:

融媒体;实验教学;边界效益

一、融媒体时代遇见广电类专业大类招生

高校大类招生之后,广播电视学专业与新闻学、电视编导等专业教学内容在大学的前两年高度一致,基本就是大课堂讲大专题。这些大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仅仅只是基础理论课部分变多了,而不是实验教学比重变大了。实验教学模式依然追随专业课程展开,我们似乎并没有在大类招生中感知到媒体类专业的融合。那么,媒体业界的融合是不是也一如既往呢?其实此时恰恰是媒体业界不同媒体内容、传播技术以及终端平台上高度融合的大时代,只是高校的教学改革滞后于时代的变革。媒体最讲求的是时效,而高校的媒体专业的变革却总是迟来,原因何在?除了高等教育自身固有的管理体制问题之外,高校管理部门自身的观念守旧依然是最大顽疾。其次是技术与资金的限制,最后才是专业师生的担当与付出。单就广电类专业而言,管理部门尚未注意到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巨变——媒体融合,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二、融媒体时代实验教学投入的边界效益

传统广电行业的录像机、摄像机、切换台、大屏幕动辄几万、几十万,国家关于高校建立广电类专业的审批方面基本也将高校现有的广电媒体设备的资产量作为是否允许设立专业的前提条件。但是数字化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体行业设备进入到了自身发展的边界,边界效益已经不可避免的悄然发生。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即刚开始投入还未产出,等到投入到一定程度并开始产生效益,增长的速度不断变慢,也就是说,所带来的单位效应是不断递减的,但总收益是不断增加的。最终出现峰值,可能有略微衰退。广电媒体设备的投入已经出现了这个边界效应。将高校广电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定位于拍摄电视节目,购买设备拍摄更清晰的电视节目已经是一个过时的理念。高校管理部门只有两个选择:继续追加投资建自己的校园高清电视台和改变实验教学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改变实验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唯一的可行方案。在网路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台的收视率在不断下滑。学生就业于电视台的数量在明显减少,而在互联网新媒体公司的就业比例逐年上升。互联网新媒体不仅将学生引导进自己的公司供职,而且引领了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技术上的融合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手机为例,它拍摄的高清晰度视频不仅优于市县级电视台的标清电视信号,而且鉴于用户贡献内容模式的推广,各大电视台为了播放特殊的拍摄条件下拍摄的特殊画面也用于自己电视节目的播出。同时编辑的文字、拍摄的图片一并上传至新闻客户端,受众与用户都可以评论以及转发。近来手机直播电视节目的推广,也直接导致了手机平台上有了电视,电视台播放手机录制视频,播出新闻媒体新闻内容也使得电视台里有了手机。融媒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实验教学的融媒体视角反思

首先,高校新闻专业如果仅仅像过去那样把报纸上的文字排版作为自己的实验教学目标,那么排版设备的缺乏与技术能力的不足依然成为自己最大的障碍。如果广电类专业依然将购买高清设备作为自己的实验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那么实验教学会依然举步维艰。利用融媒体发展的契机,将学生手中的手机利用起来,拍摄图片、视频影像,编辑文字练习排版,最终将新闻在手机客户端上、微信公众号上将都是大有所为。不仅锻炼了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技巧能力,而且为高校的发展,节省下了一大笔的资金,同时也从另一角度推动了融媒体使用与探索的学术研究与讨论。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其次,高校的广电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是否应该等待管理部门理念更新呢?从华西村的巨变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改革的尝试最初的动力一定在民间。从普通师生的普遍使用到管理层的觉悟始终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而质的飞跃就在于倒逼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改革。基层的大学师生努力尝试改善实验教学的困局就是实验教学改革的起点,而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将是改革的涓涓细流,最后必将汇聚成流。

参考文献:

[1]柳竹.国内关于“融媒体”的研究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5(04).

[2]施小萍.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广电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对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4(11).

[3]孙姓.传媒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创新模式的构建[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06).

篇5

【论文摘要】作为一门正规的学科,广告学科具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其研究范畴包括广告源流研究、广告本体研究、广告传播研究、广告与营销研究、广告与社会研究几个方面。

广告学是新兴科学,自然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和未知的空白区,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是一门独立科学。在学术史上,每一门新的学科的建立,既要有其目的性,又要有其条件性。若论条件,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条件,表现为社会生活需要、学科本身的发展、学者的研究成效。二是学科自身的条件,表现为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广告学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和沉淀,已经从其他学科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早的广告学论著出现在美国,这不是偶然的,它是与美国高度发展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的。l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高度发达,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广告学的建立。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的需要,促使了专业广告公司的出现;另一方面,专业广告公司的出现,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高度化发展又给广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需在广告理论上将广告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以便完善广告业本身。所以,19世纪末的经济大发展,在客观上奠定了广告学的物质基础。

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内容中。随着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运用广告来争取消费者,成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由于广告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广告活动的形式日趋丰富多彩,广告业务不断增加,对广告理论和广告策略的研究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加强对广告人才的专业化培养,高等学府也增设了广告专业或开设广告课程。正是广告理论研究的日益发展和广告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渐使广告学成为一门正规的、独立的学科。1869年,费城艾耶父子广告公司的成立,带来了专业广告公司广告专业作业的机制,加速了广告研究的进程。1888年,罗厄尔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广告专业杂志《印刷者墨计》。19世纪,美国一些有关经济、商业的论著的出版为广告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00年,美国学者哈洛·盖尔在多年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广告心理学》一书;1901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柯特首次提出建立广告学说的设想,1903年,他出版《广告原理》一书,宣告广告学已具雏形;1902-1905年,美国一些高校,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和西北大学广告学课程的开设,促使广告学的研究走向深化;1925年,美国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的《科学的广告》一书,对广告科学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926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市场学与广告学教师协会”。随后,英国、法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开展了广告学的研究。1938年,美国创立了世界性的广告研究机构“国际广告协会(IAA)”。之后,美国又成立了“广告主协会”、“广告商协会”、“广告实践委员会”等,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广告理论、广告实践等进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广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专业广告教育终于在美国完善起来了。据统计,1994年,美国有116所大学开设广告专业,其中有37所设有硕士学位,主修广告的大学本科生共一万三千多人,另有四千五百多人兼修广告和公共关系专业。20世纪中叶,营销学、传播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形成,也很快被引入广告实践中。后经著名的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克劳德·霍普金斯、雷蒙·罗必凯等在理论和实务上的艰辛努力,广告学的构架和体系得以创立。

19世纪末20年代初,心理学学科的成熟与发展也为广告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心理分析学派对于人的潜意识的研究成果,成为了广告对于消费者受众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于消费者决策过程影响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影响人的行为刺激条件,对商品销售方式、商品包装及商品广告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学科大分化也推动了广告学的形成。在学术史上,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走过了一条综合——分化——综合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社会科学学科独立分化的集中时期。广告学就是适应这一学科大分化的客观形势,把原属新闻、营销、心理学科中研究的广告现象加以综合、抽象和分离,使之具有了独立的学科品位。

广告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尽管人们对广告学的学科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但对其研究对象却殊途同归:广告学是研究人类广告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广告活动的特殊矛盾其运动规律,即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

科学都是有体系的。广告学在确立自己学科的独立品格时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分为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应用广告学三个层面。理论广告学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广告活动中的根本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是广告活动的基本规律。它解决了广告认识论的问题,即如何认识广告活动中的各种现象的实质及其规律,是广告学研究的核心。历史广告学侧重研究广告产生、发展以及广告事业变迁的规律。它揭示了广告发展的历史规律,是理论广告学的基础。应用广告学以广告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和揭示广告在商品促销中的活动规律。它解决了广告方法论的问题,即如何根据广告活动规律的要求来进行广告活动实践,是理论广告学和历史广告学的落脚点。

由于广告学是在众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这就使得广告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可以作为它的研究方法很多。除最一般的科学方法外,凡是传播学方法、社会学方法、语言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文化学方法、“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都可作为广告学的研究手段。

广告学是关于广告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其研究范畴包括:

1.广告源流研究。研究广告历史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作为一门科学,广告学无疑要通过对广告历史变迁的科学透视来认识广告的基本历史态势、广告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未来的走势。这部分内容包括广告的历史变迁、广告业的发展、广告发展的各类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2.广告本体研究。研究广告学的基本范畴与理论。基本范畴是描述、研究某一学科所必需的基本概念,是范畴体系中的主要范畴、根本性的范畴。它们往往相互对立,构成一对互向式的关系,成为该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广告,我们也要研究广告学的基本范畴。一般而言,广告学的基本范畴可分为核心范畴和相关范畴两大部分。核心范畴是构成广告学的基本框架、支撑广告学学科体系的主要范畴,它是广告学范畴体系的主干。它们是:广告主体——谁来做广告,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对象——对谁做广告,包括广告对象是谁、广告对象有哪些需要、广告对象的消费水平、广告对象对产品的态度、广告对象对广告的态度等基本内容;广告客体——广告什么,具体指广告的内容;广告方式——怎么广告,指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把广告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送给消费者;广告管理——广告监控,只有对广告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广告活动正常开展;广告效果——广告效益,广告主做广告的目的决定了广告效果是现代广告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相关范畴是指与广告学直接相关的一些重要范畴。如“市场”、“创意”、“媒体”、“策略”、“受众”、“消费者”等这样一些“基本概念”。现代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则从宏观上探讨现代广告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分类、表现形式与方法、运作过程、规律、原则、构成要素,重点研究广告的基本运用原则与方法,包括创意理论、策划理论、设计理论、公众理论、媒体理论、效果理论、定位理论、诉求理论、目标市场理论、广告文案理论、心理理论、促销理论、文化理论等。

3.广告传播研究。广告是为商业营销服务的,准确地说,它是以一种特定的传播方式应用于商业营销的。从本质上讲,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而是一种特殊的商业信息传播。一旦人们对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社会传播形态的认识得以确立,广告的传播学研究即成为广告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视点。广告传播研究涉及广告信息的处理(其物化形态为广告作品),广告传播通道的选择(广告媒体),广告信息的到达与接受(广告受众),以及广告效果的达成等诸多方面。

篇6

关键词:自媒体;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

一、相关文献综述

“自媒体”的概念随着众多引领潮流的网络平台和工具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如美国的Facebook(脸谱网)、Twitter(推特)和国内的Weibo(新浪微博)、Qzone(QQ空间)、Tieba(百度贴吧)等。对于它的严谨定义,最初是由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的两位学者谢因波曼(Shayne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Willis)于2003年联合在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中给出的。他们指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麻省理工大学的宫川繁教授则指出,自媒体的本质属性应当是借用性与创造性,为此他将自媒体定义为“区别于大众媒体信息传递者身份,以互动性的设计,使用户不仅能够使用,并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新的媒体形式。”近年来,国内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带动自媒体快速发展,自媒体的相关论题也逐渐成为国内学者及媒体从业者研究的热点。他们普遍认为,相对于传统媒体,自媒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多样化、普泛化、运作简单、门槛低、交互性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而且从传播方式上看,它们也从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线式转变为点面结合的网式,从而让使用者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和更高的自由度。自媒体的出现将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王慧和张新明(2014)则总结出自媒体的四大主要特征,即自主选择性、高效借用性、协商对话性和衍生创造性。大学生是网民群体的中坚力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国内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网民占比高达95%以上;手机在微博、微信用户应用方面出现较快增长。王小占(2013)对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现状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智能型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比例为80.8%。随着无线免费网络接入条件的改善,大学生选择手机上网的比例也在继续扩大。经常使用手机上网、交流和娱乐的学生占比为71.7%。大学生中已注册微博、微信或人人网等平台的占比高达90.2%。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以及基于自媒体平台的教育O2O模式(Off-linetoOn-line)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广泛推行,使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自媒体时代高等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王慧和张新明(2013)认为,自媒体“将促进教学理念由线性到非线性转变、促进学习者由被动到主动转变、促进信息资源由共享到共生转变、促进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构建与整体生成”。自媒体将在未来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尤其是对于推动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发展方面,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于杰和马婷婷(2014)认为,自媒体技术的拓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徐莹和范芙蓉(2013)则指出,自媒体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为高校双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模式。她们以T学院2010级42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展开基于自媒体的高校旅游英语双语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得出“自媒体双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焦虑感、提高课堂参与度、实现语言能力与学科知识能力同步提升”的结论。

二、基于自媒体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

自2011年开始,笔者开始在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学生中展开基于自媒体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践,其具体过程如下:

(一)自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

目前,国内自媒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有Qzone、Weibo、Tieba及各类BBS等。构筑基于自媒体的教学平台,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事务性操作。比如,Qzone、Weibo和微信需要各自申请平台账号,并且完成用户间相互“关注”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接收与共享网络;Tieba和BBS则需要更加复杂的空间申请或购买、注册会员等程序,教师需要申请为贴吧或论坛管理员,并提前对BBS后台参数进行适当设置;Weibo、Tieba、微信等还有专门的移动版App,需要先行下载到智能手机里,便于移动教学的开展。

(二)教学材料的准备

本校现用教材为钟昌标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与本土化案例》。该教材内容全面且实用性强,其中的教学案例、知识链接以及课后习题等资料较为丰富,同时还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黎孝先教授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版)作为辅导教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分别选取了两本教材中较适合自媒体教学使用的材料作为教学基础材料,还通过福步网论坛、Weibo等自媒体搜集最新案例与资讯作为补充材料。同时,历届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通过自媒体平台的案例、信息及师生交流的记录,经过教师搜集整理,也可以作为自编材料的有效素材。以上渠道所搜集整理的教学材料经过进一步梳理与重组,按照明确的教学思路,被纳入到具体教学计划中,形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兼具实用性与针对性的自媒体教学材料。

(三)课程教学设计

自媒体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更趋动态化和开放化,但与此同时也会导致教学过程中不可控因素的增加,削弱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与针对性。为此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合理地组织教学,实现自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首先,教师需提前一周通过BBS英文的引导案例,并提供相关背景知识链接,包括一些视频资料等。引导案例一般取材自专业论坛、微博等自媒体的真实事例,经教师适当加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同时还提供教案及简版课件PPT供学生下载预习。BBS一般具有“回复下载”的后台功能,即在跟帖中回复才可以下载附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由此教师可以基本掌握学生的预习进程与预习效果,并据此调整教学计划,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课堂教学活动按照案例导入、知识讲授、合作探究、训练巩固及模拟操作五个步骤展开。在案例导入环节,借助学校多媒体教室的网络条件,教师将学生在自媒体上对引导案例的讨论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并借此逐步导入新知识点;在知识讲授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通过讲授、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本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在合作探究与训练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场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学知识和提高技能。模拟教学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和推崇的教学方法,尤其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使用更为广泛。课堂模拟操作环节正是基于自媒体平台的网络实训在线下的延伸。以POCIB(PracticeforOperationalCompetenceinInternationalBusiness)国际贸易技能综合实训平台上的模拟公司为蓝本,要求学生自行组织4~5人的学习小组,在POCIB实训平台的模拟外贸场景中自主选择国家和经营范围。每个小组事先在BBS上以公司名义申请账号,并开贴公司广告、产品广告及供求信息,其他小组可以通过跟帖的方式与之展开交易磋商等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同样可以跟帖与学生展开即时互动,指出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回答学生提问。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开展模拟实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及时反馈实践进程,并与其他成员或教师展开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效果评估

作为实践类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重点应当放在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展开全面评估,可以基于自媒体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实践过程展开实时监控及实时评价,并即时反馈给学生。这一新型形成性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评价,其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以此为基础,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创设新的近发展区,使学生从中获得自我效能的持续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较之传统教学,自媒体为教师展开长期教学效果评估提供了便利。通过自媒体构建的师生间人际社交网络,即便在学生毕业离校后也能持久维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实现对毕业生的同步和异步互动,对其就业及就业后情况展开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国贸专业毕业生的真实评价与需求,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自媒体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优势

实践证明,将自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都有了较大提升。在本校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54名学生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有89%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表示满意,有86.3%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适宜,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88.5%的学生认为教学信息量足、课堂效率高。还有86.5%的学生表示通过课程学习自己在知识、技能方面有很大收获。总体来看,将自媒体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师生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自媒体下的课堂教学呈现“去中心化”的趋势,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线性教学模式,也颠覆了师生之间传统的“传”与“受”的单调线性关系,代之以协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的新型共生关系。国际贸易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调整中,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也会有较强的变化特性。为此,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与学生一样有着自主学习、了解新知的需求与动力。基于自媒体展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内容的提供者、浏览者与传播者,并且依托自媒体平台成为教学过程的深度参与者。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进度的安排,还是教学过程中相关问题的交流以及最终教学效果的反馈,都可以由师生共同在自媒体平台上完成、记录并传播。“教师还可以顺势将这种随机生成性过程逐步牵引到课堂教学的合作和探究之中,这种随机生成式的非线性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契合了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更有弹性也更加自由。”

(二)简化课程内容、拓展课堂空间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最具综合性的课程之一,它将国际货物贸易中所涉及的大量专业知识进行了高度浓缩和有机结合,其课程内容既包括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保险等主干课程中没有系统讲授而实际工作中必然牵涉到的知识,也包括国际商务谈判等经贸专业课程中的边缘知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有的国际贸易教材也正尝试将贸易电子化内容纳入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正好契合了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基于自媒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教学内容做简单化和碎片化处理,依托自媒体实现知识的快速传播与转播,或在此过程中加以适当整合,使得教学内容体现个性化特征,从而简化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更为机动与灵活,间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作为实践类课程,许多高校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或者即使有安排也形同虚设。而依托互联网的自媒体平台,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浏览和传播专业知识,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甚至展开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实训,无形中拓展了课堂空间,为学生实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有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

涉外性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距悬殊,双语教学的开展受到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基于自媒体展开的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课前提供给学生丰富且直观的教学资料来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引导学生使用双语思维。另一方面,自媒体条件下,师生间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多对一的网状传播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排他性、个性化双语教学,也使得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能够克服双语课堂上的学习障碍,愿意且能够进行双语学习尝试,激发学习兴趣。

(四)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王健和仇鸿伟认为,在国内有关教学和实践中对于“实践能力”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而在国外更多地用“就业能力”的概念来代替“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内涵非常宽泛,它不仅包括可靠和诚实守信等个体素质,还包括交流沟通技能、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反映职业特点的个体属性,如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更高层面来讲,还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商业意识等可以帮助提升组织绩效的技能。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基于自媒体展开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探究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培养了信息时代所必需的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商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结语

自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电子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近年来才被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自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思维,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创新,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基于自媒体展开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还只是个例,而且较多地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将自媒体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在其他高校尚没有先例。从笔者自身的教学改革实践而言,只经过几轮教改尝试,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教改思路与教改模式。但自媒体本身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此基于自媒体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将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

作者:张霞 单位:台州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一、语符分布不均衡对翻译的制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在《传播学是什么》一书中指出:“只要存在差异,同时存在某种实际的或情感的需求,就必然发生传播现象。”[1]这里强调的是差异、需求和由此而引发的传播。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或完全相同的两个社会(/团体/民族)是不存在的,在当今的世界和时代,不需要与他人交流的个人或完全封闭的社会也是极不正常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差异客观存在,传播无处不在。翻译是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传播活动,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和他们之间的信息位差使得翻译这一交流媒介成为必要,借助翻译,不同的民族可以互通有无,信息共享,推动世界文明与进步。差异是翻译这一传播活动的前提,正如许均教授所言:“不同文化所特有的个性,则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但同时又构成了翻译的重要障碍。”[2]因此,差异既是翻译的促发动因,又是翻译的阻碍因素,这种翻译障碍首先源自于所涉语言符号分布的制约。语言符号或语言媒介是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1]每个民族语言都必然反映其所对应的文化个性或承载其特有的文化意义,世界上不同生态环境文化造成了语言词汇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给译者的翻译造成了困难。例如,爱斯基摩人成年累月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因而,其表达“雪”的词语颇多,诸如“干雪”、“湿雪”、“飞雪”、“积雪”、“蓬松的雪”、“密实的雪”以及“落得很快的雪”和“慢慢落下的雪”等,而在英语中则仅有“snow”和“slush”两个单词,汉语中却只有一个“雪”字。阿拉伯语言中有六百个以上涉及骆驼的单词,欧洲语言中只有六个,[1]汉语中仅有一个。这种生活参照系的差异造成的语符分布不均衡或不对应现象是译者翻译中绕不过的难题,他只好退而求其次,采用描写或解释的方式进行翻译,这种权宜之计的译法无论在简洁性还是在准确性方面都无法与原文媲美。又如,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发达,因此,相应的词语应运而生,反映农场企业大公司性质的拼缀词agribusiness(agriculture+business)就是很好的例子,它表达的是“从事农、林、牧、副、渔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赢利性经济组织。”[3]将此照字面直译为“农业企业”,对中国读者而言,此译法在传输原语信息方面有所折扣,仅从译文中汉语读者无法知晓其真正的内涵,因为,中国的农业生产不同于美国的大农场型的生产,美国农业企业的特性、规模和经营方式等概念对中国读者而言是陌生的,汉语中也没有与此相对应的匹配词,直译不能充分表达agribusiness的实际所指和内涵。这就是语言媒介分布不均衡所带来的翻译障碍问题。因此,翻译中所涉及的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分布不均衡使翻译在文体、语气、信度、效度或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方面呈现出一定的限度。

二、语符含义多变性对翻译的制约

字典中所列的词语的含义是其最基本的含义,但在实际运用中,词的含义会千变万化,正所谓义随境迁。例如:switch一词通常用作“开关”之义,在铁路上的意思是“道岔”,在桑拿浴中,birchswitch则是指的“桦木枝条”,用作抽打洗浴者的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桦木香味也非常怡人。语言载体在传播中的具体含义之多,其弹性之大,常常会使译者始料不及,有些词义在使用中令人捉摸不定,结果译文往往在准确性方面不尽人意,有时甚至产生误译。下例可以说明语符含义的多变性所产生的翻译限度问题。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引进改编的教材《步入商界》的第七单元中,英国Bibury玩具公司的销售主管Kate去美国出差,在旅馆的餐厅里点菜,其中有一道叫做PresidentialChicken的菜,Kate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菜,于是就有了以下她与侍者的对话:Kate:What’sinyourPresidentialChicken?(你们的总统鸡是怎么做的?/你们的总统的鸡都是些什么配料?)Waiter:OurPresidentialChickenwasespeciallycreatedforEx-PresidentGeraldFord.Itisstripsoffarmfreshbabypulletlightlysteamedandservedonabedofleeksgarnishedwithsnowpeas.Whatgoesreallynicewithit,wethink,isafluffybakedIdahopotatowithjustatadofsourcreamoryoghurt.[4](我们的总统鸡原来是专为前总统福特而制作的一道菜。原料是农场饲养的小母鸡,切成条后稍微蒸一蒸,下面垫以韭葱,配以糖荚豌豆,就可以端上来供客人就餐了。另外,烘烤松软的爱达荷州的马铃薯,加上少量的酸奶或酸乳和总统鸡一块儿吃,那味道就更美了。)PresidentialChicken的含义如此丰富,其所指内容并非这两个语符所能传递,因此,引发了侍者如此详细的解释。在同一种语言内都造成如此之困惑,更何况译成汉语?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总统鸡”传递的信息对中国读者而言可谓极为有限,读者需要知道其配料、烧法和此道菜名的来历等,才能对此有真正的了解和得出切实的感受。在此具体语境下,presidential和其对应的汉语词“总统的”超出了其基本含义范畴,与“chicken”一词搭配,在美国的餐馆英语语域中表达的意思为“wasespeciallycreatedforEx-PresidentGeraldFord”(原来是专为前总统福特而制作的)。也只有在这一语境中,presidential才有此含义,如果没有侍者的解释,仅从菜名中,任凭顾客或译文读者有多么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联想,都无法得出其准确的所指含义。但是,作为一道菜名,应简洁明了,不可如此冗赘啰嗦。因此,就翻译而言,尽管“总统鸡”简洁,但它过于笼统,失之宽泛,信息传播不够准确,这主要是由于语言载体或语符含义在千变万化的语境中所呈现的多变特质所致。因此,从以上讨论可见,无论是英语原文还是汉语译文,由于语符含义的多变性,presidentialchicken和其对应汉译文“总统鸡”在信息传输方面显然都具有局限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表达或翻译。

三、语符传递功能的有限性对翻译的制约

陈力丹教授指出:语言符号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表达意思的需要,正所谓“意犹未尽”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1]表达事物的极端或极致状态,我们经常会用“难以言表”来形容。翻译中所涉及的原作者的意思或所要传递的信息可能会流露于原作的字里行间,仅从语言符号本身可能无法得以体现,这就关涉到意义表达或信息传递的模糊性问题,译者因此在接收或接触原作者的语言符号时,经常会难以定夺或完全准确地掌握原作者所欲表达的确切含义,因此就产生了所谓的翻译的“不忠实”问题,人们一般都将这种情况归咎于译者的翻译水平或功力,实际上,这种翻译限度有时是语言媒介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语际翻译这一传播活动必须通过语言符号这一媒介,原作者“言不尽意”的表述与译者“朦胧模糊”的接收怎能达到二者的“一拍即合”或“天衣无缝的吻合”这一理想境界呢?当译者将自己的理解付诸于译文文字时,其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信息传输与接收也会遇到同样的意义损失或扭曲的问题。例如,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被译为“FarewellMyConcubine”,颇为人所垢病,英文词concubine用在此不够恰当,首先意思不准确,再者,译文的雅和“译味”都不够,在此,在英文中找出一个比较合适的词语从而拿出一个能与原文在文体、语义内容和语用效果等方面旗鼓相当的译名的确不容易。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是不可分离的,汉语原文“霸王别姬”传递了丰富的汉文化内涵,英文无法以如此简洁的形式再现之,对于这种不足,懂双语的读者一看即明了,但英文读者对此缺失会全然不知,其体味和理解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就此例而言,英语符号在传递汉语丰富的文化蕴涵方面所表现出的苍白与无力说明了语言符号传递功能的有限性对翻译的制约。

四、信息接收者的动态因素对翻译的制约

“传播学里谈的‘传播’,是双向、共享意义上的信息、知识的流动过程”。[1]译本只有当读者阅读时才谈得上传播,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才有意义。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语言符号被读者接收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含义,其原因在于作为社会人,不同读者的教育背景、知识水平、个人阅历、颖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会使他们对译作的解读千差万别,每一位读者与译者对同一符号的理解与感受同样也各不相同,因此,就语际翻译而言,完全沟通的跨文化传播是不现实的。关于“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莱特”的说法,是接受美学讨论的话题,这方面的研究颇为丰富,在此不拟多加论述。但就翻译传播活动而论,同一原作会产生千千万万种解读或“版本”,不同的译者和读者使然也。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变形或扭曲在所难免,因此,传输媒介(语言符号)的动态解读导致了翻译的限度,但是过于强调信息接收者的动态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往往会使人陷入极端的悲观主义的泥沼,从而放弃翻译所需的精益求精的努力。实际上,翻译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共性大于差异性。翻译之魅力和可能性是基于人们对语言媒介所承载的共有(或共相)意义的认知,社会之所以能够和谐发展,社会成员之间之所以能够有效沟通与交流是基于人们思维与认知的相似性和共有知识以及对具体语言符号共有含义的正确理解。因此,翻译传播活动就是在这种共同共相中得以实现,但又在信息传播接收者的差异中存有各种动态因素所导致的遗憾。所以,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翻译的读者接受因素,有助于客观地认识翻译,消除盲目的理想主义的翻译观,准确地把握读者的期待与需求,切实提高翻译传播的效能,减少翻译传播中的各种噪音干扰,使译作尽量贴近原作。

篇8

(一)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手段,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手段也不同,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迟早会随之进行调整。根据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作为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政管理学“贵在有用”。作为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学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是解决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持续多年的,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各方面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急需首先补上理论匮乏这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采用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教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满足了当时一个新的理论和课程最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据此,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把行政管理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到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突出了行政管理学学科的管理性,即实践性。从学科的调整可见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突出其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软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学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法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了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指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特别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指导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问题,以及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相关情形下的推广。这一特性决定了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工作中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2“.角色模拟”教学法。这一方法在于在课堂上人为地营造某种行政管理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角色,从事相应的具体工作。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去感受、领悟所涉及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涉及大量常规细节和现象、需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方法技能训练的场合。行政司法、行政执法、公文处理、会议管理、机关物产材管理等内容非常适合运用这种方法。

3.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是在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后,为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学生通过充分准备,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既可以达到形成共识、的目的,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针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历史沿革及其启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路径“”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西方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应该运用讨论的方法。

4.换位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师生身份互换,老师随机点名,让个别同学以老师的身份给大家讲解,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老师最后作点评。这样,通过备课、讲课,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学懂、学透,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5.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任务驱动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进行成绩评定。“任务驱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使教师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的转变。这一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业余时间,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其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指导性自学。这一方法是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自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布置学生阅读与行政管理学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经典著作、重要文献、高质量的专业论文等,其目的是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教材中的一些非重点、非难点的章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理解的内容。如行政管理学当中的“行政决策”这一章,关于行政决策的定义、程序、类型以及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在管理学等课程中基本的东西都学过,因此,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布置学生自学,教师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来讲,只是提示学生在把握的过程中注意决策同行政决策的区别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行政决策体制以及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教授上。自学不仅达到了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主要的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2.科学研究法。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这种职能不单纯是要求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适当的科研工作。如以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选拔基础好的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团体等,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和展示个人的才华。

3.模拟实验。在校内建立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行政管理场景和运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某种管理角色中,从而增进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方法的认知,培养综合管理能力。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真实的社会中去,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印证和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把学到的理论向实践转化,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社会调查。针对行政管理要解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专题调研,在调查中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如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这一章,可以布置“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以绥中为例“”辽宁省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等。人事制度这一章可以布置“辽宁政府雇员制”“辽宁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等。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袋徇卷、撰写调查报告等,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2.参观教学法。为了使行政管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感性化,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巩固验证已学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到政府等部门去实地参观。参观法资源鲜活、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学空间被极大地拓展,教学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参观访问作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印证,对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明显。参观一般由校外实践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参观笔记,撰写参观报告。

3.实习。顾名思义,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以锻炼工作能力。对于应用性极强的行政管理学这一课程而言,实习具有一切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用。为了保证实习的实效,最好应在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进行。

三、问题思考

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和形式表明了《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多,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为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讲的,而在实际上,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尚属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地运用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并不是说在每个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对每种方法都要采用,也不是某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随意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每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方法中,从达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基本的基础实践手段,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如实验、参观、自学;二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中层实践手段,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法等;三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而设置的高层综合实践手段,如项目驱动、科学研究法、调研、实习等。因此,应加深对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合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组合,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二)系统地规划和安排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从总体上看,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类。作为两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更多地采用的是理论讲授法,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等方面具备了许多经验,理论讲授比较规范和系统。而实践教学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单独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或者变形走样。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系统地安排和规划。如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与实践性手段相适应的内容;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的比例,改变实践学时随意性的情况;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考试制度中,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从而使实践教学得以贯彻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机制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方法运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目前从事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了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行政管理学科比较常见,在其他学科也司空见惯。实践教学经验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而成为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如有计划地让从事该课的教师到行政部门挂职锻炼、吸引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加盟等。实践教学方法的成本比理论教学要高得多,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实践教学方法运用的前提,无论是实验设备的配置、实践基地的建立和使用,还是调查、参观以及实习方法的使用都需要必备的资金物材的支撑,没有这些条件,实践教学无法开展。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投入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学校甚至是空白。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必须在教学的硬件环境上下功夫。

(四)防止实践性教学方法目的化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的提出,实践性教学方法被许多学者和专家所关注,从而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性教学方法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极端化的现象,就是为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被异化为目的。而在客观上,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教学,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方法再重要,也必须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否则,过分地抬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忽视其实效性,就会使这一教学手段极端化。因此,正确发挥实践性这一教学手段的功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正确区分在教学内容上哪些内容适合使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实践性教学;其次,实践性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条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检验实践性教学方法效果的唯一标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