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建议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顶岗实习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动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把学院学生培养成旅游服务行业所需的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的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都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四星或者五星级酒店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期间进行综合性专业实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对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大检验。
一.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
(一)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
顶岗实习前,开展实习准备工作,在《学生实习协议书》的制定过程中,明确学校、学生及实习企业各方的责任,保障各方在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然后任命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并开实习动员大会。在大会中,往届的师兄师姐和实习指导老师会给实习生们进行各方面的指导,传达实习企业、职位、补助、实习进程、权益、职责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成立实习基地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仿与领导的作用,对其他实习生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二)顶岗实习的具体内容
全面开展酒店服务行业所需的技能、专业工作方法实践,熟悉酒店服务技能,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即能够和正式员工一样的为客人提供符合标准的优质服务。在实习岗位考核合格后,每个实习生在实习半年期间至少能换岗一次。向酒店学习管理知识,收集必要的资料为实习报告作准备。学院要求学生们在实习期间须写实习周记,这些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可以作为学生们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素材,也是将来作为基层管理人员的一笔难得的经验财富。
(三)顶岗实习后的总结
顶岗实习后的总结主要包括了顶岗实习生的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总结和实结表彰大会。学生们的实习报告是用来检验实习生们在顶岗实习过程所学到的服务技巧和服务意识上的提升,管理知识的提高,以及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思想上的一些提高和转变。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总结,主要是体现整个班级的实习情况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以总结出本班的整体实习效果和日后顶岗实习中需要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在实结表彰大会中,对优秀的实习生、优秀的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给予表彰并进行颁奖。
二.顶岗实习效果
(一)专业实践的效果
通过学生们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可以看出学生们主要在两方面得到了提高:(1)服务水平的提高;(2)服务意识的提高。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主动为客人服务的意识都有了本质性的提高。学生们大部分都学会了换位思考,经历过辛苦的基层工作,表示以后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会更加懂得去理解和体谅基层工作人员,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主。除此之外,许多学生在实习工作之余,善于思考,写出了优秀的实习报告,在报告中对所在实习单位提出了不少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二)社会实践的效果
在实习日记和报告中,学生们普遍体会到了工作的不容易,社会上打拼的艰难。并且表示更加理解父母的艰辛和学会珍惜现有的来之不易的幸福。而且面对辛苦的实习工作,学生们对顶岗实习的效果是肯定的,并表示了对学院,酒店还有实习指导老师的感激。
(三)准备就业
通过接触社会,接触酒店服务行业,学生们不但培养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让他们思考和定位以后的工作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少学生在实习日记和报告里面表明自己已经找到了将来就业的方向。
(四)实习单位所期望的效果
学生们在实习的时候,不但工作努力积极,并且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和总结,给单位提出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还有个别学生在酒店的各项比赛中和评比中表现优异,得了不少奖。08级的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精神面貌都受到了实习单位肯定和好评。实习单位也一再的对学生们进行挽留,并且高度称赞学院学生的高素质,表示期盼学院下一批实习生到该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但是也有极个别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过让实习单位不满的情况,例如:未经请假就私自休假。
顶岗实习的实践效果验证了顶岗实习符合本专业的需求。对培养高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素质兼备的复合型服务人才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并且对本专业的教学改革起了积极的向导作用。
三.顶岗实习的几点建议
(一)对实习动员的建议
针对现在大多数“80后”和“90”后的心理状态,他们对实习起先是抱着新鲜的态度,因为可以不用上课和参加考试,而且还有生活补贴。但是实习过程中,又苦又累的实习工作与他们的期待效果差太远。所以大多数学生表示实习动员得太晚,尤其是专插本的学生,实习的突然性增加了学生们的不良抵抗实习的情况。所以建议除了实习动员大会之外,还可在学生们入学时和上旅游专业相关的专业课时和他们强调顶岗实习的对于本专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可以提前进行心理准备,从而避免这种心理落差。
(二)对实习协议的修订的建议
学生们建议实习协议的鉴定能够让学生们参与,学生们认为他们是实习的参与者,所以希望可以参与协议协商;本次顶岗实习中,几次和酒店争议都是因为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实习单位派车接送学生的问题。所以建议在日后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的时候能够将以上的细节问题得到细化。
篇2
【关键词】大学生;顶岗支教;建议
教育实习是教师培养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通过师范生顶岗支教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积极意义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首先保证了支教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丰富了大学生实习的内容,强化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其次大学生通过教学增强了从教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为人处世能力,提高了师范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在农村支教生活也适应了艰苦生活的能力,积累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还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作为一个亲自带领学生参加过顶岗支教的高校教师,在支教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感受颇多,感触颇深。面对农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影响顶岗支教活动发展的诸多弊端,想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农村落后的教育实实在在的做些事情。现针对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活动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支教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前提
第一,要加强岗前培训,提高支教学生的执教能力。通过微格教学、邀请中小学名师讲课、登台试讲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能力,起码做到备课能把握教材重点,明确学习目标;能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上课教学手段丰富,教法运用灵活;能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针对实习目标难实现的问题,建立完整的师范学生成长体系和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师范院校要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指导教师给予学生专门的指导,使学生在反思中得到启示,对一些错误的教育教学做法要有针对性的认识,这样就能尽量减少许多负面影响。另外,还可结合实习生在实习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第三,在支教活动结束后,应该积极进行分析研究,确保以后支教工作进行的更加完美。学校要在支教实习结束后进行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而弥补在支教生活中所出现不足的地方。吸收大学生支教成功的经验,为以后支教工作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最后,针对顶岗支教与学生教学计划时间冲突的问题,应给与妥善处理。调整课程计划,提前进行师范技能课程学习。不断的完善和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支教活动中轻松应对各种无法预料困难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顶岗支教的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确保顶岗支教活动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顶岗支教活动相关的规章制度,从管理、经费的资助以及评价等方面对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提供保障和规范。
加强中小学制度建设与管理。中小学是接收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单位,因此对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中小学,应加强其制度建设,完善对支教实习学生的培养、教育及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
加强师范院校制度建设与管理。作为师范院校在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要不断完善顶岗支教实习的各种实施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安全及学业管理制度,减少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各种顾虑,增加学生顶岗支教实习的积极性。
除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外,还要加强政府对顶岗支教活动的重视,做好基础建设工作,为支教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应该尽可能的优化农村教师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应该多给农村学校分配高水平的年轻教师,及时补充农村教育新鲜血液,从而彻底改进农村教学质量和教育理念。
3.加强被支教学校的基础建设是顶岗支教活动的目的
被支教的学校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在校大部分教师在年龄上都比较大,这样对大学生支教以及农村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老龄化严重,所讲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完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与支教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代沟,这样大学生与被支教教师无法更好的交流。
被支教学校应该对支教学生给与高度重视,充分信任支教学生的能力。放手交给支教学生完成自己的顶岗支教的教学任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团队对支教学生进行专业辅导。被支教学校应该派有经验有实力的老师,对支教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随时随地对学生不足地方加以明示,并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加以改正。被支教学校要多吸收社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多引进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年轻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地让顶岗支教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加强经费投入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关键
顶岗支教实习活动需要一定实习经费的支持,没有经费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经费的投入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师范院校共同努力完成。
政府应该从财政中拨出固定的资金来支持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专款专用顶岗支教实习经费,同时也应该拨出一部分教育经费,用来资助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从而激发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师范院校在实习经费使用上,应向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予以一定倾斜,为实习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5.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做好顶岗支教活动的核心
一名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管理、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特别要明确大学生到农村支教,自己的一言一行除了代表自己,还代表了师范院校的形象。
正确认识顶岗支教的真正内涵要明确教师的职责,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校时的角色是“学生”,而在支教学校的身份是“教师”。因此,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这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教师的职业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为人民教师要真诚的爱学生,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在学生面前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总之,大学生顶岗支教是一项伟大而又长远的事业。顶岗支教增强了大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顶岗支教活动是改变农村落后教育的开始。如果想要彻底改变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落后教育现状,只依靠单一的顶岗支教活动是不现实的,这还是需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来完成。尽管如此,还是衷心希望顶岗支教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落后的农村教育现状,使农村人口的知结构有一个阶段性的转变,让我们共同努力! [科]
【参考文献】
[1]吕京.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90-91.
[2]郭建耀,闫祯.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的现实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师教育,2009,2(4):33-36.
篇3
关键词:顶岗实习 学生管理 问题
0 引言
顶岗实习是把教学场地换到生产一线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实践学习机会,它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我系2010级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两个专业,五个班级共233名学生在实习期间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并进一步获得了感性认识,掌握了操作技能。但与此同时,在顶岗实习期间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 顶岗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参与度不高
顶岗实习本是一次来之不易实践机会,但由于测量专业的限制,不可能将一个班几十名同学同一批次的都安排到同一个企业去参与实习,这就让很多学生有一种是去当“廉价劳动力”替学校打工的错误意识。在学生中很容易有一种从众的心理,如有少数几个参与实习的学生回来叫苦叫累,就会在未实习的学生当中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学生对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去到企业,对于岗位的责任意识不强,甚至可能出现擅自离岗返回的。
1.2 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足。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后,由于工期紧,任务急,或是天气原因,往往会出现连续多日通宵工作,甚至完全是昼伏夜出的工作形式。这时学生往往就会认为工作太辛苦,无法忍受。同样是学习,还是待在学校上课舒服。这样就使得学生对顶岗实习产生抵触情绪。这些不仅体现学生适应工作能力欠缺,也体现出学生吃苦耐劳能力有待加强。
1.3 学生沟通能力及紧急事情处理能力差。在企业当中,企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和企业员工有时没有区别对待。当学生遇到了一些方式简单粗暴的师傅的时候容易造成沟通上的问题。学生习惯了老师在学校的循循善诱,一时间无法接受师傅在言语上的一些批评,产生放弃实习回学校等一些消极情绪。不利于实习工作的进行,给学校及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1.4 未参与实习学生情绪懈怠。当一个班级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在外实习,另一半在校内上课的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和懈怠情绪。相对于在外实习看似自由无老师管来说,在校内要按时上课,晚自习,似乎要比出去受约束不少。所以会有一部分学生趁班上学生出去实习之机班上上课人员不齐之机浑水摸鱼,导致班级到课率下滑。
2 反思与对策
要想使顶岗实习能够顺利的进行,学校就必需从多个方面来考虑,积极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 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对顶岗实习的理念,积极解决实习期间遇到的种种问题,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积极创造使学生尽快认同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氛围,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老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宣传。最终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丝毫不会降低自己的大学生身价,而是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让学生从心底里愿意实习,渴望出去锻炼。
2.2 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师生互动、及时沟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班主任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例如手机短信、飞信、班级网页、贴吧、网络聊天室、班级QQ群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对他们进行跟踪管理。
2.3 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往往分布较为分散,无法做到统一管理,仅仅依靠辅导员无法保证班级管理的质量。因此,在实习期间要充分发挥班干部队伍的积极作用,推行实习责任制度,根据顶岗实习学生分布情况,选出实习小组长,做好实习部署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实习网络建设,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严格执行信息汇报机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及时管理和服务,形成班级凝聚力。
2.4 与实习单位的沟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要从学校延伸到单位。比如与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联系,或者定期到企业看望等形式,了解学生情况。建议在实习学生数量较多,地点较为固定的工地在适当时机能够派辅导员去看望,一来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二来,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一些思想问题,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当学生在实习单位遇到困难时,校方要努力做好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工作,正确处理问题,稳定学生情绪,保证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晓兰.论校企合作中的毕业生顶岗实习[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2]宋卫,邱士安,刘强.顶岗实习过程中实施专业课程现场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篇4
一、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法律定性现状
大专院校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受到意外伤害,引起人身伤害赔偿纠纷的情形越来越多。但目前在法律上对此类纠纷定性为何种法律关系却没有定论。我们先来看看相关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处理的。
[案例一] 2006年11月2日,安徽某大学学生张某在永康某塑料制品公司实习期间,右手手指被机器轧伤。张某在要求该公司支付其各项费用3.2万元遭拒后,于2007年底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劳动部门认为张某受伤时属在校学生,与塑料制品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此案不属于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张某不服,向法院。法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即“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认为实习生应包含在“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内,并以此作为案件定性依据,最终通过调解由厂方一次性补偿张某1.5万元。
[案例二] 2006年10月,江苏某药科大学学生王某在常州药业下属某制药厂毕业实习时,误启动了混合机,造成左手食指、中指及第二掌骨被切除,治疗费用103934.67元由制药厂垫付。2007年5月,制药厂正式录用王某,一年后,将其辞退,同时要求王某出具借款近一万元医药费的借条。王某向常州市行政审批中心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但因不符合工伤赔偿的规定,审批中心不予受理。2008年8月,王某在镇江京口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审理认为三方在这一案件中均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之后判决由常州药业赔偿王某103934.67元,药科大学承担连带责任。常州药业不服,提出上诉,经二审法院调解,三方达成调解协议,即由常州药业赔偿70000元,药科大学赔偿33934.67元。
将法院对以上两则个案的审理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前者,法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宽泛条款认定张某为工伤,其实质就是肯定了全日制大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属于劳动关系;而在后一则案例中,王某不被认定为工伤,一、二审法院均依据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调解,其实质就是否定了全日制大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
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法律关系分析
从以上司法判例不难看出,此类案件的确存在定性、归责不一的情形。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对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顶岗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定性问题,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我们来看看“顶岗实习”“劳动者”等概念及相关法律规定。
“实习”,《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运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1] “所谓顶岗实习就是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与一般职业人一样的工作,它是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及经营环境等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环境下采用由师傅(企业技术人员)带徒弟(学生)顶岗工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就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培养环节。”[2]学生顶岗实习属于学校正常教学的一部分,其过程同样是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与学校的关系属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一过程将一直延续到学生从学校毕业,这也就意味着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仍属在校学生,这一主体性质并未因学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而有丝毫改变;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学生顶岗实习主要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虽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为实习单位提供了一定的劳动,但那也只是进行实际学习的一种必需手段。因此,学生顶岗实习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属实践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获得经验和技能,更好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是为了“劳动”而劳动。
关于“劳动者”。在我国,作为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的自然人,“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3]。是否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要依据法律的规定来判断,我国法律在劳动者资格认定方面有如下规定:首先,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年龄条件,即年满16周岁,从这个层面上看,自然人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年龄下限,是不可能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其次,作为劳动者还应具有劳动能力。对于这一能力要求,大专院校学生一般都能具备。
那么,顶岗实习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的身份呢?要定性这一问题,不能孤立地仅从“劳动者资格认定”的方面去考虑,而应当从劳动关系的法律层面去把握。“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及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4]劳动关系是由当事人双方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建立的,双方当事人各自有平等的相互协商的权利;但“劳动关系一经建立,劳动者则必须听从用人单位的指挥,把劳动力的支配权交给用人单位,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 [5]与此同时,“劳动者劳动的过程即劳动力的消耗过程与劳动者的人身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劳动关系毫无疑问地具有人身性,是一种人身关系”[6];“从现实的经济意义上来说,劳动者将劳动力的支配权交给用人单位是为了换取生活资料,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的劳动而予以其对等的给付,从而显示出劳动关系的财产性。”[7]劳动关系的这一特征表明,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不仅仅是服从,而且还具有依附性。因此,“劳动者的许多正常需要也应当依靠用人单位来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从事实际劳动,既是劳动者行使劳动权的具体表现,也是劳动者及其家人赖以生存的保障。”[8]我们知道,在校生参加顶岗实习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不是以实习劳动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而实习单位也没有为实习生付出的劳动支付报酬的意思,有的实习单位会在实习中发给实习生一定数额的费用,但是这种费用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补偿性的报酬(应定性为生活补助)而不是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工资。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虽然要服从实习单位的实习管理,但是对实习单位并不具有依附性。因此,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在身份认定上实习生并不是劳动者。
既然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那么,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就不能按照《劳动法》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那么,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属何种法律关系呢?在案例二中,无论是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还是镇江京口区人民法院都没有简单地将此类案件牵强附会地定性为劳动法律关系,而是从民事法律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定。笔者认为,大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与学校是教育管理关系,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是一种以学生为关系人的实习合同关系,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是一种以实习合同为依托的教育管理关系。学校承担的义务是公法意义上的义务而非私法意义上的义务,因此,学生与学校之间不存在契约关系,其实质是一种教育管理关系。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单位无论是经由学校安排还是通过学生自己寻找获得的,实习单位都应当与实习生所在学校而不应是与学生本人签订实习合同,因为“实习合同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约定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期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9]。“在实习合同中,双方当事人是实习单位和学校,学生是作为关系人而非独立的合同当事人存在”[10]。“根据规定,实习合同应当明确实习期限、时间安排、双方的管理职责、津贴和伤亡事故的处理办法等”[11]。实习合同的签订是建立在学校与实习单位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的,它本身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民事意义上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之间是合同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是劳动法保护的对象,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意外伤害,不能按照《劳动法》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人身伤害,如果学校、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签有实习协议且协议中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伤害赔偿问题有明确约定(约定不违背法律),可直接按照协议处理;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实习协议或虽签有实习协议但仍无法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伤害赔偿问题,则可按照民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即如果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过程中因过错(如未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没有指导老师进行学生实习过程的教育管理等)造成学生伤害的,学校应承担民事侵权法律责任;实习单位在组织学生实习过程中因过错(如未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未对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将学生安排在不适合学生实习的岗位上、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等)造成学生伤害的,实习单位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如果学校和用人单位对责任分担有约定的,双方可以按照约定分担责任,但该项约定不能构成任何一方责任的免除,实习生可以选择要求其中一方或者两方承担赔偿责任(该两种责任为连带责任);如果学生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亦应承担相应责任。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管俊杰,杨海.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8(12).
[3][4][5][6][7]郭捷.劳动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顶岗实习 意外伤害 救济风险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将极大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两相结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学生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走进企业完成自己最后的一段学业。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技术工人对于企业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客观实际,因此,企业对于学生的顶岗实习从最根本上来说是支持的。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有更加充分的时间挑选与自身的需求和企业文化相匹配的学生,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近距离的了解企业,在这种相互的充分了解之后最终签订的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无疑比简单的校园招聘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国家对顶岗实习有政策支持,学校对顶岗实习有培养需求,企业对顶岗实习有选人用人需求,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有利于就业,这样一件看上去对各方面都有利的事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不那么顺利,其中最主要的障碍就在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性。
一、顶岗实习期意外伤害救济风险成因
从现有的顶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后赔偿纠纷的案列来看,意外伤害发生以后,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责任划分、赔偿标准适用的争议,是导致意外伤害救济风险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1.购买商业保险主体的不确定性致使条文落空。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和实习单位要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具体事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办理。而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为了能够让企业顺利接收学生完成顶岗实习这一教学环节,企业为了能够节约管理成本,双方在签订的实习协议中往往直接套用这一条款,从而最终导致学校、企业都未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这一结果的产生。
2.顶岗实习生与企业非劳动关系,不适用工伤保险。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被一定的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和确认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其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劳动者)必须加入某一个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并参加单位的生产劳动,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而另一方(用人单位)则必须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或质量给付其报酬,提供工作条件,并不断改进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对于企业来讲,顶岗实习学生显然并不符合这一描述。其一,处于顶岗实习期的学生,并没有加入企业,企业对其的管理约束力较普通职工要低,学生在接受企业管理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受限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例如学生长期未正常参加顶岗实习,企业并不能如同对长期旷工的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一样终止其实习,而且只能将其表现反馈给学校,由学校来做出处理决定。其二、企业给顶岗实习学生发放实习期生活补助、福利等待遇的标准是企业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确定的,脱离于企业的薪酬、福利等适用于普通职工的制度体系。企业支付给顶岗实习学生的补助跟根据企业与学校签订的实习协议来发放的,而不是与企业招聘的其他职工一样,根据企业的薪酬体系,按照其劳动数量和质量给予的报酬。薪酬之外,顶岗实习学生除享受企业提供的基本劳动防护用品外,往往也不在企业的福利体系发放范围之内,这一点与企业职工也是有区别的。其三,从学生进入企业的渠道来看,企业和学生没有双向选择权。顶岗实习企业并不能够由学生个人自行挑选确定的,而是在学校统一与专业对口的具备相关资质和实力的企业接洽,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形成实践基地或合作关系后,结合学生本人意愿与技能水平由学校选送到实习单位的。对应的,企业也不可能如同校园招聘或者社会招聘一样对学生进行考核然后选用符合本企业用人标准的学生,而是按照学校提供的学生名单接收由学校选送的学生。其四,学生顶岗的目的是学习,是通过实践印证理论,而职工在岗是要通过工作获取劳动报酬保障个人和家庭生活,二者的目的完全不一样。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区别传统理论教育的特色环节,因此,顶岗实习的安排属于学校教学大纲计划的一部分,学校仍然是实习期学生的管理主体,这一管理责任并不因为没有具体的理论教学课程、没有在校内的教室这一固定教学地点而改变。
二、救济风险防控
1.明确学校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的义务。教育部和财政部在2007年联合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号)中明确规定,未经学校批准,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单位;不得自行在外联系住宿;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应接受指导教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学校可责令其暂停实习,限期改正。这其实已经明确了学校师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主体,顶岗实习学生主要受学校规章制度约束。学校与学生之间既具有行政管理的从属关系,也具有民事法律关系。学生不同于企业职工在工伤之后,除了工伤保险还有日常积蓄,因此,应当明确学校作为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主体,以意外伤害险来保障其基于民事关系的赔偿责任。在当前法律没有明确这一点的情形下,企业在与学校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时更应该在协议条款中明确这一点。
2.将顶岗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畴。现有的《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表示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因此,没有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顶岗实习学生。虽然顶岗实习生与企业没有劳动关系,但是,广义来看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从这一点来看,即使不确认顶岗实习生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但将其纳入工伤保险是符合社会保障以人为本的经济福利性。在当前实际操作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时一般已经年满18周岁,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企业可以考虑与其签订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从而将其纳入到工伤保险保障范畴,而学生是实习期满也就是一年期合同到期终止后需要回校1-2月完成毕业程序,这个中断期也为企业规避了连续签订两次劳动合同的风险。而接收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时一般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可以考虑由学校统一获得学生法定人授权的形式将其纳入劳动合同管理。
3.强化岗前安全教育。企业作为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承担完成顶岗实习这一最后的教学环节,有必要建立针对顶岗实习生的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岗前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此时的岗前安全教育,应当是事故视频的案例教学为主,给予学生最直观的事故现场感官体验,强化其安全意识。
篇6
2014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1]中指出“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09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3]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这就要求高职学生除了在校汲取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来提高实践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现专业岗位零对接。
1 经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的实践
1.1 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顶岗实习与就业模式
我院针对不同专业群特点,形成了不同的顶岗实习与就业模式:经济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为早体验式模式。这种模式,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优点是学生安排相对比较整齐,对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动向掌握的比较及时,缺点是此种模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第一个月流动性较大,实习坚持下来的学生存在实习结束后又要返校上课,而这些学生可能已经在实习企业获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不愿回校上课的问题。财管、会计、等专业为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采取学院组织招聘,学生自愿选择实习岗位的方式,优点是实习学生心理上准备充分,顶岗实习稳定性强,缺点是学生后期跟踪困难。
1.2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经过历年各类用人单位对财管类专业学生的应聘素质的要求,我院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等专业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改革工作。针对财会专业就业分散、市场准入门槛高及很难较大规模的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等特点,学院加大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建成600多平米仿真实训室和跨专业综合实习基地。该基地实现了多专业、跨专业的实习,从模拟人才招聘开始,学生在实训基地能体验到完整的职场流程。经管、物流、营销等专业学生,除建立沙盘综合模拟实训室进行校内实训外,在校外积极开拓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走进企业在顶岗实习中获得工作经验,促进就业。
1.3 做好顶岗实习与就业前的思想动员和就业指导工作
针对在校学习阶段和进入单位顶岗实习与就业阶段环境反差较大,学生出现适应性较差,对促进学生就业影响较大的情况,从学生入学至顶岗实习与就业前,系上老师和领导均要动员学生认识顶岗实习的意义;已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对在校学生谈实习体会,重点谈实习的心理感受、收获及面对困难如何排除等;请企业成功人士给学生做如何适应社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如何创新等专题报告。另外,针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特邀请招生就业处负责同志给学生进行讲解。
1.4 精心挑选顶岗实习与就业单位,认真组织应聘,不放过任何一个就业机会
该院对实习单位选择的原则是专业对口性较强、企业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效益稳定、吃住条件较好、五险一金齐全、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初次合作单位系上领导先要实地考察再定。截至目前,该系已与新疆建设兵团、北京苏宁易购、甘肃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另外,为了满足个性化就业需求,系上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高校及各人才市场组织的专场招聘会,开拓就业市场,帮助学生充分就业。
2 顶岗实习与就业的实践带来的社会效益
在全国上下进行各行各业深化改革的今天,我院各系在积极探索各类专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实践时,财会类、物流等专业的实践带来的社会效益较明显,表现在:一是本专业招生人数稳增,录取分数线较同类其他经济类专业高,家长认可度高,多数生源为在校学生口碑相传带来。二是因本专业毕业学生综合素质高,省内外各大型用人单位每年来我系公开招聘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与就业。
3 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就业目标,促进学生就业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企业选择——校企合作第一步
校企合作要顺利进行,选择合作企业就成为关键所在。例如笔者学校选择的合作企业林森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南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历经了60年的变革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集公路运输、化学危险品运输、大件运输、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先后荣获交通运输部道路货物运输一级企业(江苏省仅两家)、综合服务型AAAA级物流企业(江苏省第二家)、2004-2009年中国百强物流企业前50名、2008-2009年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以及江苏省质量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公司业务发展非常迅速,人才需求比较稳定,同时管理比较规范、培训制度比较完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也比较大。因此,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尽可能选择规模较大企业。
之后,笔者学校陆续和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和贸易有限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与这些企业合作,出现问题后沟通的效率较高,学生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在笔者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几年中,也淘汰了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把实习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在出现问题后沟通的过程中,总是出现“踢皮球”现象。所以,笔者学校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不断优中选优,确保了校企合作的顺利推进。
二、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和监控的依据
为了保证工学结合达到预期的目的,学校在工学结合前制定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协议书》《物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施方案》《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安全承诺书》《顶岗实习学生成绩实施意见》等制度,但规定都比较简单。在校企合作中,我们发现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缺乏处理的依据。比如学生到了岗后发现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要求调岗,甚至调企业;到岗后,某些学生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胜任工作;某些学生家长不支持校企合作;学生擅自离岗,顶撞领导;甚至还出现过因学生谈恋爱导致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校企合作中陆续出现的,在处理的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与企业沟通,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但这也给教师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增大了工作量,牵涉了更多精力,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精力去指导顶岗实习这个更重要的任务,更像一名“救火员”。
后来,笔者学校在原来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制定了《顶岗实习制度汇编》,内容具体到组织管理、实习安排、实习纪律、过程监控、成绩考核等各方面。这一制度还会结合今后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继续完善。只有有了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顶岗实习的
质量。
三、过程监控——管理和监控的重点
学生顶岗实习期较长,如目前笔者学校的顶岗实习期就长达6个月。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体系,是确保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该监控体系应该是多主体、多元化、全方位的,对过程监控应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前,大部分校内指导教师通过e-mail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其实更多的时候学生希望教师能到企业一线进行指导,能接受企业与学院的双重管理。企业和学校应分别指派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果企业没有为学生指派指导老师,学生就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没有人带领自己工作,产生更多的焦虑。相反,如果两边的指导老师时时关心他们,他们就有很强的归属感,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顶岗实习老师要填写《顶岗实习校内指导教师指导台账记录》及《顶岗实习巡查记录表》。这样,一方面督促指导老师要多下企业指导,另一方面也成为考核顶岗指导教师的重要依据。
四、考核管理——提高实习质量的保障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该考核评价体系的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学生各方,考核对象包括实习学生和指导老师,考核标准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以前,顶岗实习结束后只有一张考核表,由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带回。事实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并没有起到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作用。
因此,结合学生的反馈及与企业交流中了解到的情况,笔者学校重新制定了考核方案。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考核成绩和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考核成绩共同组成,总分为100分,企业指导老师考核占50%,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考核占50%。企业主要从态度、出勤、职业能力、团队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实习教师则主要从实习态度、综合素质、实习质量、实习日记、实习小结、实结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制度中也规定了对诸如没有完成顶岗实习、违反实习纪律、无故旷工天数达5%以上等一些情况的处理。这个完整、科学的考核制度的制定会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五、心理监控——顶岗实习的有力支撑
实习前,学生普通存在着兴奋、好奇、紧张、担心等负责情绪;实习中,学生容易遇到畏难、攀比实习补贴以及对角色转换、企业严格考勤管理不适应等问题;实习后,学生容易产生彷徨、逃避、不知所措等心理。应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监控体系,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有效预防、调控和疏导,帮助学生渡过心理难关,为学生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目标提供有力支持。目前,笔者学校将专职辅导员团队纳入到顶岗实习团队中,给实习同学们以专业心理辅导,及时跟踪学生心态的变化,给予专业建议,这为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后续跟踪——顶岗实习的延续管理
以前,顶岗实习一结束,教师就觉得完事大吉,至于学生是继续留在顶岗实习单位还是离开顶岗实习单位与学校、老师无关了,是学生和企业的事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企业希望与学校双方共同努力,将优秀的学生留下;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听听老师的建议。老师要根据前期管理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爱好以及对企业发展的一定了解,给出中肯的建议。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一项研究,通过对学生留在顶岗实习单位和离开顶岗实习单位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项选择的利弊,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力求为学生理性选择就业企业,为合作企业留住人才和学生得到更快发展提供帮助。
篇8
建立闭环反馈的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闭环反馈的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是保障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1.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应该是各系部、各专业的常设机构。学校参与人员建议系部领导牵头,涵盖专业辅导员、专业骨干教师等;参与企业应是与学院建立长期、稳定顶岗实习合作关系的、能够包含机械类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多家代表性企业。企业参与人员建议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中负责高校招聘的人员牵头,包含企业指导实习人员;家长和学生代表应结合顶岗实习实际情况,在实习人数较多的企业中选取,并要求其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
2.制订顶岗实习管理文件。明确学生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流程与成绩评定的管理方法,规范顶岗实习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院专职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加强顶岗实习的安全教育,并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组织管理制定相关文件,进行具体规范与要求。
3.构建操作性强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系部提供顶岗实习学生名册,分各专业召开顶岗实习学生专题会议,具体落实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学生业余时间和宿舍管理、实习现场管理、学生健康心理咨询和辅导等。
规范顶岗实习教学工作程序
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一般应该包含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任务同时开展,专业要求毕业论文内容和顶岗实习内容相关,对于较难实现的,也可以由指导教师指定题目。学生在实习中注意观察,找到论文写作的方向,搜集资料,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完成论文,这样可以使论文避免抄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论文质量。
(一)学生在顶岗实习期开始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1.接受学院系统、全面、仔细的顶岗实习培训。通过培训,弄清顶岗实习开展的步骤、方法、要求等,每名学生都应明确实习的全局性安排、时间进度及上交材料的要求。2.完成并上交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协议格式由学院或系部统一制定。学生自行打印后,填写自己信息,与所在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如多人在同一企业实习,可集中填写后与企业签订1份协议,完成后上交指导教师。3.领取学生顶岗实习手册。学生顶岗实习手册由学院统一印制,每名学生离校前领取一本。手册主要内容包括顶岗实习基本信息、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结、实习考核与评价等。
(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结束后应上交以下材料
1.完成顶岗实习手册。填写顶岗实习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联系方式和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实习主要任务等;按实际实习时间完成顶岗实习周记;撰写顶岗实结报告;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习指导教师填写实习考核与评价等内容。2.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要求符合学院或者系部制定的要求。
篇9
实习是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前奏,学生在实习中既可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又可发现自己经验技能的不足,及时补充完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因而实习可以说是专业学习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学期按照学校计划,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于9月1日至12月31日自主选择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现100%就业,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本专业的学生虽然接受的是中等职业教育,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但每个人总有他的优势与闪光点,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能力取得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比如出纳、会计助理等。在公司与老师的督促与认真指导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按时到岗,工作态度热情,并较顺利地完成岗位工作,获得领导的认可与好评。特别是等同学,因工作表现突出,业务能力较强,做事勤奋认真,被评为优秀员工或是得到转正、晋升等,这对刚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鼓励与肯定。
当然,从学校走入社会是个比较艰难的过渡期与磨合期,学生需要时间慢慢适应,也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指导教师予以引导和改进。
1、少数学生实习单位变更频繁,不主动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不及时上交材料,老师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2、极少部分同学实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实习不够重视,认为无所谓。比如有学生中途有事不请假就缺席,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3、实习单位点多面广,给实习管理和指导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4、部分学生没有交实习周记,对实习内容不够熟悉,也不认真接受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或单位领导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下学期的就业实习工作能更加顺利:
1、强调纪律,全程管理,列入考核。在下次实习前的动员大会上,要特别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和纪律性,下发书面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帮助同学门端正实习态度。
2、制作企业生实习指导跟踪一览表,纳入师生的相关评价。我们在实习中有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加强与实习单位联系,下学期可以统一设计企业生实习指导跟踪一览表,此表由实习单位领导、指导老师和学生分别填写,一式三份,督促每一位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实习动态,及时处理好突发问题,保证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同学们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3、完善实习成绩评价机制。对学生实习的成绩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到实习单位领导的评价,并根据学生上交材料的情况、与实习指导老师的互动性综合评分。
4、要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像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尤显重要,实习中某些学生在这方面的欠缺告诉我们要强化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加大对顶岗实习工作资金的投入,让指导老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到实习单位与学生本人及实习单位相关负责人见面,征求学生个人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表现评价及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促进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更进一步深化。
顶岗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就业机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顶岗实习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专业建设的建议:
1、根据市场的需求与时俱进地安排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让学生进入社会实习后能较快适应工作,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保障;存在问题;建议;对策
自国发[2005]35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以来,为积极贯彻国家的这一政策,各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安排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顶岗实习,以便学生能顺利地由学校过渡到企业,顺利地完成由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目前,推进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制约顶岗实习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无论是从学校、企业还是学生角度来说。顶岗实习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是我们工作在职教一线、直接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老师需要不断探索、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从学校层面来看存在的问题
存在课程设置缺陷,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现有设施较落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对落后,校内实习与顶岗实习不衔接,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不完善等等诸多问题。
2 从企业层面来看存在的问题
(1)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低。如没有从立法的角度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责任。对积极参与顶岗实习的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跟进不及时,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体会不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好处,只体会到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及管理的难度。(2)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重劳动轻培养。企业对学生到单位顶岗实习,并不关注学生技能的获得,而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对如何提高学生技能和强化素质培养缺乏热情和关注,更谈不上要引入学校课程教学的相关要素和要求来改进实习过程。一年的顶岗实习中,学生基本上无理论或技能实习的机会,被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很少有机会轮岗,关键岗位学生基本无法涉及。
3 从学生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
就学生而言,存在角色转变缓慢,职业素质低,缺乏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不高,自我定位不准,职业理想、职业观念淡薄,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部分实习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实习不能顶岗,部分学生虽然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与企业顶岗实习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是造成有些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生、不愿支付实习生报酬的主要原因。
4 从政府政策层面来看存在的问题
自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来,为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国家先后颁布和下发了多个法律法规和通知,调动了学校积极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学校基本上能履行这一法律义务。但却没有从立法的角度明确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责任和义务及相关的优惠政策,始终没有调动起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在推进顶岗实习过程中,始终是“学校热,企业冷”这一状况。另外,还存在政府及其行政部门、学校、企业、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的责权关系不明确,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的规则系统不健全等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对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问题分析可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涉及多个方面,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来寻找保障顶岗实习质量的对策。
1 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成功的发展模式,为本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由于国情不同等诸方面的原因,不能照搬别人成功的模式,但发达国家政府政策在校企合作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值得我们借鉴。政府、政策、制度应是校企合作强有力的支撑,政府在制定有关法律制度时,要有明文规定,达到一定生产条件的企业有接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顶岗实习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台相关校企合作对企业的硬性考核和优惠政策。为保障政策的执行,建议政府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宏观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充分发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依然是以学校为主体,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素养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因此,学校应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改革,从多个角度考虑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1)进行课程改革,结合生产实际,编写校本教材。目前,我国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划分仍然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科体系的痕迹十分明显,教材偏难,相对于生产实际滞后,导致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在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知识在学校又学不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弱。为了使课程教学符合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技术要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坚持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科学、先进”为原则,突出人才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的特色,深入生产企业一线岗位调研,广泛征求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要贴近生产实际。(2)针对学生职业素质较低、职业观念淡薄的情况,应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意识培养。如职业生涯启蒙教育,在学生入学初,针对不同专业,邀请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使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形成初步认识,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3)职业意识强化教育。定期组织学生聆听高年级学生企业实习经验交流报告或邀约本专业成功人士展示他们的发展轨迹,企业认知体验、企业文化熏陶。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实地观摩,了解企业文化,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及任职要求等。(4)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现教学标准与岗位标准的“零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可积极探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引企入校等,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和人才,企业为学校添置设备,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践教学,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5)打造新型的教师团队,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直接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不熟悉,这样的教师不具备将生产实际融入教学、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时自然底气不足。打造新型的教师团队要求学校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学习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学校应积极邀请企业选派优秀员工担任兼职教师。
3 重视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评价作用
部分学校由于师资、设备等不足,而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将学生推向企业。他们往往只注重与顶岗实习企业的最初联系,对学生进入企业后的专业对口情况以及理论辅修、考核评价等后续工作较为忽视,甚至单纯依靠企业采取简单化管理,或者基本放手不管。而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而非正式员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是企业不愿接受顶岗实习学生的原因之一。要保障顶岚实习的质量,顶岗实习管理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从顶岗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带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人手,三方共同考核,确保顶岗实习质量。顶岗实习单位方面,要求实习单位按照对正式员工的考勤、考评,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考勤、考评,并将结果记录在顶岗实习手册中。带队教师方面,专门安排负责任、熟悉业务的教师担任顶岗实习带队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专职管理。负责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协调和处理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学校方面,不定期地到顶岗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和带队教师的工作情况,并进行考核。
当然,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原因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加强顶岗实习教育管理与研究,才能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确保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四新。陈绍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2]魏崴,常建平,魏影,顶岗实习中DL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顶岗实习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