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新闻学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新闻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新闻学

篇1

关键词:网络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影响

经过近代三十年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国际网。根据相关的调查,中国的互联网网民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不仅仅是在中国,全世界的网民的数量都在呈上升趋势。其次,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介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其在人们的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互联网集了交流、传播与商务的功能与一体,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的交友聊天、收发邮件进行商务交谈,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股票、拍卖和交易等商务活动。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再加上网民人数的增多,网络传播信息的作用也就更加的明显。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与优点

随着全世界网民的人数的增加,网络的传播信息的特点非常有效的发挥出来。在中国网络传媒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在二十世纪的初期中国网络的媒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形式,报纸电子网络版、网络新闻媒体以及门户网站等等这些新的形式的出现。网络媒体在中国已成为了重要的传播的媒介。这加快了中国网络的传播与发展。

网络媒体拓宽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传统的媒介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所掌握的信息都不相同。而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可以掌握到相同的信息。全世界的人民通过互联网的传递,信息可以一直的、不間断的传播着,让全世界的网民们都可以及时的掌握到信息,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信息的时效性,减少了很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的发展。

网络媒体还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者的统一。在网络的媒体上,受众的群体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创作者进行交流,更有甚者,受众者还可以在上面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当受众者在网络媒体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创作者就可以看到,可以根据受众者的意见,对于自己的信息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调整。受众者既可以是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网络信息的创作者。对于任何的网络信息,受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是多种方式的,可以选择信息的内容、时间和顺序。在互联网的时代,受众者拥有着无比自由的权利。这也是网络媒体如此火热的原因之一,网络是一个让每个人表达自己的平台。

二、网络媒体的发展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发展是时代的选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的取代了传统的媒体。我们从媒体的发展历史当中就可以看到,当有更新技术媒体的出现时,传统的媒体并没有消失不存在。当初电视的产生也并没有让报纸销声匿迹,同样,网络的出现也不会让传统的媒体消失。网络媒体的出现,是给予了人们更加多样的一种方法来获取信息。对于不同媒体的选择是根据不同媒体自身的特点与受众的接受水平和条件所决定的。举个例子,大多数的年轻人选择较多的是网络媒体来获取信息,而年纪较大的群体则还是倾向于选择报纸或者广播等较为传统的媒体。电视作为最常见的传播形式,其公信度也是居于第一位。除此之外,传统媒体几十年发展的积淀并不是现在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可以相比的。

网络媒体虽然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和处于虚拟的状态,非常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肆掠的情况,不良信心没有节制的发展着。一旦这些不良信息让青少年看见并模仿的话,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令人害怕的。网络媒体的出现带给传统媒体的不仅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及时的调整自己来迅速的适应变化着的传播业。传统的媒体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优点来宣传自己,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众的注意力。我们要认识到网络媒体的出现并不是取代了传统的媒体,他的出现只是增加了一个传媒家族中的新成员,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空间。

篇2

1.新媒介的视觉冲击消解了传统文学。视觉文化是看的文化,它追求的是视觉的冲击,而不是隐含意义的解读。人们在看小说、漫画的时候,文字过于呆板,阻碍了人们想象力和文字语言的创造,而现在电视、电影呈现出来的动画和改编小说后的流动视觉效应,使传统文字更显得呆板化、局限化,两者相比其最终结果就是文学生产了萎缩。以电视为例,观众特别是普通的观众更愿意看四大名著的电视剧版本,因为画面的冲击消解了观众群体的思考,补白了观众的想象空间,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快餐式获取知识的方式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把影视对经典的思考强植于思想深处,让受众群体坐享其成,成为了解经典、解读经典的最有效方式,而文本类的四大名著大都束之高阁,成为个人学识和涵养炫耀的现象性资本。

2.新媒介的传播速度消解了传统文学。传统文学传播从创作到作品付梓,中间要经过艰辛的创作历程,以《红楼梦》为例,即使创作完成,曹雪芹于悼红轩中仍“披阅十载,增删十次”,而且从排版印刷到与读者见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新媒介的传播速度相对要迅捷方便得多,因为发表的门槛降低,每个都可以成为创作者,从终端文字创作到另一个终端网民阅读,前后不到一分钟,只要创作者和消费者同时在线,几乎创作者的创作与阅读者的阅读具有同步性,而且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时间安排、创作能力等随时进行网上更新,比如网络文学《鬼吹灯》,从文字量来看相当于《红楼梦》的三倍到四倍,创作到完成仅两年多时间就推呈给了读者,当然其含金量另说。

3.新媒介的信息容量消解了传统文学。如果形象地去形容,把中国所有古典文学的文本装裱成精装书籍,这些书籍堆成的体积不是一两牛车就能运载的,可谓汗牛充栋,但把所有的信息都复录到现代媒介之后,也许仅指甲大的一块芯片。再如,一座丰富的图书馆,包罗万象,图书应有尽有,但是将所有的知识都录成电子类的讯信,其实可能就是一台容量不太大的计算机。

4.新媒介的任意复制消解了传统文学。大众传媒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极为快捷的工具和载体,与此同时也使大众文化产品大批量、产业化、规模化的复制、拷贝与流通成为可能。我们知道,经典文学之所以具有经典性就在于其很强的个性和先锋风格,在于其创作过程和结果,但是电子媒介可任意复制这一特性使其土崩瓦解。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传统文化教育 选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要想在高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建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继而向外辐射的大语文观。具体原则如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延伸;在儒家文化经典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吸收;在扩大阅读面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深层次的阅读。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传统文化有其自身逻辑,是自成体系的,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得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学者吴鸿清认为,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主战场就在中小学的课堂,并建议让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让传统文化进入考试试卷。事实上,高考做为素质教育的指挥棒,已经起到鲜明的引导作用。福建省高考在语文试卷命题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的考察就是很好的例证。可见,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高举传统文化教育的这面旗帜。

课堂教学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充分发掘教材的课程资源。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编排来看,分量最重的是诗歌单元和文言单元。优秀的古代散文和诗歌作品,文质兼美,既是出众的文学作品,也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传统文化教育最好的载体。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离骚》《登高》等作品,作品中蕴含的爱国志气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真正使寓德于教落到实处。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教学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还要注重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可以在班级的布置中下功夫,可以大量使用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把“学习园地”命名为“翰墨轩”,可以让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并书写张贴在教室,让学生在富有文化涵养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同时,课堂教学为突出传统文化的元素,可以在多媒体的使用中用点心思。如教授诗歌作品时,可以用古典音乐作品进行配乐,也可以通过一些视频资料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让课堂始终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充分利用选修课程的优质资源

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应当充分挖掘选修课程的丰富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程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人教版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项羽之死》这篇文章,可以做为必修课程中的《鸿门宴》的有益补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项羽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还是命运悲剧”以及“项羽该不该过江东”两个讨论,发动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来进行深入探析。如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结合《鸿门宴》中项羽所表现出现的优柔寡断,可以清楚地知道项羽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同时,也可以让人收集后人吟咏项羽的诗,深入探讨为何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物对项羽会做出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等。这种多角度的探究比较,能够把教材的人文内涵充分发掘出来,让学生获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身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共同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素质教育结出丰硕的果实。

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充分引导学生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如结合国家的法定传统节假日,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课题研究。如“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探究”课题,学生在充分收集资源的基础上,深入研讨端午节的发源地与传播,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喝雄黄酒等风俗形成与演变、屈原赋予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等小课题研究。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要注重对汉语言文字的研究,体味其中的文化韵味,加深对母语的认同。因此,可以结合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的“梳理探究”部分,开展“优美的汉字――汉字的演变及书法欣赏”的课题研究和“奇妙的对联――对联艺术欣赏及文化探究”的课题研究。在这类相关课题的研究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归类,能够真切体味到汉字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强烈的兴趣。在研究性课题的结题之后,老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春联创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巩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让传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乡土校本课程

《语文学习》杂志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果能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而脱离了生活这个活水,传统文化教育必将走向枯竭,更谈不了传承发扬了。因此,应当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的每个角落,构建“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篇4

你们好!

这是我第二次给你们写信了,不知道上一封信你们收到没有。记得上次写信的时间是去年的五月十七日,时隔一年后,又逢五月,我准备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与你们说说心里话。

首先我要问问你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尽管我看不见你们,但我感觉你们现在过得肯定很好。不是么?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帮助下,你们正在逐步过上往日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大家都会相信汶川还会变成往日宁静的县城的,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

我还想说一说去年五月十二日发生的那场可怕的地震。我相信你们会终生难忘那个不平凡的日子,那个不平凡的护士节……

公元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零六秒,平静的汶川县城突然颤动起来,那时,你们或许还在学校里吸收着知识的甘露;或许还在家中午睡;或许在院子里玩……总之,这场地震来的真是太突然了,你们根本就没有准备便被压在了厚厚的预制板下,那时,你们在废墟下十分慌张,于是,你们就用像唱歌、互相鼓励等方式来壮胆。最终,你们靠自己的毅力所幸活了下来。但是,你们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汶川县城;失去了爱你们的亲人;离开了亲爱的同学们;告别了可敬的老师……那时候,你们悲痛不已,感到没有活的希望。这场地震无疑对于你们来说是一场灾难,使你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你们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你们这个年龄的负担。全国人民为你们感到同情。

然而,事实出乎我的意料,你们非但没有继续痛苦下去,还乐观的去面对事实,并且克服了困难。这或许就是你们这一点感动了全国人民:人死了就不能再复活了;但家园毁了还可以再建,人活着就要好好活着,还要接着走完今后的路。

我曾经在一份杂志上看见过这样一段话:“九零后的少年儿童就像生长在蜜罐里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过多少风雨,从来就没有吃过苦,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生活不能自理,以后肯定干不出什么大事。”我现在认为,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这只能代表极少数人,并不能代表全部。是的,这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谁说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少年儿童无能?谁说我们不能自理?谁说我们知难而退?不!我们也是祖国的下一代,我们也能撑起半边天!

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忽然停笔不写了,因为我无法用言语能描述你们的事迹。真的,我现在就是翻遍词典也找不出一个词来,我觉得,单单只用“英雄少年”这个词是否过于简单?

因为篇幅有限,也就只能写到这里了。我还有一肚子的话想与你们说,下次吧,有机会我还会继续给你们写信的。

我将要把这封信交给天空中的北斗星,让点点星光代表我对你们的爱,相约在今年的五月十二日夜晚,在汶川的老县城上空,北斗星会把这封信读给你们听的。

最后,请记住,一个远在山西省的四川籍十三岁男孩一直爱着你们,直到永远,永远……

篇5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通过对《道德经》、《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切,把“孝”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这样才会从小爱上升到大爱,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从“谨信”做起。《弟子规》作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守则,无论从“列典籍、有定处”,还是“房屋清、墙壁净”等等,都告诫我们做每件事都要仅仅有条。我以前就是工作无计划,想到哪就做到哪,毫无头绪,且效率不高。通过学了《弟子规》,我就开始按月、按季制定工作规划,工作时不再手忙脚乱了。三是讲诚信。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不只听顺耳的,而是做到诚实守信。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老子也说:民之不畏,则大畏将至矣。所以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对职工要宽厚仁爱,不能一味的进行处罚和批评,而要有一定的赞赏和激励,这样才能凝聚人心,把工作做得更好。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居第二名,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欢欣不已。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文化的美国作比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现实情况值得社会担忧。如今很多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文化有高度的认同。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日”感到大惊小怪,不再对好莱坞影片感到陌生。其实,感受、学习外国文化的精华并没有错。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以说,外来文化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心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

   什么是孝?且看“孝”字的写法,上为“老”,下为“子”,融为一体,称之为“孝”。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体现了长幼尊卑,有礼有序。同时强调了“孝”要赡养、尊敬老人,要解老人之忧,完老人之志。

   做一个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剩一具驱壳苟活于世,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功成名就?

   “羊羔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况乎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对我们含辛茹苦的哺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则是我们回报父母的方式。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不可不知的。常回家看看;耐心听取老人的话;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这些都是行孝道的表现。行孝,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是父母对我们的爱的延续。

   20_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孟佩杰,从8岁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的重任。2009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面对好心人的帮助,她婉言谢绝,坚持自己照顾养母。有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孟佩杰侍奉养母于床前竟长达十余年,她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做女儿的本分!”

   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朝气驱赶种植恍;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4000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篇6

论文 关键词:

   其二,谦让不争。在现实中,人们之间难免会发生利益的冲突,争执之事也在所难免。这样的情形应如何处理,在道家看来,应该谦让不争。要实现不争,对统治者来说,需要做到“不尚贤”;对一般人来说,需效法水之德,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需要指出的是,道家讲的“不争”不是单纯的消极退让,而是基于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而提出来的。正像《道德经》所指出的:“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即以与人,己愈多。”(第八十一章)即是说,愈能“为人”、“与人”,就愈能使自己精神愉快,可获得更好的 发展 空间;反之,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则会损害别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因而会带来种种烦恼和心理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吸收道家 哲学 中的不争智慧,以协调人我关系,促进个体身心健康。

    其三,守静弃躁。人之心理健康与否,在道家看来则表现为静、躁的不同。具体说就是,心理健康者属静,其不健康者则为躁。如何做到“静”,《道德经》言要“归根”,即:“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第十六章)其实,所谓归根就是回归到原处的状态,即“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章)。要做到这一点,用《道德经》所提出的方法就是“无知无欲”,即“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对无知、无欲两点,其实也可以归结为一点,即无知,因为欲从知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道家的“无知”“无欲”和他主张的“无为”一样,并非是“不知”、“不欲”,而是“无所知而知”,“无所欲而欲”,体现的是一种率性而为的态度。这些思想对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三、佛家的“无我”思想

    相对于儒、道两家而言,佛家哲学属外来思想。佛教自汉明帝时人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学术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58-02

在高校中开展廉洁诚信教育一直是学者们和有关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2007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诚信教育的意见》中就指出: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高校是进行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场所,因而学术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术诚信教育,便成为高校廉洁诚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有许多学者对于如何进行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作出过论述。有的学者认为,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和学者个人的因素、教育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等,因此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学者、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有学者指出,新时期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应该正确处理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学术自律与学术他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三组关系。有学者分析了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五个,即:学术制度尚不完善、忽视学术道德教育、学术评价有失公正、学术管理体制缺陷、奖惩机制不够健全。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中的缺陷制约了当前我国的学术道德建设,部分学者过度讲求“入世”,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抬头;过度服从权威,导致科学研究中批判精神的缺失。

近年来,高校中学术道德失范、学术失信的事件多有发生,这一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本文将在分析高校学术失信的原因的基础上,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提出一些措施,来加强高校学术诚信建设。

1 高校中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及原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开展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必要前提。在高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学术研究的主体。他们中任何一个群体的学术诚信缺失都会对高校产生危害。学术诚信缺失,主要是指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1 抄袭剽窃严重

对前人结果的适当借鉴是学术创新的基础,但过度的“引用”就有可能成为抄袭剽窃。有些大学生在完成论文时,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而只是从学术刊物或知网上东拼西凑,移花接木。陈冲和郭琛晖于2010年在16所高校进行了一项研究生学术诚信状况的调查,在754份有效问卷中,有564人表示自己曾在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中的资料而有意没有注明来源;有508人承认自己曾有拼凑作业的行为,占总人数的67.4%。除了学生,有些高校教师也加入到了抄袭行列中,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博士学位论文大段复制他人成果,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1.2 学术交易泛滥

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求上进,不上课也不完成作业,等到要交作业时,就花钱向愿意出卖自己成果的人购买,甚至出现了专业替人考试,替人写论文的“”。校园里、网络上,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小广告。还有一些学术机构,无视学术规定,以“版面费”为幌子谋取经济利益,使一些学术造假者有机可乘。

1.3 恶意侵占他人成果

在有些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中,常常只有少数几个人认真参与整个过程,但最后获得的成果却被要求和滥竽充数者共同署名,这种署名失范的现象多有发生。有些教师以自己“专家”、“导师”的身份被批准获得科研项目,但却让自己的学生或其他人来做,成果却归自己所有。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们似乎已慢慢习惯这种不成文的规定。

学术诚信缺失对学生、教师、高校甚至是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它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1)挫伤科研和创新的积极性。

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想要在学术上有所收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历过一个积累的过程,才能取得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然而有些学者为了评奖评职称,通过不正当手段,可能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同时,部分高校将的数量和科研立项的数量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这也会挫伤那部分认真研究学术的人的积极性,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2)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产生影响。

人生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生价值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个人心理活动、群体意识倾向和社会舆论,对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衡量、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但同时也容易走入盲目、偏执的误区。在学校中,看到学术失信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就会把它当做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不正确的人生价值。

(3)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一直被认为是一片净土,而教师也被当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频频发生学术失信的事件,会让公众改变对高校的看法,而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弱化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真理的追求。同时,在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他们将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学术诚信的缺失也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

高校学术诚信缺失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体行为,而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①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会导致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济利益常常被用来衡量学术的水准和价值。因此,学术界中的有些人急于追求功利,迫切地想要获得成果,忘记了科学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学术失信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学术失信者也许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但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而使得这种行为有机可乘。

②学校因素。

当前高校里的道德观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而忽视了学术道德教育。“在高校的德育中,对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还是个盲点,学校和导师更注重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术道德的教育。”另外,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文件来规范学术研究,但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没有很系统地学习,导致他们因为缺乏认识而出现失信行为。

2 儒家文化对高校学术诚信的启示

“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道德教育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这种观念的合理性,只能在一定的文化母体中找到根据。”儒家文化倡导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是儒家文化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诚信思想有丰富的内涵,对于加强高校的诚信教育有积极地启示。

第一,要做到学术诚信,首先要做到诚信做人。诚信做人事诚信做学问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诚信问题实质上是道德诚信问题。诚信既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的基础,也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论语》中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哉。”也就是说车无r、不能行走,人无诚信则难以立足。《中庸》中有这么一段话:“诚信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了真诚就没有了事物,所以君子以真诚为贵。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即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只有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才能取信于人。高校师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信,才能在学术和研究上自觉践行诚信。

其次,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环境状况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认为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荀子在《劝学》中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也就是说人能被环境所熏染、所同化。无论是社会、校园还是家庭的环境、风气,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清正廉洁的环境更易使大学生受到感染,不断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想要营造出这样的环境,加强高校学术诚信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必不可少。首先要重视和增强学术诚信教育工作。高校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讲座、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引起大家的关注。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人文、社科、工学、医学等不同领域的学术规范,并且要详细说明和切实可行。再次,要做到奖惩分明,对于认真研究,遵守学术规范的要鼓励,而对于失信者则要依据条例进行处罚教育。

再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诚信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放在高校的环境中也就是说,当教师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学生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自身不端正,那么纵使三令五申,学生也不会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学术诚信的观点和态度,更要自身作出表率,不抄袭剽窃,反对学术失信。

参考文献

[1]李广文.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2):85-86.

[2]郝俊杰.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透析及防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54-56.

[3]许远远.论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影响下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1,(05):94-96.

篇8

这种传统的强调体育知识,忽视学生实际素质技能的体育教学方式,极大的限制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独立活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导致许多中学生的心理、身体素质比较低,最终对学生学习的效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教学过程单调乏味。中学体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借助相应的教学环境来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优势,以多样、灵活、实用的体育教学手段让所有存在个体差异的中学生都可以通过相关手段实现其学习目标。要较好的保证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就要尽可能的避免盲目扩大以及过度强求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以及步调一致现象的出现,以免出现体育教学目的错位的情况。而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普遍选择按部就班、机械的操练模式,使得中学体育教学的时效性大大降低,教学形式也较为单调、呆板、机械及乏味,大大降低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再次,体育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竞技体育过度强调体育活动对人体具有的各种改造作用,且强调身体活动各项能力的超越,这与人类自然生长规律及实际状况背道而驰,偏离了强身健体的实际目的。此外,竞技体育中技术要求较高、规则较为严密运动项目尽管增强了中学体育教学的严肃性,但是却不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乏味、枯燥等感受,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

2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教学方法出现较大转变。新课标重点强调运动兴趣的培养、激发,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这说明不管是体育教学内容,还是体育教学方法,中学体育教学都以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体育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因为只有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给予重点关注及培养,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课堂当中,从而达到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二,教学主体发生转变。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作用,强调体育教学课程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及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为只有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潜能给予重点关注,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采取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第三,指导思想更加具体化。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是保证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在实际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效的贯彻落实相关体育指导思想,并坚持健康为主的指导原则。尽管体育指导思想并未专门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但健康为主的指导体育思想却是面向全部学校教育而提出的。体育教师只有转变过去唯体质论的落后思想,才能逐步向现今科学的健康唯上论靠拢,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作用。

3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

3.1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及信息化比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强。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合理的室内体育教学课程是必须的,但是在上课时,体育老师要比室外体育更加用心,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对于已经习惯室外体育的学生来说,突然进行室内体育教育,必定会出现坐不住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借助教室中的多媒体来播放一些精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赛事视频,并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趣闻、体育资讯进行交流,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但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之中,室内体育的课程虽然比较多,但是教师却并未对室内体育的相关课堂计划进行积极、有效的改进及执行,从而使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呈现出死板、单调及不懂变通的现象。而在新课标之下,中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3.2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中学体育授课模式。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尽管教师将体育形容的淋漓尽致,但是学生仍然难以亲身感受体育的魅力。在新课标下,要求教师将课堂让给学生,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及互动,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以便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而这正是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所不具备的。

3.3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比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更为活泼灵动。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呆板、灵动性较差,难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导致许多学生不愿真正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从而难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但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不严格按照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脱离了传统中学体育教学的死板模式,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这时教师在加以相应的辅导、训练就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新闻传媒专业;普通话教学;说话训练

一、加强规范语言观念

打造多方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学校开设新闻传媒专业的根本目标,大众传媒公司都要求从业人员有采集、编辑、主持三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普通传媒工作者和主持人的区分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显。学习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高要求的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新闻学,或者是以幕后工作为主的广播电视编导,都必须要求有标准流畅的普通话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贯彻正确的理念,加强学生对于规范语言观念的认识,对于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来说,普通话既是基础也是发展铺垫,以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李咏为例,他们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本身所学的新闻传媒专业有着重要的联系,学习普通话要主动,以极强的准则要求自己。

二、凸显传媒专业特色

思维敏捷、活跃是新闻传媒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一个特点,然而普通话作为实践比例较大的课程并不利于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去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掘出符合该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

1、增加课前说新闻实践环节

开展课前说新闻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每堂课开始之前请五六个学生上讲台上播报一条新闻,教师针对学生的语音、语气、语法进行评价和打分,这可以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加深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在教师的点评下明白自身普通话的不足之处,极大的提升了口语表达水平。

2、充分利用广播、影视资料的相关素材

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各方面的规范,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代表作《普通话与方言》就是很好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新闻联播》作为我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其对普通话的要求是极高的,给学生分析主持人的语气和语态,为其提供极佳的例证。CCTV每年的新年新诗会也可以作为教学素材播放给学生,为学生讲解朗读的技巧。

3、邀请传媒从业人员为学生进行普通话实践教学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主持人、播音员等传媒从业人员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实践功能,同时看到传媒从业人员极高的普通话表达水平,在这个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明白自身的不足,增加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这是针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有效举措之一。

三、理论教学紧贴普通话测试,强化说话训练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言不需要以十分飘渺的形式存在,它作为人们日常交流沟通所用的形式出现。”普通话教学对于高校新闻传媒专业学生来说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更应该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化说话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语气、语态等方面的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专业都要求学生在报考大学前进行普通话考试,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处于中上层,流畅朗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大问题,但是口语表达能力还远远不够,这和缺乏一定量的说话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结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原因,首先是缺乏思路,无话可说,再次是说话形式在但是感情缺乏。

篇10

关键词:美术欣赏生活情感文化

欣赏是对事物、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看法,美术中的欣赏是让学生在现有的生活环境下,从课堂中,从自己的身边,去发现不一样的东西,正确给予评价,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新事物充满期待。

美国的费德门教授提出美术欣赏的程序是: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正是运用了这一程序,深入课堂展开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乏出现了形式的单一性,尤其是在资料相对缺乏的农村,有的美术教师干脆把欣赏教学换成绘画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欣赏课失去了兴趣。

一、欣赏源于对生活的感知

美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而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感受生活就要学会欣赏。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美术与学生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学习“活”的美术,从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与感知。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中,为了方便以往都是教师收集大量的资料,在课堂上边看图边介绍,学生则很被动的欣赏着,最直接的就是无法理解作品背后的生活感悟。在这样被动的理解下,往往也不能激发学生在美术创作上的灵感。

(一)欣赏的形式

1、听中悟

美术欣赏不仅仅局限于图片的欣赏,结合生活,让形式多样化。如《下雨天》一课中,采用听的方式感受,从而冲击学生的感官。播放各种频率的下雨声,让学生闭上眼来体会,等音乐放完后,分别就自己的感受来说一说自己雨天的情景,学生的描述就比较的丰富,说到了毛毛雨、大雨甚至暴雨、雪雨;也说到了下雨天的快乐和烦恼。而后学生对几幅下雨天的绘画作品也有了很直接的感受,有了这样的欣赏,学生自己作画就不再难以下笔了。

2、看中想

欣赏中也不能少了观察,尝试让学生先从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对象,克服概念化的事物形象,再让学生回归到美术作品的赏析。如小学四年级下《蔬菜造型》一课,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成品进行观察,从中找出运用的材料,结合生活中常看见的和吃到过的进行比对,从而来欣赏蔬菜带给我们的美,体会厨师的巧夺天工,来发现双手的美。

3、动中评

尝试让欣赏也动起来,最有体会的是小学三年级下《我们爱劳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表演欣赏,观察劳动的各种姿态:擦窗、扫地、放课桌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的人物动态,接着选几个代表进行全班表演,让他们说说劳动人物的动作特征,同时给出一些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点评,学生的认识就有了提高,对画家的画理解就更加深入了。

(二)欣赏的角度

传统的美术欣赏非常淡化角度,一件美术作品往往就是评价直观给人的感受,学生也往往会用“好看”与“不好看”作为自己欣赏完后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生活质量的提高,只有拓宽美术学习活动的渠道,改变狭隘、封闭的课堂式学习,多角度的把儿童的目光引向自然、引向生活、引向社会,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在《风筝》一课中,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从风筝的造型、结构、绘画等多个角度进行欣赏。对不同造型的风筝的欣赏,来了解风筝的历史;根据风筝上不同的绘画,来诠释风筝作者的思想。

在《美术的魅力》一课中,除了学生知道的绘画形式外,还从作画工具、材料等角度来欣赏中西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国画、油画、版画的不同;从笔法、用色等角度让学生开始了解抽象派、印象派,写实派的不同。

通过多角度欣赏,使学生对生活的欣赏开始丰富,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美的熏陶,体验美术的乐趣,使欣赏不再单一成为课堂上的产物,而是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

二、欣赏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美术欣赏是一个情感展现的平台。如何才能在美术欣赏的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情感教育呢?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来组织学生学习的,学生通过观察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色彩、线条、明暗、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欣赏的角度来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同时,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利用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来参与、体验、表现,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挖掘其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学会欣赏他人,学会积极主动的交流。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体验、欣赏、表现、创作。

(一)创设师生愉快的欣赏氛围

小学生从低段到高段,对美术课有着很大的欣赏与理解上的变化。他们对美术的接受与喜爱程度是由教师引领的,“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接受你、才能接受你的教导。

1、角色互换

欣赏课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品的意义。

如上《中国民间艺术》课时,课前让学生回家找从小玩过的玩具,从中找寻童年的快乐。课堂上故意装作不知道有这么多好玩的民间艺术,让学生对自己手上的玩具进行展示介绍,课堂也唤起了许多同学最初玩时的情景,最后对民间艺术进行总结和扩充,使之原本抽象的欣赏变得有感情味,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高了,想说的人也就多了。

2、合理评价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总是希望得到教师肯定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如在泥塑欣赏课中,大部分学生刚开始对陶泥不认识,对其烧炙前后作品变化不是很明白,自然对成型的泥塑作品的欣赏上存在偏差。于是对他们对泥塑作品的自我见解,采用肯定的评价,小学生的独到见解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对其创作有着实际的推动作用,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入该作品背后的意思。

3、倾听心声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师多以自己讲为主,学生以看听为主,这样的课多几次,学生就有种倦怠,失去了原本的情感交流。

尝试在课堂上以学生说为主,教师倾听,可以从中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学生谈对教学的想法,会使得欣赏不再单调,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而增强了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听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架设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桥梁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1、故事讲述

故事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能够从故事中了解一件美术作品作者的背景,从中感受不同年代的美术家所要传达的情感,开始去明白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通过故事的讲述,学生从听来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如学习《毕加索》一课中,起初学生的直观是这个画家有点乱,而且是越来越乱。在讲述了毕加索的一生故事后,学生对毕加索这个人,他为什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绘画风格都有了深刻体会,画家是要表达一种个体的感受,一种情绪、感情的强烈宣泄。光是对作品的欣赏就显得很苍白,教师也无法讲明白,通过故事就可以很快的体会情感,使欣赏变化为教育。

2、摄影欣赏

在语文学科中的古诗配画展览中,把诗文引入图画,培养学生再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而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情感,两者只是表现的手法不同。

尝试把摄影引入美术课堂,在中高段的欣赏教学中运用,学生用绘画的眼光,从审美角度拍摄能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秋天的收获》一课中,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拍摄属于秋天独特的景色。课堂上学生自己拍摄的素材取代了教师收集的大量素材进行欣赏,作品贴近学生的理解,同时也传承和体现了他们的思想,欣赏变化为一种体会。

三、欣赏让课堂文化更加丰富

美术课堂文化就是对学生“爱美”、“赏美”、“呈美”、“创美”的教育,美术欣赏让美术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课或设计课,课堂上更多的展现了学生的环境文化,发扬了精神文化,构建了行为文化,感受了时空文化。

1、课堂环境文化

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下更加有利于进入欣赏的状态,尤其是在展示学生自己作品的欣赏时,适当集中展示会让学生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上有个客观的态度。教室的合理化布置对欣赏有一定的渲染气氛,如在《日出》一课中,教室里拉上窗帘只露出一缕阳光,让学生体会光明的渴望,在渐渐拉开窗帘的过程中,感受太阳慢慢升起,学生对课本上的绘画作品就有了很好认识。

2、课堂精神文化

欣赏更加能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传承,向世界多元化发展。中国有着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东方美术文化,学生从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民族的美术文化,从中结合世界优秀的多元文化进行创作。在欣赏的同时,适当增加乡土美术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识,更加大胆地表现自己对美术的看法。

3、课堂行为文化

课堂行为在美术课中最具有表现,欣赏课中呈现的效果往往是教师与学生行为所决定的。安排小组合作欣赏,对作品的看法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进行全班的讨论,这样对作品的见解就比较丰富,学生通过这样的行为来相互学习。此外还可以安排游戏式的欣赏,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对作品和时期配对,从作品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时代,从中欣赏的价值也在其中体会了,学生比较快的明白作品背后的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4、课堂时空文化

欣赏本身就不局限在单单是美术本身,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对学科间的整合与参透,是美术的欣赏空间智能化,也使得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和谐发展。欣赏课最多的是应用网络,安排学生在电脑教室里上美术课,对学生来讲又是不一样的感觉,学生可以自己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来选择大师的作品,这样对美的认识提高会有一个新的高度。

美术欣赏教学,从新的视角出发,融入时代,让美术生活化与多元化。立足课堂,又不局限在课堂;立足传统,又不失创新。以学生为中心,让欣赏课成为了解历史,感受生活,体会情感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丽.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C],2003:

[3] 程振响. 《文化管理:超越古反的学校发展诉求》[C],2005:

[4]欧阳启名.《中国美术鉴赏》[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