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学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学的好处

篇1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04-01

1. 课堂上动嘴、动手,让学生集中学习精力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这些问题不是归某个同学的,而是每个都要回答,如果大家回答时不动嘴的要单独表态。因为我分析过个别提问与一齐答题的差别。只要老师说请一个学生回答,许多学生顿时轻松下来,尤其是叫到某同学的名字后就彻底放心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尤其是语文复习中,不要求学生一一回答,这样比较省时有效。在课堂上,另外我发现一部分同学怕单独答题,觉得答错了很愚笨,别人会笑,而一齐答题时,就敢大胆的回答。我观察到在课堂一声不吭的同学学习效率低,容易走神,思维不活跃,把自己置身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学习没起色。培养这部分同学开口答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经常提醒,督促每堂课让绝大多数同学动嘴答题,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动手,就是要学生适当做笔记,以便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学得轻松,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从现代科学意义理解,方法是指人们在有关的活动领域,把握事物规律,完成某种任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结。古人也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见指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课前预习的方法适用于每门课程,而对于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掌握了其中的重点、难点,也有了疑难点,这样在老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的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的被动听有诸多好处。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课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语文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课文阅读的思路,即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中心等的方法,要从教学中不断摸索,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各种方法。例如,理清文章结构,可以用“抓过渡句法”;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可采用“析因阅读法”、“快速阅读法”、“重点语段突破法”等。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样,每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就好比教给他们点石成金之术,学生轻松自学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面对课改必须创新教案

既然教案是备课的结果,写教案是教师整理教学思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方法,那么,不同的备课过程,理应产生不同的教案。所以,不同的课型、不同教师的教案理应有所不同,不能作统一要求。从详略的角度来说,理应从教学实际考虑,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以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单元中教读课文是带动学生学习其他课文的,为了全面反映教学过程,还是写详案为好;自读课文,重点是启发学生自学,促进学生思考,这类课文就可以写简案。以不同的教师为例,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同,教案的详略也应有所不同。老手(不是"老教师")的教学思想大体上已有条理和系统,但事物在不断发展,情况在不断变化,具体到某些细节仍需做调整和整理,这样写写简案未尝不可;新手(不是"新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思想的条理化、系统化不明朗,需要加强整理,再者新手改进教法、总结经验也要以教案作依据,所以写详案好处很多。所以,新手和老手的教案可以有不同的个性。

篇2

一、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弹性教学的关系。防止盲目拓展知识内容

纵观高一化学必修模块,其学习内容几乎是以前三年高中的全部化学内容,如果教师不认真理会新课标要求,就会出现任意拔高教学要求,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人为制造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紧张关系。

二、正确处理好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三、正确处理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关系,防止出现弱化学生实验的现象

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没有像旧教材那样在教材后面安排专门的学生实验,这是不是认为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安排学生实验呢?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实验既浪费时间,又耗损精力,不如一概改为教师演示实验,这样既方便又省事,认为有学生做实验的时间不如拿来上新课或复习,而这恰恰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要知道新课标不是对学生实验弱化了,而是对学生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正确处理好知识的科学呈现方式,积极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作”

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采用的是专题式的模块结构,缺乏严谨的化学理论作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带来了许多逻辑思维上的不便,许多学生反应“一学就会,一用就混”,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教学时,要善于突破教材编排的局限性,在不超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作”,以更加科学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呈现各知识点。

(作者单位山西省寿阳县宗艾高中)

能力上自主,学习才有兴趣/王小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摒弃。这一理念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所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语文课堂带来生机。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指点

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始终保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即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驾驭学习的全过程,就必须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点金”之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使语文教学成为在教师和教材辅导下的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快乐的学习活动。

1 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所谓学法指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也许是衡量学生主体能否发挥的一方面。那么首先应在教学中增强对学生学法指导意识的培养。例如《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中心句:“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对于句中的两个“杂草”的理解,我先让学生认识“杂、草”的表面意思,即一种植物。再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让学生讨论人身上真的有“杂草”吗?这样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讨论不难得知人的“杂草”只能是人的思想上有问题,学生很快领悟思想上只能是不健康的、肮脏的东西。

2 鼓励质疑,发展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产生求知欲望。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他们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而解决疑难,使学习取得进步。教学中,提倡、鼓励、引导学生提问,及时地表扬,通过学生不同方式的质疑,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

3 学会迁移,培养技能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还不完善,他们不善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思考问题缺乏深度,遇到新问题不善于从已有的认知体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因而思考问题又缺乏广度。在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恰当的类比,抓住知识系统中同类要素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获得扎实牢固的新知识体系和技能。

二、学习意识的主导――兴趣养成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兴趣作基础的,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发展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过程中更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浓厚、强烈的自主学习兴趣。

1 课前预习――多姿多彩

现代社会的高度文明,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式、途径很多,速度也更加快捷。小学生从小能够主动运用高科技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是每位家长和老师的心愿。所以,布置预习课文的时候,老师应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获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和资料,使学习要求与学生的求知欲望相统一。

2 启引有方――热情流畅

我国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上,教师的启发方法得当,能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就会让学生精神兴奋,情绪高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力实情,运用丰富多彩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学《学会合作》时,我这样开场:“同学们做过‘两人三条腿’的游戏吗?说说当时的情况。”这种游戏体育课上学生大都做过,稍加回忆,回答起来不是难事。在学生热烈汇报时,我进一步引导:“能介绍一下开展好这个游戏的成功经验吗?”学生很快就谈到配合、合作的话题,就此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带着回忆时的兴奋学生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之中。

3 美的熏陶――经久不息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的学科。我们教材所选范文不但具有思想美、结构美、文字美,而且还具有版式编排设计美。学习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理解、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

篇3

一、营造情境,燃起求异之火,促成丰富性课堂

传统的课堂是封闭的,与学生相对的是文字性的文本,这恰恰囚禁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要燃起求异之火,首先要开放课堂,将单纯文字性的文本情境化,让学生可感、可观、可听,获得文本与求异心理的撞击,使课堂迸发丰富性。

以鲁迅的《风筝》为例,这篇文章选自鲁迅的《野草集》,作者通过眼前北京二月的风筝想起故乡小兄弟玩的风筝,以及小兄弟那只被“我”毁坏的风筝,融于文章字里行间的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来自内心深深愧疚之情的无限内省,以及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这种种复杂的情绪都来自风筝。因此,为了丰富课堂,挖掘学生内心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师可在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阳光和煦,草木萌发,清风荡漾,风筝翱翔于天际,许多小朋友争相追逐,与天空中风筝的争相尾随相呼应,一派快乐的景象。面对这样的情境,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你看到风筝会想到什么?”并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有学生想到童年;有学生想到家和在外求学的自己;有学生想到自由与挣扎;有些学生想到规矩,道德,束缚等等,学生发乎自己的见解和想象,挣脱固定模式的限制,任由丰富的内心尽情想象,课堂由此变得丰富起来,而课堂的丰富又折射到学生的内心,使其看到其他学生的视角,并整合变为自己的。这是对教学的一次预热,在之后,教师再引出鲁迅的《风筝》,“我们来分析一下鲁迅由风筝想到了什么?”因为之前的求异且丰富的导入,学生会对这位文学大家从风筝想到的东西很感兴趣。

二、引发提问,唤起求异意识,促成自主性课堂

不仅仅只有回答才能使学生追随自己的求异心理,发掘事物的丰富性。将“提问”的权杖交由学生,学生也必然会将求异心理融于提问中,引发对事物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促成学生自主性的,有自己思考,有自己目的,有自己认知的学习。学生自主性的萌发也使得课堂具有自主性,摆脱传统教育的受限于教师、受限于课本,受限于课堂的学习状态,更利于W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敢于惑,敢于问,敢于探索,敢于求知。

学生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常常迷于最后几段,读来仿佛是那个意思,又仿佛还有其他意思,迷惑,不解。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正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视角,正视课堂上出现的“异端”。例如有学生提到:“就像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心只得沉重着――这几句话好像掺杂着‘我’的失望之情,作者的小兄弟既然都原谅了,为什么‘我’的心仍是沉重的呢?”又有学生提问:“‘我’的小兄弟小的时候那么喜欢风筝,风筝被毁坏应该记忆非常深刻,为什么会全然不记得了?”面对这些新奇的问题,教师可让其他学生来回答,学生的有问有答充分的表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及文本学习过程中自己见解的发乎。

三、唤起想象,激发求异心理,促成创造性课堂

文本阅读过程中,想象就已经在跟随我们了,它投下的影子就是求异心理。因此,想象到哪里,求异心理便也跟随去哪里,它们是换取创造性认知的两个筹码。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对文本的阅读进行升华、延伸,这便需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成创造性思维的便是想象及求异心理,因此,教师要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其求异心理。

篇4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http:///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

参见马里兰大学PhilipMerrill新闻学院网页:journalism.umd.edu/courses/baclass.htm。

刊于《中国记者》2005年第6期,亦见《中国记者》网络版:/newmedia/2005-06/24/content_3131216.htm。

参见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网页:journalism.columbia.edu/cs/ContentServer/jrn/1165270069177/page/1165270069195/JRNProfileList.htm。

篇5

近几年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在面向社会、突出学科特色、增强学术含量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我们访问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蔡铭泽博士。

采访者:目前,新闻学院在全国可以说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各类学校竞相开设新闻专业,您认为暨大新闻学院在与其他同类院系竞争的过程中有什么特色?

蔡铭泽:首先,暨南大学在广东广州办学,这样一个地缘环境给学院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老百姓有钱,愿意投资教育,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资金保证。第二,媒介的发达给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院的老师很多是直接从新闻媒介调过来的,也有利于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学生的就业。同时,媒介改革的实践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多鲜活的例子,我们的省部级课题中有80%以上是研究广东媒介的。第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我们办事思考问题会非常自觉地按照市场观念,按照民主、法制的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公平公正。第四,在学科建设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个过程,虽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对学院的发展有比较大的冲击,延迟了学院博士点的申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注意力重心的转移,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总的来讲,这个方面有个发展过程,初期是有冲击的,现在变成正向的推动。

采访者:很多人都知道,贵院对外招生的培养也是在全国高校中的一大特色,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蔡铭泽:在900名本科生中有620多名外招生,占到了72%。外招生的数量在扩展,质量也有提高。有一位外招生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获得各种奖学金。外招生基础背景教育与国内教学有一个衔接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老师很辛苦,但效果是显著的。一方面,学员受到了境外学生的认可,越来越多优秀的海外学生,特别是港澳的学生来学院就读;另一方面,实实在在为海外华语传媒培养了一批人才。现在澳门有70%的媒体从业人员都是我们学院培养的,香港、海外华人中也有相当一批,这些人都是维护港澳稳定、推动华语传媒发展的中坚力量。

采访者:广东是新闻媒介较发达的地区,新闻媒介改革走在全国的前沿。在这种新闻改革进程中,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如何和业界形成良性的互动?

蔡铭泽:从互动角度来讲这是个大课题,全国新闻教育的特点,决定教育必须和媒介的实际相结合,现在真正将互动解决得好的不多。新闻教育互动必须建立在发展实力的基础上,不只是建立在感情的方面,是一个实力的交往。现在媒介也逐渐认识到,新闻教育对他们的作用,也认识到媒介也不就是高于新闻教育,这个问题已经发生变化,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逐渐具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根据新闻教育的特点,我们要求老师,特别是教业务的老师,必须具备媒介的经验,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有业界经验,有些就是直接来自于媒介。这是我们暨南大学的传统。学院既注重学历,注重正规的教育,更注重媒介的经验。我们把老师派到媒体去,一是学习,二是吸收经验教训,这是一个好的作风。其次,利用几十年来积累的资源,争取媒体的支持。与媒体合作建设实习基地,吸纳学生就业。我们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广东电视台等媒体,甚至与下面地市级的媒体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再次,学院的科研课题八成以上来自于广东的新闻媒体实践。除此之外,我们还支持媒介的发展,参加媒体的培训和教育。如我们大规模参加了广东省委组织的新闻培训活动,既提高了老师和新闻学院的知名度,又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广东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采访者:能介绍一下新闻学院在学科设置和建设方面的情况吗?

蔡铭泽:新闻学院的学科设置我想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以我为主,稳步前进”。这是我办事的风格,也是我们学院学科建设发展的风格。所谓“以我为主”就是通过扎实努力的工作,把现有的基础专业办好,把现有的人员组织好、力量调配好。主要是把新闻学、国际新闻、广告学和广播电视新闻这四个方向的学科建设好。在这四个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新闻学院又发展了一个新的学科,或者说新的团队――媒介经营管理。目前,这一学科拥有国家重点项目和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和广东省学科建设的创新团队。

学院以后的发展应该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院为实体,来组织教学和科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就是全力建设新闻史论、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和媒介经营管理这五个学科;“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就是由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进行教学科研,给他们以实际权力;“以学院为实体”,就是将管理的职能全部集中在学院,这样,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学科建设搞上去,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采访者: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新闻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中心环节,学院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蔡泽铭:我们的科研这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也得到了北京、上海等地专家的认可。首先,队伍整齐了。现在学院有7名教授,16名副教授,专业教师45人,队伍比较理想。这支教师队伍人数在国内不是很多,但学科背景比较纯,都是具有新闻媒体经验或是学新闻出身的。其次,科研项目多了。原来是没有省部级项目的,有的多数是省内的项目,实际上是国务院侨办的项目,从2001年薛国林副教授拿到国家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以后,到2003年曾建雄教授获得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又是一个零的突破。现在,我们有4项在研的国家项目,有14项省部级的社科项目。再次,科研论著的出版情况有比较大的发展,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极为丰硕。从2002年到2004年底,学院共出版了16部著作和十多本高校新闻教材。现在,又积极利用学院力量支持老师出版科研成果,除了与福建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暨南新闻传播学人丛书”外,还与暨南大学出版社合作,重新改版推出高等学校新闻传播系列教材,已经出版的就有20多本。此外经过协商,暨南学报也为学院师生开设了固定栏目“新闻传播研究”,定期刊发高质量的、理论色彩较强的论文。学校和学院都鼓励教师往更高层次、更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上,实行计分制,并相应提高了在权威期刊奖励的力度。作出成绩的我们就表扬、奖励,形成一种风气,大家都做科研,大家都成名师,这种气氛营造起来了。

采访者:您在广州师院将新闻传播系办得初具规模,任暨大新闻学院院长以来,新闻系组建成为新闻学院,师资队伍日益强盛,教学科研成果颇丰,2004年新闻学专业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专业称号,作为一位管理者,您有什么独门秘籍和大家分享?

蔡铭泽:没有什么经验,主要是广东的大背景好,任何人在这个位子上都是可以做好的。如果说体会,具体来讲有三点:一是按规章制度办事,无规矩不成方圆,“事、情、法、理”这四个字,我崇尚法。二是抓队伍建设,领导者的本领在于大家愿意和你合作,并且从合作中得到好处。因此,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要能够识才、爱才、用才,不能搞武大郎开店。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时期内要办的事情不要太多,一个学期或一年就一个中心,一个阶段重点做一件事。再把中心的工作和重点的事情凝练成一个方向或一个口号,让大家认同,这样其他事情就好办了。当然,口号和方向的提出要切实,不能乱提。学院到目前为止共提出过三个口号:2000年提出了“创建名师名系”工程,之后提出“四向度”发展的口号,即向前发展、向上发展、向外发展和向后发掘我们的历史资源。现在学校刘人怀校长给我们学院题了词――“媒体精英摇篮,新闻学术重镇”,这又代表了新闻学院新的发展方向。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这三个口号初步实现,事实上,在每个口号提出和实践的过程中,新闻学院都在一步步向上走。

篇6

关键词:传媒业 新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91-03

目前,我国已经有300所大学办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点超过7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可以说中国新闻教育进入了一个持续升温、空前膨胀的高峰期。然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规模扩张过快;内涵发展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具体来说,新闻教育盲目向传播学靠拢,丢弃了自身品质及特殊要求;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达不到新闻单位的用人要求,严重供过于求;新闻传播界引进人才渠道多样化,对人才需求规模萎缩,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些问题给新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新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依据现代传媒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设定。新闻教育的发展思路,必须以适应传媒业的发展、以现代新闻教育理念为先导,全面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

一、现代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媒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今,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多媒体平台逐渐成为21世纪新闻传播业的支柱。这些传播科技的重大变革深刻作用于新闻传播的方法、途径、效果。例如,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就是以网际协助为核心运行方式的维基技术,它将推进公众对新闻传播过程的全程参与、新闻价值的公众确认、新闻信息的全程提供和多元展开,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将会出现。这将使信息传播更加丰富,讨论更趋理性,解析更加多元。

这种发展趋势,反映在新闻人才的素质培养上,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采、写、编、评、摄能力,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新设备。以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为例,它们不断实时更新,以报纸、广播、电视都无法追赶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冲击读者的视线,这就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更多及时的消息来源(当然,这也带来了信息的甄别与核实问题)。

(二)媒介融合的趋势

就一个媒介内部而言,建立在强大计算机网络集成平台上的大编辑部,可以实现传媒信息资源的共享。这里的资源共享指的是媒体间报道力量与新闻资源的共享。在一个频道或一个大编辑部内实现统一策划新闻选题,统一调度采访人员,统一新闻资料管理,统一新闻稿件传送,打破各栏目、各部门所有制,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

以报业集团为例,各子报、子刊内容、层次以及定位等各不相同,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数字技术出现之前,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的成本很高,而当今,报业集团内部打破以报为单位的相对独立格局,共同运用集团拥有的采编团队、新闻采制能力、新闻渠道、新闻线索来源、新闻采制保障服务等生产要素进行新闻产品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美国《新不列颠报》的新闻采编流程为例,记者每天在规定时间之前将所写稿件的标题和内容或照片上传到总部的内部网站上(该网站每天可以显示集团所有16家报纸记者的新闻稿件)供集团内各报共享。这种共享,大大地减少了记者采访的撞车与报道内容的重复。对于电视台来说,新闻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节省技术设备,而且在提高新闻时效性、降低节目制作和运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就不同媒介形态而言,媒介融合早已不再新鲜,但具体到如何找准融合的角度,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形态的优势就显得格外关键。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中午《全球华语广播网》的《今日媒体新闻热搜词》为例,在每天4分钟的节目时间里,资深媒体人海滨都会对当天网络媒体上搜索量最大的词汇进行盘点,“楼脆脆”“奥女郎”“暴走妈妈”,网民热衷什么,他就盘点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的盘点不是停留在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加入自己的分析,给听众提供一个冷静解析的视角,这些视角包括社会学、文化学、法律、逻辑学。这样,广播媒介就找到了一个既能梳理新闻,又能结合网络形态的模式。

媒介融合的好处多多,但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遇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从媒体总体版面设计、内容安排、板块定位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而不能仅仅从自己负责的板块出发,去断定这则新闻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协调意识和集体意识,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学会与被采访者沟通,还要学会在组织结构内部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不仅有助于发现新闻采访报道的新视角、新思路,还有助于降低组织内部管理的成本。最后,媒介融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这种综合素质不仅表现在拓展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深化对不同媒介形态的认识,还体现在对媒介融合方式的创新上。例如,广播评书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将广播与评书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同样,《国学堂》是《易经》通过广播媒体进行解读,实践证明,节目的收听率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找准不同媒介的契合点,在未来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学生们应该不断思考、创新的地方。

(三)传媒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传媒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所谓传媒产业化,是指传媒业在市场经济社会遵循经济规律,以利润为目标,实现行业经济规模,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传媒业已经开始通过自身重组和外部扩张的多种形式,寻求更强大的资本支持,向集团化、规模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程度的深入,各种传媒组织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媒体信息量不断扩大,但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报纸、电视、电台越来越多,但它们的市场定位不甚清晰、相互打架;传媒对传统新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少,媒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广告、发行、融资都急需人才。因此,对新闻教育来说,跟上传媒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认真审视新闻教育理念和学科培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案就成为题中之义。例如,新闻媒体的非独占性决定了报纸发行量的边际效应递增,但这个递增有一个“透明的天花板”,这就使得媒体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成本核算,适当“控制”报纸的发行量。

(四)传媒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传媒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和机构都在为积极进入国际市场而努力。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的情况下,传媒业也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加大传媒业的资本运作、实施跨国媒介并购与合作、发展传媒产业及相关产业链,这些都是传媒业国际化发展必走之路。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时代华纳集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影视片库,主要提供新闻、娱乐和网络服务,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旗下的品牌不仅涉及到报纸、杂志以及电影等产业,还涉及到信息软件制作和体育运动事业等等相关行业。这样一个巨大的媒介集团,资本运作的全球化经营带来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媒介的大融合,也是信息的大融合,传媒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信息的共享性、开放性也在加强。像美国时代华纳这样的大型跨国媒介集团通过参股、控股、重组等形式在全球传媒市场上进行战略性布局,开拓资本、信息和人力资源全球流通的渠道,对于传媒业的国际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国际化发展趋势下,新闻教育的变革显得越发重要。发达国家的传媒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传媒业进行“侵略性”的并购,小公司投靠大公司的畸形发展,这些传媒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我国的新闻教育变革都是不容忽视的。跨国并购、资本融合的结果往往是意识形态、价值观的转变,同质化、文化软实力的入侵,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思想都产生深远的影响。“韩流”和“欧美流”潜移默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这就要求我国的新闻教育机构将这一问题提上日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避免盲目崇拜、跟风,积极宣传具有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思想。

二、关于新闻教育变革的几点思考

(一)新闻教育模式要有突破,变封闭式、内在式、经院式为开放式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从业活动又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中展开的,这就决定新闻教育一方面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既要让学生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语境下去理解和认识新闻事物,又能将一个个教学案例还原现实,让学生的思维摆脱封闭式课堂教学的束缚,彻底远离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教育方式。

对于学生的新闻实践来说,实习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渠道。然而,这宝贵的几个月,有的学校并没有认真对待,而是让学生随意去安排,这就造就了大批马马虎虎混日子的人,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新闻教育智慧的源头之水存在于生机勃勃的新闻实践中。这就要求学校尽量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界人士做一些讲座,有条件的情况下,构建让富有专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新闻工作者加盟新闻教育工作的机制,将他们请进新闻课堂,进行新闻学学分课程的讲授,通过他们,让学生体验来自新闻实践一线的新鲜血液。

(二)新闻教育需要强大的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新闻教育机构的实验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信息采集工具和编辑工具的简单集成,而是具有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教学与科研的基础设施,能够让学生实现从新闻选题、策划、采访(录制)、写作(剪编)、排版(后期制作)等全流程操作,这样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才能有质的提高,从而缩短毕业后投入新闻实践的再学习和适应时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实验教学平台就是在北大方正、美国思科公司、中央电视台等机构的支持下创建起来的。完整的教学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多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投入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强化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育

新闻教育是职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讨论早在施拉姆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美国的新闻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变迁,逐渐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发展,内容由窄变宽,培养目标由专才变通才。192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布莱耶认为新闻教育应当包括一整套的知识,应当给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一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他制定的课程早已成为今天美国大多数新闻院校的范本:在四年制的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

反观我们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仍然是几十年如一日以采、写、编、评为主,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积累相当贫乏,这也造成新闻专业毕业生上手快、但后劲不足的缺陷。例如,最近有媒体就甲流死亡病例的问题采访了钟南山院士,钟院士说,“甲型H1N1流感死者8%是孕妇”,结果媒体报道为“甲型H1N1死者80%孕妇”,还被各媒体大肆引用,结果闹出了天大的恐慌,知识储备的不足和态度的不严谨可见一斑。

(四)培养复合型的专家式人才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仅仅在于采集与新闻信息,它还要对各种各样的内容产品进行整合、解读,提升新闻信息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信息传播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如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专家型新闻人才更为媒体需要。

以经济新闻的从业者为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专家式的新闻从业者日显紧缺,他们不仅要拥有对政策解读的敏锐性,也要具备对投资理财等大众实用信息的辨别整合能力,还要拥有展望经济走势、预测金融投资风险的能力。除此之外,加上新闻人应有的独立性思考和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良知,新闻从业者才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房价直线上涨固然与货币政策的宽松、土地供应不足、投资者囤房、开发商捂盘惜售等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些媒体有意无意地成了高房价的推手,他们没有独立地思考和分析房价变化的根本原因,而是片面听取开发商的说法,人云亦云,结果炮制出所谓刚性需求的恐慌,恐吓不知情的民众。这样一来,本该是客观中立的报道者变身房价炒作的合谋者。因此,复合型人才既要有专家的真知灼见,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新闻专业教师应当注重知识的更新

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重构、能力再造的任务,无论是具有新闻专业背景的新闻学科教师,还是从其他专业转而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都需要突破原有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的新的新闻专业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师,既是精通新闻专业知识的专才,也是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的通才;既需要他们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架构,也需要掌握实物操作的技能;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新闻学而言,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新闻学教师通常远离新闻实践一线,对媒体和受众的变化可能不甚敏锐,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才能适应新闻教育的需要。

篇7

 

工业时代后的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果,我们创造了强大的工业和经济体系,人们的物质水平飞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林业面积骤减等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对地球的绿色健康都负有责任,而新闻工作者因其职业特点,更应主动的担负起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义务。

 

一、通过传统纸质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1、以报刊、杂志作为传播载体

 

印刷术的成熟使得报纸成为曾经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报纸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发行数量直线上升,新闻学的一个新的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宣告到来。虽然如今新的传播形式对传统的报纸、报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权威的老牌报社以其强大的公信力、严谨的态度和深刻的文化思想仍然留住了大量的受众。

 

报纸具有发行量大、传播面广的优势,不管是繁华的市中心还是偏远的乡镇都能看到当期报纸售卖,而且报纸不受电力和信号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不被任何不确定因素所困扰。在宣传生态文明意识的时候,应尽量选择权威性高、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报纸期刊与之合作;在排版上,占用主要版面直接刊文宣传似乎并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受众购买报纸的目的在于获取新闻资讯,所以可以放在靠后的版面。

 

[1]在不影响报刊发行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通过以下方法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方法一:将生态文明的意识融合到与之相关的新闻内容中,用醒目的字体写出一句总结性的语句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二:插入环境污染的照片,选取最具震撼力的照片刊登,用醒目且吸引人眼球的少量文字阐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法三:充分利用报纸的中缝区域,用简短的文字宣传生态文明意识,字体最好放大到刚好占满整个中缝。

 

2、利用平面广告的传播媒介进行宣传

 

说到新闻就不得不提起广告,作为新闻出现后的附带产物,广告对新闻的盈利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媒体形式。平面广告的传播媒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车站、公交车的外部和内部、写字楼的大型广告牌、路灯杆上的广告牌等都是平面广告的载体。

 

因此可以以公益广告的形式,略微占用一点点平面广告的媒介资源,将生态文明意识贴在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这样,不管是正在干什么的人,只要一出门,就很有可能接收到生态文明意识的相关讯息,虽然没有人会主动关注这一讯息,但是就如同满街的广告一样,看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用这种方法传播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个显著好处就是,它能根植于受众的潜意识里,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唯一的问题是,它不同于报纸,建设一个平面广告媒介需要耗费较多资源(资金及有限的空间),这种方法会产生不太容易被接受的高额成本。

 

二、通过光影、电波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1、以广播电台作为传播载体

 

广播主要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信息,其受众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特点使之相比于纸质媒体具有明显优势,广播能够随时将新鲜的新闻资讯出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广播的接收形式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现在已经不需要功能单一的收音机了,手机、车载广播甚至掌上游戏机都具备了接收电波信号的功能。

 

鉴于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2]可以开设一个专题栏目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这档栏目最好安排在交通或者养生频道中,因为这两类频道拥有广播媒介中最广泛的受众:司机和老人。

 

根据不同的频道选择不同的风格进行栏目制作,能够更好的为受众所接受;选择收听人数尽可能多的时段播放,能够更广泛的宣传生态文明意识;一天多次播放该栏目,既能“捕捉”到“漏网之鱼”,还能强化听众的印象。

 

2、以电视作为传播载体

 

电视是如今重要的新闻传播道具,它和广播一样具有单向接收的特性,但它比广播多了影响信息的传播能力。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组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是所有媒介中最具魅力、最具表达力、最完善的传播方式。

 

环保工作者可以根据电视传播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例如开设专题栏目详细讲解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用通俗简洁的语言阐述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最好能够图文并茂,或者用动漫特效的形式结合语言呈现出来,保证老少皆宜;

 

再例如反复播出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反面教材,将各种由于环境污染造成不良后果的实例展示出来,着重表现生活在被破坏环境下的居民的健康状况,以此惊醒电视机前的观众;还可以以广告或者短语的形式播放出来,生动明了地讲解生态文明意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引导,让观众都能欣然接受生态文明意识。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受众极大的广泛性(几乎任何社会阶层和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会看电视),大力宣导生态文明意识。

 

3、以街头的大银幕作为传播载体

 

如今是个高度城市化的时代,有些城市的主要街口会有一个巨大的LED屏幕,它们主要被用来播放广告或新闻,以便让走在大街上的人也能立即观看到最新资讯。在街头的LED显示屏上播放生态文明意识栏目有一个独到的好处:如果你走在路上,正要购买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的商品,这时播放一段宣传生态文明意识的视频,一定会对你购买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的商品的主观意愿产生影响,这样就达到了让广大受众接受生态文明意识的目的。

 

当然,除此之外,大型LED屏幕也具有同电视一样的传播特性,它能起到和电视传播差不多的效果,但有一点要注意,在这种载体上播放的视频,尽量不要追求细腻的声音效果和复杂的语言讲解,因为街上的人最多边走边看,很少有人会停下来仔细看完。

 

三、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生态文明意识1、以计算机为终端进行传播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普及,人们通过电脑和网络接收信息的速度和数量越来越惊人。把这一新兴媒介高效利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网页、客户端推送生态文明意识的短消息,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接收到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短语。

 

互联网传播生态文明的巨大优势在于,它不用像电视那样只能在某些时间段播放,也不用像报纸那样只能在某些版块,互联网可以随时推送生态文明意识的宣导内容,几乎不会受到限制。除了直接推送相关内容,还可以利用电脑的娱乐功能,用类似于植入广告的方式插入生态文明意识的内容,比如影音播放器、电脑游戏、各种客户端等等,让人们在上网的时候总能接收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讯。

 

2、以手机为终端进行传播

 

手机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的上网习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真正做到了任何时候,只要不关闭手机,就可以接收到最新的新闻资讯。现在的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是惊人的,除了吃饭、睡觉,手机就几乎没离开过自己的手。

 

试想一下,在这种媒介上宣传生态文明意识,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能传播给多少受众。新闻讲求新近、快速,生态文明也可以学习新闻的特点,并且有效利用好手机传播信息的广泛与快速,[3]经常更新环保资讯:哪里成为了生态示范基地,哪里的生态环境因为被破坏而濒临崩溃,有多少人正在受到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等等。现在智能手机大量的应用软件更是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能更廉价、更广泛的把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出去。

 

四、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生态文明意识

 

新闻传播最早的也是一直以来最常用的形式就是最简单的口口相传,几乎所有人都做过这样的事:当你接收到一则新闻之后,你会把这则新闻说给其他还没有接收到这则新闻的人听。口口相传一般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用自身的发声系统把要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别人,别小看它,有些时候,口口相传甚至能引起不小的轰动,产生巨大影响力。

 

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生态文明意识,可以采用这样的途径: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人将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给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环保工作者上街采访路人,并根据不同的回答作不同的宣导;生态文明建设者以游行或者演讲的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意识。

 

也许口口相传不能最快、最广泛的传达给受众,但口头语言比文字的优势在于通俗易懂和能够随机应变,其它所有的媒介,受众都只能被动接收信息,只有口口相传,受众可以提问、质疑、详细询问,使传播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性达到最高。

 

五、结语

 

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建设现代文明社会至关重要,眼光要放长远,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要想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千家万户,需要高效的传播方式,而这正是新闻工作者的优势。以新闻学的视域探讨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充分利用新闻传播在媒介上的资源优势,更快、更广地把生态文明意识传播出去,维护生态稳定,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建设美丽、和谐的人类社会增添更多力量。

篇8

关键词:新闻媒体 新词语 稳定性 冲击

在当今信息多元化时代,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物、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信息传播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是传播新闻的主要媒体,而这些新闻媒体为了能够快速、准确、鲜明、生动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眼球,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也紧跟时代的潮流,频繁地在新闻语言中大量使用新词语。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新词语是语言动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而新词语又是人们社会语言生活最直接、最真实、最生动、最急需的反映和记录,从某种程度上看,新闻语言与新词语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但还要正确地处理好新词语与语言相对规范稳定的关系。

新词语的界定及类别

新词语即新词新语(包括词、词组、句子),是指近年来迅速大量产生且能够反映新时期新观念新事物的词语。关于新词语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标准、对象不同,界定的概念范围大小就不同。早在1984年,吕叔湘先生就发表题为《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他提出新词语包括“词语的新构成、旧词新义和北京口语新词”。①与此同时,著名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发表了《关于新语条的出现及其社会意义》,指出新词的出现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②他们对新词新语的开创性研究,引起语言学界众多学者开始重视新词语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研究理论和方法不断深入创新。但究竟什么是“新词语”,还难以界定,因为语言在不断变化。

在当今新闻媒体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各种新颖特殊的流行语、新组合大量出现,如“秒杀”、“躲猫猫”、“艳照门”、“被就业”、“经济适用男”等,引起更多不同领域学者的极大研究兴趣,但对新词语的界定和归类还是不尽一致。邵宜先生认为比较中庸的提法是把《现代汉语词典》最新修订本没有收录到的词语都统称为新词语,并且从语素义的组合关系把新词语分为新造汉字词、复活的旧词、意译词、音译词、半音半意译词和字母词。③其中流行语和网络词语包含在新词语中。我们赞同此观点。结合近年来新闻媒体使用的新词语,我们认为新词语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在这个特定时代、特定的语境以及特定的人群中迅速传播、流行的词汇,是被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新闻媒体出版使用的一种社会语言变体。但我们认为新词语不等同于流行语,新词语是流行语的基础,流行语中有一部分是新词语。新词语重在“新”。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新词语包括流行语。

对于新词语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我们把主流媒体使用的新词语作为主要语料,参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近几年的媒体年度用字用语调查结果,根据语言的结构组合方式,结合语音和语义,可以看出媒体新词语主要包括旧词新义词、生造词、仿造词、缩略词、外来词、方言词、字母词及一些新兴的特殊格式。如“囧”、“下海”、“宅男”、“蚁族”、“粉丝”、“神马”、“给力”、“甲流”、“PK”、“B超”、“炒鱿鱼”、“富二代”、“范跑跑”、“艳照门”、“被就业”、“福娃”、“北京欢迎你”、“我爸是李刚”等都被各大主流媒体所使用。

新闻媒体使用的新词语特点

新闻媒体语言必须符合新闻学的特殊要求,满足“新闻为了更好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是不得不借鉴于文学的语言、修辞、逻辑以及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富于人情味地、趣味生动地反映社会、服务社会的”。④由于新闻传播语言学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新闻媒体使用的新词语具有开放性、时效性、传播性、泛义性、渗透与互动性等。

近年来新闻媒体使用的新词语除了具有上述新闻语言的特点外,还具有汉语词汇本身固有的基本特点,同时还表现出当代汉语动态变化的一些新特点。邵敬敏先生就认为,“大批新词新语、新的组合、新的格式的高频使用,促使现代汉语在进入21世纪以后开始向当代汉语转型。中国当代汉语呈现出三大动态特色:多变性、互动性和自补性”。⑤因此,我们认为这些新词语还具有更强的能产性、结构组合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在语法语用上的创新性、语义的泛化性、不稳定性及选字用词的随意性等。下面介绍几个突出特点:

类推仿造的能产性。这里主要是指一个新词语或类词缀一旦产生,能够很快产生庞大的词族或语群。如“超”(超女、超男、超级稻)、“网”(网友、网恋、网银)、“男”(宅男、牛奋男、经济适用男)、“裸”(裸奔、裸婚、裸捐)、“被”(被就业、被代表、被时代)、“粉丝”(铁丝、钢丝、萝卜丝)等,以“领”、“秀”、“族”、“类”、“度”、“男”、“女”、“奴”、“门”等为类后缀和以“老”、“新”、“热”、“炫”、“裸”、“被”等为类前缀形成的新词族很多。这也是词汇学研究的新课题。不管是新词语还是新词缀,只要有一个产生,依据类推、修辞、仿词等手段就会仿造大量新词语,其产生速度和数量让人惊讶。

结构组合形式的多样性。在新词语中组合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可以突破汉语固有的结构组合方式,产生一类新词族。近年来在新闻媒体语言中不断频繁使用一些新兴组合形式,如“粉丝”系列、“山寨”文化、“给力”族、“门”事件、“被”字族等。

1.“山寨”一词见《全球华语新词语词典》⑥。原指设有围墙不受政府管辖的山中营寨,现用于形容具有模仿或抄袭嫌疑的人和事,由本义为名词迅速被媒体传播而发展壮大成为形容词,尤其是《新闻联播》(2008年12月3日)对山寨文化进行报道之后,令这种来自草根的语言词汇概括的文化现象,很快闯进人们主流文化的视野。有关山寨产品、山寨文化、山寨行为的新词语层出不穷,由最初的仿名牌电子产品,衍生到对各种文化现象行为的模拟,都被称作“山寨××”(山寨手机、山寨经济、山寨明星),甚至还出现了“很山寨”、“被山寨”等特殊的组合形式。媒体用例如下:

(1)《“山寨春晚”:草根挑战者的狂欢》(《南方都市报》2008年12月30日)

(2)《台州“猥亵案”处理方式很“山寨”?》(人民网-网评2008年12月15日)

2.“被就业”见《中国流行语2010榜》⑦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⑧。“被”字族,是近期媒体涌现出的一大批新兴的“被×”格式,新兴的“被×”词族“被动”、“处置”的意味明显减弱,而“非自愿、非自觉”的意味明显增强,“被”逐渐成为一个类前缀。这些新兴的“被×”有两类:一是原先没有,新近才产生的组合;二是原先已有,但表义有变化的组合。⑨这种组合可谓“被时代”空前庞大的词族,如“被自杀”、“被结婚”、“被全勤”、“被小康”、“被培训”、“被救济”、“被就业”、“被增长”等,这和汉语中表“被动”且与不愉快的事情组合相背离,确实是“被时代”的无奈。但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对“被×”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举几个媒体的用例:

(1)“被”事件已成为今年的一大热门。“被自杀”“被就业”“被死亡”“被钓鱼”之后,又出现了郑州高校学生的“被医保”事件。(《人民日报》2009年11月9日)

(2)某网站近日也做起“被全勤”现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网友没有享受过带薪年假。(《光明日报》2009年8月21日)

语义的泛化。新闻主流媒体使用一个新词语,就会很快产生多个语义,运用到不同的语境中,表现不同的语体色彩,甚至达到了泛化的程度。这迎合了当今部分年轻人的心理需求,追求自我,求新、求异、多变、善变的心理被放大了。这样的新词语有的是由旧词引发了很多新语义;有的是新词灵活表达多种语义。如“囧”、“雷”、“秒杀”、“粉丝”、“给力”、“寂寞党”、“我爸是李刚”等。如“给力”就是一个新产生的词,有着非常浓厚的新颖色彩,有更活跃的组合,所以语义就有点泛化。既可以作动词,相当于“给予力量、加油”等意思,又可以作形容词,类似于“牛”、“酷”、“很带劲”等很多场合都可以用“给力”来形容。现举例如下:

(1)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1日)

(2)朋友们,你们看这个节目给力吗?(CCTV-1《2011年春节文艺晚会》)

新闻媒体应用新词语对语言稳定性的冲击

语言是相对稳定的,但稳定中也有变化。新词新语的出现就体现了语言的动态变化。近年来,新闻媒体应用新词语给语言的基本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当代汉语的动态变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言永远存在于应用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新词语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广大人民所接受,那么它就会给汉语词汇系统补充新的“元素”,这是信息时展的产物,必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很多新词语在经过时间和语言使用者实践的检验后,逐渐退去“新”的外衣,进入词汇的大家庭,在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产生的新词“电脑”、“克隆”、“手机”等;近年来使用的“节能减排”、“网恋”、“信用卡”等就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很多都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

打破了汉语固有的语法系统。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是变化最快的,而语法从古至今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新词新语的大量出现使得语言的语法系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原本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用法,现在却可以批量产生,而且运用得灵活自如、恰到好处。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主体词变化最大,还有少部分虚词,如“被”、“很”等。例如名词一般不可以受副词修饰,但现在却出现了很多例外,如“很阳光”、“很传统”、“很淑女”等;再如“被”多用来表示被动的意义,与及物动词搭配,而新兴的“被×”打破了传统,发生了变异,可以跟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使用,如“被就业”、“被自杀”、“被代表”,它表达出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被动意义,还带有主动非自愿的语法色彩。

语用修辞更加灵活多样。从语用的角度看,大量新词语都富有较浓郁的语用修辞色彩。使原本不具有修辞效果的语言,一旦运用新词语就顿显光彩,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如“秒杀”、“给力”、“浮云”、“粉丝”以及“忽悠一把”、“火一把”等新兴词语,有着更加形象生动的语用表达效果。

汉字符号的选择更加随意。大量新词语的产生使得汉字符号的选择与使用更加随意。新词新语最初流行的时候,媒体通常会误用新词,甚至模仿生造词,出现了大量不规范用字、英汉杂糅的词语及少量异体字等。像“神马”本来是“什么”的谐音词,但媒体却纷纷效仿,无论什么语境都可以用“神马”,使得语言缺失了严肃性。

新时期语言正在不断地变化,其中有很多新词语还不稳定,有待规范化。因此,新闻传媒运用新词语,必须注意慎重选择,不能滥用。新闻媒体不但要及时迅速发现新事物、新现象,还要敢于迎接新挑战。一些给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带来消极影响的新事物、新现象,要通过新闻媒介正确的引导,借助语言文字的传播使之规范、健康、稳定、和谐地发展。

注 释:

①吕叔湘:《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辞书研究》,1984(1)。

②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2页。

③邵宜:《近年的新词语研究》,《学术研究》,2004(9)。

④李白坚:《中国新闻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⑤邵敬敏:《网络时代汉语嬗变的动态观》,《语言文字应用》,2008(3)。

⑥邹嘉彦、游汝杰:《全球华语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⑦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编:《中国流行语2010榜》,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

篇9

关键词台湾地区新闻教育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课程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理念、管理实施、效果评估等,攸关新闻教育的成败。目前中国大陆新闻标的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在媒介找不到工作,而业界需要的人才学校又不能提供,产销严重不对路。这表现了新闻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学界、业界缺乏沟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

台湾地区的新闻教育比较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地位。新闻实践性教育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学界与业界,检验学校教育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不同,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本文着重考察台湾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与特点,以期大陆高校新闻教改可以有所参考与借鉴。

一、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各阶段的实践性教育

根据郑贞铭教授的观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可分为教育的奠基时期(1949年——1970年);发展时期(1971——1990)与蓬勃时期(1991——至今)。

在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也就是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初步获得发展,社会对专业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间,台湾成立了政治作战学校新闻系、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政治大学新闻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新闻系等系、所。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写作能力、文、史、哲素养的培训,强调学界与业界的合作交流。各校都注重实习制度,比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将实习分为一般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实习包括:创办中英文报刊供学生校内实习使用。中文为《学生新闻》周刊,由三年级学生轮流负责采、写、编、校、广告、发行等工作,每人实习两个月,每周出版一期。英文月刊为《政治前锋报》,由四年级英文组学生担任采、编、校、发行等工作,配合新闻英文课程的教学。政大创办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台供广电组学生实习使用,学生制作的电台节目每日中午二时至四时向外播出,闭路电视则仅在摄影棚操作,不对外播放。选修新闻摄影的学生可使用摄影部的设备。政大还与中央日报开展合作,中央日报木栅与景美两个地区的采访工作,交给政大四年级学生负责,采访新闻报送中央日报采访组使用,每人实习两个月。政大的毕业实习从1960年起改在寒假期间进行,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可供实习的二十五家传播机构中进行选择,为期一个月。这些机构包括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联合报、台湾广告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国电视公司等等,这些台湾知名的媒体和公司,均愿免费为政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新闻事业机构与新闻界人士还为政大捐赠十三种奖学金,显示出当时学界与业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他以培养“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新闻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除讲授理论外,特别重视实习。将实习制度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的具体做法是,各专业的学生逐年有实习课程。三年制学生(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从二年级开始实习,五年制学生(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从四年级开始实习。报业行政、编辑采访、印刷摄影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印刷实习工厂编印《小世界》周报。《小世界》周报每期出版4开1张,经费由学校负责,参与实际工作的人员大都由该校学生参加,完全是义务性质,包括评论、编辑、采访、副刊,绝大部分是同学执笔,老师只从旁辅导。其他如发行、广告、印刷、校对,也都由同学负责。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则在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电影电视摄影棚和小剧场做节且,这在当时的台湾是一个创举。图书资料专业的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实习。而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则经常举办民意测验及市场调查,理论结合实际。校外实习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根据专业到各机构实习。世新学校的培养方式在当时颇有影响,成舍我先生以私人力量投巨资兴办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摄影棚等,购买最新设备供学生使用,使该校学生以动手能力强而著称,在台湾的广电专业、电影制作专业中脱颖而出。这也映证了郑贞铭先生说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如医学院的教育,需要第一流的设备,第一流的仪器。学习者必须在学习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干,才能赶上时代潮流,培养出第一流人才。廉价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这是我们探信不疑的”。

1971——1990年是台湾新闻教育的发展时期。这段时期,台湾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新闻事业的规模与技术都有较大提高。十一年间成立了辅仁大学日间和夜间部大众传播学系、中华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政治大学广告系和广播电视系,铭传大学大众传播系等十七所院系。政治大学先后招收新闻学硕士与博士,标志着台湾新闻教育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的一套完整体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除重视实习之外,各学校都积极筹资购买最新的广电节目制作设备和电脑排版系统投入使用。为解决实务性教学人才短缺的问题,各校纷纷聘请在媒介有实践经验的本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压力。此外,台湾的新闻界学者也积极担负起对媒介监督、建言的角色,和业界人士合作,积极推动了台湾公共电视的建立与有线电视法的制定。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蓬勃时期。自从在80年代末解除与开放报禁之后,报业、电视、电台均对社会开放,台湾新闻媒介数量激增,对新闻人才需求殷切。台湾同时鼓励私立大学的建设。到2001底,台湾共有24校70个传播相关系所(公立26个,私立44个),其中大学部40个,硕士班28个,博士班2个。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显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随着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台湾新闻院校及时开设了电脑排版与设计、电子媒介原理与制作、多影像媒体和电脑多媒体制作等课程,并积极改进教学实习设备,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建成了编采自动化实验室、世新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制版、电子分色、电脑排版、印刷机械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较好的体会了传播科技带来的革命,不至于和现实脱节。

对于当前的实践性教学,笔者咨询了历任台湾世界新闻大学校长和朝阳科技大学教务长、人文学院院长、传播艺术系主任的林念声教授与原铭传大学教师、现任台湾《旺报》驻厦门记者张彦清博士,了解到目前大致情况:台湾新闻院系平时十分注重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学校有专人负责联络各类传播机构。在实习之前,教学负责人员必须落实每家单位能接纳几位实习学生,最后作出统计,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到广电媒体、网络、报社、广告公关公司等去做各项工作,不会浪费名额。实习过程中,学生每天都要求写实习日志,记录当天所做事项。学校负责实习的教师要与每个单位的带实习的人士取得联系,并寄出一份实习鉴定表请其填写打分。当然成绩与评语都承诺保密,以保证不以面子、人情打分,具有一定真实性。如果实习单位对某一学生的评语和分数过差,学校老师会与实习单位联系。并调查实际情况,因为有时不排除会因一些主观原因导致不公正的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写作实习报告,归纳经验与教训。一些学校会召开实习成果汇报会,对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一些学校会把实习成绩计人某一科的成绩,比如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等。以鼓励学生抓住实习机会,多出成绩。当然,随着学校的扩招,媒介公司有时也无法容纳过多的实习生,一些学生只能到台北以外、或是一些小型的私营公司去做实习。

台湾目前也存在新闻实务师资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具有广播、影视学专业博士级的实务人才。由于新闻传播实务界中经验丰富的人士不见得具备台湾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师资聘用标准,很多实务性课程都只能聘请媒介人员担任。但这些人士因为业务繁忙,不一定能很好地承担课程任务,而且课后也没有时间与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辅导。为解决这个矛盾,一些学校采用了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方式,选拔硕士阶段已经具有良好动手能力(能独立制作广电节目、纪录片等)的优秀青年,送他们到国外攻读博士,然后回校任教。教育界人士也时常呼吁业界能更多反哺学界,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交流机会。

二、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明亮启示

综上所述,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台湾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创办初期,各校就形成了校内实习、毕业实习或校外实习的传统。各新闻院系均设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实验室供学生实习使用。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进行管理。政大新闻提出的“在做中学”已成为新闻界教育的共识。各高校在实习管理、评估方面的制度方面已较为成熟。

其次,台湾各校均重视新闻实习的硬件建设,不论是创办初期开设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展时期购买先进的广播电视、电影制作设备,还是繁荣时期更新数字设备、搭建网络平台等等,各校始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充实教学,跟随时代进步,使学生保持较好的竞争力,不至于落伍。这也充分说明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是普通的文科专业,有心办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须在财务上给予保障,因陋就简式的教育。培育不出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也不符合现代化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要求。

第三,台湾的新闻学界与业界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台湾各校十分重视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除有专人定期与媒体保持联络之外,学界成立协会或举办学术研讨会时。都会积极邀请业界代表参加。积极参与业界的新闻在职培训,并对节目进行监督与建议。从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开始,一些新闻业界的人士就积极参与教育并提供奖学金资助,知名媒介愿意免费为新闻院系师生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借机扩大影响或培养自己所需人才。比如近来一些报纸在大、中学生中开展“校园记者”行动。资助学生采访并拿出一定版面刊载其作品。一些电视台开展“校园征才”活动。选拔优秀学生进电视台,先做助理记者、编辑。并灌输公司的价值观,使之与公司更容易融合,自己也可培养所需人才。这样的合作,于双方都有好处。

篇10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决定参加这次竞聘前,也曾考虑再三,我的处世哲学就是多干实事,少与人争。今天,我之所以参加这次竟聘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社领导推行竞聘上岗机制的拥护和信任;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有限的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必将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我的工作。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叫**,出生一个教师家庭,毕业于武汉大学,我曾实习于武汉晚报,**都市报,中国青年报,1998年底,通过领导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大家文摘报的一名编辑。竞聘编辑部副主任这个职位,我认为自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我的第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

在工作作风上,我能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领导布置的任务总是尽力去做,从不无故推诿。记得在大家文摘报创刊初期的时候,那时候的工资一个月六百块钱,我一个人租住在八十块钱一个月的厨房,吃的是用煤油炉子煮的面条。半夜里还在琢磨编辑思路,选稿方向。由于初期的条件差,许多人吃不了苦而另谋高就,最后,第一批招聘来的同志,目前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为文摘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今无怨无悔。如今大家文摘报有一定事业基础,我也听从领导安排,依然承担起工作任务相对比较繁重的周二刊的选稿、编辑工作。

我第二个有利条件:就是具备一定的新闻专业知识。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法学,因对新闻感兴趣,自学了新闻学的全部课程,因为我新闻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工作勤奋,在**都市报实习的时候,原任**都市报社会部主任、现任**金报的老总**就曾对我格外喜欢,称我为一匹“新闻黑马”。在中国青年报实习的时候,我有幸结识了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并且得到了他的亲手指点,目前,我对各种新闻稿的写作能够应对自如。到报刊社工作,也得到许多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帮助,工作五年来,我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无论是改订标题,还是编辑文章,相信自己还是拿得起,放得下。

第三个有利条件是:具有较扎实地写作功底。

工作之余,我还积极写作,向各大媒体投稿,在2004年一年内,我在中国青年报,江南时报,北京晨报发表作品五十余篇,我的部分较为优秀的作品在网络广为流转,人民网、新华网、南方周末、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均有我的文章,只要用我的笔名在搜索引挚上一搜索,马上就可以找到我的作品,相对一般的写作,我可以说是比较轻松。如果要写文章,我可以较为自信地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题,无论何体,我基本上能做到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我第四个有利条件是:我具有较全面的组织、协调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我平时生活比较随意,但在做工作,办事情上,一点都不含糊。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行止有度,头绪分明,恰到好处。我在任团总支书记的时候,就在社领导的指导下,争取成立了吴天祥小组,为社里事业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在编辑部,尽管我来社里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我尊重每一个比我后来的同志,在工作上服从领导,服从管理,不抬扛,不拆台。能够较好的处理协调好与上下左右的关系。

在社里工作几年来,无论是编辑工作,还是团的工作,我均能做到兢兢业业,问心无愧。无论在是工作八小时内,还是在工作八小时外,我都是堂堂正正,具有较好的口碑。

如果这次我能通过竞聘成为编辑部副主任,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思想上具有配角意识:

作为编辑部副主任,在思想上必须具有配角意识,编辑部主任是一个部门编辑工作的主要领导,处于主导地位,而副主任是正职的助手,因此,作为副主任必须自觉服从正职的领导,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配合、协助正职作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稳定、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二、在行动上要尽职尽责:我认为,作为一个编辑部副主任,应该要有较强的悟性、灵性,在工作中要全面准确领会编辑部主任的想法,使各项工作不偏离中心和方向,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编辑部主任保持一致,保持了一致,工作就会出成绩。就象打仗一样,下级一定要按照上级的作战意图、方案,部署兵力、火力,明确作战的主攻方向,作战目标,协同作战等方案,这样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工作上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副职处于辅助地位,副职的作用就是助手作用,参谋作用。具体要把握三点:一是要为正职出谋划策,用自己的智慧,出一些利于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有超前意识,配合编辑部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平平常常,随波逐流;三是要尽可能站在正职的角度和单位全局利益的角度出主意,提出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独特见解,要经常分析思考问题,全面了解情况,为正职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有价值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