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范文

时间:2023-04-02 03:5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传播

篇1

定义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报道对象是科技,二是时效上要求新,指新近发生或是最新报道。然而,只具备这两点尚不充分。正如科技全方位渗入经济社会,科技新闻与经济、社会等其他新闻也存在诸多交叉,界限并不清晰。如果科技新闻只限于科技领域的新鲜事,则易将部分具有科技内涵的信息排除在科技新闻之外。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经济、社会发生的事件中,只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就应算为科技新闻,否则则是经济新闻或是社会新闻。应该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科技新闻更加容易亦更为清晰。笔者认为,明确科技新闻的分类比研究科技新闻的定义更具实际意义。但相对于后者,国内对科技新闻分类的研究更为缺乏,仅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亦不统一。胡钰将科技新闻分为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新闻三类。赵炎龙则认为科技新闻包括政策类科技新闻、建设类科技新闻(指科技队伍、科技工作理论方面的建设)、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指对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等自然界发生的事件进行科学解释或观察性的报道)、批评类科技新闻(对科技系统的新闻监督)等六类。赵炎龙的分类完全包含了胡钰的分类,不但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表述的内涵比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更宽,而且还区分出了建设类、自然事件类和批评类三类科技新闻,更为全面地反映了科技新闻的全貌。

然而,赵炎龙的分类仍存在明显的瑕疵。一是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过于狭窄。如2003年SARS疫情发生时,在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涉及防治和诊疗技术研究进展的,无疑可以列入成果类科技新闻,但是更多的关于SARS发病原因、发病条件、疫情地区、防治要求等方面具有科技内涵的新闻,因不属自然事件,难以归类。其实,现实中后一类新闻越来越多。二是分类对象重叠。建设类科技新闻和批评类科技新闻的对象均为科技管理或是科技工作,而且我国批评类科技新闻数量很少,单独归类实际意义有限。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新闻除了包括意义明确的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外,还应包括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和管理类科技新闻两类。其中,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指事件具有深厚的科技背景,如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月情况等类的新闻,或是需要通过科技阐释事件发生背景、预测发展趋势,如2004年对印度洋发生海啸的报道等,以及揭示事件背后科技现状的,如《华盛顿邮报》2014年4月在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失联事件报道中指出“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技术实在太落伍,今天的航空业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落后技术”等。这类新闻与成果类新闻区别明显,应单成一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科技角度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管理类科技新闻指反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举措或阶段性成果的新闻,包括科技工作进展、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等,如召开重大科技会议、科技规划、科技人才选聘等情况。

2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

科技传播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同时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科技传播作为科技知识扩散的方式,对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传播在学界受到高度关注,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与科技新闻一样,学界对于科技传播也是未形成公认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孙宝寅认为,“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运动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翟杰全认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即为科技传播。需要说明的是,在科技传播研究中,一般有“科技传播”和“科学传播”两种表述。由于“在科学传播的语境下,科学被认为包括了纯科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技术、医学及相关领域”,实际研究中,此两种表述一般不加区分。就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的关系而言,各种研究对其并不明确。从修辞上来说,不能确定“科技新闻传播”属于“科技传播”,就像“成人职业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而“工商行政管理”却与“工商管理”没有关系。从学术上来说,很多学者在对科技传播研究中没有涉及科技新闻传播。对于科技传播的构成,学者们多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吴国盛认为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科学界内部的交流包括学科同行间的交流与跨学科交流,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是指科学与其它文化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对话与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是科学传播狭义的指称,既继承传统科普的科学向公众传播,又强调公众向科学传播。翟杰全认为科技传播既包括科学的传播,也包括技术的传播,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传播是科技传播的四个基本渠道,其中技术传播指的是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交流与共享活动。凌小萍、谢慎兰把科技传播分为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分析上述分类,总体而言,是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学(技)术交流,指在科技专业人员之间传播、交流科技信息的过程和行为。开展学(技)术交流避免了科研活动中的重复劳动,使学术研究由个体劳动成为集体劳动,有利于肯定学术成就、纠正学术错误、拓展学术交流的范围,有助于学术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吴国盛的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翟杰全的专业交流、技术传播,凌小萍、谢慎兰的学术交流,都可归于此类。科技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科技知识、研究方法,传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来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教育培养了科技专业人员队伍,使得科技劳动成果的创造、传承与扩散得以延续,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科技传播方式。吴国盛的分类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此重要的科技教育,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即使他提出的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在广义方面似乎包括科技教育的一丝味道,那也颇为勉强。科学普及,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一直被认为是科技传播最基本的含义。科学普及拉近了科技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促进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正如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所说,“科学技术正是通过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变为生产力的。”吴国盛将科学普及拓展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强调了公众向科学传播和科普者与公众的平等关系。上述三个层次的分类,也不是没有问题。当前,科技传播的范畴已经比以往包含了更多的因素,由于科技信息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很多日常普通的信息(如新闻、广告等)或多或少含有科技传播成分。因此,不能忽略科技新闻对科技传播的作用。一些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刘华杰认为“科学传播”在中国有“科普”和“科技新闻”两大传统,很多科技新闻报道都是“标准的科普工作”。吴国盛也强调了新闻媒体对科普的重要作用。徐孝枫、李云娣则按照科技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将科技传播分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向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传播、教育机构内部面向学生的传播、科技公共传播等四个不同阶段,并认为科技新闻是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

尽管如此,刘华杰、吴国盛提及科技新闻是为了强调新闻媒体的科普功能。徐孝枫、李云娣虽将科技新闻作为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但所说的科技公共传播还是在科普意义上的扩展,其他三类还是没有脱出上述分类的窠臼。结合前文所述,科技新闻除大多有科普的作用外,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也常常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一些引人瞩目的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管理类科技新闻有时甚至并不具有直接的科普价值,如SARS疫区的划分、科技规划等。但是这些科技新闻由于可以满足人们希望了解科技的需求,吸引人们关注科技,讲述了科技事实,符合科技传播中科技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要求。科技新闻传播具备了科技传播的基本内涵,毫无疑义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由于科技新闻的科普作用并不能涵盖其在科技传播中的意义,因此,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科技新闻四个层次更为合理。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有相对固定的传播对象、明确的传播内容、清晰的效果评价标准,分别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专利许可,以及专业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科学普及、科技新闻有共性也存差异。共性在于传播对象均为全体社会成员,都无明确的传播内容要求和效果评价标准,传播形式上需要依靠大众传媒,传播内容都具有“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作用。差异在于,前者目的明确,不讲求时效,重复性、长期性特征突出,更多强调对人的观念的影响和素质的提高;后者时效性强,属一次性消费,目的是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知识的专业性依次降低,受众的范围依次扩大,社会的参与度依次提高,传播的社会性依次增强。广泛性多意味着基础性。科技新闻传播作为最广泛的社会科技传播活动,对其他形式的科技传播活动起着基础作用。从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省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科技传播活动活跃的地方,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的地方,科技传播活动的水平亦高,效果显著。因此,实现科技新闻的高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在积极构建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建设高效的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是科技传播在新时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明确方向,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科技新闻传播作为面向大众的科技传播活动,对其效果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新闻传播,还需兼顾科技传播方面。因此,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具体来说,科技新闻高效传播评价应涉及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传播形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不但科技新闻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且一切经济新闻的背后也似乎总能找到科学技术的影子。因此,科技新闻传播不仅是科技专业媒体的任务,其他主流媒体也要全面介入;科技新闻不仅继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也应成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科技新闻报道的形式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更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随着现代传播观念的深入,科技新闻报道不再仅是科学向公众的单向灌输,还要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二是传播速度。科技新闻能够快速响应、快速传播。从新闻线索的发现,到新闻产品的生产,再到新闻产品的扩散和接受,时间效率都要大幅度提升。科技新闻同其他社会关注的新闻一样,能够准确及时迅速公开,乃至实现实时化传播。如玉兔号月球车通过微博,拟人化实时了第二次月夜休眠前遇到故障的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各种社会新闻热点所蕴含的科技新闻点也应被迅速挖掘,满足公众的需要。

篇2

摘要: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个基本分支,既有人类传播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性质。科技信息通过大众传播途径迅速地扩散与传递,在知识经济时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科技信息逐渐显露出一种戏剧化的倾向,虽满足了受众的某些需要,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文章从信息的编码过程寻找戏剧化的文本性根源,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寻找其社会根源,以此实现科技传播的本源,推动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同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功能在于保证社会结构的整合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换来实现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系统,它本身又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分类规则,子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信息类型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也就是造成“戏剧性”的来源之。

三、科技信息制作戏剧化

信息制作就是信息的编码过程。在编码过程中加入戏剧化的因子,就构成了科技信息传播的戏剧化效果。它分为三个层次。

(一)突出戏剧元素

例如,2008年6月10日,《隙望》周刊发表了《地震学家都做了些什么》。它的开头部分是这样的:

近二十年来,我们也在二十几次地震之前有所察觉,有一些地震也取得了减灾实效,但这个比例很低,所以这个预报很难,地震预告没有过关。中国编辑。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学术界、互联网上也流传着这样的声音:我国西部也有许多地震监测的台站,这次大地震前就没有发现一点异常,就没有什么先兆吗?大地震前我们对大自然诸多预兆是否太大意?我国地震科研的整体水平究竟怎样?我们何时才能准确预报地震?

2008年5月21日中午,《隙望》新闻周刊记者接通了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曾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锸的电话。也许是这些天过于悲伤、过于忙碌,电话另一端的他显得很激动:“这么大的地震我们没有预测出来,你说我们的科研水平是高是低?”

那时,在他的时间表里,对这次地震的思考似乎还没有列上日程:“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抗震救灾,这时候来谈这样一些问题,时间错了。”

然而,随着灾情的加剧,人们更加迫切地想了解和地震有关的一切。

再看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的一期节目。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2008年4月30日,位于辽宁省中部的鞍山市,上午还是晴天,可是到了傍晚,却突然下起雨来。此时,一辆面包车停在了一处工地外的空地上,几个没有带雨具的工人从车上下来后迅速跑向几十米外的工棚,他们要到那里去吃晚饭。后下来的这位姓曾,叫曾湘江。由于这时他正在打电话,工友们把仅有的一把雨伞让给了他,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也缓步走向工棚的时候,死神正从天上悄悄地向他靠近。

上文已经论及关于戏剧元素的层次问题。第一层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认为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一层的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台词和动作在这里可以转化为与科技信息相关的人的话语和动作。如第一则新闻主要体现的是“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曾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锸”的话,话只有三句,但这三句话都能让受众体会到其中激动的情绪和深深的自责。第二则新闻,主要体现的是几个人物的动作:车停、人跑、打电话、死神靠近。人物动作给予我们以现场情况的想象力。

(二)运用戏剧结构

戏剧化的情节必须是相对紧凑和集中的,也就是结构要有一定的“浓度”。戏剧的“起始、中段和结尾”这三部分在时间上必须环环紧扣,在事件内容的密度上不能太疏落。因为,戏剧化的情节如果不够集中,便无法叫观众“一口气”看完。另外,戏剧性的动作和冲突,必然引起人的某种紧张、期待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只能维持在一定的时间长度之内,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的限度,人的心理和情绪便会疲劳、弱化以及消失,那时戏剧性便无从谈起了。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栏目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观众,就在于其结构的巧妙编排上。节目往往是用一个悬念开头,尽管这种悬念在揭开之后受众都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但这恰恰也是其魅力所在。用悬念把人的观看欲望悬置起来,然后再把事情逐渐铺开,而再铺开的过程中,又不断地设置更多的悬念,以此吸引受众看到最后。所以《走进科学》栏目制片人张国飞认为该节目是以戏剧化的故事为载体,用故事的元素来结构节目,力求情节引人人胜。

(三)渲染戏剧性效果

戏剧性效果其实就是戏剧理论中关于戏剧主题的表现。科技信息是具有科学性、专业性等特征的信息。科技信息传播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生产进步,改进生活质量。如何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就在于如何在编码过程中进行“艺术加工”。《南风窗)2008年6月24日刊文《地震考验中国政治体系》,从表面上看,它的主题是“考验中国政治体系”,但戏剧性效果却是从它的提炼过程或者叫编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技信息系统和政治信息系统交织产生的矛盾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这个主题也就是矛盾性的体现,因此也就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戏剧性效果在电视栏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上文提到的《走进科学》栏目《雷击之后》,受众在悬念的引导下,在“雷击之后”这样题目的直接“干预”下,所接收到的科技信息被添加了“戏剧性”的效果。解说词、背景音乐等强化了受众是在等待一个谜团的揭开,而不是等待一个科学知识的传授。它的主题也相应地发生了“戏剧化”的改变,科技栏目成了讲述“悬疑故事”。

篇3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本不属于同一个研究门类中,为了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相互融合,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部分我们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就是这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与发展。最早这个领域产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标志就是“格森事件”,在这个时间中英国学者的名为《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的论文是这次事件的核心内容。在这个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将目光投向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美国学者R.K.默顿博士随后发表了《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文表明了自己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联系密切的看法。随后的研究者根据这些前辈打开的研究思路,将自身的研究方向都集中到社会学的方向上来,从此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二、科技传播的概念

在上个部分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学交叉发展以后才产生的,本部分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深刻内涵进行介绍的。具体来说科学技术的传播属于传播学中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在社会学中的定位如下:“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科学技术的传播的研究就是通过对科学技术传播这一客观事实及其所包含的客观规律进行的,通过这样一种研究打开我们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路,从而满足社会对科学技术广泛地流通与传播的需要,特别是科技不发达国家对于先进科技传播的需求。

三、科技传播的社会学结论

科技传播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学交叉产生的结果,本身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因此在这一领域也形成了许多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内涵与概念,接下来就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科技传播的内涵进行介绍:一方面科技传播在社会学方面的解释可以理解为科技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传播。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其本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具体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所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自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科技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文化传播的一部分。科技传播从性质上来说要遵循文化传播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式,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信息流动系统。科学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高端信息的一部分,掌握一门高深的科学技术就是掌握该门科学技术相关的信息内容,因此科技传播又可以称之为社会信息流动系统。通过社会内部的对科学技术相关的信息的传播满足不同地区对于科学技术的不同水平的需要,这也是科技传播所必须承认的一项客观事实。

篇4

关键词 科技传播;众包;传播模式;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3-0042-03

0 引言

科技传播对更好地普及新科技知识、提高受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

进,各领域都不断有新成果、新技术涌现,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中的新科技、新发明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既给科技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具有了更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建立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网络媒体,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和飞跃,而且代表着一场媒介革命和新型传播力量的崛起。网络媒体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互动性强、速度快等传统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优点,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和载体,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然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众包模式”在引入新闻实践领域之后将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呢?它将会给科技新闻的传播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1 概念的界定

1.1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指科技知识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共享的过程。它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生产者、拥有者输送到社会以便其他人学习和应用的任务。广义地说,自从人类早期有了科技文化,科技传播便产生了,并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一部科技传播史同时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狭义地说,有意识的系统的科技传播历史是从17世纪开始的。1655年出现了专门的科学杂志,这标志着科技传播学的诞生。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虽然当时科学教育还未实现功能独立,但科学知识成为与伦理知识、法律知识相并列的一类知识。因此,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的诞生,可视为科技传播产生的一种标志。当时,除了科技教育,还有文献传播和科学杂志,而后者的出现也标志着科技传播开始走向独立。伴随着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技知识累积速度加快,科技工作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传统的科技传播方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于是,一些科技系统内部的专业交流有了新发展,而科技期刊则成为其主要媒体。同时,科技教育也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科学普及得到了发展。后来,声像传媒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科技传播方式更快捷、生动、具体。

而今,在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它通过多种角度全面演绎着科技传播,使人们感到科技就在身边。

1.2 众包

“众包”(crowdsourcing)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连线》杂志的记者杰夫•豪(Jeff Howe)在 2006年6月提出的。杰夫•豪对“众包”的定义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的任务通常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只是,这种任务的酬劳多半是无偿或者很少的。在绝大多数案例中,众包都是业余人士或者志愿者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创造内容、解决问题、甚至从事以前一般公司才做的研发工作。

众包模式,颇有中国俗话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味。不过,把这两句话置于互联网的新环境中,产生的力量将是难以估量的。互联网在生产力上的两个先进之处,映射为众包的两个基本特征:网络的有机互联映射为平台资源共享;节点的多元灵活映射为个体的多元化创新。即以网络之同,求个体之异,因此,众包模式强调的是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发挥草根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价值中国网CEO林永青认为,众包模式是网络社会的社会生产,“这不只是一场互联网的变革,而是整个商业的变革;这也不只是一场商业的变革,而是整个社会的变革。”

2 科技传播的特性及其面临的难题

2.1 科技传播的特性

科技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科技信息和知识的活动,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而科技信息具有科学性、专业性、价值转移性和价值增值性,它来自于科学活动和科技实践,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其信息价值既可以转移到其他很多方面,同时还可以升值。它可以使非资源性物质转化为资源性物质,使用信息的人越多,信息越能增值。当然,用户要求不同,价值也有所不同,因此,要使信息增值,必须根据用户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科技传播作为连接科技与社会的桥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科技传播必须借助各种工具和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即时互动传播,传播的范围和速度也因此不受空间和时间、距离的限制。

在科技传播中,科学具有知识、技术和文化三种形态,它最初表现为知识形态,之后随着其向物质方向的转化成为科学技术,而向精神方向转化则成为科学文化,如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价值等。因此,科技传播包括科技共同体内部的交流,更重要的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即科学普及。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让人们对科技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而大众传媒中的科技新闻就成为大众首选的求知渠道。科技新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知识性。科学传播的核心是弘扬科学精神、让公众理解科学,而非只向公众灌输具体的科学知识。在其传播过程中,要促使公众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

2.2 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难题

我国的科技传播现状可以说是成绩与问题并存。新时期以来,许多媒体开始重视科技传播工作,也在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第一,部分媒体只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科技传播,对其投入的人财物力较少,使之处于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尴尬境地。因为媒体一旦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就会出现将经济效益欠佳的传播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版面、栏目,放在次要位置。

第二,对于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新兴传媒利用不够充分,如手机媒体、楼宇液晶屏媒体、户外LED媒体等,而这些新兴媒体恰恰在普及程度、与受众的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上拥有传统媒介难以取代的优势。但是,目前这些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上内容少、形式单一、更新频率不高、传播效果欠佳。

第三,传统媒介从事科技传播的阵地不足,报道数量过少,难以满足社会和受众的需求。

第四,传播形式单一,多是抽象介绍科学知识和信息,很少结合典型案例,没有顾及形象性、趣味性和可读性,难以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3 “众包模式”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变其传播模式

1948年,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发表《传播在人类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文中他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a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这就是著名的拉斯韦尔5W模式,其中涵盖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及效果分析。那么,在众包模式下,科技传播的传播模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第一,科技新闻的传播者与受众方面。传播者,又称信源,是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传播者对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经过收集、筛选、加工,再向受众传达。受众,又称信宿或者受者,是大众传播的接受者,也是大众传播内容的使用者。在现代传播系统中,受众往往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双向互动,受传者和传播者可以发生角色转换或交替,一个人在发出信息时是传播者,在接收信息时又成为受传者。特别是在互联网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动的“参与者”(Communicator的原意),而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受众”。

众包大都是业余人士或者志愿者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创造内容、解决问题,即“由非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内容,消费者兼为内容创造者”。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众包模式提供了充分的人才条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尊重和自我实现,每个人都需要满足一些心理、社会或者情感上的需求。“过去几代人消费媒体的热情,现在变成了创造媒体的热情”。 2随着互联网用户的急剧上升,网络资源日益丰盛,网络力量日益强大。在众多的网民中,不乏各具特色的人才,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路和主题。

第二,科技新闻的传播内容方面。在本文第二部分已经提到,当前科技新闻的传播面临着传播内容方面的问题,如报道过于专业化、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形象味性和可读性等等。

这是一个大众参与的时代,互联网创造了机会。众包模式植根于一个平等主义原则,即每个人都拥有对别人有价值的知识或才华。众包作为桥梁将“我”和“他人”联系起来。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特质,每个“我”都站在众包的中心。自然创造了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存在于一大群人中,构成了多样化。学者和企业家们还发现,我们的差异之和是一种无限强大的力量。17世纪的哲学家蒙田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意见完全相同。正如两根头发,两个谷粒都不尽相同。”他辩称,“我们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我们全然不同”。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工作和消费的方式,人们把过去打保龄球或者玩桥牌的娱乐时间逐渐花在了制造信息上。因此,在众包模式下,科技新闻传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集各类形式的信息于一身,使即使互动传播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第三,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方面。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从广义上讲,是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体现;从狭义上讲,是对受众个体的影响和作用,如对其情绪、认知和行为上的影响,是受众科技信息需求满足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体现。

科技信息的传播也是一个有规律的信息流动过程,因此,信息质量、传播质量和接受质量必然会影响传播效果。首先,需要采集、形成并向受众传播有价值的科技信息,而受众存在着科技信息的心理需求,如何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则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其次,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需采用大多数人乐于接受的方式,顾及其信息接受习惯;最后,受众是接受信息的主体,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不同,他们对科技信息的接受、理解和利用也不同。同样,受众的立场、兴趣和阅历的不同,他们在接受效果上也是不同的。

因此,要使科技传播效果的三个影响因子达到最佳结合状态,最关键的仍然是所提供的科技信息与受众的信息需求之间的切合度。克里斯•安德森在其《长尾理论》中曾这样说道:“参与生产的人就是最关心生产的人,他们最理解自己的需求。”而众包模式最明显的特点恰恰就是消费者生产,这种信息生产方式在科技信息传播中则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以鸟类学为例,在互联网出现前,观察鸟类只是个别热衷于此的专家做的事。然而,随着近年来网络社区的增长,观鸟越来越受大众欢迎,这些网站传授鸟类观察的基本知识并记录现存鸟类的数量。针对这种变化,康奈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克里斯•伍德说:“我们相信它将从根本上改善鸟类学领域的研究方式。在多种鸟类分布和迁徙模型方面,业余鸟类研究者的众多资料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发现。”他还表示,从事鸟类领域专业研究的人太少了,在许多案例中,这些爱鸟人在收集数据方面比专业鸟类学家更厉害。在这种背景下,网站eBird应运而生。从2002年开始,eBird通过爱鸟者最基本的工具“清单”记录了众多的鸟类知识,资料被录入禽类知识网(Avian Knowledge Network),这是一个业余和专业鸟类研究者最常使用的鸟类观察资料库。为了给爱鸟人更好的服务,网站进行了重新设计:网友可以自己做一个网页,并拥有个人清单。“爱鸟人喜欢这样的东西,也乐于在上面和其他人互动交流,那我们就满足他们。”到了2008年5月,eBird收到超过115万份观察报告----几乎是2003年同期数量的十倍。3

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受众也能参与到非凡的科学事业中来,甚至有些业余爱好者也开始帮助专家进行资料搜集和数据分析。众包模式已经影响到了那些看似最强烈抵制它的领域,如科学技术研究及其传播领域。

四、结语

在科技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是侧重“科技”还是“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应当由谁来承担,是科技界的人还是新闻界的人?传播内容是应写科技还是写新闻?受众定位于有科技需求的人还是新闻需求的人?这一系列的问题,从本质上讲,都是科技界与新闻界的沟通与平衡的问题。综上可知,众包为科技界和新闻界建立了一种沟通机制。在众包模式下,受众同时可以担当传播者的角色和任务,从而传播最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并进而满足更多有同类需求的受众。这种模式能最大范围地利用人力资源,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平台,不受地区、国别和民族等限制,只要有能力完成相关的任务,就可以成为科技信息的传播者。而且,消费者生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注:

1.谢凤娟.浅探科技传播的发展演变[J].科技风,2009,(5).

2.林永青,众包---网络社会的社会生产,书评,2009,5.

3.[美]杰夫•豪.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0-12).

参考文献

[1][美]杰夫•豪.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陈均泉,殷登祥.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刘建明.科技新闻传播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喻国明.碎片化时代新闻传播的DIY表达[J].新华文摘,2006,(22).

[5]林坚.科技传播的特性及其社会文化指向[J].科普研究,2008,(13).

[6]陶贤都,于美娜.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现状与改进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

[7]程道才.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J].当代传播,2009,(4).

篇5

1.1现有传播方式对非物化类无形农业科技传播作用式微

农业科研成果分为物化类有形成果和非物化类无形成果[2]。物化类有形的科研成果包括农业动植物新品种、新疫苗、新材料、新型肥料、新型农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新型农业器械和新型设备等;非物化类无形科研成果一般泛指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协调生物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方法与技巧,通常以音像、配方、技术操作规程或工艺流程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物化类成果和非物化类成果只有被农户完全投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目前农民科技培训侧重在物化类的科研成果,非物化类成果的传播效果亟待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研究中,用大量的数据证明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栽培技术等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问题[3]。本课题组对该问题的调查结果与专家一致,农民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同样认为这些非物化科研成果的培训需求很大(表1)。现有的最普遍的农业科技传播方式是培训班、示范展示田和现场会,它们在推广“优良品种”等物化类成果方面的优势自不待言,但非物化的农业科技成果由于其传播过程要求传播者与被传播者参与,它需要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士对被传播者进行面对面的具体指导,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只有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现有的缺少互动的灌输式的以数量规模为考量(动辄培训几百万农民)的传播方式很难完成这些非物化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也是目前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正因为如此,才导致调查数据中农民认为培训非常有用的占32%,认为一部分有用的占48%,而有20%的农民认为科技培训“根本没用”(表1)。

1.2基层农业科技传播能力薄弱

长期以来,吉林省县级以上(含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设置完整,传播能力较强,但县级以下的农业技术系统则相对薄弱,这即是农业科技成果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基层农业技术队伍专业素质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吉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表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现有专业水平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较深的矛盾,农业科技人员专业结构未能及时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目前,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种植业中经济特产作物的比例大幅增加,养殖业中的名特优养殖的比例也在增加。从吉林省新农村热线12316的农户来电咨询比例中可以发现,农民在这些领域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而农业技术人员中拥有园艺特产专业知识的人员占比为4%~5%,农畜加工和果蔬加工专业只有0.5%的专业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农户需求。从理论上说,乡镇农业推广机构是以农业技术传播为主要职能的专业技术机构,其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美国学者利伯曼关于专业人士内涵的界定,专业人士的基本条件有八条,其中包括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而吉林省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缺乏教育提高机会和获取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表3),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培训严重不足,农业科技传播能力亟待提高。

1.3农民对科技致富认同度较低

“科技使农民致富增收”几乎成为一种共识,但从吉林省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种植特点看,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在于一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国家竞争力,而不在于农民的增收。农民接受现代科技成果的动力不足,特别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大量留守的老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淡薄,农民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这也是造成目前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对“农业科技可以致富奔小康”的态度呈现地域特点。对该问题的回答与乡村外出打工人数有一定的关联,而乡村打工人数又与耕地占有量及周边的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有关,占有耕地多则外出打工人员少,对科技致富的认同率高(表4,长白地区耕地少但山区资源丰富,和其他地区不同,另论)。以往在研究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时,多从教育供体找原因,诸如师资问题、教材问题、技术更新问题等,实际上教育对象的需求分散性是影响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原因,现有的培训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给吉林省农业科技传播增加了难度。

2提高吉林省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思路

提高吉林省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困难之一是传播对象分散化和与之相对应的传播方式的简约化、传播内容的大众化;困难之二是传播主体长期被边缘化。这种边缘化不仅体现在农民方面,也体现在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方面。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尤其是乡级)作为向农户传播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被传播者,他们对现代农业科学素养的不足增加了传播的难度。

2.1发挥政府职能优势,以组织传播为主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元化传播农业科技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特殊的公共产品,该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农民可以接受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供的服务,农产品消费者以间接形式通过消费农产品接受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提供的服务。由于农业具有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四大功能,国家与社会自然就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重要受益者,因此应把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和项目建设(如新农村建设、高产创建、增产千亿斤粮食工程等)结合起来,在经费投入机制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政府、社会多元投入机制。政府可以从近期和远期分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短时期之内,可以考虑让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中,把对农民的科技服务与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既解决了政府的投入不足,又使他们在乡村人际传播方面发挥特有的优势,把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有机结合起来。从远期来看,要扩大乡村社会系统内部传者和系统外部传者的范围。乡村社会内部传者的主体是农民群体,乡村社会外部传者的主体是由乡村社会传播系统中的乡村精英、走出乡村社会的外来者组成的群体[4]。政府可以通过扶植培养新型农民科技带头人,带动乡村科技传播事业。培育途径可以在传统农民转型培训过程中开发、培育一批,在社会人才资源中导入、培育一批,在涉农院校学生中培育、储备一批。

2.2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之中

当前应该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农业基本技能的考核测试,对其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分层分类,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同时通过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的制定,调动基层农业科技传播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农业科技传播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但目前在农村有一些种田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一些外出打工者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对现代科技的传播,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是处在提升的状态。多数农民需要有效地引导,使他们有一个目标,有一个切入点,这个目标或切入点应该是与农民增收紧密相连的,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由浅入深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换。

2.3多部门科技传播系统形成合力

我国农业推广组织和其他农业科技传播系统中的组织与结构间存在许多连接点,这些连接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内不同层次之间的连接,推广部门与商业经营、农业科技、各类教育机构、金融信贷等部门的连接,推广组织与农户的连接等等。只有这些连接点保持通畅,农业科技传播才会发挥其效力。

篇6

教育传播学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学界,是一门融合教育学与传播学的共生学科,它的价值首先在于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阐释教育,注重媒传教育研究。我国教育传播学起步晚,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随着我国教育传播学越来越受关注,表现为研究数量增多,发表文章增加,这些成果揭示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状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仍然有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的迸一步发展,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发展不稳定

目前,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虽总体上处于上升势态,但十年来教育传播的研究发展很不稳定。据统计显示,1998年发展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又趋于平缓;2002年发表的文章是2003年开始上升,后面几年又有回落;同时研究的人员少,直到2006年到2007年间才出现了一个研究的。这期间,我国的电教工作者发表了大量教育传播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一些重要的教育传播学教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这一时期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热点是围绕着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定位问题展开的,人们热衷于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和研究,而无暇顾及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便没有大的进展。

由于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的引入和我国学者对建构主义研究的关注,以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本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猛速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无暇去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从而导致我国的教育传播学出现了研究的缺失。

2对教育传播学理论研究相对重视,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

纵观整个教育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严重滞后,理论研究的持续性不强是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理论研究的持续性不足,理论指导教与学的研究就显得薄弱,这说明理论体系建构相对滞后,因此不能形成学科强有力的基础。与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编著的繁荣景象对比,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编著基本上属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从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编著来看,目前拥有的教材指导书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如宣伟伯、余也鲁著的《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高蕴琦、林克诚等编著的《教育传播学》,魏奇、钟志贤著的《教育传播学》,邵培仁编著的《教育传播学》以及南国农、李运林编著的《教育传播学》等。这些著作中即便近年来有的进行了修订,但内容更新仍然比较少,新的理论著作就更少。

2003年金振坤主编的《远程教育传播学基础》一书,从某种层度上讲也只是教育传播学的一个子系列研究———远程教育传播研究,但已经是新世纪以来少有的与教育传播学相关的论著了。

还有,教育传播学理论指导教与学的深度、广度也明显不足。这些都必然导致学科研究的推广度不够大,从而无法使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效应用的工具与方法。

3研究作者所属机构集中在高等学校

由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未对教育传播的研究足够重视,研究作者所属机构几乎集中在高等学校。资料显示,教育传播学研究论文的作者85%来自高等院校,小学教师却只有5%。这说明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研究者对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及实践应用相对重视,其他部分则相对疏忽。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并且鲜活的教学实践也孕育着新的传播模式和理论。不仅高校的研究者需要走向教学实践,一线教师也需要通过研究教育传播的理论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4教育学界专门就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较少,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教育传播学,在有些论文中只是做很少的描述。此外,专门供教育传播研究的文献也较少。而教育技术专业作为教育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受研究领域界定的困扰,尤其是AECT94定义的出现,使得教育传播学这一基础理论的研究时兴时弱,还曾出现过研究断层现象。

从发表的文献类型看,我国理论探讨类文章较多,占45%,因而教学实践类较少;从发表的刊物级别看,一般刊物居占54%,国家核心刊物仅占45%,说明论文总体发表层次较低,总体质量有待提高;从期刊论文分布情况来看,教育界的一些研究较为关注大众传播领域,有跟着市场打转之嫌,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偏少。就算是教育技术界,目前专门研究教育传播学的学者也很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教育技术界主要的任务是开发技术,再加上网络技术的挑战,教育技术界顾及不到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这也造成对教育传播学的忽视。而目前,研究也大都专注于技术、认知、技术哲学等领域,水平有待提高。

5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的互动和合作偏少

从上面提到的专著编著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国内学者中以传播学作为学科背景的较少,大多属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背景。纵观传播学的刊物,传播学界对教育传播的研究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而且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的学者的合作很少。

在期刊论文方面,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者中,大多数研究者来自于教育技术学,传播学领域的学者介入的较少,即便有也多是一时的关注,缺乏持续性,成果偏少。另外,从的期刊分布来看,教育传播学方面的论文大多发表在电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科技教育类期刊以及高等院校的学报上,在传播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少。

6过多专注于学科的界定划分,对教育传播学的地位不够重视

就目前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现状来看,很多学者过多专注学科界定划分。基于某种教学媒体的单一教育传播现象研究有所重视,而理论层面研究太少。而且缺乏研究的持久性、深人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致使我国的教育传播学研究多停留在表面,没有体现其作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地位。在广大从事教育传播活动的一线人员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地位凸显不够。再加上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教育传播史学研究的缺失,使得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大而空,显得枝叶不全、纵深度小,指导教育传播活动的效力不足。

7缺乏传统与现代的建构和融合

篇7

    传播者水平不够农业科技传播者(科技工作者)在牧区主要是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草原部门的工作人员。一项政策或技术的传播,由农牧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再由农牧工作人员或草原部门进行传播、宣传、落实,由于语言的障碍,对信息的准确传播程度直接取决于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传播方式还是依旧延续着世代的口耳相传、手把手教的传统传播模式,如没有好的示范,新方法、新技术很难推广下去。传播渠道不畅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在传播渠道研究方面,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电子媒介、纸质媒介、组织和人际传播4种渠道,将农业科技信息翻译成藏文、蒙文,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形式向农牧民传播的大众媒介形式逐渐成为三江源农技推广的主流模式。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介的发展,在三江源牧民生活中得到了普及,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查询、下载和阅读大量农业科技信息。由于受民族语言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各种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都受到了很大制约。语言障碍及文化程度不高限制了传播受众的接受能力对农业科技传播来说,受众是指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接受者,三江源区的受众就是在这一区域生活的农牧民,是农业科技传播者的服务对象。决定传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受传播者,即当地农牧民能够理解和接受信息的多少。草原牧民居住零散、交通不便、通信不畅是限制农业科技传播的因素,语言问题和文化程度更是农业传播的关键,诸多因素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青海省三江源区农业科技传播的对策

    加快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和学科建设来说,高水平人才队伍是信息传播的关键。三江源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和别的地区有很大差异,最主要的就是民族语言的差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青海省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科技工作人员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健康快速的发展亟需一支既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又精通农业科技知识,并且农业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金字塔”型的学科梯队。丰富传播媒介和渠道增加少数民族农业节目,将优秀的农业节目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使信息传播更直观、更容易接受。另外,开通的“12316青海省农牧服务热线”,多位专家教授在线为农牧民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惑。加强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针对青海省三江源区牧民的特点,为便于信息的传播,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近年来,农牧民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退牧还草和“两基”教育的实施,对信息传播和政策的传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8

关键词科技新闻传播;记者素质;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科技新闻也是人们了解科技的重要方式。科技新闻的传播中最重要的就是科技新闻记者,其对科技新闻的报道方式、内容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本文就科技新闻传播当中记者素质的培养策略分析。

1科技新闻概述

科技新闻是对近期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一些新的科技成果进行报道,报道一定要真实,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性。对科技成果的报道,有助于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也是对我国的科研能力的展示。同时可以对大众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建设。

2科技新闻传播当中记者素质的培养策略

2.1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技新闻记者主要就是对报道的内容进行专业的、科学的报道。科技新闻记者除了要具有记者的专业技能、道德素质,还需要具有科学素质,主要为:一是对所报道的科学知识要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社会影响和个人影响的分析。

2.2以人为本

一是科学记者对新闻的选取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首先,新闻记者要对新闻内容的选取进行判断,自己选择的内容与群众的利益是否一致,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对我国的社会环境的建设和人们思想道德的意识的培养是否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与全球的发展方向是否一致。科技传播一定要对人民、社会、国家有一定的益处,在新闻内容的选取上也要尽量的避免消极内容的选取。人民群众的福祉应该是科技新闻记者的第一考虑要素[1]。二是新闻内容是否满足科技发展的特点和客观规律。科技的发展往往是利弊结合的,其有优点就一定存在缺点,这就要看使用者对科技的应用。在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中要尽量的对科技进行详细、全面、客观的评价,不能因为追求新闻的独家性,就对科技成果进行不切实际的报道,这样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对新闻电台的信任感也会降低,不利于新闻电台长久的发展。三是对科技人物的报道。现在的科技新闻的报道中总是“见物不见人”,对科技人物不重视。优秀的科技人物可以推动科技发展,体现国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所以对科技人物的报道一定要重视[2]。

2.3培养记者策划新闻的素质

新闻策划是新闻记者重要的一项能力,现在对新闻记者的培养中这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培养环节。新闻策划就是在新闻传播中对新闻资源进行资源配置,配置资源的方式也要更加的合理。对新闻资源要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资源,并对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这需要对新闻记者进行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项能力对新闻记者自身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一定的培训,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现在的新闻策划型人才比较紧缺,所以对新闻记者进行策划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以下就是新闻记者的策划能力的培养中具体的措施。2.3.1获取科技工作者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新闻策划这项工作既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决策,又需要对新闻进行设计,这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新闻策划工作是是比较中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是对获取的新闻信息进行决策。媒介的受众人群、功能性等都需要考虑,对报道的选题和报道的方式进行确定,都是以来新闻信息的获取。在新闻的获取中,新闻的获取主要就是社会信息、行业信息和受众信息,还有媒介信息等,这些信息都是在新闻策划中需要进行收集的,在收集信息后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即设计与决策[3]。2.3.2事物发展的预见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一是作为新闻记者的敏锐性。这是作为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对事物的细微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都能更加清晰的感应。二是对事物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新闻并不是只具有一项特征,可能隐含很多的意义和价值,新闻对人和事物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所以在新闻策划方面,可以采取多层次、多角度对新闻进行处理。三是对新闻策划方式的创新。新闻记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处理方式等对新闻进行创新。人们现在处理新闻的方式都已经固化,新闻记者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新闻处理的最好方式,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比较繁忙,很多人缺乏对新闻策划的创新,而且这种方式对新闻策划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采取新的新闻策划方式、思考角度和处理新闻的方式可以促进人们对科技新闻的处理,对新闻行业的发展也有意义。四是思维结构的综合性。从全局角度,对新闻进行更深价值的获取,可以采用一些思维工具,调动思维方式进行创新[4]。2.3.3专业眼光和研究科学新闻的能力对科学新闻,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追求其潜在的价值,对现在行业的改变和今后的行业影响,这才是的独家科学新闻的效应。现在科技新闻的来源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信息收集的来源和渠道也更多了,独家新闻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得,新闻报道想要抢先进行,或是根据新闻的时效第一的特性造就独家新闻的可能性也不断的降低。现在想要在科技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只有通过专业的眼光和研究能力找到更加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观点和独家的报道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对新闻的解读和对新闻价值的发现,将新闻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科技新闻的独家都是要靠科技记者的专业知识和智能来实现,现在的新闻策划的主体要具有新闻第一的意识,对报道领域中的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专业的考察,判断新闻具有的价值。传统的眼光只能看到新闻比较常见的,很多人都知道的一面,并不能使自身的新闻报道在众多的报道中脱颖而出,但是若是新闻记者以不同的眼光、角度、多层次对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才能更加全面的、客观的进行新闻报道,新闻也更有价值。只有新闻记者将新闻的潜在价值客观的看出来,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保证自身在新闻界立于不败之地[5]。

3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新闻具有传播科技信息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可以知道,现在的科技新闻记者稀缺,所以对科技新闻记者的培养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和新闻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科技新闻记者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以人为本;培养记者的策划新闻的素质。这样可以促进我国的科技知识的传播,也可以促进我国的科技新闻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潇.新媒体时代提升记者竞争力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7(8):220.

[2]王影.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闻传播,2016,6(4):114,116.

[3]李倩.解析地市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4(22):155.

[4]段飞雁.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塑造与完善对策[J].科技传播,2014,3(4):28-29.

篇9

关键词 微信 农业科技 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前,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科技产品取代了旧一代落后的产品。虽然新的科技和产品出炉,但是没有被日常农业生产广泛的应用,农业整体生产效益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农作物的数量繁多、土壤构成比较复杂、农业生产收到季节以及地域的限制、耕作土地面积大,但是耕作效率不高等特点。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科技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指导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人员远远不够,造成供求远小于需求的局面的发生。

为缓解农业科技供求远小于其需求的局面,本文提出利用新兴手机软件――微信来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当前,农业科技信息建设主要依托电视、计算机以及开一些农业科技的讲座来满足农民需求。虽然传统的传播方式获取信息比较方便,而且费用节省。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说电视节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且所讲的知识也不一定适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农村地区的电脑覆盖率不广,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或者网络;且农业科技性的讲座不会经常性地召开,农民获取农业科技就不及时。

在这一大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最新研究出来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并且广泛被农民所应用成为燃眉之急。本文提出将最新的手机软件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中来,是因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正逐步成为这一信息终端的典型代表。而微信作为近两年的热门新兴软件,普及面广,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

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是指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微信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进行的农业传播,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科技传播技术的有机统一体;微信软件作为新兴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综合使用图片、文字、音频、小视屏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传播农业信息。

1.1农业科技传播主体多元化

农业科技传播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农业教科研单位、媒体、非政府组织等。他们互相分工协作,组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其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农业科技传播政策、为农业科技传播行为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建设各类无线通信设施等。农业教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核心主体,通过日常的科学研究,生产和创造了农业科技知识,可通过手机微信软件上的公众平台向农户传播信息。电视台、 广播电台等作为媒体组织,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渠道,也是主体之一,他们可通过制作农业节目,以微信视频、微信通知等形式来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非政府组织,比如社区、自发成立的农业协会等,他们可以通过平时的一些种植所得出的经验,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促进共同发展。

1.2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

众所周知,伴随着微信软件的不断升级,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实时语音、实时小视频、视频对话、语音通话等。传播主体可以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例如政府公众平台可以最新的农业科技政策;高校科研机构可以最新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荐给农民最适合他们生产所用的技术或者产品等。通过综合的传播技术途径,全方位地展示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和产品,让农民可以较好地使用并应用。

1.3整合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渠道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代表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偿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微信传播作为手机媒体,是继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后产生的一种媒介;根据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观点,手机媒体功能相较之前几种媒介做出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微信作为本文所研究的手机软件对象,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升级,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强大。通过微信不仅只是简单的收发文字或者语音信息,还可以分享网页,查看新闻,现在还可以拍小视频发送,通过微信观看视频,更可以随时随地跟平台后台人员交互信息,后台人员还会解答农民的疑问。

1.4农业科技传播对象广泛

通过微信软件进行农业科技传播,所有接触微信这一手机软件的群体均成为潜在传播对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智能手机的价格不断走低,在农村用户中微信软件较其他手机软件具有较高的占有率,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文化程度、农业技术需求等因素,选择关注合适的微信公众号学习,互动交流。此外,微信软件作为手机媒体,它可以在群众需要的任何时候提供在线帮助,比如说,农民在种植之前,想咨询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合适,平台可以安排人员解答;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施什么肥料,什么时候施肥料,平台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告诉你最新的合适的肥料,怎么施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微信不会占用其他时间,在需要的时候,它可以无时不刻地帮助用户解答。

1.5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精准

微信平台根据受众的需求,只发送用户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至微信平台,同时,微信平台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实时发送集成了语音、视频、文字等手段的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地解答群众的问题。这些途径都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科技传播的精准性。

2基于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实施的可行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手机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且微信作为近两年稳定迅速发展的上网应用软件,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成为农业传播框架下的可行性选择。

2.1技术可行性分析

移动网络和手机互联网交互性能的提升促进了移动通讯媒介技术条件的成熟,并逐步被运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内容制作、传输与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为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微信平台的可以集语音、视频、实时信息交流等传播途径,传播声像并茂的农业科技知识,使得农民更容易接受。

2.2用户可行性分析

通过微信平台传播农业科技,用户主要是现在在使用智能机,使用微信的这一群体,不单单是局限于在农村的农民,因为有些农民虽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其家人或者子女,可以向他们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和产品。而且现在智能机越来越普及,几乎每人都有一款智能手机,加之现在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基于微信平台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变得十分可行。

2.3政策可行性分析

农业部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国家对各大电子制造厂商和移动通信厂商发展智能终端市场、推广和普及中低端智能机型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都将极大地提升微信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可行性。

2.4传播实践可行性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手机应用逐渐丰富,为微信传播农业科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以前,由于手机功能没有现在那么强大,而且网络信号没有现在覆盖率这么广泛,以前只能是收到文字短信啦传播农业科技。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信软件的日益更新,不再是以往的文字短信模式,可以通过微信收发实时语音信息、实时拍摄小视频传播等。微信软件可以集语音、视频、文字、图片、实时交互等多功能于一体,更好地向用户传播农业科学技术。

3微信应用于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议

3.1 政府

政府要制定切实相关政策法规,使微信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同时,加大对手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在微信上提供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信息。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几乎已经人手必备,但是由于有部分使用群体的自身文化素质不够,所以没有广泛地应用其功能,尤其是手机微信这一类软件,更别提通过手机软件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应该拿出经费,派农技员下乡,深入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教农民学会使用微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专家互动,获取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

3.2农民

由于现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老一辈的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应用能力远不如年轻一代。但是,永远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问几个为什么,碰到村里举行的学习讲座,或者农技传播人员下乡传播技术的时候,要积极参加,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平时的农作中来,受益自己。

3.3微信平台

微信作为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热门软件,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微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信息不道德、安全性问题、不符合社会发展等。所以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及一些个人行为,对信息进行监督,加强对用户身份的审核,最好实施账号实名制,对利用微信进行不良消息散播等一系列不正当的行为进行打击,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微信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淑芳.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探索与展望[J].东南传播,2013(2):88-90.

[2] 王光宇.发挥微信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4(7):112-116.

[3] 聂飞燕.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93.

[4] 马彩红.浅析报纸的生存状况――基于 “补偿性媒介理论” 的思考[J].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

[5] 童正茂.手机新媒体的功能承载与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68-169.

[6] 张晓霞.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J].新兴传媒,2014(4):118-119.

[7] 鲍立泉.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8] 谢秀菊,胡红,陈胜文.微信在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实践与应用[J]经济管理,2014(11):273.

篇10

1.1新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起到的作用

与传统的媒体比较起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具有高效高速、容量大、互动性强以及可以跨越时间、距离界限等等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可以使得农业科技的成果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加效率,可以达到的效果对比于传统媒体更为强大。

1.2开拓农民接收以及信息的范围

在获取国内外农业方面的信息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越来越方便。通过网络、电子传媒等等传播媒介的传播,可以将农民在接受以及信息的范围和速度扩宽起来,在农业的生产成本上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减少,从而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收入增加。在这其中可以让农民认识到新媒介的强大作用,使得农民能够将新媒体利用起来,让农民在生产上慢慢改变,并且让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这对于农业科技的传播来说,提供了一个契机。

1.3新媒介本生的缺陷

虽然新媒介对比于传统媒体有着巨大无比的优势,但是新媒介本生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说在对于信息的采集能力上,网络新媒介比较乏力;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有的资源是有用的,有的资源是有害的,有的资源会误导农民在农业科技的选择,新媒介在传播农业科技中没有一只具有高水平、非常专业化的采编队伍来对于收集的信息进行采编处理。大部分的农民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对于新媒介传播的大量信息资源并不会甄别信息来源的可靠,因此这就容易使得农民在新媒介信息的获取后,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导致其受到网络犯罪分子的欺骗,从而遭受到财产的损失。并且,网络新媒介中的大部分信息,其来源是源自于传统媒体,虽然其传播速度快,但是在这一点上就无法与传统媒体竞争。

1.4在介入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上存在困难

在目前阶段中,我国的农村经济相较于大城市,都是处于劣势的状态,农村的交通不便利,传播信息的途径有限,对于信息的获取速度较慢,并且经济并不发达,现在传媒想要介入其中,有着一定困难。众所周知,农民在文化教育层次上比较低,没有受到过过多的文化熏陶,素质相对比较底下,在社会交际中,除了亲缘与地缘的交际,其他的正常社交几乎没有。也是因为这样就决定了,新媒介在传播的背景比较弱,在传播各类信息上存在着局限性。就现在而言,在农村地区中,新媒介想要传播农业科技方面上的信息存在着一些困难。

2积极传播新媒介,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在当前时代下,各种新媒介技术对于我国的农业科技传播上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长远积极的。虽然说在目前的阶段中,我国的农村相对比较落后,各种科技设施不够完善,存在着各方面的困难。但是,我们看问题要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农业在发展的道路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将网络新媒体利用起来,进行传播。对于受众的农民来说,某项科学技能的成果能够满足其需要的时候,受众农民才会去主动考虑该项科技对其带来的效益。因此,新媒介在传播农业科技之前,应该从各种渠道中,收集多数农民对于科技产品的需求。比如说,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对于环保节能这类型的科技技术比较钟爱,这可以反映出了科技技术在成本以及材料上的这些因素,影响着农民对于科技技术的需求。而这中间,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费用方面。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