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范文
时间:2023-04-03 18:2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性传播疾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我国的国情,卫生部颁布的常见性病包括:
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性传播相关疾病(阴道滴虫病、生殖器念珠菌病、阴虱、细菌性阴道病等)及艾滋病。
根据国家疾控部门的最新报告,性病的发病趋势为:
在各种性病报告当中,梅毒的报告病例居全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的第4位,每年发病递增;淋病位居第6位,每年递减。
对于出现下列症状之一者,社区医生应建议其尽快到专业的性病防治机构或皮肤性病科进行确诊。
1.男性尿道有分泌物,伴或不伴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或不适。
2.女性阴道分泌物性状突然发生改变。
3.外阴或肛周有新生物。
4.外阴出现水疱、糜烂、溃疡或炎性丘疹。
5.全身突然出现大量皮疹而无自觉症状。
6.外阴剧烈瘙痒。
7.性生活疼痛或性生活后出血。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性传播疾病(如隐性梅毒、衣原体感染等)起病隐蔽,难以察觉。如果患者或其配偶曾有过不洁性接触史,应尽快到专业的性病防治机构或皮肤性病科进行确诊。
性传播疾病的治疗原则是:
1.遵循早期、足量、用药规范的原则。
2.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3.性伴及配偶需同步治疗。
4.治疗后需定期随访。
尖锐湿疣的诊疗
患者表现与诊疗
尖锐湿疣是全国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性病,国外发病率占性病的第2位,且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人瘤病毒(HPV)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尖锐湿疣的病原体。目前已鉴定出100多种基因型,其中有35型可感染人类生殖器。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8个月,平均为3个月。外生殖器及周围皮肤为好发部位,表现为菜花状赘生物。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的局部皮肤黏膜外观为正常,且醋酸白试验为阴性。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到病毒。
初步诊断应根据患者的病史(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接触史等)、临床表现来考虑。必要时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诊断。由于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所以,应建议女性患者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治疗包括两部分
祛除疣体 可用药物或物理治疗。常用药物有:0.5%足叶草脂酊(抑制细胞核的有丝分裂)、10%~25%足叶草脂酊、50%三氯醋酸、5%咪喹莫特霜(免疫调节剂)。多数患者用药8~10周,疣体即可脱落。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激光、电外科和微波治疗。
预防复发 可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等。
尖锐湿疣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只有当尖锐湿疣疣体较大,阻塞产道或导致严重出血时,才需考虑剖宫产。
梅毒的诊疗
如何初步识别梅毒
早期梅毒 是指感染两年内的梅毒,并被分为一期和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横痃。男性会发生于生殖器部位,因而容易发现。而女性若发生在阴道或宫颈部位则难以发现。横痃是指硬下疳附近肿大的淋巴结。
二期梅毒多发生在出现硬下疳后的6~12周。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的损害,偶有侵犯骨骼、神经组织者。因缺乏自觉症状,还能不经治疗而自行消退,因此易造成误诊。
晚期梅毒 也叫三期梅毒。除了损害皮肤黏膜外,还能累及心血管、神经系统,如发生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冠状动脉炎、心肌炎、脊椎痨、麻痹性痴呆、脑血管意外和脑膜炎等。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如今典型的三期梅毒患者已非常少见。
如何识别先天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 可于出生3~8周出现,突出表现为营养障碍、低体重和老人貌。手足及口周可出现水疱、皲裂。还可发生梅毒性鼻炎(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当发生骨软骨炎5周或骨膜炎16周时,X线拍片会出现特异性改变,其诊断价值相当于血清学诊断。
晚期先天梅毒 约60%的婴儿为无症状感染而未予治疗,两年后即转为晚期先天梅毒。多数患儿从5~8岁逐渐出现症状,少数患儿到20岁才出现症状。多表现为视网膜炎、角膜炎、骨骼畸形和皮肤黏膜树胶肿样损害。
掌握确诊方法
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诊断。目前广泛应用的为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可用于病例的确诊。但不能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
部分一期梅毒患者的血清学反应为阴性,此时可在皮损局部取材做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治疗与随访
治疗 首先要遵循早期、规范、足量的原则。目前世界各国治疗梅毒仍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
随访 治疗后第1年的每3个月,第2、第3年的每6个月需进行随访。孕期要每月随访一次。如果患者伴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损害,还需调整治疗方案。(摘自《健康报》)
链接
常用的性病诊断方法有哪些?
临床诊断法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尖锐湿疣的诊断。
实验室诊断法 主要包括血清学或病原学诊断。如梅毒和艾滋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而淋病和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诊断则主要依靠病原学诊断。
病征处理法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病征处理法是迄今最佳的诊疗手段。其基本方法是:将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每一类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即为一组病征;再对每种病征的处理设计成相应的流程图,并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健康教育、咨询及性伴通知等综合处理。治疗时,需针对所有可能引起该病征的病原微生物。
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的疾病是否都是性传播疾病?
有一对夫妻,男方得了炎,女方感染了阴道炎,曾在小诊所里被确诊为性病,治疗很长时间仍未愈。后听人建议去专科医院就医。男方被诊断为包皮过长和炎。在专科医院做环切手术后,炎再也没犯,女性也没有再犯阴道炎。
可见,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的损害不一定都是由性传播疾病导致的。
生殖器部位出现感染性疾病有急性女阴溃疡、前庭大腺炎等。非感染性疾病有白塞氏病、扁平苔藓、固定型药疹等。还有一些先天异常或由理化因素刺激所致的疾病,如皮脂腺异位症、珍珠状疹和女阴假性湿疣等。
如何对待性病患者的生育问题?
很多人认为,染了性病不能生育。其实,性病是可以在治愈后而不遗传的,但是必须对所有妊娠妇女在妊娠早期或做第一次产前检查时进行RPR血清学检查。由于孕妇属高危人群,所以,还应在妊娠末3个月再做常规筛查。
篇2
一旦染上性传播疾病,会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不幸。80年代以来,我国性传播疾病患病率迅速增长。在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中,淋病占77.7%,梅毒占16.8%,尖锐湿疣占5.5%,艾滋病病例也逐年上升。因此,性传播疾病的控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口腔是人体黏膜广泛暴露的部位,各种常见性传播疾病在口腔黏膜上都会有明显的典型表征。只要一张口,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也就可以得到早期治疗,这对控制传染源的播散,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性传播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
1 梅毒 按传染途径可分为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由胎盘传染的称为先天梅毒,由、接吻、喂乳、输血、共用饮食器具等引起的称为后天梅毒。后天梅毒比先天梅毒多见。
后天梅毒分为三期。一期梅毒的主要特征为硬下疳,口腔是仅次于外生殖器的第二个好发部位。口腔部位常是因与梅毒病人接吻等而染上梅毒螺旋体的,一般在3~4周后发病。发病部位主要在唇、舌、腭、牙龈和咽喉部。患有唇部下府者,表现为巨唇,唇的表面形成棕色薄痂,常因化脓感染而溃烂,局部疼痛,有脓性分泌物,附近淋巴肿大。患有舌部下疳者,多表现为舌前区覆盖有灰色假膜,按之稍硬,疼痛不明显,颌下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可在感染后9~12周发生,为全身性多部位损害,多数病人有头痛、厌食、疲乏、低热等类流感样综合征且全身淋巴结肿大。在口腔方面表现为梅毒性口炎和梅毒性黏膜斑。患梅毒4年未愈,即进入三期梅毒(晚期)。三期梅毒的口腔损害表现为边缘呈深红色的黏膜浸润斑,腭部可引起穿孔,造成吞咽及发音困难。
先天梅毒分为两种。4岁以前发病的称为早发性先天梅毒,其表现与成人二期梅毒相似。口腔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斑,即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稍高于正常黏膜表面的卵圆形斑块,可以发生溃烂,一般无痛。4岁以后发病的称为晚发性先天梅毒。其表现与成人三期梅毒相似。
2 淋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多见。在口腔中主要表现为:①淋球菌性咽喉炎。咽喉部充血、发红、水肿,表面有散在小疱,声音嘶哑,并有炎性分泌物。②淋球菌性口炎。唇、颊、牙龈、口底的黏膜充血,出现红斑,甚至为火红色黏膜面,也可以发生直径为2~3厘米的溃疡,表面覆盖有黄白色假膜。
3 尖锐湿疣 又称尖圭湿疣或性病疣。好发于外阴、肛周,在口腔部位可累及唇、颊、舌、腭、龈和口底部,尖锐湿疣初起为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加多,融合成状赘疣,如菜花状,颜色暗红、灰白或灰黄,表面湿润、柔软,有恶臭。
4 艾滋病 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引起。本病的特点是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失去对外界感染的抵抗能力,容易发生条件性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最终死亡。
篇3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应对措施
Epe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2008~2009, Taizhou prefecture of Zhejiang Province
WU Qiong-hai LIN Hai-jiang.SHEN Wei-wei, QIU Dan-hong FENG ji-fu.
*Department for AIDS and STD Prevention Branch, Tai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aizhou 3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the prevalence trend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 in Taizhou prefecture,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ST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Methods: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STD from 2008 to 2009, Taizhou prefectur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STD was mainly consisted of syphilis, gonorrhea and Condyloma acuminatum. 97.1 percent of the cases were local residents. The sex ratio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as 0.83:1. The population aged 20 to 39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54.9 percent of the cases. Farmers, the unemployed and workers constituted the main STD cases. Conclusion The STDs were relatively serious in Taizhou Prefecture. The measures for ST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re urgently needed, especially for the population aged 20 to 39 years.
Keyword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f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台州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性传播疾病在当地也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为了解台州市性传播疾病发病现状,进一步探讨其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当地行政部门制定相应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台州市2008-2009年台州地区性传播疾病疫情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性传播疾病监测数据。报告病种为《传染病防治法》和《浙江省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实施方案》规定的淋病、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5种性传播疾病。人口资料来自台州市统计局。
1.2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台州市2009年性传播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疫情概况
2009年台州市共报告性传播疾病病例9871例,报告发病率为169.7/10万;此外,2009年台州地区共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56例,较2008年增长7.6%。报告发病数除淋病略有下降,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都有不同程度上升,详见表1:
表12008-2009年台州市性传播疾病报告病例数情况
2.2疾病种类
2009年台州市报告的性传播疾病以梅毒、淋病、尖锐湿疣为主,三种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总数的88.2%。其中梅毒以隐性梅毒、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最多,占全部梅毒病例的94.4%。疾病分类以实验室诊断病例为主,共8484例,占全部病例的85.9%,其次为临床诊断病例1321例,占13.4%,疑似病例62例,占0.6%,病原携带者4例,占0.04%,无阳性检测病例,详见表2:
表22009年台州市5种性传播疾病报告病例诊断类型分布情况
2.3性别与年龄
2009年报告的五种性传播疾病中,男性传播疾病例4479例,女性传播疾病例5392例,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50.8/10万和189.4/10万;其中淋病、生殖器疱疹以男性为主,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以女性为主。报告的病例集中于20-29岁年龄组,有3006例,该年龄段发病率为349.3/10万,其次为30-39岁组,有2409例,该年龄段发病率为230.8/10万。
2.4地区分布
2009年报告的病例数较多的地区为温岭市和临海市,共报告4519例,占全市病例数的45.8%;报告发病率较高的为三门县和温岭市,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26.2/10万和222.0/10万。报告的5种性传播疾病病例数与去年相比,除黄岩区、路桥区和临海市有所下降外,其他县(市、区)均呈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三门县和温岭市上升较快,详见表3。
表32009年台州市5种性传播疾病报告病例数按地区分布情况
2.5职业与户籍
2009年报告的5种性传播疾病中,职业最多的为农民,占39.1%,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5.4%)、工人(9.3%)。性传播疾病病例中,绝大多数为本市户籍,共9588例,占97.1%,外地户籍283例,占2.9%。
3 讨论
台州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本地人口约570万,外地人口约180万。自2002年台州地区开展性传播疾病监测以来,2002-2005年性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56.1/10万、134.0/10万、162.7/10万、191.8/10万[1](2008年前浙江省监测的性病有8种)。2009年报告的性传播疾病中,除淋病发病率略有下降外,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发病率都有不同程度上升,与前几年监测结果相似,且总体报告发病率较高[2-3],台州地区的性传播疾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
2009年台州市报告的性传播疾病病例中,20-39岁为高发年龄段,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性活动活跃有关,提示该年龄段人群是性传播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报告的性传播疾病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女性的报告发病率要高于男性,提示性传播疾病发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建议加强以普及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为重点的卫生知识宣传,倡导单一性伴和安全,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积极动员高危人群参与性病艾滋病咨询检测[4],以求及早发现和诊治性传播疾病。台州地区2009年报告的性传播疾病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病例分类不规范问题,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加强对临床诊疗医生性病诊断符合率和报卡质量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病例诊断和报告质量。
本文性病报告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目前性病诊疗无需实名登记,患者到不同医疗机构可能使用不同姓名,存在较多病例重复报告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无资质或不规范的性病诊治机构较少报告性病,使得性病报告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疫情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惠芬,王良友.2002―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7,20(4):231-232.
[2]段渝波,王永伟,万州区1996-2005年性病监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O):1966-1967.
[3]郑兴莲,陈成忠,林莉.福安市2002-2005年性病监测资料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2):46.
篇4
【摘要】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建立信心,促进康复。方法:选取60例性传播疾病患者,采用问卷式调查分析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性传播疾病能正确面对疾病,配合治疗。 结论:对性传播疾病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心理特点;护理对策
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可以传染的一组传染病,是一个行为疾病,但性传播疾病不能仅仅看成一种纯粹的躯体疾病,还牵涉诸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护理工作中应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卫生宣传,以改变危险行为,预防和减少性传播疾病的传播,促使病人达到身心康复的一项工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调查对象60人,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5.24±9,大专以上学历占59%,大专以下学历占41%,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分五个方面:职业、学历、个人家庭、患病途径、心理特点共20个问题,其中三分之一为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
1.3 结果调查共发问卷60张。收回59张,问卷回收率98%,问卷有效率100%。
2 心理特点
2.1 恐俱厌世:目前性传播疾病基本知识在我国的宣传力度不够,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尚浅,认识到一旦患上性传播疾病,就联想到艾滋病,意味着将身无完肤的悲惨的死亡,惯性思维中几乎把性传播疾病和无药可治与死亡等同起来,而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拒绝服药,失去战胜疾病的勇气,有些患者甚至失去生存的勇气。
2.2 自卑、羞愧感:性传播疾病患者常常变得敏感,周围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动作都会引起患者的自卑和怀疑,旁人低声细语会令患者认为别人嫌弃他,导致心理应激失控,自我价值感丧失,自信心降低,强烈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与学习,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否定,别人的关心他会觉得是对自己的可怜,滋生自怜情绪,会产生极强的自卑感。
2.3 孤独、无助感:性传播疾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大家由于对传播途径的认识模糊,出于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会产生警惕,常常避而远之,减少与其接触和交流,担心被传染;患者认为自己得了见不得人的病,在心理上感觉矮人一等,便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与社会接触减少。
2.4 自我否定、愤怒、敌对情绪:调查中有32例患者当得知自己患上性传播疾病时,对自身采取各种方式试图证实诊断错误,努力逃避现实,个别患者平时洁身自爱,总是认为自己不可能患上本病,甚至迁怒于是医生的诊断错误,这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一旦确诊后很多患者为了减少外界给予的一系列刺激,自己不愿意去理会这些而掩饰自己的病情,自我否认可以避免过分的焦虑与恐惧。有些患者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
3 护理对策
3.1 全面准确评估患者情况: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患者通过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方式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及时全面收集资料,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认识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有效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病情和心理, 进行连续性的动态评估,以随时掌握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
3.2 尊重患者的人格及隐私权:医务人员必须尊重患者的人格及隐私权,尽可能为患者保密,护理过程要以关心爱护为主,不能泄漏任何鄙视的言辞和神情,更不能以粗暴的操作进行惩罚,或者讽刺挖苦。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谈话场合,充分考虑其思想顾虑和羞愧心理,不询问不该知道或患者不愿提及的事情,尽量使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平等,消除其戒备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还应该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适当地进行自尊、自爱教育。
3.3 加强对疾病知识的指导:通过知识讲座使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并了解预防知识,掌握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减少对患者的歧视,是缓解患者压力的重要方法。性病患者要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追踪和夫妻同治,性病患者在治愈前要禁止性生活,至少也应采用安全,,性病患者治疗后的追访。强调加强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并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副作用,观察患者的反应,可适时向患者解释药物反应的原因,定期复查,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绝不能自行停药,以临床上成功治愈的病例教导患者只要认真配合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引导患者对该病有积极正确的认识,减少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心态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3.4 学会释放情绪: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对疾病知识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同时周围人的不理解都会造成他们情绪上的极大压抑,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协助患者在轻松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方式来诉说和释放郁积情绪和紧张心理,并针对具体的心理情绪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调节。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对疾病的康复很有必要。
3.5 提供家庭、社会支持:家属是患者强有力的支柱,要多关心和帮助,给予心理和行为上的支持,监督其按时服药,提供色、香、味的高营养食物,对病人的进步实时给予鼓励,同时告之恢复期可进行轻体力工作,劳逸结合,让患者能在充满着关爱的大集体中体会到温暖,逐步克服心理压力,恢复健康。
掌握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积极有效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研究中60例患者均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传播途径、全程治疗的重要性,患者能主动按医嘱按时服药,无一例发生自行停药,均能按时到医院进行随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疗效,促进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富珍,齐亚莉,龚晓红,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个人心理负担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143-1144.
篇5
【关键词】 吉林省; 生殖道感染; 性传播疾病; 现状; 分析; 对策
生殖道感染(RTI)包括性传播疾病(STD)、内源性菌群失调、医源性感染。 其中STD在生殖道感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传播、流行与控制与众多的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社会教育、社会心理、社会道德、社会环境等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性病的流行,因此可以说RTI是一组典型的生物―心理―社会性疾病。
RTI的流行特点主要概括为:患病率高、无症状比例高、就诊率低、充分治疗的比例更低。多项研究证实,频繁的性生活、经期性生活、多个性伴以及妊娠和流产的次数是妇女感染RTI的高危因素。
RTI给妇女健康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可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致畸、流产、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感染,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我国妇科常见病患病率由高到底依次为:RTI、月经紊乱、痛经、盆腔肿物、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RTI高居榜首。RTI患病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慢性盆腔炎、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
1 对象和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省56个市县生殖保健医院(站)2005~2007年妇女病普查中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发病情况,将其结果汇总分析。
1.1 普查疾病分布
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妇女病普查中,妇科常见疾病检出率三年平均为16.25%,各种疾病分布情况2005~2007年依次为生殖道感染、妇科常见肿瘤、性病和其他疾病等,详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省RTI三年平均为94.13%,占妇科疾病之首。
1.2 生殖道感染
本次调查中各类RTI情况见表2。
表2中显示:各类RTI检出率2005年依次为细菌性阴道病、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炎;2006年依次为外阴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2007年依次为慢性宫颈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盆腔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炎、滴虫性阴道炎。其顺序与我国其它省、市调查结果及自行对照差异较大,可能系数据来源于单一系统,统计不完全所致。如以三年平均数排序其结果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盆腔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外阴炎,与国内报道大致相同。
据全球48项研究表明,患有RTI者感染HIV的危险性将增加1.5~18.2倍。由此可见,RTI是危害我国妇女生殖健康的头号杀手。
1.3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引起性病的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和体表寄生虫。被列为性病的疾病种类已有20多种。我国重点监测的性传播疾病有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8种,其中前三种被列为乙类传染病。本次调查中性病检出情况详见表3。
本次调查结果:性病检出率三年平均为0.16%,各类性病检出率依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梅毒、艾滋病,与我国其它省、市调查结果淋病占首位不同,与我省性病防治所2003年统计性病检出率顺序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比较,后四种疾病有所不同,但非淋菌性尿道炎占首位是相同的,提示我省在性病防治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应引起广泛重视。
2005年公布的历时5年的《中国妇女人瘤状病毒感染和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城乡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均较高,20~24岁和40~44岁两个年龄段呈感染高峰,HPV16、18型是导致我国妇女患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我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从表3中可见尖锐湿疣(HPV感染所致)占第二位,提示当前对宫颈癌的筛查不容忽视。吉林省人口计生委于2008年启动了宫颈癌筛查工作,在全省设9个中心以宫颈细胞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工作。初步结果显示:靖宇县检查3,000余例,阳性率为1%;吉林市检查800余例,阳性率也为1%左右。
截止2007年4月我省HIV/AID同黑龙江、辽宁、内蒙古,陕甘宁等低发省份感染及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2 RTI、STD和艾滋病流行是当前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所谓社会问题含义有三:(1)对人类有危害性;(2)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3)社会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性病在我国死灰复燃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病疫情从沿海向内地,从城市向农村,从社会向家庭扩散蔓延并逐年上升。从近10年全国统计资料来看当前发病最多的性病有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近年来疫情增长幅度加快,与艾滋病疫情上升并驾齐驱,特别是梅毒上升更多,我国1991年至2007年,梅毒年均增加33.63%,其中胎传占57.32%。2007年非淋菌性尿道炎已超过淋病占到首位,对社会经济和人民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联合《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公报》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由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全年病人数可能会高于2003年的2倍,可超过经吸毒传播和采血传播,并且逐年攀升。至2007年底, HIV/AID病例计70万,其中异性传播40.6%,男男传播11.0%,经性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有大幅度的上升,2004年1~9月,其所占比例已高达41%。孕产妇感染率虽然较低,但呈缓慢的增长,这些意味着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加大。我国将HIV/AID限制在2010年的150万,但艾滋病在我国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如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可能远远超过预期病例数。
3 青少年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急剧变迁,人们的性观念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开放、传统道德观念变迁等现象的影响,在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中,性开放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婚前及其导致的未婚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现象逐渐加大,HIV感染机率增加,特别是青少年(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为低文化、低收入的流动打工青少年人群)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生理发育处在青春期,对异性敏感好奇,抵制外来诱惑(黄色音像制品、书籍等)能力较差,加之性知识缺乏,防范意识薄弱,都有可能成为生殖道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受害者。
我市少女救助中心在成立仅三个月时,就接听咨询电话600多次。内容大多为避孕、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方面的问题。接诊怀孕少女最小的仅13岁,16岁以下怀孕请求救助者中期妊娠居多,其原因为生理卫生知识缺乏、无经济条件、畏惧家长等,所以,待腹部外形被家长、老师或外人看出时,为时已晚,给家庭和孩子自身都造成不良后果。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应加强对青少年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格品德教育、性教育及避孕知识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对待性问题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社会对未婚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和医疗救助服务势在必行。
4 婚前检查的必要性
自从2003年我国采取了婚前医学检查自主决定的政策以来,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婚检率大幅度下降,婚检中发现的疾病就会由此被漏掉。
国内上海报道:婚检女性疾病检出率为16.4%,男性为12.1%; 河北省2000~ 2003年婚检的资料统计结果: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为21.4%,其中男性占70.3%、女性占29.7%,女性检出病例中,RTI占80.0%,其次为肿瘤和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男性疾病顺序依此为包皮过长、精索静脉曲张、小、尿道下裂等。
我省婚检疾病以本次计生系统调查结果来看,阳性率1994年男女分别为4.5%和4.4%,1999年男女分别为4.8%和5.3%,2004年男女分别3.8%和4.9%,结果低于其他省市,其原因可能系数据来源仅限计划生育系统。
根据目前我国婚前、人工流产、RTI、性病艾滋病及宫颈癌等发病率逐年增加的现状及上述资料来看,婚前医学检查对于筛查、预防控制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出生缺陷遗传病的发生和提高我国人口生殖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生殖保健服务行业应从性卫生知识、生殖系统疾病防治、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孕前孕期保健知识、遗传病知识、不孕不育知识等方面加强婚检意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群对婚检的认同。
婚检医生必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还要具备遗传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法学知识和应用技能。婚检机构应创建科学合理、温馨舒适的环境,通过设立生殖健康门诊和热线等方式,充分发挥诊治、咨询、宣教功能。以生殖健康为核心,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婚前保健工作规范》,提供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真正起到筛查把关、咨询指导的作用。
5 RTI和STD的预防与控制
RTI和STD的流行趋势从全球来看,每年大约有3.3亿人感染可治愈性STD。我国当前面临严峻形势,预计今后一定阶段,性病艾滋病疫情仍将是上升趋势,存在大流行的潜在威胁。除此而外,每年有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全国人口中达3亿以上。对他们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人格品德教育,以防患于未然是当前最急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对疾病的控制,而控制的重点是预防,预防的重点应以宣传教育为主,使全社会都重视、行动起来。
我国对艾滋病的监测截至2004年底,共建省级监测点400多个,监测人群包括吸毒者、暗、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长途运输司机、医院匿名监测人群、孕产妇等,促进了对疫情的掌握。国内有学者提出借鉴詹姆斯•希尔顿的艾滋病预防策略:预防为主的方针、计划生育系统的介入和三个目标群体(高危传播者、男性和总人口)宣传策略,《艾滋病防治条例》已经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体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规定了各级政府及卫生机构的工作职责,明确了艾滋病监测检测制度、医疗救治救助、干预及保障措施、社会不歧视原则,保护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合法权益。国家人口计生委启动的生殖健康三大工程之一――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可以理解为涵盖了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内容,计生系统的优势是其有较健全的生殖保健网络,故在配合卫生部门查、防、治性病艾滋病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尚需有国家主管部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统筹管理。
全球控制性病的主要经验有:开展早期性教育;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促进采取安全如安全套的使用,以减少传播的危险;提倡性道德,减少婚外;在社区一级门诊加强对性病的全面管理,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对患者的性伴进行追踪、治疗和预防教育;性病项目和艾滋病项目结合进行。这些经验都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值得借鉴和采纳的。
预防对策:我国预防与控制性病艾滋病已制定出中、长期规划,我省可借本次吉林省政府“人口战略发展研究”项目作为一个拐点,在省政府的重视下,全民行动,积极推进执行国家对此项工作的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网络。立国之本,教育为先,在RTI和STD的控制上也不例外,以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为核心,以性生理、心理、卫生保健教育为基础,同时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人类环境、禁毒禁方面的教育,让人们了解认识RTI、STD和艾滋病的严重危害,懂得预防的道理和方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从疾病的源头上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若已患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诊治。要严格规范医药市场,对游医、地下药店、个体诊所医院监督检查;严禁各种形式的性病广告宣传,防止以此为借口骗取钱财,延误病人正规系统的治疗,造成患者身心上的痛苦,经济上的损失;对从业人员定期培训考核,不具备条件或违规的要坚决取缔,严肃处理。
我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指出:生殖感染干预工程,是在国家计生委的领导下,以计划生育系统和预防医学部门为主实施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生殖道感染的预防以一级预防为主,一级预防即人未感染时,就进行宣传教育等。一级预防的对象往往不会主动去找医生,由卫生系统管理很困难,计划生育系统有完善的服务网络,有做社会工作的经验,可充分发挥其密切接触育龄群众的优势,广泛宣传生殖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二级预防是指早发现、早治疗。结婚、孕前、孕中、节育期间都是实行二级预防的最佳时机,在二级预防中仅靠计划生育系统是不够的,需要整合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如利用卫生部门的技术资源,与妇幼、保健等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做好工作。
篇6
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不洁注射及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约1.2亿人,其中1/4的人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我国现有慢肝患者1200万,每年死于肝病者约30万,其中半数为肝癌。
1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等途径,在医疗活动中使乙肝病毒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4,5]。有报道血液透析工作人员的HBV携带者和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4]。庄辉认为,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改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不同乙肝病毒流行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增加;社会经济状况改善,医疗服务项目增加,增加了医源性传播;
1.1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输入被HBV污染的全血、血清、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注射或输入人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都会引起乙肝传播。上海市的12所医院中,在透析室经两次透析的病人100%感染了乙肝[4]。
在特殊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也可以将乙肝病毒传给病人,如美国某一地区,4年中有71例乙肝病人在发病前2-6个月曾经治疗过牙病,其中55例病人可以追踪到同一个牙医。检查显示这位牙医血中带有乙肝病毒,虽然他的唾液、尿、粪便中未找到病毒,器械消毒可靠,但就是由于他经常不戴手套操作导致感染。
后来这位牙医操作时戴上手套,此后经过他治疗的病人再未发生过乙肝。
1.2经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
使用被乙肝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也是乙肝医源性传播的主要方式[4]。因此在化验采血、注射、预防接种、针刺、拔牙、各种内镜检查时,如消毒不严,共用器械,直接接触阳性的血液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均可引起乙肝传播。
2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乙肝或HBsAg携带者的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测到HBV,因此将乙肝列入性传播疾病(STD)的考虑已渐趋肯定[6]。
据美国疾控中心调查资料[4]表明,成年人半数以上的乙型肝炎与性接触有关。1974年在伦敦2个医院中也发现男性同性恋者HBsAg阳性率比志愿献血者高50倍[4]。还有报道[7]夫妻一方HBsAg阳性时,经过平均27个月的观察,其HBsAg阴性配偶的HBV感染指标阳转率高达52.63%,显示了性传播的重要性。周仁荣研究发现女性HBV携带者对配偶的影响要大于男性HBV携带者,但HBV携带者对配偶受染的影响并不随婚龄的增加而增多[8]。庄辉认为人们行为、生活方式改变,静脉内注射、性乱行为等增加了病毒传播;
因为乙肝疫苗的大量应用和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孕妇和新生儿的及时接种,乙肝流行病学传播形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2006年12月20召开的第五届公共卫生北京论坛上,专家指出,母婴传播乙肝比例正在下降,而临床输血、性传播等明显上升。
3其他传播途径
以前曾怀疑HBV通过蚊虫传染的可能,但近年的研究[5]一直没有证实昆虫可以传播,却发现蚊虫叮咬吸血与注入实际上是互不相通的两个部分,故已否定了此种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豪.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中国计划免疫,2004,10(3):166~167.
[2]胡蓉,曹务春,张习坦.部队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2):142~145.
[3]于淑丽,龚幼龙,邵瑞太.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282.
[4]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01.
[5]李梦东,王宇明主编.实用传染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1~391.
[6]代芊,戴成杰,周勋念,等.HBV感染家庭内聚集调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25(1):35.
篇7
【关键词】 母源性传播性疾病;胎儿;出生缺陷率
母源性性传播性疾病(STD)对胎儿影响造成死胎、围生儿死亡,缺陷,给国家和家庭造成经济负担,为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现将非洲1000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0例非洲死胎、死产、畸形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死胎为382例,死产260例,围生儿死亡358例,畸形儿80 例。
1.2 方法 将患母源性STD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的孕产妇进行化验检查监测,跟综回访调查研究并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查找相关的资料,对非洲孕产妇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并将相关数据与其他各大洲进行对比[1]。
2 结果
母源性STD在世界不同地区其感染的概率不同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发病率最高是艾滋病、梅毒、淋病,其中艾滋病的感染率最为显著,因此非洲地区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死亡率及感染率均高于其他地区。具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3.1 母源性STD是以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也可经血液及医源性传染。孕妇感染STD后未有效及时治疗,通过垂直传播使胎儿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感染,病毒的携带者,严重影响下一代健康。
3.1.1 艾滋病是母源性STD中传播性最强、感染率及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人类感染HIV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引起一系列感染导致机体因为免疫力缺失而罹患各种疾病,最终导致死亡。当孕妇感染艾滋病HIV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造成胎儿在宫内感染,分娩时胎儿接触产道分泌物、血液及母乳喂养后均会受到感染。新生儿感染率为99.5%,垂直传播90%,为降低风险,产后不应哺母乳,对HIV感染合并妊娠者建议终止妊娠[2]。
3.1.2 淋病是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的STD孕妇感染淋菌率8%,以20~30岁最多,妊娠早期可导致感染性流产,妊娠晚期导致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胎儿感染,发育迟缓死胎,早产发病率20%,胎儿幸存经阴道分娩,可发生淋菌结膜炎,未及时治疗可发生角膜穿孔,虹膜睫状体炎、全眼球炎导致失明,肺炎,淋菌败血症,围生儿死亡率17%。
3.1.3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多数是通过性传播,孕妇感染了病毒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传播给胎儿,胎儿感染梅毒病毒后可在出生2岁内发病,病情如未控制,可导致死亡。一、二期梅毒孕妇传染性最强传染100%传染给胎儿。早期潜伏期梅毒的孕妇感染胎儿80%有20%早产。未治疗晚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30% 晚期潜伏梅毒10% 先天梅毒儿占死胎30%,胎儿幸存早期皮疹大泡肝脾淋巴结肿大,晚期角膜炎、骨膜炎、神经性耳聋。
3.2 非洲是母源性STD传播最高的地区,以艾滋病,梅毒,淋病感染最明显,这主要与非洲地区经济落后,生活环境较差、健康意识薄弱、男女性关系混乱等有关,医疗条件较差,感染STD没有药物进行治疗,导致每年因艾滋病致死的患者日渐增多,尽管非洲总人口占全球十分之一,但其艾滋病感染率却占全球的32.4% [3],因此非洲地区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死亡率及感染率均高于其他地区导致非洲人口的出生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母源性STD增加胎儿出生的缺陷率及死亡率,在非洲落后的地区对新生儿的影响是严重的,加强对母源性疾病的防护及控制,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是控制母源性STD传播的有效途径,从产前围产保健预防模式向孕前保健摸式转变,是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儿发生风险,改善孕妇生殖保健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政策。
参 考 文 献
[1] 丁栋兴.抗艾滋病病毒植物源药物研究概况(综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6):51—54.
篇8
人们对传染病动力学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760年Bernoulli基于数学模型研究天花的预防接种问题。1927年Kermack和Mckendrick建立的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y)仓室模型及后来的SIS(Susceptible-Infected-Susceptible)仓室模型标志着对传染病动力学研究的开始,之后不同的传播模型被提出,如SI,SIRS,SEIR等传播模型。基于微分方程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蕴含着这样一种假设———人群是充分混合的,即每个个体和人群中的其他个体都有接触。现实中很多传染病只有通过和别人“接触”才可能被感染,如甲肝、流感、手足口病等。近年兴起的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传染病动力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基于网络的传播模型可以更真实地刻画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虽然关于网络上传染病动力学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关注网络结构和动力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人们在面对流行病时各种行为反应的影响。疾病的爆发一方面会引起个体层面的行为变化,如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外出、断开和感染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会引起群体层面的政策措施,如强制隔离、相应的政策补贴等,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疾病预防的成败,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最近越来越多。接种疫苗一直被认为是预防与控制疾病传播最行之有效的办法,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疫苗的成本、可能的副作用以及等,因此是否愿意接种疫苗往往是本着自愿原则的。在此情况下,理性的个体会权衡不同策略的优劣进而选择有利于自身的策略。但是对于个体而言最优的策略是否就是系统的最优策略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者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刻画个体在接种疫苗时面临的困境问题:选择接种意味着可能的疫苗风险和副作用,不选择接种意味着可能被疾病感染。进一步研究个体的不同行为对接种范围以及最终传播范围的影响。然而已有的研究往往假设个体在选择接种或者不接种的时候要么采取利益最大化策略,在此策略中个体通过比较接种的代价和不接种的代价,然后选择代价最小的策略;要么采取模仿学习机制,即每个个体以一定的概率模仿高收益邻居的策略。现实中个体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的更新策略,基于此,本文在复杂网络的框架下考虑个体的多策略行为———动态混合的学习策略对控制疾病的效果。在此模型中,个体既可以选择采取模仿学习策略也可以选择利益最大化策略,同时个体可以根据两种策略的代价差动态地在模仿学习策略和利益最大化策略之间转换。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在这种机制下,个体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相对于单纯的模仿策略而言,更多的选择机会并没有更有效地抑制疾病爆发,反而诱导更少的人采取接种,进而导致更大的传播范围。
1模型
考虑到流感等疾病是周期性爆发且疫苗的时效性是有限的,在每个流感来临之前个体需要决定是否接种,但是此次接种只能保证在接下来的传播季节不被感染,在下一次传播季节来临之前个体又要决定是否接种。所以在模型中我们假定接种和传播过程周期性进行。每个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接种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个个体首先比较邻居中采取模仿策略的平均代价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平均代价决定自己采取的策略。当个体确定了自己的更新规则的时候,他就依据该规则决定接种还是不接种。如果接种则需要付出c的代价,这里的接种代价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花费,副作用,时间等。进一步假设个体采取接种以后,疫苗在当前季节是完全有效的,则在接下来的传播季节就不会被感染;第二个阶段是传播阶段,此阶段我们采用SIR传播模型来刻画疾病的传播过程,在这个阶段中,那些没有采取接种的个体可能面临两种结果:被感染,则付出代价I。不失一般性,令I=1,通常假设接种代价0<c≤1,若接种的代价c>1,则没有必要采取接种;由于群体免疫的结果。
2主要结果
最近的研究表明,现实中很多网络的度分布并非满足泊松分布而是满足幂率分布:p(k)~k-γ,其中γ表示度的幂指数,这类网络称为无标度网络,如万维网,性接触网,科学家合作网等[3]。本文以3个典型的无标度网络和随机网络为例,研究网络上的传播行为。网络上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个体,如果两个节点之间有连边,那么感染者可以以一定的概率感染他的邻居。初始时刻在网络中等概率分配接种人数和不接种人数,也就是说接种者和不接种者大约各占50%。按照模型中的周期过程不断演化,直到系统达到稳定状态,统计稳态的接种比例和感染比例。本文取网络规模N=4000,网络平均度〈k〉=6,疾病沿着每条边的传播率λ=0.18,恢复率μ=0.25。也对其它参数的情况进行验证,均发现相同的结果。文中结果是在演化2000时间步达到稳态以后的最后1000时间步和系统的50次平均得到的。图2中在4类不同的网络模型上比较动态的混合策略与纯模仿策略对接种范围和疾病的最终传播范围的影响。从图2上栏(a,b,c,d)可以发现,总体而言,混合策略对于控制疾病的效果还不如纯模仿策略的效果好。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在图2的下栏中,比较了两种策略下接种范围随着接种代价的变化情况,从这些图(e,f,g,h)可以发现:动态混合策略比纯模仿策略的接种人数更少,因而导致疾病的爆发范围更广。从图2可以发现:对于混合策略而言,个体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采取模仿策略或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并且可以在这两种策略中转换,但是这种对个体更有利的局面并不意味着整个系统就是更优的,从而从另外一个层面反应了个体最优与群体最优之间的差异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考虑利益最大化策略,那么接种范围和感染人数会呈现很大的振荡,当疾病在一个季节大范围爆发的时候,那么会导致绝大多数人在接下来的策略选择阶段都采取接种,因而接下来的传播季节只有很少的人被感染,这样又只有很少的人采取接种又导致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如此循环下去。因此系统无法达到稳态,所以我们不与单纯的利益最大化策略做比较。鉴于所得到的结果在不同网络具有普适性,接下来以度分布满足p(k)~k-3.0的无标度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在图3中考察动态混合策略下,疾病的传播比例(Finalepidemicfraction)、模仿者范围(Imitatorfraction)、利益最大化者范围(Maximizationfraction)、模仿策略中采取接种的范围(Vaccinatedimitatorfraction)以及利益最大化策略中采取接种的范围(Vaccinatedmaximizationfraction)随着接种代价c的变化。从图3可以发现,模仿策略者人数和利益最大化策略者总人数始终徘徊在0.5附近,与接种代价c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换句话说,没有某一种策略在人群中占据主导优势。同时采取模仿策略和利益最大化策略的接种人数也相当接近。从图2的下栏可以发现,混合策略的接种范围反而比纯模仿策略的接种范围要低,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对于纯模仿策略而言,由于大度节点被感染的可能更大,因此大度节点通过不断模仿学习最终会更倾向选择接种(如图4中的灰线所示),在纯模仿策略下,大度节点的策略往往会被他的“小度”邻居学习,因而导致总的接种范围相对较高。但是当引入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后,从图3可以发现,由于网络中始终有接近50%的人采取利益最大化策略,由公式(4)可知,对度较小的节点而言,由于他们的感染风险代价较低,因此他们不倾向接种。另一方面,由于“小度”节点的邻居很少,他们即使不接种也不容易被感染,因此获取较高的收益。对于网络中剩下约50%的模仿者而言,由于无标度网络中“小度”节点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模仿者很有可能选中这些“小度”节点且学习他们的不接种策略,最终导致接种人数低于纯模仿策略的人数。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的分析,图4中比较了动态混合策略和纯模仿策略中节点的接种比例与节点度k值的关系。通过图4可以发现,当节点度k较小时,纯模仿策略中的接种比例明显高于混合策略中的,随着节点度k的增加,混合策略中接种者人数逐渐增加并最终大于或等于纯模仿策略中的,这是由于度很大的时候,混合策略中那些利益最大化原则者更愿意采取接种。但是如前面所述,网络中“大度”节点的比例是相对少的,以图4a为例,当c=0.5的时候,k<9的节点约占整个网络规模的85%,而这些节点的接种比例小于纯模仿策略中的接种比例。因此整体而言,动态混合策略导致更少的人愿意接种,从而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播。图4b对于c=0.7的情况,k<11的节点约占整个网络规模的96%。需要强调的是:以前的研究表明,目标免疫对于无标度网络上疾病传播控制效果非常明显[17]。那么是否会因为利益最大化中“大度”节点采取接种,即使很少的接种比例也可以有效控制疾病传播。通过比较图4可以发现,虽然动态混合策略中“大度”节点的接种概率更高,但是纯模仿策略的“大度”节点接种的概率也很高,而且“大度”节点数量很少,所以他们对抑制疾病传播的作用几乎可以相抵。公式(4)中的权重因子a对最终传播范围的影响如图5所示,随着a的增加,利益最大化者对疾病的风险认识越不足,越不愿意接种,因此导致传播范围越广。
3结论
篇9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其较重要的一种传播方式,至今仍无有效的方式降低母婴间的传播。但如果我们能从病毒着手,解析病毒基因,阻止病毒大量复制,而降低新生儿的感染,将会为医学做出重要贡献。1HBV垂直传播方式
宫内感染:可能为孕期胎盘屏障受损或HBV通过母血渗透引起感染;分娩过程中:软产道损伤、新生儿呼吸道吸入羊水或母血,以及不规范无菌操作等;产后感染:母乳喂养以及与产妇唾液等密切接触。2HBV感染的检测
如果能提高病毒检测的阳性率,并及早干预,则可明显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普遍认为血清HBV-DNA是反映HBV在体内复制和宿主传染性的直接指标[1]。妊娠期间HBV病毒可经血液循环进入胎儿肝脏,故感染HBV的新生儿肝脏内有一定的HBV-DNA含量。但我们无法取新生儿肝细胞进行HBV检测。但脐血中HBV-DNA定量检测可作为胎儿宫内感染的指标。3HBV宫内感染机制
近年来乙肝宫内感染的机制主要集中在胎盘各层细胞表面受体的检测,其中包括Fc受体、补体受体、膜受体。但均无确切的说法。如果我们可以找出病毒的感染与某些基因有明显关系,则可从基因层面解决HBV宫内感染的机制。4分娩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
4.1剖宫产避免了在分娩过程中大量接触母血及羊水,因此可以减少HBV母婴间的传播率。[2]
4.2经阴道分娩分娩时产妇产道裂伤和产程时间长的情况,新生儿接触到母体血液及羊水,则会发生感染。5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危害
5.1对胎儿的影响肝脏组织长期受HBV病毒的刺激,可导致肝功能异常。由于妊娠,体内激素变化,又会加大肝脏的负担。肝功能减退,大量胆汁淤积肝内,阻塞胎盘绒毛血管,导致胎盘循环不良,胎盘功能减退,则会出现胎儿缺氧、胎儿宫内窘迫,随时胎死宫内、早产及急产等。同时长期的胎盘功能不良,则导致胎盘屏障受损,很容易导致HBV母婴间的垂直传播。
5.2对孕产妇的影响乙肝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妊娠可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生改变,相关统计表明:孕妇发生HBV感染较非孕妇明显升高6倍[3-4]。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的改变,妊娠本身也会加重孕妇肝脏负担。HBV病毒感染后,本身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肝脏负担也会加重。孕产妇食欲不振,肝脏蛋白质合成减少,则免疫力减退,易发生各种感染。妊娠期间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等,可严重危及孕产妇生命。
5.3对新生儿的影响孕妇肝功能减退,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则免疫及营养差,出现胎盘功能不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出现低体重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风险增高。如未能及时治疗,将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智力,对家庭及患儿造成心理负担。即使患儿出生后即可行免疫阻断,但研究表明:宫内感染是新生儿出生后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5]6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
6.1主动免疫乙肝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主动免疫形成保护性抗体,其阻断乙肝母婴间的垂直传播已广泛被肯定。
6.2被动免疫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止乙肝感染已证实有效,并可减少慢性带病率。相关研究发现[6],孕妇HBV-DNA载量的增加,可影响注射HBIG预防宫内感染的效果,而合理正确使用HBIG仍为预防宫内感染重要措施之一。要明确阻断HBV母婴间的垂直传播,则还需进一步研究与DNA的关系。
6.3联合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刺激机体重新产生抗体,而复合物的形成可激活经典补体途径,达到杀伤乙肝病毒的目的。
6.4抗病毒药物及基因治疗因HBV母婴垂直传播与母体HBV-DNA载量有关,故孕妇体内高复制状态是母婴传播的最危险因素,因此,产前用药物使体内HBV-DNA降低到一定程度,或使用基因产物,将HBV病毒不复制或发生突变,理论上可有效减少HBV母婴传播。
6.5选择性剖宫产因HBV携带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中有较高HBV检出率,所以自然分娩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可吞入有传染性的母亲分泌物和血液,且Lin[7]等发现,自然分娩时母亲血液渗透给婴儿的量较剖宫产时明显增多,因此可选择性剖宫产来降低感染率。
6.6避免母乳喂养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阳性的母亲血清、初乳进行HBV-DNA检测,阳性率均较高,因此,停止母乳喂养也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7HBV感染与基因型的关系
HBV有不同的基因型及亚型,每一分型对阻断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而HBV基因型的类别与HBV传播方式、临床疾病谱、预后判断、疫苗预防及抗病毒治疗的选择都有一定的相关性,甚至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亚型也有区别。且HBV基因型或亚型最显著的特征是呈一定的地理区域性分布与人种分布。[8]HBV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点,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基因组有别。将HBV分为A-H共八种基因型。我国主要以C、B型为主。为此我们可以重点对此研究。
研究孕妇HBV病毒的基因型,使我们有目的的进行基因阻断,使孕前或孕中体内HBV-DNA载量降低而降低HBV母婴间的传播。研究HBV-DNA种族、地域的区别,可以更明显干预基因的部位,使治疗不再盲目,将明显减轻患者治疗的痛苦。但我们不能排除HBV在感染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或混合感染的可能。
如果体内过多的HBV病毒持续存在,无疑它不能通过何种方式,则传染的概率都将增大。我们着手基因层面,使病毒凋亡、停止复制以及发生变异,从而降低孕产妇体内的HBV-DNA含量,则可降低HBV的垂直传播。但基因有型甚至亚型的区别,甚至有基因突变等问题存在,故在基因的层面具体研究HBV传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Samazaki R,Mitz M,Wolf H,et al.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using amplifilcation of viral DNA by mean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J Med Virol,1989,27:304-308.
[2]顾洁,王亦露.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1):858-859.
[3]Tanada J.Hepatitis B epidcmiology in Latin America[J].Vaccine,2000,18(18):17-19.
[4]Abroad B,Grove R,Ratho R K,et al.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chandigarh over a six year period[J].Trop Gast Roenterol,2001,22(1):18-19.
[5]Towers CV,Asrat T,Rumney P.The pres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antigen and deoxyribonucleic acid in amniotic fluid and cord blood[J].Am J Obsta Gynecol,2001,184(7):1514,1518.
[6]宗艳丽,强君,周战修,等.孕妇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影响被动免疫预防宫内感染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4,14(8):857-859.
篇10
【关键词】 母婴传播;病毒性肝炎,乙型;年龄;组织学;血液生化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生化及肝脏病理特征。方法 对母婴传播慢性乙肝患者107例按年龄划分,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等,统计分析年龄、血液生化指标、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随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肝组织炎症有随年龄增加而呈加重的趋势,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2.831, p<0.01),肝纤维化亦随年龄增加呈加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0.084, p<0.01),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结论 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呈加重的趋势,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
【关键词】 母婴传播;病毒性肝炎,乙型;年龄;组织学;血液生化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是导致慢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危及公众健康。我国是hbv高感染地区,慢性hbv感染者有1.2亿,其中约40%~50%是通过母婴传播的[1]。如果不积极进行治疗, 25%~30%的患者将发展为终末期肝病, 包括肝硬化, 失代偿性肝硬化, 肝细胞癌, 并死于肝衰竭和(或)肝细胞癌[2,3]。本文研究不同年龄段母婴传播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临床生化及病理改变,探讨不同年龄段母婴传播慢性乙肝发病情况,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积极预防和阻止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0例,男130例,女40例;年龄14~59岁,平均年龄29.8岁。诊断标准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排除合并甲型、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和长期嗜酒、脂肪肝、特殊用药、自身免疫疾病、遗传代谢病等。
1.2 方法
1.2.1 肝穿活检及肝组织病理检查:全部病例均无肝穿禁忌证,采用可调式活检枪,配套活检针16 g,彩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获取的肝组织必须在1 cm以上(至少包括3个以上汇管区),标本用4%的甲醛溶液固定。常规制片,he及网状纤维染色,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sag和hbcag。病理诊断标准按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执行,炎症活动度分级为g0~g4,纤维化程度分期为s0~s4,由指定的一位病理医生最后审核诊断。
1.2.2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采用日本olympus au5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v的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荧光定量法检测,按说明书规定操作及判断结果。血清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
1.2.3 慢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通过界定七项血液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谷氨酰转肽酶(gg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轻、中、重度异常值范围,将慢性肝炎进行临床分度。 轻度:七项血液学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但均未达到中度异常者;重度:tbil、 alb、pta 3项指标中任一项达到重度异常者;中度:居于轻度与重度之间,即7 项血液学指标至少2项达到轻度异常或任一项达到中重度异常,但tbil、alb、pta均未达到重度异常者(表1)。按此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度。表1 临床诊断轻中重度慢性肝炎的血液指标界定范围(略)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 正态分布的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乙肝的临床诊断与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
按照慢性乙肝临床诊断标准将母婴传播的慢性乙肝170例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组39例,中度组87例,重度组44例。3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 3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 p>0.05),3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2, p>0.05),3组间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5, p>0.05); 3组hbv dna对数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310,p>0.05),3组肝组织炎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162,p<0.05), 纤维化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3.992,p<0.05), 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随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见表2。表2 临床诊断轻中重度慢性肝炎的血液指标界定范围(略)注:与轻度组比较,*p<0.05;与中度组比较,#p<0.01
2.2 年龄与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
按照年龄水平将170例患者分成3组。年龄≤30岁组72例, 其炎症活动度平均为1.4±0.6, 纤维化分期平均为1.2±1.1; 30~40岁组53例, 其炎症活动度平均为1.7±0.8, 纤维化分期平均为1.8±1.3; 年龄>40岁组45例, 其炎症活动度平均为2.0±0.6, 纤维化分期平均为2.1±1.2, 肝组织炎症有随年龄增加而呈加重的趋势, 且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2.831, p<0.01),肝纤维化亦随年龄增加呈加重趋势,这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 20.084, p<0.01)。见表3。表3 不同年龄段肝组织学改变的特征(略)
2.3 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学改变的关系
按照hbv dna<105 copies/ml、105 copies/ml≤hbv dna<107 copes/ml和hbv dna≥107copies/ml,将纳入患者分成3组。其中hbv dna<105 copies/ml 78例,炎症活动度为1.7±0.7,纤维化程度为1.8±1.4;105 copies/ml≤hbv dna<107 copies/ml 40例,炎症活动度为1.6±0.7,纤维化程度为1.7±1.3,hbv dna≥107 copes/ml 52例,炎症活动度为1.6±0.6,纤维化程度为1.5±1.1。3组肝脏炎症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454, p>0.05),3组纤维化程度差亦无统计学意义(f= 1.078, p>0.05),但3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2.736, p<0.01)。见表4。表4 不同hbv dna复制水平肝组织学的分布特征(略)
3 讨论
hbv侵入到肝细胞内,致使肝细胞的某些结构发生变化,激发机体对自身的肝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引起肝细胞损伤。机体通过抗病毒免疫应答清除hbv,同时可使肝细胞受损。本研究纳入的170例母婴传播的慢性乙肝患者,轻、中、重度3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 p>0.05),3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2, p>0.05),3组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5, p>0.05);3组hbv dna对数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310,p>0.05),而肝组织炎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162,p<0.05), 纤维化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3.992,p<0.05), 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随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
我国慢乙肝患者多系母婴垂直传播或儿童时期感染所致, 故我国慢乙肝患者病史绝大多数较长, 而肝组织学改变是一个逐渐发展和累积的过程。本研究纳入的170例母婴传播慢乙肝患者平均年龄约为29.8岁,本研究表明肝组织炎症有随年龄增加而呈加重的趋势,且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31, p<0.01),肝纤维化亦随年龄增加呈加重趋势,这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20.084, p<0.01)。有文献报道年龄>40岁的持续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患者发生肝脏显著组织学改变者的比例明显增高[4,5], 本研究亦显示40岁以上人群肝组织学显著改变者较其他年龄段明显增多,这可能与这部分患者不太可能还处于免疫耐受期有关。当然这种现象亦可能与患者病程较长及既往有过隐匿性炎症反应有关。有研究提示随着病程延长, 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加重, 以10年病程为主, 年龄是纤维化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2007年aasld指南推荐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 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的患者建议常规行肝穿刺活检, 此举可为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可靠证据, 进而控制病情的发展。
本研究结果提示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 与文献报道一致[5-7],血清hbv dna水平可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但不能反映肝组织炎性损伤程度和纤维化程度,不能仅凭hbv dna水平判断肝炎是否活动及其程度。hbv主要是通过引起宿主自身的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宿主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的免疫功能对hbv感染后的临床转归有重要作用。从本研究显示的数据,hbv dna复制水平虽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但存在负相关的趋势,通过对不同dna复制水平患者的年龄进行分析后发现,3组患者年龄分布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v dna复制水平高者,年龄偏小,这种现象可能与免疫耐受有关,符合病毒高复制期及轻度炎症活动的内涵,亦可能与病程有关,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复制能力逐步减弱。
【参考文献】
1 张秀梅,陈丽雯,王熙.孕妇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志与hbv-dna定量检测的关系探讨.河北医药,2009,31:2821.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421 431.
4 魏倪, 杨栋, 杨方, 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学特点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 15:330333.
5 桂红莲, 俞红, 谢青, 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 15: 88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