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范文

时间:2023-03-24 19:4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传播

篇1

    【论文摘要】手机报、手机电视相继出现,成为近两年安徽传媒发展的两大亮点。新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多家报刊社、电视台都期待以手机媒体突出重围,这种思路固然不错。但手机媒体是个新兴的产物,它真正运行起来所需要的认识值得我们深入、理性地探讨。本文试图从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实际操作中的要求等方面作出初步思考。

    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用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出现乃大势所趋。手机报、手机电视的及时出现,成为安徽省传媒发展的新亮点。新闻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竞争压力的促使,各家报社、报业集团以及电视台对手机媒体的青睐就不难想象。

    但是,在欣喜与兴奋之余,对手机媒体这样一个新鲜事物需要的是更多的冷静。毕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头,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成功。要让这种新兴传播渠道下的传播行为,得到受众的认可并良性运转起来,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理性的思考。

    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

    (一)运行特性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各利益团体;三是受众监督。在新闻媒介逐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告商的影响。因为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介运行发展的“粮草”。所以,无论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介,都得腾出大量的版面和空间,为广告商摇旗呐喊。而手机媒体传播在这方面可能行不通。手机报、手机电视的运行中,不可能像报纸、电视那样大量刊登广告,甚至广告将在手机媒体中消失。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手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广告传播。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有效性。正是这些优点决定了它的物理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这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初衷。另外,手机的基础功能依然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

    2、手机媒体传播的“微妙身份”不容许广告出现。手机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是新闻媒介和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要清楚地看到,手机报或手机电视实际上是通讯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了此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通讯商与手机用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纯属商业行为,两者的行动都要受到事先签定合同的制约。如果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出现广告,都属违反合同的举动,不会被受众接受。

    (二)受众特性

    了解与研究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对于手机媒体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在受众确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传播的受众特性: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他们决定传受众区域;二是受众职业和身份;三是受众的年龄;四是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

    通过手机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势的附带功能。与其他媒介相比,手机传播的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媒体就是“迫不得已”的结果,属于非常手段。由此我们不难总结出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来:生活节奏快、文化教育程度高、年龄基本上趋于中青年的高收入者。

    (三)对两个特性的认识

    手机媒体传播没有广告,以及受众的窄化,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媒体传播靠什么维持生计?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别有洞天。

    1、手机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媒介,是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新形势下的延伸。它将以内生性收入为主,即靠自己的新闻产品的出售为主。与内生性收入相对的是外生性收入,这会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动荡。最为关键的是,内生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去的比例越大,媒介的经营自主权就越大。

    所以,手机媒体一方面开拓了本媒介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收入内外平衡和提高媒介自主经营有积极意义。

    2、受众明确,对新闻产品提出更高要求。手机媒体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广告,受众相对集中、窄化,再加之手机本身传播的有效性,这些特性也对手机媒体传播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真正做到以受众为本位,向他们提供真新闻、好新闻。

    手机媒体的实际操作要求

    (一)手机媒体对新闻选择的需求

    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对传播媒介是普遍适用的。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适用新闻选择的规律自不必说。因此,根据手机媒体的特性,在新闻选择四大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适用手机媒体新闻选择的标准:

    1、强调新闻真实性、新鲜性。真实性、新鲜性是新闻的生命,手机媒体要传播新闻,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强调向受众提供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

    2、突出新闻的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服务性、趣味性。对手机媒介来说,时效性即时间新,内容新;重要性即势必引起人们关心的事实;接近性即强调和受众心理的接近;服务性即提供给受众需要的、贴心的服务性信息;趣味性即富有高尚的生活情趣,引起受众的感情共鸣,增添生活的“调料”。

    3、符合新闻法规:即选择新闻法规允许的新闻提供给受众。

    (二)手机媒体传播对新闻体裁的要求

    新闻体裁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统称,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既取决于新闻本身,也取决于不同媒介的特征。就是同一体裁、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下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适于手机传播的新闻体裁,对于手机传播至关重要。

    手机主要功能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传播新闻只是手机的附加功能,而且受众集中、窄化,这些就决定了手机传播中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要新鲜、明了、简练。消息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凝炼的语言向受众传播最大信息量的一种常用体裁。由此不难看出,消息的特征与手机传播的要求是吻合的。而通讯要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议论、抒情等,则不适合手机传播。

    (三)手机传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1、动态消息:“迅速简洁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既是它的定义,也是它的写作要求——迅速、简洁。手机报、手机电视中更需要强调这一点。

    2、综合消息:即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综合。这里的“综合”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在手机报、手机电视中的“综合”,要强调围绕新闻点去综合,即根据受众关心的核心综合。比如报道一场比赛,手机媒体中不能按照比赛的进程报道,而应围绕比赛结果进行,当然现场直播除外。另外,这样的综合需要建立在对受众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手机媒体传媒带来的其他问题

    1、手机本身的问题。伴随着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推出,手机行业必然掀起一股风暴。什么样的手机既能够完成通讯的基本功能,又能适合手机传播新闻消息,将是风暴的核心。这也就必然带来一次手机换代的浪潮。

    2、新闻媒介内部的问题。手机媒体要发展下去,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虽然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办好了将是双赢的结果。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新闻媒介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 1999年10月.高教版.

篇2

关键词:危机传播 危机解决期 新媒体

一、 危机传播与新媒体

说到危机传播和新媒体,国内外学者对危机传播和新媒体两个概念一直都各有见解,至今也未曾有一个定论。当然我们并非要拘泥于固定的概念,其实所谓危机传播,就像某位学者所称,简而言之是在危机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之内和彼此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1]另一方面,新媒体则同样是一个还没有准确定义的概念。早期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而后又有学者将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如MP3、手机等也称为新媒体。可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甚至与时俱进的概念。本文中的新媒体则是指与传统媒体相对的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平台以及手机媒体等。

二、 危机传播解决期同样重要

危机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1986年斯蒂文・芬克提出的危机传播四段论模式,我们可以将危机传播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以及危机解决期。此四段论模式在总体上为我们描绘了较为完整的危机传播过程,使我们在分析研究危机传播时有了一个适宜的范围。以四段论模式为基础,结合我国经历的几次危机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新媒体在危机传播的四个阶段上都有其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则主要讨论新媒体在危机解决期的传播作用。

而我国政府部门和媒体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危机解决期危机传播的重要性。从汶川地震爆发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救援措施。而在危机传播方面,政府和媒体都及时地地震情况以及救援过程。报纸、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体都参与到危机传播中,让国人得以最快时间内了解到灾区的情况以及政府的措施。此次政府和媒体在危机传播方面都有所建树,得到国人的肯定。但是当我们整理汶川地震相关报道后,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的新闻报道内容都是地震发生后至搜救行动结束间的情况,在这个期间各平台都在滚动播报最新消息,也设立专门新闻版块来报道整个事件。可惜“整个事件”并没有多少关于救灾后重建以及再后续的受灾人员的情况。不过相较于其他危机事件解决期的信息传播情况来看,汶川地震事件的这点后期报道已经算比较多的了。笔者在新浪网、腾讯网以及搜狐网分别搜集了汶川地震事件以及2011年甬温线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事件的最后新闻时间及其内容。三大网站对两起突发危机事件都设立了专门的网页来报道。其中,汶川地震事件起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新浪网相关网页的最新新闻是2008年11月12日的汶川地震首个遗址公园12日开园,腾讯网的最新新闻是芭蕾女孩等三名震区截肢少年出院,时间为2009年02月19日01:23来自京华时报;搜狐网的最新新闻则是审计发现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存在六大问题,时间为2009年1月1日来源自新华网。所有新闻最晚止于2009年2月,此后汶川地震新闻淡出人们的视野,灾后重建等新闻总算有过一席之地。但我们知道事情并没有因为新闻不报而结束。反观2011年甬温线动车追尾交通事故的报道虽然三大网站也都做了专题新闻版面,但最新的新闻都只停留在事故报告的,之后的伤员情况、惩处情况都没有再提及。同样的,没有这一时期的新闻不代表没有事件发生,也不意味着受灾的人们已经无恙。从这两个危机事件解决期传播情况可见我国还没有重视危机解决期的传播问题,同时对于危机解决期面对的教育群众、恢复受灾群众心理等问题也不便直接采用救灾时期的通报式的传播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利用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来延续危机传播。

三、 新媒体不是只会“添乱”

在我国,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者们对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感知和印象都是难以控制的“双刃剑”且多是谣言的产生地。但若是我们一味地限制、控制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活动又似乎是一种暴殄天物。因为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博客以及手机新闻可以为危机传播更好地服务。

其优势则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新媒体信息方式比较柔和且影响面广,代表媒体平台则是微博。微博有其独特的传播模式,简言之是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播信息且没有固定的传播主体。这种模式虽然使得信息来源不具备权威性,却也不会让信息接收者感受到某种强制性。在危机解决期,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是灾后重建、事件处理结果、民众反映、自然灾害意外的人为失误与由此而产生的反思以及必要时的一些知识普及,这些信息需要人们主动接受以及理解,柔和一些的传播方式更能使人们接受。微博上一直有着号召人们为受灾人民祈福、捐款的信息,转发量往往很高,是人们表达意见和情感的平台,特别是救援结束后为受灾人们寻找失散亲人的微博更是受到了微博用户的关注。其二,新媒体具有传播互动性,使得普通民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前文已经提到过,我国在危机传播方面还属于单向传播,民众反映意见和提供信息的渠道很少,因此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手机媒体的互动性都可以改善这种单向信息传播的情况。其三,新媒体信息传播成本低且占用资源少,危机解决期的新闻较少,相关传播活动不活跃,这也和媒体自身资源有限相关。媒体大多都是需要盈利的机构,在不影响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有更新更受人瞩目的话题时,媒体自然要将资源用在可以带来更多商业利益的新闻上。而博客、微博、论坛乃至一些手机平台都几乎没有这种顾虑,在这些媒体上相关信息不需要多少成本,而这些媒体的多媒体特性又使其传播效果更好。

可见,新媒体可以在危机传播中有着不错的表现。在危机管理中,相关组织想要利用好新媒体要以相信群众的判断是非能力为前提,审时度势地制定好自己的原则和方法来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危机传播,不再是忌惮和控制,而是以引导为主。

注释:

[1]概念引自史安斌.危机传播和新闻.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方晶晶.5.12汶川地震中政府公共危机传播分析.电子科技大学.2009.

[2]刘慧芬.从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看网络时代的危机传播过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3)

篇3

夜深了,在灯下读本刊这期的“特别策划”,很为大连《新商报》总编辑马力同志和她的团队创造性地完成“指令性报道”的作为所感动,也很认同马力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她关于“媒体要传播正能量”的理念,一下子抓住了笔者的眼球,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媒体要传播正能量”,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与工具的基本职责和神圣使命,这个职责和使命一点也不因为媒体要走入市场而被“缩水”(这一点是在媒体登记注册时就确定了的,是先天性赋予的品质)。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社会的各类媒体,不论其业务范围被大致限定在什么空间或领域,也不论它是日报、晚报或是行业报、企业报什么称谓,统统都应在“传播正能量”的旗帜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彰显自己的作用,同时也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赢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形象。马力同志的这个理念,说明了她是一位清醒的媒体“掌门人”和称职的总编辑。

就此而言,那种消极地对待“指令性报道”的心态及举措,就值得讨论一番:有的同志有一种逆反心理,总觉得报纸怎么办、采写什么、不采写什么、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采取什么方式报道、选择什么时机报道,这是媒体自己的事情,至多也是新闻单位老总的事情,毋须上级机关“指手划脚”,因而往往采取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徒然地丧失了一些重要的机遇和可能。一般来讲,上级机关从工作大局出发,向其所统辖的部门包括媒体单位发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及任务要求,是有其客观根据和社会需求的,也是其社会责任使然。媒体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主动配合的态度,甚至是一种创造性贯彻落实的态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当然,作为上级机关在向媒体发出指令性报道计划之前,亦应有一个充分调研、科学决策的过程。否则,媒体会受到损害,上级机关的威信及工作也一定会受到损害。

何谓“传播正能量”?用马力同志的话讲,就是“一张报纸的版面上总要让人看到阳光、空气和绿地”。如何传播正能量,则仍有讨论一番的必要。传播正能量不是一种单向传播,不是你传播、我接受,不是你说我听、你打我通,而是双向传播、多向传播,出谋划策,共同应对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共同打造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这就是大连《新商报》“城市家书”的真谛所在,精魂所在,经验的核心价值所在。

双向、多向传播正能量,实际上是对媒体老总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媒体人的一种历练。仅就构思出这种“城市家书”的形式,把“大连”作为自己至亲至爱的亲人,和他沟通,为他点拨,急他所急,想他所想,做他所做,就是一个很不简单的创意。而且,对能否得到发出指令性报道任务的上级机关、乃至上层领导同志的认可,他们“心怀忐忑”。读到此处,很愿意向大连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说上一句,像你们有着可爱的市民一样,你们有着十分可爱的信得过的新闻媒体,你们要继续善用媒体啊!

篇4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新闻传播中的“信息文本”,若没有受众的“阅读”(接受)就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文本本身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需要通过受众的参与来完成传播的过程。要想信息文本有意义、有效果,最重要的是要让受众“阅读”、“观看”、“收听”、“浏览”。受众日益成为媒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个媒体都把受众的需求摆在了首位。无论是报社、电视台、广播局还是网络媒体在电视节目的制作、编排,新闻报道的策划,提供平台来让受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最终提高媒体的收视率、收听率和发行量等等。接受美学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那就是在传播新闻信息时有意留下想象的空间,给人们留下思考的余地。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某种不确定的隐含意义,这些不确定性使阅读过程遇到很多空白点,正是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主体意识,使这些不确定性得以确定,空白处得以补充,从而使文学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换句话说,受众不只是新闻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新闻的者,受众对于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并加以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信息被重新整合,被受众解读过的新闻文本再次参与到传播过程中。重复性的传播加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所以,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受众不仅仅是其要争夺的市场,同样也是其壮大的隐形员工。只有受众对于新闻文本的接受,才能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所以,研究和满足并最终利用受众是媒介未来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受众在传媒中的垂直分化

不同的文学作品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导致读者的分层。对于传媒学的受众来说,由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都不甚相同,所以要想满足不同的受众,就必须细分市场。通过接受美学的启发,要想让自己的传播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媒体都要努力去适应受众的需求,因为受众是积极主动的信息追寻者,他们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寻找各种各样能满足自己的信息。一般来说,要想满足受众的需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满足不同受众群对传播的不同的需要;另一个是满足单个受众对传播的多样的需要。作为主体化的群体,受众是由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地位以及道德修养、兴趣爱好等各式各样的社会人构成,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从而使得这个群体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就新闻报道的内容来说,不同层次的人对新闻需求有共性,同一层次的人也对新闻需求有差异性。这种共性和个性形成了受众对新闻需求的多样性。过去的雅俗共赏的节目类型已经不再适应受众市场的发展,受众的可选择性不断增多的态势时,就需要对自己的受众群进行重新定位,根据自身节目的特点,抓住核心受众,挖掘潜在受众。

三、受众对媒体的期待视野

篇5

我们正处在传媒环境变化的时代

十多年以前,充当大众传播载体的主要是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等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特征主要是:传播是针对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信息是公开传播的,传播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传播者一般是通过专门的传播机构,由职业传播者运作。然而,随着互联网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媒环境开始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我们看到,不仅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传统媒体也开始广泛的应用数字技术;传统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使拥挤的媒介市场处于明显地过剩状态;受众不再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他们开始苛刻地选择自己愿意接受的媒体;“碎片化”成为受众市场的趋势,从而迫使传媒将传播内容灌输给更多大众的传播方式转变为针对特定人群的窄众传播;更重要的是,新技术创造的媒体互动功能使传播由单向转变为互动,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同时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对等传播已经成为现代传播的重要形式。

传媒环境的变化对于各类媒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CTR市场研究全国36个城市读者调查的CNRS数据显示,受众对四大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与杂志的接触正在发生变化,除了电视受众基本稳定外,其他三大媒体日到达率明显降低。从2001年到2006年,报纸的日到达率下降了4.2%,日到达率下降反映受众规模的减少。同时,受众对传统媒体的接触时间也在减少,用于上网的时间已经超过了读报时间,并且还在呈现上升趋势。就核心受众而言(即25~45岁、大专以上学历、个人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受众),五年来(2001~2005年)对于传统媒体的日接触时间明显减少(电视受众的日接触时间基本稳定),其中对报纸的日接触时间减少了20分钟,而对网络媒体的日接触时间则足足增长了1.7倍(增加了88分钟)。这进一步表明传统媒体的受众接触在向互联网转移,传统媒体在对于受众的吸引程度上正逐步让位于网络媒体。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受众日到达率则呈现较高的增长速度。CNRS数据同时表明,除电视以外,传统媒体的核心受众日到达率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其中报纸五年来(2001~2005年)的日到达率下降幅度甚至超过10%;同样在这五年中,网络核心受众的日到达率上升幅度则超过70%。事实表明,受众在媒体选择上正逐渐倾向于网络媒体,可以这么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传统媒体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受众行为对于传播力的作用日益显著

传媒环境的变化表明媒体处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生存环境之中。媒体的市场竞争在本质上是争夺受众的竞争,我们并不排斥媒体传播中客观存在着对受众的注意力和影响力,这是媒体基本功能的表现。但是,忽视了媒体的传播力,尤其是忽视了受众行为对传播的作用,其获得的影响力也大打折扣。传播是媒体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媒体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力的媒体怎么可能有注意力和影响力?注意力和影响力都是在传播力基础上实现的。因此,以传播力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注意力和影响力,才是媒体根本的竞争力所在。

更重要的是,以注意力或者影响力为中心往往是媒体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从而获得受众的关注。这在传播理论中被称作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它指媒介通过反复刊播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受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引起受众对事件,进而对媒介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力的体现。但如果一味把“新、奇、特、怪”等等成为媒介追求的目标,就成为制造噱头与炒作,这样就违背了媒介的基本功能。事实证明,以制造噱头与炒作来树立媒体的注意力是以牺牲媒介的传播力为代价的。首先,过分的制造噱头与炒作,会降低媒介的公信力,短期内可能抓到一批受众,但从长期看会失去更多的受众;其次,会导致媒体忽视受众行为对媒介的作用。因为制造噱头与炒作并没有真正考虑受众对媒介的需要,它设置的议程并不一定就是受众真正关心的内容。同时,在媒介过剩和受众“碎片化”的时代,受众对媒介的需要更加细分和多元化,媒介制造的噱头与炒作不可能像媒介垄断时代成为受众共同关心的话题。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告诉我们,通过媒介向受众传达统一信息的可能在被减弱,受众对媒介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主动权,他们对媒介传播力,乃至注意力、影响力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传播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尊重受众,与受众对等传播基础之上的。

媒体传播力的分析

传播力是媒体基本功能的体现,对于面向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媒体来说,传播力的评价就是媒体市场表现的反映。以往传媒研究者在分析媒介传播力时比较集中在对受众传播的研究,而较少关注对广告传播的分析。我们都知道,市场导向的媒体面临着两个关联的市场,一个是受众市场,一个是广告市场。受众市场需要传播力,广告市场同样需要传播力。没有受众市场的传播力,就不会有广告市场的传播力,没有了广告市场的传播力,媒体经营就会陷入困境。因此,传播力是通过这两个市场表现出来。

由于传播力是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认识和评价一个媒体的传播力就需要建立市场评价的指标体系。大众媒体传播力的核心是媒体传播的能力,也就是媒体到达受众并产生效果的能力。一般来讲,到达受众的能力通过收视率、阅读率、到达率、发行量等指标得到体现。这些指标表现了媒体对受众的覆盖程度,或者说受众对媒体的接触程度。正是因为这样,几乎所有的媒体都高度的关注这些指标的表现,并以此作为广告经营的基础。

毫无疑问,对于大众媒体来说,对受众的到达程度是表现媒体传播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定范围的覆盖,传播力自然会受到限制,注意力和影响力也要大打折扣。但是,收视率、阅读率、到达率并不是表现传播力的唯一指标,过分的强调收视率、阅读率、发行量就有可能忽视了媒体的特征和目标受众,掉入单纯追求收视率、阅读率的“陷阱”之中。在媒体过剩的环境下,一个媒体想要覆盖所有的受众已经成为“天方夜谈”,任何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受众。特别是在社会“碎片化”的环境下,细分市场和分众化经营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认识传播力不能只看有关覆盖的指标,在准确到达的意义上看,是否到达目标受众并产生实质的效果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个媒体是面向某一特定受众群的,但大部分覆盖的却是非目标受众,这样的到达是要打折扣的。

因此,受众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传播力的指向。受众构成主要是受众的社会人口特征以及生活形态和消费特征。现在,一般媒体普遍关注的是,20~45岁、具有高等学历、较高收入的人群。这是因为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状态下,这类人群的消费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被称之为主流人群。从这里我们看到,媒体的传播力不仅仅是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质的问题,或者说是传播质量。不同定位的媒体对受众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女性类媒体、财经类媒体、娱乐类媒体对受众的追求都不相同。但是,只要是真正有效覆盖了目标受众,并产生了不可替代性,就具有了好的传播力。

广告市场也在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媒体的传播力。为什么有的媒体广告收入高,有的媒体广告收入却低?为什么有的媒体广告来源广泛,而有的媒体广告来源仅集中在几个行业?这一方面是广告市场对媒体传播力的“认可”,这种“认可”是由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的。广告商需要媒体的传播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注意力和影响力,他们对媒体的选择不仅在选择媒体本身的传播力,更重要的在选择建立在传播力基础上的广告的到达率,或者叫广告传播力。另一方面,不同的广告商在投放不同类别的广告,关注的是媒体的受众特征,广告是跟着受众走的。因为在广告商眼里,受众同时又是消费者。媒体受众的细分和产品的消费市场细分关联度越高,越能够吸引广告。这说明广告商的媒体选择在验证媒体覆盖的准确性,这是来自市场的检验。

篇6

显示器不是新媒体

自从分众传媒捅破了那层窗户纸,率先在电梯间安装了液晶电视放广告,并把公司整上了纳斯达克,跟进者们便依葫芦画瓢,纷纷抢占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大卖场、大学、火车、医院、药店、银行等人流量大的场所,甚至连厕所里的小便池也不放过。

而投资界也给了这一新发现以足够的追捧,并把它与新兴的各种互联网传播平台统称为新媒体。

对投资者来说,只要是以前没有的机会,都可以称为“新”,但是对营销人来说,如果只是以时间出现的早晚来区分“新”与“旧”,则是缺乏专业视角的。

把电视搬到写字楼里,公共汽车上,就能被称为新媒体吗?难道这台电视与家里的电视有什么不同吗?就因为换了个地方,就麻雀变凤凰了?

实际上,“分众们”所创造的新媒体,不过是对电视媒体的细分。这种细分,在传统媒体里本来就司空见惯,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电视领域里有不同的频道,杂志领域有《新娘》、《钓鱼》这样相当专业的媒体,它们都是“面向特定受众人群”的细分媒体,只不过从来没有以新媒体的名义到风险投资商面前兜售过。

当然,不是说细分传统媒体就没有价值,它们的商业价值甚至要高于现在许多还处于尝试阶段的互联网媒体,毕竟,细分是朝着精准在迈进。

新媒体新在哪里

那么,什么是新媒体?

美国学者Vin Croshie为了定义新媒体,首先定义了两种媒体: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

人际媒体的基本形式是“一对一”的人际对话,比如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技术只是延展了它的速度和范围。

大众媒体最原始的形式则是部落酋长、国王、神父的讲话和演说,随着技术发展,发展出了书籍,报纸、布告板、杂志、电影院、广播、电视、互联网。

在人际媒体中,参与者对交流的内容有对等和相互的影响和控制,而且,交流内容可以针对每个参与者的特定需求和兴趣而个性化。

大众媒体则是把完全相同的内容传达给所有接受者,发送者对内容有绝对的控制。

而数字化通讯技术衍生出的新媒体,比如博客、虚拟社区,则结合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能对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同时,每个参与者,不论是传播者还是接收者,对内容拥有对等和相互的控制。因为沟通与反馈的成本非常低,每个参与者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传播者,于是形成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

新媒体的力量

BBS、博客、播客、虚拟社区的迅猛发展,似乎反衬出传统媒体的迟钝,呆滞,点对点的直接传播和沟通似乎让传统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显得不痛不痒。在新媒体中,只要你的东西有趣、实用,就立刻有一大堆用户做你的义务宣传员,帮你在一个月之内把产品,服务和品牌传播出去,形成你原来用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的口碑效应,

而你所要做的,可能只是搞好研发创新,或拍出一段妙趣横生的视频而已,

相比传统媒体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的广告费,以及不可预知的效果和漫长的等待,新媒体简直就是个天使。

当年淘宝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彻底打败EBAY易趣网,就彰显了新媒体的力量。

当时,EBAY易趣占领着C2C网站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还和几乎所有的主流大型门户网站签署了排他性独家广告投放权,使淘宝网无法在任何门户上投放广告,传统主流的营销传播渠道被彻底堵住了。

无奈之下,淘宝网不得不以口碑和族群传播为主,发动各个论坛有影响的发言者,不断创造各种话题,引导网民注册。

但如果只是靠着一点一点的口碑积累和铁杆顾客的拥护,淘宝网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EBAY易趣的。因为这种以人气为主的集市式网站,本来就是靠一定顾客群基础上的正反馈,也就是说,人越多,人就越多,即所谓的集群效应。照这种模式,EBAY易趣一步领先,将步步领先。

EBAY易趣的先发优势压得淘宝网无法出头。这时,淘宝网推出了支付宝。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在线支付平台真正解决了中国网民的支付恐惧症,淘宝网的用产量和交易量就此雪崩式增长,这个过程中,基本上就是网络口碑在催化。

好口碑来自哪里?还是产品和服务本身。

于是我们发现,传播仿佛走了一个轮回:

在前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形态基本上属于社会学家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乡土社会”。那是一个流动性很低的熟人世界,不但以信息的共享为其特征,而且其成员基本上拥有同一种知识,受制于同一种生活逻辑。在这样的社会中,“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产品好,好口碑就能通过熟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迅速形成。

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加速的生活节奏逐渐切断了乡土社会中的邻里式的人际交流方式,熟人社会瓦解,以前的“远亲不如近邻”,演化成了现在的“远亲不亲,近邻不近”,人们依赖报纸,广播、电视这样的媒体来发表意见,寻找认同。但是,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里,能发表意见的毕竟是少数,于是这些媒体平台几乎成了少数人讲话多数人听的准单向传播渠道,大部分受众只是在被动地接收。

而今天的新媒体好像又走回了乡土社会。IT技术把日益冷漠的人际关系又拉回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只不过这个社区已经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虚拟社区呈现出的特点,居然与“乡土社会”极为相似:熟人世界,信息共享,成员基本上拥有同一种知识,受制于同一种生活逻辑。当然,这里的熟人,只是相熟的一个个网名,现实世界里,他们走在对面可能都不认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虚拟社区里,这个问题不存在。如果有,也是因为你的酒不够香。

新媒体命门

但新媒体低成本形成口碑的这个优点,恰恰也是它最大的命门。因为在新媒体中,企业并不会因为付出了费用,而取得传播的主导权。还记得吗?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播的两头对内容有对等的权利。如果从“有可信度的信息量”角度看,企业方还处在弱势――你一张嘴怎么说得过顾客的千张万张?

因此,企业在做新媒体传播的时候,将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让顾客给自己盖棺定论,这在习惯了给顾客洗脑的企业界来说,简直就是卖身为奴,要知道,在传统的概念中,营销就是一种对潜在顾客群的干预――通过干预顾客的意识和行为,让他购买我们的产品,而在新媒体中,你想干预网民是很困难的。因为“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部分广告主都愿意听到用户对自己产品的意见与建议,但没有几个人愿意其中的不良信息被扩散出去,引起客户群的怀疑与震荡。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强制性的传统广告,因为在那个领地,只有他说话的份,顾客只能被迫地接收信息。

大部分厂家很清楚,如果把产品的评价权完全交给顾客,那么顾客很快就会发现,其实那些产品根本不像广告中吹嘘得那么好,与竞品之间的区别也根本没有厂家自说自话得那么大。

篇7

整合各种媒介形式进行有效传播

在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在变化,媒介环境也在不断多元化。使人吸收资讯的来源发

生改变,以前以电视、报刊为主,现在转向互联网、手机端。人的生活形态的改变从空间角

度来说,人的生活形态空间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碎片化改变。随着整个资讯模式越来越多元化,消费者的选择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在过往的2012 年,我公司的传播也顺应媒体环境和资源的改变,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整合应用了各种传播手段,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除了最传统的电视、户外传播、广播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外,我们还整合了网络贴片广告、微博互动传播、电视剧情植入、公关活动、微电影等多种传播手段,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接

受到品牌的讯息。除了以往让消费者被动的接受硬广告的轰炸外,更增加了与消费者的互动,让消费者在互动中了解公司品牌。

例如:美涛和舒蕾品牌微博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管理;舒蕾和美涛品牌同时植入了电视剧《媳妇的美好宣言》;舒蕾冠名赞助了浙江卫视王牌栏目《快乐蓝天下》;舒蕾联合湖北电视台开展了《甜蜜伴侣》大型选秀公关活动;舒蕾联合新锐杂志、爱奇艺、天涯社区开展了《舒蕾中国校花大赛》活动;美涛品牌开展了《美涛中国魔方大赛》活动等等一系列的传播形式。在微电影方面更是创新性的尝试,拍摄了《让爱成为永远》微电影,这是一个公司员工真实的故事,由公司CEO 吴勇男亲自编剧并导演的一部讲述关于父爱、付出与回报、误会与理解的故事。还邀请了台湾MV 教父级导演林锦和摄影、美术指导,由电影《梅兰芳》美术指导徐连伟操刀。这部电影在优酷、土豆、酷6、搜狐视频等十家视频网站,点击量超过了500 万人次。该微电影在微博上也成为热门话题,以此为主体的原创微博超过300 条,其中100 条微博KOL 转发67000 次,收获35700 多条评论。同时也整合了关于该微电影的新闻报道27 篇,覆盖了300 多家网络媒体,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影响传播人群400 万人次。以上所开展的多种媒体传播形式,基本上做到了花小钱博取最大传播效果的结果。

尊重科学和数据,进行理性精准的媒体预算分配

2013 年,伴随中国数字广告市场的高速增长,多屏融合及媒体传播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合理分配精准跨媒体广告预算,优化广告投放结构,提高广告投放效率,成为广告主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MillwardBrown 的研究,目前在中国传统电视、互联网视频和楼宇视频,三者共同组成了大视频的概念,并取代了传统电视的概念。在这么多屏的情况下,如何整合,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关键是看两个机制:第一条,增加到达率。因为有很多人已经不看电视了,必须用其他的屏来增加补充到达。第二条,增加频次。看到同样的广告,频次在增加,

篇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6.0009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彼得?卡尔?戈德马克撰写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1]。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出发,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2]。从媒介传播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通过新技术,使传播者和受传者发展成为对等交流者,延伸人的感官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媒体形式。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人类物质加工和物质消费逐渐丰盈后,会自然产生内在精神慰藉的诉求。传统绘画作为最为古老的艺术形态,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它融合一系列思想、情感等精神因素,成为传达社会文化和精神内涵重要的信息载体。在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流相对匮乏的传统社会中,绘画艺术品创作多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艺术创作者往往也是艺术消费者。大工业机器时代的劳动分工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品生产状态,一部分手工艺人变成工人,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这种转变使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分离开来,推动了物质商品与精神产品的交换、流通,成为艺术品传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艺术传播研究离不开对艺术符号和艺术媒介的理解。就艺术媒介而言,它“不仅是艺术创作中使用的艺术符号,而且也涉及与艺术作品公共传播相关的传播机构”[3],与艺术传播的进步息息相关[4]。纵观传统绘画艺术传播的历史脉络,其经历了一个实物传播印刷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网络媒介传播的变迁进程。近几十年来,机械复制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现代传媒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传统绘画传播逐步摆脱了报纸、杂志、电视等模拟制式媒介的局限,实现了绘画艺术传播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

一、传统绘画艺术符号和传播方式的转变

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绘画艺术单纯实物式的存在形式,通过艺术信息的数字化转变和数字化传播,实现了“原子”信息与“比特”信息的共存。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为一体的媒介形式,依靠其数字化特性,颠覆了书报等传统大众媒体单向传播的模式,实现了纸质媒体、视听媒体等多种媒体的跨界融合。

(一)艺术符号的数字化转变

信息制作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等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使传统绘画艺术完成了数字化转变和数字化传播。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数码照相机、高分辨率扫描仪可以便捷、准确地将艺术信息载体由纸张、画布等实物符号转变成为可供虚拟传播的图片或视频,通过“0”和“1”的不同组合来传达、存储信息。信息的数字化转换打破了边界的限制,将艺术作品统一汇集,储存于巨大的信息仓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艺术品的命运,使绘画作品变得“不朽”,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最好手段。

由绘画艺术的数字化转变所衍生出的信息复制技术推动稀有、珍贵的绘画作品由小众走向大众,使其成为一种社会共有品,提供给普通群体更多的鉴赏机会,提升了民众的知识素养。同时,数字化的转变打破了传统艺术符号封闭自固的形式,使其处于一种动态变更状态。受众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目的,利用不同的软件和工具,通过嫁接和拼贴的方式对绘画品进行再加工或再创作,以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

(二)艺术符号的数字化传播

在众多审美和文化价值丰富的古代或现当代绘画作品中,很大一部分被保存在固定的博物馆或艺术馆,在特定的时间向大众开放,较少进行世界性或地区性的展览活动。对于众多的鉴赏者来说,亲身经历的观赏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这在无形之中缩小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品鉴成为一种奢侈,湮灭了受众的热情。因此,在实物传播无法满足受众需求的前提下,绘画艺术的大众化传播成为最好的补充形式。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艺术传播领域的应用,影响到传统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以及受众的接受、欣赏方式。首先,新媒体实现了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图形等传播媒体的融合,使得信息表现更为多样,处理、存储更为便捷。其次,数字化的转变使艺术信息的来源逐步多元化和丰富化,现实世界中的任何网络终端可以用作绘画艺术的传播和接收工具。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不受书籍版面的限制和电视时段的约束,更多地被赋予自由选择艺术信息的权利。通过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各种艺术信息资源可以在同一平台实现整合,从而形成一个近乎无限的信息资源库。再者,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现实社会转变成为一个数字空间,受众参与方式也从真实转向虚拟。通过数字电视、电脑或手机等新媒体工具,大众可以实时获知各种艺术信息,足不出户就可欣赏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真正实现了“所想即所见”。

(三)不断融合的媒介形式

“从当前的媒介技术水平来看,新旧媒体的融合是最主要的形式和趋势”[5]。绘画艺术媒介融合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传播主体的融合,二是传播介质的融合。传播主体融合主要是依靠外部力量使传媒组织结合成一个共同体,是各传播媒介组织之间相互竞争和对话的结果。任何传媒企业都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当媒介组织所处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如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资源环境发生改变时,处于生存的考虑,传媒组织往往会迅速完成媒介集团之间的收购和合并。例如,2014年,两家著名的艺术媒体《ARTnews》和《The Art Newspaper》国际版在生存窘境下被俄罗斯的资本收购。

绘画艺术传播媒介融合,一种是指产生融合多种媒介传播方式的新媒体,如集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优点的手机媒体;另一种媒介融合从小范围讲是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从大范围来说是指将传媒组织中不同媒介的传播方式整合到一起,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6] ,以实现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或资源共享。现实社会中与日俱增的艺术网站、虚拟绘画博物馆、艺术类App等全新媒介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搭建的“全媒体平台”扩大了绘画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提升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优势互补,一步步地改变着绘画艺术的传播形态。

二、传统绘画艺术受众的转变

新媒体的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7]。新媒体增强了受众的主体意识,使传统的主客体分离的状态趋向统一,带动了艺术受众由被动走向主动,使传统意义上的普通艺术鉴赏者具备了双重身份。

(一)被动欣赏到主动访问

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以单向的、线性的传播方式为主,而且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垄断信息资源和媒介工具的传播者是传播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对信息的选择和起着决定作用。这种单向性的、以传播者为主的传播模式缺乏对艺术受众的关注,使受众无法在规定的版面和时段中获取足够丰富的信息。“艺术欣赏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必须依赖个人拥有的艺术知识(如美的原理原则、各种艺术品的基本要素等)及艺术史的认识,去知觉对象物的美感价值”[8],对鉴赏者的艺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信息的缺失使普通鉴赏者在品位、感悟艺术作品中难以获得隐含在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意蕴,造成传播效力弱化,进而引发受众审美和情感缺位。

数字化艺术传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发展成为“一对多”或“多对多”。这种传播方式不再是传统媒体单向式的“暴力”灌输,而是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使受众在获取信息时由被动接受转到主动探求,拥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同时,在数字化的艺术欣赏过程中,访问和浏览取代了鉴赏,虚拟经历取代了亲身实践,所有现实社会中的观赏与行走动作也被超链接点击的方式取代。

(二)传受身份的一体化

绘画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包含了传者与受众、艺术创造者与艺术鉴赏者两组关系。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大众传播中,传播关系主要是一种传播者―受传者或传播者―中介―受传者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传播是传播者将主体意识作用于受传者,企图塑造和控制受传者的过程。新媒体实现了传播关系的变革,使传统的“对象化关系”转变成为“交往关系”,赋予了受众更多的平等交流权利。这种转变不仅消弭了传受双方分离的状态,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而且使传受双方逐渐呈现出易位趋势,传统的传播主体置换成为具有多重的、不稳定身份的现代传播主体。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传统绘画艺术经过数字化传播后,传播者会在第一时间获得受众对于艺术作品的反馈和评价,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积极地调整传播策略,对受众的意见进行再评论。信息获取使传播者转变成为信息接受者。从接受者角度来说,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接受者不再只是简单地被动接受信息,自由随意的虚拟空间赋予了受众独立选择的权利。人们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兴趣主动搜索、寻觅艺术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转载或共享艺术信息,表达对艺术作品的喜恶,反馈自己的意见,实时的与信息传送者交流沟通。信息的评论和共享使原本的接受者成为传播者。

(三)艺术受众的平民化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媒介权利的转变,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标准和门槛。报社、门户网站等专业新闻机构不再处于信息资源的垄断地位,传播主体不再单单只是报社的编辑和记者。现实社会中,任何使用新媒体的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大众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思想现状,对既有信息的意见和观点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等新媒体工具传播出去。这些都无疑增强了大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可参与性,使原本只限于特定个人或特定组织的传播主体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绘画艺术传播中,由于传播媒介的限制和经济因素的制约,普通受众很难充分地获取艺术信息,大部分艺术信息接受者一般是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经济地位的“业内人士”。久而久之,绘画艺术中的“大众意见”被逐步边缘化,艺术的法则和审美标准更多的是被“精英意见”所把控。“小众意见”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艺术形式的单一化,甚至造成了艺术与大众生活的严重脱节。新媒体便利、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广大受众突破了“专业人士”的左右,实现了绘画艺术受众由“精英群体”到“平民群体”的转变,在推动受众审美意识提升的同时,将个人间不同的美的评判标准交流和汇集,逐渐产生出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共识。

三、传统绘画艺术传播环境的变革

媒介的数字化转变使绘画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传播空间和自由传播体系。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现实空间转变成为具备全球性及开放性的数字虚拟空间,博物馆或展览馆转变成为站点,参观者转变成为访问者,真实距离转变成为虚拟间隔。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媒介权利的革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标准和门槛,使原本只局限于媒体机构的信息权利转向普通大众,提升了绘画艺术传播的自主性和自由性。

(一)无限延展的传播空间

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和广泛性改变了艺术的存在方式,使得绘画艺术具备了无限延展的传播空间,改变了传统绘画古与今、中与西的艺术格局,创造了一个“零距离”的艺术舞台。对艺术信息的者来说,地球上任何两点的距离,在互联网上是一致的,任何一件经过数码处理的绘画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到世界各地,任何一个微小的绘画展览或艺术活动会在第一时间成为世界性的事件。

对艺术信息的受众来说,新媒体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新媒体网状式的终端分布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缩短了大众之间的距离,使世界上不同地域、民族、肤色,乃至于不同信仰的人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同时的在场和交流。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通过信息终端在网络空间中自由穿梭,“既可以在各种公共数据库、图书馆、专业论坛和愿意提供帮助的私人中间检索自己需要的电子资源,也可以向他们提供资料、传送信息或提出建议”[9]。新媒体利用全球化网络,使艺术传播真正跨越了时空的隔阂,实现了艺术讯息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二)自由开放的传播体制

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艺术传播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依靠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另一种则为实物展示。在大众传媒中,“统治者”是艺术内容的主要控制者和传播者,所有的传播内容都需要经过记者、编审严格的“把关”,受众只能接收到小部分信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媒体的传播是一种信息缺失的流通活动。传统绘画艺术的实物展示的传播方式要求展示活动必须在现实空间和场所中举行,这就意味着传播者需要相当深厚的经济实力和精细化的运作机制。此外,社会地位、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都有可能成为绘画作品传播的重要阻碍。

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艺术传播摆脱了外界条件的限制。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传播者不需要过分重视现实世界的规则,不需要受到绘画展示场地和宣传费用的困扰,只需要将绘画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上传到网络空间中,就可以实现绘画作品的无限传播。同时,新媒体“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及现代媒体生态的权力关系”[10]。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受众拥有更大的民主和自由权利,不仅可以决定自身需要观看的艺术信息,而且能够随时随意地信息。尽管网络环境下媒体“控制”和“把关”依然存在,但庞大的信息容量和受众群体使“把关人”的地位遭到削弱,媒介权利开始由“统治者”转向受众。这些转变突破了统一的、自上而下的管制手段,构成了绘画艺术自由开放的传播体制。

(三)相对经济的信息渠道

新媒体传播大大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组织运行成本,具有更为明显的经济优势。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摆脱了专业媒介机构的垄断,使大众拥有更为自由的艺术信息权利,能够“达到传播覆盖的最大化、产品差异的最大化以及平均成本的最小化,扩大了传播行为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11]。

新媒体的出现为差异化的艺术信息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新媒体利用“窄传播”的方式,在分析受众的审美品位、兴趣爱好的同时,将信息投送给特定群体,以满足受众的个性需求,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同时,新媒体传播跨越了空间和时间限制,使大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图像、声音、视频等相关信息。新媒体依靠超链接技术,将文字、图像等原本分属于不同传播渠道的信息整合为同一平台资源,使受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再固守于一种文本形式,不必局限于传播媒体版面和时段的束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空间中有目的性地搜索信息,查找相关内容,获得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报道,降低受众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

四、结 语

篇9

自媒体传播时代对公众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信息海洋中肤浅信息泛滥、虚假信息横行、安全信息失窃等现象,社会公众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信息观。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在海量信息交流中学会伦理坚守、交互信息分享中坚持理性消费、文化信息传播中注重信息安全这三种培养策略。

关键词:

自媒体传播时代;媒介素养;信息观;观照与培养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提出,最初目的是为对抗由电影普及所造成的流行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①在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多都是遵循与参照西方的发展模式。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频繁,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范式——交互式传播,尤其是基于Web2.0技术以微博、微信等社会网络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更是将互联网的交互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使之成为一种参与式媒介样式。开放成熟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与复杂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使得公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选择中茫然失措。信息传播的复杂与多变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公众对传播信息的选择权和认知能力,社会公众媒介素养信息观教育时代来临。

一、自媒体传播对公众媒介素养培养提出新要求

自媒体(WeMedia)是分析博客发展时引入的一个概念。丹•吉尔默(DanGillmor)在其著作《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中首次提到。书中对“自媒体”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开放性、易用性、高时效、互动性强是其最显著的特点。”②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最早涉及自媒体研究的当属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他认为,自媒体是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核心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但是他并没有定义何为自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只是概括了自媒体具有自主性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快、应用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难等特点。③“自媒体”与“自媒体传播”是在特殊的政治、文化与技术环境的背景下产生的,预示了数字革命对空间、权力和政治所带来的解放,猛烈冲击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展示了令人激动的新发展新趋势。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不仅撼动传统大众传媒的发展格局,也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数字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人类进入到基于公众对于传播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为核心的以“用户中心”或者是“去中心化”的自媒体传播时代。自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信息传播多元化的时代,引发了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在现代社会,媒介素养已然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世界各国都不断地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媒介素养。进入自媒体传播时代,伴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传播环境的新要求。其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对公众信息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媒体单向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传播发展的要求。技术的支持是媒介形态演变的强大动力,同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深刻改变着媒介的观念和公众的需求。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使得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交互信息传播走上历史舞台。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自媒体传播的核心是公众对于传播信息的自主选择与共享。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传播环境下,公众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知识,还需要了解在信息载体中高效提取自己所需信息的传播知识。可见,自主交叉互播的传播方式对公众传播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内容的生产对公众制作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是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进入自媒体时代,知识生产方式发生转移,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众自主信息内容的生产逐渐兴起。相比较传统媒体条件下的个人言论发表层层受阻,自媒体的兴起大大改善了公众公开发表言论的被动局面。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都成为人们意见表达的公开疆域。这种现象喻国明先生称之为“全民DIY”:“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而所谓基于网络的内容生产DIY,其实就是全民出版、全民传播的意思,它是一种全新的内容生产与消费的生产理念与消费模式。④事实上,在现实的网络世界中,“全民DIY”现象无处不在,但也有其弊端,需要对公众在自主信息内容生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公众自主信息内容生产重要场所的微博,侵权现象就不断发生。例如2010年3月,著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所发的一条微博被张发财指为抄袭其前一天所发的微博,引发舆论关注,诸多网络大V参与其中,这使得自主信息内容生产中公众制作信息的能力被提到重要议程。

传播信息的便捷对公众的信息辨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公众对媒体信息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媒体传播内容的品位、价值所做的判断上。这样一种判断与选择不仅有着“即时”的作用,更有着“延时”的影响,即对于个体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将产生长远影响。⑤进入交互式信息传播时代,依托于互联网传播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的自媒体,其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分享信息的便捷性,这就要求公众具备更高层次的辨析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点对多的网状模式。同时,不同的载体之间信息发送路径完全没有技术屏障,这使得公众分享传播信息具有快速便捷的特征。这种便捷传播信息的功能在方便公众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公众随意的转发与链接,使得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无从保障,各种虚假信息充斥网络,这就对公众的信息辨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的观照

自媒体传播时代,信息技术通畅,资讯高度发达,快捷便利的阅读与方式给公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公众对媒体的依赖感加大。社会公众虽已具备获取、分析、传播和使用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能力,但随着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的变革与信息平台的更迭,面对海量信息的公众仍会不知所措、无从选择。因此,树立正确的媒介信息观迫在眉睫。

(一)自媒体传播时代公众的信息歧途媒介教育重在启发公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求达到高度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⑥自媒体传播由于难以监管、疏于监管,加之传播门槛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公众面对信息海洋中的肤浅信息、交互传播下的虚假信息、文化融合里的非安全信息时无从应对,步入信息传播的歧途,缺乏对信息传播的批判意识,直接制约着健康的媒介素养信息观的确立。1.信息海洋中的肤浅信息泛滥在信息社会,信息量正以指数函数的速度增加,人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信息便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尤其是交互式传播手段的实现,使公众得以利用微博等交互式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大量传播。在庞大复杂的信息传播网络中,海量信息传播也意味着肤浅冗余信息的大量存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半小时前的信息,也许就变成明日黄花,过时信息大量沉积于传播网络中。肤浅、媚俗化的信息传播更成为自媒体传播中的顽疾。为了提高点击量,社交网络平台中充斥着不堪入目的照片、粗俗的话语、攻击他人的言论,这不仅严重影响着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加工速度,还大大增加了用户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的难度。2.交互传播下的虚假信息横行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传说中玛雅人预言的2012年“世界末日”的来临曾成为焦点网络事件,从淘宝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业的“末日抵押”,这些荒诞不经的虚假信息已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甚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虚假信息是其生产者出于某种损人利己的目的而故意制造出来的。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平台由于其传播的即时性、分享性更容易成为虚假信息传播的帮凶。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虚假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明显的“蝴蝶效应”,某种集体认知一旦形成,将很难被打破,桑斯坦将其称为“信息流瀑”。信息得到不断强化之后,形成群体认知,对于任何个人来说,这种群体认知都代表了无形的群体权威。群体共识以权威信息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迅速散播,“流瀑”一旦形成,反对声音就显得比较微弱,⑦就算证实是虚假信息,也很难完全阻止其危害性传播。3.文化融合里的安全信息失窃全球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的不断革新,信息传播已然迈进全媒体发展、全方位传播的时代。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进步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文化信息的交流能力在广度、宽度和深度上得以提高。媒介网络的空前开放,使得安全信息失窃、泄密现象在文化融合中逐渐显现。在自媒体传播时代,信息安全成为更大的隐患。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会使人们有能力探究别人的隐私信息、窃取企业的商业秘密、打探政府部门和军队的机密,而在跨文化传播中,信息安全现象升级为国际问题,影响力大大超过热传媒阶段。⑧除此之外,公众自主内容的生产与聚合,通过自媒体传播与分享平台使得被动性泄密也时有发生。信息歧途在网络世界普遍存在,自媒体传播特性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公众在点击、转发、共享的刹那间,信息歧途行为就可能随之发生。随意传播信息导致整个网络文化品质得不到有效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社会公众必须对媒体信息有选择地识读、理解、记忆,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二)自媒体传播时代公众的信息素养1.信息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观信息时代到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种财富和生产力。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要求,主要指的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必须以信息资源为依托,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抓手,核心在于要求人们准确、全面地掌握和利用信息资源,协调好人口、资源与发展的关系。正确的信息获取可以使各门类信息及时有效地交流与传播,加速物质、资源、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生产、科技与商贸的增值,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目标实现随时随地获得、和分享信息资源,将网络公共资源转换为有益个人发展的信息。可持续发展信息观是鼓励社会公众发展个人能动性的信息观,是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信息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转型期社会呼唤和谐发展的信息观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历史的机遇期与矛盾的凸显期。随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在社会结构中国家、组织和个体之间关系的转变,社会传播环境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型。传媒作为国家控制的重要工具,在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已经无法发挥以前“强效果论”所论及的社会控制作用。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自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公众逐渐摆脱传统单一传播模式中被动的信息接收,获得信息接受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在以往的传统媒体里,信息是否传播、何时传播、如何传播都要由媒介组织来决定,而自媒体信息传播权则由个人控制,信息传播自由度大大增加,获取信息手段逐渐多样。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公众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平台,从自己的利益、价值与信仰出发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辩论形成民意的表达,这样的民意表达“来源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偏好,而是私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公开讨论”。⑨只有如此,才能杜绝“信息流瀑”,促进理性、和谐的信息观的形成,促进社会价值统一、社会共识与文化认同。3.媒介社会要求培养文明发展的信息观在传播媒介融合发展、信息传播快而广的媒介社会,培养公众媒介素养中文明发展的信息观,已成为国内外素质教育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文明发展的信息观的素质教育应重点强调“科学”与“人本”的平衡。所谓“科学”就是公众需要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限地发现、探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所谓“人本”就是公众需要树立人本的信息观,进一步要求对信息进行人性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处理,尤其是以积极安全的信息造福人类,避免信息传播给国家造成损害。在当今媒介融合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传播时,只有将信息观的“科学”与“人本”双重要求纳入到媒介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中,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与时俱进与社会文明发展的使命。

三、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的培养

在自媒体传播时代,影响公众媒介素养中信息观的因素涉及媒介环境与科技发展等多方面,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的复杂系统。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科技传播技术的交融,需要从整个社会宏观环境层面考量公众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观培养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需要发挥公众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公众预存知识积累的前提下进行信息传播行为的善意引导与规劝。海量信息交流中学会伦理坚守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普遍运用,信息伦理问题日益凸显。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公众直接参与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再加上监管的不及时、不到位,在信息交流中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道德伦理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规避与减少自媒体的消极影响,构建和谐健康的文化传播环境是当前自媒体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可是,外部规范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公众只有在信息互动交流中学会伦理坚守,在泛滥化感性信息空间里进行解读和导航,才能正确认识事件或产品信息的全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划分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⑩自媒体出现伊始,公众基于人类本能的冲动,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充斥其中。在自媒体文化传播中,伦理价值的缺失导致文化走向庸俗、芜杂和颓废。当自媒体已然成为全社会接受的信息传播平台,应该向着更高级别的需求发展。公众在信息互动交流中应注重人文关怀及伦理坚守。人文关怀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健康发展作为报道传播的价值取向。交互信息分享中坚持理性消费在网络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社会生产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消费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应运而生。信息消费是社会信息生产和交流过程的延续,是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内容和再生信息等基本环节所构成的社会活动。而公众获得、认知和利用信息的来源主要由媒体提供。新媒介技术条件下,媒介组织复杂化、信息源多样化,经过自媒体传播进行信息的交流分享更增加信息传播的复杂性,空前海量的信息对公众的信息接收与解读能力提出了考验。信息传播由静态延伸到动态,由二维延伸到三维,传播速度光电化、传播内容多维化,所有这些,导致消费活动中阅读载体电子化、再现形式的多样化和信息消费互动化,导致公众在面对众多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时解读能力与批评能力下降。这就要求公众在信息分享中必须坚持理性的媒介消费观,无论是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还是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都需要遵循“三品”原则。所谓“三品”原则即媒体信息应具备“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

只有坚持媒介信息的科学性、文化性和教育性,才能使得公众能够在“信息流瀑”中不迷失,从而获取真实的、有利于公共意义空间形成的信息。文化信息传播中注重信息安全全球化的技术革新使得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文化传播的速度逐渐加快、文化传播的范围逐渐扩大、文化传播的渗透性逐渐增强、文化传播的影响力逐渐提高。自媒体是公众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和平台,在文化信息传播中越来越重要。公众在享受自媒体传播带来的丰富文化的同时,也需要警惕传播中的信息安全。自媒体由于其快速便捷性与互动分享性,在文化信息传播中表现异常活跃。网络交互平台的信息随意传播,公众个人隐私、企业商业信息及国家安全信息在互联网随处可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在文化信息传播中必须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强化信息保密原则,保持谨慎态度,从根源上杜绝信息泄露等危害信息安全的现象发生。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媒体;传播力;话语权

传统的媒体定义是具有广播、印刷等多种形式且制造、传输大量内容的传播组织。但更丰富的定义,则涵盖了流行文化(电影、电视剧、音乐、动漫)和新兴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站、移动媒体)的内容。要找到提高媒体传播力的途径就需要找到影响其传播力的关键要素。

沃尔特・李普曼曾提出一个被多数媒介研究者接受的观点:媒体的力量主要依赖于(1)一定时间、一定问题上媒介的可靠性;(2)受众感受到证据的矛盾程度;(3)某些时候个人认同媒介价值的程度和大众对引导的需要。一般来说,当媒介可信度越高,证据矛盾程度越低,个人认同媒介的价值观并且在受众亟需引导时,媒介经常显示其力量。因此,这里的关键词是可信度、认同感和需求。也就是说,媒体能够巩固并发挥自身影响力的根本是它对公信力的重视以及对价值观传播的热衷。而这些归根到底其目的就是为了赢得公众,赢得话语权。

为了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更多的公众青睐、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媒体需要在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和提高服务性等方面下工夫,而这也正是赢取话语权的四个最核心的要素。(1)信任感。媒体要对大众和社会发挥持久的和根深蒂固的影响,就需要让受众将其视作获得信息的正确途径。而这就要求媒体提升自身的可信度。可信度既包括媒体的公信力也包括权威性。赢得公信力的根本是受众的信任――对媒体在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方面的信任,这也是媒体自律的原因所在。权威性代表媒体对自己所谈论东西的信心。权威性既包括发出权威的声音,让更多有威望的各行各业的专家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包括不断地塑造信誉,让媒体形成良好的形象。信任感的取得既需要时间的考验,也需要媒体的自律。(2)吸引力。吸引力与认同感相关联。认同是吸引力的关键部分。一个人如果对某种团体或者某种言论乐于接受,那么他就会喜欢这种团体并容易接受其影响。认同感是媒体对读者产生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也是媒体赢得话语权的关键所在。(3)依赖感。对媒体来说,受众对媒体的需要非常重要。媒体的这种被需要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息来源上,另一方面是对一些问题的解读上。也就是说,受众由于自身在知识、视野方面的局限性,以及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所以他需要通过媒体来获得关于外界的新的消息和对于某些问题的答案,这就产生了受众对媒体的依赖感。比如,人们习惯在每天早上阅读报纸,收看电视,或是打开电脑浏览网页。社交网络更是强化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人际互动的习惯,有些人甚至成为了“微信控”、“微博控”,只要有时间就刷屏看微信和微博,这些习惯是人们对媒体产生了依赖感。(4)服务性。媒体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它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表现在他不仅报道主流社会,也反映亚群体的真实生活或呼声。比如越来越多的媒体将视角聚焦于百姓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环境、食品安全,关注人们的就业压力、上学困难等问题,与此同时媒体会开放公众互动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某一话题的讨论中来,关注大众的心声,为大众服务。

媒体和受众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消费与需要的关系。大众通过消费(消费时间或是金钱)获得信息、取得情感依赖并建立与外界的联系,而媒体通过报道准确的、有公信力的信息促进大众对某一方面的消费。因此,媒体想要获得较为持久的话语权就需要保持自身的信誉,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尽可能地从社会效益出发而不是从经济效益出发,尽可能地维持自律。只有当媒体对受众忠诚度的渴求超过了一切短期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媒体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并保持强势。

参考文献

[1] 戴维・帕雷兹.美国政治中的媒体内容与影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