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学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张静 班永宏 仲立新 单位: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晨光医院职业卫生办公室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工作场所空气中锰浓度检测情况对3个企业25个电焊作业点空气中电焊尘和锰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进行检测,电焊尘浓度为0.75~4.289mg/m3,11个点超过国家有关标准(4mg/m3);空气中锰浓度为0.04~0.49mg/m3,9个点超过国家有关标准(0.15mg/m3)。工龄对尿锰水平的影响按职业接触工龄分组后,接触组各龄段尿锰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尿锰浓度有随着工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10年以上工龄组尿锰浓度显著高于5~10a工龄组和<5a工龄组,电焊作业对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接触组作业工人血清中CK、α-HBD、和LDH及心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主要有窦性心率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电轴左偏、低电压和高电压。电焊作业对血压的影响接触组舒张压(65.93±10.12)mmHg,对照组为(72.32±14.8)mmHg,接触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收缩压为(113.1±12.7)mmHg,对照组为(110.5±12.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接触组为4.44%(6/135),对照组为3.62%(5/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电焊作业对心电图的影响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为31.1%(42/135),对照组为16.7%(23/138),接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率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电轴左偏、低电压和高电压,说明电焊作业对职业性人群心脏功能有显著影响。吸烟对接触组与对照组心脏功能的影响表3结果表明,接触组吸烟人群血清中CK、α-HBD、和LDH及心电图异常率与对照组吸烟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不吸烟者心脏功能指标与对照组不吸烟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触组和对照组吸烟者的各项指标与相应各组的不吸烟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吸烟对电焊作业人群心脏功能的影响无协同或拮抗作用。饮酒对接触组与对照组心脏功能影响结果表明,接触组饮酒人群和不饮酒人群血清中CK、α-HBD和LDH及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与对照组饮酒人群和不饮酒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触组和对照组中的饮酒者的各项指标与相应各组的不饮酒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饮酒对电焊作业人群心脏功能的影响无协同或拮抗作用。
由于电焊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较为复杂,包括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电弧光、有毒气体等,会造成电焊工尘肺、锰中毒、焊工金属热等[1]。本调查发现,电焊作业人群体内锰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电焊作业能降低职业人群的舒张压,影响心肌酶谱的CK、α-HBD、LDH水平,心电图异常率增高。这可能是锰在体内作为某些酶的激动剂,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长期过量吸入会造成中毒。实验研究表明,锰有心血管毒性,可引起动物心收缩功能降低和血压下降,主要出现在急性和亚急性实验[2]。锰可以阻塞钙通道,使细胞兴奋时钙不能内流,引起兴奋收缩分离,导致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电焊作业人群心肌酶谱中的CK、α-HBD、LDH发生变化,提示锰可能影响抑制心肌细胞内酶系统,引起心肌生物电改变。综上所述,电焊作业体内锰水平会增加,可能对心脏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对从事电焊作业的职业人群要加强心血管系统的监护[3]。
篇2
【关键词】简析汉语文激发创新意识
创造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体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精选一些材料和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一番发现和创新的实践过程,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搞好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所以说离开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即便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也难以形成新的创新能力;更何况语文作为思维的工具,对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语音、字形、标点、、速记法、修辞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应让学生学会积累,如背诵名篇佳作、名言警句、古诗文中的文言实词。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多看一些书,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有空时多翻翻字典,例如,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查字典,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最后引导他们厚积薄发,进而去应用这些知识,然去获取新知识,在应用所学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创新。
二、鼓励质疑求异,激活创造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教会学生质疑求异、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只有质疑,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同时,也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促使他们主动的探索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独创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诱发创造兴趣
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个“乐”就是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激发创造力、发展智力的催化剂。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曾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巧妙运用导语法。
在教学中,常采用名人名言、故事、歌曲、视频等形式设计导语,效果较好。如:在讲《致女儿的信》中,我这样设计导语:“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这样的话会让学生学生思考:爱情的真谛是什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辩论法。
课堂辩论是使学生与被动变为主动参与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辩论可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仅满足于知其然,而且能引导他们探索其所以然,进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发表见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辩论可是正反双方勇敢、自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实现的。
3.现代教学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教学形象逼真,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变枯燥为生动,变静态为动态,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展示,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把语文课知识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思维,充分地进行想像、分析、综合、推理,从而实现有效的知识积累和储备,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于三尺讲台之上,居高临下,是权威、导师、支配者;而学生是观众和听众,是服从者、被动者。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场所,而且是教师自我发展完善的阵地,教师应和学生共享学习中的快乐和困惑,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又经过独立思考解决了问题,让学生多体验创造的快乐。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由,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开拓精神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我随时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不断强化,是学生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从思维障碍中冲出来,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表现和发展的机会。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注意非智力因素
篇3
【关键词】高中汉语文新课改多媒体合作学习
新课改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我们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汉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对传统教法认识有偏差
我们常说“除旧立新”,一个新的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理念的完全背弃。这一次的新课改也是如此,虽然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力求新的同时,也应该不要忘记一些好的传统教法,特别是在汉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教法。更何况新课标中并不是排斥这些方法的。那些认为在新课改环境下一切都要创新的想法实际上都是不了解教学规律、不了解新课改的特点的。这些应发扬的传统教法有如下几种。
1.多读
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事实上,《普通高中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也总结了一条汉语文学习的规律性的结论:“汉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阅读,没有捷径可走。”诚哉斯言!而多读也是我们传统汉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古人早已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验之谈都体现了多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显然,仅靠课本里的几篇选文来培养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新课改建设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并开设了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到更多的篇章,我们仍需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当然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也是最终的目标,但在高中教育中,多读至少可以起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当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本时,他们也能在阅读中比较各种表达方法的优劣,从而使自己的表达更多样化、更流畅。更重要的是在广泛阅读中,能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人生,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因而多读仍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比如通过交流读书心得、举办读书讲座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多读,学生还可以按读书多少在《模块学习分项记录与评价》中给自己自评等级。多读如此重要,因而我们在新课改中仍需大力地提倡。
2.多背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事实上,这也是古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名人也对此有很深的体会。郭沫若就曾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财富了。”可见,背诵确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得到了培养,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名篇后,相信不用多分析各种语法、词类活用的现象、各种特殊句式,学生都能在反复涵咏中认知和理解文本。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要破除的旧教法是那种死板的文言知识的传授,是那种脱离语境梳理语法、句式用法的方法。新课标是十分提倡多背的,它提出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多一少”,即“重视多读,努力扩大阅读面,少做脱离了课文语境、所谓梳理规律、机械操作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多读与新课改并不相违背。
以上两种传统方法可谓古已有之,它们的效果也很明显,可谓是汉语文教育中的常识,可是有的时候常识却是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特别是在汉语文教育中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二、关于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在导入新课、讲授课文、总结练习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几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多媒体成了一种装饰门面的标志,实际上是打着新课改的旗号,行形式主义之实,对整个课堂的改变并无裨益。二是过分依赖多媒体,多媒体在课堂中随处可见,仿佛没有多媒体就上不成课。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一种工具,工具是为人所用的,而不能让人变成工具的奴隶。对此,很多老师也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他们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
三、关于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资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以此为标准来该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1.小组讨论不等于小组合作,没有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小组讨论式的群体学习行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2.缺乏教师指导的“合作”学习不会有好的效果。
3.合作学习不能用得过滥。合作学习方式的选用应根据学习的内容和难度而确定,频繁、无价值的合作不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容易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浅尝辄止,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
篇4
(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含义
极力倡导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认为:“案例教学应在每一个案例后的问题中都有一固定的讨论题,案例后的问题是由每个案例的作者撰写,其指导思想是它们都像同心圆。最中心的圆—微观问题—仅仅着眼于正在探讨的案例以及它反映的困境。下一个圆—中观问题—着眼于案例与语境的关系,有时会将事实稍作改变以观察做出的决定是否一致。最抽象的层次—宏观问题—着眼于诸如真理、平等、责任和忠诚等等主题。如能使用得当,在任何情况下,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堂课的时间之内将讨论从个别引向普遍。”[1]属于人文科学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新闻专业各问题的答案学生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和频繁地与这些问题打交道是得不出合理的答案的。可以这样认为,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新闻学专业课程各种特定案例的讨论、分析、判断,培养学生新闻专业精神和新闻专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各种资料,分析、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地实践,使学生逐渐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确立自己的专业精神。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新闻技能与培养新闻专业精神。我国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新闻学基本理论和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具有从事与媒介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出色的专业记者、编辑和摄影师等新闻从业人员;二是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精神,用艰苦的工作、勇气和独立提供的事实、信息和思想的方式获得公众的信任,服务于社会,这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新闻技能与培养新闻专业精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设立“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时宣称:“案例教学将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才能的训练,学生将有机会检验自己在采编、伦理、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度与广度。”[2]新闻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人文科学,要为新闻传媒业培养决策型与应用型人才,要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与新闻工作环境,在面临复杂的新闻传播问题时能正确果断决策,运用研讨式案例教学加强对他们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掌握解决新闻传播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就尤为重要。第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为传统的新闻教学增加一个新的向度。我国传统新闻专业教学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习这两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仅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习这两种传统教学形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高校新闻专业的教育教学要求。美国学者菲利普帕特森和李威尔金斯指出“案例研究对于研习新闻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设立“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时宣称:“奈特案例研究开端是新闻学院的新探索。我们长期以来擅长于训练研究生的报道与写作技巧,而案例教学将使传统的新闻教学增加一个新的向度。”[4]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将成为新闻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选择,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拉近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缩短学院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第三,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有助于消除教学方法上的一些误区。我国新闻学专业普遍设置的核心课程包括新闻采访和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布局和平面设计、新闻法律和政策、专业标准和道德规范、研究方法、新闻史和新闻评论、媒体融合等。研讨式案例教学方法也被普遍运用于这些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但目前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认识和操作误区,比如将研讨式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等,甚至有时候会把引用案例和案例教学混同起来,即教师先传授新闻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再例举具体案例予以印证,以便使学生能理解与掌握这些新闻知识。新闻学专业课程的研讨式案例教学则是以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生动的案例为起点,以研讨、分析问题为贯穿,以寻找答案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理论逻辑
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方法论工具,只有明确以某种教育理论作为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实践基础,形成科学的教学观,才能自觉进行教学改革。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主要基于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缄默知识理论等教育理论。
(一)基于欧美经验主义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研讨式案例教学法源于“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一经验主义哲学和“能力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承更重要”的实效主义理论。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思想来源最早可追溯到启蒙运动之后盛行于欧美思想界的经验主义教育哲学及其激进分支——实效主义。研讨式案例教学法贯彻“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一经验主义教育哲学理念,即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物观察为导向、以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理念;反对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反对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经验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学资源必须来自于现实世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就应来自现实世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调知识的真实性、实践性和经验性。实效主义教育哲学不仅强调知识经验和知识实践,而且关注知识的实际效用,认为能力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承更为重要;实效主义教育哲学也强调教学应紧扣社会生活,因为“教学即生活”、“教学即成长”、“教学即经验改造”。教学资源应来自真实的社会生活,教学过程也应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重构自己的经验世界与专业知识。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强调以真实记者和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模式,通过真实场景强化注重实际的特征,展示新闻理念和原则如何体现在真实环境中,探讨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哲学问题和各种争议。研讨的案例的真实性是为了在课堂与社会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通过真实案例来体验真实的新闻环境。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早期经验主义教学哲学一脉相承,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外部力量强加)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意图驱动的自主建构过程。自我学习行为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从而建立起新的意义结构,并对今后的行为产生影响或制约作用。建构主义认为,交流是自发的并可自行做出选择;知识并不是人们所发现的客观存在,而是社会的产物,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而获得的;知识是语境化的,人们给事件赋予意义是在特定时间、地点、社会背景下进行交流派生出来的,对事物的理解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自身的经验;理论并不是用来发现真理的客观性工具,而是有助于人们创造新的知识,指导人们应该观察什么,如何理解自身的经验。这种意义建构包含三种模态,或者说三个层面:一是解释或者读解;二是道德感和得体的行为;三是行动中的能力感。也就是如何理解事物(阐释);哪些是应该做的(道德);如何去做(能力)。反过来,学习者的行为也强化这些意义结构——阐释、道德和能力。学习过程中,学生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对所探讨的学习主题积极发表意见,这一意义结构不是群体成员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长期以来群体成员学习行为的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出现的是阐释的规则——即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不管探讨的是什么题目,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争论,说服对方。在这一教学情境之下,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会产生一张关系网,这张关系网为每个成员建立意义结构提供了条件。同时,每个成员建构的意义结构会影响其他成员的意义结构,或是和谐一致或是矛盾冲突。具有“研讨式”特征的案例教学为每个成员获得新闻学相关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了生动境景,是获得新闻知识的最佳途径。
(三)基于“缄默知识”理论的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
人们具备的知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也就是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能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另一种是缄默知识,这是一种非系统阐述的知识,比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我们总是意会地知道,我们在意会我们的缄默知识是正确的。”[5]匈牙利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不可言传的,只有在实践中形成、应用、检验和修正。正规的教育渠道难以传授缄默知识,只能通过学习者在实践中摸索、顿悟来获得,或者同行之间在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讨论中来获得,从而把一般意义的知识、技能在个性化、实训化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缄默知识。就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而言,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学生习得缄默知识的最佳方式。发现一种称做“Know-what”的知识而不知道如何运用,其实不能叫做真正地拥有这种知识。如果没有缄默知识的参与,“Know-what”的知识就得不到有效的运用。因此缄默知识是知识发现与知识运用的中介和桥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情景“类比”或“再现”就能激发和应用。但是“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利用。”[6]在新闻学专业课程学习中,有些学生总会在一些相同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因为与显性知识相比,这种缄默的认知模式与学生的行为具有更大的亲和性。研讨式案例教学也是一种证伪主义教育哲学理念,即遵循“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经验改造的过程,是纠正错误的缄默知识的过程。
三、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模式建构与环节优化
(一)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结构模式
模式是对存在的结构和过程进行的一种简约化的表达方式,它将相关要点联系起来,模式一旦被建构就可能成为一种操作规则。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模式建构就是对教学的结构与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缄默知识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获取必须依赖一定的情境,因此,新闻学专业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应围绕具有高度情境性的案例来建构教学模式与实践。模式如下图。教师主导型结构模式通常是在学生不具备充足的知识积累时采用,主要适用于新闻传播理论与新闻史等比较抽象的新闻课程;师生互动型结构模式通常是在完整的知识单元结束后在课堂内进行,主要适用于新闻法规与伦理等课程的需要;学生主导型结构模式教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进行点评,给出实际解决方案与示范,主要适用于新闻实务操作课程。在各种具体的新闻学项目中,研讨式案例教学都要坚持“怎么办”和“为什么”于一体的教学理念,锤炼新闻职业所需的采访、研究、写作、编辑、平面设计、图表绘制、多媒体制作等技术和媒体实用知识,同时解决“为什么”这个容易被遗忘的重要问题。
篇5
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曾说:“改革中国的新闻教育,首先要对新闻学有一个开放和诚实的认识: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①基于这一认识,他在上《新闻采访写作》课时,尽量采用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快速、清晰、准确、深入的高质量的采写报道能力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他的课堂上,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不是老师问自己“我今天要讲什么?”而是问:“我的学生今天该做什么?”他把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称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我国新闻媒体经历了多年的粗放型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而新闻专业招生规模不升反降,面对这种情况,院校的新闻教育应重质而非重量。提升新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新闻人才,更需要新闻教育工作者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一、当前高校新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部分老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校主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新闻单位的职责,应该由新闻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只有在新闻单位的锻炼才叫新闻实践,在新闻单位实践期间所采写和发表的稿件内容才是新闻。这种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也和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有关。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分数决定升学、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现实,使我们的学校,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或无暇顾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现象到大学也依然没有改观。
然而,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实践教学的建设带来了误导,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认识偏差,致使学生认为校园里没有新闻可以采写,在上课期间也就没有实践的必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假期也不到新闻媒体实习,就等着院校的安排。怎么样才是新闻实践,新闻到底在哪里?而实际上,时时处处有新闻,处处时时可实践,新闻就在我们身边,锻炼的平台就在我们眼前。其实,院校里面有许多值得采写的新闻,而且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新闻媒体,这就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舞台。同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到媒体实践。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又缩短了在媒体正式实习的适应期。
2.实践教学经费的缺乏
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就要有经费的支持。请专家学者到校园开讲座,送学生到媒体实习,带领学生到实地采访,学生办报纸、搞新闻摄影等都需要经费,而很多学校在经费上又严重不足,更缺乏实践经费,所以学生不能出去实践,甚至还存在着广电专业没有摄像机、编辑机,新闻专业没有照相机、电子采编系统等。新闻专业相关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部分学校开设了新闻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的缺乏使得实践教学基地流于形式,而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匮乏
这是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中最为关键和突出的问题。我国高校的新闻学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当然在实践教学方面就难以有所作为和突破;还有的教师既没有系统学过新闻,也没有从事过新闻工作,就上课讲授新闻;更有甚者,有的大学没有教师,便让文学院、中文系的教师改行教新闻,其结果是教师抱着书本讲,学生抱着书本听。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编辑和记者是如何采写新闻的教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弄明白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在美英等处于全球新闻业发展前沿的国家,情形却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强调新闻学专业教师的新闻从业背景。比如,全美新闻院系里几乎所有教授新闻实践课程的教师都有新闻从业的职业经历。
4.实践教学管理的不规范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高校实践教学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高校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同时,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另外,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沿用已久,而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改进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新闻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总体来说,笔者认为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明确新闻实践意义,培养实践意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在新闻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让学生明确新闻学是应用型学科,新闻学习应为实践服务,新闻应为传媒改革服务。新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只研究理论,那么该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实践。这点也应一直贯穿于新闻专业课程的学习始终,无论是从事新闻业务还是从事新闻研究,都不得脱离实践。
其次,明确实践的真正含义。在新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师生都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对实践的理解却比较狭隘,认为会新闻的采写编等实务能力就是实践能力的全部,其实实践性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关注。新闻就是通过专业操作能动地再现客观现实世界,如果没有对社会、民情的关注,采写能力再强也不会产生优秀的新闻作品。这首先要求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新闻业和社会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能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并能将自己的观点及时形成教研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明确实践性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此外,我们有些学生在选读新闻专业之前并未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入学后就出现了新闻专业学生不看新闻的现象。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接触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 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闻职业荣誉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兴趣。
再次,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意识不等同于理论对实践的被动盲从,否则难以指导实践和适应时展。新闻理论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新闻媒体的需求作出正确的预测与判断,如准确判断网络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状况,或大传播时代的新闻传媒人才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修正培养目标,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适应未来的各种变化,也一改当前新闻教育在传媒界被动、滞后的局面。
2.建设过硬教师队伍,密切联系媒体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讲好新闻的相关知识的,如果教师的新闻知识都是从书本到书本,那么他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的能力。因此,新闻院校应有一支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教师队伍。现在新闻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新闻院校自有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而这部分教师尤其教业务课程的必须要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这不仅是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也是搞好新闻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一般来讲新闻院校都要有一批在媒体做兼职的教师,通过做兼职的方式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还有一方面是从新闻媒体聘请有资历的老记者和老编辑担任院校教授。他们对新闻业界比较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对各个新闻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相当清楚,有助于新闻专业实践更好地开展。
3.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建立实践基地
高校还要加强新闻实践教学的投入。要让学生能看到电视,能听见广播,能上互联网,能看到国内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报纸和国外一些重要的报纸,避免出现新闻专业的学生看不到新闻的现象。要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费,使学生可以走出去,也可以把一些专家和名记者、名新闻人请进来。
此外,还有必要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新闻实习的需要,这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做法。如我院和《辽西商报》共建新闻与传播教研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业务探讨活动,组成大学生记者团。《辽西商报》支持学生到该报实习,并定期派有经验的记者带领学生去采访或开设新闻专题讲座。同时,两家单位还针对报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性问题共同开展探讨和研究。这样的做法使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虽在校内学习,但同时受到来自新闻单位的培训和熏陶,这样的学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认可,从而解决高校教学与媒体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正像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所说:“今天新闻媒体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无法在抽象、空洞的某种理论中找到科学答案的。那种完全脱离新闻实践的教学无法解决中国新闻媒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新闻学院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的传播学理论教育,而是传授学生们最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基本采写技能和基本价值观,使学生们在走进复杂的社会从事新闻报道前受到过严格的专业基础训练。这种新闻学基础训练的严格性类似医学院、法学院对学生的训练。”②
4.重视学生新闻实习,安排灵活有序
学校可以从不同方面安排学生的实习:一是安排好学生的毕业实习。这是新闻专业学生主要的新闻实践时段,是新闻实践教学的重头戏,在这一特定实践时段里,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一定量的实习任务,而且院校也比较容易对这段时间的新闻实践进行联系、组织和管理。学校应帮助学生落实实习单位,与之经常保持联系,解决实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增强新闻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践。二是在校上课期间进行实习。上课期间可以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如结合《新闻摄影》课安排学生到校外的风景区、旅游点等地搞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或者到校外抓拍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等;结合《新闻采写》课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内的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行初步实践锻炼。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可以自主创办自己的媒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对什么是新闻及新闻基本运作有个初步认识。三是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进行新闻实习。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院校提供的锻炼舞台还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假期时间比较集中和充分,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深入到新闻采写实践当中,所以,还是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安排学生利用时间较集中的假期进行实习。如果学校能很好地利用起来,进行认真的组织和安排,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有帮助的。
5.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突出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的一句套话、空话。新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常常存在缺乏支撑性理论或者理论不能有效结合实际展开论述等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理论素养较低,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新闻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新闻学概论》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侧重于新闻基础理论的讲解,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概括,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这些理论很难理解。那么,如何讲好这门课程,如何将新闻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变化的、活跃的新闻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相结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笔者在讲解这门课程时,每周(周三学时)都会专门留一节课给学生评说新闻,初期要求学生选一则新闻加以评说,给每位上讲台的学生5~10分钟时间,首先简要阐述新闻及新闻来源,然后从新闻客观性、倾向性、真实性、新闻价值等角度加以评说,中后期把评说的范围扩大至对一类新闻、一种媒体、一类媒体等,就媒体责任、媒体伦理、媒体环境、媒体运营方针等展开评说,评说之后学生相互点评或补充,然后由老师加以点评总结。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生广泛阅听新闻,密切学生与新闻现实的联系,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与能力。
注释
①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system/
2007/08/01/050917304.shtml
篇6
数据新闻强调从数据资料的挖掘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如果新闻记者不具备良好的数据新闻素养,一是会造成重要信息的遗漏,二是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误导受众。因此,具备良好的数据新闻素养,是数据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首要能力。数据新闻记者不需要对具体行业有较深的数据积累,但必须有效地发现数据和寻找数据,一旦选题确定,要能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获取所需数据,同时也要在机构内部建立一个长期积累的数据库。笔者将数据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总结为以下三点。
有效地获取数据
精确新闻学的创始人菲利普・梅耶在《数据新闻手册》里写道:“在信息量不足的时代,记者主要的精力在于寻找和获取信息,然而处于信息丰富的今天,信息处理的过程就显得尤其重要。”数据新闻的出现,某种程度上顺应了全球开放数据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是在一个社会化媒体高度发展,数据高度饱和的时代下,新闻业自身发展的一个变革。数据并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对数据里蕴含的资讯和事实的解读。
国外媒体之所以能做出很多有社会意义的数据新闻,一定程度上跟国外数据开放的政策和完善的数据开放管理机制有关。国内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政府数据并没有开放,开放的数据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平台。不过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国家统计局网站改版和在数据开放方面的一些探索。我们一方面寄希望于国内开放数据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加强记者自身获取数据的能力。除了来自官方的、第三方机构的开放数据,另外还有几种常见的获取数据的途径:调查、众包和引用。
1.调查是新闻记者在没有现成数据来源时采用的一种数据收集手段,主要以问卷或是街头访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经过科学的抽样,样本并不具备推及总体的代表性。我们经常能在新闻里见到“经过记者的调查,60%的民众……”这样的结论,但是并没有说明数据是如何收集、如何得出的。通过街头拦截或是网上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结果,严格意义上讲都不具备总体代表性,因此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是总体的意见和看法。
2.众包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产组织形式。其目的就是将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成本的工作,通过互联网的控制分发给网络上的“志愿者大军”,通过他们贡献的业余时间和业余精力来完成一项巨大的工程。通过众包的方式来完成的最典型案例就是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网络百科工程。
当然,新闻记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一些仅仅依靠新闻机构本身很难去完成的任务,比如全国各地水质、空置房、闲置土地、物价等空间和时间跨度大的调查项目。英国《卫报》就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帮助他们完成45万份记录有国会议员开销的文件。众包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新闻机构完成大数据量的数据收集和整理,但数据质量的高低和项目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项目管理和控制。
3.还有一种在新闻里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引用。为了证明新闻报道里的观点,我们经常会引用第三方报告、论文、年鉴等资料里的数据。当我们在引用这类数据的时候,最经常犯的错误是被找到数据的喜悦冲昏头脑,以至于忘了去质疑和证实数据的有效性。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数据显示,过去3年,北京电视机开机率从70%下降到30%”,“中国内地用户月均上网费用是美国的4倍、韩国的20多倍”等一些不实的报道。求证和质疑是数据新闻素养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无法证明数据的准确性,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不用;如果一定要用的话,要注明数据的来源和出处,最好是能给出链接或者文件名称,方便受众去质疑和求证。
由于不能有效地获取数据,而造成一些虚假不实报道产生,会大大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为此,201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其中有两条应该作为数据新闻记者获取数据时的标准:刊播涉及民意调查的报道,要使用权威规范的数据来源,谨慎使用网络调查、民间调查、市场随机访问等调查数据,报道中要说明调查的委托者、执行者、调查目的、调查总体、抽样方法、样本数量等,客观反映调查结果。
科学地分析和解读数据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数据新闻研究中心的Jonathon Stray教授认为,数据不会自己说话,需要被解读,在数据解读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出错,最后导致一个错误的结论或新闻故事。分析数据的第一步是理解数据,为了理解数据,我们必须对新闻选题的背景有所了解,对选题里涉及的概念有清晰的认知。比如不了解收视率的背景,可能会觉得10%的收视率是一个很低的数值,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很不错的收视表现。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有当它置于一定的情景之中,才被赋予特殊的含义。
在理解了数据的含义之后,就可以开始分析数据。数据新闻强调从数据资料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需要新闻记者掌握一定的统计和数据分析知识。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统计知识在解读数据时的重要性,这个例子来自一本统计学教材,笔者将这个例子进行了改编。假如我们提出一个新闻选题:高校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是否存在性别偏好或是性别歧视?为了解答这一问题,记者收集了六所高校的研究所录取数据,其中2691名男生和1835名女生通过了初试,进入了研究生招生的面试,最后统计的结果是男生的录取率为45%,女生的录取率为30%。到这里,似乎已经得出结论,可以开始写稿了:女生的录取率低于男生,高校研究生录取存在性别歧视。这是我们经常容易见到的一类报道,而且由于贴近社会,往往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是当具体查看这六所高校的男女录取率的时候,我们却并不能发现哪所高校在录取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女性歧视,相反,似乎更多发现的是对男生的歧视(见右表)。这个例子是统计学里讲到混杂因素时的一个例子,仅仅为了说明不同的数据解读,为何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新闻记者最容易犯的两个统计错误是:把随机化结果当做规律性结论、有相关关系即认为有因果关系。一次调查发现的结果,是否就能说明发现了某种规律?15%的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否具有显著性?菜刀销售量的升高与砍杀暴力犯罪的增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否就能说明应该实行购刀实名制?
种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通过专业的统计分析和实验去证明。数据新闻的前身是精确新闻学,精确新闻强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准确直观地传达数据
数据新闻往往最后选择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这样做的初衷当然是为了更简单、直观地传达信息。信息的呈现有多种方式,目前数据新闻主要的呈现方式有传统的文字报道、静态信息图、可视化的视频作品、交互式的网页新闻以及新闻客户端等。选择哪种方式来呈现报道,应该根据选题的内容和数据的类型来定,绝不能为了可视化而可视化,导致画面很炫,信息表达却很复杂。
可视化通过将信息直接映射到人体感官系统的方式,减轻人体感知信息的成本,缩短信息解读的路径,是一种非常友好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点,人的眼睛很容易被欺骗。统计会说谎,统计图表和可视化呈现也会“说谎”。这种谎言可能是故意的,也有可能是无意的。比如纵坐标的起点不为0,以此来凸显差异;将数据赋值给圆的半径,然后通过圆的面积来表现数据的大小,却不知这样的处理已经将数据变成了平方后的数据。
在数据的表达上,我们不能刻意去追新、追炫、追好玩,而应该以受众体验为导向,创作出受众乐于接受同时能准确传达信息的数据新闻作品。这需要数据新闻记者有意识地去思考,并与设计师、制图师等一起讨论和积累经验。
国内高校开展的新闻教育,主要以文科类课程为主,培养的是学生采写编评等新闻基础素养和能力。在数据新闻素养的培养方面,大多是开设研究方法类的选修课或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在大数据时代,数理统计、计算机编程等理工类课程也应纳入到新闻教育课程体系中来。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高雁老师在反思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教育时,也认为新闻专业课程里应该增设如“网络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挖掘”、“新媒介基础技巧”、“新媒介先进技术”、“数据可视化”等课程,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建立实验室等平台让学生进行实践。
篇7
学生姓名:谢彬彬
学号:092220070068
专业:新闻学
年级:07级完成日期:2011-3-31
指导教师:黄丹
新闻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011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时间
2011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实习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北路侨联商厦7楼
4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3月15号,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张记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闻要采,于是叫我去狮城国际广场采访消协现场咨询会。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5.3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跟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间并不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记者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实习感总结和体会
6.1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6.2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参考文献:
篇8
本文之所以要做出这样的追问,主要是为了在广告学科规训的“权力一知识”关系当中,去梳理和阐述广告学科发展以及知识谱系的建构,从而为中国大陆广告学科发展寻求理论空间新的可能性。
实际上,自从曼海姆和知识社会学出现以来,知识是建构在意识形态或利益的基础上的认识就被知识界达成共识。这就意味着,现今学术知识生产,就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纠缠。这不单只是说知识谱系的建构与社会存在制约因素甚或个别阶层利益之间保持着复杂的关系,而且在学术体制的内部,关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规划也受制于各个学科门类的规训,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权力和利益关系。按照华勒斯坦等人的研究,学科理应包括学科规范的理论体系建立和学科外在制度特别是大学学科专业机构层面的设置。从这一意义上说,广告学科规训制度,就深深地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社会权力、意识形态、消费体制特别是大学专业设置相互纠缠在一起。这不单表现为广告学科规训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利益、观念文化、理论体系之间的交融和整合,也是大学广告专业学科建构当中关于知识生产和规划所突显出的知识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体现。而这一过程,是不断地把广告知识谱系合法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的各种权力、意识形态、利益、力量、制度对广告学科规训的接纳、消化和整合的过程。
早在1902—1905年期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密西根大学和西北大学等大学开始讲授广告学方面的课程,这意味着开始促进广告学科对广告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同时,学者们也自觉地加强了对广告现象和广告理论的研究,并通过研究的学术成果进一步“规训”广告学科知识谱系的基本逻辑构架。一般认为,从1895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盖尔设计了一些问卷对消费者行为和心理进行研究,开始了广告研究的开端。他的《广告心理学》把心理学的内容作为广告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告学的学科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而西北大学校长斯科特的《广告心理学》,全面论述了广告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他的《广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重点探讨了在印刷广告中运用心理学原理等问题,进一步确立了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学科体系中的地位。[2]因此,在早期广告学科规训的过程当中,可以说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方法对广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广告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每一次发展和突破都导致广告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理论的产生。心理学研究成为了一种“知识权力”在“规训”了广告学科知识谱系的基本基点,这也使得广告学科的知识谱系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并形成了劝说、劝服的知识逻辑构架。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使许多的研究者致力于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强调广告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工具和手段,从而揭示了广告的商业属性的本质。1912年,哈佛大学教授赫杰特奇在研究了市场活动和广告活动之后,编写了以讲授广告方法和推销方法为主的教科书,其中就对广告理论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3]1925年,美国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出版了《科学广告》一书,对广告学成为一门科学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广告的科学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926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市场学与广告学教员协会”,对广告学展开了更加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写出了一批广告学的教材和书籍。随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开展了对广告学的研究,如英国等国相继出版了《广告学》、《实用广告学》等著作。[4]193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广告协会”〔IAA〕,这个旨在联合世界各地的广告研究组织、机构和个人对广告进行综合性研究的机构,为广告研究国际化架起了桥梁,随后,相关的广告行业组织相继成立,从不同的角度对广告的理论与实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促进了广告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广告管理成为了广告运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们一般认为,《科学广告》一书的出版,以及广告协会和广告行业组织的出现,确立了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5]
因此,广告学科规训制度,一方面是适应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知识和学科发展要求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把原属市场营销和心理活动中的概念、范畴加以综合、抽象和分离出来,并找出其中内在逻辑进行新的结构组合,从而构建出了独立的广告知识谱系。这种围绕着对商品及其服务的营销而建构起相应的市场营销、劝服诱导的理论模式和运行方法的知识谱系最终以在大学中通过科系和专业的设置被建制,构建成为一种大学体制的“学科规训制度”。至此,广告学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扩张发展和大学学科规训制度当中获得了合法性的知识谱系及其生产与传播。
正如一个研究大学的史学者观察到的:“学科首先是一个以具有正当资格的研究者为中心的研究社群。各个体为了利于互相交流和对他们的研究工作设定一定程度的权威标准,组成了这个社群”。[6]因此,学科规训制度过程就是相应的学术社群的建立过程。而伴随着这种规训了的知识谱系和学术社群的建立,使得学科在取得存在合法性的同时,也拥有了在学科知识世界里的“认知排他性”:控制了广告学科知识谱系的生产和传播,并以“权威标准”树立起知识谱系的“边界”。因此,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以及市场营销及其管理研究,构成了广告学知识谱系的基本构架;而且在学科的规训当中,作为一种知识权力控制着了广告学科的知识谱系的基本范畴。
就象任何学科规训都充满着“权力一知识”复杂关系的牵制一样,对于现代中国而言,广告学科的规训制度的建立,自然也是在某些被视为“规训”的力量一一譬如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新闻教育的兴起、知识分子的志向人格以及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和职业观念等等一一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当然,在这种“规训”当中,各种权力、利益和话语间冲突和牵制必然表现出现代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经验限度,使得中国广告学科规训制度化具有其独特性和本土特色。
据考证,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报刊上最先使用“广告”一词,是1899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梁启超深受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新闻理论的影响,认为办报是为了“去塞就通”,国情的“通”与“塞”关乎国家的强与弱,由此,“广告”一词的导入,就是“通”的具体表现。这种“广告”理念影响到国内媒体,1901年上海《申报》首次在国内报刊使用“广告”一词,刊登《商务日报广告》,直至1907年,“广告”在清廷创办的《政治官报章程》中最终得到认同。在我国最早出版的广告学研究专著《广告须知》的第十四章《稿本为广告之魂魄》中认为,广告是“将有关发卖品之事实,布告于公众,并宣传其价目也。”因此,广告只是告白、布告或告知、宣传的意思。1919年12月,徐宝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其中把《新闻纸之广告》列为专章探讨,可以说是最早把广告作为新闻的部分来进行研究的。[7]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论述了关于广告学的理论和观点,他认为,“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不仅为工商界推销出品之一种手段,实负有宣传文化与教育群众之使命”,“人类生活,因科学之发明日趋于繁荣与美满,而广告即有促进人生与指导人生之功能。”在他看来,广告除了推销商品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宣传文化、指导人生和教育群众的功能。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广告学科规训与西方广告的学科规训传统不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匮乏的中国,广告所具有的市场营销的功能常常被依附于其身上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传播价值所取代。在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中,广告的营销本质被转换为大众的宣传和文化的纪录,广告的劝服功能被转换为对人民大众的思想教化和媒介传播。可以说,对于中国的知识界而言,在越来越意识到广告发展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及其存在方式的同时,更多的人是把广告活动看作是社会文化传播和人生道理的宣传的载体和工具。这种超出现代广告营销和劝服的基本功能和意义的划定,成为了一种“权力”,进而规训了中国广告学科体制和知识谱系的基本话语,构建了现代中国独特的意识形态背景下的广告学科的特点。
改革开放伊始,丁允朋为广告“正名”,其“理由”就是关于广告兼具经营和艺术的双重属性:“要把广告当做促进内外贸易,改善经营管理的一问学问对待”,“广告也是一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优秀的广告可以美化人民的城市,令人赏心悦目”,强调了广告的艺术性对人民群众的教化作用。[9]当然,这篇文章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现代广告的“学科规训”搭建了两个重要的平台:一个是广告经营运作技术实践层面,一个是依据人文社会精神来观照广告的意识形态层面。可以说,这两个平台一直成为后来中国广告学科规训制度和知识谱系建构的基本构架。而前者因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建立逐渐成为了广告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规训”的主导话语,而后者因为其与传统中国的知识论、价值观的融合成为知识者进行广告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平台。
根据姚曦等人对1979年一2002年中国广告学研究的主题分析[*],在广告理论的研究与体系建构中,虽然广告自系统理论,即广告经营运作技术实践层面得到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但是,大多平面而缺乏系统和深入,并较多停留在实证分析与经验总结之上。因此,二十多年的广告研究,在理论的取向上基本上是“重经验而忽略学理;重应用而忽略基础理论;重本体而忽略系统;重营销功利和经济目的,却缺乏经济、市场、社会文化与广告的互动研究”。[10]但在近年,广告的社会化系统理论的研究呈发展趋势,关于广告的社会化和文化批评的研究逐渐增多。在2000年一2002年三年论文的117篇中,这个论题占22.1%。可见,广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问题,逐渐为整个社会和广告理论研究者所关注。[11]
从大学广告学科设置层面来说,中国广告学科规训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其学科的源起不是和市场营销学或心理学联系在一起,而是和新闻传播学紧密联系。从1920年开始,上海圣约翰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平民大学、北京国际大学、燕京大学、上海南方大学和广东国民大学等大学的报学系(科)、新闻系(科)相继开设了广告课程。[12]但是,当时的广告学课程只是作为新闻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直到1983年6月,我国第一个广告学专业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创办,才标志着我国广告学科建制走上正规的发展轨道。目前,从全国大学设置广告专业学科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广告学专业设在新闻院系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为国家教育主管权力机关所认同。原国家教委在90年代初组织对“文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时,在新闻类别下增加了“广告学专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在把“新闻学”与“传播学”归入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基础上,把“广告学”列为“传播学”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并授予文学学位。
篇9
关键词:体育新闻 语言风格 表现风格 语体风格 时代风格 民族风格 得体性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关于体育新闻语言风格的研究还很滞后,远远跟不上我国体育新闻学和语言风格学的前进脚步。就研究方向而言,已有的少量成果多集中于对体育新闻语言的个人风格方面的探讨和语言学角度的修辞风格探讨,缺少对体育新闻语言的时代风格、表现风格、语体风格和民族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在内容选择方面,基本上局限于体育评论方面。对其他类别和其他体裁的体育新闻的语言风格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从体育新闻报道的风格学特征人手探讨体育新闻学的风格学体系,对丰富和充实我国体育新闻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并为体育新闻工作者进行体育新闻报道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对于体育新闻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体育新闻的表现风格
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豪放与柔婉风格。当今的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运动,具有高度的对抗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将力与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体育新闻的报道,“就是要通过记者手中的笔或电脑,真实地再现与反映体育运动这种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特征”,因此,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必然呈现出其豪放的一面。
豪放的作品常常选用那些雄伟壮丽的名词、遒劲有力的动词以及富有“铺张扬厉”意味的形容词、范围阔大的数量词和程度很高的副词组合成句,构成一种宽广浩大的场面,表现某种豪放雄健的瑰丽图景,而这正是体育新闻报道语言所擅长也是经常使用的。一是选用形象巨大的名词;二是选用遒劲有力、动感性极强的动词;三是选用气势强大的形容词。为表现体育运动的激励、紧张,体育新闻报道中常常采用排比、反诘、夸张等豪放辞格。体育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就是要通过记者的报道工作,来反映和宣传体育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以反映和宣传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拼搏精神、公平精神和团体精神等优良品质为主题的体育新闻报道,也必然表现出豪情满怀,壮志在胸的豪放风格。
体育新闻报道的简约与繁丰风格。简约和繁丰是从话语表达的内容所用语言数量的多少来分类的,这也是两种相对应的表现风格。体育新闻报道的简约风格主要表现在:标题简练传神;句式凝练,内涵丰富;谋篇精当,干净利落。繁丰的风格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主要表现在:对体育人物和体育事件的细节描写;以繁富的辞式抒发感情;体育评论中不厌其烦地叙述与说理。
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含蓄与明快风格。含蓄与明快也是一组相对的风格,就是从话语传递信息时所用语言的曲直来分类的。体育新闻语言的含蓄风格主要表现在:体育新闻标题语言的含蓄;含蓄修辞格的运用。体育新闻的明快风格主要表现在:言明义显,即词语的意义明晰,多用直义,明白易懂;直言不讳。就是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描述表达,不拐弯抹角,不闪烁其词。使人一目了然。
体育新闻语言的藻丽与平实风格。藻丽与平实是从话语辞彩的浓淡来分类的,这也是一组相对立的表现风格。在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运用中,藻丽风格并不多见。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体育新闻工作者也会运用一些艳丽多姿的词语和浓丽多彩的句子,来使新闻作品更加生动感人,这就使体育新闻的语言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藻丽风格。体育新闻超强的时效性特点和平民化的要求,使得平实风格成为体育新闻报道语言风格最合适、最典型也最普遍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在:词语平实:多用口语。
体育新闻的幽默与庄重风格。幽默和庄重是从话语趣味性的强弱来分类的,这也是一组常见的相对应的表现风格。体育新闻的幽默风格主要表现在:活用趣味妙语;妙用修辞格;体裁变异的“另类”体育新回。体育记者进行体育事务报道、体育财经商务报道和媒体发表体育社论时,都呈现出庄重风格。庄重风格主要表现在:词语庄重文雅;句式严谨缜密。
目前我国体育新闻的语体风格
语体风格的定义及类型。语体风格是从不同交际领域的人们适应不同的交际内容、目的、对象、场合和方式需要运用语体风格手段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风格类型。它是语体的表现风格,是各种语体运用风格手段所形成的语言特点综合呈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词。语体风格又叫做功能风格。黎运汉将汉语的语体风格分为两大类:口头语体类型和书卷体类型。其中,口头语体风格下又分为谈话语体风格、论辩语体风格和演讲语体风格三种类型,书卷语体风格则分为应用语体风格、科学语体风格、政论语体风格、文学语体风格和交融语体风格五种类型。
体育新闻的话体风格及其表现。(1)应用语体风格。应用语体又称公文语体、事务语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处理事务时所用的一种语体。据调查,体育新闻应用语体风格主要使用书面词语,口头词语很少使用,使用的词语比较平实,很少有形象性和感情性的,不像文学语体、政论语体风格那样丰富多彩,广泛使用专用词语和惯用词语,常用抽象、概括性的词语和富有概括力的成语、熟语。体育新闻事务报道在运用修辞方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必要时才使用一些句式类和比较类的修辞方式,例如对偶、排比、反复、对照等,使语言增强表现力。常引用一些原始材料来直接传达体育事务方面的信息,有时也用比喻的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至于夸张,肇拟等形象的修辞方式,一般是不用的,反语、双关等具有含蓄风格色彩的修辞方式则没有看到。综上所述,体育事务报道表现出来应用语体的普遍风格:简明,朴实和庄重。
(2)政论语体风格。体育新闻中的政论语体主要指报刊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和体育赛事或非赛事的评论,总而言之,就是以论辩说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新闻报道。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政论语体风格,就是新闻媒体或者体育新闻工作者为了反映和宣扬体育精神或就有关体育运动的相关事务表明自身立场、观点和态度时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言语特点而综合呈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调。体育新闻政论语体风格的表现特点包括严谨、雄健。
(3)文学语体风格。体育新闻的文学语体风格实际上就是体育媒体或者体育新闻工作者在向广大受众传递新闻事实
时所表现出的文学性的语言风格,或者也可称为体育新闻语言的文学化,主要表现在:内容以抒情为主,但不强调体育新闻事件本身;大量运用文学手法;体裁异变式的体育新闻写作;交融语体风格。体育新闻的文学政论语体风格主要有以下特点:论辩与叙事、抒情相统一;语言简洁凝练。
(4)其他语体风格。除了前面所说的应用语体风格、政论语体风格、文学语体风格、文学政论语体风格等几种比较常见的风格外,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还表现出其他的一些语体风格如谈话语体风格、文学科学语体风格。
体育新闻语言风格的得体与失范
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要讲究得体性。语言,是交际的产物,又运用于交际,运用语言时必须合适、得体,才会达到好的交际效果。才会生成美好的语言风格。体育新闻的语言当然也不例外,要讲究风格的得体性。得体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风格手段得体,二是风格类型得体。
(1)风格手段得体。风格手段得体是指语言表达主体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段向对象传达信息,就体育新闻而言,风格手段得体,是指体育新闻工作者为适应语境的需要而合理、正确地运用恰当的修辞方式、恰当体式的句式结构来向体育新闻受众传达体育新闻。例如体育记者在叙述一场激烈的比赛时,要表现一名球员在场上奋力拼搏的形象,在保证形象生动的同时就要考虑到赛事的紧张、激烈与快节奏,这时一般要多用短句,尽量少用或不用长句,修辞方式可用比喻。
(2)风格类型得体。风格类型得体性指的是体育新闻工作者在创作体育新闻时,要适应不同语体的表达要求,恰当地使用遵循民族风格规范、合乎时代风格的豪放、柔婉、简约、繁丰等种种表现风格。风格类型得体,就是表现风格的得体。表现风格要适应语体风格的要求。例如,体育工作者在向受众传达国家体育法律和体育政策时,要使用应用语体,而应用语体风格则要求简明、朴实和庄重的表现风格,如果这时使用幽默风格就是很不合适的。同理,如果把本应豪放雄健的体育社论写成柔情似水、缠绵悱侧的小品文也是不合适的。表现风格要遵循民族风格规范。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仁”和“善”,讲究“死者为大”,谈及有人辞世时也都用委婉、庄重的风格,如果体育记者在报道或谈及某体育人物逝世的时候,就不适于用幽默活泼的语言,否则就会显得轻佻无礼,会让绝大多数的受众都难以接受。表现风格要合乎时代风格。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开放时代,广大受众更愿意接受趣味化、生活化的体育新闻。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运用语言文字风格的误医及影响。近年来,国内体育新闻空前活跃,它作为当代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就参与报道的媒体数量、报道数量,还是对受众的实际影响力,体育新闻在同类中都罕有能与其相匹敌者。而当今那种既丰富多变、又个性十足的语言风格在体育新闻报道的繁荣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追求体育新闻报道语言风格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文学手法的不当使用造成了体育新闻要素的弱化甚至缺失;过度文学化对体育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冲击;体育新闻工作者过度的情感代人造成了受众对体育新闻客观性的质疑;江湖式语言的暴力倾向产生的负面作用。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和体育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新闻受众群体不断扩大,这对体育新闻工作者如何运用语言并形成相应的语言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体育新闻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汉语风格的一般特性,但是,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新闻品种,它较一般的新闻品种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它的主要功能是宣扬和反映体育精神,同时又具有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和娱乐大众的功能,所以它的语言风格又表现出和自身相应的特点。
篇10
一、电视消防新闻的概念
在人类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常见灾害之一,消防就是伴随着火灾而产生的。在我国首次出现消防一词是1903年,由日本语音译而来,当时的含义是消弥与预防火灾、水患等灾害的意思,直至后还称为“消防火灾水患”。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仍称灭火与防火为“消防火灾”,后来“火灾”二字被省略,简称“消防”。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消防部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各种社会救援、维护公共安全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部队除保证完成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它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目前,消防部队承担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等18项抢险救援工作任务,由此,消防的含义进一步扩展,即在灭火和防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抢险救援的内容,新时代背景下,消防的定义已经演变成为:预防火灾和灭火救援。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根据电视新闻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消防行业的内容特点,将电视消防新闻定义为:以预防和扑救火灾、灾害事件抢险救援为报道内容,以声画形式向受众传递消防信息为手段,报道新近发生的消防事实,是电视媒介关于消防新闻内容和报道形式的总称。
二、电视消防新闻的特征
1.专业性。消防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预防火灾和灭火救援,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在对电视消防新闻的报道中,经常要使用各种专业名称和术语,例如,灭火救援时使用的战术,消防特种器材的名称及功用等。在电视消防新闻报道中能否准确使用这些消防专业术语非常考验记者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体现着电视媒体的责任感和权威性,因此报道电视消防新闻的记者平时应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者报道出来后请消防专家先审稿,看是否有专业性的错误。
2.警示性。在电视消防新闻中,火灾的报道仅占20%的比例,但这部分报道所产生的震撼力和威慑力却是不可小视的,特别是对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报道往往具有显著的警示教育作用。
2008年9月20日晚,广东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造成43人死亡,65人受伤。经事后调查,火灾原因为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使用自制礼炮枪,结果引燃天花板导致火灾发生。有关舞王俱乐部火灾的消防新闻一经报道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由此引发了民众对公共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的思考,同时相关部门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对公共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的违法行为进行彻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重演。
3.连续性。重特大火灾、重大抢险救援行动等突发事件报道,不可能是一两次报道就结束了,有些典型的案例需要媒体长时间关注,进行连续报道。以央视大火为例,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因违规燃放烟花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2010年5月10日,71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整个事件持续一年多。这期间有关火灾扑救、原因调查、缅怀牺牲消防员、火灾教训、相关责任人处理等消防新闻的报道迭出不穷,正是这一系列的连续报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构建了立体化的报道格局。
4.评论性。关于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新闻报道往往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新闻,民众在了解火灾原因、相关责任人处理、事故进展和影响等相关信息的同时,必然会利用网络、论坛、博客等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置结果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和判断,与此同时,广播、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也会在报道中启动相关新闻评论,形成消息报道与观点报道的互动传播格局。
5.知识性。消防新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传递安全信息,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民众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2004年2月15日中午11点20分左右,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3人死亡、71人受伤。火灾发生后,各级电视媒体第一时间对事件过程进行报道,一位78岁名叫毛凤久的老人因为在火场中成功逃生成为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毛凤久告诉记者,火灾发生时他正在商场四楼。“那阵子,大部分人楼上楼下地跑,有的人开始打破窗户往下跳。我就趴在地上,找个毛巾捂住鼻子和嘴,爬着找可以喘气的地方,一直到消防队员来,把我送到医院。”媒体在报道中评论:这位老人之所以能够生还,更多依靠的是自救技巧。在报道中传播消防安全知识是电视消防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
6.宣传性。消防新闻是一种行业新闻,体现着国家的意志,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消防工作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危害,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因此消防新闻体现着鲜明的宣传价值,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其报道的目的就是通过宣传使消防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受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三、电视消防新闻的内容及分类
1.消防科技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防是一项时刻与火灾和其它灾害事故做斗争的工作,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大跨度、大空间及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化学建筑材料种类日渐繁多、复杂,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这些都不断给消防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种都市化的建筑在扩大居民乃至商家入驻率的同时,也为滞后的城市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上海“11・15”火灾让这种隐患以一种国殇的方式跃入国人的眼帘。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消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研究运用最新的先进科技来解决,而这些正是电视消防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比如日常灭火训练中使用的三维模拟仿真数字化训练系统,在地震坍塌废墟中寻找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切割器等专业器材,消防搜救犬,扑救地铁火灾的特种车辆等,这些都是电视消防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2.人物报道。新闻报道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即要想新闻更加鲜活生动,新闻报道中就一定要“见事见人”。而人更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消防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物报道的天然优势,在与各种火灾和灾害事故斗争中,消防官兵担负着抢救人命的神圣使命,作为事件经历者,他们是新闻报道中不可剥离的重要内容。电视消防新闻中的人物报道主要是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他们体现着军人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着抢救人命的神圣使命,不怕流血流汗,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近年来,消防官兵中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在湖南衡阳大火中牺牲的20名消防官兵群体,在央视大火中为救群众英勇牺牲的张建勇,在大连“7・16”大火中牺牲的烈士张良……
3.事件报道。电视消防新闻关于事件的报道主要是关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报道,其报道领域十分宽泛。从火灾层面讲,目前消防部队担负着除森林、草原、矿井地下、军事基地和核设施外所有火灾的扑救任务;从抢险救援层面讲,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消防部队还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18项社会抢险救援任务,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