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改革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相对过去历次改革而言,当前中国农村改革面临新经济环境下的新课题,那就是,随着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特别是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时刻的临近,农村怎样实现在“无税时代”的各项改革。
“无税时代”的“三大核心”问题
在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即将推进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也是农村改革中层次最深、环节最多、难度最大的改革,它实际上要解决好三大核心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过去是以乡镇教育为主,在税费改革的过程当中,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在看来,中央和省已经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方面承担的责任还不是很明确,所以下一阶段义务教育改革实质上是加大省级以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乡镇政府的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政权的机构。过去税费改革以前乡镇政府都是收粮收款,现在免征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乡镇政府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突出,通过改革,给农民减负也会给政府消肿。乡镇基层政府及其行政单位,特别是事业机构,确实非常庞大。现在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是怎样推进乡镇基层政权的改革。这几年国家一个大方向的改革就是撤并乡镇。据统计,从1998年开始,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工作,5年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湖北襄樊经过改革,全市乡镇内设机构由527个减为255个,减幅达51.6%。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税费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的功能会越来越弱,乡镇就没有必要来保留乡财政。因为对中西部绝大部分地区来讲,农业税是其主要税种,取消农业税后乡财政就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此外,中西部地区基层县乡财政现在都非常困难,怎样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力度,让它有能力提供公共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安徽调查时发现,取消农业税后,一些乡镇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持来维持日常工作,制约了乡镇政府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在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需要协同推进,如: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
要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推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
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上应明确其财产关系和责任形式,明确其与政府的关系,明确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还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农村改革从更深层面上就是要解决农村面临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目前的改革越来越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和制度问题,尤其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也是现阶段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
下一步整个农村改革要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基本要求。因为现在中国已经标志性地进入反哺农业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要求在发展上城乡互动,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城乡要进行配套改革,现在的金融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必须是城乡配套的,农村内部无法独立完成改革。要构建“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的问题现在非常突出,我国有1.2亿左右的农民工,他们处在非常弱势的地位。进入城里后,我们在经济上是接纳他,在社会上是排斥他,因为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他们进得来还留不下。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当前局部地区出现用工紧张,主要原因是:工资低、劳动条件差,农民不愿干;技术要求高,农民干不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应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大幅度增加投入,探索新的培训方式。
对农民要“多予、少取、放活”。农村改革一定要体现城乡统筹的思路。“多予”,比如在教育方面;“少取”,比如现在不向农民收取农业税,还有在土地征用上给予农民更多的补偿;“放活”,在劳动力、在农村金融方面要有更多的体现。
新阶段改革动力与突破点
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经历了三次变革。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是农村最重要的改革,农民自身是改革的主体,我们尊重了农民自己的选择。税费改革的主体是政府,要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金融制度,农民肯定有这种要求,农民的权利要得到保护,农民要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是改革的主体还应该是政府。
从历史上看,农村改革确实是一种超前突破。农村改革对整个中国改革起了一个“率先突破、超前示范”的作用。这是农村对改革的贡献,特别是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贡献。
农村改革有多个突破点,应该是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只讲当前农村改革有哪一个是突破点是不对的。土地制度、金融制度、户籍制度,包括基层政权的管理体制,这些都是点。应该是全面、整体推进,但是局部地区可以是更超前一些,要具体分析。
当前城乡失衡明显,是改革最大的一个动力;寻求改革的核心动力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篇2
多举措深化农村改革见成效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转折、转型期,农业还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四化同步”的短腿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也在农村。民权县紧紧抓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个“牛鼻子”,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凝心聚力,重点在农村土地确权、规模化经营、金融体制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1.激发农村活力,奏响确权“大旋律”。民权县作为全国105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自2013年10月开始,按照“先行试点、大胆探索,积累经验、稳步推开”的总体思路,在龙塘镇申庄、王庄2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共涉及18个村民小组,953户、3563口人、4964亩耕地。通过调查摸底、地籍测绘、公示审核等环节,规范了土地承包档案,建立了承包经营权登记电子信息系统,全面进入确权颁证阶段。通过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前提。在试点工作中,民权县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农业、国土、公安、财政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联手的确权登记工作机制。二是财政支持、经费保障是关键。确权登记工作涉及地块实测、建立档案、颁发证书、建设数据管理系统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县政府将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先后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为土地确权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广泛宣传、农民参与是基础。充分发挥新闻、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采取悬挂标语、发放资料、主体培训等多种形式,确保土地确权的目的、意义及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确权登记的积极性。四是依法依规、确权保权是核心。从试点工作情况看,依法依规、确权保权是土地确权工作的核心。在具体实施中,民权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开展土地确权工作,注重把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依法保障农民权益,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得到了农民群众广泛认可。
2.实施集群工程,做好流转“大文章”。一是完善激励措施。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农村土地互换并地(小块并大块)工作领导小组,将土地“并块”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每年拿出30万元对土地“并块”流转工作的先进乡镇、规模流转经营合作组织、专业大户予以重奖,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二是把握“并块”原则。在推进农村土地“并块”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群众自愿为基础,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坚持“一个总体目标(一户一块地)、两个基本原则(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变原则,保留原有耕地面积不变原则)、三项具体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工作,村民自治、一村一策,公开公正)”,逐步推进。三是促进规模流转。投入资金110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同时,以点带面提高土地“并块”质量,按照“土地全部‘并块’,农田设施全面覆盖,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1亿元,完善了机井、道路、渠道等设施,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井灌渠灌双配套、机电井井通、基础设施完备、机械化无障碍作业”的高标准粮田10万余亩。目前全县“并块”面积达到93.2万亩,50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达11.38万亩。2013年12月和2014年5月,国家农业部、全国政协分别在民权县召开了土地流转现场会。
3.创新金融体制,营造发展“大环境”。2014年2月,民权县出台了《关于加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和民权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激励暂行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加大自身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实验区工作,政府搭台,银企唱戏,加大对“三农”服务力度。截至目前,全县金融机构为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个人贷款累计发放34.86亿元,贷款余额近8.67亿元。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县级金融服务网(),全力推介民权县的金融机构,基本达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自动柜员机全覆盖。积极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支付通道”,并首次实现农村支取现金千元以内不出村的便农金融服务目标。
4.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大平台”。一是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在“四议两公开”基础上,拓展延伸了决议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决议事项及实施结果在公告同时,经群众无异议后签字确认的环节,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内涵更加丰富。二是建立便民平台,推行群众事务干部。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增多,农村群众最担心的是人难找、事难办。民权县针对这一情况,积极推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全县529个行政村设立了“党员干部群众事务受理点”,开启代办事务“直通车”,畅通群众诉求“主渠道”,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截至目前,党员干部已帮助200多名农民群众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解决农村涉访、涉诉案件30多个。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启动城乡共建工程。民权县是国家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有129个贫困村、11.25万名贫困人口,自2012年以来,县委开展了以“四必帮、四必访、四必问”为主要内容的“千名干部进千村联万户”活动,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对全县所有贫困群众进行结对帮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作开展以来,共帮助贫困村发展致富项目150个,投入帮扶资金2500万元。
存在的问题亟须解决良策
近年来,民权县紧紧围绕省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方式、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投入明显不足。中央、省投入“三农”资金虽然大幅度提高,但仍满足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县级财力有限,配套不够,造成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民权县现有高标准良田15万亩,仍有60多万亩中低产田没有改造。二是社会事业滞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底子薄、基础差。民权县529个行政村中仅有贫困村才配套了村内道路建设资金,农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公共文化设施普遍缺乏。三是体制机制运行不畅。深化农村改革组织领导、行业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在资金项目安排上没有建立有效整合机制,整体支持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四是政策支持不够。对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支持力度不够,民权县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3个,家庭农场168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影响到其发展壮大的积极性。
面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民权县的实际,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行业部门资金投入力度,在项目数量、资金总量上给予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二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深化农村改革的组织领导、资源整合、项目投入、教育培训等各项保障工作机制,为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提升综合素质。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至关重要。要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发挥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改革的主体作用。
四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行业部门统筹协调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公共服务更好地向农村延伸,惠及农民,缩小城乡差距。
篇3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现状,政策建议
一、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可靠保障。要确保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迫切需要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特别提出了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能否建立一个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担保机构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深入农村,较好地满足了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存款、贷款、汇款和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村金融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然而,从目前广大农村金融现状看,我国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
1、金融机构缺乏,有效供给不足。由于贷款的高风险性、高成本性和弱补偿性,商业银行在农业贷款中的赢利空间很小,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大量撤并机构、上收信贷管理权限、转移投资项目等。特别是已经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已将重心逐步向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转移,向优势行业倾斜。另外,目前的涉农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商品的供给主体,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已经开始基层机构收缩和撤并的改革。而被称为“资金漏斗”的邮政储蓄银行在全省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在信贷业务发展初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面相对狭窄,要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发挥较大作用并不容易。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极其缓慢,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中的渗透程度与服务范围非常有限。
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农村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个人和企业的失信行为导致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而银行一旦诉诸法律,却往往“赢了官司输了钱”,讨债十分困难。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投资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风险大,造成了“个人、企业贷款难、金融机构难贷款”的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从根本上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地区退出,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曾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村信用社,难以独自扛起支持“三农”的重任。目前,河南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存款数量仅占全省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40%左右,而“支农”贷款数量却占到全省金融机构“支农”贷款总量的90%左右。其中,67.4%的农户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贷款需求满足率达到84.3%①。然而,仅靠农村信用社这一家金融机构,很难满足河南农村、农业和农民对金融的需求。一“社”难支“三农”是全省农村金融现状的真实写照。
4、农村金融服务单一。现行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趋势,单一的农村金融服务已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金融网点匮乏。近年来,伴随着大量商业银行网点从乡镇的撤离,农村信用社的网点也日渐减少,农村金融网点的缺乏情况日益严重。由于急须融资的农户往往缺乏必要的担保,以及担保机制的不健全,作为农村金融主要融资渠道的乡镇信用社和银行并不能及时提供农村急需的资金,进而迫使资金融通不得不通过间接融资方式进行,这极大地破坏了农村筹资的效率。三是金融工具及服务品种单一。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首先要解决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问题。一要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改革步伐,增强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融资基础上,突出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的金融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二要壮大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推动农村信用联社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步伐,改善资本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支农实力和发展后劲,发挥好支农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按照股份制导向,改革产权制度,优化股权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此外,还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险机制作为独特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工具,在支持和服务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活跃地方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还有利于促进信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就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开展在政策支持下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自营等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还要通过税收、补贴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此外,应积极支持专业性、商业性保险机构的发展,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保险网络。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篇4
我国农村改革发轫于土地制度变革。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推动了全面改革的深入。然而随着农村改革发展迈向新阶段,土地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必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特点
总体来讲,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渐进过程,从的集体经营制度到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的变革并不是一个激进的过程。一是改革初期的动因和目标不符合激进改革的特点;二是农村改革开启以后的一系列制度仍然在不同程度上束缚农民土地经营的自和影响农民土地经营的受益权,比如改革后较长时期存在着强制性的粮食统购定购政策、地方强制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强制性的资源汲取政策(农业税和三提五统尽管后来取消)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土地权益充分而有效的保障;三是在土地承包方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期经历了不断延长的过程,土地变更也经历了从频繁调整转为不许随意调整的争议和明确的过程。当前土地政策和法规已逐渐明确了农民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权益的基本途径,但是实际的保障程度仍然处在渐进完善之中。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优化农村土地制度牵涉的问题较多,所以这种渐进演变方式在目标和过程相统一的原则下,结合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条件,仍然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符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整个演进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选择决定政策
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农民选择,是农村土地制度演进的基本原则,农民选择是决定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因素。影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大背景是三农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土地具有特殊的感情,即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觉。土地对农民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土地既是农民现阶段生存的基本依赖,又不是在开放条件下继续发展的普遍源泉。总体来讲,广大农民对拥有土地权益的愿望还是强烈的,但是积极争取的行动并不强,他们现在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这主要是传统集体土地制度对农民观念根深蒂固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现行人地比例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实际功效影响了农民的意愿和行为选择,过于超前的改进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政策跟着农民的选择走是上策。
(二)弹性而又务实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总体上突出了实践性,体现了前瞻性,反映了适变性,在朝确保农民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方向迈进的同时,留下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当不同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暴露出问题时,就进行迅速的纠正和完善,将基本原则的稳定性与实际问题的灵活解决相结合,以能体现规律性的大范围的事实为依据,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突出解决问题,同时超越意识形态的束缚,留足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通道。
(三)筑基孕育嬗变
土地制度变革并非空穴来风,更非凭着本本进行教条想象,土地制度在通过其他相关制度的交错互补中加以完善,同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创造的条件逐步展开,这就是通过不断发育农业市场主体,增强土地交易需求,统筹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将在不偏不依、水到渠成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以便在新时期化解城乡改革发展的不确定性,规避改革发展的风险,确保改革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
二、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递进目标
现实中,农村土地制度涉及耕地保护、征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承包制度等方面,但其根本部分在于农民与土地的直接权益问题,同时土地制度又具有自然扩展的宏观效应,所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保障农民充分的土地权益,这一总目标又是随着形势发展不断实现的递进目标加以体现和推进的:
(一)耕者有其田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这些政策措施真正从产权明晰的角度,明确了“耕者有其田”不是一个随意分配的问题,而是一个确立恒产的问题。初始产权的公平回归体现了简易性和公平性,进而确保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权能,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耕者有其田”的低水平形式向“耕者有其田”的更高实现形式转变。
“耕者有其田”是实现土地制度公平与效率辩正统一的需要。“耕者有其田”根本的是要“耕者有其权”,只有“耕者有其权”才能真正确保“耕者有其田”。当从传统农业向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转变时,这时的耕者也不是一般意义的耕者了。当农民土地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土地制度的公平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也只有“耕者有其权”才能在耕者自愿的条件下,通过公平交易提升土地效益,体现土地制度的效率,使得微观和宏观、个体和整体效应都得以提高。
(二)耕者有其能
当前,我国农民最普遍的选择是外出打工,农民最显著的处境是双栖状态,其实农民的选择是符合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转移规律的,正是这种选择使得农业成为农民的兼业,并通过农民自身的反哺行为维持了一个低水平集约农业的发展。农业存在生产资料输入型的技术改进,但还谈不上农业全面的技术改进。很多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生产主体仍然是“三八六零部队”,农业劳动者的体能技能文化素质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差距。“耕者有其田”有必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向“耕者有其能”转变。
“耕者有其能”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需要。完善和创新农村土地制度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本的体制机制保障。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只有将土地与能力(人力和资本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多赢结果。目前各地农民充分利用城市化的有利条件,规避其不利影响,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获取了宝贵经验,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只要农民的实践活动符合广大农民利益,符合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发展规律,有利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就要大力加以肯定。:
(三)耕者有其效
篇5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模糊了土地的产权定位。首先,农村集体所有这一概念本身模糊。按照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规定,农村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农村集体是农村土地的合法产权持有者。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这一概念形成于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其本意是要保留农村土地公有制这一宪法宗旨,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但农村集体是什么?是指乡镇政府?还是指村级组织?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正是这一种概念上的模糊,导致了农村土地产权归属定位的模糊,使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土地利益分配因产权的模糊而各置一词。其次,农村形势的发展使土地属农村集体所有这一提法面临挑战。那时农村集体经济尚未瓦解,农民尚未具备足够的实力来挑战农村集体的权威,对农村集体依然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且作为当时的村集体的体现者村民委员(会笔者认为),具用行政处罚权和经济支配权,因此,对土地的调配和管理上有绝对的权威,农民无权对自己承包的土地随意改变其用途。但随着农村形势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逐渐衰弱和瓦解,大多数地方的农村集体已名存实亡。农村集体对许多农民来讲只是一种法律意义上概念和历史习惯
性的名词,农村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仅存在于名义上或者说法律意义上。而在目前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尚未健全的农村,农民实际成为了自己承包土地的所有者。许多地方的农民可以不经集体同意就以个人名义私下签定转包、租赁合同和随意改变土地用途,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于是,形成了农村土地村集体管不着(因为它的管理功能随着农业税取消而逐渐衰退,同时农村集体作为一个组织形式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也会逐渐被边缘化),承包者无法管(因为现行的法律不允许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的缺位状态,造成农村集体对农村土地管理上的失控和农村土地产权定位上的模糊。
“承包土地三十年不变”导致了地权的不均。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和收入自主权的同时,因设计上的不合理而造成了一些先天性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承包土地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导致了“地随人走,人地捆绑”凝固效应。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时,大多数地方的农村土地都是采取“按人配地,人三劳七(即非劳动力人口占30%的份额劳动力占70%的份额)”的配地的方式出让给农户承包的。但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村的人口、劳动力数量和就业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土地的分配格局却因承包土地三十年不变的政策,而停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首轮承包是的原状上。“地随人走,人地合一”导致农村土地承包权分配的严重不均。其结果:一方面,首轮按等份取得土地承包权的农村人口或农户,现在不一定仍然经营着承包的土地,从事着农业生产,或者说土地和农业生产已不是该承包者或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有的甚至早已离开了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承包的土地对这些人来讲已不是生存中最需要的生产要素,不少承包的土地不是被抛荒或闲置,就是被高价出让或转包获取高额利润。而另一方面,因各种原因在首轮承包中没有取得土地承包权,或者没能按相同等
份获取承包土地的农村人口和农户而现在仍然生活在农村,土地仍然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依靠和保障,有的甚至离开了土地和农业生产就是去了收入的来源。这种地权就不均的矛盾如若长时期的积累,最终势必引发农村社会的动荡和冲突。
土地家庭分户经营模式滞缓了农村现代化进程。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将人民公社时期以生产队为单位土地高度集中经营格局,改变为以家庭为单位分户经营模式。这一模式虽然从体制上保障了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使农村劳动生产力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释放,农村经济也得到了恢复性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村形势的发展,分户经营最初带来的积极作用也逐步消失,而负面影响随之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这种分户经营模式进一步加深了农村土地的分散化和小规模化,形成了中国农村分散化、小规模经营格局。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不仅阻断了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使土地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限定了土地收入的增长,而且还引发了不少矛盾和纠纷。如:农户间的地界纠纷、水源纠纷和服务费用的分摊纠纷。更主要的是这种土地的分块割据的分户经营方式,无力独自承担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新的增产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缺乏约束力的承包形式导致承包双方权利的缺失。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开始,对农民承包地的确认一直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加以承载,而大多是采取随发放农民每年的经济承包合同的方式来告知当年农户承包地的多少。由于既没有规范的承包合同文本,又没有明确标明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样造成了承包双方的权利缺失。
首先,导致农村可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由于在农村土地的承包过程中并没有明确承包农户义务,农户对所承包的土地:(一)是进行掠夺式的垦殖。由于承包者并不拥有承包土地的所有权,也不承担土地休耕与养护义务(因为现行承包方案中没有涉及到此内容),因此承包者在承包期内,为了追求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对承包土地进行掠夺似的垦殖,包括化学肥料的滥用和过度追求高复种指数等,破坏了土壤植被环境,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程度,导致农村耕地面积的逐年下降,农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二)是随意改变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土地产权的模糊和管理上的失控,导致农民对承包土地的随意性开发,突出表现在随意改变耕地用途,将农业用地改为非农业用地。如:在耕地上修建房屋、圈舍或将承包农地私下转包建厂房商店等大型建筑物,占用了大量的农田面积;或将优质产粮面积改为水产、果、林等经济作物面积,既破坏了原有的水系、植被条件,又给粮食安全带来了大的隐患。
其次,农民权利遭到不法侵蚀。主要表现在:(一)承包面积随意性大。由于没有规范的土地承包合同文本,许多农户实际承包地往往小于村集体随经济合同书(俗称四费合同)告知的承包面积,因面积不符导致的利益纠纷时常发生。(二)擅自终止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由于承包双方没有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往往的不到法律的保障。村集体常常因农民欠税、或其它规费如粮、棉实物定购折价款,劳务工折价款等而擅自终止农民的承包合同,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三)违规转让农民的承包地和侵吞土地转让费。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郊区农村土地开始升值,于是,侵占、倒卖农村土地和克扣、挪用土地转让费因缺乏法律文书的约束而成为一些不法之徒牟利的途径,农民的承包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因此,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加速农村土地制度的的体制创新已成为农村改革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现在众说纷纭,主要有维持现状和私有化两种说法。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各有利弊。首先,维持农村集体所有的现状,虽然从形式上体现了农村土地的公有制,保证了国家对农村土地的调控权,有利于平衡农村地权,均衡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但农村改革的现实,已使农村集体有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实体法人,而成为一种虚拟化的组织形式。在这种情形下,能否还承担得起农村土地管理的职能?已受到社会的普遍置疑。其次,土地私有化。在中国,农村人口占70%左右。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还不高,农村经济利益正处于大分化的的时代,土地既是一种生产要素,更是一个利益调配手段。而土地私有化只能加剧少数人对土地的垄断,导致大多数人因土地的丧失而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在目前情况下的中国,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只能加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那农村土地制度如何创新?笔者认为,应在巩固现有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国有民用,三权独立。即农村土地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属农民,农民享有独立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重新明确土地产权。考虑到农村集体这一组织已无法承担农村土地管理职能的现实状况,国家应考虑设立专门的农村土地管理机构,负责对农村土地的分配、经营和管理,将农村土地所有权由原来的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同时,在全面普查,建立详实的土地档案基础上,适度调整农村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格局,保障所有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益的公平、公正。
以契约的方式保障农民的权益。国家在保障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相关权益不受侵犯的同时,以契约的方式将农村土地给出让给需要承包土地的农民使用,并允许取得土地的农民在一个相当长的期限内,享有独立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租赁、抵押、转让、入股、继承),并且不受侵犯。为农村土地市场化运作,规范化流转提供法律保障,使土地真正成为“顺利转化成能够进行交易、用来创业从而取得利润的资本”(秘鲁经济学家德索托语)。
篇6
关键词:新理念;农业现代化;小康社会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稳定并扩大外出农民工规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资源(土地、水、森林)保护和高效利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基本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扩大新一轮退耕(或休耕)还林还草规模,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适当提高补奖标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篇7
关键词:改善;灌区用水管理
中图分类号:S607 文献标识码:A
要想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难度是肯定的,但并不是难不可攀,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如何去做。农村的各项具体改革暂且不管,最重要的是看改革后对我们灌区的水利工作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课题、新要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去做。通过近几年来灌区的灌溉管理不难看出,受益百姓对灌溉区服务要求改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l、农作物最需要水分的时候供水,既不超前又不滞后,即农民所说的“及时水”;2、保证水质:良好的水源才能滋润万亩良田,试想污水淹地,后患无穷,与我灌区服务农业宗旨背道而驰;3、价格合理:老百姓真正关心的还是价格,价格降不下来,谈不到与机井争市场,“减负”也就成为一句空谈。那么我们如何满足受益单位这三个基本要求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做文章,下下功夫。
1、供水管理及时到位
供水的及时与否,流量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全局灌溉工作。供水早能抢占机井市场,同时在农作物最需水时供水,农民欢迎,水容易推销。再有适时供水,控制好作物用水时间,有利调度水量,有利于节水,减轻农民负担。还有集中用水,缩短用水周期,渠道满负荷运行,系数容易保持,不易造成额外损失,节水效果明显。这些方面,一是要求我们灌区与供水单位关系必须要协调好,形成上下一致,供需良性运行。二是同省有关气象部门关系协调好,随时掌握天上来水的情况。例如有一年秋灌初期,全省范围内实施人工降雨,普降中到大雨,致使秋灌停水,造称灌区非常被动的局面。可见,供水适时既不造成浪费,又能满足供应,有利于提高灌区信誉度,有利于灌区的长期发展,是我们灌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加强输水管理,切实抓好堵污、节水、畅通、流量
输水中涉及到的问题不外乎污水、系数、安全、流量四个方面。首先是水质问题。石津渠内的大部分污水都是从上中游注入的。源头必须堵住,前些年发生淹死小麦的事实,大家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虽然过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近年春灌中,尤其是在中后期,又时有抬头。如果保证不了水质,老百姓就用不上放心水,给今后的基层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治理污水,就要痛下决心,必须堵住源头,不能以罚款了之,放任污水照流不误。如果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不从灌区长远发展着想,只能自毁前程,使单位遭受更大的损失。其次是节水。石津渠系由于线长、面大、枝杈繁杂,而且大部分渠段是土质渠,漏渗严重,整体系数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农业用水的价格本来偏低,再加之水耗大,经济效益提不上来,供水单位势必向水价较高的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倾斜,致使农业灌溉用水量难以保证,也使我们灌区发展难以为继,因此,抓好节水环节,也是保证农民对用水价格能接受,灌区经济效益不降低的重要环节。第三是输水安全。安全生产是一个单位的生命线。安全输水,同样也是我们灌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往个别渠道发生决口、跑口造成水量损失,淹没农田,延误农时,令人触目惊心。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象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抓好安全输水,安全生产。第四是保证流量,满足用水单位用水,输水畅通才会保证输水安全,有利于节水,从而保证整个灌溉顺利进行。所以既要思想上重视,加强人力巡渠,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防渗力度,改善工程条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抓住灌溉管理,“硬件”“软件”并重
该项管理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农村老百姓。工作难度大、头绪多、问题复杂,既是灌区工作的突出特点,又是灌区的中心工作。管理不善,水推销不出去,职工工资、单位发展都成问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
(1)田间工程配套。末级渠道及建筑物要与上级渠道配套,保证上下级渠道相互协调,输水通畅,缩短用水周期。
(2)用水策划科学。不管是管理处还是受益村,各级渠道、各条渠道调配水量必须科学合理,避免弃水和渠道憋水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以人为本。狠抓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及管理水平。
(4)农田改造。大方农田高程要相筹无几,需要整饰的整饰。种植结构调整后,尽量统一种植作物品种,既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丰产丰收,又有利于灌区放水管理,避免像今年春灌发生的浇麦地淹棉田等不良现象发生。
(5)注重人和。一是协调好受益村的内部干群关系;二是协调好渠民关系;三是协调好与地方行政机关的关系。关系协调好了,人心齐了,易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例如有的受益村通过行政干预给机井停电,让老百姓优先用渠水,有利于开展灌溉组织发动工作。如果关系搞不好,会发生放水困难、上访等现象,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6)强化服务。服务水平不但决定着灌溉成绩,而且反映着一个单位的形象。工作是逐步做深、做细,这方面我们灌区已初见成效。例如现推广的“四到斗”、“四公开”就提高了管理透明度,搞活了水的推销,老百姓喜闻乐见,用放心水,交放心钱,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打下基础。
篇8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必然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工业化规律使然
统筹城乡发展是针对当今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二元结构”提出来的。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二是现代部门。从而构成一种“二元经济结构”。他以此提出要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化导向战略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不可能正确解决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问题,而且导致了城市问题突出、农村萧条。与刘易斯相反,斯多尔和泰勒等则提出:为使发展公平,必须推动城市工业化和乡村工业化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但这种模式存在城乡争夺资源、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矛盾,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最终也不能合理地解决城乡的发展问题。此后。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经济学家们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理论。如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尽管有其偏颇,但是这些理论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总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但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最终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并且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加大国家的干预。这些见解对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发展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在于城市与乡村两方面都要发展,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城与乡是“统筹城乡”中的两个方面。以城带乡或以乡补城都是必需的,同时,还必须双管齐下。双方合作,形成互补,共同发展。这种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强调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把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形成城乡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是注重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已经具备了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趋势明显,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一是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型。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三是随着新产业的成长,推动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融合。四是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城市经济结构中已经具备了条件和基础,一些城市已经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五是随着社会管理创新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消除了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为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提供了条件。六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为加快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了条件,
二、城乡之间的差距
由于一系列的城市偏向政策,农村改革以后,中国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39.1元和397.6元,到2006年该值分别为11760元和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二者的实际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和4.5%,相差2.6个百分点。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86倍,1990年为2.20倍,2000年为2.79倍。2006年为3.28倍。收入决定消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扩大。自1985年以来,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与收入差距的变化是高度一致的。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73元、1990年为1279元、2000年为4998元、2006年为8697元、分别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2.12倍、2.19倍、2.99倍和3.07倍。
(二)城乡教育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1990-2002年,城乡间成人识字率的变化均呈平滑上升的趋势,而且由于农村成人识字率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其城乡差别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1990年城镇和农村的成人识字率分别为88.03%和73.77%,相差14.26个百分点:到2002年城镇和农村的识字率分别为94.58%和87.13%,相差7.45个百分点。就小学教育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毛入学率还是净入学率,城乡之间的差距都不大。就初中教育而言,自1990年以来,城市初中的毛入学率基本上维持在90%以上。在农村,1990年初中的毛入学率为61.46%,2002年上升到80.34%,上升了19.21个百分点。城乡差距由1990年的35.61个百分点,缩小到2002年的18.10个百分点。就高中教育而言,尽管城乡的高中毛入学率都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城市提高的幅度大大高于农村提高的幅度,导致城乡间的绝对差距扩大。1990年,城市的高中毛入学率比农村高30.03个百分点,2002年高55.54个百分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以后的阶段。
(三)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状况
从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来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除部分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尚未覆盖进来以外,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2002年全国农村养老覆盖率为2.3%,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城市失业保险覆盖率目前已达到71.7%,农村几乎为零。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实际领取低保的人数已达2064.7万人,低保支出为112.3亿元,2006年,实际领取低保的人数为2240.1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除部分省、直辖市外。多数农村地区目前尚未建立低保制度,只有传统的五保供养。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而统筹城乡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城乡统筹的主体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核心是保持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任务是打破城
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目标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
1 加强城乡交通和通信网络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和通讯网规划的修编和调整,完善高速公路网和通讯网,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着力抓好县(市、区)和区域中心镇的公路网建设,拓展县、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通行能力。通过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各类经济要素的顺畅流动,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
2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长效机制,乡乡都有垃圾中转站,村村都设垃圾集中清收点,社社都有环境卫生保洁员。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改造旧村,建设新村,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城乡整体环境质量。
(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 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都要认真促进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的平等化。让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让每个患病的农民都能得到治疗。同时,重视教育、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2 加快建立城市人才对农村的支持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对口支援机制。通过行政协调、政策引导,形成城市教育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农村、农村教育卫生资源富裕地区对口支援资源匮乏地区的良性关系。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城市的教育、卫生、文化工作者到农村服务。
(三)深化农村改革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1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抵押、转租、转让、互换。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办法,促进规模经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约束和用途管制,改非公益用地征用为征购;健全和完善补偿机制,依法、合理制定征地综合补偿标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征地补偿款发放到被征地农民手中,依法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推行办理保险、土地入股、安排劳力等行之有效的安置方式,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2 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流动和转移的新型制度框架
要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现象,改变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要坚决纠正简单粗暴清退农民工的做法。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问题。
篇9
说,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任何时候,家庭经营都是最基本的形式。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
农村建设应保持农村的特点,不能赶农民上楼
说,要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建设,农村建设应保持农村的特点。不能把城镇的居民小区照搬到农村去,赶农民上楼。要长期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村庄规划和农村建房的指导。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农村教学点撤并要十分慎重,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总的方向是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并轨,最终迈向城乡一体化。
要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减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指出,要使进城农民工真正成为城镇居民,绝不是改变一下户籍那么简单。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向,既要采取措施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所在地逐步安家落户,又要引导产业向内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要精心设计征地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开展相关工作,2012年一定要出台相应法规。
篇10
《的唐白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近距离地反映中国当下农村的改革。这在近若干年来的小说创作中,是颇为突出的。中国的革命文学,曾经以写农民、写农村的题材为主干。但是,随着熟悉农村的作家们转入城市,乡村图景在文学中常常以回忆的形态出现,以作家的童年印象的形态出现。作家到农村采访,已经从随意穿门入户的主人变成了被待为贵宾客人,他们执笔时从参与者的视角转换到了观察者的视角。有了距离感,作品可能诗意流荡,有了田园牧歌的轻柔,山水画的婉丽,却少了蒸腾的热气。
王建琳与上述情况不同,她写的是与自己多年朝夕相处的乡镇干部,写的是亲身经历的“祁星镇”的一场场“沙尘暴”,写的是新形势下多种矛盾的尖锐化,特别是像“机场圈地”这样具有典型意义的矛盾――总之,她写的是非凝态的湍流。她作为农村改革现实中的一个角色,为作品中类似事件而揪心过,失望过,欢喜过,她对事件的各种角色有热切的爱、深刻的憎。她不是为了写小说而去了解那些人物和事情,是现实中的人物和事情围绕着她,在她身边哭和笑,争和斗,打和闹,各种印象和情感聚集在她心里,冲撞她的心灵,使她觉得非写不可。她不是瞟视了几眼生活现象,也没有心静如水地旁观,而是多年迫视、凝视了乡镇社会的种种世相,这是久居大城市的专业作家们无法比拟的。我们读这部小说,好像走进了而今的中部地区的乡镇,再不是三里湾,也不是鸡窝洼,那里不止有竹篱茅舍,更有宾馆商场,有工厂企业。农民再不是梁三老汉、陈奂生,他们见过世面,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农民。这部小说用文学的形式,给读者提供了新的画卷、新的信息。
读这部小说,我们知道了很多,却又不满足。作者有对生活的迫视、凝视,但少了一些透视。作者带我们经历一趟乡镇之旅,但没有充分展示农民和乡镇干部精神的成长变化,这就影响了人物刻画的深度。还有,就是剪裁不够。古人论画说,“近山取其质,远山取其势”,长篇小说尤其要处理好大小场面的调配,既有情节、细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又有节奏的疾徐、映衬的疏密。《的唐白河》结构的变化少了一点。
王建琳文学写作起步很早,具有较好的基础。似乎,作者多少为其丰富的生活积累所累,未能反复熔炼,又受到急切表达对农村建设的与别的作家不同的印象和思路的愿望的催促,打磨得不够。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富有新鲜感的力作。作者现仍在农村建设的前方阵地,她首先是一位实践中的建设者,她心里还有许多可贵的素材。因此,我们对她此后的创作,有理由乐观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