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广范文

时间:2023-03-25 13:5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推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推广

篇1

谁在给新产品“判死刑”

典型现象:新产品推广过程中遭遇“层层否决”。

诊断:很多新产品还没有与消费者见面,就已经“死定”了。给新产品“判死刑”的不是消费者,而是销售部门的人员。

销售部门的“权力”越大,新产品推广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对那些只有销售部而没有市场部的企业而言,新产品推广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销售部门权力越大,对新产品“拥有”否决权的人就越多。营销老总同意推广了,销售经理可能不同意;销售经理同意了,区域经理可能不同意;区域经理同意了,业务员可能不同意;业务员同意了,经销商可能不同意;经销商同意了,二批可能不同意――这就是新产品推广过程中的“层层否决”现象。

“层层否决”现象的可怕不在于销售部门以部门的名义否决,而在于几乎人人都拥有实质上的否决权。这种否决可能表现为拒绝推广,也可能表现为“软抵抗”。

本土企业的业务员、主管、经销商通常是按片区划分,每个人都扮演着片区“诸侯”的角色。片区诸侯的权力很大,他们是片区的“决策者”,他们直接对销量负责,一句“不符合本区域特点”就足够否决新产品在本区域的推广。

新产品“层层否决”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完美批判”的过程,即“鸡蛋里挑骨头”,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挑毛病”。没有哪个新产品是完美的,挑毛病的人越多,新产品在投放市场前就被“判死刑”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我们认为,新产品推广的最大障碍可能不是“不符合市场需要”,而是“不符合销售部门和经销商的需要”,在推广新产品时,销售部门人人都扮演着消费者代言人的角色,这非常可怕!

新产品推广当然要征求销售部门的意见,但鉴于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层层否决”的现实,为了提高新产品推广的成功率,我们建议企业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新产品尽可能绕过通路环节,直铺终端。这样做能避免通路环节(经销商、二批等)的层层否决。因为经销商经常因为与厂家在价格、政策方面讨价还价时不满意,以新产品不符合市场需要为借口“否决”新产品,直供终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产品直供成功,就可以“挟消费者以令业务员和经销商”。

第二,在大面积推广新产品之前,选择典型市场做试验性推广。实践证明,“事实”比“道理”更重要、更有说服力,“样板市场”的说服力超过营销理论。当典型市场成功后,就可以“挟成功的事实以令业务员和经销商”。

新产品推广,不单纯是营销问题,有时也是“公司政治”问题。

第三,吸取跨国公司的经验。跨国公司的市场部极其强势,销售部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新产品推广决策,但主要是扮演“执行者”的角色。一旦公司决定推广新产品,销售部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

让新产品“生逢其时”

典型现象:老产品卖不动了,再推广新产品。

诊断:很多本土营销人骨子里有“百年产品”的梦想,恨不得把自己的产品变成像可口可乐那样的“百年产品”,殊不知可口可乐只是一个不可模仿的“例外”。

这种想法的具体表现,就是尽可能让产品“多卖一段时间”。因此,当销量下滑时,他们本能的想法是“挽救老产品”而不是推广新产品。在促销政策的推动下,老产品销量的提升是“回光返照”,但这经常被业务员当做“返老还童”,只有等老产品实在无法挽救了,业务员和经销商才会下决心推广新产品。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我们曾经以“传宗接代”比喻:一个人要想传宗接代,一定不能等到快死的时候才去生孩子,一定要在二三十岁年轻力壮时生孩子,在退休之时抱孙子,这样才能生生不息。

推广新产品也是如此。新产品推广需要老产品“带动”,一定要在老产品还畅销之时,就及时推广新产品。当老产品走下坡路时,新产品就可以及时替代老产品,这样就没有必要通过强力政策“挽救”老产品了。

一家白酒企业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他们提出了一个错误的操作模式:新产品上市要慢半拍,让老产品多销一段时间。结果在老产品卖不动时,新产品也推不动了。

白酒企业出现的特有现象“一二年喝倒一个牌子”,多是因为新产品推广不及时,“一二年喝倒一个品种”后,新产品跟不上,结果成了“一二年喝倒一个牌子”。我们认为,“一二年喝倒一个品种”是正常现象,“一二年喝倒一个牌子”是不正常现象。从正常现象变为不正常现象,根源就在于新产品推广的时机没掌握好。

典型现象:新产品上市时机失当,产生信心危机。

案例1:一家食品企业在旺季已经到来的12月份上市一种新产品,赶上旺季结尾,没有多大的销量,紧接着就赶上春节后长达半年的淡季,又没有销量。等到第二个旺季到来时,通路因为对已经半老不新的产品没有信心,都不愿经销,一个很好的产品就这样“夭折”了。

案例2:另一家食品企业在5月初上市一个新产品,赶上北方农村“收麦旺季”,借着旺季产品畅销的影响,铺货率较高,新产品初步立住了脚。通过政策影响熬过淡季后,很快又迎来了中秋旺季,由于销量较大,新产品彻底立住了脚。没过几个月,又赶上春节旺季,新产品成为畅销产品。

诊断:淡季推广新产品可以成功,旺季推广新产品也可以成功,但在旺季的结尾推广新产品很难成功。因此,推广新产品必须掌握时机。

新产品推广,很重要的是一个“推”字。推动新产品的影响有三种:一是政策推动,比如促销;二是人员推动,比如强力铺货;三是季节推动。当这三种推动力量合为一体时,新产品推广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很多企业选择旺季到来之前推广新产品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淡季推广新产品,季节就会成为“反推力”,怎样才能成功呢?淡季推广新产品必须特别注意一点:一定不能全面推广,只能重点推广。因为重点终端在淡季也有较大销量,而普通终端在淡季老产品都卖不动,怎会有能力推广新产品?同时,由于重点终端起着引导消费的作用,可以利用重点终端在淡季培育消费群。由于有重点终端的引导,当旺季到来时,产品全面铺向普通终端就能够很快动销。

新产品推广,信心是关键。再好的产品,只要卖不动,大家一定会对产品、政策、营销模式产生怀疑。旺季推广,信心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淡季推广,只有重点终端能够带来信心,新产品在淡季都能够进入重点终端,这会给普通终端和厂家信心。所

以,新产品上市的时机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信心问题。

在旺季快结束时推广新产品,就很容易遭遇信心危机。新产品虽然很容易在旺季铺货,但稳定的消费群体没有形成。当淡季到来时,新产品在普通终端销量急剧下降,甚至退出终端,会让整个市场形成悲观氛围。在下一个旺季到来时,经销商和终端已不愿意再销售这个曾经走过下坡路的产品。

“节奏”也是力量

典型现象:新产品推广节奏失当。

案例:一家县级白酒经销商由于所经销的两个主导品种老化,就说服厂家提供了一个升级型新产品。新产品5月份到货后,经销商夫妻在操作模式上发生了矛盾:丈夫的计划是先只铺酒店终端,等到8月底再走通路铺商店。妻子认为,现在就有人上门提货,不卖白不卖,卖一瓶算一瓶,主张全面铺开。

诊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新产品推广也是如此。

该经销商推广的老品牌新品种,在淡季全面铺货也可能成功,但淡季铺货率越高,新产品老化的速度可能越快。因此,我们强烈支持其丈夫提出的有“节奏”的新产品推广模式。

县级市场白酒终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酒店(饭店),另一类是商店(卖场)。这两类终端遵循不同的销售模式。酒店是白酒的大终端,加价率较高,愿意推新产品,可以实现终端直供;商店是小终端,加价率较低,愿意卖老产品。

当新产品同时铺向酒店和商店时,就会产生两个不同的零售价格。酒店之所以愿意推新产品,正是因为新产品价格高。如果新产品同时铺向商店,就会把终端价格拉下来,酒店就不愿意推广。没有终端愿意推广,新产品就会夭折。

按照其丈夫的计划,淡季只铺酒店,酒店由于有利可图,一定会极力推荐,从而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在8月底白酒旺季到来之前,全面铺向通路。由于前期的引导,再加上价格下降,销量会急剧上升。

从上述案例,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老产品是因为忠诚的消费者愿意“买”而畅销,新产品必须有人愿意“卖”才可能畅销。

因此,新产品推广,关键是创造让终端愿意“卖”的理由。终端愿意“费力”推新产品的理由很简单:更高的利润。除非有强力市场拉动,新产品只有给通路和终端创造更高的利润,才有可能畅销。

在新产品推广时,应该仔细分析一下终端,把那些既能“引导”消费,又能够在初期“把握”价格的终端找出来。在推广新产品时,把握好推广节奏,不能只追求铺货率,还要追求“推荐率”。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犯了“铺货率崇拜症”,把铺货率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结果造成下列现象:货铺得到处都是,就是不动销。

把握新产品推广的节奏,就是要在初期把“推荐率”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先给那些愿意“推荐”新产品的企业铺货,这样的铺货才是有质量的铺货率。

终端的推荐一定建立在利润基础之上,因此,把握新产品推广节奏,实质也就是把握价格变化的节奏。

典型现象:新产品推广存在“赌博现象”,希望集中所有政策、力量,一举成功。

诊断:企业也许可以集中所有政策、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货铺下去,毕竟这些属于企业可以“控制”的范畴,但却难以在短期内让目标消费者接受产品,因为这属于企业只能施加“影响”而无法“控制”的范畴。

正因为新产品推广过程中的赌博现象,经常出现新产品“推广过度”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不计代价”、“发疯式”推广新产品的现象,这种推广只能让竞品“恐慌”,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因为消费者接受新产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过度的新产品推广通常只是让更多的货压在通路而已。对于有时效的产品,比如食品,新产品过多地压在通路,通常会把经销商“撑死”。

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比喻,推广新产品如同推墙,当用一根木杠推墙时,不要寄希望使出吃奶的劲一次推倒。有经验的人通常先推一下,然后回一下,如此四五次,就能很容易把墙推倒。

推广新产品也是如此。以推广政策为例,千万不要一次把推广政策释放完,否则,通路一定会一次性消化掉。我们主张推广政策至少要分3批释放,每释放一次政策,推动新产品前进一步。

推广新产品时一定要记住:最大的力量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

“高开低走”是门艺术

典型现象:对新产品不正确的期待。

案例:一家食品经销商的销售额从最高峰时的5000万元/年下滑到2000万元/年。诊断结论是产品老化,要推新产品。但让经销商苦恼的是,他花了很大的代价推广过很多新产品,却总是不成功。他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市场不认新产品。

诊断:我们到这个经销商处考察后,首先否定了经销商提出的“这个市场不认新产品”的结论,因为这是一个移民城市,消费比较前卫,对新产品接受速度比较快。

经过详细调研,我们才发现经销商对新产品错误的期待是屡次推广失败的主要原因。经销商的观点是新产品自然应该“质量更好一点,包装更美一点,价格更低一点,促销更大一点”。其实,这是一个貌似合理却极不可行的想法。

经销商最大的错误在于“价格更低一点”,同时又对质量、价格、促销提出更高的要求。经销商所犯的错误也是一个大众认知错误:新产品越便宜越好卖。

消费者想买便宜产品吗?不是,消费者只是想卖“占便宜”的产品。当消费者提出能不能便宜一点时,你可以把“成交价”降下来,因为那可以让消费者“占便宜”,但是千万不要把“标签价”降下来,因为那将使产品“不值钱”。

老百姓讲“一分价钱一分货”,不是“一分货一分价钱”。新产品的价格不是用来销售的,而是用于给产品“定位”的,新产品值不值钱,很大程度是由价格决定的。当给优质新产品标低价时,即使优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也已经不值钱。

正因为如此,新产品定价通常遵循“高开低走”的原则。“高开”是为了给新产品定位,“低走”是为了让消费者“占便宜”。

还有一些业务员和经销商认为政策是厂家给的,这个认识不正确,政策应该是产品的价格创造的。只有更高的价格,才有更好的政策。当新产品价格“高开低走”时,就给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政策,给了新产品更大的推力。

我们的市场观察结论是:在产业集中化之前,市场上价格最低的商品,通常是卖得最差的商品。极少有哪个品牌能靠最低价打开市场。当然,像格兰仕那样打出品牌后再打价格战,另当别论。

“瞄准目标”才能成功

典型现象:新产品推广目的不明确,错把成功当失败。

诊断:什么叫成功?达到目标就叫成功吗?

新产品上市的目标是什么?这

还用问,扩大销量呗!

是的,业务员和经销商似乎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不断扩大销量,恨不得每个新产品都能上量、成为主导产品。

这样的简单思维可能产生一个问题:错把已经成功的新产品推广当做失败。

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的目标确实比较单一,可以通过不断扩大销量提升利润,那是一个被称作“规模经济”的时代。过剩经济已经迫使一些行业进入了“规模不经济”时代,产品销量越大,利润越低,因为它是竞争对手的“靶子”,当所有竞品都有针对性地出政策时,主导产品就将逐步进入“无利润区”。

现在,如果想让一个产品既能产生销量,又能产生利润,还能抵御竞品的攻击,那一定会陷入“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困境。

在此情况下,新产品推广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

有的新产品推广是为抵抗竞争对手新产品的攻击,因为用老产品与对手的新产品竞争,“成功也是失败”,而用新产品与对手竞争,“失败也是成功”。因此,当新产品成功抑制竞品时,退出市场也是成功。

当新产品作为“小批量产品群”的一部分用于产生利润时,“销量的增加可能意味着失败”。此时,利润最大化是其目标,销量最大化不再作为基本目标。

市场环境已经变了,在推广新产品前最好搞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否则,错把成功当失败,那可就冤大了。

别拿“执行力”当替罪羊

典型现象:“天衣无缝”的新产品推广方案,到一线“漏洞百出”。

案例:一家食品企业在推广新产品前,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老总亲自主持召开新产品推广会,并专门制订了一份《新产品上市执行手册》。当新产品推广会议结束时,面对一个似乎“天衣无缝”的新产品推广计划,所有人员都松了一口气。10天后,市场部经理专程到目标市场走访,发现原来天衣无缝的新产品推广计划竟被执行得漏洞百出。市场部经理发现,参会的区域营销主管根本没有把会议精神传达给业务员,更谈不上传达给经销商,只是通过电话向经销商传达了这样一个简单信息:厂里又推出一个新产品,价格是××。会议精神、《新产品上市执行手册》全部被区域主管们“贪污”了。

诊断:传统的新产品推广,通常由技术人员拿出几个样品,然后由业务员或经销商“挑选”。被挑中的产品,在进货时“捎带”一点点,在市场上试试看,如果被接受就大批量进货。这种推广方式当然成功率极低,而且由于成功率较低,业务员和经销商已经害怕推新产品了。这次新产品推广,尽管厂方下了很大力气,整个营销队伍仍然没有信心,仍然当做一次传统的新产品推广在做。

该企业的市场范围虽然不大,但营销管理层次却不少。销售经理――省级经理――大区经理――小区经理――业务员,这么多的管理层次,很难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关键时刻只有越级指挥和越级请示,结果造成中层管理能力弱化。本次新产品推广会只让小区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参加,结果会议精神没有传达下去,基层执行人员和经销商对会议精神不了解。

中国市场广阔,因而企业的管理层次普遍较多,而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渗透力却普遍只有1.5级,这是本土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于已经程序化的“例常”问题,可以通过管理层次层层传达。、对于重要的信息,如重要新产品的推广,可以集中所有人员集中传达,或者以书面形式传达,避免层层传达过程中的失真。

第二,采取跨国公司经常采用的专业方法,由市场部拿着详细的推广方案到一线“路演”,并督导方案执行。

我们认为,总部策划“天衣无缝”,一线推广“漏洞百出”,这不是基层人员的“执行力”不够,而是管理的“渗透力”不足。执行力不过是无能管理者推卸管理责任的借口罢了。

别总是把责任推给研发部门

典型现象:研发部门总是新产品推广失败的替罪羊。

诊断:销售部门和研发部门经常闹矛盾,产品卖不动,销售部门只要一句“产品不符合市场要求”就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当研发部门问销售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产品时,销售部门通常只能以“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这样对产品开发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话搪塞。

完整的新产品开发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产品“概念形成”;二是新产品“技术成形”。第一项内容应该由销售部门完成,因为业务员长期浸于市场,在新产品开发上应该是消费者需求的“代言人”。研发部门的责任应该是把销售部门提出的“新产品概念”通过技术手段予以实现。这才是新产品研发的完整流程。说新产品开发与业务员无关是在推卸责任。

埋头于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其性格总体上比业务员内向,即使亲自下市场调研,通常也无法像业务员一样善于沟通,因此,新产品开发一定要与销售部门结合,这样才能保证产品是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同时也避免以不断“试错”的方式推广新产品。

现在,一些经销商一听到推广新产品就紧张、害怕。“试错”式的新产品推广面临两难境地:不投入吧,推广成功不了;投入吧,又害怕白投入。

新产品为什么“怀才不遇”

典型现象:被专家称道的新产品经常“怀才不遇”,而不像新产品的新产品却大行其道。

诊断:“新瓶装旧酒”和“旧瓶装新酒”哪个更接近新产品概念的本质?“新瓶装旧酒”曾经是个贬义词,但现在更受营销人青睐。

家电行业注定要备受煎熬,因为家电行业这么多年始终在向消费者传递这样的概念:××企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正因为家电的技术突破很艰难,家电业已被一些人称为“夕阳产业”。

手机行业就要幸运得多。手机行业的形成要归功于摩托罗拉的技术突破,手机行业的繁荣则要归功于诺基亚对手机行业的重新界定。在摩托罗拉眼里,没有技术突破不算什么新产品;在诺基亚眼里,给消费者新感觉就是新产品。因此,一个新外观、一个新铃声、一个新颜色都足以成为新产品。

当我们合不得扔掉家里那台老掉牙的彩电时,有人在一年内已经换了好几部手机。其实,手机换来换去,使用的还是那几个有限自的功能。但消费者从购买手机中获得了满足感。

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可能要让那些抱着传统新产品观的人大跌眼镜了。这也提醒我们要重新理解新产品的概念。

篇2

一、开展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是一项节能惠民工程

今年启动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将继续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目的是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全面扩大消费需求,提高终端用户能源效率。具体补贴办法是:大宗用户每只高效照明产品由国家财政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30%给予补贴,城乡居民用户每只高效照明产品由国家财政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50%给予补贴。据测算,今年推广的财政补贴高效照明节能产品,个人用户只需花市场价格的1/3-1/4即可买到国家名优高效节能灯,使用寿命是普通灯具的2倍以上,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可节电60%~80%。以5W/2U的紧凑型节能灯为例,市场价格11元以上,国家招标价格为7元,国家给予财政补贴后,城镇居民实际仅需3.5元即可买到该产品,节电又省钱。

二、要切实加强对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攻坚之年,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本年度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推广工作与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相结合,力求使此项惠民政策覆盖范围更广,推广效果更为显著。省政府和行署已将该项工作纳入考核县2010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县政府也将2010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各单位的本年度目标责任状考核范围严格考评。去年推广效果较好的单位要再接再厉,更创佳绩;推广工作不理想的单位要认真反思,提高认识,确保完成今年推广数量。如未完成推广任务,影响到本年度县级工作考核的,将对有关单位实施问责。

三、推广任务、时限

篇3

企业的新产品即将上市,要求各个区域做好新产品上市的准备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对于上任已经半年的A区域经理李东风来说,既是高兴的事,又是忧愁的事。高兴的是,有了新产品等于是多了一个对付竞争对手的武器,市场销售又多了一个增长点和利润点;而让李东风忧愁的是毕竟自己上任才半年,在这半年里刚理顺了市场,有很多东西还处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怎样推广好新产品自己心里还没有把握,过去也没有推广新产品的经验,突然要接手新产品的推广工作,他心里有些发怵,害怕自己失败,从而无法向公司交代。万般无奈之下,李东风决定通过电子邮件向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的区域经理马凯请教,请马凯提出一些好的想法,供自己参考一下。在收到李东风的电子邮件后区域经理马凯很快给李东风回复了自己的意见。

马凯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广新产品。

新产品推广需要避免的误区

(一)盲目追求铺货率

很多区域经理认为推广新产品铺货率越高越好,因为终端能见度高,就会吸引消费者购买,符合“看得见、买得到”的营销原则,从理论上来看这是对的,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如此。

1新产品是“新面孔”,消费者接受与认可是需要时间的。

2新产品之所以叫新产品,原因在于无销售基础、无固定客户群,虽然有尝试购买的消费者,但总体消费人群有限。

3新产品的快速流转要求渠道快速消化掉,否则便会产生滞销从而引发退货。

4大面积的铺货会导致终端推动力下降,因为对终端来说新产品是谋取高额利润的工具,大面积的铺货会使终端失去这一机会,推动力下降就意味着上市未必成功。

小提示:正确的方法是铺得越对越好,即先重点、后普及、以点带面,通过生意好的、对该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能快速销售产品的终端形成购买力、认识度和产品影响力后,再吸引小的终端销售新产品。

(二)盲目要求终端上货数量

出货量越多意味着终端货物越多,因为上货数量多意味着终端陈列面积大,虽然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拉动消费者的购买力,但新产品的售后服务是第一位的。卖不动就要解决退货、换货的问题,对于终端而言一旦销售不畅,经销商就会失去信心,再好的产品也会在经销商眼里大打折扣。

小提示:正确的方法是宁缺勿滥,宁愿你的产品买断货也不能让新产品被积压,要十件货只能给五件,根据情况逐渐加量,可以用空箱陈列等方式来解决产品陈列和产品展示的问题。

(三)盲目追求低价格

认为质优价廉,价格低了肯定好卖,销量就大,因而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低。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产品上市后,消费者不知道它到底应该卖多少钱,在没有同类竞品比较时更是如此。认为质优价廉就好卖,这只是一厢情愿,消费者不买账,而且新产品一开始就低价上市,消费者会认为产品品质不好,毕竟消费者有“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心理。

小提示:正确的方法是给新产品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待有价格沉淀效果后,再低价促销。

(四)盲目追求广告量

广告宣传有促进产品销售的作用,新产品上市广告宣传必不可少。因此,在新产品上市时就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广告越多越好。“脑白金”、“黄金搭档”不就是靠广告发展起来的吗?的确如此,但在行业趋于微利的时代,你能投得起这么多的广告吗?在低利润时代过多地广告投入,只会让消费者认为买产品是在付广告费,上市的结果可想而知。

小提示:正确的方法是适度地投入广告,充分地考虑新产品的利润空间与销量,制订合理的广告计划。

(五)盲目追求品种的多而全

认为多品位、多品种、多规格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可以适应市场细分的要求,反正上市的推广费都一样,但从市场角度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上市的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

1使消费者分流,消费者选择盲目;

2无法集中资源重点推广产品,造成资源的浪费,迷失推广重点;

3造成同品类产品互相竞争,导致新产品上市整体量过大,分开量过小,给生产带来困难。

小提示:正确的方法是找出主推产品和潜力大的产品重点推广上市,待形成规模后,再细分产品,这样分阶段地跟随入市既可增大成功的概率,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六)盲目追求推广费

认为推广费用越多终端就会越卖力推荐,经销商就会大量进货,业务员就会越卖力工作。但结果反而是:终端价格混乱,经销商对利润的高追求和业务员一味追求供货量,造成货物的过度积压,最终新产品推广费没有了,产品也死了。

小提示:正确的方法是将适度的推广费和合理的推广策略进行有机结合,并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避免进入推广误区。

(七)盲目追求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是新产品上市推广的常用手段,是对推广费用的一种有效补充,主要针对消费者,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购买和尝试新产品,因此很多人就对促销力度与促销时间产生了不正确的想法。认为促销力度越大、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单纯地认为没有不为两分钱心动的顾客,长时间的促销会稳定销量和消费群体。

问题是力度过大的促销让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价格产生疑问,时间过长又使产品缺乏新鲜度,造成新品上市后期出现价格不稳定和销售增长缓慢等问题。

小提示:正确的方法是促销力度的适中与灵活多变的政策相结合,促销时间做好阶段性调整,既要防止价格体系混乱,又要避免消费者丧失对产品的新鲜度。

新产品推广需要做的工作

(一)充分了解新产品

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区域经理只有充分了解新产品,才能找到新产品的卖点和利益点。充分了解产品: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相关人员的介绍,另一方面需要区域经理去提练、挖掘,如产品新颖的包装、醒目的颜色、简洁、易记的品牌名称、名字等。

对于饮料或酒类产品区域经理最好能通过亲自品尝,了解产品的本质、与竞品的不同点与优势。同时,通过深入了解新产品,可以让区域经理清楚如何向客户和业务人员介绍新产品,增强他们推销新产品的信心,清楚新产品的消费群体,明确自己的产品应该卖给谁、如何卖,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

(二)了解市场环境和竞品信息

针对所负责区域的消费水平、消费特性、消费心理和终端心理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找到新产品推广的立足点和突破点,确定新产品上市的策略与方法;了解竞品信息:竞品的价格、卖点、特点、优势、劣势以及促销手段、推广方法、运作技巧等,找到对手的不足之处,把握新产品上市的机会。对市场环境和竞品信息了解得越充分,新产品推广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分析区域的网络渠道情况

根据对新产品的了解,区域经理需要结合区域终端资源对网络渠道进行分类,如二批网络、超市、酒店等,确定这些网络渠道在新产品上市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能起到的作用,分析新产品是否应该进入这些渠道网络以及进入的时机,找到新产品需要进入的渠道和需要重点关注的渠道。饮料产品可以以超市为重点选择大的通路渠道;酒产品选择超市渠道同时以酒店为重点;果味牛奶产品则需要将学校与家属区门口的终端作为重点等。

(四)设计好利润空间与价格体系

新品上市充满风险,一是渠道方面要承担高昂的配送成本,同时要承担退换货和销售不畅的风险;二是要借助终端推动力,很多时候新产品上市成功与否终端推动力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在新产品上市之初,区域经理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对合理的价格体系,在保证终端利润的同时需要预留出合理的价差来减少因退换货和销售不畅给渠道带来的风险,又补充了配送费用。

(五)制订好新产品上市的推广计划

新产品上市计划工作尤为重要,它是新产品上市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在新产品上市前,要做好新产品的推广计划,保证新产品上市工作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地开展,防止新产品上市的盲目性。

一般来说新产品上市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上市的时间,即新产品进入区域市场的时间。决定好时间后才可以让经销商和业务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2定好铺货的时间表。要求铺货时间连续不间断为好,保证短期内完成。

3确定铺货率和铺货量。确定A类、B类、C类终端的铺货率指标以及铺货数量,防止积压货物和销售点过密。

4制订好新产品上市的促销方案。主要是制定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渠道或终端促销政策。

5做好人员培训。主要是对产品知识、铺货技巧、铺货要求、工作目标的培训。

6划分市场区域。主要是确定新产品在各个区域内市场的上市步骤和推动计划。

(六)要建立售后服务保障制度

新产品上市,终端对新产品持怀疑态度、有防范心理,怕销售不畅造成损失,往往会拒绝进货。因而新产品上市时要做好售后服务,通过建立退换货承诺制度保证新产品进入终端渠道,促进新产品成功上市。

(七)要加强终端生动化工作

新产品上市之初,由于消费者尚不了解新产品,特意购买新产品的概率几乎为零。因而要想让消费者快速了解新产品并实现销售,一方面需要终端的推介,另一方面需要将新产品或新产品信息充分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在终端能随时看到新产品,了解新产品的信息,这就需要在新产品的推广过程中注重做好新产品在终端的陈列、展示和新产品宣传海报张贴的终端生动化工作,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让新产品能够快速地被消费者接受。

小提示:区域市场的新产品推广,区域经理充分了解新产品和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基础,制订出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和方案才能有备无患,才能让新产品推广多一些胜算。

图书信息

书名:《成为优秀的快消品区域经理》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伯建新

定价:49.80元

书号:9787515802367

篇4

营销,这种以“交换”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产生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的范畴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类:一类把营销作为经营的哲学,或者思维的方式,即营销作为一种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另一类则把营销与生产、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相提并论,指针对某些特定活动的一类管理职能,即营销的实践过程。营销是商业交换过程的内在因素,但其重要性却是随着供求关系这个杠杆的变动而发生变化的。

对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从时间、费用和必要性看,有必要对所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因此,首要要确定特定企业的特定环境内容,然后集中人力和费用,对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西方企业在分析时,十分重视对将来因素突变的时间和变化方向进行预测,这是环境分析的结论。环境因素将在何时开始发生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多大?这种变化是企业的成长机会,还是威胁因素?对企业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应该采取何种对策?这些对于公司的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实习的公司他的主要产品是电动智能开窗器设备,也同时根据客户的要求制做做全套的门窗。这些门窗主要是用在大型的建筑上,比如:商业大厦的天窗或者高位上要开启的窗子,学校游泳馆,图书馆,国际会展中心等等。拥有智能消防系统和通风系统两个自主品牌。公司拥有的优势对于我们在销售的过程中面对相关的客户也多了很大的信心,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比较多跑设计院和大型的施工单位以及施工工地。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的掌握不同的项目预计可能会用到的不同的产品,对于我们来说了解的多点我们面对这些货商(工程)就容易的多了,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选材机会。

记得我和公司的销售经理去大学城跟进广工的体育馆的时候就遇到相关的事件:那天我们做了个准备,目标就是整个大学城的相关建筑项目的了解工作。出门前先准备了不少的公司资料在包包里面,来到大学城已经差不多快到中午了,我们就先找个最近的工地,找他们的负责人,一个叫洪工的负责人接待了我们,由于以前和他们有合作过这些项目所以说话的时候就比较随便点,了解的东西也大、细多了。同时我们给他公司最新产品的相关资料,工程的进度快,差不多下个月公司就可以和他们在做新的合作。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我们今天主要目的地:广工。第一次到这里来,我们只好先找工地,看看相关的包工头在否,在的话可以介绍我们公司的产品给他们了解,同时也可以拿到他们的联系资料,这样的话我们下次来的时候就有目标。很幸运的事情,我们刚到工地就向工人打听到他们的其中一个管理员在这里,我们就跟着他说的地方找去,找到这个负责人,然后向他介绍我们做的这个产品和相关的使用工程案例给他了解。因为我们知道,他这个大工程用到我们这个产品的机会有85%,介绍完了这些以后他给我们相关的联系方式和给我们一个目标--就是驻地管理处的负责人梁工。跟着他给的信息,我们找到了梁工,向他介绍和给他相关的公司产品资料。同时根据工地的施工进程和设计图纸作了个比较详细方案给他,跟进的机会就留在以后的任何时候。

篇5

低端品牌推广高价产品难,这是人人皆知的事。但是,为什么难?具体难在哪里?应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却是许多企业和一线市场人员无法解答的。

难在哪里

低端品牌推广高价产品难,主因是由低端品牌以前的市场定位和销售惯性造成的。低端品牌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人们之所以看中它,主要是觉得它的产品实惠,而不是它这个品牌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而一旦它的价格超出了自己预期的心理价位,就会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这是低端品牌推广高价产品难的根本原因。

低端品牌推广高价产品困难的具体原因有三个:一是企业内部人员不愿意推,二是经销商不愿意卖,三是消费者不愿意买。

1.企业内部人员不愿意推

主要是指企业的业务人员不愿意推。很多企业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销量就是硬道理”,“销量就是护身符”。业务员如果销量做上去了,其他的问题甚至过错都是次要的;而如果销量做不上去,不仅只能拿到很低的底薪,没有奖金、提成,甚至会遭到降级,降职,包括“下课”的处罚。所以,为了保住“饭碗”,为了使“碗”里的“肉”多一些,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单纯地抓销量,去推容易上量的产品。

高价产品的推广即使有较大的潜力,但由于需要经历较长的导人才能形成销量,而这些工作是不算作业绩的,往往属于“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情,所以,除了那些“雷锋”,谁也不会主动去推。

2.经销商不愿卖

经销商主要是担心高价产品卖不动。对经销商来讲,经营一个品牌的资金都是固定的,如果答应厂家主推新的高价产品,则意味着必须减少甚至放弃卖其他原来畅销的产品。在明知高价产品难卖、销售前景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谁也不会愿意“放飞到手的鸽子”,而将“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此外,高价产品要形成销量,需要经历较长的市场导人期,因此,经销商一般都会出于资金周转和防止资金被套的考虑,对推广高价产品持观望态度,很少有人会愿意一开始就大量进货、花大力气去推。

3.消费者不愿意买

消费者不愿买的主因分两类:一是本身购买力低,买不起高价产品。这类消费者虽然曾是低端品牌的忠实用户,但由于其新产品的价格太高,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二是本身看不起低端品牌。高价产品采取的是撇脂定价策略,其消费的对象通常是那些有较高社会地位的高收入阶层,这些人之所以购买高价产品,看重的其实不单是产品的功能和品质,更主要的是其品牌能够满足他们高贵、尊荣等心理。而这一点,恰巧是低端品牌所缺乏的。所以,低端品牌的产品即使质量、品质都不差,也很难得到高端消费者的垂青。

对症下药

低端品牌要使推出的高价产品快速走向市场,首先要确保企业内部人员积极去推,然后是经销商主动去卖,再就是消费者愿意买,所以,必须针对业务员、经销商、消费者三者制定对策。

1.改革业绩考核制度。激励业务人员积极去推

企业内部业务人员不愿意推高价产品,说到底是因为业绩考核不合理导致他们追求畸形的个人利益所致。所以,企业必须改革业绩考核制度,将高价产品前期的推广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1)将铺货纳入考核内容。新产品上市,最重要的工作是铺货,如果产品到不了终端,就无法与消费者见面,也就谈不上销售。要做好铺货的工作,可以考虑采用过程加结果的动态考核方法。

比如在产品的上市初期,采用以产品销售网点的拓展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将“铺货率”设定为60权数,相应的“陈列”为20,而“销量”设为10,其他指标为10。当然,在产品转入网络维护包括深度分销期后,再视实际情况将销量指标上调,最后过渡到以销量(或销售额)考核为主。这样,就可以给业务员吃一颗“定心丸”,使他们觉得,推广高价产品只要付出就有回报,从而主动地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2)处理好“网点数量”与“网点质量”的关系。如果过分盲目地追求铺货率,而不重视铺货网点的销售能力,就会得不偿失。比如,如果在便民店大量铺货,投资大,却见效小,因为这里极少有高价产品的消费者,销售几乎不会发生。所以,业务员铺货,不可强求“全面开花”,而应该重点开拓那些高端消费人群集中的卖场。

(3)抓好产品出样和陈列。对业务员铺货的考核,还要坚持两条标准:一是产品必须上柜,二是必须争取好的位置。很多业务员将产品交给经销商后就完事,而经销商将产品放在仓库或角落里,消费者根本无法看到产品,也就无法实现销售。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必须要求业务员将货铺到终端,并且要争取最佳陈列位置,使产品尽量与同类高档畅销产品放在一起,通过“插位”,缩短与高端品牌的距离,使消费者认为,自己跨入了高端品牌的行列,从而促进销售。

(4)激励导购员主动去推。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很多厂家的导购员像业务员一样,每个月只拿很低的底薪,有的甚至没有底薪,完全靠销售提成。可以考虑出台专门的高价产品奖励政策,比如销售一台高价空调可得到30元~50元,而销售其他型号只能得到10元。

2.坚持利润导向。激励经销商主动去卖

企业内部人员积极去推,不等于经销商会主动去卖,这就需要一线市场人员尤其是业务员去做说服、激励等方面的工作。建议参考以下方法:

(1)诱以重利。经销商不愿意卖高价产品,主要是担心货难卖、赚不到钱,但是,如果企业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使经销商认识到卖高价产品能获得比卖其他产品高几倍的利润,他们就很难不动心。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扩大产品的零售价与出厂价之间的空间,包括提高高价产品的月度、年度返点,刺激经销商经营高价产品的欲望。同时,可以出台高价产品专卖制度,实行铺货奖励政策,包括定额奖励、坎级奖励、开户奖励、铺货风险金、促销品支持、现金补贴等等,全面刺激经销商卖高价产品的欲望。

(2)消除担心。除了让经销商觉得有钱赚,还要设法消除他们对经营高价产品高风险的担心。可以采取讲道理、摆事实、做保证“三管齐下”的方法:

讲道理就是从分析行业、市场的发展形势出发,说明自己产品领先的竞争优势。比如说采用了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同类高价产品对比,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通过强调产品的优势,增加经销商经营的底气,让他们觉得产品可以支撑起高价格。

摆事实就是通过打造样板市场

(样板店)形成旺销局面,消除经销商的担心。可以选择购买力较强、人口较集中的中心城市作为突破口。在有多个经销商的地区,可选择一家终端网络较好,比较配合公司工作的经销商作为新产品专卖,通过提供适量铺底、上齐所有新产品、包装店面、设置“产品指定经销店”铜牌等手段重点扶持,建立样板店,形成火热的销售局面,让经销商觉得自己的产品的确好卖,很赚钱。

或者,针对每一片区,按一定的比例,筛选一批知名度较高、地理位置好、营业额相对较大的社区零售店,建立样板店,经过一段时间形成旺销局面,吸引其他经销商主动要求经销产品。然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达到以点的启动来拉动面的销售的目的。

做保证就是企业对经销商承诺给予广告宣传、分销、现场促销、导购员培训等大力支持,只要他们主动去卖,产品就一定会畅销。必须提出的是,企业对经销商给予促销保证,不要信口开河、只说不做。因为厂商合作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如果企业只是吸引经销商打款进货,事后不积极采取措施分销,就会使产品形成积压,最后,不仅会拖垮经销商,也会使自己深受其害。

(3)搭销。可以对经销商做出这样的规定:对于畅销的常规产品,必须搭销高价产品。具体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是“三搭一”(进3个畅销产品必须搭1个新产品),或者“五搭一”,等等。把新产品和畅销产品捆绑在一起销售,利用原有畅通的销售渠道来“搭销”,可以大大降低新产品的铺货阻力,使新产品快速抵达零售终端,与消费者见面。

(4)选准切入时机。很多产品销售都有淡旺季之分,对于刚入市的新产品,如果选择在淡季切人做推广,一是可以缓解经销商旺季销售上量的压力;二是可以利用这个时候竞争品牌正在养精蓄锐,在广告、促销方面没有大的动作,避免与他们“真刀真枪”硬拼,减少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同时,可以提前为旺季热销做铺垫,将经销商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3.传播产品的核心利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低端品牌推广高价产品,在传播推广上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1)侧重产品的核心利益。低端品牌以前的市场定位,决定了这个品牌本身对销售的拉力处于劣势地位,如果侧重品牌形象去做宣传,永远只能步人后尘。而如果抓住产品的功能,突出它能给消费者带来比高端品牌更多的利益,就能扬长避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2)守正出奇。研究表明,新闻的读者是广告的6倍,企业投放广告虽然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但这往往是以投入巨额资金为代价的,而且未必令人信服。而通过制造新闻事件,吸引媒介参与传播,却可以达到高效传播自己的目的。

比如富亚喝涂料、农夫山泉谋杀纯净水、茅台一摔获金奖、IBM人机大战等新闻报道,实质上是企业策划的传播自己产品优异品质的经典事件营销案例,值得广大企业借鉴。因此,对本身实力有限的企业来说,可以利用事件营销对产品的核心利益等进行传播,实现“四两拨千斤”,令产品销售和品牌快速起飞。

(5)加强终端一对一传播。导购员在对顾客进行一对一传播时,掌握好导购技巧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顾客对于高价产品,会针对高价格发出异议。比如会说:你这个产品的价钱太贵了,xx品牌还只卖xx元呢……其潜台词是,以你品牌的地位,不配定这么高的价格,我与其花这个价钱买你的产品,还不如买别的品牌的产品。

篇6

背景:笔者所在企业推出一种新产品新口味,但是销售初期,各地经销商并不热衷,销售业绩平平。通过了解,原来在此之前,总部推出过新产品,上任分公司领导通过各种压力,促使经销商大规模铺货,结果该产品口味不适合本地区消费人群,出现大规模退货,但分公司没有妥善处置经销商退货,造成经销商损失,经销商怨言很大。如何能够调动经销商积极性,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市场调查——通过市场检验产品

笔者以为,新产品的推出是面对全国大众,还是针对某个地区,这应该从市场着手,看是否被消费者认可,而不是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才能确定新产品是否适合本地区推广,以及推广策略。为此,笔者所在分公司从本地区选择三个消费水平不等的地区作为活动区域,主要选择地区相对较大的超市进行品尝活动,并配合简单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消费者年龄,职业,产品口味,产品包装,产品价格五个方面。

通过对上述地区的问卷调查分析,可以得知 :新产品以其独特口味,受到少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消费群主要以学生,老板为主。消费者对产品口味和包装比较认可,大多认为产品终端定价5元/袋较为合适。

根据以上分析,分公司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全力以赴推广新品。同时,根据调查确定主要规格市场终端卖价为5元/袋 。

全方位动员——推动终端铺货

市场调查的良好反映,鼓舞了分公司全体成员,但是,新产品的推广,仅靠两三个业务员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各级经销商极其终端铺货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新产品的推广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千方百计调动经销商的推广积极性

1、加大利润空间,提高经销商经营积极性。例如,新产品终端卖价50元/件——经销商供价45元/件——联盟商供价39元/袋,中间加价利润为每件6元,强大的利润空间,调动了经销商的推广积极性,对于终端产品铺货,提供了良好保证。

2、设立新品专卖,确保经销商经营新产品的利润收入。在有多个经销商的地区,选择一家终端网络较好,比较配合公司工作的经销商做为新产品专卖,鼓励其推广新产品,并确保新产品后期市场的独家经营权,增强经销商经营新产品的积极性。

3、良好的售后服务保证,确保经销商推广新产品无后顾之忧。由于上次新产品退货所给经销商造成的损失,严重打击经销商经营积极性。为此,分公司通过研究决定,凡是经销商推广到终端市场,由于产品自身问题造成的退货一律给予退货保证,确保经销商推广新产品无后顾之忧。

其次,调动铺货人员的积极性。新产品的推广,关键在于铺货人员的积极性和推销程度,为了增强铺货人员的推广积极性,分公司特别提出对铺货人员每件提成0.5元,该项费用分公司承担。同时,各片区主管业务员,对于铺货人员给予相应的业务指导,提高铺货人员的铺货技巧。

经过全方位动员,分公司自上而下士气高涨。如何制定一个妥善的计划,对新产品的推广起着关键的作用。分公司连夜制定方案,协助经销商顺利推广润口香系列产品。具体内容如下:

一、产品方面

1、前期推广,允许经销商适当的利润加价,利润在每件6元

2、突出产品卖点,提出能够鲜明反映产品口味的宣传口号

二、经销商方面

1、设专人专车集中时间铺货,加强新产品终端铺货。

2、调动所有员工和车辆关注新产品,扩大铺货面积,加强终端铺货。

3、在铺货过程中,负责提供免费品尝品,以利于铺货人员终端铺货

4、时刻关注新产品终端铺货,并有义务把市场情况及时反馈公司

5、在推广过程中,对终端商店保证退货承诺,增加终端零售商的信心。

三、公司方面

1、各片区主管业务员,对辖区经销商给予实际指导,跟随经销商市场铺货,及时发现市场问题,指导铺货人员铺货技巧。

2、由分公司经理,渠道主管,区域主管等组成监督团,随时抽查各地新产品进展情况,并对各区域业务员进行奖惩。

3、确保经销商承诺的兑现,增加经销商对公司的信任度。

全方面宣传——拉动终端消费

经过一段时间的铺货,新产品的铺货率已经达到80%左右,如何拉动终端消费,引导消费链良好运转,成为新产品成功上市后的关键步骤。为此,分公司决定采取全方面宣传的手段,拉动终端消费。

1、设置陈列奖,突出新产品形象,刺激终端消费。陈列奖的设置区域主要在于乡镇,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我们得知乡镇市场认可与否,决定了我们这个新产品市场推及速度以及存在生命周期。为此,分公司决定在乡镇超市设置陈列奖,每个乡镇选择一家在当地具有较好声望的超市,集中陈列新产品,每月给予一件同类产品作为陈列奖励。

2、选定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引导终端消费。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新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学生和老板,在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对于拉动终端消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采取中心城区影响农村的宣传手段,在市区和县城选择一到二家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学生的口碑宣传,对于新产品的终端消费拉动,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突出新产品卖点,引导时尚消费,带动终端消费。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比较陌生,重视程度不高,如果宣传其内在特征,清晰告之消费者新产品特征,将会吸引消费者终端购买欲望。所以,分公司决定采取突出产品卖点,引导时尚消费。无论是在铺货过程中还是免费派送中,统一宣传新产品特征。

篇7

摘要:对旅游产品的包装与推广就是指对旅游产品进行外部的美化加工,使其更加精致,更具魅力后用营销技巧和营销手段在社会上进行推广。包装后的旅游产品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更具知名度和竞争力,而科学的营销推广会让旅游产品更快、更广、更适时的出现在市场上。我国旅游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还缺乏完整的旅游理论知识体系以及旅游实践经验体系。本文主要从旅游产品包装与推广重要性及怎么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和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以文化包装和互联网思维的推广策略来提高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产品包装;旅游文化;产品推广;互联网思维

一、旅游产品包装与推广的相关基本概念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旅游产品包装与推广就是对旅游产品的从外在到内在进行丰富和美化使其在真实的情况下更具魅力并通过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在市场上进行产品信息传播。

二、我国旅游产品包装及推广的发展前景概述

近年来,随着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稳步提高,出行旅游观念开始在居民中得以普及,旅游业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发展前景。我们一下几个方面分析。

1、人民收入不断增长促使人们有了旅游的经济基础,同时使得市场竞争激烈,促进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2、旅游消费快速发展促进旅游进一步发展,也使得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更多,需求更多,所以旅游产品为顺应市场需求也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己;3、高收入群体逐步成型是的旅游消费群体逐渐壮大,使得对旅游产品品质要求越高,从而促进旅游产品升级;4、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进一步增加旅游消费群体壮大,促进旅游产品的针对发展;5、出行方式的逐步便利化将会使得旅游途径增加,使得品质旅游、远程旅游产品得以发展;6、日益成熟的休闲度假理念,也使得大多数人多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增大,从而使得旅游产品优质发展;7、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治理,是的旅游市场逐步繁荣。

以上七点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演越烈,旅游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越来越不明显,但是市场需求逐渐扩大,旅游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重视旅游产品的包装及推广,在未来市场竞争逐步加强的情况下,未来的旅游产品包装及推广市场将前景广大。

三、我国旅游产品包装及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旅游行业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腾飞,迅速发展也不过短短数年,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旅游行业作为今年来突飞猛进发展的行业,在运营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一些旅游企业往往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尚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对旅游业及旅游包装推广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管理作用。所以建立有效的配套的法律法规是有必要的。

(二)行业诚信缺失

纵观我国旅游行业,部分旅游从业者甚至旅游企业在经营理念上、职业操守上较落后,没有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许多旅游企业或者从业者往往为了追求企业利润和个人利益触犯道德底线、法律法规,虚假广告、虚假包装,黑导游,强制消费等,这使得目前我国部分消费者对旅游行业的不信任,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许多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品牌意识差,大量精力都花在追求利润上,战略意识不强,使自己的企业和个人职业生涯面临危机。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进行过度包装和虚假宣传,正在影响着旅游行业的公信力。

(三)企业管理经验不足

1、企业内部管理欠缺。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企业存在着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企业运营、行政、人力、财务等管理制度不足。甚至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或者发展过快造成没有管理制度,全凭领导个人喜好管理这等不科学管理方式。造成旅游产品包装与推广出现多次策划、难以落实的情况,由于人才不足也使得旅游产品的包装和推广不够专业、不够品质,社会上出现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包装和推广出现。

2、协调公关能力欠缺。旅游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互动沟通机制不建全,缺少与政府相关部门日常沟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给企业发展及正常经营带来巨大影响,严重制约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造成企业包装和推广策略受到政府相关规定的制约,而难以实施。

3、持续创新能力欠缺。旅游企业创新力是企业造血功能,旅游产品包装及推广存在着较多效仿,形成企业产品营销包装单一、无特色,营销推广跟不上时代等情况。这使得企业产品包装与推广无法形成企业独特的产品营销特点,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置,从而对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四、我国旅游产品包装与推广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完善及引导相关法律法规

1、健全旅游行业尤其是营销推广方向的法律法规。要想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还需要完善旅游业相关法规。为此,国家旅游局应结合现在的旅游业的独特性质,制定相关的法规,促进和规范旅游业的发展。

2、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政府应当提高旅游业,出台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引导旅游业健康发展,从而为旅游企业办证、签证等行政内容进行绿色通道和简化流程。

(二)企业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增强旅游业企业管理能力,目前的市场形式来看,我国有较大一部分旅游企业管理理念相对比较原始,企业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尚为形成。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完备的企业运营体制,聚集专业化人才,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整体员工的职业能力。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前提。

(三)树立特色包装及不断创新的理念

1、赋予文化内涵及特色故事。无论什么旅游资源都会有他自己的特色及内涵,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候就应当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内涵给予在此包装和美化,赋予旅游产品更体系的自然或者人文内涵,赋予故事性和特色性,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价值。

2、创新营销包装与营销推广手段。旅游产品大多都是无形的。因为旅游是软性消费品,更注重消费者的身体和心里的体验与感受,包括它的功能和服务。所以在营销手段上,必须不断进行创新。通过对旅游产品内在和外在文化包装使其具有多样性,丰富性,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段使它更快、更迅速、更广、更有效的传播。

3、与时俱进,运营互联网思维。我国网民在2014年超过5亿,且还在不断攀升,电商平台企业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旅游产品的包装与推广需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平台今天包装推广,使得旅游产品能够更好进入广大网民的世界。未来旅游市场的战争将出现在网络上。所以在未来谁占据网络旅游市场谁就占据旅游市场。

五、结论

旅游产品的包装与推广是旅游行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收益的一个重要环节,依靠包装与推广的相互推动来促进旅游产品快速销售是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本文首先对旅游产品的包装与推广相关内容做了阐述,提出我国目前大多数的旅游企业中游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相关理论对旅游企业运营模式进行了更深一层的分析,最后对旅游业及旅游产品包装推广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总之我国旅游产业各方面都不是完善,还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促进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曼.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J].美术教育研究.2011(05)

篇8

2、网站优化。网站建设成功后,就不是什么都不用做了,好的网站带来很多的访客,具有吸引力和高质量的内容,所以要做好网站优化,搜索引擎优化,做好网站的自然排名。

3、竞价推广。如果你有足够多的资源及金钱,可以做竞价推广,这样,就可以让你的网站直接排在第一名,别人一搜关键词就能够看到你的网站,这可能很快的给你到来效益,但是花销巨大。

4、直播推广。如今网红盛行,特别是有些小网红具有很多的粉丝,所谓粉丝就是金钱,所以可以利用直播变相推广,让网红给自己打广告给粉丝。

篇9

这次的实习工作对于我绝对是个挑战。向来认为自己不适合做销售,也对销售有种畏惧的情绪。但我的工作偏偏就是销售,更具挑战的是公司是做亚麻环保地板的推广的。我对于一些传统地材都一无所知,何况是这种新型的材料呢?

就这样,将信将疑的我参加了公司的培训。公司安排的产品培训和销售培训非常正规,让我在三天之内迅速的成长成为一名有模有样的亚麻地板销售员。这三天也改变了我之前对于销售员的看法。事实上,作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员并不是死缠烂打或者坑蒙拐骗的。优秀的销售员平等地与客户交流,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从这些需求中找出与自己产品的结合点。优秀的销售员不仅对自己产品非常了解还要对同行业其他产品也很熟悉,知己知彼嘛!优秀的销售员还会很注意形象,因为他在客户心目中是和产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如此种种,三天时间我完全投入到了产品的世界里去了,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在地材行业做了很多年的老销售员了。这样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整个实习过程,这样的感觉也让我在见客户时增添了不少自信。直到有一天,有个设计师居然问我做地材行业多少年了……

我们要见的客户大多是杭城一些设计院的设计师。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挑战,虽然很喜欢看一些关于室内装饰的节目但对于室内设计师的世界我又是一无所知。从一开始觉得设计师都会很怪异,很有个性,很难相处,到后来居然觉得设计师很普通,很平常,很无聊,再到最后我终于清醒的认识到设计师就是份工作,唯一特殊的是这份工作需要艺术和创造力,但这不意味着设计师的性格也会这样。接触的大多数设计师都是和善、友好的。

短短一个月的实习已经接近尾声,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还清晰可见。坐过的公交车,去过的写字楼,找过的loft,打过的电话,拎过的公文包,发过的名片还有经理和前辈的教诲……太多太多可以留下回忆,忘却的是每日奔走的辛苦和劳累。我想在多年以后回忆起这短短的暑期实习我仍然会会心的笑,感谢了解了那么多不曾经历的世界,感谢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感谢公司同事带来的欢声笑语,感谢设计师认真的听产品介绍…….涉世不深的我们一定会把这第一次入世的感觉好好珍藏。

篇10

简单来说推广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人群的时候,如何去教育他们,了解他们,让他们认知我们的产品并进行消费的全过程。

从自身来讲,推广行为有多种含义,但其本质是解决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认知度和不愿意购买的问题。它和销售同时作用于消费者,使消费者在了解和认知之后,能够顺利地买到我们的产品。

在营销活动中,一般把推广称为拉力,把销售称为推力。拉力也叫市场力,推力也叫销售力;也就是说要先有市场,后有销售。

随着产品的逐步丰富,人们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这时候就开始考虑到底什么样的产品真正适合自己的需要。大家可以选择高端品牌的产品,也可以选择低端品牌的产品;可以选择高价的产品,也可以选择低价的产品;可以选择国内的产品,也可以选择国外的产品。

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产品已经极大丰富的时代里,单单依靠销售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市场的力量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一般来说,消费者在了解和喜欢一个产品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的思想阶段。

比如说,消费者先要对我们产品和品牌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之后才可能产生好感。而这个让消费者了解的过程是需要我们用推广的方式去达成的。

推广的方式可以达成消费者对产品利益和品牌利益的了解,同时通过我们对消费者的仔细研究和分析,针对每个不同群体进行相对应的宣传,让消费者通过一些感性的行为去接受我们的产品,在教育消费者的同时达成销售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