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教案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教案

篇1

[摘要] 基于文化安全的视角,从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调查问卷研究,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9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文化安全 少数民族 认同感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5%。因而,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份。经过50多年的努力,云南民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得到了提高,文盲半文盲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少数民族参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能力,增加了其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可能。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又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因此,本文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出发,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进行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化安全与民族认同

文化安全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来讲,其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灯等)的独立性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或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特质以及价值观不会消失或是退化的一种安全感。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共性的认同,即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在主流文化中找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主流文化,并成为该文化的一份子。二是对差异性的认同,即把自身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区分开来。民族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但最主要的一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是在长期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因而一些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表征,如共同的、语言、文字以及风俗等。石中英在文章中也指出,正是因为这些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质维系着国家内各个不同的民族,使他们产生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和休戚与共的文化心理反过来又成为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往来的关系纽带,成为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2004年3月。]1。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将民族文化认同分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文化安全视角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问卷设计

民族认同包括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民族认同感来表示,除了这两者对于文化安全存在影响之外,我们还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民族教育、就业政策、旅游业、民族同化及其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7个方面与文化安全也有一定的联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体现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高民族认同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的,不会产生违背文化安全的因素,低民族认同感就表示影响是不和谐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民族同化的现象。此外,民族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也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一个民族的现状及其民族认同的状况。因此,调查问卷是以民族认同感、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旅游业负面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以及民族同化等9个指标与文化安全的联系进行设计的,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题项均为选择题,本文主要针对第一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个部分一共有20个小题,第3、4、5、7、8、11、16、19小题的设计欲从侧面调查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第1小题则侧重于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其本民族存在影响的看法;第9小题欲调查科技的发展对其民族文化是否有影响;第2、6、14小题是关于民族融合问题,即上述民族认同的两个方面;第17、20小题欲调查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有的民族教育是否满意;第15、18小题提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第12小题从侧面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在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业的态度;第13小题涉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的问题;第10小题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同化现象的认知。

三、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收回91份,问卷回收率为91%,有效卷为90份,问卷有效率为98.9%。调查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其中男生20人,占22.2%,女生70人,占77.8%。年龄分布在20岁~25岁区间,文化程度均为在读本科生。

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对题项表述的态度),“5”表示非常赞成,“4”表示赞成,“3”表示不确定,“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调查内容涉及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等,调研结果采用软件spss18.0处理,主要采用了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分析。

为方便分析,将题项的按内容大致划分为九个类型,每个类型为一个分量表,有的分量表又划分若干个层次,其中“A民族认同感”可以作为文化安全的主要标志,属内在性因素;其余可以看作是影响文化安全的因子,属外在性因素。

A民族认同感;B社会经济影响;C科技影响;D对主流文化的认同;E教育影响;F就业政策需求;G旅游业负面影响;H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I民族同化

为方便量化统计,将各题选项依次进行赋值:

很不符合――1;不太符合――2;不确定――3;比较符合――4;很符合――5。

根据描述性统计中各题项得分均值,将得分区间划分为5个层次:

分值区间5个层次的划分

由于各类型和层次的概括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先对各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对各类型综合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根据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

1.各题项得分都分布在“中等”、“较高”、“很高”三个等级,并且得分“中等”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大,说明该层次各个样本选项差异较大,而得分“很高”的各题项得分标准差较小,说明该层次各样本选项差异较小。

2.民族认同感中,民族艺术认知、民族文化发展程度、民族节庆参与度、历史传统认知得分达到“中等”,民族内部团结程度达到“较高”,而民族宗教认知、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得分均达到了“很高”,说明除了当前民族认同感主要集中在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感上,除了认知外,其他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都不高,民族传统文化有被遗忘的危险。

3.在各分量表中,旅游业负面影响得分最低为“中等”级别,民族融合得分最高为“很高”级别,其他分量表得分均为“较高”级别。说明旅游也的负面影响在被调查者的认知中是不确定的,而对当前民族融合的现状持普遍的认同。

各题项得分均值与标准差统计(按均值由小到大排列)

各因子之间的积差相关性分析中,第一层Pearson Correlation为积差相关系数,第二层Sig. (2-tailed) 为相关系数的双尾显著性检验,如果此值小于0.01则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如果此值小于0.05,则表示比较显著,相关系数右上角会出现“*”。

由相关性分析表可知:

1.民族认同感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225、0.226、0.408,其解释变异量(又称决定系数,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为0.135、0.051、0.051、0.166。说明了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不仅不会弱化民族认同感,反而会强化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院校建设,让更多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国家和社会都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民族认同感的强化,从而有利于保护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2.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民族认同感、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社会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0.453、0.217、0.366、0.289,和民族同化、旅游业负面影响不相关。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影响、现代教育的普及,民族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民族融合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可以强化民族认同感,只要正确引导,就不会导致民族同化,更不会威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安全。

3.民族同化与社会经济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4,与旅游业负面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会带来民族同化,相反经济不发展,严重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反而更容易导致民族同化。

4.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旅游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民族同化,保护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

四、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文化安全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民族工作主题,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力求通过更大的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其次,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财力上,要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优先安排民族地区项目资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2.增强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具有高度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2)传媒应该有针对性系统地宣传和普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3)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应该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3.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过度流失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融合的省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和其他民族的同学融洽相处,即使产生一些矛盾,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此外,绝大多数人都不排斥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比较能体现民族融合的好现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因此,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防止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例如,可以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的宣传,唤起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各乡镇、各民族村落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与世界遗产知识”的培训;制作各民族文化音像制品等。

4.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民族融合与民族认同、教育影响、就业政策需求、经济影响、科技影响、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等都呈显著正相关。显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人们经济水平、就业以及民族文化受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们还缺乏很多民族教育人才,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欠缺导致了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并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少数民族骨干”等。

5.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和方式并加以政策扶持

由于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均等,加之自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甚至有的收入还不如在家里干农活的同龄人。此外,在被调查的90名大学生中,就有78.89%的人认为国家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给予政策倾斜。因此,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就业渠道,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是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业或旅游业的开发;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或是岗位条件的特殊待遇等。

6.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的负面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此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民族同化”现象、民族文化在传承与传播中变质等问题。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旅游业负面影响与“民族同化”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与民族认同感等其他因子均不相关。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 按照“五个一流”的标准,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建设了《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经过2年的建设,课程文本建设配套齐全,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顺利并高质量地进行了实施,为培养学生的民族印染技艺技能和创业能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染整技术专业;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建设;中职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25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64-04

收稿日期:2015-05-07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级立项项目《〈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建设》(桂教职成[2013]44号)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刘仁礼(1968.10- ),男,广西巴马县人,在职研究生班毕业,高级讲师、染整工程师、染色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主要从事染整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0 引 言

扎染和蜡染是我国民族印染技艺的瑰宝。扎染古称绞缬,织物通过扎捆、线缝、对折和串缝等防染技法,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蜡染古称蜡缬,古人以蜡画工具,饱蘸熔化的蜡液在织物上绘制图案,然后放入靛蓝、茜草等植物做成的染液中浸染,染后除去蜡质,形成蓝白两色花纹织物。扎染和蜡染作品本身蕴涵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承载着传播文化的功能,从图案设计到手工制作都离不开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扎染、蜡染的纹饰自然活泼、清新优雅、独具特色。扎染、蜡染作品既可制作围巾、方巾、衣服,还可以制作壁挂、屏风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今,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贵州安顺苗族蜡染,均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几年来,我校染整技术专业一直把扎染和蜡染等民族印染技艺融入专业教学中,为建设《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的建设,首先要进行文本开发,即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案和制作课件,再进行文本审核;同时开发课程资源库,建设民族印染技艺实训室,加强对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在课程教学实施上,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体验民族印染技艺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传承和保护民族印染技艺的意识及审美意识。中职学生在制作扎染、蜡染作品过程中,不仅可陶冶情操,还可以增强自主表现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为将来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1 文本开发

1.1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开发和建设《民族印染技艺》课程,必须开展人才培养需求和社会调研,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将该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才能使课程建设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2 课程标准制定

课程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是该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内涵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考核标准两部分。因此,制定《民族印染技艺》课程标准,是该课程文本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1.2.1 课程定位

将《民族印染技艺》课程定位为中职染整技术专业的一门拓展课程,同时也适用于中职纺织技术、服装设计、民族服饰等专业的拓展教育,可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两部分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民族印染技艺中的扎染和蜡染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审美能力,初步具备运用民族印染技艺进行创业的能力。

1.2.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中职学校染整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染整企业人才需求以及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以扎染和蜡染基本技法为主线,紧紧围绕民族印染技法和民族印染图案两大特色,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而开发,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形成了“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模式,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1.2.3 课程目标确定

本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分为知识学习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两大类,每类活动的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关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及载体。

知识目标以“能描述、能识记、能解释”等可测量的动名词结构形式进行描述;技能目标以“能使用、会模仿、会操作”等可测量的动名词结构形式进行描述;情感态度目标以“能与人合作、能认真完成”等动宾结构形式描述。

1.2.4 课程内容确定

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项目12个学习性工作任务。项目一为“民族印染概论”,内容分为“扎染发展历史认识”和“蜡染发展历史认识”两个学习性任务。项目二为“扎染作品制作”,内容分为“扎染工具与材料认识”、“扎结基本技法练习”、“染色技法练习”、“扎染手机袋制作”、“扎染方巾制作”、“扎染T恤制作”和“民族图案扎染作品制作”等7个学习性任务。项目三为“蜡染作品制作”,内容分为“蜡染工具与材料认识”、“蜡染设计与制作”、“蜡染小工艺品制作”等三个学习性任务。项目四为“仿扎染、仿蜡染作品制作”,内容分为“数码印花仿扎染制作”和“数码印花仿蜡染制作”两个学习性任务,将传统民族印染技艺和现代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创新。

课程内容从易到难,从基本技法到技艺的综合应用,图案融入了《花山壁画》、《铜鼓纹》和《壮族绣球》等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元素,既是对民族印染技艺的传承,也有对民族印染技艺的创新;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业意识。

1.2.5 其他建议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必须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明确、可行的建议,校本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保证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3 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以充分体现理论“必需、够用”、实践“培养岗位技能”为原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注重实践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教材在内容上应简洁实用,以学生为本,操作体验和训练贯穿全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扎染和蜡染技艺的学习兴趣。教材图文并茂,彩色印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色彩应用和色彩搭配能力。教材还附录有学生作品欣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4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为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控性,必须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对其进行全面周密的策划和精心巧妙的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课程设计包括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两部分。课程教学设计也称为课程整体设计,是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等基本信息及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与学习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流程、教学进程及安排、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和课后练习等11个方面。而教学进程及安排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和时间分配等内容。本课程对三个项目的12个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覆盖了整个课程内容,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依据。

1.5 教案制定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一般先进行教学设计,后编写教案,一份教学设计可演绎成不同的教案。教案又叫课时计划,是教学的内容文本,也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它解决“怎么上”的问题。教案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也是考察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

教案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计划学时、课题、授课班级、使用教材等基本信息及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使用教具、教学流程、教学评价、教学特色、作业布置等十个方面内容。本课程对四个项目的12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编写了教案,覆盖全部课时,一般是一次课(2课时)做一个教案,实训课4课时做一个教案,为课程教学提供了详案。

1.6 课件制作

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环境,通过课件明确任务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布置任务、演示操作步骤、提示注意事项、任务评价标准和作品展示等,经过课程建设,制作了课程的全套PPT课件,课件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配套。课件的制作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既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

1.7 文本审核

教学文本主要是指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授课计划、考核方案和习题库、全套教学设计和教案等。文本必须要经过评审这一关。评审人员包括了企业行业人员、外校同行教师以及修读学生各2~3名。评审人员对文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对本课程的内容设置、文本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均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较为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随后,根据评审意见,再次对相关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

2 教学资源库建设

2.1 静态教学资源建设

静态教学资源建设内容主要是指教学规范必不可少的文本及教学使用的图片。文本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授课计划、题库以及全套教学设计、教案等教学资料;图片内容主要是教学、实训、生产等场景及扎染设备、蜡染工具、扎染蜡染作品等用于教学展示的图片。

2.2 动态教学资源建设

动态教学资源主要是指课件、微课、操作演示和课堂实录等动态资源,除了制作全套课件外,重点制作了《T恤扎染制作》、《绣球图案扎染》、《蜡染》和《数码仿扎染作品制作》等7个微课,录制了《绣球图案扎染》课堂实录。此外,在校园教学资源网站上,还链接了学习扎染、蜡染的网址。

3 民族印染技艺实训室建设

为《民族印染技艺》课程教学创造一个有利于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将染整实训基地的原有的基础实验室改造成为了民族印染工艺实训室,配置了多媒体白板、特制的扎染中样染色机2台、扎染工具和蜡染工具各60多套,实训工位达到60多个,完全能满足教学需求。为营造民族印染文化氛围,开辟了民族印染文化墙,介绍扎染、蜡染历史文化及实训室功能,设置了学生作品展示区。

4 “双师型”教师培养

优质课程教学离不开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扎染和蜡染等民族印染技艺,表面上简单易教,实际上要把古老的民族印染技艺做到惟妙惟肖,并能娴熟地教给学生,实属不易。为此,组织专业教师赴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云南大理巍山拜访民间工艺大师,学习民间扎染技艺,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同时,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制定教学设计和教案等校本培训及外出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理论素养;通过开展业务学习、传帮带、教学技能比赛以及指导学生社团——“七彩染艺社”开展活动,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

5 课程教学实施及其效果

5.1 教学对象分析

《民族印染技艺》课程教学对象为中职染整技术专业学生,第一学期安排理实一体化教学,第四学期安排生产性实训。

第一学期,新生刚入学,尚未学习专业课程,对染整技术专业并不了解。通过展示精选的扎染和蜡染作品和介绍民族印染传统文化,激起学生对《民族印染技艺》课程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对学习本课程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充满好奇,就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通过讲授、演示及播放操作示范视频,学生就能够顺利地进入学习。

而到了第四学期,学生已基本学完专业课程,掌握了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对进入创造性较强的生产性实训充满了期待。教师通过提示和引导,学生就能自主完成一幅幅扎染和蜡染作品。

5.2 教学方法

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仿岗培养”的教学模式统领全过程,利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将专业知识、制作流程、操作技能、基本技巧和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第一学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为主,立足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民族印染技艺、审美能力的培养。第四学期生产性实训,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进行仿岗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5.3 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如以《〈绣球〉扎染制作》公开课为例,教学流程为:学习情境导入学习目标提出任务布置任务实施教学评价。

5.3.1 学习情境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展示广西壮族绣球实物、多媒体播放学生制作的获得东盟教育联展优秀奖的《绣球》扎染作品,预设问题,师生互动,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

5.3.2 学习目标提出

教师简要讲解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并提出要求,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5.3.3 任务布置

教师讲解制作流程后,播放示范操作视频,并强调安全操作事项,让学生清楚制作流程、操作技艺、操作注意事项、安全事项。

5.3.4 任务实施

采取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而每个小组里,每个学生均要求动手描图、缝扎、点色、 针缝、扎结、染色,但在色彩搭配、染色技能上可以小组互助、教师巡回指导及答疑;学生亲身实践,从而学会了针缝扎法、染色技能,体会民族印染技艺的神奇和魅力。

5.3.5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检测。先是小组内自评和互评。小组成员填写任务评价表,注重过程性评价,即对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卫生纪律、安全操作和作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自评;组内成员共同对本组作品进行A、B、C等级评价。再通过小组作品展示,开展小组互评及师评。每个小组及教师对质量优秀小组用“笑脸”标签投票,评出小组第一、二、三名。

5.3.6 总结归纳

各小组长先简要总结本组学习过程的整体表现,教师则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对教学内容及过程进行总评,表扬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的的良好表现,指出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5.3.7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次学习性工作任务怀有极大的兴趣,在任务实施及评价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十分亢奋状态,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课堂。成功之处在于学生认为任务充满了挑战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制作出的《绣球》扎染作品质量效果出乎学生意料之外,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印染技艺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完全达到了原来设定的学习目标。

学生渴望成功,教师贵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及小组间对作品进行评价,大家都争着给自己打“A”等级。在小组间投票时,每组都渴望别的小组特别是老师把“笑脸”票投给自己。获得前三名的小组同学极度兴奋,而“落后”的小组学生脸上往往会有所失望,老师觉察学生的微妙表情后,在总评时特意在语言上也给予“落后”小组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当即发现这些学生得到肯定后,脸上表情马上“阴转晴”,而且对下一次课充满了期待。

5.4 教学效果

《民族印染技艺》课程开课以来,成为了染整技术专业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高,技能提升快,获得了较大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了自信;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民族印染技艺的魅力,从而喜爱民族文化,达到了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

6 课程建设成果

《民族印染技艺》课程经过两年的建设,文本建设配套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并通过了企业行业专家、课程专家以及修读学生的评审。课程教学得到了很好地实施,师生教学相长。学生经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及生产性实训,均能亲手制作、完成了具有民族特色扎染和蜡染图案,并在中国-东盟教育联展中获得了优秀奖,2名教师的作品也获得优秀奖。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所创作的扎染和蜡染优秀作品,在学校染整实训基地的展示窗及民族印染工艺实训室的展墙上展出,学生社团“出彩染艺社”成员的作品在校园中“热卖”,师生身穿自己制作的扎染T恤点辍了校园,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线和专业名片。教师主讲的本课程中主题为《〈绣球〉扎染制作》的课堂参加由学校举行了“锦虹杯”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区内著名职教专家评委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获得了比赛二等奖。

与此同时,有三位参与《民族印染技艺》品牌课程建设的专业教师,发表了4篇相关研究论文,参与了制定课程标准,编写了校本教材;创新性地制作了7个微课,并尝试把传统民族印染技艺图案与数码印花结合起来,在传承了民族文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篇3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英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20-02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民族文化日益受到世界关注,国家间民族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在此契机下,民族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中,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要建立针对民族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的、符合民校大学生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英语教学体系。

一、民族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民族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一、二年级开设听、说、读、写等专业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开设翻译、语言学、文学等专业方向高级课程;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只在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三、四年级由学生自主学习。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之间相对独立,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分别训练,忽视技能之间的融会贯通,影响英语学习效率;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将读写与听说分开授课,且课时较少,很难开展深入有效的训练。

现用中材料的覆盖面不够广,有些材料具有重复性。材料内容和实际运用距离较大,学生很难将课本知识运用到英语实践交流中。材料的时效性不够,有些材料已经跟不上时展,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却没有涵盖在教材中,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的意识。教材中材料难易程度的安排不够合理,不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认知顺序。另外,全国通用教材是从汉语和汉文化角度出发的,不能满足民族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

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众多,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呈现多样性。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不尽相同。不同的知识基础、文化背景、学习动机,习得英语的方式必定不同。另外,民族高校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于本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社会,作为将英语作为第三语的学习者,习得的过程和方式必定受到本族语和汉语的影响,具有不同于非民族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英语教学模式的特殊性。现在所采用的教学计划、方法、教案,以及课堂教学、布置作业、安排课外活动等,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用了非民族院校英语教学的模式,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如果盲目跟风,“一刀切”地采纳非民族高校的教学模式,忽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概念和理论的梳理

英语是一种实践技能,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语言技能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实践”是指英语应用能力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完全为交际实践服务,学生运用四项技能完成交际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强化训练。

“从做中学”是杜威提出的重要的关于知与行关系的教育理论。他认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好,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即知行结合。“从做中学”的理论对民族高校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杜威认为:在学校,教师不是将观点强加于学生,或是强迫学生形成某种习惯, 而是作为一名社会成员,选择对学生人生具有重大影响的观点,并协助他们对此做出恰当的反应。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学生在课堂上所听记到的内容是可以预习的,这些内容在实际交流中也不经常使用。而现代英语教学提倡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技能,逐步将了解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动应用知识,最终达到经验的获得。在民族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对于丰富教师教学认识,改革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认为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学得阶段,应引导学习者提升到习得阶段,因为只有达到习得阶段,学习者才能在社会环境中有效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克拉申主张第二语言教学应以习得为主,学得为辅。他认为,人的头脑有两个语言监察系统,有意识的监察系统和浅意识的监察系统。学习者要有充足的时间,处在最佳情感状态下,才能运用监察系统关注语言语法的正确性。最佳的感情状态是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将焦虑感降到最低状态。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语言习得机制的启动,忽视了直接运用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学习者足够的机会进行大量的语言交际活动。因此,要以教材为框架,加强教学中的互动交际,培养学习者在实践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20世纪70年代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后,“交际教学法”逐渐引起国内外语言学家的注意,成为主要语言教学流派之一,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被视为外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此后,我国英语教学领域开始关注交际教学法,一些学者开始编写和出版了适合中国学生特点的交际法教材。如:李莜菊的语言交际及交际能力的三维一体论,以其它应用语言学家有关的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英语教学现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交际教学法的内容,而且将其切实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三、培养民族院校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体系

篇4

关键词:少先队节日课程;民族精神;传统节日;队员;传承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节日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教育教学中如何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着力引导队员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着力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使民族传统赋予时代特色,使民族精神唤起幸福憧憬,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创新少先队节日课程,发展队员的四个能力

1.创新中队会,发展合作能力

中队活动是围绕传统节日主题开展的活动型课程,它是以队员为主体,通过中队会、十分钟微型队会、中队自主实践活动等形式,让队员在节日素材整理、队会交流、小队讨论、节目编排的过程中达到通力合作、集思广益的自我教育目的,引导队员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礼仪及道德精神。

2.创新实践课,发展创造能力

中队实践课就是完全由队员设计实践活动,活动课的主题、内容、形式都结合传统节日主题,由中队辅导员和队员自主确定。所涵盖教育主题不尽相同,如清明节的祭英烈扫墓活动、端午节的巧手包粽子活动、中秋节的亲子团圆赏月活动、春节的敬老院慰问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中队实践课,让队员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从小培养队员的感恩、奉献、爱国意识。

3.创新网络课,发展综合能力

网络活动课就是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少先队员的节日课程具有信息化的辐射作用。将少先队节日课程与学校计算机课以及红领巾社团相关课程有机结合,利用少先队微博、少先队网站、中队博客等各种渠道让孩子们学会上网自主学习、网络宣传、活动设计、发出倡议等,如清明祭英烈网上签名寄语、十・一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让网络活动课成为少年儿童学习和传承节日文化、发展自身综合能力的乐园。

4.创新学科课,发展探索能力

创新学科课就是有效整合学科的教育资源,挖掘蕴含在课堂教育中的节日教育内容,如语文课的节日诗歌朗诵、思品课思想道德教育、音乐美术课的情感价值目标等有关于节日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有效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让队员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从而利用传统节日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凸显队员的主体地位

1.知识传授法。通过班队活动等形式对队员进行一些知识的传授,能够较短的时间使队员获得较多有用的知识。

2.资料调查法。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队员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调查体验法。通过组织队员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队员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这类活动是为了让队员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的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

5.教学游戏法。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6.参观访问法。这类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让队员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

三、在继承中发扬,研发少先队节日课程教材

1.少先队节日课程教材的研发要针对少先队员对传统节日认识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编写中华民族典型的传统节日作为少先队员学习的课程教材内容,可以为队员打开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能激发队员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欲望,能激起队员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敬仰,有助于队员走进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2.少先队节日课程教材可按照节日的先后顺序,选择八到十个传统节日纪念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由浅入深地选择一个切入口进行教材编写,力求浅显易懂、图文并茂。中国传统民俗节日课程可按照一个传统节日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按年级的递增又可分成五个主题的主线进行编写。每个主题分别设计“起源由来”――“实践体验”――“问题思考”三大板块。在三大板块具体内容的设计中,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活学生思维发展,符合时代特征,尽可能选用学生喜爱的、生动形象的词语。

3.少先队节日课程教材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五一节、八一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为主,搜集整理节日的习俗、人物、故事、诗歌等相关资料,每个节日都配合上实践活动的指导建议,让队员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锻炼能力。

4.在少先队节日课程教材中加入国家法定纪念日。如9.3抗日胜利纪念日、9・18纪念日、12・13国家公祭日、纪念日、雷锋纪念日等具有特定意义和历史背景的新增纪念日,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教材内容上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并能有效地整合学科资源。

四、少先队节日课程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对策

1.课前准备充实。首先要根据各年级队员的年龄特点,中队辅导员要有效备课,明确节日教材的三维目标,中队辅导员要选取一个节日作为备课的重点进行教案的设计,还包括教学流程、制作精美的PPT演示,配上优美的音乐等。教案的设计人要提前把教案、PPT演示发在校园网上供同年级组的其他辅导员共同学习、共同分享,通过网上交流和教研的方式,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促进辅导员取长补短,深刻思考。

2.课堂教学扎实。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拓展型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们自己独立制作的教学媒体填补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有效运用教学媒体为课堂服务的效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3.课后反思真实。通过教研组活动,组织中队辅导员观摩节日课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切实有效的评课活动。如何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更热衷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我们经常探讨的话题。于是,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应提倡课前预习收集相关的资料,注重课中的交流和课后的延伸,努力使少先队节日课程的内容成为启迪学生探究的切入口。

总之,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现了深刻的民族精神,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是加强德育效果的有力途径,同时也是落实“三热爱”教育,“中国梦”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引导队员挖掘节日中蕴藏的民族文化,提炼其中的民族精神,并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民族精神,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作者单位: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 《节庆趣谈》.上海古籍出版社.盖国梁.著

篇5

【关键词】信息优化;深度融合;教学高效;收效显著

一、课堂应用多媒体导入,创设语文乐学氛围

要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就要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学要激发学习兴趣就必须创设教学情境,自营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变抽象为具体,变难为容易。语文课件能集声色图像于一体,色彩富的画面、生动感人的音乐均利于创设特定的语文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爱学、乐学,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首先,课前激趣。利用课件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导入新课。如《小镇的早晨》,文字优美,格调清新。通过优美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美丽的晨景图画。课件频率向学生出示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再予以合理入情的配乐,柔美的画面与课文朗读具有同步效果。能把学生带入迷人的旅途之中,诱发学习情趣,感受一种陶醉之美丽,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为下步课文阅读整体感知夯实了基础。语文课件要摒弃传统的以教为主教学弊端,建构主义学习意义理念强调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转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习为主,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让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手操作,多动流的信息手段和对策。通过语文课堂电教手段,让学生亲历生活意境,观其境,闻其声,触其景,生其情。用课件信息资源调动诱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愉悦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达成课堂语文教学目标。其次,课外延趣。新课标理念积极倡导,要建构灵活开放的语文课程体系,有效沟通课文内外。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既要注重语文的课堂教学,也不要忽视语文的课外活动(阅读、写作、交流等),课件设计过程中还要关注语文学习情趣和学习乐趣的课外延伸活动的设想与计划。如《昨天,这是一座村庄》,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巨大变化主题的认识,有的找到的是变化的图片,有的查找到的是改革前后变化的数据资料,将学生的学习乐趣自然延伸到课堂之外,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认知,也扩大了求知的探究视野。

二、课堂应用多媒体感悟,扩充语文采撷容量

有限的课堂时间和有限的课堂空间均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得以实现。丰富传统的教学内容,使课堂信息容量和知识容量强劲增大,也有助于对语文知识的感知理解,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是补充资料,拓宽视野。网上丰富翔实的声像资料,是语文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可以通过课件设计引入一些补充材料,以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镇的早晨》一课,小学生被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所吸引,有幸想来此一游。通过课件就可以知识拓展,来欣赏秀丽景色,聆听几首赞美江南水乡的诗赋,练习朗诵,深化感知课文思想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二是配合练习,读写结合。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加训练容量;依据课文内容及情感主题,分层理解课文表达内涵,留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激发语文学习乐趣。

三、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发展能力

篇6

 

雀林院小学始建于1987年,学校占地面积13033平方米,现有教师28人,10个教学班,360名学生。我校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政策,依据《河北省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的内容,在制度建设、能力建设、教育教学、宣传普及、科学发展五个方面进行自查,报告如下:

一、  制度建设

1.我校对语言文字工作十分重视,积极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觉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之中。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规范领导小组,制定了使用语言文字的规章制度。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并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教师的评定、优秀课的评比等级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积极性。

2.认真贯彻执行上级课程要求。开设写字课,重视师生书写的规范。在业务检查中学生作业、教师教案等教学资料中的书写规范均作为检查项之一进行,检查结果与量化考核工作挂钩,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我校重视环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规范校内公文、文件、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环境布置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校内有永久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标语。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开展规范汉字和讲普通话宣传活动,加大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宣传力度。

4.改进方面:

师生对于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虽然了解一部分,但具体条文、时间等并不清晰,对于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某些方面比较模糊,加大培训学习力度;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糅合在学校的的各项经费之中,主要用于宣传单的制作及活动开展上。如校园环境建设、朗诵比赛等,没有单独的预算和经费保障机制。

二、能力建设

1.我校重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通过综合培养和自学等方式,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具备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全体教师28人20人为一级乙等、8人二级甲等,普通话水平全部达标。

2.我校重视学生口语和书写的的规范,学生能熟练规范地使用普通话交流。熟练的使用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完成作业和创作。

3.学校重视语言文字氛围的创设,学生具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学校开张的朗诵和书写比赛促进了学生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培养目标中有明确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

4.改进方面:我校外地学生较多,个别新转入的学生还有口音,通过以往的办法(学生帮扶、大环境影响)正在逐步改变。

三、教育教学

1.我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教师在授课、教案、讲义、板书、课件、试卷、作业批改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用普通话、写规范字,为学生起到好的表率作用。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注重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业务检查中学生作业、教师教案等教学资料中的书写规范均作为检查项之一进行。

2.我校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承工作,将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贯穿于各个教育环节。古诗文和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定期开展师生朗诵、书写比赛等活动,以巩固教育成果。

3.改进方面:学校因客观条件限制,书法等方面的兴趣小组开展困难;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渗透。

四、宣传普及

1.我校重视环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规范校内公文、文件、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环境布置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同时,利用家长会开展规范汉字和讲普通话宣传活动,为家长和社会提供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咨询,加大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宣传力度。

2.改进方面:没有设置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宣传专栏;相关内容的定期更新缓慢;推普周组织形式单一;

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为家长和社会提供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服务。

五、科学发展

我校重视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研究工作糅合到了学科教育教学当中,没有直接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研究课题;没有单纯建立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口语测试的评价体系,该方面的评价还停留于学科教学和随堂评价之中;以语言文字为主题的办学特色还有待开发,目前学校正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

篇7

一、设计背景

1、客观因素:再有一个学期大班的同学就要升入小学,为了让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给他们留下难忘而深刻的印象,特组织开展这个活动。

2、时间因素:元旦期间

3、能力因素:大班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也有相应的组织纪律性。

二、活动目标

1、充分体会传统节日的氛围,使春节这个传统佳节的年俗能够得到完好得继承与发展。

2、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和家长合作,完成一至两道简单的菜肴,体验春节的乐趣。

3、学会分享、交流、合作,好东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同样在遇到难题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和同伴合作解决。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与老师与家长共同欢度佳节。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体验,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难点:理解春节这类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树立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理想。

四、活动准备

1、物品准备:春联、红灯笼、窗花、福字等基本的教室布置、橡皮泥;

2、素材准备:喜庆的传统春节音乐和春节相关的电视节目或PPT;制作饺子的材料;

3、节目准备:师幼精心准备的各类节目;部分幼儿家长莅临。

五、活动过程

(一)话题讨论导入

1、什么节日要贴福字和春联、挂红灯笼?

2、什么节日,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玩,可以拿到压岁钱?

(二)了解春节的习俗

1、大家一起贴福字和春联、挂红灯笼,感受春节浓浓的喜悦氛围;观看春节相关的电视节目,了解各地春节不同的风俗。

2、师幼准备的联欢会,譬如乐器演奏、朗诵、童话剧、舞蹈、歌曲等,老师、幼儿、家长共同联欢。

3、在老师指导下,让幼儿体验了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的乐趣,知道饺子可以有很多种馅,每种馅都有各自的营养,不可以挑食。

4、老师发橡皮泥,幼儿操作。

(三)延伸

幼儿园和家长紧密配合,请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至两道拿手菜肴,在活动当天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家长、老师一起品尝。品尝的全程播放喜庆的春节音乐。

六、活动结束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对策展望

乡村旅游起源于西方,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政府发展旅游的主导战略指导下,在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促动下,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面了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把握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各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1乡村旅游的形式与发展特点

1.1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

按照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园采摘形式。主要利用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作为农村旅游获取收益(如利用荔枝、桔柑、杨桃、葡萄、橄榄等果实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二是农业生产技术或生态农业园形式。主要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为主的一些花卉园,以花卉树木培植环境为主,使之成为生产花卉树苗进行买卖和观赏相结合的花卉园;三是畜牧观赏狩猎形式。利用牧场、养殖场、猎狩场、跑马场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情趣;四是乡村文化或乡村休闲旅游形式。以乡村地居留、体验乡村生活和乡村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方式,理解和享受自然、淳朴的农家饮食和文化特色。

1.2我国乡村旅游特点

1.2.1资源分布广泛、内容多样。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纬度跨幅大,除高山、沙漠等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着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民,他们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世代不断的努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资源。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广泛。同时,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既有自然环境、物质成分,又有非物质成分。旅游资源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决定了乡村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既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区等不同的农业景观,集镇、村落等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又有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1.2.2乡村旅游产品地域性强、整体性鲜明。乡村旅游产品与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景观类型。即使同一种景观类型,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又有不同的特征,如不同气候带形成了相应的农业带。而由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又往往形成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和文化环境,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这种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组成的复杂而和谐的乡村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1.2.3乡村旅游活动规律季节性不强、淡旺季不明显。由于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特性,来自大、中城市的游客,其活动就不单纯以观光式的大众旅游形式为主,虽然随四季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运行规律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但以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春之花、夏之绿、秋之实、冬之作”等等,却可以展现给都市的人们不同丰富景观与乡村文化氛围,从而与传统的旅游活动淡旺季有所区别。

2我国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2.1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

2.1.1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是关联度非常高的巨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关联产业4.3元的收入,而该乘数,在经济落后(边际消费倾向更大)的地区还要更大。

2.1.2促进多种形式副业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以务农为主要就业形式,往往无法达到充分就业,而旅游业则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从事副业的好机会,农民可在农闲或旅游旺季,通过生产有乡土特色的小商品,提供农家住宿餐饮,采摘当地土特产出售,充当导游轿夫等多种角色来实现就业。这不但能成为他们进行充分就业的有益补充,而且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成为其就业的主要形式。

2.1.3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我国农民无法充分就业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其自身知识技能有限,就业选择面较狭窄,无法应对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挑战。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引入农村,为农民接触广大世界,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将为农民在转向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时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成功就业的几率。即使这些农民不从事旅游业而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也有更大机会发展农业的前向生产和后向生产,从而促进其在农业领域充分就业。

2.2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的困境在于有效就业不足,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收入。当前,农村发展观光农业,以吸引城市人来农村直接采摘瓜果、花卉等形式,使农民可将更多的农产品顺利出售,避免农产品销路不畅造成损失。同时,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也可获得更好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会在乡村进行多种消费,如购买有民族风情或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在农村享受农家饭和农庄住宿,需要导游及轿夫提供脑力、体力服务等,这些都将使农民获得新的收入渠道,农民可以从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地方财政收入有望得到较大增长,其中部分可以转化为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性补贴,从而增加这部分人群收入,农民可以得到更多转移性收入。3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3.1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而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并组织他们学习我国的旅游政策法规,规范他们的服务操作水平,端正服务态度,使他们具备承担乡村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也要重视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地培训。

3.2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策划,丰富内涵,丰富产品结构,吸引客源

要坚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发展协调”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精心编制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局建设规划。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改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相似、档次不高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以旅游服务为舞台,设计更多的主题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通过经历与体验,让游客从中获得精神的放松与娱乐,并让这种美好体验伴随着游客长久存在。

3.3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突出田园特色。项目开发要注重对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要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拓展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把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列入旅游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业主以协会等形式组团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及推荐的促销活动。要鼓励和引导经营户根据导向和消费需求,依托产业特色、生态优势打造品牌景点;依托文化底蕴、特色民俗风情打造品牌活动;依托集观光导游员、民俗风情讲解员、特色活动指导员、农副产品推销员于一身的乡村旅游经营者队伍打造品牌服务。营造品牌促提高,经营品牌促发展,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3.4加强领导,加大扶持

乡村旅游是丰富的旅游产品,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有关部门形成服务合力。因此,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专款专用,重点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扶持,示范村、示范点、示范户的奖励,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乡镇和村的奖励。同时,要落实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使办公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4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展望

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是旅游业中日渐绽放的奇葩,是至今保存得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旅游资源,是实现落后农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乡村旅游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旅游方式的不断扩展和旅游内容的不断更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旅游活动,也必会不断地改变其方式和内容,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方式来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使之成为一种重要而流行的旅游方式。同时,乡村旅游也会与各种旅游方式相互结合,共同谋求最佳利益,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前进。

5参考文献

[1]王龙,武邦涛.乡村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6,34(19):5106-5107.

[2]李坚.基于SWOT-PEST分析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12):193-194.

[3]郭宾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新农村建设,2006(1).236-237.

[4]曹辉,陈秋华,陈平留.乡村旅游发展PPT战略思考[J].技术经济,2006,25(1):1-3.

[5]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715-718.

[6]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72-74.

[7]马勇,赵蕾,宋鸿,等.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7,27(2):336-339.

篇9

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在云南省25种少数民族中,除了满族、回族、水族通用汉语外,22种少数民族总共使用26种语言。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云南的世居少数民族在全国是最多的;民族自治地方全国最多;特有少数民族全国最多;跨境民族全国最多;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最多。因此,搞好少数民族教育,特别是双语教育,不仅事关新课程改革的成效,而且对我国的民族文化转播和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改开展以来,云南省各级教育部门对广大教师进行了培训,那么,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对新课改有些什么样的看法?他们开展课程改革的程度如何呢?为此,我们对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质化研究。

2 调查过程

为了进行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借云南省教育厅民教处举办的“云南省双语教师培训”机会,与参与培训的建水县普雄大罗家镇小学哈尼族教师黄老师和麻栗坡县普岔小学瑶族教师赵老师交流了新课改的意见。

黄老师是一名31岁的哈尼族女教师,主要担任语文双语教学工作,已从教12年;赵老师是一名26岁的男教师,任教三年,目前担任瑶族语言中的勉瑶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主要围绕5个问题进行交流:在你身边,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何?你对新课改有些什么看法?在新课程改革中,你遇到些什么问题?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你认为新课改有些什么难点?根据你们当地的情况,你对新课改有些什么建议?

首先,我们交流了两位教师任教学校新课程改革开展的情况和他们对新课改的看法以及在新课改中遇到的困难。黄老师说,目前新课改已经在当地开展几年了,他们是镇上的小学,算是比较重视的。一开始,他们也接受了一些培训,大部分老师认为新课改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理念体现了时代精神,但在实践中还是遇到很多困难。如过分关注多媒体的运用,而多数老教师不会用,还是用老方法授课。黄老师还说,新课改以后,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要做很多工作,写很多的教案,老师很重视形式上的东西,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而且双语教材也仅仅是根据新课改的教材进行简单的翻译,内容没有改变。作为双语教师,他们不仅要进行双语教学,还要教学生课程内容,一方面内容增多没有办法上完课程,另一方面学生素质没有大城市的孩子那么高,很多内容学生也没有办法理解。

在交流中,赵老师一方面认为黄老师反映的问题他们学校有一部分同样的情况,另一方面赵老师认为他们学校作为一所乡村小学要很好地开展新课改,比黄老师的学校还存在更大的困难。他们学校一共有六名教师,其中四名有编制,两名教师代课。学校教师少、受教育层度也不高,新课改后只有校长和自己去参加了培训,觉得新课改的目的是很好的,可是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在他们这样的乡村小学怎么样开展,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学校的很多老师连电脑都没有见过,更别谈多媒体教学了。而现在无论怎么改革,教育部门对于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仍然只注重分数。所以在他们学校并没有怎么样开展新课程改革。

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两位老师都认为新课程改革中,专家更多地是从城市的情况来制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所以现在的教材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原来六年级的课程内容在四年级就出现了,而有些课程特别是思品课、科学课很多内容教师都不理解,大部分现代化的工具都没有见过,很多观念与当地观念和少数民族观念不符,因此不便开展,只好跳过不上。

3 思考

通过和两位双语教师的交流,让我们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课改开展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对新课程改革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3.1 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

目前,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多教师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处理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他们缺乏的是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优化。对他们的培训应该更加重视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可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如教师自学、学校自培、学习教材教法、举办专题讲座等。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办法,如青海省对民族师资的培训做法是州民族师范院校重点轮训乡完小和寄宿制学校的公办教师;各县主要负责培训村寄宿制学校和初小教师。

3.2 新课程改革要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

新课程改革的很多要求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不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格局,他们主要分布在山区、牧区、边疆和农村,要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特点制订相应的课改方案,编辑出版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教材。

3.3 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投入

3.3.1 提升硬件设施,实现教师教育培训信息化。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提升硬件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这对那些相对封闭的地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培训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重点支持西部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在中国教育科研网的整体建设中,加强了西部地区网的建设。安排专项经费在西部12个省(区)建设50个“校校通”示范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扶贫示范项目也顺利开展,西部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开始进行。这些措施为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实现教师教育培训信息化提供了契机。

3.3.2 增加教师工资,改善住房条件。目前,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要求相比,总体综合素质普遍存在下降趋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越是边远、贫困、亟需教师的民族地区越是吸引不了外地教师,也留不住本土教师。增加教师的工资和改善住房条件,缩小和城镇教师的差距,对留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师至关重要。

3.4 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保护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为主线的本土知识的选择,要符合民族文化发展需求,体现民族文化教育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发长,有利于调动民族向上的心理意识,促进民族的团结、发展与进步。体现民族性理念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可涵盖以下几方面:民族地区的地域环境条件;物产和经济手段;地域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学;地域民族宗教和风俗源流;地域民族历史及典范人物;地域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总之,重视本土知识教育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民族创造力的激发,有利于民族生命力的兴盛,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振奋。

参考文献:

[1]杨丽萍.新课改与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以广西师范大学教改实践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 2008-11-19-84

篇10

关键词 民族舞蹈 中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53

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中学民族舞蹈教学中包含了对教学对象――中学生真、善、美的引导与追求之心。学习舞蹈首先来自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模仿,舞蹈动作是否标准,是否到位,发力点是从哪个部位等,这是形体动作,渐渐发展成创设出与之相符合的意境情感世界。舞蹈之美,在于用心,在于用情。无论是真、善、美还是与之相反的假、恶、丑,均可以表现于舞台方寸之间。作为一位有责任的中学舞蹈教育工作者,如果一方面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舞蹈专业素养,作风合格,业务精湛,那么教师所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具有完善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审美素养。中学民族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创作美、塑造美的艺术,更加是用爱、用心优化完善中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

1中学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民族舞蹈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中学生对舞蹈课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和耐心、兴趣不会持续太久,课程安排少、且不够合理,如课程安排时间每周2节课。因为舞蹈课程在中学学校里,不是一门必修课,所以中学生对舞蹈课并不是很重视,刚开始还是蛮有兴趣的,可课程是每周才上2节课,课程与课程安排之间相隔时间太长,舞蹈训练时间又太少,太短,再加上中学生文化课课业负担相对比较重,舞蹈课上所教学的内容,回去后基本上都没有勤加练习。此外学校缺少舞蹈专业教师,还有就是舞蹈教材有的不大适合中学生等。

2中学民族舞蹈教学之改进对策

2.1补充新鲜血液,招聘舞蹈专业教师

针对学校目前缺少舞蹈专业教师的问题,学校应该予以重视,可以向上级申请面向全市学校招聘舞蹈专业专任教师,由此来丰富该校的学生课程内外的艺术课程(如音乐、舞蹈、音乐与舞蹈)等的活动,来提高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素质培养。对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舞蹈专业教师更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应用性本领,而且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个人魅力都会直接影响舞蹈教师的整体形象,同时对学生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师招聘时要求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2.2加强教学经验交流,实现教育软资源共享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的安排“帮、学、带”的要求,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年青的教师结成对子。老教师带新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年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听老教师的授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在这个网络发展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教师这个职业,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要给自己和同事构建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教学实践经验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有新的内容出现,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能用积极鼓励的话语,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活动中来。

2.3关注民族舞蹈元素的使用

民族舞蹈元素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反过来对民族舞蹈教学不无裨益。学生通过掌握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多种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技能,可以在舞蹈学习中,深入接受民间舞的文化熏陶。比如在合唱比赛中,其中有一个班级选择了歌曲《最炫民族风》,笔者给出的意见是除了歌曲上的完整演绎之外,还要求在音乐间奏时加入民族舞蹈元素,主要以藏族民族舞蹈的动律为主,由班上选出五位女生,加上动作队型上的变化,以及搭配舞蹈表演的服装进行表演。这样的歌舞相伴,结果为合唱比赛增色不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形式之一,对于民族文化的预先了解有助于民族舞蹈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在上民族舞蹈课前,笔者都会布置一些课外阅读和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资料工作,例如分组收集和整理不同民族文化的资料工作,小组一:负责收集和整理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点;小组二:负责收集和整理藏族的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点;小组三:负责和整理维吾尔族的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点;小组四:负责收集和整理汉族的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点。分组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收集和整理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制作成PPT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教学中从民族文化切入,让学生体味民间舞蹈深邃的传承起源发展进程和其内涵,展现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使舞蹈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的模仿训练和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是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拓展和讲授,使学生不仅知道动作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增加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外在形态到内涵文化,真正理解和掌握民间舞蹈的精华,达到身心合一,内外融合的民间舞蹈特征和风格。

2.5重视民族舞蹈中的教学创新

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并行教学民族舞蹈、体操等,以便保持新鲜感,有利于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触类旁通和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以及丰富表现力的获得。蕴含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及民间流传的舞蹈风情的民族舞蹈,会让学生体会到含蓄、豪迈、直率的民族气质,接触了各民族舞蹈的同时,丰富了表演风格。有条件的可以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有选择性地学习具有代表意义的某些舞蹈,可以不过于追求纵深教学,以掌握其正确的风格特点和体态动律为目的。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有的民族舞蹈中的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例如,在一节民族舞蹈授课上,授课内容是筷子舞蹈组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把所要教授的舞蹈视频多次重复播放给学生欣赏观看,还有用丰富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述分解动作,接下来所要授课内容的相关知识,如这是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这个民族舞蹈特点、风格韵律、体形体态、舞蹈服装(服饰)特色等。

2.6重视民族舞蹈教学在中学生情感交流中的促进优势

在民族舞蹈中,可以积极采用“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所谓“赏识教育”,它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即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到信任、理解、宽容、鼓励。让学生在民族舞蹈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此外,在舞蹈中存在同学之间的合作,如何正确指导学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大多数是愿意与更多同学合作学习的。所以,民族舞蹈教案中的组合可以设计一些同学之间的协作。通过教师正确指导,来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在学习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发挥合作精神。提倡课堂教学的交际活动和促进多样化友谊形成,使学生相互接纳,加强彼此意识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提高学习的兴趣,构建积极团结协作、友爱、信任的良好氛围。

2.7注重民族舞蹈教学的基本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