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能够给学生带来震撼作用,影响他们个人思想品德方面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1.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我国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但是他们身在农村却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3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3.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3角色扮演模式

篇2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形成的课程。它主要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中开展,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责任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养成良好道德有着重要意义。

1 从实践出发,体验生活

生活的体验导致学生品德的形成,真实的生活给学生带来深刻的道德体验和认知,而不是表象的。在教学中应注意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悟,促进他们的全面良好发展。

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实践,学习,增加实践能力。充分利用资源,增长见闻,开发兴趣,拓展知识。道德是与生活密切接轨的,离开了社会也就不再有意义,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与学生紧密相连。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才能从心里打动学生,引发他们的真正的道德情感,真正的产生道德认知,而这些源于生活的实践、认知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形成。

因此,在学生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脱离了生活,品德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要取得好的教课效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抓住事情的真实之处,通过真实的感受,发自心灵的感触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点所在。

2 探究应坚持适度原则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是这次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去深入研究,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热情,达到教学的目的。而在组织的活动中要坚持一些原则,保持高热情,高效率。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碰到一些这样的例子,一些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看似在热闹的探讨,实际上不乏有的学生想借此机会大聊特聊,“侃大山”,“凑热闹,出工不出力”。这样小组的讨论将会因此而变成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讨论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探究的目标也将变得漫无目的,还因此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合理的配置学习内容,达到高热情,高效率的目标。

在不同的地区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堂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用心策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处理好各种问题,进行好每次活动,提高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3 发展主题教学,更具针对性

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参与、认识能力在本次新课改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更加受到重视,因此,新课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社会课程更加考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适应能力,更加强调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中锻炼自己,而这与传统课程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样在我们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更多的考虑以直观具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进行实践,感悟。在一些不必要让学生了解的方面,我们只需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事实就足够了,所以,往往直观的认识反而要比理论化的认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不管如何,学生都应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我们要采用主题模式,进行单元教学。

教材的编排采用主题单元的模式,按照总——分的形式进行,每个主要主题下分若干个次级主题。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机动的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不要机械式的教学,对教材统整,可以部分颠倒或整合。

4 控制课堂的教学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吸收老师教的知识,老师的教学内容需要阐述,这样双方的思维就要进行密切的沟通、碰撞,新的问题就必然会产生。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已有经验,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剖析,从而达到上述的状态,这既不能由老师预先设定,也不是学生能自主决定的,这需要教师的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节奏,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适宜的教学节奏必然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现实却并非如此,我国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学生的负荷量太大,学习任务重、负担大。这样紧绷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都高度紧张,单调而机械化,很容易产生疲惫、压抑、紧张等负面情绪。而本次课改中《品德与社会》主张在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社会体验和实践,以感性的认识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因此,选择更适宜的课堂教学节奏,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予以考虑的一个方面。

5 总结

总之,品德与社会具有的活动性极强的这种性质使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等的限制,也应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本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充满热情的投入研究的科学态度和对生活充满信心、希望的目的,教师们在活动中的策划和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也是至关重要的,《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真正目标才能圆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郝晓微.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12(11):51-54

[2]王恩生.《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浅谈[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 14(1):62-66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然而,由于农村教师理念和教学条件等主观因素的限制,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有不少问题,从而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不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谈点体会和认识。

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

目前在一些农村小学由于学生数量减少,编制的教师人数有限,师资力量不足,造成部分任课教师一人担任两门课程。而品德与社会课大多数没有专职教师,常常是其他教师兼任。对于兼职教师,学校考虑较多的是教师的工作量,较少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致使品德与社会任课教师队伍不稳定。也使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较少钻研教材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很少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使品德与社会课兼任教师对该课教学课标要求、教学理念、基本方法与环节理解掌握不牢。有些教师甚至把品德与社会课按照语文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只讲解课本本身的文字内容,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情况,没有按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要求讲课,没有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会讲一些空洞的大话、套话,也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方法滞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进修学习参观交流的机会不多,许多教师仍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新课标规定的要以“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把教育内容蕴含在活动中”了解不多。很多适用于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游戏表演法、讨论辨析法、故事启迪法、分组活动法等不会使用。再加上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现代教学手段缺乏,不能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提高对品德与社会课重要性的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更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基本手段。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品社课程教学,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专教师能力建设,使品德与社会教学能触及和影响小学生的心灵。对此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思想问题,教师要从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入手来开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教师要将课本教学内容和生活体验感受相结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是非观念,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运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得到较好的社会性发展,单纯依靠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共同发生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才能让学生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所学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就能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也能使学生牢记这些道理,从而用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三)结合学生实际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在农村小学开展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突出农村的特点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在一些学生的思想中,他们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就是考上大学、离开自己的家乡。对于这种片面想法,教师要通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形成这种思想的原因,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的巨大变化以及许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来感受劳动的乐趣,从而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总之,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教学,加强社会生活实践,深刻理解品德与社会课标教学要求与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产生真正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一、情境渲染法

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教学《生死不离》一课时,我在教学开头就利用多媒体独特的视听魅力,创设了极具摧毁性的地震给人带来无尽伤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引起学生的震撼、悲伤、惋惜、可怜、关爱等情绪,从而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学生体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方法多样。我在教学时运用录音、录象、演示等教育手段,或通过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触景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供自主学习、体验感悟的机会。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强烈的同情心与爱心被激起,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谓水到渠成。

二、角色体验法

要让课堂活动起来,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的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活动的关键是让孩子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通过角色的体验,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知”、“行”统一,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爱护花草树木”这一主题的教育时,可以请两个学生扮演小树,其他学生将书包等重物挂在“树杈上”(手臂上),用力摇晃“小树”,然后请“小树”说说自己的感受,面对“小树”的痛苦表现和真情诉说,学生内心定会有所触动,这种触动无疑会指导影响他们以后的道德行为。又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讲的就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的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老师,××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看到一个‘跷脚’,他笑话他呢!”那个被打报告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我马上就不笑了的,我觉得他有点可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三、运用多媒体激感

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传递教育信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书本教学里。所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讨论明理法

孩子在面临道德两难的时候,就要进行道德选择,这也是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时机,所以,讨论、辩论也是品社课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如本学期我在教学五年级品社第一课《父母的难处》一课时,引导学生就“父母的难处我们能不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正方、反方争论得面红耳赤,当有一方“卡了壳”,我这个“裁判”就充当“两面派”,帮助处于劣势的一方再抛出一个有分量的问题,将辩论推向。在辩论过程中,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跃起来,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在辩论的过程中,明白了要理解父母,替他们分忧解难的道理。这样就将呆板单调的思想品德教育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五、生活实践法

篇5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方法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热爱生活

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社会生活中来,又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拓展教学空间。教学时我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例如,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时,我说道:“春节是我国大多数民族共有的节日,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期间都有哪些活动?你和家人是怎样欢度春节的?学生们争相发言,说出自己节日的各种滋味。

“同学们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的节日及习俗活动,老师选择了一种大家较熟悉的节日习俗活动――剪窗花,请同学们体验一下吧!”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剪窗花,让学生通过参与制作,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教师通过展示样例,说明窗花蕴涵的意义,让每个学生在制作窗花的过程中,剪出自己的美好祝愿,表达出自己的理想。

使得学生们明白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不仅拥有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在每个民族内部,还有各民族特有的节日及其节日习俗活动。节日不仅是一种生活,也是各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二、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一课时,我先播放深圳火王俱乐部火灾视频,使学生们感受火灾的无情。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进行自救知识大比拼,看看谁懂得火灾自救知识最多。让学生如何正确拨打火警电话?拨打119时,应该说些什么?并且给出拨打“119”几种情况,哪种报警方式对?同学们积极回答,有的学生补充: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地点、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都一一报上。并且把三讲一迎,(讲清失火地点,讲清火灾原因及火势大小,讲清姓名及联系电话,到路中迎候消防车),讲得清清楚楚。

紧接着,教师预设现在教室着火,怎样进行火灾逃生?熟悉教室火灾逃生路线最好的是哪一条?学生很投入的自救演练,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学会在火灾中保护自己和寻求帮助。

最后学生们总结出:“珍惜生命,远离火灾”,我们要尽量避免火灾,万一发生火灾,我们要沉着冷静,用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走进不同的家乡》,“不同的家乡不同在什么地方?”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学生们有的穿棉,有的穿纱。说着不同的方言,引起课堂的惊奇和趣味!海南岛地处热带靠近赤道,没有四季而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年平均气温是最高的。冬季时,那里依然气温如夏,而|北地区气温最低。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之后,学生对“不同的家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例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闯红灯,这样明显违反交通规则的事,有什么严重后果?说说理由。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多种闯红灯的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倾听、评价,进一步感受到了闯红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了学生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意识。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四、走进社会参与生活实践

社会就是大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

例如,教学《土地养育着我们》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田野去认识了一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作物,学生们了解它们的种类、外形根、茎、叶、生长方式、分布、作用等,了解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懂得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书本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引发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总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小学生思想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坚持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用生动典型的事例、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适宜的方法,必定能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桂强.《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

篇6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观念中,成本会计就是在一系列既定的成本核算方法下,计算产品成本的课程。就学生而言,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课中方法体系相对复杂且应用性突出、比较枯燥难学的一门课,加之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是深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脱节,难以应用于实践。

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有待解决并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并深感上好这门课十分重要也绝非易事,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成本会计课程特点

成本会计岗位是所有会计岗位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它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很高;同样的,成本会计课程也是会计专业课程中相对复杂的一门,它对学生提出了系统掌握理论、熟练技能操作、熟悉岗位职责的学习目标。

成本会计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与会计实务相比又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既要重视实践性的练习,又不能忽略理论的讲授。坚持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进一步序化整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成本会计教学现状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反映出很多问题:

首先,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理论知识充实、实践经验欠缺是大多数教师的特点。其教学模式只是以知识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内在完整与逻辑关系为主线,完全根据教材的章节顺序讲解理论知识,而不是以实际成本核算岗位的能力需求来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其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讲授而轻操作,课程内容偏离或滞后于职业岗位发展需要、脱离生产实际。最终使成本会计变得枯燥难学、学生所学不能为所用、所学不够所用。

其次,成本会计不同于学生之前学习的会计课程。他们总是觉得成本会计是最难的,因为涉及很多个步骤、方法,每个步骤或方法下面还有很多细的步骤和方法,方法套方法、步骤套步骤,十分复杂。在初期,学习要素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等内容时,学生觉得成本会计就是基本的会计知识加上基本的算术方法,没有什么难点。可到了后期,学习涉及到产品成本核算的综合方法时,把握各知识点在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系统应用成为教与学的难点,教师深感成本核算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指导学生从全局上把握;学生则感觉没有头绪,原本学习的知识点就像一盘散沙,无法在综合方法的统领下贯穿起来,加上学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历,对不同情况下成本的计算方法容易混淆。最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不能融会贯通,缺乏整体把握能力,以至于兴趣顿减、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成本会计这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及学生学不懂、学不动的现状,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同时,有必要对这门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刍议

成本会计的教学方法当与成本会计知识的特点紧密结合,从成本会计产生发展的过程来看,成本会计产生于企业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所以,在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师如何传授好理论、指导好实践是问题的关键。

(一)整合提炼知识内容,理清教学思路

1.把握好理论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成本会计实践性强的特点是一直被强调的,但在教学中不能因此偏废了对理论的讲授。教师应认真思考要怎么讲、怎么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将课程内容重新编排、整合“输出”给学生,尤其是面对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教师讲授给学生的理论应当是简单实用自成体系的,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会;教师讲授给学生的理论应当是他们实践操作的说明书、是他们顺利上岗的工作手册,而不是与实践脱离的概念和公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剖析成本会计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将其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提炼——抽象概念案例化、零散知识系统化、综合方法步骤化,从而形成一套以实际成本核算任务为主线的、脉络清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从理论上把握好成本会计的体系框架。

2.具体内容整合序化

针对成本会计的知识特点以及对实际成本核算工作的深入分析,可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践整合序化为成本核算基础、成本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四个模块:

成本核算基础概括为要素费用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两个阶段;成本核算程序概括了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从发生各项料、工、费开始到完工产品转至库存商品为止,各项成本费用经历了怎样的耗费、分配以及结转的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则包括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根据企业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采用相应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一些辅助方法(分类法、定额法)简化成本计算工作;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是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果,通过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能够掌握产品成本的构成以及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便为成本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此处可将成本预测、计划、控制、考核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课程整合,不作为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着重培养学生成本核算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教师走进课堂前应保证自己已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清晰的授课思路、生动的语言表达,这样就有把握能把理论给学生讲好。把理论讲清楚了,才能使学生对核算方法有更好的理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实践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

1.以完整的工作过程组织实践教学

成本会计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单位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这一岗位要完成的工作是非常具体、完整、具有一定流程性,他要核算和控制的是从材料变为在产品,最终成为产成品的所有财税处理。

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各种要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和方法,进而编制成本报表,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差距,将知识内容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成本核算能力。那么,如果要让学生将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践、完成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就可以参照实际工作流程,以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成本核算方法,将实践教学内容从建账、核算成本费用、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环节依次展开,最终,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是成本会计一次完整的工作过程,以体现学习任务的完整性和知识内容的应用性。

2. 实践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技能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指导也应当层层深入、逐步展开,紧紧围绕成本核算这一工作主线,根据课程知识体系和岗位职业能力完成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知识过渡和能力转化。

(1)加强单项实训夯实成本核算基础 作为成本会计核算基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核算步骤,这些方法和步骤是熟练应用成本计算方法的前提与知识准备。所以,掌握好这些方法和步骤,对把握各知识点在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系统应用至关重要。教师每讲完一项内容,根据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设计单项实训任务,分发凭证账簿,指导学生完成成本费用核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账务处理程序,为学生的成本核算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2)创设工作情境熟悉成本核算程序 成本核算程序是整个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主线,它描述了从料、工、费的耗费开始到分配这些费用至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以及制造费用,再将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分配到基本生产成本,最后将基本生产成本中完工产品成本转至库存商品的整个过程。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高职学生来说,仅通过书本上的讲述是很难想象企业实际情况的,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必须和企业实际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成本核算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创设相应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有利于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利用多媒体演示企业生产流程,产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生产过程,其间,成本、费用是如何归集、成本会计人员是如何进行成本核算、编制报表等。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并对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展示,可以使学生对成本核算程序得到感官认识,这将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3)设置综合实训巩固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手段。不同企业的企业规模、行业分类、业务流程、组织形式、成本管理要求不尽相同,也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方法,其理论内容和技能操作的综合性很强。在学生熟悉了企业成本核算程序、夯实了成本核算基础之后,教师以成本计算方法为工作任务,设计综合实训,在完成各知识点于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系统应用的同时,训练学生根据企业特点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的能力,这将是作为一个成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模拟实务操作完善岗位职业能力

模拟实务操作是通过模拟实验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具备了实际成本核算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账务处理能力后,根据成本会计岗位完整的工作流程,将成本会计课程中的若干核心技能整合在一起进行技能训练。

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的相关资料为背景,要求学生采用真实的账证单表,按照“开设账户——编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成本报表——归档”的实务操作过程组织教学并完成技能训练。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各阶段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导,引入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成本核算的理论依据,熟悉成本核算业务的发生环节及其相关的原始证明,培养学生确认和计量各种成本、费用项目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整个专业的岗位技能要求有一个完整、清晰把握。

篇7

关键词:EPS;社会调查方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11-05

《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一般在第三个学期开设。《社会学基础》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门先修课程,《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既为先修课程知识的运用提供信息收集与分析手段,又为后续课程提供需求调研基础性知识与分析方法。因此,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和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本课程秉持富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质的EPS的教学理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核心是以岗位能力获取为目标,并基于实务过程设计课程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社会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调查实务能力。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即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状态。它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任务驱动和实务导向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要达成三个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具体知识目标为: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掌握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途径和方法;掌握抽样的主要方法;能够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实施社会调查;掌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调查报告的主要架构与特点;掌握基本的资料统计与分析方法。

(二)能力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突出任务导向,通过把学生卷入社会调查过程体系,让其在完成具体调查课题中掌握技能。具体能力目标包括:能够设计出满足调查实际需要的调查方案、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能够实施具体的社会调查;能够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能够撰写应用性调查报告;能够根据调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三)职业素养目标

在组建项目团队、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促进职业技能、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融为一体。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职业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内化公正、平等、接纳、尊重等专业价值观;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塑造学生规范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服务对象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思想――EPS模式

EPS模式率先由香港城市大学资深社会工作教育专家甘炳光博士提出,它综合运用富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Empowerment(增能)、Participation(参与)以及Strengths perspective(优势视角)三个重要的概念。

增能(E)是指获取或发展个人的权力或能力感,是消除个人对自己负面评价、增加自我价值以及充实自我能力的感觉。本课程通过课堂任务训练使学生掌握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程序和相关知识,再通过大量实例的训练和学生课外实践,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使得学生在整个社会调查过程中持续增能。比如,在讲授“选择调查课题”这一章节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与思考,选择一个合适的调查课题。同学们就选取了兼职状况、课外阅读状况、消费状况等课题,随后开展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并呈给院系和职能部门领导审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实质参与了学校管理,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也为改善学校风气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更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

参与(P)即强调学生不是教学的跟随者,也不是执行者,而是教学的合作伙伴,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策划与决定,有选择及决定权。在本课程中,通过鼓励、引导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把学生切实放在教学活动的主置。从项目团队组建到调查课题选择,从概念操作化到问卷设计,从课外实地调查到个案访谈,从统计分析到撰写调查报告,都力求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参与让学生了解一些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其中的同龄人的境遇,内化个人价值、尊重、接纳、公正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这还培养了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优势视角(S)即相信人会继续成长并有发展潜能,不要只看到学生的问题、需要、限制及不足,要多强调他们的长处及优势。学生不只会带来问题,也会带来资源和力量。众所周知,高职学生多数是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经历了高考的失利后,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有的学生还比较自卑。但是高职学生也有显著的优点,比如可塑性比较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学习生活观念多元、就业心态比较务实。这对高职院校教师尤为重要,不能总去抱怨甚至嫌弃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和才华,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化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解成诸多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团队合作,为风格迥异、具有不同才华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和体验成功的舞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概念与核心知识)主要有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选题的标准、调查设计、概率抽样方法、非概率抽样方法、测量层次、概念操作化、量表、问卷的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资料收集要点、撰写调查报告。

本课程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主要有选题的途径和方法、确定分析单位、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资料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四、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

《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社会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方法性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应用型学科。因此,本课程采取兼具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一)以项目为轴,串联单元知识点

在本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是以具体项目的实施为载体,也是以完成具体项目为依归。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一个独立的社会调查课题交由学习小组自己处理,让学生实际完成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课题来达成各单元知识要点的连接、熟练以及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抽签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再抽签决定或共同商定某个社会调查课题。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对整个社会调查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具体操练社会调查课题,最终实现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二)以任务为块,贯穿教学全过程

在每章节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社会调查活动的一般程序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指导学生从选题、调查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到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每一章的教学设计中,都布置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参与的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动员学生“卷入”到社会调查的真实情境中来,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实施过程设计如下:

1.明确工作任务。首先,教师向学生说明将要完成任务的内容与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问卷设计》这一章内容时,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每人设计“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一份,要求问卷结构完整、题型多样、题目至少25道。

2.尝试完成任务。也就是让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完成具体任务。这样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重要的是多了一份亲身经历。例如,在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过程中,学生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缺乏而难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体验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3.提出疑问。即让学生把在尝试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提炼出来。例如,要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这一任务,需要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4.答疑解惑。教师“讲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研读教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讲授”并非是教师单纯的讲解,而是指综合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如例题讲解、案例剖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5.回归任务。学生带着最新获取的知识返回到任务,并再次尝试完成任务。例如,待各小组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后,教师安排“习题课”专门点评各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给予相应的修改意见,使之不断完善。这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新学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又有利于驱动课堂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有机整合。

(三)以工作坊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相长

工作坊(workshop)就是一个让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和过程,并让参与人员在过程中能够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方案的执行。换句话说,工作坊就是通过运用一种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上述事件有机串联起来的过程。本课程工作坊主题的选取根据社会调查的一般过程予以设置。主题如下:选择社会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制定抽样方案、概念操作化、设计调查问卷、资料收集与处理、撰写调查报告。

这样的设计在突出课堂教学的同时,以实战为导向,推动学生带着实战中的问题或需要去学习相关知识,努力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一系列的工作坊主题是实战的精髓,也是学生演练与实战的核心内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任课教师作为工作坊负责人,总体掌控着学生演练和实战的步E,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还有利于塑造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获得真实的社会调查历练。

五、考核方式设计

注重平时考核,强化过程控制。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考试方式,突出考核学生的日常训练,强调阶段性成绩的积累,督促学生平时好好学习,把学生完成的实际任务列为考核内容。其中,平时考勤占15%、选题作业占15%、概念操作化作业占20%、问卷设计作业占20%、调查报告撰写占 30%。

六、教学成果与意义

EPS理念引领下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已经开展了多年,通过自己多年来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已经形成了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较好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开展实地调查,积累校本素材

所谓校本,一是在学校中,二是基于学校,三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内给予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强调动员和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发动在学校内的师生和员工协助提供服务。为了学校,是着眼于以改善学校环境、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宗旨。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各调查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切合本校实际的问题作为调查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调查,最终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专题调查报告。一般来说,每个小组5―7人不等。最后,把学生合作完成的专题社会调查报告反馈给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处处长和副院长,为其了解学生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这些调查报告还可以作为本人所讲授的下一学期《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比赛”的项目需求调查,为项目策划提供现实依据,实现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2013年9月,学生通过抽签随机分成7个调查小组,做了7个课题,内容为本学院外地学生在校适应状况调查、学生婚恋观调查、独生子女生活自理水平调查、学生课外兼职状况调查、学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看法的调查、学生课余生活调查、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度调查。又如,2014年9月,学生通过抽签随机分成6个调查小组,做了6个课题,内容为本学院学生课外生活状况调查、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学生兼职状况调查、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调查、学生参加专业社团状况调查、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状况调查。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促进解决问题,这既让学校充满了浓厚的民主氛围,大大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得益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立足社会现实,开展专题研究

社会调查是对社会现象的调查,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离不开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和分析。本课程除了积累校本素材之外,还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开展一些专题研究。2012年9月,2011级社工班学生抽签分成7个调查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分别从失独家庭、社区工作者、计生服务人员三个层面开展调查。最终,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专题调查报告《谁来拯救失独家庭?――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荣获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2015年9月,2014级社工班学生抽签分成8个调查小组,也是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上海市J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调查”,分别向流动儿童自身、流动儿童父母以及流动儿童老师开展调查,并完成专题调查报告。笔者指导学生携该作品代表学院参加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师生多年的共同努力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3―2016年,笔者的学生连续4年在全国高职高专社会工作学生实务能力竞赛中成绩斐然:2013年,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4年,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5年,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16年,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三)强调实战应用,力促知行合一

本课程在具体任务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突出实战和实效。“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再好的训练也不如实战有力度。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所学与课后实战所用的高度统一。在课外实战开始后,每次授课,学生都会提出他们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主讲教师与其他组的同学都会给予针对性解答,群策群力,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疑问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及时反馈。这也无妨,主讲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群或单独面谈等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不仅仅是一位教师,而是一个教学团队,但主讲教师只有一位。其他的教师担任调查课题小组的督导,以具体把握社会调查实施的详细状况,并同主讲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协同作战,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教学不知不觉间也给主讲教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只有用心备课,具体了解学生课外实战的详细情况,充分预估学生的课堂提问,才能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才不至于在课堂实时答疑中陷入尴尬的境地。这要求教师不仅要立足于@个真实的实践领域,自己更要全身心投入、知行合一,兼具关怀之心和批判之眼。“教学相长”的意蕴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之前就积累一定的社会调查经验,促进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的有机融合。

篇8

关键词:设计手绘;图解思考;教学改进;训练方法

在高校的建筑设计教学中,手绘表现是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课外的手绘培训也已形成一项产业。但目前的手绘教学对手绘表现与设计思维的关系不够重视,做到对其充分认识并加以应用,对手绘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和手绘水平。

1 建筑设计手绘教学的现状问题

1.1 对设计手绘的认识不足

设计手绘通常被视作通过徒手绘制效果图来表现设计成果的一种方法,对其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建筑设计手绘作为设计思维和设计成果的一种有效的物化表现途径,在设计过程中具有提升和体现设计修养、辅助思考推敲设计构思、准确表现设计意图、有效便捷地沟通设计想法等综合功能。其作用体现在设计构思,方案推敲,成果展示的整个过程中,是设计思维的可视化方法和设计水平的有力体现。

1.2 偏重技法的速成练习模式

在手绘教学目的上,多为针对快速设计考试等的应试模式训练,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多为对学生进行集中的模式化培训,通过大量临摹等练习,短期快速地掌握经验技巧,而不是循序渐进,在日常设计中持续练习积累,逐步提高。多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手绘技法的训练和提高上,而没有把手绘放在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加以应用,对设计能力的辅助和提升作用有限。此外,普遍对系统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造成绘画时思路盲目,条理不清晰,形似而不明其原理。

1.3 教与学的关系

建筑设计到现阶段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发展时期,期间形成了各种流派和思潮,相应的建筑设计手绘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形成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因此,建筑设计手绘教学也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模式,应关注和适应设计表现领域的动态发展,持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

2 设计手绘中思维与表达的关系解析

2.1 “图解思考”的理论解析

“图解思考”解释为: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物象进行观察,同时对脑海中的视觉资料进行相应的拆分和组合,并结合个人的情感与想象力,形成相应的分析概念性草图。通过观察、感知、分辨和想象四种手段,用速写形式的草图来帮助思考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整个设计阶段,这种思考伴随着速写草图使设想和构思应运而生,实现图形和思考的结合。这种使思考形象化的图解思考比内在思考更具优势,图解的表现方法是一种最有启发思维的方法,它不仅为了绘图的表达,更有助于设计思考。

2.2 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的关系

基于“图解思考”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思维表现与设计表现两部分,设计表现以简洁的图形与快速表达的特点成为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有效方式。设计者在表述设计思维的过程中采用图解分析的思维模式,以手绘的形式借助图形结合多种手绘技巧,将设计构思表现为物化的视觉形象;而设计思维是产生设计手绘的依据,对表现形式和方法起到指导作用。这两个方面既有独立性,也有相互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图解帮助整合和启发设计思维,设计思维形成的设计成果又通过设计图解进行表达与阐述。因此设计思维与设计表现的交融互动是设计质量的关键所在。

2.3 “图解思考”对设计手绘的提升作用

对设计手绘的评判标准,表现形式和图面效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设计思维和方案构思本身,因此提升手绘水平最根本的方法是提升思维能力和设计水平。“图解思考”可以启发思维,辅助思考,发展创新,打破既定的思考方式,因此有助于设计能力的提升。“图解思考”通常与设计构思阶段相联系,设计者与设计草图相互交流,可以被看做自我交谈的过程。

3 基于图解思考的建筑设计手绘教学方法

3.1 对目标事物的形态提炼和表现

手绘表现一方面是将具体事物通过徒手绘制反映在图面上的过程。设计者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并进行组织和取舍,形成个事物之间的逻辑结构,对将展现在图面上的完成效果进行预想,然后对要表现的对象进行简化,以概括的形象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要求设计者具有对事物概括的表现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简化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练习不断积累获得,练习的方法可以是:指定具体事物,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表现,限定不同的抽象和简化程度,完成多个图示;指定一组事物或者情景,要求对其进行分析和组织,然后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表现图。教师对学生的手绘成果进行指导,帮助其提高。

3.2 对抽象思维和设计意图的具象表达

手绘表现的另一方面是将抽象的设计意图通过绘制图像化的过程。设计者通过对设计条件和要求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设计构思,并通过反复的图解思考过程形成最终方案。此过程的每个阶段产生的抽象概念通过思维转化为脑中具体形态,通过手绘实现图像化,使用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将各设计要素表现出来,包括事物形态,场景组织,逻辑关系等。这个过程需要将抽象思维物化表现的能力,练习方法例如:给出对目标事物的描述,要求学生根据描述在头脑中形成对其形态的构想,通过手绘表现出来,也可以是对设计情境的描述,使学生通过对所有要素的分析和组合,表现为手绘图示。这个过程同样需要老师的引导。

3.3 思维和情感的个性化表达

手绘表现同时也是设计者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思维逻辑,情感偏好等因素的载体。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结合通过积累存储的意象经验和设计方法形等成设计构思,即使是完全相同的条件,不同的设计者所产生的设计成果也会有很大差别,这是因为每个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这也是设计者和设计作品的价值所在。设计者的个人风格的培养,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来长期积累培养。

4 结语

建筑设计手绘教学在表现技法方面,已经形成了形体速写、材质表现、色彩运用等的规律和方法,但同时对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的关系应认识充分。“图解思考”对手绘表现具有提升作用,体现在通过图面的形式对设计思维进行阐释,作为思考得媒介,帮助设计者完善作品并激发创意。手绘不仅是表现技能,更是体现思维过程与设计成果的表现途径,手绘的思维与表达贯穿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手绘表现与设计思维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图形归纳能力和思维演绎能力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来提升手绘水平。

参考文献:

[1] 保罗・拉索(美).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M].邱贤丰,刘宇光,郭建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诺曼・克罗(美),保罗・拉索.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M].吴宇江,刘晓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邵龙,赵晓龙.设计表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9

社会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为个体一生幸福奠定基础。然而实践中的社会教育却处于边缘地位。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60名学生的社会教育实习笔记进行分析,辅之访谈,整理出学生在社会教育实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高校社会教育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社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社会教育实习;问题

一、前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其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为核心目标,引导幼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完整而幸福的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幼儿发展指南》对社会教育的地位、目标与内容以及实施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教育建议。然而,相比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四个领域而言,社会领域教育的实践依然被认为是最为复杂,最为繁难的。[1]目前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入职后的幼儿园老师,学校二年级的中期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三年级的顶岗实习和未来入职提前做好准备。[2]对这一阶段社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社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社会教育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幼儿园社会教育与许多相关学科,相关知识有密切联系,主要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所以,除了掌握适合领域的学科特点和基本知识之外,它还要求教师要具备宽广的通识性知识。在新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中,在职业道德与基本素养方面,同样规定了幼儿教师要了解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以及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3]可以说,具备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常识,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实践中却发现,学生的社会常识性知识比较欠缺。比如一节社会课《各地名胜》上,当问孩子们假期里父母带自己去了哪些风景名胜区的时候,有孩子回答说去了自己家附近的小公园,也有的孩子回答游乐场等等,这是因为孩子不清楚风景名胜的概念,需要实习生进行很好的语言转换才可以。

(二)社会领域与相关课程领域相混淆

幼儿园五大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然而社会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被提出,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学生对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这些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入,导致实践中社会领域很容易与其他领域相混淆。从实习反馈中明显看出,学生普遍认为社会教育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课,稍不注意就会上成其他领域的课,造成实践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偏离。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将社会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讲故事给孩子听。先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总结一下其中的道理。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社会领域的认识不清晰。

(三)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幼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研究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和多元文化[4]。然而由于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的薄弱,导致学生对社会教育内容的认识很不完整。如有学生在实习笔记中写道“平时很少看指导老师给他们上社会课,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社会教育应该就是对他们一日常规的指导吧”;也有学生在实习日记中写道,社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性格等等;对师幼互动以及同伴互动的意义缺少认识;对多元文化也仅仅理解为认识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等。这些都是对社会教育内容的片面认识。

(四)随机教育意识欠缺,家园沟通能力需要提升

研读学生的实习笔记和反思不难看出,部分学生已能通过随机教育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只是纯粹出于偶然。对随机教育的理解比较肤浅,使用比较随意。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已经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对家园沟通的技能技巧却显得非常欠缺。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如何与家长沟通是一门学问,这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东西。

(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欠缺,社会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社会教育的方法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包括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以情境教学为主的方法和以直接直觉为主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社会教育活动上所用的方法基本是以讲解法、谈话法为主。而角色扮演、移情训练、行为练习等方法学生极少使用。由于学生缺乏有效使用多种社会教育方法以及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认知不到位,社会课很容易就变成了讲某个道理的讲故事活动。学生在社会教育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社会活动的枯燥无味,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六)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待提高

具有初步的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是幼儿园社会技能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经验的欠缺,导致学生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在教学实施中,缺少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很多学生没有分清楚重难点,盲目以为社会认知才是活动的重点,而没有意识到良好行为能力的养成和幼儿情感的激发;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面对孩子的反应,老师缺少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对高校社会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知识

1.透彻理解和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开展的起点和归宿。[4]只有明确。而适宜的目标,才有可能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实践中学生对不同领域之间相互混淆、将认知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而忽视社会情感的激发以及社会行为技能的养成,这些正是源于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应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社会领域教育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在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目标进行重点解读;通过列举实例、课堂练习的方式把社会领域与其他领域相区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之间的关系;另外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从而制定的适宜的目标。

2.立足于幼儿生活选择社会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也是为了儿童生活的教育。“社会课要想把他上好,就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在熟悉的程度上理解,进而产生社会情感。”这是其中一位实习生的实习反思。大量的社会教育活动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将社会教育的内容真正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动的进行才会更加顺利。当然,社会教育不是单纯对适应孩子的生活,而是对孩子生活的引领。这也需要老师能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补充和修正。

3.提高有效使用社会领域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一个社会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有效使用多种社会教学活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学习优质的社会教育活动设计,进行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练习,尤其是社会教育活动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同课异构,模拟上课。活动要特别注意使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特殊方法如行为练习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重点引导学生学生对活动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讨论分析;也可以通过优质课观摩等方式,学生从中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地活动组织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见习和实习实践课程,掌握和提升社会教育活动技能。

(二)丰富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在社会常识方面,学生需要具备关于人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基本常识以及具有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所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自信、乐观、坚韧的性格和个性,另外,学生自身要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具有开阔的眼界和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通过家园合作、随机教育、领域渗透等多种途径来提高社会教育的效果。作为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上选修课、听讲座;博览群书,加强经典阅读;积极投身各种实践活动等方式和途径来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

(三)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社会性发展水平

社会教育是一门身教重于言传的课程。对教师自身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用真善美来影响和熏陶幼儿。作为高校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寻求自身和学生社会性水平的共同发展。

(四)引进一线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

邀请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来高校授课,或者采用开设讲座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就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使用社会领域教育教学方法等问题,通过呈现幼儿园真实的案例,现场教学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教学观摩,案例评析等方式进行讨论思考,从而掌握社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的技能技巧。另外,高校的教师要积极和幼儿园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机会,到幼儿园进行听评课的指导,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就社会活动展开交流;积极参加幼儿园公开课、研讨会、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比赛等,积极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实践,和幼儿园形成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作者:袁丽娟 秦东方 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晶波.不知不觉的偏离,关于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困境的解析[J].幼儿教育,2013,(10).

[2]秦东方,王方,杨永刚,钱结海.创新教师教育专业“一见二实三顶岗”见实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篇10

(一)品德与社会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1.农村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由于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认识不够,品德与社会课经常是语文、数学教师的作业课、自由课;一到期末,老师为了抓教学成绩,品德与社会课则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2.品德与社会教师由于在教学业绩和评优晋级等诸多方面的困难,使得许多品德与社会教师中途改弦易辙,转而从事语文、数学教学。3.有的学校由于学校师资不足,让一些爱好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兼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更有甚者无论爱好与否,只要教导主任排课时调动得过来,随便哪位老师都可以上品德与社会课。在这样的安排下,使得品德与社会教师有一种应付的心态,只要能把学生管住就行。

(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严重不足

课程发展必然要依据课程的特点来决定,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师资的缺乏,使得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师依然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教师用简单的讲解代替着学生的感悟,教师的评价仍是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层面,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二、解决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了这许多问题,深感品德与社会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实施是一道艰难的行程。然而,面对难题,我们不能放弃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努力。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师资培训,改善教学设备,促使品德与社会教师坚守阵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并且多是兼职,因此,学校应加强品德与社会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有品德与社会爱好,能基本胜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要定期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

(二)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课外品德与社会兴趣活动是学校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内容)。

(三)整合农村资源,开发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