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规划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开发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更早地参与规划方案的形成。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在规划方案的形成阶段就参与其中,及早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引发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改善规划方案。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着眼点不在于规划实施后减缓不利环境影响,而是从源头上尽量减少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二)土地利用规划涵盖各类用地,可以从规划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整体角度出发,考虑诸多建设项目的协同效应和累计效应;
(三)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全面考虑替代方案,它可以在对规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环境目标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规划方案的潜在环境影响,评价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拟订替代方案,并提出消除、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
二、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联性分析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性。环境评价的层次性取决于决策过程的层次性。总体而言决策过程具有自上而下的层次关系。一个完整的决策链应该是遵循“政策——规划——计划——项目”的顺序。首先是在较高层次上形成政策,其次是规划、计划,最后则是具体的项目。政策可以视为行动的方针和指南,规划是实施政策的一套具体的时空目标,计划则是在特定区域内实施规划目标的一系列项目。因此,政策、计划、规划和项目在同一决策过程中具有自上而下的层次联系,上一层次的决策为下一层次提供背景和依据。
环境评价系统的这种层次性要求将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关联性分析,而这种关联性分析应遵循如下原则:首先进行较高层次的环境评价,并为其下面层次的环境评价提供背景和分析框架;环境影响分析在决策过程中的适当层次进行,其详细程度及所需资源应以在该层次上能做出恰当的决策为依据;不同层次的环境评价应相互一致并互为补充,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二)关注重点不同,存在模糊地带
1.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对一项政策、规划或计划的决策,可能引发或带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和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或者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了一系列拟议的具体建设项目,从而可能导致不利的环境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可能是大范围的、长期的、具有累积效应的。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到政策、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与决策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决策的“源头”避免、防护不利的环境影响。
宏观上,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解决与战略决策有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是否需要”(Whether)、“何处实施”(Where)、“选择何种类型”(What type)的“3w”问题,当然,在规划、计划层次上也需要考虑“如何实施”(HOW)的问题。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层次上,主要回答“如何实施”(HOW)的问题,也考虑“在何处实施”(Where)的问题,但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考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项目选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
——建设项目规模、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工艺流程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
——染物排放的环境可行性与不利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不利环境影响的公众接受程度(公众参与意见)。
三、协调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
(一)介入时机较早,为战略抉择提供依据。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开始就介入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并且贯穿始终。这样能够及早预测和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不断的选择和调整。从而真正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拓宽评价范围。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的范围在地域上更广泛,不仅包括区域级、国家范围的而且包括全球范围的;时间尺度上,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于项目立项前期,先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以便在规划决策中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显著环境影响。因此,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能够从区域环境范围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能对项目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评价。环境影响识别时空范围的扩大,促进全面识别环境影响,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三)实现累积影响评价。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在早期的区域范围(或行业范围)内开展多个开发项目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并能考虑多个“小”建设项目影响造成的显著性累积影响,从而解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累积影响上所遇到的难题。
(四)考虑间接环境影响
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通过介入规划战略决策,把项目附带的环境影响以及项目废弃后的环境影响纳入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考虑。从而在全局上把握住直接间接影响,保证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考虑。
(五)能够实施替代方案。由于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抉择早期介入,对不适的选址、布局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重新选择的空间余地很大。因此能够真正考虑替代方案,选择更加合适的场址,确定更加合理的布局。
参考文献
[1]仇惠琼.土地利用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之我见,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10
篇2
关键词:环境规划;发展趋势;中国
引言: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其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上、战略上和统筹规划上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历史并不长,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协调人类环境和发展的环境规划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6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先后在环境规划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建立环境规划委员会,指定并实施全国的、州的、城市的和工业区的环境规划。
我国也于70年代末开始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并开始进行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经过众多环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形成了初具规划的环境规划体系。然而,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体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环保工作的进程,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目前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我国的环境规划应该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建立新的环境规划体系
规划体系用以概括规划工作内部各技术层次的递进关系。我国当前的环境规划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规划法规体系、环境规划行政体系和环境规划技术体系。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研究渐渐跟不上步伐,当前的环境规划体系已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暴露出种种弊端,比如法制不够健全、政府职能不够完善、心态未能摆正、环境规划质量不高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脱节等等。因此对旧的环境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科学的环境规划体系必然是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环境规划体系应包括环境规划体系、环境规划行政体系和环境规划运作体系,其中环境规划运作体系包括环境规划技术体系、环境规划管理体系、环境规划理论体系和环境规划教育体系。新的环境规划技术体系应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战略性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规划实施方案。对于省级以上的环境规划要以总体规划为主,只作战略性的指导,给地方环境规划留以足够的灵活性;而对于区县级以下的环境规划,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详细地编制,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加强大区(如经济区)、流域、乡镇、小区(控制单元)及企业的环境规划编制工作。
2、加强环境规划理论研究
环境规划理论研究比较枯燥,因此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在我国更是如此。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编制模式基本上都是延用以前的模式,对一些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考虑不够,例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中所用的方法也都比较落后,对规划中所包含的大量不确定因素未能进行系统分析,而许多较先进的规划方法却未能得以推广。总之,我国的环境规划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规划的实践,是目前环境规划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急待加强。
3、加强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结合
加强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结合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加强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二是加强环境规划工作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结合。
3.1、加强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担负着从战略上、整体上和统筹规划上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但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依靠环境规划管理,依靠环境规划的具体实施。实施规划,让规划在社会生活中变成现实是规划工作的真正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尤其是规划实施方面的理论研究,从理论方法、原则、工作程序及支撑手段等方面建立一套动态的环境规划管理体系,以适应环境规划不断更新调整修订的要求。
3.2、加强环境规划工作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结合环境规划工作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要先弄清规划与规划工作的区别。规划是预测和决策的产物,而规划工作则包括准备工作、审批工作、执行和检查以及规划的评价调整等,它是预测、决策、管理、控制的综合体,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环境规划工作中应追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有效结合,而ISO14000的基本思想,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和资源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环境规划工作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尤其是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结合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环境规划工作的需要,相信这将为我国今后的环境规划管理工作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4、完善环境规划法制建设
国家法律及各项相关法规、制度、条例、标准等是制定实施环境规划的依据。但我国在环境规划的法制化方面做的还很不够,具体的《环境规划法》尚未出台,国家一级的环境规划法规体系刚成雏形,地方性的环境规划法制建设也还未全面开展,因此在环境规划的编制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依据和约束。未来的社会是法制社会,一切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我们应将环境规划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并使其运作规范化、程序化。环境规划的法制建设不仅要对环境规划从编制的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管理部门及相关行政机构的职权内容和范围进行设定,还要制定各个环节中所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定。为此,我们应尽快出台《环境规划法》,同时制定各种地方性法规条例,把规划申请、授权许可、公众参与、规划上诉等各个过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化,形成全面的环境规划法规体系,做到依法编制、依法行政。
5、加强环境规划
教育环境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它的影响因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实现目标,因此目前有些领导把环境规划看的一文不值,认为是搞形式主义。也有一部分领导过分看重环境规划,希望把它编成具体操作手册,对其横加干预。环境规划毕竟是一种不确定性很强的宏观规划,追求的是规划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长远性,不可能编的过分详细。因此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此外,目前我国部分规划人员也存在“思想错位”,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过分注重规划的编制技术,而对规划的实施考虑不够,从而使得本应是政府行为的环境规划变成了编制人员技术行为,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新晨
为使政府部门及规划人员对环境规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为了促进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我们应加强环境规划教育。对于一个完善的环境规划体系,环境规划理论研究和环境规划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系统的、完善的环境规划教育体系将有助于环境规划学科的健康发展。未来的环境规划教育体系应包括环境规划普及教育、规划专业高等教育、规划职业准入制度和规划师职业联盟组织,如学会、协会等。在环境规划教育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重视规划人才的培养。
结论
环境规划是我们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和依据,是起指导作用的,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影响了环保工作的进程,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环境规划体系建设,建立一个科学的、健全的环境规划体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环境规划体系应包括环境规划法规体系、环境规划行政体系、环境规划技术体系、环境规划管理体系、环境规划理论体系和环境规划教育体系等多个方面,将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体系,能使环境规划真正起到促进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在经济上取得可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工业化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就是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基于这样的问题,国家从大局出发,着手整治环境问题。所以,环境保护规划已经正在从萌芽阶段走向成熟。
1.1萌芽阶段
我国首次在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规划是在一九七二年,这个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思想已经处于萌芽状态。由于当是国家受到的限制,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和难以制定可行的战略目标,导致当时没有成立相应的单位和组织从事这项工作,但是可以看到,当时对环境规划保护的雏形已经出现。
1.2探索阶段
探索阶段是在二十年代末,当时已经制定了最早环境规划区域,分别是济南环境规划和山西环境规划,并提出了“三同步和三统一”的政策方针。这时,环保工作还算是正式的纳入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来,对环境的保护也在全国逐渐开展。
1.3发展阶段
在“七五”时期,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预测工作,并且取得的很大的成就,我国的环保经济模型和系统动力模型等一些模型都已经建立,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1.4深化阶段从我国的“九五”开始,环境保护规划已经进入了深化的阶段,国家已经对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开展了专项规划的具体操作活动,我国的环境保护体系日益壮大和规范。
2环境保护规划的作用和不足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从萌芽到深化,经历了许多磨难。今天的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得到较好的完善。总的来说,环境保护规划是一个载体,它全面的协调和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力求达到平衡,是一种超前意识的体现。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对各项环境保护活动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尽管这几十年来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想要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继续保持,环境保护规划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2.1环境规划缺乏法律支持
我国现目前对于环境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是环境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环境法没有得到公定力和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环境保护规划工作者的积极性。一部没有权威性的法典,是不会起作用的。环境法总的来讲是和现在高速发展中的经济是冲突的,这也就导致了在环境规划在工作中受到阻力,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
2.2环境规划的实施缺乏统一协调
尽管我国在环境规划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环境管理部门还是缺乏相应的职能结构,相关体系也不健全,由于环境管理部门呈现多样性的状态,是环境保护规划跟其他的一些部门出现交叉和责任不明的现象,而且这中间还没有相应的协调机构,就导致了环境保护规划在实施当中得不到落实。
2.3环境规划的资金难以落实
环境规划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环境规划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大致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因为种种原因,政府机构的限制,导致资金得不到落实,很多制定出来的方针政策变成一纸空文;第二,政府的投入较大,环境保护规划是一项长期而且见效缓慢的工程,在政府之前投入的设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久而久之失去信心,不愿意再投入。
2.4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体系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机制,导致环境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的薄弱环节得不到有力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工作的可操作性。所以,在环境规划中,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是目前应该做的工作,只有完善工作体制,才可以保障环境保护规划的顺利进行,确保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3对环境保护规划发展的建议
3.1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
完善环境保护规划的法律机制是迫切的,为了我国环境工作的长远发展,一部有效可行的法律是环境保护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各个地方制定地方性条文,是工作者和执法者有法可依。在环境规划的申请、公众参与、许可和规划上述都已条文的形式公之于众,全面的完善环境规划的法律体系。
3.2加强环境规划衔接
为了使环境保护规划有序的进行,应该在各个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环境保护规划工作能够与相关的部门及时沟通,有效的衔接其协调性和系统性。
3.3完善监管机制
在任何工作中,监督尤为重要,这使环境规划工作能够按照相关的方针和计划切实进行,对各部门和态度和作为进行把控。在各政府部门中制定明确的责任问责制度,从而更加明确环境规划保护的作用。
3.4加大资金投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全力支持环境规化保护工作,加大工作投入,保证资金充足。要正确的引导这回舆论,促进环境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4“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挑战和思考
在国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十二五”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期间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然而,复杂的经济系形势在不知不觉中加剧了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以后的环境规划保护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应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是目前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对环境规划的保护工作上实现历史性的转变,在过去的社会中,环境是先污染后治理,以污染防治为主。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合理策划、合理布局,加强环境保护的进度和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对于环境保护规划的工作,也要有一定的约束性,制定一种中长期的规划,使目标、任务、措施等相匹配,把环境治理转化为国家意志,同时加大宣传,使社会积极响应。在环境保护规划工作的过程中,编制是政府部门的保护性措施,也是客观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在工作中务必要统筹兼顾,目标和措施要统一起来,逐渐完善环境保护的管理系统。
5结束语
篇4
【关键词】低碳理念 城市环境 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中应用低碳理念的内涵
“低碳”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书中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其背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
低碳设计是一种目标性的指导方式,旨在城市环境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规范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以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合理的科学技术手段,在不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总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①
从城市建设、生存、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了解城市基本形态、城市建筑格局中碳排放的成因及途径,以及碳排放过程中能源的传递过程,并且可以根据碳排放的影响总结出不同属性的城市空间中适宜的规划方式,从而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进行城市环境政策制定以及规划实施,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城市生活环境。②
随着国内外环境与发展问题愈来愈引发公众的关注,国家也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以推行低碳理念,对我们开展城市环境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早在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就曾提出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低碳能源的研发和应用等。
与此同时,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低碳的发展,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都明确提出低碳是解决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的重要努力方向。
在具体实践当中,国家也积极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落实到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建设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标准用以规范城市节能建设,包括《居住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成为开展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准则和依据。
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解析
国家关于低碳的相关法规、政策对城市环境具有导向性意义和作用,它所秉承的基本原则与低碳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环境规划设计所应遵循的相关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例如以厦门市的低碳化城市建设目标为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城市规划低碳理念运用的原则。
厦门市在城市环境规划中,以自身地理环境特点及地缘空间形态为依据,针对城市的经济生活、交通方式及建筑规划等领域深入挖掘低碳理念内涵,提出了相对科学的城市规划低碳发展目标。厦门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首先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单位GDP能耗进行控制,逐年逐步降低城市碳排放总量的同时,重视景观生态学的科学应用,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细致规划,加大原有城市空间的土地开发利用率,依托原有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具有一定规模性的城市居住网络。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加强了斑块及廊道的景观生态作用及各个绿地系统之间的生态联系,尽量辅以乡土植物配置景观,从而维护地域环境生态多样性。
其次,坚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合理利用能源、材料、劳动力等相关资源,以优秀的规划设计使规划项目具有最大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利益,从而取得项目本身综合利益的最大化。厦门市在整体城市功能布局方面下大力气,通过完善工业、建筑、交通等方面的低碳产业链、发展可循环经济并大力提倡推广清洁能源。在依托厦门城市优势资源有选择性发展城市主导产业的同时,以生态化产业园区块模式为基础,将大型工业产业与生态产业园区集中布局,加快构建可循环产业并提高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率。
最后,坚持系统整体性原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厦门市打破了传统规划模式,对城市建筑、交通系统进行重新整合布局,减少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必要交通距离,创建出尺度适宜的社区,使得城市规划创建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以及各个子系统形成平衡、和谐的状态,从而使城市环境具有不断发展的动力。③
低碳理念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策略
低碳理念应用于城市环境规划旨在降低城市碳排放量,使城市生活以低碳经济方式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提倡新能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排放水平,从而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在其使用周期内更符合低碳环保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在城市环境规划过程中,从设计规划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使用及维护保养阶段,都要围绕低碳理念对目标环境进行细致的碳排放分析,从而改变传统城市景观的规划模式,创造以系统性、整体性、延续性为原则的新理论模式下的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理论方法。
传统模式下的城市环境景观规划,往往没有将城市环境的规划设计过程、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使城市环境规划的各个环节成为相对独立的规划单元,每个单元只负责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缺乏整体性和大局观,没有明确的系统组织指导原则。此种模式虽然可以在规划单元内部较为完善、高效地解决内部问题,并且在规划单元内也会考虑低碳设计的因素,是一种相对科学的规划模式,但当把低碳理念作为系统指导性原则融入到整个城市环境规划过程中,各规划单元之间就无法协调统一,在某些具体实施环节必然无法保证达到城市环境规划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造成了低碳理念在城市环境规划中没有良好的应用效果。④
在当前的城市环境规划设计过程中,低碳理念是指导性原则,我们所进行的设计都要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标准的框架中去规划和研究。笔者以北川县城的震后重建项目为例,着重阐述低碳理念在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汶川大地震后,因北川县城在原址复建难度大、成本高,北川县城就成为了震区中唯一进行异地重建的城市。国家高度重视北川县城的异地重建工作,并强调要以生态内涵为主,以低碳化、生态化城市建设为目标,高度重视低碳建筑的推广及应用。
以此为方针,低碳理念在北川县城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贯穿始终。从城市的整体规划、空间布局到城市的交通系统、工业区块规划,再到城市建筑细节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等,都充分考虑以低碳节能为目标,以保障实现新北川县城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北川县城的城市环境规划过程中,低碳理念的实践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促使城市环境碳排放源头低碳化的策略。城市环境中碳排放源头可以分为固定和移动两类,其中固定碳排放源以城市建筑及附属人工构筑物为主,移动碳排放源则是以城市交通运输工具为主。通过降低固定、移动两类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就可以有效降低碳源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一方面,在降低固定碳源排放方式上,北川新县城的空间规划利用地理优势,对新址环境进行充分保护、利用。由于新县城位置四周环山,空气流动性较差,很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重新对区域内部生态廊道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微气候学的科学应用引入城市新鲜空气,缓解新城区的热岛现象。
北川新县城规划对城区基础设施、建筑规模及结构也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化措施。在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以燃气及电网作为低碳运行基础,大力发展诸如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应用,对于材料的循环回收及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建筑细节也有了具体的参考指标体系。与此同时运用建筑学基本原理,在低碳化建筑满足基本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前提下,更强调低碳化建筑运行成本考量。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因素条件和拓宽低能耗建筑设计渠道两个方面,降低北川县城的建筑及其附属物的碳排放水平。
另一方面,在降低移动碳源排放方式上,通过参考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出行意愿,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及布局城市空间功能分区,有效缩短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必要移动距离,协调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以增强城市交通便利性来降低城市移动碳源排放水平的目的。北川新县城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倡导绿色交通。首先,重新构建功能明确、尺度适宜的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系统中路网规划以加大道路密度、降低道路宽度等方式,满足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可达性。
其次,北川新县城倡导慢行优先的交通方式,通过绿化带对城市交通快慢进行分离设置,快行交通系统用以满足城市生活生产,慢行交通系统用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出行。通过减少快慢交通方式的互相干扰,形成区域内部相对化的人车分流,从而创造安全、舒适的区域交通系统。
最后,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化,以城市主要区域的功能节点为基础,建立城市交通枢纽,连接周边支线枢纽,从而形成网状结构,以满足人们出行要求。并且增加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综合服务区域,提供停车场、维修厂等必要交通附属设施。北川新县城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低碳化的交通运输是一个体系,从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以及交通工具的生产、使用、维护,人们的出行方式或运输消费模式等,都进行了相应的低碳化改造和优化。
促使城市环境碳排放过程低碳化的策略。城市环境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对各类社会资源进行生产、分配、供给的同时,也会消耗能源并产生巨大的碳排放量。
北川新县城在城市规划初期就确立了工业产业的准入制度,并明确城市产业规划模式,降低高碳排放产业发展速度,以提高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从政策源头到产业规划再到城市规划,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推动城市发展低碳化。
在城市基础产业规划中,北川新县城以城市低碳化为目标、倡导可持续发展经济为原则,科学量化考核工业产业,对以土地利用高效、低耗能、低污染及科技型企业优先准入,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产业。并且,在北川新县城规划中,通过科学手段,塑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及空间布局,依照环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基本规律,降低城市环境自身对能源的需求的同时,高效、合理地配给社会资源,逐步实现城市内部资源供给平衡,从而减少城市自身在基本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促使城市通过自然环境进行高效碳吸收的策略。相对于人为改善城市环境,自然环境本身就具有调节作用。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空间,使其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也是降低城市碳排放量的一个重要方式。利用生态学、环境学、气候学等原理,有目的地塑造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营造既蕴含高雅的艺术气质,又可减少城市碳排放量的城市绿色景观。
北川新县城在城市环境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条件、文脉传承等因素,通过适宜的生态修复和重建,保持当地水土及人文特征,对当地的自然水系、湿地系统充分利用,注重当地环境系统的生态性发展,协调当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创建宜居的城市环境。
北川新县城的景观规划在力求不突破人均用地标准的条件下,提高人均绿地占有率,并建立更多的城市亲水空间。北川新县城的城市内部环境及景观规划,突破了传统城市绿地作为建筑与道路的辅助作用,而是把城市绿地系统、城市蓝道与大地景观结合作为城市主要生态网络节点。在保护当地已有生态斑块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植物,通过扩大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地密度等手段加强了城市绿地系统之间的联系。
北川新县城以城市内部交通路网及水系为主线,以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及环城山体绿化为主体,构筑城市生态网络,真正让城市绿地系统起到了以风廊形式传递空气、平衡气温的作用;以绿地作为城市热岛切割的作用以及防风防沙和降低噪音的作用,从而达到城市环境自身高碳吸收的目标。
北川新县城的城市规划在低碳理念的实际应用上下足功夫,做到各环节环环相扣,充分利用自身地域优势,实现新城区环境的生态化发展,为城市低碳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低碳理念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不止于当下宜人的城市环境的建立,而更多的是在城市环境可持续的生态化发展的道路上予以指引。⑤
结语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低碳理念的引入必将改变现有的城市环境规划方式方法。低碳理念引入到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导向,把规划目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道路上来。低碳理念为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各个阶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从多层面、多方位为其提供规划指导性目标。低碳理念的引入也必将改变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目前的评价体系,为国家环境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新的视野,是我国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10053】
【注释】
①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2008年第2期,第33~35页。
②④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6期,第1~6页。
③林树枝:“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建筑节能》,2010年第 38期,第1~4页。
篇5
【英文摘要】Preventive systems are a series of environment law system that reflect preventive principle,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program system,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clean production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 system…… Preventive systems are the key point of Environment Law‘s amendment. And we can learn some experience from Taiwan’s Environmental Fundamental Law.
【关键词】台湾;《环境基本法》;预防类制度;启示
【英文关键词】 Environmental Fundamental Law; preventive systems; enlightenment.
【正文】一、台湾《环境基本法》预防类法律制度研究的意义
大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在原先《环境保护法(试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立法初衷是作为的环境保护基本法,统筹规定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然而由于其立法时间早,立法理念落后等原因,现行《环境保护法》的许多规定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整体性使我们必须对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和规范予以修改,而预防类制度的完善是修改《环境保护法》的重点,预防类制度在环境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预防类制度是环境保护法中体现预防原则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环境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和环境标准制度。现今预防原则先已被公认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首要原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国在处理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几乎都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然而以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发展却使人类付出了更惨痛的代价。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将环境政策的重心从末端治理转移到事先预防,并在环境基本法中规定了一系列的预防类制度,落实预防原则。大陆《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把重心放在预防类制度上,以体现预防原则。制定于2002年的我国台湾地区的《环境基本法》是人类跨入21世纪后颁布的第一个环境基本法,该法预防类制度的规定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原因如下:
首先,台湾的《环境基本法》制定于2002年,该法在制定过程中,吸收了美、德、日等国先进的立法理念与体例,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顺应了循环经济的浪潮,这使该法的很多规定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大陆的环保法制定于1979年,1989年虽作修订后至今,但均在1992年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前,其立法理念仍然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上,已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因此台湾地区《环境基本法》对预防类制度的规定可以为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提供借鉴的范本。
其次,大陆和台湾地区本是同根生,同文同种,共为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现在两岸经贸关系十分密切,人员往来也日益增多,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和投资基地,衍生出很多环境保护问题。学习台湾《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经验,使两岸的环境保护法律得以沟通和协调,并以此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之际,对台湾地区的《环境基本法》予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环境规划制度
环境规划是指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基本任务和措施的规定,环境规划制度是环境规划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作为环境保护的预防类制度,环境规划制度是最适当且最能实现预防原则要求的一种制度。环境规划制度标志着国家的环境政策已从消极的“污染防治”跨越至积极的“环境管理”。
台湾《环境基本法》第一章总则第7条对环境规划制度作了总的规定,“‘中央政府’应制定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策定环境保护计划,建立永续发展指标,并推动实施之。地方政府得视辖区内自然及社会条件之需要,依据前项法规及环境保护计划,订定自治法规及环境保护计划,并推动实施之。各级‘政府’应定期评估检讨环境保护计划之执行情况,并公布之。”第二章规划及保护对环境规划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第16条“各级‘政府’对于土地之开发利用,应以高品质宁适和谐之环境为目标,并基于环境资源总量管制理念,进行合理规划并推动实施。前项规划,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相关设施。”;第17条“各级‘政府’为维护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得视自然条件、实际需要及兼顾原住民权益划定区域,采取必要之措施或限制人为活动及使用。各级‘政府’应视土地使用及人为活动限制程度,予以补偿及回馈。”;第18条“各级‘政府’应积极保育野生生物,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湖泊、湿地环境,维护多样化自然环境,并加强水资源保育、水土保持,及植被绿化工作。”
(一)《环境基本法》环境规划制度的特点
从以上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台湾《环境基本法》的环境规划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规划遵循环境优先原则
环境规划是一种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合理战略,牵扯的内容十分广泛。环境规划的制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各种利益,环境保护规划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如国土利用规划,其是从宏观角度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较长时间内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所作的总体安排,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布局和步骤;人口、生产、城镇的合理布局;交通、通信、动力和水资源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等等此类。所以环境规划要考量到所涉及的各种利益,不能顾此失彼。制定环境规划的过程也就是衡平各种利益的过程,衡平即分出主次,当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有取舍,有侧重。台湾《环境基本法》第7条和第16条均规定,环境规划的制定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适应,当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环境生态保护应优先考虑,即环境规划应遵循环境优先原则。过去末端治理环境问题的失败,使许多国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须提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程度上,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出现矛盾时,环境保护优先。环境优先原则已经成为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很多国家或地区的已在环境法规中肯定了环境的优先保护地位。台湾《环境基本法》规定环境规划应顺应了持续发展理念,遵循环境优先原则,无疑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符合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
2、定期评估环境规划的执行状况
《环境基本法》第7条规定各级“政府”推定实施环境规划,并应定期评估检讨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把评估的结果作为肯定政府绩效或作为环境规划修改的依据。这一规定就使环境规划具有了法律上的执行力和拘束力,环境规划并不仅仅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环境规划的执行力表现在环境规划制定出来后,各级主管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完成环境规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使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环境规划的拘束力表现在各级“政府”应定期评估环境规划的执行情况,评估结果是考量政府绩效和环境规划是否应修改的依据。环境规划的执行力和拘束力使环境规划具有了法律上的强制力,这避免了环境规划制定出来后被束之高阁、形同虚文的情况,确保环境规划下达的目标和任务能及时完成,推动环保工作的顺利进展。
3、规定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环境基本法》第16条、17条规定了自然资源规划制度。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自然界基因库的完整,并保存社会及人文环境资源及景观,《环境基本法》规定各级“政府” 视自然条件及实际需要,分别划定若干自然保护区域,对保护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和管理作总体规划。目前“政府”规划的各类保护区总面积非常之大,约占台湾陆域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为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区内限制某些人为活动,这会对原住民的权益带来侵害,因此,《环境基本法》又规定,“政府机关”应对受限制着的权益给予一定的补偿及回馈,以体现公平正义。自然资源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基本法》规定了自然资源规划制度,注重自然资源的保育。这一规定对确保生物多样性,从而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启示
《环境保护法》第4、12、22、23、24条对环境制度的作了规定。《环境保护法》对环境规划制度规定的比较笼统,还停留在宏观阶段,规范性较差。从已有的规定来看,环境规划主要还是针对污染防治,对自然资源的规划并没有提及。环境规划的理念依然是末端治理,没有贯彻了持续发展理念,体现环境优先原则,并且《环境保护法》没有规定环境规划的地位和相应的法律保障措施,导致环境规划的指标每年都无法完成。
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借鉴台湾《环境基本法》的规定,环境规划应遵循环境优先原则,增加对自然资源的规划,并建立环境规划的定期评估制度,以保证规划能按时完成。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开发建设或其他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供有关审查批准等一系列行为规则的总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出现在1969年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其后被很多国家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是运用科技手段对环境影响做出的科学评价,具有预测性和综合性的特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预防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体现了预防原则,被认为是预防类环境制度的支柱。
台湾《环境基本法》第24条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中央政府’应建立环境影响评估制度,预防或减轻‘政府’政策或开发行为对环境造成之不良影响。”同时该法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共参与制度也作了规定:第11条“各级‘政府’得聘请环境保护有关之机关、团体代表及学者专家备供谘询。各级‘政府’得邀请有关民众与团体共同参与加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第29条“‘行政院’应设置‘永续发展委员会’,负责永续发展相关业务之决策,并交由相关部会执行,委员会由‘政府’部门、学者专家及社会团体各三分之一组成。”;第34条“各级‘政府’疏于执行时,人民或公益团体得依法律规定以主管机关为被告,向行政法院提起诉讼。”
(一)《环境基本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台湾《环境基本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开发行为和政府政策
《环境基本法》第24条明确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一般的开发行为和政府政策。一般的开发行为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工程建设行为,包括工业、交通、水利、农业、旅游等建设行为,这些开发行为在动工之前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很多国家和地区环境法规中都对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作了规定。除此之外,台湾《环境基本法》把政府政策也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从环境的整体性和人类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来说,政府政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一般开发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重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事件都很多是由于政府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政府政策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往往是长久性、整体性和难以恢复性的。因此,比起一般的开发行为,把政府政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更具有实际意义,更能体现环境影响评估制度预防环境破坏的功能。另外《政府政策环境影响评估作业办法》对应当实施环境影响评估的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包括工业政策、矿业开发政策、水利开发政策、土地使用政策、能源政策、畜牧政策、交通政策、废弃物处理政策、放射性核废料之处理政策和其他政策。规定这些政府应当进行评估的标准是政策可能使环境负荷超过当地涵容能力,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危害国民健康或安全,危害自然资源之合理利用,改变水资源体系,影响水质及妨害水体用途,破坏自然景观之和谐性,其他违反国际环境规范之要求,或有碍环境生态之永续发展。
2、注重公共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公共参与是指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等活动之中,并有权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止决策的盲目性,使得该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环境法中的公共参与原则是一国政治活动民主理念在环境管理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承认,如美国在196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确认了公共参与原则,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予以落实。台湾《环境基本法》第11条、29条也对公共参与原则作了规定,公共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影响涉及到每个人,公共参与环评保证了环评决策过程的透明,结果的公正。另外《环境基本法》第34条规定了环境诉讼制度,环境诉讼是实现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法律保障。当环境决策机关剥夺了公众参与的权力,或者决策机关没有慎重考虑公众的意见,或公众对环境决策机关的最终结果有异议时,公众可以基于法律的规定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要求司法机关对决策机关的行为进行审查。因此,环境诉讼是实现公共参与的重要救济手段,真正使公共参与环境决策落到实处。《环境基本法》对公共参与原则的规定,保证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公开,环评决策结果符合公众的利益。
(二)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启示
《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13条,从该条规定来看,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只限于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规划并没有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这不能不说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大缺憾。很多大规模环境污染事件都是由于政府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如当年政府积极发展十五小企业,即小造纸、小制革、小燃料、小土焦等,造成环境生态的严重破坏。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些企业污染严重,主张取缔。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这些污染企业仍屡禁不止,对环境构成极大地威胁。比如近来出现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就与太湖周边的乡镇企业污染有密切关系。大量的污水排入太湖,致使水中磷氮过量,造成蓝藻暴发。太湖被污染,自来水无法饮用,无锡市上百万居民上街抢购纯净水。只有对政府经济开发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另外《环境保护法》并没有对公共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出具体规定,第6条笼统性的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这条规定远不能满足使公众真正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因此,建议在《环境保护法》时,借鉴台湾《环境基本法》的规定,首先扩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将政府的宏观决策纳入评价的范围,并具体规定哪些政府政策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具体标准是什么。对公共参与环境评价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确实保证公众的参与权,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清洁生产制度
清洁生产制度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的又一重要环境管理制度。清洁生产意为 “更清洁的生产”,是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通过清洁工艺技术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制造出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本质为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污染的产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清洁生产制度是清洁生产在立法上的体现,是清洁生产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台湾《环境基本法》第5条对公民个人在生活领域消费绿色产品进行了规定:“人民应秉持环境保护理念,减轻因日常生活造成之环境负荷。消费行为上,以绿色消费为原则;日常生活上,应进行废弃物减量、分类及回收。人民应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并负有协助‘政府’实施环境保护相关措施之责任。”;第6条规定了进行事业活动的清洁生产要求:“事业进行活动时,应自规划阶段纳入环境保护理念,以生命周期为基础,促进清洁生产,预防及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及其他有益于减低环境负荷之原(材)料及劳务,以达永续发展之目的。事业应有协助‘政府’实施环境保护相关措施之责任。”;第37条规定了从事清洁生产和其他环保事业的鼓励措施:“各级‘政府’为求资源之合理有效利用及因应环境保护之需要,对下列事项,应采适当之优惠、奖励、辅导或补偿措施:一、从事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之保护。二、研发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及生产清洁产品。三、研发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四、再生能源之推广及应用。五、研发节约能源技术及设置节约能源产品。六、制造或设置污染防治设备。七、为环境保护目的而迁移。八、提供土地或其他资源作为环境保护之用。九、从事环境造林绿地。十、其他环境保护有关事项。”;第38条规定了‘政府’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各级‘政府’应采行必要措施,以促进再生资源及其他有益减低环境负荷之原(材)料、制品及劳务之利用。各级‘政府’之采购,应以再生资源制品及环境保护标章产品为原则。”
(一)《环境基本法》清洁生产制度的特点
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台湾《环境基本法》对清洁生产制度的规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定了公民个人的绿色消费责任
《环境基本法》第5条规定了公民的绿色消费责任。公民的消费行为和日常生活,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基本法》规定公民应以绿色消费为原则,对废弃物减量、分类及回收,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倡导公民绿色消费、购买清洁产品,不仅可以减少日常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生产清洁、对环境污染少的产品。公民消费行为的改变,可以促使企业自觉改进技术,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危害。因此,公民绿色消费可以较低的成本推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
2、规定了企业的清洁生产责任
《环境基本法》第6条明确规定了企业的清洁生产责任。企业进行活动时,应自规划阶段纳入环境保护理念,以生命周期为基础,促进清洁生产。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应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预防或减少污染的产生,节约与回收可再生资源。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对企业清洁生产责任的规定是清洁生产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了从生产源头控制或避免污染产生的理念,顺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了过去被动末端控制污染的手段,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要予以避免或减少。清洁生产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在产品的生产阶段,采用清洁原材料和清洁的生产工艺,同时对可再生资源要回收循环利用。
3、规定了政府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措施
《环境基本法》第37条规定了“政府”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措施。为了有效的推行清洁生产,《环境基本法》规定了对从事研发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及生产清洁产品,研发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再生能源的推广及应用等行为给予一定的优惠、奖励或补偿等措施。政府对从事清洁生产给予鼓励,能有效的促进企事业更加积极的研发和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4、规定了政府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
《环境基本法》第38条规定了“政府”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清洁生产不仅仅是对公民个人和企业的要求,政府也要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引导和服务功能,促进可再生资源或其他有益于减低环境负荷原材料的使用。这些措施包括制定有利于清洁生产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的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优先购买清洁产品等。
(二)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启示
虽然2002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清洁生产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但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并没有对这一制度明确规定,因此,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借鉴台湾《环境基本法》,对清洁生产制度的有关内容作出规定,包括企业的清洁生产责任、公民个人的绿色消费责任、政府推动清洁生产的责任和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措施。并引进循环经济条款,使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来源到废物回收能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的系统,实现无废物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环境标准制度
环境标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是技术要求和各种量值规定,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规范。环境标准具有政策的期待性,对于申请环境开发或利用行为,自要超过了环境标准数据的规定,申请者即可清楚的得知其申请行为无法得到许可。预防原则在事务上的体现,就是各种环境标准的设定。
台湾《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集中在第25条:“‘中央政府’应视社会需要及科技水准,订定阶段性环境品质及管制标准。地方‘政府’为达成前项环境品质标准,得视其辖区内自然及社会条件,订定较严之冠之标准,经‘中央政府’备查后,适用于该辖区。各级‘政府’应采必要措施,以达成前两项之标准。”
(一)《环境基本法》环境标准制度的特点
从条文可以看出,台湾《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标准的制定具有阶段性
《环境基本法》第25条规定“中央政府”应以社会需要及科技水平为依据,订定阶段性的环境品质及管制标准。环境保护及环境品质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环境标准须分阶段制定。不同阶段依据客观情况,制定不同的环境标准,这样才更能体现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环境标准的制定遵循地区差异性
《环境基本法》第25条规定“地方政府”可以依据辖区内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制定较严格的管制标准,经“中央政府”备查后,适应于该辖区。由于各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人口数量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有些地区这种差别是相当巨大的,因此环境问题与地区关系密切,制定环境标准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标准。如果忽视地区差异性,片面追求环境标准的统一,反而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台湾《环境基本法》环境标准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地区差异性。
3、规定“政府”达成环境标准的责任
《环境基本法》第25条规定各级“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以达成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法律化的技术规范,环境标准一经颁布,就具有法律强制力,必须严格予以执行。为保证环境标准的实施,各级主管部门应制定一系列实施环境标准的措施,达成环境标准的要求,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启示
《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集中在第9、10条,具体规定了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个层次,横向上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两类。《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并具有合理之处,但台湾《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对《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环境保护法》应明确规定环境标准应分阶段制定,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标准。其次环境标准的制定应体现地区差异性,大陆地广辽阔,东南西北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应实行不同的环境标准。最后,应规定政府为完成环境标准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环境标准未完成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注释】[1]陈慈阳著:《环境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3]金瑞林、汪劲著:《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吕忠梅著:《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金瑞林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篇6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 环境规划 应用
城市本身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的一个地方,因此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在其中的体现。对于城市环境的规划来说,首先会从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的健康保护角度出发,请尽量创建一个清洁、优美、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开展生态城市环境的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的重要内容。
一、生态城市的定义
生态城市指的是人和自然进行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下的一个理想的人类居住形式,它的内涵主要有技术和自然的融合。在生态城市当中,综合效益的获取、人类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最大限度发挥,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态城市实际上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三者得到高度和谐的一个新型城市。
二、环境规划和生态城市的关系
环境规划指的是为了能够让环境和社会的经济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把社会、经济和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根据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安排。把环境的规划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指的是在开展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建立起一个可以对城市生B化进行引导的环境规划体系,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可以更好的对环境条件进行适应,避免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生态环境受到比较大的破坏。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应用
(一)建设生态型的园林
生态园林是一个以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所建设得到的园林绿地系统,在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当中,生态园林的建设是最高层次的一个工作体现,也是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且这个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的,它可以对绿色的植物进行利用,从而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得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都得到提高。对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气候进行调节,并且吸收环境中的有害和有毒气体,在美化景观的同时,对生态的平衡进行调节。基于生态型园林的功能,在生态城市的建设当中,在环境规划的开展过程当中,应该加强生态型园林的建设,使其能够促进城市建设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可以把城市和大自然进行紧密的联系。
(二)开展大气污染的整治和规划
大气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划工作主要是根据城市的大气质量现状和它的发展趋势展开功能区的划分,同时按照所拟定的环境目标对各个功能区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进行计算,最终制定出相应的污染治理方案。大气的污染治理工作是有依有据的,必须结合城市的能源结构情况,同时站在交通状况中对首要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确定,并且寻找出一些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方便人们在开展治理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最终达到更好的生态城市建设状况,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水污染整治规划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开展环境规划的工作,要重视水污染的整治和规划工作,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加强对水污染的整治规划是必须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水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划,主要是对水污染的现状进行调查,在所得到的调查结果等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来对最大允许排放量进行确定,寻找出最佳的治理方案。结合我国在水污染方面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划,应该对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在生产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少废水或者无废水的工艺来进行,最终实现有效的水资源保护。
(四)固体废物整治规划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固体废物的整治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固体废物的整治工作处理得当,那么生态城市的建设效果就会更加突出。固体废物的整治规划,主要是根据环境的目标对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进行考虑,同时结合处理处置的指标体系,制定出一个最终的治理对策。当前,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处在固体废物的包围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固体废物的问题进行解决,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固体废物的整治规划过程当中,要结合不同的固体废物,找出对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固体废物整治的针对性和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的规划是一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的规划方法,他在规划的过程当中会把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从自然要素的规律角度出发,尊重它的发展和演变规律,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开展进行确定,最终促进自然资源要素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使得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处于一致的状态,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坦, 吴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06, (1).
篇7
慧信环保?听都没听过,不会是家骗子公司吧?
“广东慧信环保荣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战略合作伙伴新闻会”的参会记者纷纷提出这样的疑问。
4月15日,这个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不仅有慧信环保董事长谭铭卓,还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尼克・纳托尔(Nick Nuttall)、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风亭等。
此次会议上,慧信环保从韩国家电巨头LG电子手中接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赞助商之“棒”,成为第一家与联合国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国企业。但在如此高规格的新闻会上,参会记者却对广东慧信环保有限公司(下称慧信环保)几乎没有了解。
实际上,慧信环保是国内最大的工业废水净化和沉淀剂制造商。成立15年间,它仅仅在2007年5月30日某纺织服装行业媒体上露过一次面。其官网更是在本次新闻会召开前几天才上线,也没有与百度等网络搜索服务器合作推广,并且至今少有内容可以点开阅读。而其所在的中国净水剂行业整个市场规模还不足100亿元,甚至连哇哈哈一家企业规模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不足之处是我们不会把握尺度,不知道如何利用好宣传途径来帮助公司发展。”谭铭卓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专访时承认,公司此前的宣传存在很大问题。
当下,污水处理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有网络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废水污染现象严重,全国500多条主要河流中,有8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流经全国40多个大城市的河流,有90%以上受到污染。
政府对污水处理的问题也越发重视,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19日下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到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这比2010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国内市场已经无法满足慧信环保的诉求。2007年通过收购净水剂重要原料铝酸钙粉的两家生产厂后,慧信环保已经稳固在净水剂行业国内老大地位,此次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为开拓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铺平道路。谭铭卓希望3年后取代全球净水剂老大芬兰企业凯米拉(Kemira)的地位。
谭铭卓的算盘并没有打错。上一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订此战略协议的是韩国LG电子。双方于2009年签署合作协议,LG的代价是在3年合作期内每年捐助7亿韩元(约合56万美元)支持地球卫士活动。但来自LG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在欧洲、东南亚等市场的影响力和份额迅速得到提高。
免费起家
迈上国际市场这个台阶之前,谭铭卓已经迈上了两个重要台阶。
2002年,做了4年的净水剂经销商后,谭铭卓决定自己“单干”。这跟谭铭卓8年前丢掉环保局的“铁饭碗”下海经商需要同样大的勇气。
决定“单干”是因为谭觉得做经销商两头受“气”,赚不了钱。但生产净水剂的技术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立马就摆在了谭铭卓面前。好在谭铭卓是环保“科班”出身,虽然老师没有教过如何制造净水剂,但却让他学会了辨别净水剂的品质。
决心要一改净水剂行业粗糙生产方式的谭铭卓,开始广泛搜罗掌握此项技术的人。没想到的是,这个人就在谭铭卓所在的江门,是五邑大学时任副校长康思琦。康思琦1988年获中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化学方向),他的研究团队是国内最早研制出净水剂生产方法的,却一直没有机会应用。
经过谭铭卓多次上门协商,康思琦终于同意把这项技术免费转让给了谭铭卓。
中间也有段小插曲,康思琦的一位同事刚开始并不同意免费转让。虽然求得技术的心情迫切,但谭铭卓也很担心,做了4年净水剂经销商的他并没有赚多少钱。现今回忆起来,谭还说:“如果他按照市场价格卖给我,我就没戏了。”
好在康思琦并没有把钱放在第一位。当着谭铭卓的面,康思琦做他同事的思想工作:“你这个技术不给小谭,也闲置了几年,还不如帮帮小谭。”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没有所图的,康思琦回忆说,但他更希望技术能够得到实际应用。
此后多年,康思琦的那句“我就看中了你这个人,我相信你能帮我把技术发挥好。”一直印记在谭的心里。
得到技术的谭铭卓不仅一下子超越了同行,而且当年就净赚上千万元,这也为其铺平了后来的道路。谭铭卓现在回想起来不免感慨,战略定位对于企业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一开始在没有技术的情况下就去跟其他企业拼,可能不仅挣不到钱,还可能早就关门了。
并购经
谭铭卓的变化冥冥中与某些规律相吻合。
5年后,谭铭卓干了件轰动净水剂领域的大事,这也是他迈上的第二个台阶。慧信环保从一家仅仅生产净水剂的企业,进入到了原材料铝酸钙粉领域,“而且一年之内由零到最大”。
2007年4月2日,慧信环保收购了贵州宇峰熔料有限公司,3个月之后又收购了山西慧信铝酸盐材料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收购花去谭铭卓1亿元资金。这在净水剂领域来说是“天价”收购。要知道,慧信环保2006年的净利润也仅有3000万元。这次收购让谭铭卓身边的朋友都为其捏了一把汗。
谭铭卓并不是盲目地收购。确定进入铝酸钙粉领域,谭铭卓派公司专人对全国的市场进行了近一年时间的调研。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谭铭卓发现,自2002年开始,净水剂的用量在增加,但铝酸钙粉的供应量却没有增加。谭因此认为,铝酸钙粉市场必然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加大重视,污水排放量大的纺织、印染等行业对净水剂用量的需求也是成倍增长。谭做了一个简单计算,从一开始企业不用净水剂,到后来环保局上班时间的8小时用,再到白天12小时用,最后到24小时使用净水剂,那就意味着用量会成倍增加。“这还不算企业产量的增加,以及新增加的企业用量。”
谭的判断很快得到应验。收购完两家公司后,“半年之内价格涨了一倍。”原来只需要550元一吨的铝酸钙粉涨到了1200元。谭铭卓用“暴利”一词来概括此次收购的收益。仅仅一年时间,支付的1亿元资金就回笼了。
冲上“山头”
通过十多年发展,尽管慧信环保的业务已经走出江门、广东,甚至把触角延伸到了全国。但它仍是一家基本不被公众所熟知的企业。
2013年4月12日,几十位环保条线记者收到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中国代表处发来的邮件:3天后将举行一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旗舰环境奖与中国企业签署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会议。
这封邮件让记者们不仅好奇,更生疑惑,这家公司凭什么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伙伴,凭什么从韩国家电巨头LG手中成功接“棒”?新闻会现场,记者们把一个个疑问抛向谭铭卓。会后的饭桌上,《中国环境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也不断询问慧信环保副总经理曾晓敏。
谭铭卓近乎刻意的低调作法甚至让不少纺织服装、印染行业也对其了解甚少。中国职业装第一股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苏忠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因为其使用木炭净化剂而非化学药品净水剂,所以对慧信环保并不熟悉。而“印染之乡”浙江绍兴的多家企业也表示并不知道慧信环保。
几个月前,中国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官员同样心存质疑。被安理会成员国一致通过后,谭铭卓来到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代表处,派驻官员很是震惊,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中国企业终于有机会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战略合作伙伴了。
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选为合作伙伴绝不仅仅是捐钱那么简单。谭铭卓说:“我们经过大概半年时间的审查,最后一关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要表决才能通过。”
据谭透露,参与竞选的中国企业还有大连万达等知名集团公司,但由于种种原因接连落选。而慧信环保之所以能够被环境署看上,一是有与环境规则署合作的意向,二是“得益于我们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要不然也过不了。因为对方要我们提供3年内经过有国际审计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
谭铭卓这么做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此次与环境规则署的合作其实是他希望先冲到“山头”,借助这个高度,就能够看清楚全球市场发展情况。相比中国,南美洲和非洲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还尚未重视污水处理问题,但他相信这些地方也会很快重视起来。
谭铭卓曾经尝到过甜头。去年在肯尼亚某非洲环境部长会议上,谭铭卓接触到了全球环保界的国家首脑。谭铭卓认为此行意义非常重大,“比如说今年我要做巴西市场,那我就专门跟巴西的环境部长交流。”跟这些人的接触对于开拓市场而言犹如打开了一扇门。
篇8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 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
篇9
一、徽州古村落环境落位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较早时期多数北方的望族为躲避灾难乔迁于此,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其浓重的文化色彩、高度的防护意识,以及对自然山水的观察与利用,总结出一整套选址和营建的经验和方法。徽州先民在规划村落时,因地制宜,讲究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落位,以“枕山、面水、环屏”为尚,视野开阔,景色宜人,周边围护安全。为了便于生产生活,徽人选择有利的气候条件、风土、水文、地理,耕有田,艺有圃,伐有薪。徽州土地资源紧缺,人们具有朴素的土地生态学观点,尽量不破坏植被和山体,尤其是邻近的周边区域,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使得徽州古村落的建筑与周边山水环境达到了较高层次上的和谐。
(一)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记载到:“壬派五世祖道经西递铺,见其山多拱秀,水势西流,爰携堪舆家入西川境,便观形势,有虎阜前蹲,罗峰拱秀,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产青石而如金,对霭峰之似笔,风燥水聚,土厚泉甘,遂自婺源迁来其间”①。明人吴元满《歙县西溪南吴氏世谱》记载道,吴氏始迁祖定居西溪南之前,有三个村址供选择,比较后认为,西溪南“土宽而正,地沃而肥,水辑而回,后世大昌也,遂定焉”。就西递村而言,它遵行万山丛中“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狭长盆地形选址策略,其附属村落的布局不仅选择了山坞中的平坦之地,避免了洼地与山水间的冲突,还在一个小空间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型聚居地,而周边的溪水则成为了该村落的自然生命构架。在环顾徽州古村落周边的山水格局时,由衷地佩服徽州先民在选址时的全局意识。徽州古村落在适应皖南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用变通的办法而不拘泥,表现出其特有的地域特色。徽州先民建房总是审慎地对待建筑的落位,古村落的大小分合,房舍位置的前后错落等都因自然生态环境而变化,是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多在靠近山间小盆地的缓坡地带建造村落,在平展处开辟良田,当人口繁衍突破环境容量,他们会主动外迁或外出经商务工。黟县西递村、关麓村、南屏村及歙县江村、雄村、槐塘等都是佳例。
(二)风土、水文观的影响
徽州先民在选址时重视风土、水文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山川俱佳的自然条件和程朱理学盛行的人文背景。风水学中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相关概念对人类居住地的选择以及如何营造适宜人类的居住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徽州古村落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姚廷銮辑《阳宅集成》卷一《基型》中记:“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1]。古村落的具体选址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客观地理条件的局限性,还需关注山的气势以及水的具体流向,因而村落选址大多数是依山傍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因地制宜。对于水的选择,徽州先民对水要有着特别的明确说明:“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不竭①”。水流出口的方向通常与村落入口的方向相一致,因而徽州先民在营造时对下水口尤为重视,建筑桥梁作为“关锁”,上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达到留住财富之气、文运之气的目的。
二、徽州古村落绿化环境
(一)公共绿化环境
徽州古村落的营建历来奉行尊重自然环境的方法,重视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与改造。古村落的周边区域至今还留有“风水林”的印记,即便是在伐木无度的年代及地区,风水林依然未有改变,它的作用主要是“藏风得气”,保持村落的生气以免“行之他方”。除此之外,周边田野、村落宅院都广泛种植经济作物以及多种绿色植被。《相宅经纂》卷四之“阳宅宜忌”中提到“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李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代,宅后有槐,百鬼不近”[2],这些在此并非与一些封建迷信等同,而是对其种树方位的具体安排,还不仅能满足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还能够营造出绿色自然的生态环境。
(二)宅周绿化环境
徽州先民善于营造村居小气候,他们根据山地气候特点和位置条件,在方位朝向、布局结构、平面形式、材料选用等方面精心谋划,利用天井通风、散热、降燥、去湿,又广植林木,利用居室周边的各种水流、水体保持空气湿润温和,增强舒适度,徽州先民非常珍惜和利用居室外部空间,常将房前、屋后、宅旁加以美化或建成半隐蔽的花园、果园、菜园,在院内空地种植花木,构建水榭,设置盆景、水池鱼缸、湖石假山、花架、花池、园门、漏窗、回廊、石案、椅凳……使居室园林化,以此来改善住宅内部的微小气候,创造了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徽州古村落水环境
徽州古村落均建有完善的水系,村边宅旁有小河和泉水,徽人利用这些天然水系来装饰环境,或引活水穿村,或掘地为塘、为湖,排涝御旱,或因河成街、建造人工水景,并在水体中种莲养菱、饲养水禽和鱼类,以维护生态平衡,并妥善管理、适时疏导。对于水资源应用主要有:水街———引水穿村,可供浆洗,净化空气,防暑降温;放生池———古为保护珍稀鱼类放生而设,亦为优化环境之作;风火塘———专为防火蓄水,亦为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水井———主供饮用,亦为消防。徽州古村落水环境营建的代表就是宏村的水圳。宏村水圳遍布全村,潺潺活水,九曲十弯,绕家穿户,贯通月沼和南湖,长年流水不腐。六百年来,水圳之水已成为宏村人须臾不可或缺的水源。《汪公锡文运熙家抄》中有段点评古水系的排句,“引水入室掘井家中,防祝融之肆虐,取汲浣之便利,求滚滚之财源,荡里中之秽气,灌村外之良田”[3]。徽州古村落的水环境营造集中了徽州先民聪慧才智的同时,更迸发出无限的生命力。不仅将徽州古村落的自然环境与聚居环境的完美结合,更体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
四、新农村外部环境规划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新农村民居建设,就是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在徽州古村落的营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生产力、技术、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积累了丰富的营建经验,为人居环境学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并将其精华运用到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居建设中来。
(一)新农村村落选址
在新农村村落选址过程中,继承和发扬徽州古村落环境艺术中的“环境容量观”和“天人合一”观,以自然山川为依托,为满足后世子孙的生存规划理想化的布局。新农村村落选址时应认识到环境的存在,对自然的索取坚持适度原则,注意与环境、气候相协调适应。
(二)新农村绿化规划
新农村的绿色规划应以改善徽州的居住生态环境为诉求点,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心理感受与生活追求,将绿色、环保、美化、生态以及安全防护作为规划的切入点,对绿色生态规划、居住环境营建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汲取徽州古村落营建外部环境的因地制宜原则,重视周边的自然环境———地形、水势、水质、树木及人工环境,讲究与周边小环境的和谐,体现出当地的区域特征和人文历史景观。学习徽州先民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哲学在近人尺度内的应用,根据每个村落的具体经济情况,结合现在农民的具体要求,合理利用宅前屋后的每一寸土地,选择一些经济果林进行绿化,在改善民居周边绿化环境,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一,新农村绿化规划借鉴徽州古村落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更加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手段以及系统有效的绿化模式,从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出发,系统地利用自然条件,有效地防风固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削减噪音,最终实现乡间田野、绿树植被以及高山涓流共同组成的生态空间,在自然的生态风光中体现新农村的乡村特色与魅力。
第二,徽州古村落中的宅园设计艺术为美化新农村民居周边环境提供了借鉴。一些中大型的树木要分布在公共空间附近,既可以改善美化村中环境,而且也可以起到遮阳的效果;宅周环境的绿化要以点(村居)、线(道路、河流)、面(田野)相结合,实现村居园林化;而民居院落内的小品绿化可以选用的一些观赏性植物,主要是为小型的天竺、石榴及攀爬类的紫藤、旱莲等。
第三,徽州古村落中的庭院空间的设施是有阶级等级之分的,主要是以观赏性的盆景、灌木为主。在新农村民居绿化建设中吸取徽州古村落中一般家庭的植物配置,来体现出现代绿化的实用价值。庭院绿化配置要在改善生态、美化乡村家园的同时,还要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所以可以选择经济果木和观赏性树木,体现出实用性和功能性相结合,以此来满足现代居民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
(三)新农村水环境规划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 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 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 城市环境规划
1.1 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 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 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 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 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 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 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 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 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
2.城市生态规划
2.1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3]。
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4]。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1984)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 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 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与方法,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辩识、模拟、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掌握城币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与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方案,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5]。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6]。
2.3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阈限物质法则
任何空间、资源规划均有一个“度”,要考虑“最适”和“阈限”。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保证城市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以内,使城市的发展强度与城市的发展能力相适应,从而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多样性共生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间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Hough评论说,“如果健康被描述为抵抗力的能力,那么多样性也意味着健康”[7]。因此,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生物圈范畴内进行规划,建立市区和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城区及周边的各种生物。
(3)相生相克原则
在系统中总存在着子系统间既共存又制约的关系,一种组成要素的危害性,可能在另一生态要素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普遍联系并识别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组成要素间密切的利害关系,找出现象的本质、根源,从而将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4)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原则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降低资源的消耗率;其二是推行清洁能源、材料加大回收力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模式的演变,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产业结构设置高效能的运转系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预防和保护齐头并进的原则
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未知还未表现症状的要有所预见。目前我国推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性城市生态规划的一部分。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
[2]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重庆大学出版社 225-228
[3]刘贵利. 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 规划师论坛[J]. 2001, (6): 18
[4]黄肇义,杨东援.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J]. 2001 , (1):4.
[5]欧阳志云, 王如松.寻求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 生态学和持续发展,1993
[6]王建国. 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 规划师论坛[J]. 2002 , (4): 15
[7]Hough M. Formed by Natural Process. A Definition of the Green City. In D. Gordon. 1990; 17
[8]王样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 2002, (4).
- 上一篇: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方案
- 下一篇:环境规划的特征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