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理想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理想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生理想教育

篇1

关键词: 中学生理想教育 学校 社会 家庭

一、中学生理想教育之现状

当前,中学生主体是积极向上的,可以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但少部分中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职业理想。更有甚者,极少数中学生不但没有理想,而且没有纪律,甚至还违法犯罪。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主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中学生主体部分可以达到“四有”新人的标准。他们学习态度认真,能够遵守纪律,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学校中,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和学生关系比较和谐,尊敬师长,德智体美劳一般能够均衡发展。

(二)部分学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但缺乏远大理念。

部分中学生有道德,有文化,但没有远大的理想,只对未来的职业有憧憬,能遵守纪律。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成绩良好,与学生关系比较融洽,尊敬师长,德智体美劳能均衡发展。

(三)少数学生有文化、有纪律,但缺乏一定的理想和道德。

部分中学生缺乏一定的理想和道德,但能够学习文化知识,能够遵守纪律。他们对未来没有规划,虽然能够坚持学习文化知识,但是比较被动,要靠纪律的约束。学习成绩一般,不能均衡发展。

(四)某些学生在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方面明显欠缺。

这类中学生只占到中学生主体中极少部分。他们缺乏理想追求,道德观念薄弱,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经常违反纪律。

二、中学生理想教育存在问题

中学生理想教育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责无旁贷;其次,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再次,家庭教育的缺位。

(一)学校

一些学校很少谈及理想教育,多以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但理想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好地进行理想教育,各中学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而达到中学生理想教育的目的。目前,中学生理想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忽视中学生理想教育。目前,面对应试教育,各中学都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所以他们很少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理想教育。当前正值我国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状态,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正式形成的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第二,中学生理想教育内容抽象,脱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教育目标中要求中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这个“理想”显得很抽象,什么才叫做“爱祖国”,如何做才是“爱人民”,怎样做才是“爱社会主义”,中学生未必真正知道这些答案。

第三,中学生理想教育方式单一,和学科教学相脱节。中学生理想教育基本上以思想政治课和班会的形式进行,多由政治老师和班主任主持,各学科老师只进行本学科教学,很少涉及理想教育的内容。

第四,中学生理想教育没有发挥中学生的主体性。中学生是理想教育中受教育的主体,只有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中学生理想教育才能发挥实效。

第五,教师不能以身作则。中学各科老师都是理想教育教的主体,若他们没有理想追求,也就不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甚至在课堂上会无意中流露出消极的一面,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各科老师若是有理想追求,有很强的事业心,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正能量,成为中学生理想教育的活教材。

(二)社会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人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往往被忽视。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公民基本道德底线被突破。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1],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使中学生理想教育生态环境的外延――社会大环境遭到损害,必然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二)家庭

中学生理想教育是一项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家庭也要承担中学生理想教育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家长很少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归于学校,更别说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目前,家庭对于孩子的理想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忽视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目前,很多父母是工薪阶层,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理想教育。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关系,放弃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

第二,家长本身素质低,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无意中会把自己消极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比如父母觉得医生职业好,赚钱多,就向孩子灌输当医生好的思想,父母觉得律师赚钱多,就会鼓动孩子学法律等,无形之中向孩子灌输了拜金主义价值观。

三、中学生理想教育具体措施探究

(一)学校方面

学校应转变观念,重视理想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第一,重视中学生理想教育。各中学要正确地面对应试教育,不要急功近利,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视理想教育,以规避当前社会不正之风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中学生理想教育内容要具体,要联系中学生生活实际[2]。比如,向中学生介绍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让中学生了解他们的理想及他们是如何追求理想的。

第三,中学生理想教育方式应多样化,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3]。中学生理想教育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注重多样化,比如观看文艺作品、阅读先进人物传记、举办专题讲座、广播宣传等。同时,将理想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全面的理想教育。

第四,中学生理想教育要发挥中学生的主体性。中学生要参与理想教育,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比如让中学生自己谈理想及如何实现理想等。

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理想教育。中学校各科老师都是理想教育中的主体,应有自身的理想追求,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成为中学生理想教育的活教材[4]。

(二)社会

社会是中学生理想教育生态环境的外延,为切实加强中学生理想教育,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相关部门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在社会中树立先进人物典型,扩大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宣传教育,让追求社会主义理想之风形成气候。个体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权利,但必须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惩恶扬善,以弘扬社会主义正气。

(三)家庭

第一,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理想教育。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应抽出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家长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而是要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家长凡事必须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要动辄吵架、家暴、离婚等,不要只顾追求个人的利益。

第二,家长加强自身理想教育,做新世纪的父母。21世纪,生活日新月异,家长要加强自律,努力提升个人素质,缩小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家长要有理想,有追求,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递正能量,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薛来弼.谈中学生的理想教育[J].教育评论,1985,(5).

篇2

实践证明,在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时,言语交流是前提,情感互动是基础,明理疏通是目的。

白涛(化名)同学,是我班上的一名高三体育生,来自农村,为单亲家庭。在第一次全市统考中,白涛考得很不理想,心情极度低落,因为同桌和讨论问题时,同桌无意说了一句“,这个也做不来”,而认为同桌这是故意对他这次考试的嘲讽,意在让他难堪。对此,他大发脾气,和同桌打了一架。之后,因为极其烦躁,在没向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网吧上网解闷,直至当晚十二点半我和其父才找到他。当回到学校,其父指责他的不对时,他大吼一声:我没错!

晚上,躺在床上,静下心来思考:未成年人处于思想道德澄清形成时期,应该看到其过程的客观性、曲折性、长期性。我们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应以人为本,在情感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疏通引导。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了解白涛打架、上网事件的更深层次的前因后果来正确处理事件了。一般来说,学生的思想的问题主要根源于两种主要原因:一种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即主要因为学生自身的自制力不强,情绪化严重,社会经历不足等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下学生犯错一般都是无意的,学生事后都会有后悔心理,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这时的思想道德工作相对而言好做些,我们无须过多唠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反思:为什么自己明知不对的事情还会犯下错误?现在怎样去解决这事情?以后怎样预防类似事情的发生?通过学生自己的这种内化教育,可增强教育的主动性,方式上也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教育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从白涛和其父昨晚的交流来看,显然白涛没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方法没有前提和基础,那就得另寻原因。我认为另外一种原因,也是更复杂的一种原因就是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引起的学生性格极度自尊、敏感、脆弱甚至极度怪异。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问题更难解决,因为它主要是由客观条件引起的,只要这些条件还存在,它们就时刻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反复性、长期性、日常性的特点。白涛的不良行为我认为更多的是由这些客观因素长期影响导致的。我改变不了白涛曾经所经历过和现在正在经历的客观现实,我唯一能改变的就是他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没有去过多讨论同桌是不是有意嘲讽或不请假上网对不对,而是把我工作的重心放在他对事物的认识上去,告诉他:如果一个人总是盯着白纸中的一个黑点看,那他就会无限放大这个黑点,最后在他看来一张白纸也全是黑的了。其实,因为中学生心理和生理上发育的不健全,中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往往见解不全面,认识比较偏激,喜好因素比重很大。所以,我让他知道:一个硬币都有两面。凡事都有双面性,我们看一件事情既要看到消极的一面,还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要用“一分为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我举例给他听,比如家庭经济上拮据让人生活困难,但也能激发人一定要改变现状的决心(班上绝大数农村学生都很上进,是其他城里家长、小孩所羡慕的);又如考试的暂时失败让人难过,但它也可以清醒你的头脑,发现你学习上的不足和缺点,为你日后的提高做好铺垫,等等。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时,我也让白涛知道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所谓“挫折是弱者的万丈深渊,是勇者的成功的垫脚石”。一件事会变好还是变坏,关键是看怎样认识,怎样去做,是做勇者还是做弱者。在这里,我让白涛知道只要我们努力,甚至还可以改变条件,变不利为有利、化劣势为优势,从而引导他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乐观地面对一切现实,敢于去克服困难。在这个看似分析如何认识事物但实则鼓励他的过程中,白涛不但学会了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现状,还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找到了学习的信心,树立了自信,并且从反面还发现了自己在整个事态中的不理智行为,在当天就向同桌和父亲道了歉,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日显成熟、稳定。当然也有些学生思想问题是完全由不良客观因素引起的,比如因为家庭破裂,父母各自重建家庭后,小孩缺乏关爱而变得性格怪异或去结交社会不良青年而导致问题连连。这种学生的工作最难做,他们很敏感也很脆弱,甚至对谁都不信,任跟谁都不交流,给他们做工作时,一定不能伤其自尊,不能急于求成,一定得从长远着手,注意平常多给予他们生活上和学习上的真心关爱,把他们当朋友来对待。这样的学生只有情感上认同了你,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才会和你敞开心扉,你对他的思想工作才能胜利进行。

总之,对这类学生的思想教育只能是曲折迂回,只能是通过情感互动、信任来达到,只能是采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长期中渗透进行。

篇3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向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其中学生是被管理者,而学校是管理者,教育理念向来都是“以人为本”,这又说明二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调查发现,在部分学校,虽然热爱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但有时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却可能忽视“平等”二字。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竟然是“怕”,一些学生也缺少对学习的兴趣和快乐感。当前还存在着一些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学习甚至身心健康明显是不利的,这是值得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精心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

“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虽然已经积极渗透于各个学校,但有些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意识地侵犯学生权利的问题。现就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进行以下的探讨。

1.体罚,侵犯学生人身权利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进步,原以为不会再出现体罚学生这种事情。然而,却在网上看见“男老师打女学生”的视频。这件事情引起了各界关注,多数人不能理解一个教师为何会这样粗暴地对待学生。最后,教育厅对这个打学生的教师进行了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教师应该是循循善诱,充分尊重学生的人身权利,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风细雨,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应该用“体罚”。我国的《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均规定,教师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教师体罚学生是直接侵犯学生的人身权,而人身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其中包括公民的生命、自由、健康、人格、名誉等权利。教师若随意侵犯学生的人身权,从法律意义来说是触犯了法律。

2.语言伤害,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由“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的“你认为最急切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校园伤害三大问题(即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之首。语言伤害会对学生精神以及心理带来潜藏性的损害,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良好的性格习惯的养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语言伤害在课堂上较为典型的就是“你怎么这么蠢,这种问题也回答不出”“你是猪吗”“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等等。这些语言伤害,对学生的摧残在外表上似乎难以察觉,所以,个别教师用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顾忌。然而,这些语言伤害带给学生的有时甚至比体罚带来的伤害还要持久、痛苦。这些语言伤害,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失去生活勇气,造成厌学、逃学、违法等严重后果,对其今后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教师的语言伤害,其实是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

3.差别待遇,侵犯学生平等受教育权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判定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忽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其他方面的长处,甚至有些教师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给予差别性的待遇。比如,安排座位时,学习成绩好的往往可以优先选择座位;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如果纪律还差,有的教师还会将其赶出课堂,甚至说出“你不要上课,别影响其他人上课”之类的话。这在侵犯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在有差别的待遇中,部分学生感觉自尊心被伤害,从而变得自暴自弃,既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现象的原因

每个公民在履行自己义务的同时,也有着享受自身权利的保障。在有的学校,学生的一些权利受到一定程度的侵犯。而一些学生权利受到侵犯的本质原因,是因为部分教育管理者民主意识的缺乏以及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匮乏。

1.部分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意识匮乏

学生的合法权利被侵犯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意识缺乏,不懂得学生有哪些权利,不懂得如何尊重学生的权利。部分学校教师对民主意识的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淡忘,使其不能明确地知道学生拥有哪些权利。这样,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任性而为,从而可能在无意识当中侵犯着学生的权利。

2.部分学生对自我权利的保护意识匮乏

中小学生因其年龄和心理的稚嫩,使其自我保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学生在被人侵犯自身权利时也几乎毫不察觉。自我权利被侵犯时都感觉不到,也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则被侵犯的几率会加大。因此,学生应当学法守法,在被侵犯权利时能及时进行自身保护,采取适当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四、中小学教育管理中避免学生权利被侵犯的对策

要想减少学生权利被侵犯的现象,离不开中小学教育管理者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学校相关制度的完善;当然,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但这也离不开懂法律的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现就怎样改变教育管理中学生权利被侵犯这一现象进行以下的探讨。

1.强化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的民主思想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自身的民主思想,在思想道德、言行举止上起到表率作用。教师也只有个人素质明显增强,知法守法,才不会出现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所以,中小学应当设置法律方面的培训课程,让教师懂得“什么是民主,怎样做到民主”“什么是权利,权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只有让教师知道哪些行为侵犯学生的权利,才能避免今后出现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从而使得学生的权利不被侵犯,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培养中小学生自我权利保护的意识

学生是自我权利的保护者,若学生本身缺乏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则会更加容易被人侵犯。所以,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班主任可以举办相关主题班会,通过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讨论,对学生进行自我权利意识的培养。在国外,有很多课程就学生权利与规则意识进行教导,我国也可以借鉴学习。例如,在各学校开设“自我权利意识培养”课程,让学生明白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该怎样做。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自身的权利,还能使学生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合法合理地去维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增强学生和教师的法律意识

法律是自身权利最有效的保障,学生和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才能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与被管理中才会有着微妙的化学反应,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侵犯与被侵犯权利的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本质原因是部分教师法律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深人了解“怎样做是侵犯学生的权利”,做一个知法守法、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好教师,在平等民主的教育理念下对学生进行友好的教育管理。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法律知识,知道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适当地拿起法律武器对自身的权利进行保护。

4.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知道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因其各方面的发展尚未成熟,有时难以知道自身权利的重要性,在自身权利被侵犯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因此,教师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权利进行假意的剥夺,然后告诉其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学生珍惜权利的意识。在剥夺其权利的同时也使其了解到侵犯他人权利的不尊重性,今后其对待他人的权利就会表现出尊重的态度。也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才能使得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当然,在进行假意的权利剥夺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其明白这只是假设,不要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五、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四、营造一种“活”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氛围

1.语文课堂的气氛的构建, 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 形成一种不但在人格地位上的, 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平等理念和合作默契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能得以激发, 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活跃元素。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 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 设计符合学生自学规律的教学过程, 安排必要的课堂小练习, 指导学生独立进行探索,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性, 启迪发散性的思维。多媒体所带来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和谐平等原则下所产生的课堂突发性事件的处理,“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诸如教师的失误,学生的恶作剧、出风头等,面对此种现象,必须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其方法技巧应随着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4.作为创建和谐课堂气氛的主要施行者,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在40 分钟内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要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强调一种活化的课堂氛围不等于放任学生,而是在探求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轻舞飞扬”。

篇5

一、介绍科学史实,展现想象的威力

许多科学规律的发现靠的就是著名科学家伟大的想象力。如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个常见的现象中展开了广阔的想象: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面而不飞上天;苹果树长得再高,苹果也会落下,因此苹果落地与树的高度无关;如果苹果树高过月球,苹果是否会从月球上落下来呢?牛顿的想象出现了暂时的中断。随着实践的扩大他又从炮弹发射这类现象中继续设想;如果在山顶上把一颗炮弹平射出去,发射速度的大小与落地的距离成正比;如果发射速度非常大,那么炮弹就会绕过大半个地球;如果发射速度再加大,炮弹就可能绕过地球飞转,甚至永远不会落下来了,这样的炮弹多像月亮!炮弹和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离心力使他们不至落在地球表层,可是它们又为什么不飞离地球呢?一定是它们和地球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吸引的力量。正是用想象的力量把地上的运动同天上的运动打成一片,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再如,在创立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中,在实验的基础上,伽利略就想象了如果摩擦越来越小,小车的速度将减少得更慢,进而想象,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小车的速度将不变,后来牛顿在总结伽利略等人成果的基础上才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通过介绍科学史实使学生体会到丰富想象力在科学理论、规律的形成,在创造发明中起重大作用,激励、启发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二、利用“假设”,进行想象力训练

通过“假设”可创设想象情景,教学中还可以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如想象地球中有个穿过地心的洞,一个小球落入这个洞后将如何运动。

学过摩擦后,让学生想象“没有摩擦的世界”;学过重力后又让学生想象“没有重力的世界”;学过磁场后假设人变成强磁体又会怎样;了解了月球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想象“人类今后如何开发月球”;知道了月相、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人类登上月球,在月球上可看到哪些天体现象(地食——仅地偏食和地环食,无地全食,日食——仅日全食和日偏食,无日环食)及其相应的地相;学过溶解性后让学生想象,如果有一种溶剂什么物质都易溶将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也容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思维活跃,有成就感同时想象力也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反思标准化,让答案多样化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有两句名言:“一件事情有一百种做法”, “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同样在同学们的学习中,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答案。

1. 反思标准答案,使学生敢于想象

例如,学过熔点后问学生“真金不怕火炼”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本来期望学生回答“金的熔点高”,却没想到一个学生答出这一答案后,另一个学生却说:“不会吧?铁的熔点都比金高,我们怎么不说真铁不怕火炼呢?”我顺着学生的思路问:“是啊,那又如何解释呢?”后来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和争论后得出“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金的熔点高,二是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我对提出不同观点的同学给予了表扬,后来这位同学学习科学就更自信、更积极思考了。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已有试题及其标准答案进行反思,这既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信心更足,同时也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转贴于

2. 设计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多想

学过力学后我设计这样一个题目:一个质量为2千克,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出所有能求的科学量。这道题看似简单,但解答时需考虑学过哪些知识,结合题给条件有几种方法。本题至少可求出表面积、体积、密度、重力、压力、

支持力、压强等7个量。通过开放性题目的解答,既可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对其整理使其系统化,又可促进学生进行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

篇6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如《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想象能力 培养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打开联想之窗,张开想象之翼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增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和重要途径。因为想象需要现有表象或经验,而语言文字承载着大量的事物形象,为想象提供着直接凭借。同时,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活文本 ,丰富想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手中现有的文本,挖掘文本所能发挥的一切作用。文本包蕴着很多空白之处,教学中将这些空白挖掘出来,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那么,如何挖掘文本的空白之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想象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通过想象将课文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补充“空白”,激活文本的灵性。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一课时,在学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时,我给学生放了一段轻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结合刚学过的课文闭上眼想象看到的景色,再把脑海中浮现的说出来。学生闭着眼睛用很轻柔的语气描述着自己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有的说站在绿草地中,感受到了似有微风拂过脸颊,有的说闻到了花草的清香,还有的说自己仿佛置身于百花争艳的花丛中,听到了蜂蝶的吵闹声,有的说……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真正体验到了春的活力与气息。

二、课后延伸 ,激发想象

知识是具体的,课文所包含的是有限的,学习的任务不仅是为了不断丰富头脑中的信息,更是为了让存储的信息在联想、想象中活跃起来,发生裂变,使有限变为无限,从而拓展思维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我确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形成现实的创造力,需要更新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在很多课文中,作者都留有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再创造的空间,这些空间正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着力之处,让学生填补这些空间,对言犹末尽的语段进行想象延续,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剂良方,常常能获得思维训练的高效益。如在教学课文《皇帝的新装》后,可出一道作文题,让学生通过相象续写皇帝回宫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学习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同样可以出一道作文题,假设在船上于勒认出了菲力普夫妇一家,让学生续写双方各是何种态度,这场不愉快的相逢如何了结;学了……这种想象活动带有明显的创造想象性质,但同时有课文作凭借,又降低了创造的难度,学生还是有可能较好地完成。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减少不必要的繁琐分析,为把学生引向了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三、结合语境,大胆想象

假设想象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想象未曾经历的情境或没有出现的结果等,人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假设想象。这种想象顺应小学生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要注意的是,在语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假设想象力,须因文而定,切不可“一方治百病”。训练时一定要引导学生紧紧依据语言文字所提供的条件或指定的范围,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作想象,空洞的、没有依据的、不切合实际的假想,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

教学《海燕》后,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先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印象,动手用简笔画把课文的内容画出来。这样,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想象欲望,他们积极主动,充分表现自我,把海燕在暴风雨中的雄姿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这种想象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与困难作斗争的意识,同时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鼓励动笔,模仿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篇8

关键词:想象力;目的性;广阔性;生动性;深刻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据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教学探索中深感注意培养想象的目的性、广阔性、生动性和深刻性是行之有效的。

一、指导学生明确主题,培养想象的目的性

教学实践表明,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时,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明确想象的目的,然后在一定的主题后,一步步地展开想象是达到目的的前提。如,教学《蛇与庄稼》一文,课文主要是阐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简单的联系,也有复杂的联系”这一道理。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让学生看了题目后想象:蛇与庄稼有什么关系?初读课文时又让学生想象:文章写猫与苜蓿、吐痰与结核病、下雨与地湿等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事物与题目表面看似乎不相关,那么,作者想用这些文字说明什么道理?当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明白了文章的主题后,再让学生进一步联想: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能说明这个道理?这样,学生便在层层设疑、层层想象中既理解了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又推进了想象力的发展。

二、引导多角度探究,培养想象的广阔性

对于同一个问题,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能够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唤起各种相关的意象。由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从教材中寻找各种因素,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想象,使学生想象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空间。例如,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作者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各具情态时用了“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这个句式。我让学生阅读时,再展开想象:除文中描写的形象外,还会有什么样的形象?于是,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想象到狮子在踢球,有的想象到狮子在呼朋引伴,也有的想象在捕获猎物……真是各出奇想。此外,教完《捞铁牛》《新型玻璃》《曹冲称象》这类课文时,我分别让学生想象:你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捞铁牛?你是否能创造出其他功能的新型玻璃?你是否能运用别的办法来称象?这样的启迪,便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广阔性。

三、创设情境,培养想象的生动性

强烈的好奇心,是发展想象的起点。教师应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想象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想象,乐于想象的学习积极性,使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尤其是展示直观形象的实物和运用现代化技术创设情景,逼真地再现情景,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教学《我喜爱的小动物》的作文课时,我把准备好的金鱼缸搬进教室,学生立即被五彩缤纷的小金鱼迷住了,接着我再播放有关介绍金鱼知识的光盘,让学生了解、欣赏,学生个个饶有兴趣,对金鱼评头论足。结果交上来的习作,想象力丰富,有的把金鱼想象成“飘在水中的仙子”,有的把金鱼说成是“一个个在舞台上演出的小天使,展示着自己最美的舞姿”;还有的说“它像一朵朵会动的花,会飘的五彩云”……所有的学生都用最美、最奇特的语言去形容它、赞美它。

四、鼓励质疑,培养想象的深刻性

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他们的想象往往停留在表面,不易深入其中,这是他们想象力发展的一大阻碍,因而造成学生想象力发展迟缓,以至影响到整体智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如能适当启疑引导,使学生既敢“想”,又想得到有质量,无疑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例如,教学《飞夺卢淀桥》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敌人不把铁索也炸掉,让过不来,而只是抽掉木板呢?这一问题问得奇妙,并且有新意。我及时表扬这位学生,随后组织学生仔细读课文中描写桥险部分,学生从“山险水急”的地势和只剩下十三根在风中摇摇欲坠的铁链的卢淀桥去展开想象,从而使他们明白了:在敌人看来,小鸟飞过去都是不可能,何况是呢?再加上重兵布防,根本没有必要炸掉铁链。又如,有的学生提出:小鸟都飞不过的卢淀桥,为什么能“飞”过去?怎么“飞”过去的?“飞”字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学生在质疑探讨中再进一步地明白:真神,比鸟更棒,没有翅膀也能“飞”过卢淀桥,值得敬佩。至此,学生不知不觉中对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篇9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语文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启动学生的想象,所以语文教学主要是运用再造想象,即利用教材语言文字的描述和教师讲课语言的描述,使学生在头脑中显现出感知过的事物,引导他们认识未曾经历过的生活,再现文章内容,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利用教材,进行再造想象

对于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进行再造想象。教师以简明、生动的语言有目的、有意识地点染作品的情景,让它再现于学生眼前,触发学生的想象。如《就是那一只蟋蟀)一文:“想起雕竹做笼/想起呼灯篱落/想起月饼/想起……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讲解时,应紧紧扣住“雕竹做笼”、“呼灯篱落”、“月饼”、“桂花”、“黄叶”、“残荷”、“大雁”、“草垛”等字眼加以点染、勾勒,给学生以启发,把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一系列充满童趣的意象会诱发学生情思,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在无尽的情思和想象之中学生才能真正体悟到文章内蕴。每个人的生活经历虽然不同,但对故乡的思念、对母爱的依恋却是相通的,进而想到生我养我的家园以及伟大的、深厚的母爱。这样为学生插上想象的肢膀,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到文章的深刻意蕴。

对于诗、词等文学作品,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在作品的意境中展开再造想象。如《雨巷》一诗,在低沉、优美的基调里抒发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塑造了富于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条“雨巷”里,没有欢乐,没有阳光,只有一个怀着寂寞和伤感的孤独者在彷徨着。这样,就把学生引进诗的意境,驱使学生联系时代背景以神游其间驰骋想象,并体验抒情主人公追求过程中的苦闷及寂寥之情。在老师的牵引下学生打开了想象的翅膀,达到训练想象力的目的。

总之,教材向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广阔天地,我们要紧扣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智力。

二、跳出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想象

除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跳出教材进行创造想象,根据原作的生活、主题、基调,找出扩充学生想象的“着火点”,从而引发他们的想象。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文原情节的基础上凭借想象发展新的故事情节。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作者在小说最后才交待项链是假的,但这时文章戛然而止,留给学生无尽的想象和再创造的余地。路瓦栽夫人得知那串让她辛苦十年、让她容颜不再的项链是假的,她会怎样呢?她会歇斯底里地指责佛来思节夫人吗?她会向佛来思节夫人索赔吗?还是会以平常心态一笑了之呢?可以凭借原文的主题及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作进一步的补充和挖掘。

此外,还可以通过环境想象人物。如《祝福》中根据环境对鲁四老爷这一形象进行新的创造;可以由对话想象人物,如对《荷花淀》妇女群像的再创造;还可以由人物的动作、语言来想象人物的心理。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可以导演出无数新鲜、生动的话剧来。

三、追根溯源,探求作者的想象

想象在作家的文学创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的客观事物总是互为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到头脑中,则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而作家联想的主要方式有:追忆联想、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等。作家在生活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丰富想象和审美理念创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鲁迅的《药》,一个人血馒头,凭借作者的想象,与清王朝的革命者联系起来,它一端牵着夏家,一端牵着华家,整个故事情节一明一暗两个线索。最后,当两位母亲为她们的儿子上坟时,两条线索同时结束在一起,震撼人心的力量也就出现了,这两条线索的连缀,恰恰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篇10

孩子是天使,他们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只要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便可以飞跃太空,到达一个全新的美丽世界。可是,遗憾的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孩子们的想象力却被消磨得失去了光彩。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一再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的牢笼,像放飞鸟儿一样,把孩子们想象的翅膀送上蓝天,让他们自由自在的飞翔。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呢?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我得到了几点经验、体会。

一、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很多时候,作者无论用怎样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别。甚至有很多学生是无法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的。因为,对于思维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加上生动的视觉表象,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就能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让他们深入的去体会,深刻的去挖掘。比如在学习《黄河颂》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示有关黄河的图片,“黄河鸟瞰”、“黄河渡口”、“黄河的滚滚波涛”……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黄河母亲般的情怀,了解黄河的历史贡献,掌握黄河的自然特点,同时深刻体会黄河所代表的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些图片会为学生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学生想象所必须的感性认识。这样就可以打通学生的感觉通道,拓宽知识领域,形成想象能力。

二、创设相关的情境,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在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的实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真正的理解领悟知识,这就要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创造一种想象的空间。那这种空间就是艺术的创造情境。真实的情境再现会激发学生的神思,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从而更深透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比如在学习《石壕吏》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诗歌内容创作了一幕“有吏夜捉人”的情景剧。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将这幕悲剧表演得惟妙惟肖。老妇人的哭诉竟然使“观众”流下了同情的泪水。这样,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更深透地领会到作者对人民的一腔悲悯之情。这样,上课的时候我就省去了很多苍白的解释与说教,而学生本身也领略到了想象的魅力。

三、补充情节、续写故事,丰富学生的想象

我们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清代学者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想象无穷。”想象可以使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想象可以使故事情节向多个方向发展;想象可以使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价值观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在讲课时应该少一些分析讲解,而应该适当的给学生留一些空白,让他们自己去补充,自己去续写。比如在上阅读课时,学习《父爱》这篇文章。海利为了能跻身上流社会,不惜卖掉母亲遗留下的、而现在父亲靠它为生、供他生活读书的小提琴。文章的结尾,海利意识到自己辜负了父亲的一片爱心,他在女朋友一家人和父亲面前说了一番忏悔的话。海利的话结束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我让学生来续写故事的结尾。有学生说:“海利告诉大家,他不会再为了跻身上流社会而卖了小提琴了,他要和父亲一起好好珍藏这把小提琴,并且像父亲一样,脚踏实地地去生活。”有学生说:“海利告诉女朋友,他只是个穷人的孩子,他目前不能让她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他会努力给女朋友一生的幸福。可是爱慕虚荣的女朋友还是离开了他。”还有学生说:“海利的诚实与孝心感动了女朋友,她告诉海利,她不在乎贫穷与富有,她只希望能和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这样,海利的形象更加鲜明了,父爱的力量更加伟大了,女朋友的个性也更加多样化了。想象把同一个人物形象打造成了千面。

四、纵横联系,沟通想象

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来源于丰富的情感体验。比如,学习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感受呢?这首诗中的“雨”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雨”所表现的意境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学生的结论是:两首诗都表现了一种愁绪。一种是思乡,是羁旅之愁。另一首是送别,是离别之愁。我接着问:“天街小雨润如酥”又是怎样的意境呢?朱自清的《春》中,“春雨图”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就在这样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不同的、相同的意境互相沟通,不断交流,让学生多多积累,储存能量,以便让想象的翅膀飞上更广阔的蓝天。

五、表情朗读,激活想象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读与想象的结合。如果没有想象,“其义”会“自见”吗?“自见”的途径是想象,动力是感情。可见,读书有感情投入对激活整个大脑系统,发展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会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那样的想象似有源头活水来。如朱自清的《春》,朗读时用轻快的语调来读,表达作者盼望春天早点到来的急切心情。全文都用优美的笔调描绘春天的美景,能让学生想象到多姿多彩的春天。再如《风筝》,这篇文章表现“我”对小兄弟的后悔、难过之情。在“我”毁坏小兄弟的风筝这一段,朗读时要读出愤怒、生气的语气,想象出“我”的凶狠,小兄弟的可怜、甚至是害怕的表情。有感情的朗读,把分想、联想、串想结合起来,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