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统计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医学统计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64例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并诊断出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年龄为22~68岁,平均为(47±5.8)岁;患者病程为2~10个月;本组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其中肝硬化者29例(45.31%)、胰腺炎者14例(21.88%)、消化道恶性肿瘤者10例(15.63%)、原因不明者为11例(17.19%)。
1.2临床诊断
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胸水诊断标准:①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症状;②是否有肝硬化腹水病史;③经B超检查患者无胸膜粘连,患者压缩肺位置可随变化而改变;④化验胸水,其结果显示为漏出液,其性质与腹水性质一样,蛋白含量略高于腹水,部分患者的可能会呈现出血性。胰腺炎引起的胰性胸水诊断标准:①是否有慢性胰腺囊肿或者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疾病史;②患者无明显的腹部症状,但是会出现明显的胸痛、严重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等症状;③腹部经CT或者B超检查,可显见纵隔和胰腺之间的假性囊肿,部分患者还可见胰腺胸腔瘘道。另外也可采取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进行临床检查;④抽取患者胸腔积液,颜色为草黄色且呈乳糜状。消化道恶性肿瘤引起的恶性胸水诊断标准:①患者临床表现出呼吸困难、胸闷、持续性胸痛;②临床检查(如:腹部B超、CT、肠镜、胃镜等等)可进一步确定消化道原发肿瘤病灶;③通过对胸腔积液行病理学检查,其大部分胸水均能查出恶性肿瘤细胞。
1.3治疗方法
肝性胸水治疗方法:①常规治疗。可使用利尿、白蛋白、补充血浆、支链氨基酸等企业护肝治疗;②行胸穿放液。此方法主要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者,通过胸穿放液可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但是若反复放液可能会导致患者电解质和体液失平衡、蛋白质丢失等,因此需谨慎使用;对于顽固性肝性胸水,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①行胸腔和腹腔静脉分流术;②胸膜粘连术,此方法是在引流胸水后向胸腔内输注50%葡萄糖液或者四环素水溶液,这样可有效促使胸膜纤维化和粘连,从而将堵塞横隔中的小孔,最终可有效治疗胸腔积液。胰性胸水治疗方法:患者不仅需要进行常规的禁食、空肠营养、胃肠外营养以及胃管减压引流以外,还需要进行多次的胸腔穿刺放液治疗。另外可给予患者注射0.1mg的奥曲肽进行治疗(4次/dd),若患者在治疗15~20后胸水无消失迹象时需采取手术治疗。恶性胸水治疗方法:恶性胸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预后效果较差。在临床治疗方面主要是采取多种治疗方案联合运用,具体治疗方法:①胸腔置管引流,例如采取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等;②胸腔注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干扰素、白介素-2、阿霉素、顺铂等等,此类药物可有效起到抑制恶性肿瘤细胞扩散,并使到胸膜粘连,进而遏制产生胸水。
2结果
本组64例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并诊断出胸腔积液患者,经临床诊断后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疗效显著,其中肝性胸水患者总有效率86.21%,胰性胸水患者总有效率78.57%,恶性胸水患者总有效率30%。
3讨论
篇2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动脉血气分析 机械通气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143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一种高度嗜神经肠道病毒[1~4],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之一[5]。一旦由于感染肠道病毒7型(EV71)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等合并症,尽早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2010年2月~2011年7月收治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脑脊髓炎危重患儿35例,应用机械通气辅肋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所有危重症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前0~24小时间均进行动脉血气监测。就本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应用机械通气前的血气分析监测结果探讨血气分析在重症手足口病应用机械通气前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岁18例,1~3岁15例,>3岁2例。
辅助检查:均进行X线胸片检查,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检查,<80mmHg 20例,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均出现进行性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轻度升高12例,偏低5例,正常18例;呼吸频率50~70/分,心率140~180/分。
治疗:①立即建立人工气道,所有患儿均经鼻气管插管;②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选用6ml/kg,所有病例均应用压力控制模式(PCV),PC10~16mmHg,呼吸频率16~25/分。呼吸之比1∶1.0~1.5,吸氧浓度<50%。PEEP 4~12cmH2O;③脱机:33例病愈患儿在肺水肿控制,血气分析正常,意识清晰,自主呼吸恢复,原发病及并发症得到控制后脱机成功,脱机方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SIMV+压力支持(PSV),呼吸机使用时问72小时~110天;④拔管:脱机后带管观察0~12小时,脱机后各项指标仍保持稳定时进行拔管。除两例患儿合并难以纠正的高钠血症家长选择放弃治疗外,其余33例患儿成功脱机,机械通气时间72小时~110天。
结 果
动脉血气氧分压<80mmHg 20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轻度升高12例,偏低5例,正常18例。
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潜伏期一般3~7天,一般一周内可康复。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等的救治关键是尽早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血气分析在临床其他危重症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判定时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因此有人仍把血气分析结果作为判定重症手足口病是否机械通气的条件[6]:①呼吸节律的改变,呼吸频率>40次/分或<20次/分并有缺氧表现;②血氧饱和度低于90%,经吸氧不能改善;③双肺出现湿音或音呈进行性增加,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④动脉血气分析符合呼吸衰竭标准;⑤胸片片状阴影在短期内呈进行性加重。但由于重症手足口病等合并脑干脑炎脑脊髓炎,尤其是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7]。疾病进展快,病情凶险,当动脉血气发生改变使病程很快进入重症手足口病的交感亢进肺心损害期甚至交感衰竭休克期,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导致死亡率增加。因此在重症手足口病应用机械通气的指征上就如同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一样,更多依赖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参照采用的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指征进行机械通气。正是基于这样的使用机械通气的标准和指征,而不过多依赖于血气这样的实验室指标,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救治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组动脉血气氧分压<80mmHg 20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轻度升高12例,偏低5例,正常18例。因此在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过程里,血气分析在判定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方面无明显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伟.手足113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机械通气辅助治疗[J].安徽医学,2008,29(4):352-353.
2 Fujimoto T,Chikahira M,Yoshida S,et al.Outbreak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Japan during the summer of 2000:detection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enterovirus 71.Microbiol Immunol,2002,46(9):621-627.
3 Odom RB,James WD,Berger TG.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matology[M].9th ed.Singapore:Harcourt Asia PTE Ltd,2000:504-505.
4 蔡栩栩,刘春峰.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2(14):106-108.
5 Lin TY,Chang LY,Hsis SH,et al.The 1998 enterovirus 71 outbreak in Taiwan: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Clin infect Dis,2002,34(2):52-57.
篇3
[关键词] 依达拉奉;疏血通;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02-03
急性脑梗死是各种原因所致脑部供血动脉发生急性阻塞,使相应部位的脑组织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一系列脑组织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性脑梗死是神内科的常见疾病,死亡率及残疾率都较高[1]。急性脑梗死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症状达高峰。如患者幸存,神经功能恢复缓慢,且难以预计[2]。虽然其发作较急速,但患者的脑部功能短时间内多处于可逆状态。急性脑梗死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达到症状的高峰,在半天甚至1、2 d内,以至于数天到1周内症状逐渐加重以至高峰者极少见[3]。本研究对使用依达拉奉和疏血通注射液及仅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调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3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4],症状常在数小时至48 h,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呈梯形进展型,病情发展迅速,常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达到高峰;头颅CT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者。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心房纤颤及有出血倾向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7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中男性49例,女性38例;年龄49~76岁,平均(60.6±2.2)岁;NIHSS评分为29~35分,平均(33.8±3.6)分;伴有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50~72岁,平均(60.1±1.9)岁;NIHSS评分为28~35分,平均(33.5±3.3)分;伴有高血压11例,糖尿病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NIHSS评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都行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如脱水、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等,对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糖尿病患者予以降血糖。同时,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将其溶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溶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所有患者都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4]
治疗前后使用NIHSS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9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46%~89%;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45%。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V 1.6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67.82%,对照组为52.6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出现并发症1例(1.15%),表现为手腕处轻微红斑,未经特殊处理而自愈;对照组未出现并发症,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颅内组织血流的突然中断或减少所导致的缺血、缺氧,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或软化[5]。在其的发生机制中,自由基发挥较大的作用,常引起脂质、蛋白质等的氧化过度,使无血液经过的区域的神经细胞在短时间内凋亡[6]。急性脑梗死的特点[7]:①发病年龄较高,60岁以上发病率增高,多数为45岁以上的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可能有前驱的短暂性缺血发作史,意识常保持清晰而有明显偏瘫、失语等神经局灶功能缺失症状;②安静时发病较多,常在晨间睡醒后发现症状;③症状常在数小时至48 h,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呈梯形进展型,病情发展迅速,常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到高峰;④急性起病的昏迷伴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眼底检查可发现动脉变细、周围出血或水肿;⑤头颅CT有助于最后诊断。急性脑梗死是目前较常见的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因此,治疗目的为降低急性脑血管疾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最重要的是控制急性脑血管疾病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子,特别是高血压、吸烟、肥胖及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男性较女性为多。另外,目前大多数学者[8-9]认为,血栓的扩展及血液系统呈现高凝状态或血液系统凝固性增加是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两项最重要因素。
疏血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主要成分是地龙、水蛭。临床资料显示[10],其具有降低血小板,改变颅内血流及脑保护作用,从而改善颅内微循环,减少脑细胞的凋亡[11]。依达拉奉属脑神经保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脑神经损伤的疾病中[12],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可有效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故对脂质、蛋白质等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故可纠正颅内组织的损伤[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67.82%,高于对照组的52.63%,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可有效纠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也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总之,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疏血通注射液,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刘旭明.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88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8):13.
[3] 荣本兵,王玉红.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57-59.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381-383.
[5] 黄富强.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内科,2012,7(6):593-594.
[6] Fukuuchi Y.Recent advances in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Rinsho Shinkeigaku,1998, 38(12): 1001-1004.
[7] Castillo J,Leira R,García MM,et al.Blood pressure decrease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 is associated with brain injury and poor stroke outcome[J].Stroke,2004,35(2):520-526.
[8] Imamura M,Kiguchi S,Kobayashi K,et al.Effect of ozagrel,a selective thromboxane A2-synthetase inhibitor,on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rative study with norphenazone,a free-radical scavenger[J].Arzneimittelforschung,2003,53(10): 688-694.
[9] Castillo J.Deteriorating stroke:diagnostic criteria,predictors,mechanisms and treatment[J].Cerebrovasc Dis,1999, 9(Suppl 3):1-8.
[10] 苏娜,徐,唐尧.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0,21(36):3426-3429.
[11] 曲震理.依达拉奉和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2):247-248.
[12] 杨荣芳.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8):1228-1229.
[13] 孙军.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124-3125.
篇4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
引言
对于许多疾病来说,都需要通过临床医学检验所得结果证实和确诊,这也就意味着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和准确性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为了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就要对其中的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患者的疾病能够得到准确以及及时的诊断,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本文研究了在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中应用质量控制的意义和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00例临床检验患者进行随机选取,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标准为临床检验时间。150例观察组中男性为98例,女性为52例,年龄在16-80岁之间不等,年龄均值为(35.8±2.4)岁,150例对照组中男性为100例,女性为50例,年龄在14-78岁之间不等,年龄均值为(37.4±2.1)岁。使用相关软件统计分析其临床资料,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具有较强的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常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实施质量控制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各个重要环节中[3]。1.2.1临床医学检验前对于患者的个人情况以及标本采集情况等要进行认真的审核,并重复核对上述信息,确保没有出现描述以及记录错误的情况。然后对检验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保证一定要具有安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使临床检验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其次需要将检验方法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判断,并及时与医生交流,尽量使临床检验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也具有最为简单便捷的操作。其次,对于进行临床检验的医护人员需要提高其责任心,监控每个操作流程,包括采集标本以及核对等,都需要按照相关标准保证操作的规范性,防止其他因素影响检验结果。另外由于不同的疾病所要求检验的标本存在区别,因此要结合患者情况对最佳采集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检验结果的有效时间得到保证。对于需要采集血液标本的患者来说,应对其采血位置以及所处进行科学的选择,并确保止血带不使用过长的时间,保证标本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检验,同时还要确保运输以及储存的环境。1.2.2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对于实施临床医学检验的时候,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定期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并且设备和相关器械要符合国家标准以及规定[4]。除了检验设备之外,试剂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保存试剂,可以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使试剂的使用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对出现的漏洞进行及时的审查和改善,确保储存的完善,然后根据检验内容以及设备对试剂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检验的顺利实施。其次,对于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注意事项、检验操作以及如何使用设备和试剂等知识有详细的掌握,并对检验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遵守。另外还要对制度管理进行进一步加强,使管理工作能够有相关标准得以参考,同时还要严格监管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奖惩制度使其工作积极性提高,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监督检查小组,监督临床医学检验的各个环节,避免有不良事件出现。1.2.3临床医学检验后在临床医学检验完成之后,需要反复核查检验结果,并通过数据库的建立统一记录患者情况,以及临床医学检验的结果,同时将相关数据进行备份以及妥善保存,确保具有完整的信息。另外要对计算机的文件管理系统进行建立和健全,避免有丢失文件以及档案的情况出现,使患者疾病的诊治受到影响。最后,要鼓励检验工作人员与其他科室人员进行沟通,从而使自身的检验知识得到加强,保证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
2结果
在150例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数据不准确的共有4例,准确率为97.33%,对检验过程满意的患者148例,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150例患者中出现数据不准确的共有15例,准确率为90.00%,对检验过程满意的患者有135例,满意度也为90.00%。观察组患者出现数据不准确的概率比对照组低,但是检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经相关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证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差异显著。
3讨论
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之一,临床医学检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患者疾病的诊疗意义重大,但是分析目前的临床医学检验情况,却能够看到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检验结果,所以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5]。为了保证准确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就需要进行合格的质量控制,保证检验人员以及其他科室医护人员都对该项工作产生重视并密切配合,但是由于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实施较为困难。对于临床医学检验过程,应该在全面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各个重要环节的质控管理工作,从样本的采集、储存、转运、检验以及结果分析等多个方面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检验的准确率。综上所述,将质量控制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各个重要环节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和价值,提高其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正萼,王雪.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1):89-90,91.
[2]匡萃峰.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2015(20):124-125.
[3]邓泽凯.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62-62,63.
[4]黄梅.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策略初探[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3399-3399.
篇5
关键词:临床医学;卫生学;教学满意度;教学改革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类专业2014级的学生,包括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影像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等专业,发放调查表277份,回收277份。其中男生129人,女生174人。
1.2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情况、对教学设置、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调查时间为学生集中上课时间,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告知学生填写的注意事项。问卷按班级回收后进行核查。用Epidata3.1双轨录入数据,再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
2结果
2.1学生对卫生学课程的认知情况
257人(84.8%)认为有必要学习卫生学课程,36人(11.9%)表示必要性一般,10人(3.3%)认为没有必要。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本课程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260人/85.8%),9人(3.0%)认为学习本课程对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没有帮助,34人(11.2%)表示迷茫。274人(90.4%)表示学习本课程有助于深化预防为主的观念,12人(4.0%)认为不能帮助深化预防为主的观念,17人(5.6%)表示不清楚。学生课程兴趣度与课程熟悉度呈正相关。
2.2学生对理论课程的评价
现阶段本课程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教材,课程安排在第5个学期,共15章,72课时。学生普遍认为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重要性较低,男生将食物与健康、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职业环境与健康摆在重要性前三位,女生将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生活环境与健康摆在重要性前三位。128人(42.3%)认为本课程与临床结合得比较紧密,147人(48.5%)认为一般,还有28人(9.3%)认为不紧密。在课程内容设置和课时设置上,75.9%(230人)的学生认为各章节内容设置基本合理,20.8%(63人)的学生持一般态度,3.3%(10人)的学生认为设置不合理。74.9%(227人)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基本合理,19.1%(58人)的同学认为一般,6%(18人)的同学表示不合理。
2.3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评价
本课程相关实验课程是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统一开课,内容包括饮用水消毒、膳食调查与设计、职业中毒案例分析、统计学上机实验。被调查学生中217人(71.6%)认为本课程有开设实验课的必要,53人(17.5%)持一般态度,33人(10.9%)认为没必要开设实验课。268人(89.5%)认为实验课对理论课的学习与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31人(10.2%)认为促进作用一般,4人(1.3%)认为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关系。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学生对饮用水消毒最感兴趣,占71.6%,对统计学上机实验兴趣度最低,占47.5%,男女生意见一致,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0,P<0.001)。在课程内容设置和课时设置上,212人(70.0%)认为教学内容设置比较合理,91人(30.0%)认为不够合理。205人(67.6%)认为课时安排比较合理,98人(32.4%)认为不够合理。
2.4其他教学及实验仪器设备满意度
调查显示,44.2%(134人)的学生比较满意,35.3%(107人)的学生认为一般,20.5%(62人)的学生不满意。图书资料及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认知度调查显示,56.1%(170人)的学生认为较好,39.3%(119人)的学生认为一般,4.6%(14人)的学生认为不好。教师的总体满意度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授课态度、专业水平及表达能力比较满意(247人/81.5%),少数同学明确表示不满意(9人/2.9%)。课后多次主动与老师就专业问题深入探讨或进行其他学术讨论的学生占2.6%,利用每堂课课余时间向老师提问,请老师讲解难知识点的学生占6.6%,仅考前答疑的学生占53.3%,与老师没有任何交流的学生占37.2%。
篇6
【关键词】医学统计方法;临床医学研究;应用
在现代临床医学科研工作中,医学统计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但是部分医学科研人员却相对忽视对于医学统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并且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导致临床医学研究中出现较多的实际问题。在今后的临床医学科研中,科研人员只有加深对于医学统计方法的认识,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1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在现代临床医学科研工作中,专业设计与统计学设计是重要的两个环节,也是影响科研工作实际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医学统计方法作为现代临床医学科研中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其从形成与发展共经历了近300年的历史,由较为简单的统计方法逐步向各种科学统计方法综合应用的方向转变。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SPSS、SAS等统计处理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客观促进了临床医学科研工作的大幅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学统计方法在临床医学科研中应用的基本步骤为:1)对于某项临床医学科研工作进行全过程的设计;2)根据统计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收集和整理所需的各类资料和临床数据;4)对于经过归纳后的资料和数据,选择科学、合理的医学统计方法,以保证科研工作所获取各类信息和数据的客观性、可靠性。从现代临床医学科研发展的角度而言,科研人员在专项研究或论文撰写时,都离不开医学统计方法的应用,所以他们必须掌握基本的医学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并且依靠其掌握科研项目的客观发展规律,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专业文献。由此可见,现代医学统计方法则广泛用于临床医学科研、医学论文撰写,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等领域,其实际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2统计学设计与指标选择
在现代临床医学科研中,统计学设计和指标选择是科研人员开展工作的首要环节,他们必须坚持对照、重复与随机化的基本原则,在重复观察一定数量的样本基础上,合理设定对照组,以保证统计学设计中的随机抽样或随机化分组。在临床医学科研的统计学指标选择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采用配对设计的医学统计方法,尽量保证组间的均衡性2)临床医学科研的目的必须明确,特别是要与现代医学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医学事业的稳步发展;3)注重医学统计方法与指标的可行性研究,注重于解决某一或几个方面的现实医疗问题;4)临床医学科研中的统计样本要尽量全面,样本越大其统计结果也越接近于实际情况,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科研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3医学统计方法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应用
在现代临床医学科研工作中,医学统计方法合理的应用必须引起广大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而且要加强对于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国内科研人员应积极吸取和借鉴外国先进的医学统计方法,并且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及各类新型软件的研发,最终全面提升临床医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效率和质量,为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重要的力量。
3.1COX模型的应用在临床医学科研中应用COX模型时,科研人员要应用C0X模型进行单因素的筛选,并且综合分析影响统计结果的接近显著性或显著性因素。在应用COX模型进行统计结果多因素分析时,应逐步检验和清除不显著的因素,最终形成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优化数学模型,以便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利用COX模型进行临床医学科研的危险因素分析时,必须保证方程公式的进一步优化,特别要注意两组数据模型的对比与分析。
3.2多元回归与常规统计方法联合应用在临床医学研究的多指标统计分析时,科研人员必须采取常多元回归与常规统计方法联合应用的模式,尽量减少统计结果的模糊性。例如:在进行某一药物的功效研究时,要采取先进的电脑测定方法,并且通过临床病例脏器功能指标与多项形态的综合统计与分析,建立专业的多元回归模型,在对比病例治疗前后的各项检验指标变化情况的基础上,从而科学判定某一种药物的实际效果。
3.3其他方面的应用随着各类现代化检验仪器的研发和应用,在临床医学科研中要适当强化正常值的研究范围,绝不能简单的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的医学统计方法。科研人员应提高样本的数量,进行各类临床数据和资料进行综合的统计学处理,并且按照正常值的统计方法进行其余工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临床医学科研工作中,对于各类医学资料和数据的科学收集、整理与分析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构建现代医学基础研究体系的重要一步。在今后的临床医学科研中,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但要掌握基础的医学统计和概率论知识,而且要强化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与逻辑思维,这对于促进临床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丕焕,主编.医用统计方法[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44-153.
篇7
【关键词】临床理论 教学 案例教学
1. 前言
临床医学是以某一医疗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的病体案例进行研究,来讨论现在此类病例的发展状况、发展规律和潜在发展因素。除此之外,临床医学还包括对临床诊断、临床治疗、临床预测三方面的研究。以现在的临床肿瘤学为例,临床肿瘤学中我们将肿瘤作为研究的本体,通过研究对肿瘤的相关发展程度进行预测估计,并借助现代药物达到对肿瘤的控制作用,从而来造福人类。
案例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多采用灌输法,将所有的内容强灌入学生的思想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案例教学则根据教学的要求,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情景之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集体协作,完成教学任务。
2. 相关资料
2.1 准备工作
对相关的案例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之前老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主要的备课,把所有的教学理论知识规定在一定的案例教学模式之中。为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做出教学模式效果模型,在实际工作中完善模型。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将各个知识点进行统一的交流、理解,对所有的教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记忆。
2.2 方法
选取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各个学生未接受案例教学的成绩统计记录,录入数据库。然后,对学生采用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对学生的日常教学进行提问及评分,记录每日的教学情况。每周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将考试的成绩录入数据库。对所有的案例教学成绩进行汇总、分析。最后,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3 结果
对于案例教学的成果,我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我们测试的结果,在被调查的学生之中,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成绩在案例教学之后较原来有显著提高。有85.82%的学生认为在临床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积极的作用。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充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内心不再排斥临床医学理论知识。80.97%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医学理论的学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70.5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提高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案例教学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这样不仅仅将老师教学的成效显著改善,也加快了教学的进程,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 传统教学的缺陷
传统教学的内容较为死板。现在的临床理论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内容的格式较为单一。很多学生对这些知识头痛不已。
传统教学的内容较为空洞。现在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大都缺少实践,对很多的理论名词和一些空间层次要求比较严格的临床过程比较生疏。他们很难正确的将所有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统教学的内容比较平面化。现在的很多医学知识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多与空间有关。而现在的传统教学体系过于平面化,没有丰富的空间给学生去联想[2]。
4 讨论
我国当前十分提倡案例教学。医学临床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早已屡见不鲜。例如在生物化学医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来解决学生对传统教学产生的畏惧问题,在妇科诊疗中采取案例教学法将一系列复杂的妇科问题转化成浅显易懂的比喻,在研究肿瘤临床理论时,运用案例教学,将所有的平面空间立体化等。
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这里的教学知识指的是在临床医学理论中的专业知识,包括案例教学中的互动问题。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则包括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
案例教学将教学的主体由老师向学生转变,真正的让学生成为教学的先驱,开始自我学习,使教学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它的课堂互动。这种教学方式能将学生的所有疑问充分解决,但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能被充分调动,但是也不乏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这些,就要求老师切实做好监督工作,督促学生学习。
医学临床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传统的垄断模式打破。这种方法的效果较单一的传统教学更具有可实行性,可以把所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去自主学习,真正的体验临床医学理论研究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卫爱武. 案例教学在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2011 (3):25-26.
[2]陈启雄,苗静琨. 典型案例教学法在儿科七年制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2012, 41(25):112-113.
篇8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联合治疗;盐酸拉贝洛尔;脉络宁
妊娠期高血压(pregnancy hypertension syndrome)(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妊娠期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特有的一种疾病[1~3]。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对于妊娠高血压还没有一个最合适的用药原则,故至今仍是根据其好发因素以及病理生理变化特点采取解痉、降压、利尿及适时终止妊娠等原则治疗[4~7]。
为了探讨中西药合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作用,对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共269例,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其中随机抽取135例作为治疗组,另外134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盐酸拉贝洛尔与脉络宁注射液合用来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的单纯硫酸镁解痛治疗,7d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通过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统计分析,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9月共收治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69例,年龄21~33岁,孕周32~38w,初产妇162例,经产女107例,随机抽取135例为治疗组,另外134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末做过院前治疗。按照全同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标准分类 :治疗组中,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0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例;对照组中,中度73例,重度71例。
1.2 方法 治疗组:每日用盐酸拉贝洛尔100mg+5%葡萄糖溶液(GS)500 mL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14ml+5%GS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采用左侧卧位、吸氧、解痉治疗,7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硫酸镁解痛治疗,同时吸氧,左侧卧位 .每组在入院时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每2d查1次尿常规。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作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2结果
2.1治疗后尿蛋白变化 治疗后尿蛋白变化的疗效评价标准:有效:尿蛋白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尿蛋白无变化,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尿蛋;对两组的尿蛋白治疗前后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两组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后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见表2。联合用药对控制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
2.3产后出血状况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出血量过多,容易造成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降低产妇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治疗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通过本文的比对研究以及对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血压变化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拉贝洛尔与脉络宁的联合用药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由于妊高征的病因不明,尚不能做到完全预防其发病,但若能做好以下预防措施,对预防妊高征有重要作用。首先,做好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工作。另外,注意孕妇的营养与休息。此外,妊娠期指导孕妇坚持足够的休息和保持情绪愉快,也有助于抑制妊高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M].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8,6(2):149-150.
[2]史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155-156.
[3]黄芳.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18-20.
[4]郑艾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2例监测与治疗[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1):47-49.
[5]张春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中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2):73-74.
篇9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当前许多医学院校的学生需要接受一定学时的临床见习,通过教师示范性的言传身教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和了解临床医学。在此过程中,师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教学相长”的目标能否实现。了解医学生对师生交流话题的兴趣,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有利于提高师生交流的活跃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领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我院为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定向本科生临床课程教学及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带教任务。现对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带教的2009级首都医科大学定向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师生交流中学生的兴趣话题,为临床教师的带教和加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一共45名,其中男性19例,占42.2%;女性26例,占57.8%。年龄19岁-21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生45例,占100%。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5例,占100%。生源地:大陆学生45例,占100%。类别:定向生45例,占100%。被调查对象开始在临床见习之前已经在学校里系统学习了基础的医学相关课程,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且均在同一班级学习,其临床见习带教均由我院教师进行,便于调查的组织与实施,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与代表性。
1.2数据量化方法和调查方法正式调查开始之前,调查人员先通过一对一交谈的方式,对从我院带教的2007级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中随机挑选出的5名学生进行咨询,了解其与教师交流时有兴趣向教师请教的、与医学生教学教育相关的话题,将这5名2007级学生的意见进行汇总、调整、归纳后一共获得10项话题:①基本的临床操作;②基本的理论知识;③医学学科新进展;④医学论文写作和科研思路方法;⑤研究生入学考试;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⑦求职经验;⑧医患沟通技巧;⑨医德医风;⑩医学英语。根据这10项话题作为调查指标制定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中各项指标按很没有兴趣、没兴趣、一般、有兴趣、很有兴趣的次序分别赋值1.0,2.0,3.0,4.0,5.0分,让被调查者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调查人员向2009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两轮调查,第1轮调查针对在2009级学生进行临床见习之前的情况;第2轮调查针对在2009级学生进行临床见习半年之后的情况。调查人员回收、整理问卷,交予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方法统计人员使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3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各项指标的均数、标准差、权重系数、变异系数。指标的均数=其总得分值/学生人数。标准差为各数据偏离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将某一项指标之得分值被各项指标总得分值除,其商即该项指标的权重系数[1],指标的权重系数>平均算术权重系数,反映此项指标的相对得分值较高,即学生对其兴趣评分较高,学生对其兴趣较大。变异系数=标准差/均数,变异系数反映学生对某一评价指标的感兴趣程度上的波动,越小说明学生意见协调程度越高。
2结果
2.1第1轮调查结果第1轮调查一共发出调查问卷45份,回收调查问卷45份,有效问卷45份,问卷回收率及填写问卷有效率为100%,学生积极系数为100%。指标的权重系数>平均算术权重系数(1/指标总数)时,反映此项指标的评分较高。第1轮调查中权重系数>平均算术权重系数0.10的指标有3项:基本的临床操作;基本的医学理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变异系数反映被调查者意见的一致性,变异系数越大,一致性越低;当某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0.25时,表明被调查者对该项指标意见的一致性低,分歧大[2]。第1轮调查中,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5,表明学生对每一项指标意见的一致性较高,分歧较小。
2.2第2轮调查结果第2轮调查一共发出调查问卷45份,回收调查问卷45份,有效问卷45份,问卷回收率及填写问卷有效率为100%,学生积极系数为100%。第2轮调查中权重系数>平均算术权重系数0.10的指标有4项:基本的临床操作;基本的医学理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患沟通。第2轮调查中,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5,表明学生对每一项指标意见的一致性较高,分歧较小。
篇10
关键词:临床药理学;试卷分析;试卷质量;教学思考
《临床药理学》是临床医学生的一门限选课程,以促进医药结合及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以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试卷分析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本文通过对2010级全科医学《临床药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试卷质量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本院2010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全科方向)2013—2014上学年选修《临床药理学》的学生共255人,以李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药理学》(第五版)为教材,共18学时。
(二)命题与考试
授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命题,共两套试卷,分别为A、B卷,考前由教学部随机抽取其中一套作为期末考试试卷,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题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共52题,具体题型及其对应的题量和分值分别为:单项选择20题(共40分),多项选择5题(共10分),判断题10题(共15分),名词解释4题(共10分),填空题10题(共10分),简答题2题(共10分),分析题1题(共5分)。
(三)方法阅卷
使用统一的评分标准,为避免主观因素对成绩的影响,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每位阅卷教师判一种题型,由双人核查分数。阅卷完成后,使用试卷分析软件分析分数分布、难度系数、区分度、信度系数等。使用时首先录入试卷分析的原始数据,包括班级名称、课程名称、试题编号、标准分值等,再导入学生学号,依次录入每份试卷每题的实际得分,对其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分数分布
有效试卷共255份,最高分92.0分,最低分44.0分,全距48.0分,平均分75.4分,分数段在40.0~49.0分的有2人,占0.78%;50.0~59.0分的有5人,占1.96%;60.0~69.0分的有48人,占18.82%;70.0~79.0分的有117人,占45.88%;80.0~89.0分的有82人,占32.16%;90.0~99.0分的有1人,占0.39%;优秀(≥85.0分)16人,优秀率6.3%,及格(≥60.0分)248人,及格率97.3%,247人(96.9%)成绩集中在60.0~89.0分,成绩近似正态分布。
(二)难度
难度指考生对某一试题考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它反映了试题的难易程度,用难度系数P表示,P=得分的平均分满分,P>0.7表示试题容易,0.7≥P≥0.3表示试题难度适中,P<0.3表示试题较难。经试卷分析系统分析,全卷难度系数为0.75,容易题(P>0.7)共34题,分值占68.5分,其中名词解释2题、单项选择16题、多项选择4题、判断题7题、填空题3题、简答题1题、分析题1题;难度适中的题(0.7≥P≥0.3)共15题,分值占26.5分,其中名词解释2题、单项选择3题、判断题3题、填空题6题、简答题1题;难题(P<0.3)共3题,分值占5分,其中单项选择1题、多项选择1题、填空题1题。
(三)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通过考试将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区别开来,是衡量试题鉴别考生水平差异能力的重要指标,用D表示。D≥0.30表示区分度良好,0.3>D≥0.2表示区分度适中,D<0.20表示区分度差。经试卷分析系统分析,全卷区分度为0.19,区分度较好的题(D≥0.30)共9题,分值占16分,其中单项选择2题、多项选择1题、填空题5题、简答题1题;区分度适中的题(0.3>D≥0.2)共13题,分值占29分,其中名词解释3题、单项选择1题、多项选择2题、判断题2题、填空题3题、简答题1题、分析题1题;区分度差的题(D<0.20)共30题,分值占54分,其中名词解释1题、单项选择17题、多项选择2题、判断题8题、填空题2题。
(四)信度
考试的信度是考试客观性及考试结果准确性的一种反映,试卷的信度高表明考试结果很少受随机因素影响,考分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出受试者的学业水平。本次采用Cronbach'sa信度系数,反映测验的可靠性,通常应大于0.6,经试卷分析系统分析,本次考试信度系数为0.79。
(五)各题型分析
各题型平均得分分别为:名词解释6.8分,单项选择34.4分,多项选择6.6分,判断题11.7分,填空题5.2分,简答题6.6分,分析题3.7分。各题型难度系数分别为:名词解释0.68,单项选择0.86,多项选择0.66,判断题0.78,填空题0.52,简答题0.66,分析题0.73。各题型区分度分别为:名词解释0.23,单项选择0.13,多项选择0.25,判断题0.11,填空题0.27,简答题0.31,分析题0.24。
三、讨论
(一)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本套试卷客观题与主观题所占分值比例约为1.9∶1,题量比约为2.1∶1。客观题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主观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从难度系数及区分度看,反映出的结果是学生对各章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难以对其综合分析,不能做到灵活运用,在今后的教学内容中应多增加实例,锻炼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而且要在以后的考试中适当增加主观题的题量及分值。
(二)试卷质量
本套试题切合教学大纲,试题考核内容基本覆盖各教学的重难点,与教学大纲考核要求一致。本套试卷共七类题型,考察多个知识点,考察方式多样,试卷信度系数为0.79,说明测试结果真实可靠,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全卷难度系数0.75,说明试题总体难度偏容易,其中单项选择、判断题、分析题难度系数分别为0.86、0.78、0.73,容易题较多,名词解释、多项选择、填空题、简答题难度适中。全卷区分度为0.19,说明区分度较差,不能很好的区分优秀学生及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其中单项选择和判断题的区分度分别为0.13和0.11,区分度差的题所占比例较大,简答题区分度较好。
(三)教学思考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通过试卷分析发现,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点概念及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存在忽视重点知识细节、所学知识与临床应用脱节等问题,因而有部分题目普遍回答较差,案例分析不够深入,学习方法简单、思路狭窄,缺乏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本课程属于限选课,课时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重点,兼顾大多数学生,但本次试题总体难度较简单,容易的题相对较多,尤其是单选题和判断题,区分度差,因此今后应适当减少单选题和判断题的题量及分值,增加简答题、分析题等主观题的题量及分值,切实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建议增加课时数,以便教师上课时结合临床案例深入讲解,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和临床用药思维的养成。另外,建议将每次考试中质量较高的题目保留,分门别类地纳入题库,有利于试卷的标准化建设。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试和试卷分析,教师应不断总结提高,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同时积极学习考试理论和命题技巧,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让学生明确考核目的,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做好了教学环节中的每一步,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俊.临床药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赵一衡,方进博.《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思考[J].护理研究,2013,11(27).
[3]饶敏,卢小澍,陈波,等.《预防医学》试卷质量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4).
[4]王一任,曾小敏,王乐三,等.《医学统计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改革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
[5]吴承祯,何丽华,林立群,等.试卷质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3).
[6]张文静,梁浩浩,黄翠,等.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试卷评价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