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化传播范文
时间:2024-02-18 17:5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文化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报纸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东盟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传统媒体涉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自2000年起,广西日报社就与越南的一些报社建立了合作关系。2004年1月《广西日报》重点推出了《对接东盟》专版,主要报道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把广西的风土人情、经济建设等内容传播到东盟国家;另一方面向国内受众介绍东盟国家的异域风情和经济发展情况,以文化交流带动中国—东盟的互相进步、共同发展。在广西日报的系列报道后,东盟国家对广西及中国的礼仪、民俗甚至餐饮休闲文化传播到了东盟各个国家。成功的双向沟通使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二)电视台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4年起,广西电视台确立了“把广西电视台打造成有国际影响的区域性媒体”[2]的目标,准确定位对东盟十国的国际传播战略,效果显著。2010年,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通过长城卫星向东盟国家播出,国际频道这一平台给广西对东盟国家的跨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广西电视台一直致力在东盟国家传播中国、传播广西好形象和优秀文化,广西电视台掌握了要以传统文化塑造国家美好形象这一要旨,以此来吸引东盟国家受众的注意力,在提升自身传播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广西媒体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三)广播电台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自2005年9月,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与东盟国家对外宣传的合作交流,与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台、电台、传媒集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广西对外广播电合,建立了北部湾之声——采用英语、泰语、越南语、普通话和广东话5种语言播出,北部湾之声调频覆盖中国广西北海、钦州等地,还有东兴、水口等口岸,短波SW5050、9820可覆盖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及泰国东南部地区,覆盖人口超过1亿。[3]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在对东盟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使东盟国家受众成了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最便捷的媒体来感受广西及中国文化魅力带给他们的精神文化大餐。广西的传统媒体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上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对东盟跨文化传播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二、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
新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的新的媒体形态。可以说,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及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媒体交流合作的领域,为广西与东盟进一步合作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舆论环境及和谐的文化环境。
(一)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微信
2013年在广西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就充分合理的利用新媒体输出信息和文化,效果显著。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组委会开通了命名为“CAEXPO”的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具有很多丰富、实用的服务功能。例如,博览会资讯、博览会微博、客服热线、导航位置及附近美食等服务功能,为社会各界及时全面了解博览会的权威新闻信息提供最便捷的渠道。受众可以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官方微信,及时了解博览会举办活动的情况,也能通过“关键词回复”这一功能获取自助查询服务信息。通过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和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中国—东盟博览会主办方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强了与受众的信息共享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受众的参与博览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北部湾在线”新媒体
“北部湾在线”新媒体对东盟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点新闻网站,该网站通过整合广西当地的广播与电视的多媒体资源,制作出丰富的、面向东盟的多媒体节目,实现在广播、互联网和手机跨平台多媒体信息,开创了跨地区、跨行业、跨终端的立体化传播业务,构建境外宣传的新格局,全面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的需要。虽然广西新媒体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传播渠道,并提升了其跨文化传播能力。但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在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东盟每个国家与中国的具体文化差异及认同;广西东盟国家小语种新闻人才的流失,不能更好地融合东盟各国的民俗、语言风格,有效地进行沟通等。
三、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传播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范围和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广西新媒体要想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就需要以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开展对东盟国家信息传播的工作。
(一)加深东盟各国受众定位及心理研究
东盟国家的受众喜欢看什么,需要了解什么,他们的阅读有什么样的习惯?了解和分析这些需求、习惯,是广西对东盟跨文化传播的基点。[4]针对东盟国家庞大和复杂的受众群体、各国民俗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的实际现状,广西新媒体应该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加强对受众的定位分析和研究,并据此制定相应对策,设定传播目标和议题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广西各类跨文化传播平台
广西有很多和东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优秀的、成熟的平台,如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戏剧周等文化交流会议或演出。以中国—东盟音乐周为例,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和无界性为消除音乐文化差异提供了便利,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减轻乃至消除彼此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知差异,以及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可以说,新媒体提供了一个以弱化不同音乐文化间的差异为功能之一的多元化音乐交流平台。[5]
(三)创新适用于东盟国家受众的新媒体应用平台
尽管在文化上广西与东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但在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上却是相通的,所有受众都喜爱使用方便、快捷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可以在广西对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中使用扫一扫、摇一摇等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东盟国家受众的吸引力,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传播效果。同时可以在跨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手机Flas、PPT展示等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使东盟各国受众轻松、深刻记忆他们感兴趣的跨文化传播信息文本。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新媒体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有力保障 必经之路
当代传播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真正对旧有传播形式形成了巨大挑战的是新兴数字媒体。借助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走向了数字化。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性
1.新媒体的界定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它们依托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备受关注的新媒体主要包括门户网站、虚拟社区、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博客、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楼宇视屏等。
2.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新媒体的“新”,其实就是它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海量性”、“时效性”、“多媒体”、“超文本”、“全球化”、“移动性”等显而易见的特征外,还有新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交互性、异步性以及新媒体新的传播效力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性。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1.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形态多样性、传承神秘性、认同全族性等特征。
2.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古代的国家使节互访、互市贸易、战争掠夺;近现代主要以印刷、电子媒介作为中介传播,同时各民族的节会活动也是传播的一个重要介质。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政府宣传性、民族性和多样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等传播特性。
(三)新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在联系
1.新媒体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
民族文化传承是一种纵向传播,因此其传承需要媒介。新媒体一出世就拥有许多传播上的优势。媒介技术的进步势必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进步。“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即是“文化遗产数字化”。
现有文物保护手段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征集、整理、收藏、研究、出版或演出。由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加工、处理、存储、提炼、展示和传播的能力严重不足,少数民族文化文物往往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造成了保护与利用的脱节。这远远不能适应文物大规模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同时也为该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提供无限潜能。
采用数字化抢救、保存少数民族文化有大量优点。一是“原汁原味”。图、文、声音、动作并茂,真实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其效果是传统记录方式不可比拟的。二是可以迅速复制、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成本低廉,易于保存。
2.新媒体是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
新胜旧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同样是文化发展之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之道在于数字化,这是由少数民族文化属性和新媒体传播特性所决定的。
(1) 新媒体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高时效性
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或多或少会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在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后,凭借互联网几乎可以瞬间将数字化后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传达到各用户,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借助新媒体,世人不用亲探少数民族聚居地也能随时随地感受其文化的独特魅力。
(2)新媒体实现着少数民族文化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迁移。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具有强烈民族性和地域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少数民族文化大范围传递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小众的少数民族文化借助新媒体实现了向全国甚至全球的迁移,它把自己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影响着世人,相应地,新媒体也将其它文化的精彩带入少数民族地区,将当地人从过去封闭的文化观念带入一个开放性的文化视野中。
(3)新媒体实现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向个人性和多元性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特点出现了新变化。各民族除了政府主导的官方宣传外,还出现了民间人士自发利用网络进行的本民族文化宣传。他们主要以旅游网站和网络社区为平台,有的人还开设了自己的民族网站,他们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云南出现了以专门传播当地少数民族为己任的职业传播人”,他们自己出资开设网站,义务传播本民族或民族地区的文化。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变得多元化。即时通讯、网络社区、博客、播客、数字电视、数字音乐、数字游戏等新兴事物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大众面前,它们把大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联系到了一起。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少数民族文化能即时地以图文并茂、声像合一、寓传于乐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传播和交流,同时得到发展。
3.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相互的,外来强势文化传入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不小压力。与传统媒体相比,借助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活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冲击更为明显,少数民族语言艺术、礼仪习俗、价值观念等都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及其歌谣舞蹈等逐渐衰落。少数民族旅游区中,虽然随处可见展现本民族文化的建筑、用具、服饰和风俗活动等,但这些东西大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呈现,而是基于商业利益的刻意夸示甚至扭曲,内在的民族本色已经所剩无几。这些现象表明,少数民族共同心理认同正在消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且呈加速度态势。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有消亡的危险。只有积极回应,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积极进行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
如今,新兴数字媒体成了时代的弄潮儿。而文化的表达、传播必须有工具和载体,因此文化的进步也就通过表达、传播其的工具和载体的进步而表现出来。新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社会扩张力和推动力,这为传承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既不能忽视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也不能否认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播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新媒体不仅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力保障,还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
篇3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传播力;影响;提升
就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态势来看,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传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且让文化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文化的多元化有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的革新与发展[1]。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其在文化传播中所表现出的影响力,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方式,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媒体表现形态,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媒体表现形式有触摸媒体、手机新闻以及数字杂志等,同传统的媒体形式,例如电视、报纸、广播等相比,其优势非常明显。新媒体让文化在传播中突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种种限制,让文化渗透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与传播,其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让文化信息的获取更加及时,供全人类进行交流,让地球村的设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虚构。
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文化传播体系,单从对社会信息的影响而言,新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无疑是非常大的,其有效的推动了当下文化传播平台的发展和转变传统传播的方式[2]。在我国古代,那时候的文化传播通常就是奔走相告、口口相传的方式,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投入使用,人们便能做到足不出户也可知晓天下事,这不仅改变了很多传统文化传播的样式,而且也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在时空上的限制,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文化传播原有的模式。由于在新媒体上具有匿名的特性,所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便脱离了身份的限制,更愿意将内心真实想法表露在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上,提升了信息的交流性与互动性,让文化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在古代,文化传播的速度比较慢,传播的范围也比较窄,而这些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新媒体出现之后统统被打破,使得文化传播更多了共享性。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步提升,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放大,越来越多丰富多元的思想文化透过新媒体被传送到我们眼中的同时,也将我国独特的文化向世界各地进行传播,有效地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文化的传播、交融与多元化发展。此外,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多数为图文结合,这也让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不同文化,同时,新媒体的页面有着良好的交互性与便捷的操作性,它让人们在彼此交流的同时促进了文化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文化变得更加便捷化、速食化与碎片化。
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不仅起到了媒介作用,其自身也在逐步丰富文化内容,紧跟时代脚步。在新媒体的推动之下,曾经那些古老的传统文化也重新焕发了生命力,例如一些传统的文化表演艺术,现在的年轻一代对其越来越不感兴趣,但是在新媒体的有效改良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3D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光影技术与之进行有效结合,以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重回大众的视野中,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所以说,现如今的文化传播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和参与性。
三、提升新媒体文化传播力的策略
在当今国际社会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文化产业自然也不例外,各国的文化产业正逐渐向规模化发展,例如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娱乐业,美国的电影业等等,都已成为各自国家的代表性产业[3]。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还远远不够,且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配置不足、发展导向性不够、建设重复度过高等等,都急需我们着手进行解决。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崛起,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产生良好的杠杆效应,通过科学合理、高校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通过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力度,逐步研发和引用新媒体技术,才能够提高文化的传播力。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在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下,审美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新媒体技术,去更好地适应当下人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文化得以快速高效地传播开来。正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科学技术运用到文化传媒当中,让新媒体技术时刻保持更新,才能不间断地丰富文化内容。因此,在新媒体科技的研究方面,国家要给予更大力度的资金扶持。
对新媒体进行科学配置,使新媒体资源分配更加合理。随着新媒体的智能化,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城市的精神气质发生了转变,而且也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愈发职能化。通过对新媒体科学合理地运用,不但可以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能够节省文化产业的运作成本,更好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让社会资源达到完善和整合。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力与产业体制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在文化经济产业的道路上逐步探索,其发展形势较为良好,然而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管是南方与北方、内陆与沿海,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贫富差距,这也直接导致了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失衡,所以,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平衡,将文化产业链扩大,积极创新文化产业的生产、宣传、营销和传播等策略,全面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时刻保持时代代表性的文化观。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国家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无时无刻都对其民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且引领着不同领域的发展。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新媒体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有效传播,打造极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观。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沉淀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文化,所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向世界传播文化时,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我们极富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观[4]。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是目前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对文化的传播能与影响都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且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容,为社会大众的文化传播提供了活力与动力,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增添了竞争力与凝聚力。现如今,随着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手段急速扩张与发展,我们更应该对新媒体进行灵活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向更多地区传播开来,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孙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2012(01):46-48.
[2]卢广婧璇.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方法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 (12):333.
篇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呈现一种日新月异的态势,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信息在全球范围的传递成为一种相当容易的事情。但是同时也对我们的受众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针对我国的文化价值输出,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受众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鉴别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
关键词:新媒体;跨文化;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是个舶来品,这个词本身也是由“素养”(literacy)一词延伸出来的。根据美国《韦氏英语词典》中的对“素养”(literacy)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意思应为“读写能力的高低状态”(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literate),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得知,“媒介素养”的意思就应该为对“媒体信息的读写能力”,现在我们所指的“媒介素养”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采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1]
当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英国学者提出来的时候,目的并非我们今天所只晓得其内涵,而是为了保护当时其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保护当时的英国传统文化不受当时以电影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侵蚀。
(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成长壮大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它的意思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针对媒介素养的内容进行教育,以提高人们使用、理解、运用传播媒介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很多学者认为媒体是一种“文化病毒”(cultural disease),文化一经由商业媒体传播,就会变质,破坏了高雅文化,换乱了语言结构,滋长了低俗文化及娱乐活动[2]。所以,一些学者发起了抵制媒介文化的活动,当时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也是通过教育的目的来教育学生抵制大众传媒的,这也与我们今天所知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是相悖的。
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我国学者张开认为应该是针对每一个公民,其观点有三。第一,媒介素养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目前除了极少数的媒介从业人员接受过一些新闻和传媒方面的专业教育外,几乎没有人接受过这样的教育;第二,媒介素养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不完全与一个人受教育背景成正比;第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相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也产生影响。
二、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景。在最一般的情况下,当一个文化的成员发出信息为另一个文化的成员所接受,跨文化交流就产生了。它的重要和独特之处在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经历和假定的差异,都会使交流异常艰难,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跨文化交流并非人类的一项新尝试,自人类形成部落群体而开始人类文明之日,当某一部落的人们遇到另一部落的人,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时,跨文化交流便随之发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荐,跨文化传播正在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有着加速的趋势,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各种文化的交流更加广泛,接触的方面已经扩展到政治、经历、科学、教育等各个方面,而这种多方面的接触,大部分都是通过媒介传播所进行的,所以可以认定,我们正在一个通过媒介来完成跨文化传播的这样一个时代中生存,并且越来越不能离开这样的媒介和传播而存在。
而现如今,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场所”恰恰就是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互联网。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8600万人[3],也就说明,能够切身参与到这种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人数已经占到了中国人口总数的近30%。这些互联网使用者能更快的接触到跨文化传播的产品,这也就说明了跨文化传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
新的技术通过促进人类社会运作的两个领域——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发展加速了国际交往。运输系统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人的流动性,通讯卫星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提高促进了互联网的扩张,这都进一步加快了文化的交流与跨文化的传播。
在互联网上关注度持续走高的热播美剧,在国内各大电视台都可以随处看到的韩剧,还有一只备受欢迎的日本动漫,好莱坞的大片,还有各式各样的西方文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国内的青年一代。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新媒体自身的特点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形成的传播环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它的出现是对传统传播环境的一种颠覆。传统的传播是一种多的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传播范围更广、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同时交互性传播成为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无疑使新媒体在广大的受众群众更受到热捧,特别是其交互性的传播特点更是为广大受众所热衷。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这个概念的传播和普及也更容易成为现实并且开展下去。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特点
根据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有97.9%使用宽带,即目前有3.46亿网民使用宽带上网,占整体网民的90.1%,年增长7598万用户;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的使用正在程扩大趋势,同时数据也显示出新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叠加的状态,也就是说使用手机作为互联网接入的受众绝大部分也在同时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
而根据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低龄网民占比在上升,10岁以下网民群体增至1.1%;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长超过整体网民增速,目前占到网民整体的8.8%,年增幅3.4个百分点;2009年学生网民的数量所占的比例为28.8%,比2008年的33.2%略有下降;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681万,占整体网民的27.8%。同比增长26.3%[4]。
从以上这几项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新媒体使用者中,学生使用者在2009年中虽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依然是排在第一位,同时,低龄使用者和农村使用者有所增长。这些都无形中在提醒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媒介使用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三)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新媒体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已经呈几何倍数在增长。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信息的海量生产同时带来了信息的良莠不齐。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基本属于单信道的“处理器”,这就使我们在这样一个海量信息的环境下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需要的信息找不到,但是又被成千上万的信息包围着不知道如何是好。而这又提醒着我们,对于受众媒介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是有待提高的,这又迫使我们更要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设。
四、跨文化传播与媒介素养教育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概念被提出来到今天,已经过去有70多个春秋,国内外学者始终对它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跨文化传播的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被放到一个更具体的区域中加以研究。因为在现实的传播环境中,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我们切身的感受到了一些信息上的冲突、霸权、误读等现象[5]。
欧美国家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输出着自己的文化产品。据统计,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是美国制造,世界上有些国家的绝大部分电视节目被美国制造占据着,而美国价值观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全世界的人们。大家通过美国制造的各种电影和电视节目看到美国丰富多彩的生活,然后无形之中对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了向往,于是丢掉自身的东西而去模仿,于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就这样在渐渐失去自己本身的特有的东西。这也违背了跨文化交流中各种文化互相共存的基本原则。无论是通过媒介接受国外文化、传播本土文化,都需要一种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这样才会使得媒介真正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五、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在现在这种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带来的不仅仅是其他文化实体的精华,一些糟粕也伴随着传播的进行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就需要我们的受众有更强的信息筛选和信息价值分辨能力来分辨信息的良莠。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虽然被广泛的讨论,但是依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来进行,而在这样一个世界大环境下,进行这样的教育又显得非常紧迫,这就需要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通力合作。
(一)政府部门的重视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首要条件。因为政府部门把持着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同时,政府部门具有行政命令以及允许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的权力,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6]。
(二)媒体机构的积极参与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有力保证。因为媒体具有最重要的向广大受众信息的渠道,也是最容易使信息更广泛的到达社会各个层面的一个传播途径,所以媒介的参与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
(三)教育部门是最好的媒介素养教育场所。根据前文互联网使用报告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很大一部分依然是学生,而年轻人在学校接受教育正式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期进行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可以更容易的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分析的能力。同时,各院校拥有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最为便利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场所。
六、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外来的信息更容易被获取,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受众的接受信息的能力、分辨信息的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虽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已经起步,但仍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将媒介素养教育真正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5-37.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35.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1.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1.
篇5
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利用新媒体环境能够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对促进民族文化大融合和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技术应用不足
新媒体环境中,不同的信息资源丰富,文化传播途径多、传播速率快,同时由于互联网的使用人数较多,因而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高效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文化传播的认识相对比较落后,仍是采用传统的媒体渠道,传播形式单一。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中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不足,仍旧是通过传统的纸媒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的新式进行文化传播和艺术宣传,部分是通过广播和电台节目进行文化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新媒体等资源未充分利用,故而造成与受众的互动性减弱。
(二)品牌意识不强
我国幅员辽阔,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地域、文化和思想意识上存在较大差异,因为文化内涵和形式也上也不同。不同民族文化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意识的树立文化品牌意识,造成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缺乏特色。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的文化因素较多,人们在面对巨大的信息资源时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文化产品,因而民族文化在传播中需要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增加不同受众群体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新性缺乏
不同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丰富,不论是戏曲、歌舞、文字、语言还是风俗习惯等均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这些文化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快餐”文化观念的误导,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缺乏沉淀和创意,特色文化打造中过于急于求成。新媒w环境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便利,但是在信息“大爆炸”中,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创新度不够,产品创意不足,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不足。
二、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问题解决对策
(一)丰富文化传播的形式
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中应该积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特色,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传播不能局限于传统媒体形式,要与现代互联网技术融合,促使文化传播的受众和传播者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例如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通过不同的官方平台进行文化活动的宣传,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促进受众与文化活动主办方形成一种沟通和互动。另外,多媒体环境中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活动对不同的文化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包括少数民族歌舞、节日等。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通过传统的纸媒如图书、报刊等宣传,有效性和实效性有限,但是通过新媒体环境,利用不同网络平台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内容,能够促使文化多元性发展。
(二)打造特有的文化品牌
新媒体环境中,不同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文化传播和宣传提供技术基础,但是在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与现代技术融合,通过不同的文化产品生产打造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新媒体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时代下新兴的媒体技术,主要技术支持和应用基础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在其前提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可以与不同的网站、微博、微信、博客和各种手机APP合作,将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在各种新媒体传播营销平台展现,扩大文化宣传的受众范围。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对文化品牌塑造和宣传具有重要作用,可使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服务项有效增加。
(三)内容创新及发展
文化传播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同时在文化市场中,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多样,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人文意趣浓厚,但是在文化产品竞争中需要不断创新与改革,促进文化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需要发掘不同的文化内容,实现文化产品之间的融合,促进文化发展动力和潜力提升。例如少数民族在服饰、饮食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打造少数民族服装品牌和饮食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的旅游业等服务业结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不同的网站平台做好积极宣传工作。另外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和内容等可以在形式上予以创新和发展,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受众互动,以抽奖和活动体验形式吸引人们的文化兴趣。
三、结语
篇6
摘 要 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分析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必要性、特征以及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一)加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速度
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时效性、多样性、超媒体性和跨时空性等特点,因此,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向全世界传递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信息。
(二)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利用
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可利用局域网、网络、无线、4G和卫星等方式,运用微信、微博、计算机、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短信、数字广播、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手机输出终端等,为客户提供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各种信息,因此,多样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能够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利用。
(三)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受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冲击和社会经济市场化等因素影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媒体拥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存储于网络的资料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共享,让使用者极为方便的进行检索和学习利用,因此,新媒体能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特征
相比于电视、广播、杂志、报刊等单一形式的传统媒体,新媒体是基于传统意义的媒体上,对要传播的信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开发、创意和加工,包含移动电视流媒体、多点触摸媒体技术、重力感应技术等形式,具有如下特征:
(一)时效性强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能打破时空间的限制,让信息快速全范围的传播,同时,新媒体信息制作比较简单,不需要非常繁杂的排版和剪辑等,而随着我国宽带和移动互联网的告诉发展,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正飞速提升,据宽带发展联盟今日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进行网页浏览的平均首屏呈现时间为2.31秒,网络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达3.71Mbit/s(兆比特每秒)。与2013年下半年报告的数据相比,一季度我国网络平均可用下载速率提速5.1%,平均视频下载速率提升幅度达21.5%。因此,大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资讯,极大的提升了信息的时效性。
(二)互动参与性足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摆脱了传统媒体中受众的被动状态,受众可随时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评论,促进传播媒介和受众间的交流互动。如广西壮族“三月三”等节庆活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群众可通过手机拍摄活动照片,并到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几乎是图片直播形式病毒式传播于互联网中,极为容易被各大电视网、互联网、新闻网头条等报道,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调查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其中微博用户数量高达2.9亿,微信用户数量高达6亿。新媒体用户数量的增加,极大的改善了我国的传播环境,增加了受众的主动及与互动性,逐步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人性化。
三、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策略
(一)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网络平台的建设
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长远发展考虑,需加紧网络宣传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政府可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少数民族的民族村寨进行考察调研,并通过拍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纪录片、传统民俗体育视频和照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通过新媒体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改进网络平台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深入拓展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精髓,宣传要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强化和各大主流媒体合作,推动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网站间的合作,并充分利用民间传播力量,多渠道多样式的进行传播。
(二)尝试体验式传播,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
要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元素的创意传播途径,基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网络平台,细分传播内容,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建立专题性报道,如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饮食、服饰、体育等内容,从而提升阅读者的兴趣。同时,可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网络游戏,比如将少数民族当地的民间体育故事设计成游戏,让玩家通过角色扮演,在通关游戏中了解当地民间故事的情节、任务、民俗、体育文化等,还可通过与当地旅游部门合作,在门户网站推出网络旅游电子地图,将少数民族的特色村寨、风景名胜、传统体育项目等展示给大众,并举行相关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展示给游人,让大家自主的摄影、录像等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广泛的传播。
四、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并非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媒体、社会、个人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利用新媒体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王学军,高大千.新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4).
篇7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进入21世纪,“新媒体”成为传播领域的流行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悄然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拓展了人们的视听新领域。新媒体中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为文化领域带来更多机遇与变革,创新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构建了新的传媒秩序。随着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则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能便捷、高效、安全地获取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传播渠道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服务,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多元化、深层次、全方位的传播模式发展。
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能提高中国文化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形式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977项之多,其中少数民族有676项,汉族有301项,在这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蕴含宝贵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按照其历史发展及其运动的主体功能,可划分为三大类:技击类传统体育运动,如武术、举重、摔跤、田径、射术项目等;民俗娱乐类传统体育运动,如球戏、舞戏、舟戏、空竹、棋戏等;保健养生类传统体育运动,如导引、太极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意义,例如中国武术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因其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淳朴的内容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大众群体广泛练习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体育和体育文化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源于人们征服世界的渴望和具体实践,必然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和竞技性的特点,如摔跤、赛马、赛龙舟、舞狮、散打、武术等民间体育项目,都呈现出激烈的对抗形态,在对抗中切磋一流技艺,取长补短,交流感情,决出胜负,将比赛场上的运动员和场下的观众融为一体,提高了互动的氛围,最终实现竞赛的和谐统一。在中国古代社会,竞技体育还是人们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方式,源远流长的体育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更是以体育新闻为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传统体育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借助现代竞技技巧,百花齐放,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比赛规则。以对中国最具规模和最有影响力的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这一届奥运会有28个大的竞赛项目,其中不少比赛项目都与中国传统竞技体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武术成为该届夏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在万众瞩目下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强化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认同感。
再则,中国传统体育竞技总是与节庆联系在一起,如每年端午节各地都要举办龙舟大赛,九九重阳节举行登山活动,春节庙会上举办花样繁多的体育娱乐活动,还有定期举办的武术节、太极文化节、文化庆典活动、拜祖大典,以及近年来在全国城乡兴起的广场舞,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广场舞大赛,使民间体育与传统节日结合得更加紧密,丰富了节日文化和体育文化,推动了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了儒、道、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儒文化中的伦理、包容、和谐的特性融入传统体育文化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传统体育项目中独特的礼仪规范;道家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使传统体育运动借鉴自然界的万物生灵的和谐之理,使人体的养生保健理念遵从自然的发展;佛教中的结缘、感悟、信仰等理念深刻影响了传统体育项目的理念,使少林武术形成了独特的少林功法和套路,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习武爱好者争相学习。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其中的“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知行合体”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众多文化中形成具有自己显著的、鲜明的、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
二、新媒体拓宽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领域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12月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7.6%和38.7%,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0.1%,电脑端向手机端迁移趋势明显;中国网站总数为423万个,中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64亿,较2014年底增加4546万,增长率为8.8%,网络新闻已经成为即时通信和搜索引擎之外的第三大互联网应用。显而易见,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越发稳固,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用户从手机、电脑上看电视、看报纸、点播和下载节目变得轻而易举。新媒体将传统媒体和信息技术巧妙结合,形成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微信、微博、数字电视等,加强了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一)新媒体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的传播手段使体育新闻更便捷地在第一时间走进公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满足人们对体育赛事、体育新闻的渴求。2014年3月21日,作为国家级搜索平台――“中国搜索”上线开通,自2013年10月起,中国搜索开始筹建,首批推出新闻、报刊、网页、图片、视频、地图、网址导航七大类综合搜索服务,以及国情、社科、理论、法规、时政、地方、国际、体育、财经等16个垂直频道和“中国新闻”等移动客户端产品和服务。在这里,体育新闻占有重要的位置。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等传统媒体兴建的新闻网站,新浪、搜狐、百度等国内知名网站,各省市区委党报、都市报创办的手机报、APP、微信、移动终端都无一例外地把体育报道放在重要地位,同时也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拓宽了领域。
(二)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体育报道的垄断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的体育报道尤其是奥林匹克等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报道,往往会由一家或数家实力雄厚的电视台出巨资买断转播权,播什么、不播什么都由其说了算,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受时间空间和媒体经营等因素制约,播出的内容十分有限,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无论传播媒体的平台与介质如何变化,媒体的生存法则还是内容为王,所以,为受众提供好的内容是媒体不变的责任[2]。新媒体出现后,进入每个人都是编辑、记者,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信息的新时代。在体育比赛和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现场,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视所听编成文字、声音和图像向场外发送,再通过层层转发,把信息传播到各个角落,一家或几家传统媒体垄断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局面再也不可能出现了,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公众。
(三)新媒体改变和优化了受众结构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1.4%、23.8%;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通过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网民大军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构成并优化了网络受众结构。在数量庞大的网民中,青年人是新媒体重要的用户群体,新媒体给青年人提供了独特的审视视角和多样的展示平台,新媒体的发展成为影响和树立青年人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新载体,而青年人个性鲜明的特点更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也为新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和问题的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充满活力,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四)新媒体的共享性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博客日记、微信等形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体验、观点等,加强传统体育文化在人际间的传播。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目的从过去的单一信息传递向自我参与、相互交流的目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大众传播中,使受众群体主动性增强。利用新媒体的这个特点,可以拯救、保护、发展濒危的传统体育项目,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非常高的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但是由于人们的参与度不高,在大众中缺乏认知度,例如朝鲜族的跳板、瑶族的打陀螺、布朗族的藤球等。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使有“可读性、唯一性、接地气”特点的文化信息在人与人之间共享,打破“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使传统体育项目以多样的形式得以传承。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发挥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技术形式多样,在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表现形式,提升体育运动项目传媒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新媒体的传播现已成为人们接收社会讯息的重要生活方式,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单一地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来了解信息,体育爱好者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络中的微博、微信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自拍的图片、视频、声音,记录自己的所想所感,形成一则“体育微新闻”,通过网络链接,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意见。利用新媒体的个性化特点,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媒介即时传统体育项目的赛事,让人们即时、快捷地观看和了解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过程。通过手机电视的形式让人们不再受直播时间的限制,把相关视频下载后,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并能选择“暂停、重播、选放”相关视频,并且根据个人喜好保存相关传统体育项目的视频。利用微信中的公众号传播体育权威人士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化文章,结合体育官方部门设置的公众号,发表权威的体育新闻,提高网友们的关注程度,达到传统体育文化在大众群体中广泛传播的目的。
(二)利用新媒体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体育新闻传播的是体育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关注体育新闻的群体具有以中青年为主的特点。竞技体育赛事是体育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展现运动员高强的竞技体能、坚韧的心理素质、精湛的运动技能为主,其激烈的对抗性、比赛结果的悬念性能吸引青年人的持续关注,符合年轻人的心理特点。由于竞技体育赛事的特点符合中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必然决定了其受众群体以中青年人为主体。中青年人对竞技体育新闻报道尤其喜好,体育新闻媒体突出竞技体育报道,也是为了满足这一受众群体的需求。而新媒体受众群体更是以中青年为主体,二者的有机结合,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样可借助新媒体强大的传播优势,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三)利用新媒体全方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常丰富,有着很高的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但由于传播范围小,造成人们的参与度和认知度不高。因此,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利用其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图像、音频、视频、即时传播、互联互动等优势,为青年受众群体所喜闻乐见。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传统体育活动的传媒视听效果,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充分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中去,让人们体会传统体育文化给其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提升个人的文化精神。
(四)利用新媒体加强公众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博客日记、微信群聊等形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体验、观点等,使每个人共享信息和体验,同时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有利于加强传统体育文化的人际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多渠道传播的特点,关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艺术性、民俗性、观赏性、娱乐性等特性,依据现代大众群体文化娱乐需求,科学地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新媒体传播媒介即时传统体育项目的赛事,让人们即时观看和了解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过程,搭建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平台,扩展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与交流,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大众群体间的认知度,带动人人自觉参与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去。让传统体育文化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去,使每个人都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构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模式,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国际上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汤立许.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1.
[2]陈颢天.多屏化信息时代如何构建纸媒的良性生态体系[J].新闻爱好者,2015(9):72.
篇8
一、新兴媒体环境凸显了电视国际传播内容的重要性
新兴媒体的发展为电视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研究总监大卫・波尔特拉克在2013年底的一次演讲中所说,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极大拓展了电视台的节目分发渠道和内容增值空间,电视正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同样,新兴媒体及其相关技术也为电视国际传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长期以来,地理空间距离是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限制着国际传播的发展。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让观众获取国际新闻的途径更为便捷,全球化的媒介环境也推动了新闻的传播和消费,尤其是跨国新闻的流动。也可以说,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数字地面电视、IPTV和互联网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全球性网络体系,传播效率大为提升,电视节目可以较为容易地触达境外观众。
传统电视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落地”,即进入目标国的有线、卫星、地面等电视播出系统。在传统电视国际传播的落地模式下,一个频道要在目标国落地,需要寻求当地运营商的合作,在一些国家还需要当地政府的审批,手续繁琐,成本高昂。而在新兴媒体落地模式下,传统电视台可以自主完成针对特定观众的传播,成本低,效率高。与此同时,“搜索式看电视”和“口碑式选节目”逐渐成为主流,电视国际传播要积极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在提升内容的针对性和跨文化传播技巧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提升频道、节目的品牌知名度,并强化内容搜索与收看的便捷性。
在观众的主动性特征日益凸显的情况下,电视节目的内容成为实现国际传播目标的关键所在。电视节目大致可以分为新闻、体育、娱乐、影视剧和纪实类等类型,其中影视剧是跨文化属性最为显著的类型。与此同时,影视剧在国际传播中的竞争压力也非常显著,成为一个国家影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北京大学关世杰教授认为,信息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在全球市场经济中形成了规模生产的文化产品会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种文化的文化产品的客户越多,产品销售量就越大,竞争力就越高。反之,形不成规模生产的文化产品的生存空间就受到挤压或被淘汰出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产品商业化的形势下,文化产品出口多,自然会使其文化得到传播和弘扬。这加剧了全球文化发展的马太效应。①因此,在新兴媒体环境中,影视剧(或称影视产品)的重要性得到了高度关注,其跨文化传播的水平成为影响国际传播效果的关键要素。
二、跨文化维度下电视国际传播的特点
在新兴媒体环境中,电视国际传播的竞争更为激烈,其中,影视节目的竞争具有显著的市场特征。当前,西方国家凭借新兴媒体领域的先发优势,通过本土化、国际化等方式来提升影视产品的跨文化水平,在电视国际传播领域依然处于强势地位。
1.在内容制作领域,西方国家针对新兴媒介领域加大了影视节目制作的力度。根据IHS市场研究公司在2016年10月的《2016年世界电视节目生产报告》,在2013年到2015年期间,主要媒体公司在全球网络视频和视频点播业务领域的年度节目制作支出成倍增长,其中亚马逊公司在节目制作方面的投资从2013年的12.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6.7亿美元,其中奈飞公司从2013年的25.3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9.1|美元。在美国传统电视领域,只有迪斯尼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制作投资超过了奈飞公司和亚马逊公司。就全球而言,美国电视节目制作投资在全球电视节目制作投资总额中占到了三分之一,开路电视、付费电视以及网络电视的节目制作投资之和约为430亿美元。英国为107亿美元,日本为98亿美元,中国为84亿美元,德国为73亿美元,法国为66亿美元。②
2.在传播策略方面,本土化是减少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的重要策略。美国奈飞公司在国际传播中非常注重本土化,而且采取标准化的模式:即与目标国的主要付费电视运营商或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采用本土化风格和语言的界面,播出一定本土比例的节目内容,使用本土语言配音或字幕。2016年1月,奈飞公司开始进入波兰市场。2016年9月,奈飞公司按照本土化模式升级了业务,并将其称之为“真正的波兰服务”。奈飞公司与波兰T-Mobile签署了合作协议,奈飞订户可以通过T-Mobile账号付费。奈飞公司在波兰的网络电视业务采用完全本土化的用户界面,在播出的节目内容中,80%使用波兰语配音或加上波兰语字幕。2016年1月,奈飞公司开始在土耳其提供网络电视业务。2016年9月,奈飞公司对业务进行了本土化升级改造,致力于将其打造为“真正的土耳其服务”。奈飞公司播出大量的土耳其电影和电视剧,并对奈飞公司制作的知名影视剧配上土耳其语发音或字幕。在服务方面,奈飞公司在用户界面上使用土耳其语,用户可以使用土耳其货币支付费用。
3.在市场格局方面,美国仍然占据绝对的优势。根据欧洲视听实验室在2016年7月的研究报告,美国电视频道在欧洲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该实验室排列出了欧洲地区前13家经营电视频道的媒体集团,其中有9家来自美国,包括21世纪福克斯公司、AMC电视网、探索传播集团、全国广播公司环球公司、思科瑞珀斯电视网、索尼公司、时代华纳集团、维亚康姆集团和沃尔特迪斯尼集团。欧洲视听实验室在报告中分析了欧洲与美国电影在欧洲视频点播平台以及电影院的市场表现,认为欧洲电影在两个领域中都不及美国。在视频点播领域,欧洲电影平均进入2.8个欧洲国家,而美国电影平均进入了6.8个欧洲国家;欧洲合拍电影表现稍好,平均进入了3.6个欧洲国家。另外,80%的欧洲电影最多在3个欧洲国家的视频点播平台播放,而80%的美国电影进入了11个欧洲国家的视频点播平台。就影院放映而言,欧洲电影平均进入了2.6个欧洲国家的影院,而美国电影平均进入了9.7个欧洲国家的影院。③
三、中国电视国际传播的特点
1.中国电视国际传播整体趋于优化和上升态势。中国电视国际传播积极在海外构建一个节目采访、制作、传输和播出体系,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在影视产品出口方面,总体规模也呈上升趋势。2013年,全国电视节目出口约为6066万美元,2014年约为7710万元,2015年约为1.14亿美元。另外,中国电影在2015年海外综合收益为4.2亿美元。
2.影视节目的本土化语言译制日趋规范和普及。节目译制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也是电视国际传播取得实效的基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2012年开始在非洲实施了“中非影视合作工程”,截至2016年10月,已完成了7种语言5000集影视作品的译制工作,并已与非洲45个国家的57家主流媒体签订了87个合作协议。2014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策划实施了“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其中包括“中国影视剧对象国本土化语言译配项目”,截至2016年10月,已完成了近60部影视作品的近20种语言的译制配音工作,并在越南、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播出。阿拉伯语《父母爱情》于2016年2月在埃及播出,收视率达到了3.8%,创下当地境外影视剧播出的收视纪录。2016年,蒙古国主流电视台播出了喀尔喀语版《北京青年》《平凡的世界》后,其主题曲成为当地热播歌曲。
3.中国电视国际传播积极探索和实施本土化播出策略。中国广播影视机构在推进传统电视频道海外落地播出之外,积极探索本土化落地播出的策略。一是在国外电视频道中播出“电视中国剧场”,成为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的新模式。二是在海外探索本土频道的播出和运营模式,例如,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印尼开办了“你好,印尼”频道(Hi-Indo),在柬埔寨开办了“你好,柬埔寨”频道(Hi-Cambo),实行商业模式运营,采用当地本土语言播出,内容以中国影视节目为主。
四、中国电视国际传播的跨文化策略
对于中国而言,需要积极研究和运用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技巧与方式,提升影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1.影视节目的制作要进一步国际化和跨文化。中国影视节目的制作规模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节目本身的国际化水平和跨文化程度并不高,这影响了影视剧在海外的传播范围和销售业绩。以电视剧为例,中国电视剧《如懿传》是2016年中国影视剧领域在海外销售业绩最佳的作品之一,单集价格为12万美元。但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2016年在中国的单集销售价格为23万美元。中国影视剧制作长期以来重国内市场、轻海外市场的特点,导致了中国影视节目制作领域的整体国际化和跨文化水平较低。未来几年,中国电视领域需要加强电视节目制作与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研究,强化业界的跨文化理念和素养,着力提升影视节目的跨文化水平。
2.影视节目译制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和体系化。虽然政府在积极推动影视节目的译制工作,但很多国内影视机构因为译制成本较高、投资风险太大等原因,自主进行影视节目译制的热情并不高,规模也很有限。另外,一些机构在制作翻译版本时,语言不过关,不太符合国际标准,导致中国影视节目很难有效大规模进入国外主流电视媒体。因此,对于中国电视国际传播而言,影视节目的跨文化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翻译和制作是一研究重点。
3.中国电视国际传播在方式上要积极利用新兴媒体强化跨文化能力。中国电视国际传播在渠道构建和传播方式上,要强化跨文化理念和技巧。例如,要选择当地观众最熟悉和喜爱的传播平台,运用当地的语言和当地观众最习惯的服务界面开展营销、服务和内容分发等业务。
「注释
①关世杰:《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调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
篇9
随着媒体传播形态的转变,受众的文化诉求需要科学传播不断提升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深入挖掘科学信息与内容中的思想理念与文化内涵。现代科学传播并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的传播活动,而是一个通过科学传播主体对科学内容的解读与延伸,复合思想理念、艺术价值、娱乐效果等文化属性的传播过程。旧金山探索宫的创建者弗兰克•奥本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一个博物馆型的科学中心,其中的展品和演示,除了教育目的以外,还应具有艺术魅力〔1〕。多种艺术形式如建筑艺术、环境空间设计、造型艺术等在科技馆建设中的运用,使得科技馆以及科学展示设计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过程。随着展示材料与工具的不断创新,用来进行科学传播的艺术形式也更为新颖并更加多元。艺术性的创作特征,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科学传播氛围,使科学传播成为一个能够增长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并可以享受科学、赏心悦目的美感体验过程。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展示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而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展示手段逐渐成为各类公共空间与场馆展示中的必要组成部分〔2〕。在科学传播中,新型展示技术的引入与运用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创作。随着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艺术领域尤其是公共展示领域之中,新媒体艺术与科技馆这两个各具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的领域碰撞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于“全媒体、全艺术〔3〕展示”的科学传播整体环境。然而在科学传播的特殊范畴内,新媒体艺术的引入与运用固然具有一定优势,也并不能因此忽略其相应劣势。另一方面,无论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效果如何,它也只是进行科学传播一个媒介、一种手段,其设计创作需要与整体科学传播环境相互协调,以科学启蒙与科学内容传播为最终要求与目的。
1从新媒体艺术到新媒体艺术展示
对于新媒体艺术,至今没有一个明确且统一的定义。新媒体艺术理论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你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4〕。”如果将这个过程放到公共展示领域中加以推演,可以将其描述为一种多重感官体验所带来的展示内容个人再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利用多种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想象、心理等各种渠道影响观者的感官,不仅仅是冷硬的知识性接受,而是通过深度的感知与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综合看来,新媒体艺术主要可以分为网络艺术、虚拟现实、机器人、装置艺术、人工生命艺术(基因与生物艺术)、数字艺术和多媒体艺术这几种形式〔5〕,但更多时候它们是以一种交叉的、复合的状态而存在的。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不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而是展示内容的载体与媒介,有时甚至是部分的媒介。相对于在纯艺术创作中对艺术家情感、观念、态度的主观性表达,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实质上是一种展示、传播的艺术手段。虽然有了相对受限的表达内容(科学内容),但作为展示的新媒体艺术与艺术品一样,依然是创作者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对其精神内涵与理念的一种传达。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展示、传播载体,以计算机多媒体、传感、显示等新媒体技术为基础,以科学展品、环境空间构建、科学表演、特效影院等不同形式存在于多种科学传播活动中。科学传播特别是科学展示的传统方式包括实物展示、图文版展示、视频展示、模型展示等,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展示方式,既具有与传统方式无差别的展示特征,也具有相对于传统方式的展示优势及局限性。以科技馆展示为例,互动性和娱乐性是新媒体艺术展示与科学传播可以融合的无差别特征,只能说不同展示手段的互动方式不同,而不能单纯对比哪一种展示的互动和娱乐功能更强。新媒体艺术展示与传统展示有各自适合的传播内容,只是传播途径不同,效果可谓殊途同归。从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数字化展示来说,从传播的内容建构上具有一定的展示优势。一是可以扩大科学内容的信息量,减少实体空间及成本;二是虚拟效果及情景可以展示更多抽象的或者无法用模型、实物完整展示的内容,包括数字模型的创作和历史场景的再现。同时,新媒体艺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引入与运用,能够带给受众一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
相较于绘画、造型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单一式感官体验,“沉浸式”体验使参观者由原来的一种知觉感受变为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同时互动。多元的知觉体验根据参观者自身变量的不同互相作用产生综合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又与展示环境交互,创造出属于参观者的唯一“展示内容”,于是一种“传播内容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产生了。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与受众间的单向传递过程转化为一种交互型接受过程,传播者和观者间的情感交流和传递过程变得清晰起来。与展示优势相对,新媒体艺术用于科学传播也存在着一些“不耐受”的局限性。首先,是科学传播内容上的不耐受,新媒体艺术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科学内容的展示,虽然有利于信息量大、抽象、情景再现类内容的传播,但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传统展示方式更能进行直观展示与有效传播。其次是展示形式上的不耐受,新媒体艺术作为展示方式,具有较高的互动参与性及计算机设计基础,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容易出现工作障碍。同时,新媒体艺术展示装置大多操作界面较为复杂,对于第一次参观的观众,特别是儿童及老年观众来说,容易产生无法正确参观展品甚至中途放弃的现象。最后,是传播效果上的不耐受,“沉浸式”体验固然有强大的传播效果,但也正因为新媒体艺术展示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及互动操作感较为突出,有时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形式上体验等于内容体验的错觉,从而忽视了传播主体所传达的科学内容及理念。
2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
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既区别于普通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又区别于科学传播中的传统艺术展示方式。科学传播的首要基础是科学性,一是展示内容的科学性,二是展示形式的科学性。简单的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传播科学的内容。作为科学内容的展示,新媒体艺术不再如其他领域中一样是展示的主体,很多时候要与实物展示、模型模拟、场景复原等传统展示方式配合协作,形成每个科学内容的传播整体。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一样,其本质仍旧是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态度及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作为科学展示的新媒体艺术,科学传播的功能确定了需要展示的客观内容,直接的艺术表达需要转变为间接的具有科学知识性的“命题式”创作。虽然不能直接进行主观表达,但不可否认作为展示方式的新媒体艺术仍具有极高的艺术创作价值。从内容的选取创意、路线安排,到脚本设计、表现形式、视觉效果等所有创作部分,都能体现出创作者的主观影响与艺术创造力。进行科学传播的新媒体艺术,不但在传播内容上具有科学性,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上也会显露出一定的科学元素,也可以说具有一种科学隐喻。比如装置的造型、色彩的选择等各类艺术元素的呈现,都会与其他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区别开来。#p#分页标题#e#
科学传播赋予新媒体艺术不同表现的第二点是趣味性。科学展示及科技馆展示的趣味性特点,来自其非正式科学教育与启蒙的最终要求,这使得科技馆成为以儿童与青少年为受众主体的公共场所。所以科技馆中的艺术设计,需要细心考量主体受众群———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诉求,新媒体艺术也不例外。无论是造型、灯光、互动游戏剧情、卡通形象设计,画外音朗读音调语气和脚本、影像内容的故事主线,以及整体空间的流动性与引导性等,都需要以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其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创作导向。科学传播选择新媒体艺术,一方面是因为其强大的展示优势,而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代社会对于新技术的依赖和盲从。计算机程序编制、声光影电的投放、数字内容的录制与创作,对于同一科学内容而言,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在形式上远比传统展示方式的创作要来得快速与“简单”。快速消费时代,从世博会到科技馆,似乎也都“高效”起来。强烈感官效果的制造、大量内容信息的囊括、自带互动参与的操作模式,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使得科学传播在完成氛围创造、内容传播、提高互动体验这三个任务上看起来“轻松”许多,甚至成为一些创作者心目中“多快好省”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富有人文气息与情感的内容设计与代表制作水平和创意的模型创作正在逐渐减少,或许有一天科学传播者们将突然发现,在提出展示内容后,新媒体技术将是能够使用并有能力完成的唯一工具。
新媒体艺术用于科学传播,可以轻易的创造出“互动”的效果,而在这背后,创作者们则需要思考,科学传播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互动?难道仅仅是“手指”或“身体”的参与,就可以说完成了“互动”的目的吗?事实上,科学传播需要的互动是深层次的、是充满人性与情感的,是思想与文化价值的撞击与传递,而不是简单利用新媒体交互技术完成的物理性互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科学传播设计,只见新媒体而不见艺术,只见物质材料而不见情感,创造出的也只能是一个有武无侠、有形无神的科学传播作品。
3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运用
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运用,既是一个科学传播设计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过程。纵观以科学展示为代表的科学传播,其第一层基本要求是知识性———即实现信息(传播)功能;第二层要求是要满足趣味性和互动性———达到娱乐功能;其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则是要具有艺术性———也就是满足审美功能。然而科学传播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创造力和兴趣的激发,甚至是一种启蒙。技术的堆砌并不能满足受众对于科学传播的文化要求,更不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启蒙这个传播内核。利用多种媒介建立“参与体验型”科学博物馆的观念,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学家弗兰克•奥本海默在1968年就已经提出了。他认为用科学博物馆进行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人以及人的创造精神,要为观众提供一个可以参与、主动发现问题的环境,使参观者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观察、思维、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自己动手学习知识〔6〕。奥本海默的理论被视为世界博物馆型“科学中心”建设的基本原理,他自己也用“旧金山探索宫”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理念。如此看来,早在没有新媒体艺术这种具有“沉浸感”展示方式的1968年,使用最基础的展示方式与艺术表达就能够完成科技馆建设的核心目的。那么在拥有丰富展示材料和内容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达到科学传播的初衷?在一个科学传播的整体之中,新媒体艺术的创作,需要真正具有“创造力”的策划和设计,需要在“信息、娱乐、审美”这三个文化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研究与创新,以观众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为科学展示策划设计的基础,在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真正体现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以观众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根本宗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公众对于科学传播的文化属性需求日益提高。冰冷、枯燥,缺少文化内涵的信息、技术堆砌型或者纯粹娱乐型的科学传播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受众的文化审美诉求,在新媒体艺术的运用中,必须不断提高、整合其文化属性,形成兼具“科学气质”与“艺术品味”的特殊媒介。
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刘爱河老师提出,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这种特殊的艺术传播行为注重的是精神性的传达,材料媒介以及语言符号不过是设计者的思想、理念的外化形式〔7〕。笔者同意这个说法,并且认为奥本海默提到的“尊重人以及人的创造精神”,在科技馆展示以及科学传播过程中具有双重的指向意义。在科学传播运用新媒体艺术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两个人及他们的创造精神”,第一个“人”是科学展示的设计策划者,第二个“人”是所有可能的参观者,这两个“人”分别代表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受众。尊重第二个“人”即受众,实际上也是对科学传播主体提出的要求,每一个展项与空间的设计,都需要由受众的角度出发,考量受众的情感体验及心理诉求。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是因为观众的需要而进行传播、教育与兴趣激发。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受众意识是科学展示设计团队进行创作的基础与前提。其次,尊重科学传播主体和他们的创造精神,这要求传播主体首先是科学内容内在价值、科学教育理念的表达者,而不仅仅是外在工具的使用者。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固然能够轻易创造出一个具有沉浸感的展示空间,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展示手段与材料。
“21世纪的博物馆应被看作是一个体验生活、历史与文化的地方,是一个通过展示其拥有的展示材料而进行教育的地方。而一个博物馆如果仅仅成为自豪地显示自己所拥有的展示材料的地方,那么它也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8〕。”科学传播更是如此。科学传播主体需要根据不同传播内容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通过对科学历史的再现以及自身对科学文化的解读,用科学展示的方式引起受众与展示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传播主体与受体间关于文化记忆的情感共鸣,完成由人到“物”,再由“物”到人的文化内涵传递。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其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了人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9〕。同样的,在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站在科学传播舞台之时,我们需要警惕这些潜移默化不动声色而来的文化“占领”。受众的思维方法将随着展示媒介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多感官刺激的“沉浸式”体验将继续消磨现代社会中本就不再充足的理性与耐心。然而,新媒介的力量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外在符号不会完全代替内在精神,文化与情感的传递也不会全部被所使用的媒介所掩埋。对于“新媒介的隐喻力量”,我们需要的态度是不漠视、不仰视。新媒介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变革,并不会抹杀所有人的思考和反思,它既然可以被人的思考所“洞察”,也就有由“能动性”来加以导向和利用的可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最后会将最高级加载在哪一个形容词之前,则取决于人的思考和选择。#p#分页标题#e#
篇10
一、认清劣势,策划为先
深度报道与新闻策划考量着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素质,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丰富的生活底蕴,更需要有驾驭新闻事件全局的能力。对于广播媒体来说,要注重对于人才的投入和培养,这是做好新闻策划和深度报道工作的首要因素,也是重中之重;其次,要看清广播的劣势,突出特点。尽管没有画面,但作为广播从业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言、音乐、音响等三种声音的表现手段,构架多样的结构形式,表达丰富的信息内容,做到先声夺人。也许有人会质疑,仅仅通过声音,是否能够支撑起以深刻见长、需要详尽分析的深度报道样式呢?答案当然是“能”。广播本身就是声音的艺术,只要操作得当,策划到位,深度报道完全可以成为展现广播魅力的一朵奇葩。
以包头交通广播来说,近年来,在广播媒体专业化、本地化的“窄播”策略的制定前提下,对于深度报道和新闻策划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细致地讲,每周五频率新闻部都会召开编前会,就一周的节目内容、时事话题进行讨论,筛选出重要话题,制定出下一周的节目主题和宣传方向;在每天的早新闻节目之后,召开编后会,节目人员对于市民参与话题的导向进行分析,对节目宣传的优缺点和节目中反馈的复杂信息进行研判,对次日的宣传思路进行调整,做到一起重要新闻事件,一天一个角度来阐述,让听众的收听形成持续性,并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来,延展话题的深度,全方位地做出真实客观的报道,以此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发挥媒体的正能量。
二、运用优势、突破自我
1.标新立异:新闻策划要有新意,力争做到与众不同。深度新闻报道通常是策划性的报道,在进行新闻策划的过程中,不管是主持人还是记者编辑,都要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策划的新闻点要力争打破常规,有新意,从报道选题到报道角度,从报道方式到报道手段,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大胆创新。
2012年,我们曾经深度关注了国内车主普遍反映的“奥迪车A6L2.4车型烧机油”的现象。这个问题,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在内,都在报道后没有得到厂家的认可与解决,无果而终。包头交通广播另辟蹊径,从奥迪的品牌形象入手,从消费者对于这一品牌的忠诚与信任度谈起,策划展开报道。通过记者现场连线、热点跟进、汽修专家做客直播间、新闻评论员点评等一系列的举措,最终促成了包头本地的4S店与厂家经过积极协商后,答复消费者免费更换发动机并延长质保期限,赢得了听众的赞誉和信赖。
2.客观公正。这是对所有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小到消息,大到长篇报道,都要把持这一原则。这看似简单,实质很难,因为报道中难免会有记者自身的倾向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加倍注意,特别是在一些事情还没有定论时,不能道听途说,妄加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