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规模经济建设

篇1

水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材料可以取代。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也推动了我国水泥行业快速发展。据统计,1978年我国水泥产量为6千万吨,2007年的水泥产量达到13.5亿吨。水泥产量的迅速增长,从数量上已经基本满足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整体规模偏小,比如2006年企业平均规模仅23.7万吨;生产集中度仅为16.19﹪;产量大于300万吨的43家企业生产集中度仅占25﹪。我国水泥行业的特点是总体利润水平偏低,波动性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局部区域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竞争,以及落后生产力所占比重大,能耗高等诸多因素造成的。随着政策导向鼓励重点企业提高规模和利润率倾斜,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干法工艺产量将明显提升,节能环保将达到新水平。另外水泥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其销售受区域销售半径的影响,对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影响水泥销售半径的因素很多: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地域内的交通条件、产品采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地域内石灰石资源的分布状况、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等等。在我国东部沿海一带,水泥产品的销售半径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而在中、西部地区,水泥产品的销售半径一般在250~300公里左右,最佳半径应在200公里以内的区域市场。销售半径的存在使水泥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种竞争的区域性促使水泥企业在经营的有效经济区域内尽可能做大做强;而水泥产品较高的同质性又使水泥行业成为规模效益显著的行业之一,因此区域化竞争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全国性甚至是全球性的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些国际大型水泥企业开始入驻,对我本土企业构成很大的威胁,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水泥产业的绿色生产并合理发展循环经济和规模经济,已经成为我们的本土企业能否在这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砝码。

为此,国家水泥协会明确表示,将继续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规模扩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建设。新型干法具有单条生产线的规模大,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环保性能好等优点,非常适合大型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也有新举措不断出台: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到现在建成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有30多项,还有许多已签约准备开工的项目估计年内约有50个项目竣工投产。届时将大大促进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

而发达国家自1990年确立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已经把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看作是实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日本、德国、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水泥行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作了具体规定,并相继付诸实施。具体做法就是首先要减少源头污染物的产生量,在生产、使用阶段就要尽量避免废弃物的排放;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又可以利用的废弃物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只有那些不能利用的废弃物,才允许作最终的无害化处理。

篇2

1、海原县的原因分析

1.1 功利主义对文物保护的消极作用

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单纯地追求城市的国际化与现代性,常因所谓的城市规划和改善城乡面貌的需求,大量拆除古代建筑遗址。 除追求城市化外,我国还在不断加强农村建设,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单纯地追求整齐划一的新式建筑,破坏了原有的建筑模样,大量的古建筑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消失了。 功利主义驱使大规模经济建设,严重破坏了现存文化遗迹,且经济发展规模越大、速度越快,对文物的破坏程度则越深,影响范围则越大。 功利主义对于文物的保护来说,犹如一根魔杖。 在这根魔杖的指挥下,大家都本着加强基础建设、促进经济建设的名目,大规模地破土动工,大量破坏了地下的古代遗址以及地上文物。 如海原县西安镇范台自然村西山顶,有一座建于明朝的古烽火台,海原文管部门定名为“墩墩梁烽火台”. 墩墩梁烽火台南北和东西均 88 米,有四道壕沟和三道围墙,中间的烽燧高达十余米。 整体修筑布局合理坚固,极为壮观,这种布局的烽火台,在整个西北乃至全国都很罕见,其完整性和宏伟气势令人折服。不久前,笔者在此路过,发现墩墩梁烽火台已经不复存在,整个建筑被夷为平地,和旁边修建的梯田融为一体了。一座几百年的古烽火台竟然彻底的被毁灭了, 唯有那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兀立在风中。

1.2 扭曲的政绩观给文物保护带来的灾难

文物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对古人留下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敬畏,懂得保护。适当的开发,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分享。赚钱和发展经济,不是文物遗迹的主要职能,所以不能因此随意纂改甚至摧毁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功利主义下的“文物保护”早已变为获取经济利益和政绩的工具,背离了公共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海原县贾塘乡马营村附近的一座古城临羌寨和蒙古堡庙遗址。临羌寨坐落在马营河两道河谷交汇处的台地上,呈东北西南方向的长方形城墙,南边城墙已为水毁,城墙坍塌,城堡里面已经被耕种。我们只有真正地从观念上转变对文物不切实际的幻想,着眼于长远利益,着眼于文化传承,才可能让古人留下来的遗产得到传承。

1.3 资金来源缺乏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 10 条对文物保护的经费来源作如下规定: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文物事业归入到其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其所产生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国家用在文物保护事业的财政拨款伴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国家对由捐赠等形式设置的关于文物保护的社会基金持鼓励态度,其专用于保护文物,任何个人以及单位不得挪用或者侵占。 由此可见,我国文物保护的主体是国家,对于文物保护所产生的经费主要是由政府财政作为支出, 辅之以文物古迹的其他收入, 社会捐赠以及赞助等作为补充。 有数据表明,“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在不断地加大,”十五“时期中央财政总计投入了 22.37 亿元用于保护文化遗产,比”九五“时期增加了 20.5%. 自 2005 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开启了大型遗址的保护项目,每一年都对拥有重要影响的大型遗址投入 2.5 亿元重点进行保护”. 我国尽管每年都在增加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经费投入,但在各级地方财政预算中还没得到固定的经费投入,在实际的筹集资金过程中也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自身进行筹集,所以很难做到经费保障。 由于《文物保护法》对文物的保障资金仅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对于资金的来源以及金额所需要占据的比例等都没作具体说明,所以说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文物资金保障体系。

1.4 公众参与力量缺乏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当前,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的共同需求。 我国的大多数民众都缺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仍停留在较浅的水平,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无法形成强烈的保护意识。 自治区政协委员、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所副所长武宇林说起流失的回族民俗文物,痛心与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回族民俗文物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流失。 抢救和保护回族民俗文物,是回族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作为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宁夏,有责任、有义务加大对回族民俗文物的保护与收集力度! ”

2、强化文物保护的相关措施

首先,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提高城市管理者对古建筑和古城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是保护工作的基础。 一些地方对古建筑和古城保护意识的淡薄归根到底是缺乏对这些遗产文化意义上的深层理解。 因此,提高地方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把呵护遗产作为一种责任,一份事业,有对城市、对子孙、对人类历史文化传承的担当,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存的海原县城古城墙,位于老城区北坪梁(海原三中院内)。

目前墙体破坏严重,内外侧多处塌方,顶面坍塌,已失去昔日的宏伟。李进兴委员说,如果不对海原古城墙加以保护,这一历史遗迹将会消失,对中外专家研究这座历史名城造成极大的遗憾,对海原县也将是巨大的损失。

其次,实行依法保护,依法治理,形成一套便于操作的古建筑和古城保护制度和程序规范,是保护的首要途径和最高境界。 我们要提高法律的精细化程度,在顶层设计上划出不可逾越的保护“红线”,建立起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使建设者和管理者对法律、对程序有敬畏之心。 譬如,我们可以从保护的对象、方式、手段和操作规程入手,严格决策审批程序,使城市建筑拆迁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清晰的边界;树立专家介入的意识,明确专家“事前”介入的程序;明确城市规划建设必须通过的市民 “红线”, 使广大市民不但对建设项目的规划内容知情,还可以充分地参与和表达意见。

再次, 动用民间等

篇3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依靠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据本县域具有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人工状况,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以及所属较大经济区域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本县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等做好统筹规划。县域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城乡差距不但加大的情况下,对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带动农村发展的举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需要有关政府部门依据农村的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水文地质,人口资料,历史改革等),以及社会条件(包括土地利用及分布,村民居住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农村产业特色,人口,发展方向和规模,古建筑保护等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一般以5~10年为发展规划期限,若发生重大环境变化或规划期满时应该及时调整规划。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规划两者相互协调,互为一体。县域经济发展能够为新农村规划工作提供方向,合理的新农村规划能够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下文首先阐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此背景下对新农村规划工作的具体内容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做好新农村规划工作。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的同时又是一种区域经济,在具备国民经济一般性特征的同时又兼具区域特色。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应该突出特色,重点开发,做大市场,不能也不应该搞全线出击,面面做大。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与其他地区结构雷同,产业趋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和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本地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县域资源优势对于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保持地区经济优势具有显著作用,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谓的特色必须与符合市场需求才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县域经济发展须以市场为根本性导向。县域经济发展不能目光短浅,考虑经济发展只从自身资源出发,而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努力参与资源利用竞争,不能局限于区域经济格局,要对虚拟经济进行充分利用,这样才能通过联合与合作等市场桥梁和纽带促成经济的持续深化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须将县域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循环中,实行对外开放。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摆脱行政区域局限,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经济循环交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任何自给自足,保守的,封闭的潜意识和经济观念势必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经济落后。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县域经济持续高效率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开放性,只有以开放观念作为主导,才能有效地发展外向型,开放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才能提高县域经济开放度。

县域经济发展须依托城镇,使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效应达到聚集规模。要以发展城镇为载体实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产业聚集。在发展县域经济时应该重视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步性,重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度相关性。在此过程中还应该秉承规模经济原则,生产专业化原则,比较利益原则,才能引领企业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城镇,进而大大加快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产业互动,提高产业协调性。产业间的连锁互动依赖于产业间的关联度,如果产业间的关联度过低,将导致产业链条伸展困难,严重制约欠发达县城的经济发展。在引导和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时应从宏观的角度注重产业关联性,清除制约产业互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从微观的角度应该主动适应产业互动,展开产业链条,实现产业沟通,寻求并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县域新农村规划的具体内容

县域新农村规划工作须形成合理村庄规模,对旧村进行改造,合村并点。我国当前大部分县域农村居住分散,农房占地多,村庄规模小,数量多等状况尤为突出,如何在这种状况中配套基础设施,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村景观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为了集中处理垃圾,污水,方便上下水道,供暖,道路等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必须在地域上实现居民点的相对集中。因此,县域新农村规划必须按照节约用地,紧凑发展,强村并弱村,大村并小村,合并相邻村等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要求,通过实行有关优惠政策,对现有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对村内闲置宅基地要进行妥善清理,利用村庄原有用地治理“空心村”,改造旧村,在减少村庄数量的同时扩大村庄规模,撤并人口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引导农村人口向居住社区集聚,社区的选择必须秉承有利生产且方便生活的原则,有限考虑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社区。要合理控制中心村的居住人口规模。中心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改造旧农村,对农房进行集中布置,合理配套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二是以富村带动穷村,以发展快的村庄兼并过于落后的村庄,通过发展快的富村带动较落后的村庄聚集成中心村。

县域新农村规划工作必须依托城镇,以县城为中心,形成村镇县城体系。众所周知,工业化始于城市化,县域经济工业化需要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取规模经济,发展城镇载体。县域城市化发展通常不能跟上工业化进程,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县域尤为明显,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因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坚持规模经济,生产专业化,比较利益等原则,合理定位城镇功能和规划城镇布局,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县城作为县域中心,是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对县域发展起着带头作用,可以且应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点,一方面联系城市,接收城市辐射效应,另一方面联系广大农村,能够指导和协调本区域内各种产业的发展,且能通过辐射带动周边乡村,聚集生产生活资料为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规划应重点建设市场发达,经济繁荣的中心城镇,再通过其示范作用和辐射力带动欠发达村庄和城镇的发展。

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工作

县域新农村规划要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经济条件,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规划工作两者的协调统一。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为新农村规划工作提供方向。县域经济发展是县城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以县域经济实际发展特征为出发点,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大规模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规划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必须服务于特定发展目标,是一种详细的具体规划。而县域经济作为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体,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农村经济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意义。因此,新农村规划必须服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新农村规划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农村规划通过采取多项措施,综合协调建设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用地,交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实现多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规划,它能通过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布局,统筹兼顾,逐步向农村引入县域规划建设项目,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切实提高农民生产技能,转变农民生产经营思路,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要搞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工作,必须把新农村规划和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将新农村规划置于县域经济发展体系之下,将两者融会贯通,使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两者协调统一,把改变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生活条件与发展乡村经济和乡村社会事业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惠娟.县域经济发展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J].江海纵横,2008(04).

[2] 赵秋荣.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对西宁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青海统计,2008(06).

[3] 李健,张建诚.五个文明目标的和谐统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新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4] 王爱萍,韩淑芬,王立红,等.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J].商业时代,2009(21).

[5] 王婉芳.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以长三角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09(12).

篇4

[关键词]磷矿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64-01

一、序言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磷矿资源,据2004年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公布的((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磷矿资源储量为18.9l矿石亿吨,基础储量为39.02矿石亿吨,总量大、开采力度大的特点使得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磷矿开采和出口的国家。但是,磷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的化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磷工业发展的首要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运用更加科学的技术和手段对磷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这将为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上支撑。

二、我国磷矿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磷矿资源的储存现状

国磷矿资源丰富,但是分布相对集中。主要是集中分布在我国贵州、云南、湖北、四川和湖南这五省,其中,云贵这两省的磷矿资源储量最多,而且质量最好。据统计,磷矿储量占到了全国的总储量约80%左右。

2.我国磷矿资源的利用现状

磷矿资源目前广泛的运用于农业。据统计,磷矿资源占各种磷肥的生产成本约25%-50%,而磷肥又是现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资料,也是维持和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磷矿又存在以下特点:

(1)中低品位的磷矿多且富矿少。因而绝大部分的磷矿资源必要经过选矿富集之后才能对其要求的磷酸和高浓度磷肥生产给予满足;

(2)难选矿多,易选矿少。首先是在我国对磷矿资源的探明储量中,其中沉积型的磷块岩(胶磷矿)多,这也表明了我国磷矿资源是世界上最难选的磷矿石资源之一;

(3)矿产中较难开采的矿体多,更适宜于大规模的高强度开采的少。我国磷矿床中大部分距离其成矿的时代久远,而且埋藏深,其岩化作用非常强。

3.磷矿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地区间分布不均,运输压力大

我国的磷矿富矿由于分布集中,地域间的分布极不均匀,以及各地区的磷矿质量存在着显著地差异,所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的磷矿资源都出现了“南磷北运,西磷东调”的特点,而这种长距离运输和较高运输费不仅给各大磷肥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的成本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这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现有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发挥以及对云贵等一些主要磷矿省份的矿产资源开发。而又由于各地区的磷矿资源存在着明显的质量差异,在开发和利用时,也对对我国磷酸盐工业工厂的建设有重大影响。

3.2资源开采力大,浪费严重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磷矿资源生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大规模的磷矿开采,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十分的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的回采率是低,造成磷矿浪费严重。二是中国矿产资源开采地域集中度较低、其开工率较低、对其的规模化也低、资源利用效率更是低。三是中国的磷矿石资源出口量和磷肥料进口量巨大,其贸易策略也需要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能我国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我国的磷矿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的提升我国的磷肥产业竞争力。

3.3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从矿产品位和资源结构上看:现在国际上磷矿资源的利用类型是以磷灰石为重点,矿产品位较高、也易选别,并且大多为露天的开采。而我国的磷资源富矿少,而且贫矿多,其中有害杂质的含量高,内部分布不均,且不易选别,并且矿产的开采难度较大,这也造成我国的磷矿资源生产基本没有能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且整体效益差的局面。

二、磷矿资源利用的新方向

1.中国的磷矿产资源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上生产规模化以及矿肥结合的正确道路,这能对增强磷矿产资源在原产地中以及磷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能够较为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和资源,更是提高了磷肥资源产业的竞争力。把资源的开采和对磷复肥的生产方面结合起来,这也是现在我国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企业能发展强大的必经之路。

2.我国把对磷资源的开发作为我国国家有关部门职责的重中之重,在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和国家外汇上,以及在开发各地磷矿资源的同时,又不断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采矿的设备和还有适应我国的国情的矿山资源生产管理技术,从而提高了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这也使得矿产产品的质量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3.逐渐改变我国在矿物资源对外开放的现代贸易策略,更是积极充分的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利用,不但控制磷矿石资源量出口,而且鼓励以高价值产品出口为主。

4.加强对矿产品的重金属含量检验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工作,为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更是为增强中国磷矿资源和磷肥产品竞争力,首先是应该加强对进口的磷肥产品检验力度;其次应加强对磷复肥生产的企业和磷矿资源开采业的管理,对矿产资源生产环节中“三废”的排放和对重金属污染的严格控制;最后要加强对磷肥料中磷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法规的适应性。

5.国家加强对技术改革的支持力度

为保护我国磷矿资源和提高磷矿利用的效率,我们需要在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上支持对矿肥的结合、限制国内资源的无序出口;更要在资金上去支持国内的矿产勘探和工艺的改进;在法律上要保护矿产资源的所有者权益,更是要强化对大矿的建设,来限制对小矿的扩张;在观念上去加强矿产资源的教育和宣传,使人们提高认识;重新制定标准,从而加强对众多重金属的重点检验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五、结论

磷矿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针对我国目前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将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得磷矿在开采和利用中,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也能保证资源的有序利用。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形成路径

我国中小企业一般指那些固定资产低于1000万元,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远发展,已经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就业率的重要力量。通过对中小企业形成路径的研究,可以总结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进而有助于政府和社会采取更多措施来扶持中小企业,鼓励和帮助个人创业,使我国中小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形成发展历程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中小企业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根据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资料,全国中型工业企业达到10983个,小型工业企业达到了102332个,中小型企业数量合计占到企业总数的99.68%。在这些中小企业的增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1978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的中小型企业3440万家,1995年增加到了5691万家,数量上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很多地方性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缺陷,在发展上遭遇了瓶颈。随即我国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而积极的调整,于2003年1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资金支持、创业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有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提高,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据统计,1999年我国拥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61301家,到2002年只剩41125家,平均每年减少6725家。这部分退出的国有企业大部分改制为非公有制中小企业。1999年我国集体工业企业42585家,到2002年只剩下27477家,平均每年减少5036家。这些企业中的绝大部分也加入了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行列。此外,各类外商投资企业的迅猛增长,也加速了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非国有中小企业在工业领域所创造的GDP中的比重有可能上升到40%,而就业水平超过60%。

二、中小企业形成的理论分析

对中小企业问题,理论界早有研究,尤其是西方的经济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更为详细。具体到关于中小企业形成的理论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从以下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形成。

(一)交易费用和最佳规模理论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形成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企业的边界是企业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所花费的成本,这一边界就限定了企业规模的大小。罗纳德・科斯认为,由于企业和市场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因此企业边界企业和市场的均衡决定,即企业的边界存在于企业内的边际组织费用与市场边际交易费用相等处,也就是企业交易费用与组织费用二者之和的最小处。一般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交易费用递减,组织费用递增,故此两种费用之和最小处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中小企业同样可以达到最佳规模。美国经济学家罗宾逊也认为,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会被企业规模扩大所导致的管理费用的增加及管理效率的降低而抵消。他认为所谓的最佳规模是指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长期平均费用最低的规模,也是指利润率、利润额、附加价值额、人均附加价值生产率等为最高的规模。这样的规模未必是大规模。中小企业只要规模适度就能够存在和发展。

(二)社会分工理论和企业集群理论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形成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证了分工对工厂的决定性作用,分工是工厂形成的原因,工厂的规模的大小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日本学者太田一郎将经济部门分为集中型部门和分散型部门,前者往往需要大型设备或巨额投资或产品易标准化且量大品种少,较适合大企业经营;后者则往往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或是与大企业相关的生产资料加工、零部件生产等部门,较适合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马歇尔提出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观点。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他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

(三)技术创新理论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形成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创新并不与企业规模的增长成正比,而且许多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常常会由于组织的僵化出现活力的衰退,这就使许多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得以形成并发展壮大。阿科斯和奥德斯对1982年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是:随着集中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趋于下降。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大企业的创新优势比较明显;而在产业成长的早期,创新和熟练劳动力的使用相对较重要的行业,以及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中小企业内在成本劣势,有效地帮助其进入一个行业,并提高其创新的活力。

(四)市场缝隙理论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形成

针对美国研究开发型即风险企业的广泛发展,霍兰德在《中小企业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市场与技术变化的不断相互作用,尽管使资源和经济力量向巨大企业集中,但因为要弥补大规模生产和大量流通之间的缝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所以对于许多领域,在相对参加自由的动态经济之中,某一领域大企业的巨大性与其它领域中小企业的存在绝不矛盾。只要生产、流通和市场技术适应市场扩大的需要而不断进化,企业合并与分化的交互作用就会继续为中小企业创造出发展的机会。中小企业可充分发挥“产品差异化”形成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寻找市场的“缝隙”。由于技术革新与市场的动态结合所导致的服务经济化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新的缝隙市场,结果,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越来越多。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形成模式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近三十年的发展实践,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大致有四种形成路径。

(一)集群互补型的形成路径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由于进行社会化大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需要不同企业间的分工和合作,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精专特”优势,获取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的高品质零配件与营销服务,中小企业则通过大企业的“定单”获得了稳定的市场与竞争力,可以在保持柔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部现有资源,迅速扩张。同时,中小企业之间也可以互相展开合作,以一个较具规模的企业群和产业集群获得集体竞争优势来开拓市场或对抗大企业。集群化不仅通过长期持续交易所建立的信赖合作关系,为企业节约了交易成本、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以及中小企业信息收集成本和销售成本,同时提高了中小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来看,由于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许多外资企业来华寻求商业机会以及我国国有企业开始抛弃“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很多地方的中小企业凭借为大城市、大企业或者为外商提供服务或产品配套,获得“订单”形成发展起来,并随着本地区中小企业的集聚和相互之间分工合作的紧密,最终走上了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

(二)资源成本型的形成路径

资源成本路径是指利用掌握的资源或更低的交易成本来形成中小企业。

按照企业基础资源理论,一个企业拥有的资源不仅仅是指自然资源,还应该包括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物、财力资源以及知识和智力资源等方面,而交易成本则涵盖了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要素禀赋是企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比较优势,这些资源或禀赋有利于中小企业打破进入壁垒,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很多地方自然资源丰富,这些都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原料资源、人力资源和产品消费市场。政府则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资源,并降低交易成本。很多中小企业就是靠着这些资源制度比较优势形成发展起来的。

(三)技术技能型的形成路径

技术技能型发展路径是指中小企业的创业者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或技能掌握等方式来开创中小企业。

改革开放后,技术引进、技术改良和技术创新是我国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形成路径。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政策,扶持、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这些都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重要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的技术创新主要受到市场需求的调节,所以技术创新的需求特别旺盛,而且,技术创新的回报使科技人才乐于参与技术创新。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来源以及技术创新大多来自于创业者的个人或者几个人技术研究和开发,他们将个人的技术成果和自己创办的企业结合起来,在经受了市场“惊险的一跳”后,形成了自己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很多是通过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开始创业的。比如近年来出现的打工人员返乡创业现象,很多正是由于这些打工人员在原来的工作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技能,才返乡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创办起中小企业。在城市中,也有很多人经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某种技能证明后,如通过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得从业资质、能力后,自己开始创办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小型服务企业。

(四)市场创新型的形成路径

市场创新型路径是指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凭借自身的知识技术或经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市场的变化,由此发现潜在的能够创造利润的商业机会或市场需求,进而通过抓住市场机会或满足市场需求而形成中小企业的路径。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的刚刚放开,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市场领域还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缝隙”,很多中小企业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机会,取得了发展的先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上产品或服务的更新换代也速度非常快,迅速变化的市场向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对个人和中小企业来说,消费者新的需求的出现以及产品、服务产品的每一次改进创新都是一次创业或发展的良机。例如,市场上出现的提供手机美容、两小时阳光干洗等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都是通过了市场创新,发现前在市场机会或进而发展起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四种形成路径只概括了我国中小企业形成的主导路径。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并不是单一的借助上述某一种途径形成的。在中小企业的形成过程中往往结合几种对自身发展有利的途径和方式。政府和社会在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时,创业者进行创业时,都应结合本地区或创业者本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路径来形成和发展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65.

2、杨小凯.企业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7).

3、杨瑞龙等.现代非主流企业理论评述[J].天津社会科学,1999(6).

篇6

从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伊始,迄今已有两年时间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宏观战略措施。

其中,公共采购(涵盖政府采购与招投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比如,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家电及汽车下乡项目,就是以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为核心而开展的。2009年国家批准的11个区域发展规划和汽车、钢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还有新医改方案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刚刚出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这些区域、产业和行业齐头并进式的国家战略,均与公共采购有极大的相关性。

可见,公共采购战略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从中国当前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的综合性和长效机制考虑,笔者建议,公共采购政策、制度和手段建设应当上升为战略考虑,并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总体规划。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的影响

公共采购制度设计对国家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公共采购制度建立是涉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公共市场经济制度和实现社会民生政策目标的综合性改革。一般认为,“政务管理、经济调节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而政府实现自身政务管理职能和为社会提品和服务主要通过公共采购制度实现,也就是说,由所有公共采购主体部门来承担这些重要职责。

但现实中的法律制度、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共采购制度创新和发展。一方面,公共采购操作、管理和监督政出多门,有的同体操作、管理和监督,有的没有管理和监督或者不力。这不符合决策、执行和监督相统一又相分离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各招标采购主体职能部门未形成专职专业的机构和人员以应对招标与政府采购日益增长的政策性、复杂性和专业化工作。

因此,政府和财政、发改委及建设等部门作为政府采购与招标的预算、管理和支出主体部门,必须统筹调整优化甚至衍生内部职能架构和制度以适应公共采购新需要。此外,作为公共采购主体的政府各职能部门,也应适应公共采购制度创新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改革。

这些思路正是当前公共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公共采购的制度建设是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生事物。它的诞生与发展本身就是基于战略考虑,只是一些基层执行部门由于站位有限没有意识到罢了。经过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前十年的奠基发展,公共采购制度和政策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它今天已经成熟到可以发挥战略作用的程度。这一点,在此次金融危机和应对危机措施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证明。而且,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正是通过中国公共采购政策的调整看国家宏观政策走向的。

必须提升公共采购战略层次

从改革的探索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共采购作为政府与市场的紧密结合体,它作为政府直接运用政策工具的手段,活跃于市场间舞台上,成为宏观政策最直接的体现,对建立公平、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优先采购国货、实现自主创新、转变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政策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首先,公共采购总量巨大。从国际上看,政府采购总量一般占国家财政支出的60%~70%,占GDP的10%以上。其次,采购主体范围广泛。它涉及所有政府、国有、公益等公共主体。再者,采购对象和类别丰富广泛,几乎涉及所有市场交易标的。同时,采购的程序全面复杂,从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到合同的履行和支付评价等都囊括在内。

最为关键的是,公共采购已经成为一个与企业(私人市场)市场并行的、五脏俱全的公共市场,在中国甚至发挥导向作用的市场。

但遗憾的是,从最新数据来看,2009年中国政府采购规模超7000亿元,仅占财政收入的10%,占GDP2%。(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公共采购统计口径偏窄,规模偏小,还有巨大的潜力远没有得到发挥。

笔者认为,要使公共采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必须提升公共采购战略层次,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公共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公共采购制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抑制腐败。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上,公共采购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国家的反腐战略有重大意义。

反腐败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根基和形象,关系国家肌体的健康,是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国家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包工程和授予合同往往容易出现寻租、产生腐败。根据国际透明组织研究,在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中,贿赂和腐败造成的损失占合同总价的10%~20%,甚至更多。

而经验证明,正是我们不断大力推行的公开招标制度和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已经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但也应当看到,这项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没有长久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公共采购中的腐败问题将出现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对此,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将公共采购制度和体制框架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上来。

从招投标、政府采购和公共采购存在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规律来看,将公共采购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同样迫切。

中国的公共采购经历过三个阶段。

首先是招投标制度阶段,也可以说是公共采购的萌芽时期,这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引入的招投标制度到90年代中后期,以重大工程和进口设备招标投标为基础的阶段。

其次是招投标与政府采购两种制度并存阶段。以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建立、两者矛盾冲突显现、招标投标出现负面影响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发展迅猛为主要特征。这个阶段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一直存在。

第三是公共采购阶段。就是将招投标与政府采购纳入科学发展制度创新轨道走向公共采购的阶段。现在我们正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招投标与政府采购为公共采购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随着对这一问题更加客观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一定程度来说它走到了瓶颈阶段,迫切需要上升到更高层次才能解决。

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已开始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谈判,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即公共市场将走向国际化。但在笔者看来,目前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条件还不成熟:《协议》的内涵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加入后将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应当做哪些准备和政策调整?这一系列问题是中国整体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的战略命题。

在西方国家的施压和涉及贸易摩擦与保护主义等公共采购事件时有发生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将公共采购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紧研究,同时根据国际市场规律和形势变化深化国家内部改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那么,作为国家宏观战略,公共采购制度和机制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笔者认为,当下需要突破的瓶颈包括:

如何建立一套完备的公共采购法律制度体系,诸如有效融合工程招投标与政府采购、包括国有企业等所有公共主体、管理独立、操守专业、行为规范、采购程序与实体结合紧密等公共采购体系,充分实现公共采购基础、制度和政策功能?

在管理与执行方面,制度创新与机构机制重组如何进行?

国家政策如区域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政策功能如何实现?

在公共采购廉洁建设方面,如何寻找一种全国协调发挥作用的政策、技术乃至监督机制?

篇7

1996年的北美西部大范畴断电让各界人士对电力系统运作技术层面的相关认识有了提升;而2000年的美国加州电力危机自最初形成,直至后来影响程度甚重,都说明了电力市场稳定性与其对应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各方面扰动因素等的研究至关重要;2003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北美东部“.814”大停电发生后,又回过头来重新在技术层面上进行讨论。这种在思维方式上孤立地仅从技术上寻找原因,或仅从经济上寻找原因的状况必须改变。从事实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规模化电力市场的形成与电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力系统的运作条件、稳定情况、以及实际电力容量等因素都与以往的适应能力产生较大变化;同时,电网系统中的资金流、信息流以及能源利用程度与形成电力市场规模化的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差别也较以往有所提升。也就是说,电力市场运作与市场消费关系必须始终处于制衡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市场流通与其运作规律具备一定垄断性,并且市场规模化的壮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方面,由于缓解电网滞涩并争取引导输电与发电的正确投资,输电环节中也就必须考虑物理形态的风险形成,即维持电力系统当前的运作需求,其必须留有足够的备用能量。但是,当时不论是美国加州大范畴断电还是“北美8.14”断电事件,都说明了技术因素及其他干扰因素对电力市场稳定性运作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电力市场中电力系统和市场化固有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必须将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融合在一起,并以此来研究电力市场的长期稳定性。只有趋于常态的维持电力市场稳定性,才能真正使得电力市场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并保持它正常运作,进而也就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作。由此可知,世界各国与我国电力市场的建设都是当前一项重点研究课题,目前非常迫切需求电力市场实现健康、稳定运作。

电力市场稳定性研究因素分析

电力系统实现常态稳定运作不仅需要投资力度大、技术有保障、并且还需要一个规模化形成周期,而发电与输电总量协调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另外,电力市场规模化初步形成阶段,电力能源可以说相当充足,所以相对忽视了可持续化发展建设这一问题。而基于电力市场形态下,发电投资仅能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所以这时的市场规则形成至关重要。即市场规则体系不成熟,会影响投资的激励成效;发电投资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就不可能真正使得发电与输电容量需求得以满足。总的来说,电力市场环境下,长期稳定供需关系被诸多因素所牵制,加州电力市场的历史教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由此可见,当前电力市场下的风险管理课题研究却始终处于短期均衡状态。为了促进电力市场能够实现正规化与稳定形态发展,政府机关单位与电力市场中各参与主体都希望通过电力市场的量化指标分析或评估出电力市场稳定程度,并期望通过可行性的风险计算模型指导其决策,防止出现市场崩溃现象。目前来说,电力市场稳定性的研究算法模型主要包括:线性化模型;特征值分析;静态稳定分析;局限于均衡点附近的扰动因素,缺乏对大扰动的研究与预警作用发挥;短期稳定性因素研究,对发电容量的变化程度不作考虑;不考虑投资市场与交易市场的作用影响,缺乏闭环反馈控制观念;不计及动态稳定阻塞;不考虑电力市场经济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物理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制约。显然,要正确解决电力市场的稳定性问题,就必须克服上述限制。下图为电力市场稳定性研究内容的基本模块。

风险管理对电力市场稳定性的研究分析

我们知道,电力市场稳定性与其风险管理正好相对立,实现电力市场与其运作系统的稳定运营实际上属于风险问题的遏止。也就是说,电力市场稳定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其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与研究,从而才能保证技术层面与电力建设发展经济能够相互协调。另外,我们也知道,有运营风险的存在就会有获得经济收益的机会,并随之产生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基于此种观念看待电力市场的风险管理问题,再从国家宏观经济发面的能源政策、环境法规调剂、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电力市场规则、电力市场参与主体、技术层面、电力系统的物理特性等方面去考虑与电力市场的稳定性这一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电力市场稳定性与其对应的风险管理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待我们可知,电力系统安全运作的运行工况是由市场需求以及竞争环境与市场交易份额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电力系统系统间大量的电能交换、不可预测的潮流和线损等因素都增加了运行调度的不确定性,更容易遇到离线分析未考虑的工况。竞争参与者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系统越来越接近运行极限,扰动场景更为复杂与不确定,系统被引入了大量风险因素,进而会影响到电力市场的短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和偏移可接受性。(一)发电规划的风险研究发电规划的实质作用载体是发电投资。以往发电规划都是由政府机关单位做主,统一规划制定。而电力市场形态下的发电投资可以由参与主体自行部署决策,所以也就存在着微观意义上的电容量增长需求是否能够满足电力市场运营需求的问题。但是,在国家电力市场政策、法规制度改革作用下,电力市场投资事宜却显现出了不确定性因素居高不下的现象,如电力价格、能源燃料波动价格、使用负荷需求、市场规划以及监理政策等方面或多或少都体现了不确定性。所以,发电投资风险研究对电力市场的安全运作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价值非常大;发电投资决策模型的建议一般对电力市场中计及风险的最大化研究有着重要推进作用。不少相关文献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即不少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人都在规划期内以发电投资收益最大化作为衡量目标。因此,对于电力市场中投资企业主体可以依据电力市场环境的相关需求建立出发电投资决策模型。如计及模型中的负荷增长、电价需求、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市场改革相应机制、以及同行业群体中的竞争者持有的信息程度等因素的分析,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投资者分析出风险决策整体框架,而市场下的风险投资回报却可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去评估收益风险。由于电力生产具有无法大规模经济存储且要求供需实时平衡的特点,电力投资呈现出比其他行业更强的周期性现象。基于控制理论方法,采用动态模型能够分析出发电投资的周期性问题,并通过仿真研究证实了采用容量费用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发电投资的周期性;另外,我们也知道完全依赖能量市场来保证发电容量充裕性存在着相当的风险。因此,通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发电容量充裕性的各种因素之后,指出通过建立装机容量市场或向发电公司支付容量费用有助于保证发电容量充裕性。(二)输电规划的风险研究电力工业组织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举措也为输电规划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而风险形成的几率也就大幅度提升。这主要是由于风险具备的不确定性因素众多,这是风险存在的一个主要特征。而未来电力系统实现稳定运作的系统负荷需求与相关所持有的信息具备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能导致市场合作与竞争之间的不确定因素上升;加之,经济建设发展与市场环境、电力市场相关政策调整与法规机制深化、以及监管方面与举措整治的不当,势必也会促使风险程度增加,即不确定性因素的形成程度非常大。也就是说,有效解决电力市场输电规划的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问题,必须要保证输电系统决策方面正确,即能够计及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输电系统灵活规划方法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输电定价是电力市场有效运转的关键之一。合理的输电定价不但可以正确引导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引导新建电源的布点,减少输电阻塞,也可以激励输电公司有效地改善电网结构,提高系统稳定性。输电费用包括:输送服务费。即电能损耗费用、电网设备使用费用、电网扩建费用等;辅助服务费。即用于潮流和频率控制、无功支持和电压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的费用等;管理服务费。用于信息处理分析与预测、运行方式与调度计划的确定、结算及收支平衡的费用等。

篇8

关键词:东北振兴;循环经济;再生资源;静脉产业

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97-01

自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以往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让人们意识到: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不可持续性。

为配合实现“十一五”期间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振兴东北”不仅仅是工业发展问题,也是生态建设问题。需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循环经济正是解决这一课题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实现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不同,应该把东北地区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经济增长,如今,东北地区的各级政府和企业,正在有意识地把一个单向的资源消耗过程变成环状的过程,以减少末端的废物排放,降低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和解决资源枯竭的有效途径。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循环经济离不开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静脉产业)将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回收体系的建立、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和促进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将为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和依据;同时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真正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让废弃物变成资源,垃圾变成矿山。

东北振兴走循环经济之路要有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需要打破传统产业体系的束缚,建立基础资源循环的内核和推动力。循环经济在振兴过程中已经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东北三省只有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一有利契机,下大力气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营造良好的经济运作体系,增加城市的生态吸引力,才能实现东北三省的“绿色振兴”。

东北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经济规模化闭合发展的最佳途径。

1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要求经济活动的操作以“3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了结,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资源化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

循环经济与传统线性经济有显著的区别。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东北地区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 东北振兴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优势

东北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东北地区面临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及遗留问题,资源剧减和枯竭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循环经济是解决困绕东北地区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如:其中的静脉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的基础是工业,劳动密集型的物质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循环经济的生产实践也主要在工业方面。大量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是实现清洁生产的探索和实践场所,是建立和运行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同时,工业的发展也积聚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给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产力要素。

3 发展循环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路与政策趋势

要实现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东北三省只有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一有利契机,下大力气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营造良好的经济运作体系,增加城市的生态吸引力,才能走向东北振兴的阳光之路。

(1)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循环经济原理、理念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工业化道路。东北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重新构建新型发展模式。

(2)继续加强推行清洁生产力度,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3)节能技术与产品的推广、节能示范项目及试点工程的建立、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引导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攻关、引进、集成和创新,及时制定和完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和运行机制,对循环经济建设的分类指导,严格环境标准,加强监管力度,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4)经济开发区提升、资源枯竭地区和老工业改造建立生态工业园结合起来,将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与废物综合利用与建立循环型产业结合起来,将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与解决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建设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逐步建立起区域性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要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使循环经济内涵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和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上得到发展。

(5)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部门应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积极支持办好以环保、节能、节水、节材为主体教学的公办职业院校,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培训的社会实践基地和研发基地。

(6)鼓励发展静脉产业和环保经济,培育再生资源地区性龙头企业,把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为资源回收利用等环保产业提供便利条件和发展平台,特别是对规模型再生资源园区大力扶持,应设立专项资金、税收优惠、通关入园等等,实现真正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谭根林.循环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9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56)

摘要院生态休闲农业是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支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如何促进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良序发展,是当前理论界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涵义,对其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解读,同时对其发展思路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但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具体构建和实证分析等,将是笔者日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院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院F32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033-03

0 引言

生态休闲农业是以生态景观资源为物质基础,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满足人们对原生态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生活的追求,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是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的新型产业模式。随着全国各地生态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诸如生态资源过度开发、项目重复、游客垃圾遍地污染环境等现象。想要真正使生态休闲农业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就必须寻求一种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使农业、农村、农民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需要借助产业化发展思路,使生态休闲农业走绿色产业化发展之路。

1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指以市场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生态资源合理开发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为核心,通过一体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真正发挥生态休闲农业的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

1.1“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改革的战略转型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基本上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来袭,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国外集约型农业的挑战、加快产业转型、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事实。

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行和引进科学农业技术,部分农业经济强县实现了连续丰收,大大扭转了农产品短缺的市场局面,从总体上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已进入充裕阶段,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卓越成果,但也带来市场的供需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预测和规模运作,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稳定保证,因此,创新农业经营组织,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之后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和稳定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由此,只有实行农业产业战略转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次及长远问题,而生态休闲农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为农业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生态休闲农业一方面可将单纯生产性农业向较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另一方面可借助原农业生产资源,拓展农业生产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与休闲、游览、科普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农家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形态,为农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可以为区域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1.2 社会休闲需求增长的市场推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等外部利好,社会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和温饱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性,从国外内休闲旅游的人数和收益的增长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对休闲产业的需求空前暴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享有天然生态资源的生态休闲农业来说,自然而然成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的首选,这也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生态休闲农业不仅是满足人们休闲生活需求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综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创新产业类型,只有借助于产业发展思路才能真正提升区域休闲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人们对休闲产业的市场满意度。

1.3 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可以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全国各地不顾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纷纷上马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造成盲目开发,缺乏整体规划,集约化程度低,项目重复,人工痕迹明显,景区垃圾遍地,环境遭到破环,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与生态休闲农业的本质要求相违背。

因此,促使生态休闲农业实施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三农”经济改革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综合性农业产业跨越的必然之路。

2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从生态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分析,一般以城市居民为主,这其中既包括向往自然风光、体验人文风情的年轻白领阶层、三口之家、退休老人,也包括满足培训、拓展训练等工作需求的单位团体等。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有30%的人愿意到郊外体验生后,有50%的人有去郊外旅游的意愿,生态休闲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发展,而且能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农业的生态绿化功能,提升农业科学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止2013 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近7.4 亿人,城镇化率达53.73豫。城镇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加大让更多的城市人需要在工作之余舒缓心情,释放压力,这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同时对生态农产品的热衷消费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 产业资源供给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地域风貌、人文环境、特色农业文化等,我国地域辽阔,拥有独特的地形风貌,且南北各有差异特色珍贵的农业景观,并且各地的民族还仍保留着自己的风土民情、乡土文化、农耕生活,加上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能够挖掘更多的市场价值,这些产业资源都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运作体制的不断创新,生态休闲农业将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市场化消费时尚体验,能够给社会大众和农业经营者带来更多的价值。

3 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合理选择产业化发展模式

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就国外而言,一般有专业协会模式,即是由社会团体牵头,将分散的农场或农户依靠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分享、相互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或农业企业模式,即是由一些专业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大规模联合发展农业公司,形成产供销垂直一体化企业;或是合同制模式,即是由一些私人企业与农场主签订业务合同,明确双方经济责任和利益;或是合作社模式,即是由小、中农户自由加入,全体社员共同协商处理事务,在生产、交易中统一决策行动,共享农业加工增值收益。

就国内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有“4+2”模式,4 即是指“市场+企业+基地+农户”,2 即是指“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其中,市场是导向,企业是桥梁,基地是基础,农户是关键,而研发是核心,培训是手段,或是“企业+农户”模式,即是社会化企业与农户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合同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围绕一种重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或是“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即是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此外,我国还有“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的模式。

由于当前我国在生态休闲农业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化运作薄弱、专业指导人才匮乏,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未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方向,我国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可以采取农业企业和“4+2”综合模式,一方面优选社会化企业,与当地农户们合作成立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经营培训等,而另一方面农户则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生态农产品等。由于农户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公司股东之一,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会与企业共同积极合理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例如目前全国知名的“多利”品牌,便是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北京等全国10 多个省份的当地农场、农户进行产业战略合作的行业先锋。

一方面多利农业公司以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超市直销等营销方式宣传自身品牌特色,吸引潜在客户,并在有机农庄园区基地开发一系列特色休闲项目;同时在绿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自组车队,与优质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同盟,从绿色农产品生产源头直至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加强控制,构建绿色农产品的高效供应链运作体系。

而另一方面各地农场(如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则利用十余年有机认证的基地和丰富的有机种植经验,结合多利农业公司现代化企业管理优势,先进的蔬菜加工、包装、冷链配送系统及物联网、互联网的深层次应用,为市场提供品质优异的有机农产品。多利农业公司联合农场产业化运作生态休闲农业的这一经营理念和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生态休闲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2 统筹协调产业链利益相关方

根据分析,传统农业产业化发展只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是产业链的上下游直接延长,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或不仅仅是产业链的简单延长,它不仅具有传统农业产业化的所有功能,同时还具有观光、体验、休闲等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农业生产。

所以,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协作,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既要综合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农业资料供应商、休闲农业园区、(种植和经营)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商、消费者(游客和农产品购买者)等,又要考虑旅游公司、冷链服务商、有机食品餐饮服务商等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体化管理。

3.3 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

在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只有拥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才能为产业化运作的实施和深度开发带来新鲜理念和创新途径,因此,为保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足够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确切掌握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各部门建立系统、真实的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库提供决策依据。并为从业人员的培训、招聘信息及时公布提供可靠依据与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以中职、高职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设立与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的对口专业,逐步建立生态休闲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链条,并构建人才开发、考评和激励机制,形成系统开发、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机制。

3.4 积极发挥政府在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作用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括在行业制度、扶持政策、财政拨款、公共建设等各方面,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政府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相继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有效措施,比如日本与此相关的应对措施是提供相应的专项财政和农业补助津贴,加大产品的开发、宣传等;美国与此相关的应对措施是设立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作用已经得到美国公众的认可等,此外,还有很多国家都积极的发挥着政府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我国应借鉴该成功经验,用于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篇10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

伴随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涌入城市,给城市的交通、住房、劳动就业和生活供应等方面带来日益严重的压力。

1953年4月,前政务院了《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1958年,《条例》所规定的户口迁移制度,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限制城市人口的过猛增长。取消户籍制度的难度

户籍制度产生50年后的今天,虽然按计划供应粮食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国的地区、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客观上仍然难以立即取消户籍制度。

首先是就业问题。大量人口的涌入,必然增加城市实现充分就业的难度。

其次,一座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是与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财富积累程度密切相关的,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身在城市而无法获得实质上的幸福。上世纪90年代,一些城市采用购房落户的政策,但是在随后的几年中这些城市相继取消了这一政策,一个共同的原因是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例如:某城市户籍改革以来,外来子女每年以1万多人的速度增加,增加人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高达30%。该市教育处处长对记者说,如果外来学生以这样的速度持续增加,教育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要不就是大班,一个班50人变成60人、70人,这个也可以,但是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就会受到影响。”人口增加带来的不仅是教育问题,城市的医疗、社保、交通都会因此面临挑战。例如成都的三环路,修完后最初的半年内没有人跑,以致大家觉得这项投资是浪费,但一年多后随着人口的增加,这条路开始堵车。

户籍管理是关系国家稳定的大问题,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前,现行户籍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户籍管理对中国是否有借鉴意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口管理科学研究所前所长、公安部户籍处前处长张庆五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户籍管理是世界各国最根本的社会管理制度,不光中国有此项制度,国外也同样有此项制度。外国的户籍管理多叫‘民事登记’或‘生命登记’,虽然叫法不一,但基本与我国的户籍管理相似。”

“民事登记”是其他社会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在内容上,国外的“民事登记”内容多包括人口出生登记、死亡登记、婚姻登记,与中国几乎相同。像法国、瑞典、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出生登记内容十分详尽,除了有公民出生年月、性别、单双胞胎等内容,还有其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