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规划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园林规划;设计要点;标志;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4-0008-03
1 引 言
城市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以商务办公为主,服务业集中的核心区,是城市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是控制特大城市经济命脉的管理中心,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及城市文化的载体[1]。紧张的节奏、林立的高厦已成为许多大城市商务区的特点,对商务区建筑周围进行绿化,营造令人舒适的绿色空间,不仅能舒缓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更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美化城市景观。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设计,承担了协调城市建筑和环境的重要任务,在规划时应特别注意。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设计内容应包括有实体形态、开敞空间、绿化系统、步行系统、环境小品等。按照研究的范围不同。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设计可分为整体的形态设计、局部的环境设计和专项的主题设计。
2.1 景观设计人文化
人是中央商务区的第一要素。中央商务区毕竟不能只建些吸引眼球的冷冰冰的高楼而忽略其背后所蕴藏着的社会、经济和精神力量的统一,忽视人的存在。从关注硬件建设到重视软件建设,追求物质与精神、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结合的实现是城市建设和中央商务区建设的主流和新趋势。只有高楼大厦堆积的中央商务区是僵硬的、缺乏生机、缺乏品位的。高楼大厦背后更重要的是文化。人文文化是中央商务区的灵魂,是涵盖其中的无形资产。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设计一定要通过设计来体现商务区的人文性,把物质与精神、建筑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建设具有人文环境的中央商务区作为追求的目标。浓郁的商务氛围与深厚的人文氛围两者交相辉映。才是造就一流中央商务区的基石。
2.2 中央商务区的景观生态化设计
积极参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用园林艺术表现环保和生态的理念,无疑应该是当代园林设技的重要内容。对于生态学的更深入了解和应用,才更好地完成园林规划设计。这将使风景园林规设计学科真正提升至“生态科学”的高度。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的应用生态学技术手段的园林规划设计是未来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发展的热点、重点课,也将更进一步促进生态学的横向、纵深发展。中央商务区内林立的高楼,拥挤的交通,人口的高密度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商务区进行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再者由于商务区内地价很高,因此用在公园和绿化的土地就相对的少[4]。所以又给景观生态设计增加了难度。我们在商务区的景观生态设计中应该坚持整体性设计原则。把整个商务区当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并且又把商务区当作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设计。自然是商务区设计的基础,我们只有顺应商务区所在地的气候、植被、土地形态等自然要素而建造时,才能设计出适合人类生存的居住空间。在中心商务区,由于各类高层建筑大量的聚集,因此创造立体生态的绿色景观是商务区景观生态的重要方向。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绿化空间。而且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商务区景观。为了使商务区的绿地系统化,我们可以以商务区的道路为纽带,连接商务区各片绿地,在道路两边进行绿化,使商务区的绿地由孤立的点由道路连接成系统。我们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就充分的考虑到绿地系统的规划。让道路奠定整个商务区生态系统的基本格局,让它成为整个商务区生态元相互作用的通道,比如恰当的道路设计能够引入自然气流,改善局部气候环境,也可以起到控制风沙和寒流的作用。同时在商务区的建设中,我们要大量的使用环保材料,在商务区广场和道路的硬质铺装上应优先考虑具有渗水或蓄水能力的环保铺地材料。努力为商务区创造健康的环境。
2.3 景观空间立体化
由于中央商务区是城市中高密度地区,地皮价格高,传统的城市二维使用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职能立体化的要求。因此,在中央商务区的规划中需要构成一个地上、地面、地下互动的空间体系[2、3]。这种空间关系体现在建筑实体、流线方式、空间组织、景观视线和形态美感均是以立体的方式呈现。立体化的城市空间开发既可以扩大城市容量,使中央商务区高强度开发所造成的城市生态与生存空间在用地上的矛盾得到缓解,又能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不断丰富的社会生活需求。例如,城市空间立体化开发。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增强空间的吸引力:高层办公楼内绿色休憩空间的出现。大大缓解了人们的工作压力;城市交通的立体化出现可以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给中央商务区高速快捷的工作节奏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障。这种丰富多变的地下层、地上、天桥层有机规划结合的街道空间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立体景观。
2.4 公共空间系统化设计
公共空间的系统化设计体现在设计的整体性上。商务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整体环境,而不应该把建筑和城市空间当作一系列孤立的部分。而是应该把建筑单体、建筑群和城市空间联系起来。创造人与环境的协调,重视环境设计及公众创造环境的能动性,强调城市的整体性、空间的连续性和环境的有祝性。同时,从时间的维度来看,商务区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也要求把城市和历史文脉的关系收纳进来.使商务区的设计风格能够继承地方特色并且和城市的整体风格相协调[5]。
在设计中,我们要使公共空间的设计风格与商务区内的建筑风格相统一.并且注意商务区整体色彩的统一,努力在整体上形成中央商务区的特色。在公共空间的组织规划中要注意加强公共空间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步行街和各个广场、公园和交通节点之间的关系,尽量的使各个点状的公共空间能够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商务区的公共空间分布,达到平衡协调的目的。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环境的恶化暂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因此,中央商务区的园林规划既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史化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又要汲取世界科技的新成果;既要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又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各具特色,多姿多彩。
2.5 景观植物配置
园林规划中,应克服广场化倾向。种埴设计时,尽量向地面以上的构筑物空间扩展,在不同的平面、立面空间设计不同高度的乔木、灌木、花卉、地被、草坪和藤本植物,如以雪松、水杉、银杏、郁金香、马蹄金等不同植物高低错落进行组合。配置成具有层次感的橱窗形式,前矮后高。增加了立体轮廓的丰度,营造更加丰富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提升绿视率。同时也丰富了植物品种。特别是垂直绿化和悬垂绿化,对护坡、屋顶、墙面、栏杆等进行绿化,见缝插绿、找缝插绿,种植悬垂、攀援和藤蔓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凌霄、络石、紫藤等。可以大大增加植物的富集度和立面景观[6]。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观赏特点。并运用到设计中,是体现园林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丰富多样.观花类型中有春花植物、夏花植物、秋花植物和冬花植物。叶片有大小、形状、色泽、质感上的种种不同,说不尽的自然界之奇妙。此外。树皮的色泽、纹理的粗细乃至盘根错节,也表现出极佳的观赏特点。如此多的植物观赏特性,给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一景区通过相似观赏特性的多种植物来表现,不同的景区各种观赏特性的多种植物相互配合。不仅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还能较好的增加植物的丰富度。
2.6 景观的标志性设计
中央商务区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志性景观。这些标志性景观往往会成为整个商务区。乃至整个城市的象征。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会成为中央商务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比如巴黎德方斯中央商务区的新凯旋门,它不仅让德方斯名扬全球,同时也为商务区吸引了更多的商业投资。人们一提到德方斯,就会想到新凯旋门,它俨然成了商务区的代表。我们在进行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设计时,要能够设计出有特色的标志性景观。这些标志性景观必须要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要能够做到城市文脉的承传与现代风格的有机结合、艺术性与实用性、功能性与智能性的统一。让它们成为整个商业区形象的代表。文化是中央商务区特色的深刻内涵,一流的文化造就一流的城市。中央商务区只有立足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质才能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标志性景观建筑。
3 结 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央商务区的园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成功的园林景观能够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美满的社会关系。优秀的园林景观首先是美的园林景观,因此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排除浮躁心理,遵循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继承发展优秀的造园艺术,同时大胆引入新理念,灵活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设计出景观环境优美,适宜人们居游的园林空间。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设计将在未来中央商务区的规划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通常中央商务区中成功的景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设计意图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还需要管理者坚定不移的实施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控制。只有完整的将设计者的意图体现出来才能创造出有持色的中央商务区景观。
参考文献:
[1] 成辉. 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趋势与不足[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6).65~67.
[2] 陈国.简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美学原则[J].园林•园艺,2009(12).28~29,31.
[3] 冼洁莹.钢筋森林中的绿色空间[J].广东建材,2007(6).135~136.
[4] 刘建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18).310.
[5] 姚时章,王江萍.城市绿化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在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基础上、顺应城市需要而进行的城市园林建设和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景观规划与设计是其基础环节。当代城市园林绿化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自然景观、园林特征和城市特质结合到一起,这是由城市园林绿化的定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作用和特点
1.1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华的汇聚地。园林绿化具有美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活环境的宜居度,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作用。确切来说:①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减弱噪音、防风沙等作用。究其原因,城市园林中的绿色植被是有效的空气湿度、温度调节器,它能能借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空气循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环境。②园林绿化有美化作用。城市园林绿化在空间构建上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它要求设计师能借助不同色彩、质感的植被、亭台、景观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富有质感的园林空间,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一来,城市园林景观不仅具有休闲、娱乐和观赏价值,还能满足民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1.2城市绿化园林景观的特点
城市绿化景观是自然生态、人工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功能多样,综合性较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想将各种因素完美综合起来,必须就地理、地形、园林、水系、城市文化品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运用美学、生态学、心理学、设计知识进行景观设计,以确保园林景观的完整性、持续性。园林绿化不仅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用到各种材料,由于地域差异、市场环境不稳定,很多时候,许多材料的价格都难以把握。所以,在园林绿化中,有关方一定要考虑到可能会影响园林绿化的成本因素,尽可能降低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成本。此外,园林绿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园林绿化工程结束后,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也要被提上日程。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工作以植物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花卉种植为主,此外还涉及园林景观日常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等。在城市绿化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关人员、有关单位一定要考虑到园林绿化完工后的养护与管理问题。
2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2.1以科学的景观设计理念为指导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运用生态理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使园林绿化景观与经济、人类形成和谐共存的关系,是时展的要求。要想使园林绿化景观与经济形成共生共长的关系,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科学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所谓“以人为本”的生态设计理念指设计师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实际需求、观景心理,将园林绿化中的自然与人工元素巧妙统一起来,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知识营造园林景观类型,科学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并确保园区内部景观功能分割明显,布局协调,层次分明。与此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降低能耗,为公众打造一个休闲运动的场所。如在小规模的园林景观中,有的亭台地势过高或者地面硬化范围过大,地表绿化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用一些善于攀爬的藤本植物来点缀建筑,填补亭台中上层空间空白,使建筑轮廓和景观布局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2.2做好场地设计,合理设计道路
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科学把握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因地制宜,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原则。园林绿化场地指园林所处环境、园林场地所处地形、场地内建筑的性质、体形、基础设施、道路出入口位置等,它是园林景观构思和布局的重点,也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关注的首要问题。通常来说,在场地设计中,设计师要在总平面图上标注清楚不同的功能分区,功能区的位置和布置形态,景观性质,如哪儿是主要景点,哪儿是休闲区,哪儿是儿童游乐场、停车场等,建筑的高度、层数,哪些树木需要特殊保护,山顶控制标高等。在场地设计中,道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园林景观中的道路不但具有往来通行的作用,还具有功能划分、景观美化等作用。许多景观中的道路,或纵横较差,或曲折蜿蜒,常常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道路设计中,设计师首选要明确主干道路的功能,确保通常主景区的道路走向明确,宽度适中,简洁明了。景区环路、辅路设计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尤其是景区内部的小路,要能触及各个角落。此外,景区内部的小路、辅路,既要根据地形来设计,还要注意其视觉效果,让其能与景观交叉重叠起来,或者融入到景区中去。如竹林景观附近的小路要曲折迂回,流畅自然,以赋予大景观以强大的张力和流动性。
2.3在景观设计中突出植被种植和设计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建筑,但是现代园林绿化更多是用绿色植物来造景、衬景。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将植被种植和设计放在首要地位,根据实际需求判断该重视哪些绿色植物,哪种植被的绿化效果更好。绿色植物有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繁殖容易等特点,许多绿色植被如常绿灌木福建茶、小叶黄杨等四季常绿,季节变化小,是再好不过的景观绿化用品。常用的绿化植被、植物有草坪、灌木、大小乔木、花木等,绿色植被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视觉功能,一是非视觉功能。《植物、人和环境品质》一书将绿色植被的功能分的更细,说绿色植被有建筑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美学功能和工程功能。园林景观中的绿色植被设计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创新绿化形式,确保绿化效果最大化。如主干道附近要大面积绿化,要打造一道既能隔音又能防尘的天然障碍。车行道绿化要充分考虑行车视距,要适当降低树丛的密度和浓度,以防行人突然穿行时可能导致的刹车不及等问题。②合理把握绿色植在空间和道路上引伸的“度”,使绿色植被与道路、建筑较差渗透、合理布局,以实现理想效果。在植被种植完工后,还要充分考虑土壤、气候、人为因素可能给其带来的危害,做好植被修建、除草、防虫工作。
2.4从细节入手,提高小品设计水平
园林工程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园林绿化中的小品如果皮箱、灯具、喷泉、园椅等,虽然功能单一,但是它们同样会影响园林景观的功能和意境。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从细节入手,做好园林小品设计与布局工作。如在园林路旁、休息区多放置一些园椅子,以供游人休息之用,但是园椅放置数量要综合考虑园林游客人数,不可过多也不可太少。此外,园椅位置布局也有讲究,现代人极为在意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所以园椅距离不可太近。又如,园林中的果皮箱,要采用环保材料,又要适当考虑其造型,如主景观附近的果皮箱要简洁大气,灌木附近的果皮箱可用木桩、动物造型的果皮箱,以增强景观的协调性。喷泉与灯具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是两者的美化作用不可小觑。需要注意的是,园林景观中的喷水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因此在喷泉设计中要做好排水、循环系统控制设计,降低喷水系统发生漏水、灌水事故的可能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面较广,对个体的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要遵循自然生态法则,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将景观、植被与环境融合起来,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高海明 单位:岑溪市园林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潘辑.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要点探究[J].建筑知识,2016,12:108~109.
[2]胡蓉.关于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9:99.
篇3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改革 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是学生提高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认为,在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结合实际环境开展实践活动,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性质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园林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从而为将来从事园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服务于园林事业的发展。因此,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掌握基本概念,明确设计的实质和要点,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手法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园林设计、园林管理、绿化施工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特点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力图将基本原理“讲易、讲透”,并结合经典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从专业的角度评价、欣赏古今中外的园林,进而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掌握园林艺术的有关知识。实践性强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最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多学科穿插式教学
由于园林专业以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分配存在一些不合理性,所以很多学生对一些专业基础课,甚至一些专业课的学习,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认识园林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学习的重点;要鼓励学生注重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园林花卉和园林树木课程的学习。
掌握园林花卉和园林树木方面的知识是做好园林规划设计的前提,没有相关的植物知识体系,所有的园林设计就没有了活力。因此,我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注重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植物课程的穿插式教学,将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关注历史、地理、艺术等其他学科的发展,关注各种媒体对相关行业的报道,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知识网络;鼓励学生多了解个人为人处事的礼仪常识、待人接物的哲学理念,重视培养与人沟通、协作、处理事务的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的修养。
(二)、课堂互动式教学
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摒弃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方法,而注重各个方面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等。
1、理论与案例、实践互动式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设计艺术原理等理论知识是自成体系的,课程教学要将这些原理清晰、系统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由于园林规划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方面地讲授设计艺术原理显得过于空泛,所以要结合实际的经典设计案例进行讲解。在案例的讲解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的讲授,使理论与案例互动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这既能加大课堂传授的信息量,又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此外,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可将理论知识讲解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即在每一次课程理论讲解之后都安排相应的设计实践,如植物配植、道路两旁绿化、单位绿地设计实习等。在每次设计实践之后,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亲自参与设计,教师一对一地对学生的设计做出点评,将有利于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的相互融合,从而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素质和设计实践能力两方面同时得到提高。
2、师生互动式
师生互动式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鉴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应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采用“讲课-讨论-讲评”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同时,在讲评学生课程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要进行讲评以外,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讲评。在讲评之前,首先要求学生将设计作业转换成电子文档,然后模拟园林设计招标现场,安排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做设计方案汇报。每个学生根据各自的方案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和具体的设计手法;然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每个学生既可以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设计作品,又可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正激励法教学
激励法是指通过对某种思想行为的肯定,使之得到强化和推广的方法。它包括了信仰和目标激励、精神和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等3种类型。正激励法就是通过奖赏对某种行为予以肯定,目的是鼓励这种行为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激励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已经被普遍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学校教育借鉴。在中职学校,使激励极富科学性和艺术性地贯穿于学校文化,以长久地提高学生的士气,显得尤为重要。
篇4
关键词:园林;中高职衔接;规划设计;海绵课堂
“海绵城市”这是2015年最为热门的一个词汇,它是城市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产物,同样的道理,随着新课程改革与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在中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衔接的教学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矛盾关系———不断变化的教学状况与越发陈旧教学方法的矛盾,为此,笔者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建设“海绵课堂”的尝试性探索,以期达到职业教育“理论够用,技能够硬”的人才要求。
1“海绵课堂”的建设内涵
1.1中高职衔接中园林规划设计“传统课堂”的现状
1.1.1课堂定位的僵硬化。中职阶段,传统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常常把完成一定量的设计图纸抄绘练习作为课堂合格的“理想状态”,用重复的机械练习切断了中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衔接中强调的深度思考和主动创新的思维纽带,从而逐渐消减了中职学生对于园林专业继续探索的兴趣,导致大量的优秀课程设计资源因学生内心抗拒性的“饱和状态”而流失,过于“饱和”的内心也同时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使其作品缺乏新意而呈现出明显的抄袭痕迹。如此僵硬化的课堂,使得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时明显不适应高职课堂更为自由灵活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于专业前途的迷茫。
1.1.2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先理论后实践”这一存在时间间断性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为了中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堂存活的唯一命脉,理论知识的“倾盆而下”造成了学生在真正实践时不知所措的局面。例如,在公园规划设计练习中提到“园林公共厕所应设计在地区主要风向的下风方向”这一理论要点,这一知识点在听讲时极易理解,但是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仍然有85%的同学忽略了这一关键点,从而大大影响了作品的合理性。
1.2中高职衔接中园林规划设计“海绵课堂”的本质
海绵课堂的本质就是比喻学生在课堂中如同海绵一样,将如雨水一样的知识点迅速吸收、存蓄、灵活运用,以此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并在实践过程中将蓄存的知识释放出来,从而让本身死板的理论知识在不断应用中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对于这样的课堂定位,笔者认为应该重新提炼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过程、师生情感交流过程三者的内在联系性,并以之为基础来重组园林规划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前课后探索的形式,达到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作为教师更应主动优先地去了解自己的学生,优先制定符合他们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中职院校学生在创造性方面的潜力,让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包袱”转变为实践的“解渴”财富,为学生轻松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海绵课堂”的建设途径
“海绵课堂”的建设强调学生知识综合运用目标的实现,注重通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机调整,课堂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课堂教学资源的全面开发,以完善“海绵体”———学生个体为突破口,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中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衔接的高效发展。
2.1“海绵课堂”的建设应可采用优先调研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低干扰途径
中职院校的园林专业学生多积极外向,内心富有想法,虽对学习缺乏耐心,但本身的探索欲望依然较为强烈。因此,在中职阶段的园林规划设计的课程中,教师建议避免灌输式的教授方式,尤其在设计思路和风格上,应更为关注学生内心想法的表达,并做积极引导,旁征博引来达到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深化创意的目的,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会自我价值得到肯定的满足感。机器工厂式的园林设计人员早已不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对于年龄和认识层次相对较低的中职学生来说,优先布置实地调研性质的任务将更为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例如,在“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一节中,可以本市富有特色的街头绿地小组调研为优先教学内容,组织实地调研并形成报告,教师在其中尽量减少知识点或者规范条例的干扰,以监控学生安全为主,将观察的角度彻底还给学生。如此一来,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在高职阶段的园林规划设计课堂中,主动探索和自主独立思考的习惯将得以延续。
2.2“海绵课堂”的建设可采用图文资源和城市资源
相结合的全方位途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这是一门需要大量辅助参考资料支撑的课程,因此课堂大量的图文资料成为了一柄“双刃剑”。一味的图文讲解将使得课堂中的“海绵体”———学生很快被“榨干”,即使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极尽所能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中职园林的学生也是无法真正感受园林空间的尺度感、空间感、意境感。笔者尝试将课堂置于城市现有园林中,让学生走出去充分吸收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用自己的直观感受和记录去发现问题,去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解“户外广场台阶设计”中,对于台阶踏步高度、宽度等规范,通过城市中几个不合理的案例来提醒学生关注设计尺度的概念。而高职园林的学生在图文资源和城市资源相结合的“海绵课堂”中将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有机结合,以扩大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得渠道。
2.3“海绵课堂”的建设可采用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相结合的可持续途径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环进步的过程,同一学生在中职和高职不同阶段的专业认识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时刻揣摩和反思个人或小组作品这一思维过程显得尤为宝贵。课程任务中涉及一定量的个人任务,同时结合了园林专业实际工作中的合作特点,加入了适当量的小组任务,这样的驱动方式更要求学生不断反思自己在课程进度中所需要做出的改进之处,以此来提升整个学习过程的效率。另外,在小组合作中“海绵体”之间可以形成相互渗透、相互积存的机制,让知识的流动性和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从而有利于“海绵课堂”后期的可持续性建设。因此,在“海绵课堂”中,中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的项目任务应具有可持续性,中高职院校主动构建一体化的学习机制,使得“海绵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的吸收———释放———再吸收———再释放的循环。
3“海绵课堂”的建设展望
3.1引入“海绵课堂”的弹性评价机制
“海绵课堂”的灵活性授课必然与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格格不入,纯粹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的设计课是病态的,是没有生命意义的,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看来,弹性评价机制应兼顾考试与考查,闭卷与实践,更强调“海绵体”在知识吸收环节和知识应用环节的重要性,弱化结果表现,促进“海绵体”进一步的二次知识吸收,避免“一棒打死、一榨即干”的现象发生。
3.2引入“海绵课堂”的经费预算体系
多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中会增加课程的成本,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面临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自我提升的成本和课堂教学的成本成为了新的挑战,学校层面应考虑加强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中高职院校教师定期交流学习活动以及校外实训场地的长期合作开发,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对于学生而言,应充分利用中高职院校创造的课堂、图书馆、实训室等资源,减少课后的学习成本,将更多的精力和物力财力投入更高层次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中去。因此,详细而不断完善的经费预算体系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绵课堂”的发展速度。
3.3引入“海绵课堂”的网络互动模式
“海绵课堂”这一创新型的课堂从现代信息化教学的角度来看,必然少不了智慧化的网络构架。作为一门专业设计类课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中高职衔接从本质上要求中高职学生更应该主动增加与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群体内部的沟通交流频率,无论是中职学生与高职教师沟通,还是高职学生与中职学生互动讨论,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对于设计作品的探讨和深化始终贯穿于整个中高职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课上一对一指导之外,借助现代化的沟通渠道,通过挖掘网络平台的资源,建立“微博互动”、“微信答疑”、“群聊分享”、“美图共赏”等新型互动学习模式,从而依靠广大师生的力量共同智慧地提高中高职园林规划设计“海绵课堂”的蓄水量。
4结束语
“海绵课堂”是中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衔接的创新探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海绵课堂”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实践只是一个起点,是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延伸发展打下基础的一次尝试。总而言之,在中高职衔接模式下的园林专业教学中应更多地去思考和探索“海绵课堂”的建设方式,形成中高职园林教学衔接的创新特色化发展道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职业院校园林专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也将使得中高职合作院校的关系更为紧密。
参考文献:
[1]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
[2]张文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园林,2011.
[3]张瑾.注重学生发展过程,贯彻实施全程评价[J].考试周刊,2011.
篇5
[关键词]四段六步;教学设计;城市道路绿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94-03
园林规划设计是高职高专院校园林类学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应园林行业中的设计员岗位。涵盖内容广泛,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常见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技能,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
1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高职高专初学设计的学生来说,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比较薄弱,图纸表现能力也较差,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一遍式”的学习方式已不符合学习规律,因此教学中需要不断加强设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优秀设计案例的分析,模拟性训练及实战性训练,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反复训练从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提出“四段六步”教学法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 学情分析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吃苦的精神是有的,但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很是薄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引入优秀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学生网络基础普遍较好。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不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面。
我们的学生年纪轻,思维活跃,设计灵感多,这对于设计的学生来说是好的,但有些同学图纸表现能力较差,会说不会做,从而导致眼高手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加强模拟性训练,同时更需要实战演练,学做一体化。
鉴于以上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为学习而设计了“四段六步”教学。
3 “四段六步”教学设计理念和优势
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3.1.1 四段
(1)基础讲解阶段——理性认识;
(2)案例分析阶段——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渡;
(3)模拟训练阶段——尝试性设计;
(4)应用创造阶段——实战操作。
3.1.2 六步
第一步:项目导入,通过说明,使学生了解设计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深度要求;
第二步:任务分析,通过分析项目要求,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内容;
第三步:制订计划,包括人员分工、设计方法、流程、材料和监督检查计划等;
第四步:组织实施,按照计划和设计程序,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把握进度和质量要求开展设计工作,同时实施监控;
第五步:检查修改,在工作中和工作完成后,按计划组织检查,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制定修改策略并及时修改;
第六步:验收评价,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以及工作方法,委托方审核图纸、验收,对施工单位做技术交底。
3.2 优势
3.2.1 符合认识和记忆的一般规律
坚持理性—感性—尝试—实践的循序渐进的记忆规律,采用由浅入深、“多遍式”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
3.2.2 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真正意义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四段六步”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及效果分析
根据目前园林行业常见的绿地设计分类,选择道路绿地设计、广场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设计、滨水绿地设计、公园规划设计六大项目作为“四段六步”具体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中安排若干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的内容按照基础知识讲解—案例分析—临摹训练—应用创造等四段进行组织。其中应用创造阶段按照获取项目—确定任务—制订计划—组织实施—检查修改—验收评定六步进行组织。
4.1 基础讲解阶段
4.1.1 具体做法
让学生对所学的项目有个最初的理性认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这一阶段是必须的,重点是教师要控制理论讲解的量,够用就行。比如针对城市道路绿地设计这一项目主要讲解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相关道路术语、横断面布置形式、人行道绿化带、分车绿带、道路节点、街道小游园设计要点等基础知识。
4.1.2 效果分析
理论指导实践,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项目有个最初的概念性认识,以至于不会对后面的实践教学产生盲目性。
4.2 案例分析阶段
4.2.1 具体做法
选取国内外经典景观案例进行分析。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概念认识转向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这种典型的案例举一反三,从而明确问题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4.2.2 效果分析
学生对所学的项目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以道路绿地设计为例,从案例库中选取不论是从设计理念、文化修养还是植物配置、景观结构分析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江阴市周庄镇世纪大道绿地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与质变。
4.3 模拟训练阶段
4.3.1 具体做法
选取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临摹训练,优秀的设计案例不仅可以熏陶学生的园林修养,而且对优秀案例的理念、表现技法等有一个由理性到感性的过渡,从而对园林规划设计程序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以道路绿地设计为例,选取了兴九滨大道景观设计项目进行模拟训练,这个案例在进行模拟训练时可操作性强,表现技法优美,实施教学时数为第一课堂2学时,第二课堂6学时。
4.3.2 效果分析
通过大量的优秀作品临摹和项目模拟训练,逐渐掌握技巧及其规划设计要点。在训练前,安排优秀的设计案例让学生临摹,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与操作,使学生对优秀的园林设计其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4.4 应用创造阶段
应用创造阶段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采用六步教学法,实行公司化运作模式展开教学。加强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及早地进入专业角色。
以城市道路绿地设计项目教学为例,由教师围绕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模块引入启东中央路东延段道路绿地设计,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具体目标和任务是完成方案文本及各种设计图纸,实施教学时数为第一课堂12学时,第二课堂12学时;在对启东中央路东延段道路绿地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中,成立了依托项目的学习小组,共分4组:标段1组、标段2组、标段3组、标段4组,每组又分具体的功能组、方案组、文本组、汇报组,每小组设立组长1名。
项目组成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在验收评定时,学生(乙方)向教师(甲方)进行汇报,教师认为做得好的方案会被选入园林设计工作室进行继续加工,进行市场化运作。
在组织实施中,首先进行现状调查,对地形、植物和地区文化的调研,提高学生现场勘查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然后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设计,确定设计理念、风格、方法、内容等。在方案分析与确定阶段,把握空间尺度及竖向变化,进行平面规划布局。教师指导并修改学生的方案。设计图纸表现阶段,提高学生用手绘或计算机软件绘制设计图的能力。
检查修改:检查功能合理性、设计内容统一性;进度、错漏、技术、规范性检查;图纸汇总、制作初稿、进行方案汇报;根据甲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验收评定:引入企业评价。委托方审核图纸、签字验收,对施工单位做技术交底。
5 应用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5.1 各阶段优秀设计案例库的不断储备更新
在实施“四段六步”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选择应把握好其难易程度,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由于其具有时效性,因此对这些优秀的设计案例仍需不断储备并及时补充更新。
5.2 加强课程第二课堂学习的建设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在课程教学中,为推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进入第二课堂,笔者所在的课程组成立了园林设计社团,社团自成立以来,已完成我院体育馆西侧8000m2绿地、茅山校区、图书馆北侧、组培中心周边、茶园路两侧绿地、科技示范园大门、禾木研究所等多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大多为学院绿化工程所采用。
将园林设计工作室机制引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一次成功尝试,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3 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
在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争取引入更多的设计项目到教学实践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新燕.“五步教学法”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5.
篇6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的环境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绿地规划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也是改善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把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做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1]。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主要是为当地的居民提供服务的,因为居民生活的基本条件便是居住区的环境,居民是城市居住区的主体,所以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做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做到造景服务于人,景观为人所用,使景观绿化充满生活气息[2]。
1.2坚持生态性原则
在做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尽量保持已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不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生态技术来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3]。
1.3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选取植物进行绿化时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选择植物,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切不可盲目种植。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植物配置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栽植一些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从而可以起到丰富景观的多样性作用,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1.4坚持实用性原则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不可一味地追求观赏性而忽视它的实用性,在居住区中进行绿地规划是为当地居民服务的,要以人为主,居民在此空间中进行运动、休闲、娱乐等户外活动,在进行绿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功能设施,以便更好地为当地的居民服务。如果只注重居住区绿地的观赏性而忽视了它的实用价值,那么这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将会失去它原有的价值特征[4]。
2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
2.1居住区绿化具有美学的功能
利用园林植物的种类、色彩、形态等特征来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例如各种乔灌木、草皮、花卉等的搭配来营造一种富有季相变化、一年四季皆有景色可观的环境,不仅可以使当地的居民身心愉悦,而且可以得到很好的视觉享受。在城市居住区中,配置的植物还可以与居住区内的建筑相协调,融入到景观中,从而可以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2.2居住区绿化还能够为居民提供娱乐与休闲的场所
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游憩休闲的场所,居民们不仅可以在此锻炼身体、消除疲劳、观赏景色、放松心情,还可以从事社交活动,例如下棋、聊天、打牌等。
2.3居住区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3.1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繁茂的树木能够遮挡住51%~91%的太阳辐射。80%左右的太阳光线可以被草地上的草木所遮挡。植物的蒸腾作用也能释放大量水分,增加湿度。另外,植物的根部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分,地面上的大量热量可以被植物的根部所吸收,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2.3.2具有降低噪声的作用
在居住区绿化中,利用乔木和灌木的密植搭配,从而形成一道绿篱声障,采用常绿树种的效果更加明显。一般来说,绿化植被可以减弱噪声20%,9m宽的乔灌混合绿带可以减少噪声9dB。
2.3.3具有阻滞烟尘和吸收废气的作用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据统计,每公顷绿地每天能够吸收900kg二氧化碳,产生600kg氧气。绿化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起到自然净化空气的作用。绿化还能够阻挡风沙,防止水土流失。
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存在的问题
3.1.1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考虑,忽略“以人为本”原则
居住区环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丽景观,而应该是处处为居民着想、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尺度要求,创造亲切的人性化空间。所以在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性化要求,真正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5]。
3.1.2设计中缺乏整体性考虑,忽略整体效果,建筑风格与景观不一致,缺乏协调感
许多设计者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片面追求标新立异、鹤立鸡群的设计,而没有从周边的环境与整体的布局出发,采取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进行规划设计。此外,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单位两者之间的沟通协调程度不够,进而形成建筑与景观两种不同的体系,导致在居住区内出现两个不同风格并存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体环境缺乏协调感,整体效果比较差。
3.1.3景观小品过多,缺乏特色
随着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居住区内布置过多的景观小品,导致景观小品泛滥,趋于雷同,没有重点景观,缺乏特色。而且有的景观小品与居住区内环境格格不入,达不到装饰的效果[6]。
3.1.4居住区的园林设计复制问题比较严重
在现代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缺乏设计思想,为了追求名利以及受到开发商的影响,导致他们所设计的作品盲目复制、缺乏创新思想,使得许多居住区园林设计作品越来越相似,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发挥创新思维,根据居住区的品味、主体不同等的实际情况来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性的居住区园林景观[7]。
3.2解决措施
3.2.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功能性
在居住区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来进行规划设计,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使景观具有可视性,又要使其具有功能性,使居民置身景观之内,融入其中,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性。
3.2.2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创新,注重艺术手法,注重管理,还要注重经济适用
对于绝大多数经常在屋外活动的人群来说,要通过采用丰富大色块与自然流畅的林缘线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比较好的感官景致效果,但同时一定要考虑住宅区的采光与通风条件,最终达到居住区景观功能优先、以绿为主、注重层次、方便居住区居民的目标,从而营造一个适宜人居的户外环境空间。
3.2.3重视居住区规划整体性,统一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协调居住区设计整体布局
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布局出发,在充分考虑居住区整体风貌、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绿地规划设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有整体设计的思想,在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时统筹兼顾,考虑到整体的结构风貌,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园林作品。
3.2.4在进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时,应该模拟自然,同时要做到疏密有致
由于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所以自然的东西在人的头脑中更容易产生美好与和谐的感觉。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通过利用疏密有致地空间分割,可以为人们创造所需的空间尺度,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视觉景观效果,从而做到人性化设计。
3.2.5加强立体绿化模式设计
立体绿化就是指平台、阳台、屋顶、墙面等地方的绿化。立体绿化有利于解决绿化面积和建筑用地之间的矛盾以及容积率与绿地率之间的矛盾。在国外,立体绿化应用相当普遍,许多居住区除了有地面绿化以外,其走廊、阳台、屋顶以及空中平台也几乎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有的还甚至出现了空中花园、屋顶花园等园林绿化环境。
3.2.6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
面对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复制抄袭越来越多的现象,我们要采取立法管理机制,严厉打击这种现象,以减少这种复制抄袭现象的发生率。要想获得较好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效果,必须加快立法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复制抄袭现象的发生。
3.2.7加大对设计人员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养
我国的园林环境景观设计起步比较晚,在这方面缺少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远没有国外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能力强。这就需要我们多向国外学习,多进行学术流与讨论,多引进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来加强自己的设计人员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我国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3.2.8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共同完成设计工作
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往往是由团队合作来完成的,所以要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造出优秀的作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景观已经成为人类居住条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要求我们在做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设计,做到观赏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的和谐并重,使人们在体验绿色环境的同时,走近自然、融入自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是城市绿地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居住区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以及达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目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与自然接触,相互依存,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舒适、绿色、生态的生活境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8]。
参考文献:
[1]王庆芬.论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85-186,189.
[2]刘明珍,刘秀玲,周忠泽.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初探[J].中国林副特产,2013(6):84-86.
[3]边颖.城市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87-88.
[4]胡笑笑.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展望,2014(10):75.
[5]段增贤.浅谈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现状及改善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2):77.
[6]张岚.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2):7486-7487.
[7]王琨.居住区园林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3(12):100.
篇7
Abstract: urban landscape is the center of the city people's leisure activities, is also one of the best places to enjoy the quality of life. Good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is to bring people to the final benefits. In city planning,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is the cor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some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theory, then contact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of chongqing garden show park design examples for the analysi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process. Key words: desig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ity garden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园林给排水的特点
园林给水的特点
园林用水点分散,地形起伏,高度变化差距大,水质也各异,需要分别处理,因为时间的不同,导致季节性变化大。
水源选择
只要是满足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要求的水质,就可以从就近的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接入,也可以从一处或者几处就近水厂的给水干管接入。如果附件没有给水管网,那可以首先选择地下水源,再就是湖泊、河流或者水库的水。
选用的水质标准为不浑浊、无有害物质、无色、无味,并且经过检测不含有传染性病菌。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细菌等都达到相关的标准。
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与计算
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和要点
1、树枝形式的管网。这种设计方案比较简单、省材料,样子像树枝状,适合用于比较分散的用水点和建设初期的构造。它的缺点是不能保证供水一直很通畅和顺利,如果有一点受到影响,那么就会大面积的被牵连。2、环状管网。环状管网是闭合的形状。在建设的时候耗费材料多,投资大,但是其可靠性高,并且供水可以互相配合和调剂。
给水管网布置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在设置管网的时候,要确保安全可靠、布线简单,投资尽量减少、管线布满,三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要将以后的规划设计考虑在内。
布置给水管网时,应该靠近调节设施和主要供水点,并且在确保不受冻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铺设方式,避开难以施工的地段,并且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工程量。尽量避开园路,埋设在绿地下,与其他管道按照相关的规定保持一定的距离。
布置管网的相关规定
布置管网的深度问题,在容易受冻的地区,应该埋设在冰冻线下四分米的以下的地方,不易受冻的地区,埋设的深度也不能小于七分米;因为埋得过深,会导致工程花销大,埋设的过浅,管道的安全问题又会受影响。
选择管道材料的时候,可以选择黑铁管、铸铁管、石棉水泥管、白铁管等等。
阀门及消防栓的配置是必要的。为了便于检修,在节点的地方应该设置阀门、阀门井等设施,其中每隔500米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个阀门井。配水管上消防栓的安装问题,间距一般都为120米左右,然后其离建筑距离大于5米,离车行道距离小于等于2米为最佳。
用水量计算
用水量是管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项基本数据。用水量标准是国家根据每个地方、城镇的一些生活水平、习惯、气候、性质或者生产性质等要求的不同设定的标准。
最高日用水量除以平均日用水量,就是日变化系数Kd,农村的用水量偏高,一般是1.5到3.0之间;城镇的一般是1.2---2.0之间。把最高时用水量除以平均时用水量,就是时变化系数,农村的时变化系数一般是在5—6之间,城镇的一般取1.3到2.5之间。总变化系数为两个系数的乘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一般取Kd为2—3,Kh取4—6。
管段计算流量等于管段传输流量和节点流量之和。管道流量的含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管道的水量,其数量等于管道断面积S和流速的乘积V。Q=S*V,由这一定义和公式可知,S和V就是相互制约的。当Q一定时,S变大,那么流速就变小,但是管道断面积变化的情况下,对管材的投资也会变大;当S变小,那么V就会变大,这样对水头的损失就会随之增加。这两个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流速,使得水头损失和管材的浪费达到一个中间平衡的状态。这一流速就是经济流速。经济流速一般可以采取经验值,比如小管径情况下,D在100---400毫米之间时,可以选取V为0.6—1米每秒,在大管径的时候,D大于400毫米的时候,可以选取V为1—1.4米每秒。
在实际的公园各个节点的用水中,时间是不同步的,比如浇灌一般是在清晨或者傍晚,而餐厅用水一般在中午前后。用水时间不同,所以可以合理安排用水时间,错开用水高峰期。
分析重庆园博园给排水管网实例
本文针对管网的设计,选取了重庆园博园为例子,进行排水管网设计的分析。根据它山地公园的特点和地形外貌,设计出了适合山地公园的排水管网设计方案,做到了因地制宜和依山就势,并且满足了给排水的功能要求。园内的最高标高是427米,最低的是271米,高度相差100多米,山势险峻,地势复杂,并且有一定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园区主管道设计
如果在山地采用和一般城市市政主干管的管道埋设方式,那么就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优点是安装简便,而且便于检修,但是缺点是管沟安装在人行道的下面,这样就限制了人行道的最小宽度。所以根据园博园的地势要求,采取了管道直埋的方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管道断面如下图: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山区地势需要考虑其实际地势,采取不同的雨水排放方式,并且还要考虑水资源短缺和防洪的问题。所以,在园博园的雨水系统中,设计了雨水收集、储存、利用系统。山区公园一般在下雨的时候,雨水汇集迅速,并且容易造成对水土的冲刷和破坏。所以为了绿化植被,一般采取明沟排水,在广场的雨水可以采用管道收集。
雨水储存系统中,可以利用地形、雨量和气候条件,来营造雨水花园,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雨水利用系统中,可以利用水泵来绿化和浇洒周围的道路;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环境、为景观补水,这样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污水的处理问题
园博园面积很大,地形变化复杂,所以一般采用污水就地处理方式、环保生态厕所相结合、利用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等三种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
总结
园博园的设计有它自己的特色,主管道采用的是依地势直接埋设的方式,合理利用高位水池,并且利用雨水花园和水体来收集和利用雨水,污水处理方式也根据地势的变化来实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在园林给排水系统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方面的节约问题,也要考虑实际的地形和需要,从而设计出符合规划设计的管网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罗建、任荣志.重庆园博园给排水管网设计探索,风景园林,2012(5).
[2]陈幸.园林中给排水工程的特点及相应措施,江西建材,2011(2).
篇8
【关键词】生态城市园林绿化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园林城市是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设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体系,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运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绿化,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为地球人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和生活环境。与国家园林城市相比“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估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之“园林城市”的评比标准,“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估增加了衡量一个地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恢复水平的综合物种指数,本地植物指数,建成区域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城市热岛效应程度,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等评估指标。在21 世纪的今天,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城市中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已经成为现在和将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之一。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决定人民生活质量的最根本条件之一,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落脚点与切入点。
一、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的关注要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较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力和对城市园林绿化重视不够,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这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而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渴望自然,要求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排放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河流,使河水、地下水水质变差,直接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使得饮用水水质下降危害到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2、城市园林绿化的非均衡性
由于城市经济总量和决策者重视程度的不同,各地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多数中小城市经济相对欠发达和环境意识不高致使城市园林绿化投入不足,总体水平偏低。部分城市的人均绿化面积较高,绿化率也较高,但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中心区绿地在相对或绝对减缩,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非均衡性。
3、城市绿地自身的可持续能力严重不足
城市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为了城市生态系统能持续优化,通过城市物种的多样化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维护系统的稳定性,必须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要保持系统内的物流、能流与其环境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的动态平衡,即保持绿地系统的自我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从而使城市绿地成为一种人工创造的自然生物群落的再现。但是目前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与之相背离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不完善;
(2)城市绿地自身生态结构简单;
(3)自然系统人工现象严重。
4、绿地结构单纯,生物多样性体现不充分,缺乏生态学思考
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如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将这些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就可以自然地体现出城市绿色景观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这种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仅有害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减弱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5、热岛效应
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植被相对较少,消耗比蒸腾的热量少,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城市上空厚厚的污染物质又产生了保温作用,增加大气逆辐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城市内部的气温比其他地方要高,就形成了热岛现象。
6、大气污染
工矿、炉灶、车辆、飞机等产生大量的煤烟、粉尘、硫氧化合物等有害化学气体,使城市上空空气污浊,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7、各种噪音
城市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行业等的飞速发展,城市噪声来源越来越多,噪声分贝愈来愈大。
二、生态城市的园林绿化的有效措施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绿化建设的服务对象是人, 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人的需求与行为感受。因此在规划设计的前期有必要先对其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和需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听大众的意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经调查研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切忌用领导意志来代替民意。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遵循生态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绿地在规划设计时要切忌毁田、毁林建园林的做法,对规划设计范围内的大树(特别是珍贵树种、古树)应尽可能地保留。充分考虑大树给生态带来的负面效应,尽力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同时还要尽可能的维护生物多样性,并防止污染。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达到前后相贯。同时要将园林规划设计与当地的农业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等结合起来。按照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内外城市绿化的成功经验,着重于城市整体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结合大规模旧城区改造和市政建设的同时,同步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园林城市建设。
3、在城市建设设计上采用多种类型
在城市建设设计上采用多种类型,不仅可以植树、种花、种草、种药、种果,还要利用江、河、湖、海等水面养鸭、养鱼,在林中养鸟,并引进天敌,使人、植物、动物、鱼类、鸟类、微生物能够和谐相处,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的转换。园林规划设计不能仅限于观赏为主,不要只顾眼前的效果,应该有长远发展目标,应从城市长远发展考虑,留足基础设施用地,避免砍了栽、栽了砍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因此,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有所改变,要把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观赏和防护功能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
4、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绿化设计, 突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集中力量在城市繁华街头和主要路口,建造一些人文景观,结合城市绿化布局有特色的城市建筑小品、雕塑和游憩设施,展现城市的乡土风情, 提升城市品位。结合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需要做细做精,打造不同的城市绿化风格。依据城市类别,对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微生物、野生动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存、生长发育规律及适应性,提出科学决策,选用合适树种。
5、选择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抗污染的植物品种
我国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可供选择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抗污染的植物种类,包括树木近8000 种、有花植物近30000 种,完全可以扩充造景材料。树种配置时要选择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藤相结合的复层混合配置绿化模式。还应通过垂直绿化来实现围栏、院墙、阳台、屋顶的全面绿化,并鼓励巿民植树、养花。为了能够增加绿量,要多种叶大荫浓的大乔木,增加乔木比例,乔木林下面种草皮,并适当点缀灌木、花卉,搞复层、多层立体绿化。此外,还要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广场、游园及小区的遮荫效果, 增加绿化地的色彩, 为广大市民提供绿化充分、景观优美、环境宜人、距离合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6、加强园林绿化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
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需要领导重视, 加强领导是园林工作的重要保证,特别在当前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要广泛开展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 实行单位考核和评比一票否决制,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同时,要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乱砍滥伐、侵占绿地等破坏绿地的行为, 依法巩固和保护城市绿化成果。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培养全社会爱护共同生存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伍生, 刘南方. 生态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才智, 2010,(11)
[2] 王书文, 郭福原. 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审视[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 刘军.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境问题[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4] 郑小九. 论绿色奥运理念的生态关怀[J]. 体育文化导刊, 2006,(10)
篇9
关键词:城市园林;现状前景;
Pick to: urban garden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in the reality garde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planning. How to carry on the reasonable urban landscape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plann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s simple, is the main points discuss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不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相打起了“绿化牌”、“景观牌”、“生态环境牌”,在多个城市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其城市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增长的同时其城市生态环境却在不断地恶化,从而使得各个城市如何让进行绿色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引起了各级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怎样取得经济建设的有效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设达到有机的同步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成为各级政府决策者们的共识。目前通常的做法基本都是大量的旧城改造,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兴建各种形式的所谓城市新园林。所有这些都可以从全国范围内的多个城市都在大规模的地进行城市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并积极主动地通过争创全国性的“园林绿花城市”、“生态环境卫生城市”、 “人类宜居城市”等等荣誉称号来提高其城市知名度从而达到吸引多方投资和各方游客来游览参观进行综合创收之目的这一普遍之现象得到见证。然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新兴学科,其不仅包罗了城市园林景观建筑、园林植物的合理化科学化的配置以及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等;更应该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等。所以我们只要通过对该城市发展的动态分析就能够较好的使我们更确切地把握住其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现阶段所处的状况,从而能够有效地预测其未来城市园林发展的具体方向,并能够更好地利用相关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来达到城市园林发展的人性化、科学化,生态化目的。 第一,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大规模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多城市中的园林立足点也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园林植物所创造的简单的形式美的感受了,都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实现现代城市园林的绿色生态建设的需求上,因此现代的城市园林跟以前有了质的变化,不再是仅仅满足于人们简单的观赏游憩之需求,更是要营造出合理的能够适合现代城市人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的优美生态园林环境。现代城市园林的作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重要。这点特别是对于我国目前如火如荼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把它理解成为类似于传统园林的筑山、理水、园林植物的配置和园林建筑的营造等造园一般要素的有机结合,而是要在不断继承优秀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城市园林所应具备的综合型功能,并有效地应用于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发展当中去,力求做到既能够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多种需要,又能够满足不同城市居民日常观景游憩的需求,从而做到以现代城市为有机载体,尽最大可能的实现整个城市环境的园林生态化。 第二,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尤其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方面还没有完全拥有一套自主的高质量的城市绿地规划体系,基本上还是以国外的某些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为主要指导思想。虽然我国的园林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相对于现代城市园林而言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由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仅仅只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部分必要有益的补充而已,其也最多只是对城市园林绿地分布提出一些简单初步的考虑,至于这些城市园林绿地的具体指标及建设的主题思想等诸多方面却无法加以明确的界定。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在很多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实际过程中由于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尺度把握不准而造成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无序性和同质化,其不仅降低了城市园林景现设计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优美化效果,还导致城市园林的低质化和不正当竞争。给人以“城市园林也就是简单的种种树栽栽花浇浇水施施肥”的简陋印象。其原因一方面与相关的城市园林队伍自身素质有关,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上的错误所导致的。城市中的园林绿地客观来讲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了,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高质量的城市精品园林绿地的确是越来越少了。我国城市的许多园林绿地,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更不用谈品精品化了。至于像无锡的吟苑,锡惠公园的杜鹃园,鼋头渚的兰苑等精品园林对于现在的城市园林建设而言那就更加是一种奢求了。此外,城市园林建设中盲目追求欧式风格和不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引种南方热带植物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等也只能导致贻笑大方了。至于很多城市的市中心道路旁边的假热带植物充其量也只能起到夜晚亮化的作用吧。第三,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态化设计。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极大提高,低碳环保绿色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必然是所有城市园林建设的终极追求。而城市园林生态化设计的核心就是致力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终极主题,引导我们从更加科学的生态层面上来进行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化建设。让西湖边的西溪湿地之类的优质的城市园林绿地更多的出现在普通市民的眼前,让更多的松鼠,白鹭,野鸭,天鹅等对大自然环境要求很高的野生动物们自由自在的在身边玩耍。让桃花水母这种对水质要求极其严格的史前生物能成为孩子们鲜活的课本……那就是我们城市园林从业人员之幸也。而这也是我们城市园林工作者的最大心愿。2.健康园林设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多种城市病已经在困扰着大多数市民了。这也让健康逐渐成为必谈的话题了。如何营造出健康园林绿地也是放在城市园林设计者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从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兴建众多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如小型的城市广场、街道小游园、居住小区健身设施等,来积极的鼓励人们多运动勤锻炼,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也要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大角度来进行科学规划,尽量提倡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更加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增加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景观带的设置等。并逐步的限制私家车的出行,还路于骑自行车的市民,同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鼓励,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生活的城市一定会天更蓝水更绿的。3.艺术化的城市园林设计。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有意识的引进更多的艺术元素来装扮我们的城市景观,既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更要体现出城市的自身的艺术特色和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特别要注重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要充分吸取如杭州和苏州在古城保护方面的优秀经验,把我们居住的城市点缀的古朴而又不失现代,既有千年的文化底蕴古都之貌又有上海北京时尚流行之大都市风格。作为城市园林景观工作者而言,任重而道远。结束语: 当今世界城市化和花卉产业的兴起,更促进了园林事业的发展。其中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各种城市园林规划的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急需大批优秀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园林设计的前瞻性越来越科学严谨,相信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事业必将迎来辉煌。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私密性;心理学;园林景观规划;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日渐增多,如何实现城市发展与人类生存的和谐统一,如何在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点,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员需要认真思考与总结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需要注重体现私密性的设计要素,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园林空间的休息、放松、精神需求,为城市居民创造温馨、愉悦的园林景观空间。
2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私密性的情况综述
所谓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园林规划私密性,是指有选择地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园林景观布局进行设计,从而起到控制城市公共空间作用与性能的预期目标。因此,研究者认为“私密性设计”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观能动的积极选择和创造,打破城市公共空间的距离感和封闭性,确保城市居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享有舒适、自由的个人领域。根据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当城市居民的经济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生存权利和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将转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园林景观设计标准可以确立为,向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提供生态环境、劳动环境与其他活动环境相互交融的私密园林景观场所。
3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私密性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在我国经济水平普遍较低的时期,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园林设计不够重视,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业生产与劳动力发展方面,导致城市公共空间小、布局狭窄,呈现出私密性特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部分建筑开发商过于看重经济利润,忽视了园林景观设计,导致部分园林景观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设计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4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私密性设计的注意事项
进行灵活多样的设计,重视细节空间的设计,才能真正达到使用者的满意,有效提升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
4.1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小群生态性
通常情况下,在园林景观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交流都是三三两两一组的,这种交流方式就是社会学中提到的小群生态。从私密性应用的角度看,私密性不仅针对个人还针对这样的小群,小群生态也不喜欢受外界干扰,而小群体的大小有差异,则相应的空间形式也存在较大区别,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私密性应用的层次性和多样化特征,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空间选择的多样性。
4.2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私密空间的可视性
园林景观中向私密空间通行的路线应当是可视的,要尽量提高空间的使用率。针对不同程度的私密性,可设计不同程度的可视度。可视化通常指对园林景观边界入口的处理,所设置的边界入口空间,能够直接影响到使用者是否顺利进入空间及进入的数量。与公共空间比较而言,私密空间的入口应当设计更多限定条件,既要充分考虑空间感,也不能从视觉上隔绝与外界的联系。所以,应当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疏密有致的组合性质,延长道路和场地间的距离,增大空间私密程度。
4.3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辅助设施的灵活性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充分满足使用者扩大空间及多样化使用功能需求。园林景观公共空间的标签并不明确,空间的公共性或者私密性由使用者的使用状况决定,比如可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使外部景观设施的灵活性显著提升,像园林景观中的观景踏步、花台边缘以及矮墙等等都可设计成座区,但设计时要考虑与人的尺度相符,使人们选择形式及范围拓宽。
4.4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空间范围的适度与合理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当注重呈现空间范围的适度性与合理性,避免公共园林空间过于狭窄,产生打扰他人休息活动,进入他人私有空间的感受;公共园林空间也不能过于宽广,给人们一种疏离、荒凉、空旷的孤独感。因此,有关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应当合理把握空间范围的规格与合理性。
4.5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科学设置过渡空间与边界
作为设计公司及其所属的设计人员,在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私密性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过渡空间与边界的科学设置,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联系起来,既不能让私密空间独立于公共空间的整体之外,应当做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地面材质、高差和标志物等因素,将对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产生影响与限制,容易让居民产生走入其他空间的感受想法和心理活动。因此,设计人员应当灵活应用上述设计对象,赋予景观园林强烈的心理感观,营造空间感和私密感,为城市居民打造既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又具有独特性和私密性的公共空间。
4.6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呈现自由与舒适的空间性能
作为设计公司及其所属的设计人员,在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私密性设计过程中,还应当保证公共空间的自由与舒适属性,满足人们休息、放松、休闲的心理要求,设计出便于沟通交流、进行活动、安全自然、视野开阔的城市公共空间。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的私密性设计过程中,应当从自由与舒适的空间性能、科学设置过渡空间与边界、空间范围的适度与合理、辅助设施的灵活性、私密空间的可视性和小群生态性等方面加强注意与思考,既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求,还要注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作为设计人员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与技能,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打造优美、舒适、愉悦的城市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张金超.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研究[J].乡村科技,2017(20):43~44.
[2]孟祥伟.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5):207~208.
[3]杨春顺.浅谈城市公共空间园林景观规划中私密性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7(4):72.
[4]戚勇,杨涵.城市生态绿道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7(1):66~67.
- 上一篇:小微金融政策
- 下一篇:事业单位会计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