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系统范文
时间:2023-04-11 23:4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管理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SNMP协议在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就目前网络管理系统监控不全面,以及兼容性低等问题进行优化。网络管理系统为软硬件结合分布式网络应用系统,应用SNMP协议来确保网络高效运行,减少各类故障的发生。本文就SNMP协议在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SNMP协议;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网络技术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为提高网络系统应用效率,确保其高效运行,需要增强对网络管理的重视。SNMP协议在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应结合现存问题,确定系统设计要求,建立结构模型,重点分析不同模块功能,争取提高网络管理效果。
1网络管理所存问题分析
1.1物理层问题
网络管理物理层问题,主要表现为系统硬件设备运行与管理所存问题,如服务器、光纤以及路由器等,受外界各项因素影响出现故障,导致网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①接口故障。接口老化、光/电模块故障等降低链接效果,为网络系统运行常见故障,一般会设置备用链路或者增加冗余来降低对系统运行的而影响。②电源故障。表现为系统电源插座松动、设备电源模块故障等,降低各项硬件设备运行稳定性,或者直接造成设备掉电无法正常运行。一般会采取双电源设计模式,对此类问题进行规避。③环路故障。主要是因为操作不当,将网线插入到同一交换机两个接口,或者一个广播域内不同交换机接口,环路故障会产生广播风暴,占用大量网络带宽影响网络信号的正常流通,即客户端服务器无法正常连接或者频繁掉线。
1.2链路层问题
①兼容性低。如果网络系统内设置多种不同厂商网络设备,其所支持协议存在一定差异,甚至会出现相互影响操作效果的情况,经常会因为协议支持差异性而导致新增设备与原有设备不兼容。②ARP欺骗。ARP协议为基于信任的网络通信协议,但是攻击者可以对ARP数据包进行伪造,欺骗用户影响网络通讯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导致网络瘫痪[1]。
1.3操作系统问题
①客户端。由于客户端操作系统PPPoE拨号服务启动异常,或者是某些动态链接库注册信息丢失,导致客户端操作系统故障。②服务器。如内核故障、内核网络参数异常等,导致数据转发率降低,甚至会造成系统崩溃。此类故障需要通过其他网络设备或者服务器发现,且需要采取手动检查措施。
2SNMP协议在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中应用
2.1系统结构设计
以某学校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为例,结合实际需求分析,基于SNMP协议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分为监控模块、管理站点以及管理三个部分。①监控模块。此部分主要面对开发人员,功能的实现需要在模块内安装受控站点,完成与管理间的通信,且实现MIB子树管理。同时在对监控模块进行设计时,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接口,来满足其对系统的管理。②管理站点。此部分主要目的是维持所有管理的正常通信,并完成受控站点信息的收集,将各项指令传输给受控站点,实现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同时,通过管理站点还能够满足用户对系统监控主用户界面的要求,向用户提供MIB树,便于完成对受控站点的有效控制。③管理。此部分主要作用是满足与各应用程序实例的通信,且每个受控站点均需要一个管理,对各程序运行信息进行收集,且将其发送给管理站点。同时还可以接收管路站点发出的指令,控制受控站点。
2.2系统流程设计
2.2.1系统设备拓扑管理
管理员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搜索一次网络设备,则自动发现为网络设备拓扑管理基本功能。基于SNMP协议进行校园网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2.2.2设备信息采集
主要分为SNMP数据包获取、数据通信、节点相应、编码过程、接收响应报文等环节。管理站点将SNMP数据包请求报文后,会生成一个response变量,通过同步/异步来对受控站点发送的SNMP相应报文进行接收。受控站点对监控站点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进行接收,然后将其传输给SNMP报文处理模块分析,最后将处理后生成的数据加工打包处理后传输给监控工作站。在监控工作站接收到报文后,为便于SNMP响应报文传输,需要对报文数据进行编码,将其转变为ASN.1格式数据。在通信成功并验证相应后,证明报文正确,则监控站点数据分析模块会对受控站点返回的程序进行分析,且完成对相应报文信息的处理,处理结束后数据分析模块释放此次数据请求,并响应系统资源[2]。
3结束语
基于SNMP协议来对网络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来提高系统管理效果,减少各类问题的产生,提高网络系统应用综合效率。在对SNMP协议进行研究时,应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在确定设计目标的前提下,遵循设计原则,应用各项技术来实现设计目标。
作者:王欢 单位: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川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多Agent系统;系统结构;协调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04―092―03
1 引言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和学校规模都不断增加,校园网的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在校园网中,通常是多种网络系统平台共存,包括不同厂家,公司的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从而使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日益困难。为了管理这种规模和多样性不断增长的系统和网络,需要有一套自动化的网络管理工具和程序。而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能够可靠、稳定地运行,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使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得到改善。传统的两级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瓶颈和可扩缩性问题,同时也带来了管理者之间任务的分配、通信和协作等问题。而且,传统网络管理中的管理者只能完成一些预定的工作,不具备自主处理事情的能力,对网络状态的改变不能很好的实时响应。另外,管理者之间也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以处理复杂的网络管理事务。Agent具有实时性高、可扩充性好、自治能力强等特点,各个都参与管理工作、决策、协作完成管理任务、减少管理者的干预、减轻了上层管理者的负担。将多Agent系统应用于高校网络管理系统是高校网络管理的一条全新的思路。
2 校园网络管理模型的体系结构
本文提出的网络管理系统结构,是在原有的分层管理结构中增加了一层有多个Agent组成的区域管理层。使网络管理系统,既具有管理的分布性和智能性,还降低了系统实现的复杂性。这里把网络按照地理区域划分成多个管理域,每个管理域是一个被管对象的集合。
在进行多Agent研究时,首先要先确定其结构。基于多Agent的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可分为3层:中心管理层、区域管理层、设备管理层。对于这种网络管理系统主要由3类智能体组成:中心管理层Agent、区域管理层Agent和设备管理层Agent。其中中心管理层Agent只有一个,其他2种Agent都有多个。他们分别管理不同层次的网络设备,这3种Agent,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整个系统的任务,如图1所示。
中心管理层Agent负责整个网络的管理,能够完成网络管理的各项功能,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是网络管理员与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一般位于网络中的一个主机节点上,区域管理Agent主要对所辖区域的设备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多对网络负载的规划、地址分配及路由路径,隔离和控制各接入用户接入速率、方式进行访问控制、限制非法侵入、保证网络接人用户获得稳定、可靠、合法的网络资源,一般驻留在被管对象中,如主机、网桥、路由器及集线器等设备上。设备层Agent管理用户接入的方式,承担局部网络的流量控制、拥塞控制、连接端口匹配、网络速率的争用、优化网络效率等功能。在这种结构中,中心管理Agent对区域管理Agent有控制权,但各区域管理Agent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是一种分层式管理结构。
2.1 中心管理层
中心管理层实现全局性的网络管理,是整个系统与用户直接进行交互的部分,为管理员用户提供与系统相交互的接口,管理员通过这些接口发出管理命令实现对网络的管理。主要用来实现整个校园网的管理工作,区域管理层需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向中央管理层发送自身的一些信息,以及所具有的知识,协调各个区域管理Agent,共同完成用户所提交的任务。中心管理层Agent的结构如图2所示。
2.2 区域管理层
区域管理层中的Agent具有2种角色,不仅要与下层的网络管理通信,查询网络设备、链路状态等数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处理,完成系统指定的一些初级的网络管理功能。同时域管理还要根据要求,将经过处理的数据传递给上层管理系统,或根据上层管理者的要求,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操作。他具有高度的自治能力,能够根据中心管理层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管理功能,并将处理的结果发送给中心管理层,不仅降低了中心管理层的负载,同时减少了网络上的数据流量。区域管理层Agent的结构如图3所示。
2.3设备管理层
设备管理层由多个设备Agent组成,位于网络管理的最底层,用来对网络物理设备进行管理。设备层的Agent应该具有反应性,能够感知网络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设备管理层Agent的结构如图4所示。
3 基于多Agent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工作方式
设备管理层由多个设备Agent组成的,用来对网络物理设备进行管理。设备层的Agent承担局部网络的流量控制、拥塞控制、连接端口匹配、网络速率的争用、优化网络效率等功能。各Agent具有较强的反应性和自主性,当Agent自身不能完成他应承担的任务时,他就要与其他的设备Agent进行协调,到协调不能达到一致时,区域管理Agent可通过控制模块给出管理命令。设备管理Agent需将自身的有关信息通过感知器反馈给区域层Agent,以更新区域层Agent的知识库和加强学习器的学习,帮助区域层Agent做出正确的决策。智能区域层Agent有很高的自治性,有时为了缓解自身的网络负荷或网络冲突,可以通过协调模块与其他区域Agent进行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并不需要中心管理层发送管理指令,中心管理层Agent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管理命令给区域层Agent,区域层Agent除了执行中心管理层Agent的管理方案之外,还需将管理的效果和相关信息反馈给中心管理层Agent,以便中心管理层Agent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更新。中心管理层Agent根据其所具有的经验知识及接收到的所有区域Agent传送的信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区域Agent的管理策略进行衡量,必要时向某些区域Agent发送管理指令;接收指令的区域Agent无条件执行指令,并将执行后的控制效果反馈给中心管理Agent。如图5所示。
4 Agent间的通信与协调
网络管理系统是由一系列分布的功能实体组成,包括各种Agent以及网络设备。为了完成管理任务,这些功能实体之间必须进行协调,而通信是协调的基础。系统中涉及到两种通信问题:多个Agent之间的通信和设备Agent与网络设备的通信。许多网络故障与多个网络设备的运行相关,当网络管理Agent发现自己不能单独处理网络故障时,需要主动和其他网络Agent进行信息交互,以获得网络的整体性能、故障原因等信息;另外当网络管理Agent调整可能牵涉到其他智能体的配置改变时,由于需要遵循全局网络特性的限制,该Agent在执行相应的操作之前,必须先将本地智能体的行为通知给所有相关的Agent,与其他Agent进行协调。在设计多Agent的协调方法时,针对不同的问题必须采取不同的协调策略,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调策略有约束退让、全局指标最优协调、服务优先级协调、循环使用协调等多种协调策略。系统中管理Agent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协调方法,一个Agent也可以使用多种协调方法。在这个系统中管理者和被管之间是通过SNMP协议进行连接的,SNMP描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通信机制,通信机制通过定义2个接口:get,getnext,set等实现SNMP协议转换的接口;管理与SNMP通信接口。
篇3
关键词:网络管理;智能设备;TCP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1-0015-05
Simple TCP-bas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LI Li
(Dandong Border Check Points,Dandong 118000,China)
Abstract: Existing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quirements of specific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in network management for smart devices, the need for more simple protocol and system support. TCP-bas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built that can better meet the equipment condition monitoring,remote device control and other basic functions, in a small intelligent devices can easily deploy the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network management; smart devices; TCP
智能设备一般属于专用设备,其功能单一,用户接口较少。连接网络的智能设备,特别是不属于电信运营商的特定网络,一般没有运营商指定的规范要求。为满足这种场合的设备管理需求,基于TCP协议,采用XML作为命令和数据承载方式,开发了一种简单灵活的设备网络管理协议。经过在联网广告终端,机顶盒等设备中的现场使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网络管理功能需求概述
图1终端网络管理拓扑
图1所示为典型的现场网络拓扑图。在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站在终端的立场上,有接入方式的不同:如有线以太网类型,无线Wifi接入,GPRS/3G网络接入等;也有网络环境的不同:如采用VPN网络,或使用局域网,或者是家庭的ADSL拨号网络;这就要求网络管理所采用的网络协议,必须能够满足这些复杂的环境。
一般来说,UDP协议的网络开销较小,但UDP协议没有回传机制和窗口协商机制的保证,可靠性无法保障;另外,UDP协议对复杂网络环境的适应性不好。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网络协议,其协议设计采用三次握手来保障连接的可靠性;另外,TCP设计了通信确认,窗口动态调整,失败回传等内容,可以较好的满足网管可靠性的要求。
一般来说,简单网络管理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设备的注册,认证:设备通过发送注册指令完成其在网络管理服务器上的身份认证,在协议层面,该请求是第一次发送TCP数据包到网管服务器,服务器会为此连接建立一个独立的进程,处理与之相关的后续数据请求。
2)设备的在线离线管理,心跳维护:设备通过TCP协议在间隔一定时间后连续发送心跳数据到网管服务器,用以维护其活动状态;如果服务器在间隔三个时间间隔内没有收到设备的心跳数据,则认为终端设备已经离线。在心跳数据中,终端附送自己的业务 运行状态在其中,完成状态的定时上报功能,其活动状态可以包含:正在开机,正在关机,正在运行某个程序,正在下载等自定义格式数据。
3)设备运行状态获取:此命令用于服务器发送信令到设备上,用以获取设备实时状态,与上一步的定时上报不同。
4)设备控制和远程操作:通过远程控制指令,实现对设备的远程开机,关机,业务流程跳转(如插播某条广告信息)等。
5)设备的远程维护:可以通过该指令完成设备远程下载,升级,故障诊断等操作,实现设备的远程无人维护。
2基于TCP和XML的网管协议设计
为了能够保证网管协议的灵活扩展,将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交互协议使用XML来定义。利用基于XML的通信协议,可以实现终端的注册认证,远程控制,心跳维护等接口,从根本上实现对终端的管理控制。
其协议设计如下:
1)网管协议基于HTTP协议完成,通过POST方法完成数据的提交,提交数据内容为XML文档;
2) XML数据组织通用格式如下所示:
……
……
其中,adsys为表示广告信息系统的关键标识,其它业务相关的指令都需要包含到其中。stbuser关键字标示终端相关的数据分组,其中一般会包含终端账号,MAC地址等信息;
3)开机连接认证接口:提交终端硬件版本,硬件型号、软件版本,进行终端有效性认证,返回对应的广告服务系统IP,服务端口、心跳间隔等接口参数;
终端通过HTTP POST方法上报如下数据:
mac_address:终端MAC;hardmodel:终端型号;hardver:终端硬件版本;softver:终端软件版本。
系统受到该请求后,通过HTTP回复200 OK的确认信息,同时将如下数据回复给终端:
0=失败,1=成功
错误信息
终端账号
online=在线,outline=离线
广告服务系统IP
心跳端口号
心跳间隔(单位:秒)
广告策略下载接口,全路径
其中,result标示注册是否成功,stbuser中包含了注册成功的终端账号,状态,广告服务器系统IP地址,端口号,心跳间隔和广告策略下载接口。终端收到这些信息后,将会根据回复信息中的服务器系统IP地址和端口号主动连接服务器,并将心跳信息发送过去,此后将按照回复中的心跳间隔信息,到指定时间后再次发送心跳信息。
4)终端主动获取服务器策略的接口:终端可以在每天的指定时间,通过接口自主进行分发展示策略及文件的下载,下载的接口URL为首次通过认证后返回的下载URL。
终端通过HTTP POST方法上报如下数据:mac_address:终端MAC。
系统受到该信息后,返回数据格式为:
策略生效时间,如20100901102030
策略下载的相对URL路径
数字,单位KB/s
策略生效时间,年月日时分秒20100901102030
策略下载的相对URL路径
数字,单位KB/s
其中,cur_scheme标示当前正使用的策略信息,如果为空,标示着没有使用任何策略;next_scheme标示着写一个即将生效的策略。每个策略字段中,包含有策略生效时间,下载地址,下载最大带宽等信息内容。
5)心跳接口:终端定时向指定的广告服务系统的管理端口进行心跳上报;如果在心跳中发现控制链路终端,则再次进行控制链路的建立;系统端接收到终端心跳后,更新最后心跳时间,并将系统当前时间返回给终端,终端更新其内的时间;心跳频率为30分钟一次,可根据现场要求修改。
心跳发送数据格式为:
adstblive
mac
网管服务系统回复
adstblive
mac
心跳信息通过在command中使用adstblive来标示,上传信息中stbid填写终端的网卡MAC地址,标示终端的唯一身份信息;服务器回复信息中同样包含MAC地址信息,用于终端确认是自己的回复信息,同时包含当前的时间信息,如2010年4月14日上午10点27分40秒可表示为:20100414103740。
6)获取当前终端屏幕状态信息:通知终端将当前终端的播放界面进行截屏,并将截屏图片上传到网管系统中。数据的上传通过FTP文件传送方式进行。
系统发送命令格式如下:
adstbscreenshots
mac
抓屏文件名,终端mac+”.jpeg”
其中stbid为终端网卡MAC地址,ftp_ip,ftp_port,ftp_user,ftp_passwd表示上传数据的FTP服务器地址,端口号,用户名,密码信息,screenfilename关键字标示上传图片文件的命名方法。
终端收到该命令后,首先完成抓屏操作,将当前屏幕保存为指定名称的问题件,并上传至指定的FTP服务器,然后回复确认命令。
7)终端的远程控制:终端定时向指定的网管服务系统的管理端口进行心跳上报;如果在心跳中发现控制链路终端,则再次进行控制链路的建立;接收到终端心跳后,更新最后心跳时间,并回复指定格式的控制指令。
接口协议根据控制命令不同而有所差异:
#重启指令:
adrestart
mac
adshutdown
mac
adstart
mac
adautostandby
mac
时分秒212015
时分秒075910
时分秒212015
时分秒075910
0,1,2,3,4,5,6分别表示从周日到周六
协议中定义了远程开关机,待机的功能,其中通过command字段来区分控制类型。其中adshutdown表示关机,adstart表示远程开机,adautostandby表示自动待机。在autoctrllist包含命令附属的时间信息,如开机,关机时间分别使用autostart,autoclose表示。
终端还可以通过远程维护命令完成日志上传,升级等维护操作。
3在广告信息终端中的应用
在笔者主持研发的广告信息终端是一种通过无线联网的广告信息播控设备,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终端广告策略的调整,广告片源的更换,远程开关机等,其中完全应用基于TCP的简单网络管理模式。
图2广告信息终端数据流图
如图2中所示,信息终端中的tcpClient模块负责和服务器完成信令的交互,TCP客户端在广告信息机中起命令传输的作用,负责从广告服务系统获得控制命令,并将命令通过应用程序管理器送给其他功能模块;其中命令有四种类型:连接请求,心跳交互,日志上传,控制命令。其中连接请求只在开始连接时发送一次,心跳交互则默认每隔30s一次,日志上传只有每天零点上传一次。而控制命令则包含了较为广泛的范围:如远程开关机,下载,获取远程屏幕状态信息,获取远端视频信息等。
tcpClient客户端的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tcpClient流程图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完成TCP连接后终端的客户端要保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常连接,一旦TCP连接中断,终端能够迅速检测到,并能够重新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维持连接状态。socket连接成功后,按照启动参数时间间隔发送心跳命令,连续3次收不到回复,从新发起socket连接。
基于该管理协议,广告信息终端实现了免人工维护的成本优势,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得到了客户的认可。4结论
基于TCP构建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拓扑环境和各种应用场合,即使在基于GPRS无线网络的环境中,也可以使用。采用基于XML的信令格式,为网管协议的灵活扩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广告机等终端现场使用测试中,该模式稳定可靠,可以满足简单的网络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伟.宽带综合接入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史蒂文斯. TCP/IP详解(卷1:协议) [M].范建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篇4
电力通信网络日益复杂,为了高效管理智能电网通信网络,有必要建立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如何构建通信管理系统,本文最后给出了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本文较为详细全面的研究了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构建
目前,国家已建立的通信网络是分层分级的,骨干网络覆盖35kV变电站。现在存在着终端设备接入到通信网络以满足配电、用电的需求,这无疑会使通信网络变得巨大,其管理会日益复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提升电网通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全力推进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必须的。
1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建设高水平的通信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电网公司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更好的满足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以及业务的扩大,更好的处理新增管理内容。
1.1有利于智能电网系统互联和标准统一
建设通信管理系统应着眼于全局,应适合目前电网公司的组织建构,可以让国、省以及市有机的联通,让信息在各种信息系统之间无缝对接。要想实现这个应用目标必须建设统一的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体系,制定有关命名、建设以及模型的规范。在此基础之上建设的智能通信管理系统可以消除信息孤岛的现象,实现高效的管理。
1.2有利于通信部门的管理深化
根据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相关标准的要求和总体框架,需要加强管理系统在实时监测以及运行、资源及专业管理方面的能力,而这可以满足通信部门全面管理的需求,深化了通信部门的管理。而且将来为了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肯定会不断深化通信系统的管理水平,比如电路自动分配等功能。
1.3有利于支撑智能电网的运行
智能电网有六大环节,为了让六大环境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要建设通信管理系统。尤其是对于配电、用电两个环节需要更大的支撑力度,这需要加强终端设备的建设与接入工作。将终端设备接入到通信管理系统可以增加整个系统的应用功能,提高智能电网的整体水平。
2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应具备的特征通信管理系统要满足应用需求,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集约化。系统要能够满足目前电网三级组织架构之间的信息无缝传递,要将骨干网和终端的接入网集约管理。系统要能够实现与智能电网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上级公司和下级公司之间的信息传达。集约化管理通信管理系统内部各应用,进而深化通信网络的管理[1]。
(2)标准化。智能电网的通信管理系统要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建造,新建系统和旧系统的改造要遵循同一标准以及相关规范,建成高度统一的标准化通信管理系统。
(3)智能化。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是高度智能化,所以通信管理系统要集成相关的功能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比如仿真培训、故障预警等功能。
2.2系统的整体架构分析
系统要覆盖国、省、地三级组织,三级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互联形成整体架构,具有分层管理和分布应用的特征。为了实现系统的应用目标,系统应具有信息采集系统来采集信息,具备信息交换系统以实现上下级之间、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还应具有数据库存储信息,最后要具备实时监测功能以及资源、运行和专业管理功能。国网层面系统应负责管理一、二级骨干网以及跨区域的通信网,省网层面系统应管理其他骨干网,地网层面系统要负责管理终端通信接入网。
2.3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系统应具备三个层面的功能:管理应用层、平台层以及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平台层主要负责动、静态数据的储存以及相关信息的交换。信息在上下级以及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交换传递都是由平台层负责,进而实现国网三级组织系统的一体化。平台层还应具有其他宏观管理模块,比如安全管理、系统管理等。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该层负责监视整个通信网络,并对其进行控制;负责监控管理系统采集数据并对其管理;负责监视系统和其他设备之间数据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上传。管理应用层。管理应用层提供应用功能模块,将整个系统模块化展现,功能模块有实时监视、资源管理、运行管理以及专业管理。
3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实施较为困难,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是一项系统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统一性原则。该系统是智能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使各级电网协调一致。系统的建设要统一规划,总体设计以及逐步实施,有条不紊的推进系统建设。系统各部分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在统一的领导下开展建设工作。投资保护原则。在建设中要最大限度的使用现有的通信网络,因为原有的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投资了大量的投资,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已有投资,以提高电网公司整体效益,可以采用相关技术将现有的通信网络接入到通信管理系统。平稳过渡原则。系统的建设应该分阶段实施,每一阶段的实施都必须要使整体系统平稳过渡。安全性原则。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智能电网和通信网的安全运行。
4结语
分析了在大运行形势下通信网络对于电网的重要性,阐述了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对于通信网络管理的益处,探讨了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以及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对于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网络结构复杂的特点,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解决
方案。方案以TMN为基础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强调接口的开放性,强调系统的一体化和
独立性,强调网络化和对各种体系结构的兼容性。为网管系统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一些有益
的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1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设计原则
1.1全面采用TMN的体系结构
TMN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专门为电信网络管理而制定的若干建议书[1],主要是为了
适应通信网多厂商、多协议的环境,解决网管系统可持续建设的问题。TMN包括功能体系结
构、信息体系结构、物理体系结构及Q3标准的互联接口等项内容。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
和发展,TMN已走向成熟。国际上的许多大的公司(例如SUN,HP等)都开发出TMN的应用
开发平台,以支持TMN的标准;越来越多国际、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也宣布接受Q3接
口标准,并在他们的设备上配置Q3接口。国内的公用网、部分专用通信网都有利用TMN来
建设网管系统的成功范例,例如:全国长途电信局利用HP的TMN平台OVDM建设全国长途电
信三期网管;无线通信局利用SUN的SEM平台建设TMN网络管理系统。TMN的优点在于其成
熟和完整性,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体系中最为完整的通信网管标准体系;TMN的不足
在于其复杂性和单一化的接口。这些问题在网管系统建设中应该加以考虑。
1.2兼容其他网管系统标准
在接受TMN的同时,兼容其他流行的网管系统的标准以解决TMN接口单一的问题,对电
力通信网管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好处,尤其在强调技术经济效益的今天,这一点更为重要。
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所构成的网络管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TCP/IP网络的管理标
准,SNMP网络管理系统实际上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计算机
网络产品的厂商,目前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都支持SNMP的标准。因此电力通信网
管系统应该将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作为网络管理的标准之一,尤其在通信网与计算机网
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2电力通信网管系统方案
2.1需求分析
在选择网管系统方案时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决定,如网络管理要求、通信系统规模、
通信网络结构、技术经济指标等。网络管理要求应是确定网管系统方案的首要因素。并不是
在任何情况下网管的配置越高、功能越全越好,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对通信设备的实时监控,
那么最佳方案是选择监控系统。在完成监控功能方面,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准确程度都较
复杂的网管系统要高。同样如果管理要求只关心通信设备的信息,只需要建立网元管理系统
即可。但如果是一个管理一定规模的通信网络而且提供通信服务的管理单位,那么就应该选
择能够涵盖整个通信网的网管系统。
2.2网络设计
初期的网管系统一般只注重网络某些部分(如通信设备)的管理,其主要原因是通信网
管系统在发展初期一般依赖于通信设备生产厂商。真正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各个层
次:
网元数据采集层:网元(设备)的数据接入、数据采集系统。
网元管理层:直接管理单个的网元(设备),同时支持上级的网络管理层。这一层主要是
面向设备、单条电路,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内容。其直接的结果实现设备的维护系统。
网络管理层:在网元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网元之间的关系、网络组成的管理。主要功能
包括:从网络的观点、互联关系的角度协调网元(设备)之间的关系;创建、中止和修改网络
的能力;分析网络的性能、利用率等参数。网络管理层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支持上层的服
务管理。
服务管理层:管理网络运行者与网络用户之间的接口,如物理或逻辑通道的管理。管理
的内容包括用户接口的提供及通道的组织;接口性能数据的记录统计;服务的记录和费用的
管理。
业务管理层:对通信调度管理人员关于运行等事项所需的一些决策、计划进行管理。对
运行人员关于网络的一些判断的管理。这一层管理往往与通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密切相
关。其功能包括:日志记录,派工维护记录,停役、维护计划,网络发展规划等。
网络管理系统应当是全网络的,对于面向用户服务的规模较大的通信网络,管理的重点
应放在网络、服务、业务等层次的管理上。
2.3系统功能
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故障管理:提供对网络环境异常的检测并记录,通过异常数据判别网络中故障的位置、性
质及确定其对网络的影响,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性能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能对网络及网络中各种设备的性能进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确
保网络本身及网络中的各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配置管理:建立和调整网络的物理、逻辑资源配置;网络拓扑图形的显示,包括反映每
期工程后网络拓扑的演变;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传输链路;
设置和监视环回,以实施相关性能指标的测试。
安全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对运行和维护人员实现灵活的优先权机制。
2.4系统结构
为了保证网管系统能较好适应电力通信网的特点,满足电力通信网的管理要求,网管系
统应能兼容多机种、多种操作系统;应能设计成冗余结构保证系统可靠性;应能充分考虑系
统分期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档次的网管系统的需求。网管系统可采用IP级的网络实
现系统中各硬件平台之间的互联,利用现有的各种管理数据网络的路由,组织四通八达的网
管系统网络。
数据服务器:是网管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存储载体,用于存储和处理管理信息。
网管工作站:为网管系统提供人机接口功能。它为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界面来操作各
被管设备或资源,并以图形的方式来显示网络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统计数据,同时运行各种网
管系统的应用程序。
浏览工作站:通过广域网、Internet或Intranet网接入网管系统,提供网管系统数据
信息的浏览功能。
协议适配器:完成网管系统与被管理设备之间的协议转换。
前置机:通过远方数据轮询采集及网管系统与采集系统之间的协议转换,实现对各
种通信站、通信设备的实时管理。
网管系统的软件由管理信息数据库、网管核心模块、若干应用平台、若干网络高级分析
程序及数据转换接口程序组成。
管理数据库:负责存储和处理被管设备、被管系统的历史数据,以及非实时的资料、统
计检索结果、报表数据等离线数据。
网管核心模块包括管理信息服务模块、管理信息协议接口及实时数据库;
通信调度应用平台包括系统运行监视、运行管理、设备操作、图形调用、数据查询等功
能。
图形系统实现网管系统图形应用界面,包括图元制作工具、绘图工具、图形文件管理工
具、数据库维护工具等。
通信运行管理应用平台提供网管系统所需的各种管理功能,包括运行计划管理、维护管
理、报表管理、权限管理等。
网络高级分析软件包括网络故障分析、性能分析、路由分析、资源配置分析。
结束语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起步比较迟,相对于公用网和其他一些专用网都落
后了一步。目前,在电力通信网中未见真正的规模比较大的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的运行管理
主要依靠通信监控系统和一些随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引进的网元、网络管理系统。随着网络
篇6
关键词:网络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技术
引言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严谨性,而当前网络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相关技术日新月异,针对这一形势,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也要跟上步伐,将计算机管理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合到一起。利用HB检测和WEB等扩展性技术进行分布式的管理,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优化和提升。
1绪论
1.1背景
当前,由于网络用户增多,网络服务的要求随之提高,服务质量被提到网络管理员中的前排任务,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下,数据传输效率显得十分落后,影响互联网的服务水平。这需要我们利用有关手段和技术,对网络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和有效管理,提升服务水平[1]。
1.2意义
构建可拓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提升互联网产品服务的关键方式之一,为相关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奠定了硬性基础。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经验总结有效解决,不但能够提升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整体水准,而且能够使网络计算机管理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1.3探究方式
阐述计算网络管理系统的概念,进而接受网络管理系统的特点,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具体构建方案的介绍,如HB、WEB等技术的实际投入使用,通过这些构建分布式的网络管理模式,对网络实现综合化、智能化的管理,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实施策略。
2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概念
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分别是网络管理员、管理设备和管理信息库,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了基本的网络管理系统。互联网的开放程度很高,如今主要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开放式系统互联,即“OSI”,该系统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其模型框架有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这种OSI管理的结构现在被更多的应用。0SI开放系统管理体系结构作为建立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指南。例如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目前有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这些是在OSI的物理层运行,而传统的网络管理也是本地性和物理性的,比如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2]。在新的管理框架中,数据化网络资源将活动状态转至一个远程监控数据库中,远程网络监控管理已经成为管理网络的主要工具,远程监控系统中需要的功能是一组简单的数据库操作功能。图1是具体管理体系结构。在OSI系统管理模型中,对网络资源的信息描述非常重要,如果要对远程管理信息进行访问,需要有网络通信协议,就像钥匙开锁一样。这种协议被称为管理信息通信协议。应用层中与系统管理应用有关的实体被称为系统管理应用实体,简称CMISE,而且在这个系统中,管理者和者是对等的实体关系。(CMISE的访问点是支持管理者和者的联系)。CMISE需要远程操作服务元素和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元为基础进行管理信息服务。图2是管理者、者与0SI以及其他协议之间的关系。[3]2计算机网络管理趋势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上,由于在初期阶段,网络规模局限性很大,导致缺乏互联网产品和体系结构扩大后的运行管理方案,因此网络管理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常规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需要有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431才能对混乱庞大的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80年代中后期,网络管理结构和框架产生变化,现代网络管理系统都是基于SNMP协议实现的。SNMPv1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其发展趋势是将网络安全模型进行完善,如SNMPv2、v3等,这些网络管理框架协议得到了各网络产品生产厂家和软件开发商的广泛支持。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要建立分布式系统,以满足不同平台之间用户的信息交流的要求,未来会更多地应用公共对象请求体系结构技术(CORBA),构建高效率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3网络管理系统构建
3.1WEB服务技术
WEB服务器比较有开放性,WEB所使用的服务器技术和HTTP是相互连通的,该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Web服务器、HTM、客户浏览器、JAVA编程语言、公共网关接口等,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Web浏览器的URL发出访问后,进入网管用户界面,通过分布式Web服务器技术改善系统的扩展性,WEB浏览器实际上是第三方的客户端,所有的指令是首先通过输入URL来完成,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要基于WEB服务技术之上[4],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多台WEB服务器以WAN和LAN的形式分布,能够实现整体性协调的处理功能。进行使用管理时,处理用户的访问请求主要由前端机完成,为了能够快捷地处理信息,可以辅之以IP形式的映像设计。WEB服务技术是与服务器终端连接的,搜索是通过获取网页信息的URL而完成,这种模式基本都是主机先进行请求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此后通过HTTP协议找到WEB服务器,然后使用TCP连接完成后续步骤。
3.2HB检测技术与轮询法
HB检测技术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心跳检测法,主要使用提前发送消息的方法,对网络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和检测判断,通俗来说就像医生为病人做心电图检测一样,用检测数据的心跳反映数据,来总结相关检测对象的实际情况。此外,还可以使用轮回检测的方式进行查询,以检测对象是否有所回应,进而就能对其状态有个基本的判断。该技术能够使网络管理系统处于多种级制的支撑下运行[5]。应利用操作平台,对子网业务、故障定位、故障排除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4网络管理系统应用
4.1阈值监测和网络拓扑
阈值能够检测和管理网络管理中心的工作站,当网络管理系统检测到超出阈值的情况时,就向事件管理应用程序发出相应的事件。此外,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应用到网络拓扑功能,能够使HTTP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数据库可以参考。
4.2相关配置应用
SNMP协议的Set服务系统能够提供和改变配置信息,如ARP表和接口表等,都可以用SNMP进行访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系统登录时,用户首先获取制造商的许可登录,进而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进行访问或者改变系统配置。
4.3网络资源状态监视与事件管理
对于网络资源监视而言,要在管理过程中对网络资源进行时刻监视,并对服务状态进行检查,使网络监测管理工作,进行有规律的轮训监测,并分析论询结果。另外,完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还需要对一些特殊事件进行收集和处理,比如可能是阈值监测而产生的事件,也可以是管理中心和设备之间的外部事件,通过处理和分析,能够提高和建立用户的可视化体验。
4.4性能监视
通过对网络性能监视,可以避免网络服务器出现拥挤、崩溃等问题,或者在这种情况下提升网络的可用性。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需要长期进行监视,从被测量的属性相应的决定选择测量点,再设定一定的起始和终止时间进行性能管理监视。具体方法有监视网络设备的使用率和阈值,监视网络设备的链接对象,规定时间内的数据分析等。
5结语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需要进行及时的发展和进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运行,因此,完善可拓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时,必须将诸如WEB服务器技术、HB检测技术进行正确运用,以此解决网络管理模式的问题,并达成分布式的网络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丰永庆,张磊.基于面向对象的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
[2]黄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
[3]马杰.蔓延的触角———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的感知力、创造力的扩展[J].大众文艺,2012(11):296.
[4]眭金虎.利用计算机开展多样性课堂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2(28):96.
篇7
随着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网络管理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当前网络管理系统多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性能差、灵活性不高、宽带利用率较低,分布式网络管理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基于以太网接入技术,宽带接入利用以太网接口和帧结,保证信息安全,设计基于Web的PUSH网络管理系统,解决端口软硬件资源访问问题。
关键词:
宽带;交换机;网络关系;以太网
光纤到用户是宽带接入系统的目标,当前国内很多城市已开始进入这个阶段,但是想要实现光纤到用户需要大量的建设费用,条件尚不成熟,在未来的十几年仍然会采用现有环路建设。宽带接入网技术是一种过渡型的技术,已开始应用到信息化小区建设中。以太网作为局域网技术已是发展非常成熟的一项技术,将它应用在接入网中有其明显的优势,功能不断增强,本文研究的宽带接入交换机就是以太网接入。
1信息化小区宽带接入技术现状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多媒体方式,这对网络宽带有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信息化小区宽带接入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四种。CableModem与传统Modem原理上一致,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不同的是调制和解调都是利用有线电视传输频带实现,下行传输速度可以达到27~56Mbps,上行传输速率为10Mbps。ADSL是上网首选介入技术,属于非对称式传输,上行速度在640~1Mbps,下行速度在1Mbps,有效传输距离能够达到3~5公里。以太网技术是全球使用最多的局域网技术,可以直接将用户的局域网连接到主干网上,千兆以太网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在100公里,满足部分广域网需求,以太网接入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光网络在20世纪90年代后受到重视,具有无线宽带、保密性好、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将会在未来成为接入网主要技术。但是由于城市人口多居住在公寓单元套房中,上网人群较为集中,宽带介入技术方案有更大优势,而且这种技术也更加成熟,因此,信息化小区建设采用以太网技术优势明显。
2宽带以太网接入交换机设计
宽带以太网介入交换机是整个介入网络的重要环节,需要完成远程介入任务和本地交换功能。在体系结构设计中选用两级交换结构,第一级采用交换矩阵,得到较高交换宽带,第二级交换引擎采用共享存储器交换方式,实现端口间的转换。在结构设计中,采用模块化设计,交换机由CPU控制、交换引擎和交换背板组成。CPU控制采用嵌入式RISC体系处理器,完成系统初始化配置、网络管理功能,采用JMR3927AF处理器,可以访问4G虚拟内存空间。交换背板是交换机信息枢纽,采用高速PCI总线,将CPU控制模板与以太网相连接,可以配置4块以太网接入模块。交换部分采用GT-48300芯片,构成两级交换结构,第一级提供12Gbps交换宽带,高速总线能够最多与4个交换芯片连接。第二级GT48310交换芯片采用共享存储器交换方式,提供以太网接口,并且能够与交换矩阵相连,实现与其他芯片数据的交换。VxWorks实时操作中BSP主要是为高层和操作系统提供硬件结构,宽带接入交换机CPU采用JMR3927AFCPU,建立BPS开发环境,创建BSP目录,并将模板文件复制到目录下。根据操作系统提供的BSP模板编写初始化代码,按照要求修改相应的文件。初始化代码完成后编译BSP,设置不同的编译参数生成映像文件。在SENS中,网络结构驱动程序通过END实现,为分离网络协议接口和END硬件接口,增加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协议层应用接口。设计宽带以太网接入交换机驱动程序,初始化宽带接入交换机网络。交换机内部存储MAC地址能够完成数据转发,因此,新的MAV地址对于交换机非常重要,在交换芯片中都有MAC地址表。根据宽带接入交换机需求,采用标签模式。为方便网络管理和控制,通过新地址将MAC地址转交给CPU。
3基于Web的PUSH网络管理系统
3.1网络管理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根据信息化小区网络管理的需求,提出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并给出实现方法。传统客户机/服务器结构采用PULL工作方式,服务器响应客户请求,存在宽带浪费、时间长等缺点,因此推出PUSH方式,根据客户请求定期将数据包推向客户,改变被动局面。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应用PUSH能够实现积极主动管理,与传统模式相比,用户界面和可操作性得到改善。在设计网络管理系统中,需要考虑采用分层网络拓扑结构,考虑到小区交换机一般在中心或者楼道,想要现场配置设备不太现实,因此,应提供两款交换机功能,为节省宽带,需要能够提供配置功能。楼道交换机是组网关键,也是用户接受ISP服务的保证,因此,需要配置监视网络设备,配置交换机物理接口。
3.2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客户提出要求,建立连接,然后发送数据。另一种是提出请求后,建立长期连接,定期发送数据。第一种模式每次传输数据都需要建立连接,效率很低,但是能够节省资源。第二种模式效率较高,能够及时更新数据,但是浪费服务器资源。Web网络管理同样分为这两种方式,采用第一种方式减少网络流量,服务器公布所支持的信息、数据、管理站管理员订阅的信息,并制定刷新频率。按照制定的刷新频率将数据发送到管理站,实现客户端定时连接服务器,无需自己点击。网络管理模型构建中,TRAP信息异步产生,因此,模型分为异步处理和同步处理两大模块。同步处理包括数据同步服务器、订阅页面、RapidControl模块、推调度器、SNMP等模块,订阅页面公布交换机支持的MIB数据、管理站、刷新频率,根据管理员的要求制定调度表。MIB数据格式转换器将MIB数据转换为Web数据,分布服务器将Web数据封装成报文。异步处理部分包括TRAP分布服务器、过滤器和订阅页面,订阅页面支持TRAP类型。TRAP根据系统状态发送SNMP信息,过滤掉没有订阅的TRAP。TRAP分布服务器将Web封装成MIME报文,SNMP模块支持冷启动、身份认证、链路改变、热启动、VLAN更改创建。ZAN交换机采用嵌入式操作vxWorks系统,关键部分包括分布服务器、订阅页面、MIB数据转换器。订阅MIB数据封装到浏览器,内容存储到交换机文件系统中。订阅MIB数据页面列出MIB数据、管理站等,TRAP列出知识的类型和管理站。MIB数据转换器类似双向网关,提取数据并将数据转换为定义的格式,访问ZAN交换机MIB数据时可以通过snmp_get_bulk()、snmp_get()等函数实现。snmp_get()函数获取节点对象值,snmp_get_next()函数获取指定下一个叶子节点对象值,snmp_get_bulk()获取一个组的对象值,snmp_walk()函数获取多组对象值。分布服务器定义数据格式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数据段、边界、头标,头标是指文档类型,边界表示推的开始,数据段表示返回值显示位置和风格。MIB数据分布服务器是实现Web服务器的关键部分,涉及的函数有多个,datapush_init()函数初始化边界和头标,将其初始化为随机字符串,服务器与客户机器建立连接,浏览器能够得到Web服务器推过来的新数据。datapush_start是启动函数,数据封装在MIME数据段,每一组数据均由三部分组成,在解析到报文边界时,删除上一次的数据,解析到头标显示后面的数据。datapush_stop()是终止函数,实现终止请求和主动终止服务。与传统网络管理相比,这种设计模式能够节省宽带,人际接口友好,不受位置限制,管理站能够订阅所有MIB数据。
4结语
笔者应用太网接入技术实现千兆以太网接入交换机,为宽带接入技术提供新的思路,性价比高,同时分析信息化小区网络管理系统结构和实现关键技术。当前宽带以太网接入系统已有城市成功建设,随着宽带接入的广泛应用,接入交换机可以考虑采用三层路由交换机。
参考文献
[1]梁智武.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换机网络管理系统探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6):35-36.
[2]张睿.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换机网络管理系统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3).
[3]王骏.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换机网络管理系统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2,29(4):87-88.
篇8
关键词:个人信息; 网络管理系统
员工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是对一个单位内的所有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全面的集中管理,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辅助人事管理、帮助单位达到其规划的目标。在进行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最大限度地节约单位的人力和财力,并尽力简化程序,提高单位效益。
随着现代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化、高速化、电子化已成为当下的主题,以此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目前好多单位的员工信息管理还处在手工作业的阶段,不但效率很低,而且还经常出现一些管理上的纰漏。因此很多单位使用了单位员工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以帮助单位实行员工管理自动化,这样不仅节约了管理的成本还提高了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
1.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1.1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
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NET2005和SQL 2000数据库被作为其开发平台,利用浏览器作为其客户端,使用C#来设计和编写管理页面和操作程序,完成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统计等功能,集中对单位员工的个人信息和相关作业流程进行管理。
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主要是开发ASP.NET,这个和开发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很相似,开发人员可以忽略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区别,也可以忽略在对客户端进行手动处理时服务器端接收到的数据,把研究重点挡在实现网站的内容显示和网站功能上。
ASP.NET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服务器端控件、Web服务、服务器端事件处理、多种语言支持、高速缓存机制等。ASP.NET页面实际上只是一个文本文件,其数据格式是以XML作为扩展名。此外,它以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作为协议,当用户访问该页面时,Next Generation Web Services简称NGWS将分析此文件,生成一个中间代码,是一个NGWS类的二进制文件。实际上,使用中用户请求的处理都是由这个二进制文件来完成,这样就达到了只编码一次就可以运行多处的目的。在员工信息的管理过程中,系统需要处理很多的数据,ASP.NET不仅支持ODBC数据库的访问,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名为ADO.NET的技术。Dataset是ADO.NET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含有一个或多个DataSet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由数据行或列以及主键、外键和一些数据关系的信息组成。DataAdapter起到连接数据源和DataSet对象的作用。另外,用户使用过程中在Web页面中应用到的最重要的显示控件为DataGrid,它是ASP.NET中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强大的的Web控件之一,我们可以将其绑定到各种数据源上。同时该控件还可以对数据表的格式进行自定义,也可以按照表格自身的格式自动地显示出数据。但是,该控件只有对数据进行选择选择、排序以及编辑等功能,没有进行添加项的功能。然而,我们在很多情况中都要使用添加项的功能,我们可以将DataGrid的编辑功能和添加数据源结构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添加项功能。
1.2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由员工登录验证、员工信息浏览、人员信息查询、员工管理等模块组成。
(1)员工登录验证
这个模块是在登录系统时对员工信息进行验证。
(2)员工信息浏览
这个模块可以浏览全部员工的基本信息和工作信息。
(3)人员信息查询
这个模块可以通过姓名或工号来查询员工各自的信息。
(4)员工管理
这个模块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或修改,并进行年度考核及添加奖惩情况。
1.3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统计等确保其准确、完整、及时。系统的实用性比较强,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能够共享及查询所有员工的资料,同时能够建立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数据库。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单位机构的管理,员工信息的录入、查询与输出,员工绩效考核和工资管理,系统维护,员工分类管理,用户和数据库管理等。
2.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特点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因为其完善的安全系统以及数据的维护功能,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事部门对员工信息安全和保密的需求。整个系统操作简单,系统画面清晰,使用员工使用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系统的全部功能在操作上都很简单,员工只需要会简单的电脑操作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该系统的操作。
2.1灵活性很高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支持很多自定义功能,如支持数据结构的自定义、提供很多组织架构支持组织系统的自定义、拥有功能自定义模块同时系统还支持员工对业务流程进行自定义设计。
2.2查询方便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自带的查询工具,能够根据员工需要对查询的条件进行自定义设计。同时,系统还有记忆功能,可以对员工经常使用的一些自定义条件进行记录,这样使用起来很方便,还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2.3支持多平台数据库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能够支持很多数据库平台,比如Oracle 、MS SQL Server等。
2.4统计分析多样化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数据库类型的不同对数据进行不同的统计和分析,如根据数据库不同进行简单统计或进行复合统计,此外它还可以将统计结果直接输出到一些应用软件中,如Word、Excel等。
2.5扩展功能强大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具有很好的数据传输接口,可以和办公系统以及财务结算中心等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交换。
2.6自助服务很完善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在B/S模式下对用户实行自助查询的功能。
2.7能够还原历史数据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可以提供报表输出和查询统等的历史记录,同时拥有历史还原点,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还原。
2.8高效的安全保障
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还能给用户提供各种加密模式 ,以保证用户的安全。系统可以依据员工的用户级别对相应的系统模块进行操作权限的设定,同时,系统还能定期自动备份数据库,并提供数据丢失恢复功能。正因为很多单位看到了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优势,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都偏爱该系统,使用该系统使得单位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简单。
3.信息管理的意义
从功能方面来说,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是组织理论、统计学、会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的混合产物,它全方位的使用了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是一种多学科的边缘技术。从社会技术体系的观点来看,MIS和组织结构是有相互影响作用的,推行MIS将产生一些新的组织结构。然而现有的组织结构又严重影响着MIS的成功与否,这些影响要素主要包括组织环境和文化,组织战略和目标、组织结构和过程等。所以员工个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不仅仅是技术系统,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系统。
参考文献:
[1] 韩玲;侯玉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个人信息管理业务[J];电信技术;2006年07期
篇9
本文讲述了东滩煤矿基于三维GIS技术和云计算的可视化矿井综合信息网络三维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系统以东滩综合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基础,利用现有相关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进行集成,将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信息进行可视化集成展示,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应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GIS;云计算;物联网;矿井;三维;管理系统
东滩煤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网络三维管理系统以当前东滩煤矿矿井综合信息化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今后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矿山的发展方向,结合最近几年发展成熟起来的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而进行建设。系统的实施建设有利于打破专业壁垒,使复杂且专业的二维图形和符号转换为简单直观、清晰易懂、三维形象的立体模型,为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救援、设备维护管理和人员技术培训等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快捷的手段,对于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应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矿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系统建设目标
东滩煤矿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网络三维管理系统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三维仿真、RFID、嵌入式、数据库、网络及多媒体等技术,建立三维立体数据平台,为东滩煤矿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运行提供智能的监控及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目标如下。(1)矿区基本三维模型建设:包括地面厂房建筑、地下煤层、岩层、断层、井下巷道、硐室、工作面、钻孔、管道以及生产安全相关的重点设备设施内外部结构等地下要素的动态建模。(2)实现从现有数据库中读取数据自动转换为三维模型:制定针对生成三维模型的地测数据采集标准、制作规范,能够利用软件使数据库中的地测数据自动生成三维地下煤层、岩层、断层、井下巷道模型,实现对井下三维地质结构的任意剖切,一方面以强有力的三维仿真技术辅助井下巷道规划及设计,另一方面使二、三维数据能够同步动态更新。(3)建设地上—井下一体化三维仿真展示系统:实现动态交互的东滩煤矿地上、井下的三维浏览,实现对重点设备内部结构、运行状态、温度、震动和数据等的查询和实时监测。同时实现人员安全培训三维仿真展示,能够逼真的模拟井下工作环境,使人员在地面最大限度熟悉井下的巷道、硐室、工作面及相关设备位置情况;实现工艺流程三维仿真模拟,能够模拟采掘--运输--洗选煤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动态直观地表现物料途经的所有装置。(4)建设三维井下人员、三条生命线(压风管路、供水管路、通讯联络线路)安全管理及应急指挥系统:在三维场景中直观地显示人员分布、数量、下井时间、行进路线、停留位置等情况,使地面人员全方位掌握井下人员的实时情况。并实时对压风管路、供水管路、通讯联络线路这三条生命线的路由、节点、阀、终端等的位置及管路口径变化情况、通信线路容量变化情况进行直观查询,当险情发生时,可以提供救灾物资以及避灾线路的查询与浏览等功能,为各类应急事件提供辅助决策支撑。(5)运维支撑平台:实现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用户权限分配管理、登录访问、日志查询、共享服务配置、监控和报警,保证整个平台能够稳定运行。
2系统建设思路
2.1对现有数据进行整合
对东滩矿区地面、井下的多种数据要素的属性及空间信息进行整合,为地形元素、交通设施、植被、建筑、煤层、钻孔、巷道、管道以及生产、安全相关设备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供基础。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实现现实世界数字化,将矿区所有的空间信息和业务相关信息都装入计算机,为快速、科学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2.2建立数据标准,自动生成三维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地测图制作规范,实现矿区地测图自动生成三维巷道模型,从而保证二、三维数据同步更新,进一步减少煤矿在数据维护方面的投入。
2.3煤矿三维数据建模,为三维可视化提供基础
建设东滩矿区现状的地形、地质、工程模型,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这是煤矿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将地面建筑、设备、煤层、岩层、断层、钻孔、巷道、管道这些对象表达出来,可以为采矿、测量、检测、分析等工作提供基础。
2.4地面—井下一体化管理
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实现地面--井下一体化三维管理,所见即所得,打破专业与非专业的限制。可使相关领导、不同专业专家和业务人员更加高效、准确的了解现场情况,提高决策速度和质量。
2.5三维显示管理系统
在三维数据中直观地显示人员分布、数量、下井时间、行进路线、停留位置等情况,在地面全方位掌握井下人员实时情况。能够对井下三条生命线(压风管路、供水管路、通讯联络线路)路由、节点、阀、终端的位置进行查询、管路口径变化情况及通信线路容量变化情况进行直观查询。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处理预案,为领导处理矿井突发事件时提供快速、直观的辅助决策。
2.6建立重点设备库,并集成监测数据
将三维设备模型与设备台账进行关联,实现重点设备的内部结构查看,运行、停止状态的监测。并将最新的监测、监控数据实时加入三维系统中,动态而且直观的反映现场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如:皮带机和地面通风机主要部件的温度、振动、信息进行监测,从而为安全应急事件与设备日常维护及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3总体框架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坚持数据、管理、服务、应用相分离的架构思想,在保持灵活性和扩展性的前提下,整个系统采用了以VRMap为基础的三维仿真网络应用解决方案为总体框架,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三维仿真、RFID、嵌入式、数据库、网络及多媒体等技术,以计算机网络和硬件平台为依托,以国家政策、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为保障,建设三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系统的建设。数据层利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管理三维空间数据,作为上层应用的数据基础。服务层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三维数据共享服务接口提供三维空间数据服务,实现各类三维数据的网络。应用层整合服务层提供的三维数据服务,在网络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业务需要,划分阶段逐步实现各个方面的业务需求,实现井下数据自动建模系统、三维仿真展示系统、三维井下人员、三条生命线安全管理及应急指挥系统、重点设备管理系统等。
4系统建设内容
项目研究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基于东滩综合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利用现有地测、人员定位、矿井综合信息化相关等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进行集成,并将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信息进行可视化集成展示。
4.1业务应用系统
(1)灵图三维地图平台软件。(2)巷道三维数据建模。制定针对生成三维模型的地测数据采集标准、制作规范,将井下相关二维数据自动生成三维井下巷道、钻孔、管道等模型、建立拓扑关系,使二、三维数据同步更新。(3)三维地测自动建模系统。将龙软地测数据库中井下巷道、硐室、工作面二维数据自动生成三维数据,建立井下巷道、硐室、工作面三维模型。对井下重要场所(井底车场、副井下口等)、工作岗点(运搬调车室、变电所、皮带控制硐室、给煤机岗点、主井装载硐室等)、巷道等有内部虚拟展示。(4)三维虚拟展示及模拟培训系统。系统能展示矿井生产实时工况,对主副井、煤流系统皮带、采煤工作面三机及综掘迎头掘进机等运行情况应和井下生产实际工况一致,并能接入现有工作点实时视频。(5)三维井下人员定位、安全监测、三条生命线安全管理及调度应急指挥系统。(6)三维井下人员定位。集成现有KJ251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在三维系统中直观地显示人员分布、数量、上下井时间、行进路线、停留位置等情况。系统调用现有人员定位系统中的人员信息数据,并与人员定位数据保持一致,自动更新,避免了重复性维护。(7)三维安全信息综合监测。系统应能与安全生产实时监测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实时读取该系统的监测数据,系统不得影响安全生产实时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准确性。在本系统中应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风压、风门、主要设备开停状态实时监测,使显示结果更加直观和便捷,并能对监测点及监测项目进行模糊查询及快速定位。(8)三维三条生命线。建立压风管路、供水管路、通讯联络线路的三维模型,对井下三条生命线进行直观查询,主要包括:能够对相关管路、线缆路由、节点、阀门、终端设备进行定位及相关属性进行信息查询;能够结合通讯联络系统的数据信息,对通信线路容量情况进行查询。
4.2运维支撑系统
实现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的用户权限分配管理、登录访问、日志查询、共享服务配置、监控和报警,保证整个平台能够稳定运行。
4.3数据维护管理系统
基于平台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对东滩煤矿三维空间基础信息数据进行更新、维护及日常管理,为空间信息应用接口提供数据支持与保障,其数据维护管理权限由运维管理系统统一分配。
4.4地面三维数据建模
采场地上60km2建模,包括厂房建筑、地面建筑、地面管线、道路等的全角度拍照、电子纹理的处理加工及三维模型制作。
5创新点
系统的技术研发是以真实的矿井为原型,结合具有精确坐标和空间信息的交互式人机环境,对矿井生产设计及安全监测监控,进行数字化再现、统一表达分析与辅助决策的综合平台系统。该系统有利于在处理矿井复杂系统问题时帮助人们更好地建立直观感和全局观念,形成群策群力的协同调度机制。同时搭建了设计与生产,安全与决策,安全与人之间的桥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矿井数据的潜能和作用,并贯穿于煤矿规划、安全管理与生产模拟的全过程,对保障东滩煤矿的科学发展与现代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系统成果在东滩煤矿得到了应用,并实现了以下创新。(1)该项目的设计和研发创造性地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优点,采用空间融合技术,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特殊性的专业化要求,成功解决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仅停留在二维信息的层面,以及决策与信息不对称,数据信息共享性差等难题。做到了对复杂系统关键数据的“精确”表达。(2)在平台开发的基础上,深化了设计与分析的功能应用,如:二、三维地质数据自动更新、巷道延伸与采空区积水区关联报警、场景定位、任意空间点测距等分析工具,为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及灾害预警与防控提供更科学的手段和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与传统的二维方式相比,对灾变救援和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持更强大。(3)在技术方面,通过可视化图形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创造了直观表达、灵活互动、有效沟通的信息呈现方式。在矿井生产及安全管理信息共享与高效协同层面,提供了在设计论证、整合调度与分析决策上的支持。
6同类技术对比情况
与传统的二维制图软件CAD等软件相比,三维虚拟展示系统有其独特的优势。三维虚拟展示系统因更接近于人的视觉习惯而更加真实,同时三维能提供更多信息,能表现更多的空间关系。目前的三维GIS基础软件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本系统采用二维GIS平台(龙软地测空间管理系统)和三维可视化软件(灵图VRMap)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应用系统,推进三维GIS技术在东滩煤矿的应用深度。通过整合龙软二维地测系统的数据实现在数据模型、数据结构上的一致,实现二、三维地测数据的动态实时更新,即同样的数据在两套软件中均可管理更新,但只需更新一次,不仅减少了数据冗余,而且减少了二、三维数据更新维护的代价。通过集成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生产工况实时监测系统、安全生产实时监测系统等生产系统,实现对井上下视频、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风压、风门、主要设备开停状态实时监测,使显示结果更加直观和便捷,并能对监测点及监测项目进行模糊查询及快速定位。方便快速定位。
7结束语
与传统的二维制图软件CAD等软件相比,三维虚拟展示系统有其独特的优势。三维虚拟展示系统因更接近于人的视觉习惯而更加真实,同时三维能提供更多信息,能表现更多的空间关系,更加便于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掌握矿井生产和经营情况。同时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化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极大的减少了东滩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费用。
作者:刘增宝 边红星 孟德茂 潘泽栋 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
参考文献:
[1]王保德.煤矿井下三维人员定位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1,37(12).
篇10
【关键词】老龄化人群;信息归纳;INTERNERT;管理
每个退休老人在工作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精力和经验,这些信息都会及时更新并且归档,而这种老龄化系统的建立,会让其他所有群体(正在上班的和已经上班的同事)随时翻阅,借鉴一些相关的经验和学习,为以后大学生毕竟的新群体保留着最基础的意见,可以效仿和学习,以下部分详细的介绍了这种系统的开发以及应用。
1老龄化的信息归档和集中进行管理的重要性
1.1非劳动群体方向
现今,中国人口中老年人群体居多,演变了越来越多的人群集中到达这个群体中,也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人群需要养老的问题,那么如何将这个群体中的老人的信息归档整理出来,为未来年轻群体做效仿和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开发的信息管理,利用互联网把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可以随时让查阅者查询到信息,节约了时间还便捷了很多。未来年轻人可以效仿和学习老一辈的经验,如在现实中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也可以随时进行查询,在处理结果方面也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于个人信息的归档和监督,也是给未来年轻人一个警示,提示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什么事不良风气不能做,所以如此重要的工作也需要在职的工作人员细心谨慎的去做。
1.2信息归档的整合性工作
以往的档案信息不完善,容易丢失,不能很好地管理,不能及时的对这些群体的信息及时更新,导致了一些相关的案例以及优秀事迹不能很好地突显出来用于后来的查阅。而现今的系统中,所有的档案信息都要求纪实,会将信息中的优秀事迹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进行传承,把以往的管理和信息和现今的信息进行整理,更方便于日后的工作。
1.3有限的办公
至今,大家都会了解到,档案信息的归档中涵盖着人物的基础信息,工作事迹,工作经历,一个人的业务板块,以及工作表现,还会描述出一个人的作风,记录着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如今,科学不断的发展,有着一个飞跃的速度,以往的档案信息需要人工记录,并且留存着大量的纸质版信息,在查阅过程中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可查阅出,并且受地域性的影响,不能得到很好地共享,而现今,通过网络的记载以及网络信息的整合,能够很好地进行信息的分享,节约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力,而且还节约了用纸,有着很环保的理念,做到了有限的办公。
2群体档案管理应用在网络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1)群体档案管理应用在网络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更好的进行群体老人全方位细化的管理,在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建立以后,我们可以随时无地域区域等管理权限,随时查阅信息,可以详细的了解到老人的工作性质,工作待遇以及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困难等综合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去帮助她们。通过网络系统建成并应用,能够更好的去综合分析,用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方式去了解和查阅这些人的信息,节约时间,节约成本,完全摆脱了过去纸质版信息所带来的弊端和不完善。(2)通过这种网络的共享,能够使信息随时共享,不受限制,充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老人群体的信息管理通过这种网络的共享,能够做到及时的更新,并且了避开了员工因每一天重复的做相同的事而感到厌烦。(3)更好的完善档案信息,综合进行管理。更好的完善档案信息,综合进行管理,对于日后的信息工作非常的重要,伴随这个时代的飞速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早已不是新鲜词汇,不是自己可以做的一件事,如今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了解天下大事小事。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岗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需要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的能力都足够的强大,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充电,才会把管理信息的页面以及相关信息做到有新鲜的面貌以及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不会令人乏味,无论从整体上的改编还是系统页面如何快速查阅搜索的快捷键的使用,并且呈现出的界面也要求内容完善,丰富多彩,并且还要言简意赅,能够富有表现力,而国家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要记录的真实,要时刻保持着自己工作的操守,不得写出不真实的虚拟的内容进行记载,传播给大众,要用最真实的事情去记录,更好的去服务大众人民。
3网络系统应用过程中经常能遇到的问
题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1)采用最完善最先进的信息来整合整个系统,而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要有很多技术的综合才可以,如数据信息的技术,网络硬件的技术,而网络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老人基本的信息是数据信息基本要素,数据信息的丰富多彩不仅要有单一的基本信息,还需要综合信息的填充,更好更完善的进行数据采集。(2)有目标性,有节奏的,分层次的进行数据信息补录。首先,需要建立数据系统的模块,内容可以为简单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录入,描述出需要开发和使用的软件,基本的架构要很清楚。其次,要有完善信息的动作,要了解到哪一部分需要改进,时时调试,做到系统衔接上的天衣无缝,最后,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细化的完善信息,做到信息准确,内容丰富,在系统方面要不断更新,开发,使信息更完善。
4加强网络管理系统人员水平和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创新,所以对于管理信息的工作人员也会更加的标准和严格,时时要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网络系统的水平和能力,有计划性有规律性的进行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并且还要熟悉档案管理的标准,要进行考核,了解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时时进行档案信息的备份,以免信息的丢失,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学习,综合能力给予提升。如今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是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目前社会必备因素,档案信息记载着每个人的成长足迹,所以档案管理一定要加以管制,档案管理的谨慎,确保为后续人员提供更真实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勘华.新时期如何做好离退休干部档案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6(12).
[2]李敏靖.浅谈军队离退休干部档案管理[J].科技展望,2016(0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