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贷款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银行贷款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银行贷款政策

篇1

关键词:准政策性;贷款;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15-05

准政策性贷款业务是由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自行承担贷款风险的粮棉油收购贷款,是现有信贷产品中一类特殊信贷业务,介于政策性贷款业务和商业性贷款业务之间,既具有政策性贷款刚性需求特征,又具有商业性贷款自担风险特征。在现阶段,开展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主要是为防止出现区域性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表明,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以其特有的职能和优势,在履行支农职能、实现有效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在当前粮棉油市场形势不断变化、信贷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重视和研究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问题,对于做好农发行信贷支农工作,推动全行业务健康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政策性贷款的基本特点

由于兼具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的特征,准政策性贷款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信贷计划优先安排,信贷资金足额供应,实行基准利率。

2.承贷主体多元化,包括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集团客户等。

3.对借款人要求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

4.实行封闭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统一,把风险控制放在突出位置。

5.财政不兜底,自负盈亏。

二、准政策性贷款的作用与成效

(一)鸡西市2006―2008粮食年度粮食生产情况与总体趋势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鸡西市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和商品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详见图1。

(二)近几年准政策性粮食收购情况

2006粮食年度收购准政策性粮食72万吨,占商品量的28.57%;2007粮食年度收购44万吨,占14.33%;2008粮食年度收购16万吨,占5%;虽然受2007粮食年度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2008粮食年度国家全面启动托市收购等因素的影响,准政策性贷款发放逐年减少,但其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视。

1.政治作用巨大

前几年粮食丰收,物价连续上涨,粮食销售市场价格低迷,受产业政策、出口退税等因素影响,外地粮商少,市场销售不畅,企业利润空间狭窄,局部地区出现卖粮难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鸡西市分行迅速确认辖区内收储企业的贷款资格,核定最高额度,及时发放准政策性贷款,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保证了农民利益,保持了社会稳定。正如虎林市市长所说:“农发行的信贷支持使广大农民可以坐在家中甚至田间地头有选择性地售粮,并能卖上好价钱,从中获得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为农村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使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抓好地方经济建设工作”。

2.社会作用突出

粮食企业季节性收购明显,融资量大,有效资产少,融资困难,不采用全额抵押担保的方式,很难在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农发行顺应粮改的需要,在推动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了准政策性这一贷款品种,填补了“政府想办的、农民所需的、商业银行不想涉足的”特殊领域的需求。仅鸡西地区2004―2006粮食年度在国家没有启动政策性收购的情况下,累计发放准政策性贷款22.31亿元,共支持43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收购粮食145.77万吨,收购辐射46个乡镇、459个村屯和11个国营农场,受益农户19.3万户。2006 年以来累计为地方增加税收达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 000余个。农发行也是当地各金融机构贷款增幅最高的银行,充分发挥了支农领域的骨干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经济效益显著

2006―2008年鸡西市发放准政策性贷款20.2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131.62万吨,帮助企业实现收入22.28亿元,获利1.05亿元,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农发行也实现收息7 459万元,间接带动了存款、中间业务等全面发展,为完成全行利润计划等各项经营指标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三赢。

(三)准政策性贷款对象呈现多元化趋势,非传统购销企业所占的比重稳步提升

2006年,将收购贷款的对象明确界定为在农发行开户并具备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首次打破了所有制的界限,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和转化企业以及其他具有相应资格的企业纳入了准政策性贷款支持范围,实现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享受准政策性贷款政策的多元化局面。

从以上数据看,随着粮改的进一步深入,准政策性贷款支持的行业覆盖面有较大的拓展。

(四)准政策性贷款效率较高,杠杆作用明显

从鸡西市情况看,准政策性贷款占全口径贷款比的7.27%,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其作用是高效的,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加工企业经营严格遵循市场规律,以质论价。有的还采用订单方式收购,如鸡西市兴达、海泰及农垦爱邦等公司均与农民签订种植协议,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购粮食全程参与,这样就保证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企业也获得更高收益。企业效益提高,带动了地方税收的增长,企业规模扩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仅鸡西兴达制米有限公司一家,在2004年接收鸡西市第一粮库下岗工人就达110余人,同时,对农发行经营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三年来,鸡西市分行此项贷款累计获得利息收入4 000多万元,中间业务收入50余万元。

本次调研重点针对连续三年得到鸡西分行信贷支持的5户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资产总额保持增长的有4户企业,占比80%;所有者权益保持增长的有5户,占比100%;实收资本增长的有1户,占比2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有4户,占比80%;利润总额增长的有3户,占比60%。可以看出,通过对加工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空间得到稳步提升。如鸡西市兴达制米有限公司,在农发行信贷支持初期,是单一的粮食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几年来,通过农发行信贷支持,成为了以种植、加工、销售、仓储为一体的中型粮食加工企业,是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重点出口企业,企业经营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再如,黑龙江农垦爱邦实业有限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发行支持初期是年加工原粮3万~5万吨的小型加工企业,通过几年投放准政策性贷款的支持,现已成为年加工原粮近15万吨,集粮食加工、麦芽发酵、稻壳发电、城镇供热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资产也由原来不足5 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亿元以上,由过去抗风险能力较低转化成现在的经济实力雄厚、物资保证充足的优质企业。

三、准政策性贷款是政策性贷款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延续

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主要特点体现为:政策性强、制度规范、管理成本低、贷款份额高。

(一)目前政策性收购存在局限性

1.保底收购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使用

政策性收购是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调控市场等需要,而实行的国家及地方各项储备的粮食收购,也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具有保底收购属性的最低价收购、托市收购和国家临时储备粮食收购,是政府在特定时期所采取的必要手段。2006至2008粮食年度,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鸡西市收购中央储备粮共46.36万吨。2007粮食年度,鸡西市启动了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水稻42万吨,启动的主要原因是当年市场价格比国家制定价格(0.82元/斤,国标三等)低,而玉米未启动最低价预案,原因是当年玉米市场购销活跃,市场价格高。2008粮食年度,鸡西市启动国家粮食调控政策,指标218.4万吨(含佳木斯桦南县、七台河市),在鸡西地区实际收购160.8万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经济动荡,粮食市场价格起伏较大,国家推出临储粮收购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民卖粮难问题,确保了农民利益。从几年来的粮食购销实际情况看,政策性贷款应对粮食市场特殊情况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市场的常态下,发挥的作用受自身先天特性的制约,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有限。

2.严格的质价政策性有其局限性

一是质价政策性强。2008年度粮食质量较好,2009年度粮食质量较差,等外粮多,农民如何销售手中的等外粮将是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二是国家临时储备收购定价限量存在片面性。2008年末,在水稻市场形成稻强米弱的格局,加工企业不敢轻易入市收购,国家及时出台了临时储备收购政策。但计划指标分批下达和政策宣传不到位,既给相关部门协调运作增加了难度,又引起了大量农民恐慌性卖粮,使本来能保护农民利益的、较为合理的定价,却没有让农民得到实惠,大部分利润被粮食经纪人等中间环节侵占了,国家的好政策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三是扭曲市场价格。当政策性粮食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较多时,指导价格占据了主导地位,价格信号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丧失调节和引导种植结构的能力,会使某一品种产量居高不下,收储压力增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各粮食品种价格定位的合理性进行调研,以达到通过利益驱动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目的。

3.代储企业的被动投入容易转化成农发行贷款的隐性风险

有些企业原有条件差,为了达到临储库点的标准,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但临时储存时间的不确定性,极易造成入不敷出的现象,最后形成新的亏损或外欠债务的增加,直接给农发行贷款造成隐性风险。

4.实行政策性收购对加工企业乃至下游产品的冲击

一是政策性粮食大量收购后,对加工企业和相关的农副产品冲击加大。政策性收购启动后,市场粮食价格会被硬性提高,增加了加工企业的收购成本。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成品价格无法相应提高,形成了不收购、不生产、不亏损,收购越多、生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的怪圈。以2008粮食年度大豆收购为例,国家收购临储大豆的价格为3 700元/吨(三等),而进口大豆到港价格为3 300元/吨左右,差价400元。为了减少亏损,有的油脂加工企业被迫采购进口大豆进行加工,这对我国的大豆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二是“国进民退”的情况更加严重,不利于企业间的竞争和粮食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由于政策性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而指定的收购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粮食企业。因此,其他企业低于政策价格入市收购,根本收不到,高价收购又要亏损,由此,导致粮食大部分都流向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这也是造成2008粮食年度准政策性贷款投放减少的主要原因。

(二)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完善政策性收购的必要手段

1.农发行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履行自身社会职责的需要

一是受政府财力的限制,以增加政策性储备规模来保障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国际国内粮食起价较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较小,即便能够启动,客观上存在着时间、地域和品种的限制;三是粮食产业属弱势产业,利润率低,季节性收购明显,资金需求量大,商业性贷款业务受到资金和计划的双重约束,难以对粮食收购提供有效的支持。总之,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都难以有效解决收购问题的现实情况下,准政策性贷款是农发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手段。

2.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是支持民族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粮食价格也形成对接机制,国际粮商和跨国公司正陆续进入中国粮食市场,对我国民营粮食加工企业造成极大冲击。如在“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国内近70%的大豆压榨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国际粮商趁机低价收购和参股。目前,我国80%左右的小包装食用油控制在国际大粮商手中,而且还有继续向其他品种扩张的趋势。跨国企业已掌控我国植物油定价权,如果进一步取得粮食流通的控制权,将会造成我国粮食定价权旁落,给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团,已经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多家粮食加工企业,2009年在鸡西市也进行了相关布局的调研和运作。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大对国有或民营粮食加工企业准政策性贷款支持,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强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农发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是多年来农发行对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和管理已经形成了贷款投向的清晰化、业务操作的规范化和风险控制的程序化。我们认为,这项业务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二是随着粮改深入,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将逐步健全,粮食物流将会逐步顺畅,国家除掌握必要的储备外,市场流通将成为主导,这是准政策性贷款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三是通过多年来的信贷支持,已发展了一批有实力、有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强的客户群体,继续支持,可把他们打造成大型的粮食骨干和支柱企业,实现农发行贷款业务持续有效的发展。四是通过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对农发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4.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促进加工企业发展的需要

对粮食加工企业投放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是农发行拓宽粮食收购渠道,积极支持多种形式收购的重要手段。鸡西市分行2006―2008三个粮食年度累计对16户加工企业投放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7.72亿元,收购粮食46万吨。

在实际操作中,加工企业真正能够提供优质资产进行抵押的并不多,为方便粮食收购,企业多建于县(市)郊区,部分经营用地的取得方式为租赁或占用农村集体土地。按农发行现行规定,设定不了抵押价值或抵押价值较低,直接影响到地上建筑物的价值。受此限制,农发行投放抵押贷款的额度也较低,职能占到企业贷款总需求的10%~30%,个别甚至连10%都达不到。同时,加工企业自身流动资金不足,原因为:一是大部分自有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二是粮食原料收购季节性强,短期内需要大量资金;三是粮食产业利润率较低,完全是靠量的积累才能实现企业的盈利;四是企业多采取先货后款的经营方式,这样就形成一部分结算资金占用,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商业性贷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加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①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准入门槛较高,信用等级需达到A-级以上,一般要采取担保的贷款方式;②加工企业可办理有效抵押的资产较少,以全额抵押方式投放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无法满足企业收购资金在量上的需求;③找专业担保机构担保,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原本利润率就较低的加工企业获利能力将更加有限;④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收购粮食的,农发行仍采取封闭运行的管理方式,必须做到购贷销还,不能周转使用,这与加工企业的经营方式存在着明显矛盾。所以说,加工企业迫切需要准政策性贷款支持。

四、当前准政策性贷款业务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准政策性贷款的社会敏感度提高,政策刚性增强

2010年以来,受物价上涨过快、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在这种背景下,支持粮食收购已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关系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全局,关系到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是国家宏观调控、长远规划的重要一环,政策性十分突出。

(二)准政策性贷款的市场环境复杂,风险防控难度加大

一是粮食市场化程度提高。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和风险的加大。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市场放开后,各类市场主体为争夺粮食资源而展开的“收购大战”频频发生,导致市场供求扭曲、价格波动频繁。二是部分农产品的国际化程度提高,突出表现在大豆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三是企业经营的一体化程度提高。目前,大部分市场主体实行“购加销”一体化经营。生产经营环节增多,市场风险点也在增加,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经营。四是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程度提高。从市场交易的方式看,目前,除了现货交易之外,还出现了期货交易、电子撮合交易等新型的交易方式和手段。这在规避传统风险的同时,也容易产生新的风险。

(三)准政策性贷款的对象基础薄弱,倒逼贷款现象使农发行监管责任加重

目前,一方面,由于市场主体发育缓慢,导致准政策性贷款投放缺乏足够的市场载体。几年来,受应急、应季缓解局部性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制约,择优投放贷款的空间非常有限。截至2009年末,鸡西地区全辖42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中,A级以上客户13户,只占31%。全市16%的国有粮食企业的贷款资格是由地方政府推荐取得的,实际达不到农发行的认定条件,因而贷款的发放存在着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彻底、不到位,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其贷款主要用于委托粮食收购,导致贷款的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如果市场价差超出风险保证金,委托客户续存难度大,就会将风险直接转嫁给企业和农发行。粮食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一年一度集中收购,分期销售,光靠对报表、现金流、产成品的监督远远不够,第二还款来源较弱,因此,只能靠加强粮食库存监管来保证贷款安全,农发行监管责任日益加重。

(四)准政策性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较弱,安全措施无法覆盖风险全部

粮食购销类企业一般以贸易为主,流动资金多,固定资产较少,因此,企业第二还款来源较弱。截至目前,占用农发行贷款的粮食企业有效资产值仅为3.7亿元,其中,粮食购销企业2.82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0.88亿元,有效资产抵押值为1.85亿元。而鸡西地区年均粮食收购贷款需求量为30亿元左右,有效资产抵押值仅占贷款需求的6%,而且变现难度较大。大量的信用放款仅靠10%~20%的风险保证金来覆盖,贷款风险难以防控,一旦发生风险,安全措施无法到位。如果要求企业实行抵押担保的方式,一是抵押率不足,难以满足贷款需求;二是贷款费用支出较大,企业难以承担,并且个别企业也难以落实担保公司的条件。

(五)准政策性贷款的发展定位尚不够清晰,在操作中存在两难选择

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作为农发行收购信贷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准政策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对准政策性贷款业务来讲,如果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量,就会使企业自主收购能力增强,市场价格上扬,导致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下降,政策性贷款的需求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并通过准政策性贷款向农发行集中。相反,如果采取从紧的信贷政策,压缩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量,则可能会导致企业自主收购能力削弱,市场价格下降,国家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上升,政策性贷款的需求增加,但同时政策风险增加。

(六)准政策性贷款承贷主体的多元化,使信贷服务与管理的难度加大

一是客户结构复杂。目前的贷款客户,既有购销流通企业,也有产业化加工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既有股份企业,也有上市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农发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实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贷管理。二是客户贷款种类复杂。有的企业在农发行既有准政策性贷款,又有政策性贷款,有的还有商业性贷款,各种信贷资金相互交织,分类监管难度较大。三是客户市场复杂。目前,不少商业银行也在逐步向涉农优质客户渗透,客户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新型市场主体增多,但发育不完善。不少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或合作组织通过自身积累、民间借贷等方式逐步成长为不可忽视的市场力量,但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经营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在客户营销与培育方面有所突破。

(七)准政策性贷款性质界定的不足,限制其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现行准政策性贷款的范围界定偏窄,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农发行把准政策性贷款仅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贷款领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副产品收购也需要准政策性贷款支持。二是现行准政策性贷款的业务范围与个别商业性贷款业务存在交叉。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收购粮食所需的资金,目前,既可使用准政策性贷款,即收购贷款,也可使用商业性贷款,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三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由于对准政策性贷款允许存在一定的风险敞口,使得准政策性贷款所承担的风险要高于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综上所述,准政策性贷款在制度设计上需更加完善。

五、结合鸡西地区实际,提出推动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从全局的高度,明晰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战略定位

一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收购信贷业务的发展战略,应该围绕“因地制宜、防控风险、力争多投”的指导思想,来确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二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应有助于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从综合效益来讲,政策性贷款要优于准政策性贷款。对于粮食收购应尽可能地促成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以提高调控贷款在支持收购中的比重。三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应为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对既符合准政策性贷款条件,又符合商业性贷款条件的,应尽可能地选择使用准政策性贷款,如加工企业就更适合使用准政策性贷款。

(二)强化管理,准确把握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中心环节

在经营管理中,鸡西市分行始终严格执行“钱随粮走、购贷销还、专款专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要求,抓好贷款发放、贷款使用和收贷收息三个重点环节,明确工作职责:客户经理负责贷后管理,行长、主管副行长承担相应管理和监督责任,层层签订库存监管责任状。按程序操作,依制度管理,规定动作不得简化或省略,关键环节的制度执行必须有据可查,杜绝在坚持基本制度上走过场。支行承担贷款发放并按进度供应资金,监督收购,市行抽调力量监督库存和法人代表,并严格执行库存动态监管、企业法人离城报告制度。

2008粮食年度,为加强对粮食库存的监管力度,鸡西市分行创新了检查方式,成立了贷后督查大队,重点履行粮食库存督查职能。2009年1至8月份,督查大队对全辖13个新粮库点进行每月两次巡回检查,采取倒查法,直接深入到企业专职检查库存,如发现问题一查到底,直接追责到基层行行长、主管副行长、驻库信贷员,有力地保证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为全市粮食贷款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如虎林市农垦庆丰粮油加工厂异地储粮,督查大队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追回了1 000多万元粮款,避免了贷款风险的升级。截至2009年10月末,鸡西市2008粮食年度准政策性贷款实现本息“双结清”。2010年,为加强对2009年度收购的新粮管理,在各基层营业机构正常监管库存的前提下,市分行组建了三个库存监管小组,配备专车,坚持每月50%的时间深入到基层检查库存。粮食库存是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库存有保证,准政策性贷款的风险就可规避。

(三)通过信贷手段创新,破解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两难”的问题

1.监管手段的创新

在加大库存监管的同时,鸡西市分行还加强对企业法人进行全方位的道德风险监管。一是在资格认定时,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通过查看法人代表出差票据,根据出差日期看前后有无可疑资金流出或流入,通过企业纳税情况来判断企业法人代表是否真正遵章守纪。如法人代表道德不过关,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在日常库存监管时,定期对企业法人代表的道德行为进行跟踪监管,并由支行行长最后做出判断,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行报告。如2009年,在对某企业监管时,发现一户重点贷款企业法人有做期货交易的传闻,市行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全面调查,最后发现是竞争对手制造的传闻。三是在贷款全过程中,重视并建立与“法人代表面谈”制度。四是在贷后期间,通过在粮食企业中开展“信用企业”和“信用法人代表”活动,形成讲究诚信经营、防范法人道德风险的良好氛围。

2.贷款方式的创新

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时,鸡西市分行在实行有效资产抵押和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基础上,还采取了浮动资产抵押、保险和与法人代表签订无限连带责任保证合同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敞口。目前,鸡西市分行正在探索加工企业联保制,这是一种区域内加工企业联合会的形式,是在企业内部规范行为,形成互为制约的一种模式。

(四)引入准入与退出机制,净化信贷整体环境和提升客户竞争力

鸡西市分行采取“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营销原则,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发展潜力以及对农发行经营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排队。在逐步收回存量贷款的前提下,稳步实施客户退出机制,对市场竞争力差、经营效益较低、风险承受能力弱、资信不好的企业逐步使其退出鸡西市分行的支持范围。2009年1至8月份,累计强行退出7户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差、抗风险能较弱的粮食加工企业;逐步退出6户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历史包袱重、内部管理混乱、不配合信贷监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确定准政策性贷款支持对象时,始终坚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或遍地开花。特别是经过2008、2009两个粮食年度的审慎经营,明确重点支持:一是大中型加工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原料;二是有常年固定合同的军供粮加工、外省地储粮收购等粮食企业;三是大型集团客户进行委托收购。禁止:一是对纯贸易类企业收购贸易粮赌后市的企业发放贷款;二是对国有购销企业自营收购发放贷款;三是对政策性与准政策性混收的企业发放贷款。通过实施分类排队和客户退出机制引入,进一步优化了客户和贷款结构,使鸡西市分行掌握了客户结构和信贷结构调整的主动权,有效的预防和化解了信贷风险。

(五)立足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更加有效的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继续拓宽准政策性贷款的支持范围。准政策性贷款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共产品特性,体现的是国家政策和公共利益,受惠的应当是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因而不能把准政策性贷款简单等同于粮食收购贷款。建议根据农发行支农职能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准政策性贷款的内涵和外延。二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快健全自我补偿机制。鉴于准政策性贷款的特殊性,应该建立比其他贷款业务更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建议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农发行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认同和认可,在财政不承担补贴责任的情况下,允许农发行提高对准政策性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比例,以区别其他商业性贷款业务。三是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从执行政策和防范风险两个方面来综合衡量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运作成效,要将考核结果纳入到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中,与工资、费用以及其他资源分配挂钩。

参考文献:

[1] 董小君.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篇2

1基本情况

(一)都兰县金融机构及人员情况

都兰地区现设有农业银行机构、邮政储蓄网点和农村信用社机构共12个,金融从业人员90余人。其中农业银行在察苏镇设有农业银行都兰县支行一家营业网点(农业银行都兰县支行香日德办事处2006年撤销);农村信用社下设8个营业网点,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覆盖到了都兰各乡镇;邮政储蓄机构三家(都兰县察苏镇邮政储蓄所、香日德镇邮政储蓄所和诺木洪镇邮政储蓄所)。

(二)都兰县金融业务开展情况

1.存贷款业务开展情况。在都兰县现有的三家金融机构中,除都兰邮政储蓄机构只办理单一的储蓄存款业务和资金汇划业务外,县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机构均办理贷款业务。截至2008年3月31日,都兰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153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2178万元,其中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余额为3000万元。都兰县各项贷款增长主要集中于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也全部由农村信用社承担。都兰县农业银行除以前年度发放的2806万元农业扶贫贷款形成逾期外,在都兰县域尚无新的贷款投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农业银行贷款投向重点企业、重点客户、重点项目倾斜,县农业银行的信贷权力逐步上收,授权授信制度严格,贷款条件较高,加之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严厉,贷款规模日趋萎缩。目前,随着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州农业银行将在特色资源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等需要的金融服务方面提供信贷支持,体现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

2.支付结算业务开展情况。都兰农业银行内部有资金汇划渠道,网上银行、银联卡、银信通、第三方存款、银行承兑汇票等支付工具齐全,同时接入了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系统,资金汇划速度快、金融服务品种比较齐全,同时设有自动取款机、登折机;农村信用社于2007年接通省信用社内部综合网络业务系统,并接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都兰县现有的金融机构能够保证各项资金汇划的实时到账。

2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金融业务及品种宣传不到位

都兰当地金融机构对金融业务、金融品种宣传不够。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对自身业务宣传不到位,在业务上仍注重存贷款业务,支付结算工具仍以现金和支票为主,异地结算以汇兑为主,银行卡、本票、网上银行等支付结算工具在农信社仍是个空白,支付结算手段滞后于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由于农信社对支付结算工具宣传不到位,致使当地企事业单位对农信社业务了解甚少,加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上线后,开户单位大多选择支付结算汇路畅通的都兰县农业银行开户或办理汇兑业务,如香日德个别企业,由于对农信社支付结算方式的不了解,在香日德镇农信社就能办理的电子汇兑业务,却要到都兰县城农业银行办理,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自身点多的优势,加大对自身业务、金融业务品种、支付结算方式的宣传力度,并充分依托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网上银行等支付结算工具,建立农信社资金清算的“高速公路”,不断拓展业务。

(二)农村信用社业务品种单一,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都兰县农村信用社业务品种单一,硬件环境滞后,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需求。对此,都兰县农村信用社应加快对各项业务的创新,争取在年内开通银行卡业务,加大对员工各项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综合业务素质,拓宽业务品种,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基础薄弱,融资渠道狭窄

由于都兰地区中小企业基础薄弱、经营状况不佳、担保机制不健全,不符合商业银行贷款条件,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银行从防范风险考虑,减少或不予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当地金融机构应通过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对企业发放融资券等措施,解决都兰地区融资难的问题;应大力开展票据融资业务,主动向企业宣传各种融资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企业也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建立起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实现银企双方的共赢。

(四)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因都兰县部分企业对银行支付结算工具了解较少,大量使用现金结算,致使企业增加成本,银行现金供应难度加大,且企业使用现金不符合国家现金管理和反洗钱有关规定。因此,企业应充分利用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进行结算,加大非现金工具的运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都兰县金融机构要大力宣传非现金结算工具的运用,鼓励企业非现金交易,加大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3政策建议

随着都兰县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都兰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由于金融机构网点缩减,都兰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与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促进都兰地区社会、经济稳步快速发展,有效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争取财政为在都兰地区运营或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近年来,都兰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大量撤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业务量小、亏损严重,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入不敷出,难以维系正常经营。解决金融服务不足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优惠政策,解决都兰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营及设立网点形成的亏损等问题。近期,国家邮政储蓄银行海西支行设立开业,下辖网点可开办银行各项业务,届时都兰县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品种有望增加,基本可满足当地政府、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延伸服务领域,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扩大信贷资金供给渠道,解决都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资金不足问题。

(二)为都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都兰全县中小企业发展方兴未艾,信贷资金需求旺盛,但因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够完备,加之银行机构设置不到位、信贷审批权限上收等多方面原因,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支持有限。地方政府应大力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保全银行债权,出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解决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中小企业也要完善财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信用意识,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对都兰县的经济投入

都兰县是农牧业大县,“三农”比重高,政府应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都兰县经济一定的优惠和倾斜,提供必要的补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放宽税收政策,降低税负水平,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支持都兰县经济发展的环境,吸引多方面的资金,使金融服务都兰县域经济的力度不断增强。

(四)完善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竞争力

要结合都兰县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有效益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都兰县经济发展。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地方政府要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行为,依法保护金融债权。政府有关部门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企业的法人代表应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以增强金融企业放贷的信心。同时,要加大信用执法力度,尽快解决金融债权案件“判决难”和“执行难”问题,切实兑现法律“白条”问题,保护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要维护好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县、乡、镇、村、户和企业创建活动,优化信用环境,构建起都兰县诚信和谐的信用环境。

(六)人民银行应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运行质量

篇3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组成了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新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各类商业银行需要满足新农村建设在资金上和金融服务上的需要。

金融资源的匮乏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提升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主要有四类六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基本情况是:从机构网点布局看,这几类机构共有124 255个网点,其中104 671分布在县市以下地区,占网点总数的84.2%。从资产负债看,2007年末,农村银行类机构的资产总额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8.8%;负债总额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29.4%。从信贷支农情况看。对“三农”发放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7年末,这三类机构涉农贷款(包括农村信用社各类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贷款和农业银行用于农村龙头企业、扶贫、乡镇企业、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贷款等)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9%,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上述支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当前问题

1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一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机构不完备,建立初期承担的农业开发及扶贫贷款也于1998年3月划归农业银行管理,目前的职责仅限于对粮棉油收购提供政策性贷款,与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农村金融领域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维持,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它在2003年改革前由于存在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明确、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落后等重大问题,以及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因而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有的年份全行业资不抵债,削弱了其支农能力。

2 农村资金的流出

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上存大量流向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遇上阻碍。农村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10倍,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入中国人民银行。从整体上看,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金融支持不够、民间投资不继”等三大金融资源流失问题。

3 农村保险问题

农村保险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办法,也没有建立一个保险体系。现在的基本模式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基金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管理,主要通过储蓄、国债等渠道,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设计上不具备“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存在潜在兑付危机;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偏低。

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近几年中步伐还是有所加快。如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根据2002年末的监管数据,资本充足率为-8.45%,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达5.89%。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00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7.5%,比2002年末的37%下降19.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10年亏损,经营效益显著好转。2005年上半年,实现轧差盈余93.36亿元,同比增盈80.7亿元。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支农服务功能增强。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各项存款达30694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0 769亿元,增幅为54%;各项贷款2196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 028亿元,增幅为57.6%。总之,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起来,并且在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

1 发挥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农村改革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传统的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但商业化的过程中,迅速进入城市并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撤销了大量的农村基层营业网点,其支农能力大大下降。今后,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重点应放在支持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上,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为适应农村各经济主体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应加快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可由个人和企业等出资组建。但我国银行业不对个人开放,虽然农村信用社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时允许个人入股,但不允许个人出资组建商业银行,这必将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事实上,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使产权关系达到最大明晰化,优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已允许外资银行设立的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应适当对个人开放,而农村则是较好的实验点。

2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是办理农副产品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办理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应拓展资产运用领域,提高政策性贷款质量,完善整体服务功能。由于粮食企业不景气,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质量低下,若以亏损的方式长期经营必定难以为继。应对粮食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增加其自有资本,并提高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对于政策性亏损,要由财政部门予以补贴,补贴资金直接全额划转给农业发展银行。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在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基本健全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应将这一业务返还农业发展银行。这样做可以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功能,同时又不浪费金融资源。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要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如将一部分邮政储蓄、社会保障资金等转存入农业发展银行。同时,应鼓励国家开发性金融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开发性金融更多地参与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

3 完善邮政储蓄,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制度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降低了支付给邮政储蓄的利率,现在的关键是建立对农村的“输血”机制,使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资金可按一定比例留给当地人民银行调度使用,通过再贷款形式由农村信用社放贷给农业企业和农户;或者允许邮政储蓄与农信社签订协议存款,将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投入农业和农村地区。也可通过购买投入农业农村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或其他农村金融债券,使资金回流农村。

4 稳妥推进商业性可持续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改革具有关键意义。除了继续办好农村信用社现有的小额贷款业务之外,应当鼓励和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应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按照市场化方式,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业务体系,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5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作为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在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下,将加大农村金融风险,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弱化农产品获得金融支持的能力,加剧其不平等收入。农业保险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引导农业金融资本流入,分散目前由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的农业系统风险和社会成本。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保险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应加大政策性保险的投入,并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大力开发与天气指数、期货指数等相关的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6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制度

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特殊的信贷群体,难以提供可用于抵押或为他人担保的财产,且收入不稳定,缺乏显示自己信用的衡量标准。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缺位阻碍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政府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应通过制度安排,财力扶持,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篇4

关键词: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7-0079-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7.19

一、家庭农场经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从全省18个市县抽样选取89家家庭农场作为样本,涵盖种植业、养殖业、种养业结合三类,其中种植业46家,养殖业32家,种养业结合11家。2013年3月末,样本农场的总经营面积34139亩,最大面积4500亩,最小面积20亩,户均383.6亩;总劳动力人数2846人,其中家庭成员609人,占比21.4%,常年雇工2165人,占比78.6%;已在工商部门注册21家,占比23.6%;总贷款额度3462万元,户均获得贷款38.9万元;2012年全年总收入8494万元,户均95.4万元。

二、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的主要特征

(一)家庭农场融资需求规模较大,但满足度不高

家庭农场多由当地有实力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经营,本身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由于生产规模普遍较大,家庭农场资金需求量远大于普通农户。调查显示,89家家庭农场合计融资需求达7692万元,户均86.4万元,未能满足贷款需求占比为39.5%。如昌江县某种养农场以养黑山羊为主,主打“乌烈羊”品牌,自筹资金150万元建设羊圈厂房,同时购母种羊需要资金300万元,而农村信用社仅提供100万元的信贷支持;某家庭农场拟增养种猪150头及配套设施建设所需资金300万元左右,金融机构贷款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二)家庭农场融资期限长短结合,结构多元化

与农户主要以短期融资需求为主不同,家庭农场种养农产品的结构差异较大,既有短期内就能获得收益的农产品(如家禽、鱼虾等),也有需要三年以上才能获得收益的农产品(如芒果、橡胶、绿橙等)。因此,家庭农场既有季节性较强的短期融资需求,又有较大规模的中长期融资需求,融资呈现多元化特征。调查显示,短期融资主要用于购买种苗、化肥、农药、大棚等生产资料,期限一般为6~12月,在生产周期融资、收获周期还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昌江县某家庭农场承包20亩虾池养殖海虾,每年养殖两季,投放种苗需要资金20万元以上,贷款期限为3~6月。长期融资主要用于平整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和农机具购买等长期投资,期限为1~5年。如临高县某深海养殖场,每个海上网箱需要投资20万元,由于海水养殖金昌鱼的利润较高,该场主扩大养殖规模的意愿较强,目前准备再扩大30个网箱规模,需要2.5年左右的融资700万元。

(三)家庭农场经营风险大,融资成本承受能力有限

农业具有典型弱质产业的特点,家庭农场从事种植养殖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尤其海南省属热带台风高发区,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巨大,经营利润水平总体不高。近年来,海南省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如橡胶的干胶收购价从2011年的4.5万元/吨,跌到目前的1.3万元/吨;槟榔果实最高收购价为11元/公斤,最低时为4.4元/公斤;辣椒收购价格一度跌至0.1元/斤),同时人工成本、农业生产资料和物流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家庭农场经营压力较大。尤其2013年4月开始爆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对海南省家禽养殖业打击较大,部分家庭农场经营难以为继。在正常情况下,种植业年利润率为7%~25%左右,畜禽饲养业为8%~22%左右,水域养殖业为10%~23%左右,一旦出现农产品价格暴跌和自然灾害频繁,家庭农场将面临严重亏损,难以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

(四)家庭农场融资首选自有资金,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强

调查显示,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中自有资金占比57.5%,银行或农村信用社贷款占30%,民间借贷占12.5%。相对农户经营而言,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更大、投资周期更长,经营项目受天气、疫病、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家庭农场对农业保险认知度更高,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对农业保险分散化解风险的需求较强。

(五)家庭农场生产性融资需求占主导

调查显示,海南省家庭农场融资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维持正常资金周转的在样本中占比为61%,用于基础设施改造的占10%,用于农产品收购资金的占29%。

三、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海南省金融机构逐步加大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相继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一卡通”贷款、农村妇女贷款、“一抵通”贷款、联保贷款、小额农户贷款等,并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2013年3月末,89家家庭农场合计贷款规模3462万元,户均贷款38.9万元。但目前金融机构缺乏专门面向家庭农场的授信管理办法,对其发放贷款一般参照农户贷款的做法,家庭农场贷款存在如下问题。

(一)贷款额度不能适应家庭农场大额资金需求

调查显示,89家家庭农场资金满足度仅为60.5%,其中种植业、畜禽饲养业和水域养殖业分别为67.5%、53.4%和58.1%,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实行单户限额管理。如三亚市农业银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必须要有抵押物抵押),农户信用贷款3万元,农户联保贷款最高额度5万元;邮储银行农户联保贷款最高额度为10万元;金凤凰村镇银行农户贷款最高50万元。定安县农村信用社信用贷款在5万元内,5户以上的联保贷款授信额度控制在10万元之内,10万元以上的贷款必须具备规定的抵押品作为抵押。而本次调查的家庭农场户均融资需求超过80万元,且多数家庭农场不具有有效抵押物,即使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其贷款额度仍然偏低,难以满足家庭农场大额资金需求。因此,部分家庭农场在银行贷款之外寻求民间融资,如乐东县调查的5户家庭农场中有2户采取“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二)家庭农场贷款手续繁琐,影响季节性信贷资金需求

家庭农场申请银行贷款时,如果是老客户或实力较强的大户,一般从申请到审批完贷款程序大约需要10天,如果是新客户或实力一般的客户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审批。由于部分家庭农场资金使用以季节性为主,一旦不用便归还了银行贷款,下次再需要贷款时又要重新申请,这样就会出现一年申请多次贷款的情况。如定安县某种养大户,旺季资金量最大时投入生产资金100万元,信用社批贷额度只有70万元,期限为一年,受季节性资金周转影响,半年后农户提前归还了30万元,两个月后又需要周转资金想借回30万元,这时就必须重新申请贷款,而且原则上原有抵押物不能重复进行抵押,换成办理“一抵通”贷款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抵押条件。

(三)现有贷款期限不适应农业生产周期需要

调查显示,61%的家庭农场希望贷款期限能够延长。目前海南省农业银行对农户贷款的授信为3年,贷款期限1年;农信社的农户贷款期限从3个月-5年不等;村镇银行农户贷款期限为3个月-12个月。除农信社外,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期限最长为1年,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周期需要。

(四)家庭农场融资成本普遍较高

调查显示,有85%的家庭农场认为银行贷款利息高,希望降低融资成本。如邮储银行贷款利率执行14.6%,金凤凰村镇银行和农信社贷款利率均执行12%,分别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2.37倍和1.95倍。乐东县农村信用社规定50万元以上的贷款,其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提高2至3个百分点,而种植养殖大户的贷款大多数都在50万以上,其利率大概在10%左右,明显高于同等规模企业的贷款利率。

(五)家庭农场缺乏有效抵押担保资产,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家庭农场一般是承包大面积的土地来进行经营,由于没有可用于担保的设备、厂房、房产,而土地在目前政策法规制度下只拥有承包经营权而无所有权,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农场主所拥有的资产不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或质押物要求。调查显示,75%的家庭农场认为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合格抵押或质押物,83%的家庭农场希望能放宽抵质押等担保要求。如三亚市某养殖大户目前有100万元融资需求,其养殖水产品的网箱,产值约20万元/个,现拥有120个网箱,产值约2400万元,但由于这些网箱不是合格抵押资产,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乐东县60%的家庭农场所能提供的抵质押资产是活体畜禽和农产品,但金融机构并不认可这些抵押资产。因此,许多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的家庭农场只能依靠联保获得贷款,乐东县种植大户洪启球为获得贷款,与6户村民通过互保形式组成信用联盟,从农业银行获得5万元的贷款。

四、改进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积极探索,创新家庭农场的信贷模式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研究出台家庭农场注册或认定的相关制度规定,明确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认定标准、设立登记等相关内容,使家庭农场成为独立的承贷主体。二是金融机构应探索开办农业订单贷款、信用贷款、农机具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利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进行质押融资等贷款方式,加大对家庭农场融资支持力度。三是金融机构应制定专门针对家庭农场的授信管理办法,对家庭农场融资的额度、期限和贷款利率制定具体操作细则,有效满足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四是加强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帮助家庭农场充分利用资金往来活动,密切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关系,提高信用等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便利融资和支付服务。

(二)重点扶持,加大家庭农场的信贷投入

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一是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在人民银行允许的浮动区间内给予一定利率优惠。二是要指导家庭农场利用上下游业务关联,创新服务方式,尤其是大力推广原材料供应方担保、采购方担保、订单质押、仓单质押等供应链融资方式。三是对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家庭农场要区别对待,通过重点扶持、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等手段,引导和改善新型家庭农场的经营结构水平,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三)壮大县域担保机构,加强家庭农场的担保服务

针对县级信贷担保机构担保基金较小,大部分已丧失担保能力,建议加快重组整合进程,尽快恢复其担保能力。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和发动农业企业集资参股,壮大市县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有条件的市县还可以考虑组建商业性质或互助合作性质的担保机构,联合涉农金融机构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家庭农场提供担保融资服务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应对支持家庭农场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扶持措施,正向激励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有财力的地方政府可考虑由财政出资设立家庭农场专项发展基金,用于家庭农场贷款担保和还贷周转。

(四)尽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

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需要公共财政给予支持。因此,应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农业保险体系[1]。政府在加大政策性保险投入的同时,应在资金、税收、再保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引导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2];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发新的农业保险险种,增加农险市场的有效供给,满足广大种养殖户的迫切需求,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3]。

参考文献:

[1]金为华.海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9(2).

篇5

金融脆弱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的是广义金融脆弱性概念。我国农村金融脆弱性的产生由多种因素造成。

1.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内生性缺陷。

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正常运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资金提供者不挤兑,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是有效的。但在我国农村,这两个条件极易遭到破坏。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源于其特有的业务活动,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功能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一般来说,只要存款基础稳定,农村金融机构便可在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日常提款的前提下,将其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流动性不高但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上。但如果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使储户对农村金融机构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挤兑现象,这时,农村金融机构便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挤兑规模越大,所积聚的金融风险越大,金融脆弱性就越明显。近年来,由于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农村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高效率,从而使金融机构保持稳定的第二个条件难以成立。由于农村借款人往往数量非常庞大且高度分散、对借款额度需求较小且缺乏抵押品,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了解这些借款人的情况很困难,而且成本也相当高。同时,我国农村金融债权人与债务人间是一种软约束关系,权责关系不对称,这就必然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无法保证贷款者有效地使用资金。

2.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不合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及其他民间金融机构。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却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民间金融处于被管制的从属地位,运作极不规范,问题较多。农业银行从1996年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后,不愿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不断收缩基层营业网点,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目前,农业贷款仅占农业银行贷款余额的10%。同时,农业银行贷款权也收缩,使大量农村储蓄流出农村。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正在虚置。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业务上只吸收存款,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将农村稀缺的资金“倒流”城市,使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这样,剩下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就只有农村信用社,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制度安排。据统计,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势单力薄的农村信用社难以单独支撑整个农村金融市场,无法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此外,从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全部关闭,形成巨大的坏帐,成为农村金融的一大隐患。目前,民间金融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只能为“三农”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

3.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环境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我国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漠,信用文化薄弱,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与保证人串通骗取金融机构贷款,严重破坏了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同时,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对逃废债务人无强有力的威慑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必然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4.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没有建立与农村金融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科学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难以及时发现、预警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缺乏存款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保障制度,一旦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恶化,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支付危机,由于缺乏风险转移机制,将会加大金融风险,加剧农村金融的脆弱性。

二、防范农村金融风险脆弱性的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克服农村金融的脆弱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1.提高识别农村金融脆弱性的能力。提高对农村金融脆弱性的识别能力,是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脆弱性的前提。可通过建立以“自有资本比例、不良资产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信贷风险度的变化”等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识别、预警农村金融的脆弱性,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可借鉴美国对银行系统脆弱性的识别和防范措施,如,“及时纠正措施”。它是以计算银行自有资本比率来识别银行脆弱性程度的方法(见下表)。应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把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比率作为识别金融脆弱性的一种方法。当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低于4%时,就可认为金融脆弱性开始显现,应引起重视,提出改进措施;当自有资本小于0时,就表明金融脆弱性已非常严重,应停业整顿,甚至关闭。

2.转换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要防范金融脆弱性,转换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输血”,而是培育和恢复“造血”功能。一方面,要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包括资金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有效地减轻历史包袱,改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行为规范的治理形式和组织制度。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不良贷款化解机制,真正降低信贷风险,推行严格的问责制,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和岗位监督,加强内部稽核审计,推行全员竞争上岗用工制度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种动态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走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储户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3.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必须对农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才能保证农村金融的安全运行,克服农村金融的脆弱性。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监管。可参照美国联邦和州立银行分权法案,将部分农村金融立法地方化,以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目前看,在省级政府通过省联社依法管理农村信用社

的实践中,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并杜绝干预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的行为和倾向。二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成立内部监督管理委员会,整合监督资源,协调统一行动,深入推进基础管理工程,不断提高监管效率,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三是加大处罚力度。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不能“雷声大,雨点小”,严格责任追究制,真正使监管有权威、有成效,成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的一道防线。四是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对资产质量较差的农村金融机构及时提出限期改正措施,对限期不能改正的金融机构实施关闭、破产,以防止金融风险的扩散。

篇6

【关键词】扶贫模式 农村金融扶贫 模式创新

一、前言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贵州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来,贵州经济发展更加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产业政策的倾斜,使得贵州经济取得巨大进步。2012年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53元,相比2011年的4145元,增加608元,同比增长14.67%。但是对比周边其他省份,贵州省仍是我国西部地区较落后的省份。尤其贵州农村还面临着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等问题。因此,研究贵州省新型扶贫模式尤其是金融扶贫关系着贵州省能否实现后发赶超,意义重大。

二、贵州省传统扶贫模式分析

(一)贵州省传统扶贫模式特征

贵州省的传统扶贫工作的模式主要是“政府为主,社会为辅”,整个扶贫工作过程中来看政府始终扮演的是最重要的角色,涉农资金和扶贫政策的制定、执行、资金项目等扶贫资源的决定权,使用权、控制权都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效率不高。

(二)贵州省主要传统扶贫模式的类型

1.信贷扶贫。贵州省2012年度涉农贷款总计为2862.74亿元,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别为393.4亿元,870亿元335.34亿元,1264亿元,贷款余额总计较上年增长22.5%。贵州信贷扶贫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提供,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的资金要占到大部分,政策性银行居于其次,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比较少。

2.产业化扶贫。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引导贫困地区的群众,依靠自身努力和地区优势资源,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自我脱贫的扶贫方式。贵州省根据自身优势相继发展了草地畜牧、核桃产业、中药产业、蔬菜产业、油茶产业、甘蔗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特种养殖产业、茶产业、精品水果产业和薯类等12个产业。

3.对口帮扶。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贵州。意见公布后,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大连市对口帮扶六盘水市,苏州市对口帮扶铜仁市,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青岛市对口帮扶安顺市,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市。以上东部8个市每年从财政支出安排总计27496.37万元对口帮扶贵州。该《意见》的最终目标是力求在2020年贵州受帮扶地区城乡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三)贵州省传统模式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贵州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重点治理对象,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推进产业化扶贫,贫困面貌逐渐改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贵州扶贫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扶贫资金不足,2012年贵州省涉农财政支出仅仅为275.3亿元,仅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26%。第二扶贫资金来源单一,扶贫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支出、信用社或者政策性银行贷款,很少涉及商业银行。第三在对口帮扶过程中东部产业向贵州转移的产业,部分产业是东部地区淘汰产业。第四产业化扶贫不易处理好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二者容易发生矛盾。

三、贵州省农村金融扶贫现状分析

目前贵州省金融扶贫基本上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这种模式下政府始终作为一个主角在运作,通过指导性的贷款进行扶贫资金配置,因此扶贫资金基本上脱离市场资源配置,虽然这种扶贫方式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事效率高,但是这种模式往往会带来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长远来说对整个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正常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低,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市场操作行为,更糟糕的是还会出现寻租行为。

(一)小额信用贷款供给不足

目前贵州省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均开展了小额信用贷款业务,2013年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71.62亿元,虽然较2012年的59.42亿元增长了20.5%,但还远不能满足农户的强大的资金需求,而且小额贷款一方面贷款期限偏短,手续较为繁琐,另一方面贷款业务授信额度偏小等系列问题都亟须改善。

(二)农业保险发展快总量小

近些年贵州省大力发展保险业,在农村先后推行了农房保险、种植养殖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贵州保险行业还以规范促发展,引导行业牢固树立“优化结构、满足需求、强化内控、改善服务、规范经营、提高效益”的理念,统筹好业务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使得贵州涉农保险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2012年上半年贵州省全省实现保费收入81.11亿元,同比增长11.34%,增速位列全国第8位。但是虽然增速在全国排名第8,但是涉农保险的绝对额在所有保费中所占比率还是比较低,涉农保险的绝对额也比较低,涉农保险费仅仅为0.68亿元,和农业比较发达的山东省的8.6亿元相比起来差距还很大。

四、贵州省农村金融扶贫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扶贫资金供需失衡

贵州省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一方面农村家庭经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为50%左右,而生活消费、必需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到了很大比例,刚性需求大,农村居民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具有总量大、额度小、分散、市场面广且需求层次日益多元化,资金需求季节需求明显,这需要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各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有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涉农农村贷款的过程中存在着效益不佳,存多贷少,农村资金外流,金额小。

(二)风险防范机制缺失保险制度不完善

贵州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省份,而且农业本身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农民极易因灾返贫或者因灾致贫。一方面贵州省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农民极有可能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直接导致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在贵州省涉农保险在保险公司各项业务中占比很低,农民不愿意投保,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农民就很有可能违约,无力偿还银行贷款。

(三)缺乏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

贵州省涉农金融扶贫贷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一种贷款行为,政府管不住自己的手,在贷款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政府在对扶贫贷款的发放过程中进行贴息补偿,但是这种金融贴息扶贫模式本质上就是违背市场竞争原则,不能合理的配置资金,也会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另外一方面这金融扶贫模式也会造成寻租行为。

五、金融扶贫模式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重构风险防范机制

1.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积极指导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并且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此外提高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在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加强涉农保险宣传力度,是农民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还有保险机构应该开发涉农贷款保险业务,降低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风险。

2.建立完善农业产业风险对冲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县市,推出期货、期权产品,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此外还可以开展涉农贷款的证券化业务,降低农民财产风险和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违约风险,降低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资产,提高金融机构金融扶贫的积极性,保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构建政府与市场间的边界

1.积极推进小额贷款的专业化发展。贵州省截止2013年已经有256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71.56亿元。但是这还远不能为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还是普遍出现贷款难等问题,因此贵州省需要大力发展小额贷款,支持相关的专业化产业发展。

2.坚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可持续发展。新型金融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将输血式扶贫转换为造血式扶贫,转变政府扶贫职能,履行好政府的基本职责,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金融扶贫市场进行调节,让农民和金融机构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主角,使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博弈,政府只是适时对双方行为进行调节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志伟.新扶贫标准下贵州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2(4).

[2]杨国涛,尚永娟.中国农村产业化扶贫模式探讨[J].乡镇经济,2009(9).

[3]张天明.国家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启动[J].当代贵州,2013(13).

篇7

农机租赁规模有望达到百亿

“28台每台售价320万元的大型采棉机,我们首付30%就开回了家,其余的钱3年还清就行。要是一次性全款购买,我们既拿不出这么多钱也贷不了这么多款。”新疆沙湾县四道河子镇康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久辉说,一台采棉机每年能赚80万~100万元,3年还清不成问题。

康旺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农机金融租赁试点项目受益者。通过该试点项目购置的农机,只需首付农机全价的30%,余款由中国农业银行农银金融租赁公司付给农机经销商。合作社分3年把这笔款项还给中国农业银行农银金融租赁公司,3年利息将由农业部的财政项目进行补贴,届时农机的所有权归于合作社。

作为兼具融资、融物功能的农机租赁,使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花小钱办大事”成为可能。中国农业银行农银金融租赁公司总裁陈佩华介绍说,农机租赁不需要别的抵押物,这比银行贷款要省事得多。农机租赁的融资额度远高于目前的银行贷款,能切实解决购机资金压力。农机融资租赁还可以按照个人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首付款比例和还款期限,更为灵活,还款压力也相对小一些。

有调查显示,经济发达的江苏省89%的农机专业合社或家庭农场有农机购置贷款需求,需求高于100万元的超过61%。“虽有农机购置补贴,但农民资金缺口仍占大头。由于缺乏抵押物及信用记录,农民贷款困难在短期内也无法解决。这为农机租赁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其市场容量将达到百亿元级的规模。”江苏金融租赁总裁张义勤说。

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李伟国认为,解决农民购机难,除了国家直接的支持外,更多的要利用金融租赁、融资租赁等金融手段。近两三年,在新疆、黑龙江等地,农机租赁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好的势头,摸索了一些经验。

共赢模式是打开市场的关键

农机租赁业务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是农场主购置使用农机设备的首选方式,可达60%~70%。而我国农机租赁起步较晚,尚处于政府推动、试点运行的阶段。

“打造‘农民-农机经销商-农机生产企业’共赢模式是打开农机租赁市场的关键。”宜信公司副总裁、宜信普惠融资租赁部总经理毛芳竹说,我们的运营模式可以概括为:“你选我付款,质保厂家管。你租我才买,我买你必租。想要所有权,租金要付完。”

由于租赁农机的农民相对分散,大部分人没有过往信用记录,因此识别、筛选和确定承租人对租赁公司控制风险至关重要。“实际上,我们的直接客户是农机经销商,而不是农民。”毛芳竹说,这是因为农机经销商比金融机构更加贴近农户,可以精准高效地找到目标客户。而且,如果农户违约,租赁公司取回农机后,可与经销商合作,修理翻新后方便进行二次销售。

农机经销商也乐意与宜信租赁合作。“在农机销售中,农民赊销现象比较普遍,这让我们流动资金压力很大。而宜信租赁介入后,会将农民购机款项直接打给我们,既保证了资金的用途,又消除了农机赊销难题。”科左中旗国豪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魏国成说,“而且当我们向农机生产企业订货资金紧张时,宜信也会为我们提供融资服务。”

篇8

目前不同的银行,对于房贷年龄的限制都不同,不过每家银行都有规定,借款人在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或抵押贷款时,贷款期限加上借款人年龄之和不得超过银行贷款的年龄限制。

比如说一家银行的贷款年龄限制是男性65岁,女性60岁,那么22岁的男职工小黑想要去这家银行申请房贷,则最多只能贷43年。

如今很多家银行都开始对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进行调整,延长了借款人的最高年龄,比如工商银行前段时间就将借款人最高年龄从65岁延长到了70岁,客户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也由原来的70调整为75。

而最近杭州有一家农业银行更是将贷款期限延长到了80岁,也就是说房贷可贷到80岁。比起原先可贷到70岁的规定,足足延长了10年。

篇9

一、导致银行经营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1.银行不良贷款率高

银行经营管理存在的风险很多,对银行影响最严重的是资产的质量。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树妖是因为不良贷款引起的。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出现的八倍到十六倍,这使得我国银行资产质量大大降低,银行经营的风险性大大提高。

2.银行资金充足率低

我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资产充足率都较低,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产充足率最低为8,而我国的四大银行中只有中国银行高于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最小资产充足率,其他三家银行中中国农业银行的资产充足率仅仅只有1.44。银行资金充足率低的情况使得银行信用脱离国家信用之后,就基本不能够承担任何银行风险。

3.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

我国银行经营管理因为严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流通而导致了“宏观紧”与“微观松”两大贷款现状。“宏观松”指的是银行对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较大,对宏观政策的审核较为松懈,因此企业及个人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向银行提出贷款的要求较为较容易实现。而相对应的“微观紧”指的是国家颁布的微观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较小,银行对于微观货币政策提出的银行贷款的审核十分严格,微观政策货币传导机制实施不畅通。“微观紧”的这种现状使得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及个人创业因为银行贷款审核严格而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这些中小企业及个人创业也因为资金的限制而使得其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4.银行利率制度不科学

我国银行的利率实质上是一种管制利率制度,银行实施的这种管制利率制度限制了资金借贷双方供求关系的发展,银行资金的配置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虽然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实施利率改革,允许利率市场化。在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各银行之间的利率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基于管制利率机制的银行利率制度改革的实际意义不大,及时银行贷款的利率上调一百百分点,经过计算之后的实际利率百分点也不会超过十太多。这种基于管制的银行利率制度,中小型企业及个人很难真正意义上的贷款实现资金配置与周转。

5.银行资产负债数量结构存在问题

银行资产负债数量结构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额问题。第一,银行贷款负债率高,国外银行的贷款负债率一般仅仅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我国银行的贷款负债率远远高于百分之五十,其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第二,我国银行的贷款集中度非常之高,其中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占百分之八十,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贷款比例,且贷款的企业多半为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贷款的资产增产值却十分之低,这使得我国银行贷款出现了投入多,收入少而引起的资产回收率低的现状。再加之我国企业管理存在问题,许多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而寻找企业管理的空挡,以破产等行为逃避银行追债,银行贷款风险大大提高。第三,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银行的准备率十分之低,其中只有准备率能够超过3的中国银行,其余的银行准备率基本在0.2左右。第四,我国银行的贷存款比率过高,超贷现象十分严重。

二、银行经营管理风险解决措施探究

1.加强银行地区分支机构的业务管理

随着现代银行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各地区银行的网点越来越多,我国银行的覆盖率也越来越大,但同时随着银行分支机构的不断增加,银行分支机构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银行应该加强对市县级分支机构的银行网点的银行职员工作情况、银行业务开展情况、银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核检查,以帮助市县级银行分支网点积极开展银行业务及工作。市县级银行分支网点存在许多职权。责任、资金分管不明的现状,其不仅不利于银行职工的管理,其也不利于银行各项业务及工作的开展,从而增加了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市县级银行分支网点的人事管理应该给予其独立的人事管理权利,以帮助市县级银行分支网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业务需求进行人事调配。市县级银行分支网点专业能力及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十分重要,因此银行总部应该严格审核各分支网点开设的条件,并定期对银行分支网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以提升银行职员的业务能力。

2.提升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

银行职工的工作素养十分重要。银行的金钱交易有很多,但是银行的存贷款应该严格根据银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特别是借贷款。银行贷款要对贷款人的条件及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核,以控制银行贷款的风险。而现代银行职员以权谋私的现状越来越严重。银行职员利用其职位的便利,私自放宽银行贷款的额度,放松银行贷款的审核,因此造成了银行贷款风险性增加。银行职员这种以权谋私的现状导致真正需要贷款资金周转的中小企业及个体户得不到贷款名额,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这不仅影响了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降低了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违背了银行贷款的资金扶持及资金科学配置的原则,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性。由此可见,银行职工的工作素养对银行的业务发展及社会资金的科学配置十分重要,银行应该重视银行职员工作素养及道德素养的提升,让银行职员明确规范银行业务操作的重要性,提升银行职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端正银行职员的工作态度,培养银行职员的责任意识,以帮助银行职员严格按照银行规定规范操作银行的各项业务,进而降低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性,提升社会资金的利用率。此外,银行职员的业务能力也十分重要。银行经营管理对人员专业能力要求很高,银行应该积极引进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以帮助更好的拓展银行的业务。

3.加强银行人事及贷存款工作管理,加强银行风险控制

贷存款占据银行业务的主要份额,因此银行应该科学管理贷存款业务,以帮助银行贷存款业务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进而帮助银行经营管理工作更好开展。银行贷存款业务的主要目的是对社会资金进行科学的配置与使用,增加资金的增值率。同时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是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的主要来源,控制银行贷款的风险性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因此加强银行存贷款管理,控制银行贷款风险对于银行经营与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十分重要。

篇10

关键词:河南;农村金融;金融供给

目前,在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作为重要的要素市场,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的人口大省,截至2010年,河南省约9 000多万人口中约有7 000多万生活在农村。为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一直是当地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增长以及减少贫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的成立宗旨,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和财政支持,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承担粮、棉、油收购与储备,国家专项贴息扶贫资金投放与管理,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贷款、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财政贴息贷款,办理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办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等。

然而,截至2006年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贷款高度集中于政策性粮棉油收购,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棉油的生产、加工建设所需的贷款投放不足,对于农户的一般资金需求及农业开发,像土壤改良、育种技术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发性项目基本不提供支持。对于农村道路、桥梁、水利、通讯、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等资金需求基本不提供支持。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日渐市场化,涌现出大批经营农副产品和农业科技的民营企业,而这些企业也难于取得贷款。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也悄然转移,将一些资金用于商业银行涉足的领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只在全省的47个县设有支行。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目前中国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其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在农村信用社成为正规金融服务农村的核心力量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力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它发放的农业贷款占所有的金融机构放贷的绝大部分。据河南省银监局统计,到2006年12月末,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中,60%以上为农户贷款。

然而,近年来,河南农村信用社规模快速扩张,贷款增速明显快于存款,但是出于自身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吸收的农村金融资本投向非农产业的活动和现象,商业化趋向严重。主要表现有:第一,在河南农村信用社吸收农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它在农村发放的贷款占其存款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第二,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组成中,用于第一产业的新增农业贷款有下降趋势,而用于第二产业的新增农业贷款明显增加。另外,农村信用社从农村吸纳的资金明显大于农村信用社向三农投入的资金,其存贷差额呈增长趋势。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而农业贷款余额以很小的幅度增长或零增长,大部分资金投放到了非农领域,而农民却得不到应有的贷款,其经营渐渐偏离“支农”的大方向。

三、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商业金融机构是完全以营利性为目的,提供各种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法人机构,包括银行、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等,农民更为熟悉的是各类银行。对于河南农村地区来说,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邮政储蓄和河南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只存不贷,成为农村经济的“抽血机”,而其“输血”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河南农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驱使,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放弃农村,进军城市。由于资金的趋利性、信息不对称及无规模经济的客观现实,使得河南农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以及规模小、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同时,就网点设置成本而言,与有限的预期收益、较小的客户容量相比,河南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遍布网点的代价太高,不符合成本收益核算的基本原则,撤销县域基层网点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河南农业银行的撤出确实造成了农村金融需求难以满足和农村资金流出的消极后果。河南农业银行对支行的资金贷款权上收过多,对支机构主动营销贷款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一些应该发放的贷款而没有发放,借贷规模逐年递减,农业类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河南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主要是对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和大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而对广大的农村中小型建设项目和中小型产业化企业以及农户的生产和经营缺乏应有的金融支持。而且近年来,河南农业银行进行贷款结构调整。农村资金总量不足,不仅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而且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民间金融机构与个人的金融供给

民间融资是产生并生存于民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因此被称为“草根金融”。民间金融机构是指民间个人组建的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或合会组织等。对于河南不少地区的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据笔者对河南农村的调查,约有83.3%的农户都曾经有过民间借贷活动,而且借贷用途不仅用于生活临时资金急需如结婚、建房、子女上学等等,而且发展到现在不仅工业、商业,就连办学校、办医院,也会采取向民间集资的办法。近年来,民间融资呈快速增长、逐年活跃态势,已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同时,河南的乡镇企业很大一部分是靠民间借贷起家或发家的,据不完全统计,河南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63%靠民间借款。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为农村民间借贷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由于民间借贷手续简便,相对于金融机构复杂的借款手续来说,更加适应民间资金融通“短、小、急”的特点,因此成为中小企业及个人选择民间融资的重要原因。根据农行郑州市支行调查,地下金融正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地级市中民间借贷的“盘子”要占到整个农村地区资金市场总量的1/4多,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占一半左右。除融资额度逐年加大,河南省民间融资还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利率逐年攀升,平均达到24%以上,均超出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和农信社贷款平均利率。在目前中国现行金融管理体制的政策下,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因此民间金融仍然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从而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实际上,大多数资金充足的农户对资金缺乏农户的友情借贷数量毕竟有限,如果存在一个合适的金融媒介组织,就会满足资金充足农户与资金缺乏农户之间的生产性信贷供求,因此,在河南农村经济中,这些机构虽然长期被政府打压,但是在一些民间组织的大力扶植下,仍然很顽强的生存并迅速发展起来。

无可否认,民间融资的存在和发展,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力所不及的领域和范围起到拾遗补阙作用,其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特别是在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属于非正规金融组织,自发性必然蕴藏一定的风险性,违约率高,易受市场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它吸引了城乡居民大量闲置资金,长期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形成监管真空,造成金融信号失真。特别是高利贷引起的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更是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将可能对社会稳定和金融秩序造成破坏和冲击。

五、结论

在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仍然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兼业经营的特征明显,特别是在南部和东部地区,农村还比较贫困。在第一产业的生产中,由于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农户及农村的经营实体在生产、流通中需要的大量资金,完全靠自身积累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需要大量的外来资金的注入和支持,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这要求我们政府要结合河南的实际,首先采取政策性金融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增加对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的供给;其次,根据河南农村现阶段的金融需求和经济发展实际,重新定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各类针对农村的商业金融机构的职能,增加对农村地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最后,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同时在河南农村增设各种农村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县级机构,以便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通过改革和完善农村现行的金融机制,可以增加农村的信贷供给,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只有完善农村金融机制,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需要的资金支持,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彭宇文.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1).

陈平,孙向东.因情求策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以江苏省为例[j].集体经济,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