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平面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平面设计要点

篇1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是一个功能集合的平台,既要满足客流进出站、售票、候车等使用需求,又要满足地下车站设备功能的正常运作。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总平面设计既要满足客流进出站需要,又要满足规划、市政、景观等多种设计要求,是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综合性大型公共建筑设施设计。

关键词: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总平面设计、出入口风亭、规划、管线、市政接口

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什么是地下车站建筑:

按个人理解:地下车站建筑是一个功能集合的平台,既要满足客流进出站、售票、候车等使用需求,又要满足地下车站设备功能的正常运作。――像电脑的主板。地下建筑设计就像在主板上加载各种功能,合理组织功能分区,保证各通路的顺畅及美观。

设计阶段包括: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招标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

接下来以地下站为例,根据笔者设计经验,研究分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

1、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客流要求:

出入口位置及服务水平应根据分享客流资料有所侧重的设置。

地下车站应结合上层次规划,尽量跨路口布置,并兼顾市政过街功能,兼顾过街的出入口通道宽度应大于5米。如车站不跨路口设计,则需要考虑是否设置市政过街通道。

2、车站主体布置走向:

车站走向主要有:路中、路侧、地块内三种情况;在规划、线路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沿道路路中或路侧布置。利用现有道路,减少对周边地块的影响。

车站在线路可行的情况下尽量按纵断面与道路同坡向布置,保持两端覆土深度大概一致。

以标准180米车站为例,假设道路与车站均为0.2%同坡向,两端覆土均为3米;车站结构顶板荷载、车站抗浮等方面较为合理。

如道路与车站反坡,则两端覆土厚度高差为0.72米。

如xx站带前后配线,车站长度450米, 更应考虑车站与道路坡向关系,以减小车站覆土高差对车站结构的影响。

3、车站站位需充分考虑控制性管线影响:

笔者所参与的xx站设计,在初设开始阶段未发现埋深6mDN1200的污水管,初步设计后期发现此管线与车站主体靠近河道一侧冲突,为此做了多种管线迁改方案(1、顶管到河道另一侧;2、废除此段管线,接驳至周边污水管网;3、在车站段加固,预留出管线贴车站盾构加固区迁改的空间等;)。最终采取压缩车站长度,在车站与河道之间预留出管线迁改空间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控制性管线直接影响车站方案是否成立,需谨慎对待。

4、车站总平面设计需考虑与公共交通接驳:

车站总平面需考虑预留与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及社会停车场接驳的场地,各车站均需考虑与公交车的接驳条件,预留自行车停车位,在起点站象峰站还考虑预留停车换乘的车位。

5、车站出入口设置:

出入口设置应按当地规划要求满足出入口退让红线要求,(各地规划要求不同,各车站出入口设置应不要侵入红线尽量,困难情况下可侵入红线设置,但是须保证3米的人行道宽度,并得到规划部门许可。)

出入口应该尽量按有盖设置,但是在路口转弯处,如对行车视野有影响,或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地段,也可按无盖出入口设置。

出入口均需满足当地防淹涝水位的要求。(可添加防淹挡板)

6、 风亭设置:

标准站多为双端双活塞+新排风的模式,每端有四个风井,有低矮风亭、高风亭、组合式风亭三种组合形式,均须保证风口间的距离。

新风开口方向朝向所在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处,且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处比较合理。

低矮风亭新风与排热风、活塞风保持10米的距离(风口之间的净距);排热风与活塞风之间需保持5米的距离。低风亭距离拉开较大,占地面积大,对景观影响小,一般低风亭出地面1.5米,并满足防淹涝水位即可;周边做3米宽的绿篱遮挡;

高风亭新、排、活塞风之间据的均需保证5米,可以在平面方向上拉开,也可在竖向上错位,如果是竖向错位,则需排热风孔在上,新风在下。高风亭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是风亭整体高度很高,对景观影响大,需做景观处理;

组合式风亭是以上两种形式的组合。

另外如果周边有新建建筑物,且距离风亭很近,也可考虑合建的形式。

选择风亭的高矮形式要根据景观要求、规划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当地的瞬时雨量大小,并做好排水措施。南方因夏季台风较多,瞬时雨量较大等因素,在设计中宜采用高风亭。

另外新排风距离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处于不同类型的地段,需满足红线退让、环评退距要求。

7、人防设计:

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功能的地下防护建筑,地铁人防工程。

各地下站是与相邻的一个区间共同划分一个人防分区,地下部分用区间人防隔断门隔断,地面出入口及风亭采用垂直封堵的形式。出入口要设置战时主要人员出口,一般要求设置两个,并且对角设置;预留口不可以考虑兼顾战时人员主要出口。需要设置战时进排风道,对位设置。其余均需封堵(垂直封堵或门式封堵)

8、地下车站的对外接口:

地下车站的对外接口主要有:市政给排水管、消防水池、通信引入井、冷却塔、VRV室外机、化粪池等。

市政给排水管多从风亭及出入口接驳,具置可结合厕所风道布置有所调整;

在市政管网不完善、或不能满足消防水压要求等情况下,车站在靠近消防泵房一侧需设置消防水池;

通信引入井多在两个对角的出入口接入;

冷却塔多与风亭结合布置,可采用下埋式冷却塔、地面冷却塔的形式,也可结合周边建筑物(风亭、现有建筑等)顶置。

VRV室外机多与车站风亭结合设置,冷媒管长度不宜超过100米。

篇2

关键词:现代建筑;平面设计;立面造形;建筑功能

建筑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建筑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形是在符合功能和结构构造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美化,是探讨建筑风格与构图对高层建筑立面的形象、材料与技术所起的作用及其与建筑物的审美、形式以及文脉的相互关系,把技术的影响力与审美的意向结合起来作为对建筑立面设计共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基于现实中的问题,本文作者探究建筑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形两方面问题。

一,设计要满足人多方面功能需求。

平面设计的作用是真实地反映人在其中的感受,满足人的多方面功能需求。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演进,建筑传统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存在性。这是第一性。任何营造活动都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结果。建筑的发展是主客体互动的审美关系。

人与空间密不可分,人对空间的需求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之一。作为建筑的平面,它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建筑创作应该真实反映这种特点,反映人在其中的活动和感受,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而不是单纯沉溺于平面组合的游戏,平面的设计应实实在在地为建筑中的人服务,创造出良好的空间体验。然而,当今也有许多设计人员盲目仿效“手法主义”。他们的平面设计不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而是采用“虚伪”的手法,把业主引入“平面的幻觉”。在今天这个商品化社会中,这种作品有时能够得到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种行为却阻碍了建筑发展进程。当然,我们在重视功能的同时,同样要给形式以高度的重视,但故意玩弄玄虚的平面组合游戏是背离建筑设计规律的,我们应在充分考虑人的前提下去完善平面,避免虚荣和浪费。

二,适当的手法,就更完美的平面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建筑平面是由许许多多的墙面来界定的,如果除去墙的意义,那么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就构成了平面的一个肌理。在建筑平面的设计中适当地引入“手法主义”不容置疑地有其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在某些方面表达设计人员的意图,同时又可以给人感官上的愉悦,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如:清华大学吴良墉院士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改造设计,就是一个遵循城市原有的建筑手法,从而使建筑特色与城市风格相得益彰;南京市汉府雅苑中心会所的设计者以“轻松、休闲、优雅和服务性”的设计理念表现,较好地解决了环境与人的心理需求的统一。

三,设计的创意与策略。

对创意人员而言,策略越精准,功力越深厚的就越会觉的创意空间大。创意的策略要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准确的目标对象

创意离不开人的各种需求,为了使广告能够创造良好的促销效果,在进行创意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明和确定是哪些人需要,要向哪个消费层面的人推销,即确定你的主要诉求对象,然后根据人们的需求心理和各种习惯进行创意。

2,有明确单一的目标。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数量和产品种类极大的丰富起来,产品的交流也极为畅通,这就给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选择机会,从而使消费群的划分越来越小,层次越来越细,人们对产品消费的个性特征需求日增,这反过来又促使产品的品种划分日益精细。

3,提高创意水准

创意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设计本质的外化。创意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个性化,设计者要有一颗善变的心,来面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目标消费者。因为,创意本身就是不断出新。总的说来,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决定性环节。忽视它的作用必然会造成一些盲目抄袭、生搬硬套,使城市建筑与环境失去地域性和特色。

四,建筑立面风格与形象问题。

建筑的立面处理对建筑形象与象征有重大影响。建筑的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可能不联系到技术和结构而孤立地去考虑造型与审美原则。在建筑图形艺术中,平面图形是决定空间特色的要素,除了庭院、铺地、交通等可以比较直接地展示图形美感以外,绝大多数要经过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维而形成图形概念。最直接展示的建筑图形是立面的,因此,韵律感、比例、尺度、视差与视错觉是立面图形必须研究的问题,还包括材料质感、色彩、阴影与光反射等图形的第二层面的研究。

五,建筑立面创作是大众和设计者共同的问题。

目前盛行“商业化”,而它似乎已被默认为贬义词,事实上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商业文化固然有其“唯经济利益为上”的弊端,但在利益的带动下,刺激创作的向上、向前也未免是坏事。在A•Maslow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从生理一安全一归属交往一自尊自力一自我完善需要的实现过程中,商业文化提倡价值观念促使人们努力达到自我完善,从大众对建筑立面的反映来看,大众的审美情趣在变化,也在提高。一定程度上适应大众是创作者的义务,而引导大众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也是创作者的责任。建筑元素中立面的特殊性在于它强大的表现力,能为更多数大众刻在记忆联想理,也是建筑与环境对话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设计者来讲,建筑立面作为其作品的文本,既记录了作者意象性的活动,存在被理解的潜在可能性,也包含了许多实际存在的不确定性,由内向外的压力是外加给环节的,其结果可能是时代性,实用性,科技性压倒了地域性。因此,设计者“必须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必须熟悉社会、生活、科技,精通艺术。人是设计的焦点”,更将由外到内的压力考虑到创作过程中去。

六,建筑立面构图与美观问题。

建筑立面造形在考虑了功能要求之外,主要应创造出一种协调的整体效果,这要通过更好的比例关系、垂直与水平划分的搭配组织、材料、色彩与装饰要素的组合处理来达到。各种要素的组合有赖于有一个综合的构想,根据一个构想的形象来确定方案。因此一个十分均衡的构成形式目标,就是要通过运用数学关系的比例并针对立面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以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感受效果。

建筑立面上各种要素表现是通过一些更小的构成要素如柱券、窗户、底座、檐口的处理来完成的,这些要素构成了建筑物的整体形象。建筑的立面设计要求达到建筑师的审美要求、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局限性以及建筑形式与结构的要求,力求这几个方面之问的协调平衡。建筑功能与艺术表现之间的矛盾在建筑巾是合理的,而如何去达成所需要的平衡,其做法本身,将内在地决定成果的质量高低。当前高层建筑设计中所呈现的多元性,正反映了要追求更有表现力的建筑需要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这种特色,与其说应该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倒不如说不过是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去达到同样的目的。

因此,我们要摆正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形的地位,重视本体论和价值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创造人性化空间,满足人的功能需求,结合生态环境,运用适当手法,完善平面和立面,从而使建筑与环境共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南方建筑南方筑》2004。

篇3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1、节能住宅建筑设计的依据

我国是人口大国,是一个人均能源不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引发的紧张局面已经逐步凸现出来。如果综合考虑住宅使用中的耗能和建材耗能,住宅总能耗占全国能耗的37%,这一比例正在逐年加大。据统计: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住宅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中消耗;住宅建设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因此,在我国建设节能住宅,推广节能技术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也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例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等寒冷地区提出了65%的强制性节能标准,夏热冬冷地区提出了50%的强制性节能标准。并把建筑节能要求体现在建筑规范和标准中,先后制定了一批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 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以及《夏热冬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等等。另外,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新建建筑提出要求―“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不达标准,不准施工、验收备案和销售使用”。我国政府把建筑节能列入“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2020年建筑节能远景规划目标”。以上标准、规范的颁布实施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2、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措施

2.1住宅建筑的布局和体型

住宅建筑设计所涉及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筑单体的朝向、体型、间距、高度,道路网的布局以及广场绿地的分布等都会影响居住区的微气候,影响建筑的日照和通风,由此影响到住宅建筑的能耗。住宅建筑布局和体型优化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建筑功能、居民行为模式、风俗文化等因素,从布局、朝向、间距、夏季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及建筑外部环境构成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住宅朝向的选择,尽量采用南北朝向,避免东西朝向,以期有利于夏季的自然通风,冬季增长日照时间,避免东西晒问题。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建筑节能的需要,应尽量减少建筑形体的凹凸,在采暖居住建筑中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以内,住宅进深应适当扩大,以10~14m为宜,住宅长度以55m左右较为适宜。此外,在总体规划中,夏热冬暖地区应合理选择单体组合方案,形成风道,以充分利用自然风,减少空调等能耗。

某安置小区通风示意图

2.2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

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目的是为住户的供给在设计上所进行的工作。包括如何满足家庭构成、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多样化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功能多样性、采光通风性、舒适度、面积利用率和功能布局合理性等五个方面。节能住宅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主要考虑建筑平面形状、热环境分布以及温度阻尼区的设置等方面的因素。住宅建筑平面形状应规整,尽量减少护结构面积,增加冬季直射室内的阳光,减少夏季太阳辐射。比如把房屋外墙面积大、开窗多的一面正对太阳辐射强度大的南向,使建筑在冬季可以有效地收集太阳能,北侧外墙只开设小窗,主要满足通风的需要,而东西方位不开窗或开小窗。热环境分区中把要求较低的厨房、厕所、过厅布置在北向。而尽量争取将居室布置在南向,充分利用太阳能,保持冬季室内有较高的温度。住宅建筑中设置一定的温度阻尼区可有效地减少传热损失。例如,夏热冬冷地区楼梯间由过去的开敞式改为封闭式,楼梯间设窗;北向单元入口均设门斗,避免冬季西北风灌入:对屋面上入孔密封处理,使整个楼梯间形成一个温度阻尼区。在夏热冬暖地区合理控制户内空气流速和空气龄,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户型平面空气流速(上)和空气龄(下)示意图

2.3围护结构及材料设计

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由包围空间的将室内与室外隔开的结构材料和表面装饰材料构成,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屋面、墙体、门窗和地面是建筑能耗的四大部位,所占能耗比例依次为屋面22%,墙体24%,门窗33%,地面15%。围护结构必须平衡通风和采光的需求,并提供适合建筑地点气候条件的热湿保护。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对于建筑在运行中的耗能是一个主要因素。

2.3.1屋面节能

屋面的面积在整个围护结构中比例不大,但是对于顶层房间而言却是非常重要。因此,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①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②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现在,屋面保温节能多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置式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南方地区更强调隔热效果,可采用种植屋面、高反射率屋面或遮阳屋面。

2.3.2墙体节能

墙体节能技术多采用复合墙体节能。复合墙体节能是指在墙体主体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复合墙体节能多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的传热系数。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内保温技术和外保温技术两大类外墙内保温施工,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结构工程,也适用于旧楼改造,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外保温层位于主体结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夏热冬暖地区应注重采用浅色外饰面,减少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2.3.3外门窗节能

据统计,通过外窗的热损失占建筑能耗的35~45%,可见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比较薄弱的部位。外窗的窗框材料、玻璃品种及有无遮阳措施都会显著影响其热工性能。普通的单玻铝合金外窗的传热系数为6.4 W/m2.K,是墙体的六倍。因此,应使用新型保温节能外窗。外窗玻璃应尽量选择中空玻璃、吸热玻璃、反射玻璃等。目前热工性能较好的外窗采用双玻中空双腔充惰性气体(厚度为40mm)玻璃,窗框为铝合金断热桥型材,这种外窗的传热系数可达到1.5W/m2.K。

此外,窗墙面积比也是影响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主要因素。确定窗墙面积比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是不同地区冬夏季日照情况(日照时间、太阳总辐射强度、阳光入射角)、季风、室外温度、室内采光设计标准及外窗开窗面积等。一般外窗的保温性能比外墙差很多,窗墙面积比越大,暖通空调系统能耗越大。因此,应在保证自然采光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墙面积比,一般北向不大于25%,南向不大于35%,东西向不大于30%。

3、结语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设计行业的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的同时应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如果要达到高舒适度、低能耗标准,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撑和设计经验,设计师要充分考虑住宅建筑布局和体型系数、建筑平面设计、建筑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内部各技术系统之间的配合、生态能源系统的应用等方面的因素。只有在住宅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才能进一步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篇4

苏荷中心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依中州大道,南邻农业路,规划用地面积16123m2,总建筑面积112328m2,地上30层,地下2层,其中地下室为汽车库及设备房,局部设战时人防工程。1层,2层为商业步行街,3层~30层为酒店式办公空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本项目是集商业,办公,酒店公寓为一体的高端商务地产项目。工程于2009年10月开始初步设计,2014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因其以独有的“蝶”形,X建筑造型,层层空中花园、挑高10m五星级大堂、专属会议中心及精心打造的夜景综合照明,迅速成为中原新商务地标。

2总平面设计

建设用地呈方梯形,进深与面宽比较接近,设计在满足规划退地界要求及周边建筑的消防,日照,卫生间距要求后,对可建设范围用地内进行平面布局,建筑平面采用“蝶”形,争取最大化利用土地的同时,减小建筑进深,加长商业临街面,使得建筑体型生动活泼。建筑基地主入口设在农业路,内部沿建筑周围设环形通道,满足使用及消防车道要求。由于采用“蝶”形平面,建筑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形成交通集散广场,通过合理组织,有序安排各功能分区的交通,地下车库在南北广场设两个出入口。室外地面做部分草坪式停车场。规划平面结构采用内部商业街布局,形成环状空间形态;酒店式办公、商业、休闲、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各功能组群相互带动,力求以办公人群带动商业的发展,以景观商业增添住区活力,以商务、商业等功能促进酒店式公寓的开发,以多功能的复合式开发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力求达到多相互动,最终带动项目本身和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3功能设计

建筑平面采用“蝶”形,翅膀呈“X”形向四个方向展开,减小建筑进深,加长商业临街面及通风采光面,建筑采用7.2×8.6标准柱网,同时兼顾地下停车及上部使用要求,建筑1层,2层为店铺式商业,以7.2m面宽双层为一经营单元,内部设楼梯。标准层为酒店式办公空间,套型以3.6m宽单间及7.2m宽双间为主,均设独立卫生间,设计以“闹中取静的综合商务办公小环境”为设计理念,结合现代SOHO式办公理念以及市场的需求,套型着重提升小型办公空间的时尚品味,适当忽略朝向的要求,以通透明亮的办公环境作为特点,同时整幢大楼便于统一管理,租售皆宜。电梯集中设置两组,结合挑空的中庭,每组6部。根据设计要求,办公采用分体式空调,为不破坏整体造型,每套房间均设置有隐蔽的空调主机位置,以白色铝板百叶做统一协调处理。

4建筑造型与空间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注重塑造建筑形态的可识别性,设计从平面到三维构图,从外部立面到内部中庭空间,都具有强烈的个性,“蝶”形所展现的外沿与内涵是全方位的,从每个视角看上去都完整很精彩,找不到所谓的建筑次立面,体现整体造型艺术美,形成通畅的视觉通道,使之成为郑州市一个新的建筑景观标识点。建筑内部在“X”形交汇点采用竖向通高的共享空间,每层沿共享空间周围设观景平台,每隔数层设透明空中走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魔幻感觉。设计中运用细腻、精致的细部和协调的比例关系,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设计中结合时尚的设计理念,为建筑外部创造赏心悦目的视觉元素,为建筑内部创造了明亮、开放、健康的空间。建筑风格端庄大方,高雅脱俗又清朗简洁、新颖夺目,创造了完整的建筑形体和与众不同的气势。

5建筑景观设计

商业界面和步行街主轴线上的广场和景观节点也当作视觉通道上的焦点处理,使之成为人们的休闲集散空间,提高空间品质和实用价值,办公大堂、人行步道及广场景观的线性展开,形成一系列景观节点,达到景向结合、步移景异的四度空间生态社区。

6结语

篇5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途径

(1) 房屋各部位的绝热

①屋顶的绝热:一般采用屋顶外侧绝热方式。为了防止“烘烤”现象,可以设法通风换气。同时还应正确选用绝热材料。

②墙壁的绝热:一般宜采用墙壁外侧绝热方式。外侧的绝热层要有相当大的传热热阻。同时应处理好防止内部结露的问题。

③地面的绝热:地面与普通地板相比,冬季的热损失较少,这从节能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 但考虑到南方又湿又热的气候因素,对地面进行全面绝热还是必要的。一般可采用内侧绝热的方式,但是,为了防止土中湿气侵入室内,可加设防潮层。

④门窗的绝热:窗的结构形式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①利用双层窗玻璃,在寒冷地区可以设置三层窗。②利用能反射红外线的玻璃或利用贴有能反射红外线的合成树脂薄膜的玻璃。③利用上述二者的复合形式。同时应合理选择窗内材料,在既需采暖又需制冷的地区,原则上宜选用以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为原料制成的中空玻璃。同时也应指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应努力发展和推广在普通玻璃上贴隔热膜的做法, 以代替节能玻璃的使用。在密封材料上,应改变目前在同一密封部位仅采用单一材料进行密封的做法,应采用在性能上互为补充的多种密封材料在同一部位进行密封,则接缝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并应逐步推广采用三级密封方式。

(2)采暖的节能途径

在建筑设计中,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考虑:

①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各种可能条件促进辐射热进入室内。

②在建筑设计中从表面的辐射、开口部位的辐射和部位内的辐射诸方面的条件来抑制辐射热的损失。

③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分别从减小温度差、导热面积、导热系数或增加材料厚度(材质相同时)诸方面来抑制导热损失。

④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分别从风势、开口部位和缝隙以及冷风的性状诸方面来抑制对流热损失。

⑤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造型和材料的选择达到蓄热效果的充分利用。

(3)制冷的节能途径

设计时制冷的节能途径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来考虑:

①设计时考虑障碍物的存在、太阳照射的方向性、开口部位的处理以及反射和再辐射诸因素来抑制辐射热进入室内。

②设计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面产生反射和二次辐射以达到抑制导热传热进入室内。

③采取措施抑制对流热进入室内。

④可将采暖时抑制热从室内散失的方法完全颠倒过程使用,从而促进辐射热从室内散失。

⑤可以利用采暖时抑制导热散失完全相反的方法来促进导热散热。

⑥利用自然通风、在建筑物最高处设置排气孔以及人造风等措施促进对流散热。

(4)照明的节能

照明节能的要点,在于不使用照明设备,或者使用很少的能耗,得到需要的照度及其均匀的照度分布状态,总之,要求得到合理的采光和照明。其节能途径有如下几种:

①设计时提高所有建筑部位(包括开口部位在内)及室内的所有物体的光反射系数,可以有效地控制光的损失。也可以把所有扩散性的反射面都作成白色而使照度均匀分布。

②设计时,注意建筑部位的朝向,以便能够接受到日照,充分利用太阳照射和天空光。 在途中有反射时,要考虑到反射面的面积和反射系数以及反射方向等条件。 另外,利用天窗、 照亮室内顶棚、扩散照在窗上的阳光、 利用上层的光亮也是照明节能的途径。

③采用高效率光源,提高照明设备的效率。根据不同亮度的要求,可以采用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结合的方法。

2、住宅建筑中节能设计的应用

(1)建筑平面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形状、建筑长度、宽度、幢深与平面布局等方面的设计。

①建筑平面形状中节能的设计

建筑设计时,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原则上应使围护结构的总面积越小越好。这是因为:在相同的建筑体积V下,由于围护结构的总面积不同,热耗相差很大。设计时应注意使围护结构面积A与建筑体积V之比为最小。

②建筑长度中节能的设计

住宅建筑的长度与建筑热耗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增加住宅建筑的长度可以节能。长度小于100m,能量增加较大。例如,从 100m减少至50m,能耗增加8%~ 10%,从100m减少至 25m,对于 5 层住宅,能耗增加 25%,9 层住宅,能耗增加17%~ 21%。

③建筑宽度中节能的设计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增加建筑宽度可以节能。对于 9层住宅建筑, 宽度由11m增加到 14m, 能耗可减少6%~7%, 若增大到15~16m,能耗可减少12%~14%。

④建筑幢深中节能的设计

建筑幢深即建筑物沿纵向轴线方向的总尺寸。对于单幢建筑物来说,当其层数相同而幢深不同时,随幢深的加大,建筑的传热耗热指标明显降低。有资料表明:建筑面积为 1000m2,幢深由9m加大到12m时,其单位面积耗热(W/m2)由41.2W/m2降低到36.85W/m2,这表明加大幢深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⑤建筑平面布局中节能设计

建筑平面布局不仅对建筑的合理使用及提高室内热舒适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建筑节能亦有很大作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①热环境的合理分区:由于人们对不同房间的使用要求及在其中的活动状况各不相同,因而,人们对不同房间室内热环境的需求也各异。在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热环境的需求而合理分区,即将热环境质量要求相近的房间相对集中布置,这样做,既有利于对不同区域分别控制,又可将对热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或较低)的房间集中设置于平面中温度相对较高(或较低)的区域,从而取得最大限度利用日辐射,保持室内具有较高温度,同时减少供热能耗的效果。②温度阻尼区的设置:为了保证主要使用房间(或热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分区)的室内热环境,可在该热环境区与温度很低的室外空间之间,结合使用情况,设置各式各样的温度阻尼区,这些阻尼区就象是一道“热闸”,不但可使房间外墙的传热损失减少40%~50%,而且大大减少了房间的冷风渗透,从而减少了建筑的渗透热损失。设于南向的温度阻尼区可当作附加日光间来使用,是冬季减少耗热的一个有效措施。

(2)建筑体型设计中节能设计

从节能的角度讲,合理的设计应基于以下原理,即应使南墙面吸收的辐射热量为最大, 且尽可能地大于其向外散失的热量,以将这部分热量用于补偿建筑的净负荷。基于这一思想,在考虑建筑体型对节能的影响时,主要应对下述一些因素有所把握。

① 控制体型系数:体型系数系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不计地面)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体型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所分担的热散失面积越大,能耗就越多。有研究资料表明,体型系数每增大 0.01,耗热量指标约增加 2.5%。一般宜控制在 0.30 以下。

②控制表面面积系数:从获取更多的日照辐射,降低能耗的观点来看,表面面积系数越小越好。 从节能意义上来说,长轴朝向东西的长方形体型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长轴朝向南北方向的长方形体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③考虑日辐射得热量,选择适当的长宽比:对正南朝向来说,一般是长宽比愈大得热也愈多。但须注意,随着朝向的变化,其得热量会逐渐减少。当偏角达到67°时,各种长宽比体型建筑的得热基本趋于一致。而当偏角为90°时,则长宽比越大,得热越少。

④最低耗能体型的选择:所谓最低耗能体型,是指建筑的各方面尺寸与其有效传热系数相对应的最佳节能体型。一般来讲,当各面的平均有效传热系数不同时, 传热系数相对较小的面具有相应较大面积的体型是最佳体型; 而当各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相同时,体型系数最小的体型是最佳体型。

(3)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

①建筑朝向与节能的关系:建筑物的朝向对于建筑节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同是长方形建筑物,当其为南北向时,耗热较少。而且,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主朝向的面积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

②建筑间距与节能的关系:从节能角度考虑,要求建筑物南墙面的太阳辐射面积在整个采暖季中不要因被其他建筑遮挡(即处于其他建筑的阴影区内)而减少。为此,就需要研究建筑物各瞬时的阴影长度。瞬时阴影长度是随时间而变的,它主要取决于建筑间距。

③建筑密度与节能的关系:在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的形势下,严格按节能要求决定较大建筑间距从而建造低密的城市建筑群是很不现实的。 为此必须研究建筑节能与合理的提高建筑密度问题。 从保证节能效益的前提来提高建筑密度。 其最直接、 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适当缩短南墙面的日照时间。除缩短南墙日照时间外,在建筑的单体设计中,还可以采用退层处理、 降低层高等方法,也可有效缩小建筑间距,对于提高建筑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4)建筑设计中窗的节能设计

①窗墙比、 玻璃层数及朝向对节能的影响:有资料表明:南向窗户的窗墙比增加时,单层窗节能率下降,而双层钢窗却上升这说明南向双层窗的辐射得热量大于窗的热耗而使南向窗成为得热构件。东向和北向的单层窗节能率随窗墙比增加而下降,而双层窗也随窗墙比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同时还应注意,窗户成为得热或耗热构件, 还与建筑所在地区气可使室内的日辐射得热量大于窗的热耗损失量而成为得热构件,而在长春,既使采用双层窗也依然是耗热构件。

②附加物对窗节能效果的影响:保温窗帘和保温板对减少夜间窗的热耗起着重要的作用。住宅的阳台在冬季对窗接受太阳辐射有一定的遮挡, 遮挡的程度取决于阳台的挑出长度和朝向。南向阳台挑出长度大于 0.5m之后,节能率是下降的,而东向阳台的挑出长度则对节能率影响不大。

③不同气候区窗的设计:进行窗的设计,应根据地区的不同,选择层数不同的窗户构件,使其在本地区尽可能成为得热构件。在窗墙比的选择上,应区别不同的朝向。对南向窗户,在选择合适层数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热耗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窗户面积,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而对其他朝向的窗户,应在满足居室采光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减少开窗面积以降低热耗。

④改进窗户热工性能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①加强窗户的气密性:除了采用气密条,提高外窗气密水平外,还应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和组装的精确度以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 减少开启缝的宽度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②改善镶嵌部分的保温能力:其主要方法是设法增加其空间层数和提高镶嵌材料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以改善其保温性能。③加强窗框部分的保温措施:其主要方法是对窗框进行断热处理,用高效保温材料镶嵌于金属窗框之间,加大窗框的热阻,或利用空腹钢窗内的空气间层达到增加窗框热阻的目的。同时,选用导热系数较小的塑料窗框以减少通过窗框部分的热耗。

篇6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084-02

水利建设项目中,主要侧重于保护水利设施的安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根据审美观点进行总体外观构造, 融合艺术元素,提高建筑物的外观感知。成功的水利项目设计,能够提升地区形象和城市知名度,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但因为一些水利工程师因为自身的原因,仅仅是重视建筑的功能需求,而对于建筑的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则不够重视。这使得大部分的水利建筑都会给人留下笨重粗老的印象。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项目逐渐倾向于审美功能的展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水利工程通常作为风景景点展示。因此,在当代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就显得特别重要。

1水利工程建筑艺术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

1.1总平面设计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总平面图的内容既包括主题工程结构,也涵盖了相关配套项目的设计,主体结构包括大坝、闸门、泵站、机房等重要生产设施,而配套项目主要指员工宿舍、绿地和活动场馆等等。新时期的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做法,进行更加全面的考量。水利建筑的总平面图既要为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合理规划和,又要确保各功能区间搭配合理,保持良好的配合度,使得总体上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以尽量降低功能错位导致的不经济现象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其中,增加绿化和休闲娱乐功能区域规划。在进行总体建设规划时,要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来选择规划方法,以保证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避免环境部协调带来的不良自然影响。

1.2建筑平面设计分析

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规划和选址,要结合多个专业特点来开展,要考虑到水电专业、动力专业、发电专业提出的专业设备安装要求,再由建筑和水电两方面工程人员同时敲定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总体规划平面图, 设计工作过程中, 建筑设计人员要负责把握整个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建设尺寸之间的关系,使之更趋于更符合水利工程日常生产活动需要。

作为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具备卓越的创新意识。水利工程建筑属于长期性建筑,要根据水电生产要求科学设计建筑结构,有效提高各类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避免建筑功能局限带来的效率损失。这些年来,通过对水利工程的设计进行分析,水利建筑结构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个过程。水利工程的设计不仅要为水电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保证,还要承担着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地区旅游名片的功能和责任。水利工程和要建筑进行很好的结合,这样才可以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只有进行超前的创新和探索,才能够设计出超前的水利工程项目,为后续子孙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1.3建筑造型的设计分析

建造造型的设计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建筑的特征,如强调高科技的现代建筑和仿古的建筑造型等等。总而言之,一组建筑所应该表现出来的造型,应该其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功能相一致,同时因为不同的水电建筑功能存在较大差异,直接会影响它们外形结构上的相异,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常规现象。比如供电房的设置通常是矩形,体积大,高度高,这是因为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对于这种建筑要做到“粗中有细”的话就必须对其本身的体积进行考虑,通过开窗、增加柱子等方式来使得其看起来较为丰富。至于水利建筑采取何种设计风格,一方面是受到单位领导和当前主流设计理念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应该为设计师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使其能依据本地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和谐的情况来进行设计。总之,选取何种建筑风格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筑的美观程度,因此设计师应该尽力到现场去进行考察,想象一下工程建成之后的实际效果。

1.4建筑材料分析

水利工程的建筑一般都在野外,因此水利工程的抗风性以及耐脏性应该作为材料选取时候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抗风性主要是考虑所选择的门窗是否能够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则是应该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力选择不容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比如铝塑板、优质的外墙漆等等。

2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由于上产需要,大多地理位置是依山傍水,因此在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理环境,融入高超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将原本单调枯燥的水利项目变成具有审美、人文品味的综合建筑物,既可满足水电生产需要,又能够提供良好的旅游资源。今后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要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提升其的审美方面。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外观审美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人文景观,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的综合社会价值,不仅要更有效的开发水利资源的经济价值,还要创造良好的旅游观光效益。在促进水电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地方旅游观光业的发展,这能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工作体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必将成为未来水利事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雪华.试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

[2]朱文俊,姜伟华.水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 2012(19).

[3]翟利伟.浅谈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

篇7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由于开发商对于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原因和破坏程度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建筑物在抗震设计方面存在十分大的困难。所以,我们不仅要追求建筑物的造型美观,还有考虑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要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针对地震问题我们要在房屋结构找突破点。只有设计出抗震、牢固的建筑结构,才能保障人类的人身安全。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建筑物按建筑结构分类可分为:砌体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建筑物结构形式的确定,与其抗震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在遭遇相同等级的地震灾害后,采用钢结构的建筑物受损坏的程度明显要低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日本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钢结构的房屋建筑占全国建筑的半数以上,也是其在遭遇地震后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建筑抗震系数系统依旧是不完善的,不能确保结构设计人员准确、有效地应用。历次地震灾害表明,影响抗震系数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其抗震的等级、建筑物的类别、场地类别、建筑物总高度等。为了促进其实际工作的需要,应对各种相关因素和相关参数展开一系列的优化分析,得到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与许多因素有关系,比如其建筑的体型设计。汶川地震震害表明 , 许多平面形状复杂 , 例如平面上的较大外凸和凹陷、不对称的侧翼布置等在地震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中有不少这样的震例。而平面形状简单规则、传力途径明确的建筑在地震中都未出现较重的破坏;有的甚至保持完好。上述情况表明,很多损害严重的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不是很合理,如果能够选择一个好的设计方案,震后损失可能会减小很多。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

在我国,对于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是采取“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标准。在这种标准的影响下,建筑结构设计经历了柔性设计、刚性设计、结构控制设计和延性设计四个阶段。但是由于地震产生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建筑结构存在非常大的偶然性和复杂性,甚至还有计算模拟与实际情况的不符的情况出现,导致计算结果误差很大。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建筑物良好的概念设计,还要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具备完善的建筑结构体系。一个良好的建筑体系,对于建筑业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实际的建筑抗震设计时,要注重依赖建筑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从而使建筑物中的每个构件都能够共同工作。所以,这就需要建筑结构构件在允许受力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还要能够在高压,强力的作用下共同工作。在砌体结构的建筑中避免建筑结构单纯的依靠建筑结构自身刚度来承受载荷。充分提高建筑物材料利用率的协同工作。从建筑物抗震设计经验表明,材料的利用率越高,结构的协同工作能力也就越高。

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结构体系的选择,它的合理选择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对于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设计:(l)体系应具有合理的地震传递途径和明确的计算简图。在这个过程当中,房屋内部结构的布置,应使得更多的受力在主梁上,并且使垂直重力以最短的路径传递到主受力部位;竖向构件的布置,要让竖向构件的压应力接近均匀(2)建筑体系应具有合理的强度。一个良好的建筑物必须要有合理的强度进行支撑,一些建筑的薄弱部位要由合理的强度防止:在框架结构设计方面,要保证节点不受破坏,要使梁、柱端的塑性尽可能的分散;对于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必须提高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

2、抗震场地的选择。抗震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工作,应选择有利的抗震场地,要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地震对于地面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地震造成的地裂和地表错动,直接使得房屋倒塌,结构损坏。所以,选择抗震场地不能选择易液化土地、软弱场地、状态明显不均匀等场地;如果不能避免不理的场地,可以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进行加强强度:对于地震时有可能存在的地裂或者滑坡的场地,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稳定;如果地基需要建立在最近填土和土层十分不均匀或者软弱粘性土层时,必须采用桩基、地基加固和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选址应注意的问题:四川汶川地震的震害情况表明,那些建在断裂带上和断裂带沿线的建筑物都完全倒塌,破坏极其严重。因此,建筑物建设地点的确定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决定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前提条件,只有正确的选址方案,才能保证建筑物满足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和工程地质、地震活动情况等相关资料,选择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严禁在地震断裂带及断裂带沿线附近建造甲、乙、丙类建筑物。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地段。汶川地震发生时,北川老县城发生规模较大的山体滑坡,王家岩山体在地震作用下瞬间崩塌,崩塌的山体倾泻而下瞬间摧毁山下及周边的建筑物,北川老县城的 5个街区的大部分建筑物被厚厚的土体掩埋,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样的结果不是靠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措施所能避免的。所以避开此类危险地段,才能避免因选址不当所造成的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重视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在建筑平面布置方面,应尽可能的采用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不能使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有关资料表明,对于一些楼板布局不够规范时,要采取相应的楼板计算模型;对于平面不规则、立体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必须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结构的规则性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建筑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侧力结构不能变形,要尽可能的均匀;第二是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布置要注重同一侧的强度要均匀;第三是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布置要与周围的结构具有相同的刚度,必须保障良好的抗扭刚度。总之,重视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对于建筑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要。

建筑物平面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规则与否、是否对称和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也是影响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酒店、公寓、商场、住宅、体育馆等不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其平面布置也千变万化,其柱距、开间、进深、隔墙的布置、楼梯的位置、电梯井的布置等也有很大差别,如果柱子、墙体等布置不对称、不规则,使得平面刚度急剧变化,遭遇地震后,将发生严重的扭转破坏。因此,建筑设计时,应使柱子和抗震墙(剪力墙)等抗侧力构件均匀、对称布置,刚度较大的楼梯间、电梯井应尽可能居中布置,不要布置在建筑物的转角处。要尽可能作到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对称协调,避免突变,防止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效应。

4、建筑物竖向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建筑物的竖向布置设计也将对其抗震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近些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场、写字楼等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要求底层或下面几层大开间、大空间,这就形成了建筑物下面几层柱子和抗震墙(剪力墙)较少,层间质量和抗侧刚度沿建筑物高度分布不均匀,在抗侧刚度较差的楼层形成了对抗震极为不利的薄弱层,在地震作用下,引起较为严重的破坏。汶川地震中,有许多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柱子直接破坏,建筑物由原来的 4 层直接变为 3层。主要原因就是,沿着建筑物高度方向,质量和抗侧刚度发生突变,底层柱子较少,抗侧刚度较小,地震作用下,底层柱子直接坏掉。所以,建筑物的竖向布置设计时,应尽可能使其沿竖向的抗侧刚度分布比较均匀,抗震墙(剪力墙)并使其能沿竖向贯通到建筑底部,不宜中断或不到底,尽量避免某一楼层抗侧刚度过小,以避免在地震作用下,因薄弱层的存在引起建筑物的倒塌。

四、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建议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在不断的实例验证中逐渐分析,日益总结归纳出来的。在目前的房屋建设当中,抗震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引起十分重视。为了设计出高抗震性的建筑物,在我看来需要注意以三点:第一,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是不可缺少的,于此同时还有保证各个主要受力物体处在同一平面,在地震来临时要能禁得住压力。在墙段没有发挥作用之前,需要依照“强墙弱梁”的标准实施加强建筑物的承受力,防止地震强大的破坏力。第二,要按照不同的抗震等级,对梁、柱以及墙的节点使用相对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达到相关标准。为了保障钢筋混凝土在地震作用下不受破坏,要科学合理的添加合适的化学试剂,加强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还有注意构造配筋的要求,尤其是要加强节点的构造措施。第三,必须设置多层抗震防线,一个良好的抗震体系对于地震的压力是十分重要的。抗震体系就如果人类身体的三道防线,不同等级的地震采取不同的防线。第一层不行,还有多层防线保护。这样的保护体系对于防震将是十分有效的。

五、结语

通过多年对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先进的、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并日趋成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总之,要确保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能高效完成,应在遵循相关建筑抗震规范要求的原则上,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确保建筑物具有稳定的、可靠的抗震性能,达到建筑物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技术人员抗震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也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l]倪广林.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若干思考田.山西建筑,2010.

篇8

关键词: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当进入到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时,对建筑方案的审视工作极为重要,对待建筑方案成果,不要盲目地相信它的绝对正确,要用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去对待。

一、总平面设计的总体不全面,深度不达标

平面设计图中只显示了建筑的原有位置,对于原建筑和需要施工的建筑关系显示不清,原道路和需要施工的道路关系显示不清。

平面设计图需要圈出范围,在平面设计图中一定要标注上具体的道路和建筑的具置。这样能够方便施工的正常进行。需要建筑的道路和建筑的具置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对于建筑施工的具置也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因为这样在图纸上标注清楚方便道路和建筑的施工作业。在设计的平面图上一定要注意各种建筑应该保持的具置差异,在工作人员尤其是绘制图纸的技术人员一定要保障好作业的具体要求,把设计图纸做到规定的程度。图纸在具体绘制的时候最好是几个工作人员合作,最后由主要负责人进行审核,确保工作的按时保质完成。这对于工程的最后圆满完工有很重要的意义。

竖向设计对于道路的坡长、坡向等具体的高度也是有要求的。对于具体图纸的设计也需要做好各种标注。尤其天气因素对于道路施工造成的不好影响。对于雨水天气雨水的倒流问题需要对于地面做出合理的规划,一般要高出地面2m,这个要求一定要尤为注意。因为不良的高度设置会对地表的施工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天气的考虑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消防车道的道路设置需要根据消防部门的审核,配合消防部门的要求。5米是消防道路和建筑的底线距离,消防道路需要高出普通道路的位置,并且要考虑到消防车的停放和转弯位置的具体设置。消防车道上方的净空高度需要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些细节的把握对于道路的设置有很重要的意义。

平面设计图的具体图纸需要详细绘制。如道路路面,两边的设置,花草的种植等细节的问题。

住宅区的道路、草坪的设置、大道的具体设置都需要具体的操作方案。

场地的竖向设计最好也做到经济合理,不能随意的设置高度,需要考虑到周围设备的和谐和匹配。

二、建筑施工总安排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需要全面

在总的设计图纸当中对于很多的细节,如施工具体方案小的步骤等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样,工作人员在工作的具体过程中很难根据图纸做出应该如何去操作的具体方案。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建筑在进行施工以后需要对进行的方案进行详细的配置和处理。对于项目的概况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说明,比如建筑施工的范围,施工的资金和投入,施工的建筑规模,等等。这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虽然看起来是细节但是却关系到了项目的最终结果。

需要详细表明具体的表格:总面积及分栋面积表。具体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建筑层数,建筑的楼栋数量以及建筑的规模;建筑的施工表格。这个表格的具体内容是非常多的,包括的内容有施工的时间和具体工作,具体的项目设置;关于门窗的具体表格,门窗的具体设置方案;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案设置表格;电梯设置的具体方案和电梯的数量和工作量表格;标准图的具体设置图表,关于标准图的具体操作设计图表等等。

另外的一些补充说明。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施工需要进行第一次建筑的具体操作关于施工的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对于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工程进行完善和修补的一些具体的说明。

三、平面、立面、剖面的设置互相矛盾的问题,设置当中不协调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误导的具体解决办法:底层平面注意事项:指北针千万不能漏掉,图纸和指北针的关系需要处理清楚;室外地面的高度需要标注清楚;明沟和暗沟的高度和具体方位需要标注清楚;对于没有地下室的建筑需要对电梯的具体设置做出详细的规定;建筑出入的通道设置、建筑的高度、建筑空白地段的设置和留用;详细描绘出建筑的剖面图。

具体的平面注意事项:柱网的具体尺寸要求。对于不同的建筑分类是不同的,对于有地下室的建筑平面和没有地下室的建筑的设置不同,对于普通居民区的建筑和商业建筑的设置也是不一样的。要对柱网的具体尺寸要求进行分类;变形缝的尺寸和具置的要求。对于这一点特别要进行详细的规定;对于浴池、卫生间、卧室、冰箱等主要的生活区域位置的索引,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绘制;卧室、卫生间、阳台等生活区域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索引,这也是一项重要步骤;排水管、楼层表面、地下水通道等具体的位置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进行索引;公共卫生间、楼梯、建筑等具体的位置设置同样需要被放在重要的位置。

屋顶平面图注意事项:对于一些关键位置的索引方法;屋面的排水方面的设计也是很关键的,因为能否在雨水天气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是一个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因此,设计人员在楼层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各种意向的天气问题做好预测。对于阴雨的天气需要注意窗户的设置高度和阳台设计的科学性;屋面的一些具体的会出现变型的着重设计。

屋面上的一些详图索引号的具体的设计需要给与重视。

对于楼层的高度的设计以及楼层的面积也需要详细凸现出来;楼栋设计的标注标高通常为结构标高,这是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体现,一般需要标高后注明(结)。

剖面图注意事项:位置的具体衡量和落实,尽量选择在很具有代表性,能体现这一设计理念的地区。例如楼层比较复杂的位置;轴线号和墙柱的地点需要比较和谐;剖切是需要清晰可见的。重要的建筑部位都要清晰可见。例如,室外花草的设置、停车场的设置、游乐区的设置、楼栋位置的设计;对于剖面的具体的设计一定要明显清晰可见;在具体的设计图纸没有明显体现的节点需要在图纸当中明显的标注出来。

四、建筑方案的设计要符合国家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规定中规定,在高层建筑内,不能设置游乐厅、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活动的场所,如果必须要在高层建筑内设置时,就需要在建筑物的第一层或者是在二、三层设置这些儿童活动的场所。同时,还要设置一个单独的出入口。在最近几年,在高层建筑上发生火灾的事情逐渐增多,而且也造成了很多的人员伤亡,使国家和人民损失了很多的财产,也给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对多起火灾事故的调查发现,当发生事故时,几乎都是因为窒息或者是烟气中毒而产生的人员伤亡,另外,就是没有做好对人员的安全疏散。目前。因为在部分设计中,施工人员没有对国家的规范标准达到十分全面透彻地理解,致使避难层、合用前室、前室、疏散楼梯间、疏散走廊等一些用来疏散人群的设施存在着很多防烟设计方面的缺陷,从而使得高层建筑物上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关于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的相关规范中规定,公共建筑的前室面积不能小于6平方米,居住的建筑必须要大于4.5平方米。这样,只调整内部的各个功能的房间,就会把原来的布局都打乱。

结束语

总之,以上是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的关于图纸设计的一些经验,以期对于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管井巨.重视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总说明[J].建设科技,2005(04).

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 设计; 问题;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1.1 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设时,通过利用环境因素最大程度保证人们生活上的健康与舒适,此外还能降耗,在拆除时,它对环境的危害会降到最低。与此同时,绿色建筑是换取了最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建筑在消耗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上。是在其使用期间,通过降低各种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节能最终与自然共生的建筑。

1.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首先,节能降耗。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节能降耗,它有着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分地利用了天然能源及其可再生资源,改变了以往有污染的发电应用,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平共处。其次,绿色环保特征。绿色建筑从设计开始到竣工后及其使用后的拆除都以保护周围的环境为宗旨,从根源上解决环保的问题。在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无污染、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最后,舒适安全特征。绿色环保设计在考虑到环保性的基础上充分地展现了它的人性化,在建筑内部的设计上以科学合理的秩序及其设计的特征注重其安全性,充分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要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必须要了解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准则。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含义,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设计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满足建筑物的成本、功能、质量、耐久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建筑物的环境属性,也就是还要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二是绿色建筑设计时所需要考虑的时间跨度较大,甚至涵盖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环节。并结合现代建筑的要求,可以归纳出绿色建筑设计的四项原则:

(1)经济可行原则

无论其它方面多么理想的绿色建筑设计,在经济评价上不尽人意,也无法受到决策者的青睐,经济可行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资源利用原则

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资源主要包括能源、土地、材料、水,原则即

注重资源的减量、重用、循环和可再生,是绿色建筑设计中资源利用的相关原则,每一项都必不可少。

(3)环境亲和原则

在建筑领域的环境涵盖建筑室内外环境,环境亲和就是说绿色建筑设计要满足室内

环境的舒适度需求,还要保持室外的生态环境。

(4)社会可接受原则

优良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具有行业示范性,并且设计中能够尊重传统文化和发扬地

方历史文化,注意与地域自然环境的结合,从而提高社会认可度。

针对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国内的绿色建筑设计还应该从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出发。我国建筑业及相关产业耗能接近国民生产耗能的一半,无论是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还是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都有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投入其中。而我国正经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建筑业还将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围绕低耗设计来发展中国绿色建筑设计:一方面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畴内,应该鼓励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达到减少资源使用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双重目标;另一方面,坚持整体设计理念,注重适当技术准则。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3.1建筑总平面设计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场资源,减少建筑能耗以及改善室内环境,合理的朝向设计能使建筑物从阳光中获得大量的能量,居住建筑往往平行布置,并朝向南面,同时彼此之间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冬季有充足的阳光。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直接影响建筑物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建筑物耗能越大。在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模式大,故应规划选择合适的建筑层数。建筑平面设计时应减少建筑外墙面积,合理的控制层高。

建筑层高确定时,对于一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同时应尽量减少建筑平面的变化,采用规则的平面形式。

3.2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有利因素

自然界的风能、光能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照明用电,还提供更健康、

高效、自然的光环境,从卫生的角度看,充分的日照还可以起到杀灭细菌和病毒的目的。良好合理的自然通风能有效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热舒适。还可有效降低过渡季节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节约能源。自然通风和采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增加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进而实现优化室内环境、节约能源的目标。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用量在不断增长,在大幅度提高了现代人类日常生活的舒适度与方便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浪费,已经造成了严重水资源枯竭的危机。循环利用水资源一直都是环保主义科研人员追求的方向,多年来形成的基本共识。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水资源具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设计的要求来进行严格的执行,并且要适当的对水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而利用,同时在建筑小区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水资源归纳入到整个建筑的规划系统当中,并且提倡和鼓励创新各种废水处理技术,以此来保证对其水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

3.5高效利用墙体、屋顶等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层面

建筑物的外墙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提高建筑物外墙的保温性能,对于在建筑物长久的使用中的节能环保有着长足的效能。要根据建筑物的所在地气候,设计不同程度的保温墙体。例如在潮湿炎热的南方,就要注意建筑物的防潮,保温性能也就不需要过于强大,那样反而是对建筑材料的浪费,既不经济,又不环保。相反的,在严寒干燥的北方,较高的保温性能减少对取暖设备的使用率。无论是空调还是暖气,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不能完全离开它们的状态下,也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从小做起,日积月累,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环保,还能降低我们的生活成本。屋顶跟墙体一样,作为直接与外界接触的部分,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避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3.6保证居住者的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舒适之外,健康的居住环境是必须的。首先设计人员应尽量采用无毒以及无污染的施工材料,以使得室内环境质量达标,降低电磁场辐射与噪音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比如说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应不选用或者是少使用涂料,以减少对人体健康有所不良影响的污染物; 增强水质量,在工程费用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可设置使用直饮水; 在适当部位安装使用吸声材料,以增强建筑的隔音性能等等。

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由很多种技术合成的结果,在遵循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的同时,也需要和现代科技与时俱进,并且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可以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对科学技术、新材料以及生态学进行很好运用。只要这样我们才可以建筑出越来越适宜的绿色环境。

参考文献:

[1]曹伟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联系 [J]. 中华民居,2014(30).

篇10

关键词:医技院综合大楼建筑设计平面规划理念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is medical hospital building complex design concept, and in the light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medical hospital outpatient emergency care gold bar comprehensive building design points are analysis, mainly from the building plane planning, architecture design, building modelling and facade design essentials, this paper aims to create ecology, green, technology and human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building.

Keywords: medical hospital building complex building design planning concept plane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位于广州市金沙洲、金沙洲路东侧。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总用地面积34319平方米。建筑最高层数为十九层,建筑高度为77.85米,拟建设床位1000张(一期950床,二期50床),是一所以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培训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耐火等级为一级。

2 设计理念

众所周知,医疗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医疗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对象的变化对医疗建筑均会产生影响。如何将上述变化和医院本身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加以体现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2.1 建筑布局的高度专业化和灵活性

合理的建筑布局、专业化的功能设计是医疗建筑设计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如何增加其灵活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一个难题。在本工程中我们延续了传统的主街布局方式,将门诊和医技各单元分布在主街的两侧,门诊各单元采用相同的布局形式,医院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调配。

2.2患者就医流程和工作人员流程的有效合理规划

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合理的患者就医流程至关重要,在本项目中我们试图通过分层挂号、收费、有效分诊,组织患者人流,减少患者流动,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并根据就医特点,分时段充分利用各层的挂号收费功能,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

2.3 对自然条件充分利用

自然的通风与采光不但将有效地控制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同时也将有力地降低建成后运行成本,这是我们设计考虑的重点之一。在本设计中为了达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目的,我们采取了天并和中庭的方式,并且对天井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使大多数功能房间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2.4对使用者更多的人文关怀

我国传统医院始终给人一种冷漠、混乱的心理感受。为了对这一状况加以改善,本设计在保证简洁、清晰的交通流线的同时,力求创造更加丰富、有趣的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不同功能、规模的公共空间,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在建筑内部创造了不同形式的空间并赋予不同的主题和使用功能,其次是雕塑、壁画、小品等的应用,使空间趣味化;第三是设计了展览空间,可以将医院自身文化与医疗发展等主题进行展示,丰富医院的文化。通过以上手段,再加上医护人员微笑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焦躁的心理,使息者始终处于温暖之中。

3 综合楼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3.1平面合理化布置与规划

(1)地理位置的规划设计

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大楼场址地块朝向为南偏东36度,地块南部为15米规划路,南侧建筑控制线退后用地红线5米。南侧规划路中段对面为永久性垃圾处理站,北面为30米宽城市干道及环城高速路,高速公路上下口在地块附近。地块北面建筑控制线距离高速路边线退缩50米,地块50-100米退缩区内为低密度控制区。地块东部为12米规划路,东侧建筑控制线退后用地红线5米。地块东南角紧邻地块拟建社区敬老院。地块东部邻河涌,河涌与地块间有6米宽防护绿化带,西侧建筑控制线退后用地红线9米。

(2)人流平面设计

由于社区主要人流方向来自于西南面,且地铁站也在这个方向,故项目总平面布置将医院主要出入口设于地块南面。为尽可能的争取最佳病房朝向及主立面沿街效果,并避开垃圾处理站对主入口的影响,医院的主轴线选择了沿地块中线布置的方向,院区内的高层建筑均避开了低密度控制线。门诊与急诊出入口分开,提高使用效率。

3.2 空间设计与组织

(1)车流组织

依据金沙洲医院的特点和所处地块的周边市政道路,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大楼南侧设有主入口广场、东、西、北侧设有7.0米宽的内部道路,分别与北边和东边的城市规划道路衔接,形成环状道路。这样,可以满足内部车辆的交通畅通,而且保证消防扑救的要求。

(2)人流组织

考虑人流的主要方向以及减少北侧高速路对医院未来发展使用的影响,本设计将主入口设置对南侧礼传东街。设计采用集中式的布局模式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大量用地用以绿地、广场及病人休闲活动场地。根据场地特点,将急诊入口与门诊入口设与院区主入口处,西面为住院入口。

3.3 平面功能分区

本楼地下一层设置有停车库,设备用房,放疗中心、中心供应等;一层设置门诊大厅、急诊、输液、发热门诊、出入院办理、商务中心、阳光中庭、中西药房等;二层为内科、外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中心检验、儿科、功能检查等;三层为妇产科、皮肤性病科、五官科、内窥镜中心及体检中心等;四层为手术部、ICU以及行政办公用房;五层为妇产科病区;六层以上为标准病房区。

4 造型及建筑外立面设计

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大楼高十九层。首层有宽敞的阳光中庭,通过中庭组织病人,形成明确的人流路径,避免交叉混乱,使医院成为一个安静、有秩序的空间。由于新住院楼占地面积较小,为营造大气医院入口空间形成一个共享中庭。通过中庭组织就诊病人的流线,减少人流交叉。

4.1 外立面设计

大楼的立面建筑以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为主,外立面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橙红色辅以点缀,突出医院建筑洁净、安宁和亲近的要求,内装修上局部采用暖色调,给病人患者一种温暖和被关怀的感觉。利用色彩环境来调节人的心理,改善治疗气氛和促进患者康复;运用颜色进行区域管理,根据各种颜色的特点安排到相应的科室区域内。为患者带来良好的就诊环境。

4.2 室外设计

主楼的南侧设有人行入口广场,可以最大程度的方便病人就医,并且给医院一种亲民的形象。主楼的西侧紧邻河涌设置了以河涌为主的景观绿化带,可以最大程度的为病人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并且设置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病人活动健身场所。沿车行道两侧种植常绿的行道树,停车位采用地面铺装植草砖的绿化停车位,并在两停车位之间设树阵。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善医院周边的小气候,而且隔绝了城市的喧嚣。

5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