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7:0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问题、策略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在初中、高中母语教学基础上的一种延伸教育,这门课程浓缩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既可以增强大学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也可以通过文学熏陶使他们具备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然而当今有关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教育却比较薄弱,在一些学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不被重视甚至被边缘化、课程定位不准、教材缺陷、师资力量不足等一些严重问题。据此笔者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作如下分析。
一、当下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教师不够重视,教学效果无法保证
在“重专业、强技能”成为大学生就业重要参考条件的形势下,大学语文一直被不公平的边缘化。作为专业课的附属、搭头、高职教育的点缀,甚至大学语文课程在一些高职院校里根本不存在,其课程甚至被《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取代。即使不是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里也仅仅只是一门考查课,对学生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学习压力,也得不到学校与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学校开设课时一般每周只有2节,由于课时太少,教学任务很难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师也不知教学的重点在哪里,所以上课总是随心所欲,教学方法也单一。导致教学难以做到形象直观,使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二)教材更换频率较快,质量良莠不齐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仅几年时间,但大学语文教材却一直在更换。例如有裘汉康主编的、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 王步高、丁帆主编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 徐中玉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等等。其中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在当今高职院校教学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仔细比较发现所选篇目大都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名家作品,并且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是阅读、理解与欣赏,且与普通高中、职高或本科院校的篇目重复较多,层次不分、界限不清。从而导致语文课堂上学生看自己认为有用的课外书,甚至有的学生干脆旷课不来,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形势不容乐观。
(三)师资队伍不稳定
由于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地位甚低,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也因而不受重视,往往在学校好的待遇都与之有缘无份。所以教师内心里也没有把大学语文当回事。并且人们普遍认为与专业课老师相比,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好像不需要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只要有些语文常识的人都可以上,所以学校在师资的安排上也不稳定,还有很多是兼职教师,随意性很大。
二、改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一)学校及相关教学部门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
大学语文有别于中学语文,它是把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在人文性上,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事实证明,高职教育并不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提高学生素养、增强学生文化内涵的过程。而大学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改革语文教学首先就要让大家认识到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别的东西是技能,学了之后是谋生的手段,而语文是一种灵魂依靠,一种精神寄托,是使大学生成长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关键素质。其实教育部在2006年底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就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现状、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同时提出希望各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这无疑证明了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教育已开始逐步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二)编写合适教材,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改变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材“重古文、轻今文,重作品赏析、轻视能力培养”的现状,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作为教材的重点内容,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编写出能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需求的语文教材。使之既满足大学人文教育的需要,又具有语言训练的的实用效果,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采取“传授知识- 接受知识”的模式,重教而不重学。所以要增加“第二课堂”的教学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同时教师也要增强课程的现代意识,恰当运用现代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具体见解如下:
(1)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大学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个人能力得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而是学,现代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侧重于培育学生大学语文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师不但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端正的教学态度及很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必须有很强的教学能力。
(3)选择互动的教学形式。互动式讲座可以采取问答式的交流、步步紧逼式的追问,也可以讲授式的问答,达到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发现知识的要求。课堂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真实的具体的虚拟语境,使学生找到一种现场的感觉,独立思考,以增强学生实战性
(四)稳定师资队伍,推行各项鼓励措施
篇2
一、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交流过程,通过语言实践开展,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及其特色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语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思想概括和内容讲解都应体现其言语特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呈现出来。因此,言语特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艺术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感染力、动听程度以及学生对语言的接受程度。教师如果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语言生动、特色鲜明,就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更愿意听课。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能让学生全面认识周围的事物,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融入教材的意境中,让教材内容呈现出一种“说风闻声,言雨见形,谈花花现,指人人在”的真实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情感、色彩等方面认真体会,将该诗当作一幅田园风光图来鉴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充分领悟诗中“心远地自偏”“欲辨已忘言”等哲理性诗句,既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充分理解课文大意。不同文章特点各异,教师须采用富有特色的语言和适当的教学形式,在讲课时尽量声情并茂,积极转变语言风格,以更好地传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为了将学生更好地引入情节中,讲授时可用或高昂或低沉的语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论述类文章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可借用名言警句进行综合表达,使学生对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至于意义深远、辞藻优美的散文,为了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表述时可加入绘声绘色的描述。例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教师可用朴实深情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加珍惜父母亲情。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激昂深沉的语言令人振奋,动听优美的语言使人愉悦。大学语文教学对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无论讲述课文还是范读,教师都应注重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以及语音的抑扬顿挫。在讲授一些情感细腻的诗歌和散文,如《声声慢•寻寻觅觅》《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教师可配合乐曲,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为学生范读,使学生在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语音中对文字产生切实感受,加深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对于教材中扣人心弦的戏剧及曲折生动的小说,教师为实现情景再现,可事先进行语言设计。如在讲授杂剧《窦娥冤》时,教师可用激昂悲怆的语调表现窦娥的无奈愤怒之情,用急切的语调凸显窦娥的不甘,使学生对作品做到感同身受。
三、提升语言艺术的措施
1.化枯燥为有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大学生思维开阔、兴趣广泛,但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极具吸引力的语言,即使学富五车,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使枯燥的知识向生动有趣的内容转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增强教学的“可听性”。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有趣的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为了配合语言练习,可播放一些优秀影片,为学生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中外名著时,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的审美活动,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使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化陈旧为新颖,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通常包括几大版块,即修辞、语法、文字和语音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全面系统地介绍每一版块的内容,或详细讲解本学期课本中安排的二三十篇文章,反复研讨、细致拆解课文。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之一,就是“炒冷饭”。教学方法陈旧,且大量重复中学语文知识;教师语言枯燥,既没有趣味性,又毫无启发性。这样即使遵循量化的标准、科学的教学程序、合理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化陈旧为新颖,创新教学方法,使课程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应增大信息量,补充新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教师在讲课时,不应平均用力,而应立足重点。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新的方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3.引入语言艺术新形式,确保课堂生动
篇3
1.1教材脱离应用性
据统计,1978~2008年间,350种大学语文教材尽管在不断的演进,融入了素质教育元素,总体上仍然存在着重文学性、脱离应用性等问题。多数教材不顾及大学的专业针对性,大量地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拓宽高校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其文学素养,增强其综合文化素质,培育其高雅审美趣味,提升其人格修养。将文学性作为学习基础,将人文性作为学习重点,脱离了工具性和应用语文的内容。这与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相悖。
1.2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师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仍采用传统的中学语文讲课模式,侧重给学生讲解词句,分析篇章结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得信息内容变得丰富形象,导致教学枯燥无味,使得学生的排斥心理越来越强烈,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上课形式的一成不和考试形式模式的单一死板,学生仅仅简单机械地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试过后,知识全抛诸脑后,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变为空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更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
2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各高校应重视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增加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时量,支持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2.1组建教师和专业多样化的教学团队
大学语文的讲授常由一个教师从头讲到尾。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常超出一个教师所擅长范围。因此,可以尝试借鉴20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国文课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种“从一而终”的授课方式,由几个老师按照所擅长领域共同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提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中文专业的人才适合作大学语文教师。可是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各个行业都有自己需求的语文知识,而中文专业背景的教师会因专业局限性,不足以胜任所有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可以引入多专业教师团队共同教学机制,把与不同专业、行业相关的语文知识实施分散教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将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拓展语文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2选编文学性与应用性并重的教材
笔者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发现,因一些课文的文学性过强,加之学时少,仅凭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选取教材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专业,选用难易合适的教材,注意文学性与应用性融合。在选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时,要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社会背景和大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适当联系社会实践的岗位需求,采用分专题讲授。将人文精神和实用性的教育并重,既有古今中外的名篇解读,也有市场调查报告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发挥各个专题的教育功能,建立起就业导向的大学语文教育模式。
2.3改进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主动者,而不是由老师唱“独角戏”。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年代久远、作品内容丰富和人物性格复杂、语言精彩的异邦戏剧,需要在教师指导基础上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笔者在讲授这一作品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讲授法与研究性学习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电影《哈姆雷特》的片断,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身临课文情境中;然后,对该剧的故事背景、情节作简单介绍,并要求学生依照剧本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老师点评并从中选取最优秀的一组进行公开表演。最后,教师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进行详解。事实证明,因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由被动变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4考试时多设置主观试题
篇4
现阶段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关于语文教学写作渗透逐渐被重视起来。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其必须对学生写作渗透进行较好的引导,在进行基本文化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逐渐渗透对其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借助信息互联网等教学模式,加强其写作能力训练。本文就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重要作用以及大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写作渗透的有效途径进行简要分析阐述。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写作渗透
大学语文教学中,其基本文化知识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写作作为大学语文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早已被众多学者肯定认可。前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教授曾经提出在理工大学开设《大学语文》倡议,主要是因为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其语文功底普遍较差,作文中错字连篇、语句不通顺、字迹潦草难辨,部分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成为问题。
一、大学语文写作教学渗透现状分析
针对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写作渗透分析,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其写作功底较低,存在着普遍的四差现象,即“写作基本功差、文体感差、语体感差和主体感差”。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极少,教师没能很好的对其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进行引导,同时课堂讲学过程中,教师没能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进而使学生不能很好的发挥课堂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顾一味完成其教学进程,课堂之上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很少,课堂气氛沉闷,同时又由于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导致很多同学对语文学习感到乏味,甚至厌学情绪,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没能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所在。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渗透的重要作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写作的不断渗透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有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和根本任务。首先,大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渗透可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学中不仅重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及提高其文化布置,更需注重加强其写作能力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到写作之上;其次,语文教学与写作密不可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写作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对语文知识进行大量积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开拓自身视野,与此同时,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将精彩的文章与大家进行分享,以供大家共同欣赏与学习。以此,教学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同时又是为了教学,两者之间虽谈不上相辅相成,但又密不可分。现代教学中,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那么针对大学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则可以理解为“将课堂所学到的文化知识进行灵活运用”,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讲,最为简单直接的运用方式便是写作,通过写作方式来不断进行实战训练,进而提高自身语言组织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大学生语文中的写作是大学生生命倾诉的高雅形式,是净化人们灵魂的有效途径,同时写作又是进行自我教育及治疗心理问题的最佳方式。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因为其所具备的语言承载功能及社会交际功能是所有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同时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重点变体现在写作上,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便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渗透的途径
1、利用网络博客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结合
近些年来,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同时互联网又被融入到教育行业,互联网教育备受关注。现在大学生都很喜欢上网,同时又喜欢在“QQ、微博”等网络媒介中发表自己独特见解以及自己生活日志等,可以使周边的朋友及时关注到自己。在发表自己的作品时,大学生可以直接发现创作的乐趣,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同时这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互联网已成为了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无论是针对学习,还是交友,或者是查资料,都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QQ与微博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应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倍加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利用文学经典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结合
大学语文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增加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而文学经典作为传承我国文化的重点课外教材,其内容丰富且有内涵,所以,要通过语文教学与文学经典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在教材中感受作者对古代人物的欣赏,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写作和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文学经典以人文精神为主,因此,在结合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使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受到启发,并学会欣赏文化经典,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他们更好的完成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以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写作训练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其次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最后反复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讲”变为“自由式”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太过古板,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因此,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要新颖,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自由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包括读写说等,学生起主导作用,在自由写作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发挥的淋漓尽致,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写作渗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语文课程是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而渗透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写作教学,并探索多种写作渗透途径,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此来提升大学语文教学效率,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然 单位:铜仁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宏霞.大学语文教学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写作能力培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李缪美.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3]邓焱.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母语和写作技巧的融合《文学教育:中》,2014
篇5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实践 教学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的的基础公共课,所以,这门课程必然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组成。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怎样合理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高校老师探讨的问题。以下就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对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实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学语文的教学还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倾向,比如把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学生对语文自然产生了抵触情绪,还有的干脆把大学语文课上成了实用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使大学语文直接成为了实用工具课。从本质上说,语文教学是一项需要依赖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才能完成的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在全身心投入地阅读中对课文进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道德的熏陶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知道,实践教学正是根据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就大学语文而言,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综合表达实践这几个方面。
二、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几种途径
实际上,传统的教学中也不是没有实践内容,但所占比重小,途经较单一,比如给学生留一些类似实践性质的作业,课后相互讨论之类的形式。由于这些大多是留给学生课下自己去完成的,对完成的结果重视度往往也不算高,那么相对应的实践的效果也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实现教学实践途径的几点浅见。
1、阅读实践。
具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在他的《冒险家》中指出,“书对于人的思想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无法随心所欲地抹掉头脑里的概念。一个读科学书籍的人,即使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也会变得博学强记;一个爱道德和宗教方面书籍的人,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善良仁慈。如果经常不断地向头脑里灌输一些概念,那么,这些概念迟早有一天会被头脑所接受。”所以,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实践,老师再精辟的讲解都是在做无用功。课堂上,我们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有这种阅读实践,如果条件允许,学生还可以就阅读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沟通,而老师则可以做引导的工作,并且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背景补充等等。课后也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为学生列出一个适合他们的阅读书目,同时鼓励学生在下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对于他们的口才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2、写作实践。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阅读层面,那么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读和写是分不开的。我们有一些学生看的书不少,但是写起文章来效果并不见得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少了写这个环节。所以,我通常要求学生不但要多读还要多写。比如,你看了一本书,你最好能做读书笔记,把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段落写下来,你还可以写写读后感,简要给出自己对本书的评价。我建议学生写写日记或是周记,这都是对写的一种训练手段,还有的学生喜欢出去旅游,旅游回来以后还可以写写游记之类的,应该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当然,在课堂上,老师也是可以专门进行写作训练的,重点是要做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好不断改进。有好的学生作品也可以拿到课堂和学生一起讲解分析,或是让学生来对该文章进行点评。
3、表达实践。
这个环节对于已经远离高考压力的大学生来说是有很强的操作性的。对于传统的教学,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让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我私下和学生交谈的时候,学生普遍表示不怎么喜欢语文,除了死记硬背就是公式化的所谓标准答案。所以我们的大学语文是很有必要深思的,是不是还要走传统教育的老路?还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全盘呢?我想好的东西还是要坚持的,不合理的因素也是要进行改革的。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环节中,我更倾向把自己放在一个“导游”的位置,做一个导游员,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我很赞同北大教授孔庆东的一些教育理念,比如他说,对于一个概念,一个思想的理解有一个基本差不多的内涵就可以了,它表现在具体语言形式的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针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标准答案,这个思想很重要。我曾把教学内容分为几个主题板块,自己先做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相关主题板块的文章到讲台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突出和重视学生的闪光点,尊重他们合理的见解和想法。结果,教学效果出乎我想象的好,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得到了很大地锻炼,尤其是那些志在要当老师的学生更是收益良多。我想,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对于应用型大学本科院校来说,实践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也将进一步被提到改革日程上来,我将继续努力思考并实践着。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著,《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示范大学,2004.
篇6
人文素养表现在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上,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属内在品质。“大学语文”正是要培养和提高人的内在品质,涵养人的精神。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早就提出,道德教育应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单纯的知识教学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急于培养“有用”的人才,教育理念受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倾向于功利化和唯智化,而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却没有做到应有的重视。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各个高校也对于在短时间内较为容易显现出效果、创造出经济价值方面的学科、专业、课程大力扶植。而“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却因其不具有短期可见的实际功用,且无法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或经济价值而受到忽视。高校这种理性化、功利化的倾向会引起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精神、情感世界重视不够,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能力片面,缺乏深厚的素养,进而导致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方面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大学人文学科逐渐萎缩,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越来越尴尬。面对培养目标“功利化”的倾向,大学语文学科也开始适应这样的趋势,试图去寻找自身的新的立足点和意义。在这样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将教学内容更多地向实用性更强的(如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倾斜,成绩测评也以所谓科学的量化为手段;同时,对于传统大学语文的篇章学习则更强调知识的丰富性等方面,而篇章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滋养作用重视更为不足。可是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恰恰就在于情感的培养,因为,唯有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是生动的人、活泼的人、区别于机器的有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人。情感对于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是能够激发起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也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个人应该具有成熟的情感,才能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正是当今人们面临的重要难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养课程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情感滋养的责任,情感教学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的内容,这也应该成为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内容。
二、“大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
(一)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意义比如,当我们讲到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词”的时候,往往会讲到它的起源发展、长短形式、题材内容等,如果我们以讲授的方法陈述和列举词体知识内容,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学到的知识也无法长时间在记忆中停留。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方法,在知识教学中加入情感教学,结果便会不同了。我们可以从大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开始谈起,询问他们目前听得最多、唱得最多的流行歌曲是什么内容的,他们一定会说是爱情歌曲。这时如果告诉他们,词在初创时期,其实就是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内容跟大家爱听的流行歌曲一样也是以爱情为主的,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再来讲讲,由于诗这种文学体裁到盛唐已经被文人推到了顶峰,中晚唐诗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求新求变;而市井小民则更需要一种轻松的、能够表达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感的形式,于是词便产生了。这样讲起来,学生对于词体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就比较深刻,情感上对这种文体和相关知识也会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其实,这里我们就运用了情感教学,拉近学生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这些原本疏离的知识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同时也唤起了他们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与情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科感兴趣并能从中体会到乐趣的时候,大学语文课堂就不再是高校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课程了。
(二)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认同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使他们成为或者愿意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人一般的大学语文课本中都会讲到《春江花月夜》,许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总会有一种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深入学生内心的感觉。诗中出现了“捣衣砧”这个物象,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它的含义,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而如果请学生来猜测,“捣衣砧”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很多学生受当今影视文化的影响会脱口而出:洗衣服的。若教师此时马上否定他们的回答,则会极大地伤害学生求知的感情,也会对自己的文化功底产生怀疑,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如果以李白的《子夜吴歌》为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再和《春江花月夜》的情境相对比,请他们思考为什么捣衣总是会在夜里呢?若是洗衣服,该是白天才洗得更干净吧?这时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此时我们再把良人远征塞外,秋风乍起天气转凉,家人白天忙于秋收,晚上也不休息,把粗糙的布料放到捣衣砧上捶打柔软,为思念的亲人制作寒衣,悠悠月色之下捣衣声声,每一次捶打都蕴含着她们对远方亲人的挚爱深情。此时学生不仅理解了具体的文化知识,理解了“捣衣砧”在这里出现所蕴藉着思妇与游子之间浓浓的情意,更唤起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再如这首诗有景、有情、有理,美景、深情、哲理融合,在学生看来却常常有一种景、情、理割裂分离的感觉。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诗人当时的情感并没有理解和真正的体认。诗人处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历史时期,中国统一,统治者胸襟开阔,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心中充满了自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如果我们进行这样的背景介绍,学生便会对中国历史上那个非凡的年代心生向往,产生一种向往国家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感、也期盼自己能够拥有那种昂扬的生命张力,因此自然也能体认诗人站在俯瞰宇宙、人生、人类情感和人间美景的高度来统筹全篇的阔大境界与情思。
(三)情感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进而提高与人进行情感沟通的能力讲到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如果我们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形象可感的介绍,加之作者自己生活处境的前后对比,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在那种国破、夫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年老多病的凄凉晚景下,在寒意袭来的深秋,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对周围的景、物极为敏感、黯然伤情?讲到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可以带着几十骑冲进数万人的敌营生擒叛贼、有勇有谋、却无法完成自己报国理想、无法解救同胞于异族铁蹄之下的英雄,是否也会在远眺长江北岸时扼腕叹息,甚至落泪不已?通过这样的情感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加贴近篇章作者的内心、人物的内心,在理解篇章的同时,也理解了他人的情感,这种思维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进而提高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的能力。
(四)文学作品具有的情感寄托和情感宣泄功能充分展示文学的这一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疏导学生的类似情感,另一方面还为学生寻找到一条情感宣泄的途径。“大学语文”所讲授的作品与情感之间本来就自然存在着一种关系,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来源,文学作品又是作家情感的宣泄与寄托。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意识到了这种关系,《魏风?园有桃》中就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因为内心忧愁,所以作歌谣来解忧;因忧愁而作歌,诗可以解忧。《小雅?四月》中:“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君子作歌,来表达他的哀伤;《小雅?白华》中:“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思念心上人,用啸与歌来发泄自己内心的忧伤。作家想要表达的、文学作品表现出的那些情感往往也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曾经有过或将来会有的情感,通过对作家、作品、情感关系的充分展示,学生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拥有却未曾恰当表达的情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宣泄出来。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是一个表达自己内心、宣泄情感的途径,他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让自己的内心得以宁静。
(五)情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中所学的工具化技能与人文精神结合,使学生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大学语文教学通过对作者的介绍或对篇章主人公的讲解,向学生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有着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有豪气干云但壮志难酬的英雄、有刚勇仁义又气节凛然的官吏、有借古讽今呼唤不畏专制振兴国家的诗人……当学生理解了这些人怀着“兼济天下”的热忱,尽一己之力以报国家的精神后,心灵自然会为之震撼、为之感慨,血气自然会为之燃烧、为之沸腾,他们也会愿意以自己所学,为当今的国家、社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保护好学生这种纯挚的情感,必定会让他们树立起一种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将来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可以服务于社会的人。
三、在有限的课时内使情感教学达到最好效果应注意的一些内容
(一)教师自身对情感教学的内容应有最大限度的认同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将授课内容作为客观对象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充满不信任,甚至把学生当作敌人。然而情感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是需要教师首先将自己的情感沉浸其中,以心灵的力量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以生命的真诚来唤醒学生的真情,在融洽、真诚、开放的气氛中,教师和学生都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师生间进行真正心灵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人文关怀的滋养。
(二)创设情感情境,引导学生换位进行情感体验情感情境是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方面,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内容的情感情境的创设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教师要善于寻找可以引起学生对文化产生兴趣和容易激发起学生情感的切入点,吸引他们关注教学内容,并易于接受和理解。
(三)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启发和引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共通情感,启发他们对自己的内心、精神进行反省,将人文知识内化,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改进课堂评价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不仅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立场上考查其情感上表现出来的理解、喜悦或是犹豫以及畏惧之情,并且以宽容的心态来接受。教师还应给学生更大的表达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真话、表真情,任何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都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赏识和鼓励,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的臆断来局限学生。四、结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而无意义学习只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情感或个人的意义参与,这是一种与“全人”无关的学习。而意义学习就不是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积累的学习,而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的选择行动方式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篇7
一、网络文学的特征
1.创作自由,限制较少
网络文学创作成本小、门槛低、形式自由,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以各种途径发表作品。网络文学的创作优势使其来源广泛、内容丰富、数量巨大,能超越传统出版业的限制,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受众中迅速传播。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形式更为活泼,作者、读者与平台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媒介的社交性都得到了提高。很多网络文学作品都体现出“超文本”的特征,通过链接、图片、颜文字、背景音乐等形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超越了传统文本在形式方面的限制。但同样由于传播的自由性,网络文学有时呈现出内容质量无保障、更新周期易变动、剽窃行为难追责等不稳定特征。
2.贴近读者,内容通俗
大多数网络作者并非专业作家,其中部分作者不具备文学创作的基本素养,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创作意图,他们写作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或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事实证明,这些作者的作品反而更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文学的魅力恰恰源于其贴近读者心理、关注平凡生活、注重个人体验的特点。网络文学是一扇双向的窗口,既让身为普通人的作者找到了倾诉的渠道,又让广大受众产生了情感共鸣。但生活化的情感、通俗的内容有时会呈现出低俗化、情绪化的倾向,而且通俗语言较文学语言单调,容易使作品模式化、同质化。
3.读者可以参与创作
很多网络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的,由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与交互性,作者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连载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与广大读者展开讨论,听取读者对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互动由网络传播的大众化性质决定,作者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必须第一时间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与情感取向。读者在与作者互动时有充分的发言权,这让网络文学创作更趋多元,受众面不断扩大,影响力迅速提升。
二、网络文学带给大学语文的冲击
在信息时代,数量不断膨胀、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网络文学给大学语文带来了巨大冲击。究其原因,既有传统语文教育难以克服的不足,又有网络文学难以忽视的负面影响。传统语文教育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主要目的,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是经典范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或因学生熟知而显得模式化,或因过于深远、崇高而曲高和寡。很多课文富于说教,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距离较远,无法像网络文学一样给学生以亲切感、真实感。大学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如果其中的人文因素与当代大众文化相脱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其在语言应用方面的教育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大学语文的僵化、“落伍”不仅体现在思想上,如果能以与时俱进的、为学生所喜欢的文本演绎教材中的文化思想,其实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基本延续了高中教材的选材范围,局限于学生熟知的中外经典文本,将大学语文变成了通俗版的文学史课。高校只有打破选材的定式,勇敢地吸收现当代中外文学作品甚至优秀的网络文本,让大学语文为学生的网络生活提供助益,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网络文学愈加通俗化的发展导致其呈现出“反思想”“反文学”的趋势。许多热门网络文学作品思想单薄、语言粗俗、内容高度雷同、娱乐化特征明显。网络文学虽然数量巨大、种类丰富,但其中真正有文学价值的精品并不多。学生长期沉浸在通俗的网络文化氛围中,会影响自己的阅读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导致自身与经典文学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三、大学语文利用网络文学的途径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材
目前我国大学语文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编写、选取都取决于地区、院校的自主安排。在网络文学的冲击下,高校可以在教材设计中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根据信息时代的文学特征重新设计教材。高校要兼顾网络文学的优势和缺陷,根据学生的阅读环境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弥补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认知短板。例如根据网络文学富于通俗性、乏于思想性的特征,高校可以在教材中引入一些语言优美、论述浅近的社会科学名著,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文学应有广阔的表达空间和高深的思想内涵。高校还可以将微信、微博中的热门文本列为课外阅读内容,甚至列为课文,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学会鉴别网络文本的优劣。
2.将网络文学引入课堂
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在网络时代树立正确的文学观,高校可以将网络文学引入课堂,以与传统文学对比的方式分析其文学特征,让学生产生系统、理性的认知。例如在《忆冼星海》这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让读者在冼星海出场前对其产生简单的印象,运用了大量侧面描写。教师可以进一步延伸,让学生思考网络文本中是否有类似的技巧,有的话,具体是怎样运用的。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又能丰富其对侧面描写技法的理解,同时通过对比,了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各自的优缺点,树立理性、全面的文学观。
3.增进师生间的互动
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大学语文进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文科生认为语文非常简单,而理科生认为语文在高中阶段学习已经应付大学阶段的需求,因此不愿意多花时间学习语文。实际上,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补充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对大学生的观念和人格进行塑造和培养。因此,我们应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有效措施与方法。
一、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制的限制
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体制,过于强调学科建设,并且在所有学科中受重视程度不高,学生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使得很多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并且,由于教师的教学评价与职称直接相关,使得很多教师在评职称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没有专注在教学中,导致教学质量过低,从而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依然将古典文学、诗词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忽略了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和爱好的变化,没有及时在教材中补充新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没有与当今时代接轨。同时,在教材的设置上,依然沿袭初中、高中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原文进行阅读后回答问题,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没有将大学语文当做大学阶段的课程,只是将其当做高中教学的延伸,对教学内容缺乏共鸣。
二、如何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
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大的阻力,我们应关注新时代中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结合当前的新文化和新思想,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一)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认知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无法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导致大学生普遍不喜欢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应不断扩大大学语文的教学外延,并增加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内容。首先,应打破原有思想的束缚,将一些与文学相关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例如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国外的文化等等,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学;同时,应适当加入与时代相结合的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映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增加学生喜欢的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带着兴趣走入语文的世界,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大学生喜欢看的影视作品,或者适当加入网络语言如“喜大普奔”、“细思恐极”等,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是随着时展的、是与大学生活紧密相连的,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
(二)增强课堂上的互动
大学教学与高中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涉及到升学率,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之后,就离开教室,没有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使得大学生缺乏与教师的良性互动,无法与教师探索语文相关的知识与内容,渐渐与教师产生了心理上的隔阂,从而影响了对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不仅作为传输知识的载体,而应该作为大学生的朋友,分享在语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让大学生能够慢慢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自觉寻找、学习与大学语文有关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你讲我听”环节,让大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与同学分享自己最近看到的书籍、了解到的语文知识,教师对大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并且适当点评大学生的表现,让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丰富自己对大学语文的了解。
(三)将大学语文渗透到大学生生活中
充分利用大学生校园生活自由、宽松的特点,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与高中阶段相比,自由宽松的多。既没有升学的压力,,可支配的时间又相对较多,同时大学的硬件设施也较多样齐全,各种社团活动亦很丰富,这使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以及活动的主体性大大加强。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改变过去单纯以“讲”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式,结合大学语文的特点,分门别类实施多样化教学。例如,对于诗歌、散文的教学,以开朗诵会的形式实施;对于戏剧,可以尝试让同学们自写、自编、自演;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实施影像教学等。
三、结语
大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但是,很多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大学语文在个人性格培养、世界观树立方面的重要作用,只是将其作为高中语文的延伸。因此,我们应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变革,促使大学语文在大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吉春,赵丽光.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61-65.
[2]闫红,崔伊飞.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03):283-287.
篇9
谈到现代美育体系,就离不开席勒和王国维。在西方,1795年,席勒第一次提出“美育”概念,他在《美育书简》中对其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述,形成相对独立的美育理论体系。在中国,王国维是第一个从席勒那里引入“美育”概念,并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对美育的独立性及独特功能加以阐释。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在现象中所能出现的一切事物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关系来考虑。一种是事物可以直接涉及我们的感性状态(我们的存在及健康),这是它的自然属性;或者它可以涉及知性,为我们提供一种认识,这是它的逻辑属性;或者它可以涉及我们的意志,作为一个选择的对象可以被看做是理性的存在,这是它的道德属性;最后或者它可以涉及我们不同能力的整体,而个别的能力不是规定的对象,这是它的审美属性。”席勒的上述观点来自康德,他把事物的不同关系区分为感性、认识、理性和审美四种形态,而审美的特点就在于它所涉及的所有“个别的能力不是规定的对象”,“不根据任何法则又不考虑任何目的”。上述事物四种不同的关系便构成了席勒四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以此为基点,席勒把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区分开来,确立起其独立价值。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在席勒看来,审美境界乃人生的最高境界,审美教育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能“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这正是其独立价值之所在。与席勒一样,王国维也把教育分为四个类型。他认为教育之宗旨就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
所谓“完全之人物”,乃指各种能力无不发达而又相互调和之人。他把人的能力分为“身体之能力”和“精神之能力”,而“精神”又包括知力、感情和意志,与此对应的则是“真”“善”“美”。在他看来,身体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体育”,而精神之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心育”———智育、德育、美育。在德、智、体、美四种教育类型中,王国维刻意突出了美育的作用。因为德育与智育的必要性尽人皆知,从小学到大学对此二者都非常重视,唯有美育则知之者甚少,甚至有人对此不屑一顾,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加以强调:“至于美育有不得不一言者。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希腊古代之以音乐为普通学之一科,及近世希痕林、希尔列尔等之重美育学,实非偶然也。”王国维以培养“完全之人物”为前提确立了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地位,而美之“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的特性无疑是美育获得这种独立地位的内在依据。
二、从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看《大学语文》美育的必要性
对于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二者有时甚至势同水火。其实二者是相互联系,可以偏重,不可偏废的。从词源上来说,“语”和“文”组成语文,那么天生就注定了语文教育是“语”的教育和“文”的教育。从语言的工具性维度看,语文是运用语言来达到认知世界、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工具。“语”的教育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人们认知、交流、交际的水平。从“文”的教育维度看,语文在语言的工具性之上还有文化生命、人格精神存在,语文教育应该以美育为手段,传承民族文化、人文精神,达到对人潜移默化的审美效果。“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操为目的者也。”也就是说语文教育承载着传承、发展人文精神和养成人格、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育人”功能。所以,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应该在面对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教育对象,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设置有所不同。在初级语文教育中,应对语文的“听”“说”“读”“写”付诸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至于语言背后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精魂,就只能期待学生们“熟读唐诗三百,不会写诗也会呤”了。可随着学习者掌握了初级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技能,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在另一方面———美育上有所偏重了。因此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要超越初级语文教育的专门知识训练,致力于培养美育、德育、智育“三者并行”的“完人”。其实处于教学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也是这样实施的。可想而知,小学语文讲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必然要先从字、词“听”“说”入手,小学生连“离离”二字都不熟,何谈体会其中的旺盛的生命力。
但到了大学阶段,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以其独具的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和审美性成为高校实施美育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快速跳过字、词“听”“说”环节,偏重于作品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美丽的文学世界,体悟其中语言的音乐美、语句的含蓄美、思想的哲理美等等。“《大学语文》是否为中学语文的补充?我一直认为不宜这样说。自有补充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发展和提高……大学生都是未来为国家承担各种建设任务的主要力量,知识、技术之外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素质,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大学语文》课程在内,即是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这类品质的人才所必要的条件。”因此,《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打通基本语文知识的前提下重视美学和美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普及,系统地接触一点美学知识和美育理论,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于教学实际,可以满足学生心灵上对审美的需要,澄清他们在审美活动中的种种困惑,并勾起学生审美的冲动和欲望,通过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带给学生精神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趣味,达到养成人格、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育人”目的。
三、《大学语文》的美育任务
朱自清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时曾说: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需这样说明: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两点都是基于美育而提出的。对于《大学语文》美育的最基本的任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得很清楚,一是审美情感的养成,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二是审美能力的养成,即通过美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苏珊•朗格说得更为直接,“艺术是创造出来的表现情感概念的表现性形式”。这些话无论全面与否,它们都包含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即“审美判断就是一种情感判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就是情感,语文美育就是情感教育。在这里,情感教育是指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反应的情感活动,这就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要从初、高中语文强调学生的记忆、理解、归纳概括等智力因素培养转向相应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对诸如背景、年代、人物、情节、结构、艺术特色、影响等进行条分缕析、面面俱到的技术性“解剖”转向为着重从文化角度对语文进行诠释,用哲学、史学、美学、语言学、文学等知识全方位透视和剖析范文,让学生从丰厚的文化中得到陶冶,开发性灵,从而提高人文底蕴和道德修养。但是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人文缺失,根本无法满足这个要求,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变革。
篇10
“每一个人在接受教育时,并非只把智力和技能投入进去,也包括他的情感、态度、性格、气质和意志等人之所为人的一切。他获得的是整体的人生经历,是整体的精神”而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的主要任务,它应该有一个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像打井一样往深处打下去。“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人做人,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现在大学语文背负的东西太多,人们希望大学语文能把中学语文没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大学语文不应该是单纯的文学鉴赏、语言或者文化知识,而应该在综合的情况下有所侧重,是对大学生进行理念上的引导,逐步形成自身的素养和精神气质,个人的语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重要的是方法的引导。这就为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契机。高校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互动的、有思想观念碰撞的,大学语文课亦如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依旧遵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成了“录音机”和知识的“存储器”。近年来,在我国语文教学界兴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其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在肯定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下,从学习角度确认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顺应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主体性原则、自觉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理解和体现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要求,是“教”服从于“学”这一原则的合理运用。应该在课堂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为大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种。而“大学语文”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同时,不应当忘记“大学语文”还是“语文”,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上课应当扣着“语文”能力来讲,做读写训练。不能把“大学语文”上成一般的文学欣赏课,它是一门综合课。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不仅可以起到文理交融、文化与科技互补作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综上,我们要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革新,再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那就是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尝试反思性的教学改革,以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在整个大学教育中不再是一门尴尬课程。
二、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
语文学科应该加强人文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人生的普遍性也就是人类的精神为基础”。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字、词、句的精准运用上,让他们学习更多的古典文化篇章,背诵更多的名句名篇,考试题型局限于填空、选择、问答等传统样式,这让大学生感觉犹如回到中学课堂。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他们知道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需要的不仅是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心灵滋养。大学语文应具有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另外,教材也是以文学史为线索来编写的,按照时代顺序来编排作品。教学重点和教学用书都没有摆脱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为太多的功利性牵制,淡化了大学语文学科属性的人文性,所以离开了目标,教学任务就可能落空。“中国语言文字的背后是人性美”,大学语文是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而开设的课程之一,这是由这门课程显著的人文色彩所决定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各种事业的建设者,不仅需要学习掌握各种专业知识,还必须懂得以人为本的道理,学会尊重人、同情人。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课程涉及我国优秀文化精髓,因为“民族语言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当然也有国外文化精品,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这将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了正确定位后,教学才可能正确实行。可是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是教授按照课程传授知识。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是填鸭式的老套路,学生慢慢对这种教学方式习惯并且厌倦。当前,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重新进入大学生课堂的必要性,开始提升这门课程在学科中的位置。尤其在一些理工科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学校政策上都给予适当的倾斜和照顾,比如增加学分,改善教学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相对应的培训班,虽然这些不可能真正彻底解决问题,但在稳定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方面,无疑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二个层面就是“学”的问题。大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关于“语文课”,他们自小学到中学已经学习了十多年,从字、词、句到作文,中学教学已经把语文教完了。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就是重复那些枯燥的语法,重新学习以前的写作技巧。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学习者对这门课程的定位认识,存在巨大误区。大学语文是在中学语文语法句法的基础上,强调的是字句背后力透纸背的文化大义和民族精神。从中可以学习先古,审验今天。而作为国家脊梁,大学生必须自性、自反、自认和自省。自性就是知道本性;自反就是要知道回归到自己本身;自认是从内而外的认识世界的态度;自省是自己要反省自己。这才是大学语文对于个人修为方面给予的滋养。大学生必须治国平天下,也即是在社会上有所作为。那么怎样立足于世?就像孔子说的:“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们应该采用是哪种做人做事的准则呢?这就是大学语文要传递的要义。如果我们在课堂透过大学语文课程中经典篇章把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精确地传达给大学生,他们一定会改变对语文课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
近年来,反思性教学与教师教育运动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反思”已经被越来越普遍地认为是优秀教学的标志,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中的关键性要素。同时,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智力行为,反思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行为联系起来,而且还应使个人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总体教育目标一致,这就是反思性教学的社会性。它让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教育;随着教师不断获取经验,他们觉得有必要超越课堂教学而构建自己的教学理论。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即把师生的相互联系的活动、预先指向争取达到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实现最优的目标定位、最优的课程设置、最优的教学框架、最优的教学观念、最优的测试方式和最优的目标管理。反思性教学坚持科学评价与人文评价的统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使教师与学生都有比较清醒的反思意识,并在个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反思的举措,特别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单线发展形态,教学评估一般是检验大学生对知识结构补充是否完整、人文意识是否增强、理性精神是否提高,却极少对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同时,教师注意力也集中在对学生的关注中,恰恰少了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而大学语文本身浓重的人文色彩为我们进行反思性的新型教学行为提供了契机。首先,从教的视角来看,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灵自由,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品质,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判断,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情绪。教师不仅要支持他们独创立新,而且要十分重视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行为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观察回顾,审视自己的知识技能在课堂中的运用。其次,从学的角度来看,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行参与式教学。大学生知识结构正在完善,多数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他们社会实践能力,思考问题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及其价值标准都日趋成熟。在教学中让他们对大学语文中经典作品参与讨论,让他们用现代人的辨证思维重新考量经典,从而历练其心志。这就需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反思,课堂中大学生是积极主动、善于展现自己个性的成年人,他们对接受到的知识信息当场就会作出强烈的反应,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现场反应来反思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即知识的更新程度是否合理,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调动起来。
三、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具体教学中,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知识结构和他们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和各种人和事打交道,缺乏观察、分析等能力是不行的。所以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功能的提高与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分不开,我们应采用以下五种反思行为:
第一,教学技能的合理性反思。
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检测教师个人基本技能、知识在教学行为中的应用。反思的重点是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多媒体技能、教师知识的更新、与最新知识系统的接轨以及教学认识方面在课堂中的应用等问题。从而检测自己的教学技能并试图应付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反思。
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解决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发觉和认识个人教学行为的能力。这一反思行为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现场的问题。大学生课堂发言是展现自身才华的重要表现,也是参与课堂思维的积极行动,但也常常会出现迥异的情况,我们应对这种情境或行为做出自然的常规的反应,常规的反应导致教师产生惊异和预料之外的结果,而这个惊异又可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产生有意识但无须言语的反思。
第三,课堂教学行为后的反思。
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的回忆,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是一次综合性的反思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发现行动中知识是如何导致预料之外的行为。比如大学生在学习“心怀天下”这个主题的篇目时,他们一定会联系现实社会、贫富不均,有诸多激愤言论,这就是教师课后反思的重点,如何在课堂上既不否定社会有黑暗面,又能正确引导他们面对现实问题,同时又不陷入政治教学模式,是教师应该反思的重点。
第四,超前教学行为反思。
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超前思考教学行为中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在给学生讲爱情婚姻这个专题之前,我们就应该设想大学生既对这个问题敏感,又十分感兴趣。因为大学生对爱情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怎样引导他们对感情有正确的判断而非盲目地去爱,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反思的。
第五,教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