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团建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团建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集团化公司;内控制度;货币资金内控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集团公司与旗下各子公司的业务往来也日益增多,随着各项业务的经济往来,财务管理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尤为重要。随着经济业务的广泛开展,加强内控制度迫在眉睫。本文从内控制度加强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会计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内控管理以及货币资金的内控管理,为集团化公司内控制度的加强提供一些建议。
一、集团化公司加强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在集团化公司中,随着各级子公司业务的广泛开展,为维护集团总体利益,进一步避免财务管理中各项问题的发生,对内控制度的加强迫在眉睫。加强财务方面的内控管理,这既是维护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利益的需要,也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正确方针。现有形势下,公司内部管理逐渐跟不上公司日趋发展的脚步,这对于财务管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作为其中具有显著作用的货币资金管理而言,形势非常严峻。因此,集团化公司应当注重内控的管理,从自身会计制度和管理模式出发,做到制定严谨、控制得当,进一步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内控管理,逐渐制定适合企业的、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
二、建立起与集团化公司适应的会计制度和管理模式
内控制度的加强,必须根据适当的会计制度和管理模式进行,在制定时一定要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和相应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出一套严格适宜的会计体系。
(一)内控制度在加强时,首先应建立符合集团化公司的会计政策,明确好各部门职责以及与子公司的对应关系。在会计政策方面,一定要制定明确、正确划分,要严格区分集团化公司和子公司的相应联系,制定好上下级财务方面的相关政策,上下级、同级的会计业务符合规避原则,做到明确划分,为财务内控监督的加强做好基础。
(二)在具体的审核监督的管理模式中,要加强审批信息的有效沟通,各部门的审核工作要进一步明确, 建立高效、严谨的监督信息体系,明确各项工作流程的监督责任部门和监督人,对于内部监督的管理做到有效沟通和进一步的优化,提高监督的力度,高效管理和监督,从而做好财务的内部控制.
(三)在具体的内部控制中,要建立一套与企业相适应的管控模式。在具体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相关的管控模式,对于集团化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中,要使用一致的监督体系,对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要做到统一监督但可以清晰划分,防范各部分的财务风险,由此有利于监督过程中各类财务问题的查找、控制和纠正。
三、加强集团货币资金内控管理
(一)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的设置会计及相关岗位并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所在,但凡是涉及与资金有关的工作,就必须由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分工进行,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来避免或减少差错,以便起到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作用,还可以互相监督。
(二)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财会人员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加强对职工的
企业文化的熏陶是刻不容缓的,职工素质的高低可以决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效,只有真正的让从业的财会人员融入他们的工作,引导他们忠于职守,廉洁从业,遵纪守法,才能使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的执行。企业一定要定期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控制现金收支审批权
在企业中的资金业务大多都涉及到现金收支的问题,支付控制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点,为此,企业应该要加强对授权批准制度的控制,可以从源头上防止问题的发生。企业假使需要要用到资金,那么就要提出支付申请,并要在申请中详细说明申请款的金额、用途及支付方式,审批人则对支付申请进行一定的检查,主要是检查申请金额是否超出预算、支付方式是否合理等等,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审批,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必须要驳回。
(四)建立货币资金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过提高内部审计监督在一些非法支付的货币资金可以及时发现。机构的设置、人T配备以确保内部审计和工作的独立性。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改善内部财务控制和合理化建议效益的企业货币体系的合法性。审查和评估,以防止滥用权力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审计结论,以防止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货币资金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实现货币的内部财务控制监督部门系统的特殊组成部分。
篇2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全省产权管理暨产权交易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工作,研究部署我市国资监管任务。下面,根据市国资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我市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绩,推动全市国有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国资监管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截止目前,我市6个区、一个县级市、3个县和济南高新区共11个单位,都成立了国资监管部门,其中市中区、槐荫区和章丘市成立了国资委,单独列为政府特设机构或政府管理部门;其他8个单位均成立了国资局,与财政局合署办公,初步搭建起县级国有资产监管运营平台。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围绕改革改制、产权管理、业绩考核、财务监督、企业党建等方面,制定出台了125件规范性文件,全市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根据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的精神,市国资委结合我市县(市)、区国有资产的现状,制定颁发了《济南市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督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对全市县级国资监管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市国资委紧紧围绕“监管、运营、发展”三条主线,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产权管理、业绩考核、统计评价、外派监事会“五大工作体系”,不断强化国资运营的监督管理。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了区属国有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基本掌握了企业的资产、人员及生产经营状况。同时,健全产权管理制度,开展了产权界定、产权登记等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了企业产权变动、注销的动态监控。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国有企业(一级)287户,资产总额527亿元,国有资产163亿元。国资委监管及参股、代管企业共41户,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46.75亿元,负债总额204.35亿元,净资产总额43.9亿元,资产负债率82.82%。监管企业职工总数12.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7.3万人)。纳入县区国资监管部门监管的国有企业167户,账面总资产99.1亿元,所有者权益42.9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0.6亿元,企业职工总数2.9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3万人)。
(三)企业改革和发展深入推进
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第一批监管的企业255户,职工总数26万人,市国资委针对市属企业“三多一少”(中小企业多,占90%,困难企业多,亏损占73%,停产占34.5%,资不抵债的企业多,占53.3%;优势企业少,仅占不足10%)的现状,研究制定了以改革促发展的“三化三力”(通过改革改制,企业制度实现“三化”:产权归属清晰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劳动关系规范化;企业发展实现“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增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工作标准和实施优势企业通过战略重组做强做大一批;中小企业多元化投资放开搞活一批;资不抵债困难企业依法退出市场一批“三个一批”总体改革方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总计完成企业改革改制257户(含监管外企业),基本实现了市属企业改革改制的任务目标,初步解决了市属国有(集体)企业监管工作量大面广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各县(市)、区国资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国有(集体)企业的监管方法,在清产核资、国有资产登记、国有资产收益收缴、企业负责人考核任免、经营业绩考核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是认真分析企业状况,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工作。市中区国资委采取一次性国有产权退出、分步逐渐退出、挂账自然消亡等措施,在妥善安置好职工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工作。二是严格程序,规范操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确定产权转让场所、转让方式、转让程序等相关规定,不断加强对评估、拍卖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平阴县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锦东新区的开发,对现有的部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锦东新区建设新的综合教学设施,同时把各学校现有的资产置换出去,既盘活了闲置不用的资产,又筹集了建设所需资金。四是探讨做好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工作。历城区国资局对东港安全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国有股权收益尽量做到应收尽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尤其是房产的出租收入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7年该区国有资产收益入库398万元,对增加区级财政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五是拓宽思路,研究国资监管的新渠道。章丘市在商业集团、物资集团建立了较规范的以产权为纽带、以资本管理为重点的新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探索将建管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司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产权登记管理范围.逐步走出了新的发展路子。高新区成立了高新控股集团,通过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通过激励和薪酬管理体系,用市场化管理理念推动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高新区管理模式从“建设”向“经营”的转变。六是积极做好职工稳定工作。槐荫区国资委对全区国有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参保情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并积极筹资500万元,使大部分困难企业职工加入了医疗保险,为企业改制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总结上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遗留问题多、负担重,改制难度大。多数县(市)、区国有企业的资产状况较差,实际净资产多为负数,尤其是企业欠职工内债较大,改革改制成本较高。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部分县(市)、区的国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达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要求。三是前些年改制不规范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维护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国资监管的方向和任务,坚定做好我市国资监管工作的信心
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于今年2月在济南召开,省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同志专题听取国资监管工作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在开展国资监管、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要求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要加强学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促进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仁元也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增强发展国有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快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增强国有经济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组织形式、分配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方法创新,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资监管机构的自身建设,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谭成义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7年国资监管工作情况,提出了*8年国资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全面部署了*8年国资监管的主要工作。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以构建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和国资监管体系为目标,着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国资监管方式,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增强监管工作实效、强化政治保证方面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构建责任型国资监管体系,就是要围绕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各级国资监管机构、监管企业及其权属企业等各层次的责任主体之间,建立起职责更加明确、关系更加协调、行为更加规范的责任体系,确保履行好国资监管机构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构建创新型国资监管体系,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发展规律,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国资监管工作的新要求,大力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探索国资监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开创国资监管事业新局面。构建和谐型国资监管体系,就是要正确处理国家、国资监管机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有关各方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在和谐的环境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全市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张建国市长提出的“稳定职工、管好资产、搞活机制、促进发展”的新要求,自觉增强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出资人定位,依法履行职责,真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的有效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格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行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力争在改革、调整、监管的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在企业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国资监管方式转变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确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将不断涌现,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我们要坚持正确方向,坚定信心,把握职责定位,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新局面。
三、以产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水平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其核心是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它是国有资产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管资产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在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处于十分重要的环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国有企业的各项管理权能,都是从产权关系中派生出来的,产权管理是整个国资监管的依托。离开了产权管理,其他管理权能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我们要以产权管理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树立产权观念、强化产权意识、理顺产权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增强国资监管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一要切实加强国有产权管理。我市各级国资部门成立之后,作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核心和基础的产权管理工作首当其冲,担负着十分具体、繁重和复杂的任务。然而,由于国资部门是新设机构,产权管理的制度及法规并未完全健全和落实,工作人员也来自不同部门和岗位,实际工作中势必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挑战。同样,对于许多国有企业而言,国资部门成立后,一时会感到无所适从,思想上有些困惑,有时甚至分不清自己的权责,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了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国资部门要强化国有产权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开展产权登记普查等方式,切实摸清国有产权底数。进一步完善国有产权管理制度,以理顺产权关系、强化产权管理为出发点,做好企业改制重组及内部整合过程中的产权管理工作。根据国家要求,省政府今年对全省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了整合,我市产权交易中心变更为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济南办事处,建立了全省范围统一的产权交易中心。下一步产权管理工作要着重把握好“四项原则”:一是严格制度,依法依规。在产权管理方面要建立严格的规范程序,对产权、股权转让、资产处置等经济行为实行集体决策,处置行为公开透明。二是制定流程,严格程序。无论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还是资产处置和产权交易,我们都要制定出严格的流程,让企业知道如何办理并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办理。三是阳光操作,公开透明。企业国有产权股权转让,必须在国资委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必须坚持“应进必进、能进则进、规范进入、操作透明”的原则,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公开透明的制度体系。四是改革创新,稳步发展。产权管理作为国资监管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国资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如何促进上市公司股权合理流动,境外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对外再投资形成的产权如何管理等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只有这样产权管理工作才能健康的发展。
二要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组织和法规体系。按照中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统一、三结合”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积极探索县级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我市不组建国资委的县(市)、区,必须明确国资监管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系统、有效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切实加强重点领域的法律风险防范。要强化指导监督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指导监督的内容和方式。通过交流研讨、学习培训、信息共享和业务检查指导等形式,提高指导监督工作水平,加强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之间的交流联系。市国资委将适时组织开展全市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专项检查。各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要加强与市国资委的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国资监管有关工作情况,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的各项国资监管法规政策。
三要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今年,市国资委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业绩考核体系,抓住出资人最关心的关键问题和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了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合理设置了考核内容及其权重,引导企业追求同行业先进水平,重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业绩考核奖惩办法,坚持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干部任用挂钩,切实做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短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相结合,促进经营责任的落实。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合理把握企业负责人薪酬与职工收入的倍数,逐步实行企业负责人薪酬公开制度。
四要切实加强财务监督。要进一步突出财务监督,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切实管好企业账本,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办法,重点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监测、评价和应对体系,强化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全面组织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加强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推动企业完善内控体系,有效整合财务资源,提高集团财务控制力。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工作体系,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完善财务快报和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体系,探索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做好财务状况的分析监测和绩效评价工作。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重大决策及其程序合法合规性的监督。及时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及配套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
五要建立健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等制度。要积极研究建立企业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对因决策失误、管理失职等造成的重大国有资产损失问题,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坚持可追溯原则,对在企业改制、产权转让等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资产损失等问题,严肃追究问题发生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建立完善投资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的审核,建立项目投资后评价制度,及时对企业投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特别要抓好省外境外投资监管。严格审核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坚决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企业主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坚决杜绝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低水平投资行为。加强对企业投资管理情况的考核,不断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二)进一步转变国有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经济合作和交流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正在不断改变未来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增长方式,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从国内环境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并且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电力、钢铁、机械装备、汽车、建筑等产业的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体制、科技、管理创新,实现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市属国有企业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正视历史,放眼未来,聚集优势,实现国有企业跨代升级,重振国有企业的雄风,已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跨代升级是今后我市国有经济调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传统产业为依托,以同行业“高、精、新”为重点,瞄准世界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产品,进行跨代式技术改造和上新创新,再造发展新优势。通过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尤其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传统产业,如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优先实施产业跨代升级工程,培植国有经济的支柱产业,不断扩大名优产品的生产规模,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和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产品群,形成我市国有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我市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对市国资委目前监管的25户国有控股及集体控股企业要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和保持稳定”的原则,因企制宜,分类推进改革。对资产状况良好,历史负担不重,生产经营正常,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要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强做大为目标,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从制度和资金上解决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问题,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优势企业在优势领域中发展。对历史负担沉重,经营性资产质量不高的企业,以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引增量盘存量,通过资产重组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长期停止经营,严重资不抵债,盘活发展无望的困难企业,要以妥善安置职工,确保社会稳定为目标,分别采取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低水平维持存续等方式,妥善安置职工,推动企业适时依法退出市场。
(三)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一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积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上市,具备条件的加快整体改制、整体上市步伐,不具备条件的要推动主业资产上市。推动企业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和支持国有独资企业依托产权市场,通过转让产权、增资扩股等形式实现产权多元化。对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在股份制改革中,要科学设定股权比例,对事关国计民生的企业,要确保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
二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独资公司,要按照《公司法》规定,以引入外部董事、规范董事会运作为重点,完善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和党委会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
三要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把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摆到重要位置,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着力增强企业活力。要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推进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规范劳动合同关系,完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要抓好企业管理创新。要积极创新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推动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层层建立出资人制度,加强对权属企业的监管;压缩管理层级,优化组织结构,增强集团公司管控力。指导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尽快建立起科学决策、规范执行、有效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推动企业以防范投资决策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为重点,建立风险防范组织机构,规范风险防控程序,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四)进一步推进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建设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年,也是举全市之力迎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攻坚之年。做好维护企业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当前,国资委一些困难企业改革要推进资金缺口大,涉及职工人数多,多年积累的矛盾重重,稳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形势非常严峻。为此,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稳定工作。一是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以人为本,用发展的观念研究解决企业的困难。二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积极稳妥推进困难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切实把好职工安置政策关、方案和费用的审核关。继续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实行领导包案、公开接访和领导分工负责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建立畅通有序高效的工作新秩序。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全面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水平
- 上一篇:残联宣传文化工作总结
- 下一篇:商业地产招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