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保证措施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的保证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的保证措施

篇1

关键词: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影响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和壮大,就需要不断的提高施工劳动力素质,保证土建施工质量。

1、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的分析

经过近些年的大力发展,在目前的土建施工工程中,土建施工工程的设计标准、施工标准以及验收标准等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而劳动力素质是影响土建施工工程质量的最主要问题,在土建施工中,需要对这个问题产生足够重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土建施工工程往往有着较大的规模,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互相协调和配合,那么既要求土建施工设计标准符合相关要求之外,还对土建工程劳动力的施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大力提高土建工程施工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责任感,保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土建施工工程劳动力素质除了包括必要的专业素质之外,其他方面的职责有是必不可少的。如劳动力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不违反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要严格依据相关的作业指导书、设计图纸来专心致志的进行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土建工程所有施工人员需要共同决定图纸的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劳动者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充分的熟悉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指导班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以及关键特殊工序的指导工作,做好安全交底工作,保证在搭接施工工序的时候,能够符合预先的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对工序交接情况做详细的记录,促进形象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完成了每一个施工环节之后,都需要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做到文明施工,保证场地足够的清洁,整齐有序的堆放材料。只有在工程施工操作时,严格依据相关的规范程序来进行,自身的土建施工素质才能够得到提高,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工目前是我国土建施工工程的主要劳动力,那么大部分工人都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各项施工规范。甚至很多的农民工在进行初次工程建设时,还不能够对图纸中的各种符号和标记进行清楚的辨别,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我国的土建施工工程劳动力有几亿,但是初中或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上岗的很多青年技工都没有达到基本的技术考核。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改变。

2、如何提高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

对于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的相关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土建工程施工有着很大的工程量,那么就需要特别多的劳动力,因此,在选择土建施工工作人员的时候,选用的进场施工队伍,应该是足够多的,且能够长期合作,有着一定的实力;为了满足施工现场劳动力的需求,就需要做好劳动力的储备工作。其次,可以将评审和选择对象作为土建施工工程当前所使用的劳务合格分包商、顾客推荐劳务分包商以及自己推荐的分包商等等,但是需要将土建施工的施工进度以及劳动力需求计划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企业劳务主管部门来严格审查这些分包商的营业执照、经营历史现状以及资质等级证书等等,核查分包商的合作经历、业绩以及信誉等,将招标形式充分应用进来,对劳务施工队伍进行合理选择。劳务主管部门在对合同文本拟定之前,需要对工程项目的作业要求、劳务分包商的技术、质量以及施工管理等能力进行充分考虑之后,方可以进行,洽谈协商劳务分包商,对合同条款与施工措施进行科学确定,从而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合同文本进行认真的审核和确定,合同的正式签订由劳务主管部门负责。另外,要按月对劳务分包商的作业签发《工程结算单》,并且以任务书的形式来将施工任务不定期的安排给土建施工工程中劳动力,并且对分包商作业队的操作质量、安全生产以及现场用料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结合相关资料和文件进行认真的核查,做出正确的决定来补充调整劳务分包商。如果是在农忙季节或者春节长假等时候,需要做好土建施工劳动力的预测预控工作,以便不慎出现了意外减员的情况,可以有效的控制土建施工的工程进度,这样才可以提前组织劳务基地,保证工期。

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的管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劳动力进行组织,分批进场,进行相应领导体系的构建工作,对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健全,从而实现土建施工工程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目的。在土建工程施工中,选择的劳务队伍除了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健全的组织之外,在土建施工工程队伍选择中,还需要对劳动力素质产生足够的重视。结合施工组织方式,对劳动力组织合理的确定,进行相应专业和综合班组的构建工作。要技术等级复核分包单位人员,在工程的正式开工之前,需要抽验操作人员的技能。另外,也需要对劳动力进场的生活条件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让劳动力熟悉和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操作技术规程以及质量标准等等。进入施工现场的参与建设人员,都需要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是安全教育和质量教学,完成了培训之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考核。对于一些特殊工种,需要保证上岗的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和上岗操作证书,不断的提高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保证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已经发现,土建施工工程劳动力的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就需要特别重视;在选择劳动力时,对劳动力素质特别重视,否则就会严重威胁到土建施工的质量。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时现,我国有着越来越多的土建工程,出现问题的工程数量也越来越多,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就需要大力提升土建施工劳动力的素质。本文简要分析了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对施工的影响,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娄宁.浅析施工企业劳务队伍的选择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5):123-125.

[2]穆凤智.浅谈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对施工的影响[J].中国房地产业,2013,2(8):24-25.

篇2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D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03-02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其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1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替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3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3.1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1)从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2)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首先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兴办各种企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给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增加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3)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

①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③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开辟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④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

(4)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要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使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抢占国际劳务市场,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首先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的认识;②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③放宽劳务输出的领域,增大就业的空间;④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⑤建立完善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

3.2逐步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

从近期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以下措施:

(1)素质教育保障。

尽快推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2)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在农业技术方面多为农民搞点技术培训,多进行点试验示范,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得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

3.4实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充分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

(1)发展土地股份合作。

(2)进行土地规范流转。

(3)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

政府应当做到:

(1)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

(2)宣传、组织与领导农民进行劳务输出;

(3)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功能;

(4)对外出劳动力提供跟踪服务;

(5)知识培训;

(6)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7)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经济信息,2004,(6).

[2]赵海东,王治国.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篇3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今年以来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任务;并利用秋收秋种之后的农闲时间向全县各级及广大农民推介一批规模大、信誉高、效益好的用人企业,在全县掀起新一轮劳务输出的热潮,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提升劳务输出的地位,将其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文明进步的战略措施来抓,列入全县七条工作线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专门成立了就业和劳务输出指挥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配套服务、宏观调控”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完善措施,不断加强与沿海开放城市、国内知名企业的劳务合作,积极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共输出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与国内200多家用工单位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带回资金1.6亿元,其中,年全县农民人均打工收入就达到了728元,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8%。今年1—9月份,全县新建劳务办事机构6处,输出农民劳动力16308人,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的乡镇和单位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其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来认识,重说轻干,只说不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的农民群众思想认识落后,怕吃苦,怕受累,致富无方,缺乏走出家门、外出打工赚钱的强烈意识。二是劳动力转移规模不大,总量偏小。初步统计,我县农村现有10万富余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28.7%。今年,全县劳务输出为1.6万人,与前几年相比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规模、总量小,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劳务输出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三是劳务输出质量不高。一方面,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偏低,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大多集中在电子、建筑、制造、食品等领域,在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等领域还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出国打工等高层次的转移还没有完全打开局面。为此,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牛鼻子”,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集中力量,加大措施,做到再宣传、再组织、再发动,努力掀起新一轮劳务输出的。

二、拓宽就业渠道,全方位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为方向,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配套服务、宏观调控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多方开辟渠道,全力推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根本上讲,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发展二三产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今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必须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培植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同步增加。要继续膨胀复混肥、柳制品和脱水蔬菜等企业的规模,集中新上一批花生、地瓜、淀粉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选择我们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大力发展肉类、碳化硅等劳动密集型项目,鼓励引导这些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并鼓励其快速发展,以此带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多方开辟劳务市场,努力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大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多的机遇,积极开拓劳务市场,进一步扩大输出规模。劳动保障部门要发挥对外劳务输出的主渠道作用,多方联系用工单位,寻求和签订劳动合作意向,不断开拓外地劳务市场。乡镇、村街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劳动输出,鼓励长期外出人员积极开拓劳务市场,组织带领乡邻集体外出务工。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和合作渠道的基础上,要积极发展驻外办事处,大力开辟、和地区市场;依托涉外劳务机构,瞄准日本、港澳、东南亚等国家,积极组织务工人员出国打工,并不断开辟农业、环保、咨询等新的服务领域,为扩大劳务输出开辟新的渠道。

三、加强劳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一冷一热”的现象,一方面是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具有专业特长和熟练技能的劳动力供不应求,用工单位在市场上招不满要求的劳务人员。面对这种状况,能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是不是适应市场需要,能不能满足用工单位的岗位要求。因此,必须把加强技术、技能培训作为突出重点来抓,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要坚持“面向市场、提高层次、突出特色、保证质量、服务就业”的办学思路,降低入学门槛,扩大培训规模,改进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农广校和乡镇成教中心等职业教育机构,是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要力量,要围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改进办学方式,调整专业设置,在搞好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同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技术技能,更好地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对经过各类培训合格并取得证书的人员,县劳动保障部门要本着“个人自愿、坚持标准、简化程序、降低收费”的原则,搞好劳动技能鉴定,对鉴定考核合格者及时发给职业资格证书。

(二)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对劳动技能的需求,适合培训对象的特点。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分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搞好劳务市场预测,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在培训内容上,市场需要具备哪种技能的人员,就开展哪种技能培训。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工种、岗位基本技能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设置培训课程,保证参加培训人员能够学得好、用得上,调动农民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当前,要重点开展家政、餐饮、建筑、制造、电工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适用性。同时,要进行政策、法律、生活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务工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要引导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用人企业和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使培训与输出相互促进,加快劳动力转移。

(三)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支持力度。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就是支持农民增收的意识,积极鼓励现有培训单位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层次,并帮助协调解决师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困难。要探索建立政府扶持、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机制。今年,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见》,确定:县财政每年将农村劳动力培训所需资金,足额列入预算,专项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到户口所在乡镇劳动保障所领取政府培训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次100元。为此,培训机构也要按照让利于民的原则,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最低收费标准收取培训费,以此尽快提高农民群众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落实配套措施,完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服务

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很大程度上还是结伴而行或分散的自发外出,这种盲目、无序的状况,与拓展劳动力市场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在新形势下,只有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才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整体优势,加快转移输出步伐。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劳动转移的管理服务,努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一)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体系。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和就业推介,适时组织安排劳务推介大会,尽可能多地吸引县内外用工单位参加,吸纳和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健全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及时劳动力资源状况和本地、外地用工信息,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对全县劳动力的基本状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趋向等进行调查摸底,扩大与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的联系,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信息指导。乡镇劳动保障所要逐村建立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管理档案,掌握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与就业状况,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

(二)积极发展和规范职业中介服务。各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发展规范中介服务组织,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要进一步放宽条件,简化手续,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兴办、联办劳务中介机构,开展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业务。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实力量,完善管理,进一步扩大有组织的劳动规模。支持鼓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个人,从事劳务中介服务,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多做贡献。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管理,认真落实职业介绍许可证制度和年检制度,坚决取缔各种非法中介组织,严厉打击虚假信息、骗取钱财等欺诈行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切实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在转移输出过程中,特别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爱和支持。要坚持“谁输出、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考察用工单位、洽谈用工意向、组织求职报告、开展教育培训、严格考核录用、专人护送交接”的程序,做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工作。积极探索在集中输出的农民工中建立党团、工会组织,团结组织务工人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中介机构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了解农民工的意见和要求,为他们排忧解难。认真受理务工人员来信来访,定期到劳务输出集中地进行走访,积极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村发展进步的根本性措施。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力度,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搞好宣传发动。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通过优秀劳务人员和回乡创业人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宣传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宣传劳务输出增收致富的各类典型,将劳务经济吵热、叫响。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树立“外出打工光荣,在家守靠无能”的意识,在全县形成有利于加快劳动力转移的浓厚氛围,增强农民群众转移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二)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和输出情况,制定落实有力措施,像抓招商引资那样抓劳务输出。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着重抓好中介组织、输出管理、技能培训和权益维护等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维护特定群体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农业、建设、计划、公安、计划生育等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和配合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各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及时沟通交流情况,统筹协调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

篇4

关键词:农村,就业,剩余劳动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的70%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些沿海的大中城市都成为了国际的大都市。但是从客观上讲,中国的农村还很贫困,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而农民收入低的核心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由于我国经济是从计划经济时展过来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发育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分割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这已成为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同时也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目前来看,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劳动力市场的两方,需求方和供给方就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同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 劳动力需求

1.1农业内部转移

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以及我国现在各地的发展状况,是无法一下子把所有的剩余劳动力转出农业部门,流向非农部门的。同时,我国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大力挖掘农业产业的潜力,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但可以大大缓减伪装失业,还可以吸纳一部分返乡的劳动力。让农民“不离土不离乡”。。

1.1.1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我国的农业还属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在国外,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已占到60%-80%,而我们现在还不到40%。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如农村大棚技术的应用,反季节蔬菜等,使农民一年四季在土地上都可以有所收获,既能够提高收入,又能够安置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部门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应该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资源,对目前尚待开垦的宜农荒地、宜林荒山、荒坡等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可吸收大量农业劳动力,并且提高复种指数。我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为 152%, 如能提高到159%, 可增加耕种面积 0.104 亿公顷, 可多使用劳动力 1000多万人。

1.1.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第二、三产业

农业产业化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可以使农业各个环节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解决农业长期存在的分散经营的问题,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可以打通农业各个再生产环节的联系,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益,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可以积极发展种苗培育,加工运输等专业化部门,实现农业向产中深化和向产前、产后延伸,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1.1.3 加大农业投资,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扩大劳动力需求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和水利建设,如利用农闲季节,加强以防汛抗旱为中心的水利建设和控制水土流失为中心的农田建设,可以缓解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同时针对我国环境破坏的现状,应加大国土整治力度,积极推进退耕还林,防风固沙的战略,而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又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既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各种大中型批发市场,提供交通便利,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1.2 向外转移

如果说农业内部转移是提高产业生产效率而增加就业,那么向外转移就是促使劳动力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主动转移流动。主要表现为向小城镇转移,向大、中发达城市转移以及向国外输出劳务。

1.2.1 大力发展小城镇,扶持乡镇企业,促进城市化进程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受到限制,迫使农民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因而造就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进入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减弱,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的同构性导致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弱势,另一方面一部分乡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快了技术进步,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最重要的途径,因此还要继续发展和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1.2.2 向大中型城市转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中型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各种基础设施完善,因此许多农民选择流往大中型发达城市,希望能够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城市中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需求大,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但是在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条件的因素,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严格地限制了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虽然从2000年以后国家政策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促进劳动力的公平流动,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的惯性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需要,仍然存在着许多对农民进城和进城后的各种歧视现象。。如户籍障碍,社会保障歧视,教育和就业制度歧视等方面,因此在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解决这些阻碍劳动力顺利流动的因素。一方面,应深化制度革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各种制度上的歧视,促进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另一方面,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创造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1.2.3利用我国劳动力优势,积极向国外输出劳务

向国外输出劳务,也是转移剩余劳动力比较有效的手段,同时可以缓解国内的就业问题,将问题外移。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并且劳动力成本高,因此国外对于廉价劳动力有着十分旺盛的需求。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 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是世界劳动力资源的20%,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3%左右,两者极不相称。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中东地区有上千亿美元的巨大劳务市场,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也需要从国外输入几百万劳动力。因此,向国际市场输出劳动力的潜力是相当大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2. 劳动力供给

2.1 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降低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长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人口的过度增长。而这主要是农民生育观念落后和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所致。因此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转变观念,尽快建立覆盖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措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从根本上缓解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2.2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素质。

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不高成为了他们流向高生产率部门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使他们具有更强的适应经济变化的能力,是农村劳动力长期持续就业的关键。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增加劳动力价值,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选择的能力。。一方面,保证农村劳动力的义务教育年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延长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减少无效供给。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各种类型的非义务教育。要进一步开拓教育市场,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各种类型的非义务教育,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向大众化。

3. 劳动力市场

除了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方入手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我国还必须重视作为配置劳动力的市场的完善,加速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3.1 要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中介组织,并成立受政府保护的维护城市农民工的民间组织,作为沟通、衔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桥梁,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获得充分及时的信息,降低寻访成本和流动的盲目性,提高劳动力流动的效率。同时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3.2 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与管理制度,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保障劳动力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转。并且能够切实地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力市场健康、全面地发展。

4.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农民作为中国最庞大的一个群体,却无法很好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收益,反而被城市所排斥。对比城市的繁华,乡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和在城市的车流中盲目穿梭的农民工仍然只是与富裕无缘。社会中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了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立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面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将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如何保持转移的渠道畅通无阻。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情况下,不仅要通过提升农业部门的竞争力来吸纳剩余劳动力,还要积极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在强调市场调节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减少市场失灵,两者顺畅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张隽.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 山东劳动保障, 2003,(5).

2、李炀.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西南大学民族学报(人文社科版)[J],2003,(8).

3、周元福.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经济师[J],2003,(3).

4、刘甲朋、尹兴宽、杨兵杰.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 人口与经济[J],2004,(1).

5、杨辉、罗素清. 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原因及出路.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03(8).

6、 中国农村年鉴[M],(2006).

篇5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3.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定位。首先,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健全的、全国统一的,运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平台;其次,通过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使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使困扰宏观经济发展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有效缓解,从而减轻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压力;再次,通过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行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相结合,实施“就业型经济增长”战略,克服“增长型失业”,改变我国当前就业弹性偏低的状况。

4.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措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除了解决好上述几方面的目标定位问题外,还必须努力抓好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是加强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与管理。再次是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劳动力市场的载体主要是各种职业中介机构,例如职业介绍所等。其建设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地说,一是明确制,即职介所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沟通供求信息,协调供求关系,代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进行诚信高效的招聘或求职;二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档案管理,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并进入劳动力市场信息库,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及时的更新;三是对滞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劳动力顺利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创造条件;四是对职介所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严禁信息欺诈、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快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在各地方、各行业、各部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实行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最后是培育真正的、成熟的市场主体。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具体地说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载体—劳动者。其中政府是劳动力市场特殊的主体。这是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机关用人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也是劳动力的需求方之一,但同时政府又是独立于市场之外、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国家机器,代表国家行使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所以,政府应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以保证其管理和调控职能的公正和高效,从而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

篇6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2009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2009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2009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16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430人,县内2727人。

(二)主要特点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

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4865人,占总人数的74.6%。

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9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

(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

(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纯龅挠跋欤馗飨缯蚺甯挥嗬投ψ乒ぷ鞣⒄共黄胶狻>孟喽月浜蟮纳角缯蚺謇投ψ平峡欤媒戏⒋锏陌忧缯蚺謇投ψ坡V?009年9月,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9人。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2003年,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

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五)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劳动部门在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制定转移输出计划,分解下达各基层组织,使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要建立健全县乡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继续搞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要

篇7

关键词:城市;就业;新生代农民工

改革开放以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是传统农民工的延续和发展,但是他们又具有自己的权益观念和价值取向,跟传统农民工具有巨大的差异,在就业问题上,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1)对农村感情比较淡,对城市生活有强烈的渴求。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走出校门就踏上了外出城市打工的道路,他们几乎没有务农的经历,所以他们对农业生产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对农民和农业的一种认同感。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中生活,而不愿意回到农村,所以他们对城市的依赖感远远大于农村。还有很多农民工从小就是随着父母在城市里打工,所以他们虽然身份上是农村人,但实际上他们在城市长大,思想已经被城市同化了。(2)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但仍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培训。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比传统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年左右,约有15%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中专或者高中教育,所以新生代农民工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有了显著提高。从职业培训上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的比例也有所提高,但是接受技能培训的也只有三成,比例仍然偏低。(3)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有所降低,工作经历简单。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年龄结构上偏小,初次务工的年龄较低。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调查显示,农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大约为26岁,新生农民工平均为20岁,而传统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3岁。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几乎没有农村务农的精力,基本上都不会干农活,缺乏务农经验、务工经验,也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为年轻的未婚群体,没有家庭的负担与束缚,所以他们在城市中就业的自主性和流动性更大,也会面临婚姻和家庭的诸多问题。

二、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及经验借鉴

工业化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时间漫长,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用时相对较短,而且在不同国情背景下,各国的转移模式也各不相同。

(1)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当时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状况制约,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英国的工业化较早, 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经历了四个世纪的时间才完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英国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地涌入城市,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20世纪初,在政府的干预下,英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缓慢了下来,但是并未停止,而是进入了一个持续、缓慢转移的过程。美国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英国不同,美国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所以其转移过程是一个一边生产、一边转移的自发过程。美国的劳动力转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通过西进运动,引导农村劳动力向西部转移,实现了东西资源互补,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第二,美国农业迅速发展,并逐渐转变为工业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刺激了劳动力转移的强烈需求,农村劳动力自发向非农产业转移。第三,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加上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日本的劳动力转移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由于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所以日本采取了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二战结束前,日本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也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到1980年,日本农业劳动力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10%,。日本劳动力的快速转移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的,为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创造了条件。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促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的法案,注重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提供了人力资本的保证。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了集中转移的模式,在农业发展不足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制定了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甚至是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的发展,农业发展落后。为帮助转移劳动力的顺利就业,韩国政府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韩国成为亚洲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的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村的劳动力剩余,印度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较为突出,农业人口一直都占到70%以上。随着印度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限制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再加上印度农业生产力较低,劳动力很难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而且印度人口增长较快,这些都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示。第一,工业化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从世界各国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自发转移。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尤其是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工业化的发展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以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做支撑。各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产业发展战略。当一个国家农业劳动力过剩时,国家应该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而对于劳动力匮乏的国家,应该通过提供农业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来缓解压力,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第三,城市化与非农化应该同步进行,不可偏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力迅速转移到城市,城市规模扩大,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非农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初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当转移任务完成时,转移速度也会趋于平缓,表现为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并趋向于内部消化。如果城市化和非农化不能够同步进行,容易忽视农村的发展,也可能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压力,最终会降低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所以一定要将二者有机结合,同步进行,彻底改变二元的经济结构,缩小呈现差距,实现共同发展。第四,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劳动力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的正确引导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工业革命后,英国逐步解除了对劳动转移的限制,从而引导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日本政府通过颁布法令,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更干预,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在此过程中,很多政府都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就业机会,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

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优势(S)。首先,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传统农民工,所以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可以进入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其次,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比传统农民工吃苦耐劳度低一些,但是放在同龄人的社会层面比较,他们仍然具备较强的吃苦耐劳素质。再次,新生代农民工的适应能力较强,他们具有较强的城市生活适应能力,与普通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接近,融入城市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所以他们容易扎根城市工作。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受城市文化,接受新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工作状况。(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劣势(W)。尽管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素质相对较高,但是他们仍然存在职业技能匮乏的情况,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只能从事那些劳动强度大、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所以他们仍然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的培训,大多数是针对当前的岗位,一旦工作发生变动,所学的技能就没有用场了。当前企业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工人,新生代农民工无法适应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机遇(O)。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遇。新生代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边缘群体,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关系着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所以处理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4)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的挑战(T)。首先,户籍制度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的社会地位,而且享受不到与普通市民同等的待遇。政府制定的很多就业政策不包含农民工在内,同时农民工也享受不到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教育、社会保障等福利,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面临着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其次,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大,就业压力大,所以他们只能从事那些城市里同龄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再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农民工的就业处境就更加困难了,他们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排斥了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户籍制度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找不到城市归属感,成为农民工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必须不断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才能够剥离附加在户籍之上的福利和权益,保证人口流动的公平性。深入户籍制度改革同时也要推进与之适应的教育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消二元户籍等级制度,建立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不公平现象。国家应该因地制宜,采取渐进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开户籍制度的限制。加强中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迁入中小城市,缓解大城市的落户压力。(2)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也没有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农民无法享受城市医疗和养老保险,这种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新生代农民工进程的“门槛”,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平等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将农民工纳入其中,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化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根本利益。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民工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3)建立和谐的就业用工环境。首先,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与偏见。城市市民是全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者,然而城市农民工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应该加大对农民工对城市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加大对平等观念的宣传教育,转变城市居民的心态,保障新生代农民能够在城市中稳定就业。其次,应该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农民工应有尊重和关注,开展各种活动,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农民工解决各种难题。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 周小刚,陈东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理论阐释与政策选择:农民工市民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2] 刘欣.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文,2010

篇8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

作者简介 彭光细(1969-),男,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讲师。(湖南长沙 410114)

我国农村有近5亿劳动力,除务农者外,乡镇企业吸收了1亿多人,剩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在近2亿人中,3/4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9900万人已离土又离乡,跨省区流动打工,仍滞留在农村的有1亿多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艰难的课题,应从多角度加以思考。

一、加强对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提高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

农业始终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领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要立足于农村与农业。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 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农业。我国的开发性农业仍具有很大的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一是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土地资源。我国目前尚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2亿亩,宜林荒山荒坡10亿亩,草山草坡6亿亩。如果我们对以上各项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可消化大量(约1000万)劳动力。二是加快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约有一半属中低产田,如果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可使现有中低产田普遍上一个台阶,大约可增加1000多万人就业。三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我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较低,如能提高到10%,可相当增加耕种面积1亿亩,可多使用劳动力1000多万人。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这些产业不仅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创造的附加值高、在农户的收入中贡献大,由于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业产业自身比较利益低的问题。

2 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农产品的产后加工。组织动员农民进人流通领域,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将种养业、加工业与流通业融为一体。深化农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能为劳动力的转移广开门路,这是一条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又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1 中小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解决了国家无力大量投资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题。到2008年底,乡镇民营企业成功地吸纳了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30%,成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要加快对乡镇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使其仍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2 继续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各类工商业企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程度,增强中小民营企业活力,提高其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在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时期,大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保证中小民营企业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的关键。(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群链,以进一步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2)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首先,要把农业服务产业化,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因为一个兴旺发达的农业产业的背后必须要有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从而成为带动农村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其次,要进一步开发农村房地产、旅游等新兴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再次,引导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相结合。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拓展城镇就业空间

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证明,加快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1 发展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选择。发展小城镇,使更多的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新兴城市居民,使一批区位优、实力强、后劲足、辐射广的小城镇再发展为中等城市,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现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必须通过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育要素市场,来逐步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二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

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对策措施。一是落实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实行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让。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既是资源又是商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与流通,才能实现土地要素的有效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土地政策的调整二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给予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增强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制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三是积极寻找和启动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增长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镇兴办各种企业,特别是发展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同农业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为农业提供装备服务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

四、组织培训农民外出务工,发展劳务经济

1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教育是振兴农业之本,也是加速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必备条件。农村劳动力相对素质低下,限制了就业领域的拓展。只有从长远上认识投资办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才能为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

篇9

1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不但农业内部有困难,其他备业也面临着各自的实际困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领导者应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提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的新经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改变作风,不断开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局面。当前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

1.1政策环境因素

(1)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必要保证,也是激励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充分就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促进农民增收、缓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西部大开发和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和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紧张局面。但是,还存在许多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和限制措施。因此,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调整、鼓励部分家庭成员贸在农村。例如,政府可以家庭为单位按家庭人均收入为免税额和比例税制的基础,征收所得税,并减免抚养负担比较重的人的所得税。对于正在领取保险退休金仍在就业的,要采取征收征罚性所得税的办法,以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给更多的正需要就业的劳动人口。

(2)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的大容量密集载体。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安排就业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发行国债数千亿元,加大了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电网改造,改变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为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新的大容量载体。

(3)地方政府的封闭政策,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正规就业。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阻碍主要来自各大、中城市对农民进城采取了各种歧视性政策。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相继出台了限定外地劳动力进城就业数量的政策,而且对进城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业也作出了规定。对本地劳动力采取保护“壁垒”。如长沙等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继推出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进行限制性管理,不断增多就业的办证收费名目,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成本和求职风险。

1.2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环境

我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国100家劳动力市场基本完成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在就业服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信息收集和工作全面加强,较好地满足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法规体系,劳动力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所有这一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在编制完成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我国将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在有条件的省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这极大地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获得信息的渠道,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有序的流动,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完全形成还需要时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就业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从而导致市场分割现象仍然严重,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给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不至于盲目流动,由临时性向稳定性、由单个性向整体性发展,应主要解决的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开放问题,目前一切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的政策都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入世后更是如此。二是平等竞争问题。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较,农村劳动力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受到破坏,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也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三是定位问题。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随便干预劳动力市场,政府应该积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正常就业。

1.3中小企业环境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而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数量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二是中小企业对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适合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现状;三是中小企业就业制度灵活,适合农村农忙农闲的特点;四是中小企业分布广,城乡分布合理,适合农村劳动力的生活习惯。就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情况来看,7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将更多地进入到第三产业,因第三产业具有分散、规模小、劳动密集、资本就业弹性大等特点,对劳动力的吸收仍具有相当大的空间,估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还能容纳16000万劳动力。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进入的其他领域还包括为大中型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的敏感的第二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从长远来看,第二产业仍然要吸纳大量劳动力。根据过去的情况预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还可以吸纳大约6000万劳动力。这样,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含量提高,使得新增加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就能大量地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小企业自身外部环境的窘境,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瓶颈。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它发展壮大中的缺点。点多面广、四处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能很好地抵御各种风险。随着中小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小企业将逐步地被淘汰,一部分职工下岗和失业。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扩大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至少在目前不太现实。与此同时,城镇失业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1991—1997年的7年间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352万、360万、420万、476万、520万、552万和570万。近几年来,城市就业形势严峻,1997年来企业下岗职业总数为1151万人,加上行政企业单位的下岗职工,其数量达1200万人,1998年新增下岗职工2350万人,分流5O万机关干部,再考虑精简机构、青年就业、学生毕业分配等自然新增的1200多万劳动力,1998年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907万人。这样,城市与农村双方劳动力供给都在增加,使得农村劳动力进入中小企业的空间就没有多大了,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大障碍。

l。4国际劳务输出环境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由于国际社会经济交流的增多、双方贸易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给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在2005年将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这将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有望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按照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20一40测算,每年额外增加4—5个百分点的出口,就可以使国有经济多增长1个百分点。从而增加近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在今后十年,就业率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提高50,达到0.15左右,即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总量增长0.15个百分点。由此推算,入世后比入世前每年平均增加200万一300万个就业机会。入世也会推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可以增加更多的农村劳动就业机会。

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竞争加剧,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保护主义加强,限制措施增多,劳务价格越来越低;二是工程成交条件苛刻,标价普遍压得很低,对外工程项目只能达到保本水平,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三是普通劳动需求明显下降,技术劳务居于主要地位;四是非法移民的数量大大增加;五是随着劳务输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劳务市场对外籍劳务人员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大量的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输出到国外。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劳动力在国内各类市场的流动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对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各国都有一定的行政干预措施以保护本国利益因此,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劳务市场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式。

2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对策

2.1消除政策环境的障碍,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外出还是在本地就业,无论是进入乡镇企业还是自我创业都需要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流动人口收费制度以及地方政策制定的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迫切需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权租赁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的产业政策。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制定政策,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归创业。同时,注重培育农村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多方面为创业人员构建安居乐业的环境。

2.2消除空间转移的障碍,拓宽劳动力就业空间

劳动力转移从空间地域上一般表现为省内、省外和国外。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一般向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转移。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素质提升很快,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明显提高,致使其他地区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向该地区转移就比较困难。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紧缩,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更深层次,国有企业自身状况的不理想,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镇失业率上升,原本城市人口不愿干的脏、累、差的工作,愿意干的城里人增多起来,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日趋狭小。因此,拓宽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服务的网络化。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力输出人口密集地设立劳动力服务联系点,在外地设立劳动办事处,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劳动力信息交流。二是输出基地化。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要在政策、企业和劳动力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每年定期输送各类劳动力,形成若干个劳务基地。三是培训层次化。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劳动力进行培训。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就业需要。既要有劳务输出的岗位培训,也要有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素质培训,还要有出国人员培训等。四是组织多元化。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多是自发性的,由当地劳务部门有组织输出的比重不到10%,主要以亲帮亲、友帮友形式,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形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力量分散,转移空间有限。这样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合,形成合力。为此,要建立劳务中介、职业介绍机构,形成由政府、学校、个人等多元化组织结构,保障在“有业可就”的前提下,扩大输出规模,推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篇10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正式启动实施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致富工程。刚才,广信同志通报了前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心恩同志宣读了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致富工程的《实施方案》,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如何统筹做好城乡就业,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时期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去年月,爱军和心恩同志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专程赴福建、四川进行学习考察回来后,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推动这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全面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市和市(县)区两级都成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二是集中开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普查工作,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用两个月时间普查万户、调查农村劳动力人,普查率,基本掌握了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农民收入情况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三是认真开展了重点企业用工情况和培训机构培训能力情况调查,掌握了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存在的主要矛盾;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去年培训学员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并实现就业人。

可以说,通过前一阶段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下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全省来看,这项工作我们抓得也是比较超前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市这项工作的水平与福建、四川等省的先进市比,无论是组织发动程度,还是转移规模效果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各市(县)区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做到自觉主动、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是要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经常讲,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要减少农民,就必须积极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开阔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好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业收入,走出一条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二是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意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同时还要看到,振兴老工业基地也不只是振兴工业和城市,还包括振兴农业和农村。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的实际步骤,也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必然要求。

三是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尽快改变目前城乡差距过大、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状况,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支持城市、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而要实现以农促工、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搞好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重视并切实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通过统筹抓好城乡就业工作,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版权所有

二、完善措施,积极推进,努力开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

经过前一阶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普查了解到,目前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任务仍然相当繁重,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较大。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现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有人,占,尚有名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占普查劳动力总数的。此外,还有较大数量的季节性剩余劳动力。二是劳动力自身条件较差。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占。无技能的人员占,有技能的也绝大部分是初级工,而且年龄偏大。三是思想观念陈旧。许多农民守田为安、故土难离、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四是已转移的劳动力多数缺少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就业稳定性较差,存在再转移就业的问题。为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全局工作中进一步突出出来,切实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决定在全市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致富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推动和实施,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目标,以构建转移就业载体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返乡创业”的新路子,以转移就业促调整、促增收、促发展。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切实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要抓紧构建技能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我市现有可从事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培训机构有个,对这些培训机构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确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纳入管理范畴,使其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需要。市第一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第二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中专、市委党校、工青妇所属培训机构等都已被确定为培训基地。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在乡镇建设培训基地,弥补现有培训能力的不足。根据需要,市里将按照因地制宜、因人所求、因厂所需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促进就业、方便农民、方便企业等因素,分步在乡镇建立个服装缝制、建筑等市场急需人员的培训基地。同时,还要依托企业建设培训基地。对于用工需求量大、专业化程度和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种,要依托企业建立培训基地。

要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搭建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让农民在乡镇就能了解到政府的各类用工信息,减少农民转移求职的盲目性,降低转移成本。同时,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与城镇劳动力资源一道提供给用人单位。要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发动各级干部、中介机构,通过外出考察、商务洽谈或上门推介的方式收集用工信息,介绍推荐本地的劳动力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牵线搭桥。

要切实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在输出前,各劳务输出组织首先要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再与外出务工人员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务工人员到达用工单位后,各劳务输出组织单位要督促双方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进行鉴证。在输出后,各市(县)区要成立维权保障救助机构,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和法律援助;各乡镇要成立困难救助机构,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承包地闲置、抛荒等问题,解决缺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家庭抢种抢收等问题。版权所有

二是要积极拓展转移渠道。要立足于发展,做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相结合。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大规模建设生产基地,开发农业中的多条产业链,拉长产业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种渠道,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现有乡镇为重点,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聚集,吸引农民进城定居,务工经商,发挥小城镇在就业中的“蓄水池”作用。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依托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做大做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加大对新兴企业、龙头企业、特色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使一部分农民进厂不进城,直接转为产业工人。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结合起来,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农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各级政府要完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知识技能的条件,疏通转移就业的渠道,提供就业和维权保障服务,但是不能大包大揽。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主要还是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引导,促使他们尽快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育,为他们顺利转移创造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形成在政府指导支持下的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模式。同时,要处理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关系。既要致力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进城务工打造“绿色通道”,又要综合考虑企业用工需求和城乡劳动力的特点,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在培训、职业指导等环节妥善引导、科学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致富工程顺利实施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市(县)区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要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各市(县)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考核办法,综合考核工作机构建立及作用发挥情况、培训工作情况、转移就业人数、农民增收情况等项指标。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成效。

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目前,市和市(县)区两级都成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决策和工作机制,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负责,团结协作,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三是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农民缺乏技能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加大投入,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补贴所需的资金。在开展工作初期,暂时不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各级财政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人员开支和办公经费也要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