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设计设计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设计设计总结

篇1

一、实习阶段的认识与学习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事设计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有幸成为集团建筑设计院的一员,在刚刚开始工作的这几个月,尽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设计院这个集体中。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认真学习钢结构设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累经验。这期间主要学习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钢结构设计手册》、《建筑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等等,特别是对于钢结构设计的理念,由初步的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水平。这几个月学了提工程量,工程量报价,门式刚架的设计,通过做这些工作,对钢结构轻型房屋设计的认识逐步提高,各构件的连接与设计更加全面、经济合理。在此期间,通过办理资质升级文件,整理简单的资料,锻炼了耐性,认识到做任何工作都要认真、负责、细心,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与集团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领会设计工作的核心,本着集团“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遗余力”的企业口号,积极响应、倡导“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的企业信誉精神,为设计院的发展多做贡献。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近几个月的实习,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工作经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专业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这几个月以来,本人能敬业爱岗、不怕吃苦、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刚刚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特别是设计工作是相对比较艰苦的工作,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要多动脑筋,认真看图纸、看懂看透,熟悉设计规范;

第二,有些时候工作中比较懒散,不够认真积极,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第三,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与实践。

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自己决心认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责任心,为设计院的快速发展,为公司经济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我想我应努力做到:

第一,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多向领导及同事等有经验的人请教。加强对钢结构设计的发展脉络、走向的了解,加强周围环境、同行业发展的了解、学习,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拖拉;

第三,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积极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篇2

关键词: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节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行业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十分高,污染又非常严重的行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几年来,绿色建筑这一词汇逐渐成为了热门的词汇。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从而生产出和人类,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的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屋顶花园或者绿化,而是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等。但是,一些名为“绿色”的建筑,其实设计和管理方面是十分不合理的。它不仅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也不一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分析下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

1确保人的身体健康

设计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要点是要确保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即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还有电磁场等因素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低毒或者无毒的材料。比如说墙和吊顶我们可以使用无甲醛的材料,采用陶瓷,硬木等硬装修地面等等;选择材料,建筑系统的时候尽量要减少使用木制品,涂料等对健康不利的潜在污染产品,要使自然通风合理,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即引风入室。要改善室内的热环境,比如说温度,湿度,辐射温度等等,从而提高人体的舒适度。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使用直饮水。进行合理的自然采光,既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同时又满足审美光学的需要,又达到了节能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修改细部的设计和建造的方法,采用吸声的材料来提高建筑隔声的效果。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坚持贯彻人性化设计理念,不断满足人们对住房环境、节能、安全以及舒适等方面的要求,还要坚持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建筑物回归到自然中,在利用自然能源和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2绿色民用建筑设计要点

2.1重视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对于气候的驾驭能力更强,能够使用各类机械设备改变局部环境或者气候,使得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但是其在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弊端,包括高污染性、高能耗、改变了整体气候等,使得人们在经济及能源方面有着较大的压力。绿色民用建筑作为现代新型的建筑,其在设计时应根据人体的感觉的舒适需求、实际环境气候条件来等为依据,注重地方性气候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使得二者能够达到和谐。

从某种角度讲,人们对于舒适环境和身体健康的要求并不仅仅是空调能够满足,自然环境的调节也能够达到该效果。如在设计时将其结构进行优化,使之能够更加通风,夏天更加凉爽;而我国北方老式的窑洞,在冬天时,室外温度对于室内温度的影响不大,其能够保持温度在15℃左右。因此,在进行绿色民用建筑设计时,调节气候的各类设备系统仅仅是起到辅助作用,最关键的是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照明等方面,可以利用太阳能;采暖可以利用办公设备产生的能量。在设计时,将气候条件作为资源进行利用,充分考量地方性气候的特点,能够应用于任何技术层次,将气候资源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化技术会不断的普及,也会应用于节能领域,会使得绿色民用建筑更加人性化。

2.2建筑布局设计

对于绿色民用建筑而言,布局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布局设计,就应当对当地的地理资源以及环境资源做到充分了解与利用。不仅要减少建筑所吸收的热量,同时还要将室内的居住环境进行提升。因此在绿色民用建筑的布局设计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已成长成的树木或者其他高大建筑物要充分利用,借此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第二,要以当地的纬度、温度、风向为依握,设计好建筑物的朝向。这样不但能够将室内环境进行改善,同时也能够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充分利用。第三,对当地的地理和环境要进行充分把握,根据现在地型进行合理规划,最大程度上降低能源和资本的双重消耗。第四,要优化建筑内使用功能区的布局设置,既要做到健康舒适,同时也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将相似的功能区域合理安排在同一区域,这样能够更好的方便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2.3建筑及其配套系统设计

建筑以及相当配套设施的设计,最主要目的就是对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进行基本保证,对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设计不仅是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这么简单,还有很多其他措施需要进行考虑。

2.3.1新风系统设计

室内环境的建设质量与使用者的舒适度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绿色民用建筑设计的重要标准。要想提高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那么加大新风量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新风的设计体系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的新风设计,就是让建筑物外面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但是由于冬季或夏季的气温特殊性,使得新风的温度与室内的人体舒服温度还有相当的差距,那么就要对新风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温度符合室内温度的标准。但是这种处理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耗。因此既要达到低能耗的要求,又要进行新风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全新的独立新风系统来解决。但考虑到春秋两季的温度较为适宜,所以春秋两季使用自然通风系统即可。新风系统只在冬夏两季进行使用,这样既能降低新风的负荷,同时也做到了能源的节约。

2.3.2自然能源的使用

绿色民用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节约自然能源。通常来讲,绿色民用建筑的能源消耗通常是普通建筑能源消耗的25%-50%。因此绿色民用建筑的两个最主要特点就是既节约能源又保证了室内的居住环境,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目前而言,常用的自然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潮汐能等。其中太阳能的使用最为广泛,是一种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因此也可以因地置宜的采用风能作为绿色民用建筑的主要能源。而一些沿海城市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潮汐能发电也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地区可以通过强烈的地热活动来采用地热能进行取暖和发电。

2.3.3应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我们要不断培养新的人才来对建筑材料进行开发,而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的标准即是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降到最低最低,并尽可能的代替化工材料,最大限度的尽可能的采用绿色建材。多与国外先进国家交流,积极研发新的材料。

现代节能绿色环保材料有很多,并且已经在实际建筑物中得到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具有切实的效果。如光触媒、低辐射镀膜、软膜天花以及合成石等绿色环境建筑材料。绿色民用建筑对新型建筑材料的要求很高,而随着现代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不断研发,这些环保性能的建筑材料相继投入使用中,新型材料的韧性的抗拉力,使得传统的混凝土加工提炼工作得到改善。很多钢材、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强度不断提升,并且自重也在减轻,正逐步走向热绝缘性能方面,这些是实现绿色民用建筑的新型建筑材料。所以,工作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坚持运用这些新型绿色环保材料,从而在工作中落实绿色民用建筑设计理念。

3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绿色民用建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与地方进行因地置宜的结合与实施。在实践过程中,绿色民用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设计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整个实施过程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配合。所以说,我国的绿色民用建筑的未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每一个建筑设计师都应当仔细研究,努力寻找出自然、资源和人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为我国绿色民用建筑设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时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4).

[2]丁依霏.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初探[D].清华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 分区供水, 真空排水, 二次污染,真空节水。

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就是能源, 同时也是制约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力降低能量的消耗,我国的重要的问题就是最大可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的水资源严重不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而建筑给排水设计涉及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给水、 排水、 热水、 消防和回用水等消耗能源的多个方面, 故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工程在整个建筑节能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的节能问题, 总结了以下节能途径。

1 给水系统

(1) 合理利用市政供水的可用水头 Ho。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 如果将市政供水管网直接连接用户自身的贮水池, 将导致市政给水网的可用水头 Ho 的损失。而当我们将高层用贮水池设计于地下层时, 则会将市政管给水网的余压全部转化成负压,这些不利于节能。因此, 市政给水管网水压的充分利用不容忽视, 我们应充分采取无负压给水设备来解决市政供水水压浪费的问题。 (2) 减少二次加压能耗, 进行分区供水。依据市政管网压力大小, 分层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和无负压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水。高层采用变频调速水泵根据水量大小自动调节水泵电机转速, 以调节速度的方式来调节水流量, 避免电机频繁启动, 防止电能浪费。

2 排水系统

(1)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是指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污水采用生活废水、 粪便污水采用分流制排水, 再将各种排水经过处理, 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 从而可将非饮用水再次在生活、 市政、 环境等方面使用的节水利用方式。(2) 采用环保高效的排水处理系统技术。环保高效排水处理系统是一种节能、 生态、 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工艺, 即利用太阳能、 生物能和重力能等为能耗, 设计一个微生物、 植物和动物的生物链的生物圈系统, 采用高科技的污水生态处理设备进行排水处理, 从而实现污水零排放、 运行零费用的排水处理系统。(3) 采用真空节水排水技术。为保证卫生洁具及下水道的冲洗效果, 可采用真空节水技术, 即将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气水混合物, 代替原始的单纯用水冲洗, 快速将卫生洁具及下水管道内的污水、 污物冲洗干净, 达到节约用水、 排走污浊空气的目地。此节水技术平均可节约用水50%, 更好地达到了节约

用水、 有效排污的效果。

3 绿色自然能源的利用

(1)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用于加热冷水的技术方面。其原理十分简单, 即利用有效的冷水加热设备将太阳光能吸收, 进而将冷水加热。此工作原理节能、 环保, 且集热效果和保温性能均比较高, 应广泛采用。

(2) 雨水利用。雨水作为另一种自然资源, 其利用原理也非常简单, 就是将屋顶或小区的地面雨水收集起来, 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 使得雨水达到某种水质标准, 再次利用于诸如洗车、 绿化、 冲厕等用水方面, 实现自然水的可持续利用。

4 消防水池及消防加压系统的合理设置

(1) 合理设置消防水池。消防用水不同于生活用水, 对水质要求不高, 因此, 可将消防用水同生活用水分开设置, 减少用水净化成本和水池清洁成本。(2) 采用合适的加压设备。在高层建筑群消防加压系统设置方面, 应按其中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来计算, 尽可能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 既避免建筑设计在消防加压方面遇到的诸多技术问题, 同时又可节省工程建设和设备投资费用, 避免了多座贮水池的大量消防贮水频繁换水造成的浪费。

5 各种新型的节水节能设备的采用

(1) 节能卫生器具。在卫生器具方面, 目前市面比较流行的有脚踏开关淋浴器、 真空式大便器和节水延时自闭冲洗阀等, 均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节水、 节能的效果, 应广泛使用。

(2) 节能配水管材。优质的管材也对建筑设计节能工程有着巨大的贡献, 以往采用的镀锌钢管极易生锈, 长时间闲置后再使用时需放出部分锈水, 导致水资源浪费, 同时水管接头处如果锈蚀也会漏水渗水, 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如果采用新型的铝塑复合管、 钢塑复合管、 不锈钢管、 铜管、 PVC- U 管、 PP- R 管和PE 管等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浪费问题。此外, 在阀门方面, 截止

阀比闸阀关得严, 闸阀比蝶阀关得严, 采用合理节能的阀门一样可减少漏水带来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厨房的洗涤盆、 盥洗室的面盆龙头沐浴水嘴若采用充气水嘴或瓷芯节水龙头, 均可在不减小水流直径的同时达到节水的目的。

6 提高水表在用水管理中的使用效果

(1) 增加小区进户总水表的设置。根据对各户水表输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分析的工作, 查出漏水隐患, 进行节水查漏工作。(2) 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水表计量的准确性关系到对用水漏损控制的评价和相应对策的采用问题。而目前由于选型和水表制作本身的问题, 约有 40% 的水表不符合± 4%的精度要求, 使得水表计量的准确性相对较差, 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3) 发展 IC 卡水表和远传水表。目前, 我国住宅设计多将水表设于管井内或统一设于一楼,这种设计存在供水管线的使用量大和施工难度大及成本高的问题, 而且住户查看水表也很不方便。因此, 水表的应用技术改进应朝着 IC 卡水表和远传水表系统的方向发展。4) 限制水表使用年限。由于目前我国对生活用水表只做首次强制检定, 对到期更换的规定并未采取强制措施予以落实, 所以实际生活中水表大多数是无限期使用, 而水表自身零件存在机械磨损问题, 水表的使用年限越长, 其准确度就越低, 因此为了提高水表的工作精准度, 应限制其使用年限。

7 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量

建筑供水中采用水泵、 水箱二次供水方式时, 常有二次污染事故发生, 而水的二次污染, 不仅影响给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而且受到污染的水需要排放, 这都造成水资源的流失。同时, 污染后需对供水系统进行清理, 这也需耗费大量的自来水, 这些都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为解决此问题, 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考虑叠压供水的方案, 该方案无需设置生活水箱, 可以有效的防止二

次污染。同时, 应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水池材质选用、 配管和构造设计及防止管道系统回流污染等规定; 定期清洗水池、 水箱, 严格执行水箱清洗周期, 适当增加水箱的清洗次数, 确保将二次污染降至最低。

8 结语

篇4

关键词:建筑 设计 节能 环保设计

目前来看,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设计是实现我国能源战略、节能降耗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能耗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显示,已占全社会能耗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加之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百分之十,总的建筑能耗将达到全国能耗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目前我国已有的建筑面积达四百亿平方米,其中绝大部分是高能耗的建筑物,在加上每年近二十亿平方米的新近建筑(这些建筑又有95%属于高能耗类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为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将很难想象。

一、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的必要性

眼前全球主要是靠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进行生产活动,即使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也在开发利用。由于开发技术的不成熟,使得在开发这些能源时需要花费很多成本。我国的能源问题从四大问题上可以体现出来:1、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储存量少;2、以煤为主要来源,约占总能源的75%,结构不合理;3、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经济落后地区商业能源供不应求,造成需要花费巨大成本来进行能源输送,如西电东送、北煤南运;4、开发技术落后,能源利用率低,我国的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为33%,大约低于发达国家10%。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必须实现全面的建筑节能,这样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久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全面实现科学发展观。

二、建筑工程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实现建筑节能,设计单位首当其冲。没有节能的设计,就不可能有节能的建筑,建筑节能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被提出了,但到现在还不能落实,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开发商的利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未落以实处,缺乏行政手段;各大厂矿是建筑节能的漏洞,因他们是福利性供热,以厂代劳,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经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三、建筑工程节能环保设计措施

(一)在建筑工程的规划上提高节能环保意识。由于受到建筑环境、设计要求以及商业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兼顾到节能环保。

(二)有效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的构造设计不仅满足其作为建筑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要对墙面、屋顶、天花板、窗户、门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使得建筑既能够营造出舒适环境又能够兼顾建筑的节能要求。例如采用新型节能墙来进行建筑的墙壁设计,由此降低资源消耗;在进行屋顶设计时,可以将循环水管布置在楼顶或楼板层的装修空间,使房间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三)控制建筑物表面积系数。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辐射、降低耗能,建筑表面积系数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为了实现节能目标,建筑物应该呈长方形体形,并且建筑方向应呈东西方向。

(四)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与耗能成正比关系,而且还和单位建筑所分担的热散失面积成正比关系。建筑体形系数一般控制在0.30以下。有效控制体形系数的方法有:1、减小建筑面宽,延长建筑进深;2、增加建筑物高度;3、尽量避免建筑物过多变化。

(五)环保节能材料的运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因此,安全、健康日益成为人们选择居住条件的标准。设计者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可以在以下方面融入节能环保理念。1、装饰材料。不同材料对能源的消耗不同,设计者尽量使用环保、绿色的材料进行房屋设计,例如在客厅等面积较大的房间使用多种角度的灯具,从而保证房间每个角落的明度;大量使用节能灯,根据房间内的亮度来自动调节灯的亮度。

(六)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建筑物中充分利用太阳能不仅能减少资源耗能,而且还能让居住环境变得更舒适、清洁。太阳能建筑主要分为主动式太阳能建筑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设计人员要把太阳能的充分利用设计进去。通过充分认识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探索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进行建筑工程节能环保设计方法,我们得出在建筑设计时要从设计、构造、体形系数、材料等方面充分、合理地利用建筑环境周边的自然资源,谋求人与建筑、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效益。只有在建筑工程中融合节能设计理念,才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资源耗能,为我国的建筑业、能源业做出重大贡献。

4建筑节能的个体设计

4.1 建筑的体形与建筑节能

(1)控制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

外表面积(不计地面)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所分担的热散失面积越大,能耗就越多。有研究资料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加 0.01,耗热能指标约增加2.5%,一般宜控制在 0.30 以下。建筑体形系数还与建筑物的体形是否规整及建筑物的体量大小有关。一般来说,控制或降低体形系数的方法有: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加大建筑物的长度或增加组合;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

(2)控制表面面积系数。从获取更多的日照辐射、降低耗能的观点来看,表面面积系数越小越好。从节能意义来说,长轴朝向东西的长方形体形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长轴朝向南北方向的长方形体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5.2 良好的构造设计

建筑的构造设计除了满足其作为建筑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要求之外,还进一步对墙体、楼板、屋顶、门窗等进行了设计,以此满足建筑在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兼顾建筑的节能要求。例如利用物理的光学原理将吊顶设计成折线形,可利用其反光更充分地利用太阳光;设计建筑外墙时可采用新型节能墙设计,利用环境减少耗能;屋顶中庭的采光顶,采用双屋玻璃形成“呼吸外壁”,从而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可以在楼层板的设计中,将循环水管布置在楼板处的装修空间,冬天可热水取暖,夏天可冷水降低室温。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节能设计

1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我国建筑能耗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家,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过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过高,长期以来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工业能耗过高很早就已引起国家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予以干预。而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时间较晚,这主要和我国的建筑业发展有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重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相应的工业生产中的节能也较为重视,而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面积长期不能满足需要,建筑节能问题更是退而次之。改革开放后,建筑业飞速发展,建筑面积增长迅速,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能耗,特别是使用阶段的能耗过高问题逐渐凸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业始终保持高速发展,近五年建筑业总产值以年平均11%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建城乡房屋建筑面积约1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城市住宅约5亿平方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一五”计划研究课题组认为,未来城市化率年平均将提高1. 0个一1. 2个百分点,大约是1978-1998年年平均增长速度的1倍左右。2002年底,中国城市人口达5. 02亿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9. 1%。到2005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2. 99,城市人口达5. 6亿人,预计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5%左右。

有关专家预计,我国城乡既有建筑达430多亿平方米,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数量如此之巨的建筑中,最乐观估计,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南方城市家庭空调器拥有率年增加速度达到20%,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居民冬季普遍开始采暖。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建筑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加上空调采暖系统效率低,导致了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约为同纬度气候相近国家的三倍左右),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另外,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每年因建筑耗能而导致大量CO2, SO2烟尘的直接或间接排放。据估计,我国因建筑耗能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己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

所以节约能耗势在必行,如果不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必将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重CO2减排的压力。建筑将超越工业、交通、农业成为能耗的首位,建筑节能将成为全社会节约能源的首要方面。

2 高层建筑总体规划的节能设计

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在规划时多以指标控制为依据,包括容积率、退让距离、密度、高度等,但缺乏对高层建筑群相互之间形成的生态微气候的评估以及高层建筑群总体的布局规划研究。对高层建筑的节能工作十分不利,对此需做深入的研究。

大自然在周而复始的运行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免费”能源一一阳光、水、土地、风等等。因此对于利用自然资源的研究正受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应用。在节能建筑规划设计中,外部环境所起的作用应放在重要位置考虑。由土壤、绿化、水及空气等组成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可以用来减少建筑设备的数量或功率,同时节省能源和运行费用。

2.1 充分利用场地资源

场地的选择是一种综合考虑,场地的方位、风速和风向、地表结构、植被、土壤、水体等都影响其整体状况。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场地大多处于城市中心区,因此场地的选择必须服从于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很难保证有最好的外部自然环境,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计算资源利用的程度和对现有自然系统干扰的程度,这些都是支持建筑开发所必须的,其目的在于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和建筑开始使用后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最好的环境开发应使对现有场地的干扰达到最小的程度,并与大型运输工具、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电讯管网相联系。

在可能的地方,公共的场地市政设施走廊应该沿着曾经受到干扰的地区或新修的道路或人行构筑物集中,这样既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场地清理和挖沟,又为不断的维修提供方便。

2.2 合理利用太阳能

好的总体规划应保证建筑室内外在合适的时间接受合适的太阳光照。太阳朝向、天空状况(多云或少云)以及地形是互相关联的,一个场地的纬度决定了一年的每一天中任一给定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场地空地和种植计划部分决定了太阳光的获得,极大的影响着场地的微气候。

太阳光在为我们提供光能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建筑的能耗,如南昌地区的西晒问题就是建筑节能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整体规划中,既要利用和发挥太阳能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努力地减少其消极作用。

2.3 利用植物调节微气候

植物在夏天可提供阴影和蒸发作用,在冬天可防风。以正确方式布置的植被会在盛夏的烈日下形成自然荫凉,使得建筑外墙避免被暴晒而降低制冷量,减少外部的热反射和眩光进入室内。同时,由排列整齐的植物产生的狭管效应能引导并放大夏日微风,带走大量热量。有绿色植被的墙体或者屋面,可以通过叶片的吸收和反射作用降低燥热。叶片吸收热量的40%通过叶片周围通风散失,42%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其余的通过长波辐射传给环境.

建筑南向的室外植被应种植落叶植物,夏天浓密的树阴可遮挡太阳直射,秋天落叶后便于冬季时建筑的被动式太阳能利用。室外树木还能同时使室内靠窗部分的光照强度降低,以利于微机的使用操作。树林、灌木、草皮等还会减少地面的热反射,给建筑的使用者带来一种舒适的感觉,同时起到改善建筑周围微观气候的作用。另外,屋顶花园或屋顶水池也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中普遍节能的方法。

3 总结和展望

3.1 总结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建筑节能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民族文化传统、自然气候条件,必然采取不同的节能策略和节能路线。

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总体来看,高层建筑的建设量不断增大,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标准不断提高。与之相应,建筑的能耗也迅速增长。建筑是百年大计,及早的通过节能建筑设计控制建筑的能耗,将避免我们走发达国家的老路,防微杜渐,防止危机的产生。因此,应该明确确立高层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总路线,要以立足本土的建筑节能观为指导,以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以节约高层建筑的使用能源,特别是减少空调能耗为工作重点,以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为主要手段,通过降低高层建筑的固有能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大量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等途径,采用适宜于我国特定条件的方法和技术,及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以实现用最小的能源消耗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3.2 对未来高层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

随着传统能源的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我国的用能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地区刚刚摆脱无能可用的状态,又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危机,节约能源己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而作为能耗大户的建筑业来说,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未来的建筑节能应如何发展,未来的节能建筑设计应如何进行,这是每一个建筑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我们提出几点:①认识建筑节能的迫切性②建筑节能要政府推动③建筑师的节能意识需要提高④建立良性的建筑节能市场⑤建筑节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建筑节能技术.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9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北京:中国建筑_f二业出版社,1989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

[7]房志勇等.建筑节能技术.北京:中国建材f:业出版社,1998

[8]岑幻霞.太阳能热利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9]龙惟定.试论建筑节能的新观念.暖通空调.1999 (1)

[10]涂逢祥、王美郡.中国的气候与建筑节能.暖通空调.1996 (9)

[11]吕丹.高层建筑的生物气候学一杨经文设计理论研究.新建筑.1999(4)

篇6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318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我们掌握抗震设计概念,将有助于明确抗震设计思想,灵活、恰当地运用抗震设计原则,使我们不致陷于盲目的计算工作,从而做到比较合理地进行抗震设计。

1地震中被毁房屋特征

对地震中被毁掉的房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破坏比较严重的建筑以下几种情况:

1)沿竖向不规则建筑.破坏情况严重。不规则建筑物。尤其是沿竖向不规则的房屋建筑,破坏较严重。典型的有两类:一是结构底层为空旷结构。下部为薄弱层;结构底层为空旷结构的房屋大多底层为大开问框架结构,方便使用。房屋震害主要表现为底层倒塌、倾斜,原因是底层形成薄弱层,刚度和强度均不足。二是突出屋面的小塔楼结构。突出屋面小塔楼由于沿竖向质量和刚度的突变,易产生鞭梢效应。在地震中绝大部分受到损坏。

2)钢筋混凝土结构未能实现“强柱弱梁”机制。震害总体情况表明,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大部分基本完好或轻微破坏,未发现严重破坏。但有少数框架结构严重破坏或倒塌。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大部分为柱上下端破坏,或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或压酥。破坏形式为柱端屈服破坏,属“强梁弱柱”形式。

3)框架结构中楼梯间震害较普遍。地震中,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破坏严重。在有些倒塌破坏的房屋中。楼梯间本应成为重要的逃生通道,但却是倒塌破坏最严重的区域。

4)框架结构填充墙破坏。填充墙破坏是框架结构最为常见的震害,汶川地震中也尤为突出。

5)装配式楼盖破坏较严重。关于预制板结构破坏,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已有较多震害。地震区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中,普遍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由于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成装配整体式楼盖,地震中当墙体破坏或外闪,导致楼板塌落,因而达不到装配整体式楼盖的作用。

2抗震设计

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我们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抗震设计。根据地震中被毁房屋特点,建筑结构抗震着莺从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加强。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方面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2.1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没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房屋平面布置要规则——结构力求对称。房屋外形不规则、不对称、凹凸变化尺度大,形心质心偏心大,同一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平面长度过长等,均不利于抗震。

2)强度和刚度匀称。多层建筑应该使其各层之间强度和刚度匀称,如存在薄弱搂层.则该处就会成为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集中部位,从而使建筑物首先从该部位发生严重破坏,甚至整个建筑的破坏。

3)结构超静定次数多。静定结构的杆件受力系统和传力路线单一,一根杆件的破坏,就使整个结构体系因此而失效。超静定结构在超过其荷载能力时,先使多余杆件发生塑性变形.消耗吸收一部分能量,而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地震破坏。超静定结构次数多,则消耗地震能量也就愈多,建筑抗震能量越强。

4)提倡采用“强柱弱梁”框架。为避免框架倒塌,提倡采用“强柱弱梁”框架结构而避免“强梁弱柱”。

5)选择耗能构件。力求水平构件吸收较多的地震力,先于竖向构件破坏,从而满足建筑物震后坏而不倒的要求。

6)强构件的相互连接。多个构件有可靠的连接才能保证各个构件的强度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传递地震力,使各个构件都能充分地吸收地震力。提高整个构件的延性。构件连接不破坏,整个结构才能保证其整体性,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

7)避免出现薄弱楼层。多层结构中如出现薄弱楼层,地震时该楼层就会出现较大的塑性变形集中,而楼层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结构,相对基础而言底层成为整个结构的薄弱楼层。在确定结构方案时,要避免出现薄弱层,如有薄弱层时应该在结构上给以加强。

8)形体突变部位加强。当建筑形体有突变部位时,应采取加强措旅。

9)填充墙的利用。砖砌围护墙和隔墙。嵌砌于框架之间,地震力作用时町减轻主体结构的破坏。

10)应用轻质材料。材料质量越小,地震力作用越小,所以在房屋的墙体、楼板框架隔墙、维护墙及房屋构件中应尽力选择轻质材料以减轻地震力的作用,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11)设置多层防线。由于地震力作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将在短时间内对建筑物进行多次冲击。

12)改进加强楼梯闻的设计,进一步提高楼梯间构件的安伞度。如前所述.楼梯间本应是重要的逃生通道,但此次震害中,楼梯问倒塌破坏情况较多,需要引起我们进一步的莺况。

13)进一步推广隔震技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国内外多次地震以及本次地震都证明,隔震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而且所增加费用有限。

2.2抗震计算与构造措施

2.2.1抗震计算

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按下列原则考虑:

1)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2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质链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人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人扭转影响。

4)8度、9度时的人跨度结构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嚷向地震作用。

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结构抗震计算的基本方法,而时程分析法作为补充计算方法,仅对特别不规则、特别重要的和较高的高层建筑才要求采用。

抗震计算方法的采用应符合:

1)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沼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2)除第l条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捌分解反应谱法。

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烈度、场地内限定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2.22构造措施

混凝土结构,一般是通过钢筋砼构件截面高宽比限值,最小配筋率要求,承重柱轴压比来控制。砖混结构.常见构造措施有限定房屋总高度和层数层高;在纵、横墙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网梁;房屋的高宽比、横墙阅距局部尺寸进行限值控制;设置防震缝等。修订后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增加了强制性条文.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问,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粱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ram设2

3结语

众所周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个完整、系统的过程,从场址的选择到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贯穿,整个过程。而且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是衡量建筑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指标。强调抗震概念设计,是为了给抗震计算创造有利条件,并非不重视数值设计,要灵活、准确的按照建筑结构抗震基本要求进行设计施工,以做出经济、合理地且能实现功能目标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节约成本,达到抗震要求,追求双赢。

参考文献:

[1]李秀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浅析. 价值工程. 2010.

[2]翠坤,杨沈设川地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J].震灾防御技术,2008.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解决了温饱的生存问题,人们更有能力去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就建筑来说,从最初的遮风挡雨到普遍的电梯房,再到如今的海景房、空中花园等等,可以说跨越了多个层次。然而,随着建筑楼层的增高,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不仅仅影响到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的外观,更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

一、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相应的构造措施

一个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者,不能够不考虑建筑工程在投入施工后的种种问题,因为这些切实的施工问题,将会直接的影响到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比如说钢筋的锚固长度、构件的延性性能、温度应力的影响以及平面与立面的布置等等,只有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够增长建筑的使用时间,从而保障人们的利益。

(二)正确的分析计算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计算机是非常方便的、重要的辅助工具,但是如今的计算机软件种类很多,而且每一种软件所计算出来的结构都会有所不同,所以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者还必须严谨的对这些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判断出哪个更加贴近实际的工程,进而才能够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准确性。

(三)恰当的计算简图

上述所说的计算,应该是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发生的,只有恰当的、与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相适应的计算简图,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计算活动的进展,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杜绝计算失误、失真的现象出现。不仅如此,计算简图还应该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给予保证,而实际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刚结或者是铰结点,但是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该在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

(四)合理的选择方案

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不是成功取决于最初的结构方案,如果结构方案是合理的、科学的以及经济的,那么也就是从根本上保障了整个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因为结构方案的的形式以及体系都具有可行性,而后续的工作也就具有了展开的意义。正是因为这样,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者必须进行严谨的方案选择,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多花些时间以及精力进行方案的筛选工作。

(五)合适的基础方案

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的基础设计,应该考虑到整个工程的地质、环境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等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直接的关系到结构的质量。正是因为这样,必须严格的根据这些客观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否则就会造成基础方案难以实行的现象发生。不仅如此,在展开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地基的内在潜力,必要的时侯还应该进行地基的变形验算。

二、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模式演变

(一)底部空间的变化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早期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高要求了,当然,如今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也是由传统的模式所演变而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的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说过去的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往往是这样排列的:首先是面向街道,进而就是大厅的电梯,随后就是通过电梯通往各楼层。而如今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却能够更好的满足于人们的生活要求,比如说负一楼、负二楼的停车场,人们还可以通过停车场的电梯直接到达要去的楼层,而过去大厅的位置则可以展开一些商业活动,给与人们活动空间的同时,还方面了人们的购买行为。总而言之,当今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设计,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进行整体的城市空间设计,不仅如此,其交通的组织以及公共活动领域的创造也是日趋的立体化、开放化,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求。

(二)核的分散与分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何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建筑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

(三)内核的形成

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在结构方面,随着筒体结构概念的出现、建筑高度的增加,也希望能有一个刚度更强的筒来承受剪力和扭矩,而这些恰好与建筑师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形体中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篇8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接地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智能建筑接地和接线要求的规定: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接地干线、主接地母线、接地引入线和接地体六部分, 在进行系统的接地时, 可按上述六个要素分层次地进行。

1、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及要求

1.1 接地线

接地线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备与接地母线之间的连线。所有接地线应为铜质导线, 其截面应不小于4 平方毫米。当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电缆布线时, 信息口插座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作为接地线连至每层的配线柜。若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钢套管或金属线糟敷设时, 套管或金属线糟应在两端做好良好的接地。

1.2 接地母线

接地母线是水平布线于系统接地线的公用中心连接点。每一层的楼层配线柜均应与本楼层接地母线相焊接, 并且与接地母线同一配线间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及接地干线均应与该接地母线相焊接。接地母线均应为铜母线, 其最小尺寸应为6 毫米厚×50 毫米宽, 长度视工程实际需要来确定。

1.3 接地干线

接地干线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 连接所有接地母线的接地导线。在进行接地干线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建筑物的大小以及综合布线的路由与空间配置, 并与综合布线电缆干线的敷设相协调。接地干线应安装在不受物理和机械损伤的保护处, 建筑物内的水管及金属电缆屏蔽层不能作为接地干线使用。接地干线应为绝缘铜芯导线,最小截面应不小于16 平方毫米。当在接地干线上, 其接地电位差大于1Vrm@S(有效值)时, 楼层配线间应单独用接地干线接至主接地母线。

1.4 主接地母线

一般情况下, 每栋建筑物有一个主接地母线。主接地母线作为综合布线接地系统中接地干线及设备接地线的转接点, 其理想位置宜设于外线引入间或建筑配线间。主接地母线应布置在直线路径上, 同时考虑从保护器到主接地母线的焊接导线不宣过长。接地引入线、接地干线、直流配电屏接地线、外线引入间的所有接地线, 以及与主接地母线同一配线间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均应与主接地母线良好焊接。当外线引入电缆配有屏蔽或穿金属保护管时, 此屏蔽和金属管也应焊接至主接地母线。主接地母线应采用铜母线, 其最小截面尺寸为6毫米厚X100毫米宽, 长度可视工程实际需要而定。和接地母线相同, 主接地母线也应尽量采用电镀锡以减小接触电阻。如不是电镀, 则主接地母线在固定到导线前必须进行清理。

1.5 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指主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 宜采用40毫米×4毫米或50毫米×5毫米的镀锌扁钢。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在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措施, 且不宜与暖气管道同沟布放。

1.6 接地体接地体分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

1.6.1 接地装置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金属导体)

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当不能利用其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成环形的人工接地装置。电气、电子设备等接地装置宜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接地体,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此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若与防雷接地装置分开,两接地装置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3m;电子设备不应小于20m。

1.6.2 自然接地装置

利用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钢筋作防雷接地装置。把周边地梁上部的两条钢筋(如只有承台而没有地梁的,必须用两条≥Φ16的镀锌圆钢)通长焊接作水平接地体;利用每根桩内两条钢筋(如没有桩筋的,必须在承台底或地梁底补装人工垂直接地体)与承台钢筋焊接作垂直接地体(用作垂直接地体的承台数不少于总承台数的25%)。

1.6.3 人工接地装置

(1)垂直接地体用∠50*50*5* 2500mm的镀锌角钢,每一接地极的间距一般为5m,不小于3m。

(2)水平接地体用-50*5镀锌扁钢或≥Φ16的镀锌圆钢。

(3)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并按≤18m的间隔与建筑物的地梁筋连接。埋设深度应大于0.5m,一般取0.8m。

(4)引下线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5)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周边均匀或对称布置,并应以最短最直路径接地,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第二类不应大于18m;第三类不应大于25m。

2、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综合市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所有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并应注意保证导线间相对位置不变。屏蔽层的配线设备(FD或BD)端应接地,用户(终端设备)端视具体情况直接地,两端的接地:应尽量连接至同一接地体。当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应不大于1Vr.m.S (有效值)。

2.2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内部容易受到雷击,电源碰地,电源感应电势或地电势上浮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必须采用保护器。

2.3当线路处于以下任何一种危险环境中时,应对其进行过压过流保护:

2.3.1雷击引起的危险影响。

2.3.2工作电压超过250V的电源线路碰地;

2.3.3地电势上升到250V以上而引起的电源故障;

2.3.4交流50HZ感应电压超过250V。

2.4综合布线系统的过压保护宜选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因为气体放电管保护器的陶瓷外壳内密封有两个电极,其间有放电间隙,并充有惰性气体。当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超过250V交流电压或700V雷电浪涌电压时,气体放电管开始出现电弧,为导体和地电极之间提供了一条导电通路。

2.5综合布线系统的过流保护宜选用能够自复的保护器。由于电缆上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电压,如果连接设备为其提供了对地的低阻通路,则不足以使过压保护器动作,而其产生的电流却可能损坏设备或引起着火。例:20V电力线可能不足以使过压保护器放电,但有可能产生大电流进入设备内部造成破坏,因此在采用过压保护的同时必须采用过流保护。要求采用能自复的过流保护器,主要是为了方便维护。

3、系统接地

综合布线电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接地是提高应用系统可靠性、抑制噪声、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在进行布线设计施工前,都必须对所有设备,特别是应用系统设备的接地要求进行认真研究,弄清接地要求以及各类地线之间的关系。如果接地系统处理不当,将会影响系统设备的稳定性,引起故障,甚至会烧毁系统设备,危害操作人员生命安全。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和设备的接地,按不同作用分为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及屏蔽接地等。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采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系统是以接地电流易于流动为目标,同时也可以降低电位变化引起的干扰,故接地电阻越小越好。因此,共用接地系统电阻值的确定应以其中最小值为准。

当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交流、直流和安全保护接地应采用同一组接地装置。为了防止雷击电压对综合布线及连接设备产生反击,要求防雷装置与其他接地体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但这个要求,在工程设计中很难实现。如多层建筑防雷接地一般采用建筑主筋和基础底板主筋作接地线和接地体,无法满足与其他接地体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可能产生反击,此时,只能将建筑物内各种金属体以及进出线管进行严格接地,而且所有接地装置必须共用,并进行多处连接,使防雷装置和邻近的金属物体电位尽可能相同,以防止雷电反击现象,保证综合布线和系统设备的安全。

4、结语

总之,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人们必将对其接地系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提高综合布线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吾辈需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薛颂石.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设计选择;要点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s, the growing tension, high-rise building more and more as the choice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kind of form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changes more and more, building type and function more and more complex,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also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engineering design work of the 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So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a high-rise building,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ut forward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in the main points, for everyone to discuss and study.

Keywords: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Design choice; point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层建筑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紧张,市区地价日益高涨,促使近代高层建筑的出现,电梯的发明更使高层建筑越建越高。宏伟的高层建筑是经济实力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宣传效应,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是否合理、经济的关键就是高层建筑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选择是否合理,抗侧力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等。对结构选型来说,没有普遍使用的选择标准,往往是随着建筑的环境、功能要求有所变化,每一选择都有其优劣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认真地对比和考虑。例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构件类型少,设计和施工都较简单,但其抗侧刚度小,当建筑较高时,梁柱截面大,影响室内使用空间;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好,抗侧刚度大,侧移小,但其平面布置不灵活,一般适用住宅及旅馆;而框架-剪力墙结构则综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并可以设计成双重抗侧力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要注意的就是剪力墙的布置要均匀,刚心与质心重合或相近,且剪力墙数量不宜过多,满足规范的侧移限值即好。框架-核心筒的受力性能与框架-剪力墙相同,由于外框架间距大,使得建筑空间大而灵活,采光好,是高层公共建筑和办公用房的理想选择,在高度较高时,还可以加伸臂减小侧移。筒中筒结构由于柱距小近年已较少应用。

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2.1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2.2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2.3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2.4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3.1以承载力、刚度、延性为主导目标,实施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的结构形式。即应具有一定大的刚度和承载力来抵御风荷载和小震,随着第一道防线破坏,结构变柔后仍有足够大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和延性耗能能力来抵御未来可能遭遇的罕遇大震。

3.2 在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时,应该运用最简单、最直接、概念最清楚的计算方法,将结构的受力与传力途径设计成简单、直接、明确。尽可能避免出现以抗扭为主导的关键性传力构件。

3.3 尽可能使结构平面布置的正交抗侧力刚度中心(简称刚心)和建筑物表面力(风力)作用中心或质量重心(质心)靠近或重合,以避免或减小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扭转效应。

3.4建筑物竖向布置的抗侧力刚度构件也最好设计成均匀、连续,避免出现软弱层和上下层间的剪切刚度、弯曲刚度和轴压刚度的突变。

3.5 应重视上部结构与其支承结构整体共同作用的机理,即传力与受力结构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例如,在高层建筑的箱基和筏基的底板设计中,计算软件无法进行上部结构-地下室-地基基础的相互作用分析,计算出来的底板内力远远大于底板实际受到的内力。

四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方法要求

4.1屋面活荷载取值

框架荷载取0.3kN/m2已经沿用多年,不打算修改。但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板和檩条,其活荷载要提高到0.5kN/m2。《钢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不上人屋面的活荷载为0.5kN/m2,但构件的荷载面积大于60m2的可乘折减系数0.6。门式刚架一般符合此条件,所以可用0.3kN/m2,与钢结构设计规范保持一致。国外这类,要考虑0.15-0.5N/m2的附加荷载,而我们无此规定,遇到超载情况,就要出安全问题。现在有的框架梁太细,檩条太小,明显有克扣荷载情况,今后应特别注意,决不允许在有限的活荷载中“挖潜”。

4.2屋脊垂度要控制

框架斜梁的竖向挠度限值一般情况规定为1/180,除验算坡面斜梁挠度外,是否要验算跨中下垂度?过去不明确,它可能讲课时说过不包括屋脊点垂度。现在了解到,美国是计算的。他们作框架分析,一般是将构件分段,用等截面程序计算,每段都要计算水平和竖向位移,不能大于允许值,等于要验算跨中垂度。跨中垂度反映屋面竖向刚度,刚度太小竖向变形就大。要的度本来就小,脊点下垂后引起屋面漏水,是漏水的原因之一。有的工程由于屋面竖向刚度过小,第一榀刚架与山墙间的屋面出现斜坡,使屋面变形。现在打算做个规定,刚架侧移后,当山尖下垂对坡度影响较大时(例如使坡度小于1/20),要验算山尖垂度,以便对屋面刚度进行控制。

4.3钢柱换砼柱

少数单位设计的门式刚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轻钢斜梁组成,斜梁用竖放式端板与砼柱中的预埋螺栓相连,形成刚接,目的是想节省钢材和降低造价。在厂房中,的确是有用砼柱和钢桁架组成的框架,但此时梁柱只能铰接,不能刚接。多高层建筑中,钢梁与墙的连接也是如此。因为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虽然构件可以通过配筋承受弯矩和剪力,但在连接部位,它的抗拉、抗冲切的性能很并,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松动和破坏。还有的单位,在门式刚架设计好之后,又根据业主要求将钢柱换成砼柱,而梁截面不变。应当指出,砼柱加钢梁作成排架是可以的,但将刚架的钢柱换成砼柱,而钢梁不变,是不行的。由于连接不同,构件内力也不同,要的工程斜梁很细,可能与此有关。建筑结构是一门科学,如果不按科学办事,是要吃苦头的。今后国家要执行建筑法,实行强制性条款,违反其中一项,出了工程事故,是要受罚的。

五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要点

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思想也得到延伸,所以结构工程师必须对结构地震破坏机理有深刻的认识,对地震试验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理解,这样才能从概念上作出判断,并采取措施。我国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结构构件必须有足够大的承载能力,足够的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以达到抗震设防目标。在同一地震作用下,刚度小的结构变形大,刚度大的结构变形小,所以,对同种材料而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比设置了剪力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害严重。另外,建筑的体型和结构总体布置也是在抗震设计值得特别重视的,平面形状上宜简单、对称、避免过多的外伸、内凹、避免细腰形和角部重叠平面;电梯、楼梯的布置尽量避免布置在端角和凹凸处;避免错层布置等。建筑立面也应是规则、均匀、从上到下外形变化不大,没有过多的外挑内收,避免突变。还有一点就是建筑的非结构构件与建筑主体结构必须存在可靠连接,使其在地震时不脱落,以免发生倒塌伤人。

六 结论

随着高层建筑进一步的发展,满足高层建筑的形式,材料,力学分析模型都将日趋复杂多元,为了满足市场的要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师必须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根据工程实地情况选择合理的结构方式,注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和要点,为后期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峻.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J].中化建设,2008,(12).

[2]范小平.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相关的几个问题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08,(6). 全科论文中心省略

篇10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全区38家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合同额达179.8亿元,完成施工总产值达42.8亿元,其中外省施工产值达9.9亿元,创税利2.0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34.7亿,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8万㎡,完成投资17亿元。

二、建筑业基础夯实工作进一步推进。**区建设大厦和建筑业后方基地两大项目是服务全区建筑房地产企业,提升全区建设行业整体水平的两大基础性工作的重要举措,今年两个项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建设大厦于去年底土地挂牌到位,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同时,我局已制定出了相关企业准入条件。后方基地一期100亩用地已经省政府批准。

三、建筑市场监管不断完善。1月至今共完成招投标监督管理备案项目59项,建筑面积36.07万平方米,工程造价5.98亿元;其中完成公开招标项目33项,中标造价3.74亿元,平均下浮率为8.2%,节约投资0.25亿元,邀请招标项目4项,中标造价0.56亿元,平均下浮率为6.45%,节约投资0.05亿元,直接发包项目22项,中标造价1.67亿元。招投标覆盖面扩大到施工、设计、监理及项目代建招投标,所有招标工程均按规定进入温州市交易中心进行统一交易,工程项目应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率均达到百分之百。

继续采取了施工现场工人工资卡制度,工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和建筑业企业实行职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因为建筑工地流动性强、建筑项目层层分包等特点,再加上工程款拖欠时有发生,工人工资投诉、上访经常发生,今年以来共处理农民工工资投诉30余起,金额达225.8万元。

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更趋严格。严格日常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对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监督检查,加强对工程实物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上堵住建筑工程质量隐患。同时,加大工程质量的巡查、抽查力度,着重查处工程重点部位及质量控制点。1-6月份共巡查工程项目21个,总建筑面积45万㎡,发出整改通知书4份,其中停工通知单2份。2009年5月份组织了一次在建工程质量大检查,重点检查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建筑节能综合检查,共检查项目18项,建筑面积32.97万㎡,涉及施工企业12家,监理企业7家,检查组共发出整改通知书3份,停工通知书3份。上半年,还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劳务用工专项检查。

今年我局实行建筑工地安全网格化管理,即在原来分片区管理的基础上,全局每位机关人员负责各自片区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各网格管理人员和职责,定期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开展“安全生产年”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我局成立了以麻贤生局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并且印发了**区建设系统开展“安全生产年”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实施建筑工程施工隐患登记和销号制度》,要求施工企业每个月底把在建工程的隐患登记和销号情况上报。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除日常巡查以外,上半年组织了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了114个在建工程。发出整改通知书109份,共查出安全隐患1121条,其中停工整改通知书4份,约谈5个项目部,行政处罚一个项目部负责人。6月份,举办了一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对区属施工企业分管安全副经理、安全科全体人员,我区安全网络员,本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以及项目总监或现场专监,总计200余人进行了培训。

五、墙体改革工作稳步前进。积极做好实施和巩固《**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贯彻执行的工作,上半年,对本辖区内开工46个建筑工程预收墙改专项基金456万余元,计建筑面积约45.6万平方米,验收工程46项、计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墙改专项基金退返24项,计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金额为约286万元。

六、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2项行政许可事项和13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入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局窗口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办理。上半年,共完成初步设计批复14件,施工许可证50个,建设项目备案共718件,其中竣工验收141件、施工图审查合格备案36件、项目安全措施备案45件、建筑机械产权备案287件、建筑机械安装告知76件、建筑机械使用登记103件,建筑机械拆卸告知3件,外地施工单位承接业务登记3件,外地检测单位承接业务登记12件,外地监理单位承接业务登记10件,外地勘察单位承接业务登记2件。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根据去年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按规定及时公开各类政府信息。加强行政执法检查,今年共查处8个案件,罚款11万元。

七、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上半年,我局依照区委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要求,逐项予以落实。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委七届六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区委规定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各支部都制订了党建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保证全年集中学习的时间和质量。二是进一步做好各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严格组织生活,强化党内管理。三是认真执行党的组织生活的各项规定,坚持“”制度。四是根据区委安排,我局机关支部与泽雅镇山后村支部开展“三联三促”活动,帮助山后村的经济建设和慰问村老党员以及贫困户,共送去3000元慰问金和20000元村间道路建设资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