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O3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要了解材料力学实验,我们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研究工程材料力学的性能和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理论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设计各种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实验研究方法。一般来说,要合理地使用材料,就必须要先了解材料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就必须要通过试验才能测得相应科学数据。实验教学是是学生深入了解知识、验证理论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材料力学实验教学部分更是在整个材料力学教学中具有不能忽视的地位,并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日益凸现它的重要性。
二、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虽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
(一)就目前试验教学现状而言,教学方法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等外在因素影响,多数试验教学还处于填鸭式教学。举个例子来说,做金属拉压实验时,通常的教学方式是多名学生围着一台实验设备观看实验教师进行操作,同时实验教师讲解试验内容,这种“走马观花”地试验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材料力学目前的实验大多停留在简单的验证性试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试验设备不足也是出现此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此种现象,学生失去了宝贵的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在材料力学试验中,学生做实验的材料较为单一。实验教学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工程中各种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但目前学生所进行的实验,与工程应用中所需的实验相差太远,那些高温、高压等试验由于设备和实验条件却不能涉及,因此实验教学与试验初衷相悖。
(三)上面提到实验条件问题,但就现有的实验条件而言,未能有效利用并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应该有的作用。学生若能多做实验,多动手实验设计,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并在毕业设计里体现出来,这样才有利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在进行试验教学时,对实验教学的考核不够完善。一般来说,教师考核学生常常采取实验报告的形式,却忽视了实验的操作内容,达不到对学生全程监控的要求。
(四)实验教学与科研结合地不够密切。目前的实验设备主要为教学所用,实验室虽然也向所有教师和学生开放,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问题以及与科研和产业结合的程度较低是一个重要问题,产学研要有效结合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五)实验项目需要更新和改革。例如梁的纯弯曲正应力电测法试验,目前仅限于验证性实验,其电路及应变片都是接好的,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实际上,粘贴应变片、焊接应变片引线、设计电桥桥路等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三、有效改进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针对上面所提出的存在于材料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作者提出以下一些改进策略和建议:
(一)由于教学方式和内容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其一,学校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试验,因此我们可以从实验的设计入手。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多涉及一些演示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等,从各个方面挖掘学生潜力;其二,作为实验课堂教学,需要妥善保存教学资源,以便学生日后自行学习和研究,如制作实验录像和多媒体课件等等。
(二)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就必须要改革原来课程教学的体制,实行实验室开放使用制度。目前对高校来说,缺乏的就是实验经费和实验所需要的条件。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实验教学无法上升到研究的层面,无法达到科研进而行程产业的程度。基于此,学校应引进新的实验设备,并且施行实验室开放政策,鼓励教师和学生多进实验室,多开展科学研究。这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更有利于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三)实验考核方式的更新和改革。根据教师考核学生常常采取实验报告的形式,却忽视了实验的操作内容,达不到对学生全程监控的要求这类现象,作者建议要对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严格考核。首先学生做实验,最重要就是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负责。对此,作者认为可以规定只有通过实验人员签字认可的方可离开实验室,否则重做实验。此种方法在于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和认真的态度。除实验操作性题目外,还可以设置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进行实验考核。
(四)强化实验的基本要素。实验的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手段、实验对象。实验的主体是实验者,是重要的能动因素。对于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来说,实验者就是学生,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核心作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做实验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此外,为了更好的控制实验教学,需要限制实验人数并对实验课程进行有效设计,鼓励学生可以自拟题目、设计实验,锻炼学生用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洪军.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P142-143.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习基本要素
引言
教学实习是实习生成为正式教师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能够切实提高实习生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的必要经历。教学实习最大的特点是让实习生直接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各种问题,探索总结出相应的方式方法。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学习所需要掌握的教材、学生、教学活动等三大要素,进行具体的论述。
1.初中物理教学实习应掌握的基本要素分析
1.1教材要素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础和依据,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教材,教学活动也就无法顺利进行。对于实习生而言,没有完全熟悉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同样会严重阻碍自己的实习工作。因此,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是实习生应当首要掌握的基本要素。
1.1.1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不仅仅指熟悉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还指熟悉掌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体系[1]。首先,实习生由于长期未能接触初中物理教材,难免会有知识和记忆遗漏之处,需要重新回顾学习;同时,新教材的改革造成了实习生对于教材的陌生感,这也需要实习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再学习才能基本摸透新教材的内容。其次,初中物理教材有其内在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之后,还需要积极思考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将整本教材以一定规律进行归纳联系的方式,建立起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网络图,打破章节与章节之间的界限。教师只有自身达到了对教材融会贯通的地步,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实习生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苏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那么他可能会感觉苏教版教材内容更难,实际上在他深入接触之后就能发现苏教版更加偏向于实验教学,更加注重物理实验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实习生对于苏教版的教材就能很快上手。
1.1.2熟悉、吃透物理实验
物理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实验,只有将物理理论与实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物理理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物理教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物理学原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还能有效培养起学生认真思索、严谨操作的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实习生不仅要完全吃透教材,还要完全吃透物理实验。正确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熟悉实验的具体流程规范,提高自身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以《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这一课为例,实习生在自己进行操作演练时应严格依据有关规范进行,一些测量注意事项要特别留心,比如要用小镊子夹砝码而不能直接用手拿、测量之前要先校对等。实习生只有切实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水平,才能起好带头作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1.2学生要素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对象,也是教学任务与学科知识直接产生作用的核心承担者。这就要求实习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由于实习生与学生在最开始互有陌生感,个别学生还会对实习生存在消极情绪,这就要求实习生需要迅速地摆正自己的姿态,及时把自己投入到学生当中,争取尽快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具体来说,实习生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性格特征、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等。在基本了解每一个学生之后,实习生应因人而异地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例如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实习生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其积极发言,并带动全班对其发言进行肯定性评价;对于比较顽皮的学生,实习生根据“张弛有度”的原则来进行教学,一方面,及时制止该学生过分的打闹行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该学生的自身优势,将其运用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该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
1.3教学方法要素
教学方法是教师建立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熟知程度上以创造性的方式产生的教学技巧。好的教学方法,兼顾教学要求和学生自身的知识需求,对于学生、教师而言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令人回味无穷。实习生由于授课经验不足,直接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匮乏,这就要求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首先要把握好每一次课堂教学的机会,及时备好课,在实际教学时依照课程规划和设计有序进行,课程结束之后再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为下一次授课打下扎实基础;其次实习生要善于获取间接经验,通过听课、参加公开课等形式,吸取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为我所用。例如,在《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回顾学习中,某一优秀教师通过小组竞赛、快问快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众多物质的形态变化,快问快答中同学中忙里出错的窘况又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这就给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
2.结语
实习是教学的练兵阶段,同时也是提高实习生教学水平的宝贵实验室。实习生只有不断地熟悉教材、吃透实验操作,不断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实践中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曾庆美.充分发掘课程资源,放飞物理课堂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13,2(03):29-30.
篇3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1.教学条件
一般来说,教学条件多指直接能看到的、能使用的教学设施。如画室、录音室、摄影棚、影视非线性编辑室、网络产品实验室、媒体实验室以及其他数字媒体器材设备等,它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资源。从学科特点来看,它是一门基于对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和视觉设计手段综合运用的实践性学科,该特征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点所在。
2.师资团队
师资队伍是构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科带?^人的综合素质、科学合理的梯队结构、双师型目标的教师发展等诸多方面。由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对于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他们是此专业能够保持良好、持续、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原则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国目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实际,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必须客观比较其发展的优点和缺点,由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新兴专业,加上其资源的有限性,因此在专业方向开发上,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选择地重点建设主干方向和特色方向。
2.适度超前原则
由于教育具有周期长、见效慢、影响久远的特点,再加上数字媒体技术的更新速度快、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复杂等因素,在建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时,无论是教学设备的建设还是教师团队的建设,都必须着眼于未来,正确处理好其与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其发展具有适度的超前性。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策略
1.概念创新是培养竞争力的核心
专业设置创新是专业准确定位和概念创新的首要问题。
概念创新的第一要素是课程整合创新,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已陆续形成四种不同的基本课程模式:学科中心课程、问题中心课程、能力中心课程和活动中心课程。
概念创新的第二要素是创新教学理念与手段,开发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可以尝试导师制,由导师组负责某一班级或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使同学能更全面迅速地了解和把握自己专业的整体框架,明确个人发展规划,更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开展分层次教学,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2.结构平衡增强专业竞争力
篇4
关键词:物理 自编 题目
物理教学离不开习题训练,习题训练的质效高低,常决定于习题的质量,对学生是否有针对性,并不取决于习题的量。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训练学生的题目最好是老师亲自编写。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不原意编写题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自编的题目缺乏质量,因为很多老师并不知道组成一个题目的基本要素。那么,初中物理题目的常见要素是什么呢?
一、构成物理题目的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无论物理题目怎么变化,但构成题目的基本要素是固定的,它主要由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题景组成。比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火箭发射天宫一号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将会怎样?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这是利用水的什么特点来吸收热量的?火箭发射时,我们会看到庞大的白色气团,它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题目中的火箭发射是题景,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物态变化,考查的能力是概念再现与识别,火箭与天宫一号是让学生感到祖国科技的发达,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所谓新颖的题目,主要是组成题目的几个要素遍的独特新颖,甚至是前所未有。一般说来,知识点受新课程标准或大纲的限制,创新的空间有限。那么,题目的创新主要从题景、考查方法或情感点上入手。
二、编写新颖题目的方法
1.从学习过程、方法入手。当前,新课程提倡多种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调查、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等,已经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为我们老师编写新颖题目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从学习方法入手,再寻找适合的知识点和相应的题景,即可创作出新的物理题目。比如,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方式,是实践性课题,一般要经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得到结论,甚至还有评价结论的环境。比较容易想到的思路就是针对这些环节进行编题,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再确定好考查的关键过程方法要点后,就要围绕这个要点,摘取相应的知识点和设计合适的题景。在选取知识点时,要考虑取电学的实验,力学的实验还是热学的实验?哪种实验能更好的将过程方法融合?所取的知识点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能太难,否则会使多数学生失分,违背了编写题目的初衷。设计的情景,要考虑初中学生认知上的特点,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思考的兴趣。例如,自行车是我们一种常用的代步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要用到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请你举三个与物理有关的知识或原理。再如: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是怎样的电路?
初中物理的很多实验是由老师选好器材给学生做的,虽然教材在初三阶段提出了让学生自主选器材的要求,但大多数教师嫌麻烦,并没用很好的落实,很少有学生受到选器材的训练。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编写题目的时候,很编写一些“器材选择”性的题目,具体的方法是:给过量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选择实验器材来设计实验。这样的题目适合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验,最好是在“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比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完成该实验的主要器材是哪些?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要选择实验器材是什么等。
2.从题景变化上入手。题目的情景千差万别,来源也十分广泛,新理论,新技术,热点新闻,时事政治,都可以作为题景。当你看电视、听新闻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某些物理知识,是否可以将它们融合起来。比如,我国又进行珠峰科学考察了,要为珠峰重新测量高度,这里就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大气压与沸点、激光测距、紫外线的防护;又如,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中,为了便于挖掘机疏浚河道,从上海紧急调运了400块路基箱,路基箱外观上是一个个表面刻有花纹的大型钢板组成的箱体,它们被铁链拴在一起铺在松软的淤泥上,这样大型挖掘机就可以沿着路基箱顺利地开到指定地点上而不至于被陷在淤泥里。请用物理语言说明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稍加改动就可以编写出新颖的题目;当你遇到一个新的器具时,可以看看它的说明书,了解一下工作原理、使用注意点,说不定据此能编出一道新的物理题目来。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身边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新题景,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做个有心人。
三、自编题目的意义
自编题目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学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的到资料上“抓题”。如果在物理教学中,老师盲目的到资料上抓题,就可能走上应试教学的老路――题海战术。针对学生自编习题可以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学生和教师都很轻松,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效。
总之,新课改以来,初中物理试题的题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赋予时代感的题目,但命题的总趋向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能力的考察,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因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自编物理新题目的时候,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多编写一些注重实验、注重物理知识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习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彩红. 浅谈新课标下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J]. 物理研究(教学研究版), 2009,(01)
[2] 吴丽莎. 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J]. 新课程(教师版), 2008,(12)
[3] 顾道勇.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师[J]. 数理化学习, 2009,(02)
[4] 邹红梅. 初中物理新课改后的几点教学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02)
出生年月:1978年5月30
籍贯:江苏,徐州
性别:男
职称:一级教师
篇5
关键词:WSN新型分布式协议;电子类实验室;管理;应用研究
WSN也就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全称为wirelesssensornetwork),WSN目前在国际上是备受关注,其涉及诸多的学科,而这些学科还具有高度的交叉性和集成性。具体来说,WSN综合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
1WSN新型分布式协议在电子类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背景下,WSN主要是由部署在检测区域内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一般都是比较廉价的)所组成,其通过无线通信和传输的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综合系统,其实际的目的就是为了协作地感知、采集与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具体的感知对象,并将感知到的具体对象的信息发送给观察者。一般是由传感器、感知对象以及观察者,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在电子类实验室的WSN应用领域,感知对象就是电子类实验室中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操作平台等,而观察人员则为实验室的管理员(当然也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新型的分布式WSN网络协议使得监控获得的信息数据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些环境数据信息如温度、湿度、位置等标量的数据。其已经集成了更多的视频、音频、图像信息等进入到系统中,而分布式的WSN网络协议与网络结构的OSI模型有着类似之处,就是将系统分层、分布的展开,不同的层次负责不同的业务,是一种分布处理的工作机制。新型的分布式WSN协议主要是让节点参与到特定的节点的簇内多跳通信之中,然后令簇头进行数据的聚合,以有效的减少向sink节点传送的消息数量,这样一来就达到了节省资源和提高可扩展性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其为何能够发送、传递更多、更丰富信息的最主要原因。将新型的分布式WSN协议应用到了电子类实验室的管理中,就是为了解决电子类实验室长期存在的人员、效率方面的困难。新型的分布式WSN协议下的WSN系统更为的可靠、安全,信息的传输效率更高,传输的内容也更为丰富,这就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所获得的信息更具有指导性也更容易理解,不再需要更多的技术性要求,让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简单,同时也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并且,新型的分布式WSN协议,是安全可靠的,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是具有极大帮助的,能够充分的在系统的提示下将各类系统资源利用起来,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WSN新型分布式协议在电子类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是无懈可击的,虽然这种分布式的操作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分层、分布,当其中某一个环节、层次出现问题的时候并不会严重的影响到其它部分系统的工作;但是,很明显其也加大了系统的复杂程度,虽然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便于管理人员的管理,但是对于系统的维护技术人员而言,维护的难度可能就有所提高了。
2WSN新型分布式协议应用设计模型以及分析
应用模型利用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ZIGBEE将各个节点组成一个物联网,教师和学生可以登陆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在线平台,可以查看浏览实验室信息、预约申请使用实验室以及设备、管理个人资料信息、编辑预约信息和修改用户密码。教师管理员登陆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可以编辑用户信息、维护管理人员信息、查看实验室和设备电源状态、检测实验室室内各个参数信息。如图1所示,该设计模型中涉及到的关键性硬件为利用ZIGBEE技术开发的CC2530模块。该模块承担建立自主网实验室网关以及与实验室管理服务器通信的任务。如图2所示,为CC2530模块原理图。CC2530是用于2.4-GHz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CC2530结合了领先的RF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RAM和许多其它强大的功能。如图3所示,为本应用设计模型软件处理流程图。程序主要完成处理器、输入输出口、AD和DA、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定时器等的初始化工作。CC2530采集实验室相关信息后向网关发送并到达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网页平台。采集时间为100us每次。
3结语
总的来说,WSN新型分布式协议在电子类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比较明确的解决了一般在传统的电子类实验室中常见的问题,如人员的工作量大、管理的效率低下、实验室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WSN系统技术的重要更新和与时俱进的发展下的必然结果,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日后的研究也势必会得到充分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艳辉.物联网技术在实验室安防系统中的应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5.
[2]吴文华,施镇江,朱娟娟,史同娜,谢卫民.智能管理系统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259-264.
篇6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安全教育;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1实验室安全内涵及安全教育的要素
安全从最开始的应对危险环境的经验之举到现在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安全科学创始人之一张潜提出安全的科学概念是: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安全人体、安全设备和安全社会构成了安全3因素,加上安全的整体性因素——安全系统,构成安全的4因素。虽然研究者不断对安全要素进行修正,但其构成基础都是基于人、物以及人与物的关系这几个基本要素[3]。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事故,研究目的是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后的损失[4]。实验室安全也是一门科学,它重点研究在实验室环境下,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和保障师生员工的实验安全技术,以及研究教学科研中实验风险所导致的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发生所需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方法[5]。高校实验室药品种类多、设备复杂、参与人员范围广、层次不同且流动性大,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防护重视不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6-7]。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从事故的成因入手。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和物2方面原因引起的[8]。博德认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9]。根据高校的特征,可以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通过教育对人产生直接影响,从最根本的人的要素出发,使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指导安全学习和安全行为。实验室安全教育要明确安全教育的内容,并利用合适的教育方式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的传播[10]。安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物,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实验室试剂、仪器、设备、机电、环境等,也要着眼于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员的安全理念、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工作作风等[11]。通过将安全理念渗透到师生员工的思想当中,潜移默化地对师生员工的理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使之树立牢固的安全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良好的安全技术和安全行为方式。
2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比较
2.1国外实验室安全教育
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安全教育开展较早也相对成熟。现从国外一流大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制度和管理、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教育形式、效果评价等方面,总结其安全教育特点。
2.1.1重视程度高,法律法规相对完善
欧美高校不仅在法律法规方面有明确与具体的要求,还建立许多规范的安全培训机构,对安全培训严格监管。20世纪50年代,欧美、日本等国家普遍在大学工科教育中开设安全类工程专业。1938年纽约大学成立了安全教育中心,率先创立了高等院校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英国是推行国家职业安全健康考试制度较早并较为系统和先进的国家,安全教育培训的法律法规也十分完善[10]。
2.1.2具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欧美高校中一般安排具有安全专业知识或者经验的人承担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教授直接负责本课题组实验室的安全,定期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并承担主要责任。
2.1.3安全教育培训课程种类多
欧美一流大学教育培训课程资源丰富。对每个师生员工进行实验室准入培训,并设计不同组别或者主题的培训内容,准入培训课程资源丰富、信息公开、自主选择性强。例如哈佛大学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生物安全、激光安全、辐射安全、危险品运输、机器工具使用培训等。斯坦福大学组织开发了74项安全培训课程,也分为化学、生物等不同的主题。
2.1.4教育形式多样
欧美一流大学对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普遍建立网络教育培训平台,线下和线上教育相结合。麻省理工学院准入教育形式有网络培训、课堂培训和实验室现场培训,剑桥大学安全管理部门职业健康安全服务一年拟提供26次培训,包括2次网络自学,24次面授。
2.1.5安全教育管理比较严格
欧美高校不仅实行了严格的培训和准入制度,还非常重视在学生的培养环节加入实验室安全的教育,例如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将安全课程作为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2],而在剑桥大学的学生手册中,有专门关于实验室安全内容的介绍。
2.2我国实验室安全教育
19世纪60年代,西安矿业学院和首都经贸大学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安全相关专业,但此后,安全专业的教育规模一直未能扩大,直到1983年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仍只有4所[10]。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13]。
2.2.1教育和管理重视程度低
我国很少有高校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体系,并且大多数安全教育课程也仅仅是在院系层面较分散的课程,缺乏整体设计和完善的体系。学校对安全教育缺少管理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教育缺乏全过程的跟进和管理[14-15]。
2.2.2师资和教材资源不足
我国很多高校没有安全课程的主讲教师,而开设安全课的高校,师资队伍也多以兼职为主,学生对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师资的评价远低于其他课程[18]。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的内容覆盖面及深度等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16]。
2.2.3安全教育目标不明确
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很少在人才培养的层面对安全教育进行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培养能力的阐述。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理解大都还停留在掌握消防知识等显而易见的安全知识上,没有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意义产生深刻的认识。
2.2.4课程内容不成体系
现有的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不全面,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缺乏融合,课程结构不清晰[17]。同时,我国安全教育课程中工程技术方面课程较多,各行业通用知识较少,课程方案在不同院校间差异较大[18-19]。
2.2.5教学方式不灵活
绝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主要以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学习兴趣不足[20]。同时大多数安全教育以理念灌输为主,学生对未知危险和隐患缺乏实际体验。
2.2.6对教育效果评价不够
随着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高校也开始逐渐重视安全管理和教育,实行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但是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的安全教育进行跟进和效果评价。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项全程化的教育,需要长期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制定改进措施。
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设计理念
通过国内外安全教育对比,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基础薄弱,还不成体系,在众多方面都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对实验室安全教育水平进行整体提升,构建起系统、全面的教育体系。构建安全教育体系需要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特点出发,立足于我国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提出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构建原则,并从各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3.1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特点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特点是构建安全教育体系的基础。结合安全的本质和要素,以及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功能,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3.1.1人本理念
安全的主体是人,安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人的思想意识直接相关。因为界定安全与否的条件是人的身心状态,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因此安全教育需要从人的思想观念出发,使之有明确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安全教育需要在课程目标中着重强调培养人的安全素养,以此为基础指导其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3.1.2学科交叉
安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广,具有综合交叉特点。由于安全的研究对象是事故,事故的发生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人文方面的因素,因此研究事故的安全科学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多方面属性[4]。安全教育涉及工程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专业知识,因此在开展安全教育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注意安全通用性知识的提取。
3.1.3信息量大
安全教育涉及到的理论繁多零散,信息量大,因此需要在课程设计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使被教育者对安全知识有清晰的脉络,更好地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同时由于安全知识的属性不同,对于理论性的和实践性的安全教育内容一定要采取差异化教学,利用不同的形式开展,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1.4全程化
安全教育具有全程化的特点。安全教育不是一次性教育培训就能达到教学目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跟进和教育,因为每一种设备或者环境的变化都会带来安全隐患,都需要重新学习。因此,对于教学过程的跟进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并搭建起安全教育的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管理和评价。
3.2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设计理念
安全教育体系是指将保障安全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相关要素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1]。但是对于体系的组成要素,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并没有清晰的阐述。有认为安全教育体系包括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想、内容、保障、运作和评价5要素[22],有认为安全教育体系由领导、制度、内容和环境4要素组成[23],也有认为安全教育体系由教育目标、课程、管理、保障和评估5要素组成[21]。结合不同学者的观点、看法,以目标、内容、方式、师资、评价与管理作为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6要素,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效果评价和组织管理这6个方面融合起来,提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3.2.1教育目标立体化
造成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和素养的缺乏。鉴于安全教育以人为本的特点,安全教育不仅是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更是培养和塑造安全意识和安全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使被教育者对实验室安全怀有敬畏之心,有意识地提高安全素养。因此,安全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将安全知识、安全操作与防护技能、安全意识与价值观3方面进行立体化设计,培养出集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安全技能、较高的安全素养于一体,具有完整安全人格的人。
3.2.2教学内容结构化
鉴于实验室安全教育知识交叉性强的特点,安全教育应该设计系统的课程结构,使其便于教学和管理。安全知识体系的构建既可以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出发,分为知识类、技能类与素养类,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设计成通识类与专业类,还可以根据安全的要素对安全知识进行主题或者模块分类。无论哪种分类,都需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课程内容单元短小精悍,便于自由组合。同时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给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
3.2.3教学手段信息化
鉴于实验室安全知识种类多、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学方式应该保证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将MOOC等在线教育方式[24]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引入虚拟现实技术[25],将一些需要深度感知而现有条件又比较危险的教学环境设计成虚拟现实,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和探索,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的掌控能力。
3.2.4教学资源多元化
由于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资源还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师资力量,将校内具有安全经验的教师集合起来,开发适合本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制作PPT、视频等教学资料,形成设计型资源。同时充分结合社会力量,聘请具有安全经验的专家,引入成熟的教学资源,比如中国大学MOOC网、网易云课堂、学堂在线等MOOC网站,形成应用型资源,构成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库,同时集中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3.2.5教学效果可视化
因为安全教育具有全程化的特点,受教育者范围广且层次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充分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开发在线学习和考试系统,既可以跟踪学生学习的进度,又可以直接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评,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跟进与管理,将教学效果可视化,为教学评价改进提供依据。
3.2.6教育系统平台化
针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构建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效果评价等因素综合考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且通过建立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服务和管理,打造实验室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将教育涉及的人、事、物都进行有机的管理,才能够实现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保证教育体系的有效性。
4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探究
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是教育的核心,没有课程就谈不上教育。可以通过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具体设计和推动,带动安全教育整体发展。
4.1课程内容设置
4.1.1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结合安全教育体系的设计理念,提出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在设计课程内容体系的时候,可以从安全要素中人的要素出发,设计不分专业、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的通识类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从学校层面整体设计,包括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危险源识别、技术安防、安全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具有普遍性。同时从安全要素中物的角度出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实验过程接触的危险物质不同,因此安全教育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各个专业,形成专业类课程,比如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其次,安全课程又可以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出发,课程又可以分为知识类、技能类与素养类。知识类侧重理念的学习,技能类侧重实操教学,素养类侧重安全价值观的塑造。素养类课程可以有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意识、安全产业与经济等。无论是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可以按照这3个层次进行分类,这种课程结构的划分不仅有利于构建起全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还能够判断每门课程的性质,方便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
4.1.2学习方案
将安全课程内容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针对每个学习者制订教学方案、计划学习内容和学时要求,使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设计自己的学习路径和课程方案,进行个性化学习。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整体,每个学习者都学习一定的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同时鉴于实验室安全内容的复杂性,为了使学生的安全素养、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一定要保证充足的学时,明确必修的课程数量和类别。比如通识类的可以在知识类、技能类和素养类至少各选择1门,至少选够4个学时。专业类的可以根据专业需要重点选择技能类的课程,也至少选够4个学时。除此之外,由于每个学生所做的科研实验都具有特殊性,因此,每个实验室也应该进行安全教育,可以设计4个学时。这样可以从学校、院系、实验室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而课程时长也保证了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除此之外,在规定选课要求的时候,需要因受教育者的层次不同而有所差异。安全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以及工作人员。比如对教师来讲,不仅需要学习安全知识,还需要学习安全管理,对于在实验室进行较多操作的工程师来说,其实践性更强,需要学习更多的实践类课程。
4.2教学模式的设计
较好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需要有较好的教学方式进行输出。在安全教育的每个过程环节都可以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在线教育、虚拟现实技术、网络平台与线下教育的优势,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信息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分别从多方面进行设计,同时满足学习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对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学习过程管理等多方面的需求。
4.2.1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混合
可以将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原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在线上课堂传播。线上课堂可观看视频、PPT课件、论坛信息、线上测试、线上实时视频会议、线上提问、线上教师答疑等。线下课堂教师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和内化,传递安全的价值观,同时开展实操性强的培训课程。线上教育方便知识的学习,线下学习方便技能的训练和素养的培养。融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又可以增进交流,从知识、技能和素养多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4.2.2虚拟现实与真实场景教学相混合
虚拟现实的课程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帮助学生深度体验实验和操作环境,增加安全技能,增强安全素养。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可以将一些需要深度感知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而现有条件又比较危险的教学环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成虚拟情境,帮助学生有效学习。适用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课程可以有:危险源识别、安全事故的教学、危险设备操作、消防应急演练、急救与应急处理。但是也需要注意利用虚拟现实时,学习者在对同一方案进行操作时,每一次出现的现象都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定式思维,面对其他复杂环境判断力降低,因此需要将真实场景的教学与虚拟现实教学结合起来,对操作简单的实验可以采用真实场景的教学。
4.2.3网络平台管理与教师监管相混合
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跟进的教育,需要对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价。安全教育需要将教师传统的监督以及信息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在线学习的学习者,可以看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习的完成度、测试结果、对某门课程的重复学习率等,对在线学习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开发在线教育平台管理系统,可以集成安全教育学习资料、网络考试系统、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各个模块,在安全教育的每个环节做好管理,为安全教育顺利贯彻做好保障。
篇7
立体式教学模式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和实践,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平面,其中仅仅包括教师讲授,学生接受那一方面,立体式教学模式在教师-学生平面里增加了小组讨论式教学,教师对“楼宇自动化”课程进行系统规划,针对某些教学内容或专题,开展课堂专题讨论,让学生去查阅资料,经过认真思考分析,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创造力。学生-实践平面里包括课内实验、开放实验和参观典型案例。“楼宇自动化”课程的特点就是工程和实践,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用实验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课内实验学时非常有限,在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时候,适当开设开放性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智能楼宇相关知识。智能楼宇已经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学生随处都可以看到书本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参观实际案例去亲自感受智能楼宇的构成、发展和变化可以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教师-实践平面主要是任课教师要通过科研实践,将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为学生讲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程。社会不断进步,楼宇自动化技术更是日新月异,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楼宇自动化最新前沿,将科研实践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第四个平面是教师实践-学生实践平面,教师带领学生根据实验室和个人科研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开放实验项目,并综合学生学过的知识,给出高水平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
楼宇自动化立体式教学的具体实现
楼宇自动化立体式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
1.教师上课讲授与小组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智能楼宇的体系结构,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智能楼宇系统的集成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基本构成等这些内容,学生在前面课程里面没有接触过,涉及到工业现场实际系统构建,如图2所示。集散系统构成,集散控制系统是由上层集中操作管理、下层分散控制、中间的通信层构成的,这些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讲述。鉴于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和绿色城市的概念,如何实现系统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还有每个功能模块,例如供配电监控子系统、照明监控子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子系统、电梯控制子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智能会议系统、公共广播子系统、停车场管理、物业管理、智能安防和消防子系统等都可以分成不同专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各种渠道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2.学生课内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实际案例参观相结合
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实验室实际情况,“楼宇自动化”课程开设了楼宇给排水监控系统实验,让学生综合利用实验室的硬件设备(水箱)组态相应的监控界面,模拟智能楼宇的给排水监控系统,包括上水和排水、水位控制、水压检测等。由于课内实验课时有限,所以对智能楼宇中的重要环节:安防和消防监控系统,开设了开放实验项目,学生课后可以自主到实验室组建安防和消防报警监控系统,自己开放相应的监控界面,这使学生不仅在系统硬件构成,也在软件开发方面得到了训练,增强了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了解理论、实验室实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不同功能的智能楼宇,例如智能医院、智能火车站、智能办公楼、智能小区、智能校园、智能音乐厅,让学生去直接感受智能楼宇系统的构成。
3.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的结合
智能楼宇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含很多的知识点,例如每一个子系统或几个子系统或整个系统的综合都可以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楼宇自动化的实践环节就可以从课内实验到开放实验再到毕业设计,层层相扣,学生也能循序渐近逐层深入,带着问题、兴趣去学习和掌握专业的相关知识,并为在专业相关领域就业打下基础。
教学效果
学生带着自己查阅的资料并在参观或关注典型智能楼宇案例之后,将其带进小组讨论,这种讨论式教学方式在2010至2011学年第1学期自动化专业的授课过程中已经开始采用,学生反映良好,但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班上课,如果人太多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践部分其中课内实验是“智能楼宇给排水监控系统实验”,开设的开放实验包括:“智能楼宇照明监控系统实验”、“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实验”和“智能楼宇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实验”,已有22名同学参加了开放实验项目,效果较好。2012年笔者指导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了“智能楼宇消防监控系统设计”和“智能楼宇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学生收获颇多。
篇8
【关键词】“6S”管理 高职 动漫实验室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18-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协调科学发展的软实力,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动漫产业被称做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行业后又一经济增长点。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动漫产业近几年来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如何管理和利用动漫实验室培养动漫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建设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以“6S”管理方式,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效的资源,解决动漫实验室管理的弊端,高效地培养学生成才,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6S”管理的内涵
“6S”是由“5S”拓展而来,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创造。“5S”起源于日本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美国的指导下重建国民经济,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管理现场很重要,于是总结出一个基本的思路。首先要整理,其次要整顿,接着要清扫、清洁,最后提高了整体的员工的素养。由于这五个词语用英语拼写时,都是“S”开头,因此也简称为“5S”。日本企业把“5S”作为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推行各式各样的品质管理,产品品质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动下,“5S”对于建立企业形象、降低生产成本、按时提交产品、关注员工安全、建立严格的标准化管理、维持整洁有序的工作场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逐渐为世界各国的企业所认同,成为了国际企业管理中一个比较通行的方法。中国企业在实践中在“5S”的基础上加了“安全”一项,演变成“6S”。也就是说,“6S”管理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
整理(SEIRI)就是将工作现场中的设备、物品区分清楚,分为需要和不需要,将需要的物品妥善存放,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整顿(SEITON)就是将需要的物品有序地摆放,并给予标识,以利于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清扫(SEISO)就是将工作现场打扫干净,让现场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以利于提高生产的品质。清洁(SEIKETSU)就是将以上几个步骤的要求坚持到底,维持环境的整洁度,采用标准化和制度化规定,以利于创建舒适的现场。素养(SHITSUKE)就是以人为本,通过以上的活动,促使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安全
(SAFETY)就是保证现场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舒适安全的环境,以利于生产的持续进行。
二、 高职动漫实验室管理中“6S”管
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好的工作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而且对提高工作效率大有裨益。生活中,经常有人抱怨整天忙忙碌碌,却总是感到工作做不完,有些问题也没解决好,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也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习惯。目前,高职生中有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喜欢乱扔东西,总觉得会有人帮忙收拾或者无关紧要,更谈不上良好的工作习惯了。如果他们在实训过程中没有接受过“6S”的规范管理,那么将来他们势必会把在学校形成的懒散的工作行为带到公司,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而实施“6S”管理,则有利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让学生的心情舒畅并感受到学校的温馨,而让学生心情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倍增,会主动、自觉而积极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一个人在肮脏的环境中工作,会显得心神不宁;而在整齐、清洁的环境中工作,精神则会为之一振。工作现场物品杂乱、肮脏,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造成精神不振,产生疲劳感甚至打瞌睡,从而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动漫设计是需要灵感进行创造的,这对动漫实验室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在动漫实验室中所有的设备仪器是摆放凌乱的,环境是不干净的,显然对学生的学习、创造是不利的。因此,引入“6S”管理,使其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并使其制度化、标准化,那么就可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有利于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笔者所在学校是国家高职骨干建设院校,所在的动漫实验室是中南地区示范实验室之一。在这个动漫实验室中主要有摄影棚、线拍仪、专业摄像机、苹果服务器、苹果工作站、苹果IMAC、10T磁盘阵列、光纤交换机等设备仪器,学校为此实验室的建设前后共投入500多万元购买设备仪器。购买这些设备仪器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环境需要进行规划管理才能实现有效运转,从而提升教学品质。同时,实验室通过“6S”的管理,保持教学环境整洁、干净、安全,可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三、高职动漫实验室管理中“6S”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态度不端正
态度,一般是指人对事物和现象所持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不同的态度,常常会带来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效果。积极的态度能激发潜能,消极的态度会抑制潜能。引入“6S”管理理念管理动漫实验室,主体是学生,学生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的态度决定了“6S”实施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觉得“6S”管理是企业的事情,与己无关;部分学生觉得“6S”管理纯粹是表面工夫、“面子工程”;部分学生觉得学习任务重,实训压力大,没有时间去做“6S”,从而导致“6S”管理成为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负担。
(二)学生自觉性不强
自觉性就是学生不需要教师的督促,能主动地完成“6S”管理的要求和任务。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身份还是学生,动漫实验室是属于学校的,而且自己的任务主要是学习,不应该额外去做这么多的事情和项目,他们对能否长期坚持下去产生了质疑,常常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卸“6S”管理工作。“6S”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是短期就能达到的。实行“6S”管理,要求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深刻理解并且灵活运用“6S”管理的技巧,通过一个个严肃、科学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习惯养成等,增加自己的优势,提升职业竞争力。
四、高职动漫实验室管理中实施“6S”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意识
俗话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在高职动漫实验室贯彻执行“6S”管理,首先要使学生树立“6S”意识,不能把“6S”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管理的行为。要通过“6S”管理活动,整理、整顿学生的意识观念、行为准则,培养学生在考虑事情和处理事情的时候,树立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做事的方法,改善和革新观念。其次要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分为正面学习和反面学习,正面学习是直接获取知识,而反面学习就是出了问题,要吸取教训,下次避开。因此,应在“6S”管理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对动漫创造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处理能力,帮助他们成才。
(二)宣传造势
社会心理学中有种现象叫从众效应,它是指个体受群体的影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朝着大家认可的方向变化,与大家保持一致性。在动漫实验室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个心理效应,通过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课堂上、班会上、实验中进行宣传和管理,使这项活动深入人心,并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培养他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意识,用大多数学生的力量感化少数的“顽固分子”。通过宣传造势,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氛围。
(三)组建组织
笔者所在的动漫实验室推行“6S”管理后,首先成立“6S”管理委员会。通过成立管理委员会加强推行“6S”管理的力度,并且从上至下的方式进行明确的分工,要求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其次,建立相应的制度。高职动漫实验室与企业动漫工作室,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盲目地把企业的“6S”管理照搬过来,不但对学生不起作用,而且也会引起其他教师的不满。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在摄影棚中物品如何摆放,教师使用物品演示完之后如何处置,学生使用完物品之后如何处置等条款条例。
(四)加强考核
为了提高“6S”管理的实际效果,首先笔者采用将“6S”管理内容归入学生实验管理考核中,严格按照“6S”评分细则制定考核标准,同时通过日常的抽查和期末的固定检查来评定学生实验的表现。其次,建议学院主管领导建立对使用动漫实验室教师的考评制度,对使用动漫实验室的教师也用“6S”标准进行考核。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使他们有意识地执行“6S”管理,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养。
实践证明,运用“6S”管理理念,不仅使动漫实验室变得干净整洁,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延长了设备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学院的整体形象,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涛.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室6S管理的可行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
[2]黄莉萍.6S管理在经管类实验室
管理的实践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
[3]孙昌权.浅议“6S”在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
[4]王国红,宗斌,魏建忠.6S管理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2)
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浙江大学于2002年开展精品课程建设,“药物分析”作为首批校级精品课程之一,经过5年的建设,不断探索、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程教学特色。在学校、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药物分析教学团队全体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药物分析”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一、精选教学内容与改革教学方法
1.优化教材内容,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药物分析课程理论教学选择最新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我们将教材内容分为三个模块:(1)药物分析总论(包括药品标准,判断药品质量的基本内容: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2)各论(七大类药物的分析);(3)药品质量标准制订与现代分析技术介绍。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总论部分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各论则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的“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第三部分内容,则结合学科发展新动向,采用专题讲座形式,由师生分别担任不同主题的演讲人。各种教学方式的比例为:教师讲课约占60%,学生讨论交流约占25%,学生主题发言约占15%。多种教学方式并用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习更具挑战性,不同的学习方式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社会调查
我们以“药物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为题开展社会调查,到药检所、药厂、研究所、医院等单位调研,了解“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制、生产、临床应用等过程中的应用和药物分析实践的重要性。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以2~4人为1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自行组织小组成员,拟定采访提纲,与被采访对象联系,安排采访时间和行程路线,写出调查报告或采访录。这项教学活动受到了历届学生的普遍欢迎。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能力得到了锻炼。
3.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设计了多种学习方式,除前面提到的社会调查、主题演讲外,还有教学评论、文献综述和论文撰写、专业外语翻译、自主实验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某一种或数种学习方式,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并将学习结果在小组会上或课堂上进行交流。个性化自主学习强化了自主性、研究性学习。通过综合的学习活动和社会交往、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与人沟通的能力等。
4.增加设计性实验,开设课外研究性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分析技术的进展,我们将药物分析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容量分析实验内容,增加仪器分析实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实验室条件和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验基础,实验教学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为主(占实验总时数的75%)。让学生通过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后的论文撰写,模拟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实验报告以论文形式书写,要求有摘要、关键词、前言、仪器试药、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研究论文的基本要素。
此外,在课时外新开设20多个研究性自主实验,作为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内容之一,供学生选做。自主实验内容涉及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药品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学生也可以自拟实验内容。以1~2人为1组,选择1个或2个实验内容,自行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准备必要的试药仪器等,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要求在小组会上或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自主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实验教学由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模式,通过充满探索性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体验了失败与成功的滋味,领略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5.建立“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网
教学网络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精品课程的教材不仅仅是单一的纸质教材,它应该是利用多种媒体组成的立体化精品教材,包括主教材、辅助教材、纸介质教材、电子与网络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我们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师上课的PPT课件,各章学习要点、讨论问题,练习题及答案、实验内容与指导、中外文参考书籍和相关期刊网站,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公布在药物分析教学网页上。在实验内容与指导栏中,对于药物分析的典型实验内容,制作了实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课外自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在学校教务部门统计的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考评表中有关“课程信息库中教学信息完备”栏,学生全部选择了非常满意,获得了满分。
6.改革传统考试模式
为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对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方式改为从理论、实践、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多样化考试形式。采用网上机考(30%)、期终开卷笔试(占30%)、实验成绩(占30%)和自主学习(占10%)相结合,四项考核各具特色,弥补了单项考核的某些不足。建立了网络试题库,试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核学生对药物分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常规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计算机随机选题,每个学生一张试卷,由计算机自动批阅,要求学生在对题意的理解基础上有一定的记忆能力。期终考试采用开卷考,以问答题、分析题、设计题、计算题为主,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查成绩组成,要求学生重视每一次的实验训练。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报告或论文的撰写能力。将自主学习列入考评内容,体现个性化教学特色。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对有关文献的查阅综述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四项考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的一方的责任,还有学的一方的参与,需要学生积极投入,才能达到师生共鸣。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每年课程教学结束后,均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评估工作,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除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外,还在自主学习内容意安排了一个教学评论组,专门收集学生对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在历届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的课程建设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如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安排:“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自主实验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参加2项或多项学习内容”。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大促进了教学改革,我们采纳了历届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意见,逐渐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形成各种教学方式并举,理论与实验教学并重,教与学互动的多元化教学特色。
篇10
1 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IE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服务于相应的课程或课程群,但在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要求、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设计上,较少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总体来看,目前本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各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多为具体的课程服务,缺少衔接纽带,没有形成体系;②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主要是因为实验、实习条件限制,很多实践教学内容脱离科技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要[2];③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④实验多以演示性、验证性为主,缺少系列化的综合性、创新型、设计性、开放式的专业课程实验,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⑤课程实践内容和产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重视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谨性,而忽视了产业的实际需求,使得培养的人才在服务社会实践上缺乏后劲,与企业用人要求的期望值,存在相当差距。等等。
2 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思路
IE 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应在现有基础上,围绕国家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科技进步为理念,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为参照,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以工程技术实践为主线,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培养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内容更新和体系优化为重点,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改革,以一线工程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层次化、模块化、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建设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搭建计算机综合教学服务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机制,加大实践教学的管理力度和改革考核方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3 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3.1 实践教学目标设计
以创新教学思想推进教学改革为动力,以逐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总体目标。根据我校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针对 IE 专业的办学方向和特色以及当前广西“14+4”千亿元产业需求的“研究研发型+工程设计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状况,实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改革,构建一个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多元化、开放性、多层次、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实验与科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3],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建立区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形成自己的特色,满足今后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进一步集成专业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使 IE专业的实践教学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在同类地区和同类专业中具有推广和示范作用的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规程与规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习和创新的场所。
3.2 实践教学设计原则
根据我校所具有学科优势及 IE 专业的特点,对实践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机械、电子工程素质教育背景的训练。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设在商学院,该专业的 IE工程定位,主要依托机械、电子工程背景,并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 CAD/CAM、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子制造工艺学等多门相关课程,进一步强调了该专业的机械、电子工程特性。(2)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科研相结合;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发展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一方面要求本专业高年级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在加强技能培养和实践环节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能力。
3.3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按照 IE 专业实践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原则,通过以专业教师科研项目、校企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科技协会项目、企业实训等项目驱动的形式为依据,进行 IE 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建设。我们提出的具体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图 1 所示。在 IE 专业实践创新改革中,我们强调将实践融入到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实践环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原则,在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综合考虑各个实践环节,提出了以课程实验知识点为基本要素,以课程设计、学生科研等集成和衔接基本要素形成专门技能;以生产实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等综合多种技能实现专业知识的全面综合,从而形成一个点线面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到综合实践应用,逐步巩固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 IE 专业实践教学中能力递进过程:(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秒表测时、预定时间标准、工作抽样)(工作方法设计和优化、标准工时制定)生产系统优化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专项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当然,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离不开其各组成环节的优化。为此,除了加强各实践环节的过程控制以及严格科学的考核以外,本文认为,各实践环节还应作如下安排:
(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应广泛涉及企业产、供、销、质管、技术等多方面,并选择典型工业企业作为实习对象,包括管理规范与不规范的企业,以利于学生考察、对比,从而加深印象。
(2)金工实习。金工实习是学生真正通过上岗操作了解机床、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能够为后续的生产实习做出直接的准备,因此必须采用集中的方式在校内工厂完成。为提高实习效果,金工实习应要求学生根据实习工厂条件和具体的机器设备进行适当选择,自行设计产品及其零部件,自行编制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自行完成零部件的制作,自行组装成产品。
(3)社会实践调查。社会实践调查一般安排在假期,并没有教师的现场跟踪指导。因此,为保证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必须在实习前做好统一部署,对社会调查的内容、时间、方式及写调查报告的标准要求作出具体的统一规定,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及兴趣对实践对象作具体深入的调查。
(4)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学生在认为必要时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实验实习主要对应各门课程,属于知识点的学习和巩固。
(5)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一次实践大练兵,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磨合期长短。基于实习效果及学生兴趣等方面考虑,生产实习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集中方式,教师应加强过程控制;而对于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分散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到签约单位参加生产实践。另外,由于有金工实习做坚实基础,对于考察产品工艺的学生,在企业不允许顶岗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及与工人、技术人员探讨来了解机床地运转方式、工件的定位与装夹、产品工艺路线等知识。
(6)毕业设计。为尽量减少“闭门造车”现象及真正体现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实践应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及工作岗位情况,鼓励学生到签约单位生产第一线做课题,或者将课题带回学校来做。
4 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创新措施
(1)完善符合专业教学规律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结合特色课程建设,改革相应的教学实验。对于核心课程的教学实验要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开发一些新的选题。如《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实验主要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突出控制算法、系统分析与计算机仿真,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及探索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计算机语言应用能力。《基础工业工程》的实验主要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以广西“14+4”行业为工程背景,强调以真实的工业环境、完整的工艺流程、有价值的改善项目,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科研激情,按实际项目的方式组织实验教学,提出系统化的改善方案;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将产学研合作、科学研究的优势资源引入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实训。提出改变现有IE专业实验室运行机制和教学模式,将教学实验与IE实践相结合,倡导教师、学生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开展IE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建立企业导师、科研导师制度、研究生助教制度,要求企业导师、科研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的专业实训工作。要求研究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实验辅助指导等实践工作。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充分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使用实验设备,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培养本科生的综合能力[4]。毕业设计题目要直接来源于实习基地及本专业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和预研项目。鼓励支持学生到生产、科研第一线去进行毕业设计,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加大自制设备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促进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专业教师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及较丰富的工程经验,也有不少科研成果。在实验设备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大自制设备的投入和研发力度,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在性价比相当时,优先考虑自制设备。这样开发、使用、维护、升级自主化,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实验室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依托学生会、大学生创新基地等学生社团,引导更多的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ERP 沙盘模拟,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在行动计划中,要坚持学生自主开发、自主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学生逐步转变观念,使他们树立从传统的寻找工作,转变为创造工作,再到为别人提供工作的新观念。
(5)开发综合网络平台,整合多维资源。根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我们拟开发涉及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实践、前沿技术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综合实践教学信息平台。该平台将整合工业工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实践素材,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方便地与教师交流、互动,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6)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专业特色。积极引进在实验技术、工程技术方面非常有造诣的人才。同时要吸引较多的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留到实验工作岗位上。使本专业的实验师资队伍形成一支既了解社会需求,又热爱教学工作,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优秀师资队伍,使专业特色得到传承和发展。
- 上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 下一篇:建筑设计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