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粘膜损伤; 内镜; 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58-02
随着人寿命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有抗炎、镇痛、解热、抗凝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上消化道粘膜损伤相关的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重视,资料显示,25%以上NSAIDs长期使用者可并发消化性溃疡,2%-4%并发出血或穿孔相关并发症,全世界每天约3千万人摄入NSAIDs,因关节炎服用NSAIDs引起的胃肠道方面的并发症每年可导致2600人死亡及20000人住院,因此,防治NSAIDs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已成为当今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NSAIDs对上消化道黏膜的损伤,所引起的病变特征,依据其药理特性而有其特殊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现就我科近年来67例应用NSAIDs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粘膜损伤的胃镜下特点及临床表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医院67例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粘膜损伤患者,其中女性41例、男性26例,年龄25-82岁,平均53岁。胃部多发溃疡35例,单一溃疡7例,巨大溃疡2例,胃黏膜出血糜烂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球后溃疡1例,合并HP感染的35例。
1.2 其中以呕血、黑便就诊的29例;上腹隐痛不适就诊12例;恶心、纳差就诊13例;其它非消化道症状就诊10例,体检3例。
1.3 所用NSAIDs药物由多至少依次为阿司匹林30例(44.78%),消炎痛(吲哚美辛)10例(14.92%),双录芬酸6例(8.96%),芬必得(布洛芬)4例(5.97%),去痛片(氨基比林)2例(3.00%),NSAID+皮质激素(强的松)17例(25.37%);在就诊的患者中,服药至出现粘膜损伤的最短时间2天最长时间17个月不等,其中以4周内最多[1];服用NSAIDs超量及加用皮质激素及多种NSAIDs合用者上消化道损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2 结果
2.1 内镜下观察:溃疡的好发部位由多到少依次为胃体(50.37%)、胃窦(33.21%)、十二指肠球部(5.97%)、十二指肠球后(1.49%)。多发溃疡比率较高,达52.23%。溃疡的内镜下特点:溃疡面积大小不等,以小溃疡为主,单发溃疡多为巨大溃疡;小溃疡周围粘膜大多比较平整光滑,无明显充血水肿或糜烂表现,溃疡面与周围正常粘膜境界清楚,呈凿壁样凹陷,周边整齐,而巨大溃疡周边有明显增生表现,部分呈结节样增生,极似溃疡恶变表现。合并Hp感染率较高(52.23%)。
2.2 临床特点:(1)NSAIDs相关溃疡的临床表现与胃镜检查结果不一致,内镜下溃疡表现较重(如巨大、多发溃疡)但患者消化道症状不明显,多无规律性疼痛及消化不良等溃疡的典型症状,多与出血而就诊,资料显示:在内镜下表现为粘膜糜烂的病人多达40%的人无症状,而内镜下胃黏膜正常的病人中有20%的出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与NSAIDs相关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病人,超过50%的病人发病前并无症状。(2)NSAIDs是消化性溃疡的三大主要病因之一,消化道出血是NSAIDs致胃肠损害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来说,服用NSAIDs头3个月内是胃肠道并发症的好发期。长期口服NSAIDs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为10%~25%,服药者胃溃疡发生率比一般人群大40倍,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大8倍左右。(3)NSAIDs常可引起消化不良,胃肠道黏膜糜烂,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不同的NSAIDs在治疗剂量下对胃肠道损伤的危险程度有很大不同,常规剂量下布洛芬毒性最小,以布洛芬毒性为1.0,其他依次为:双氯芬酸(2.3),非诺洛芬(3.5),阿司匹林(4.8),舒林酸(6.0),萘普生(7.0),吲哚美辛(8.0),吡罗昔康(9.0)[1]。
2.3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但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患者常常无明显症状,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相比较,NSAIDs相关性溃疡还有如下临床特点:①胃溃疡明显多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常见于胃体大弯和胃窦部,以胃体多发性溃疡及单一溃疡为主。②NSAIDs相关性溃疡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③服用NSAIDs的老年女患者更易发生NSAIDs相关性溃疡。高龄、有溃疡病史、吸烟、酗酒,正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服用两种或以上NSAIDs者,发生溃疡病的危险性更大。④服用NSAIDs后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相似,如上腹不适或隐痛、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嗳气、胃灼痛、反酸、食欲减退等,是NSAIDs引起的最常见的消化不良症状。症状在NSAIDs治疗刚开始时明显,经过一段黏膜适应期后,症状消失。临床症状与内镜检查所见并不平行,不能仅以临床症状估计NSAIDs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程度。⑤内镜下多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的多发性溃疡或多灶性出血及糜烂,病变范围广,面积大、受损部位表浅,因此X线钡餐检查诊断意义较小[2];溃疡以小溃疡为主,单发溃疡多表现为巨大溃疡;小溃疡周边粘膜大多表现比较光滑,平整,无明显充血水肿或糜烂表现,溃疡面与周边正常粘膜境界清楚,呈凿壁样凹陷,周边整齐(见图1),而巨大溃疡周边粘膜有明显增生表现,部分呈结节增生,极似恶性溃疡表现(见图2)合并HP感染者溃疡发病率更高。
图1 图2
3 讨论
3.1 NSAIDs致病机理:(1)抑制环氧化酶(COX-1)的活性,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PG)的合成,NSAIDs对内源性PG合成代谢中所必需的COX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可使内源性PG合成减少,削弱了对胃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对胃酸的抑制作用,降低了黏膜对外来侵袭因子的防御能力,使黏膜在受到损伤因子的影响时发生糜烂、溃疡和出血等。(2)大多数NSAIDs是弱有机酸在强酸(PH
3.2 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不明显,考虑主要于NSAIDs的药理特性有关。NSAIDs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从而掩盖了消化性溃汤的疼痛症状,另外,老年人的神经生理功能减退,神经末梢感觉迟钝,调节功能差,反应迟钝。资料显示80%以上在发生严重NSAIDS相关胃肠病以前无明显胃肠道症状。
3.3 部分患者服用NSAIDs后短时间内即形成溃疡可能于NSAIDs品种、上消化道基础病变(如Hp感染,活动期胃炎)以及个体差异等有关。
3.4 小溃疡与大溃疡不同形成的原因:(1)小溃疡周边粘膜光滑平整,充血水肿不明显,可能是因为NSAIDs抑制了炎症反应过程,干扰生长因子的合成,影响了溃疡边缘的内皮细胞增生,减少溃疡床血管形成,以及减少内芽组织的生长等作用有关;而巨大溃疡周边呈结节样隆起可能是损伤与修复多次反复的结果。(2)NSAIDs品种如NSAIDs肠溶片需在碱性环境中溶解释放,所以导致十二指肠球部及球后的肠粘膜的损伤。而在胃内崩解的药物可直接损伤胃部粘膜。(3)基础病变如Hp感染所致胃粘膜活动期炎症可能是多发溃疡的发生基础。
综上所述,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粘膜损伤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其消化道严重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根据NSAIDs至上消化道粘膜损伤的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及早发现病变、合理规范用药是预防及减少消化道粘膜损伤的关键所在:(1)用药前要了解患者既往用药情况,有无溃疡病及慢性病史。用药指征要明确,严格掌握适应证。NSAIDs不宜大剂量、长期使用,避免重复用药。(2)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应嘱患者餐后服。尽量不要多种药品同时服用,特别是对胃部有刺激的药物。(3)长期使用NSAIDs、皮质激素类药物,应了解消化道反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大便潜血等,必要时内镜检查。(4)酌情使用抗酸药、抑酸药、黏膜保护药等,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损害。(5)对于高龄及有危险因素的的患者建议对需要用NSAIDs治疗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时可同时给予PPI(质子)制剂或米索前列醇行预防性治疗。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新闻传播业;跨越式发展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新闻传播业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40年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确立已久。市场经济体制由最初确立,到不断的发展,现已经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精神以及发展规律,已经为人们所认知和掌握。在新的时代和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迎来深入发展的新机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实现新闻传播业的跨越式发展应当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明确市场经济背景下新闻传播业实现转变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其次明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新闻传播业应当明确新闻传播业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路径。
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运行体制。所谓市场经济,是指市场运行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是世界上多数所采纳的一种经济制度。从具体分类来看,市场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所实施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所实施的市场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早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对世界市场经济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鲜明的规律和特征:首先,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既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规律。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市场经济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市场在生产生活资料的配置中起到决定作用。大多数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易均是通过市场交换所实现的,因而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亦与市场产生紧密联系。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者进而获得决定生产产品数量、种类以及产品定价的自主决定权。生产企业的生产自主性受到一定的尊重;二是政府在经济运行及发展过程中仅仅起到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等监管者和服务者的作用,其不直接干预经济的具体运行。市场经济的这一特征与计划经济体制截然相反,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计划作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在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国家对于具体具体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品种、数量予以实现限定,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这一生产计划,其自身没有决定生产及生活资料的自主决定权。这种情况下,市场在计划机制体制下没有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进而难以形成。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又具有我国的自身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特征在于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这种公有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有制的经济运行模式决定了我国采取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公有制特征。公有制特征决定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遵循市场在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规律同时,政府在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依然扮演的重要角色,即以宏观调控为手段,实现其对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适当干预与指导,以纠正市场在“失灵”。如此一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点。
篇3
资料来源:刘铮、周英峰:《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已位居首位》,新华社2009年9月29日。
图表说明:引自刘霞辉等:《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以市场汇率计算,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6%,并且超过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7年9月。
渐进式改革的“周期律”
中国改革为什么成功,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个改革也有周期性的问题和特征吗?原世界银行资深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条:“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推进。中国的经验表明,一个合适的循序渐进的转型过程能够保持前一个发展阶段所创造和积累的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并且能够将这些社会资本和集体资本转移到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能力的一些领域。二、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在任何一项改革进程的初始阶段,不管采取何种方法,人们都不可能预见到未来各个阶段中将会显现出来的所有问题。因此,改革一定是一个边探索边改革的适时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按照既定蓝图进行临摹的过程。”无独有偶,2008年2月4日新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也认为:中国最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就是“务实主义”,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通过一种渐进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型经济体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怎样过渡到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重要的经验。由此可见,无论政治立场如何,人们大都认同中国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
纵观中国30多年的改革历程,以渐进式稳步推进市场化,这使得我们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激进式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而且能够有效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能够很好地把握改革的性质和方向,能够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与开放的关系,能够注意推进全方位改革,注意发挥基层和领导层的合力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渐进式改革是相对于激进式改革而言的,所谓激进式改革,是指采取激烈的、“一步到位”的方式进行改革;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有步骤、分阶段的方式推进改革,或者说采取累积性的边际演进的转换模式。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集中表现为从“易”到“难”,从传统体制外到传统体制内,从传统体制内易于突破的到需要攻坚的内核的推进顺序。具体而言,其“周期”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10个方面:
一是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再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二是从推动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入手,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采取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然后转到以企业制度创新和整个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改革;
四是先改革一般竞争性领域,再向传统的垄断性领域推进;
五是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计划内价格和计划外价格并行的“双轨制”,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制度;
六是先着力发展商品市场,再逐渐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
七是先实行单纯的“按劳分配”,再向“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推进;
八是先以微观经济基础重塑作为改革的中心,再推进到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要环节;
九是先沿海、后内地,先一般加工工业、后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先“引进来”、再“走出去”;
十是在着眼于全方位改革的过程中,先着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再及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采取渐进式改革策略的主要原因
30多年前,当中国决定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有两种方式可选择:一种是激进式,一种是渐进式。中国之所以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篇4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发展方向
Abstract: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a core par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 current exists in the practice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efficiency is not high,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cientific, problem management unreasonable period. In view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o take the market demand as the guidance,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orient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advanced management experience,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level,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 words: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建筑业不被视为是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采用行政管理计划定价方式,因此,人们对工程造价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往往是依据计划价格和行政规定进行编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工程的管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由于工程投资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1.政府政策性影响较多是造成“三超”的重要客观环境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一般由价格机制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政府直接决定价格、管理经济,政府职能更多地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引导投资、生产等经济行为。然而在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为更快地建立起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政府政策性调整对工程投资控制影响大,特别是1992年以后随着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行,税率、利率、汇率、价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格(包括投资品价格)变动超出了市场决定价格情况下正常变动幅度和范围,也超出了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中估计的增长幅度。
2.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主动控制小,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3.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有指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的概算定额和指标,各有关部门有所规定,但其来源不畅通;对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缺少地方有关的具体规定;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以指导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
4.片面强调计价依据的市场化,忽视计价依据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历来重视实施阶段的造价确定,不重视造价的有效控制。在这种管理方式的影响下,一方面,建设项目前期所需计价依据的缺乏,成为导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三超”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将工程造价管理仅限于实施阶段,造成了认识上的错觉,似乎一谈起计价依据的改革就笼统地归结到所谓的企业自主定价和市场形成价格,而不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出发考虑计价依据的改革。因为只注重实施阶段计价依据的改革,片面强调计价依据的市场化,从而忽视了计价依据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忽视价格机制,行政干预过多。
②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财政投资渠道。
③割断工程造价和流通领域价格的联系。
④缺乏信息加工和传递。
⑤投资主体责任制未完全建成。
⑥领域内的从业人员严重缺乏。
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素质较低,严重阻碍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既要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所起到的的重要作用,又要认真分析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去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针对当前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造价管理的改革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转变观念,健全法制、完善法规。
篇5
一、我国经济转型正处于攻坚阶段
尽管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已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居于主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已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初步建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但许多困扰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经济转型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的经济转型就包含着两种体制上的转变:一种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另一种就是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这两种转变交织在一起并且互相影响。这一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和影响着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破除计划经济的阻碍,最终实现市场经济;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最终消除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必经过程。
二、现阶段经济转型对我军装备建设的影响
由于受到双嵌合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双轨经济制度的影响,我军装备建设领域呈现出诸多不协调的现象,装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装备建设转型的顺利推进。现阶段经济转型对我军装备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装备建设思想与管理模式、装备科研生产和采购以及装备保障等方面。
(一)装备建设思想与管理模式
作为时代产物的装备建设思想以及装备管理模式,必然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形态、武器装备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仍为完成的情况下,非市场经济特别是计划经济的装备建设思想和管理模式,与部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装备建设思想和管理模式并存,在正反两个方向上共同影响着我军装备建设的历史进程。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观念、行为模式已经日益成为我军装备建设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如:装备建设必须要依托整个国民经济,用市场而不是行政命令来优化装备建设资源配置,装备采购、管理和保障必须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等等。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仍然存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如长官意志、注重指令计划,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不注重装备建设效益等思想和做法在装备建设领域仍然存在,在某些方面还相当普遍和严重。
(二)装备科研生产和采购
高科技武器装备特别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科技含量高、研制生产的风险和维修保障的难度大,在很多方面都对装备发展和科研决策提出了比机械化武器装备更高的要求,如必须要用系统的思想看待武器装备的全寿命过程,在武器装备的研制阶段就必须要考虑其保障性、可靠性和维修性,系统配套以及经济可承受性等等。而我们的工作与这些要求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在我军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过分重视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而忽略了装备的保障性、可靠性和维修性;过分重视单件武器装备的先进性,而忽略了配套装备的研制;研制生产不注重经费使用效益等情况,导致耗巨资研制出来的新装备长期无法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在国防工业生产上,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军工企业在管理体制、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国防工业自成体系,缺乏充分竞争,管理体制僵化的情况依然严重,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和组织体制仍然存在并发挥影响,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壮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装备采购方面,尽管我军早已把市场化的采购模式作为改革的方向,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计划型采购和生产依然是我军装备采购的主要形式;在装备采购的管理上,不利于资源优化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状况依然存在等等。
(三)装备保障
世界范围内的新军革,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信息化武器装备逐渐成为战斗力构成的关键物质因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当前,我军装备建设正处于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信息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如何将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有机的统一起来,实现装备建设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和良性互动,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装备保障方面,发达军事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民融合、后装一体是合理配置装备保障资源的最有效方式,但是,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军装备保障在体制机制和建设观念上仍处于后装分离的状态,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装备保障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装备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创新装备建设思想
要打破保守僵化、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和思维封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不断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思维,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装备理论体系并指导我军装备建设实践。
要在客观认识现有的装备管理体制、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紧紧围绕装备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研究武器装备建设的阶段性特点,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和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建设的特点规律,摒弃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特别是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和观念来指导装备建设实践,最大限度的利用市场配置实现装备建设资源优化,统筹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走复合式发展的道路。
要特别注意防止以下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继续沿用和坚持计划经济时代曾经行之有效的装备管理模式;二是在旧有模式失灵的时候,不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军装备建设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先进国家的武器装备管理模式。
(二)依靠科技创新,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
克服和突破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对装备建设的不利影响,就必须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基点,加快建立军民融合的装备创新体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一是武器装备研制创新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军民结合产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发展存在差距,不适应持续和跨越发展的要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军高新武器装备发展、装备管理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装备建设顺利实现转型的关键性因素。
构建军民融合的装备创新体系,关键要解决体制分割问题,要创建统一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工业体系,将目前军民两支相对独立的科研生产队伍融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力量。不仅有利于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降低资源重复配置所造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可以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国家科技的重大创新,大大提高科研和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要积极推进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彻底改变过去军民分体化建设模式,把我军装备建设深深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不断提高我军装备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保障的市场化水平。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装备建设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装备建设转型是一个伴随着装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而进行的结构转换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推进和实现装备建设转型,仅仅依靠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科技创新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创新装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篇6
关键词:公共财政;私人财务;政府财政;公共财政论;国家分配论
在我国,研究公共财政问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是否适用,也成为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公共财政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公共财政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这种利益的载体棗公共需要的存在,这是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财政作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实施主体是一定时期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因此,国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的社会公共性首先是由国家和政府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决定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当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体现公共利益并使之得到实现,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财政必须是公共财政。不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政府财政是不正常的和有缺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客观要求。
(二)公共性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
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市场机制天然存在的缺陷使然,也就是说,由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一些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对市场缺陷加以弥补。显然,这里是将市场经济当作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表现形式。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因为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政府财政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属,不论任何社会形态的政府财政都是如此,在这里所不同的只是由生产力水平差异决定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层次,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范围。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即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涉足了大量私人财务的事务,它是否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如有例外,如何解释公共性作为政府财政一般性质的论点。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仍然是公共财政。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人的个别需要被控制到了最狭小的范围内,相当部分个别需要被异化为公共需要,或者被采取了公共实现的形式,正是这种私人需要的个别性与其实现形式公共性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提供私人产品,满足个别需要方面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正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机制在操作上的不正常而否认机制本身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代行了许多私人财务的职能而否认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
(三)公共财政的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
之所以要强调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是因为公共财政对政府财政作了合理定位,它明确了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和主要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将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及其分工作了合理的划分。公共财政强调纳入政府财政范围的应该是具有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事务,对那些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政府只能为其正常实现提供外部条件,而不必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因为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有其自身的实现机制,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的实现具备了充足的微观动力,因而政府不必直接介入其实现过程;同时,个别需要所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个体偏好,使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此外,个别需要的实现完全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个人之间进行,这种等价交换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购买者对商品物质形态的个别需要,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售卖者对商品价值实现的追求。与此不同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很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其实现的责任只能主要由政府承担。可见,社会成员的个别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不必也不能由政府财政来实现,而社会公共需要则应该主要通过政府渠道得到满足,政府财政实质上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存在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界定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即政府财政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应该在公共需要的领域内,其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它强调政府财政的社会公共性,并在概念上将政府财政与私人财务区别开来。
二、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公共财政论与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国家分配论之间的分歧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坚持国家分配论的人认为,公共财政否定了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是对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缩小和肢解。坚持公共财政论的人则将国家分配论当作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落后的、过时的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是公共财政,国家分配论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以上两种观点,笔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特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社会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更要受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我们很难说什么理论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只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值得去学习和研究,况且,国家分配论曾经在我国财政理论界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它对指导我国特定时期的财政实践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尽管它的一些用于指导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践的管理原则和理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涵棗摬普墓抑魈逍詳却仍然反映了财政活动的一般特性,因而并没有过时。这里必须澄清对国家分配论的两种误解:一是将传统理论当作国家分配论的全部;二是将国家分配论误解为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其实,在传统体制时期产生的国家" 分配论的理论观点只是其在特定时期,根据特定的实践背景提出的理论,而不是国家分配论的全部,它也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继续研究和提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分配理论;国家分配论也不是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它只是强调财政分配中的国家主体性和主导性,在这种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基础上,国家分配的范围是由一定时期国家职能范围决定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分配论也没有过时。
在我们看来,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两者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不同的只是其强调的侧重点,比如国家分配论强调财政行为主体,公共财政论强调财政行为的目的和范围;国家分配论突出财政产生与国家产生的本质联系,公共财政则突出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私人财务在活动范围和原则上的区别。在这种外在形式差异的背后,两者的基本立足点却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表现为,摬普之所以成为公共财政是因为它是一种代表公共利益、实现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这种财政活动的主体当然只能是国家和政府,因为国家和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当然代表,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可见,公共财政论也是以国家主体为基本立足点的,这一立足点构成公共财政论和国家分配论最本质、最关键的共同点。在这一共同的基本点上,公共财政并不会缩小国家财政的范围,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的职能,因为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变化是围绕国家职能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及由之决定的国家职能的大小,而不是公共财政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承担的私人需要的实现归位于市场,使社会公共需要和个别需要都有其稳定的、更有效率的实现机制,并建立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提供外部条件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化的要求,也是对政府财政职能所作的合理定位,这并没有否定财政的国家主体性,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而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要的范围调整了传统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状况,将政府财政的职责和功能规范在公共服务领域,使其更加合理和完整。
三、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尊重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财政应该是一种公共财政的结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政府财政的这种公共特性。对这种公共特性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取得了很多科学反映公共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因而也是我们在研究公共财政理论时应该尽量去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笔者不赞同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即过分强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而忽视其特殊性的倾向。我们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不同,公共财政理论所参照的实践基础也不相同,因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公共财政理论也会有一些差异。我国是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也正在发育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互补关系和相应的机制也远未理顺和形成,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财政理论研究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那种过分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忽视和否定其不同的实践基础,在理论研究上局限于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简单传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模仿西方公共财政学是不可取的,也是十分有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实践基础,探讨和创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理论,并以此为我国的公共财政实践提供指导,这才是目前我国财政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二)重视对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制度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践起点选择上的误区,即往往将目标体制作为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按照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一般原理,设计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并试图照搬这种模式去解决特殊体制时期的特殊问题,其结果当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对目标体制下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它远不是当前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任务的全部。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这种转轨的实践是中国所特有的,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也不同于目标体制时期,具有很多特殊规律。因此,在旧的运行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正逐渐失效,新的体系及其规则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特殊历史时期,政府财政应该实行怎样的管理模式,面对经济运行机制的某些特殊矛盾,政府财政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政府如何应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建立目标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财政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等等,这些实践问题是西方现成的公共财政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理论,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正确选择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重视对转轨时期社会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规律的研究,使政府财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重视对我国公共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
我国传统财政学研究重点更多地局限在对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的本质、职能和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上,过去形成的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也主要侧重于在以上基础理论问题上独树一帜,并没有形成与其基本理论相配套的应用理论体系,使财政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总带有一些抽象、空洞的色彩,削弱了其为解决实际问题所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目前我们在财政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仍然是零星分散,不成体系;二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时间上往往滞后于实践,缺乏必要的超前性,仅仅成为国家政策出台后一种撚皵性诠释;三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对现行制度和体制的剖析,弱化了理论的创造性和客观性;四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在理论体系和政策措施上侧重于套用西方模式,使财政应用理论的成果缺乏针对性。以上财政应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财政理论的正常发展,也成为我国财政改革往往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中必须加强对社会经济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应用理论的研究,使我国财政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也使我国财政理论研究能真正发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四)实现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因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理论和经验成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盲目和盲从的非理性现象,将正常的学习和借鉴引入歧途。这里有两种倾向尤其应该摈弃:一是重传播,轻研究,在自己的理论著述中往往肆无忌惮地抄袭西方理论,这不但对理论研究没有意义,而且败坏了理论研究的风气;二是重" 形式,轻内容,仅仅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标榜自己学识的工具,不论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用,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一些理论著述文字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让人不知所云。要使公共财政理论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强调其本土化问题,这是由公共财政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广泛学习和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但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是盲目的照搬照套,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传播,更不是将西方理论当作一种装饰外表的花环。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是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我们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并不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的简单排斥,而是强调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以解决我国的财政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的目的,形成能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和观点。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首先是其实践基础的本土化,这一点在前面已多次强调,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经济实践,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实现过程。我们的研究必须考虑中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考虑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可能对公共财政制度带来的影响;考虑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求范围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考虑我国的政体及其决定的政府机构规模和结构;考虑中国特有的复杂的政企关系及其对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影响等等。毫无疑问,实践基础的本土化,是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最重要的含义,是我们在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的另一重要含义是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本土化,这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前面我们曾经谈到,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有部分研究者盲目模仿西方经济理论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其著述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这不仅影响学习和研究的质量,而且也是一种不健康的文风。我们提倡在理论研究中保持本土化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就是要按照汉语言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来传导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写出中国人能看得懂的文章,对西方理论的翻译介绍也应该尽可能地符合汉语言的表达方式。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弄懂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并对中国国情有充分了解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异国的理论,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将西方理论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并发展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见,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不但是一个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技术问题,也是提高研究人员素质、端正研究作风、提高研究质量的问题。
篇7
关键词:媒介;人力资源;市场化;竞争
Abstract: The market-oriented media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cro protection for our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market development. With the growing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medi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edia itself, do the media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rket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media; human resources; market;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和国内媒体间的竞争,中国的媒体如何整合自己的资源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现今所有媒体关心的中心。作为既不能定位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也不能定位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媒介,却有着与这些企业相似或相关的特点或特性。所以,这里,我们把媒介定位于资源密集型“企业”。现代媒介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资金的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而人力资源是其中最为稀缺的资源。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死板的用人机制和僵化的“人事管理”方式已严重束缚和阻碍了媒介自身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寻求新的管理媒介人力资源、利用媒介人力资源、解放媒介人力资源和发展媒介人力资源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途径和方式。于是,媒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问题—尤其是在宏观上保障的媒介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问题—就成为诸多媒介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迫切要求我们予以研究和破解。
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就是指人力资源配置活动,从政府统包统配转变为平等人之间(如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自愿交易的过程。媒介人力资源是媒介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它媒介经济资源的组合、运用都要靠媒介的人力资源来推动。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如何直接影响到媒介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体配置效益。西方国家成功的运行经验,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历史成果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必须寻求和构建一种高效、动态和灵活的配置机制,来代替计划经济体制下僵硬的统包统配机制,以最大限制地发挥生产第一要素—人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各种资源,推动我国媒介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目的
媒介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首先要按经济效益尺度来配
置媒介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说,媒介的用人不再是上级机关和部门的计划和指令,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招人、用人、育人、管人等一整套机制,从而改变原先的媒介的人事管理部门只是行政命令的执行部门,改变其“摆设”和“类中介”的作用,使媒介能够真正独立自主的使用自己希求得到的人才。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市场中的适应媒介工作的人才也要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进入媒介当中,而不再受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条条框框和各种“门槛”的限制,真正做到“有其才,有其用,尽其才”的良性循环中来。
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意义
从大局来看,建立媒介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是加快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近两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配置程度越来越高,而与此相比,整个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步伐则明显滞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发育迟缓,必将影响其客观存在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规模和配置质量,阻止整个市场体系的繁育和建设步伐。因此,要把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摆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目标上来认识、来衡量,构建整体思路,确立工作目标,分步推进,加快发展。而媒介作为特殊形态的产业,其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起步和发展都是比较晚的,但是实践证明了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建立越好,所以从大局来考虑媒介应该在人力资源市场化的配置过程当中起到表率的作用,积极的应对,以加快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从媒介的特性来看,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取决于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媒介作为国家的宣传机构和党政的喉舌而存在,媒体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国家的“统包统分”,更多的是考虑其“思想和政治素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的市场经济实体和经营实体的身份日益凸显和被承认,成为“有特殊政治宣传意义的市场经济实体”,这就需要在媒介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充分运用市场方式来解决和调节用人选人和被选择的关系,使我国的媒介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的提升。我国企业改革的现实经验已经明确无误的告诉我们:市场机制已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唯一正确选择,虽然这一机制也存在着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对低效劳力的某种排斥,但它的总配置效率要大大高于计划机制,并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使所有人力各得其所。因而作为刚起步进行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我国各媒介必须借鉴和利用成功的经验,以在媒介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找到共性区分和协调好个性,才能最后取得自身发展。
从媒介人的角度来看,媒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摒弃了传统人力资源配置体制中的许多弊病,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并使人力资源更加充满活力、竞争力和转换力。在经济中劳动力个人和单位“栓”得太紧,不能“自由”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就是把劳动力从单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其转变为市场配置的平等契约关系。
从现代化管理和科技发展来看,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而现代企业要求现代化的管理与之相应,科学知识与社会化生产和管理工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转换加快,人员的结构性变动、转岗培训再就业就成为经常性的事情,加上在管理工作中日益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人员的精简、流动也势在必行。这种全社会范围内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结构性变动和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必然要求我们的机制和市场化程度与之相匹配。而作为资源密集型而现代化媒介,只有使其人力资源的配置市场化程度达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才能使其在与国内同行和国际对手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实施
媒介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过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协调,也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套改革的推进。
确立市场主题,明确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既媒介和
媒介从业人员共同作为市场主体而从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用人单位是市场上的两大主体。前者是人力资源供给方,后者构成人力需求方。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行为动机或准则及趋向是共同的、明确的,双方行为都意在寻求各自收益的最大化,并据此决定各自的供给行为和需求行为。人力资源配置的运行方式,应当由国家为主体向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个体为主题的格局转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成为择人、择业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利益主体;决策风险从国家承担变为用人者与劳动者分别承担。劳动力所有制国家所有、占有向劳动者个人所有、社会化使用的方向转变。
工资形成机制的建立,即媒介人力资源薪酬市场化
长期以来媒介作为“效益好”的单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媒介从业人员的薪酬标准和激励机制却是几乎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而来的。如何在建立媒介人力资源市场化后在薪酬上体现每一个媒介从业人员的人力价值问题,如何从薪酬与激励机制上最大化的让媒体从业人员“满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市场化企业的经验和经典的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工资率的形成,同时工资率又作为价格信号引导调节人力资源在社会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规范工资形成机制和实现机制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剂。建立工资形成市场机制和社会化福利机制。劳动力价格(工资)由行政性决定向由劳动力供需市场定价转变,人才竞争机制由按所有制和身份而定标准的方式转变为实行统一的竞争规则的方式。这样才能符合媒介人力资源市场化的要求。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即媒介社会保障市场化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为主题,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据法律规定对劳动者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为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序性,为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解除后顾之忧。长期以来因为媒介是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的,媒介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由单位来解决,这无形中增加了媒介作为经济实体存在的负担。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媒介的自身发展和市场化程度,因而必须将媒介从业人员的保障问题引入市场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由国家、媒介和媒介从业人员共同分担,才能更好的促进媒介发展。媒介从业人员的社会福利都应由身份决定的“职位分享型”向社会化保险方向转变,建立、健全社会化保障体系。根据当前的实际,应大力发展各类社会保障事业,并创造条件向统一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
政府调控职能的适度施展,以推进媒介人力资源市
篇8
关键词:产权制度;信息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02
一、概述
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是不断探索不断变革。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中国的经济才放开了脚链,大步前行。从纯粹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的转变使得中国的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改革开放的重头戏就是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因而可以说,正确且成功的体制和制度改革促成了改革开放的成功。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同时也是制度变迁引起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制度创新或体质转变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起到的重要作用,因而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从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入手,探寻改革开放的成功原因,并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推进提供借鉴。
那么改革开放是如何通过体制转型取得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结果的呢?如果能够找到相关措施的作用机理,那么我们就可以相应的从这些作用机理入手,寻找到促进新一轮成功的措施。
二、改革开放的成功
70年代末期,中国步入了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于是不可避免的,改革将体制问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实地联系在了一起,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作用,于是把体制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中。
改革开放的突出特点是如何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即如何让一个利益趋动的自主经济替代命令趋动的统治经济,让经济性的市场信号引导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代替行政性计划指令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为什么这种改变可以使得原来效率低下的生产变得充满活力并促进了中国的巨大发展呢?首先,是产权制度的变更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这一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至今建立和实施了以农村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这一项改革的实施,改变了农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各项权能集于一身的状况,农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分离,从而使得集体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劝、责、利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明晰。农户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因而自动建立起了“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极大地克服了农地集体产权制度下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重的外部性问题以及生产缺乏积极性的问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到了空前的释放,从而使农村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们看到,产权制度的变更激发了农地的发展潜能,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变更方向是将产权的组成进行了分离,将经营权和收益权分给农户,使得农业生产者在生产中的各项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及其分配直接挂钩,从而对农业劳动者起到了最大的激励作用,努力工作,“交够了国家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劳动越多,劳动成果越多,农户得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认可,生产积极性便会提高。
因此,我们看到了产权制度的明晰化对于生产力的激发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考察一下激励机制、信息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就是考察市场的作用。
我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方面,来考察市场的优越性。前文提到,改革开放所推行的市场化,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以市场代替计划,而是一个用利益驱动的自主经济替代命令趋动的统制经济、用经济型市场信号引导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替代行政性计划指令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过程。
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下的典型部门,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处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地位,我们通过企业改革来研究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过程历经20多个年头,通过国家向企业放权让利,增强了企业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市场信号的诱导之下,他们可以自主的决定投资,从而推动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有效的发展。
国家的放权让利,使得企业自增加,使得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从而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和努力经营增加经济效益的动力,并且,在市场的价格及其他信息机制的引导下,自主决定资金投向,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使得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改革的又一着手点在于双轨制使得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激发,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与国有企业形成了竞争关系,在竞争的压力之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励和促进。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通过明晰农地的产权制度,激发了农村的生产效率提高,通过企业制度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非国有企业的广泛发展)使得企业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渡到存在于一个有激励机制激发动力、信息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引发高效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可以从农地和企业这两个改革开放的缩影中看到产权制度明晰化和市场机制(包括激励机制、信息机制、竞争机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而可以设想,新一轮的,可以从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着手。
三、新一轮的推进
经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一方面要完善产权制度,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土地使用是否经济而合理,除了土地的占有制度外,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符合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制度,即所有者、经营者乃至使用者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确化程度。我国的土地公有制的建立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从我国土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来看,土地生产力不高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土地公有制本身,而是产权制度不合理。是中国缺少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土地产权制度导致了土地公有制未能充分发挥优越性。因此,关键任务在于,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并且严格界定各财产利益主体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的和法律的关系及利益约束关系。随之在确立新型产权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流动及转让制度和土地收益分配及土地投入制度。产权明晰、制度完善之后,可以使责任与利益细化分摊到个人或家庭,不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种植等外部性问题,明晰的产权为土地要素的合理高效使用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在明确了产权制度的基础之上,让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逐步进入市场,即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来配置土地资源。首先,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可以保证土地所有权主体享有土地收益,使全体公民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其所有权得到经济上的实现;第二,明晰的产权制度使得让土地要素在市场上流转成为可能。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可以使土地要素的资源配置合理化和最优化,市场是掌握信息最完善的一方,它可以使要素的流动最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调节土地的供求矛盾,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第三,产权制度明晰后,可以放开土地抵押限制,从而可以是土地作为资本融通的工具和途径,从而促进非实体经济的发展。
当然,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到什么程度才是效率高于政府的究竟该如何判断,这个过程也就是以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资源的限度应该如何把握才能推动土地的正确转向也是问题的关键。
市场化的限度实际上是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在改革的推进中,要注意市场交易与政府交易,交易费用的比较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比较。如果市场交易替代政府交易进行同样的活动,可以带来交易费用的下降和资源配置的改进,即收益大于成本,则市场化是有效的。这就是市场化的限度。以市场化的限度为标准并且加之政府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往最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2013年5月,短短一月内国务院三次提及简政放权。总理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一自我革命,不仅对于政府自身来说是提高职能效率的良好契机,也是充分发挥市场各项机制,运用市场的力量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时机。相信在“简政放权”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新一轮将会面临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杜威漩.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以农地的建立和变迁为例.2009.
[2]高尚全.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1991.
[3]李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度的重要性.2001.
篇9
1.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石油产品作为战略物资,其生产经营是受国家控制的,由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对各项工作的统一管理,其中财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据国家方针政策等要求,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石油企业进入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理念需要与时俱进的做出改变。但是,由于当前石油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其工作的开展并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因此,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制约了石油企业改革重组工作的进程。
2.财务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在石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其财务管理工作依旧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致使其体制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要求,具体现象如下:首先,当前财务管理制度下的企业理财行为,由于管理层次相对较为复杂,致使各层次之间无法明确权责;其次,在当前石油企业中,关于总会计师与总经济师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存在着工作内容交叉的现象,致使企业理财工作领导责任不明;最后,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向出现偏差,致使其管理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3.财务管理内外部环境缺乏规范性。当前,石油企业尚未完全脱离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其财务管理工作依旧处于被动地位,而石油企业内部正处于改革重组期,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确立。在此种背景下,外部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束缚,加上内部体制尚未成熟,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无法得到运用与贯彻,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从而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
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过低。当前,石油企业在改革重组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便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过低,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财务管理人员较少。而石油企业当前正处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理念以及方法都发生了改变,需要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从当前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看,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致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从而无法实现财务管理工作在决策的工作上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二、当前加强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
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石油企业要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思想,发挥自身的主观积极性,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原则以及规律,合理安排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靠自身筹集、运转资金,以科学且合理的安排各项财务收支,并对收益做出分析。第二,石油企业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要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构建科学的资本结构。第三,石油企业要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针对自身高风险、高回报的经营特点,要对企业财务风险作出科学的预估,以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实现高收益的利润目标。第四,将财务管理的新理念全面贯彻到相关的各部门、各人员身上,以使其具备新理念,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全面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管理工作职责。石油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从内部控制制度出发,理清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落实财务管理工作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有序的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连续且顺利的开展,从而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因此,这就要求石油企业要将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的工作相分离,确保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围绕着自力更生的生产与经营来开展,以会计部门的有效信息为支撑,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做出科学且有效的决策,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全面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
3.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提高石油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率。当前,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运转及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工作要实现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以结算为中心,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从而为石油企业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石油企业要实现结算、信息与管理的一体化,实现资金效用的最大化。第二,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有序运转,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针对当前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人员素质过低的问题,应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尤其是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中上层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更新自身的财务管理理念,掌握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方法。与此同时,要注重培养具备专业财务知识且又具备生产经营技术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从而才能将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贯通于各项工作中,确保全面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
三、结语
篇10
【摘要题】现代物流
【关键词】经济管理/物资企业/物流企业/转型
1994年以来,全国物资系统出现持续亏损,众多国有物资企业(以下简称物资企业)步履维艰,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物流企业呈现彼消此长的明显反差。昔日辉煌的物资企业为何一蹶不振?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其发展路在何方?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一、物资企业与物流企业的本质区别
在一些物流企业管理教材中,将物资行业等同于物流行业,把物资企业视同物流企业,我们实在不敢苟同。本文认为,物资企业与物流企业既有相近相似之处,更有本质差异。
二者的相同点是均属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从事流通服务的市场主体。二者均通过流通服务,实现物资、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质量服务。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主要表现在:
1.从服务对象看,物资企业的“物”是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物流企业的“物”是指物品,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退货和废弃物等,二者含义不同。物资企业连结工业品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消费,从生产企业购进物资销售给消费者,在这个流通过程中从事各种流通活动,把销售服务作为主要对象。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涵盖面则要宽得多,除销售物流外,还包括生产经营企业的内部物流,以及外部的退货物流和废弃物回收物流,也即以物品流通全过程的综合为对象。
2.从企业功能看,物资企业从事一手购进、一手销售的营销活动,主体功能单一,虽然也配合销售实施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和信息等服务,但均系从属并服务于销售的辅助动能,且彼此分割,忽视成本核算。物流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要素实施有机结合,集成系统,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进行一体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满足用户日益多样性、个性化的物流需求。物流企业关注“效益背反”,追求整体最佳状态。
3.从服务目的看,物资企业服务的目的是在搞好供应、扩大销售中谋求购销差价、取得利润。在确保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尤其是在物资价格暴涨取得高额利润的情况下,往往忽略或不计成本。物流企业的服务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周到的物流服务,包括提供货物运输、储存、包装、加工、配送等有形服务,以及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物资企业难以企及的。物流企业为社会提供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各功能、要素实现增值服务,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从管理体制看,物资企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由于在理论上接受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点,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1957年我国建立起了一套重要物资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以计划分配调拨为主的物资管理制度和流通体系。其特点是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分离开来,生产资料又限定为工业品生产资料,即把农业生产资料分离开来,以计划分配调拨取代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在这种体制下,物资企业作为物资部门组织生产资料的基层单位,既执行国家物资部门的职能,又担负着物资经营业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优胜劣退,物资企业大多成为弱势企业。物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完善,探索出一套物品的物流管理经验,尤其是在物流中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流通领域的新态势表明,现代物流企业是物资企业的发展方向,物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二、物资企业转型面对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物资企业的生产资料主业经营逐年萎缩,市场占有率连年大幅下降。2000年,全国物资系统物资销售总额仅占全社会物资销售总额52000亿元的5%,整体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明显削弱,给转型带来了困难。同时,在流通领域还存在着物资企业转型的许多制约因素。1.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和影响仍然存在。一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物资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改革开放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企业创新意识仍然不强,习惯于传统物资营销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开拓进取办法不多,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二是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多头管理和相互划分导致流通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流通不畅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三是生产资料市场发育不完善,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程度低,市场管理的法规不健全,政出多门和不平等竞争的现象较为普遍,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不少市场仍然处于无序状态。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割裂着市场的统一性。
2.企业背负的历史包袱沉重。一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大量难以收回的应收帐款和改革开放经济过热年份形成的“三角债”,造成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捉襟见肘。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方针导致物资企业目前一方面人浮于事,且部分员工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懂业务、会管理、善开拓、能创新的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由于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重生产、轻流通,以及改革开放后物资企业上缴国家利锐多,国家对物资企业投资少,造成物资企业流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下,影响流通效率的提高,致使物资周转慢、库存大、占用资金多,经济效益差。
3.流通服务方式单一,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一是服务方式和手段简易。物资企业大多仅能分段提供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送货等流通服务。有的县级物资企业至今仍用手扶拖位机运输,送货、装卸仍是人拉肩扛。二是企业组织规模和经济实力大多偏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萎缩不振,市场份额缩减,由物资流通的“主渠道”变成了“支渠道”。三是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总体不高。不少物资企业经营粗放,管理混乱,规章制度流于形式,难以为用户提供适时、适量、适质、齐备、便捷的规范化服务。四是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滞后。由于全国物资系统没能建成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虽然不少物资企业配备了电脑等装备,但难以提供准确、及时、实用的信息,指导决策和营销,现代化设备成了“花架子”。4.改制改组未到位,企业机制不适应。一是省市、地市级物资部门虽然成建制改为物资集团总公司或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大多是换个牌子的“翻牌公司”,仍是产权模糊、权责不清,沿袭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成。二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够深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物资企业虽然普遍地开展了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物资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初步的,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经济效益低。由于物资企业大多连年亏损,分配档次难以拉开,职工队伍不稳,有的人才外流,企业凝聚力明显下降。三是企业约束机制乏力。有的企业领导盲目决策,出现不少“三拍”(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膛保证、拍屁股走人)工程项目,资金有投无回;有的用企业流动资金炒股票、搞期货,造成巨额资金损失;有的“官位”升上去,公司跨下来,或提前退休了事,或易公司当“官”;有的盲目为外单位甚至个体、私营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经济担保,造成经济损失。有的企业领导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收受贿赂、挥霍浪费。对企业业务骨干管理乏力,“体外循环”现象时有发生,使企业雪上加霜。
5.政策环境不宽松,市场竞争不公平。一是在税收政策上,由于税制改革,物资企业由过去按进销差额的10%缴纳营业税改为按进销差价的17%缴纳增值税,税负加重。而对个体、私营流通企业采用包税制,税率仅为物资企业的15%,使物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在财会制度改革上,国家大幅提高折旧率,企业成本大增。三是在投资政策上,多年来国家对流通行业的投资少,对物资企业的投资更少。四是在金融政策上,工业企业贷款易而物资企业贷款难,常使自有流动资金紧缺的物资企业束手无策。五是在改制政策上,兼并破产政策不适用于物资企业。这既不符合国有企业改革总体要求,也不利于物资企业建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
三、物资企业转型的对策思考在近年物资企业整体滑坡的情况下,仍有部分物资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向物流企业转型的优势和物资基础。这部分物资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创造条件,发展物流,逐步转型,将是可行的。
- 上一篇:金融宏观调控政策
- 下一篇:妇联平安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