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1 地质概况
1.1地层
本区地层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J1s)岩性以河流相、湖滨相及湖泊相为主体构成的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偶夹煤线,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中、东部,与下伏八道湾组地层以一层灰黄色厚层粗砂岩或砂砾岩分界;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下段(J2x1)在矿区东部的8-3号钻孔中出现,为一套河流相、浅水湖泊相、泥炭沼泽相的含煤碎屑岩沉积,其岩性为黑色、灰黑色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含菱铁矿薄层,含薄煤线等;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则分布于矿区的北部,主要为一套河流相、湖滨相、湖泊相及泥炭沼泽相的含煤碎屑岩建造,依据岩性组合特征和聚煤分布特点可分成上下二段,在本井田内出现的地层为八道湾组上段地层,也是本矿区主要含煤地层;第四系上更新统(Q3pl)广泛分布于区内,由冲洪积、风积、残坡积形成的砾石、砂、亚砂土组成,分选差,砾石磨圆较差,多为棱角状;第四系全新统(Q4pl)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冲沟及洼地内,由冲、洪积而成的砾石、砂、亚砂土等组成。松散堆积,分选一般,砾石多为次棱角状。
1.2构造
矿区地处托里--和什托洛盖坳陷中段的和什托洛盖含煤盆地发育的总体复式向斜构造中的沙尔其很亚布尔-图拉背斜南翼,呈一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3°-25°,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在矿区西北部及西南部主要发育有落差大于30m的F1、DF1、DF11的三条正断层,区内延伸长2400m,走向近似东西,倾向北,倾角75°左右,落差0~80m(见图1)。
2煤层
矿区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上段,近东西走向,地层厚度大于300m,含煤12层,全区含可采煤层4层,即A3、A4、A7、A8号煤层,其中大部可采煤层为A7号煤层,局部可采煤层1层,即A8号煤层,全区可采煤层2层。
A8号煤层煤厚在1-5勘探线之间较稳定,在6-8勘探线逐渐变薄,距下部A7号煤层距离11.93m,属不稳定煤层,顶底板均以粉细砂岩为主;A7号煤层在矿区中部变薄,结构简单,为大部可采煤层,煤厚全区较稳定,顶底板均以粉细砂岩为主,距下部A4号煤层17.25m;A4号煤层平均厚3.14m,含夹矸0-2层,结构较简单,为全区可采煤层,也是本区主采煤层,煤厚全区稳定,在东部的8-1钻孔中出现变薄现象,其顶底板均以粉细砂岩为主,距A3号煤层16.32m;A3号煤层由于F1、DF10正断层的影响,在4-1、4-4钻孔出现煤层缺失现象外,在其它范围分布均稳定,属较稳定煤层,顶底板均以粉细砂岩为主。
3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
3.1、旋回结构和主要沉积特征
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上段(J1b2)是和什托洛盖含煤盆地A煤组中主要的含煤地层,其旋回结构以河流型旋回结构为主,即表现为一套有河流相―湖滨相―泥炭沼泽相―冲洪积相―河流积相为主体的沉积组合。
底部八道湾组下段J1b1岩性组合以河流相、河漫滩相的砂砾岩、砂岩为主,其中含有冲积扇前缘环境的泥炭沼泽相沉积物,夹有薄层炭质泥岩。
3.2、沉积古地理环境和煤层分布特点
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上段(J1b2)是准北煤田托里―和什托洛盖坳陷区和什托洛盖含煤盆地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早期含煤构造,该盆地雏形形成于华力西晚期,至中生代三叠世晚期,大量山麓相沉积物对其坳陷盆地进行了填平补齐作用,到早侏罗世早期,盆地边部大量发育冲、洪积物,并在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带形成大面积沼泽区带,在适宜气候、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沼泽植物,其植物类型也以各种灌木杂草及苔藓植物为主,并在后期泥炭化作用条件下,形成八道湾组早期聚煤沉积,但总体上表现出煤层厚度薄、煤层差、灰成分含量高等特点,这一点从早侏罗统八道湾组下段煤层发育情况可以得到证实。
至早侏罗世中期,随着盆地湖泊赋水面积的逐渐扩大,在早期冲积扇前缘沉积物组合的基础上,广泛发育湖泊滨岸沼泽,在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各种藻类植物茂盛生长,并在后期盆地不断间歇上升、湖泊淤浅不断增大条件下,泥炭沼泽面积不断向盆地中心内部延伸,在和什托洛盖地形成良好煤层,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原始成煤物质,从而形成了诸如A3、A4、A7煤层地段。至早侏罗世中期末,由于盆地上升速度加快,造成滨岸沼泽带古地理环境形成,发育时间较短促,致使泥炭的聚积厚度明显变薄,因而在该时期所形成的煤层都具厚度较薄之特点,如八道湾组上段A8―A12号煤层组段。
在早侏罗世三工河时期,盆地上升速度愈加增强,致使湖泊淤浅,河流相、河漫滩相及冲、洪积相沉积物再次覆盖全区,从而构成早侏罗世三工河组早期较大面积的粗颗粒沉积物并夹有冲积扇前缘泥炭沼泽相的薄层和黑色炭质泥岩沉积物,至早侏罗世末期,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和什托洛盖盆地总体又呈下沉状态,并相对形成大面积内陆湖泊,其沉积物也以深水湖泊相的泥岩、叠锥状灰岩和粉砂岩为主,而构成三工河组黄绿色细颗粒沉积的明显特点。
篇2
关键词:规模经济;外部性;产业集群;纺织产业
纺织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传统理论认为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资源和劳动力充裕等要素禀赋。然而,从国际纺织业竞争格局看,随着人民币升值和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纺织品生产的资源优势不断被蚕食,但产业整体仍然保持了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从国内纺织业竞争格局看,虽然中西部地区更具有发展纺织业的要素禀赋,但资源和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地区的纺织业竞争力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国内外纺织业发展实践表明,虽然要素禀赋仍是形成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但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集群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新的重要因素,产业集聚对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日渐显现。
一、产业集聚正在成为我国纺织产业新的发展模式
纺织产业既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其净创汇额多年来一直雄居榜首,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也是市场竞争高度激烈的传统产业,产业平均利润率却保持在较低水平。作为技术、工艺相对比较成熟的传统产业,纺织业进入门槛低,成为国内众多地区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首选产业,从而导致纺织产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呈现出产业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的发展态势。
从生产特点看,纺织产业属于自由定位型产业。自由定位型产业一般位于能使其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地区,如劳动力和原料充裕的地区。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纺织产业大都分布在老工业基地和原料产地,纺织生产基地以内陆居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纺织业布局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内地纺织企业特别是国有纺织企业普遍陷入困境,而以外商投资和出口导向为主的纺织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兴起,在纺织业产能整体增长的同时,完成了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2001年以来,年销售额超千亿的省份有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四省,这些地区纺织品销售额不仅占居了全国当年纺织品销售额的绝大部分,而且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
对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差别,比较明显的是,东部地区纺织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纺织业总体上呈现孤立和分散态势。自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分别于2002年12月、2004年1月、2004年12月、2006年5月命名了四批共16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80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其中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四省占居了其中的87.5%和88.75% (见表1 ),这些产业集群代表了中国纺织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地域分布。
从国内纺织产业区域分布看,最具竞争力的仍然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些纺织大省和强省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相比中西部地区显然处于劣势,甚至像江、浙这些“不毛之地”、“不棉之地”均发展成为纺织大省,充分说明纺织产业竞争力已不完全源自于资源禀赋。
值得关注的是,东部地区纺织业的产业集聚现象恰恰是中西部地区纺织业所欠缺的,正是由于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了东部地区纺织业的竞争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源禀赋对产业竞争优势的支撑作用逐渐弱化,规模经济的作用显著增强,产业集聚正在成为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新的源动力。
二、产业集群优势的形成机理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所形成的低成本优势。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前者是指当企业的产出规模提高时,企业的单位产出平均成本下降;后者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出规模扩大时,各个企业的单位产出平均成本下降。由于纺织业各子行业均缺乏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性,单一企业规模与生产成本相关性不显著,大企业不具有成本优势。然而,众多企业在特定空间集聚却能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来自于外部规模经济。
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带来该区域内各个企业的单位产出平均成本降低,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产业聚集可以使该区域的企业享受到高效率、集中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企业的集中,基础设施更加配套和完善,从而达到产业规模的经济效益。产业集聚可以导致劳动力资源的共享,专业人才的集中,专业服务的集中以及专业生产供应和商品采购的集中。产业集聚还可使行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该区域内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在主导产业上做精做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产业集聚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竞争的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可以导致劳动力资源的共享,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为企业更加灵活地选择和使用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平台。
第三,产业集聚易于传递新的信息,有利于知识积累。产业集聚区不仅是生产中心,也是信息中心和技术中心。产业集聚可以产生“洼地效应”,提升知名度,扩大区域内企业影响。
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可以用图1来表述,说明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原因。
图1中,ACa表示东部地区纺织品生产的单位产出成本,ACb表示具有资源禀赋的中西部地区纺织品生产的单位产出成本。在外部规模经济作用下,两个区域的单位产出成本曲线ACa和ACb都向右下方倾斜。而在任何给定的产出规模下,ACb总是位于ACa之下,表明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更具有纺织品生产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纺织生产的集群化,由产业集聚而形成的总产出规模达到Q1水平,单位产出成本为AC1,而中西部地区纺织生产呈分散状态,产出规模在Q2水平,单位产出成本为AC2。AC2>AC1,说明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尽管存在潜在的成本优势,但由于产业集聚程度低,难以分享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反而使东部地区的纺织产业借助外部规模经济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并且这种优势会如同滚雪球一般自我积累和自我强化,形成持久性优势。
三、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特征
考察浙、粤、苏、鲁等纺织大省的产业发展,除了在企业数量、销售收入等方面超过其它省份外,最明显的就是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具有很高的集中度,表现出以某一、两种纺织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现象。如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的丝绸产业集群、浙江省嵊州市的领带产业集群、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集群、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和羊毛衫产业集群、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的针织内衣产业集群等。
实际上,中西部有些地区的纺织品生产也有较大的规模,但大都没有显现出产业集群效应。因此,片面追求规模并不能形成集聚优势。纺织产业集群是规模化与专业化的结合,专业化是纺织产业集群之魂。离开了专业化的实质,一味地贪大求多,企业间缺少有机联系,则难以产生集群效应。
纺织产业集群是纺织产业内相互关联的纺织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教育、科研、行业管理等组织在一定空间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纺织产业群体。基于纺织产业的高度市场化和传统产业属性,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呈现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同的特点:第一,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由集群内生力量激发的,是大量企业在特定环境下依托当地产业特点和地方传统优势,在特定空间逐渐集聚自发形成的,集群内企业间存在强大的内聚力;第二,产业集群主要由大量的不同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组成,集合了中小企业的灵活和大企业规模效益的优势;第三,产业集群内企业专业化程度高,分工协作关系密切,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状况,通过分工大大降低各环节的成本,实现小企业大规模;第四,产业集群在细分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达到了垄断或相对垄断的程度。
四、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
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突破了我们传统的惯性思维,走出了一条利用外部规模经济跨越要素禀赋束缚的经济发展之路。资源禀赋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之所以降低,主要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生产要素的移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要素禀赋的作用,凸显了规模经济的效应,产业集聚提升了纺织产业竞争力。
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纺织产业集群在确立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专业分工模式的固定化与可能的效率损失。从图1可以看出,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模式可能会导致东部地区纺织产业固定在这种既定的甚至是不合理的分工模式之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东部地区纺织企业通过产业集聚获得竞争优势时,强烈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巩固已有的分工模式。即使当其它地区已经具备了更低成本优势时,这些地区仍会为维护其优势地位而人为控制成本,造成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的损失。
事实也是如此,在纺织业持续增长的背后,东部地区已渐渐感觉到了危机: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土地价格迅速攀升,劳动力成本逐渐攀高,劳动密集度高且附加值较低的纺织品生产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二是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实力、完善的市场网络、品牌及资金优势,继续主导着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市场,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面临挑战。
虽然规模经济性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使东部地区纺织业保持较强的动态竞争力,但过度依赖低成本竞争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实现我国纺织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审视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重新思考竞争定位,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东部地区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源整合形成更为合理的产业布局与产业分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区位优势,继续保持产业的比较优势地位。
随着东部地区资源约束力逐步增强,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驱动力也将不断加大。同时,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各种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许多地区不仅资源充裕,而且是老纺织产业基地,具有纺织产业发展基础和历史积淀。我国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时机已经成熟,中西部地区纺织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梯度转移是大势所趋,但也不会一蹴而就。纺织产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产业梯度转移是市场自发调整的过程,调整的速度、方向、力度既取决于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变化与产业升级状况,也取决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虽然资源优势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条件,但仅仅依托资源优势却不一定吸引产业转移,甚至会削弱竞争优势。我国纺织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不仅表现为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供货及时、种类齐全、服务到位更为关键,而后者更多的来源于产业集聚。纺织产业内中小企业众多的特点奠定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可借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经验,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形成区域性特色产品产业集群,要素禀赋与规模经济双轮驱动,提升我国纺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和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多米尼克·萨尔瓦多主编,朱宝宪等译.国际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迈克尔·波特主编, 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Argote L., Epple D.. Learning Curves in Manufacturing[J]. Science, 1990,10:920-924.
[4]Tracey P.. Alliances,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Rethinking clusters of innovation [J].Growth and Change, 2003,34:1-16.
[5]潘百翔.产业集群与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浙江省五地市的实证[J].浙江学刊,2009(04)
篇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所创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基础,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理论贡献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在克鲁格曼看来,这一系列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所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分析产业组织与结构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所出现的新贸易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第四次浪潮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所出现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根据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对经济的空间结构做出新的解释。克鲁格曼本人既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缔造者,又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领军人物。
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突破性理论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处,在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不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导致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挑战。
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1980年)等论文中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迪克西特—斯蒂恪利茨所构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克鲁格曼的另一突破性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复兴研究,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他最早对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进行的系统阐述见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一论文中,并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的基本观点是,规模经济与下降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以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克鲁格曼曾运用“中心—”模型分析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
克鲁格曼还通过重新诠释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性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在他看来,产业地方化现象产生于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等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具体而言分别是:1、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即来自同一地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的聚集能集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2、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于一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3、技术“外溢”效应。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地区内部更易流动和获得,因而聚集在一个地区内的企业更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同时以规模经济和正的外部性方式出现,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者使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后者使不同企业和相关产业集中,造成地区专业化,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就成为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原理来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两大依据。
篇4
关键词:新地理经济学;规模报酬递增;路径依赖
一、新地理经济学的提出
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理论之上的传统经济学理论,预测经济活动在相似或基本不存在差异的地区之间最终形成空间上的均匀分布。而现实生活中,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却是常态。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促使经济学家们去探索新的研究方法,“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被引入新的经济学研究理论中。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虽然为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但它们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新贸易理论描述的工业发展是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同时且渐进的进行的,而现实社会却表现为工业化波浪式的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扩散;新增长理论在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只给出了时间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不涉及要素的流动,缺乏空间上的考虑。直到1977年狄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概念用数学模型形式化,解决资源有限性导致的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之间的两难冲突,自此,关于报酬递增的研究才真正在经济学界掀起一场实质性的革命。应运而生的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之下,吸收了传统的空间经济思想和产业组织理论,以解释经济活动和和经济增长的高度的空间集聚现象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二、新地理经济学概述
新经济地理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新地理经济学认为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相互接近会带来成本的节约以及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的规模经济,所以报酬递增是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根本原因,经济活动空间上的集聚只是报酬递增的外在表现形式。新地理经济学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把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现象解释为集聚吸引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集聚的向心力大于集聚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将表现出在某一地区高度集聚的现象;当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等是经济活动在各地区均匀分布。集聚的向心力主要表现为:市场规模效应、充裕的劳动力市场、纯粹的外部经济。把集聚的离心力归结为:不可移动要素、地租、纯粹的外部不经济(如城市的拥挤)。
新地理经济学把经济活动初始集聚的原因归结为一种历史的偶然,技术创新也属于历史的偶然。历史的偶然造就某一地区的在某种初始优势,这种初始的优势通过“循环积累因果关系”不断被放大,最终产生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现象。在存在足够强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任何厂商都会选择一个单个的区位来为一国的市场提供服务。为使运输成本最小,厂商无疑会选择一个有较大的当地需求的区位。大多数厂商都选择在这儿组织经营生产,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当地需求。外部经济诱使更多的企业携带资本、技术等资源加入这个集群中。随着集聚程度的加深,集聚的离心力(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移动、集聚的外部不经济、地租的提升)加大,最终超过向心力,形成集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扩散。此外,新地理经济学认为,城市增长动力机制在于,城市里较高工资和多样化的产品吸引人们向城市集中,城市较大的产品市场需求吸引工厂在城市集中。新经济地理学者认为,空间聚集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以及区域发展的基本因素。
三、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
1.1991年,克罗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把运输成本、要素流动和路径依赖等因素引入D-S分析框架中,分析原本不存在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的两个基本相似地区内,均匀分布的某种产业如何集聚于某个地区的现象,即“核心-边缘”模型(C-P),这篇文章也被认为是新地理经济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该模型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为其前提假设;并假设只有一个含有两个区域的经济体;两个部门――生产同质产品且规模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生产非同质产品且具有规模经济的制造业部门;劳动力(农民和工人)是各部门的唯一投入要素;农民在区域间不可以流动,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在区域间的流动没有运输成本或者说不考虑运输成本,制造业产品运输成本遵循萨缪尔森(1952)的“冰山”形式。农民的非流行形成集聚的离心力,足够低的运输成本、繁多的制造产品的种类以及足够大的制造产品市场需求所带来的前后相联系形成集聚的向心力,当向心力大于离心力时,产业集聚现象产生,形成“中心-边缘模式”。该模式的意思不仅在于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原因,更为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2.劳动力由于语言文化的障碍在国家间难以流动,为研究国家层面上的产业集聚现象,1996年,沃纳斯伯尔把行业内垂直上下游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引入到地理集聚现象的分析中,假设各国初始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都相同,都拥有完全竞争的农业部门和不完全竞争的制造业部门,劳动是唯一投入,制造业的投入为劳动和中间产品。得出了国际间的集聚现象是由制造业中间产品的前后向联系促成的。其作用机理和要素流动促成空间集聚的原理是一样的,拥有较多下游企业的国家,能够为中间产品制造商提供较大的市场需求,诱使中间产品制造商在该地区的集聚,从而实现规模经济、造就外部经济,降低下游厂商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降低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下游企业在该地区的集聚,最终在该国实现了产业的集聚。前后向联系在劳动力不可流动的条件下,促成的是特定产业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内的集聚,即导致了国际专业化。该模型揭示的是贸易成本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在贸易成本较高时,厂商将均匀的分布于要素禀赋相同的地区;在贸易成本居中时,厂商在区域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产生;在贸易成本较低时,集聚随着低工资区域的产业份额上升而溃散。
3.2001年,马丁和奥特维埃诺内生增长理论引入新地理经济学,研究了技术外溢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溢出效应的扩散范围不同时,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只有技术外溢的效应在局部地区扩散,才能引发产业集聚的产生,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4.2001年,拉那斯帕等人将政府部门引入新地理经济学,考查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投资活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该模型还说明了,在税收负担相同时,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是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因素。
5.2003年Murat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偏好的异质性属于集聚的一种离心力;2006年,鲍德温和大久保把企业的异质性引入新地理经济学,强调某种特殊劳动投入的协同因素对于促进集聚的影响,协同作用越强,产业越容易集聚。
四、新地理经济学的简单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地理经济学以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将比较优势和外部经济内生化,揭示了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根本原因在于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的非线性变化。是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产业空间集聚的进程,以便各地区、各经济体更好的应对和制定产业政策,最终实现经济的增长。然而,一个理论不可能尽善尽美,它总是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在新地理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中缺乏对相关产业政策对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具体影响效果的深入研究,过多的强调历史的偶然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同时,由于实证分析中,由于地区的文化、制度难以量化,新地理经济学的研究是把这些因素排除在模型在外的。而它们同样是影响经济活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不可忽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和技术的跨区域流动已是常态,如何制定配套的产业政策以促进地区更好的发展以及防范要素流动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是新地理经济学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Dixit,A.K.and Stiglitz,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
[2]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
[3]刘友金.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综述[D].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篇5
一、当前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港口岸线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资源,港口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方面的作用不断突出,港口物流空间规模化、管理信息化、效率极大化及运行标准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一)港口物流空间规模化
港口物流空间规模化是指港口物流的空间延伸与规模扩张态势。鹿特丹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目前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宁波(港)亦是港城一体化的典范,实力雄厚,具有滚动发展的能力,但港口岸线和后方的土地资源短缺,港口物流发展空间不足,而舟山(港)拥有全国最富集的深水港口资源,岸线长而顺直但受到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因此,宁波—舟山港的合并组建,实现了资源互补与战略联盟,有效促进了港口物流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据最新统计公报显示,宁波—舟山港2011年吞吐量达6.91亿吨,居全国首位。
(二)港口物流管理信息化
港口物流管理信息化(简称港口物流信息化)是指运用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控制港口物流信息流来管理和控制物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处理活动。港口物流信息化是“第三代港口”的重要标尺,世界各主要港口均加速了其信息化进程。安特卫普港拥有现代化的EDI信息控制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使用“安特卫普港信息与控制系统(APICS)”;私营行业还建立了“安特卫普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系统(SEAGHA)”,并与海关使用的“SADMEL系统”以及比利时铁路公司使用的“中央计算机系统”等其它电子数据交换网相连。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物流大国之一,条形码技术、自动分拣技术、集装箱电子识别技术、物流仿真技术等已在港口物流领域广泛应用,使港口物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使“传统港”向“智能港”转变,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提出将进一步加速转变进程。
(三)港口物流效率最大化
港口物流效率最大化是指港口物流系统在一定的服务水平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也是指港口物流系统的整体构建。香港作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其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起点高,先进的港口设备堪称世界一流,其物流运作的速度和效率也是首屈一指。青岛港通过建立集海关、商检、港务、船公司、货运企业于一体的进出口货物口岸监管联动机制,协调调度滞港货物车辆,使港口物流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实现无缝对接和一体化服务,提高港口物流运转效率30%以上。因此,效率最大化亦成为港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四)港口物流运行标准化
港口物流运行标准化(简称港口物流标准化)是指在港口物流体系及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在功能设定和政策模式的制定中就考虑到港口物流标准化问题,借鉴了世界上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通行做法,实行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区内自用设备进口免税、区内货物交易免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特殊政策;实现了保税特殊监管区和港口的区港融合、区港联动,简化区港间的货物流动;采取了出口货物“先报关、后进港”的报关模式,进入港区货物“一次移箱”的查验流程,以及入境船舶“电讯检疫”模式等创新举措。通过港口物流标准化运作,目前洋山保税港区内的物流企业,在接到客户指令后4小时内就能办完所有进出区转关手续,将客户指定货物配送至上海周边的加工厂或运至浦东国际机场出口。
二、港口物流要素空间集聚动力机制分析
一般来说,港口物流(产业)要素空间集聚与其特定的区位条件、地理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安排和发展趋势紧密相关,是各因素条件耦合及多作用力“合力”的结果。
(一)技术驱动力:港通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国内外主要港口正逐步向第三代港口甚至第四代港口转型升级,港口物流节点格局、规模、功能的优化提升已是大势所趋。路网密度增加、运输速度提升以及港口多式联运体系的发展是港口物流节点的形成发展技术前提与重要驱动力。全球目前有19%的大宗海运货物运往中国,有20%的集装箱运输来自中国;而新增的大宗货物海洋运输之中,60%至70%是运往中国的。路网密度的增加,使得港口与经济腹地直接连通度加强、物流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实现“区港联动、区港一体化”;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的出现扩大了原有港口物流、临港产业的辐射范围,经济腹地覆盖区域大大拓展;同时,铁路、公路、水运、海运和航空多种方式运输通道的建立更为港口满足不同尺度空间的物流业务提供了可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已成为港口物流要素空间集聚特别是港口物流产业集聚的技术驱动力。
篇6
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
翻开美国硅谷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美国硅谷的成长正是与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出现以及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相伴相生的。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出现是由行业内规模经济(西方经济学也称外部规模经济)所引发的;集群内个体企业的发展壮大则是由企业内规模经济(西方经济学也称内部规模经济)所引发的。因此,提及硅谷,就无法不提及这两个独特而又重要的概念。
所谓内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以及产品的标准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平摊生产的初始成本。而外部规模经济则是一种空间集聚经济,即多数不同的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产生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出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类似的工厂或企业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集聚,这种结合形式可以促进工厂或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关系的加强以及专业信息与技术的快速传播,可以形成地方专门熟练劳动力队伍,也便于共同利用专业化设备、树立区域特色产品形象,以及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分工等,这些都有利于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第二是不同类型的工厂或企业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往往是大城市)的集聚。大城市本身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大城市集聚的工厂或企业,可以共同利用交通以及其它城市基础设施,也可以获取大量稳定且多样化的劳动力供应,起到节约生产成本的作用。
从硅谷到天堂
从以上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概念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一个地区或城市如果想发展成为“硅谷”那样的“企业天堂”,就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首先,必须有大批成长型的企业连续地进入该地区。这个条件包含两层涵义,一是要有大批成长型的企业,二是这些企业必须连续进入该地区。前者指的是“硅谷”的主体,后者则明确说明主体的进入方式。
其次,“硅谷”所在地必须临近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有利于“硅谷”的迅速成长。
最后,“硅谷”所在地最好拥有高质量的科研机构,这一方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尽快市场化,另一方面,也为“硅谷”的成长提供了技术保证。
所有的条件都印证了一个事实,美国硅谷天生就是一个企业天堂。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交通便利;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GDP贡献最大的州,它一个州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如果可以计算的话)相当于世界第六位的一个国家;硅谷有两所世界著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这里集中了全美国96%的半导体公司,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等;这里聚集了全美国风险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
杭州独特的比较优势
2001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二岗三区”为重点,建设“天堂硅谷”。要使杭州在新的世纪尽快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之一,并把这项工程作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
自古以来,杭州就被称作“人间天堂”,但是居住的天堂和旅游的天堂并不先天的等于企业的天堂。事实上,杭州的经济起步相当迟缓,所有的软硬件条件发展至今仍然不够充分。以至于我们甚至只能无奈地断言,天堂天生不是硅谷。
但正如杭州市市委书记王国平所言,“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光通信产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用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尽快把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赢得主动、赢得先机、求得生存、求得发展。”也就是说,一要善于发现有利条件;二是即使真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书记认为,杭州发展成为“天堂硅谷”有以下一些比较优势:
首先是经济优势。杭州去年的国民经济总产值达1568亿元,增幅超过了12.2%。去年财政收入达188亿元,三年翻了一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最近联合国有关组织对中国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定,杭州排第七位,这个排名是包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
第二是区位优势。杭州具有临近上海,错位发展的有利条件,去年市区顺利进行的区划的调整,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都市。
第三是环境优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居住环境、创业环境堪称世界一流。
第四是人才优势。杭州拥有浙江大学等一批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3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正在建设三个高校园区和浙大新校区。
第五是机制优势。杭州的高技术产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浙江省十大软件企业,杭州占了九家,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发展欲望,有体制、机制上的优势。
从天堂到硅谷
篇7
【关键词】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互动
一、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相关概述
专业市场是一种以现货批发为主,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者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或替代性商品的场所,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其主要特点在于:是一种典型的有形市场;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集中交易,有一定数量规模的卖者,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以现货交易为主,远期合同交易为辅。专业市场的主要经济功能是通过可共享的规模巨大的交易平台和销售网络,节约中小企业和批发商的交易费用,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批发价格。其优势是在交易方式专业化和交易网络设施共享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交易领域的信息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确立商品的低交易费用优势,或节约了搜寻成本。纵向考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市场在引发产业集聚、推动地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分别是交易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由于二者在多数地区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有关这两类经济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现今区域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经常见于经济学权威期刊。然而,有关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的研究却不论在国内国外均十分少见。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国家的专业市场在大量出现之前就被各类产品分销渠道所替代,未被当时以及此后的经济学家所关注;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内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互动发展,也只有当二者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显现,因此难以作深入研究。国内已有关于二者互动机理的研究,主要依靠对部分地区的案例进行,主要结论归纳起来为:大型专业市场的存在为产业集群集聚市场需求信息,延伸了集群企业的市场触角,有助于集群企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而产业集群为专业市场提供了多样化产品,有助于专业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实中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较为复杂:一个大型专业市场可能同时与周边地区多个产业集群存在联系;而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产品可能同时在周边多个专业市场中销售。当一个地区内同时存在多个大型专业市场时,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竞合关系。然而,不管二者互动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何,其本质是一种产销关系,这种关系由于二者在空间上实现了规模化集聚而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专业市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理
(一)关联产业集聚:运输成本、知识溢出与空间均衡
经济活动集聚的益处可归结为对产品运输成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流动成本的节约,并由此衍生出三个观点:一是纵向关联的产业需要实现空间集聚,因此降低中间产品和产成品的运输成本;二是人力资本集聚将引致产业的空间集聚,因此降低企业获取合适人力资本的搜寻成本;三是知识的空间集聚和快速流动,将带动产业的空间集聚,因此降低企业获取正外部性的成本。Venables最先对关联产业的空间均衡分布进行了模型分析,指出运输成本和要素价格决定两个不完全竞争产业在不同区位的分布;在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高低与两个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呈正相关。Ellison et al.利用1987年美国459个制造产业的分行业就业量数据,发现具有纵向关联特征的产业呈现空间集聚趋势,但受制于多重异质性因素。通过拓展Venables的模型,Pais et al.发现更低的运输成本和更大的市场规模有助于集聚经济的出现。
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分别作为贸易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同样体现了关联产业集聚效应,而这当中有两大机制发挥着主要作用:一是运输成本对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显然,运输成本是决定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可以从经济史中得到印证:工业革命以后各种新式交通工具的不断出现,大大降低了原料运输成本和缩短了运输时间,使得越来越多产品的生产活动可以摆脱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束缚,更加靠近消费市场。而在此之前,高昂的运输成本使得家庭作坊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更大空间范围的市场需求,企业水平的规模经济无法实现,相互分割的生产活动只服务于小范围的市场需求,呈现“后院经济”现象。然而,在单位运输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位于关联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可以通过空间集聚来实现短期贸易成本最小化,其机理在于核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带动了相关投入品(如物流等支撑系统)的集聚和共享。这一点在诸如义乌等拥有大型专业市场的地区体现得较为明显,完善的联托运市场使得大量中小集群企业可以实现产品运输环节的外包,大大提高了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单个企业和总体的贸易成本。二是关联产业的空间集聚强化了区域知识的溢出效应。企业集聚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产业维度,分别表示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时间距离和产业分类上的集聚。从这一意义上讲,关联产业空间集聚就拥有了双重涵义,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间知识溢出倾向由于空间维度上的接近而得以强化。新经济地理学界已有不少有关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其中有关关联产业知识溢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外国直接投资对本地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外国机构人员就业人数(产出)占本地就业总人数(总产出)的比重与本地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来分析,且由于所采用的计量方法和研究样本数据差异较大,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有关研究存在着忽视产业关联类型对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的倾向。事实上,在纵向关联类型中,由于上下游产业关联性受地理因素的制约较小,知识溢出通过已有的贸易关系仍然可以显著存在,并不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削弱;而在横向关联类型中,处于同一产业环节中的企业存在本质上的竞争关系,显性知识溢出只有通过人力资本流动才有可能发生,且多属产业特定型知识,其空间流动范围也受到限制,因此知识溢出的本地特性在横向产业关联类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本质上是贸易产业和制造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呈现典型的纵向产业关联特征,比如在绍兴、义乌两地,多数企业既属于本地特色产业,同时也在专业市场中经营,因此二者的纵向关联性得以强化。
(二)贸易诱致型产业集聚:需求潜力、要素价格与本地市场效应
虽然企业生产环节的空间区位选择受制于运输成本,但其销售环节却可以通过更加靠近消费市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由于专业市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贸易产业,而是可以集聚更广空间范围内市场需求的现实载体,因此利用Krugman最先提出的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空间需求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生产活动的空间不均衡。其基本逻辑为:市场需求的空间不均衡分布表现为市场规模,进而由于要素价格的区域间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效应与数量效应将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此时企业的预期利润就是其区位选择的函数。在利润最大化假设下,企业将选择可提供最高预期利润的区位。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市场出清要素价格是区域间需求和企业数量分布的函数。
当消费者具有空间流动性时,本地市场规模的区域差异将促进产业的空间集聚;同时,企业间投入产出的关联性又使得下游产业集聚成为上游产业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之一,即新企业的进入不仅提高了下游产业的竞争程度,改变了原有市场结构,也扩大了上游企业的市场规模。与之不同的是,专业市场作为产业集群的下游产业,其拓展集群企业市场范围、扩大市场规模的途径并非通过促进更多消费者(同时也是下游产业的工人)流入本区域,提高区域内需求,而是通过建立与更大空间内市场需求的网络联系,提高本地集群企业的市场规模,即在市场总体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向某一区域汇集的特殊形式。这显然有别于新经济地理学对集聚与贸易的传统阐述:区域间禀赋差异是市场需求空间不均衡分布的动因,由此才导致了产业空间分布的相应变化。然而,事实上由禀赋差异引致市场需求变化的过程较为漫长,在初期往往难以克服运输成本的负效应,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动力不足,“后院经济”格局难以打破。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在本地需求规模未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比较优势和政策诱导的推动,专业市场的发展和规模扩张为本地产业集群的兴起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机制,而区域企业数量的增加在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本地市场的价格效应也促使企业生产差别化产品,以分割市场需求,保持利润空间,这就为专业市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三、促进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地物流效率与商户产品来源本地化比重、企业通过本地专业市场销售产品比重正相关,即随着本地物流效率的提高,销售成本在市场商户总成本中的比重降低,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市场销售商品的边际倾向将强化。同时,经验分析还发现,企业规模、技术水平与其通过专业市场销售商品的比重负相关,这表明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升,其对专业市场作为销售渠道的依赖将逐渐弱化,但后者仍是企业品牌推广、产品销售的渠道之一,这与专业市场自身的功能有关。当然,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关联强度可能与二者特定类型有关。小型专业市场的集聚经济规模一般并不足以吸引多数本地企业进入并依托其为主要产品销售渠道;产业、产品的自身特点也有可能使其不选择专业市场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综上,笔者就如何推进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建设并完善以大型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区域物流配送体系
专业市场是中小企业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和产品展示的重要平台。政府部门应着力加强以大型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建设,切实降低企业产品运输成本,构筑企业成本新优势,形成区域“价格洼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当前各类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严峻形势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完善区域物流体系将拓展大型专业市场的市场辐射范围,提高专业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基于较为发达的物流配送体系,中国轻纺城、中国小商品城等大型专业市场不仅是绍兴、义乌本地相关企业销售产品的主要渠道,也是浙江省其他地市企业产品销售的重要平台,并由此带动了一批区域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丰富专业市场产品种类
由“一站式”采购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是大型专业市场相对于其他业态所具有的显著特征。多样化产品引致更多的采购商,更大的市场需求带来更多商户的进驻,专业市场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之间形成了一种累积强化的“滚雪球”效应。这意味着专业市场要实现持续性发展,必须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构筑产品种类的完备性优势,提高对采购商的吸引力。同时,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的提高,专业市场对产业集群的依赖程度也将随之增强,这意味着在实现专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政府部门还应适时推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专业市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三)完善专业市场经营管理,促进市场功能提升和创新
大企业即使建立了自有销售渠道,仍有可能继续依托专业市场销售产品,这与后者的功能,即所能提供的服务紧密相关。然而,大企业的产品销售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小企业有所不同,由此对专业市场功能的要求也不尽一致,有些市场由于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而相继被淘汰。因此,大型专业市场应逐步完善电子商务、产品展示、品牌包装等功能,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提升服务层次。同时,政府部门应对专业市场作出准确的产品大类定位,尤其当相邻区域内已经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时,更应努力突出自身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同业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Krugman,P.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5)
[2]Pais,J.and J.P.Pontes.Fragmentation and Clustering in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8,48(5)
[3]张芳.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群互动发展研究――以嘉兴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8(5)
篇8
[关键词] 政府主导产业集聚经济增长
一、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概述
1、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的服务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
(1)产业集聚的优势
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对多个供应商供货质量、及时性、价格等条件的择优及不同厂家的供货比例的调整,减少了资产专用性强带来的合作风险;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相应降低了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实现和发展,也促进了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2)产业集聚的效益
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创造外部经济效益,而随企业自身的规模扩大而产品成本降低的内部规模经济创造出内部经济效益;产业集聚还带来了创新效益和竞争效益。
①集聚促进了行业在区域内的生产链分工细化与协同合作,不仅减少了上下游企业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群协作劳动生产率。
②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有效率地获得原材料及配套产品的供应服务,并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
③集聚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寻找合适的岗位人才的用人成本。
④集聚的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定期交流的知识技术外溢性更能引发创新灵感,使企业更容易从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中受到启发,寻找并把握市场机会,研发新产品。而新工艺、新技术的迅速传播带来了更大的创新效益。
⑤集聚促使企业围绕着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间竞争,不断变革技术、改进产品、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以通过竞争优势获得竞争效益。这也带动了整个集聚区进入行业前沿。
2、经济增长概述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1)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包括有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三个因素。通常,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提高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利用的生产效率,能促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的经济增长,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则需要以增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带动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方式选择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现代经济学将其分成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①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和资源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
②集约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更侧重于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因为它能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社会福利、保护环境,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产业集聚就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形式。
3、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产业集聚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的集聚效应在诸多方面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也会提升社会信用、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必将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政府主导在产业集聚形成和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政府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1)政府在推动投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地方政府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追求高速增长的政府主体,主导各地区吸引到相应的外部投资,以解决自身资金积累不足问题,使经济的迅速增长得以实现。
(2)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方式引进外资,并获得了先进技术;通过制定国家计划,促进了科技的创新;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提供了技术进步的人才基础,使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政府以制定游戏规则、健全司法制度、保护产权、宏观调控市场、协调国际经济活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2、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1)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减少了地区障碍、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强了网络效果、提高了交易效率。尤其在加入WTO后,通过参与全球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扩大了分工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范围,更促进了的经济增长。
(2)政府推动模式曾使我国经济通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体制改革而飞速增长。市场的不断转变,促使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深化,企业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活动,依据市场信号做出相应决策,进行产业集聚和专业分工,经济增长也将随之而“自然演进”。但仍需要政府维护竞争秩序、弥补市场缺陷、调节市场关系,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强健,梅强.区域政府选择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J].江苏社会学科,2010;2
[2]王士勇.中国产业集聚问题研究[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3]王闪闪.试论政府如何在政策主导型产业集聚中发挥作用[J].今日财富,2008;10
篇9
关键词:城市;经济;聚集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11-02
1 产业集聚的宏观分析
1.1 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本地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及其经济影响。格莱瑟与亨德森等人认为产业整体规模的提高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产效率的上升和成本的下降,卢卡斯提出了一个动态模型,在该模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存在正的溢出效应,如果一个人获得新的技能,所有和他一个地方的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都将会得到提高。上述的研究是强调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但前者主要强调产业内、企业间的溢出效应,后者因为强调的是存在于劳动者之间的知识溢出,所以不局限于特定产业,而是以地域为边界的一般经济活动的溢出。所以对应就出现两种形式的集聚经济: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本地化经济是指随着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产业整体规模上升,该产业在这一地域内的每个企业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业会上升,即每个企业的产出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会上升,即每个企业的产出qi=f(li,ki,mi,Q),其中i是qi第企业的产出,li、ki、mi分别是其劳动、资本和原材料投入,Q是该产业在这个地区的总产出,并且dqi/dQ>0。显然,在这总情况下,每个企业的生产率会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上升而提高。城市化经济则是指一个地区企业产出不仅受到这个产业总规模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产业规模的影响,随着地区经济总规模的上升而提高。则企业产出qij=f(lij,kij,mij,Qj),其中i、j为j地区i企业,qij、kij、mij分别是其劳动、资本和原材料投入,Q是j地区经济总规模,并且dqij/dQj≥0。同样,企业的生产效率会因为整个地区经济的集聚而上升。在考虑到产业集聚的时间维度后,上述两类集聚经济形式动态化后被称为动态本地化经济和动态城市化经济,前者表示企业的产出不仅是其当前投入的函数,而且还受到其所处地区该产业过去规模的影响;后者是指企业产出还要受其所在地区过去经济总规模的影响。
1.2 供求关联经济
供求关联的外部性及其经济影响。克鲁格曼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关联的企业因为供求关系而集聚在一起,通过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工厂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通过满足大的本地市场来降低运输成本。因为生产与消费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往往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将增加其对上游企业的需求,从而促进这些企业的扩大,这样在不断的供求反馈中所有企业的规模都将获得提高,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这些企业的生产率都会提高。与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的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集聚不同的是,供求关联模型着眼于每个单独企业的市场导向,主要强调集聚地区的内部市场而不是区域外部的市场。二者本质不同。
2 产业集聚的微观分析
从微观机理出发,对总报酬递增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可分性、市场摩擦、知识溢出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现象,也是集聚经济得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基础设施共享、中间投入品共享等都存在外部性。下图描述了外部性的基础来源与主要形成途径,中间投入品共享与基础设施共享具有外部性是因为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不完全可分性,由此说明集聚带来的规模生产与专业化分工收益。劳动力共享具有外部性一方面因为市场摩擦的存在,与之相联系还包括资本品市场与技术市场的共享等;另一方面是因为知识溢出的存在,与之相联系的还包括各种交流与学习机制。前者强调劳动力市场中的搜寻与组合过程,市场摩擦的存在使这个过程耗费成本,因而集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后者强调劳动力本身的流动,强调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流动。
通过以上各种机制会产生外部性,但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受到空间距离的约束。随着距离的增加,相互作用的强度会减弱,外部性因而发生衰减。这些因素引起的外部性在与空间距离引起的衰减作用相互平衡后,最终导致总规模报酬递增。下面分别具体分析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外部性和总规模报酬递增。
图1 外部性产生原因及其形成途径
2.1 不可分性与外部性
2.1.1 不可分性与规模经济
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引起报酬递增是引起经济活动不均匀分布的最基本因素。长期平均成本可以认为是要素比例与投入总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完全可分”的前提下,这就变成了单纯的比例问题,并且不再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然而,事实是一些产品、设施与服务的供给具有不可分性或不完全可分性,包括各种场地、道路、学校、车站等基础设施。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系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一定生产规模之内,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长期来看,大规模生产具有更低的平均成本,即报酬递增。产生报酬递增的原因是专业化和不可分性,生产规模和资源使用量的增加使得更进一步的专业化成为可能,也使得可供选择的技术范围更广,从而有利于更优技术的选择。
2.1.2 基础设施及其经济影响
一般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和生产服务性设施,也包括生活性和消费服务性设施。基础设施的供给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并诱发集聚。由于不可分性的存在,一定规模的集聚是基础设施供给的前提,集聚规模的进一步增加也将促使基础设施供给数量的增加、质量改善和效率提高。根据埃贝茨等人的观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途径包括:作为可免费使用的生产投入要素;提高其他投入的生产率;吸引来自其他地方的投资;刺激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其他服务的需求。
2.1.3 产业集聚中的投入品共享
当不可分性出现在企业内部,企业生产函数将是报酬递增的,通过分工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专业设备、人力资本、组织与管理设施的建设都只有在一定生产规模水平上才能实现,因此中间投入品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对具有递增报酬的中间投入品的共享,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并导致总规模报酬递增,即使最终产品具有不变规模报酬的生产技术和竞争性市场。
2.2 市场摩擦与产业集聚
2.2.1 总组合方程
市场摩擦指市场主体在寻找交易伙伴、确立交易条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虽然标准竞争理论假设市场是没有摩擦的,但实际上摩擦却普遍存在。市场摩擦可以理解为在建立组合的过程中引起搜寻成本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中,至少存在两类基本搜寻与组合方程:劳动者寻找合适的岗位,雇主寻找合适的员工。使用总组合方程来分析市场摩擦的影响,可以研究市场摩擦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又不需要对摩擦的来源做具体分析,组合方程的最简单形式是:
M=m(U,V)(2-1)
式中,M是在一定期间内形成的组合数量,U、V分别是寻找就业的劳动者数量和岗位空缺数量。由于摩擦的存在,M=m(U,V)≤min(U,V)。
2.2.2 组合中的外部性和报酬递增
根据就业状态转变的情况估计失业者找到工作的几率称为转换几率。平均来说,失业工人在一个时期找到工作的几率为m(U,V)/U,而一个空缺岗位被填充的几率为m(U,V)/V。如果这两个几率是相对稳定的,它们的倒数就反映了失业与岗位空缺的持续时间。显然,搜寻与组合技术的效率对这两个几率和持续时间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摩擦成本下降,组合效率将上升,m(U,V)逐渐增大向min(U,V)趋近,给定失业人数和岗位空缺,两个几率会随之上升,失业与岗位空缺的持续时间都会下降。
平均转换几率同时依赖于两方面主体的数量和不同主体的搜寻行为,这将导致外部性的产生,如下表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存在的外部性的概括(m(U,V)的变化幅度M(U,V)总要小于U或V)
通过对组合方程的估计能够准确地反映上述溢出效应的强度。通过计算组合成功的数量与失业者数量之间的弹性(In(m(U,V))/In(U),),可以分析新失业者对其他失业者存在的外部性,二者存在负相关性。在组合技术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如果失业人数与岗位空缺数量同时增加将会促使平均转换几率上升和岗位平均持续时间的下降,这是促使集聚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
2.2.3 产业集聚与组合效率
搜寻与组合存在的外部性与报酬递增特性将促使就业和企业的集聚。产业集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劳动力市场中组合效率的提高:首先,产业集聚会降低企业寻找合适工人的成本,降低工人失业的几率和持续时间,其次,由报酬递增的组合方程所决定产业集聚规模的上升将提高组合成功的几率;第三是空间距离的下降会使摩擦降低;第四是近距离的接触会使网络关系更加紧密、信息传递范围更广,从而带来组合技术的变化。
2.3 产业集聚下的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在不同组织或行业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是知识的外部性,是一种非自愿外溢,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
2.3.1 知识溢出与劳动力共享
劳动力资源流动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一直被视为集聚状态下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机制。劳动力在各个企业间的共享与流动促进了知识在集群企业间的扩散,外部劳动力的流入为外部知识的溢出及其与集聚区创新系统内部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可能。
2.3.2 知识溢出与企业合作竞争
从创新行为看,集聚区企业之间技术和知识的垂直或水平扩散构筑了当地化的创新系统,能提高企业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从要素互动看,表现为管理要素互动、中间要素互动、资金要素互动等。知识溢出促进企业间的连锁效应。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化;影响分析
一、产业集聚成因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后,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开始出现产业集聚,比如绍兴轻纺织业、宁波服装业、海宁皮革、永康五金,这些地区在产业集聚的作用下,通过集聚效应,竞争力迅速提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显著的今天,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其重要性也愈发显著。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些同类企业及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第一个明确提出集聚和集聚效应这个概念。他的核心是“成本决定论,他将产业集聚主要归因于企业决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结果。胡佛进一步修正了韦伯的理论,从企业区位选择等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通过细分运输成本,提出了终点区位论和转运点区位论,并把产业集群看作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他认为聚集的主要成因是:内在的规模报酬、本地化经济和都市化经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发展极”理论,“发展极”是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由于它所具有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能够促进自身及其他相关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促使单个生产者集中他们的生产活动,运费因素使其愿意布局在较大的市场周围,要素流动意味着生产者迁往一个地方后会使相关的市场规模增大,从而使得该地更具吸引力。
二、产业集聚对城市化作用分析
(一)产业集聚为城市化提供要素基础
城市化,就是一个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在国家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刘易斯模型中,描绘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转换过程。工业部门不断从农业中吸收廉价、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工资水平保持不变,以此来获得超额利润,并不断把利润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直至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被全部吸收为止,最终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同质的现代化经济转换。
产业聚集就能够快速推进这一过程。产业集聚一旦开始,就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加速该地区经济发展,促使着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走向城市。产业集聚初始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加快了人口向产业集聚区的流动,同时资金和技术也涌向集聚区寻找投资增值的机会,这样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各种生产要素。随着产业集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扩散效应开始占据主导。即随着集聚程度的加大,集聚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这时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夕阳产业将逐渐向周边地区转移借以降低成本,产业集聚区逐渐向周边延伸,也使城市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二)产业集聚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了城市化
1、外部效应。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些单个企业可以通过在地理上的接近性,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由于集聚区企业之间的相关性,产业集聚可以把企业本身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有利于知识交流和人力资源利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公共设施。所以,产业集聚可以使企业享受到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集聚区内企业越多,越容易产生分工和协作,便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分工越彻底,成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同时,在不同企业组成的集聚区中,市场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中间产品能低价取得,也减少了关联企业的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促使生产总成本减小。
3、技术进步。集聚区往往是知识中心、技术中心,有利于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同时,集聚区内各企业的竞争压力大,迫使他们加快产品的开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另外,企业的创新容易外溢到集聚区内其他企业,便于交流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和质量。
产业集聚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它形成的规模经济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增长,进而又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加强了城市吸引、控制资源的能力,各种生产要素将不断地流向竞争力强的城市,在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前,这个过程呈现良性循环:产业竞争力提高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提高了城市竞争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福利,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推进了城市化。
三、浙江省产业集聚与城市化
(一)浙江省城市化状况
浙江省的城市化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1978-2007年,浙江省非农人口比例由11%上升为29%,上升了18%(见表1)。就目前浙江省城市化水平而言,大致可以介于发展中国家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间。
(二)浙江省产业集聚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长期压制着的生产力的充分释放使浙江的产业集聚有别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模式,另外大量游资涌入也加剧浙江产业集聚的速度。特别是近年来,以块状经济为形式表现的产业集聚在浙江省迅速发展。本文将用区位商对浙江省产业集聚现状进行测度。区位商衡量的是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浙江省工业区位商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该值为1,说明这一区域的工业是平均分布的;大于1,说明这一区域的工业集聚水平较高,集聚现象明显;小于1,则说明这一区域该行业没有发生明显的集聚。由表2可知,浙江省工业产业集聚程度逐年增加。
(三)浙江省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这里使用前文所得的浙江省非农人口比例y和浙江省工业区位商x,利用Stata软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探究产业集聚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得结果如下:
y=-0.1892+0.3475x
(0.0749)(0.0688)
n=30
R2=0.4765
调整后的R2=0.4578。
经检验,发现该模型存在异方差现象。为得到理想的模型,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到新的回归方程:
y=-0.1475+0.3077x
(0.0488) (0.0476)
R2=0.5984
调整后的R2=0.5840,F=41.71,通过F检验,消除了异方差。
由此可见,浙江省的城市人口比例与浙江省的工业区位商呈现正相关。浙江省的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推动了浙江的城乡工业化进程,并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聚集效应,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和城市扩大化,进而推动了浙江省城市化的进程。
四、小结
城市化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性问题,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城市化最终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结构。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口、产业集聚的过程,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力之一,产业集聚是推动城市化,引导区域经济成长和繁荣的主要来源。为此,推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化水平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英明.产业集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鲁丹,张肖虎.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3).
5、马春辉.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城市化――以长江、珠江三角洲为例[J].经济问题,2004(3).
6、罗婷.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
7、田丽.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评述[J].华商,2008(3).
- 上一篇: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及措施
- 下一篇:农贸市场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