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基于SWOT分析的山西永鑫战略规划 基于SWOT的辽宁省物流业分析及其战略规划 基于SWOT分析的品牌战略规划应用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继续教育战略规划及转型实践 西安市广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规划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发展对策 基于SWOT的科技博客发展分析 基于农村淘宝发展的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A学院发展战略 基于SWOT的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方山公司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下的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宁波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框架的化工营销分析 基于SWOT的专业分析与对策 基于证券行业的SWOT分析 基于SWOT的乡村旅游分析 基于会计服务的SWOT分析 基于SWOT分析探究高职骨干院校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煤矿企业年金发展战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4-12-22.
[8]Balamuralikrishma R. Dugger J C.SEOT Analysis: A Management Tool for Initiating New Programs in Vocational Schools[J].Journal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1995,12(1):34-35.
[9]Griffin.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Core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M].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New York. U.S.A.1999.
[10]Weirich H.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J].Long Range Planning,1982,15(2):54-66.
[11]邹师,章思琪,孙丽雯.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结构与特色[J].体育与科学,2010,31(1):11-13.
[12]徐延辉,秦海霞.辽宁省运动员流动现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24-28.
[13]哈尔滨日报.山东给辽宁留下的几道题 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理念?[OE/DL].新浪网, http://.cn ,2009-10-29.
[14]龙江智,朱竑.基于TOWS分析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J].人文地理,2007,(1):40-44.
篇2
如何打造省域核心竞争力呢?其基本点:一是要有好的战略规划,二是要有强有力的执行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基础,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保证。其实是一个区域获取外部资源的过程,战略规划不能只关注结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随时监督、随时纠偏,使执行做到事半功倍。当然,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信息反馈支持,执行的效果如何,执行的困难在哪里,下一步如何调整,都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暴露出问题,而不是遮盖、忽视,要善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奖罚分明,最终完成执行什么和为什么执行的目标。管理的真谛不是束缚人,而是激励组织中的每个人创造效益和价值。同样靠模仿也永远得不到本质上的提升,只有立足湖北省内自身的实际,把执行力的价值体现在整个组织的每个链条中,执行才能体现效率,体现出省域核心的竞争力。因此,要打造省域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打造省域内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战略和战略执行力;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建立稳定的队伍和产业群、突出的技能和基本业务领域基础上的能力;培养省域内的核心专长,保持市场竞争的持续优势。
一、打造省域内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战略
省域竞争力包括区域内部经过整合了的资源、知识和技能。而处于这一组合中心的恰恰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竞争力的战略必须是省域发展战略,所谓竞争力的人才也必须是省域发展战略认可的人才,还有人才赖以发挥效用的组织也是省域发展战略和实施战略目标而构建出来的。所谓竞争力的技术也只有在省域发展战略打造的框架下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建省域内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即现代战略管理。省域核心竞争力必须由省域内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战略进行构建。组合战略必须是独特、诚实、互补、全面和可持续性的。独特性,是指区域内具有独特的资源。诚实性,是指组合战略分析实事求是。互补性,是指省域资源优势经过整合具有互补性。全面性,是指区域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战略的全面性。持续性,指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并有持久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战略,核心竞争力包括两类能力:洞察力和预见力。实际上是所表现的应变能力。这些能力有助于区域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战略的卓越分析和推断创造能力,能触发一系列的科学和技术发明,能不断发明成功产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选择恰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用以发挥、积累、保持和运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一是专业化发展路径,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优势产业和业务,谋求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二是多元化发展路径,从事多个领域的优势产业和业务,实现区域经济不断扩张。多元化发展,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由多元产业的关联性或不关联性而形成范围经济,产生协同效应。但是也可能适得其反,加大风险因素。因此,省域发展战略必须要不断地适应环境变化,打造各种竞争力的系列组合战略。
二、打造知行合一的省域战略
在区域战略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区域领导层及整个团队的稳定性和战略的可持续性。因此,在省域战略中,提高整个区域的有效运作、注重执行质量和效率,不仅是省域内高层思考的问题,更是执行组织团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关键。这样,才能建立独特价值的组织执行力,因为它不仅注重战略的实施,而更注重战略的打造。从战略角度出发,执行能力是指战略执行力,一是领军人物的作用,一个区域对于整体执行能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二是团队的素质,团队的整体素质是执行力的基础;三是管理保障,管理到位是执行能力的体现。也是政府效率、企业效率的体现。
体现执行力,一是服从,二是速度,三是技巧。同为执行者,对于同样的事,有的人完成得快,有的人完成得慢,这就有一个成功经验复制和利用的问题。别人成功的经验被自己所借用就可以事半功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力打造,无形中就大大提升了执行的效果,这也就是知行合一的效果。随着国内外先进执行力渗透,人们已开始关注和注重区域管理研究的培育。没有人可以随便成功,成功不是惟一的、必然的,惟一的是永不言败,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成功是失败之母”,组织的成功永远只是阶段性的成功,成功与失败始终贯穿于战略规划、管理与执行中,波峰浪谷,荣辱兴衰,都是自然法则。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讳疾忌医,从根本上把战略执行中的硬伤治愈,以自身的强大迎接挑战,以还原价值生存。
三、建立凝聚人心的省域核心价值观
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一个区域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区域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只能是一个组织在某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如果一定要说技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那也要加上“不断适宜省域发展”的技术才可能成为它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是在区域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技术。正如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长存,只有“民族精神”才可能使其永存不朽。因此,只有一套可以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技术、人才随时都可以转移和变动,但核心价值观却不会,正如你可以抢走一个人的所有一切,但抢不走他的精神一样。创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不移地信奉它,是一个区域经济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法则。 因此,要打造省域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凝聚人心的省域核心价值观。
四、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省域核心能力
对于区域经济而言,要准确地把握住、培育和树立能够使其保持市场竞争持续优势的核心能力绝非易事,许多本来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经济, 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地把握机会培育自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或者说一直迷茫于究竟什么是核心能力而坐失发展良机。事实上,只有建立在稳定的职业队伍和产业群、突出的技能和基本业务领域基础上的能力,或者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包括区域内基础设施的能力,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无论有多少资金投入,没有稳定的队伍和产业群, 没有突出的技能和基本的业务领域,一切包装和所谓的“雄心壮志”都只能是“海市蜃楼”而已。省域核心竞争力是个定性的东西,只要省域内所有的信息都表明一直在加强或维持自身的核心能力,并一直是在充分利用其核心能力发展省域经济,就可以判断省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在构建中。例如武汉光谷的核心技术能力、举世闻名的湖北三峡水电工程和湖北武汉全国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的地位等。
五、培养省域内的核心专长
省域核心竞争力与现时拥有的资源,经验和积累有关。如何培养区域经济的核心专长,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集中区域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并有可能构成今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如湖北是教育资源大省,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优质劳动者。其二,寻找区域内潜在能力。这是发现和建立省域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如武汉全国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的地位,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制造业等。其三,分析这种能力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性,并把差异建立和培养起来,这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湖北是全国的物流中心,可以带动湖北其他优势产业的腾飞。其四,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省域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其五,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区域内良好的土壤之中的,即区域经济在战略制度、管理控制方面的特色和良好的业绩等。
篇3
关键词: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 发展策略; 行业聚焦; 新媒体开发
我国广告产业格局在历经大型广告公司的兼并及重组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后,其基本态势可做如下判断: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告公司的资本背景不会成为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内资和外资广告公司将继续角力。同时,内资广告产业中经营主体的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如何适应区域内市场环境与媒介环境的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对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而言,是当下非常实际和紧迫的问题。
1 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面临的市场和媒介环境
1.1 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家开始对“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并确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在本地催生了一批有活力有前景的企业,处于上升期的他们,在市场活动中对广告服务有着强烈的渴求。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消费升级已经在房地产、汽车、旅游及其他区域特色行业中有所体现。所以,紧密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企业及重点行业联系起来,应是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基本战略定位。
1.2 区域广告主对广告服务需求的深度化及多样化
当区域经济开始升温,广告主对于服务的需求会在整个广告运作流程上变得完备和充盈,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简单原始的制作和,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媒体投放、广告效果测定等环节开始变的必须和重要,这为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提出了新的课题。另一方面,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地一些占得先机的企业在进行市场开拓时会对广告服务提出更高更苛刻的要求,甚至有些已经超出了广告行业的业务领域。比如,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管理咨询、品牌建设策略等,这对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3 传统广告制的窘境与新媒体机遇
由于广告制并不是一种内生性制度,由广告主直接与广告媒体进行洽谈来执行广告投放的现象十分常见。面对区域媒体与广告公司“抢饭吃”的情况,如果想从规制角度来进行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在新媒体方面,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往往对其价值有所忽略,特别是在广告主对于新媒体利用策略不明,广告预算中新媒体比重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如果能把握好新媒体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对其而言未尝不是个发展机会。
2 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发展策略探讨
2.1 实施行业聚焦策略
由于服务周期不稳定,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往往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沉淀,从而导致专业能力长期得到不到提升,其应专注于某一有较强专业性或独特性的行业领域,在提升专业价值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目标生存空间。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首先应把握住区域消费升级带来的行业性机会。比如,城市化进程在二三线城市的发生,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一大热点;其次,应把握区域内重点或特色产业的广告需求,如在农副产品及工业加工领域的特色行业;最后,还应注意政策宣传性项目的机会,如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宣传项目和城市形象推广项目等。
2.2 服务内容向整个产业链的前端及纵深扩展
“区位下移,服务上移”是区域广告主广告需求变化的趋势之一,即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广告设计和,随着企业的发展会碰到除更多的、除广告业务之外的营销和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集中在市场活动的前端或纵深,如企业战略规划、公共关系咨询等,而在区域内的服务性行业往往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在区域广告主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广告公司不应仅仅死抱住传统广告的价值链,而是要向整个产业链的前端及纵深扩展,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相关附加服务。
2.3 对区域新媒体资源进行深度利用和开发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区域广告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营销传播平台,在利用这个平台时,区域广告主往往体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加大其在媒体预算中的比重;二是运用新媒体进行产品和品牌的推广策略不甚明晰。这对于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契机。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可以满足广告主在新媒体资源上的基本需求,如企业网站建设;其次,可以满足区域广告主在新媒体上的广告投放及效果优化工作,如搜索引擎的区域等工作;再次,还可以涉足新媒体内容生产及营销工作,如区域网络社区、论坛的建立及口碑营销工作等。
2.4 区域外合作,区域内联盟
第一,选择区域外合适的合作伙伴。区域广告主在选择广告公司时往往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不满足于区域内广告公司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区域外的广告公司也可能出现由于不了解市场情况而专业性大打折扣的情况。所以,互补性对于区域内外广告公司的合作显得特别重要。这种互补性体现在,区域内广告公司必须能够有效地掌握当地的资源;而区域外广告公司具备的声誉、实力必须是当地广告主看中的。双方各自在整个链条上进行各自擅长的专业操作,这样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第二,区域内规模化策略。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大障碍就是规模问题。规模大并不意味着效率高,但在市场上广告主选择时往往看重的是广告公司的名气、经验、资本等因素。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将专业化雷同的公司或不同公司雷同的业务环节联合起来,在区域内形成“集群”。特别是在同一区域的同业组成联盟后,由于实力的增强和对本地区的了解可以迅速形成优势的竞争区域。
3 继续维护和积累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的竞争优势
广告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广告公司人力资源的丰沛程度及专业人员的创造能力,缺兵少将可以说是区域中小型广告公司的致命伤。要改变这一窘迫的局面,必须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管理体系。既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智力资源,在专业技能培训层面上加大力度;也要重视人力资本在公司运作中的关键作用,从薪酬制度、升迁制度和参与公司内 部管理机制等层面来激发其创造性,以此来维护自身在区域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戚本超,景体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4-57.
[2] 张金海,廖秉宜. 中国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制度审视. 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1):63-65
[3] 姚曦. 中国广告公司创新与激励模式的建构. 现代传播,2009(6):155-156.
[4] 陈徐彬. 区域性广告公司发展探讨. 广告大观,2008(12).
[5] [美]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7-88.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中国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020-03
作者简介:陈朝晖(1977-),男,辽宁省大连市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锦州电视台特约评论员,研究方向:国际法学、区域经济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相对自由流动,并且正在根据经济收益和要素成本方面的考虑重新组织国际贸易与世界生产。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并一直延续至今。截至2012年1月15日,GATT/WTO共收到区域贸易安排(RTAs)通知511个,其中319个已生效。
2001年5月23日,中国加入第一个区域性多边贸易组织,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2006年中国商务部开始提出将FTA 提升至国家战略,并陆续展开相关研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前,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区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包括:《曼谷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中国与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东盟、哥斯达黎加FTA,大陆与台湾ECFA。目前中国正加紧与海合会、澳大利亚、挪威、冰岛、瑞士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RTA谈判。同时,中国与印度、韩国等双边自贸区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正处于研究阶段。此外,东亚自由贸易区(含10+3,即东盟10国+中、日、韩3国,以及10+6,即东盟+中、日、韩、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6国两种设想),G20自由贸易区(巴西、中国、印度等20个WTO发展中国家成员),亚太自由贸易区等概念也被政界提出并为学界热议。还有部分学者提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主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发言中指出:“我们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中国如何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目前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虽然体现为优惠贸易安排和自由贸易区两种较低层次的方式,并且中国已签署的RTA没有脱离亚太地区,地域特色明显,签署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不大。但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合作伙伴众多,而且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也有发达国家;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也有南美、大洋洲国家,还在与欧洲国家进行谈判。这些合作模式有些是相对独立的,而有些又相互影响。这都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增加了复杂性。
有学者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六个不同类型样本综合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建立“10+3”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对中国最为有利,将带动中国GDP年均增长1.1%,出口年均增长9.5%,进口年均增长19.1%。次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带动中国GDP年均增长1.0%,出口年均增长7.3%,进口年均增长14.5%。第三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中国与欧盟建立自贸区,将带动中国GDP年均增长0.3%,出口年均增长4.5%,进口年均增长8.1%。第四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将带动我国GDP年均增长0.14%,出口年均增长2%,进口年均增长4%。第五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自贸
区,将带动中国GDP年均增长-0.02%,出口年均增长0.6%,进口年均增长1.2%。第六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中国与巴西建立自贸区,将带动我国GDP年均增长-0.04%。出口年均增长0.5%,进口年均增长1%。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确立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在确立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和规划时,还必须考虑以下方面:
1.区分可能性与现实性。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个无论多么理想和完美的方案,如果短期内没有实现的条件,则只能从长计议,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能作为近期工作的优先选择。无论”10+3“(以及“10+6”)自由贸易区,还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目前都面临若干错综复杂、难以协调的利益关系,并且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从这个角度出发,双边FTA的利益诉求易于协调,应当作为近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谈判的战略重点。
篇5
关键词:广西;区域物流;需求预测;一带一路
一、前言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新时期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自提出之初就引来全社会的关注。其中西南地区和我国各港口的发展规划成为研究热点。
港口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出海门户,自然成为战略规划的研究重点。围绕着如何充分发挥港口的枢纽优势,许多学者选取连云港、宁波港等重要港口为研究目标,从区位优势、产业特色、人文合作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西南地区东连中部、西接东盟、背靠西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研究的热点。有学者利用国际区域经济的合作数据,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论证西南地区的战略地位,提出加强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意见。广西地处西南地区与东盟的交接处,又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北部湾,可见对广西区域物流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广西物流需求预测作为广西物流规划的定量依据和决策前提。从运用灰色理论到组合模型,再到支持向量机。许多学者的研究从模型的改进出发,着重于物流需求预测的精确度。对广西物流需求的研究主要借助定量分析工具,却忽略了类似“一带一路”战略这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广西区域物流预测模型,尝试定量模拟政策的影响,对“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区域物流需求进行预测。
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主要包括系统分析、因果关系图、系统流图、模型验证四个主要步骤。
1.系统分析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才产生区域物流的需求。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物和流业相关人才的增长,而基础设施和物流人才是区域物流供给能力的支柱。区域物流需求和供给共同构成物流市场,物流市场的繁荣再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子块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区域物流系统。但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考虑“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进行物流需求预测,物流政策子块应重点考虑。因此,广西区域物流系统应包含区域经济子块、基础设施建设子块、物流需求子块、物流供给子块、物流人才子块和物流政策子块。
2.因果关系构建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子块后,根据各子块间因果关系进一步细化,便得到因果关系图。本文的因果关系图借鉴广西物流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并在传统广西区域物流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1)当物流需求与供给保持平衡时,物流市场的交易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物流供给跟不上物流需求时,则会产生物流短缺并影响物流市场,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因此选取了物流短缺和物流交易量连接物流市场与区域经济。
(2)物流需求除了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内部需求外,重要枢纽区域的物流量还来源于过境物流。因此,将广西物流需求划分为经济需求带动的内部物流需求和连接周边的过境物流。但广西过境物流相关理论研究空白、数据缺乏,很难定量分析。所以选取广西对外贸易额间接反应过境物流量。
(3)根据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广西的战略作用主要在于连接东盟和西部,希望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可见广西将成为面向东盟贸易的“桥头堡”,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广西物流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广西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通过上述改进可得因果关系图,如图1所示。
3.系统流图构建
由因果关系图转化为系统流图需要先将相关元素根据VensimPLE软件使用规则转化为可操作的变量和函数,然后根据各变量之间关系转化为流图,见图2。本文为提高预测精确度,选用《广西统计年鉴》1989至2013年的相关数据和WDI数据,并选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跟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的方法,验证各变量之间关系,推到变量关系方程。
4.模型检验
检验的目的在于考察模型的结构是否正确和牢固,如果输入不同的数据,观察仿真数据结果是否符合期望值。改变不同的参数,观察仿真结果变动反应的敏感度。如过于敏感,则不适合接下来“一带一路”战略影响模拟实验。
(1)结构检验
①方程极端条件检验
令投资增加量和从业人数的增长系数为0(数据文件名为test extreme,原始数据文件名为Current),结果表明实际发生物流量增速迅速下降,基本为零结果如图3。
②变函数为常数
令投资效果系数由表函数变为常数0.1(数据文件名为test INVEffect)投资效果系数为常数时和原值有较大的波动,物流需求量、物流供给能力和物流产业产值有了较大的波动,说明物流产业变化受投资影响较为显著,结果如图3。
(2)行为检验
①参数灵敏度检验
从结果上看,无论需求增长速率发生何种突变,各变量的行为均没有太大差异,只是数值有差别,形状都与原始状态相近,对其他参数测试亦如此,可以说明模型的行为对参数变化不敏感。
三、仿真预测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广西区政府也将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广西与东盟国家也将更加积极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大力开展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广西对外贸易额增大。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会吸引大量人才加入,提高物流管理能力,促进物流供给能力。对其相关参数更改后结果如图5所示。
1.“一带一路” 是新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国家战略,经贸合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提升物流供给能力的根本,因此提高广西省的物流投资比例,对于提升其物流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地域方面,广东、广西、云南作为西南地区受到“一路一带”政策影响的重要省份和自治区,都拥有良好的地域条件。从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广东作为国内经济和物流发展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其2009年至2013年物流投资占GDP的比重平均为3.6%。云南物流投资占GDP的比重平均约为7%,虽然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在物流建设方面投资力度较大。因此以周边省份投资情况为对比,本文假设广西在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保持原来的投资比例为3%,从2014年起增加到3.6%。
投资比例=0.03+STEP(0.006,2014)
2.随着“一路一带”政策的颁布,广西和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2-2014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由6.3亿美元增长到198.9亿美元,年均增长33.4%。由于广西和东盟贸易额作为其进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假设2014年以后进出口贸易总额较基准情景增加到40%。
policy OBOP=1+STEP(0.4,2014)
3.随着“一路一带”政策的颁布实施,广西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刺激物流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因此为了观察长期效果,随着广西和东盟进出口贸易额的提升比例,假设物流业从业人员增加率由原来的0.52,在2014年以后增加至0.728。动力学方程变为:
从业人员增加速率=0.52*policy employee,
policy employee=1+STEP(0.4,2014)
比较方针前后,物流产业变化:
从数据可以看到,自“一路一带”政策颁布以来,随着广西物流投资比例,进出口贸易,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增加,广西物流业有了较大发展。比较两场景变化,2015年在“一路一带”场景下,物流需求量较基准情景提升了13%,物流产业产值较基准情景提升了0.2%。到2020年在“一路一带”场景下,物流需求量较基准情景提升了15%,物流产业产值较基准情景提升了3%。说明在“一路一带”政策的拉动下,广西物流业有了显著提升。
四、小结与展望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协整数据,建立了广西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确定模型运行稳固性后。通过假设广西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进出口贸易额、物流人才数量相关参数变化模拟政策影响。实验表明,自2014年后实际发生物流量以及物流业产值显著增加,供需比相比于基准情景有接近于0.1左右下降。说明物流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供需趋于平衡,使GDP增长受物流阻碍减小。
针对实验结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将不断促进广西区域需求量增长,但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必须保持平衡。随着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东盟各国间贸易额不断增长,会促进广西物流需求增长,但相关政府更要注重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人才的引进,提升广西区域物流的供给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广西物流市场的潜力,促进物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盟岩.港口“一带一路”:路向何方[J].中国港口,2014,07:2.
[2]吴以桥.连云港: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更快发展[J].综合运输,2014,11:65-68.
[3]杨柔坚.连云港: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独特优势[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83-84.
[4]戴东生,邓雪.宁波加快打造“一带一路”海陆联运枢纽[J].中国港口,2014,09:27-28.
[5]韩永辉,邹建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J].国际贸易,2014,08:21-28.
[6]任佳,王清华,杨思灵.构建新南方丝绸之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14,03:1-6.
[7]李国祥,夏国恩,高荣,李毅.基于属性约简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11:60-63+160.
[8]黄毅.广西物流需求预测[J].经济研究参考,2010,53:62-67.
[9]赵继新,曹斌,覃海洛.广西物流需求预测组合模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8:66-67.
[10]黄毅,夏国恩.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广西物流需求预测[J].科技管理研究,2011,02:142-144+150.
[11]廖志高,陈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西物流的仿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09:99-101+123.
[12]宋卓宁,李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西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11,04:34-37.
[13]廖志高,许明辉,徐玖平.基于DEA和SD的区域物流有效性评价及优化研究[J].工业工程,2014,04:96-102.
[14]Vensim中文快速学习教[DB/OL].http:///link?url=Nt-tzwFlrM2sABjpK72Ykp393jnQ2wphdVqOIzEzHKUHygDZEJm7mKN_gaL4NNp0daqmFg7jPYqEtEtY1Ifm_BN8Wfv97F9aF0SWv6p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服务地方经济;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29—02
一、必要性分析
(一)区域经济学科特点与内容
区域经济学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等不同领域,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宏观、中观层次上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与开发、区域差异分析等;其次,在微观领域的研究包括企业组织、企业的兼并与退出机制以及组建企业集团、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与途径、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诸多的经济活动;还有对区域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其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区域经济学学科特点与内容,依托地方支持、坚持地方特色、满足地方需求、融入地方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区域经济学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服务的优势,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区域发展的决策与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二)区域经济学科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脱轨问题
区域经济学科一般设置在普通高等学校,区别于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的担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关门埋头教学的“理论式”现象非常普遍,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不密切,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缺乏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量杰出的应用型的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已刻不容缓。针对目前在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目标
(一)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积极主动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咨询以及各种软科学研究,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学生通过参与政府规划,打出服务政府的名牌效应,推动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开展各类软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区域开发与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社会经济服务项目,如城镇体系规划、生态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研究等,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地方相关决策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三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省、市、县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咨询和研讨活动,深化官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活动,扩大区域经济学科的社会影响和声誉。
(二)成为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首要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服务社会的突破口。一是通过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二是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规划研究室等,专业人才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参与各类经贸、技术洽谈会等途径,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三是通过开展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三)成为地方政府继续教育的“动力源”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经济问题也日益凸显,为适应区域经济的新变化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发挥区域经济学在指导区域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规划者等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所需的方法、手段的确定迫切需要再学习的机会和基地,高等学校就成为各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等区域经济学习的继续教育基地。
三、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等问题,是区域经济学面临的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必须培养“研究型”区域经济学科人才,深入解决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有目的地在师资方面与学校达成共识,依托教师项目或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等,指导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或立项研究区域发展问题,指导并资助学生撰写发表相关论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学术水平。
(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相当长时期内“导师制”仅用于研究生教育,进入新世纪,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引领下,一大批高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其研究与实践形成新的浪潮。在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导师制是指以促进专业人才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而专门为其配备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一种育人模式与机制。
具体做法是注重“教”、“学”、“科研”关系的辩证统一,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从统一授课变为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的个别授课,由原来的“灌输型”转为“启发型”。导师对所带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学生向导师寻求专业指导与正确的价值观,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学用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做法是:首先,学校抓住人才需求点,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可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框架。其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设计专业课程,建立高等学校区域经济学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创新模式。再次,教学管理过程实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每学期都至少有三周时间到公司、规划院或政府部门实习的安排,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或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嫁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政府对复合型的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需要其具备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嫁接式”的区域经济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专业间的相容,培养交叉式复合型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
“嫁接式”培养方式是培养复合型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关键。以区域经济学与外语专业的嫁接式培养为例,学生前两年主要按照外语专业的核心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后两年主要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核心课及实践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嫁接式的交叉培养,能够较为系统掌握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英语交流方面具备相当的水平,对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就业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涵盖教学理念、培养方案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对区域经济学科高层次创新性杰出人才和应用性人才需要的关键。通过研究型、导师制、订单式、嫁接式等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实地观察、信息处理、综合分析、理解表达能力,达到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科技创新的“助推器”、继续教育的“动力源”的培养目标。研究型、导师制、订单式、嫁接式等培养模式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它们组合得当、配合默契、运转有序,共同实现区域经济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 区域经济 作用 路径
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定和谐,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中国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段。当很多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立国战略中心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事实证明,当科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转向文化产业方面。而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伴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文化产业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带有区域特色的新兴产业力量在不断增长,我国文化产业也进入了新的增长期,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基于此,本文立足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如何以文化产业全面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一)文化产业的支柱性特征
在一些发达国家,传统产业无论是在发展速度上还是在财富创造能力以及产业规划上,都已经无法和文化产业相抗衡,文化产业已经显现出强大的增长实力。以美国为例,航空航天曾经一度是美国的主要换汇产品,但现在已经逐渐被视听产品所代替,而日本最强大的汽车工业产值也已经被娱乐业超越。目前,我国在文化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提出了新的文化产业建设目标,东南沿海城市和广州、深圳等地也制定了文化产业建设战略规划。进而,在进入“十二五”初期,以吉林省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也将本地的文化产业建设当作刺激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抓,种种迹象证明,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正呈现出了全新的支柱性特征。
(二)文化产业能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经济结构只有不断进行优化升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优化升级的进行中,文化产业凭借其知识化、智能化特点,其产品价值短期内就能够实现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的升值,随着文化产业在三大产业比重中的迅速提高,它成为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它使就业渠道得到有效扩展。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文化产业链条中找到自己的就业岗位时,文化产业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劳动就业的“储蓄器”,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产业输入更好劳动力和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能够有效带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多地区,文化产业不再是单纯的以娱乐产业为主,而是在诸多领域进行了无形渗透,例如进入科技产业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信息产业;与旅游业结合后,又形成了新型的文化旅游产业;进入城市规划、餐饮服务、美容等领域后,就又形成了多种产业分支和新兴的产业形态。
(三)文化产业能帮助区域经济的竞争风险得到有效规避
需求是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只有市场需求,产业才能进步,才能在竞争中创新,并做大做强。但市场竞争也会带来风险,而文化产业则能够帮助区域经济的竞争风险得到有效规避。以吉林省为例,吉林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在重工业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着的压力不言而喻。在这种状况下,需要省领导班子转化思路,寻求转嫁风险的有效途径,而这一途径即文化产业。一方面,吉林省工业发达,经济繁荣,而人们的物质需求也早已转化成为了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在重工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能够转嫁工业产业压力,同时为工业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产品差异是产品在市场上保持持久发展的关键,而文化产业中文化产品存在差异正是其独特的优势所在,它成为了区域经济稳定、快速、持久、健康发展的“内驱力”,而文化产业的多样化和地域性特质,也使区域经济的竞争风险大大降低。
二、以文化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
(一)发挥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优势,加大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力度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当地的经济进步,只有人民生活富足,才有余力继承并发扬本地文化,而文化产业的崛起即源于此。进而,在当代中国,很多地区都在纷纷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与传统优势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不断加大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事实证明,只有从丰富的区域性文化着手,使区域特色得到充分彰显,为区域经济涂上浓厚的文化色彩,才能让文化与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跨越的目标。
(二)注重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深度挖掘文化产业内涵
文化产业如果想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就必须要打破存在于地域、行业以及相关部门、制度之间的界限,通过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要深度挖掘文化产业内涵,打造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不再单独的是某个行业,而是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产业体系。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产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有着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发展遭遇了阻力,一方面要全力克服,征服困难;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寻找转嫁策略。而综上分析,文化产业正是转嫁竞争压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区域经济,应将文化产业建设当作重头戏来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快速增长,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科技综合实力因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建立区域科技优势进而确保经济发展优势已成为当今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认识。
由于“科技影响因子—科技综合实力—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有着极其复杂的内在作用机理与演变规律。正确地认识科技综合实力现状及其作用机制已成为当前科技工作呼声较高的共性问题。具体表现出如下的需求:
1、现有的统计数据不能确切反映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在我国的地位,无法建立有效的科技实力引导调控机制;
2、缺乏科学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方法,对科技综合实力的影响因素缺乏清晰的认识;
3、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模糊不清,科技规划的长期效应尚不确定,因而造成政府在科技投入结构与规模、科技政策的调控方向上难以作出清晰的界定;
二、项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正确认识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优劣所在,是进而作出有效的科技战略规划的基础。在科学评价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的“科技影响因子—科技综合实力—经济增长”模型将对广州市建立高效的科技投入机构、科技投入规模和制定合理的科技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需要,本课题研究目的如下:
1.提供客观评价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方法,准确把握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现状;
篇9
一、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
物质基础薄弱、人口基数大,生产力水平低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的建设,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物质短缺状况根本扭转,但人口国情依然如故。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超过13.7亿,其中大陆人口达13.39亿,人口增长速度虽然明显趋缓,但人口总量却呈微增长态势,人口形势不容乐观。这么多的人口,能解决温饱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但又不能仅限于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每个人都过上富裕、安逸的幸福生活,是党的十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近5至1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方向。就在此前,基于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国务院秉持“谋划先行、发展为要、情系人民”的规划理念,制定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从而使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资源开发格局。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体现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规划亦是层出不穷,竞相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以期在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多分一杯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包括《中原经济区规划》,地域性的区域经济规划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已达20余个。
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该《规划》的批复,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对加速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中部奋力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地处华夏中原腹地,划辖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山西、安徽和山东等四省的部分地区,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规划区域。从划辖五省区的省情言之,除山西省属于全国煤炭资源大省以外,作为区域规划主体的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其余三省亦在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之列,这表明该区域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中原经济区功能定位为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粮食生产基地战略定位重在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原经济区亦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并以“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为基本的战略定位。粮食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是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中“农产品主产区”规划的具体落实,是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板块。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河南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每年调出的食用原粮和粮食制成品多达400亿公斤。中原经济区在“农产品主产区”规划的七区中粮食生产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家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民以食为天”,切实保障我国粮食生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中原经济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不仅仅是保住目前粮食产量的底线,更在于促进农业发展和粮食稳产高产,为全国其他粮食产区提供典型范例。因此,就建设粮食生产基地而言,重点在于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生产出质优量多的粮食以满足当地人们生活需要和主销区粮食商品的市场需求,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要以提供粮食产品、保障粮食供给为主体功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农产品主产区依据开发方式,则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即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集中力量建设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作为黄淮海平原的重要板块,是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就农产品主产区而言,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产品等是辅助功能,提供农产品才是主体功能。粮食核心区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其功能定位也需符合这一要求,以提供粮食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与粮食密切相关的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产品为辅助功能。提供粮食产品和必要的附属产品,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源即粮食产量是难以想象的。另外,容易被人忽视的是,粮食产品本身即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丰欠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区、粮食主销区的利益,而且是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无农不稳、有粮不慌”即是这个道理。因此,建设粮食核心区需要树立“粮足安天下”的大局观念,工业化、城镇化每向农村推进一步都应当三思,切实保护农业农村用地,充分利用每一寸耕地,稳定并适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拥有新型机械、承载新型农民的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三、中原粮食主产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1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相对于国家其他主体功能区而言,粮食主产区以提供粮食产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体功能,是鼓励农业发展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多年来将保障国家粮食供给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远不及东部发达地区,面临的诸多难题亟待解决。在又一轮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集结号吹响之后,中原经济区抢抓机遇、应势而起。但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景,快速发展中依然面临重重矛盾。矛盾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辩证地看,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因。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依然是横亘在中国城乡之间的铜墙铁壁,是阻碍“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而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中,“三农”问题又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因此,粮食主产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仍需要立足农业、关注农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口,采取积极措施搞活农村市场以实现农民增收,留住种地能手以促进农村繁荣,提高农资投人以推动农业发展。
2 以建设产业集聚平台为重点,切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人多地少的国情表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粮食主产区稳粮保粮任务依然艰巨。因而,在粮食主产区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不能以减少耕地面积、降低粮食产量、削弱农业地位为代价。况且,一旦耕地面积减少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耕地面积减少一粮食产量下降一农业地位削弱一耕地面积锐减,进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实质是重新调整和均衡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利益关系。实践证明,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的充分发展,但推进工业化也需要把握城乡之间的利益平衡点,挤占大批良田、削弱农业地位并非良策。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红线,不占用现有耕地应当成为粮食主产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最基本原则。依托城镇现有规划区域做好工业化发展这篇文章,就是要立足于城区工业用地现状,对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加以整合提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程度,实现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粮食主产区推进工业化,要围绕农业生产、主打粮食品牌的发展主题,以规划建设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为重点,有效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逐步形成一批体现农业特色、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3 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为目标导向,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化旨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融合。但城镇化发展不能热衷于扩展城区面积、拉大城市框架,而在于增强吸引产业集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有内涵。产业是城镇化的有力支撑,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方式。就业是谋生之本,没有产业的强大吸附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生活在城镇、生产在农村的现状就难以根本扭转。因此,要把城镇产业发展放在城镇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实现产城融合。推进城镇化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大老城区的改造力度,减少乃至杜绝城区改造中遗留“城中村”,不断优化城市整体功能布局,同时根据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需要适度扩大城区规模,准确定位新城功能。另一方面推进中需要逐步调适、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基础设施配套是完善城镇功能的基础环节。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即是城镇建设与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的过程。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功能完善既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更好条件,又能提升城镇的层次和品位,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
篇10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19-05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学所探索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来就涉及到在一国和世界各个区域存在的地方性失业、人均收入增长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不公正、城市化问题、刺激经济发展问题、冲突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等等内容。对于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农问题、贫困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关系问题等等,则需要研究者引入发展经济学的新视角进行有益的创新性探索与重构。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新问题――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亦即笔者所着手构建的发展区域经济学体系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的拓展。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框架体系整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并且需要为人们提供研究发展中区域新颖而积极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使它区别于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笔者力图界定发展中区域进而确立发展区域经济学,其目的是为许许多多钻研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规划和城乡研究以及研究和关心区域发展中人口贫困、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等等问题的人们提供交流平台。非常清楚的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诸多研究者在很多领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成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区域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整合问题。
二、反思与检讨:已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近180年的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主要以研究企业、产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而形成的区位理论,主要利用计量化和模型化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而很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理论这两个重要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以及区域管理学派的创新研究,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正日趋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与此相应,20世纪50年代后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力转移、资本形成不足、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城乡分割、人口过度增长与贫困等问题,提出大推进理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等学术思想,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如普雷维什和辛格也曾提出了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反思并检讨已有的诸多研究及其现有成果中笔者发现,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带有激进主义倾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经验为基础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同于以前,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其背景而言,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中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加之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经验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纷纷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愈加突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上。然而,对于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其针对性明显不足。
当前,各类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日益加强,这些巨大的变化给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较过去更为复杂化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区域经济理论的传统思维以及为促进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基础,笔者突破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的传统认识,准备提出并界定“发展中区域”这一概念,认为以发展中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区域面临的人口与贫困、资源与环境、资本与技术、市场与政府、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农村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关键问题,就可以创建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的学科分支――发展区域经济学。笔者认为,若把这样的想法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奉献给人们,至少对理解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和解决现实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难点问题会大有裨益。
三、研究的对象:发展中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区位是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以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域则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的区际异质性和区内均质性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区,或者说包括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区域。佩鲁吸收现代数学理论成果,采用拓扑空间的概念将区域分为三类: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作为势力场的空间和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吸收前人研究框架和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将区域分为三类: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的均质区域、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的极化区域、为一定管理目的而创造的政府计划和政策实施而实际存在的计划区域;列昂节夫等人在“世界经济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按人均收入水平及社会性质将世界经济分成四个发达的市场地区、两个发达的中央计划地区、六个发展中市场地区、两个中等收入地区。中国经济学者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有力地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影响。综上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依照不同的目的对区域进行了划分和阐释。但是,一方面,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区域发展,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也正是由区域发展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决定的;另一方面,传统的对于区域界定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发展实际,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的划分在区域规划实际中面临诸多操作性困难,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加之经济区域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而不能无限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界限的模糊性与自身发展的开放性、系统内部的非均衡与非线性等内在规定会使原有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因此,面对区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单元在功能作用方面的非同等性、非均匀性,为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重组协作和实现区域势差的动态作用,揭示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深刻认识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结构组成单元等问题,重点强调发展中地区区域的特殊性问题与发展路径,必须对已有的认识进行适当修正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实际。因此,把发展中区域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打破传统的对区域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区域,强调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可分割性与联系性,重视发展中的区域的差异等各类问题研究,就会形成一个涵盖特殊区域空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同时,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也是基于这一类型的区域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发达区域更为复杂的问题,况且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区域都处于发展中区域,发展中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困难更大、更多,也更需要我们从发展中区域的实际出发,探求其不同于发达区域的特殊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认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就是以发展中区域为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发展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充分借鉴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化与工业化、技术进步与传统农业改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规律,通过分析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基本约束、要素流动、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产业分工与联系的机理,探讨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特殊性,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和促进发展中区域较快发展服务。发展区域经济学把发展中区域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结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区域区情、战略、规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四、发展区域经济学:几个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
1.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从生态建设入手,将生态发展、生态―经济―社会重建结合起来,从技术层面上建立各类人工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以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来促进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属空白。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解决贫困为目标,着重研究发展中区域“三农”问题,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与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发展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问题。发展中区域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通过约束人为过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研究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对自然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通过生态恢复来解决,重点研究生态恢复的途径与对策。另一方面,发展中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之一是水土资源的紧缺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大批的生态难民,给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这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还应包括发展中区域生态经济问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动轨迹及其原因、政策、体制人文因素的资源环境效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阈值、体制与政策;生态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体制与政策因素分析,生态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与对策等。
2. 非正式制度约束、民族问题与社会进步――发展中区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及各异,因而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制度文化和地域制度文化体系,该体系除了一般制度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群体性、稳定性、渐变性等特征外,与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具有明显的非正式制度文化约束特征。因此,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于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民族自治制度的法制化,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安全稳定与周边国际环境,保障发展中区域边疆安全的国家政策;民族贫困成因、特点及反贫困战略与政策创新,旅游业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民族关系问题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因以及对发展中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分化与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等等。
3.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发展中区域自组织系统形成与结构变化的动力源泉。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区域寻求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给出明确的需求导向,而这样的市场本身在这一区域并不存在,这便构成了发展的困境,即落后经济或传统产业很难突破自身发展的起点,相反地它落入了区域恶性循环状态之中:……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市场需求小―产出供给少―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如何突破发展的困境,跨越落后的门槛,使之产生持续增长的经济力量,需要在这一框架外寻求答案,实现发展中区域增长的良性循环。既然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并非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们从属于区域发展的过程,那么,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是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再到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在更高形式上实现的增长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相应地要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变,需要区域自组织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而这本身就需要物质和技术积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的积累过程。发展中区域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要求我们在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立足于区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立足于两者的互动与制约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增长动力以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
4. 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演进是以经济自身的发展为依托的,不是超越经济自身的无规律运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总与发展中区域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始终是工业化推进的中坚力量。同时,在现代经济技术与传统生产手段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与信息化、知识化相融合的新格局,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二元叠加中,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发挥信息经济在发展中区域国民经济中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和带动效应意义重大。发展中区域如何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拉动现代化,如何通过市场化和信息化实现区域现代化,如评价现代化的标准,到底在何时和何种程度实现现代化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构成该问题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已实现现代化国家和区域的示范效应,又面临着自身固有的一系列实际情况及其与外来示范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以什么为参考系来取向,对发展中区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理论层面上,发展中区域如何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中提取合理内核,准确把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在经验层面,如何吸取世界各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实践操作层面,如何立足于自身的特性,从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出发,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区域市场化与信息化互动关联选择适合的现代化路径,构成发展中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点。
5. 政府管理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发展中区域的公共管理体系与重大公共政策。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益,逐步降低对发展中区域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成本风险,就应当围绕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目标,构建发展中区域公共管理体系,着手解决几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重视发展中区域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支持及其战略意义,公共管理主体结构的协同机制与运行规范,公共管理体系的中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及其构建目标和策略,政府战略、能力与发展中区域发展,公共管理体系下的重大公共政策,包括反贫困政策、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要求的公共设施投资政策、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政策等。在这些系列问题的研究中,要特别重视政府公共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转移支付、基础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重视政府对于发展中区域的支持力度与实际效果,从制度与体制层面解决因市场自身的作用而导致的发展差距,保障居民具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妇女参与自身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防止发展中区域的边缘化倾向。
[参考文献]
[1]Isard, Walter et al., Methods of 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analysi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Ashgate, 1998.
[2]Hoover, Edgar M. & Giarratani, Frank,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3]Solow, Robert M. "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n Kenneth J Arrow, Samuel Korbin and Patrick Suppeseds,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1959, pp89-10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杨开忠.区域科学学科地位、体系和前沿[J].地理科学,1999,19(4).
[8]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0]H.H.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13]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4]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5]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16]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