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企业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关企业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关企业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 海外华人 企业管理 家族制度

关于海外华人企业管理的研究成果很多,在研究海外华人相关课题时,我们不得不重视海外华人的族群文化基础,以及在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机制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从深层次上揭示海外华人在社会领域里的行为特点,为我们认识海外华人社会、为海外华人所在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也为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不同的文化研究个案。

一、家族制度是海外华人的核心文化

家族制度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家族制度的原则规范着华人的行为,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不例外。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延续数千年,海外华人移民群体包括了不同时期海外探险求仙、海外谋生、商业往来,征战等原因而流落海外的华人。但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还是东南沿海的农民下南洋谋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群载体,将具有深深中华烙印的一种制度移植并应用到异国他乡,对后来海外华人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制度就是“家族制度”。

在异国他乡,文化、社会环境与祖籍国大为不同;另一方面又受到殖民者的剥削和土著民族的排挤。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在文化群体行为之上的机制功能就得到了发挥,宗族制度不但提供了管理地方事务的现成模式;在新的环境中,宗族对人群的整合功能以及以宗族认同来作为社会动员的工具性质也同样得到了发挥。

儒家伦理道德在中国本土同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核心内容是“强调长幼亲疏、尊卑贵贱,反映和维护封建宗法秩序的需要” 。家法族规则主要体现在“法”上,是用来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和协调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伦理教化的儒家伦理道德和具有强制力的家法族规两者相辅相成,在中国本土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同样,随着家族制度移植到海外,家法、儒家伦理道德等这些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文化特质,亦一起被移植到了海外,从而对华人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家法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在宋朱陈理学之后,家法家规更加注重“纲常、祭祖宗、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忠君长、肃闺阁、别夫妇等宣扬儒家道德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对家法族规的指导作用” 。

家族在制定家法家规时都充分体现了忠、孝、节、义等儒家伦理原则。这些伦理原则和家法家规对海外华人社会、海外华族认同意识的发展、维系提供了充分的文化土壤,也为后来华人在经济领域的行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文化遗产。

二、家族制度在海外华人企业管理管理中的作用

海外华人数量虽然达到了3000万(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但其中的80%居住在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其余的20%主要居住在北美、澳洲、欧洲及非洲。“据Weidenbaum(1996)估计,海外华人最少控制了2万亿美元的资产,每年的经济产出至少达到5000亿美元。目前大部分华人经济研究学者都采用上述估计数据,并且在此基础上推断,华人经济圈(含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欧洲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经济体”。

海外华人企业基本上都是采用家族企业的形式进行管理。大部分学者依照结构定义法对华人家族企业做出了如下定义: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均被华人家族控制的公司所拥有或控制,一般而言,华人家族企业会采用金字塔式的控股结构,控股家族位于金字塔顶端,而上市公司通常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真正控制金字塔形管理组织的往往是家族中具有足够权威的男性,而且这种控制权可以继承。

文化对一种管理模式的形成以及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历史地就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发展来看,不乏众多的家族企业。但是在此后各自的发展轨迹上,却逐渐呈现出了管理模发展变化的分野。体现在文化上,便是具有深深的各自文化烙印。因此,从文化的深层动因来解读华人家族企业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且更为根本。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家族关系基础上的,两者相辅相成。家庭场域是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场所,家族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经济领域的一系列行为在这种文化背景的熏陶下,必然深受其影响,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管理模式。

从结构上来看,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统摄着家族宗法制度,家族宗法制度又进一步的统摄着家庭单元,家庭则是家族的组成单元,以及宗法制度下的最基本的自治结构单元。这种结构单元充分体现了伦理理念和宗法秩序在实际中的功能。在家族资源的传承过渡过程中,正是在这最基本的单元体中,充分体现了文化机制下的文化载体的行为方式。正是这样的行为方式塑造并形成了具有群体特征的族群行为模式及族群特性。文化的功能正是通过在这样的基本单元中,文化载体的具有广泛性的个体行为,充分展示了文化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机制。“美国学者林南廷提出一种家族资源转移理论。此理论认为家庭资源转移的内容和对象是对家族和社会运行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家族资源可分为权威和财产两大类,不同的社会对这两类资源转移的重点不同,故它们可以作为两项重要的变量”。

东西方在家庭结构中都存在着权威和财产的两项转移,但各它们的家庭组织中涉及这两项变量的转移方式是不一样。其中,亚洲的日本家庭和西方家庭在这两项变量的转移上具有一致性;日本在转移权威同时把财产也相应的转移给同一继承者;西方家庭则是在将权威作为附带物在财产转移的过程中转移给同一继承者。微观上看,西方和日本的家庭结构是有差别的,但是从家庭资源的流向上来看,它们转移的方向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两类家庭制度把两项资源同时转移给了同一继承者,至于具体的继承者选择,在日本是长子继承制;在西方是不确定的,继承者在众子女之中选定。那么,中国的家庭在这两项变量的转移中,与上述两类家庭结构不同的是:一方面,中国家庭注重权威转移,并且是长子继承制;另一方面,在财产转移中,实行的是诸子平分制。

这种家庭资源转移方式上看似微妙的差异,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包括华人经济行为在内的社会行为方式与其他两类文化之下的人群行为方式的根本不同。华人家庭两种资源转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如下几种衍生的文化行为,当然也包括经济领域内的行为在内:

第一,华人商业网络的结构性根源:财产的分配采用均分制,使得继承人中的每个个体在占有财产资源时享有平等的权利。一方面形成了继承人之间的均衡的特点,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均衡的存在,又必然导致了相互之间的具有动态稳定性质的互动关系,并呈现出网络化的雏形。同时,因为动态稳定性的存在,又必然同时导致了这种网络化的关系深刻的具有相互掣肘的特点。在实际的华人经济领域里,这样的一种基于财产分配均分制之上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网络关系在宗族乃至更大的共同体中,由于拟制性的扩大,在20世纪初华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成长成为了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海外华商网络。因为这种网络的存在,相应的造成了海外华人在经济领域的交易行为特点,这种行为特点因为深层次的结构性稳定,从而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领域的交易行为,西方的经济交易行为依赖于契约,通过合同、公正、法律等来实现商业行为的预期效果;而华人往往是在私人场合,通过个人交往、信誉、道德等来达成交易。与西方人相比较,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明显的缩短了交易程序,特别体现为华人网络内部的高效率。

第二,家族管理的必然性:华人家庭的权威资源转移与财产资源转移的分离,使得权威继承者丧失了对财产分配的支配性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藉由对财产的支配作用,来维护并凸显其权威的支配作用。那么道德此时必然的登上了家庭管理的舞台,从此,基于儒家道德伦理之上的家庭伦理在家庭管理中,日益具有了表征性的特点。以至于一般情况下很难洞悉其后的结构性原因。家族伦理的工具性特点在维护权威时,体现的十分突出。华人企业家在选用人才时特别的强调“忠”,在才干和忠诚之间,除了极个别的岗位之外,“忠诚”往往时首先被关注的、候选人应该具备的特质。其次,在企业内部的上下级关系上,同时体现了“拟制”家庭秩序的特点,上级领导与下级职员之间亲如父子,下级忠诚于上级,尊重上级的权威,无条件的服从与上级的权威;而上级关心爱护下级的工作、甚至生活,体现上级作为长者的慈爱。这种拟制的家庭秩序,成为华人企业内部家族管理的结构模式,是华人企业管理的金字塔模式的缘由所在。

第三,华人企业管理文化结构的内部缺陷:两种家庭资源分配上的分离,导致了权威继承者与其他财产继承着之间的共存关系。在权威者丧失对财产分配的支配地位之后,除了主要借助于家庭道德伦理来维系权威的地位之外,同时,权威继承者同下属成员间倾向于达成某种妥协,这种妥协是双向、互惠的。一方面权威者可以获得维护权威的另一辅助手段,而下属者因为在群体内部可以享有均分财产的利益考量,也愿意承认权威,服从权威的领导,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倾向于选择依附于群体的力量。

在这种妥协能够达成的情况下,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集体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在这种集体主义中,个人服从于集体,特别是集体中的权威者。这也就是华人企业内部往往存在“家长”的实质。而此后,这种集体主义的维护依赖于血缘关系和认同力量的维系,一旦这种维系机制的功能丧失了,权威就往往失去了对下属的约束作用,具有均分财产权利的继承个体之间就形成了分离,这种分离直接导致了集体主义的崩溃。个人基于拥有财产权利和回避血缘及认同,而倾向于个人利益。这一结构性的缺陷,是华人企业内部存在的众多表征性问题的深层原因。往往直接导致了华人企业集团在某些情况下的肢解。

从以上分析来看,华人企业管理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由,这种原由不是随意的、以人为意志为转移的。正是因为如此,华人企业内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还必须从华族文化之中寻找合理的途径。西方管理模式是否就适合用来改造华人企业管理,现在看来,尚缺乏充分的根据。因为,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是与相应的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脱离了文化而单纯存在的管理科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华而不实的理论构建。

当然我们在探究海外华人企业的文化结构性根源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在某些华人企业内部出现的新动向:华人企业资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两权分离的尝试,管理模式的改革、比较经济利益动机下的非品牌战略、非规模与核心竞争力发展思路等等。但是总的来讲,目前家族管理仍然是华人企业管理的主流,其背后的族群文化、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不发生重要的变化,华人企业管理模式的主流仍难以变动,这既是文化的惯性使然,又是社会历史的影响。

三、总结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形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不做假帐”。是朱总理2001年4月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学院提写的校训。总理的题词切中当前经济生活的要害,对我国会计职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尤其是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

会计信息失真即假帐,可分为两类:一是假帐真算,就是以假设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记录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如前一段时间暴光的“黎明股份”、“银广厦”的造假,就是从海关报关单的源头上造假。二是真帐假算,是指会计所用的记帐依据或原始凭证是真实的,在后期人为地采用了弄虚作假的手法,从而导致最终的财务报表数据失真。举个例子来说,企业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人为地设立两本帐,一本是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帐,一本是供企业内部使用的小金库帐,这就使得对外的财务报表不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全貌,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形式

1、成本失真。主要是指采用不正当手段,增加或降低应计列之费用,人为地造成成本膨胀或压缩,最终改变盈亏之结局。

2、资产计价失真。主要是指企业资产帐面价值已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占有数。一是目前我国国有资产家底不清,管理混乱,补偿不足,大量资产流失或被吞噬,普遍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二是由于在资产计价过程中,某些环节存在一些主观假定的标准和方法,造成资产计价的伸缩性,使资产的计价发生人为的偏差,而严重背离客观实际。三是由于过于讲放权及自主,造成企业行为的“自由化”。如有的企业拒不接受国家监督,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失控,最终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往来款项失真。主要指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长期不清。

4、经营成果失真。指企业弄虚作假,钻制度和政策的空子,虚列收入,乱挤成本、乱列费用,虚盈实亏或少报亏损,或者名为亏损,实为盈利。

5、审计监督失真。审计失真是指审计工作所出具的书面证明不具客观性、公允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审计监督作用。单位内部自查自审流于形式,社会审计讲人情,都会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报告及离任审计报告、工商注册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存在失真的现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1、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2、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3、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恶化社会经济环境。

4、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弱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一种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是以虚化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利润税金等为主要手段的,企业为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原始记录不再健全和完整,计量验收制度成为虚设,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不再发挥作用,结果全面弱化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等外部因素,也有企业管理制度不严密和会计基础薄弱等内部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法规体系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二)企业监督体系尚未健全;

(三)人员素质无法满足要求。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矛盾和弊端在会计报告系统中的直接反映,因此,必须下大力气,齐抓共管,多方出击,综合治理,铲除导致会计失真的内在根源,净化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环境。

(一)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依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首先必须加强各项会计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通过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法律的威慑力,对那些无视法律尊严、谋取非法所得、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惩办,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第三,要认真做好以《会计法》为中心的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增强法治观念,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得企业领导和和广大会计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并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启迪和教育,使他们深切体会到守法的安全感、光荣感及违法的危害与后果,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第四,要认真整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杜绝以法谋私,重塑执法者形象,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广泛的社会监督,防止极少数人钻法律的空子,以权代法,以权压法。

(二)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建立一种约束机制,实行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企业会计信息实行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代表国家对企业会计实施的监督;各企业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如实地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能拒绝、隐匿、谎报、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查出的问题要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的行为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社会监督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独立审计。实施社会监督,可以实行会计信息的社会评价,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外,上市公司除了要接受上述外部监督,还必须接受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以及投资者的监督,上市公司要按国家的法规及证券管理机构的规定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三)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组织和开展会计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有利于企业会计工作作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可以规范化、制度化地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如建立内部会计管理责任制度,可以明确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可以明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与内部稽核制度,可以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建立各种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以及各项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领报、审核制度,可以为会计核算做好基础工作等等。通过企业内部各项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使会计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就可保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与完整。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最关键的是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以满足新形势对会计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会计人要尽快实行六个转变。

(1) 在知识结构上,由“窄浅型”向“广深型”转变。

(2) 在业务能力上,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

(3) 在 实际工作中,由“学问型”向“实用型”转变。

(4) 在日常工作中,由“繁琐型”向“科学型”转变。

(5) 在工作效率上,由“辛苦型”向“效益型”转变。

(6) 在工作职能上,由“反映型”向“决策型”转变。

综上所述,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所行使的极为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正确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过程及其结果,向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于进行科学决策和控制。就此而言,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性乃是会计管理工作成败之关键。

参考文献

[1]王云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经济界(学术版)》2011年12期.

[2] 张福康,姚九斌;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2年06期

[3]王世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7期

篇3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可以概括为“能力弱、渠道窄、成本高、地位劣、扶持少”,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 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薄弱。(1)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固定资产(尤其不动产)价值低,难以满足银行抵押担保授信条件,很难得到银行贷款。( 2)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规模效率低,产品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低。(3)中小企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中高级人才缺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4)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与可信度,经营运作不规范,会计核算与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设置账外账。多数中小企业因上述自身融资能力的问题,难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条件,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条件就更难以高攀了。

第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企业常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类:即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借款等,后者包括发行股票、吸引直接投资等。但多数中小企业因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可选择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其中又有部分中小企业因融资能力薄弱难以得到银行授信,可用的融资渠道就更加狭窄,应收账款和其他借款是中小企业最易使用的融资方式,但这个狭窄的融资空间里资金总量非常有限,而且成本高昂。

第三、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中小企业在有限的融资渠道中,相对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来说,融资成本比较高。(1)银行贷款利率高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得了到银行的授信,但贷款利率一般都要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5%-50%,甚至更高;而大型企业,尤其国有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上为基准利率。(2)贷款的限制条件与附加条件多,降低了资金利用率,进一步抬高了融资成本。 相对条件较好的中小企业,即使得到了银行授信,但是授信额度小、限制条件与附加条件多,降低了企业资金利用率,进一步抬高了融资成本。举例说明,流动资金贷款附加存单质押再贷款:某中小企业贷款500万元,需要存款300万元,然后再贷款285万元(即存单的95%贷出),这样企业实际得到的资金为485万元(500+285-300),假设贷款年利率7.20%(即基准利率6%上浮

20%),存款年利息率3.00%,照这样计算可知:企业实际承担的利息为47.52万元(500*7.2%+285*7.2%-300*3.00%),贷款500万元实际负担的年利息率为9.798%【(500*7.2%+285*7.2%

-300*3.00%)/(500+285-300)=9.798%】,实际利率是基准利率的

1.633倍。(3)其他借款,融资成本更高。如小额贷款公司借款、民间借款,其利息率一般是银行基准利率2-4倍,融资成本更是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第四、 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1)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目前,中国金融行业尚处于垄断地位,本来就弱小的中小企业,面对处于垄断地位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就犹如兔子面对狮子,基本上没有话言权,看似平等的交易,其实都是金融机构说了算。比如: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基本上都会在有不动产抵押的前提下,还追加股东个人反担保,实质上就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无限责任。再如:金融危机后,银行之前过于宽松政策的隐患凸显出来,坏账剧增,银行因种种原因减贷、压贷、延贷时有发生,中小企业对此只有接受与应对,而无可奈何。(2)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决定了其在融资中的劣势地位,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在税收、融资等方面有不少优惠政策,这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有的支持力度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对称,我国中小企业数目占企业总数99%,占GDP总量60%左右,但没有设立管理中小企业的独立政府机构,没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在创立阶段,就像婴儿一样脆弱,需要一个优越的环境,这个环境就需要政府从政策层面营造。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决途径的总结与探讨

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分析,对解决这一问题作出如下的总结与探讨。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融资能力,提高融资地位。(1)加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 中小企业需要积极借鉴、吸收并消化国内外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且适应市场变化的管理体制;健立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较合理的、科学的经营决策体系;严格遵守国家财税法律法规,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提高财务数据的透明度与可信度。(2)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因充分发挥其在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点上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扬长避短,重点突破,逐步形成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积极引进与培育人才,注重先进技术消化吸收与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也是影响其融资难因素之一,工商、税务、海关、银行等管理或职能部门需要加速采集信用档案数据,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的公开化、社会化。值得庆贺的是企业信用体系已在建设中,部分省市已运作,但信息内容还需要待进一步完整,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三、健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国政府的信用担保体系尚不够成熟,监督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漏洞,有必要从政策层面,重点扶持一批经营状况良好、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担保机构,建立与担保机构共担风险机制,如设立信用担保资金补偿与奖励政策,鼓励、引导、规范信用担保机构健康发展。

第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中小企业对传统的融资渠道适应性差,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得问题,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是必经之路。

(1)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从资本市场的理论上讲,资金的流动是遵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能及时有效地将资金从供给者手中配置到需求者手中,达到资金供求运作的最优状态,这是“无形的手”的作用。但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 “有形的手” 发挥作用,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干预市场能明显提高整体资金利用率。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必要资金,孵化成长,加速做大做强。如日本政府二战后成立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担保等要求少。(2)扶持优秀中小企业上市。应积极鼓励和推动中小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取消股票市场对上市主体成分的限制,真正向中小企业打开绿色通道;配额给具有发展潜力和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其上市;对已上市的中小企业要积极引导其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利用创业板市场融资,创业板市场对上市企业的要求相对宽松,没有严格的盈利与销售数额限制,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并经有关部门审核,都可以申请创业板上市,这对处于创业阶段又急需资金,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科技型的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资本市场。(3)积极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我国的民间资本相当庞大,这些资金游离于银行金融体系之外,迫切需要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平台,充分有效地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在实际运作中,要健全监管制度,严格执行,杜绝其变相地从事高利贷业务,谨防对中小企业造成二次伤害,那就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了。因此,国家应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制定政策,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和鼓励民间资本更好地参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4)大力促进金融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金融类的中介服务机构相对更少,目前非上市企业资金的供求基本上直接对接,缺少提供资金供求信息的中介服务机构,导致资金供求双方信息链接不够畅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的创新发展。( 5)参考P2P金融模式,创立C2C金融服务平台。 P2P(person-to-person)金融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贷双方可自行借贷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方式和时间等,实现自助式借贷款。参照P2P金融,可以创立C2C(compa

ny -to-company)金融,就是把P2P金融的个人替换成公司,即公司与公司之间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的直接借贷交易,借贷双方自行借贷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方式和时间等,借贷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

C2C运作模式也可以借鉴P2P模式:(1)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平台作为中介,不吸储,不放贷,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由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此类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一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多个投资人投资,可以参照

P2P金融的“中安信业”。(2)债权合同转让模式,机构建立资金池,同时作为被投资人和最大债权人,然后将资金出借给借款人,获取债权对其分割,通过债权转让形式将债权转移给其他投资人,对投资人的安全保障是通过设置风险准备来实现,也可以称之为“多对多”模式,可以参照P2P金融--唐宁创建的“宜信财富”。C2C金融的运作基础与前提为:企业信用体系健全,担保机构运作成熟,金融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等等。目前,P2P金融在国内发展尚为雏形,金融改革试点后,发展较为迅速,但至今无明确的立法,国内小额信贷主要靠“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主持工作。

随着网络的发展,企业信用、担保等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C2C与P2P金融服务的正规性与合法性必然会逐步加强,在有效的监管下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充分有效利用金融体系外的资金,打破金融垄断,实现资本完全市场化。

篇4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逐步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

 

尽管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但我们仍应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民营企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国际竞争力不足,在对外贸易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认真分析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积极引导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1.规模数量分析

 

一是参与对外贸易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尤其是1999年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事外贸经营的限制和2008年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外贸领域的限制以来,许多民营企业开始以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方式走上国际舞台。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不断上升。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对外贸易体制的革新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从事对外贸易的民营企业数量迅速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也不断上升,这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海关统计,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9.1万亿元,微降0.2%,占进出口总值的37%,占比增加2.5%。其中,出口10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外贸出口的45.2%。

 

2.贸易方式分析

 

贸易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多数是在国内依据现有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进行生产,这促使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七成左右,成为了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2173亿美元,增长1.2%,占外贸出口的53.5%;而加工贸易出口额仅为7978亿美元,下降9.8%,占外贸出口的35%(参见下表)。

 

3.产品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活力日益凸显,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纺织业,对外贸易结构单一。据统计,201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达8.15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7.7%,增长1.2%;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为2.93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20.7%,下降1.7%。

 

二、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要支撑,企业仍处于以“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低附加值”为基础的传统盈利模式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多数是以仿造为主,导致企业在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创立和自主知识产权获取等方面都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能力。

 

2.贸易方式单一,管理模式落后

 

一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主要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其出口额占出口总值的70%以上,较大程度上忽略了加工贸易方式和其他贸易方式的应用和发展,对外贸易方式比较单一。

 

二是在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因经营规模小、部门设置简单而选择“家族式”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家族成员的作用,以较低的生产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因其在组织机制、人才机制和经营决策等方面固有的缺陷,已不能满足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3.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效应低

 

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创新能力较低、竞争能力较弱,生产和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等,处于产业链的末端。

 

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产品品牌效应较低,竞争力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为追求眼前利益、赢得生存空间,大打价格战,采用各种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不顾声誉,不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与培养,使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利甚微,在国际贸易中屡屡受挫。

 

三、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强化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方面,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一流的生产技术、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控制手段,实现跨国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整合,形成新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注重研发能力的培养,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转变贸易方式,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一是要改变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方式单一的现状。应引导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出口方式开拓市场并参与竞争,在为企业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促使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方式逐步趋于合理。二是要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和选拔程序让社会人才担任管理层职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保障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要增加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民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人才,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与创新,逐步推进出口产品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过渡,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二是要打造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不断开发新客户、维护老客户,进而为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总结

 

综上,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之下,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应当立足于长远,增强创新能力,实行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结构,转变贸易方式,从而实现对外贸易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篇5

现有库存研究方向集中在库存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着眼于局部对库存管理进行分析和改善,缺乏全局观来研究库存管理。在实际商业活动中,供应链上各成员的库存设计和策略未能考虑到整个供应链,只针对和着眼于某一个局部环节,各自具有独立的库存和目标。如何让库存管理变得更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就成为摆在库存管理研究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全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提出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可以使企业更好地管理库存、优化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库存成因分析

制造企业库存是企业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客户订单需求而设定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等物料处于短暂闲置的备用状态,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未来的生产、经营需要。库存产生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库存产生的内部原因分为如下几类:

研发原因。一是产品研发滞后及各环节不同步。现阶段由于很多企业研发过程不规范,缺乏系统和总体规划的研发,盲目跟风模仿,缺乏明晰地市场分析和产品竞争优势,造成新产品研发和进入市场时机脱节的局面。一旦新产品研发周期过长,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错过了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期,则会造成大量商品滞销积压,这是形成“死库存”的根本原因。另外,产品从设计到完成品,所有的工程没有连接在一起,且供应链上不同阶段的工程能力也不同,同样会产生库存。二是设计不合理。产品设计脱离现实需求的理想化的产品设计、产品功能不全等都会导致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不良库存;设计不合理,材料的标准化较差,不能共享,零部件设计集成化不合理、且数量设计过多,产品原材料规格过多,共享性及可替代性较差,使企业库存量增加。三是技术更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适应力弱。物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更改频繁,导致原库存无法正常投入使用而产生积压,或成为呆料。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一些零部件将根据工程或客户的需要而进行设计变更,或用于实验产品项目上而后淘汰使用的物料或剩余的物料而产生库存。四是执行工程变更环节控制出错。如物料版本更新后未能及时通知采购,仍按旧版本下单到货,将使生产无法使用其物料而产生不合理库存。

采购、供应原因。一是盲目追求经济订购批量容易造成库存总量持高不下,见表1。采购环节如果没有合理的批量采购计划,将会增加企业库存压力。二是安全库存量水平设定不合理。设置安全库存是企业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水平设定的基准不合实际,会造成过多的人为不良库存,阻碍企业内部存货运转。三是等待出库过程中的货品囤积。对于需长距离运输的货物或单批次量大的订单,受货品出货的形式与运输机构选择的影响,在等待拼柜和船期的过程中,会导致库存量的增加。

生产及计划控制原因。一是生产计划与实际脱节。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与实际采购计划脱节,造成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实际入库原材料和生产进度不匹配、实际采购品种与生产计划不同步等,造成原材料库存积压;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监督不力易出现诸多问题,如设备问题、质量问题、异常停工、计划问题、交期问题等,均会造成企业的库存积压;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未通过质量检验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生产线上在制品的积压。二是产能紧张的原因。为满足产品生产要求,必须预先生产某一种半成品,从而使该工序或设备能腾出时间转为其他生产,导致半成品的库存增加。此外,企业为满足紧急客户订单的需求,拆掉成品上的物料去完成缺料成品,使半成品库存增加。三是生产线布局不合理及工位间不平衡引起库存增加。四是库存控制策略过于简单。许多企业在确定原材料采购量时,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手段,对生产合格率、消耗量等参数不能准确把握,一般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以及企业内部采购、生产等部门总会在实际需求数量的基础上再上浮一定比例,多出4%~10%。

市场及销售原因。一是市场预测不准确或错误。由于产品的实际销售数量是不确定的,市场的实际需求与预测数据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预测销售数量与实际销售数量之间的差额导致库存的不确定。二是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出现偏差。销售部门可能在接受订单时没有明确顾客对产品要求,或者没有将准确的订单信息传递给生产部门,致使制造出来的产品达不到顾客要求而退货产生库存。有时也会一厢情愿地以自己的判断来代替客户需求,一旦判断失误,便容易造成不合理库存的产生,导致客户服务水平下降。三是退货引起库存。如货物本身质量不过关、产品版本确认失误等情况。

企业组织、领导原因。一是部门设置不合理或缺乏有效沟通。由于销售、制造、计划、物料、采购等控制系统和业务过程相互独立,往往导致各部门库存管理的不协调,导致多级库存等问题。存货在企业中主要以原材料、辅助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形式存在,且存放地点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管理,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存货信息掌握不一致,造成存货长期积压。二是绩效评价机制的缺陷。一些企业鼓励超产,对生产部门的超产给予一定的奖励,导致生产部门会在原计划外自行决定超额生产,而年度或月底原料供应计划没有考虑超产这部分原料的供应,因此造成部分原辅材料发生不配比,重新形成表面上新的原材料紧缺。原料供应部门以采购周期长、困难大为由申请允许大量采购物料存储备用,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原料库存增加。

库存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如下几类:

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需求会因为客户计划的变更、购买力的波动、季节性变动、心理和个性特征等因素发生变化。为了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会通过提升安全库存方式来保证生产的需要。企业错误地估计供应链中物料的流动时间也会造成库存呆料的产生。

订单变更频繁。在客户订单的临时变更和取消情况下,如果计划员和采购员没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通知供应商延迟或取消原材料的交货,额外物料库存的情况就不可避免;由于订单管理与客户管理的缺失,致使原有订单减少或取消,生产企业来不及调整物料计划,致使原先购用的原材料或已制成的成品、半成品,变成不良库存;商品的季节性需求或制造商突然采取的各项促销活动,以及供应链为维持更高的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商品在销售网络中各成员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等,都是库存存在的原因;在企业经营中,常常会出现订单的交货期比合同约定的期限提前或缩短现象,一些企业因竞争压力和其他原因不得不接收此类订单,但又过分依赖于预备的库存,使企业增加预备库存的持有量。

供应链企业间缺乏合作与协调。库存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供应链节点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各个部门或企业间往往对库存控制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目标甚至是互斥的。供应链组织的协调涉及到的利益群体众多,如果企业间没有实现无缝连接,相互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不高,企业则无法掌握下游的真正需求和上游的供货能力,加之源头供应商不能享有足够的市场信息,会导致交货期延迟和服务水平下降,引起库存量的增加。

规避风险的库存储备。在不可抗力产生的情况下,比如市场需求变动引起的生产调整、供应商生产能力丧失等,使订货被迫取消,造成企业库存量增加。

库存优化措施

针对库存成因的问题,结合企业的特点,库存改善首先要增强企业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并从技术、管理、销售、绩效等方面进行改善;就库存管理而言,必须严格遵守先进先出、即时补货、分类管控、少量多次等原则。

内部库存优化措施:

研发方面,提高零组件标准化、通用化水平。通用化的材料可通过批量采购获取价格折扣,而且可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降低产品成本,进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控制好研发的源头,以减少物件的浪费,减少不良库存量。

生产控制方面,实施生产过程合理化和在制品库存管控策略。合理安排生产过程,可以降低在制品存货的数量;在制品的控制可以使生产周期得到一定的缩短,提高制造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及能力。

采购供应方面,建立物料预警机制和提高库存周转率。通过建立警示标志系统,对应该取消的物料品种予以及时取消,防止无用物料的积压。

库存贯穿于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大流程中,除了包括仓储管理这个环节之外,更重要的部分还包括:预测与订单处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计划与采购控制、库存计划与出货计划,以及成品、原材料的配送策略,甚至包括海关管理流程。而伴随着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整个过程,则是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管理。要想达到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就必须控制好各个环节上的库存,做好各流程的实物及虚拟信息的管理,而不是仅仅管理好已经到手的实物库存。

企业运营层面,加强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对不同的原材料应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比如优化库房结构、减少库房设置、实施ABC分类管理等。库存计划是生产计划不可或缺的部分。对“非常用产品”不安排库存,对“常用产品”分别确定其最低库存、预警库存和最高库存,由企业的销售状况、财务状况、生产能力、供应条件等综合求得一个平衡点,原则上,最大库存不应超过一个月的销售量。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生产系统与企业之间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和合作的方式加以改善。只有生产车间、仓库、物资采购部、财务部等取得及时的联系,同时基础数据准确及产品的合格率提高,才能从整体上动态把握存货的实时情况,提高库存的管理水平。还有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在销售关键绩效中增加库存指标的比重等手段。

外部库存优化措施 :

采取协同规划、预测与补给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其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分销商和供应商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提高需求预测准确性,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同时,准确的需求预测也减少了生产缺料的情况,使得企业采购和生产出的材料符合客户的真实需求,减少库存中呆滞材料的存在,加快库存的周转。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要实现无缝对接,一般情况下采用供应链整体化策略(过程见图1所示)。

建立供应链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物流节点库存制度,使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处理与反馈,实现集成化管理。相对于其他企业间的协调管理制度,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于信息处理的高效性。企业间通过共享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和仓库库存等信息,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决策高效性。通过建立信息共享的库存控制体系,不仅对提升整个供应链运行效率有着重要作用,还可进一步压缩节点企业的运营成本,形成库存管理的良性循环。

保持供应链各节点与库存控制目标的一致性。建立节点库存与供应链整体库存相协调的目标管理体系,使各节点之间实现物料、半成品、成品之间的快速衔接,缩短材料中途停滞时间,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行效率。对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而言,要想保持低库存,就必须以整个供应链为出发点,通过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合作,来共同实现对库存的高效管理,深度挖掘供应链的竞争力。

建立健全供应链评价、考核体系(见表2)。供应链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都涉及质量、成本、按时交货率、服务与流程等。供应链库存考核是超越了单个企业管理制度上的跨企业联合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在制定整个供应链库存管理考核指标的时候,要更多地关注整条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的效果,在考虑单个企业的库存管理绩效考核的同时,综合考虑单个企业的指标和整条供应链的指标。

供应链企业库存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系统软、硬件的开发和实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理念的转变与突破。

库存产生及其管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库存问题的解决应该在全面库存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先进管理模式、工业工程技术和现代库存管理方法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供应、生产、营销及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整合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全过程管理。

采取管理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的库存管理手段,管理控制与技术控制两者缺一不可。合理监督技术控制的运行,管理控制可以发挥其指挥作用;技术控制可以发挥其舵手作用,可以积极调整库存,也起着定量管理的修正作用。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企业库存管理水平的提升。

解决供应链库存管理问题的主要靠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企业协同机制;二是加强信息共享。同时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控制评审制度,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体系,提高员工在库存控制方面的技术业务水平;建立、完善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及管理稽查、考核、奖惩制度等。

篇6

关键词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一、基本概念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以交易个体履约能力为出发点,根据全球国际贸易信用基本特征提炼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普适意义的指标体系,进而利用数理统计相关模型方法对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或组织进行信用评价。各国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以标准模型为基准,从而实现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接。

二、建立标准模型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各国经贸往来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活动中交易个体的信用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为跨区域交易的顺利进行制造了障碍。然而现阶段各国信用评级机构受地域、文化、政治、经济、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不尽相同,甚至差别较大,导致参与国际贸易企业或组织在一国的信用等级评定无法在其他所有国家得到普遍认可,建立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势在必行。

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国际贸易信用评级互认的基础是其各自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的对接。而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的对接在形式上表现为同一企业在不同评级模型下的信用评定等级相同;在实质上反映出各评级模型考查企业信用侧重点相似,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设置相互匹配。不同模型间指标体系的匹配分析是一项庞杂的工作,需要将各模型定性、定量一级指标下二、三级指标分解并按照相互可对应的方式以指标所代表的考查方面和内容进行重组和比照,权重相加列等,只有实现了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的完全对等才实现了模型的对接,即一国或地区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对参与国际贸易企业或组织的信用等级评定适用于与其模型实现对接的其他国家。在实务操作中,这一方法的困境在于:第一,不同国家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很难达到完全匹配,即使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大相径庭;第二,即使可以实现模型间的完全匹配,但若要实现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匹配分析,包括国家贸易行政部门的配合和匹配成功后的业务推广,其工作无论在量上还是复杂性上都不可能由一个国家单独完成。从以上两个层面上说,建立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由国际性第三方权威组织推广并应用,各国只要实现了本国的模型与标准模型的对接即间接实现了与其他与标准模型匹配的国家和地区的对接(如下图所示),对规范国际贸易信用评级甚至国际贸易秩序都大有裨益。

三、标准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般意义上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指标体系侧重考查企业的债务偿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则侧重于考查企业的履约能力,因而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在在指标选取、权重设置上与传统信用评级模型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外贸类企业是企业集群的一部分,因而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也应从一般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演绎而得。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延续一般信用评级模型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思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及统计软件对初步选定的指标进行删除或添加,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满足符合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企业的普遍需求。

(一)标准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建设需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世界各国国际贸易企业的共有特点,才能保持公正性。模型建立的原则除一般信用评级模型设置的所要求的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可比性的原则外,还应根据国际贸易跨国交易的特点坚持如下原则。

(1)普适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即将标准模型单纯作为国际贸易信用评级模型运用到任何一个参与国际贸易经济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其对外贸类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价与该国原有想国际贸易信用评级契合度较高,结论基本一致。

(2)兼顾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选取需要综合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相同或相近指标,最大程度的摒除区域人文背景、政治背景因素对指标选取的影响。

(3)合法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指标选取必须与国际通行法规、行规或惯例相一致,与各国商务法律体系、规章制度、道德标准不相抵触,保证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性、客观性和中立性。

(4)稳定性原则。指标一经入选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则应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保持指标及其权重的稳定性。作为国际贸易信用交互的基准模型,保持指标体系的稳定性是保证其权威性基本条件之一。

(二)标准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际贸易企业和组织信用评级主要应从长期的角度来判断该企业的履约能力和履约质量,并重视风险的揭示,因此除了传统信用评级考虑企业的基本素质、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因素外,还要考虑企业在不利条件下的履约能力。

首先,考虑宏观环境下世界经济变化或所在行业国际贸易痴线波动及所在国家信用水平发生变化时,企业对这种变化的可能反应,以及它们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

第二,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对外贸类企业的经营水平、主营产品或劳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客观考查,讨论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和贯彻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第三,从企业财务状况出发,利用不同财务指标的组合衡量外贸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

由以上分析可见,前两点隶属定性指标范畴,财务指标属于定量范畴。国际贸易企业信用评价侧重商业信用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分析,注重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发展对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其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1.定性指标的选择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主要从宏观环境、企业基础信用、经营管理水平和履约情况四方面进行分析。

(1)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国际贸易企业所处国家和周边区域的政治、经济、资信、文化、行业等的综合体,在某些条件下会对国际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宏观环境一级指标下设置区域外贸环境、国家信用等级和行业发展趋势三个二级指标。

(2)企业基础信用。与一般企业相同,企业基础信用评价也是衡量国际贸易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下设经营历史、资本构成及质量、股东情况是衡量企业基础信用的三个二级指标。

(3)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外贸类企业持久动力和信用能力的一级指标,可分为经营和管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能力二级指标。

(4)履约状况。企业履约情况不仅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也反映了企业的信用意愿和道德水平。其二级子指标包括商业记录、银行记录、海关记录和纳税记录。

2.定量指标的选择

定量指标主要是根据财务数据选择评级需要的重要指标,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接轨、世界范围内会计信息的相互交流,各国对会计指标所代表的企业财务信息的认同逐渐趋同。国际信用评级业各信用评级模型所包含财务指标主要有:经营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净利润现金含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经过对北京国富泰企业征信有限公司8个行业各50个外贸类企业进行分析,定量指标涵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设置二级指标分别为:经营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净利润现金含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三)标准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邀请理论专家、专业信用评级人员及部分国际贸易企业对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综合各方意见得到判断矩阵进而用AHP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指标体系各指标进行比较采用1-9标度方法。

在确定了判断矩阵后,AHP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为:

(1)设U表示评价指标集, , 表示 对 的相对重要数值,则判断矩阵为U( )nn。

篇7

浙江省义乌市聚集了众多小型、微型企业,是我国小微企业区域性成功发展的典范字号。国家与地方政府从财税、融资、外贸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专业化、现代化的企业集群与市场体系,是义乌小微企业持续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义乌;小微企业;商业政策;市场体系

我国的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解决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着突出贡献。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4年3月28日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我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总额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超过80%的新产品开发以及65%的发明专利是由小微企业主导完成的。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义乌,是我国小微企业的聚集地。作为一个县级市,义乌没有交通区位优势,没有资源要素保障,是什么使这样一个鸡毛换糖的发源地,连续创造出一个个商业奇迹,成为中国小微企业区域性成功发展的典范字号?

1小微企业的界定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中小企业被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类,分别依行业特点,从营业收入、企业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进行划分。按照新标准,农、林、牧、渔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或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房地产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义乌商业政策及改革试验

区配套政策的支持国务院批准义乌成为中国第十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2.1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放开登记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放开登记后,市场经营户由以前的只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变为可以直接与外商(或外企)联手出口,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提高了经营户的利润。因此,这种准入门槛低、办理方便,又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主体形式,很快受到常驻义乌外商及广大市场经营户的欢迎。义乌已经拥有这种新的市场主体2000多家,总数占到了全国总量的八成、浙江省九成以上,已成为义乌涉外经济的主力军。

2.2通关流程改革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都是义乌试点的重要任务。改革前义乌货物大多选择经由宁波的外贸公司报关出口,从收货到出柜一般需要一周时间。通过“市场采购”的改革后,整个过程缩短到三四天。海关通关流程的自动化,使得义乌大部分进出口货物在数秒内即可完成通关手续。义务的外贸出口额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众多外贸公司把注册地重新迁回义乌。

2.3金融专项配套改革措施2013年8月23日,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中编办、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等九个部委联合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方案》。方案中明确了义乌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民间资本管理与外汇管理创新,通过探索义乌贸易金融新模式,建立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与便利化贸易金融服务体系。

2.4国际陆港城市的设立义乌在2013年被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正式列为国际陆港城市。陆港城市的确立标志着义务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从此可通过运输网络直接与港口相连。国际陆港城市的设立意味着义乌将把物流作为义乌的战略支撑产业,推进物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3义乌小微企业集群及现代化市场体系的优势

第一,实现集群发展,是区域经济成功的重要战略路径。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众多小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义乌是“产业集群,块状经济”的典型代表,集群发展是提高其组织化程度、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二,专业化与国际化,与小微企业的成长形成良好的双向促进。义乌市场经营总面积达470余万m2,7万多个商位,商业的发展带动了专业市场繁荣,实现“小商品、大市场”。同时,专业市场的繁荣加速了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实现“小公司、大外贸”。目前,义乌吸引了全球81个国家的4.5万余种商品入驻经营,每年常驻义乌进行国际采购的境外客商数达1.3万,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有3000多家、国际货代公司1000多家,外国企业常驻义乌的代表机构3000多家,中国外交部、联合国难民署等机构均在义乌设立了采购信息中心,家乐福、沃尔玛等20多家跨国零售集团常年在此采购。第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推进,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义乌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正在由家族式的“前店后厂”模式向现代公司制转型,不少企业相继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逐步推行企业经理人制度、上市融资等发展模式。同时,企业开始关注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与高端人才的引进,建立“学习型企业”300多家,每年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的各类培训达50多万人次,为本地企业人力资本优势积累、组织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借行业协会的整合,提升集群企业战斗力。行业协会作为本行业利益的代表组织,通过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而凝聚力量,有效整合、转化组织内各种资源,实现行业会员在权益上的互依性和公平性。行业协会相对于个体拥有更多的资源及更强的资源转化力,通过推进成员企业间的协调发展与密切联系,促进业内小微企业持续有序的发展。第五,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电子商务时代转型与升级。义乌在采购、物流、通关、金融结算、贸易人员往来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个产业生态。然而,路径依赖也是路径锁定,义乌需要紧跟时代,应对变化。在义乌试点的大背景下,义乌的电子商务蓬勃兴起,市场活力不断释放,本地与外来创业者越来越多。目前,义乌的市场主体超过20万户,占全省总量的1/20;电商近12万家,超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经营户数量。据义乌统计局数据,义乌目前日均国内快递55万单,跨境快递20万单,电商快递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依据义乌政府与敦煌网的协议,义乌全球网货中心拟集合义乌本地商品与商务信息,建设外贸货源开放库,将线上线下的虚拟仓库和实体仓库结合起来,经由物流集散中心,通过与国内外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的连接实现开放库商品与国内外市场对接。

4结语

作为企业群中的弱势群体,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最容易受到冲击和影响。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的欧债危机导致企业遭受了严重的外部冲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的小微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义乌的小微企业却在逆势中依然保持着上升势头,成为推动义乌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小微企业在义乌的成功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发展路径对各地的小微企业均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市场与政府的双驱动和双保障是义乌小微企业持续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义乌靠商贸起家,市场主体的创造力与活力也是始终围绕市场谋划和展开;义乌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市场理念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是一次机制体制的创新。小微企业的良性发展,既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与商业氛围,也需要来自政府从财税、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市场与政府作为其成长的有力保障与驱动,为其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姚星垣.小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因和路径[J].企业经济,2012(9)

2冯静,胡微.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15)

3曾国平,聂洪智,周映伶.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三难博弈[J].贵州社会科学,2014(6)

篇8

一、提高认识,认真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充分认识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繁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资金问题是影响和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融资难、担保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必须认真解决好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2.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认真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措施,尽快建立符合实际、有利于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3.正确对待中小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各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既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分散信贷风险,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的客观要求。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突破所有制、业务规模等限制,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信贷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合理调整服务定位,强化信贷营销意识,完善营销服务体系,大力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在有效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提高自身效益,实现银企“双赢”。

二、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4.加快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每年筛选一批优质中小企业进行培育,重点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和信息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产品,加快产品的换代速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信心。

5.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导和督促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经营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引进和招聘人才,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帮助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尽快形成规范的财务体系,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和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时,必须按规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财务报表和资产清单,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培训经营、财务管理人才,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6.打造“诚信”品牌。中小企业要增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牢固树立信誉兴业的思想,增强重合同、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自觉地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坚持诚实经营、履约守信,按借款合同偿还贷款本息,提高企业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以信用求得自身的发展。

三、改进信贷管理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7.建立健全信贷服务组织体系。各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应明确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和督促、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并定期考核;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结合本行实际,在中小企业中筛选和培育优良客户,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信贷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要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强化“立足地方、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满足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8.改进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各商业银行要尽快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客观评定我省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对中小企业的授信等级和额度,要依据其经营效益和信用等级等方面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对优质中小企业应及时授信,企业在有效期和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对信用等级优良的中小企业要积极给予信用贷款支持;对经济比较发达、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特色经济明显、信用环境好的市县适当扩大短期信用贷款审批权限;对省级政府部门联合评定的信用优良中小企业,对其短期资金需求应积极给予支持。要逐步建立和推广贷款办理时限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

9.健全贷款营销激励与约束机制。各金融机构在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要建立信贷营销激励机制。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信贷人员的工作业绩。对积极开拓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且成效显著的信贷人员,要给予与之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和保护信贷人员主动拓展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0.积极创新信贷产品。要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积极开发“量身定做”的新的贷款品种。要积极推广房产和商铺抵押贷款、按揭贷款,努力开发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大力发展个人有价证券质押贷款等。

11.实行最高限额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在核定企业最高贷款限额的同时,对其财产设备一次性抵押到位,银行可在有效抵押期间和核定的限额内向企业循环发放和回收贷款。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按时支付利息的优质中小企业允许办理“借新还旧”。积极探索采用企业股权、出口退税税单、应收账款等多种抵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以适应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数量少、次数多的特点。

12.适当调整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放重点。允许中小企业比较活跃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小额农贷需求的前提下,适当集中资金,积极扶持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

13.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人民银行省内各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要不断提高信贷指导的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认真抓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银发〔*〕224号)的贯彻落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协调监督,确保人民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要注意了解掌握金融机构在信贷管理、授权授信、信用评级及资金营运状况方面的情况,加强分类指导。要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帮助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构筑信贷项目交流平台,推动银企交流与合作,调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14.增加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外金融机构到省内各市开设营业网点,发展信贷业务,支持其通过收购地方中小金融企业来增加分支机构。支持和鼓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向异地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贷款,使资金的使用能够按市场的需求、打破地域和政策的限制,形成“小群多路”的融资模式。

15.加强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要积极推广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理业务,办理贴现、再贴现,支持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要发挥银行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投资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搞好市场分析,了解金融政策,提高经营决策水平。

16.改善外汇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涉外业务,继续做好对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就近办理出口收汇核销业务工作,减轻企业负担。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在开立外汇账户方面的限制,便利企业涉外结算。

17.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各市政府要积极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支持地方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增强资金实力。要帮助他们做好增资扩股工作,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增强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地方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

18.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引导中小企业走多元化的融资途径,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有实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鼓励中小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规范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鼓励中小企业加速对外开放,加强区域间的协作,通过产权和股权转让吸引国内外资金;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吸引民间资金;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优秀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到海外创业板上市融资。

19.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支持力度。省、市、县要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财政贴息、政府补贴、担保和风险补偿金,以及根据需要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中小企业。同时,研究建立省、市级中小企业创业资助资金,引导支持国家及省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五、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20.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目前尚未建立的县(市),要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建立担保机构的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壮大担保能力,争取尽快实现信用担保基金省级达到2亿元、设区市达到5000万元、有条件的县(市)达到2000—3000万元、一般县(市)达到1000万元以上,形成担保资金匹配使用、省市县担保信息资源共享、覆盖全省中小企业的服务网络。

21.健全担保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资金注入和风险补偿制度、信用评级制度、风险控制和损失分担制度以及行业自律与维权制度。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担保机构的政策引导、规范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保障作用。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要实行政企分开,市场化运作。

22.积极发展其他形式的担保机构。鼓励由政府、社会力量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发展民营和外资担保机构,积极发展以社会资金为主、政府引导性资金为辅的“民办公助”担保机构,实行与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相同的优惠政策;各担保机构要处理好防范风险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与商业银行密切合作,尽快实现对有贷款项目的会员中小企业实施担保。省级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对设区市担保机构实施再担保。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的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

23.创新担保方式。商业银行应全面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扩大与担保机构的合作范围空间,探索多渠道、多途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尝试和推广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允许中小企业用自有资产对担保机构实行反担保。对提供贷款担保有困难的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保证、抵押、质押组合担保方式,也可以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融资担保,尽量满足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

六、规范抵押贷款收费,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24.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各市县要认真落实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关于转发〈关于整顿企业抵押贷款收费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冀价经费字〔2000〕第25号)精神,加强对中介机构收费行为的管理和监督。要向社会公开对抵押贷款收费的具体项目、标准和办法,接受社会监督。各市县的收费标准可适当下浮,不能在中央和省定范围外增加任何收费项目,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对本地区抵押贷款收费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对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不实行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25.减少行政收费。中小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登记费为:使用面积在1000平方米(含1000平方米)以下每宗50元;使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每超过500平方米以内加收20元,最高不超过2万元。以房屋产权作为抵押物的,登记费为: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及以下每宗100元,建筑面积101—500平方米每宗200元;建筑面积501—1500平方米每宗300元;建筑面积1501—3000平方米每宗600元;建筑面积1001平方米以上每宗800元。抵押物的抵押权益登记有效期应与贷款期限相一致,中小企业抵押权益登记期满,继续利用同一抵押物申请抵押贷款续期的,除工本费外(每宗20元),不再收取抵押物登记费。

26.降低中介服务收费。允许各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评估机构进行招标,引入竞争机制,从多方面降低评估费用。中小企业在办理抵押贷款过程中,用土地、房产等作担保或反担保抵押的,经担保双方协商,可不进行评估,直接到相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负责登记的部门不得强制企业进行评估。土地、房产等抵押物需要评估的,评估收费按现行规定标准的50%计收;需要进行公证、签证的,公证费、签证费一律按现行规定标准的50%计收;委托前次评估、公证机构对同一抵押物再次进行评估和公证的,其收费标准按现行规定标准的30%的幅度内计收。

七、加强银企协调,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27.建立政银企协调沟通机制。各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建立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情况沟通,及时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突出问题,推动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建立“恪守信用、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要积极筛选自身素质高、发展前景好、有贷款项目的中小企业,定期向商业银行推介,组织银企合作洽谈,促进银企合作。各金融机构应适时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展示推介活动,向中小企业推销、宣传自己的金融产品,搞好投资政策咨询,使中小企业更好地了解金融、运用金融,加快自身发展。

篇9

保税区

亦称保税仓库区。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我国的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

文化保税区

严格意义上讲,文化保税区并不是独立的区域,它是在国家批准的保税区内单独开辟的一个专门从事文化相关产品进出口的区域,可以说是保税“园中园”。保税区内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可提供艺术品快速通关、保税仓储、保税展示、外汇留存等服务。现在我国有3个文化保税区,分别位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和厦门象屿保税区内。

艺术品入关:6%关税+17%增值税

假设一件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艺术品入关,运费和保险费共10万

关税:(100万+10万)×6%=6.6万

增值税:(100万+10万+6.6万)×17%=19.8万

保守估计,一件价值人民币100万的艺术品入关,无论交易与否,都需预先纳税26.4万。

我国免税区

1990年6月,经中央批准,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即天津港、大连、厦门象屿、广州、青岛、宁波、汕头等。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10家综合保税区,也是中国首家以空港为依托的综合保税区。

免证、免税、保税

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

各国艺术品税收政策

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韩国、俄罗斯及中国香港与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品进口关税均为零,无增值税和其他税费。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多对艺术品有税收优惠。例如英国对艺术品只加征5%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德国最优惠,增值税税率为7%;中国台湾、日本征收5%的营业税或消费税;新加坡的税率为7%。

理想和现实有多远

众望所归

一家拍卖公司,假如从海外征集上千万的艺术品,一入关就要预缴6%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而23%的税费只是最保守的估计,所以拍卖还未开始,就需要预留出起码几百万的资金,这还不算通关所花费的申报时间。

一家到海外参展的画廊,除了为期15天的批文,运输艺术品出关要先预付40%的押金。按照正常流程,画廊如果要在海外销售作品,就要把作品先运回国申报,再按照正常出口流程出关。

于是,从关税和复杂的审批程序就衍生出了各种问题:比如以个人的名义携带艺术品入关,比如将税费转嫁到作品的价格上,比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查税风波。

反观和大陆只隔着一条河的香港,没有关税,没有繁琐的手续,世界老牌拍卖公司苏富比、佳士得都选择在香港成立分部。2012年,中国大陆拍卖公司嘉德、保利也纷纷进军香港。对于大陆的藏家来说,去香港也只是坐几个小时的飞机而已。现在,香港已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第三大拍卖市场。

而“文化保税区”这一新名词的出现,又将大家的注意力转回大陆。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就已经设立保税区,在保税区内实行“免证、免税、保税”等优惠政策,只不过从来没有对文化产品贸易开辟专门的区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进出口贸易日渐频繁,但是相关配套设施和政策却依然跟不上飞快的发展速度,所以,文化保税区的建设可谓是众望所归。

于是,文化保税区的出现令各方跃跃欲。去年,苏富比和歌华成立合资公司,并在大陆进行了象征性的首拍,虽然这次不属于保税拍卖的范畴,但是试水大陆市场的意图明显。继苏富比之后,佳士得也在在上海成立独资分公司。这标志着外国拍卖公司准备与中国本土拍卖公司同台竞争。而华辰在厦门举办的首次保税拍卖,则将保税拍卖推进到实际操作的阶段。不难想象,有一天国内外的拍卖公司将会通过保税区这个平台共分一杯羹。

从实际作用上看,保税区对“税”所起的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它主要还是一个专业的、和国际接轨的服务性质的平台,覆盖到包括艺术品对外贸易在内的整个文化产业。现在,我国已有的3个文化保税区处在起步阶段,北京、上海和厦门这3个城市又因各自情况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至此,文化保税区的大致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北京 大体量才有大发展

在天竺保税区,一切方兴未艾。

2012年3月,由国家文化部和北京市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揭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合作,计划投资50亿元,在天竺综合保税区内以“园中园”的形式建立的“文化保税专区”——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按照规划,保税区将分为3个部分,一是国际文化企业聚集区,占地在6万平米左右;二是国际文化展览展示中心,占地5万平方米;第三是仓储物流区,占地8万平方米。

从成立至今,保税区的园区建设还在进行中,首先是歌华的企业总部,未来会陆续有相关文化企业入驻28个企业独栋,其中大部分企业会与歌华集团有股份关联。据悉,在仓储业务方面,歌华文化与瑞士欧亚投资公司联合成立合资公司,主要由瑞士方面投资负责日常运营;此外,歌华还将会和文物局、意大利罗马修复学院联合成立一个“艺术品鉴定修复中心”。而已经开始运作的,则是歌华集团和香港苏富比成立的合资公司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其中歌华占了20%的股份。

北京歌华美术公司总经理王昱东表示,歌华希望通过合资的方式,通过董事会和现在企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股东方的资源优势,按照企业正规方式去运营。而合资模式的关键不在于歌华绝对控股,根本目的在于引进国外资源和先进的机制。

保税区的性质决定了其很大一部分业务要和国际接轨,所以在涉及到艺术品鉴定、评估和修复等方面的业务就要建立一个国际认可的标准和完善的体制。比如,歌华计划引进欧洲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于未来的艺术品修复业务,在技术标准上和国际接轨,也为藏家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同时也能让中国的艺术品更顺利地走向国际。另一方面,对于试图在中国发展的国际公司来说,虽然迅速扩张的中国市场很诱人,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同和行业政策的限制,贸然进入势必会遭遇水土不服,和歌华合作也有利于其尽快地和大陆市场接轨,相信苏富比与歌华的合作很大程度也是基于这个因素。

作为文化中心,北京深厚的艺术品资源毋庸置疑,但是和上海外高桥的黄金地理优势相比,天竺保税区只能依托空港,因此很难达到大规模的贸易体量。王昱东打了个比方,到一个热闹的码头上去卖煎饼很容易卖,但是在一个不热闹的地方,一个孤零零的煎饼摊没有用,你得开一个国际最大的煎饼店,这才能吸引大家去买,这也就是歌华的战略。从基础设施开始,歌华希望打造的是一个广阔的平台,吸引各类文化企业进驻,而未来的重点,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品仓储或展示,而是要把天竺发展成一个艺术品国际贸易口岸。

上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个保税区中,上海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因为外高桥保税区不仅是全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全国所有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2012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5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当之无愧地占据全国首位。

2011年11月,我国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正式揭牌,身处这样一个发展如此成熟的贸易口岸,这个聚集了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星空传媒、亚洲联创等企业的对外文化基地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作为发展了13年的保税区,外高桥的仓储、物流等基础建设都非常完善,在申报、通关等服务管理方面也经验丰富,再加上空港一体化的优势,对很多拍卖公司、画廊或者其他涉及到艺术品海外业务的企业和机构来说,上海港都是理想的选择。上海外高桥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近期对媒体表示,现阶段保税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艺术品仓储展示区已建好,二期的大型艺术品仓库和三期的外高桥国际艺术岛艺术商业地产区开发将会同步进行。现在该公司不但和香格纳画廊等上海本地的机构合作,还和威尼斯双年展等知名国际艺术展建立了保税展示、运输合作协议,另外还与佳士得(中国)以及保利、嘉德等国内外拍卖巨头建立了拍品征集协议。

说到此前迂回进入内地市场的国际拍卖公司佳士得,今年也终止了和北京永乐的合作,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获得拍卖执照的境外拍卖公司。和国内拍卖公司不同的是,佳士得在征集、拍卖以及外汇结算等方面都会受到外资企业性质的限制,选择上海,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考虑到外高桥保税区成熟的通关通道。

近期,又有一则新闻重大新闻公布:7月份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就意味着自贸区内将会先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推动离岸金融和国际贸易。到那时,处于自贸区范围内的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也将直接受益,而且不仅仅是手续便利和保税那么简单。显然,“自由贸易区”这个新名词比“保税区”更具吸引力。

厦门 小而精致

今年4月,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在厦门举行的中国首届西洋艺术品保税拍卖会敲响了第一锤,同时也敲响了中国保税拍卖的第一锤。

据华辰董事长甘学军介绍,此次选择厦门正好有一个契机。华辰此前就计划在厦门发展一个艺术品交易中心的项目,其中涉及到保税的业务,在和厦门政府部门的沟通中,提到了率先在象屿保税区做了一个实验的构想,厦门方面也表示愿意积极配合,于是就促成了此次拍卖。拍卖结束,全场成交总额974万元人民币,其中法国设计师弗朗索瓦·林科设计的一对路易十六风格珍罕鎏金铜腿紫檀面圆桌,以230万元被一位北京买家买走。

在此次拍卖中,大多数买家来自国内,有来自厦门、泉州、福州、漳州等福建的藏家,也有从北京、山东等地专程赶过来的藏家。成交的拍品有一半留在保税区,免除了入关必须缴纳的关税和增值税,放在了华辰投入改建的仓库中,藏家需交纳相对较低的仓储费用,而保税区之前现有的仓库并不具备存储艺术品的条件。

在遵循基本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厦门政府为华辰承诺提供个性化服务,简化了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甘学军也表示,两个月的筹备过程有些仓促,也处处碰到关卡。此次拍卖,无论对华辰还是厦门海关来说都是头一次,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协调的时候比较顺利,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会碰到很多如规章、流程这些棘手的问题。有了实战经验之后,甘学军说,要做保税拍卖的公司一定要熟悉《海关法》、《国际贸易法》这些法律条规,也要对海关的管理规章也有了解,这样才能减少准备过程中的阻碍。4个月后,华辰已经开始和厦门海关方面开会总结经验。

虽然从成交额方面来看不尽理想,但甘学军表示,只要大方向对了,就要去做,因为不实际操作永远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而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会有突破。通过此次尝试,也坚定了华辰在厦门即将开展的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心的项目。而这场不成熟的拍卖的意义在于,有人迈出了第一步,也为之后的保税拍卖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

此外,厦门虽然远离北方文化中心,但是它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即与台湾隔海相望。厦门艺术品贸易的繁荣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台湾的收藏家,当年群、赵无极等人的作品以及西洋艺术品最初也是通过台湾引进大陆。对于台湾来说,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从环境来说,厦门无疑是最适合的口岸,所以从长远来看,如果台湾艺术品交易有向大陆转移的趋势,那么厦门还会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路要往哪里走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历史也不过区区十余年,而文化保税的概念也刚刚开始付诸行动,从长远来看,以保税区的基本功能为中心,以此可以辐射出很多条道路,从而形成一个覆盖面广阔的文化产业链。

首先,保税区从一开始就实现了免证、免税和保税,它能为企业提供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一条便利的通道。其实,保税区的关键不在“减”而在“免”,6%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不会变,但是手续的简化以及不必预缴数额庞大的税费,这些无疑节省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尤其是对于艺术品从海外进入国内市场,无论是出于展示还是销售目的,这些都可以在保税区内完成。

所以,作为一个服务性质的平台,这就要求保税区在艺术品仓储、物流和展示等方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而由于艺术品不同于一般货物的特殊性质,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更高,而这也是国内3个文化保税区第一步开始着手解决的。而由此衍生出的艺术品修复、鉴定、保险等服务也必须达到国际标准,因为保税区更多涉及到对外服务,所以就更加需要和国际接轨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

其次,进口、出口、转口和长期的保税的存储是保税区的4个基本功能。由于我国的政策和国情,转口贸易是在我国保税区很早就发展起来的业务,后来又发展成大规模的转口加工。王昱东认为,未来保税区应该进一步加强文化产品的转口贸易,因为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本身就有巨大的市场,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进行转口的成本会降低许多。以香港为例,它不仅仅是发达的自由港,背靠大陆这个庞大的市场也是它相对于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城市和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如果北京、上海的文化保税区发展起来以后,亚洲艺术品市场会从香港、新加坡等地直接转向市场需求庞大的中国大陆,这也将对亚洲艺术市场的格局产生影响。

篇10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 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地区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

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7%,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不大。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三、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

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展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须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这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思路。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核心区、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环渤海的三大核心区(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这个区域应该注重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作用,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应该注重地缘政治。山东半岛在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整合机会,通过调整重组、企业搬迁和产业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势整合。同时这个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统筹规划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东半岛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对于这个核心区,在原油工业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区域中的城市来说,合理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应该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强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发挥已有优势的通信产业。河北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创汇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在辽中地区的沈阳要增强现代服务业功能,发展现代制造基地功能;大连要发展物流功能、国际交流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制造基地,加强与两大都市的产业配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济南要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青岛、烟台加强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现阶段特别要加强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物流发展的合理配置。

(二)京津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要靠一两个城市的带动,珠三角要靠广州、深圳的带动。长三角要靠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带动。环渤海湾的经济建设,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密切。天津要努力建成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要继续发挥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同时建成为金融中心,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天津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通信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的私营经济。京津经济整合机制一旦理顺,环渤海地区就有了核心和龙头,就有了推进与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经济整合的条件。

最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GDP已经连续多年增长12%―13%,比全国的增幅高。天津是环渤海湾地区工业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前十位,工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天津的科技竞争力也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海关出口总值在4个直辖市中增速第一,完全有能力和有条件发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天津城市的竞争力,如进一步解放土地、劳动、资本、管理和科技,转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等等。天津正在全力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即重点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这些都是天津的优势所在,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优势产业,天津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将重点发展和扶植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制药与现代医药、无缝钢管和高档金属制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6大支柱产业和12大产品制造及加工基地。预测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围绕区县经济发展,重点建设5个卫星城、13个中心镇和100个建制镇。天津约有账面净资产500亿元的中小国有企业可供境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兼并收购。为了促进境内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必须在建立完善的一系列中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在天津和北京的协同发展上,有关方面也已经有了思路。两市已在酝酿策划京津塘城际铁路专线,增建2条京津高速公路,接通京津塘轻轨交通等建设方案。随着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必然加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3年上半年,京津地区召开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京津政府宣布了八条战略合作措施,来促进京津协同发展。这八条措施是:共同构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创产业新优势;共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创竞争新优势;共同打造一体化流通市场,增创市场新优势;共同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创科研新优势;共同促进环境协调发展,增创生态新优势;共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创交通新优势;共同创新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增创财政新优势;共同建立各园区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增创合作新优势。

(三)积极推动产业整合,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

环渤海地区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而且还要发展成为以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支撑的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从欧美日韩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中国已经进入新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制造基地。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是中国与世界的结合部,近邻日本、韩国,同时又都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地区之一,建设世界制造基地,既面临重大机遇又具备优越条件。

环渤海地区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机制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调整不利于跨地区重组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税制和金融体制,如改变按隶属关系纳税的办法,企业所得税全部改为属地征税;改变按行政区划贷款,银行存款不能异地贷款使用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根据企业还贷能力发放贷款。二是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托科技力量来加速产业的整合。三是要强化政府对跨地区重组企业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区域联合协作贷款、允许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兼并破产中给予呆坏帐核销及债务清偿时免息等优惠政策。四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

(四)统筹决策,促进环渤海一体化

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不能光就某个行政区划为出发点来考虑,要通过区域内各省市的协调统筹。环渤海地区在协调发展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要加强区域的统筹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例如长江三角洲有市长联席会议,就整个长三角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讨论,长三角的学术会议也是年年召开;珠三角也有这样类似的机构。所以环渤海要建立这样的协调和仲裁机构,重点研究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

(2)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推进环渤海的一体化,必须要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尤其是面对不同的行政主体,不同的区域定位,要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合体,规划制定和学术研究要走在前面。

(3)构建京津冀交通的网络化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体系的完善。京津冀北、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地区,可尽快形成以通勤为轴线的交通通道,将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反过来,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承担一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强化空间、功能上的互补。环渤海地区受传统重化工业的影响,运输对象过分偏重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依然是长距离运输的主力,下一步要加快公路运输和城市间轨道交通发展,发挥人流、物流运输的主渠道作用。

(4)完善区域内部合作机制,比如,建立异地银行间的结算体系,企业异地注册等。

(5)消除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

(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引进外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要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忽视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

要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根据民营经济的综合投资能力,即包括经济实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引导他们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运输等现代产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改造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可适当参股。

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1999年以来,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等6省市区的工商联已经举行了4次环渤海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研讨会,希望以此推动这一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环渤海地区投资的民营企业家,要扬长避短,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决策的艺术、吸引人才的魅力和诚信的品格。

各级政府要建设要素市场,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各类企业发挥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作用,促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在这一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加入WTO后,由于我国的外经贸政策将会加快与国际接轨,外商的顾虑将会逐步消除,加上环渤海经济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又具备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医药、新材料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基础,将可能出现外商纷至沓来的局面和外商投资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趋势。环渤海经济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吸引以世界500强为主体的著名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前来投资各类前导产业项目;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基地;加快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和一定市场规模的特色产业;带动培育风险投资业、高新技术商贸业、中介服务业、教育培训业、文体业和传媒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提高服务意识,畅通服务通道,积极为吸引外资做铺垫。

参考文献:

①杨开忠:《振兴环渤海地区:破解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密码》,《领导之友》2004年第2期。

②李卫玲:《环渤海经济圈全力搭建区域平台》,《国际金融报》2004年第6期。

③陈立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圈发展比较》,《河北经济》2004年第8期。

④王一鸣:《区域经济整合:环渤海的当务之急》,经济日报2003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