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

篇1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设计;服装;影响

后现代主义设计具有多元性、自由性与独特性的特点。设计师追求个性化设计,集感性、理想主义之大成,推崇高科技、高情感。在服装设计方面,设计师对时尚的表达欲望更加强烈,服装造型、面料、色彩、风格都鲜明地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倾向。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

1.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背景与含义

后现代主义设计并非仅仅代表一种设计方式,其蕴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是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方式,其二是在后现代主义阶段里的其他设计方式。“后现代主义”一词的含义比较复杂。“后”是针对“现代”而言的,根据时间演变历程来分析,能够认定是在现代主义后形成的设计理念;通过思维意识分析,它摆脱了现代主义的束缚;对设计形式进行分析,后现代主义的重心与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论相违背,认为在设计期间,装饰发挥的作用是极其关键的,并非完全强调科技与商品的实效性,同时也重视人在科技领域内的核心地位,而且更加注重丰富的视觉效果。此类设计理念的改变突破了现代主义一段时期以来的主导局面,真正地实现了新的设计观念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各国的社会状况以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工业文明为基础。“二战”后,西方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变为以科技和信息革命以来的后工业社会文明为基础。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品丰富多样,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消费主义发展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了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人们对产品不再一味要求经久耐用、具有完美的功能,更多的是考虑其设计是否新颖,能否满足自身对装饰的需求。在这种消费立场面前,国际主义遭到广泛的批判,人们对现代主义长久的风格垄断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希望追求感性的、丰富的、变化的、更加自由的设计风格。

2.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设计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对装饰风格与历史观念的重视。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少就是多”,强调“毫无用途的装饰即为犯罪”,之后演变形成的国际主义也极其重视凸显商品的实效性和简略性。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基本上是通过各类装饰组合而成,同时汲取历史经验,开启了新装饰设计主义的新纪元。后现代主义设计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强调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观念。后现代主义设计第三个阶段的特点是娱乐性与处理装饰细节方面的模糊性。娱乐性是后现代主义设计显著的特点,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作品凸显出娱乐、调侃的特点。历经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垄断之后,设计师期待突破之前僵化、缺乏情感的设计方式,希望能够通过新的设计方式真正实现设计上的自我升华。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始终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人们对这种过于严肃的设计形式产生厌倦感,更加倾向于设计中的感性主义、人文主义。所以,处理装饰细节方面的模糊性也属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重要且自然形成的特征。

二、后现代主义对服装的影响

1.反传统的解构

20世纪70、80年代,现代主义面临反叛与挑战,而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虽然来势汹汹,但它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形式主义,且无法真正动摇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维观念,所以,后现代主义不能完全代替现代主义。在此时期,解构主义得以形成。服装设计的解构主义风潮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实质上就是设计师回避传统的服装造型,创造异于常规的、随心所欲的服装造型。设计师不再于特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而是更加随意、自我。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真正创建了服装设计领域的解构主义风格,其设计作品凸显出无结构的特征,真正摆脱了西方传统设计风格的束缚,把服装设计进行重组、排序、分组,他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作品“A-POC(A-PieceofCloth,一块布)”,就将其服装结构的设计主张表现得淋漓尽致(图1)。在服装面料和原料的选择方面,他也真正改变了服装材料的应用准则。他擅长利用各类材料,如亚麻、棉布、宣纸等,能够凸显出各类肌理的特点。如,他在1992年推出的“PleatsPlease(我要皱褶)”系列,对解构主义的运用可以说开创了服装设计的新概念(图2)。

2.娱乐性和含糊性的设计风

经过严肃、冷漠、毫不含糊的国际主义对设计风格的束缚,设计师更希望在设计上得到舒展。在设计上的探索都拥有含糊的倾向,很多设计师的作品都具有这个特征。如,山本耀司的2014秋冬时装秀,其设计要点是凸显哥特式的茧形设计风格,它属于一个极其有趣的定义,设计师巧妙地将其男装秀中那些充满迷幻色彩的手绘涂鸦、文身图案运用到女装的廓形中,充满趣味性(图3)。说到含糊性,就一定要提到设计师伊夫•圣•洛朗,他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了一系列大胆极致的时装,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吸烟装。这种上身纤细挺拔、裤管修长的套装第一次让女性能够自由、大胆地迈开步伐,这种模糊性别的设计思想也为今日设计师所用。

3.混合与拼凑的折中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折征,是指设计师对历史风格的筛选、兼容、组合,而并非简单地重现历史原貌。古代与现代、繁复与简明、模糊与清晰等各种时代、各种风格的设计元素综合属于折中主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波西米亚风格,这种风格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吸取了东欧、西亚等各地的服装风格,由各种颜色的印花长裙、扎染、流苏等元素组成。以高田贤三为代表的一些日本设计师糅合东方的印花图案、流线型剪裁与西方现代审美元素,这种折中的设计方式震惊了巴黎时尚界,高田贤三也是一位打入西方设计领域的日本时装设计师。

三、结语

随着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形成,它逐渐引领20世纪70年代的时尚风潮朝着民主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将青年一代设计师沸腾的热血、对自由和自我的渴望、喷涌而发的创意以及更加多元化的设计风格一起带入了时装界的创作视野,形成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设计作品并流传至今,也使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在服装秀与其他舞台上真正发扬光大。

作者:张尚梅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教育技术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传统的观点,将教育技术看作是研究如何通过技术促进教学与学习,这一观点是在物理科学模式和行为科学模式之间艰难前行的(Saettler,1968)。[8]物理科学模式着重的是那些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潜在影响的发明创造,历史地看,这些发明有粉笔、照相、复印、录音、运动图像、电视、录像,以及当前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和Internet。这些只是试图改变课堂教学的发明中的一部分。行为科学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同一历史的研究,这一观点不着重于硬件和软件,而是着重于利用。典型的历史时期开始于夸美纽斯将图片应用到教科书里去,或早期设立的行为主义原则的学习步骤。

现在的重点是设法使得学习更有效。20世纪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控制论、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同时传播理论也从个别化传播理论,逐渐发展为大众传播理论、小组传播理论。教育技术就是这些理论、概念和思想的“教育的”部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关于教育技术的观点,是沿着一条不同的轨迹看待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这一观点是尚未成型的或尚不完善的,被划为后现代一类(Hlynka&Yeaman,1991)。[1][2]设想教育技术是一种艺术形式,产生的艺术作品叫作“象本”(presentation),里面包含的是各种符号。这些“象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有印刷、录音、电影、录像、计算机软件及超文本等。教育技术人员的作用和电影评论家、艺术评论家或电视评论家的作用一样,介绍新的“象本”,提供评论,为听众揭示“象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样一种历史可以从传统的批判模式开始,吸收各种评论家的思想,带着问题去审视“象本”。

面对着文化的复苏,面对着霸权的覆灭,就会出现多种角度、多重视点,不同的评论家会指向不同的方向,从而产生无序。但是就像凤凰涅磐一样,正是通过解构才能获得新的结构,我们似乎是重新开始了,但是这一次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的。我们对每一种技术进行审视,一方面认识到它的进步,也认识到它的不足。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每一种教学信号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教师都是相同的,实用者看到的是其使用价值,建构主义者看到的是其意义,而评论家看到的是其意识上的独断。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符号无限的世界里,但其无序状态却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寻求的不是最好的一条途径,而是达到不同目标的不同途径。这样一种教育技术的历史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技术在今天还不是后现代主义的,但是,教育技术“时刻准备着”成为后现代主义,它也必须是。因为有许多其他的声音、其他的思想、其他的模型在酝酿着、在跃跃欲试着。当只有一种观点被人们接受,只有一种模型被用来解释所有的一切时,后现代主义就会消失。但是在教育技术这样一个充满动态特点的领域,这种情况似乎是不可能的。

二、后现代主义: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难以把握的概念。通往后现代主义这个神秘世界有几种方法。首先,是认识到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状态”(Lyotard,1988)。[5]人们不会去做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后现代主义没有计划,后现代主义不寻求转变。相反,世界能够在后现代主义的框架内被认识。后现代主义状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所有方面。科学家写出后现代主义的科学,文学家谈论着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后现代主义还出现在建筑、艺术、社会学、哲学、教育和科学等广泛的领域。教育技术人员根本没有机会选择是不是希望介入到后现代主义现象中去,非常简单,后现代主义是存在的状态。问题是,后现代主义是什么?要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含义,让我们先回到现代与后现代的对立点上,后现代主义必定是“后于”现代的,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所谓现代主义,就是最终的、最好的方法。

现代性的规定性特点有:(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希望的结果(Hlynka&Yeaman,1991)。[1][2]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景象的怀疑,最极端的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永恒真理的怀疑,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那么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这样,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规定特性的排斥,并代之以:(1)信仰多元;(2)对技术的效果进行多方面审视;(3)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从而产生一个严肃的主张。如果用其他标准审视,“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后现代主义就像双重编码(Jencks,1986),[3]后现代主义还被联系到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状况,是以存在论代替现代主义的认识论,是用模拟取代现实。

三、两个模型:给予的世界,建构的世界

为了讨论后现代主义,必须区分两个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看待教育技术的观点。首先也是传统的观点,将技术看作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一部分。第二种观点是将技术看作是知识建构的一部分。1.给予的世界在“知识传递”观点中,我们建立了关于传送者、传播信道、信号、接收者等的传播理论。在这种观点下,教育技术的作用是如何更有效地传送教学信号,目的是以尽可能高的保真度将特定信号从发送者传送到接收者。在教育技术领域,这种“发送者-接收者”模型的变体有教学开发、教学设计或教学系统设计,具体的模型多种多样,但其一般模型都是遵从“定义-开发-评价”这样一种结构,基本步骤是首先定义教学事件,然后开发适当的方案,最后检验该方案是否有效。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系列更好地调整这一模型的历史。2.建构的世界另一种观点以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信息的流通,认为信息传播过程所包含的不是特定信息的传输,而是意义的产生。这样一种模型,就包含着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下,关注的重点从“发送者-信号-信道-接收者”模型,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也就是“作者-文字-读者”,这一转变似乎只是用词上装饰性的改变,说到底,作者就是发送者,信号就在文字中,接收者就是读者。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最终的权威或真理落实在哪儿。在传统上,人们默认为文字的作者就是最终的权威,如果有人知道“真象”,那无疑就是作者。但是很显然,有些情况下作者的意图不可能获得,例如作者已经去世,就无法问及作者某段文字是什么意思。这样,作者的权威就由文字的权威所取代,“真理”就落实在文字本身,新的任务是对文字的解释,所要做的是将文字的意思解释出来或翻译出来。当代的文学理论又前进了一步,也许权威并不仅仅是作者,或落实于文字,而是阅读文字的读者。说到底,每个读者都是独特的,在阅读中,每个读者都将自己的背景、兴趣、需要和理解带到文字中去。这样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读者认为某一段文字很重要,而相同一段文字,在另一个读者看来,不仅无用,甚至是错误的。如果让你说出最伟大的小说是哪一部,你可能认为是《战争与和平》,你的同事可能认为是《飘》。寻找“最好的小说”是毫无意义的现代主义的陷阱,这和寻求最佳教学媒体是同样难以把握的。或许权威落实在作者、文字和读者三者之间,即用信息的建构主义模型代替了线性传输模型,这样的观点是后现代主义的。

四、后现代主义教育技术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点: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Lather,1991)。[9]实际上,这五个特点是与所谓好的教学设计相对立的,要使教学设计系统容忍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这些特点,显然不是一种传统的观点。但是如果细想一下,就可能有不同的结论了,开放性体现了矛盾的特点,超文本则体现了不连续、随意性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路径、反馈循环以及补救途径实质上就产生了无节制。当代的教学软件允许学生根据前测结果绕过细节部分,则正是流程短的体现。Internet提供信息数据库的访问以及各种通信工具,更是体现了这五个特点。联系到教育,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归纳为五个,分别是针对:(1)权威和知识的形式;(2)对个体的关注;(3)物质基础;(4)看待历史的观点;(5)团体和传统的位置。

这些都能够扩展到教育技术领域内,下面的讨论就是在后现代主义框架内探讨教育技术的问题。1.权威的形式权威的结构是共同参与的、对话式的、多种形式的(Lather,P.161)。教育技术人员早就认识到单一的权威已经不再适用于媒体产品了。一个复杂的教学设计产品要经过试验、修正、评价等过程,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事实上,当前的教学设计或明或暗地都是采用团队的方法进行教学系统、程序和产品的开发,这种特征显然是后现代主义的。2.个体的概念后现代主义对个体的观点是:……不再成为中心的,是由文化所决定、所构造的对立的、相关的……主体(Lather,P.161)。这里就出现了两难:教学设计者是假设所有学习者具有相同的需要从而针对“平均”的目标受众而设计呢,还是不仅允许个体需要,而且也强调个体的不同?传统的教学开发是假设一个受众的平均量,然后根据这一平均量而提供预先确定的材料。然而当代的建构主义理论已经认识到有必要为每个学习者建立各自的学习安排,像超文本技术就似乎能够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用看起来混乱的模型代替了传统的线性课程表示模型。3.物质基础后现代主义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在每一课程开发活动中,信息都是一个起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一个步骤就是确定在开发的教学产品中要包含哪些信息。后现代主义看待信息的角度则不同,不再认为信息是最终的,而是认识到虽然信息的符号表现似乎是固定的,而信息本身实际上是流动的、多样的、变化的。如果以这种角度看待信息,那么教学产品或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教学设计所关注的重点也就从内容转移到了过程。4.团体的位置后现代主义的团体概念始于麦克鲁汉的“地球村”的概念,进而扩展为一个“跨国超空间的、有不同而没有敌对的、生态型的团体”(Lather,P.161)。教育技术不是有正确答案的一系列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关系、需要和技术对策的网络。每个团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关心的问题进行开发,但是在局部的自主团体内部,技术又创造了新的跨国团体,例如,Internet所提供的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所有这些都改变着我们看待团体以及看待技术的方式。

五、后现代主义作为另一种模式:教育鉴赏

后现代主义所产生的一个主要影响是提出了进行研究的另一种模式。传统地,教育技术是被当作科学看待的,这就意味着,那些已经被接受了的实践模式,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技术理论早就认识到了实证主义模式的优缺点,从而产生了从定量到定性模式的转移,而第三种实践模式,是既将教育技术看作是一门艺术,同时又看作是科学。批判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在艺术研究中被广为使用。建立在定量、定性、实证和系统模式上的教育和教育技术,则很难接受用艺术批判这种形式来作为学术研究的方法。然而,一些研究者逐渐对以艺术批判这种新的思维模式研究教育产生了兴趣(Hlynka&Belland,1991)。[1]1.分析和批判首先,可以从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分析:(1)在技术方面,针对课程方法-结果之间的合理性;(2)在政策方面,针对权力和控制;(3)在科学方面,是否最大可能地提高效果;(4)在美学方面,是否将教与学当成一门艺术;(5)在伦理方面,考察教育艺术的价值。然后是“课程批判”,课程批判家应该和文学批判家一样,“课程评论家的作用是揭示其意义,阐明其答案(Mann,P.77)。”[6]现在课程评估者已经广泛使用教育鉴赏和教育批判这样的术语,鉴赏是欣赏的艺术,而批判是揭示的艺术。利用这样的术语描述课程材料也成为教育技术人员的一个特殊兴趣。每个人都是一个课程材料的批判者,虽然是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批判是对艺术作品的感觉、分析、阐释和描画。教育批判的目的是刻画、解释和评价教育材料、教育环境、课程和教学。2.教育批判的作用一个鉴赏家应该清楚自己的历史,这样才不会总是“重新发明轮子”。一个能够与其历史、与艺术、与文化相交流的鉴赏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家。教育批判的作用主要是:(1)从内容及其形式的关系角度解释技术目标或过程;(2)从部分和整体的角度解释技术目标或过程;(3)提供对主题及设计的洞察力,从而在丰富性和复杂性上把握技术目标或过程;(4)揭示评论家对教育技术过程或产品所具有的亲身体验;(5)揭示对教育技术过程或目标进行判断的基础,以及该目标或过程对人类经验所产生的作用;(6)综合不同途径的研究结果,形成综合的理论(Belland,1991)。[4]

六、后现代主义分析方法:解构

一方面,刚刚接触后现代主义的新手会试图寻找规则。而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又是反对规则化的,如果刻板地沿用一个精确的过程,那就全然违背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即不是追求创造一个最佳路径。精确地描述一个过程,实际上是提供一种“超越的意义”、一个最终的意义、一个最佳的方法,而这正是为后现代主义观点所驳斥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方法,实际上只是参考性的建议。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是解构(Yeaman,1992)。[7]解构的第一步是按照传统的角度确定二元对抗,前一项是正常的,后一项则相反,例如好/坏、自然/技术、男/女等等。解构的下一步是将这一对抗颠倒过来,也就是,经过分析与争论,表明原来常常被贬低的第二项,实际上是应该被重视的,一些代表现代主义的二元对抗如:形式/反形式、设计/机会、层次/无序、线性/非线性等,在现代主义观点看来,这些二元对抗的第一项都是稳定的术语,形式、设计、层次等都是现代主义的关键概念。解构主义对其中有些(并不是全部)反其道而行之,并且表明同样也是站得住脚的,例如,设计/机会,在现代主义看来,设计是被接受的模式,但是换个角度看,设计不也意味着限制和强迫?教师要按照设计的课程计划上课,但是好的教师则抓住每一瞬间的各种机会,联系到课程中去的。这就需要采用一种偶然性模型,需要利用各种随意性的能力。实际上,设计的教学常常导致乏味和沉闷的课堂氛围。这样在详细审查下,设计被解构,我们看到在设计中,需要给无序或“反设计”一席之地,实际上,“反设计”在好的设计中总是已经存在着的,在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反设计的必要性,以避免产生呆板的设计。最终,对抗不再存在,被确定的现代性(设计/机会)被解构了。

篇3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招贴设计;视觉艺术;未来发展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26-02

Influence of Post Modernism on the Poster Art

GAO Pin(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 China )

Abstract :The poster design is in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at the influence of post modernism context. First of all, postmodernism has enriched the visual languag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poster design; secondly, post modernism enlightenment poster art can borrow any media, any technique, and any language to realize the design; finally, post modernism enlightenment can borrow any poster art media, any technique, any language to realize the design.

Key words :postmodernism, poster design, visual arts, future development

Internet :.cn

招贴设计是一种以纸上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多元化技术融合来营造画面效果的独特视觉艺术。招贴设计承载着在大众间传递信息和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任务,这种视觉传达反应着社会文化、特定时代社会发展状态和人们的价值观发展倾向,成为当时生活的见证。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60年代,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各种矛盾交互、社会动荡的时期,设计领域中出现了各种改革运动和思想潮流。随之矛盾加深和革命的不断涌现,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思潮也应运而生。受各种艺术思潮和运动的影响,使得招贴设计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表现上出现了相应变化。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60年代进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后工业时代后,为了打破现代主义风格的单调局面,从60年代的波普设计开始,设计师们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反古板理性现代设计风格的尝试,这一尝试在80年代达到,形成了所谓的后现代设计运动,其范围容纳了波普艺术、朋克艺术、嬉皮士艺术、欧普艺术等,影响了20世纪末的设计观念,同时,也深刻影响招贴设计的艺术风格。“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是的内容是不同的,“后现代”是指现代主义结束后的一个时间阶段,自从70年代的各种探索都可以归纳到后现代时期,而后现代主义则是风格、观念、形式都明确的设计运动,后现代主义运动则到80年代末期开始示威。正是“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这个风格经常混淆,因此,“后现代”也被称为“现代主义后”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与内涵

后现代主义提倡自由化、个性化、表现民族意识、地域性、多元性、差异化、多样化、非理性主义、复古的、传统的、强调冲突和装饰的风格,反对设计中表达语言的单一和冷漠。对招贴设计多样化设计、个性化创新、民族化、国际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它是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的发展。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主张横向的审美包容――国内国际、雅俗共赏、新旧融合;如今,在国际招贴设计双年展上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招贴作品,虽然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地区,但我们可以通过其国际化的视觉语言符号去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深刻内涵,因此,我们体会到招贴设计越来越强调一种国内国际、雅俗共赏的世界性语言的传播性。在芬兰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卡利碧波的作品《sign 2000》中,单纯的男人和女人的形象连续组合成了网状结构,表达出人与人之间所应存在的平等关系,无论观者是来自哪个国家,语言有多少差异,但这种国际性的、雅俗共赏的视觉语言都会对我们起到深刻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主张纵向的衔接――古今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甚至可以将完全没有关联的事物融合。这种纵向的衔接表明人们已经对现代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他们渴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追求更大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我们可以从很多经典招贴作品中找到这种后现代主义观点影响下所形成的作品特征,雷又西是以色列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在其作品《共存》和《缝合线》中,作品为巴以冲突为设计依据,运用摄影语言表现直接表现画面,画面中出现的是来自不同的两块肉体以缝合线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意画面传达出深刻的视觉信息,给人一种联想,在处理形象时,有意将视觉形象的一部分舍弃,舍弃并不是放弃,而是产生一种无形、无声的力量,往往要大于视觉中所能识别的形象,给人以想象的视觉空间,形成画面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视觉感受,发人深省、引发共鸣!

后现代设计表明人们已经对现代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怀疑,他们渴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追求更大的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因此,招贴设计中的风格化表现由此产生,风格化是指设计中的样式、平面形象的视觉传达要素更具有个性特征,或将传统题材的图形以新的“解构”和“重组”方式加以重新创作,通过所形成新的元素来传达信息,或将视觉传达要素独具个性表现,产生风格化的艺术效果。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吸收继承现代构成主义与本民族特色相结合,形成极简现代构成风格;日本设计师秋山孝绘画插图表现别具一格;欧洲设计师吕迪・鲍尔致力于空间与空间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能够反映空间及使用场所的信息视觉语言等,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德国的著名视觉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在其30年的职业生涯中设计了近千幅招贴,他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突出的视觉设计风格,例如,土豆这个元素是在他的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这源于他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而土豆形象在其作品中的解构、重组等丰富张扬的创作表现又源于他的勇敢尝试的设计精神,他的招贴作品通过传达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具有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的特征。而这种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的作品特质正是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艺术突破的精神。

二、后现代主义启示了招贴艺术可以借用任何媒介、任何手法、任何语言来实现设计

招贴设计并不是靠文字来注解,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图形艺术,招贴中出现的图形并不是以简单装饰为目的的图案,而是一种图形符号语言,这种符号的目的在于准确地传达信息,而在未出现后现代之前,这种符号的传达手法过于局限。追溯历史渊源,在现代艺术流派中,达达派、未来派等艺术家就对传统艺术进行批判和革新,这对后现代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可以借用任何媒介、任何手法、任何语言来实现设计,使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战后全球经济大发展,招贴设计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我们看到很多设计大师将自己的作品融入了许多新的表现题材,更多的媒介、手段、语言围绕着招贴主题被大胆的利用。由于历史环境、地域差异、经济条件即传统文化等观念的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例如,科维尔工作室设计的《2000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系列作品中,运用独特的构成手法将高纯色彩运用相互联系、呼应与点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和谐对比,从而达到高纯色彩视觉整合的目的,产生和谐的色彩面积比例,展现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世界博览会的平面视觉印象。招贴设计中,将两种视觉元素通过任何手法或媒介去结合或改变,最终准确表现作品主题的方法运用也十分多见,视觉语言通过比喻、象征、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或两种图形并置合成组合在一起形成创意,较为巧妙、精炼,只要选用的视觉元素较为合理与准确,能够反映主题即可,把握好两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再加之适当的构成形式与合理的表现方法处理图形、色彩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即可,此种方法非常实用。例如,在传奇设计师米尔顿・格拉塞设计的已被很多国家再设计复制过的“I love NY”(我爱纽约)的标识作品中,视觉语言的象征性运用形成活泼的感性效果,散发出特有的幽默感,如今此标识作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经典的形象之一,它被疯狂的运用在招贴画或广告衫中,该作品充分展示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水平,设计师米尔顿・格拉塞也被称为“平面艺术领域的毕加索”。

三、后现代主义引导了招贴艺术风格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设计的改良和修正,并不是对现代设计的全面否定,开启了设计的多元化局面,并对现代主义设计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了思考。而对于平面设计的意义在于把装饰性的、历史性的内容融入到设计中,随之,受后现代主义影响,出现了来自瑞士巴塞尔设计师发起的“新浪潮平面设计运动”,运动的目的是打破国际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垄断。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生在意大利米兰的激进装饰主义设计运动、旧金山基金平面设计运动和“里特罗”的欧洲怀旧风格设计运动等。另外,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采用电脑从事设计的设计家,虽然没有统一的运动出现,但这种统一工具的运用使作品的表现风格较为接近,也成为了一种潮流设计趋势并且在未来依然兴盛并深刻影响着平面设计的今后发展,后现代主义通过出现的一系列设计运用引导了平面设计艺术风格发展与走向,招贴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代表形式,其艺术风格的发展走向一直备受关注,受后现代主义影响,招贴设计正在采用着国际主义的平面因素,那就是生动的、更具装饰性的视觉传达语言的表达,这其中包括具有创造性的图像图形、丰富的文字标题与灵活的版面编排等,而这种招贴艺术风格会以其为原点进行各种不同的视觉探索,后现代主义会对招贴艺术风格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与引导作用,招贴设计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重视,并表现出各自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波兰的招贴善于借用超现实主义和蒙太奇手法,表现出了时代特点,也显示出了波兰的民族风格、民族感情和民族传统,从1964年就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华沙招贴双年展”;美国由于受传统束缚较少,为其招贴发展注入现代性、幽默性、商业性和实用功能;日本学习西方的设计理念与本国传统形式相结合,简洁、现代、理性;法国招贴在装饰风格影响下更注重优雅表现等。

结论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招贴设计具有以下特点:招贴设计的造型和视觉传达要素体现出多样化、地域性、人性化、文化性、自然性、风格化,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地继承和多元化的发展。招贴艺术将会为最广大的受众带来更精彩的艺术享受,并且,后现代设计大胆的实践将对招贴设计领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语汇,兼容并包、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篇4

在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后,可得知后现代主义中的“后”并非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概念,其中的“后”指的是对现代主义的“批评”或是“反思”。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很多学者也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而是对现代主义所提的现代性的一种批判。美国著名哲学家曹天予教授在《科学与哲学的后现代主义》一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其实是一组文化现象,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指向,更不是指称一个历史时期和一种类型的社会的现代性。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在《后现代主义状态》一书中也提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持续的状态,它不是现代主义的末期,而是现代主义的初期状态。

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精神

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应该注备以下三个特点:“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造型十分的特别而具有美感,因为它更多的融入了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后现代主义精髓。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充分体现了艺术性的核心所在。所以,当我们去了解一座建筑时,必须从他的历史文脉去发现,去体会他的象征性,从而才能真正地了解其中的隐喻内涵,实现它的审美功能。1.后现代主义的象征性。所谓象征性是指用具体事物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或某种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方式。它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物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强烈表现。建筑师要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就应该了解熟悉“形”与“义”之间的转化途径与过程。使建筑的空间形式成为一种载体,表达一种意境的艺术价值,从而达到设计师与体验着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共鸣。2.后现代主义的隐喻性。卡西斯说“:人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内,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一世界的部分。它们是用不同的丝线,编织了一幅符号之网,人类经验的纠结之网。”而建筑作为一种大型的公共艺术品来看同样是一种符号工具,后现代主义利用一种符号,把建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修辞手法来喻示某种文化,达成建筑与人的心灵“对话”。

三、关于日本枯山水

公元13世纪,佛教传入日本,给日本的庭院设计带来了严谨的新思想。而建造园林大都是知识阶层的僧侣,他们被称为“立石僧”为体现他们的苦行以及淡泊的生活,通过塑造枯山水景观来表达佛教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真谛。佛教思想中的“凡人下,神佛上”的观念,对其园林艺术的营造手法也产生重要影响,浓缩自然,以小见大,从给渺小的事物以平衡之感。枯山水的出现符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标准,从而在日本广为流传。

四、枯山水中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体现

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 TS9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05-2

0 引言

服装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经历从构思、设想、资料搜集与分析、制定设计方案、明确服装造型和风格、选择服装材料、确定服装搭配和主体等多个环节,集中体现了设计师主要的创作思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在审美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不断开拓自己的设计思路,从而赢得人们的喜爱。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也给服装设计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

1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第一,后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风格和历史观念比较重视。现代主义设计认为“少就是多”,一切服装设计中的装饰都必须具有实际用途。在之后形成的国际主义设计中,同样将服装的实用性和简约性作为了主要设计风格。但是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服装中各类装饰随处可见,比较注重服装的装饰性和历史性。第二,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娱乐性与处理装饰细节方面的模糊性。在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阶段,服装设计大都比较僵硬,服装设计方式也缺少应有的情感元素,服装设计师迫切希望找出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实现服装设计质的飞跃。受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影响,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始终要围绕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然而这种墨守成规的设计方式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新型感性主义和人文主义成为人们追捧的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让服装设计师能够将娱乐、调侃等元素随意添加到设计作品中,并成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此外,在处理装饰细节方面的模糊性,也成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并且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2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服装设计的主要影响

2.1 对服装设计风格的影响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服装设计风格逐渐由原来的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服装设计风格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服装元素、服装主题以及服装的人性化展现等。首先,服装元素包括服装外轮廓元素、服装内轮廓元素、服装色彩元素、服装图案元素、服装材料元素、服装工艺元素、服装附件元素等。所谓服装的外轮廓元素,也就说服装最基本的外部轮廓。在传统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将服装外轮廓元素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A型、S型、O型。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服装外轮廓元素又增加了不对称型和茧型等多种类型,对传统服装的造型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图案包括提花、印染、刺绣等多个元素,但是设计师为了能够丰富服装图案元素,经过日常的观察以及对传统图案的再创造,人字纹、花卉纹样以及字母纹样等多种图案逐渐形成。其次,在服装主题方面,很多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融入了很多不同元素,例如魔方、扑克牌、亮片、铆钉等,从而形成了服装主题的个性化和朋克风,由于这种风格比较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因此受到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最后,服装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服装的第一要务是体现人性化设计,然后才是展现服装形式美感和装饰美感。例如,日本的一位服装设计师,设计了一系列以褶皱为主的服装造型,该造型设计简单,方便穿着者搭配,并且对穿着者的身材没有过多要求,从而受到了广大女性朋友们的喜爱。

2.2 对服装材料的影响

现代服装设计中,存在很多设计风格迥异的服装,例如,一些设计师故意将服装反面的省道线褶裥线暴露在外面;还有部分设计师将裤边磨损或者撕裂,利用其形成的毛边突出设计服装的个性化;针对一些风格迥异的服装,也有少数设计师对其进行创新和搭配,例如,蕾丝旗袍与黑色长靴搭配,质地轻盈的纺、纱和流苏、铆钉腰饰等具有重金属韵味的面料进行搭配,如此形成的混搭效果也非常显著。现代的服装领域,在服装设计和服装生产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传统的服装都是单件定做,而现代的服装都是批量生产。服装行业的工业化转型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种思想在服装设计领域主要体现在服装设计师开始注重服装材料的环保性。尤其是很多设计师在生活垃圾和工业碎屑中寻找设计灵感,制作形成了集环保与个性化于一体的现代服装,这些服装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

2.3 对服装色彩的影响

在服装设计的众多元素当中,色彩对人们造成的视觉冲击最为明显。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开始将相反色彩进行搭配,为服装设计增添视觉效果。将与泥土相同的黄褐色、与环境相同的蓝白条纹融入服装设计中,是设计师将生活中的色彩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最佳体现,甚至一些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尝试运用相反色彩,如紫色和黄色、绿色和红色、蓝色和橙色等,通过这些色彩之间的强烈对比,形成了新的服装设计风格。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加里亚诺,曾经在女装设计中大量的运用大红色、中绿色、枚红色、中黄色及湖蓝色,利用格子纹、条纹等图案的相互重叠及分隔形成前卫、时尚、雍容华贵的服装风格,对人们的审美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

3 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当代服装设计

3.1 服装造型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的服装造型大都按照人的基础体型进行设计,并结合服装的材质、性质和特点,对服装造型进行创新,出现了很多独特造型,而且造型越是夸大、怪异,越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造型设计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主要特征。

3.2 服装色彩

色彩是服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元素,因此,设计师们经过不断创新和尝试,放弃了传统服装设计中追求的色彩搭配,转而形成了现代的色彩混搭风格。

2010年,巴黎时装周秀出了深受人们关注的薇薇恩・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秋、冬季女装,这次“西太后”从“Hanseland Gretel”的童话中得到了创作灵感,给模特们染上“香肠”色的唇膏,化上鬼魅眼妆,更怪异的是画了小胡须,穿上了她设计出的最亮丽的彩色混搭服装,进行了这一森林历险之行。鲜艳而大胆的颜色搭配,强有力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3.3 装饰图案

服装设计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对于服装的装饰比较注重,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服装中带有很多的小饰品或者图画,例如现代服装中的波西米亚风格,尤其是近年来,服装设计中出现了很多东方少数民族的图案、幻影图画、具体与抽象图案,所有这些均成为后现代服饰设计师们所追求的装饰材料。

3.4 服装材料

服装设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装面料的选择。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站在立体想象的高度,对服装面料进行设计,大大提升了服装面料的表现功效。部分设计师还能够利用对面料的直接感知,启发自己的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服装材料的设计功能。

4 结束语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服装设计领域的影响很大,使服装设计从传统的单一性设计渐渐变为现代的多元化设计。同时,服装设计风格越来越另类化,改变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审美标准,并且也得到了现代人们的接受和喜爱。此外,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时候,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纷纷选择生态型面料,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人类进步的标志。未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进化,会有更多大胆、丰富以及多样化的设计涌现出来。可见,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服装设计领域的影响还无法停止,未来的服装设计将更加富有活力和创意。

参 考 文 献

[1] 刘文良.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服装生态设计[J].针织工业,2015(07):96-99.

[2] 张尚梅.浅析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服装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60-61.

[3] 赵晶.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服装设计研究[J].读天下,2016(11):120-121.

篇6

(1)30年代到50年代,出现概念,但不清晰。按麦克尔·科勒的追溯,最早出现的概念即F·D·奥尼兹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o,1934),随后有D·费兹的“后现代”(Post-Modem,1942),A·汤因比的“后现代”(Post-Modem,1947),以及查尔斯·奥尔森在1950年到1958年期间经常使用这个词。但是,这些新名词概念不清,没有明确界定。(2)1959年到60年代中期,指美国的反文化。欧文·豪、哈里·莱文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美国50年代开始的现代主义的衰落,是一股改头换面的“反智性思潮”(antiinte-llectualcurrent)。莱斯利·费德勒和苏珊·桑塔格认为60年代的反文化大大倾向于艺术的通俗化,即与精英文化决裂。(3)60年代后期,更彻底的对现代主义智性的反叛。里查德·奥森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哲学本体论的强烈怀疑,是对现代主义预设的反叛,它否定统一性,崇尚偶然性。(4)1972年到1976年,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威廉·斯邦诺斯以海德格尔和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为后现代主义的源头,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致力于真实性,致力于揭示人类的历史性和历史的偶然性的作用话语的阐释理论。(5)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走向综合与包容的后现代主义。如伊哈布·哈桑的“不确定性”与“内在性”,利奥塔德的反“元叙事”,梅苔·卡利内斯库的“新的(后现代)多元主义”等等。上述会议虽然主要以文学视角来审视后现代主义,但是它竭力涉及的是整个后现代主义现象,因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联系20世纪其他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等的理论来看,“后现代主义”概念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1、现代主义的延续或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

丹尼尔·贝尔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他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工业社会是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而后工业社会则是以知识技术为中轴的。但是他同时指出,后工业社会并不取代工业社会,而只是消除了一些东西,增加了另一些东西。对文化艺术上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是这样看的:(1)后现代主义不是新的文化逻辑,而是“把现代主义逻辑推到了极端”的表现。(2)后现代主义在艺术上实现了文化自治。这也是从现代主义文化艺术走出普遍性、强调个性就开始的,只不过现代主义的文化独立的思想在后现代主义这里实现了。(3)后现代主义反对美学对生活的证明。在这一点上,它可以被认为是传统的现代主义以美学对生活的证明来代替宗教或道德的企图失败之后的新出路。(4)后现代主义抹杀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因此,它“溢出了艺术的容器”,而强调一种行动本身。这样,它打破了现代主义对有序形式的依恋,放弃了审美形式的表现原则。现代主义的革命与反叛只是纸上谈兵或预演,而后现代主义则将革命与反判付诸行动。(5)因此,后现代主义将所有文化特权下放到民间,以通俗化为一大特色,并具有反文化(反传统的主流文化)的意味。(6)与此相应的是文化市场(文化商品化)的出现或加剧。当然,贝尔并非是个完全的“延续”派,因为他谈到后现代主义形成传统“文化言路的断裂”。尽管这种断裂在现代主义那里就埋下了祸根。

哈贝马斯是捍卫现代性的主要人物。他始终认为“现代性设计”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他明确阐明自己的立场:“我并不想放弃现代性,也不想将现代性这项设计看成已告失败的事业。”他所说的问题指社会各方面在历史造成分裂之后缺少有效的沟通,例如专家文化与大众之间的隔阂。对此,他的解决方案是指出新的行为交际理论。他以艺术为例,提出消除专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的办法是,“一方面,享受艺术的俗人应当自身受教以成为一个专家;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胜任的消费者。这种人运用艺术并将美学经验联系到他自己的生活问题。”总之,哈贝马斯虽然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如先锋派已经走到了尽头,耗尽了现代性的推动力,但是在他看来,贝尔等人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不是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因此他自己提出仅仅是修正偏差的行为交往理论。这样,他实际上是用现代性来对抗后现代性。

利奥塔德虽然旗帜鲜明地否定现代主义,但是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应是现代主义的前期状态,也就是创新、反叛和“川流不息”。就这一点而言,他还是把后现代主义秉承现代主义初始时期创造性、反叛性的一面勾画了出来。

2、对现代性的否定或超越

利奥塔德指出“雄辩法”和“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合法化的证明本身得不到合法化证明,因此这些“宏大叙事”应该祛除。后现代主义的口号就是“向统一整体开战”。从传统到现代的所有体系化的东西都应该被打破。

与此相似的是罗蒂的“后哲学”观点。他认为现代主义企图以大哲学替代大神学的地位是行不通的,因此应该以后现代主义的“小型叙事”替代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

F·杰姆逊的“文化分期”理论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分别对应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晚期(多国化)资本主义。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很大变化,工业化、现代化使战争更令人恐惧,战争的破坏性也使人对工业化承诺失望,这样,现代主义的进步性消失了,现代主义也就成了“历史陈迹”。“这样,他便认可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否定这一点。

米歇尔·福柯将知识与权力联系起来考察,以此作为分析主体与真理之间关系问题的工具。他以“疯癫”、“犯罪”和“性”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否定西方现代文明,指出由于现代性进程中形成“理性独白”或“理性疯狂”的一边倒,致使人的另一面(非理性的一面)受到扭曲和压抑。因此继尼采“上帝死了”之后,福柯喊出“人死了”的警言。“人之死”的含义即人的中心地位的丧失。福柯认为自己不是非理性主义者,而是“反结构主义者”。所有现代主义的东西都是结构主义的,因此,反结构主义就是反现代主义。这样,福柯把自己摆到了后现代主义以文化边缘批判现代主义文化中心的位置。

德里达作为西方当代哲学界一位反现代主义斗士,最醒目的标志是他的“解构”观。他的目的是反对西方有史以来统治哲学思维的“罗各斯中心主义”。“罗各斯”在希腊语中具有说话、思想、规律、理性等含义。在赫拉克里特哲学里表示世界万物的本原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它体现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罗各斯中心主义通过柏拉图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基督教《圣经·约翰福音》中,罗各斯是上帝的话语,是一切真理的终极源泉。总之,它是一种静态的、恒定的、抽象的、封闭的结构的中心。因为这种中心具有假定性,是与动态的、变化的、具体的、开放的历史事实相悖的,所以要加以拆解。

后现代主义也可以按“反叛的”、“建设的”和“中庸的”(带有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庸”的含义)这三种来划分。反叛的后现代主义否定传统与现代主义的任何中心或本质观、形而上学或普遍性、封闭结构或形式,否定整体性或一切体系化的东西,否定连续性的历史观如线性进化论,否定一切深度模式等,而强调多元、断裂、局部或碎片、离散或弥漫、解构或开放性、平面或能指游戏等等。它们的特点是批判、摧毁多于建立。由于它的旗帜鲜明的革命性,也被称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建设的后现代主义力图破中有立,在否定“机械还原论”的同时,实现对存在于现代主义的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摆脱或超越,代之以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这里的“整体”指世界各部分联系的或相关的层面,如宇宙论和生态圈)。中庸的后现代主义往往持客观认识的立场,力求准确、公正地看待一切。它强调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历史与逻辑及其二者的关系上。

当然,各种形容意谓本身是次要的,关键在于把握“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显然,这个概念是多元的、不统一的,有些地方甚至是矛盾的,就象它所涵盖的现象一样。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中的音乐

从中世纪开始的西方专业音乐史,在音乐型态上可以分为三个范式: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传统范式即大小调体系,现代主义范式即各种除大小调体系之外的有体系和没体系的结构样式,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包括解构的和多元的两种样式。这三个范式的区别是足够明晰的:传统型是有序的,但是只有大小调体系这一种结构;现代型也是有序的,但是却有许多种非传统的人工结构;后现代型是无序的,无论是反形式或多风格拼贴。另外,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还包括通俗音乐、文化工业中的音乐和综合样式的音乐,它们的存在型态和存在方式都不同于传统型和现代型。当然,就象后现代主义是非“主义”的主义一样,后现代范式也是非范式的范式。

后现代主义样式的音乐或者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音乐可以大致划分为下列两大类型。限于篇幅,这里只简单提出基本样式,而不展开分析。

1、专业音乐领域:“无序”、“解构”、“反形式”、“多元混杂”等等。

第一种是无序、解构或反形式。如噪音音乐、具体音乐,材料为无序声波,结构也无序化。偶然音乐,通过反人工控制达到自然解构(局部的或全部的),结构亦无序化。电子音乐,它是20世纪的新生事物。作为一种特殊手段,它可以创作很传统的音乐,可以创作现代主义音乐,也可以用于后现代主义样式的音乐制作或带偶然性的表演。实际上它在实践领域更多地被用于后者,因此把它列于后现代主义样式名下。概念音乐,采用文字谱只是现象,它的实质是一种观念指导的行为艺术。“行为”体现了贝尔所说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艺术范围的革命“在现实中重演”的性质。此外还有环境音乐等,它们把音乐当作和现实事物没有差别的东西,从而消解了“艺术高于生活”的等级观念。典型作曲家如约翰·凯奇、施托克豪森等。

第二种是多元混杂。不同风格的拼贴、无机组合,或者不守被模仿对象的规则的模仿,即“拙劣模仿”。如拉迪斯拉夫·库普科维兹的《为我的自杀而作的挽歌》(1982),是对肖邦作品的拙劣模仿。复合风格的无机拼贴将既有的音乐当作一种并非高于现实事物的“现成品”,以此作为拼贴组合的材料,或进行歪曲变形的原形。例子如施尼特凯的《第三弦乐四重奏》(1983),将拉莫、贝多芬、萧斯塔克维奇和的音乐拼贴在一起。这种消解艺术与生活的差别和等级、使作品无中心或多中心的做法,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典型特征之一。

2、大众音乐或综合领域:世俗性、综合性、商品化、虚拟真实、广场效应等等。

第一种是文化工业中的音乐。艺术的通俗化是后现代主义的一大特征。在音乐领域,20世纪的录音棚制作是音乐工业的基础。它往往与音像业、各种传媒连成一体。它们的对象是全社会的大众。它改变了传统和现代的音乐厅方式,产生了新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对文化工业的问题,本雅明指出机械复制使艺术“韵味”消失,F·杰姆逊指出了它的“复制、类像与虚假化”特征,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等人则对它的商品化、非艺术化、工具化和庸俗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电脑系统的介入,又产生“机人互动”的虚拟真实现象,再次解构了作为确实的创作结果的音乐作品,而使音乐作品成为机人方式中主体参与过程所展现的可变事物,突出了观众参与性、音乐作品事件化和行为化,从而使音乐“溢出了艺术的容器”(贝尔),具有后现代主义的性质。“有”版权所

篇7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课程观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一、后现代主义理念与后现代心理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也称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中西方发达国家由“现代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时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想是既具有多元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某种一致性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企图在思想上解构和超越现代哲学和文化理念的新兴的思想潮流。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后现代不属于时代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特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其主要特征首先是反对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其次反对基础主义,倡导差异性及不确定性;第三是主张多元论,反对中心主义,反对一元论;最后是对理性和科学带来的自由和解放观念的怀疑。

虽然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有一定的尝试性、极端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出现扭曲化,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势必会影响着社会物质形态与精神文明建设,其思想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社会潮流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自我表现调节,是对原有的固化模式的冲击,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后现代课程观提倡的是主观性、个体性、多元性,从深层次研究了课程的本质,其核心体现在过程思想和复杂性理论,后现代课程观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空间,倡导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使师生间的知识探讨与传播更加具有支持性与批判性。

二、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建构后现代主义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块茎”是植物学的一个概念,吉尔.德勒兹在《千高原》哲学理论思想中提出的块茎理论很适合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块茎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理念,从字面就可以解读出这一模式能够使课程结构充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在各个块中都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和老师的不同性格特点,从而生成不同的课程起点。

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影响下,心理学由对普遍的、客观的、抽象的知识的追求转入对当下的、局部的、有用的知识追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在不否定实证研究的前提下,学会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吸收其他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建构涉及的范围应该更广,具体的、情境性的、实际的、前瞻的知识更加受到重视。

(二)后现代主义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后现代主义解构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系,建立在后现代主义之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学中,能够形成一种动态的教与学的统一过程,注重情境,要求人人参与,共同分享,通过“参与、体验、交流、反省、模拟”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教学与自身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价值介入,即知识的具体运用和现实问题的解决。

1.参与。后现代主义强调更多的以人为本,重视教育情境创建,反对固有的教导模式,倡导自主式、对话式、探索式教学,教师与学生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得到升华。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心理教育的渗入,增强互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一些课前活动,如游戏、辩论、绘画、纸笔练习、冥想等提高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同学参与其中,拉近师生距离,才更容易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体验。后现代主义主张开放性,关注真实生活的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变化、心理过程。通过互动的、参与的方式来研究主体内在的心理。体验旨在通过课堂上的情境感受,使学生产生内心的认知与情感冲突,在自身的感受中获得启发。如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设置小游戏《同舟共济》,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到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怎样办团队的荣辱而付出。

3.交流。后现代主义注重语言研究,强调语言在人的社会发展、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运用多元研究方式,转换心理研究视角,通过语言的重构,分享感受和看法,认清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以改变自我认知找寻自身重建的能量和动力。可以进行论坛式的定向交流,也可以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旨在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4.模拟。后社会主义强调存在,却强调过程,认为互动的主体间的差异性,通过差异和互动的思维方式,认识多层次、多维的心理演化过程。模拟也是情境模式下的一种心理体验,比体验阶段更高了一个层次,通过角色扮演或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学会主动关注自己内心的认知,并通过对比,了解到认识偏差,进入深入地探讨阶段。

5.反省。主义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在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剖析以及自我评价,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达到自我改善和自我提升的目的。

后现代主义理念以及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和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其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是后现代主义在反权威、反传统、反科学名义下,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全盘否定,既有其进步色彩,也有偏颇之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立足传统,推陈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的眼光来利用后现代主义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云超.权力话语的另类表达――福柯权力哲学思想研

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马鹏云.教育中的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23)

篇8

[关键词] 设计风格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自然生态化高科技风格

现代商业设计风格作为创造性思维和设计实践活动的整体化品格特征,以视觉化语言反映出系统的思想和严密的形式体系。现代商业设计风格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一个时代的设计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观念、审美意识、价值取向在设计上的物态化表现。因此,设计风格的形成受其所处时代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现代商业设计发展史表明,现代设计的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一种风格形成的历史,自工业时代以来,世界设计风格走过了由功能化、理性化、装饰化发展在历程,而在众多的设计派系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以其鲜明的思想旗帜和突出的时代风格,在世界范围内起着决定性影响,在进行社会民主主我思潮和为人类大众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现代主义极端发展产生的刻板、单调,甚至由专制带来的沉闷空气,给现代设计的健康化、多元化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观照反思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流派的成因及其思想脉络,是探索现代设计多元风格及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征及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工业化大生产依靠科学技术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高产值,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德国,许多设计师的设计立场就是受社会工程立场影响的,它强调设计为德意志民族创造更好的条件。由此可见,他们进行的社会工程活动即是对社会进行改革。然后,德国为了追寻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重申“艺术与科学”的主张。从德国开始现代设计以来,第一次把理想主义的功能性主张完全在工业生产上体现出来。乌尔姆的教育体系为二战后现代设计人才培养和观念设计思想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欧国家如丹麦、瑞典、芬兰的现代设计把现代设计同传统结合起来,即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又表现出对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形成具有一定地域风格的特色,他们提出要走德国人的理性主义道路,而不用德国人简单的几何外形。他们采用某些有机形态和原始材料,被称为“有机功能主义”。南欧的设计,意大利最为突出,意大利人把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不单纯把它看作赚钱的工具,小批量、高品质成了意大利设计的优势。

美国的设计起源于商业。1933年,希特勒关闭包豪斯之后,格罗佩斯、迈耶、纳吉、米斯・凡德洛等人移居美国,他们的到来使以往没有理论基础的美国设计有了主心骨――设计的伦理、思想意识、教学体系。在富裕的美国,包豪斯的为大众设计的观念被湮灭了,但美国提供的广袤土地和强大的经济支持再次燃起了设计师们的热情,美国现代主义风格是美国的商业潮流同德国的理念结合的产物,这种风格农渐波及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征及影响

“后现代主义”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或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内容比较明确,如同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设计上的现代主义也是从建筑设计开始发展起来的。从意识形态上看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一种装饰性发展,其中心是反对米斯・凡德洛的“少就是多”的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以单调的功能主义为中心。

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并受到欢迎,它强调设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认为设计应提倡装饰,并使其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在构图吸取其他艺术和自然科学概念。因此,其设计风格的表征为:讲文脉与多样化,追求人情味;崇尚并运用隐喻手法,大胆运用装饰。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情绪就是重文脉传统,追寻历史装饰艺术,主伙今天的设计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统一体延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主张对传统有选择、有改造。在传统中有代表意味的部分加以肢解、裁取、分离、提炼,然后用现代意识和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概托、抽象、再创造,用现代材料和科学技术创造出既有传统意味又有现代感的产品。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依然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风格特征和艺术主张是对现代主义进行否定。但抹不掉是在后现代主义大师们身上留有现代主义设计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练成熟的技法,以及现代主义风格的精华。今天看来,后现代主义的功积在于唤起人们对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的重新认识和评价。80年代以来,后现代风格的演变原则的深入和现代主义一样,正以一种特有的设计思维形式和设计风格特征,反映着工业时代以来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

三、现代设计多元化风格指向并存

现代设计、后现代主义在90年代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后,改变了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种风格、流派统霸天下的局面。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历史折衷主义等等繁多流派,此起彼伏,各领。当代设计师受商业主义的诱导,为了满足不同层面使用者的文化需求,不得不去改革设计风格趋向,适合大众。随着设计考虑的设计范围日益增大、涉及学科面广,出现了互相兼容的现象,即学科的交叉化、覆盖化。一方面在设计的处理手法上从社会发展和现代人的需求出发,使其设计走向多元化的形态体系和多层次的组织方法;另一方面,在设计的界面装饰、陈设、艺术品的形态、色彩及环境要素上,充分考虑新的社会结构下人们的生活情趣、审美取向诸多方面的需要,注重设计的传统文化内涵与多元的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运用隐寓、象征手法,创造出具有文化价值、符合人性特征的多元设计空间。

四、现代设计的自然生态化风格趋向

工业时代创造了一个技术的世界,解决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却没有考虑到对未来产生的后果,土地的减少,气候变暖、能源的枯竭,垃圾遍地,如果按照过去工业发展模式一味发展下去,这个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社会。遵循自然法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来改善环境、创造环境、取得与自然的调和,由生态问题导致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必将会影响到设计风格中。近年来各门类设计中出现“绿色设计主题”完全反映了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态。生态化作为21世界设计的主旋律,其一是社会环保责任让人类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享受自然带来的清新、优美;其二,社会环境主题将启发设计师将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运用模拟手法引入现实生活、工作空间。所有这些设计特点,都是以自然中的形式、材料、结构和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为主要内容,其设计风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与自然亲近的愿望。

五、现代设计的地域性及新生传统的风格趋向

当今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跨国文化交流在全球文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化工业与大众传媒人国际化进程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发展,而面对这种世界化,个性觉醒是压倒一切的需要,即对特性的需要,包括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区域设计特色的需要。人们从外来先进设计产品身上产生的高品质百生感觉,更加珍视从本民族传统内部衍生出来的东西,并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性,越来越有目的地发展地区性设计,追求地域特性、地方特色、民族文化。

在当前设计流派和设计风格的多元化格局中,已经体现了对地域、个性、传统风格]形式关注的倾向,芬兰设计成为世界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异军突起的力量,出现了几个世界著名设计大师,如比塔皮奥、威卡拉、萨帕涅娃等。他们的设计,不仅具有国际语言特征,而且在设计风格的地域性、个性化传统与现代结合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求实践,代表了当代设计的一种风格走向。

现代设计实践表明,现代设计的地域特色、个性风格的表现是建立在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借鉴创新的基础之上的。而绝不能盲目的去追逐时兴的风格潮流,把民族符号加到设计中去,忽略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深层研究,这样,其设计风格只能步入后尘而丧失自己的个性特征,更没有地域特色,无自己传统之根,民族之根的设计,其结合是整体设计创作领域,社会的个性和独特形态遭到破坏,设计风格也将在所谓的“世界趋向”中变得单调、乏味、豪无生气。因此,对地域个性风格的尊重与传统风格的继承创新,必然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设计的又一发展潮流而受到普遍重视。

六、现代设计的“高科技”风格走向

篇9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在科学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指导下,学校教育教学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尤其是后现代课程理论所构建的“新课改理念”,对于解决传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积极意义。后现代教育思想反对整齐划一的秩序性、同一性,倡导“什么都可以”的开放性,倡导张扬自我的个性和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对研究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实施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个性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学校体育 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在科学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指导下,学校教育教学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尤其是后现代课程理论所构建的“新课改理念”,对于解决传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积极意义。在此许多体育工作者已经逐渐在体育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法和途径发生改变。并且许多教育理论者更加侧重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知识的建构性、个体价值平等性和道德领域内的公平性等观点。这样为了使体育学这门科学走在时代前沿,体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想观念上产生深刻的改变,从根本上使接受者个体对体育知识意义的关注焦点发生转移即从关注知识的外在作用向关注知识的内在意义的转移。同时,这种转移也突破了教授者的观念、价值体系和世界观的根本变化。要求体育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或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学生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向上都要进行调整,以便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基本特征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起源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来指称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现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主义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或否定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趋向、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以一种新的话语、新的形式阐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它的主要观点就是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反对、否定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二元论、本质主义、理性主义、机械主义、父权制等。西方一些学者们选用后现代一词来描述现代还未退出人类发展的舞台,而崭新的社会状况还未到来之时的生活间隙时期的感觉,开始对现代教育进行多方位的反思,逐渐形成和发展为后现代主义教育潮。

(二)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关于后现代特征这个问题,学术界也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王宁在其《后现代主义:从北美走向世界》一文中,在肯定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具有某些相通之处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二者间的对立。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是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看到的不仅是现代教育给人类带来的积极效果,也看到了现代教育事业已显示出的消极响。其主要特点如下:

1.反中心性

传统哲学被基础所规定,而且也被“中心”所规定。从方法论的角度,基础主义是一元决定论的学说,而不是多元决定论学说。一元决定论必然导致对“中心主义”的文化理念的肯定,而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坚决反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人应该平等地来看自己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这就有效地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的打破以及人与人平等、尊重关系的重建提供了依据。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和教材处于中心的地位,成为教学的权威,这种教学权威实质上反映了教育的霸权性和压迫性,对知识的霸权、对学生的压迫。后现代教育者认为,要使教育关注边缘文化、边缘学科以及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就必须去除这种教学权威。

2.反权威性

后现代教育思想倡导对任何“自明之理”的质疑和否定,对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东西进行批判和质疑,不要迷信前人的权威。提倡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批判和反思,认为批判本身包含着肯定,从而用更广阔的视野和多样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以往不言自明的存在。对前人得到的成果要质疑的学习,质疑的接受。

3.反同一性

后现代教育思想反对整齐划一的秩序性、同一性,倡导“什么都可以”的开放性,倡导张扬自我的个性和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后现代教育思想体现在教育观念是寻求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者应该是不同声音的倾听者,应该是不同文化的聚集者,应该是文化矛盾的协调者。教育不应只受一个声音的摆布,应该在不同的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教育不应该是差异、个性的压抑者,而恰恰应该是其倡导者和协调者,即课堂应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所。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的目的、过程、组织结构以及课程、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应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4.反模式化

后现代教育思想提倡超越现代的、非线性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反对机械化、模式化、秩序性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后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旧课程内容不再作为绝对客观的稳定不变的知识体系,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课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

二、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

随着后现代教育主义思想的不断深入,我国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学术竞争力不强,科研队伍不强硬,严重影响着体育教育质量。其主要表现为:

篇10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西方社会乃至全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现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传统的现代主义模式下,人们注重统一性、绝对性、权威性和控制性、有序性、线性。这些理念反映在教育领域就形成了教育目标统一规划、教师的权威性、学生的奴性、序列化排列教学方法的呆板、单调等。与之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创造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等。

1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大学的教学现状,湖南大学姚利民、成黎明两位老师对湖南省5所大学的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总的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没能很好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没有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比如在教学方法上,有85.3%的大学教师或“有时”或“经常”或“总是”采用讲授法,搞一言堂。大学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忽略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调查显示,仅有2.8%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为基础。

(2) 过分地制度化,主体性教学缺失。受过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大学课堂教学以知识传输为全部,将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建立在两个假设上:假定教师能完整准确地接受教材承载的内容并能客观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假定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接受教师与教材传授的内容。大学教师只是依据知识的逻辑性和教学的便利性选取教学内容,原原本本地教授指定的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发展需要。

(3) 教学关系僵化,缺乏人性成分。教师上课时背课本进教室,下课则匆忙离去,师生关系冷漠、僵化甚至对立,缺乏民主、理解、信任的成分。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思潮,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同一性、静止结构、二元对立的立场,它用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代替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真状态。从后现代主义思想可以得知,后现代主义将教育的本质看成是教师和学生以“语言”为中介进行交互的过程。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如果教师和学生离开了交互关系,那么也就不存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身份,即孤立的教师角色和孤立的学生角色。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本质上讲应该是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来形成。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形成和发展整个过程,并不断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可见,后现代主义教育观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思想交流,教师和学生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表现自己的思考,通过与对方的沟通最终达成和解(而非一致)。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也不再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在活动中不断地成长的过程,是主动地参与和实践探究的过程。

3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

(1) 重新审视教育目的

后现代主义在教育目的上提出的基本主张:认为教育就是人的个性发展、自然发展,不用追求什么终极的教育目的,应对学校教育的目的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标,教育应重过程而非结果,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以及特长的培养,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也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目的主要体现为教育目标多元化、师生关系平等化、反学科中心倾向、课程类型和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等。

(2) 重新考量师生关系

我们从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之下重新考察了师生关系,认为教师是学生中的平等的首席者,强调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

(3) 转变教师角色

“传道、授业、解惑”长期以来被视为教师的主要角色,从而教师也养成了唯我独尊、唯我是从的那种发号施令的思维定势。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中的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唯一权威,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双方一起探究世界、探究知识,因此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整合在一起,将课程与学生整合在一起,辅助学生在总的课程目标框架下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非常现实的问题,在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教师的作用不再是教导性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甚至亲身去体验。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或遇到疑惑时,与教师展开对话交流,教师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下一步学习,或者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这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型师生关系,使得教学不再是将知识从教师手里传递和转移到学生手里,而是实现教学的“转变”──将课程内容转变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发展。

(4) 转变学生角色,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主体教育”,即为了抵抗物质主义的侵袭,在教育目的上它强调受教育者应该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个体性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他们承认学生是人,是完整的人,而绝非同一种标准的人。在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求学生的统一、整齐,让认知、智力、情感、基础、经验完全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按同一进度和同一内容学习,并以同样的标准评价他们。在原有的不同起点上,要达到最终的统一目标当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社会及个人需求之间的相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分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4改革思路

根据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路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

借鉴后现代主义重视平等、否定中心和等级的观点,我们教师将成为学生、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教与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我们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作者和启迪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行动研究者。教学将一改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单一的灌输式教法和以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变为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个人的选择和参与,提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由此将师生关系置于同一个对立面――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的教师将学生植根于“知识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话语’”之中,以发挥师生群体的最大化效能来实现“教学相长”。

(2) 提倡师生平等互动,同为知识的创造者

借鉴后现代主义者多尔的观点: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应要求学生与其共同参与研究。我们将做到教师和学生平等,尊重和鼓励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互相理解,并进行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表现为一群共同探究有关课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辅的,从简单的传送者变成更具有难度的引导者,其创造性也将有更大的发挥。

(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作为知识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受体,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解释,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并不是外部知识及其结构的简单移植,而是一个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和共同建构的过程,是继承与创造、解构与再构的统一。其次知识并不是一种绝对客观的、固定不变的终极真理,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多样性、可质疑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以往我们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主导性,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固定模式进行,因此表现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效果比较差等状况,这也是触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力所在,由此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倡导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4)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转化智慧”

我们教师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转化智慧”,我们教师以自己具有的知识,协助学生探讨自己的个人历史,协助学生认清各种意识形态、权利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培养批判能力,最终解放自己。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教育观点而言,后现代主义在教育目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所提出的观点,丰富了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为教育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参考文献:

[1] 李三福. 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J].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21-23.

[2] 姚利民,成黎明. 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07(3):37-40.

[3] 张丽萍,陈,陈风华. 凭借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构建几则教学论点[J]. 教学与管理,2006(9):5-6.

[4] 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M]. 王红宇,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