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18 17:4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程机械产品;造型设计;R式仓储电动叉车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工业建设的安全稳定需求越来越大。机械设备产品作为保证行业发展快速稳定效果的关键,其在进行造型设计过程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这就减低了机械设备产品的运行使用效率。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工程机械产品造型设计条件的前提下,从形态设计、色彩设计以及质量设计三方面出发,以提高产品设计应用于实践的效果价值。这是实现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工业发展可持续性目标的关键,研究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作用于实践。
1研究工程机械产品造型设计要点的现实意义
与消费类的电子产品不同,工程机械产品设计应将功能性与操作性作为控制目标。研究表明,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其与传统设计技术应用涉及的偏重造型工业设计的关系不大,但其形式对工程机械设备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机械产品设计应将功能与形式两方面,均作为重点设计目标。即对各种设计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找出具有可行性的机械产品造型设计方案。然而,在此之前,相关人员应在明确造型设计条件的情况下,找出设计控制要点。这是提升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工业快速稳定发展水平的重要课题,相关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服务当前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1]。
2工程机械产品造型设计条件分析
以R式仓储电动叉车产品设计过程为例,叉车作为用来装卸、短距离运输以及堆垛的仓储设备,其在未来的产品造型设计中,更多地体现了电子智能化、作业安全性以及节能环保型。如表1所示,R式仓储电动叉车产品设计要求。然而,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即关键零部件研发相对落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工业设计作用的认识和运用。此外,该市场环境下,使得国内比较缺乏针对仓储电动叉车造型设计的方法支持,如由眼动仪获取数据支持感性评价的尝试在有效性和实用性方面等均存在一定局限。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形、色和质单个造型设计要素的基础上,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2]。
3工程机械产品的造型设计要点
针对当前仓储电动叉车的运行使用实际情况,造型设计人员在规划阶段,应通过发散联想与创新思维,来确定造型设计的关键词,即“Rotation”。研究表明,其能较为准确的传达工程机械产品的整体一项,即能够充分与仓储电动叉车狭小空间高效率运行作业功能特性实现融合,从而使造型设计使用准确的造型语言,来表达这一设计概念。具体来说,“Rotation”产品意象设计概念,还能与R式仓储电动叉车独特的转向功能进行呼应。此外,叉车大多采用液压动力,即依靠后轮转向与频繁转向来实践运作,但这一设计会受狭小作业空间的限制,而降低设备运行效果。因此,R式仓储电动叉车特别的转向设计采取的方案是车身底盘的中间部分、驾驶室和工作部分能够360°自由旋转;而且,四轮驱动技术可达到90°转向,实现左右平移[3]。与此同时,这一整体圆弧形的造型设计,还能实现设计应用的机动灵巧功能目标。具体来说,为实现叉车造型设计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在形态设计方面,安全架应采用圆弧曲线设计,即车体选用圆形结构。这样一来,R式仓储电动叉车的形态设计语言,就能从传统的直线型转向与曲线型的复合,这就突出了工程机械造型设计中的传统形式美感,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械设备运行使用的适用性。在色彩设计方面,由于工程机械产品大多采用明度效果好以及纯度低的黄色,以及配有黑色线条来消除与分割产品造型色彩设置的呆板印象。但对于底部,为提高设备运行使用在视觉效果上的安全感与稳定感,应设置为黑色。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配色类别的调整,应基本控制在三类,主色大面积覆盖,辅助色主要配合功能分区或配合文本标识传达某些特定的信息。在质量控制方面,R式仓储电动叉车造型设计综合考虑了产品品牌形象、操作行为人因工学、产品造型感性意象与产品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产品造型设计不仅需要关注产品的技术(包括材料加工工艺等),同时还要关注产品造型的审美,以及产品造型的认知。在工程机械造型设计中,技术是基础,它支撑与产品造型设计密切关联的审美和认知,应妥善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4]。
4结束语
总体而言,工程机械产品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受市场环境复杂性以及技术应用局限问题的影响,使得机械设备作用于实践工程施工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效果并未发挥出来。这种情况,要求设计人员将现有的机械产品造型设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通过科学合理化的改进,来提高产品应用的耐久性。事实证明,设计人员需综合分析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使用需求,进而在明确设计改进方向与措施技术方法的情况下,使产品应用于实践的效果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促进工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要将上述研究成果更多地作用于实践,以提高机械产品应用的质量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孙华岩.机械工程产品可靠性优化设计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36~37.
[2]周连超,戴端,李宜信.器与道对中国当代工程机械产品造型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5,36(18):66~69.
[3]张小尊.基于宏观语意的工程机械产品造型设计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5(13):53~55.
篇2
关键词:轻工产品 造型设计 设计材料 适用性 色彩形态 外观造型
1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可以反映出现代全新设计理念的设计体系。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各种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应用结合为一体,以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为首要出发点,并设计出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和较大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它主要以产品的设计为核心,使人们最大限度的获得需求,并对产品进行认同。它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单调的生活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尺寸的适应性
产品设计中,尺寸与尺度是最基本和核心的要素。产品本身是为人使用的,是服务于人的,所以,产品设计中的尺度,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尺度,以便使人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即在产品设计中尺寸的确定必须坚持与人的尺寸(心理尺度及生理尺寸)相适应的原则。
例如椅子的高度要与人体小腿的高度相适应,桌子的高度要与人体坐姿状态下肘部高度相适应(图1),显示器的高度及角度要与使用者操作状态下水平视线的高度相适应。
此外使用者的心理尺度也是产品设计尺寸确定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一件产品带给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应该是愉悦的,然而这种愉悦感不是简单的人体尺寸的适应性能够达到的,而更应该注重使用者的心理尺度,例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要考虑到使用者之间的心理安全尺度,因此要在尺寸的确定上考虑使用者心理上的安全需求,从而为使用者预留一定的心理空间。
3、 产品造型设计的材料
产品造型设计首要要素是与产品造型存在很大关系的设计材料,设计材料作为产品造型的基础和根本,一个合格的产品造型设计不是单单的产品形态上的设计,同样包括造型设计能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材料的选择能不能满足产品的功能。
例如,用于高温环境中的产品与用于常温环境中的产品在设计材料选择上就应该不同。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设计师在进行产品造型设计时就应该综合考虑如何选择设计材,材料的加工工艺,成型技术的应用,这些要素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在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设计材料也日新月异,材料的特性及材料的加工方式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产品设计师要掌握各种不同材质的特性及加工方式。
在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惯用的手法是采用材质本身的质感完成功能与美观结合,例如,材质的冷暖(不锈钢与木材的结合)、材质的软硬(皮革与金属的结合)、材质的光滑与粗糙(橡胶与玻璃的结合)等,这样的设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时常可以发现。作为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掌握设计材料的选择原则:
3.1 从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方面出发
有的产品造型对设计材料要求比较高,有的产品造型对设计材料要求比较低,这些要求设计师从材料的寿命、物化性能、加工工艺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适应性(满足使用者触觉需求,感情需求)材料质感与产品设计密切相关。设计材料以其自身的固有特性和质感特征传达给我们不同的信息和判断。人们通过视觉或触觉的生理刺激而对不同的材料产生不同的质感。由于材料之间自然属性的差别,每一种材料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表面质感。
选择合适的材料才能够体现出产品应有的形态美及工艺美。只有正确地运用产品材料质感的传达功能才能准确地表达设计产品的功能性,从而使产品更好地服务大众的生活。
从传统的石材、木材、金属及玻璃材料到现代的纳米材料、光纤、记忆材料等,都创造出了一代代经典的耐用又耐看的产品。除此以外,不同的材料质感及不同的加工工艺会令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因此材料质感同时还扮演着传达感情的中介和情感寄托的载体。
3.2 从产品的视觉表现因素而定
如对产品形态要求,有的材料加工成型简单,有的材料加工不容易成型。例如,金属加工相对而言难以曲面成型,所以我们很少看到运用金属加工成多曲面的成品,而塑料作为产品造型设计的主要设计材料,它加工相对简单通过模具能出复杂的曲面,故目前看到的复杂曲面产品几乎全是塑料制品,这就是为什么塑料成为了工业造型设计的第一设计材料。
忽略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单纯从产品的视觉效果来看,同一产品可以选用不同的材质,然后通过后期的处理可以达到相同效果。这就是产品造型设计的要素二色彩的美观作用。
4、 产品形象色彩
色彩在产品形象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视觉传达中它更快速、更感性和更直接,它通过消费者的感官直接将设计师的设计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对消费者是否想占有产品起到根本的作用。
色彩在产品造型设计中主要通过使用涂料来获得,包含在产品成型加工过程中添加颜料和后期的涂装。色彩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保护材料和对产品造型的装饰,在工业造型中,很多产品的造型采用金属和塑料,金属材料在外界环境中的作用下,很容易被氧化、侵蚀和腐蚀,塑料材料长期受到阳光的照射而老化、变脆、很容易被破坏,因此,作为造型设计的主要设计材料,金属和塑料都要通过
涂料来保护,以到达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
工业产品造型的美观程度除了产品造型形态外,色彩的运用对产品造型美观程度起到很大的作用,色彩在现代产品造型设计中已经成为人类情感的需求,它美化产品,美化人类心理,所以在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要很好的利用色彩,灵活多样的色彩组合设计,使得一款产品对消费者而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色彩的手法主要有刷涂、擦涂、喷涂、浸涂、淋涂、电泳涂、粉末涂等,不同的涂装方法在产品形象设计中形成和产生不同的视觉,例如:刷涂工艺,工效较低,涂装效果较差,表面色彩附着力弱,容易剥落;喷涂工艺,产品的表面色彩着色比较均匀细腻,色彩附着力弱,容易剥落;浸涂工艺使产品表面色彩光滑,但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涂料上色不均匀,有波纹状;淋涂工艺能使产品表面色彩质感厚重;电泳涂装工艺可以使产品的涂装色彩产生较强的附着力,获得细致、精密、光亮的表层外观;粉末涂工艺可以使产品的色彩具有与电泳涂装工艺相同的具有较强的附着力,还可以出一些其他涂装工艺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增加产品表面的粗糙度等。
4.1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色彩选择原则
满足产品功能的需求,例如校车为了强调安全,选用黄色作为主色调,黄色鲜明,在很远处就能引起人的注意;满足人机工程学,色彩设计应使操作者心情愉快、有安全感,我们就要从人机出发,考虑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心情,如色彩搭配不当,很容易造成较差的效果。
例如,医疗设备,很多场合是要为病人提供相对平静的心态所以很多医疗器械是白色或蓝色,如果采用红色会造成病人心情紧张反而不利于治疗;满足产品使用环境的要求,产品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的,从产品系统设计角度出发,我们的设计就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但不是一味的不考虑产品的实际使用环境,单独对产品进行设计,毕竟产品要被使用才能实现设计的价值。
篇3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熟练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二维产品图纸。
1.2 根据图纸对试制样品尺寸进行测量,完成产品检验报告.。
1.3 熟悉三维软件并运用三维软件,根据二维图纸抄画成三维数据和三维数据转二维图纸。
2 产品材料和工艺
2.1 熟悉产品注塑成形过程和成形工艺。
2.2 熟悉塑料工程材料以及材料性能。
2.3 熟悉线束产品的生产过程。
2.4 熟悉线束产品用电线等标准件的相关性能。
3 产品缺陷分析和整改
3.1 了解产品常规缺陷和产品产生缺陷的原因。
公司产品设计师(一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国家机械制图标准,AutoCAD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测量工具,三维软件
1.2 企业知识:产品设计业务流程,产品鉴定业务流程,企业产品特性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AutoCAD软件运用,三维软件运用,办公软件运用,测量工具运用,掌握各种测量方法
2.2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 经验:3个月以上车间现场实习,独立完成5个以上产品二维图纸绘制、三维数据抄画和三维/二维图纸转换。
公司产品设计师(一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AUTOCAD软件,三维造型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产品设计业务流程,产品鉴定业务流程,企业产品特性。
2 培训方式:企业内训、在职培
公司产品设计师(二级)行为标准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熟练运用二维/三维软件,根据产品总成整体设计方案,对零部件进行详细造型设计。
1.2 了解模具结构知识。
1.3 了解产品结构,产品功能和车灯产品的特殊特性。
1.4 对客户提供的数据与图纸进行核对,并初步分析产品结构和功能。
1.5 对一级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2 产品材料和工艺
2.1 包装工艺,装配工艺等
3 产品缺陷分析和整改
3.1 对产品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4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4.1 了解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内容,依据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编写控制计划。
5 项目管理
5.1 了解项目管理知识。
公司产品设计师(二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二维/三维软件 ,模具结构知识,各汽车主机厂车灯标准和线束标准
1.2 企业知识:质量体系,产品设计业务流程,产品鉴定业务流程,企业产品特性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二维/三维软件运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运用
2.2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1 经验:产品开发从业 2 年及以上经验,或独立开发(从产品设计到产品批量生产整个开发过程)5个以上产品经验。
公司产品设计师(二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项目管理,过程FMEA,模具知识,生产过程,试验方法
2 培训方式:委外培训、内部培训、在职培训
公司产品设计师(三级)行为标准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精通二维/三维软件,根据产品结构和功能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
1.2 掌握模具结构知识并能指导产品结构设计。
1.3 熟悉产品结构,产品功能和车灯产品的特殊特性。
1.4 对客户提供的数据与图纸进行评审,并分析产品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5 收集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信息。
1.6 了解汽车车灯配光知识、标准。
1.7 对二级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2 产品材料和工艺
2.1 对自行开发的产品,根据产品要求,确定产品零部件使用材料。
2.2 了解产品试验规程,根据要求制定产品试验大纲。
3 产品缺陷分析和整改
3.1 对二级设计师就产品缺陷提出的整改方案的审核,并对其进行指导和深层次的分析。
3.2 与客户沟通,共同解决产品的结构和装配问题。
4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4.1 对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根据车灯特殊特性和安全性,进行过程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分析,并审核控制计划。
5 项目管理
5.1 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熟练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进行策划、管理。
公司产品设计师(三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项目管理知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汽车车灯的结构和功能,汽车车灯的特殊特性
1.2 企业知识:质量体系、产品开发业务流程,企业产品特性,相关部门业务流程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掌握设计FMEA和过程FMEA的运用,模具结构知识,试验方法,三维软件运用,项目管理
2.2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
3 经验:产品开发从业 三 年及以上经验,或独立开发(从产品设计到产品批量生产整个开发过程)10套以上产品经验。
公司产品设计师(三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项目管理,FMEA过程控制,模具知识,生产过程,试验方法
2 培训方式:委外培训、内部培训、在职培训
公司产品设计师(四级)行为标准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熟悉国家汽车车灯标准,并根据汽车整车要求,能独立完成车灯总成件总体方案设计。
1.2 精通产品结构,产品功能和车灯产品的特殊特性(安全性等)
1.2 了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并能用于新产品开发。
1.3 熟悉汽车车灯配光知识和标准,并掌握车灯配光的试验,检测方法。
1.4 根据公司设计的车灯产品进行总结,编写产品车灯产品的设计规范。
1.5 对三级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2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2.1 对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根据车灯特殊特性和安全性,进行设计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分析。
3 项目管理
3.1 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熟练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进行策划、管理。
公司产品设计师(四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汽车车灯国家标准,设计FMEA,三维软件,项目管理知识,模具结构知识
1.2 企业知识:同三级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车灯配光试验设备运用、车灯配光软件运用、车灯配光设备的操作, 三维软件运用
2.2 通用技能:同三级
3 经验:6年以上工作经历,由3套以上汽车车灯设计经验。
公司产品设计师(四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CATIA 软件运用,汽车车灯国家/国际标准
2 培训方式:委外培训,专家培训,内部培训
公司产品设计师(五级)行为标准
1. 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
1.1 根据汽车车灯国家/国际标准,熟练运用三维软件,对车灯配光曲面进行设计设计。
1.2 了解整车线束的工作原理,用于指导配合线束的设计。
1.3 对三级、四级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2 产品缺陷分析和问题整改
2.1 对车灯配光曲面的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整改方案。
公司产品设计师(五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 汽车车灯国家/国际标准,车灯工作光学原理,设计FMEA,三维软件,项目管理知识,模具结构知识
1.2 企业知识: 同四级
2 技能:
2.3 专业技能:三维软件运用,车灯配光试验设备运用、车灯配光软件运用、车灯配光设备的操作
2.4 通用技能:同四级
3 经验: 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对光学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熟悉车灯的工作原理和配光原理,有车灯配光曲面设计经验。
公司产品设计师(五级)培训要点
1 培训要点:CATIA 软件运用,汽车车灯国家/国际标准
篇4
【关键词】 可靠性试验 评价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是产品可靠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研制全过程。它的作用是通过各种试验使得产品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中的缺陷得到尽早暴露并予以消除,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设计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1 基本概念
1.1 定义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为了解、分析、提高、评价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与评价工作。
评价:是对数据进行逻辑组合、分析并与期望的性能进行比较以帮助做出系统性决策的过程。
1.2 方法分类
按试验场地分类,可分为:自然暴露试验、实验室试验与现场试验如表1。[1]
2 环境应力筛选
2.1 环境应力筛选定义及意义
环境应力筛选(英文简称ESS),就是将适当的环境应力施加给产品,使其存在的各种缺陷(主要是工艺和元器件缺陷)能迅速以故障形式暴露出来,而又不影响正常产品的性能和寿命的工艺或工序。
2.2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方法
环境应力筛选采用的试验方法主要有13种,分别为:温度循环、高温老练、热冲击、低温试验、组合环境、湿度试验、高度试验、随机振动、电应力、定频正弦、扫频正弦、机械冲击、加速度试验。[2]
在这13种方法中温度循环和随机振动是较有效的筛选方法,因此通常推荐采用温度循环加随机振动组合的试验方法进行。
2.3 实施要点
环境应力筛选应力与使用环境无关,一般所用的是强化应力,但不超过产品设计的极限应力。
(1)温度范围的确定:为提高筛选效率,筛选温度变化幅度应尽可能大,若通电筛选,则筛选温度限应取产品设计极限工作温度,若筛选时产品不通电,则温度限应取产品的设计贮存温度限。(2)文献[2]规定温度变化率不小于5℃/min,由于该标准的修订版依据美军标MIL-HDBK-2164A,美军标已将温变率增加至不小于10℃/min, 因此修订后的文献可能将温变率改为10℃/min。(3)保持时间的确定:保持时间是产品实测的温度均值与温箱之差:Ts
3 可靠性研制试验
3.1 目的
通过对产品施加适当环境应力、工作载荷,寻找产品中的设计缺陷、以改进设计、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
3.2 试验分类
可靠性研制试验分为:可靠性强化试验、高加速寿命试验以及可靠性增长摸底试验三类。
可靠性强化试验是通过系统地施加逐渐增大的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激发和暴露产品设计中的薄弱环节,予以改进。
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是为得出产品设计裕度和极限承载能力而设计的一种试验。主要是通过强化应力激发产品缺陷,暴露产品在设计、工艺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缺陷。
可靠性增长摸底试验是为了暴露产品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产品施加模拟实际环境的综合应力及工作应力,以激发故障、分析故障和改进设计与工艺,并验证改进措施有效性而进行的试验。
4 可靠性增长试验
4.1 目的
通过对产品施加真实的或模拟产品真实的使用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暴露产品中潜在缺陷并采取纠正措施,使产品的可靠性在预定的时间内提高到规定的水平。
4.2 基本概念
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4.3 实施要点
(1)试验剖面制订[5]:结合GJB899-1990制订试验剖面时,考虑三种地面环境(冷天、标准天、热天)条件,一个循环应包括高温-低温和低温-高温的变温过程。[5](2)电应力的施加:一般拉偏电压是标称电压的10%,试验中,标称电压占50%的通电时间,上下拉偏电压各占25%的通电时间。(3)试验剖面应尽可能模拟真实使用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4)试验中应充分重视故障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可靠性试验中出现故障,不能只采取修复性措施,必须针对故障现象分析故障机理,对故障机理采取设计或工艺上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并且通过试验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消除故障机理,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实现产品可靠性的增长。
5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为验证产品设计是否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由订购方认可的单位按照选定的抽样方案,抽取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试验。一般采用温度、湿度、振动的综合环境影响,从GJB899-1990中选取统计试验方案。航天产品一般采用增长试验和预鉴定试验相结合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案进行,采取与可靠性增长试验相同的试验剖面。[5]
6 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验收试验是检查批产状态下产品可靠性是否达到研制水平,以及产品可靠性控制的稳定性。可靠性验收试验原则上每一批均应抽样方式进行,验收试验决定该批次产品能否出厂被使用方所接收。
可靠性验收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采用相同的试验剖面,可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案。与可靠性鉴定试验不同在于,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产品定型阶段的工作,只进行一次,决定产品能否定型。可靠性验收试验是产品批生产阶段的工作,原则上每一批次均要进行,决定该批产品能否出厂。
7 寿命试验
7.1 目的
验证产品的寿命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7.2 寿命试验方法
(1)厂内寿命试验法:产品在实验室内,按尽可能真实地模拟使用条件的试验剖面进行的试验。(2)外场信息法:①外场数据统计法:利用产品外场使用中得到的数据。如:残存比率法、平均秩次法等。②检查法:检查产品的征候(泄露、锈蚀、磨损)或测量产品功能参数,作为定寿的依据。③类比分析法:根据相似产品(指: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条件等相似)寿命信息与水平,确定新产品的寿命。④薄弱环节法:用分析的方法找出待验证的产品中寿命最短又能决定产品寿命的零部件,按厂内寿命试验法对该零部件进行试验,给出该产品的寿命。适用于具有复杂结构,又难于进行设备整机寿命试验的产品。
8 可靠性分析评价
8.1 可靠性分析评价目的
针对大型复杂装备、高可靠性产品、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信息不足的情况,在定型阶段采用可靠性分析评价进行固有可靠性评价。
8.2 可靠性分析评价方式
两种方式进行可靠性分析评价,即定量可靠性评价与定性可靠性评价。
定量可靠性评价:主要基于相似产品试验数据、研制试验数据等相关信息单元产品可靠性平、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以及贮存期评估。
定性可靠性分析:主要对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管理等进行评价。
9 结语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是型号可靠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研制全过程,要在型号研制早期就开始全面规划,按阶段进行实施。做好可靠性试验与评价工作,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GJB405A-2004《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2]GJB1032-19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3]GJB1407-1992《可靠性增长试验》.
篇5
关键词:产品设计 形态 创新
一、产品设计中形态创新过程和特点
在产品设计中,首先应依据客户资料和信息,围绕客户的设计要求,对其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等关键内容进行认真分析,运用推理、联系等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创新理论体系完成产品形态。在完成产品形态确定工作以后,应根据现实情况,综合相关技术、材料成本、制造工艺以及加工成本等诸多要素,采取各种创新设计工具,对其进行精确建模和模型制作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同步解决好产品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最大可能实现形态创新的整体优化。在实施传统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功能常常处于主导地位,形态的创新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大多是在功能都完备的情况下,才去考虑形态方面的新颖以及美观问题,并且这类的相关思考也仅仅停留在外观修饰的浅层次上。然而,我们应认识到成功的产品设计绝非是形态美观所能囊括的,形态创新也并非修饰等浅表问题。
形态创新的过程,需要首先确定创新方向,依托创新思考以及创新理论深入发掘产品形态的创新元素,并对新形态的实现方法进行统筹思考,以此确保形态创新的实现。形态创新绝不是简单地将形态进行修改或润色,形态创新是贯穿于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创造性活动。这决定了产品形态的创新设计应同时具备整合化、系统化等很多特点。形态创新的产品设计可以是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共同作用和融合,并最终取得一致的融合过程。相应的形态创新的产品设计应同时具备产品的功能、技术以及美观等多项要素,同时应是诸多要素的统一过程。产品设计形态创新的宗旨也在于更好地合理规划产品形态,有效地整体优化产品,全面协调产品的其他各要素。这些特点决定了需要涉及一些其他的学科和领域,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性方法以及创新性思维的融会贯通。
二、影响和制约形态设计方法的因素
(一)传统形态设计的制约
长期以来,产品设计的造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遵循着“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束缚下,在进行相关产品造型以及形态设计时,专业设计师大多还停留在适应生产条件、满足技术要求、完成相关功能的层面;或是仅仅强调和追求表现美学要素,忽视了产品在使用上的特点及要点。也就是说,往往突出了产品的功能要素和审美要素,对于十分重要的形态要素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产品的形态表现力十分缺乏。因此,形态的创新应突破常规的材质运用、线面组织、色彩搭配、积聚分割等传统模式,从产品形态自身的属性入手深入研究。
(二)形态的主观性
形态要素是整个产品设计中主观性最强的要素之一。对于诸如造型、色彩等特定产品的一些形态方面要素,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因此,和形态创新相关的研究还缺乏实质性的理论化评价体系。特别是主观设计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还不紧密,在主观意识的不确定性作用下,造成了一些创新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很多创新方案的产生往往是偶然的,没有系统化的创新思路。
(三)人脑存在习惯性思维
经验和知识积累对设计无疑具有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作用,然而这些经验和知识也形成了习惯性思维。比如在折叠式自行车出现之前,大多数人的心中往往固化认定自行车一定是由钢架结构组成的;而坐椅则必须是有靠背的等。我们不否认过去的一些习惯性思维对于认知事物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习惯性思维同时也是进行创新的一个最大障碍。人们的大脑往往习惯性地看到本身更希望看到和获得的一些事物。因此,很多创新性的思维在这种选择中经常被屏蔽,而产品形态也因此被局限在一些习惯思维的限定当中。
三、关于产品形态设计创造的创意思路探索
我们可以将产品形态的设计创造的过程看做一个特殊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是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是产品模块化以及符号化的一个必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的思维要根据形式的法则,对色彩形态、产品结构等要素进行重新的选择和组合,使这些元素形成更加统一、关联性更强的整体,从而形成可感可触的东西。较为常见的创意思路有以下两种。
(一)组合创意法
从事创造性相关工作的设计师均有这样的共识,创造绝不是无中生有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创造是把已经存在的元素重新组合,重新构成新整体的过程,并努力营造设计理想的结果。落实在具体设计中,就是将一些旧元素通过新颖、有效的方式组合起来。从中可见,组合并不是新的发明和创造,却能够产生好的创意。在广告创意设计应用中,组合创意法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在产品设计中,这种方法同样是创新的一种极其重要也是极其有效的方法。依据技术需要,设计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产品,将这些产品进行不同领域的交叉组合。产品设计中的功能组合往往是多样化的,包括主体附加式,即在过去产品上增添一些新的模块;此外也存在一些差异性综合,即将多种不同功能的产品进行有机的结合和相互渗透,以实现综合改进的目的,为设计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二)分解与重构创意法
在实际生产中,一些产品类型可能是在过去属性上的拓展,此类产品在数量上较多,相应的设计的空间也比较大。在市场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设计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审视一些已存在的产品,并将这些产品的属性做进一步的细化和分解,同时对其局部进行创意改变,最终将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产品,在新产品中实现对不同的功能的强调。这类设计也是产生新观点、带动新动态的一个方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SONY数码相机在SONY手机产品上的移植和缩小等。
结语
科学合理地创新产品形态,不仅能够减少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利润空间,同时对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发展以及提升公众形象均是十分有利的。除此之外,合理地创新产品形态还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值得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柳沙编著.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爱军.产品形态的分析与设计[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9(9):2―3.
篇6
摘 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设计草图应该说是应用最广泛的手绘表现图,也是高校手绘表达课程训练课题之一。作为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在当下高校课程改革和施教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对其本质特征和表现方法内容给予了阐述,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对设计草图表现训练课程设置、表现方法、训练方法等内容都有明确的论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产品设计专业设计手绘表现课程设置和技法训练方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研究思路。
关键词:设计草图;草图表现特征;训练要点;技法要求
引言
在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产品设计表现课程的改革与研究,随着课改的推进逐步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对其课程中包含的设计草图的基本特征与表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逐渐成为产品设计表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并被列入到产品设计表现课程群系建设当中。设计草图是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设计构想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具象图形语言的主要表达手段之一。其具有快速性、概括性、记录性等特点,特别是在捕捉设计灵感和表现设计构思方面,发挥着其他表现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1产品设计草图相关问题
1.1关于课程设置问题
关于设计草图表现方法的课程设定,多数情况下,是含在设计速写或手绘技法课程之中的,但从其所包含的内容来看,也可以单独设置课程,因为有其独立设置课程的依据,主要体现在设计草图表现的实际应用方面。设计草图绘制方法虽然说有其设计速写和效果图课程所涉猎到的内容和关联性,但其所涉及到的自身内容还是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许多高校出于总体课时要求,没有将其列入到课程之中,即使列入到相应的课程之中,也是一带而过,不作为主要训练课题出现,这样的现象就导致了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时,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经常出现不知如何更好地运用所学手绘表现方法去表达创意灵感和设计构思,这就说明,草图表现技法训练的必要性和作用,也说明了课程设置的脱节性较为严重。
从课时设定的角度来看,草图表现方法的课时训练存在严重的不足,有的甚至没有其课题训练内容,用设计速写训练替代设计草图训练时有发生,令人不免有些遗憾。有人提出只要学好了手绘设计表达的课程,就可以自然能够画好设计草图,没有必要学习草图的绘制方法,持有此观点的人,有其合理的理由,但相对于课程体系建设来说,课程之间的承前启后的有效衔接与相互支撑作用不能忽视,特别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其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构建起到关键性作用,学生学完前期专业基础知识后进入到后期专业设计时,就会遇到把抽象的设计灵感和构思如何转化为具象的图示来展现产品设计形态等特征的实际问题,在应用所学的设计速写和效果图的知识方面,更多的是技法问题,很少涉及到与设计相关的其他表达方式问题,所有学生在此过程中,不适应这种实际应用转化过程,从而就会阻碍构思拓展的流畅性及设计灵感的快速捕捉。至此设计草图的课时应体现在手绘表达训练课程之中,并相应加大训练课题的研究,同时,提倡在手绘表现课程体系构建中加入设计草图表现方法类课程来充实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完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1.2产品设计草图类别
产品设计草图类别我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记录性草图,另一类是研究性草图。
记录性草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快速灵活,手法多变,以记录的形式表示创意灵感和设计构想过程。此类草图多数情况下是设计师自己初始构思阶段的“图示笔记”,不受表现手段的制约,随心所欲,它可以是一种符号,也可以是一个概略的局部形象等,正是这种在头脑构想支配下徒手勾画的记忆图示符号,带有其潦草、随性、涂抹、反复等不确定性,所反映出来的图形、线条、色彩都具有记录性主要特征。
研究性草图的特点。主要特点反映在草图的设计推敲方面,此类草图不是单一的草图图形,而是包含了构思方案设计过程的推敲图,可以说是构思过程的组合图形演示。此类草图表现手段不限,方法多样灵活,有概括性还有局部细节的刻画性,可以说涵盖了设计所有思考过程和图形表达过程。除了表达设计之外,此类图,还能够反映出设计师的个人审美取向、绘图能力、个性风格等方面的情况。
1.3产品设计草图特征与表现方法
产品设计草图特征基本体现在产品形态的高度概括性,绘制时间的快捷性,表现手段的个性化、风格化等几个方面。这些特征也是设计草图区别于其他类效果图较为显著的地方,正是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整合速写特点,优化设计速写的表现手段,为其表现方法拓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并发挥指导性作用。
目前设计草图表现方法,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线条表现方法、色彩表现方法;按其使用绘制工具可以分为铅笔草图表现方法、钢笔草图表现方法、彩色铅笔表现方法、马克笔表现方法、综合表现方法等。草图表现方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划分与要求,只要能够以图像的形式表达出设计的构思,就算达到了草图的目的。正是由于产品设草图在表达设计构想方面的随机性、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及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为其带来了无尽的研究空间。
研究设计草图表现方法,不能够只停留在技法层面上研究,应从本质上来研究草图表现源头与发展趋势。设计草图它是表达设计构想、设计灵感、设计推演过程或设计调整过程的记录方式,是以一种形象的符号方式去体现草图的特性。这种形象化方式的记录,不是单一只面对设计者本人,也要面对客户,也就是说,设计草图也是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一种设计延伸的起始点。它虽然多数以草图的形式出现,但实质上,草图表现反映了设计师的个人修为、审美取向、绘图技巧、设计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虽然寥寥几笔,但也能够看出笔力后面设计师的修养和功力。
2产品设计草图训练方法构想
产品设计草图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手绘表达方法训练课题之一,在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内容,值得重视起来。多数情况下设计草图的课程内容设置在产品设计速写和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课程之中,但作为手绘能力的训练,也可以独立设课。
2.1课程设定的合理性有助于训练方法的有效性
草图设计课程安排要趋于合理。设计速写、设计手绘表现课程中应设置一定比例的设计草图训练课题,并贯穿于设计表达手绘课程之中,单独设定课程或分阶段逐级设定课题都可行,设定课程时还要考虑训练课题的衔接性、递进性的问题。草图训练课题设定要遵循设计表达的应用要求。
在具体的草图训练课题设定方面,要考虑课题训练的应用要求。特别是在产品设计表现的后期阶段,要体现出产品设计表达的完整性。其中包括:产品整体形态特征、局部形态特征、结构方式、组合方式、构思推演过程、色彩倾向、表现手段、技法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草图训练课程后期所达到的目的,这也是产品设计过程所应有的环节。如果训练课题偏离了设计应用的要求,只能是单纯的技巧训练,达不到设计草图应有的实质目的。
2.2草图表现方法基本要求
2.2.1草图表现技法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草图表现技法训练实施方面,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有关技法内容和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线条表现。要求线条的流畅性、线条的多样性、透视的准确性,并能够看出徒手勾画能力与个性。要体现出形体结构和基本的形态特征,主体图形要清晰,虽然草图表达可以体现随意性,但要能够看清图面所记录的设计思维过程及重点部位节点构想等内容。
(2)色彩表现。草图表现,对色彩要求不是很严格,但色彩的作用是线条所不能够替代的,草图表现对色彩而言,重点是标记性的色彩,即色彩要有提示性色彩倾向,并能够标记产品部分色彩及材料性质特征。色彩不要求涂满图形,但要求重点部位的施色以标识产品整体彩色倾向和局部材质颜色为主。
(3)图形表现。草图表现要体现产品立体形态特征的表达,要把产品整体形态和局部形态或结构形态表现清晰。草图表现除了我们熟知的立体形象特征以外,还包括产品形态特征的平面图形表达,平面图形的特点是没有透视感、空间感、立体感的图像。如产品的平面图形和立面图形等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是以符号形式出现的表达方式,这种以符号式图形表现的草图多应用于设计前期扑捉设计灵感之用,如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及不规则图形,并带明显的符号记录特点。
(4)其他元素表现。草图表现不是单一的产品自身形象的表达,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包括多种因素在其中,如一些符号索引、文字标题、注解说明、尺寸标注等,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可见的视觉元素之一,所以说这些元素的表现理应列入草图表现范畴之中并加以重视。
2.2.2草图表现训练内容
草图表现训练内容可以概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基础技能训练内容,二是应用技能训练内容。这两个内容可以根据课程设置不同来相应调整两者之间比例分配问题。
基础技能训练内容方面。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及目的来相应规划基础技能训练内容。如基本技能的线条训练课题,包括单线条的训练方法、直线训练方法、曲线训练方法、线的衔接转折、直曲过渡等线条训练方法以及各种排线方法。基本技能的色彩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彩色铅笔、马克笔等色彩训练方法。基本技能的综合表现训练方法,包括不同表现工具与材料的运用、表现手段等相关训练内容。这些基础性的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只能增量训练,不可以减量训练,要强调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应用技能训练内容方面。在应用技能训练方面应考虑全面一些,要考虑草图表现的平面布局,如构图方式、图面的觉平衡感、完整性等方面的内容。要考虑产品图形特征,如产品形态特征、结构方式、色彩质感、比例尺度、组合方式以及个性风格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还要考虑其他元素对其图面效果的影响,如各种符号指示、导向索引、文字说明、标题设置等因素的表达。这些因素是应用技能训练不可回避的内容,实际上,应用技能训练是基础技能训练的补充过程和延续过程,要把此过程有机融入到基础训练当中方为上策。
3结语
产品设计草图特征决定了其表现方法的特点。设计草图的表现重在对创意的表达及设计过程的表现,它需要相关的技能作为辅助,来提升草图表达设计构想的能力,如透视学、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对这些基础能力的掌握也决定了草图表达的成效。我们研究草图特征目的是为寻求产品设计草图表现技法的多样性、拓展性,从而达到技法为设计所用,并服务于设计的要求。产品设计草图表现方法不是单一的技法研究所能够解决问题的,要考虑多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要把设计草图课程纳入到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当中去思考,其训练课题与方法才能够落到实处,才有发展的余地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孙虎鸣.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04.
[2]孙虎鸣.产品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09).
[3]孙虎鸣.对于高校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改革的思考[J].美术大观,2013(01).
[4]涂永祥.产品设计绘图―铅笔速写.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08).
[5]曹学会,袁和法,秦吉安.产品设计草图与马克笔技法.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04).
篇7
产品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门类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标是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产品开发设计,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整体流程,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创意与实训来实现所设计的产品。产品设计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组织的好与坏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的组织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是值得从教者进行探讨的问题。
二、产品设计传统的教学方法
产品设计课程以往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课本为主,在教学进度上按照教材目录进行,围绕概论等基础知识进行开展,部分教师会在相应内容中添加案例来对其进行补充,最后加以少量的实践内容进行虚拟设计。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知识的串联上有较强的层次性,但相对较为单一,缺乏人际交流,缺乏具体对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给予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太少,同时也跟不上当前产品设计学科发展的步伐。笔者分析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理论知识占整个课程比例过大,致使与学生互动时间太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想象与思考的时间太少;(2)学生虽然在课堂上理解了相应的课程内容,但回到课程实践时还是存在无从下手,感觉力不从心,缺乏相应的实训引导;(3)由于课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教师授课为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薄弱,致使学生兴趣流失;(4)产品设计本身最主要的是涉及产品设计的整体流程,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但在该教学方式下使学生对设计流程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不能够完全理解各设计角色的定位。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针对以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结合自己在近两年的实际教学情况,探索出以下方法来充实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
1.以参观实体设计作为课程引导。通常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时,因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对应,更不用提对知识进行扩展,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引起学生抵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于学生前期对生产实践积累太少,有些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脑海中处于无意识状态。为避免该现象的产生,在开始课程之前,利用几个课时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参观,请相应的设计工程师讲解产品设计流程及要点,让学生从眼见为实的角度上,去了解产品设计的整个流程。引入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在上理论课之前就对产品设计流程有所了解,为课堂理论传授时做好铺垫,可以和教师所讲的理论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同时,通过参观,让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一个产品的诞生,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而起到前期引导作用。
2.以产品设计大赛为课程的主体实践项目。实践是检验掌握知识的唯一标准,同样也适用于产品设计课程。教师在传输理论知识时,不管有多全面,但要让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作品设计中发挥作用及拓展视野等,还是需要回归到具体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产品设计大赛每年都会举办,这为产品设计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同时也为从教者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授课开始,根据设计大赛组委会的要求给学生命题,并要求学生本课程结束后所设计出来的作品用于参加各项赛事。在授课过程中,将大赛设计作品穿插在其中,与理论部分对应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检验。采用这种以大赛项目带动课程的方式,不仅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在项目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拓宽学生的设计视野,培养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生的设计自信心。
3.成立设计小组,培养学生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能力。从事产品设计者都知道,设计师门需要通过不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来拓宽设计思维,才能碰撞出新的设计概念。但在当前模式的课堂中,由于时间、地点、人物角色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上述所说的交流,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笔者在课程中成立设计小组,创造出一定的交流环境,让学生在小组根据企业模式扮演不同的角色,针对产品设计方案等就行讨论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讨论不仅只是在小组同学之间,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实现所设计的作品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广泛意见。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一是营造出相应的设计氛围,模拟企业产品设计流程,虽然是在虚拟的氛围中,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实际设计环境氛围;二是学生在设计小组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对设计产品进行讨论,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对待所设计作品的看法,使设计作品得到完善;三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
4.利用三维变形技术作为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工具。相对产品设计本身而言,是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设计师们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来对产品进行设计,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同时还要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相符合。因此,在产品设计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该课程至关重要的任务。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创新想法、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经验等做基础。作为学生而言,无论是在知识的积累上,还是在实践的经验上都非常薄弱,当教师要求进行产品具体设计时,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所谓的创造性。为解决这一困扰,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来进行训练。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较为积极且能打开自己的思路,相对其余学生效果甚微,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为避免此现象的产生,笔者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阶段初期引入了三维变形技术。三维变形技术的原理是在产品现有的形态基础上,利用三维技术不断的进行演变最终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产品形态。在该阶段引入此方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借鉴现有产品优秀特征来对其进行外观、结构、功能等进行延续性的创新。虽然采用方法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建立在别人的成果基础之上,但在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初期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设计思维去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
5.调整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对产品设计项目的能动性。产品设计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在考核时,不能像其他课程一样以试卷来评判该课程的成绩。而是应根据产品设计课程的整个教学设计及学生的设计作品来衡量,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品的设计上面,调动学生在作品设计上的能动性。因此,需要对课程考核体系进行相应的修改。笔者将课程考核体系分成两个部分,平时成绩和作品展示成绩两大块。平时成绩主要是以分组讨论时所发言的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及团队意识来衡量,该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40%。作品展示成绩主要由设计理念展示和产品实物展示两部分构成,该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60%。引进作品展成绩替代课程的理论考试成绩,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作品设计上,而不是花费过多的精力去纠结书本上的概念。因为,理论知识在作品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就得到了理解和加深,并得到实际的应用。
四、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外观专利;视图规范性;相似设计;状态可变产品
众所周知,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专利产品为准。因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视图是否清楚表达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产品,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保护。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审查指南》中对视图提交规范作了进一步解释,规定:“就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一个或几个面的,应当至少提交所涉及面的正投影视图和立体图”。但是,对于实际立体产品而言,其外形往往是迥异的。仅仅用以上法条并不能完全地指导申请人提出外观产品专利申请,即在某些情况下申请人提交的视图能满足以上法条规定,但是却仍然不能较好的体现产品的全部特征。通过长期从事专利审查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1、关于组件视图提交规范性的探讨
《审查指南》4.2.1中规定:“组件产品,是指由多个构件相结合构成的一件产品。分为无组装关系、组装关系唯一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对于组装关系唯一的组件产品,应当提交组合状态的产品视图;对于无组装关系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应当提交各构件的视图”。
在实际的专利审查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组装关系不唯一或者无组装关系的组件产品,例如图1所示,该专利申请所提交视图中,由于小车的遮挡,轨道的一部分并没有完全体现。就该视图是否满足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笔者认为需要做进一步讨论。单就该视图而言,轨道的一部分的确没有清楚表达,但如果按常理来推断小车所遮挡的部分应与其它未遮挡部分相同,这样也可以认为该视图满足了法规中“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的要求。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在遇到此种专利申请时常常会产生争议。所以笔者建议组装关系不唯一或者无组装关系的组件产品在提交专利申请时应全面的理解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及相关的法律解释,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图1
图2
2、关于产品六视图相关问题的探讨
如前文所述“就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在实际外观专利申请中,立体产品的外观往往比较复杂,仅通过六视图并不能准确地表述产品的全部特征。虽然某些申请所提交的视图满足了审查指南中对视图数量的要求,但却忽略了视图提交的基本要求是要满足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而非视图数量。
如图2所示,在申请文件中该专利申请已经提供了产品的六个视图,但图中的A部仅在图2所示的视图中有所展示,而通过该视图并不能唯一确定这一部分的特征。图中所画的双圆环即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深度的圆孔,也可以理解为突出的圆台。这就会对产品特征的判定带来一定影响。
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外观专利申请所提交的视图中往往包含多张立体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以辅助清楚表达产品的所有特征,即便是外形较简单的专利申请也同样如此。所以笔者认为:部分产品有必要提交立体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等以满足清楚表达产品外观的要求。
3、关于相似设计问题的探讨
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下转第142页)
(上接第140页)在《审查指南》4.2.1中又进一步指出:“初步审查时,对涉及相似外观设计的申请,应当审查其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经整体观察,如果其他外观设计和基本外观设计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设计特征,并且二者之间的区别点在于局部细微变化、该类产品的惯常设计、设计单元重复排列或者仅色彩要素的变化等情形,则通常认为二者属于相似的外观设计”。
笔者在实际的专利审查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该案例中提交了空调的三个相似设计,并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其中设计1如图3(a)所示,其上部黄色部分不能伸出,设计2如图3(b)所示,其上部黄色部分向外伸出,而设计3的上部为可伸缩的,其在关闭时外形上则与设计1一致,在打开时则与设计3外形一致。这就导致设计3无论是在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下,设计3的外形均已经分别被设计1和设计2所包含,一般消费者或者将其与设计1等同,或者将其与设计2等同,无法加以区别,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设计3好像并不能满足法规中对相似设计的要求。但实际上,设计3顶部黄色部分可伸缩的设计确实包含了设计者的创新,设计3的结构与设计1和设计2的确不相同,为不相同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应当给予该类产品相似设计保护。
4、关于具有多种变化状态的产品如何提交视图的探讨
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部分申请仅通过简要说明描述产品的某部分是可以打开或折叠的,或者仅提交了部分变化状态视图,并没有提交所有变化状态的视图,这样虽然也能将产品的外观表述清楚,但并没有清楚展现产品的所有特征。如果申请时能在视图中增加产品在其他状态的视图,则更能直观展示产品的所有特征,也更有利于今后产品的保护。例如图3(a)所示的产品,使用时其上部可以伸出,如果没有提交图3(b)所示的使用状态图,则产品的上部结构不能清楚的表达,一般消费者无从得知产品上部结构,可能对产品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笔者建议申请人在对可变状态的产品申请专利时,可以提交产品各个状态的视图,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产品。
结 论
本文主要对外观专利申请几种常见的视图规范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个人的建议。申请人在今后的申请中,可以在全面的理解相关的专利法律和法规和基础上,将本文中所提的一些建议作为参考,来提出自己的专利申请,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2010[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Z].2009.
篇9
一、提出绿色营销策略的背景
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忧虑逐渐转化为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更加倾向于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绿色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或正在被逐渐唤起。
二、绿色营销组合实施方案要点分析
企业绿色营销组合实施方案要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绿色计划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和生产真正绿色产品的先决条件是要有一个适宜的绿色计划。在企业绿色计划中,应明确企业的环境事务的方针和方向,不仅要阐明企业自身应当承担的研制和营销绿色产品的义务,还要具体说明环保的努力方向以及如何尝试,并用以指导日常决策。
2.绿色产品策略
开发绿色产品,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与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及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环境的影响。绿色设计是本阶段的关键,它强调对资源与能源的有效利用。在产品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材料选择、产品制造品牌、功能、包装、回收、无污染、安全等。
3.绿色价格策略
在我国,由于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较弱,绿色产品价格上扬幅度不宜过大,在大中城市市场价格可略高些。
4.绿色渠道策略
企业选择绿色渠道时:一是选择具有绿色信誉的中间商。二是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招徕顾客。三是所选择的中间商应不经营相互排斥的、相互竞争的、相互补充的非绿色产品,以便于中间商虔诚地推销企业绿色产品。
5.绿色促销策略
绿色营销首先是一种观念。企业要通过宣传自身的绿色营销宗旨,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绿色营销又是一种行动。企业还应大力宣传绿色消费时尚,告诫人们使用绿色产品,支持绿色营销,本身就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未来的奉献,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引导绿色消费需求。最后,树立绿色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
6.推行绿色管理
“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的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之中。
(1)整个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过程要贯彻从“研究―削减―再开发―循环―保护”的原则。(2)建立绿色企业的形象及企业文化。(3)实施绿色营销的监管。在绿色营销过程中,企业应注意系统全面的对营销活动进行监管,密切注意实施结果和反馈,并及时强化,调整或制止行动。
三、企业应积极开展绿色营销
尽快树立绿色营销的观念,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尽快抛弃陈旧、保守的传统营销观念,接受新的绿色营销思想,正确认识和对待绿色营销,及早培育、实施绿色营销,将绿色营销融入企业文化当中,以更好地保护企业市场竞争力。其加强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在绿色产品的研发方面,企业首先应从了解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入手,建立有效、快捷的情报信息网络,捕捉绿色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绿色市场变化动向,绿色消费发展趋势,为绿色技术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除此之外,强化绿色企业形象,精心打造绿色品牌,引导绿色消费也很有必要。
篇10
关键词:中国文化;天工开物;产品设计;和谐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39-01
一、和谐理念的前世今生
宋应星的哲学思想反映在这部著作中就是采用巧妙的方法,循自然万物的规律并结合人类自身的技艺创造协和共存的生活空间。《天工开物》一书中记录了人类活动生产中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同时加以技术数据的量性解说,还有一系列理论概念的说明,提出了“天工”补“人工”“人工”促“天工”的协调劳作形式。农业方面,有强调顺时顺势的农耕法则;纺织方面,有因时利势的生活法则;冶金方面,有依靠经验设计劳作工艺的先进思想,文中还有关于比重概念,锌的冶炼工艺的记载,这些技法都是在与自然协同共进的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得出的,且大都经得起时间的校验,对于之后的农业、纺织、冶金、锻造、运输、采矿、作战方面的技术发展皆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而且记录内容完整明晰,在参考使用的时候可以立即人效,这本身就可以看作此书和谐的特点,但更加重要的是书中的指导性规范的提出,处处体现着顺应自然之势,通过人工的适配作用达到和谐统一的思想。
综观早期的产品设计,虽然和谐的思想一直有所体现,但它不等于今天的和谐化设计,二者的演变是一个从知到行,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的探索过程。这期间承载着人们对产品审美情趣和情感追求的提高、设计文化的丰富、生活态度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发展、人文艺术的繁荣等。
和谐设计是哲学思想在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天工开物》中是人工与天工的和谐,人们据此进行正确的生产劳作,凭着质朴的态度和美好的心愿创绘和谐生活。和谐的社会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以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为支撑,和谐理念在新世纪可以解读为人、物、环境的小和谐组建而成的社会大和谐。
二、产品和谐设计的层面意义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产品与人要能够配合的适当,不仅要可用。还要适用;产品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要融洽。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产品的自然环境问题,因此,我们今天谈到的产品和谐化设计,就不是以往那种和谐思想的简单应用,而是超越产品本身,延伸至“人-产品-环境”系统的设计。
人与产品的协调:这里的人是围绕设计行为或设计成果的所有人,包括使用者、设计者、工程师等;而“产品”则是设计的成果。
产品与产品的协调:单件产品自身各零件、部件所构成系统的协调,包括形状、大小及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其中又包含各零件间的线型风格、比例关系以及色彩搭配等。
产品与环境的协调:这里的“环境”是指接受设计的消费主体进行消费活动时所处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品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导致人变得“心浮气躁”,设计作为人、产品、环境沟通的媒介,就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协调与平衡。而旨在创造协调的和谐化设计就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和谐化设计的要点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乎人类与自然,关乎现在与未来,关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需要由客观的物象和其表现的情感意境共同诠释、展现。
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设计文化“整体浓缩”的物化形态。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在设计中,考察人们的生理需要、身体结构、动作过程直至使用的自然环境,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考察人们的心理、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直至使用的社会环境,则需要人文科学的支持;构想解决方案并通过物质形式加以实现的过程,如结构、材料、加工、装饰等,包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技术科学的支持;而满足使用者的情趣、激发使用者的愉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则需要艺术科学的支持等。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的需求日益扩展、提高,这意味着人类“和谐”迈进的脚步将无限延伸。动态的“和谐”将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个不断被超越的中介。因此,我们所说的“和谐”事实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终极的、最高审美理想的“和谐”;一是作为具体设计行为中不断被超越的“和谐”。这两者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总而言之,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是跨学科、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人化的产品,实现物质和精神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和谐。之于产品本身,是其所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符号再现;之于人,是解疑难、抒情怀、道心曲、剖灵魂、展风韵的物象。
- 上一篇:妇联发展部工作重点
- 下一篇:工商联招商引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