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2-17 15:1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合作社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合作社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保险合作社;互助;农业风险;财税支持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672-3309(2010)11-61-04

农业合作保险是将合作社制度与农业保险制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保险制度。有相互保险公司和保险合作社两种形式,保险合作社是其主要的组织形式。依托合作制所形成的农业合作保险制度,充分体现了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保险、共济互助的特点,符合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保险曲折的发展历史证明,由于农业保险自身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农业保险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还在不断的尝试与摸索中。就经营模式而言,目前主要有5种:

第一种是政府扶持下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已经成立的有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吉林省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和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

第二种是江苏省的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模式。江苏淮安市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联合共同经营农业保险,由政府提供约50%保费补贴。

第三种是政府主办,商业性保险公司代办模式。2006年7月,人保、太保苏州市分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水稻保险试点,政府给予60%的保费补贴。保险公司作为代办人承办具体的承保、定损和理赔业务。并提取一定比例(约12%)的代办费。四川的一些地方也采用这种模式承保奶牛和生猪保险。

第四种是浙江省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共保模式。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浙江省采用“共保经营”、“互助合作”的方式开展试点。由在浙江的10家商业保险公司的分支公司组建“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共保经营,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核算制度。试点工作自2006年3月正式启动。

第五种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北京市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推行和管理政策性农业保险,而具体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由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的3家商业性保险公司来经营,同时也允许和支持北京市养鸡业协会、谷物协会、果树产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一视同仁地给予保险费补贴。在北京郊县,这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社团法人,是通过依法注册登记的风险互助金管理委员会取得经营资格的,他们聘请保险经纪机构提供专业保险技术支持,相继试办了养鸡风险互助、农作物、蔬菜风险互助和果树风险互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过几年的试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风险互助覆盖面涉及北京郊区及周边河北、天津等地区。

二、农业合作保险的制度优势

农业合作保险组织是由处于同一区域、面临同样风险、具有相同保险需求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生产者,按照合作制原则自愿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风险互助保障组织。在农业保险领域,发展合作保险组织具有制度优势。

(一)合作保险形式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合作保险形式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具有天然的兼容性。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不同的产业规模需要不同的组织机构与之相匹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所形成的中小经济体与保险合作社具有天然的兼容性,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互帮互助的纯朴思想观念也有利于保险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的阶段,保险合作社适合作为区域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

(二)可以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

农业保险合作社具有有效地应对农业保险领域中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内在机制。经验表明,无论是专业性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还是政府直接经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均无法有效地解决农业保险经营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有效地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相比较而言,农业保险合作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利益的一致性。农业保险合作社的投保人同时也是保险人,共同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形成相互监督机制。避免出现“联手吃保险”的情况,从而能够从源头上有效地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次,监督的便利性。农业保险合作社成员都是精通农业技术的农户,他们熟悉本地农业生产特点,对保险合作社及其他投保人面临的各种风险有清楚的认识和评价,这有助于开展农业保险的承保、查勘核损、理赔等风险管理工作,有效地防范骗赔行为的发生。最后,骗赔后果的严重性。中国农村的习惯是聚族而居,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道德传统,投保农户的败德行为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影响他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信誉和声望。通过合作社成员的自律和相互监督,能够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经营管理成本低。保费低,能吸引广大农民积极投保

保险合作社经营管理成本低。保费低,这是合作保险的一大优势,符合收入水平低而又需要农业保险的广大农民的需求。首先,由于保险合作社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互质的组织。制定的保险价格中不含有利润因素,与商业保险公司的产品相比,价格水平更低,有利于吸引更多农户投保。其次,合作保险不需设置庞大的营业机构,具体的展业、核损、理赔等工作可以委托社员代表进行,可以大大减少经营费用。社员代表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行家能手,对于所在村镇的农业生产和灾害状况、农产品价值及受损状况都比较熟悉,具备查勘定损所涉及的农业生产专门知识。社员代表可以将核赔定损与农民自身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定损,既合理地对风险予以保障,又控制了骗保、套保等道德风险。节省了费用开支和保险经营成本。第三,农业保险合作社以服务社员为宗旨,尊重农民的选择,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同时展业成本、理赔费用、管理成本的降低,也使保险费率降低了,更能激发农户参保的积极性。

(四)有利于加强农业防灾减损

不管是政策性保险还是商业性保险,保险公司担心的是投保后投保人的依赖心理,即“躺在保险上睡大觉”。合作保险将投保人利益与保险人(合作社)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投保人(农户)就能够主动采取必要的风险预防措施防灾减损。基于共同利益,投保农户们再也不会消极地对待农业风险,为避免或者减少农业灾害的发生以及带给自身的损害,社员们会主动联合起来,利用他们对当地农业风险熟悉、了解的优势,调动各方面的资源。积极构建农业风险预防机

制,采取各种防灾防损的措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

三、发展我国农业合作保险面临的问题

(一)立法严重滞后

国外均将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纳入农业保险立法及相关立法的调整范围,对其设立条件、法律性质、组织管理、运作方式、优惠待遇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了法律保障,而我国的农业合作保险则缺乏法律的规制。1985年3月国务院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曾规定,保险企业应支持农业生产者在自愿的基础上集股设立农村互助保险合作社,其业务范围和管理办法另行制定。此后,并无相关的规定出台。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之后,该条例被废止。河南省在试办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时,曾于1991年联合制定下发了《河南省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也已经废止。1995年通过的《保险法》未对合作保险组织作出规定。2009年2月再次修订的《保险法》第6条规定。保险业务由依照该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险组织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第18条规定,保险公司以外的其他依法设立的保险组织经营的商业保险业务。适用该法。这两条规定似乎为合作保险组织的未来发展留下了空间。但尚待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做出进一步的规定。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该法未对农业合作保险组织做出规定。2002年12月修订的《农业法》第46条规定:“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该规定是目前开展农业合作保险仅有的法律依据。但内容过于简单,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实践中,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的运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2007年4月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年检时,就由于公司没有资本金而被拒绝通过。

(二)财税政策支持薄弱

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性,需要政府财税政策的支持。如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给予合作保险组织及其成员一些财政补助、费用减免和税收优惠待遇等。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陆续在一些政策文件中提出要试办、发展农业合作保险,但都缺乏有效具体系统的支持措施。实践中只有个别地方政府在进行试点时提供了某些政策支持。浙江省于2006年开始,在相关试点市、县(市、区)依托各类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建立农业专业合作保险组织。省财政对列入试点的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给予一次性补助。试点市、县(市、区)财政相应配套给予支持。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目前仅得到财政的部分保险费补贴。按照公司设计的建立“三方筹集”保费的模式申请国家财政补贴的20%部分一直不能足额到位。税务部门还对该公司的大灾准备金和公司的经营结余课征所得税。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高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是包括农业合作保险在内的各类模式的农业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的有效保障,是各国农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正处于初创时期,虽然有关中央文件已提出要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但此项工作尚未进入工作日程,势必制约我国农业合作保险的未来发展。

(四)农民认知接受程度低。组织成本高

我国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现代保险意识较低;其人数众多,生产经营规模小,地域分散,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对合作组织存在抵触情绪,有些地方在推行农业保险的过程中。由于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尊重农民意愿。致使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抱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并将其与“三乱”和加重农民负担相提并论:从已有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来看,存在着农民主动参与管理、自发自主意识较低等问题,或多或少地背离了合作制的原则,致使合作制失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合作保险组织的建立。

四、发展我国农业合作保险的具体思路

(一)尽快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

基于我国以往发展合作制组织的经验和教训,笔者以为,立法应该赋权于民,强调农业生产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农业合作保险组织成员基本权利的保护。其中,最重要的是获得保险保障的权利、民主管理的权利、经济参与的权利。法律应规定,政府要运用所掌握的资源对农业合作保险组织予以引导、扶持和鼓励,但决不应违背农业生产者和农业合作保险组织意愿。搞强迫命令,任意干预。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合作保险顺利开展

1、成立农业保险工作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农业合作保险发展工作的领导,应成立各级农业合作保险工作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力量,共同做好农业合作保险工作。其中省级领导机构主要职责包括: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全省的农业合作保险工作:研究制订发展农业合作保险的方针政策和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和保护农业合作保险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协调解决全省农业合作保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重大问题。

2、广泛宣传和动员,营造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氛围

农业合作保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要为亿万农民所理解、所接受,成为亿万农民的自觉行动,还需要一个宣传教育的过程。因此,在初始阶段。新闻媒体、保险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在政府支持下,通过各种宣传途径,针对农民特点。采取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进行深入、广泛、持久的宣传发动,力求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合作保险的性质、作用、好处以及投保和赔付方法等有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提高农民自觉投保的积极性,努力扩大农业合作保险投保面和覆盖率。

3、强化农民风险意识,引导农民自愿参加,真正落实民主管理

在我国农民合作意识、保险意识较弱的条件下,开展合作制农业保险必须有政府的参与和组织。政府应本着“扶持不干预,引导不强求”的原则,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农民组织起来创新农业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农户加入农业合作保险社。要充分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过去“农民出钱,政府决策”的模式改变为“政府支持、农民决策”的模式,发挥合作制保险民主决策的优势,在不断培育农民的合作意识、保险意识的基础上,促进合作制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农业合作保险组织体系

我国的农业合作保险组织体系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农业合作保险基层组织――农业保险合作社,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在各村可以设立非独立的合作小组,开展农业合作保险的原保险业务,由合作社成员推选代表,负责本区域的保险签单、保费收取、日常防灾防损、理赔等业务。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实现低成本管理。第二层次,农业合作保险县级组织――县级农业保险合作联社,其保险对象为农业合作保险基层组织,合作范围可以以县为单位,向乡、镇基层组织提供再保险,同时结合本县的气候特征和种植、养殖特点,为本县的基层保险合作社提供基本的业务指导、气象服务和业务联络服务。第三层次,省级农业保险合作总社,其保险对象为农业合作保险县级组织,其保障范围为全省农业区域。省级联合社的职能有两点:一是为基层社提供业务服务和监督管理,包括农业生产技术、防灾防损、定损理赔的指导以及保险费率厘定等。二是为县级联社提供再保险,在省级范围内分散农业风险。通过总社――联社――合作社三层两级再保险,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鉴于各省级区域农业生产及整个经济状况很不均衡、省际间存在很大差距的现实,农业合作保险的决策层和经营主体暂定在各省是比较合适的,目前似乎没有必要建立全国性的联合机构。但省级总社必须向国家再保险公司寻求再保险,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分散风险。

篇2

关键词: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思考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中央对为台胞谋福祉和推进两岸关系的大力支持,为加快闽台农业合作带来了有利契机。福建与台湾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抓住契机,对如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尤其是对如何促进闽台农业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更好地发挥福建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一、构建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是指保证闽台两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加强农业的合作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从而形成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的机制。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农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农业合作不断发展扩大,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构建闽台农业合作的长效机制,使闽台农业合作能向纵深、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一)有利于闽台农业的优势互补,实现两岸双赢

台湾在资金、技术、市场营销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与福建在农业资源、劳动力与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同时加快了台湾农业升级,为台湾农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提高两地现代化农业水平,提升闽台区域农业竞争力,有效促进两岸农业的繁荣。

(二)有利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立足于自身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福建省于2004年初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两岸合作交流的结合部和最活跃的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闽台特殊的“五缘”关系,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农业资源要素的互补性以及优惠的政策环境,闽台农业合作一直走在两岸合作交流的前列,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有利于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福建对台优势明显,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国家一直重视福建的特殊战略地位,不断改善有关政策,推动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使闽系更加密切,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有利于加强闽台人员往来与交流,培养两岸人民的深厚感情,对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可见其不仅有一般的经济意义,还有更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构建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面临的问题

(一)区位优势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凭借独特的对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台商来闽投资。在1995年之前,福建吸引台资的数量一直高居全国榜首。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各省市纷纷对台商投资开放,导致福建省在吸引台资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商投资的重点逐渐从福建向“珠三角”、“长三角”一带转移,并向北京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推进,呈“北上西进”的态势,导致台商对福建的投资占全部大陆投资的份额锐减,由1991年的32.1%下降到2004年的4.5%,13年间下降27.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福建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逐渐淡化,其自身的制约因素削弱了吸引外资的魅力。福建交通运输能力差,市场辐射功能弱,农业企业投资成本呈上升趋势,使得福建引资难度越来越大。而大陆其他省市的政策、市场、技术、人才、成本等优势日渐明显,必然激发了台商前往投资的热情。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台商开始青睐投资大陆其他地区。

(二)投资环境不够优化

除了福建区位优势淡化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软环境欠佳。

一是台商投资审批手续繁杂,相关部门办事拖沓,政府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差,兑现难,有的甚至无法兑现,重招商引资、轻服务保障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不少台商望而生畏。

二是保障体系不健全。关于台湾同胞投资的保护政策、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据统计,2006年台商投诉案件125件,2007年160件,2008年第一季度41件,总量仍然不小。全省通报的16件重大台商投诉案件,仍有9件未解决。解决涉台纠纷案件的工作力度还需加强。还有台资企业与福建当地农民之间利益分配机制、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双方矛盾时常突显,影响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三是台商在闽融资难度大,影响台商在闽长期投资的信心。由于一方面台湾当局对台商到大陆投资的资金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大陆金融机构因为无法了解台资企业母公司在台湾的资信状况且其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物,加上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而不敢贷款给台商,使得在闽台资农企业(尤其是中小台资企业)融资困难,多半是依赖自有资金维持运转。

苏州市能迅速成为中国大陆最著名的台资聚集区之一,主要归功于它高质量的投资环境。它营造了5大环境优势(即生态和生活环境优势、产业发展环境优势、人文和社会环境优势、法制环境优势、城市综合环境优势)。福建要认清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反思自身不足,学习和借鉴先进城市的成功做法,不断完善投资软环境。

(三)闽台农业合作层次、水平偏低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与福建自身的努力下,闽台农业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台商在闽投资的农业领域全面拓展,项目几乎涵盖了农、林、渔、牧及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各领域。2005年,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由福州、漳州扩大到福建全省,闽台农业合作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007年,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新批办台资农业项目93个,新增台资农业合同1.32亿美元。

目前,福建省农业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012个,合同利用台资25.2亿美元,实际到资14.5亿美元,在大陆各省区市中位居第一。但是目前两岸农业合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层次偏低。台商在福建的投资层次仍以资源开发型和劳力密集型的农业产业为主。台资农业企业着重的是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的产业合作,而较高层次的农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交流较少。由于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等因素制约,台湾农业经验的精髓与核心技术并未带到祖国大陆来。而且台商在闽农业投资规模偏小,以单项投资为主,集团式投资更少。平均单项农业投资规模仅为70万美元,其中农林渔牧业单项投资为30多万美元,农产(食品)加工业为60多万美元,其他加工业为90多万美元。可见,在闽台资农业产业缺乏形成产业链与集群式的发展。

因此,如何拓展闽台农业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是实现福建农业现代化,促进两地农业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构建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一)着眼于激励引导,建立长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在闽台农业合作的推动过程中,总会受到台湾当局限制性政策的阻碍,因此福建如何在新形势下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快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引导效应,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措施鼓励台商在闽投资农业,保障闽台农业的深层次合作。

从海峡西岸战略整体的高度全盘统筹,加强农业的宏观调控。制订两岸农业交流合作规划,放宽台商农业投资领域,鼓励台商投资技术层次高的农业项目,积极培育和扶持闽台农业合作的龙头企业;全省各地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区域特色,落实促进两岸农业共同发展的优惠措施。如福建山区农业除了具有农业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山区农业独特的优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搭建两岸山地农业合作的互动平台,建立示范基地,推动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加大政府财政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闽台农业合作基础。

(二)着眼于保持生机和活力,建立长效的服务协调机制

福建是祖国大陆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要发挥好平台作用,必须做好服务协调工作。服务跟上了,自然能吸引台商来闽投资,优化闽台农业合作的环境。

1、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提高部门办事效率,优化投资软环境;在税收、土地使用、金融、通关、检疫等方面提供更优惠政策,增强对台合作的吸引力;营造“安商”的服务环境,如建立台资银行、台式餐饮、台资子弟学校等,完善台商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真正做到让台商在闽安心生活、创业。

2、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在农业合作中,台商和农民冲突时常发生。原因来自多方面,如过度强调让利的对台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导致农民利益受损,台资农业企业将风险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等。要加强台商与农业的协调工作,建立两岸农业合作的沟通机制,完善服务机制,切实解决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在保障台商的利益的同时,要确保福建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实现两岸双赢。

(三)着眼于更高质量的合作,建立长效的科技和人才交流机制

科技对促进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闽台两地农业科技与人才交流,是实现福建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途径。福建农业科技进步虽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0%左右,比全国农业科技的平均贡献率48%还低了8个百分点。台湾农业的科技水平较高,良种和栽培技术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农业。对福建而言,加快两地科技交流与合作是意义重大的,然而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仍以一般性接触和访问、研讨为主,真正合作项目不多,务实性不够。

今后,福建要加大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力度,采取激励政策,鼓励闽台高新技术项目的合作,着重研究、吸收、消化、创新、推广台湾的先进的农业科技,有计划地引进台湾人才和管理经验,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快合作进程。提供学术研讨会、招商洽谈会、农业发展论坛、农产品和农业技术展销会等交流平台,发挥民间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闽台农业科教、信息和人员的双向交流。加强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围绕人才的培养,建立科技合作交流培训班,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优秀人才赴台考察、研修、培训。

(四)着眼于民间组织的力量,构建长效的民间推动机制

民间力量不可忽视。民间组织极具潜力,反映民意、形成沟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凝聚力,是推进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专业学会、农业合作社、流通协会、产销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的力量,在政策、资金、法律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扶持,使这些组织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加强闽台农业组织的交流,借鉴台湾农业组织的成功经验。通过开展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双方互访和考察等形式,增强福建农业合作组织的实力,为促进闽台农业全面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在福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引进台资、协调台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推广农业科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所以,要积极发动民间组织参与,建立民间推动机制,努力发挥它们在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中的作用。

(五)着眼于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建立长效的法律保障机制

为保障台商的合法利益、促进两岸农业全面合作,还应在法律法规方面下工夫。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对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改善台商投资的法律环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中国第一部涉台专门法律),福建省也逐步制定和实施了《福建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福建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使用土地管理办法》、《福建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地方法规。被列为2008年立法的重点项目的关于制定《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计划,最近也出了研究成果,《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建议稿)》已完成。这些法律法规无疑保障了台商的合法权益,营造了闽台农业合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台商投诉协调工作,建立闽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在闽台商的正当权益,为台商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把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与管理引上法制轨道。

参考文献:

1、何福平.建立健全闽台农业合作机制,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4).

2、培育产业集聚优势承接国际资本转移[EB/OL].福建省统计局外部信息网,2005-05-11.

3、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EB/OL].中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2008-09-03.

篇3

台湾版图总面积3.6万km,总人口2300余万。台湾地区地狭人稠,境内2/3为山地丘陵,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2300mm,南北年平均气温为21.7—23.8℃。现有耕地面积87万hm,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占台湾总人口的18%,目前台湾农业总产值约占台湾经济生产总值的3.0%,但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4大部分。近50a来,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种植业的产值比重由20世纪8O年代的45%下降为现今的30%左右,渔业产值由过去不足20%,上升到现今的30%左右,畜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现今达到35%左右,林业产值比重很小,一直维持在1%以内。台湾渔业非常发达,远洋渔船作业范围遍及世界3大洋海域。渔业年产量130多万t,其中养殖渔业占22%,近海渔业占19%,远洋渔业占55%。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台湾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都大大超前我省。

2台湾农业的3个基本特点

2.1严格的农产品质量管理

追求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是台湾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为了台湾现代农业的精致化和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尤为重视。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目前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规有:《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蔬菜安全管理办法》等等。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针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二是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3个部门负责,分别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同时健全了药物残留监测体系,严格把好农产品的生产和入场质量安全关。台湾各市县设有18个农药检测中心、14个农药检测站,各镇市农会、合作农场、农产品贸易市场均有农药残留生化检验站。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在农产品的包装方面实行分级制,各等级中其形状、大小、颜色、成熟度等各种指标几乎是一模一样。在果蔬方面推行GAP(吉园圃)、CAS(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有机蔬菜的认证,并规定要求在每一个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绿灯”(表明是每日必须选用的养生保健食物)、“黄灯”(表示是高速营养、需酌量食用的食物)和“蓝灯”(表示有品牌、经安全认证的生鲜及优良加工食品)。四是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我们所到之处所有蔬果批发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超标快速检验室,对进场交易的果菜进行抽样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农药残留超标快速检验室每天抽取样品检测农药残留,如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将送当地卫生局进一步检}贝0,确认具体超标数,若经确认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者,供应人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相关的法律责任,重者可被判刑。进入市场的产品均依据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注明了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这样在产品检测发现有质量问题后,就很容易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者,因而能准确地追查责任人。畜产品药物残留检验检测在屠宰场内进行,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人市。五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质量意识较强,考察发现,台湾的农业生产者及其经营者质量意识普遍较强,大家都知道不注重产品质量就会失去市场,就会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而大多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和规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2.2完善的农业合作组织

台湾农业合作组织有3类,一是农会组织,二是农业合作社,三是90年代初期发展的产销班。农会组织是我们这次考察的重点,我们发现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深受台湾农民的欢迎。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业合作组织。根据台湾农会法,农会实际上是社区性农民合作组织,一般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农会,每个农户都可以参加,实际上户户都参加了,一户只能有一个会员代表,外地人或企业也可参加农会,只能算赞助会员无选举权。农会作为社团组织,农民象征性地交一点会费,就成为农会会员。农会对外招聘管理人员,其基本要求是大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能为农民提供金融、科技方面的服务。农会分为乡镇农会、县(市)农会和省、市农会3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各级农会既是独立的法人,可以独立开展各项业务,又可与上级及其他农会之问互相配合,下级农会接受上级农会的指导,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农会的主要功能:一是农业推广。推广业务主要包括: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措施,推广优质品种、肥料和先进农业技术,办理农民教育培训,办理文化福利事业;二是供销经营。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政府委托的业务经营;设立加工企业,主要利用农会的团体优势,投资兴办会员个人能力所不及的设施设备,如仓库、碾米厂、榨油厂、加工厂、农机具等,有偿提供农民使用。三是金融业务。在台湾有句话:“有钱存农会,没钱找农会”。在农会几项业务中,金融业务算是一个最大的盈利项目,近10a来都占农会总盈余的98%以上。台湾基层农会设有信用部,信用部下又设多个分支机构,农会信用机构遍及台湾农村的各个角落。信用部主要业务包括存款、放款、农贷,以及一些附属的业务,采取“广存专贷”的办法来满足农会会员资金需求,存款可来自农会会员、选助会员和其他团体、机关,放款则仅仅限于农会会员。而且都是小额放款。四是保险业务。包括:家畜保险、农业健康保险和全民健康保险。家禽保险承保的种类有:猪、牛、羊。农民健康保险,投保对象除农会会员外,非会员农民也包括在内。全民健康保险,保险范围不仅包括农民,还包括其眷属。

2.3新兴的休闲农业

台湾的休闲农业是由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功能是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目前,台湾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胜地等几种类型。按规模大小有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区、休闲农渔园区等3个等级。台湾农委会专门颁布了休闲农业的管理办法,并配套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举办各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台湾当局对休闲农业的展望目标是:以整合政府相关计划为主轴,以团队辅导、永续经营为方针,创造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3级产业,创造生命价值与尊严的农村社会,以此再造农村希望,促进农业产业高效化、国际化。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台湾的休闲农业初具规模特色,已逐步为社会广泛认知认同。我们参观的走马濑休闲农场面积近120hm,融合了草原、山林、河川景观于一体,生态资源丰富。农场分成一般游憩、果园游憩、牧场游憩3大系统,设有管理中心、餐厅、农舍、滑草场、亲子欢乐广场、体能训练场、高尔夫迷你推杆场、跑马场及露营烤肉区等,是一座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观光景点。

3台湾农业发展对我们的启迪

3.1更新发展农业的理念

我们感到台湾当局是真正按照市场化原则谋划农业发展,在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主管部门发挥的作用主要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安全监管、农业保险与金融支持等方面,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等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发展农业也强调按照市场化、工业化发展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但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我们现在的许多作法还离不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定式,习惯于“催耕、催种、催收”的工作方式。注重发展指标、产品数量,而很少顾及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收益。在台湾,生产是农民自己的事,当局不会干涉,而我们生产多少粮食、养多少头猪好象是政府的责任与任务,但是,面对猪多养猪户亏损、果多烂在地里时,政府又变得无能为力。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问题应当认真研究,台湾的做法是把大量精力放在抓产后、抓市场、抓效益。

3.2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多年来,台湾重视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不断完善生产地、批发、零售为一条龙的农产品三级运销系统。近年又提出农业经营既要重视一级产业,又要重视农产品生产后的二级产业、三级产业,产、加、销一体化,这与大陆提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可谓异曲同工。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慢,收效甚微,尤其农产品加工业落后,生产与市场联系不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与农民利益连接不紧。对此,一要集中力量重点培植和扶持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和贸易龙头企业。二是加强农产品营销。综合运用多种营销策略,加强农产品市场宏观指导,努力实现农产品产需基本平衡。加强产地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农产品配送、营销中心。优化公共营销服务,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主角、市场运作的原则,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市场之间搭建多种形式的对接平台。

3.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台湾的农会、农业合作社是真正意义上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说话,为农民办事,使得分散的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主动地位。农民只管种,有人帮助销售,有人帮助跑市场,这就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大陆往往只管生产,不顾市场终端,种出来的东西卖到了哪里都不知道,卖给了谁也不知道。我们应当借鉴台湾的做法,大力培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从组织、网络、资金、税费、服务、功能、法规等各方面予以扶持和完善提高,实现农业经济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从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生产经营中介和支撑的管理服务组织机构,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4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

台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曾面临与大陆相似的问题。在2O世纪80年代后期,其不合格产品的比例一度高达30%以上。此后台湾采取了一系列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对我们很有启发。目前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借鉴台湾农业的做法,首先要完善相关质量标准体系。特别是加快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的修订和施行。其次要加强检测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检验检测水平。三是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要从生产基地和市场人手,建立质量安全控制制度、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市场准入制度。四是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生产,突出规模种养。加强质量认证和标志管理,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形象,扩大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五是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生产经营知识,使其变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

篇4

关键词:土地闲置 土地流转 土地股份合作

一、广西农村现状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在GDP中所占的份额达到40%以上。但就目前国内来看,农业总产值在GDP比例较大的省份经济发展状况都不是很好,广西也不例外。项目小组成员通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收集关于广西农村经济的资料并对其分析,总结出目前广西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1.广西大部分因为地处山区,农村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决定着农村发展相对落后。

2.庞大的农业人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压力。网络查询显示,2008年全国的农业人口比重为53.4%,而广西比重达62%。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通过外出打工,自主经商等增加自己的非农收入,如表1-1[1]。

3.农业种植技术落后,人力、资金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及农民对市场的盲目性导致收益不高。

4.随着我国加入东盟,广西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受东南亚国家水果产业的经济冲击,区内水果、农产品的经济发展受一定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基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难题。然而广西的农业发展仍就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自然条件的刚性约束和粗放型经营模式的限制,生产力水平依然低下,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态势。据调查广西农村主要是虫灾、旱灾、霜冻等自然灾害[1]。

二、浅析区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早在十几年前广东南海区就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探索,直到2004年4月耿庄组建“土地资源股份公司”为村集体股份制企业耿庄集团的子公司[2],还有大连向应现代农业园区采取的土地股份制模式,以及在2004年成都锦江区提出的早期“土地股份合作社”这一新的思路。在这些早期的土地股份改革探索中不断的完善经营模式,为后期全国各个地区土地股份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广东南海区推行的以农村土地经营权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实际上是坚持原有社区股合作组织为基础,以集体资产共同占有为前提的原则下,通过发动农民将自己承包的集体土地以承包权入股。股份合作经营流程:1、以行政村或经济社为单位,丈量土地、清产核资及资产评估。2、以净资产量化给符合的当地村民配置股权。3、挂牌成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股权实行方式:一是实行“固化股权,出资购股,合理流动”;二是允许股权在社区范围内流转、继承、赠送、抵押[3]。

三、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实行的法律依据定义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概念,在法律上作了具体解释“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4]

根据法律定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广西的实际情况。一是解决合作社成立之后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二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产权问题;三是土地集中后经营决策问题;四是农业产品销售处理问题。

四、广西农户土地入股意愿分析结果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村的一大创新,就其定义以及区外一些城市试点成功案例的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作为广西农村土地创新改革的方向,对广西区施行农村土地股份经营的主要优势条件进行假设分析:

假设一:农业相对落后,大部分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土地入股意愿大。

假设二:农业技术不发达,灾后减产较大,农民具有选择合作经营的意愿。

假设三:人均土地数偏大,或者人均劳动力偏小,合作劳动制彰显必要。

假设四:农业土地入股后相对增加的经济收益,大大的吸引了农民入股。

“在流通的经济中,所有的经济行动无不是个别的经济行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理念上或者物质上的厉害加以企划和实行”[5]。资料数据基于本项目小组放假期间对广西各地随机抽样的100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入股意愿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因变量y1的结果值1表示农户愿意以土地入股合作社,0表示农户不愿意,因此可以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建立Logistic模型[6]:

通过对上面的模型因变量进行对数化,得到概率的函数与自变量 (代表影响农户土地入股意愿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回归线性模型[7]:

运用SPSS13.0统计工具对广西随机调查的100户样本农户的主要影响经济状况的8项可量化的要素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运行结果的参数估计如表5-1:

其中上面表4-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个变量非标准回归系数B。家庭劳动力比上户口人数的比例,即人均劳动力越小(B=-4.2990),入股的愿望越大,说明劳动力较薄弱,需要寻求合作的方式进行耕种,满足假设三。但显著水平分别为0.074,0.099比较小,所以影响不是很显著;经济来源(B0),农户需要减少自然灾害风险,还是选择了入股,在此证实假设二的农业技术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年人均保底收入、亩产效益、入股人均保底期望与入股意愿没有多大的相关性,这些我们方案分析中不是主要因素,不满足假设四,主要因为在农村很少农民愿意参加高风险高回报的工作,对于农民最主要的是有一分稳定收入。

根据小组随机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影响变量的统计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如上表4-2所示。表中显示人均劳动力、人均土地数明显偏小,灾后损失平均高达27.8%。根据上文对土地入股意愿要素假设条件得,土地股份制在广西农村还是有较强的意愿要求。

五、广西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可行方案

广西在推行土地股份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坚持学习区外这些地区的改革经验。同时必须结合广西农村资金短缺、技术薄弱、可耕地分散,土地肥沃不一的特点,推行自主的、特色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路线:

第一阶段:划分代表性地区进行试验。

第二阶段:村帮村,由点到面的扩展。主要是提供技术、经营经验的指导以及资金的投入。

第三阶段:社社联合,组建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机构。衍生一些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第四阶段:全区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进行更大规模的管理以及市场的合理规划。设立合作社村民福利制度,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图5-1土地股份合作社产权简化及管理机构图

图5-1是我们调查组参照区外其他地区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案例,结合我区农村实际制作出来的土地股份合作产权简化及管理机构图。广西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实行方案:

1.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以村、村委为单位组建;以农民自愿入股为原则;组建股东大会,选出董事会、监事会;共同决策农业土地生产。

2.设立管理机构及技术团队

经理制,由董事会从村或村委推荐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技术骨干,农村经验丰富劳动者优先;资产评估清核小组:资产评估,产权分配。

3.股权配置

土地经营权股(如图5-1②):丈量土地,资产评估,量化折股。技术股(如图5-1③),资金股(如图5-1①)合作社组建初期的大量资金靠某些企业或者政府进行投资,必须进行的资金配股。

4.产权分配

图5-1④合作社的财产核算清偿主要有:土地保底金,保证农民不承担合作社经营的风险。生产投资,农作物生产要素投资、不动产投资。劳务支出,作物生产和管理劳务工资、不定性劳务等。政府税收。公积金,进行再生产提取的部分收益。年底分红。村居福利制度,提升村居农民的生活质量。

5.合作社章程、制度

合作社的必须在制定的章程下运营,由监事会进行监督。

6.土地股权性质

根据调查显示广西农村人均占地面积很少,为防止某些人看到利益之后造成外来分股权的现象。实行固化股权:(1)村集体土地股权按人口平均定期配股。配股周期内总股权来不增、去不减、可继承、可转让。(2)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按自愿入股土地数进行量化配股。(3)社员入股资金配股。

7.合作社市场化

合作社形成了地区的一定规模后,可以创立自己的品牌,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销售,提高合作社的收益。

8.合作社文化

为了促进合作社生产效率,必须提高合作社企业文化。

对于上述合作社管理方案,实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调整。

六、广西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展望

广西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推行可以说是一件漫长曲折的,是一件伟大的创新。广西农村未来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成功将形成农业种植规模化、农产品产业化道路。促使广西农产品在国内国际贸易中有效地拥有自主的品牌,不再有“广西砂糖橘,广东特产”的说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农村生产效率,而且大大的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村民团结、互助精神的发扬。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对广西区内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数据”.2011年9月.主要是利用同学暑假回家随机调查的数据,在实施合作制过程中亦可针对当地具体资料进行详细取证.

[2]编辑部.土地股份制改革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重要内容[J].领导决策信息,2004(7):第29期.

[3]蒋省山,刘若英.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在探索中完善[N].中国经济时报.2003-5-16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六章附则:第35条.

篇5

关键词:台湾地区;农业产业化;政策;政府;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4.7(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118-05

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十大规划专项课题之一“农民权益保护和农村产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和中国法学会2011年一般项目(CLS(2011)C13)。

作者简介:吴长波(1981-),男,山东鄄城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

一、我国台湾农业政策的历史嬗变

(一)农业培养工业阶段的农业政策

此阶段台湾农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二战后亟需恢复农业生产,二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陆续从大陆撤进的大批人员,造成台湾人口急剧增长,粮食及农产品供给严重匮乏。鉴于此,台湾实行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策略。其中农业政策的中心确定为:增加农业生产,以换取更多的外汇、供应充足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稳定社会局面,促进工业发展。相应的,台湾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植与投入力度,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业,大力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台湾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形成了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经营方式。

(二)工业支持农业发展阶段的农业政策

此阶段。“农业培养工业”的“挤压式”政策开始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农业增长开始衰退。1969年,台湾农业首次出现负增长,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面对严峻的形势,台湾当局于1969年颁布“农业政策检讨纲要”,大幅度调整农业政策。1972年又出台了“加速农村建设九大措施”,努力把农业政策的目标从过去的“压剂”转变为“平衡”。其中最有转变意义的是废除肥料换谷制度和取消田赋附征教育税,标志着台湾对农业“压挤”政策的结束,自k此,台湾农业政策由过去以增加农业生产为重心的政策,转变为今后以提高农业所得和农民收益为重心的政策。20世纪80年代,台湾再次调整农业政策,推行“农地改革”,农业发展方针转变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增进农民福利”,提出“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的构想。

(三)经济转型阶段的农业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农产品的竞争力日趋下降。尤其是台湾加入WTO后,农业生产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农业增长陷入低谷。台湾地区于1991年实施农业综合调整方案,计划保持农业零增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的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精致农业等新兴产业,并将农村工作的重点转到“富丽农村”建设上。应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2006年台湾出台新的农业施政目标——“新农业运动”。“新农业运动”将通过建设“创立农业”、“活力农民”和“魅力农村”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农业”的永续发展作为施政理念和目标。目前,台湾农村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居住条件和环境更加方便休闲、更富人性化。农民生活品质得到改善。

二、我国台湾地区主要农业政策之梳理

随着经济起飞,台湾地区农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于是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和贸易保护政策。农业政策种类繁多,特选几类典型政策进行考察。

(一)农业结构政策

台湾地区十分重视农业结构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作用,采取了多种农业结构政策。首先,开展农地改革。二战后,台湾地区共进行了三次。这三次改革是台湾地区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适时对农业发展作出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多种经营方式的采用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台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台湾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强调以提升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为主轴,通过合理规划传统产业,发展有潜力的精致农业来提升农业的总体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针对稻米市场逐步加大开放速度和削减杂粮等生产补贴重新规划和安排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制定“水旱田利用调整后续计划”,同时配合奖励稻田休耕的措施,对稻米、杂粮、蔗糖等保价收购作物的生产面积进行控制和削减。再次,加强发展具有特色的种苗、花卉、热带水果、高价值养殖渔业,成立农业专业区,运用生物技术、自动化等高科技,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最后,建立农产品品质管理和认证制度,大力推广本土农产品品牌。一方面,对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定时、出货定时、符合全省统一品质标准的农产品,赋予“共同品牌”;对于有产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建立“产地品牌”。另一方面,“农委会”为确保品牌农产品的卫生、安全,致力于建立品质认证制度,如2007年6月14日启用产销履历产品(TAP)、有机农产品(0TAP)及优良农产品(UTAP)三大农产品验证标章。另外,台湾“农委会”还通过举办现场展售活动和建立“国产品牌农产品真情百宝乡”网站等措施协助本土品牌农产品建立市场行销通路。

(二)农业机械化政策

我国台湾地区在上世纪7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机械化程度已超过90%,具体涵盖了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目前,台湾地区农业机械本身正向自动化、信息化等高科技方向快速发展。台湾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政策措施如下:首先,制定规划以引导农业机械化发展。政府长远、系统的规划是台湾地区农业机械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上世纪60-80年代,台湾地区连续出台了“耕耘机推广十年计划”、“加速推行农业机械化方案”的四年计划、“加速推广稻谷烘干机”四年计划、“促进农业全面机械化”四年计划,在90年代又制定了加速推广实施“推动农业自动化”十年计划。其次,提供农机贷款及购机补助。台湾地区从1977年开始,设置农业机械化基金,分别由银行、农业合作组织和乡镇农会办理贷款。1986年。台湾将农业机械化基金并入农业发展基金,而且规定凡经农委会核定的在案者在购买国产或进口农机时均可申请贷款。此外对播种机、花生收获机、高效植保机械等新型国产农业机械给予市场售价10%-50%的购机补助。到目前为止。购机补助、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仍在继续实施。再次,建立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组织和作业服务组织。台湾地区卓有成效的农业机械化推广组织有:农业机械化推行中心、代耕站和水稻育秧中心。实践中,台湾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组织与作业服务组织,主要由台湾各级农会组织实施,农会专设“推广股”这一部门,其主要职责之一便是负责各类农业机械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工作。最后,重视农业机械化的科研与教育。早在1984年台湾就成立了农业机械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与发展。推广应用优质、高效农业机械,推动了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进程。而且,台湾十分重视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把培育农机人才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举措。在台湾大学、中兴大学、嘉义大学、宜兰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5所综合性大学均设有农业机械系。除上述措施外,台湾地区实施的“农地重划”和代耕、代营的经营方式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农业科研政策

台湾地区农业科研包括了农、林、牧、渔业及有关产品的加工、储运、生产、经营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台湾各级政府与生产、科研、教育等部门紧密结合,建立了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的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台湾的农业科技和推广工作,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因此不仅具有先进水平,而且效率也相当高。台湾主要农业科研政策如下:首先,政策引导。为了以政策引导农业向科技型转变,台湾相继出台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农业科技政策和5大农业科技计划,以加强农业科研开发,强化科技研发成果的推广体系,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其次,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台湾科技投入的增长一方面是当局不断提高科技预算,另一方面是鼓励民间企业增加对研究发展的投入。根据台湾2007年《科学技术统计要览》资料:1999-2006年,台湾科技研究发展经费总额从1905亿元上升到3070亿元,增长61.2%,科技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2.05%上升到2.58%。再次,健全农业研究、推广、应用体系。一方面推动农业科研“管产学研”结合。台湾当局把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有效组织起来,由大学以前瞻性基础研究为主,科研机构以应用基础或应用研究为主,企业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主,政府制订计划,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成立科技研究群。台湾地区成立了以产业为导向的“科技研究群”。台湾地区的科技研究群下设农业、林业、水产、畜牧及特有生物等五个研究群,在此基础上,下设六个研究组,有农艺作物、园艺作物、生物技术、处理加工、农业环境与生态农业经营与推广等。最近,“农委会”又将大专学术机构的研究工作交由农林厅统筹安排,再进一步由“农委会”审查,从而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除此之外。台湾还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台湾已经建立了由科技人才供需预测系统、科技人才供给策略和科技人才引进及运用策略构成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

(四)农民合作组织政策

台湾农村在政府的鼓励、扶持和引导下自愿发展起了形式多样的农民合作组织。台湾的农业合作组织主要包括农会、合作社、农业产销班以及策略联盟等,建设十分完善。首先,建设三级农会。根据台湾“农会法”的规定,农会分为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三级农会各自相对独立,上级农会不干预下级农会的人事、财务,但下级农会接受上级农会的指导,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组织网络。目前,全省各级农会有304个单位,其中乡镇农会下设4456个农事小组。农会涉及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公益性推广事业、经营性经济实体和农村金融三个方面。其次,建设农业合作社和合作农场等合作社。台湾“合作社法”规定,凡从事同一经营业务达7人以上的,就可以向所在地主管机关申请注册成立合作社。台湾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合耕合营、共同运销、统一加工、统一应用新技术、购置生产资料等。再次,建设农业产销班。农业产销班通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和共同运销,用团队的力量,让小农场规模的个别经营成为大规模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从而达到扩大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克服小农经营弊端的目的。最后,建设策略联盟。农业策略联盟是指农业组织之间、农业组织与其它组织之间结合各自稀缺的有限资源通过共同研发、交互授权、物流协议、合作生产及股权投资等方式,共同分担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双赢目的的组合。为推动农业策略联盟的发展,台湾“农委会”成立了辅导小组,辅导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作为长期运筹中心。并设立“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基金会”。台湾现有生产联盟、加工联盟、物流联盟、休闲联盟及贸易联盟等策略联盟。

(五)农业金融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台湾当局对农业金融进行了改革。首先,建立农业金融“法律”体系。为尽快健全台湾农业金融法律体系,台湾当局于2004年1月30日正式实施“农业金融法”,这为建立独立于一般金融体系之外的农业金融体系确立了“法律”依据。后来,在“农业金融法”的基础上,台湾当局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子法规”,经过不懈努力,台湾已经基本建立起较完整的农业金融“政策法规”体系。其次,建立健全独立的农业金融体系。“台湾农业金融体系主要是由农业金融策划委员会及农业金融执行机构——中国农民银行和农会信用部组成。后来台湾当局对农业金融体系进行了完善,专门成立“农业金融局”,建立二级制的农业金融组织架构,即上层为台湾农业金库;下层为农渔会信用部。按台湾“农业金融法”规定,全台农业金库为信用部的上层机构。农业金库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仅限于政府及各级农、渔会。全台农业金库职能为:辅导信用部业务发展。办理农、林、渔、牧融资,稳定农业金融,与信用部共同积极推动、办理政策性农业项目贷款等。再次,完善金融监理制度。当前,台湾地区的金融监理包括两类:一是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金融检查;二是农委会农业金融局的行政监督与管理。

(六)农业扶持政策

首先,实施农民所得政策。该政策主要包括对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减轻农民负担和支持农村建设等来予以实现。其中,台湾通过法律法规构建价格支持政策体系、价格稳定政策体系来实现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通过大幅度减少甚至减免农民直接或间接赋税负担、向农民发放无息和低息贷款、实施农地补贴等措施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增加农村福利、加速农村开发建设和扩增农业发展基金、加强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等措施支持农村建设。其次,实施农业贸易政策。一方面,台湾地区通过对农业实施高关税和低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措施限制进口;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农产品产销政策、对出口农产品实行优惠税收政策等措施鼓励出口政策。再次,实施农业救助政策。一方面,对受灾的农民和农产品进行救助。台湾“农委会”分别于1987年和1992年公布实施了《农渔民天然灾害救助办法》及《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办法》;1994年又颁布了《农业天然灾害救助条例》,设立不少于100亿元新台币的灾害救助基金,并不断加强农业灾害救助体系建设,多次提高了农业自然灾害的救济额度。2000年1月台湾对其农业纲领性文件《农业发展条例》进行修正,其中明确规定要设置农业生产天然灾害救助基金。另一方面,台湾把农产品受进口损害救助作为农业救助的重要方面。台湾“入世”前后,部分农产品受到严重冲击,台湾当局分别给予了经济补助。1989年台湾地区出台了《主要农产品受进口损害救助办法》,对因“关税协定”造成冲击的农产品给予一定补贴。2000年台湾修正后的《农业发展条例》也明确规定要设置受进口损害救助基金,在2003年1月台湾再次对《农业发展条例》进行修订时,进一步扩充了农业发展基金和进口农产品损害救助基金,规定当局拨出1000亿元设立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因进口农产品或农产加工品而遭受损害的农产业。

三、台湾农业政策对大陆的启示

(一)积极实行农业政策引导

以来,我国各项农村改革措施和富民政策相继出台,农业生产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1998年以后,我国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农民收入增长减慢,城乡差距日益扩大,。此种现象的出现与政府对农业缺乏宏观调控和及时的政策支持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现阶段我国应在保持农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出台新的农业政策,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首先,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政府一方面应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农民的市场地位。使农民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社会的平均收益。其次,努力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为适应人们追求生活质量以及休闲观光的需求,需要重新对农业生产进行功能定位,使农业的功能由单纯生产性的功能逐步转向生产与生态并重,充分发挥农业在提供绿色资源、生态平衡及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最后,积极采取综合性农业支持政策。所谓综合性农业支持政策,是指将价格补贴等直接支持政策和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生态建设等间接支持政策联系起来协调运用的政策。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要进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在我国工业化基本完成后,农业已完全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诸如取消农业税、良种补贴等,但是扶持政策的力度明显不够。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才能缩小工农之间的差距,缓解“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进行金融改革,消除对农业的金融抑制。我国的农业金融改革不应该局限在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而应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建立相对独立于一般金融的农业金融制度。这就要求建立财政扶植农村金融进而间接补偿农业的通道,优化和放大财政支农政策的效果。通过建立健全农业金融制度为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其次,实施“价格支持”政策。一是确定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即干预价格;二是建立农产品的储备制度,用于平衡市场供求,平抑物价;三是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用于因价格波动给生产者带来损失的补偿。再次,建立合理的农业保护体系。在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WTO相关规则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并将其重点用于农业科技、农村基础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农民合作社的培育、农村福利以及对国土进行综合整治等方面,形成符合WTO规则的合理的农业保护体系。

(三)大力发展农业科研

一方面,加强农业及农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调整品种结构,不断引进、开发新产品,并加强国际农业技术合作。促进优质、高效、特色产业的发展,以树立我国知名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的政策性投资。农业低利性和生产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的科研成果难以专有和获得较高利润。为此,只有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才能推动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比重较小,科研体制存在着科研、教育、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相脱节的现象,阻碍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广大农民的技术水平。

(四)健全农业组织体系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虽然多种形式的农民组织在我国迅速崛起,但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发育不全,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我国产业化模式以‘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及龙头型经济模式为主,但‘联而不合’,大多数农民只能获得出售农业原料、初级农产品的基本收益。与‘龙头’还没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鉴于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健全我国农业组织体系。首先,形成多元化的产销服务主体。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以农村专业协会为基础,从组织、设施补贴、资金、土地使用、税费、服务、保险、法规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引导,大力培育与生产、加工和市场紧密相连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组织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农业生产经营中介和支撑性的管理服务组织机构,从而降低农民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谈判力量和竞争力,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性发展。其次,加强农业组织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界定为“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但仅仅一部“合作社法”的规定显得单薄。且操作性差。所以政府应完善农业组织法律体系。并以法律或政策形式在功能上赋予农民合作组织主导金融、农业推广、农业产销、农产加工与贸易等功能,使农民合作组织在政府、农户和市场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更好地配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五)建立农产品营销系统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脱节,没有共同的利益约束和激励机制,是无法真正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所以,我国应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系统。首先,建设运销市场体系。一是加强财政对农产品运销市场体系建设投资。把市场体系建设纳入财政支农的范畴,发展区域性农产品多级批发市场。二是健全运销市场法律体系。制定统一的市场交易法、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市场操作规范,在市场管理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完整的市场交易法律体系。三是突出农产品产后处理和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设。运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储藏设施和加工营销设备,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运销制度,形成集产地、批发、零售为一条龙的三级运销系统,保障农民有序、规范地进入市场。其次,逐步实现农产品运销商务电子化、网络化。因应现代电子商务条件下农产品流通与交易的需要,我国应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业技术体系和农产品行销资讯系统,提高产销体系的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从而使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民,便于其及时制定和调整农产品行销策略和促销战术,正确选择目标市场,获得更高的效益;同时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提升农业决策和管理的效率。

(六)推进农地改革,实行规模化经营

我国1978年推行的。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地块零碎、耕地规模小、农业生产率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进农地改革,实行规模化经营。首先,要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制度。在的基础上,放宽政策,制定合理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操作程序和流转价格,允许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自由转让、租赁农村土地。与之相配套,政府应适时、合理地为农民提供扩大经营规模的购地贷款、“退休保障金”等优惠措施。其次,探索农村土地人股承包等新型组织形式。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分散的土地朝着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管理现代的专业农户或农业企业集中,以扩大农地经营面积和规模,培养专业化大农场,更好地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丁中文,名湾农业转型的主要历程、趋势与启示[J],发展研究,2008,(8).

[2]郑百龙,台湾第二时期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2,(2).

[3]邓利娟,21世纪以来的台湾经济:困境与转折[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吴萍,解读台湾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措施[J],现代农业,2007,(5).

[5]方志权,台湾农业考察报告[J],台湾农业探索,2000,(1).

[6]许佳妮等,名湾农业政策体系的效应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21).

[7][8]单玉丽,刘克辉,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发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9]江梅,台湾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措施与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1999,(2).

[10]黄敏,建设高新技术化、管理制度化的现代农业——台湾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1999,(3).

[11]苏美祥,台湾农业金融体系的形成、影响与借鉴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05,(3).

[12]蔡天新,陈国明,现代台湾农业发展模式的历史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1).

篇6

【关键词】供求信息;期货;质量控制;中介组织;冷链物流体系

我国的蔬菜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几大问题。一是流通环节过长,流通成本偏高,直接导致“菜贱伤民,菜贵伤农”的发生。另外,蔬菜冷链设施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体化,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损耗太多,不但进一步加大流通成本,而且构成阻碍我国产品出口的一大壁垒。近几年,信息的价值越发突出,而我国的信息传播机制与信息预警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落后,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不能实现有效沟通,往往导致菜民不能有效把握市场需求,只能依据往年产品的价格决定当年所种蔬菜的种类,大部分菜民为了提高产量忽视供求规律的作用,滥用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却事与愿违,当同类产品集中上市时,反而大大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导致蔬菜价格急剧下跌。而那些供不应求的产品又易导致垄断现象的出现,进而导致价格上涨。当然政府的政策也是不能忽视的,在我国,有些政府政策不能真正落实,大部分农民合作社形同虚设[1],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与政府的权利和义务相挂钩,大部分农民成立合作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补贴,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我国的检验检疫制度也不是很完善,在对外贸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利益,针对我国制度与技术方面的缺陷对我设置贸易壁垒,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产值。为了蔬菜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我觉得有必要借鉴一下国外先进的经验,分析一下国外蔬菜价格调控政策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1.经验的借鉴

1.1蔬菜的市场供求信息对接和规避经营风险机制的建设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至少超过50%的农民或者农场,都积极主动地利用农副产品期货市场[2]的交易信息来发现价格、安排农业生产和规避经营风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种类超过20多种,十分有效地知道了美国主要农副产品的长期生产安排。法国充分利用大型批发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化的办法来指导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与交易。例如巴黎等的伦吉斯果菜批发市场,是法国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内容包括蔬菜、水果、肉食、水产、乳制品、蛋制品、花卉等品种,该市场内设有300多台闭路电视,多个频道在营业时间及时公布各种商业的最高价、最低价、一般成交价、销售量等信息,并将这些交易信息经过电脑处理后,及时传送给生产商、批发商和政府相关部门,从而达到指导生产、供货和政府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作用。

分析:我觉得利用期货市场的交易信息来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在我国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我国菜农不但知识水平相对低下,而且年龄普遍偏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低。要想打通信息这一关,我觉得,首先实现蔬菜体系的产业化及产供销一体化减少流通环节,建立农业合作社,并真正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然后,在合作社内部实行股份制,调动菜农的积极性。同时国家可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投资向蔬菜产业转移,这样才能吸引专家的眼光。让专家“走进村”进行期货方面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培养一批有能力的新青年,这样不但解决了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所带来的农村“空洞化”与老龄化,而且为青年辅助中老年实现蔬菜产业的繁荣埋下伏笔。

对信息供给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补偿,激发群众有效利用信息的意识,实现信息共享、利润共享。

信息只有及时传递到菜农手中再能发挥其价值。我觉得实现信息产业的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成交价、销售量等信息经电脑处理后,可通过手机短信及时传递给生厂商、批发商、政府等相关部门。另外,还可设立群众热线,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1.2关税措施

除关税和关税配额等常见关税措施以外,挪威还对蔬菜实行季节性关税,以便同时实现保护本国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双重目标。按季节性关税管理办法,在本地产品生产供应旺季,相关产品的进口将被课以较高的关税,但当本地产品生产减少或停止时,相关产品的关税将大幅度下降,以促进进口,使价格不会因为国内供给不足而上涨。

分析:季节性关税可以保护本国的利益,但是实施的程度必须恰当,实施方法也要合法合理,必须保证他国不会对我国实施报复措施,例如,他国在其他方面对我国设置贸易壁垒。所以,我觉得,我国应配备一批律师团队,在同盟国或非同盟国曲解我国采取措施的目的时,及时与他们进行协商,以便维护我国利益,尤其是蔬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1.3食品援助机制

美国食品援助计划具体包括:在校儿童早餐计划、暑假食物供应计划、特别牛奶计划、妇幼儿童食物补充计划、食品券计划以及其他食物赠与计划。

分析:在我国蔬菜无论是总产量还是人均产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蔬菜的损耗率也是相当大的,在18%以上,有的甚至在30%以上,所以在我国实施蔬菜援助计划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一方面可以减轻菜农“卖菜难”的窘境,还可以将菜价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也救济广大低收入家庭,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当然,为避免削弱菜农的种菜积极性,政府应加大对菜农的补贴。

1.4价格调控机制

1.4.1订单栽培蔬菜价格补偿制度

日本政府2002年建立了订单栽培蔬菜价格补偿制度。生产大户与需求大户之间签订定量定价的供销协议,在蔬菜蔬菜上市40天前提出订单价格稳定申请。当遭遇自然灾害生产大户不能按照协议提供数量,市场批发价格超过标准价格1.3倍时。农户通过农协协调,或直接从市场购买蔬菜填补,政府可以提供补贴市场价与协议价之间差额70-90%的补贴,以维持订单的履行。

分析:“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在我国还是非常普遍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流通成本过高。在我国,蔬菜产业多为小农户分散经营,单个农户的议价能力低,在菜品集中上市时极易形成买方市场,而且蔬菜是易腐的鲜活食品,菜农往往急于抛售不得不接受较低的批发价。在我国大型蔬菜集散地也比较少,北京从寿光运进的蔬菜一部分却产自河北,究其原因,原来寿光是我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基地,蔬菜流通比较快。为此,我觉得,在我国有些省份蔬菜集散基地不健全的情况下,订单蔬菜不但可解决蔬菜的流通问题。而且可有效控制蔬菜品种、产量,从而有效控制蔬菜价格。

1.4.2目标价格[3]

法国以目标价格为中心,配以不同类型辅助价格机制及其体系,避免市场物价无次序的上扬或下滑。目标价格是指一种产品在按计划规定的若干年以后所要达到的价格,此价格与产量目标联系在一起,通过调高或调低来控制产品产量的增加或减少。产品产量的增加或减少反过来又对稳定物价起积极作用。政府除了在价格上做宏观调控外,还在税收等方面也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维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分析:我国最近几年物价不断上涨,恶意囤积游资炒作现象时有发生,所以为稳定民心、维持CPI的持续健康上涨,打破单纯依据往年的销售价格确定本期种植品种的瓶颈,充分发挥市场预警机制的作用,设定目标价格,合理引导菜民种植与居民消费。

1.5检验检疫补贴政策

在挪威检验检疫和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服务也会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

近几年对日本出口的增长,致使日本对我国包括蔬菜在内的所有家产品进行严格的卫生安全检查和增加一系列进口附加条件。有些国家利用我国各种认证制度、标识制度、检测检验制度尚不够规范,或出口经营策略不当,专门针对我国设置技术壁垒,采用针对性检验,进口许可证,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为我国蔬菜出口设置障碍。所以,通过补贴政策强化蔬菜检验检疫程序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有必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各省设立由海关、商检、标准、协会、科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果蔬对外贸易协调体系,密切关注有关国际组织、出口国以及国际市场在果蔬产品法律、法规、标准、价格走向等方面的动态,建立高效联动的信息和预警预报机制,掌握国外贸易壁垒的具体变化增强我国果蔬产业的竞争应变能力,在开阔国际市场,突破贸易壁垒,解决贸易争端中争取主动。

1.6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4]

1.6.1保鲜技术

发达国家逐渐采用减压保鲜、臭氧气调保鲜、辐射保鲜、高压保鲜、高温处理保鲜、纳米保鲜、涂抹保鲜等贮藏保鲜技术,使果蔬损失率控制在2%-5%以下。

分析:我国果蔬领域的冷链把物流系统发展还比较缓慢,国际市场竞争力还比较弱,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首先,我国果蔬以温流和自然物流为主,既缺乏高效、实用、节能、安全的果蔬保鲜技术和装置,更缺乏产地预冷装置和冷藏运输设备。采后损失率达20%以上。所以,建立在信息技术系统高效调控和高新技术储运设施保护条件下的一条龙服务,形成采后预冷-产地冷藏-冷藏运输-销地冷藏-零售冷柜-家庭冰箱的一条物流链是十分必要的。

1.6.2物流信息系统

德国的果蔬物流业通过信息网络将全国的供求信息与遍布全欧洲的连锁经营网络连起来,确保了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在德国的水果直销市场,通过电子商务方式,随时显示世界各地的水果资源,价格等市场信息,通过网上交易,水果可直接调运到零售店,使中间商很难立足。

分析:我国尚未建立起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果蔬物流配送体系,果蔬物流与交易成本高,难以满足我国果蔬市场与物流发展的需要。所以,我认为在高等院校需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注重对学生电子商务技能的培养,培养一批物流人才队伍,逐步建立依靠先进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为支撑的果蔬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1.6.3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发达国家在果蔬物流企业中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

分析: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步,但相对发达国家,和国内产业需求来讲仍显示滞后。在经济全球化和物流国际化的发展环境下,我国需实现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便于国际物流融合。

2.相关思考

通货膨胀是存在的,那么菜价的上涨也并非偶然,在不影响CPI正常波动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菜价健康上涨?展望蔬菜行业的未来发展,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如何发展我国的农业设施建设,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与物价的非正常波动。(2)如何合理规划我国的蔬菜分销基地建设,从而减少流通成本。(3)如何合理的规划我国的道路系统,在不影响市容的基础上,实现蔬菜的顺利转运。(4)有的蔬菜可用来美容,需不需要与美容业进行产业链接以及链接后会不会引起蔬菜价格非正常波动等。

【参考文献】

[1]丁洁,李帅,吴乐.经济学视角下“高菜价”问题形成原因及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11(20).

[2]刘星元.蔬菜价格:影响力度、性质、原因及目标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3]国外如何控制物价[J].农经,2010(12).

篇7

广开渠道保居民就业。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双创”、金秋招聘月活动,举办直播技术培训等线上线下活动百余场,协调劳务输出264批次近1.6万人,开发临时公益岗100个,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883人,新增城镇就业424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5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全部完成上级年初制定的指标数。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100名,进一步推动了就业扶贫,为巩固脱贫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社会的“稳定器”,肺炎疫情以来,面对就业工作“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新局面,区始终把保就业放在首位,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做好“规定动作”,抓准“自选动作”,保居民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积极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充分发挥线上“春风行动”优势,保就业顺民心,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面临的困难,支持企业稳定岗位。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暂停“线下”活动,大力推行“线上”招聘,通过微信群、朋友圈、QQ等方式宣传用工信息,充份利用各街道公众平台,区政府网站,让辖区内居民或村民了解真实有效且针对性强的岗位信息,最大限度促进人岗供需匹配,精准对接。活动参与企业23家,提供岗位533个。平西乡、各街道保障事务能够准确掌握劳动力转移人员基本情况,建立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对劳动力转移人员去向进行实时跟踪。充分发挥线上职业技能提升作用扩大就业。为实现全民技能就业,疫情期间人社局发动乡、街、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通过微信、QQ等平台组织有培训意愿人员与市新跃职业培训学校现对接,免费开放直播实用技术培训,由学校高级技师与学员直播互动教学,课后学员可以回播复习,所有线上培训合格学员疫情结束学校免费提供线下实操培训。截至目前,全区共线上培训中式面点1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共3人,街道线上培训64人。

(2)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按照政策步骤有序开展。加大宣传力度,对符合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人员进行统计,将享受范围、对象、条件、补贴标准、需要提供的资料、办理程序等向失业人员进行告知,并通过张贴通知,挂条幅向辖区居民宣传。组织工作人员对政策进行系统学习,及时掌握有关工作要求,便于为享受优惠政策的人员提供更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受理,不符合条件的,解释清楚,争取理解。明确期限,给需要办理社保补贴的人员更充分的时间,让更多的人享受这些惠民政策。截止现在,区2019年度第一批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工作已审理3337人,发放金额13758275元,第二批审理1415人,待发放金额5882775元。

(3)为困难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服务。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区人社局联合区扶贫办、平西乡在3月份开发100名临时公益性岗位,实现了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就业扶贫,为巩固脱贫成果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区人社局进一步规范临时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出台了《区临时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成立了临时公岗纪律检查组,督促用人单位规范岗位设置,与录用人员签定用工协议,强化公益性岗位人员责任意识,履职尽责,同时区人社局由专人对临时公岗人员进行不定期电话抽查和入村检查,做到天天有签到,每月有考勤,保障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的安全,更好的发挥临时公益性岗位作用。

(4)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服务。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形式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2019年底,区委、区政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共正式招录68名社公岗人员,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社区注入了新鲜血液。下一步,全区计划拿出22个事业单位岗位参加全省事业单位统一招聘活动,重点招聘2020年应届毕业生和2018、2019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

(5)疫情期间为农民工有序返岗提供服务情况。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平台载体作用稳定就业。加大对输出人员自我防护措施的宣传常识,在输入地政府允许企业复工并允许招用外地工人的前提下区人社局配合市局,依托宁聚力劳动服务有限公司,最多一次输出达400余人,特别由省级部门协调高铁专列,由专人对乘车人信息进行核对登记,建立实名台账,并留档备份。同时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式服务,保障输出工作顺利进行。

篇8

农业部提出农机社会化服务

两个翻一番目标

本刊讯 9月4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黑龙江召开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场会。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目标任务,以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以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为方向,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的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各地农机装备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由农机服务组织提供的作业服务、维修服务能普遍达到行业标准;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主要农作物主要环节实现全覆盖,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和设施农业同步推进。

中央财政农合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修订后出台

本刊讯 从财政部获悉,修订后的《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已于8月23日起正式施行,与2004年印发的管理暂行办法相比,新管理办法补充调整了合作组织发展资金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具备的条件,要求依据有关规定注册登记,具有符合“民办、民管、民享”原则的农民合作组织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符合民主管理决策等规范要求;服务网络健全,能有效地为合作组织成员提供农业专业服务;合作组织成员原则上不少于100户,同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还新增要求“具备管护能力,能确保项目形成的资产长期发挥作用”。此外,新管理办法明确合作组织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的范围,包括: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提供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培训及服务;组织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整理、储存和保鲜;获得认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改善服务手段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其他事项。

食安办部署

强化中秋国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本刊讯 为保障2013年中秋节和国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严防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2013年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有针对性地加强中秋、国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要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依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对节日热销食品生产企业和流通及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三是要加大对重点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等节日热销食品的监督抽检工作力度,并在中秋前开展月饼专项监督抽检、切实强化对月饼质量安全的执法检查,努力实现从月饼的生产、销售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果断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突发问题。

农发行力保“钱等棉”严防“打白条”

本刊讯 日前,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召开的2013年度棉花收购信贷会议上,农发行对棉花收购信贷资金供应作出了硬性规定。棉花收购资金供应要做到“钱等棉”,确保棉农售棉款及时得到兑付,严防发生延期支付等变相“打白条”行为。农发行要求,各行要继续坚持不“打白条”,正确处理好保收购和防风险的关系,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以临储为依托,实现收购与收储的联动,平稳有序供应棉花收储信贷资金,确保棉花收购工作不因农发行资金供应出现大的问题。合理布局资金供应点,方便棉农售棉、不出现“卖棉难”。积极支持企业入市收购,为战略性客户群发挥效用提供政策倾斜。收购资金供应要做到“钱等棉”,及时足额安排信贷规模,加强对贷款支付环节的监管,督促企业及时足额结算。

中国—亚欧博览会首届中国优质

水果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本刊讯 由农业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首届中国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于9月2日至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了推介活动并讲话。活动期间举行了首届中国-亚欧国家水果产业发展和合作研讨会,并举办了首届中国优质水果展,展览展示了国内水果重点省(区)几十家果品企业的10余类200多个品种的优质果品及深加工产品,同时进行了果品贸易洽谈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国内企业与亚欧国家水果采购商签订合作意向金额达2.8亿元。本届推介活动进一步树立了我国优质水果的良好国际形象,将促进我国与亚欧国家果品贸易的发展。

第三届中国—东盟优质水果推介会在南宁举行

本刊讯 9月3日,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优质水果推介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开幕式。此次推介会吸引了来自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名国外嘉宾和国内500多位同行和企业代表前来参观。在交流大会现场,共有12家企业与外商签订了合作协议,金额达4.7亿元。今年是优质水果推介活动举办的第三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此次展览不仅为中外客商搭建了交易平台,也为我国水果主产省展示近年在水果生产、加工和贸易方面取得的成就提供了难得机会。水果作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第三大产品,现已基本实现零关税。此次推介活动将在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放大合作成果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粮食安全研讨会举行

本刊讯 9月3日,上海合作组织粮食安全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会议主题为“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共同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合作是上合组织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后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在以下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一是推动建立上合组织粮食安全合作框架,加强粮食安全政策交流与立场协调,建设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改善成员国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水平;二是推动成员国农业信息共享,加强粮农信息交流,推进粮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三是推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合作,加强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推广;四是推动企业参与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良种繁育、农产品产后处理加工和农业生产科技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篇9

关键词:“万山红遍”品牌企业 创新服务模式 挂牌扩园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也就是在较短时期内,迅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差、收入低的问题,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实践证明,实施品牌战略是一条有效地途径。

品牌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商品化、市场化,产品生产达到产业化、标准化以后,政府或企业,为突出地方特点,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以提品或服务方式,增进产品竞争实力,对整个产品生产和流通在总体上部署。农业品牌产品生产,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标准化,使龙头企业联合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效益。

1.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服务企业

江苏丘陵地区,主要是江苏省西南方低山丘陵,地跨南京、镇江、常州、扬州等六个市区,在省级农业区划上称之为宁镇扬丘陵农业区,全区土地总面积1.34×104km2,占江苏丘陵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1.6%。区内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4.6-16℃,大于3℃和10℃积温分别为5200-5500℃和4740-4950℃,年无霜期220-240T,年降雨量940-1200 mm。全境低山、岗、河坝、湖泊分布其间,并有长江贯通,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条件。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是一按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江苏省省级区划基础上,改原先行政区划设置的地区农业科研所为农区科研所。该所一贯以发展地方农业为己任,担负着江苏丘陵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并投入较大地力量于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江苏丘陵农区特点,发掘地方农业资源,针对丘陵地区“地薄水少”的农业立地条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江苏丘陵果品产业。“请进来,走出去”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引选和推广江苏丘陵地区应时鲜果新品种,经多年研究,探索出了多树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领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农业新技术的科技支撑力量。重视稻、麦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近年来选育出近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选育的“II优084”超级杂交稻,创世界水稻高产纪录;以镇麦4号、5号为代表的镇麦系列小麦高产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推进了区域内粮食生产。蔬菜花卉品种引选工作,走创汇农业之路,90%以上用于出口;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以新农药品种研究和开发相结合,成立专门研究部门,并建立现代农药实验公司,以高效、低毒、低成本的绿色环保型农药为主攻目标,先后研制了8个农药新品种,注册登记的3个新品被列为省内外推广补贴或重点推广产品。近年来,注重品牌战略,并积极实施,于2008年注册申请“万山红遍”企业品牌商标和“亚夫”牌应时鲜果商标,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在江苏丘陵大地上做了新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9年,以“万山红遍”挂牌的农业园区被评为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万山红遍”商标被评为江苏省著名企业商标。

2. “万山红遍”农业科技品牌企业

“万山红遍”农业科技品牌企业,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江苏省科委领导,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设立的农业实验基地发展而成的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白兔)科技示范园区。上世纪90年代在上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把缺乏基础设施分布零散的试验基点,改造为技术先进、设施较全的具有现代农业雏形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多种丘陵适生果树无花果、葡萄、梨、桃、樱桃、草莓等,精心研究十多年,已逐步形成多树种整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白兔园区取得成效的经验下,进一步扩大园区,以推进区域内农业发展,选择具有江苏丘陵特征的环茅山地带,建立了以有机农业为主的生态科技示范园;果树专业化科技示范园;种养加结合牧草示范园,园区面积共计近150公顷。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口号鼓舞下,园区作为推广示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窗口,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2008年,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申请注册了“万山红遍”企业品牌。四大园区统一使用“万山红遍”品牌、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外观包装等,并对新增服务点或果农,也纳入统一品牌的企业内。以挂牌扩园方式,加强科技服务,2009年末,在苏南苏北挂牌面积500公顷,使“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达750公顷,品牌销售2500万元。2009年被评为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万山红遍”牌桃、梨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万山红遍”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3.“万山红遍”农业科技品牌企业近年来运作及业绩

近年来,“万山红遍”农业科技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树立企业形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原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农业企业创立品牌的重要性缺乏完整的认识,从而忽视了对农业品牌的创立与维护。积极联系省内外有关商标管理的权威机构来所以讲座的形式,加强品牌管理知识的普及,并请知识产权维护方面的专家讲解企业内品种保护、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观念上提高了对品牌的认识水平。近年来,“万山红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3.1 提升龙头企业地位,进一步发挥示范效果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突出专业优势,立足江苏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热心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省、市级下达科技创新项目31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5项。有机农业基地建设、有机稻米生产、有机果品生产及成果应用,作为创新重点。以整村推进,扩大有机农业示范效果,组织有机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增加迅猛,由刚开始的152户,一年间增加500多户。入社农户人均年收入已达10000多元。桃超弱修剪技术、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梨棚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在“万山红遍”园区及挂牌农户果园,以品牌企业统一技术规程,向周边市区推广。

3.2 激励科技服务创新,建立科研与服务良性互动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然而,分散式经营农户,普遍科技文化水平低下,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当代新型农民。“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将农民培训作为重要的科技服务内容,以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着力落实“所农民专家培训”计划,在邻近市区的科技服务点,选拔优秀专业果农为培养对象,每年度开展科技培训20多场次,现场观摩结合课堂讲座,一年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科研上紧抓重点,研究果树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等急需解决技术的难题,科技服务上力求创新,走专业化社会服务新路子。在多点建立果树专业合作社,统一供药,统一销售等,效果大大超过预期。

3.3 丰富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

近年来,“万山红遍”品牌企业以挂牌扩园,串联中、小果园,帮助建立专业生产组织,使各区域内应时鲜果生产有规模、上品位,增大了经济作物的生产份额,丰富了农村市场,并大量地农产品销往区域邻近大中城市。2010年,“万山红遍”企业品牌销售额成倍增长达4000余万元。

3.4 提高现代管理水平,确保农民增收

“万山红遍”企业注册为省著名商标后,企业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品牌效应“立竿见影”。为加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注册了江苏应时鲜果省级著名商标即“亚夫”果品商标,严格管理品牌产品质量。只有规定品种,符合质量要求,隶属“万山红遍”挂牌园区或企业的产品,才能冠以“亚夫”品牌。品牌农产品的应市,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渠道,赢得了商誉,为农民谋得了实惠。

3.5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朝现代农业迈进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实施“双品牌”战略以来,搞好科研与服务良性互动。在区域内农业生产及发展方式转变上,勇于实践,推陈出新。通过品牌企业的示范带动,把品牌农产品的生产管理纳入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轨道。品牌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区域的拓展,规模的扩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随之广泛应用,从而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4. “万山红遍”农业科技品牌企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经几年的发展,“万山红遍”品牌企业作为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立足科技创新,在扩大企业园区的基础上,在服务形式上寻求突破,加强与邻近市区农业企业及农业合作社等的联合,培训农民专家,果树专业户,发挥品牌效应,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品牌资源共享,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连年上升。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品牌企业的开始阶段,在打造品牌形象上投入了较大力量,表现出科技服务强化了,而科学研究松劲了。通过挂牌扩园,企业规模逐年扩大,科技力量略显不足,缺乏自主创新科研成果或有成果档位却不高,加强科研后劲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品牌企业对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与外观包装实行统一要求,对品牌农产品的销售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品牌往往“创立容易维护难”,树立优秀品牌企业形象,需要一贯严格把握质量关。“万山红遍”是江苏省著名企业商标,园区扩大,在更大范围内享有声誉,对挂牌园区的生产标准不能含糊,如对冒用品牌的果农,要严格监督,要确实认识到品牌是企业永恒的无形资产。“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至2010年末,所内四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所外挂牌园区面积达1400公顷,范围大了管理增加了难度,目前技术指导是工作的侧重点,对产前、产后服务,如销售渠道、农资供应等仍未有隶属品牌企业的合作组织,要定人定岗负责这类工作。如何把“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搞得更好,需要抓紧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加强科研后劲,做到科研、服务“两不误”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是江苏丘陵地区农业科技龙头企业,虽然,有着数十年的科研工作基础,桃、梨、葡萄、草莓四大果树种类的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具有独到的研究,四大园区对丘陵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各具特点。但,企业发展迅速,规模逐年扩大,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科研上力量尚欠缺,科研没有深度,难出成果。科研是农区所的立足之本,也是农业科技企业的优势所在。目前,“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还处于拓展时期,要日益重视科技创新,争取多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

4.2 加强维护品牌,保持企业稳定发展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近年来主要突出于科技服务工作,以品牌企业串联大小专业农户,农民培训、挂牌扩园双管齐下,加速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始终要把品牌形象与品牌维护放在同样高度来对待,维护品牌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证。严格管理品牌商标使用,在果品采收时节,要紧抓质量关,挂牌园区的生产农产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上市。

4.3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企业运作机制

科研需要人才,服务需要人才,农业科技发展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创建著名企业商标,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着专业人才多,而懂技术又能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象。要充分挖掘培养和引进企业管理人才,为品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准备。在企业发展中,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建立多种合作组织和网络渠道,使品牌企业顺畅发展。

5.几点启示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探索科技服务新路子,从试验示范园区的单个窗口,到现在通过挂牌扩园如繁星点点地分布在大江南北的众多品牌园区,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的分散经营以及业外高收益,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科研部门、推广部门都在寻求较为恰当的方法,“万山红遍”品牌企业,近几年实践,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为现代农业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5.1 政府大力支持,勇于探索发展新方式

自领办江苏省省级科技示范园区发挥区域内展示窗口以来,上级政府给予关心和支持,成立“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并成为江苏丘陵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仍大力扶持和指导。“十一五”期间,共下达科研经费1600多万元,对四大科技园区课题研究上,作指导性安排,侧重有机农业方面的技术研究,在科技服务上,与邻近市区密切配合,使“万山红遍”品牌企业顺利地挂牌扩园,发展壮大。应当说,“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的发展是政府对江苏丘陵地区高效农业发展的总体考虑。

5.2 力求科技创新,品牌战略扩大效果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拓展时期,着重于科技服务范围和面积,已着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新增科技人员,配备各园区研究项目。品牌企业的技术大多来源于四大科技园区的试验研究,已逐年增加科研投入。科研成果能直接应用与“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的大小果园。

5.3通过农民培训,加大科技转化力度

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化是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集中体现,产业化生产是地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发展途径。“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发挥品牌优势,企业内资源共享,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农民培训,提高果农的素质水平,是“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年度的重要任务指标。以现场指导、课堂讲授等形式,每年度培训农民5000人次以上,奠定了企业的龙头地位。

5.4 重视自身建设,部门协调配合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在学科建设的推动下,充分整合资源,科学划分专业,以四大科技园区为基础,加强科技创新,以挂牌扩园为动力,强化科技服务,企业内合理分工,部门协调配合。

5.5 坚持服务“三农”,确保农民增收

“万山红遍”品牌企业,按照所统一部署,遵循“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走特色化、自主化、品牌化、合作化的江苏丘陵农业发展道路。在“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的带动下,在区域内了涌现了葡萄、草莓、桃等地方知名的生产专业户,起到了“树立一个品牌,拉动一方经济”的效果。近年来,“万山红遍”品牌企业,直接或间接传授给农民的专业项目近百个,给农民增添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参考文献:

1.何忠伟等.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和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50-67.

篇10

关键词:土地流转 形式 问题 关系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转包: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绘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

2、转让: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

3、互换: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4、入股: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5、出租: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

2、地方对土地流转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流转规范管理。

依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各省区逐步建立健全以实施流转合同制为重点的流转管理制度和规程。

2.2 积极提供流转服务。

各乡镇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建立了流转服务组织,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流转信息、法律政策咨询、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协调利益关系和调处流转纠纷等服务。

2.3 扶持并鼓励流转。

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拿出专项经费支持鼓励流转。据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已有11.3%的县(市)拿出专项资金加强土地整理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为通过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有5%的县(市)拿出专项资金对流转双方给予适当补贴。

3、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3.1 强行流转的问题在少数地方依然存在。

有些地方基层干部对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土地集中,片面强调与追求农业规模经营而忽视甚至侵害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有的地方不顾条件盲目对流转下指标定任务,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的问题在少数地方仍时有发生。

3.2 流转利益纠纷在各地区仍有不同程度存在。农户间流转以及短期流转中合同签订率不高,流转双方形成的利益关系和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有的在长期流转中流转双方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因经营风险和市场变化等原因也容易引发利益矛盾。

3.3 部分地区在流转中改变土地农业用途。有的地方还存在将流转的耕地用于种树或挖鱼塘,有的甚至搞非农建设。

3.4 规模流转的耕地很少用于种粮。在流转的土地中,由于种粮效益低,种粮的面积和比重有进一步缩减的趋势,特别是规模流转中用于种粮很少。

4、土地流转工作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4.1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土地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正确认识,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长久稳定承包关系,农民才有可能充分行使好土地流转权利,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的后顾之忧,才有可能建立起稳定的流转关系。

4.2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土地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通过正确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流转土地逐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服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路子,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4.3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必须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前提。土地流转管理应该以指导和服务为主,是一种指导性和服务式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几点:

(1)尊重农民流转主体地位,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或者阻碍流转

(2)要以法律政策为依据,不得非法为土地流转设置附加条件和要求,签订流转合同要农民自愿申请和接受

(3)要不增加农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