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4-02-17 15:1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重要性
一、会计档案的作用
1.会计档案直接影响经济工作
从宏观来说,国家利用各企事业单位、各机关的会计档案反映的数据逐级汇总,可以考核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关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制订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和决策;从微观来说,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原始数据,科学地预测未来,制订最优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会计档案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改革开放给经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随意提高开支,铺张浪费,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流失。而会计档案将这些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及时发现问题,阻止腐败的产生、蔓延,打击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解决经济纠纷,从而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三、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
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
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作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受条件限制,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还在使用老的针式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因此在没有及时修订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档案保管人员职责情况下,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在所难免。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
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软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四、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完善会计软件
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网络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转贴于
2.完善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2)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3)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4)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3.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用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颖.对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辽宁经济,2008(3).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制度创新
一、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特点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高校毕业生近十年(2001-2010年)的就业情况统计数据表明,毕业生总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到2010年的630万,2003年达到212万,之后以平均每年增长五六十万的速度增长,至2009年初次突破600万。其中整体的平均就业率小幅度增长,如2003年平均就业率是70%,2005年平均就业率是72.6%,2010年为80%。其中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率相对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较低,如2003年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3%,而高职高专的就业率仅为55%,之后随着整体增长幅度的影响,高职高专的就业率稳步增长,但其增长的幅度不是很大且始终未超过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高职高专大学生本身基数大、占总体高校毕业生比例高的特点,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形势更严峻。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所有高校入学门槛较低,学校较本科院校而言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学生本身或者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并不正确。根据人保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级蓝领的市场拥有率仅为4%,而我国近年的轻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高级技术工作人员,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对基层技术行业工作人员需求较大,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可以凭借专业优势提早步入工作行业;第二,就业结构矛盾突出。表现在为高职院校提供的基础性工作、简单性工作较多,但是晋升空间小、待遇低,而很多企业需要技术性人才却不能在高职院校找到合适的毕业生,也就是供需不平衡、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企业未招聘到优秀的员工、毕业生未找到合适的企业这一局面;第三,专业性强、年龄小、学习空间大。高职院校一般是三年制大专的形式,在校期间学校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使学生提早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时才21-22周岁,年龄较轻,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性较强,在企业工作也可以及时的提高自己,学习主动性强,未来发展潜力大;第四,毕业生总人数剧增,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占比重大,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以上是其主要的特殊性,但是也存在劣势的一方面,比如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同感不高、就业歧视、文凭歧视,高职院校毕业生本身的就业理念的不成熟,对就业形势的不了解或高估自己等。
二、我国历史上的就业制度改革历程,以及改革的就业制度的优劣势
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就业制度改革,主要就解放之后的就业制度改革进行探析。每个阶段的就业制度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制度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在审视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期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阶段,我国就业制度也经历了由统一分配到自主就业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经济交流越充分,劳动力市场越发达,就业向自主化方向趋势越明显,所突显的就业问题也就越多。
第一次就业制度改革是我国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很多行业都是国家控制发展,所实施的经济体制也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对学员的学习和工作都是“统包”,但是所针对的只是部分人,能够读书的并不多。国家实施的就业制度是“统包统配”,国家统一招生、统一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费用,统一分配工作,只要读书毕业了工作不用愁,毕业由国家分配当国家干部等岗位人员。当时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很少,门槛高,包分配工作,基本上只要考上高校了就是“铁饭碗”,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了国家的重点行业部门工作。当时的这一就业制度有利有弊,就当时的国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国家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重点行业需要人才,而国家的统包统配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也扶持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发展。另外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控制经济的发展,对建国初期是有利的,实行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有利于贯彻计划经济的相关政策,对当时的发展来说是好的。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大生产的需要,长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也造就了很多弊端,从学校来说管理呆板、专业落后、缺乏创新,从毕业生来说,能力发展有限,进取心缺乏,长期的安逸工作已经磨灭了斗志,自我调控能力脆弱等等。
第二次就业制度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双向选择”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制度改革带来了巨大变化,相应的就业制度改革也迫在必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过渡,使市场信息共享交流更加充分,对就业的需求更加自主化。1983年国家首次推行了“供需见面”这一就业体制,在部分学校推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学校推荐逐渐不是唯一手段,也改变了过去“一统定一生”的毕业生工作性质。毕业生可以在与用人单位了解和求职的过程中获得工作,首次可以自主选择工作。随后学校又推行了“双向选择”就业制度改革,即学校推荐和就业单位供需见面,学校首先提出推荐分配的计划,然后结合供需见面及毕业生自身要求,上下结合,使毕业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工作,从根本改变了过去国家统一分配的局面。这一阶段就业制度的优势在于毕业生可以部分自主选择工作,实现与用人单位的供需结合,国家的统包制度也改为前期义务教育承担部分费用,后期自主择业与学校推荐相结合,适应了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
第三次就业制度改革是在1989年国务院下达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国家计划内招生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由国家统包学习费用,在国家有关就业方针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优先就业,用人单位择先录用。
总的来说,我国历史上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针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改革并未充分体现,是因为在前期我国的高职高专大学生比较少,后期的发展不稳定,就业制度的改革完善措施还不够,这些都迫切体现现代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三、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创新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建立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和切合中形成的稳定的规则、程序、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制度经济学的创始者凡伯伦认为,制度表现为一种为人们普遍化、习惯化接受的自然风俗,这是对“制度”最原始的定义。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定义的理解主要表现为,制度是一种观念化、规则化、意识形态或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一贯规定,旨在提高个人在社会中交流的效率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制度是适应社会的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制度的设立对国家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对于个人来说提供的公共产品更加丰富、更加经济实惠,规模效应更好,因为制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和非排他性会导致一部分人的“搭便车”效应并在某些激励措施方面鼓励了分配性的制度如“寻租行为”,那么国家就一个整体而言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最有效率最经济的过程;二是国家有最全面的暴力支持措施如军队,国家拥有最强的国家强制力设备,能够保证通过产权的界定来提高效率,就整个制度的实施而言是最有效的,能够保证制度的实施过程。因此,就这两方面而言,制度的科学设立对国家经济增长是有重要作用的。
制度变迁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创立、演变、变更、替代等过程。在制度变迁的发展中,经济技术的变化、物价的变化、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与喜好的变化都会引起制度产生变迁。但是我们从整体上来说,一旦制度得到确定,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变化包括突变和渐变,一般而言会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渐变并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制度变迁过程的发生必然是因为现有的制度已经不适用现有的发展,新的制度会带来更大的潜在利润,能够更好的促进现有的发展,如果没有潜在利润是不可能发生变迁的,这也是制度变迁的必然性。制度变迁包括正式制度的变迁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正式制度是指国家颁布的强制性的规则、规范等,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正式制度的变迁需要国家制定并执行,非正式制度需要个人自己进行变迁也离不开团体的支持。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经济增长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管理,可以说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最原始的根本动力,如果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任何生产和技术将是无效率或者低效率的。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就是典型的制度变迁,如果制度没有变迁,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可能还处于计划经济的低水平,所以制度变迁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同样,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经济增长水平高,说明国家经济水平发展较好,市场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有更多的岗位能够提供给劳动者,反之,经济增长水平低下,整体的失业率就增加,纵使再优越的制度也毫无作用。而经济增长水平与制度变迁直接相关,经济增长需要制度变迁来作为动力来提高,因此制度变迁对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促进科学的制度变迁,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也就有利于完善就业水平。
(二)制度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本文对就业的制度创新提出了以下参考性建议,希望能够为就业制度的创新提供部分依据。
1.国家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完善就业政策,提供相应的就业物资支持,扩大媒体支持和宣传,完善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宣传,促进就业信息交流等。比如2010年由中国教育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开办的《职来职往》求职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体支持案例,国家相关部门应多方位、多渠道扶持毕业生就业。国家除了对优秀毕业生的鼓励扶持之外,还可以就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合适的政策支持,比如鼓励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改变企业的就业门槛“重专业而不是重文凭”。
2.高职院校应该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科学设置专业课程,联系优秀的实习单位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科学完备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扶持。如某些高校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大学生在优秀企业短期实习,联系多家著名企业在校召开大型招聘会,就业咨询和推荐单位信息共享等。高职院校应该保证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与工作适应能力,让学生认清自身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加强专业特长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使命。
3.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与共享性,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官方权威的就业信息服务网。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企业和各高校毕业生的合力支持,而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大型信息共享网站的建立又势在必行。这也需要各级部门的技术、资金、服务等支持,政府应该据主导作用,各企业各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总之,通过网络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就业制度是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纪韶.中国现行就业政策目标的选择[J].经济学家,2000(1).
2.郭士征.国外就业构成变化及其就业政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10).
3.刘善球.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0(10).
篇3
关键词:金融投资;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随着我国现行的投资概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金融投资成为全民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金融投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下,使得国际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对于我国金融投资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金融投资概述
金融投资是指购买某种合同所规定的权益, 其投资对象通常称之为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显然, 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是储存或拥有潜在价值与购买力的凭证。一般情况下,以融资方式,将金融投资划分为以下两大类:
首先,直接融资。简单来讲就是由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直接见面,结合实际需要,制订相关的协议,并以此为条件下,实现直接融资。从特点分析,直接融资主要从社会上吸收和筹集资金,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金融运行机制,在其运行过程中,主要以股票、债券为主要载体。
其次,间接融资。所谓间接融资就是不要求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直接见面,而是在融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媒介,如金融机构,来实现间接资金融通。比如在现代信用制度下,最为典型的间接融资方式就是银行存款,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是资金供求的中介,资金由银行集中起来,进而贷放给资金的需求者。
二、我国金融投资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实物投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进而推进了金融投资的发展壮大,随着社会主义体制的深入改革,金融投资逐渐从实物投资中分离出来,并且正在不断完善和成熟。在金融投资实际运行中,由于已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投资趋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投资工具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等。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投资受计划经济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使得整个投资行业组织管理呈现一定的无序化。从资本市场情况分析,股市结构过于单一,上市标准缺乏灵活性,证券组织管理问题多多;从融资工具方面来分析,其在流通、发行、交易等各个环节,问题接连不断,另外,再加上我国市场金融环境发育不全,在金融投资问题的处理中,对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偏差和扭曲,进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分为两点:第一,投资环境基础过于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关要素其组合体系不完整。第二,受到相关经济因素的制约,如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等。因此,这对我国改进和完善金融投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加强重视,全面有效的培育金融市场,构建完善的金融投资体系,并将其作为发展金融投资的关键因素。
三、完善我国金融投资建设的有效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引资措施
由于我国现行金融投资引资渠道过于单一,要加强对引资措施的分析与研究,采取灵活有效的引资措施。虽然我国地域辽阔,但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差异性极大,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因此,需要在认清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引资措施,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在引进外国投资时,一方面,既要重视大型跨国公司,另一方面,也加重视中小企业的投资引进。因为,在发达国家,即便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虽然其规模较小,但是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却是较高的,另外,再加上其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对我国的企业来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都普遍乐意与中国企业合作。所以,这对于我国来讲,在引资方面,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既可以更新我国的经营理念,制定灵活机制,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造和进步。其次,要重视投资、引资原则。一方面,这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实行金融投资渐进式发展模式,加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性,支持资本市场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积极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我国的金融投资改革。第三,要加大管理力度,尤其是对于对外证券投资风险的控制,一定要保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借用国内外企业的一些成功案例,加强对各类投资结构的分析,积极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并且从危机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进行投资之前,相关责任人员必须要加强调查和研究,对投资中可以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强化风险意识,进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
篇4
关键字:MBA教育;区域经济;改革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39-03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工商管理硕士,以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MBA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查人才的第一标准[1]。MBA教育应该传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现阶段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培养方案雷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MBA教育的进一步发展,MBA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热点,基于区域经济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将是今后MBA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研究重点。
一、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MBA教育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和了解,MBA教育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是MBA教育管理体制还留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1.MBA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而作为“专业学位”的MBA教育则以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但是,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都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且这种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MBA教育,使得部分培养院校在培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使MBA教育成为另一个“管理学”研究生教育。
2.MBA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目前,国内MBA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与普通管理类硕士生的课程差别不大,整个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部分,加上最后的毕业论文,不同院校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与选择方面[1]。多数课程重在管理知识传授与理论讲解,对管理应用能力的指导较为欠缺,且课程内容单一,没有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学员的专业特长、行业分布的特点进行细分。
3.MBA教学形式与专业教材单一。MBA现行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MBA学员学习积极性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水平。由于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管理实践中的一些“典型”现象分析不够深入,学员的创新热情得不到激发。专业教材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现阶段很多MBA院校使用的教材往往与“学术型”研究生使用教材相同,缺乏实战的案例研究和开放式的思维引导,这就使得授课形式很难有较大的突破。
4.MBA专任师资缺乏。MBA并不缺乏具有高职称、高学术能力的教师,但缺乏的是具有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并能够适应MBA教学方式的教师。现阶段担任高校MBA教学的教师往往都具有高级职称,在学校甚至研究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其缺乏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学术理论往往无法联系实际并解决具体问题,且大多不是MBA专任教师,教学方式无法适应MBA互动式的案例教学,过多的科研和教学压力也很难使他们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案例研究。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MBA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与MBA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复合型的MBA人才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对MBA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和影响。
1.MBA培养的多元化。MBA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也必须体现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2]。在市场竞争激烈、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完善的大环境下,MBA教育未来的发展必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结合学校自身的所处区域、专业特长、学科背景等开展特色化教育,注重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使MBA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MBA案例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是MBA教学中最大的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采用沿袭已久的经典案例,不能反映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真实情况。未来的案例教育的发展将会紧密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充分选取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及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能够真实反映国内企业成败特色,特别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经济的现实状况,更好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MBA师资的专业化。MBA教育水平的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2]。随着MBA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MBA教育的要求也不断增长,现阶段的教师队伍将不能适应MBA教育的发展和需求。未来的发展亟需一大批具有较强的专业学术能力,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特别是了解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特点企业发展的特点,能适应MBA的案例式教学,与学员实现良好的互动,并致力于教学研究的专任教师。
4.MBA教学的多样化。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使其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以综合的案例分析取代传统的毕业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MBA项目的产业化。MBA项目不仅仅是一项研究生教育,更是一个社会服务和资源互助的平台,凭借着MBA强大的师资队伍,广阔的校友资源,大量的案例资料和数据,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营销策划、资源整合等全方位的服务。未来MBA项目将向着产业化发展,集教育、研究、服务于一体,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三、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MBA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
MBA教育已经进去市场竞争,实现中国MBA教育价值的回归必定是大势所趋[3],因此必须基于区域经济特色进行MBA教育改革和创新举措。
1.把握市场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创新培养模式。MBA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因此必须结合区域经济特色,考虑哪里应用、如何应用,根据需求进行改革。如北京、上海等处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跨国企业、大型企业众多,MBA教育必须注重国际化,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活跃,MBA教育必须了解和掌握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规律,注重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西部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MBA教育要和当地企业类型、文化发展相适应。总之,MBA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
2.完善课程设置,依托高校办学优势形成特色。MBA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除必要的主干课程之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增设大量的选修课程,结合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上市、财务、合同与知识产权等问题开设专题课程,进行系统的讲解与研究,开办高层次的讲座论坛,以满足不同层次MBA学员的需求。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可以依托其强大的教学科研能力,为学员提供更多更广的课程,并积极开展国际化教学与联合人才培养;地方院校及财经类、理工类院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高校办学特色,为金融、电力、旅游等行业与领域的企业进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
3.丰富教学形式,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增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也不仅仅停留在PPT、视频等基本形式,要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丰富教学内容。如证券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要充分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实现课堂中教与学的良好互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案例研讨、企业挂职、校际间交流学习、头脑风暴等教学形式,丰富考试模式,改革毕业论文等形式实现教学的多样化,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积累大量的本土化案例资源。
4.加强教师培训,打造属于MBA教学和研究的专任师资。提高MBA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增加教师的培训。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和研究,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更要促使教师去企业担任实际管理职务。要选派本校教师到进行研修学习,邀请外校教师进行授课,建立全国范围内优质MBA师资的人才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各高校在人事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MBA教师的考核管理制度,对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MBA专任教师在政策、待遇方面有所倾斜,逐步组建MBA的专任教师队伍。
5.整合办学资源,促进MBA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引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对MBA项目进行企业化管理。紧密依托MBA项目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和高校资源,集教育、研究、服务于一体,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MBA教育培养大量企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依托MBA教师的专业和学术能力,帮助政府进行咨询决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教师和学员在咨询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化案例,进而促进MBA教学和研究的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中国将形成一大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经济形态,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将是摆在我们MBA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MBA教育才刚刚起步,今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它不仅需要培养经济发展的创新者,其自身也必须成为经济发展的创新者。
参考文献:
[1]俞明南,刘俊美,董大海.MBA课程体系调整与管理思维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32-36.
[2]岳庆峰,郑永彪.对中国MBA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7,(1).86-87.
[3]仝允桓.认清发展趋势,加快MBA教育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4-26.
篇5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农产品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历了供销社――集市和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按照国家和政府的意志对农产品进行统购包销,是组织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它由总社、包括省、市、县级社在内的联合社和乡镇一级的基层供销社组成,所以是一个上下连接、覆盖城乡的全国性流通网络,在当时起到了连接城乡市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城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开始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供销社决定农产品流通、连接城乡市场的作用逐渐弱化。自此,农产品开始大量涌入农产品批发市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和规模都成上升趋势。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壮大,使得大量农产品进入以零售为主、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集市或农贸市场。随着经济的繁荣,集市和农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场内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保鲜、保活、卫生检疫等方面不够重视,交易秩序混乱等。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强化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对自身健康及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去超市买菜。所以,农产品进超市,以及对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以上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流通渠道过长,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跨区域交易,扩大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
然而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上依然存在销售品质低劣农产品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农村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使农产品回归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只要电子商务贸易主体或者贸易对象涉农,就可称为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准确对接,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生产者的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同时也对生产者起到监督的作用。从供需角度看,一方面市场上对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量大,另一方面,高品质农产品供给又不足,低劣农产品充斥其中。2015年11月10日,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进行改革,提高竞争力。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供给侧”的疏忽,造成了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难以满足的困境。农村电子商务使得生产者准确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按照需求量组织安排生产,能够实现供需平衡,恰恰迎合了“供给侧改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也较为成熟。国外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现状研究、商务模式的研究和物流供应链的研究等。
1.发展现状研究
英国学者Warren和Martyn(2004)通过对本国农产品电商的调查,提出本国农产品电商普及缓慢,农民对网络的使用率太低。希腊学者N.Manouselis、A.Konstantas、N.Palavitsinis、C.Costopoulou和A.B.Sideridis(2009)通过对希腊农产品电商市场的抽样调查,并对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希腊目前的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较好,农产品企业相继出现,但其提供专业技术和知识支持等服务太少,电商的基础设施在乡村地区还不够完善,与国际接轨仍有困难。
2.商务模式研究
美国学者Ivanic(2001)指出,农产品贸易依托互联网进行,让销售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美国学者W.Wen(2007)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对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创新。澳大利亚学者Molla(2011)对澳大利亚农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进行交易的方式做了研究,并指出了澳大利亚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信息处理系统不完善的问题。伊朗学者A.Ali(2011)分析了伊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并以此创新了伊朗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
3.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研究
英国学者H.Renting(200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助于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追溯来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美国学者Wooseung Jang等(2009)通过构建农村中小企业物流模型,证明了中小企业发展合作社有助于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Ruiz Garcia等(2010)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搜和跟踪,将更有助于了解农产品的物流情况。瑞典学者Techane(2011)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条件下,对食品供应链的网络集成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从国外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在准确把握本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模式创新,目前更多地是进行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整体来说稍有滞后,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务模式、案例研究、现状与对策、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等五个方面。
1.商务模式研究
杨静等(2008)将农村电子商务分为P2C2B、B2B和P2G2B(P 为个体农户,C是农业协会或合作社,B为涉农企业或大型超市,G是政府)三种模式。侯晴霏(2011)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三大要素是商务模式、物流模式和运营平台,并提出区域对区域、区域对商家和商家对区域三种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叶秀敏(2011)按照交易主体分类,认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分为A2A模式(人与人)、A2C模式(人与消费者)和 C2C模式(个人卖家与个人买家)三种。韩剑鸣(2013)提出P2G2B(农户―政府―农产品需求部门)和B2B&C(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需求企业+个人需求者)两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郭承龙(2015)提出由核心单元(运营单元、美工单元、客服单元、推广单元和配货单元)、紧密单元(生产单元、仓储单元和采购单元)、辅助单元(电商协会、融资单元、培训单元)等组成的农村电子商务共生系统结构,并根据这种共生结构将农村电商模式划分为寄生模式、非对称模式、偏利模式、对称模式和一体化模式等。
我国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的局限在于一是没有形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式分类,二是提出创新模式之后很少进行可行性分析。
2.案例研究
有学者以某一地区为例创新了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吴晓萍(2010)对安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安徽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一是组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把农民、企业、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绿色产业链模式,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自建特色网站模式。赵蕾等(2012)以石家庄市为例,介绍了石家庄市实施农超对接的情况,认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农超对接是石家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型模式。
还有人总结了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2010年,中国社科院信息中心与阿里研究中心通过对江苏睢宁沙集镇的调研,首次提出“沙集模式”。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2010)指出,“沙集模式”指的是个体农户自发地使用电商交易平台进行家具的交易,获取收益后吸引其他农户复制该行为,带动家具制造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由此促进了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马凤兴等(2013)总结出在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带领下,农户网商成为北山狼户外用品的分销商,注重打造“北山狼”自有品牌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北山模式”。郑春峰(2015)进一步对浙江义乌“青岩刘模式”进行总结,得出“青岩刘模式”是网商形成区域联盟,以提高对上游批发商的议价能力,保证产品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吸引相关配套产业加入市场经营。
上面三种典型的农村电商模式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农民最先自发组织起来的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沙集模式”和“青岩刘模式”品牌意识差,商户分散经营,而“北山模式”则相反,因而更具竞争力。
3.现状与对策研究
于小燕(2009)从我国农民上网用户比例很低且尚缺乏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农副产品物流滞后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提出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等对策。张健(2009)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指出要想加快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陈亚洲等(2011)认为农民电子商务意识不够,基础设施薄弱,且多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效率低,由此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农户、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共同协调配合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徐芳(2012)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所处的信息环境、农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政策、法律等软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积极参与,需要市场和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
可以看出,为了突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国内文献大多只是分析现状,查找原因,然后提出相应对策,并没有对对策实施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4.平台建设研究
孟晓明(2009)指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分为四种,分别是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李红等(2011)提出基于供销社创新农产品供应主体,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信息体系,构建农产品、食用品标准体系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渠道等。张胜军等(2011)分析了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农产品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在内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弭凤峰(2014)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原理,结合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实践经验,提出建设以“小超市、大连锁”为特征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5.物流配送研究
一些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型进行了研究。文龙光等(2011)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区域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的配送解决方案。刘维(2013)在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几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模型。吴勇杰(2013)在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以邮政为基础在城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新模型,并指出该模型的不足之处。
另外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进行探索。苏珊珊(2014)对辽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进行了SWOT 分析,其中优势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便利条件;劣势是农村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信息水平化低,服务功能单一;机会是物流需求量增大;威胁是政策不够完善。刘利猛等(2015)认为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良性互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协同发展,提出了重点建设县级以下物流配送体系等建议。
综观国内文献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研究,可以发现缺少对物流配送模型和物流配送效率等的实证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历了供销社――集市和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从国内农村电子商务的文献可以看出,尚无学者研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也没有从发展历程这一新的角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其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国内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定性研究的多,定量分析的少,不论是从商务模式、案例研究、现状与对策、平台建设还是物流配送方面,很少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尚缺乏农村电子商务条件下经济效益的评价、农村信息化测评体系、物流配送效率等的研究。
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应用的研究,比如说物流问题,没有关注电子商务在引导农产品生产方面的作用。此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只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是农村商品,例如“沙集模式”中的家具、“北山模式”中的户外运动用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惠及“三农”的不只是农产品,还有其他农村商品。而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聚焦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忽视了除农产品外其他农村商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作者单位:1.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北京工商大学文科实践中心)
参考文献:
[1] 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117-121.
[2] 侯晴霏,侯济恭.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11,(5):5-8.
[3] 叶秀敏.三种模式惠“草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1,(11):7-9.
[4] 韩剑鸣.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发展模式及定价探讨[J].商业时代,2013,(17):43-45.
[5] 郭承龙.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基于淘宝村的调研[J].经济体制改革,2015,(5):110-115.
[6] 吴晓萍.安徽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10,(3):117-119.
篇6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和进程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目前,世界各主要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奔驰公司到美国上市时,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奔驰公司是盈利的,但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它就变成了亏损公司。为此,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东南亚各国,都在认真考虑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差距首先表现在会计准则的数量上。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制定了41项具体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已经比较完备。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已制定了一百多项。而我国目前只有十几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效果。但我国由于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上市公司的面比较窄,以致会计准则的实施受到了限制,如企业合并、金融工具、坏账准备等都有一些特定的标准和运用范围。客观地讲,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1992年以来,已陆续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十多项具体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所规定的已基本相同。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按照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要求企业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它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会计的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我国还将根据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台企业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等新的准则,这些都将逐步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二)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
中国会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像我国的其他事物一样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过去的20年里,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其间制定了“两则”、“两制”。在这之前的10年突变是中国的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局部发展阶段。其中表现为,适应外商投资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对会计制度进行了局部的改革,同时开展了会计准则的基础研究,步步推进会计准则建设。这十多年可以理解为会计制度局部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启动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7年,这5年可以理解为中国会计制度的转换阶段。这里所说的转换是从由计划经济阶段的会计模式转向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其最根本的是确立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这些要素是计划经济所没有的,而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从1992年“两则”、“两制”,到1993年开始实行“两则”、“两制”,再到新的会计模式深入人心、发挥作用,前后经历了5年,我们可以把这5年称为转换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7年开始实施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发展到现在及以后的10年时间,这是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发展阶段。从1993年到1996年,我们起草了三十余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草案,当时之所以没有全部正式颁布实施,原因是会计改革不能割断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外部市场环境还没有这么大的需求,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环境还不适合支撑会计准则这样一个体系,所以直到1997年才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了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自那时以来,会计准则陆续,到现在已有了十几项具体准则。再用10年的时间,我们大体上可以建立会计准则体系。其主要考虑是,到2005年,我们要兑现WTO协议中的所有承诺,会计准则的建设应当适应加入WTO的要求,改革开放进程不能有所延误。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第二期的计划,争取再三十余个会计准则,初步建立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当然,这个体系仍然需要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日益更新和增加,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会结束,就像我们在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所见到的那样,会计准则也要与时俱进。
从上述回顾可以看出,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进程相吻合的。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程也再一次证明了会计工作与经济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与我们国家在加入WTO以后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也是相吻合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会计准则也将越来越完善。
二、对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建设
(一)会计教育国际化
要加快中国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十分重要,而这必须仰仗于会计教育的改革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此,笔者就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导向。要求会计教材、教育组织形式等应当面向国际化。在过去的20年中,一些高校已经在这方面有了很好的尝试,已经开始采用英文教材进行教学等,这一工作应当继续加强。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当把国际会计准则当成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蓝本。当然会计教学的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重述会计准则条文,而应当主要分析国际会计准则背后所包含的原理和理念,这些原理和理念应当成为今天会计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而不应当局限于特定条文的含义。比如说,我们已经了十几个会计准则,仅准则概念的内涵就可以讲不少内容,但这种纯理论的讲述不易理解,应当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解释这些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理念。即在现代财务报告的重点已由利润表转向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已经成为第一报表。而资产负债表至上,实际上是资产至上,也就是未来至上。因为资产反映的是企业控制的未来的经济利益,负债是企业未来要流出的经济利益,所以当期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经济走向,它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预测企业的未来提供了依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通过当期资产负债表既能了解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又能分析预测企业的未来趋势。
第二,会计教育的导向。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即如何坚持以前一直认定的原则,避免一些国家如美国越来越体现出的规则导向。美国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太原则化,不太好操作,不便执行。而美国会计准则规范得比较细,对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提出了不少数量标准和判断标准。比如企业合并是采用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用了14条标准加以判断,美国会计准则从实质上看,多年来施行的是一种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近年有所变化)。在中国尽管没有人提出类似的命题,但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存在的,不少会计理论上的争论实质上都与这个命题有关。但不管争论如何,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已越来越多地体现了原则性的规定。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导向以及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我们在会计学教育中更加需要原则导向。真正体现出原则导向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有分析判断能力、能够适应变化的会计环境的人才。
第三,会计教育中的案例导向。当前我国会计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职业判断问题。为此,我们在提倡会计教育的原则导向的同时,应当加强案例教育,以提高会计人员发现问题、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加强簿记教育。突出簿记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的特点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人员的簿记知识和技能就十分过硬了。其实,会计实务中很多人还过多地依赖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分录举例来理解会计政策、运用会计分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迫切需要总结我国簿记教育的经验和问题,使簿记理论系统化、条理化,更加生动,更加好用,以此指导簿记教育,促使我国的簿记教育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奠定坚实的簿记基础。
第五,处理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对于会计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要避免陷入一种误区。因为我国会计所讲的继续教育与发达国家所讲的继续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现有的主体会计人员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很长一段时间接受的是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教育,对于市场经济会计理论和方法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新会计制度和具体准则感受不深,掌握不够牢固,从而对我们全面贯彻实施新会计制度和具体准则带来了困难。所以在会计继续教育方面,我们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对新会计准则的宣讲,应当同时补充以现代会计理念和知识的教育,补上市场经济会计这一课。
(二)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当前要加快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重视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要;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制订、培训、宣传、研究工作,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
(三)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依赖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赋予证监会更多的监管权力,如有权确定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有权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予以处罚等等,以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
(四)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
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行水平,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准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逐渐造就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篇7
一、含义
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实务从一国的范围内跨越国界走向国际,由此可知它是一个泛意词。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国际化”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的观点。
沟通观认为:国际化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相互间的不断交流与沟通,,以便更好地促进国际交往;
协调观认为:国际化是指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通过减少各国之间的差异,寻求出被大家普遍认可的一致内容。目前,这一观点占主导地位;
统一观认为:国际化是指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差异,实行全球一体化、统一化。目前,这一观点被国际性的有关组织大为支持。
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其产生的客观环境,较鲜明的表现出国际化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内在的逻辑性;沟通是了解的桥梁,了解是协调的依据,而协调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分歧,因此,规范和统一的呼声应运而生。
综上所述,会计国际化是指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背景,为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从客观上要求各个国家在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事务的处理中,逐渐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惯例,也就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处理和报告本国家的经济业务。
根据这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不难看出,会计国际化是一个趋同的过程。详细的讲,各个国家的会计国际化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沟通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找出彼此间的差异。然后是协调阶段,此阶段的任务是是会计信息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和有效性,方法是减少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最后一个阶段是规范和统一,也称为会计趋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本国的会计与国际相融,方法是实行与国际会计管理相同的标准化会计。这三个阶段是依次递本文由收集整理进的,不可逾越,其中,规范和统一阶段是会计国际化的最高层次。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历程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现状
会计准则国际化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首当其冲。伴随着世界上各大证券交易所拥有外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由会计准则的不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在美国上市的德国奔驰公司,按照德国会计准则盈利的的奔驰公司,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却是亏损的。由此,引发了各国对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的思考。
近20年来,我国已陆续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十多项具体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确认、计量标准和会计政策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基本相同,其中《企业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是基本一致的。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于2010年12月10月宣布的接受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注册成立公司采用内地的会计准则的决定,更是基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明确指出:内地会计准则已与公认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相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财政部提出的会计国际化基本主张并得到了广泛认可。在这一理念下,我国会计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会计国家化和等效谈判取得重大成果,中欧、中国大陆与香港会计准则等效已经实现,中美会计准则等效谈判纳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议题,我国倡导成立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协同亚太地区有关方面共同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施加影响,为全面提升我国会计竞争力、实施会计行业做大做强战略扫清了技术障碍。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多重作用,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最为明显的便是会计准则的数量。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已经相当完备,有41项具体准则,美国则已制定100多项,而我国仅有十几项,数量相差极为悬殊。在会计准则的功能方面也有较大的差距。作为特定商业语言的会计准则,其功能应该是让企业的投资者通过对目标企业财务报告的阅读,清楚地知晓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现状。但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达程度欠缺,上市公司的范围过于狭窄,以致严重影响了会计会计准则的实施,如企业合并、坏账准备、金融工具等都有一些特定的标准和运用范围。因此,我国还需要针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准则,出台企业合并、企业外币折算等新的准则,以求逐步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造的过程紧密相关的。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计划经济,在这种基本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相互隔绝的体系下,会计国际化的问题在我国是不存在。伴随着逐步确立的改革政策,以及日益深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学者、会计从业者还是对会计国际化问题越加重视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会计准则国际化做出了各种的尝试和努力,并采取了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措施。归纳起来,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可以范围以下四个阶段:
1.引用借鉴(1979年至1992年)也可以称为现代会计制度的起步。在这一阶段,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使得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对会计信息利用的要求,为此我国在大量借鉴国际会计的通行做法后,先后颁布实施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开端。
2.靠拢转换阶段(1992年至2000年)这一时期,我国现代会计制度框架逐步探索、形成。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为适应日趋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家开始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对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借鉴会计的国际惯例颁布《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同年,财政部又分别颁布了《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使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在国际上更具可比性。1992年11月30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两则”(即《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两制”(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 10个行业财务制度)为核心的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时期,也标志着我国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会计模式被彻底终结。制定、和实行“两则”、“两制”,都大胆的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好的协调和衔接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使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入。
3.建设发展阶段(2001年至2005年)2001我国正式加入wto,外商对我国迅速高涨的投资热情,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的出版,为了解最近的国际准则动态及先进经验提供了条件。通过大量的出国学习、考察,并结合我国的现状,财务部了《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这一阶段,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导向,兼顾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制定策略,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和国际协调趋同进入了更加理性成熟的阶段。
4.全面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方针。实现现代产权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化、国际化是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要求下,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会计制度国际化已是刻不容缓。为此,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39项新准则。此次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美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趋同。
篇8
关键词:管理会计 影响因素 未来发展
我国会计界对财务会计,尤其是对财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但是却缺乏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而产生了管理会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会计得以在国外大中型企业中迅速的推广与应用。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计量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会计体制改革,会计学界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领域,造成了管理会计的理论相对滞后,并且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
二、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因素
(一)我国社会制度及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我国目前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转轨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为政府对于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①。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通常出于政治目的。正是这种特殊性造成了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但是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仍旧处于对外国理论的介绍与引入阶段,所以使得一些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在我国“水土不服”。
(二)没有形成规范、健全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偏重于方法而忽略理论结构,偏重于具体问题的分析而忽略了整体性。但是理论体系作为任何学科的基础,它的全面与系统是其独立存在并推广应用的关键。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并不注重体系的研究,而我国管理会计仍处于对西方理论的翻译和介绍阶段,并且和企业管理实践相脱离。所以,我们重复别人的多、开创性少,专题研究多、理论体系研究少,使我们在管理会计研究上难有更大作为②。
(三)学术界缺乏兴趣,实务界缺乏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会计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都集中在财务会计方向,例如对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还在围绕量本利分析、预测、决策、绩效评价、激励机制而展开。同时,对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经验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虽然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是迄今仍未在实务界得到全面的推广与应用。这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帐、报帐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③;企业会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有限,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不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在我国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④;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在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总体来讲,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有限⑤。
三、对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建立管理会计协会
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均早已设置了管理会计协会,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建立管理会计科学并且提供一个管理会计的专业组织。
1.建立管理会计协会可以加强会计学术界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和体系的构架。同时,未来管理会计会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管理会计学界可以依托协会进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活动。
2.管理会计协会的建立可以加强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的交流,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局面。学术界可对实务界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深入调查研究,从而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实务界可以将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学术界相互沟通,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可以将学术界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帮助指导下迅速的投入生产实践。
(二)加强管理会计教育
理论界要针对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与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经济院校不仅要把管理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设置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要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力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理论。只有让企业领导对于管理会计具备一定的基本认识,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共关注管理会计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真正的将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的自身实践。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理论和方法必将得到完善。通过广大会计人员和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我为主, 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⑥,相信未来管理会计在我国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注释
①Roland, G, Transition and Economic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0
②潘飞等:《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和展望》,《上海会计》,1999年 11期。
③孟凡利等:《管理会计应用: 现状、问题与应有的改进》,《 会计研究》,1997年第4 期。
④暨南大学会计系管理会计课题组:《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 会计研究》,1995年第11 期。
⑤何建平:《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透视》,《 会计研究》,1997 年6 期。
⑥原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于1983 年1 月召开的“ 学习外国管理经验的座谈会” 上提出的学习外国管理经验的16 字方针。见1983 年1 月22 日的《经济参改》。
参考文献
[1]潘飞,文东华。《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及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会计研究》, 2006年 02期
[2]余绪缨。《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 02期
[3]潘飞,徐健儿,张丽萍。《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和展望》,《上海会计》 ,1999年 11期
[4]孟焰。《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会计研究》,1999年 10期。
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公司;市场信用;会计舞弊;财务危机
【中图分类号】 F2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42-02
近期,我国上市公司频频曝光的财务舞弊事件,例如顾雏军的顺德格林柯尔公司,银河公司伙同华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造假,秦丰农业通过会计事务所为自己造假账目等,这些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各种手段对其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进行人为包装,来隐瞒财务风险,为社会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进而误导投资者的正确判断。这些痛心的事例,在此告诫我们,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象还很严重。这些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影响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损害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形象,到最终所受影响最严重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的生活水平。
一会计舞弊的分类
对中国上市公司舞弊现象的研究,就应先研究会计舞弊的定义。我们通说的会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会计事务及审计单位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单方或伙同一起的实行有周详计划、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去违背财务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司的规章规范,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市场投资者判断失误的行为。
在对各种资料的汇总,对会计舞弊作有多种多样。例如有职务舞弊与职权滥(ACFE),资产侵吞,有现金侵吞和非现金侵吞之分,而现金侵吞包括现金盗窃、瞒报漏报、付款舞弊(付款舞弊包括发票舞弊、支票纂改舞弊、薪酬舞弊、费用报销舞弊、出纳舞弊);还有腐败贿赂,最后是财务报表舞弊,这包含员工舞弊和管理层舞弊,财务报告舞弊和侵占资产等。通过对这些零碎的现象细分类可以为:
1.会计舞弊从管理角度上划分,可以分为管理舞弊和非管理舞弊。会计管理上舞弊施工次的管理层为粉饰公司业绩和财务发展,通过虚报资产、企业业绩、利润等,单方造假公司二财务报表或伙同会计事务所来歪曲事实的会计数据错误的引导市场投资者或债权人,致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巨大的损失。非管理舞弊是公司的费管理人员为了侵占或堵住公司财务漏洞,而采取的不正当欺诈手段来获取其公司的财务或其他利益行为,主要表现盗窃公司财务,挪用公司财务等。
2.从技术层面上看,会计舞弊又可以划分为合法手段的会计舞弊和合法的会计舞弊。非法手段进行的会计舞弊,就是公司或审计单位通过非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的行为,这是目前会计舞弊中最为常见的,如利用关联方交易来造假,从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可知,非公允关联交易一定会扰乱我国经济市场秩序,会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而在这方面最出名的例子是,2000年的“ST猴王”事件。另一种合法手段的会计舞弊,是利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曾在制度上的缺陷,我国只是在2000年加入WTO后,国家经济体制才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会计制度也由原来的苏联模式转向西方现代模式,给我过会计制度发展留下了不少漏洞和缺陷,在这不完善的制度下,许多企业一味追求利润,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3.从会计信息角度上看,可以把会计舞弊划分为会计报表舞弊和会计事项舞弊。会计报表舞弊,我们很常见,就是公司为了隐藏公司发展不好的情况,通过在编排本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故意虚报某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操作上会采取的技术手段有,增加好的经济数据,虚报不存在的业务或业绩、将不获利转为获利,这样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等公司利害关系人。会计事项舞弊是指公司虚构不存在的经济业务或正在办理没实行的会计业务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通常比较常见的有,通过相关联交易恶意调节利润,。
4.从会计舞弊表现方式,又可以划分为操纵利润,调节资产,偷逃税金三种类型。在操纵利润上所表现的情况有蓄意造假来操纵利润,这是在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谋取企业局部或个人不正当利益,有计划、有联络的,通过欺诈、舞弊等手段,对会计信息造假,来误导市场的投资者、企业相关的利害关系人,非法的来操纵利润,1996年红光集团为骗取上市资格一案就是典型。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状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几年里,中国经济逐渐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对于上市公司的治理,国内立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来一步一步的制定和修改,因此,在这一期间,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了中国法律的漏洞,为了局部利益或个人非法利益,做出违反相关规定的活动,尤其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大量企业纷纷上市,虽然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有几百万家企业组织,它们都有开展会计工作,对于这些会计舞弊业发展到的境地有以下描述:范围广,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手段多变化多样,各种技术方法日新月异,种类尤其繁多,涉案金额也在变大,常常以“亿”计算,在犯罪主体方面发生了变化,权力犯罪、职务犯罪逐渐增多。
在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基础上,我着重对我国近年来比较典型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例如琼民源、蜀红光、银广厦,做了比较深入研究,以此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会计舞弊手段及方法更加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纵观国内各时期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例,当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已有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大量利用关联交易来编造公司虚假利润。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错综复杂,在中国税制治理不是很清楚的清楚下,这种情况更为复杂。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控制的大股东会故意利用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告。通过重组等方式,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短期逐利行为。有的企业则设立众多的子公司或合伙公司,来构建极为复杂的关联方交易网络,利用关联方交易的复杂性与隐蔽性制造虚假的利润,迷惑投资者和债权人。
2.通过所创新金融工具来造假。21世纪,世界金融业发展迅速,为满足各种高新科技产业公司或企业筹集资金,也推动金融工具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形式日趋复杂,这些金融产品在为上市公司提供多样性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某些想在会计造假的中国上市公司骗取资金提供了犯罪途径和来源。
3.通过地方政府扶持行为来进行造假。在中国法律中,上市公司上市需得到政府的审批,在这一制度下,上市公司的指标就属于稀缺资源。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是地方国企改制发展成的,他们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有着巨大意义。而我国地方政府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对需要上市的公司就减少条件限制或不计条件的,便极力扶持上市公司。其行为主要有:对需要上市的公司进行补贴与减免,出具上市证明,并授意包装等。
参考文献
[1]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J]. 会计研究. 2007(02)
[2]王建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 2007(05)
[3]孙晓梅,田文静,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与独立性缺失分析--基于证监会处罚报告的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 2009(07)
[4]路云峰,行为会计、会计行为与行为经济学[J]. 商场现代化. 2009(07)
篇10
我们是温州的一家皮鞋企业,自从2000年开始聘请形象代言人,投入广告,市场渐渐的有了一些起色,2003年营业收入做到了1.6亿元。进入2003年以来,整个皮鞋行业的竞争规则开始改变,原先的批发为主的销售模式逐渐被以专卖为主的品牌模式所取代,没有一流的终端形象,品牌似乎难以推行。由于我们错过了改良终端的契机,迟至今日才正式下定决心,所以我们发现如果想要达到我们03年的那种市场排名和影响力,必须至少拥有800家以上的专卖店、专柜。而我们经过调查之后了解到,商普遍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除非我们与商联合投资。我们经过测算后发现,包括改良专卖、品牌投入、广告投放在内,我们2007年度需要投入5000万以上才够,而我们本身并没有这么多的现金储备。这个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是进行借贷,要么是出售股份引进投资者。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办厂以来,从来没有向银行和任何人借贷过一分钱,都是我们自给自足,现在一下子出现这么大的资金缺口,我们是放弃,还是融资借贷,或是引进战略投资。我们最担心的是,如果处理不慎,我们的公司有可能就变成其它人的了?
专家解答:
“钱不够用”是所有中小型企业的一个通病,企业规模小又想要迅速做大,可以说是百废待举,到处都需要用钱,无论是更新设备、加盖厂房,还是投入市场、投放广告,哪一个都是需要“烧钱”的。受到中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再加上意识形态上受自力根生、自给自足的经久灌输,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习惯于市场经济的种种融资手段,对于西方企业惯行的银行借贷、基金私募、战略融资、公开上市等手段,中国企业大都较为陌生,也较为恐惧。碰到需要大手笔投入时,很多中国企业在把握不定之后,往往选择了放弃,当然也就放弃了各种各样的崛起机会。案例中企业所反映的担心,同时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中小型企业身上,它们担心借钱借多了,万一到时还不上,最后有可能演变成出让企业股份,令自己一辈子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这种担心其实大可不必,只要企业能够科学评估市场机遇,评估借贷风险,致力于提升资本的运作水平,在风险控制的范围内借贷适当资本,获得投资回报后再分期偿还,既可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缺口,又可抓住市场契机,当然也可以保住企业的自主权。
其实,中国的中小企业最擅长的那种自给自足的资本筹措模式是一种低水平、落后的融资方式,应该被时代所淘汰了,并不值得过多的称道,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的根本要素。企业要向前发展,就一定会面临资本不足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的要向外界融资。只不过每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融资手段。只要科学评估风险,正确运用融资手段,融资将会为企业的腾飞提供根本动力。
自给自足是企业创业之初的最佳融资手段。创业之初,一切都在未知之数,赢利模式不明,赢利前景不清,没有战略投资会光顾,银行和私人资本也会敬而远之,只有依靠几个创业元老对自己、对合作伙伴、对即将进入的行业的信心和决心才能凑够第一笔启动资金,依靠这笔微薄的资金,企业开始了正式运营,也正是依靠这笔微不足道的启运资金,大多数企业开始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为日后的事业腾飞垫定基础。
- 上一篇:村残协年度工作计划
- 下一篇:幼儿园周计划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