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营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10 17:5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经营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经营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成本控制 医院经济管理 会计财务制度

为优化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医院财务行为和提高医院会计核算水平,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两个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在推动医院事业发展的同时,医疗机构的运营环境和经济活动也随着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的财政制度和逐渐深化的医疗卫生制度开始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

医院多项机制将遵循《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进行改革;医院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而原本的过于陈旧的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并不能满足如今的改革需要,办医格局建设趋向多样化。于是医院的财政预算、成本核算和控制、收支管理都应当加强,重视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监管和控制医院服务;发展社会监督制度,对医院信息实施公开化,透明化。2012年新推出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给医院经济管理带来了重大影响,有效促进了财务管理的实施,推动了会计核算体系的运行,加强了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的力度,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运营与发展。

一、强化管理,推行新制度和新模式,提高竞争力

医疗体制的转变,使得医院管理方面要求加强。遵循财务会计制度,按照规定进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严格监督考察医疗服务水平,并对检测作出评价,使医院管理更重视成本控制,达到优化医疗服务,使得人民群众由看病难转为看病方便;降低医药费用,缓解群众看不起病的状况。医院成本的具体状态可以通过成本管理真实可靠的反映出来,再通过一系列成本核算和分析,来获得成本控制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活动成本,提高医院业绩使医院在医疗业竞争力更强。

实行全成本核算,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参考标准,给医疗单位踢馆有效的成本信息,有利于医疗政策改革。规范医疗人员的成本意识概念,形成节约的医疗环境;加强医院资源的合理调配,减少资金使用的浪费。

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优化了成本管理的措施,对医疗成本的分摊与核算数据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汇总报告真实财务报表,优化医疗成本归集核算;统一核算将药物收支费用,控制医药费和医疗成本,医疗费用遵循配比原则,明细化、具体化。

二、规范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防止财务危机

精确预算核算指标,严格控制财政资金的考核,基本补助、项目补助的收支分类统计,明确规范财政支付,预算管理做到“核定收支、结余按规定使用、定项补助、超支不补”

加强医院预算管理与规范,预算管理把医院所有收支包含在内,使预算更具完整性和严谨性,杜绝自由调整项目支出等不规范问题,早日实现医院标准化运营。

医院预算管理方法明晰化,严格控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过程环节实施监管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明确分工预算管理部门职责,对其职责工作进行评定,奖惩分明。

三、真实反映资产负债信息,强化管控手段,促进科学决策

医院遵循新财务制度,严格准确核算统计负债与资产,确保提取医疗风险金、坏账准备金、财务报告时编制现金流量表、会计核算中基建并入大账等资产信息真实性。

四、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标准化医院财务管理体制

(一)设置总会计师。

三级医院领导成员便包括总会计师,其负责范围是整个医院,职责是协助医院管理层的工作,共同商讨医院经济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设置总会计师能加强监管医院财务运行,优化经济决策。有效使管理领导力加强,管理集中化。

(二)规范医院财务信息和财务数据,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固定资产净值、医院总资产数据、对国家投入的资本利用效率都可以清楚规范地反应出来,医院财务信息通过收支分类标准和严格财务报告变得更精确;财政补偿机制的产生提高了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率。

(三)财务报告体系优化,财务信息更全面。

有关于财政补助收支情况、现金流量、成本以及收入支出等一系列报表,使医院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整。准确全面保留医院多项财务信息,让报表工作者掌握真实有效财务信息和现有财务状况,真实评价医院的业绩和经营状态。

五、改变审计制度,提高医院财会信息公信力

采用专业知识深厚、工作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按照规范严格审计医院财务报告,并将审核报告真实有效反馈给医院,并作出评定,能使医院核算完整真实,医院会计信息真实化透明化,严格控制审核收入支出,有利于增强医院效益,提高社会公信力。

六、转变医院经营管理模式,明确职能定位

医院应当在重视服务的同时也注重效益,要想提供给群众更优质的服务,就应该从重视成本核素开始,优化资金使用,从患者经济情况着想,才能使医疗服务更长久发展。要想维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好医院便不能缺少对现行财经制度、法规等知识掌握牢固、对先进的理财手段运用自如的财务管理。

医疗机构要重视防范医院风险,防止财务风险,提高应付经营风险的能力,同时注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保证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化,完善医院风险评估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师重视审计鉴证,做好本职工作,防止信息失真。需将成本的控制细化到科室、改变单一的资本筹集业务办医模式、更加深化完善关于公益性收支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要点分析

一、前言

从目前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来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果的必要选择。考虑到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困难,只有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资金管控效率,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获得预期效果。基于这一优点,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并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整合了企业的多个部门和各种资源,将企业中生产、销售、经营、质量等环节串联在一起,形成了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保证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满足实际要求。

二、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企业预算管理是国外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这种管理机制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首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现代水平的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有效地规范他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有力的预算制约手段。其次,资产的安全完整需要严谨高效的预算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光靠单一的资产管理法规和制度显然不够,必须辅之必要的预算手段,资产管理如果孤立于预算管理之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最后,优胜劣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预算管理。任何一个预算管理松懈的企业必然难寻减支增效之源,注定要在低效率和低效益中走向失败。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约束机制离不开规范化的预算管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强化具有法律效力的预算管理。所以,在企业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在于为投资人提供可监督企业实际资金运作的手段,使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在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能够使投资人的权利和职责得到履行。使投资人既能够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有全面的了解,又能够使投资人能够参与到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目前来看,企业的结构在不断变化,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保证企业的资金使用满足实际要求,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成为了必要的手段。为此,对于企业而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企业整体经营效果的重要方式,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来看,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提高经营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企业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为此,我们应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全面分析。

(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和认识,建立预算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应在预算管理实行过程中,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有正确认识,并采取各部门上报,财务部门整合的方式,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为预算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同时,还要建立预算单位负责人制度,保证预算管理成为企业的一项基本制度。

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来看,预算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做好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进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益。基于这一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对预算管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为了保证企业的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应结合企业预算管理实际,联合企业多个部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管理职责,使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的一项基本制度,保证企业的预算管理取得实效。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应在预算管理推行过程中,将企业的所有部门都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取得实效。基于这一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和认识,并建立预算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制,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质量。

(二)必须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与提高

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要想提高全面预算的效果,就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达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的。同时,还要对全面预算管理过程进行不断完善与提高,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对于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制度,对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和经营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出于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的目的,在企业具体的预算管理行为中,应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深度剖析,把握预算管理工作原则,制定具体的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程序,保证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应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提高,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取得实效。为此,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行过程中,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应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符合企业实际需要,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实行。

(三)必须不断完善预算标准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来看,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应对预算标准进行不断完善,并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全面预算基础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所以,完善预算标准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是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

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推行过程中,从企业的实际管理来看,预算管理标准和预算基础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尚不能满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需要。为了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效果,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就要对企业现有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具体措施,不断完善预算标准,并提高基础管理水平,使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行,满足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实际需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推行质量,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取得实效。基于这一分析,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应从预算管理的实际出发,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实行,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质量和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全面预算管理应与“流程再造”和“不断改进”理念相结合

由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应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公司现有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结合在一起,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对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进行重新规划,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与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相适应。

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为了保证整体经营管理效果,应对企业的现有经营管理流程进行积极改进,并进行流程再造,以此来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达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基于这一分析,为了保证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取得预期效果,应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优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流程再造和不断改进理念相结合,使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再造形成共同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预算管理质量,促进企业经营效果的整体提升,达到促进企业管理发展的目标。为此,我们应正确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将全面预算管理与流程再造和不断改进理念相结合,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质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高。

(五)要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要想使全面预算管理得到有效执行,就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应将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与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统一起来,使职工能够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能够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

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实行来看,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众多职工,基层员工是参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体,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实行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考虑到这一现实因素,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推行过程中,要想使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经营者和职工能够自觉遵守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成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积极推动者,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行,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推行质量,满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需要。基于这一分析,我们应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行过程中,将企业经营者和职工联系在一起,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实行。

(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量大,必须要有信息化的支撑

从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会计电算化已经得到了全面应用,并成为了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工作量较大,单纯依靠传统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只有应用信息化手段,才能达到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的目的,因此,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必须要有信息化的支撑。

(七)正确认识预算与计划的关系,保持预算与公司各项计划相统一

计划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统一并存、互不矛盾。全面预算管理源于计划管理,是对计划管理的量化,是计划管理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的具体化。只是全面预算管理较之计划管理更注重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它能更好地运用核算手段实现经济业务中参与人员责、权、利的有机结合,使业务管理更好地实现制度化和标准化,使得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形成合力。由此可见,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过程中,应正确认识预算与计划的关系,保持预算与公司各项计划的一致性,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企业经营中坚持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为此,我们应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管理质量,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促进企业全面预算制度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景龙.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模型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2]曾维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D].湘潭大学.2011年

[3]陈良.对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几个问题的再认识[N].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周新松.预算管理在企业资源分配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1年

篇3

在新的市场环境形势下,煤矿企业应该创新企业管理组织模式。首先,应该创建新型扁平化的煤矿企业管理组织结构,改变煤矿企业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的组织结构模式,通过压缩煤矿企业的组织层级,来提高煤矿企业管理工作措施的执行效率。其次,煤矿企业应该完善信息沟通渠道的建设,通过结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满足企业经营决策对于各种信息需求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要求。

2.优化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也是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首先,煤矿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好企业人才层次性的结构配置,通过完善的人才机制建设为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其次,煤矿企业应该完善薪酬体系的建设,确保煤矿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绩效体系相适应,通过在煤矿企业内部构建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的提高。第三,应该强化煤矿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煤矿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战略发展规划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制定煤矿企业职工培训计划,通过管理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整体能力水平,进而通过对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煤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提高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经营效益能否实现。首先,煤矿企业应该完善财务管理机制的建设,重点针对煤矿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内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其次,煤矿企业应该完善预算管理,通过结合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煤矿企业预算编制计划,并将预算管理指标细化分解,确保预算计划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提高预算计划的控制力度。第三,煤矿企业应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完善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构筑ERP决策辅助系统,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收集整理以及传递的高效快速,进而为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支持。

4.做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作为煤矿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煤矿企业职工生命以及企业财产安全的关键措施。煤矿企业应该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强化煤矿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技术标准,制定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同时对于煤矿企业的各级生产、业务管理部门明确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责,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此外,应该定期组织煤矿企业各部门职工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煤矿企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技能以及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从而防范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语

篇4

[关键词]铁路车站 经营管理水平 对策

一、引言

随着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运输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铁路车站的行业优势正在不断的弱化。如何适应运输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是铁路车站正在面临的重大课题。多年以来,由于铁路车站具有行业垄断地位,在铁路车站的经营中,不注重运输市场需求变化的研究,不注重车站内部的成本管理控制,没有建立一套适合车站发展的经营管理制度,造成了车站经营管理长期处于低水平阶段,严重影响了车站的整体发展。经营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准,铁路车站的经营管理活动要紧紧围绕着“利润=收入-支出”这个公式进行,不断增加车站经营收入、降低经营成本、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经营利润持续增长的工作目标,才能不断提高车站的经营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更好地促进车站的整体发展。

二、车站增收对策

1.加强运输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积极开展客货营销工作。一是在车站营销中树立“客货并举、抓大管小”的经营理念,不放过任何一个增加经营收入的商机。二是加快运输服务创新。积极利用铁路运输新产品不断出现的有利时机,加快运输服务创新,满足企业和货主的需求,实现路企双赢。三是提高服务质量,维护铁路形象。车站要有“旅客货主是上帝”的意识,把提高旅客货主的满意度,增强旅客货主的安全感,把维护车站的诚信形象,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2.大力巩固车站既有经营收入来源。由于运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对车站原有的经营范围、经营项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击,车站要在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的前提下,对其他具有可替代的运输方式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满足老客户的新需求,不断巩固强化既有收入的来源,防止已有经营范围缩小、经营收入流失情况的发生。

3.培育经营收入新增长点。在巩固既有经营收入来源的前提下,努力培育经营收入新增长点,确保车站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一是培育站略装车点收入,站略装车点是近年来在铁路运输组织方式一个创新,它具有装车量大,装车效率高的特点,是铁路装车的发展方向,车站要抓住站略装车点发展的契机,提前介入,提供优质服务共同开发和经营管理;二是组建物流基地,充分利用物流基地在装车去向、空车调配、装卸机械化等方面的优势,扩大货源吸引区域,为车站经营收入创造新的亮点;

4.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车站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重要的因素在于调动经营人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车站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激发经营人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一是依据经营收入的底线指标,实行超额奖励,欠收处罚制度;二是经营收入与经营人员工资(奖金)挂钩制;三是职务(岗位)变化与经营收入挂钩考核制度。

三、车站节支对策

1.强化成本意识。在企业经营中要获得利润,就要控制成本。不但要加强直接成本管理,而且要加强期间费用管理,加大向管理要效益的力度。铁路运输车站必须加强成本节支工作,在努力创收的同时,必须加强成本费用管理,降低消耗,节约支出,实现持续盈利的目标。

2.坚持成本管理。一是编制详细的生产经营预算计划;二是推行目标成本责任制和科目负责制,实行成本否决,全面实行车间、班组核算,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三是健全成本管理的内控制度;四是加强材料燃料采购的管理,降低材料燃料的采购成本;五是严格固定资产购建的审批手续。

3.健全成本管理的激励机制。一是真实核算成本;二是加强车间、班组核算,加大车间、班组有权考核力度,节约部分按照比例进行奖励;三严格成本考核,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对车间、班组的成本管理实行否决制度,促使每一职工都在关心成本支出。

四、完善车站经营管理制度

1.转变财务工作方式。财务工作向管理型的转变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使财务人员把精力更多用于车站的经营管理上,发挥其决策和控制的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营管理。

2.加强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回笼。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在资金管理中一是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对原材料的购进和使用,财务部门应与购料部门共同把关;二是严格控制贷款额度;三是变资金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四是加强资金流出管理及债权清理力度。

3.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基础工作薄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车站经营管理,要使成本管理有效,就必须加强原始凭证制度、计量制度和内部结算、内部责任制度等基础工作建设,完善财务一系列管理制度。

4.完善目标成本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与考核这几大环节。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目标。在费用支出上实行分级分口管理。对于重要原材料实行消耗定额、限额发料制度。

五、提高经营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5

关键词:公用行业 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模式 构建

一、公用行业企业及其财务管理简析

(一)公用行业企业特征

1、公用企业集团具有双重性质

公用行业企业集团一般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者是公共团体组建,主要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团体法人。一方面,由于公用企业单位按照市场原则从事经营管理,因此具有企业的性质。另一方面,公用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基础实施以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也业务,因此不以盈利为目的,从此意义上说又具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因此公用企业集团具有企业性和公共性的双重性质。

2、经营管理的地域性

公用企业集团的业务主要涉及相关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其经营管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一般的企业集团成立后可以在其他地方设立分公司或者经营机构,将业务推广到全国各地。作为公用企业集团的业务,除少数由中央政府支持设立的集团外,大部分在某一地域开展业务,服务于当地居民及企业。以燃气公司为例,其服务的方位往往限于本市之内。

3、竞争程度低,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竞争性,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公用企业集团虽然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适时改善经营管理,但是其竞争程度较低,且由于公共企业集团的地域性,其业务涉及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二)公用企业财务管理

1、公用行业财务管理内容

公用行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指企业集团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财务制度,结合本集团经营管理目标,进行有计划、有规则地分配、筹集和运用资金,并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监督、核算与控制,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管理程序。财务管理是公用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投融资管理和绩效管理等等。

2、公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

首先,公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权力分散。由于公用企业集团经营环境相对宽松,因此领导层面客观上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公用企业集团固有的行业特性及庞大的行业跨度等原因,导致其财务管理分散,具体管理活动缺乏整体性,难以从集团战略高度进行管理活动。

其次,资产管理不严格,缺少完善的制度。作为公用企业,资产管理是公用企业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资产管理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公用企业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当前公用企业集团虽然重视资产管理,而且建立了对应的资产管理制度,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业务活动,资产管理制度没有进行更新和完善,导致资产管理活动出现问题。

第三,投融资活动缺少有效地管理。投融资活动是公用企业集团从事经营管理及服务的重要活动。筹资活动可以为集团的经营管理融入资金,便于提供更好的服务,投资活动可以优化公用企业集团资产结构,获得投资收益,便于企业集团长远发展。当前公用企业集团投资规模过大,而且机构不合理,导致风险过于集中,而且投资收益较低。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融通,公用企业集团的筹集资金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合理,加大了财务风险。

二、构建公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原则

(一)符合公用企业特征

公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其企业特征,公用企业既不是一般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也不是单纯的事业单位,而是具有双重性质,因此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企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应该以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为契机,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要以公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为依据

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公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当前公用企业应该改变分散的财务管理为集中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运作,提高企业集团的控制力,有效贯彻实施财务预算,减少日常经营管理的漏洞,提高资金安全和资金运营效益。

(三)以资本运营为核心

无论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还是公用企业集团,资本运营都是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点。公用企业集团公司下设很多子公司,子公司一般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各自从事经营管理,造成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上的分散。财务管理坚持以资本运营为核心,可以使分散经营的子公司有一个统一的核心,发挥纽带的作用,实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集中统一,便于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公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活动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的市场化道路走得比我国时间长,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公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有很好的管理模式。比如采用建立财务公司的模式进行财务管理,我国公用企业集团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财务公司,由财务公司负责整体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投资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的专业化。

三、公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构建

(一)预算管理模式

1、推行财务预算管理

公用企业集团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予以细化,预算管理是实施财务管理中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集团应该制定出严格的预算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实现预算管理的硬约束。同时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进行预算控制。

2、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制度,不但要有预算,还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措施,我国公用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分散,缺乏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预算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既是预算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公用企业集团实现规范管理的重要措施。

3、有效管理资金

公用企业集团要重视资金管理,应该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进行资金管理,同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预算管理模式实施的前提是企业集团有资金的统一控制权,如果各个子公司独立支配资金,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便难以推行。同时要保证集团资金的收支平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否则一旦缺乏资金,便无法实现企业集团的目标。

4、重视基础工作

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是会计工作,要从最基本会计活动入手,实施严格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预算管理提供人力支持。其次要实现日常会计业务的规范化运作,建立会计信息体系和相应的权限管理。第三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包括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人员的监督。

(二)资产管理模式

1、统一管理权限

对企业集团的资产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改变过去分散管理的模式。公用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公司的模式进行资产的管理,也可以在原有公司的基础上通过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2、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

公用企业集团主要业务是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因此固定资产占有重要地位,公用企业集团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明确的资产管理制度,对集团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管理,明确管理与使用权限,由财务部门进行资产的登记管理,由职能部门使用固定资产。

3、加强集团资金管理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的收入、支出进行严格控制,资金使用的审批和拨付要分离,并且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过程控制。

(三)投融资管理模式

1、建立完善的投融资管理制度

企业集团要加强对投融资的管理,健全投融资管理制度,将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纳入正常的业务管理,实现投融资的程序化运作,控制投融资风险,提高投资的收益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2、合理控制投融资规模

公用企业集团的投资和融资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控制投融资规模。投资活动不能影响正常业务的资金使用,以业务活动的资金使用为主,投资活动为辅,杜绝不顾集团发展实际,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情况。筹资活动必须以企业的还款能力为准。

3、控制投融资风险

对于筹资活动,要注意控制资金成本,防止财务成本成为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负担,产生财务风险,影响业务功能的发挥。对于投资活动要注意分散投资,避免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刘淑莲.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广电企业 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广电企业如何进入全球竞争的市场,如何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广电企业发展战略必然要考虑的问题。财务管理是广电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有效性决定是广电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广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确有着诸多的问题。而行业的不断改革,促使企业不得不面向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广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成了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广电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理念问题

在我国的各地的广电企业中,由于受传统事业单位观念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陈旧,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创新,严重的制约了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作用的发挥。从我国目前的广电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一方面承担着宣传职能,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广告收入目前已经成了广电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来源渠道。这种现状造成了广电行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节目制作成本核算缺少必要的制度化管理。如果企业在财务管理理念上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就无法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要求,必将对广电行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作用。

2、财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无论是从行业的发展来看,还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提供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广电行业的产品属于文化产品范畴,与其它产业的产品相比,人的主动性对该行业的影响更深。从目前的广电行业的情况来看,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广电的财务人员的能力亟待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广电企业投资的收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极大。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良好的财务管理还可以保证企业在良性的发展轨道上不断壮大自己的竞争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工作支持,但是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广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的财务知识掌握不足,在预算管理及投资管理方面的财务支持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广电的管理体制中对经营性产业和公益性事业不进行区分,对产业的发展的重视力度不够。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该行业的经济属性越来越明显。以广告等经营收入为主的资金解决模式已经成为高消耗的广电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旧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在实践的表现主要有不重视事前预测、收入管理及资产管理。很多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对究竟需要多少经费缺少财务预测的支持。对企业的收入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用于事业发展的资金比较少。部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联系不紧密,表现是核算制度不健全,账外资产多,账本不配套或者账物不相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广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也是目前广电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财务监督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广电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在资金管理上缺少有力的调控及监督手段,造成了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诸多问题。表现为广电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不合理开支不管不问,只要领导同意就给予报销。在财务管理上缺少应有的职业责任及职业道德。

除此以外,广电企业还存在着盲目投资,不重视成本管理的问题。广电企业因为投资失误给国家带来的损失是不能忽视的。

二、广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1.更新观念,加强财务管理

广电企业的一切员工,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更新财务管理的观念。在这一财务管理策略上尤其要强调的是广电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的改变。只有企业管理者自身从根本上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才能够更快更好的转变一个企业的观念。广电企业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核心的理念,加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广泛的宣传及教育,提高企业员工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树立风险观念,合理恰当的处理投资,加强广电企业对收入、成本及利润三个方面的考核。要引入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确立财务管理在广电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管理所具有的预测、决策、计划与控制等方面的作用。

2.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对广电的发展来说,提高广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积极发挥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得到及时、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并通过这些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人员素质水平决定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企业只有保证财务人员具有较好水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财务部分的工作目标,做好管理与决策的参谋作用。近年来,如目前采用的预算管理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财务人员多数的工作远不能适应经营创收的需要。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经验的积累。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完善的有成本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及资本运营的管理制度。广电产品涉及到制作与播出两个成本,因而在财务管理中要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对发生的成本进行研究和分析,做好成本预测,加强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控制、核算与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财务管理。广电的预算管理是对成本管理的补充,对预算进行编制是为了达到控制与合理安排支出财务目标。实施资本运营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改变经济来源主要依赖广告所带来的弊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除以上提到的财务管理制度外,广电企业必须遵守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各类相关法规及规章制度外。还必须根据广电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及可执行性的财务监督制度。

参考文献:

[1]孙旭峰.浅谈广播电视行业的财务管理.金融经济[J] .2008(02)

篇7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1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1.1市场经营环境风险

在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可以根据相关的政策决定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和方向,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期间都可能产生财务活动,进而成为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引起股市、利率以及国际汇率的变化,这些经济情况的变动,对于有相关业务的企业来说,给其带来的财务风险是巨大的,企业的财务情况会因为宏观经济的良好而呈现客观的经济收益,而当宏观经济下行时,某些企业则会出现抵抗金融风险能力不足的态势,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企业在制订跨行业或者跨地域等重要的经济决策时,缺乏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充分考量,一旦发生财务风险会使企业非常被动,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经营后果。

1.2管理风险

企业只要涉及财务行为,就会随之产生财务风险,但是在实际工作环节中,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的意识程度普遍偏低,没有对市场的外部经营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得在进行一些经营决策时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容易出现投资目光短浅,追求眼前利益的现象,而缺少对长远发展的规划,没有对投资进行科学的考查和分析,且投资规模小,对市场投资的时机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果发生投资风险,造成企业的经营困难。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虽然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但工作意识还仅停留在财务层面上,却没有做到有效的财务管理意识,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而很多财务工作人员认为风险的防范是公司领导者的工作职责,与自身工作无关,使得企业的整体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1.3制度风险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会制订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管理制度,但是却没有让制度切实有效的落实到工作实处,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状态混乱,有的甚至将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当作一纸空文,制度能否起到相应的管理和约束效果,重点在于制度的落实,在进行生产物资的采购和公司的销售回款时,使用现金作为支付形式,财务人员可以对资金的使用和支取不进行详细的登记说明,只需要有负责人签字,便可以进行资金的支取,可能给企业造成财务的现金风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销售情况时,很多企业采用促销或者赊销的形式减少库存,造成企业的应收账风险。企业缺少有效的财务管理或者缺少对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对企业的资产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都缺乏必要的科学管理措施,造成企业资源的闲置、资源的过度使用,或者资金盲目投入等现象,同样可能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2加强公司治理结构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2.1关注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虽然企业的一己之力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环境变化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却是由无数的企业共同营造的,企业要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加强对相关政策和市场经济变化形势的了解,对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及时了解和分析,考虑可能产生的行业动向和形势变化,进而制订可行的企业发展思路和决策,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在市场经营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原材料上涨,人工费用上涨,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无形的压力,缺乏对市场行情敏锐的洞察能力和解析能力,容易造成企业在市场拓展和产品运行过程中出现众多不稳定的因素,当发生财务风险时,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企业的领导层和决策层要加强对相关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的解读,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考虑企业综合的财务状况,以及实际的发展程度,及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迎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步伐,灵活把握市场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对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治理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时能够应对自如,有的放矢。

2.2加强企业各组织结构层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政策的解读和市场经济环境加深了解,便于在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政策时,能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投资的行为发生,慎重考虑多元经营等经营模式,要对经营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才能进行相关经济行为,贸然进入陌生的经营领域,降低企业原本的抗风险能力,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进行收购、兼并重组、上市等重大的经济财务行为时,需要对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抵御经济风险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企业应该保持的发展理念是实现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急功近利的经营模式虽然可能会带来适当的经济回报,但是其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企业的工作人员同样需要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进行产品的经营销售环节时,很多经销商和客户都会采用付过定金之后,其余尾款采用赊销的形式进行销售,这种销售形式会给企业带来销售额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产生死账坏账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业务拓展和市场开发时,要对客户的经营情况和偿还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时刻跟踪产品的销售情况,及时催款回款,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2.3建立全面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总结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先进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加以学习和借鉴,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且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内控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的完善能够给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的执行标准,使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的工作行为时能够有据可依。财务管理人员发现企业工作人员出现财务违规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工作环节出现纰漏行为,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量不给企业带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要麻烦。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能够使财务管理人员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面对日常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会计数据计算核查,重点在于对财务的管理,对企业的资金和资产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并向领导做出汇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适时给领导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企业的经营状态,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增长空间,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准备工作预案,以防止财务风险发生时茫然无措。预算管理制度和内控管理制度作为财务管理制度的辅助力量,在企业的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重视对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做到企业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防止财务风险情况的发生。

3结语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需要依靠公司治理结构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的不良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缺失都可能引发企业出现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基于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关注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强企业各组织结构层面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建立全面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等措施,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防御机制得到完善,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促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罗旌永 单位:泉州市八哥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谷丰,张林.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资本运营效率的影响[J].学术交流,2016(11).

篇8

关键词:医院;经营管理;内部审计;重要性

医院内部审计是针对医院财务管理所设定的具有监督作用的基础机制,其基础功能便是监督与效率。在经济持续变更的背景下,医院需要为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需不断提高医院经济收入,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全方位提升医院自身的综合实力。由此可知,医院在完善内部管理模式时,加入内部审计制度便有助于提高医院内的财务内部控制力度,转而持续提高医院的工作与服务质量和水平,以促进医院的优先发展[1]。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也在间接创新自身的内部管理模式,无论是从技术上或是设备上、服务态度上等都在迎合时展需求而发生改变。其中经营管理则是全面提升医院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实施医院内部审计便是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前提,有利于医院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可将医院的医护关系提升到一定高度,强化医院内部人员的融洽关系,一切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的现状

(一)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医院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尚缺乏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也缺乏各种精妙的审计技巧,其次,内部审计人员通常都会在财务部门进行选调,而因缺乏相应工作经验而出现各种纰漏,以至于无法达到内部审计的预定要求。(二)审计制度得不到重视。目前,医院内部审计一直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其中包含了医院领导层的不重视与审计人员薪资待遇方面的差强人意等,而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都给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加之,医院医护人员所获得的国家补贴较多,而这也使得医院内部管理部门对于审计工作的忽视。(三)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理解有误。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样象征着医院内部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而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也逐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缺陷也逐渐显现,其中一方面是医院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知晓度与职能范围知之甚少,以至于医院在创设审计机构后,完全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效用,使得内部审计呈现出“名存实亡”的现状,因而使之失去实效;另一方面,医院内部的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范围时,需优先对审计机构的内部人员进行审查,无论是领导或是同事皆需一一审查,但就同事关系和面子而言,这便会出现得罪人或其他诸多负面影响,以至于让医院管理层至基层工作人员觉得内部审计只是形式化工作,是为了形式而建立的“纸老虎”部门。

二、医院内部审计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各项指标的控制。医院的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都需要在法律法规要求下所执行,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医院必须迎合自身发展的脚步,配合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杜绝会计造假或财务信息故意丢失等恶劣行为,准确确保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真实性与公正性[2-3]。医院在收费行为上,需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收费管理系统,准确核实医院收费标准与制度,并严格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指标,强化医院的内部审计水平。医院在开展考核时,需准确纳入各个控制指标与考核内容,将所有考核事项进行一一核对,并且联合事前与事后管理,执行强化与监督作用。(二)加强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医院在健全与完善自身内部管理制度时,需全方位针对自身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阶段性信息化建设,配合医院独立而客观的内部审计,强化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使其熟练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技术,将审计工作中需要审核的信息全部纳入计算机内,便于调动与储存。医院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在配合全面优化内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所实行的基础功能,而这也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及时掌握计算机内信息检索技术与各项软件的使用,快速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医院内的审计范围较广,同时审计工作也要配合国家医疗改革政策,并与之相融洽,联合医院的经济效益强化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使得医院内部审计的各项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三)明确审计机构在医院的地位。审计机构在医院内的地位是相对明确的,而医院在日常审计工作后,便需依靠审计机构独立完成各项审计工作,并由主要负责人统一收集审计结果进行终极汇报,明确医院日常审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等,并在整个审查系统中建立地位与权威。针对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医院对其放宽职权范围,联合医护人员主动配合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并向其扩宽问题处置权与审理权,并依据奖惩制度与审计结果相挂钩,以此便有利于对审计工作实行监督与联动作用。医院只有在明确审计机构的地位后,才能让医院内医护人员主动配合审计工作,并强化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四)建立并完善审计管理制度。现阶段,医院在创设并完善自身内部管理模式时,需以完善的审计管理制度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借助于全方位管理制度的更进与优化将内部审计制度进行细致化完善与更进。管理制度目前已是医院日常运行期间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但是健全与错漏百出制度的差别是尤为明显的,而这其中的疏漏则可能是意外所致,也可能是人为因素所致,但无论是何种因素都是可避免的。针对医院的日常审计工作,医院可采取具有适宜性与合理性的责任制来执行,如,由参与日常审计工作与制定审计计划的管理者作为第一执行者,将医院一日的审计工作进行归类划分后,主持内部审计工作的日常操作,重点负责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与业务,并联合审计人员对经营管理中所出现的失误进行统一化管理,最后再依据问题的大小与严重程度结合奖惩制度连带惩罚相关责任人员。(五)加强审计工作效率。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时代更换的潮流让医院认识到自身内部管理模式的不足与可提升价值,其中最为关注的便是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态度、质量、效率等。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医院需要结合自身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配合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素养,在规定时间内举办有关医院经营管理联合内部审计工作的讨论会,将所有有关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统一性评估。其次,为全面提高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医院需要重新考虑审计人员的薪资待遇,并将其与医院医护人员的薪酬计算相分离开,按照不同计算标准发放薪资,从而以综合素养作为应聘标准,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人员进入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工作,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以便于为医院创收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4-5]。医院在招收内部审计人员后也需进行统一化培训,指导医院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医院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工作与技术,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将审计人员的培训考核成绩进行一对一核对,以最终考核结果作为职业晋升依据,全面改善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以整体化改进作为医院提升审计人员整体工作素养与医院发展的基础。(六)加强内部审计对医院经济、业务的监督。医院在独立运行期间,优质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唯一标准,而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医院不仅需要持续不断给予良好的管理制度与创新机制,同时还要强化对医院经济活动及内部业务的监督,以医院自身经济利益为评定标准,及时对医院的活动与业务进行统一化管理,并将所有事项所发挥的监督价值进行评估,全面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内部管理水平。医院现阶段所存在的潜藏性问题皆与内部审计制度呈现出相关性,就财务管理问题而言,医院便需结合内部审计对经济及业务的监督,联合相关政策全方位针对医院内部审计进行优化与改进,持续性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审计工作质量,从强化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依靠内部审计改善医院内经营状况,一切为医院的发展而进步。

三、结语

医院在不断创新并优化自身内部管理模式时,需持续不断承接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而在经营管理中,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可全方位提高医院整体的工作质量,继而间接提升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无论是医院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中应用适宜的内部审计制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审计对于医院的管理工作秉持着监督的原则,同时在工作上强化医院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也是为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最后,医院才能依据经营管理成果结合综合成绩制定奖惩制度,以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能力为基础,提升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参考文献:

[1]肖琪珞.分析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J].中国经贸,2020(6):199-200.

[2]牛莉莉.医院内部审计对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J].财经界,2020,564(29):216-217.

[3]谭晰文.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于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探讨[J].经济师,2020,376(6):124-125+128.

[4]谭李谷.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540(3):222.

篇9

(深圳市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开放,促进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我国现代企业逐渐规模化、多样化,但为了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以提高综合效益为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但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需不断创新和改革管理方式,切实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广阔空间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080-02

前言

企业经营管理指的是在企业内,按经营目的顺利执行、有效调整各种业务的一系列管理、运营活动,如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适合企业企业经营需要的运作模式,可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和前进。企业经营管理是一整套系统,涵盖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1]。也就是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上述各方面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结合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必须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善。企业间存在“适者生存”的竞争,若一个企业不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那么这个企业整体经营效果会不尽如意,最终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基础,着眼市场经济全局,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在内部建立完善公平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的提升。近年来,国际化、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虽然也带来了机遇,但企业若不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逐渐壮大自身发展实力,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经营效果,还会受到危机冲击,严重的甚至无法生存于市场竞争中。因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选择持续生存和停滞消亡,积极正视和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当调整内部,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从而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竞争局面[2]。

2.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多数企业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不稳定,出现频繁的人员流动、精简等情况,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企业各项工作进度和质量;未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和经验教育与培训,员工专业技能参差不齐,且综合素质较低,以致企业难以提升整体综合能力,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评估机制,以致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甚至给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有造成不利影响[3]。

2.2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

现阶段,许多企业沿用以往单一的管理组织模式,未进行改革和完善,这体现了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组织管理模式不科学问题。企业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还体现在:未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所采用的单一“直线”运作模式,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在相互交流和合作过程中,各部门责任不明,缺乏畅通的信息传递,而且无再学习培训机会,或即使有机会,再学习培训时间也不长。

2.3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

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是促进企业立足于市场竞争中,且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目前有些企业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具体体现在:在经营管理中,企业因存在因循守旧思想,经营管理过于保守,仍沿用以往方式和制度对企业进行管理,且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远利益;在经济管理模式上,企业控制、审核等方面过于传统;有些企业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虽然制定了经营管理相关制度,但通常形式化,尤其是业绩考核方面,而且所制定的制度也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经营管理中,以致无法充分发挥制度的最大作用。

3.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

3.1不断更新经营管理观念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断更新观念可以有效引导具体管理行动,尤其是高层领导者经营管理观念的更新,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企业经营管理观念不断更新的同时,需适时引入危机管理、战略等意识,这是目前各企业经营管理最新的观点和理念,通过应用先进理念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进行指导,可有效保证企业形成科学的管理和全局观念,实现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的目标,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经营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人员,还需企业高层领导者应用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加强对企业内外的管理和控制。

3.2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高综合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高综合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工作人员领导下,通过自身能力促进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而且能有效融合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收获知识技能。所以,为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企业应不断向社会挖掘,定期注入“新鲜血液”,以加强经营管理。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素质和技能培训,使其素质和技能得到切实提高。

3.3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仅需要管理人,还需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推进企业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目前,企业传统的人治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需通过科学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有效管理、约束以及适时引导、疏导企业工作人员,使其能在经营管理制度范围内做好积极做好自身工作,从而维持企业整体运转,并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企业还应从整体实际需要出发,全面、科学的制定经营管理制度,如奖罚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使员工严于律己的自觉参与管理,确保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4]。此外,企业执行经营管理制度时,需结合实际经营管理情况,适当调整经营管理制度中的内容,从而使经营管理制度具有实际操作性,能充分发挥出作用。

3.4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一直以来,我国都倡导实行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这不是机械复制的管理模式,而是结合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现实需求所确定的模式,这样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发展开放、健康、有序。所以,企业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效益。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成为快速采集、存储、转发和接收信息的“信息型社会”,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快速掌握产品生产、制造、营销等最新信息,从而应对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避免经营失败和经济损失。

4.小结

总之,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生存赢利的关键,决定了企业市场经营成果,所以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刻不容缓。但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组织管理模式不科学、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所以,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更新经营管理观念,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有效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从而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理建.如何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14(03):114-115.

[2] 舒伟浩.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159.

[3] 张卫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现状与完善策略[J].中国经贸,2012(14):63.

篇10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市场中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是一个企业发展与生存的试金石,因此,良好的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个企业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发展的优劣有着直接影响,尤其是与财务管理方面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相关的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联系。与此同时,由于企业发展的核心生力军是人才,因此绝不能忽视人才的建设,所以企业对于人才的管理与相关部门如何发展和使用人才,也就是说如何发展人力资源,也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直接影响作用。

一、当前国内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现如今,国内的企业发展可谓是风格迥异,各自都有独具一格的特点。但是,由于我国体制方面具有的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着国内的企业发展,一定层面上很难通过核心竞争力寻找到一个明显的突破口,所以发展力度极其缓慢。而在经济管理上,也就是管理财务的过程中,其发展状态也非常混乱,不能良好地发展集约式与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而在市场发展上,绝大部分企业不具有长远的打算,功利心极强,只能注意到眼下的发展利益。在节约成本上也一贯墨守成规,只能用短浅的目光看到从长远企业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导致了企业发展经济的步伐一直处在步履蹒跚的状态中。在核心竞争力上,绝大部分国内企业都依靠国外的主要管理模式以及生擦技术来发展,不能在根本上控制和解决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问题,大部分处在受制于人的发展状态中。

二、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没有明确的监管企业财务的权利,不能分清全责责任等因素对企业财务监管力度有着直接影响。因为集团公司比其他部门具备的权利明显要高,对企业的最高决策有直接关系,使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监督财务的工作也越来越有广度与深度。所以,完善一个适合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能够体现市场经济的会计监督体系,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有效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一部分企业不具备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使多数人通过“利欲”的驱使,通过会计信息的使用来进行非法经济活动,从而增加自身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和发生了经济犯罪。

企业在每年都有不符合实际的发展预算,对于企业虚假的年收入的预算过分夸大,又或者对企业年经济收入预算过分保守。最终使得企业年的预算不合常理,与实际不符。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没有章法,导致企业的经济像“抹着石头过河”一样发展,不能使企业真正的达到自身希望的发展目标[1]。

2.营销策略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在传统管理模式的作用下,很多企业对于管理营销策略的理念都比较缺乏创新方法,相比较于社会实际发展步伐非常落后,导致在赚取利润方面远远落后于有着先进营销策略理念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例如,在企业选拨和引起营销人员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在选择营销人员时一般是任人唯亲,或者走后门找关系,这种现象在国营企业更是尤为严重,导致企业不能发展先进的营销策略,逐渐脱离了时代的发展。

3.没有足够的市场展望能力

一个时代永远在不停地向前发展,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导致了愈来愈大的发展步伐。但是,现如今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能具备足够的市场展望能力,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注重眼前的发展,完成长远的展望市场很有难度。这样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缩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使企业长期处于发展能力不足的状态中[2]。

三、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机制,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清晰透明。一个落后的企业只有彻底地改变其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才可以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目前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国际化、资本多元化、理财人本等几个方面的建设。

更进一步的增强和健全培养企业会计的核算能力,使健康的发展企业的预算与决算。例如,在审计财务的过程中,负有财务监督责任的人是财务部门的经理,财务经理可以管理所有的财务人员,实施比较细化的管理财务责任的制度。

2.大量引入市场营销尖端人才

发展企业的核心动力是人才,一个企业如果缺少人才的推动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作为一个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要方法,市场营销若没有人才支撑,绝不可能实现产品销售的优良业绩。培养和引进尖端人才,对发展市场营销非常有利,同时对企业的市场发展也很有益处。

3.创新和发展市场新途径,创立市场发展尖端人才队伍

发展企业最重要的场所是市场,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强大的重要平台。在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中,最重要的是建设和发展人才队伍,推动企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发展,而使企业得到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则是培养人才。因此,企业发展需要遵循多元化发展的观念。例如,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入绿化环保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需要的新型产品,并根据创新理念,打造一支营销能力极强的人才队伍,抓住激烈市场竞争中发展的核心,向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不断前进[3]。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经营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通过财务、人才以及营销等众多方面实现新型管理方式,从而促使企业能够实现多渠道、多角度以及多方位的管理发展模式,最终使企业获得长远而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奇,秦效宏.我国企业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