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策略研究范文
时间:2024-02-10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采购策略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旨在形成集体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采购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其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采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从而扩大企业产品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盈利水平。
1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变化分析
1.1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原来的企业采购过程中只是与供应商形成简单的买卖关系,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改变使企业与供应商产生了共同利益,其关系也更加的可靠。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不断压低供应商价格的采购方式,而是在市场中寻找更多的供应商,实现分散管理方法。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分享数据库信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少企业库存,降低企业采购所占用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1.2企业采购驱动发生了变化
企业以往的采购活动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库存数量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仓库缺货。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活动主要是以生产订单需要为主。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形成了订单生产模式。企业根据生产订单合理确定订单需求,并且以此作为采购的驱动力,正式开展采购工作,从而有效减少库存,减低采购部门的成本支出。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工作与客户需求相联系,提高了采购工作的科学性,减低采购成本支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1.3采购管理重点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即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不足,没有对供应商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变化无法快速做出回应。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的采购工作以“适时需要”为准则,改变了过去“为库存而采购”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企业采购工作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能力。同时,这种采购模式也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提升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实现供应商的利益要求,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在供应链下,利用信息共享的优势,及时将企业需求反馈给供应商,提高采购产品质量,也可以在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引入供应商管理理念,从而有效保证新产品的开发进程以及质量。
1.4采购流程发生变化
在企业以往的采购过程中为了降低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利润,企业采购流程涉及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这种采购流程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采购流程过于烦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采购流程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许多企业内部部门的联系性不强,信息流通能力较差,会影响采购管理的畅通性,提高采购管理成本。但是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流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简化了采购审批流程,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对于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供应链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或是客户与供应商的联系加强,有助于提升供应产品质量、保证供货效率,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生产加工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库存管理发生变化
受传统采购方式的影响,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只是独立的买卖双方,并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与供应商都会保证一定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大的库存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与市场终端、企业生产、供应商都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适时存储,在保证企业正产生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策略
2.1供应链条件下扩展采购职能
首先,科学合理地设置采购结构。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和行业特点的需要,打破传统观念中“大而全”的采购局面,设置科学合理的采购组织结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完成采购活动,实施采购低成本策略,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其次,确立基本的采购准则。采购准则的设立是企业规范采购行为的基础。企业需要日常采购中吸取经验,逐步将采购过程中的权责落实到位,做到每一项采购工作都责任到人,采购流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检查与监督。再次,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优秀的采购人员,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作支撑的前提下,还需要具备分析、沟通、协调、决策层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企业要建立跨职能的采购团队,一批高素质的采购人员是采购组织中必不可少的。因而企业需重视对采购人员入职前的选择和入职后的持续培训。最后,采取先进的采购模式和管理理念。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能否在企业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思想的突破和企业的创新精神,先进的采购模式很难在企业实施。企业可利用电子载体,实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信息的传递,保证采购活动顺利执行。通过电子信息的应用,抛开过去传统的采购流程,增加有价值的电子化沟通,通过电子化采购流程的应用,优化供应链重要环节,实现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大幅提高。
2.2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上文中已经提高,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已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对保证企业生产,降低供应链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企业与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从而对产品价格、生产效率以及其他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细分企业的供应商。在对企业的供应商进行分类时,可以依据供应物资的价值以及重要性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便更好地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企业为了降低采购工作的风险,企业必须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以及信用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供应商直接排除;其次,还要进一步评价供应商的技术技能、生产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将最终评判结果作为企业供应商选择的重要依据。
2.3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不仅仅包含单个的生产企业,还涉及供货公司、运输体系以及市场终端的管理,供应链上拥有多个环节,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做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企业的状况。因此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企业供应链高速运转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以生产企业为核心,将企业数据与链条上游的供应商共享,并且在物流中心以及库存点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将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及时地通过信息系统表现出来。同时,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及时体现市场终端的生产需求,将生产企业、供应商以及市场有机联合起来。
3结语
综上所述,采购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采购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合作竞争优势,实行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本文提出了具体的采购管理策略,旨在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实现供应链下企业利益的最优化。
作者:欧阳丰瑞 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篇2
关键词:采购成本控制;供应商管理;L公司
一、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以上,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因其自身特点及国家相关制度的缺乏,使得此类企业内部控制混乱或无法落实到位。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实用性强的内控体系。作为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成本控制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管控效果。因此,企业应致力于采购成本的控制管理。
本文以从事核级耐辐射复合功能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中小企业L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采购成本控制现存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良建议。
二、L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现存问题分析
(一)采购组织分工设置不合理
L公司规模较小,因而设立的采购部组织结构很简单,由一名采购总监和三名工作人员组成,后者主要负责原材料采购、设备采购、办公用品和劳保用品等其他物资采购。这样的权责分配缺乏科学依据,且只有三名采购人员,要全权负责公司一百多种物料的采购业务及供应商管理,不仅如此,公司没有专设仓储管理部门,只调用其他部门的一名员工负责公司所有仓管工作,致使每位员工的工作量都很大,不利于保证工作有效完成。
(二)采购人员素质需提高
L公司虽建立了采购制度和采购控制程序,但是很多规定采购人员并未严格落实,比如采购控制程序要求采购人员运用ABC分类管理法管理物料,采购人员却只单纯将原材料分为固体与液体两类管理,产成品和包装物都未分类保管;而采购制度规定采购人员在采购流程执行过程中需按规范填写一系列表单,但却常发生部分表格未填或填写不规范等现象。
物料采购前,专业的采购人员应对物料进行成本分析,从而了解物料的价格水平,可L公司的采购人员不具备这样的专业知识,也不向供应商索要价格分析表,用于确定厂家报价的合理性及成本优势。在与供应商议价时,采购人员只通过简单的对比和压价获得较低价格,而对产品质量等其他因素没有要求,导致采购总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由此可见,L公司缺乏工作责任感和专业能力兼备的采购人员,这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缺乏员工激励制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员工入职门槛低,据企业管理人员所述,L公司招聘员工时,对其学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没有严格要求,也没有安排员工参加专业培训,使得采购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三)供应商缺乏科学管理
尽管L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均有规定,且建立了合格供应商档案。但企业与供应商只有一般的买卖关系,虽然企业自成立以来很少更换供应商,但双方并未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L公司选择供应商的测评指标有三个:质量、交货期及服务、价格,考核内容过于简单,且这三种指标均为定性分析,缺少定量分析,也没有建立具体的评分机制,合格与否全凭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见。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供应商,企业使用同一套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单一,缺乏战略性。因此,L公司原有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反映供应商的综合水平,也不能体现供应商的发展前景。
而公司建立的供应商档案内容过于简单,只记录供应商的编号、供应物料、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且没有根据物料的重要程度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不利于企业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
三、L公司采购成本控制优化研究
(一)建立科学分工管理体系
根据L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建议采购部至少增加两名员工,一名负责供应商管理,一名协助原材料采购人员,因为原材料在所有物料中占比最大,且品种数量最多,如此安排可减轻其他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采购效率与质量保证。
(二)加强人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首先,公司招聘采购员工时,应对其成本分析、原料质量识别等专业水平有所要求,以保证采购人员能较好地控制采购过程。其次,公司需制定详细的考核激励机制,用于考核采购人员在遵循公司规定、降低采购成本、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公司可选择发放奖金或增加薪水实施奖励,或者,公司可选择赋予员工更多决策权、控制权等,使员工更具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再者,采购人员应该接受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增强处理采购流程中突发问题的能力,培训内容可包括行业知识、产品知识、物料成本分析办法、价格谈判技能等,并通过考试、现场模拟等方式检验采购人员的掌握情况,并奖励成绩优异的员工以激励其他员工。
(三)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
实施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是采购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保障。下面就L公司的供应商选择评价体系建立及供应商关系管理进行优化研究。
1. 更新供应商准入指标
选择正确供应商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所选指标应该综合静态性和动态性,因此,本文在L公司原有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1)质量
L公司的质量指标下原有三个二级指标:质量体系、质量检测设备校准情况及质量检测过程控制,质量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因此,质量检测过程可包含在质量体系指标中。且原有指标均为定性指标,需增加定量指标,其中,产品质量合格率较为有效,这里可具体为该批次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更易理解和操作。由于L公司有样品检测过程,因此可增加一次样品合格率。
(2)交货及服务
L公司将交货与服务合并为一个指标,但两者反映的问题并不相同,因此本文建议将其分成两个一级指标。
交货指标下增加交货及时率、交货周期和订货数量水平指标。交货及时率可反映供应商交货工作效率,通过供应商准时交货的数量与交货总数作比得出;交货周期是指公司向供货商提出订单至供应商将货物交至公司的时间,该指标可检测供应商的供货速度能否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订货数量水平结合价格指标可反映供应商所供物料在公司采购物料中的重要程度,便于公司进行供应商分类管理。
在服务指标中,保留原有服务态度指标,增加订货满意率和紧急订单处理能力指标,不仅反映供应商的服务水平,还可体现企业的应急能力及综合服务能力。
(3)价格
价格是L公司很关注的指标,用于测试供应商是否注重价格控制及其变动趋势。本文提议将价格概念扩大化,不仅包含物料价格,还包含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成本费用。在保留降价能力指标基础上,增加产品价格水平指标,该指标表示产品价格与市场平均价格之比,从定量角度显示供应商的价格水平。
此外,能够体现供应商运营能力的财务指标和技术指标也必不可少。供应商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供应商能否达到企业的生产水平,还可判断供应商是否有不断改进产品的能力,从而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而财务指标可评价厂家自身运营能力,由此判断可否与对方长期合作,便于企业进行供应商分类管理。如表1所示。
采购人员可利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算出各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并将评价体系总分设立为100分,从而评估供应商的综合分数水平。
根据评分结果,将供应商分成三个等级:90~100定为A级供应商,75~89定为B级供应商,60~74定为C级供应商,低于60为不合格供应商。每种物料尽可能选择A级供应商,最低为C级供应商。普通物料一般选择1~2个供应商,重要物料可酌情增加。供应商的等级越高,提供物料的数量也越多,供货比例的参考数值为:A级供应商提供60%~80%,B级供应商提供20%~30%,C级供应商提供0%~15%
2. 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不同类型的物料,供应商的管理方式不同,综合考虑物料的重要性及可替代性、可选择供应商数量等供应市场的复杂程度,可将供应商分成战略型供应商、高价值型供应商、交易型供应商三类。
(1)战略型供应商
战略供应商对应的物料特点是采购金额在总采购成本中占比很大,且该类物料的可替代性较弱,供应商可选择的数量也有限。因此,L公司应与此类供应商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且签订的合同一般为超长期合同。战略供应商的测评需达A级。公司可鼓励此类供应商参与产品研发,从源头做好成本控制工作。L公司还要制定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对战略供应商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测评,并将评价结果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并督促供应商不断改进。
(2)高价值型供应商
高价值型供应商所供物料重要程度居中,采购成本在总额中占比相对较大,价值较高,其供应商管理也需重视。双方签订的合同通常为较长期,且需保持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该类供应商的测评结果需在B级以上,也需进行绩效测评,以保证供应商的综合水平符合企业的操作要求。
(3)交易型供应商
此类供应商提供的物料成本低、用料较小、市场容易购得且采购风险低。因此该类物料的重要性不太高,与其供应商通常签订短期交易合同并建立一般交易关系。公司应尽量减少该类供应商的数量,其评分等级至少达C级,绩效评价结果可以激励供应商更好的配合公司工作,不满足条件的可以更换。
四、结论
通过对L公司采购成本控制情况的研究可以发现,合理的组织分工、良好的员工素质和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对采购成本控制有重大意义。企业应结合先进的成本控制理论,制定合乎自身特色的管控制度,并严格落实,努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K.L.Choy,W.B.Lee,V.Lo.Developm
ent of a case based intelligent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2(03).
[2]Robert Monczka,RobertTrent,Rob
ert Handfield.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Third Edition.NewYork:McGraw-Hill Professional,2007.
[3]胡松评.企业采购与供应商管理七大实战技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谭君.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JK集团采购管理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0.
[5]康艳.成都A电子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6]王宗达.对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几点思考[J].企业经济,2012(12).
[7]张晋维.HY集团集中采购管理变革[J].企业管理,2013(07).
篇3
[关键词] 在线采购; 拍卖; 竞争; 策略; 不可分物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44
[中图分类号] F71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77- 02
0 引 言
采购拍卖,又称为反向拍卖,是指在互联网上借助拍卖的形式完成采购。与传统采购相比,采购拍卖使采购过程更加透明,可以杜绝腐败,减少企业内部监督成本,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资金。基于这些优点,采购拍卖在企业采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的采购拍卖需等所有的投标均递交后才做出采购决策,而本文研究的在线采购拍卖则要求采购商在每接到一个投标后立即做出采购决策。
目前在线采购拍卖主要应用在线算法和竞争分析理论来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自身算法的设计技巧,以保证最坏状况下的结果与离线状态下的最优结果相比差距不大。基于这个特性,该方法在金融、经济及管理领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1]。该方法在拍卖领域的应用是近10年才开始的,且已有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物品连续可分的假设,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物品是不能无限分割的,因此,本文研究不可分物品的在线采购拍卖策略。
1 不可分物品在线采购拍卖的策略设计
1.1 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本文考虑一种不可分物品的在线采购拍卖,采购商通过互联网所需购买的物品的基本要求、需求量及拍卖开始和结束时间。供应商在拍卖期间陆续到达并投标,采购商接到每个供应商的投标后需要立即做出采购决策,包括是否购买,以何种价格购买多少。本文将在采购量一定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应用于不可分物品采购的在线采购拍卖机制,使得采购商的采购成本相对较优。
针对该问题,本文先给出以下文字和符号定义:
定义1 在不可分物品的采购拍卖过程中,对于供应商的任意投标序列δ1,用C(δ1)表示采购商只知道部分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在线算法做出实时决策时的总采购成本,COPT1(δ1)表示整个投标序列δ1已知的情况下,利用离线算法得到的最优采购成本。如果存在与δ1无关的常数r,满足不等式CA1(δ1) ≤ rCOPT1(δ1)(r ≥ 1)则称不可分在线算法A1是竞争的,竞争比为r。
为了便于讨论,在研究前先做如下基本假设:
(1) 供应商的投标范围为[■,p],p 为采购商的保留价格。
(2) 投标商仅知道自己的估价,且采购商对不可分物品的需求曲线为:p(q) = p · λ■(q = 1,2,…,q*;λ = ■)。其中,p(q)表示采购商购买第q件物品时的支付价。
(3) 假设供应商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进行报价。采购商在接到第i个投标商的报价bi后,立即做出采购与支付决策。
(4) 总采购量q*在采购发生前已经确定,且每个投标商的供货能力均能满足采购商的需求。
(5) 采购商的需求曲线是采购商的私有信息,而其支付是基于需求曲线,这一信息是共有信息。
(6) 设供应商的有效投标序列为b* = (b1,b2,…),采购商相对应的支付序列为p* = (p1,p2,…)。
1.2 离散的在线采购拍卖策略
本文对于不可分物品的在线采购拍卖,考虑采购商的需求曲线是离散的这一特殊性,给出离散的在线采购拍卖(Discrete Online Procurement Auctions ,DOPA)策略。
(1) 首先为采购商确定一个基础价格p0( ■ ≤ p0 ≤ p),其中p0 = p/r。只有供应商的投标价格低于p0时,才考虑向该供应商采购商品。
(2) 当采购商接到第i个投标者的投标时,若bi < min{p/r,p(qi - 1)},则称该投标为有效投标,考虑购进物品,反之不考虑购进物品,除非此供应商为最后一个投标者。
(3) 从投标者购进物品的数量为Δqi = qi - qi - 1,其中qi 表示采购商在接收第i个有效投标者投标之后已采购物品的数量总和,且q0 = 0,当i ≥ 1时满足qi = [p-1(bi)]。给予投标者i的总支付为:
pi(Δqi) = ■min[p(j),p/r],i = 2,3,…,n
(4) 整个采购拍卖设定一个时间,在拍卖即将结束且无供应商进行投标时,采购商将以最高价格p 购进剩余物品,为保证策略的激励相容性。此部分物品将从当前报价最低的供应商那里进行采购。
2 DOPA策略的竞争比分析
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假设采购商已经购买了数量为q的物品,根据DOPA策略,最坏情形是在购买q物品后无供应商到达或后续投标均为p,一直到采购拍卖即将结束,采购商不得不以最高价格p 购进剩余物品,则总在线成本为:
CDOPA = (q* - q) · p + p1(q1) + ■p(j)
离线情况下为一次性购进所有物品所支付的边际成本不会低于p(q + 1),则离线成本为COPT1 = p(q + 1) · q*。因此,完全基于该需求曲线的不可分物品网上采购拍卖问题的竞争比为:
r = ■ = ■ ≤ ■
此外,根据DOPA策略可知,购买量为q*时的完全基于需求曲线的在线采购成本不小于以购买量为q时的单位支付价格购进所有物品所需的成本,即:
r = ■ = ■ ≥ ■ = λ■
综上所述,对于不可分物品的在线采购拍卖,当其完全基于采购商的需求曲线,且其采购量为q*时,基于DOPA策略的竞争比为:
λ■ ≤ r ≤ ■
通过对不可分物品在线采购拍卖策略进行竞争分析,发现其竞争比与采购量和采购商对物品的估价范围有关。采购商物品下限估价过低,会让这种在线采购成本的变动幅度增大;对物品上限的估价过低,虽然采购成本有可能下降,但使交易很难达成。所以,采购商在充分了解采购物品的市场行情后要根据自己对分配效率的具体要求和对时间的容忍度来合理地对物品进行估价,设置物品价格合理的上下限。
3 结 论
本文对网络环境下不可分物品的在线采购拍卖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可分物品的特点,结合在线算法和拍卖理论,给出基于离散的需求曲线的在线采购拍卖策略,并分析了该策略的竞争性能。该策略的竞争比仅与采购量和采购商对投标的估计有关,在采购量一定的情况下,对物品的合理估价可以适当降低竞争比。
篇4
关键词:中国企业全球采购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 A
Strategic Studi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Cope with Global Procurement
Zhang Hongli Wang Wei
(Henan Industry University)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ed liberalization of global trade, the global economy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integrated, more enterprises are inclined to identify the best suppliers in a global context, the materials procurement of good quality and reasonable price can achieve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hina is favor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ecause of its great capacity, plentiful labor, lower production costs and cheaper prices of products, Chinese products are "tempting" to all purchaser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auses and status quo that the eyes of the global procurement are focused on China, objectively analyses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procurement on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raise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to meet the global procurement.
Key words: Chinese Enterprises Global Procurement Strategies
全球采购,就是指在供应链思想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供应商,采购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物料,以保证产品的总成本最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竞争市场逐渐形成,全球采购已经成为各国企业充分利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资源,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取最大程度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强大,加之较为丰富的物质资源和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我国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一时间,全球采购在我国迅速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
一、全球采购聚焦中国
经历了近30年改革开放,中国凭借成功的市场经济转型以及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抓住了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采购生产网络重组的战略机遇,开始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2004年以前,跨国公司在华从事采购出口业务虽已有一些渠道,但其相关机构只能从事一些为采购出口提供服务的业务,不能开展实质性的经营业务,无法满足跨国公司不断增长的采购需求。随着中国进一步放宽外商在华采购出口的政策,中国一些背靠生产和加工基地的港口城市,如上海、深圳、天津等,以强大的生产能力为依托,以其便利的交通、完备的设施和配套的服务,进一步成为跨国公司在华采购的切入点,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采购中心。“中国是全球唯一可生产所有门类商品的国家,没有一家外国公司不看重中国市场的销售和采购。”从跨国采购商众口一词的解释中,不难发现,中国商品品种齐全、价格适中、品质优良、创新加快等优势,对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主流市场,已形成难以抗拒的“诱惑”。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50%的传统相机、超过1/3的手机、30%的电视、30%的空调、25%的洗衣机、20%的冰箱、17%的数码相机、20%的DVD均由我国制造或者组装。对跨国采购商和供应商而言,我国制造业的巨大生产能力不可估量。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充裕,生产成本低,因此产品在市场价格便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我国采购的商品正日益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二、全球采购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全球采购为我国企业打开了一个在世界上寻找市场份额、寻找合作者与寻找最终消费者的窗口,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品的扩大出口,而且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外贸的整体水平,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我国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促使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带动经济发展。全球采购活动青睐中国,无疑为中国的企业,特别是那些过去以内销为主的多数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拓国际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带动企业产品出口的机遇。因此,全球采购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将大大扩大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从而实现我国出口经济的顺利进行,进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做出贡献。
2.促使中国企业不断学习,加速技术创新。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在许多行业领域中国际竞争已趋于国内化,这也迫使跨国公司不得不向中国供应商转让较新甚至最新的技术,以增强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样有利于我国企业引进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理念,同时也为中国供应商技术进步提供了动力,为了维持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而不断进行自主创新,以跟上国际竞争的脚步。
3.促使中国企业快速“塑身”,适应国际竞争。全球采购环境下,中国企业需要学习和尽快适应全球采购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能够在与国际对手竞争的过程中建立起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和采购网络,真正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采购并与跨国公司或国际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而且能够促进企业加快自身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同时这样可以使中国企业更加直接和更快地了解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和需求,能够按照国际市场的规则来进行生产、提品。
三、我国企业应对全球采购的策略
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采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全球采购带来的机遇。主要原因有:(1)消费习惯和理念不同。虽然我们一些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很有竞争力,但是受消费习惯、民族文化等的制约,跨国公司并不一定感兴趣。(2)经营理念不同。部分中国企业总是想把产品高价卖给国外跨国公司,喜欢做一锤子买卖,缺乏长远观念,可是国外跨国公司却想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采购到中国的商品,并喜欢长期合作。(3)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缺乏了解。大多数中国企业对国外跨国公司的采购程序和国际通用规则了解不够,导致面对全球采购复杂的准入原则不适应。(4)没有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有利政策。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熟悉与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的产生,使传统采购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采购制度与模式的变化,使企业采购成本和库存量得以降低、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数量得以减少、资金流转速度得以加快。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并进行高效运作的供应链理念,在发达国家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化、集约化的电子采购,正成为跨国公司经营运作的重要流程。很多跨国公司纷纷发展电子商务采购工作,以消除在采购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为了适应全球采购趋势的发展,我国企业应积极参与这一“网络流程”,为产品进入国际采购做好准备。
与供应商建立双赢合作关系。中国企业一方面要把与采购商的合作作为把脉市场的新方式,全球采购不同于一般的需求,其数量大、范围广的特征恰恰反映出它是一种代表世界主流购买与消费倾向的有效需求,全球采购对供应商而言,其意义不仅在于卖出了大宗产品,更重要的是透过采购商的购买意向可以最准确地触摸到全球市场供需波动的脉搏,低成本的迅速地把握商机和行情。另一方面要与采购商相互信任、信息共享,严格按照采购商的要求协调自己的生产计划,低成本的准确的为采购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高水平的服务,实现双赢。
了解跨国公司的采购程序与国际采购通用的规则。我国企业要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网络,就必须了解和熟悉跨国公司的采购程序,加深对采购程序、条件和要求的了解,以形成标准化的采购程序适应国际采购规则。全世界公认的四大采购法则是《联合国采购示范法》、《WTO采购协议》、《欧盟采购指令》、《世界银行采购指南》。只有对这些规则有所了解,并努力按规则办事,才能有效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网络。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友胜,李萍.企业应对全球采购的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6:78-80.
[2]王微.中国在全球采购与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和策略[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3:25-27.
篇5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采购提前期;压缩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20.047
1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程建设项目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标准上都不断与国际接轨,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适应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提升企业迅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专业化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据统计,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物资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一般会占到工程项目总造价的60%~70%。与此同时,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高投资性的特点,物资采购工作往往呈现出采购品项品种繁多、采购与设计的协调难度大、采购周期与项目进度时常冲突、采购物资质量风险问题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物资采购工作周期过长而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阻碍了项目顺利完工。为了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需要从采购管理的角度进行优化,通过缩短采购提前期来保证采购物资能够准时保质保量地供给。
2 工程建设项目中采购提前期问题分析
2.1 采购提前期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表现
2.1.1 工程建设项目与采购提前期
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在具有一定的起止日期、受一定条件约束的、以达到规定要求为目的的相关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工程建设项目的分类也比较庞杂。虽然分类多样,但究其本质,工程建设项目要管理的内容不外乎项目管理中重点强调的对范围、时间、预算、质量以及风险的管理。因此,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成本内,以合理的进度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质量完成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通常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采购提前期通常出现在工程建设项目的第三个阶段――采购与施工阶段。
图1 工程建设项目四阶段
提前期是提前期是指在供应链的供需环节中下游顾客需要某种产品(或服务)时需上游供应商提前准备该项目的时间长短。一般供应链中的提前期,由采购提前期、制造提前期、发运提前期和交货提前期等构成。而具体到采购提前期(Purchase Lead Time),一般由采购预处理提前期、采购处理提前期、采购后处理提前期三个阶段组成。
图2 采购提前期
采购预处理提前期是决定采购订单发出之前的处理过程的时间,包括报价、选择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订单签订、合同审批等过程。采购处理提前期是从供应商接受订单及发货到指定地点的时间,它可能包括采购、制造、发运等提前期。采购后处理提前期是从接收地收货、点数、检验到接受入库的时间。
2.1.2 采购提前期对项目建设的重要影响
采购提前期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可以从对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采购提前期对项目进度管理的影响。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三大任务之一,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进度目标,编制进度和资源供应计划,最终目标是保证项目在质量、成本、进度之间达成目标。采购提前期能够通过控制采购进度进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施工所需的材料、零配件、机械设备等如果不能按时运到施工现场或者到达施工现场后发现质量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这些情形都是影响施工进度。
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工作通常在第三阶段即采购与施工阶段开始,也就是在完成市场分析、方案设计等过程之后,才开始着手采购工作。但随着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物资采购工作开始前移,采购提早介入有利于更早明确需求,并根据市场信息提供关于成本上的辅助建议。
图3 采购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表现
采购提前期对项目质量管理的影响。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由于建设工程项目一般具有极强的社会效益,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等,所以对其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采购提前期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体现的。如果因为采购提前期延迟而影响到项目进度,企业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完成以将各方损失降至最低,必然加快施工进度,这对施工质量而言存在很大的风险。
采购提前期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另一重要任务。在工业项目成本构成中,采购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大体在30%~70%,平均水平在60%以上,这一比例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表现的更突出。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成本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采购物资供应不能及时到位或者物资质量问题产生纠纷而使采购提前期延长进而延误工程进度,最终使得成本超出正常的预算水平的情形。
由上所述,采购提前期与项目进度、项目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项目进度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至关重要,施工进度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本工期及质量。而采购提前期作为整个项目的前端阶段,在整个项目工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采购提前期的延长和不确定又会给整个建设项目带来极大的成本、质量风险。
2.2 当前采购提前期问题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表现
2.2.1 对采购提前期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由于企业没有意识到采购提前期的重要性,认为采购提前期只是一个供应时间长短的问题,并不会对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造成致命影响。这是导致采购提前期经常延误的主要原因。
2.2.2 采购计划管理不到位,需求信息不对称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经常会出现使用部门对物资采购随要随提、紧急采购、需求计划不准确等问题,没有采购提前期意识,造成采购进度压力大。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上下游衔接的致命问题,也在很多情况下影响了采购提前期。
2.2.3 采购物资分类混乱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物资品种往往比较繁多,但管理工作却不规范,导致物资管理秩序混乱。不重要的紧急采购、重要不紧急的延迟采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采购提前期的稳定性及合理性。
2.2.4 供应商管理不规范供应商的有序管理是保证工程物资及时准确到位的重要条件,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需求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供应商对正在建设的项目没有预期性的准备与认识。
3 工程建设项目中缩短采购提前期的策略
由于采购提前期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很重要,所以根据其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压缩策略。
3.1 采购品项差异化管理
供应定为模型基于对采购品项的年支出水平和供应影响、机会、风险两个因素权衡采购品项的相对重要性,将采购物资和原材料分为四个品项:常规型、杠杆型、瓶颈型和关键型。针对不同类型的采购品项实施不同的采购管理策略,这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同样适用。
图4 供应定位模型
3.1.1 常规采购品项
常规品项是指影响/机会/风险级别和支出水平都很低的采购物资,这类产品和服务一般都拥有大量供应源。所以,对于此类品项,公司在管理上可以花费最小的精力,可采取外包给第三方进行集中采购的方式,通过增加采购支出来提高供应商的重视程度,从而形成伙伴关系。
3.1.2 瓶颈采购品项
瓶颈品项是采购提前期压缩策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采购管理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增加供应渠道;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支持寻找替代品。从博弈角度而言,此类品项供应商占主动地位,为了保证供应,企业最后做一个“好顾客”,与供应商签订定期合同开减少风险。
3.1.3 杠杆采购品项
杠杆型品项是风险级别低但是支出水平高,也就是说采购量较大但对产品重要性不高。因为杠杆品项这种高价值和低风险的特点,价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种品项,要区分情形加以对待。供应商的数量、合作类型、合同类型等变量要根据该类产品在市场上资源供应情况确定。同时注意,要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帮助。
3.1.4 关键采购品项
关键品项具有高价值高风险的特点,这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点。对于这类物资,在项目方案设计时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好能够通过价值分析/价值工程等方法联合供应商进行技术改进和开发,并对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与供应商应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并积极进行学习和沟通。
3.2 供应商早期介入
供应商的早期介入,是指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供应商就能参与其中。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可以通过让供应商在设计阶段就进行相关信息的分享,对某些问题提出专业性建议来缩短采购提前期。项目开发小组吸收供应商的工程师参加,将采购纳入设计程序的管理,不仅有利于设计部门与采购部门在设备、材料的采购工作中协作,而且还可以缩短采购提前期进而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因为供应商不必等到产品设计完,就可以提前为该项目所需的关键物资计划供应。
3.3 电子平台的应用
建立双方能进行信息共享的平台,是减少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矛盾的有力措施。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或者与项目高度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采购管理,这样,供方对于项目的采购需求数量、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项目的实施进度等信息有充分及时的了解;同样承包商对于供方的供应能力、规模、产品质量、生产进度等信息也了如指掌。双方的进度计划及项目的设计变更等关键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中保持透明。
3.4 价值分析/价值工程
价值分析(VA)和价值工程(VE)是一种结构性问题解决方法,它用于对特定问题或需求,它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研究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去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
价值(V)=功能(F)/ 成本(C)
应用VA/VE,既要研究技术,又要研究经济,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建筑因素、结构因素以及设备因素,剔除不必要的辅助功能,寻找现有方案的优化方案或者替代方案。二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机械设备等物资进行优化分析,寻找能够带来更多价值的物资,比如哪种材料被另一种替换更加合适,而替换的后的材料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有更更多的供应商可以选择或者该材料正是分销商在原厂话语权比较大的,这也可以降低供货风险,进而缩短采购提前期。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方案的优化或者原材料的替换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寻找缩短采购提前期的方法。
3.5 供应商管理库存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竭尽所力地降低库存以减少资金占用,但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需求物资品种繁多,零库存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涉及影响生产的关键物资,一旦供应不上,将直接导致生产的中断。不过,过早的囤积施工时领用的做法也不再是最理想的状态,如何能够在不占用过多库存空间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下,保障采购物资及时供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并不是一个新鲜产物,具体做法是,供应商在下游企业的允许下设立库存,下游企业将商品数据的变化随时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未来的货物需求数量、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在建设工程项目中,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能够有效的降低“牛鞭效应”,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的存货库存,缩短采购提前期。在实际应用中,下游企业可以从自己的仓库中隔离出一部分作为在建项目的VMI库,而且这种方式最好有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4 结 论
工程建设项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选择采购提前期的缩短策略是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形进行侧重,不能一蹴而就。从缩短采购提前期入手能够更好地确保项目进度,从而增强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希宋,李亮.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订单式供应链采购提前期研究[J].物流科技,2008(3).
[2]林强,冯光等.论制造企业采购提前期的压缩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2006(6).
[3]甘泉.石化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现代商业,2013(2).
篇6
关键词:工业园区 财政体系 策略 研究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积极的适应地方性特色,工业园区由此纷纷建立起来。而相关的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经济的载体,其承担了科技、工业和就业的多重角色,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财源之一,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如何去建立一个合理的工业园区财政体系做了分析探讨,希望就此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一、要积极推进有关工业财政的指导方向
(一)要建立一个产学研究机制
对工业园区来说,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产物。要充分的利用相关的财政手段来促进工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积极地参与和合作,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的发展。这样的机制强烈地要求相关的学校教学去改变教育人才的模式,而对于相关的科研项目就可以依据市场的发展为导向,来促使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给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性的参考。这种产学的研究机制相互协调了大学、企业以及相关政府之间关系,还充分促使了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所以,要想充分的促进相关的工业园区更好的发展,就需要用好相关的财政手段来促进该机制的发展。
(二)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
在相关财政的指引下,要积极推进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要逐步向高新园区发展。因为在新兴工业园区的创立面存在很多困难,比如:资金短缺和相关的管理经验不足,在市场的占有率也比较小。所以,国家政策要给相关的工业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要提供更加优惠的财政政策,积极的完善产品研发过程和基础设施,为工业财政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竞争,来促进工业更好的发展。
(三)加强相关网络平台的构建
要利用财政的支持继续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平台。工业园区建立,就是一种区域性的网络平台。对于工业园区的发展和构建,是一个网络发展与组成的过程。对于网络平台的发展来说其不仅促进着工业园区的服务和控制,同时也将各个信息相互连成一个整体。
二、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工业财政管理体系
(一)相关工业园区的基本建设情况
有关工业园区基本建设的程序来说,是指工业园区在整个过程中比较熟悉的工作内容和相关的发展方向,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对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办事规定进行。在整个过程中,财政人员要积极的参与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有关工业园区财政管理内容
有关工业园区相关的预算管理。审核并制定出相关科学支出的预算方法,当实际的方案可以正常进行时,就要进行严格的预算支出。这样可以使工业园区的预算保持平衡,在相关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也比较合理。
工业园区建设是政府一直重点支持的项目,资金属于相关的财政拨款,在实际的使用情况下会将其列入到财政支持一栏中。在所有的工作中,采购工程和相关货物都属于政府的采购范围。
为了更加方便财政的透明和审核,相关的部门要积极的参与合同的签订,并对于合同的每一项条款进行分析和审查,同时也要实际跟踪相关财物的使用情况。
对于相关项目的使用成本可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对各项项目资金的管理也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资金要进行单独报账和核算。与此同时,也要对财政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财政人员在工业方面的知识,从而让他们可以积极掌握有关质量上的问题。在提高相关人员素质的同时要对人员的财务道德进行考核,来充分避免舞弊的事件发生。
(三)有关财政核算
当财政核算建设完成之后,财政部门要进行项目资金的核算,这充分有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如果对于事业的工业项目来说,没有一个准确的核算方案,相应的工业园区就要参照相关的标准去执行。
三、有关工业财政建设财政监督的内容
第一,要提高相关财政监督中可能出现的举报工作的认识;第二,就是要积极的建立比较健全的举报监督机制。对于举报来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执法过程,它充分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因此在进行举报工作时,就要从一开始就去完善相关机制的法制性特点;第三就是要切实的对财政监督工作者素质的提高。根据实际的性质和相关特点对相关举报人员在业务和政治素质上进行提高;第四,要进一步加强案件的审结和督办以及核查的工作。对于上级交办的或者是需要转办的案件,相关的政府部门要专门地派人去督办和沟通;第五就是要加强司法和其他监督部门之间的联系,努力加大相关的审查工作力度,财政监督与其他的部门要一起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园区财政的构建做好基础,使其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确立,促使国家的财政已经向更加宏观的管理进行转变。因此,本文对工业园区的财政体系做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金珊,张世俊,叶托.从碎片型财政走向整体型财政――富阳市大财政体系改革探索[N].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2]陈敏.论科技工业园区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3]金荣学.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J].商业时代,2008(10)
篇7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松树林结构;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7-112-02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具有致病力强,寄主生物死亡快的特点,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我国首例松材线虫病报道来自于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自1988年马鞍山爆发的第一例以来,历经20多年,已有8个市被认定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发生面积达数0.67万hm2,对我省的林业生产和生态景观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本文根据宁国市第五次、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宁国市松材线虫病防治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善性意见。
宁国地处安徽省东南部,皖南山区东北侧,东邻浙江,西靠黄山,连接皖浙两省7个县市,距沪、宁、杭3城市170~300km,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1 400mm。市域总面积2 487km2,总人口38.38万。全市辖6个街道、8个镇、5个乡。宁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8大类30多个矿种,石灰石、煤炭、石棉、萤石、陶土等矿产远景储量达34亿t,是全国著名的山核桃之乡、元竹之乡以及耐磨之都。
1 宁国市松树林结构变化
3 防治松材线虫病对策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我市除治松材线虫病始终处在保卫黄山的前沿阵地,受到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虽经多年艰苦除治,但目前疫情仍未根除,特别是今年继续被省市确定为巩固拔点重点县、市,更是任务重,压力大。面对如此现实,首先利用会议进行组织动员,提高各级领导对除治形势、除治任务、措施的理解和认识,为除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其次,通过除治通告、发送限期除治通知单等形式,加大除治区广大林农的宣传。第三,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发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要法律法规文件汇编》,特别是加大疫木的定点加工许可制度、特别通行证运输制度,专业化除治等制度的宣传,提高依法除治的严肃性和必要性。第四,加强除治技术的宣传,林业部门加强跟踪检查,以提高除治工作质量为核心,做好技术宣传和服务。通过扎实有效宣传,克服麻痹和懈怠思想,认识更加统一。
3.2 提高检测覆盖率以及准确率 制定常年聘请专人监测制度,加大原发病区和周边相邻地区监测力度,调整充实专职监测员,建立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的监测队伍,配备监测必须的设备,筹集必要的监测经费。每年9月初,市林检局开展监测业务培训,将监测工作落实到山头地块,提高监测覆盖率及准确率,适时真实、全面掌握发生动态。
3.3 开展科学防治
3.3.1 人为控制 目前我市的防治方法是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但是绝大多数是以化学防治为主。在化学防治方面,采取杀虫剂、杀线剂和引诱剂等方法。生物防治方面,释放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等,效果显著。
3.3.2 抗病性树种选择 作为我市最为重要的乡土树种,马尾松的抗病性一直是大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下一步有必要加强松材线虫病机理研究,提高马尾松的抗病性或者选择对松材线虫病抗病能力强的松树树种,目前来说,国外松的抗病能力明显大于马尾松。
3.3.3 生态控制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目前我市采取乡土树种与马尾松林的混交林造林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束庆龙,刘传海,韩斌,等.松材线虫病引致的马尾松林分蓄积量损失估计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2):176-178.
篇8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战略伙伴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024-02
企业的竞争力要求随着时代变迁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时至今日,竞争力的要求表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上,企业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快速生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而作为采购供应部门在这种瞬息万变的需求环境中担任着保障供应的艰巨任务,使企业从资源约束中得以解脱。因而必须对采购管理投入力度,保这种供应的持续稳定性。
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不可能脱离其他企业而独立存在,因而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就要建立起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资源来参与竞争。供应链管理成为实现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一链条上的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行信息和资源共享,为达客户需求发挥各自的能力。这代表着竞争已从企业之间升级到了供应链之间,供应链的出现是集成管理思想的体现。由此可将供应链定义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在采购、制造、销售的过程中通过对物流、信息、资金的控制来形成整体功能网络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涉及的不仅仅是所销产品的管理,还包括链条中的合作伙伴间关系管理,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和竞争力来进行环节分配和资源整合,实现双赢。对参与企业的意义在于降低了采购成本,缩短周转时间,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利润增长。
2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地位变化
供应链模式的建立使得采购管理的理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逐渐上升到供应链管理的层次上。采购管理作为供应链模式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已经受到了企业的重视,由采购在供应中的决定性地位而使供应链的优化政策从采购开始。采购这项工作是贯穿于生产始终的,所占的成本比重较大,控制好成本就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利润。另外采购产品的耐用程度和消耗量都会影响生产质量,耐用的产品产出量大,自然可以保证利润。如果忽略对采购的管理,不提升采购人员的工作能力,不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那么就使采购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助益白白流失了。
由此可以看出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作用,同时采购管理也离不开供应链管理的支持。加快供应链的管理改革势必从整体上提高采购的运作效率。通过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研究,可以用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来对采购现状进行解读,增加采购的策略,使采购在供应链上的战略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策略
3.1 全面采购策略
全面采购策略是从25项次策略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可用3种提炼而出的策略予以说明,分别是:支持供应策略、确保供应策略以及环境变动策略。其中支持供应策略是指在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在供需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电话、网络等及时沟通,在产品更新换代的时候邀请供应商参加企业举行的讲座、培训等,使供应商供应的材料能够始终符合企业的水准要求;确保供应策略是指采购工作能够跟上企业对生产物料的需求,并保证这种供应是经济有效的,影响供应策略的因素包括议价方法的改变和供需状态的改变,要求采购者必须具备及时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环境变动策略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政策、法律及企业利益等,采购工作要应对这些变化就必须具有预见能力,感知到环境因素会对工作产生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规避。
3.2 分层采购策略
分层采购战略的提出者是知名学者史培曼,这种战略的观点是企业内不同阶层会对采购有不同的任务。从公司的管理阶层出发,他们追求的是市场竞争力,这就对采购者的议价能力提出要求。提高了议价水平,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事业部阶层关注的则是特定事业的竞争力,他们的工作着力于进行供应商及产品价值分析,对各部门进行协调,采用系统策略来予以监管。再深入到部门阶层,就是绩效策略在发挥作用,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把握采购资源,控制采购费用,使采购满足单位的需求。
3.3 竞争导向策略
供应商与采购者之间的对抗会催生三种结果:采购者居主导、供应商居主导、两者势均力敌。由此发展出的三种竞争策略分别是:压榨策略、多角化策略和平衡策略。压榨策略是当供过于求时,供应商受到压力而不得不接受降价的现实,从而使得采购企业获取较大利润,但采购者不能凭借这种优势对供应商过度压榨,以免破坏长期供应关系;多角化策略是供应商实施的一种防御性的策略,凭借优势抬高供应价格,采购者就要做好信息收集,进行市场研究,找到价格更加合理的供应商或是替代材料;平衡策略是当两者力量持衡时,供需双方采用中庸的方式进行过度,协商价格和存货量,保证材料的持续供给。
4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实施方法
4.1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企业的物料需求较大,很多供应商都希望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对于企业来说,确定好关键材料后就要进行最适宜供应商的选择。企业可以将所有部门都调动起来,成立一个小组,涉及采购、研发、生产、质检等多个方面。此联合小组要将供应商的成本控制、生产运作、技术开发等信息都集中起来,依靠这些信息对供应商做出评价,看供应商是否符合企业制定的合作标准。假如供应商的各方面条件可以达到标准要求,那么就要与他们进行沟通,对他们的长期合作意向进一步确定,从而确定好合作关系,保证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高质量。
4.2 加强对采购物料的分类管理
长期合作关系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物料供应,因为企业在生产中用到的材料以千万计,如果每一种都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会消耗很多精力与时间。因而企业可以对物料进行分类,根据类别来确定是否需要建立合作关系。分类时要考虑材料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供应市场是否存在风险,材料是否容易获得,材料来源是否可靠以及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力量对比等,以这些因素为依据进行材料分类,从而确定与哪些材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
4.3 培养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要将目光放长远,与优秀的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当然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高层的支持,并要建立在双方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供需双方要在良好沟通之下对自身进行结构改进和文化塑造,以适应对方的要求,减少合作的障碍。在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时候,必须分析对方的期望和需求,给出好的合作态度,并采取信息共享,利润共存的合作方式,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的把握,只有每个部分都健康持续地运行才能带来企业总体利润的增长。采购管理凭借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且加强采购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作为企业要扩展视野,广开言路,为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李静宇,李冰漪.流程、人和技术优化的艺术——业内人士谈供应链[J].中国储运,2011(8).
[2]胡斌,柴旻.“夯实施工企业‘十二五’发展之基”系列之八——怎样赢在供应链[J].施工企业管理,2011(19).
[3]张东梅.供应链环境下零售企业采购模式的优化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6).
[4]李志勇.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点与运行思考[A].第四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4).
篇9
关键词:生产策略;反向拍卖;供应链
一、前言
随着物流行业的多年发展与日趋成熟,物流逐渐成为现代制造企业业务外包的首选,特别是
库存业务的外包。生产厂商在采购或外包库存服务时出现多家仓储企业同时竞争的情况,如何有效选择仓储企业并分配库存服务业务是这些生产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是询价谈判采购和比质比价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法对于生产厂商的库存业务外包发挥了较好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在解决仓储供应商与生产厂商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成本节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近几年来,反向拍卖逐渐取而代之而成为生产厂商库存业务外包的主要交易方式,由于能够在成本节约等方面为采购方和供应方带来巨大好处而在市场交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制造商采购零配件,分销商采购产成品和政府采购服务等。
反向拍卖简称RAs,有时又被称为“拍购”或“拍买”,它与一般的拍卖过程相反,只有一个买方和多个卖方,买方在交易中占主动地位,而卖方则处于竞争状态;卖方之间相互由高价逐级向下竞价,最后竞争到最低价时买方与之成交。对于反向拍卖方式的应用研究,最早源于McAfee.R.P.and J.McMillan研究委托理论中的商竞争策略分析和政府采购数学模型;随后,Dasgupta.S.and D.F.Spulber分析了采购管理的反向拍卖策略问题,Robert.G.Hansen探讨价格与数量均为内生变量的采购拍卖行为等;Fangruo Chen则通过前述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反向拍卖中的数量和价格拍卖的策略均衡等,并且对不同拍卖机制的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应用反向拍卖理论研究库存业务的采购管理,探讨一家生产某一类型独立需求产品的生产厂商在面临单周期市场需求时采用反向拍卖方式从多家仓储企业采购库存服务业务而顺利组织生产的运作过程,从而建立仓储企和业生产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竞价与产量决策的数学模型;最后分析策略模型求得最优策略结果。
二、问题描述
说讨论的供应链只有一家生产厂商和多家仓储企业,生产厂商的业务是生产和销售某一类型独立需求的产品;仓储企业则是对生产厂商生产的超过市场实际需求的剩余产品提供库存服务。在单周期市场需求中,供应链中的生产厂商通过反向拍卖方式联合其中一家仓储企业一起互相合作、互利互惠,生产厂商决定产品的生产数量,仓储企业确定其在竞价中提供给生产企业的库存租金价格,从而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使各自利益最大化。具体的经营决策过程为:产品销售旺季来临之前,没有库存功能的生产厂商为了防止产量大于实际需求而造成生产浪费确定需要采购库存服务,于是召开项目启动会议制定一个采购方案;然后在仓储行业中寻找尽可能多的仓储企业,并向这些仓储企业发放信息征询表要求他们填写,按反馈的信息征询表选出合格的参与竞价的仓储企业;同时针对所采购的库存服务提出相关的条款,如由于产品特性需要所提供的库存服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等,并强调竞价不能高于某一最高库存租金价格,制定出标书并要求仓储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分别到反向拍卖采购竞价平台异地同时匿名参与库存租金竞价,符合标书条款和租金不高于生产厂商规定的最高价的而且在竞价中价格最低的仓储企业赢得合同;最后生产厂商根据这一库存租金并考虑市场需求做出产量决策;销售旺季产生后,生产厂商销售生产的产品,由于需求的随机性,存在市场实际需求量大于或小于产量两种情况,前者造成短缺,后者形成剩余;若存在剩余,生产厂商将剩余产品移交给获得标的的仓储企业进行储存,仓储企业提供库存服务。在整个管理决策过程中,生产厂商获得销售收入,但要付出生产成本和造成短缺时的缺货成本以及存在产品剩余时支付给仓储企业的库存服务佣金;而赢得合同的仓储企业的收入是生产厂商支付的佣金,需要付出的是产品库存保管费用。根据问题具体情况,我们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环境作以下假设:1.供应链每个成员是完全理性和风险中性的,即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且没有任何个性偏好;2.生产厂商的生产能力和仓储企业的库存能力没有限制;3.所有仓储企业可以做出任何低于生产厂商规定的最高价格下的库存租金报价,且报价是其库存成本的严格增函数,报价函数都一样;4.在反向拍卖过程中所有仓储企业都是匿名而且独立的;仓储企业的库存成本是私人信息,但所有仓储企业库存成本都服从某一共同值域的函数分布,生产厂商的收益函数为共同知识;5.存在均衡策略,所有仓储企业的库存租金报价策略均为其单位库存成本的函数;6.除了所提到的交易成本,其它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均为零,且在产品需求期之前,供应链没有产品库存。
三、模型建立与解算
从上文描述可知,这是一个两阶段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决策问题:第一阶段,仓储企业依据自身库存成本和知道的共同的库存成本分布函数、报价函数和生产厂商的收益函数进行库存租金决策;第二阶段,生产厂商根据仓储企业租金报价决定最优生产产量。
为便于模型建立,我们设置相关的常量和变量(内因变量和外因变量)如下:
分析结果可知,仓储企业的库存业务报价是其库存成本的增函数,与假设一致,且参与竞价的企业越多,赢得合同的业务报价就越低;相反,对应生产厂商的生产数量则是仓储企业库存成本的减函数,而且参与竞价的仓储企业越多,生产厂商拍买单位库存业务的价格就越低,从而能够做出较大的产量生产决策,获取更大的利润收益。对于市场需求和库存成本概率分布属于其它类型时,仓储企业的报价和生产厂商的产量决策基本上遵循以上所述规律,但具体准确值根据不同的概率分布函数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深入探讨。
四、结束语
在现代物流行业成熟发展情形下,生产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横向一体化过程必然导致大量业务外包&采购,从而带来业务外包和采购中的交易决策问题,如何处理分散决策的供应链效率优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本文讨论一家现代生产厂商面临一次市场机会时通过反向拍卖方式在多家仓储企业中选择一家采购其库存服务的两阶段决策过程,通过分析相关变量收益函数等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解算得到相应的策略均衡以及生产厂商的生产策略。文章探讨的主要是不完全信息和风险中性等情况下的反向拍卖形式的策略均衡,而对其它情形下(如风险规避等)的反向拍卖的生产库存策略问题未作详细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深入研究。
本文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编号:4700-K07465)
篇10
关键词 跨国企业 战略采购 企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一体化的全球统一采购的模式下,采购与供应部门决定实施供应链决策,包括他们将从哪采购资源,将开发哪些供应商及整个决策都要符合企业的全球策略。在传统的采购中分为与原材料相关的直接物料采购和与原材料无关的间接物料采购(或称为非生产性原材料采购)。对于电气制造类企业而言,由于制造商将收入 1 美元中的 50%以上用于货物和服务,因此,采购是一个潜在的节约成本的主要领域,在通货快速膨胀的今天,要单靠压榨直接原材料供应商的供货价格来为企业节约成本,困难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在某些原材料上是完全不可行了。因此,企业通过运用战略采购策略,建立有效的外部供应市场,为企业竞争力的维持和创造带来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跨国企业战略采购的定义与内涵
跨国战略采购的概念是由Carr和Smeltzer在1997年提出,它是指计划、实施、控制战略性和操作性采购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指导采购部门的所有活动都围绕提高公司能力展开,以实现公司远景计划。学术上严格的战略采购定义由著名咨询企业科尔尼(AT. Kearney)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他们总结出战略采购其实就是“计划、实施、控制战略性和操作性采购决策的过程,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使采购部门的所有活动都必须达到提高公司能力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公司的远景计划”。大卫・波特经过研究认为,战略采购是为了帮助公司持续地改善与供应商之间的流程这样一个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在理解了采购的内部与外部市场的基础上,多多地向双方组织学习,以成为双方之间的媒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捕捉信息并用于改进关系,这就是战略采购。战略采购的关键是与供应商之间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其合作关系必须坚持双赢原则。
二、目前企业战略采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 在采购管理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还比较粗放, 具体表现为没有明确的采购策略和计划, 不注重长期供应商关系管理, 没有把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性高度考虑, 集团公司的采购权力过于分散,缺乏有效的工具和信息平台进行采购跟踪、 评估、分析和智能化决策等等,这很不利于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部分实证研究也发现: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不足、对采购人员授权有限、与供应商的关系风险、员工的抵触心理、 信任因素和信息技术的利用等因素构成了国内企业实施战略采购的主要问题。
因此,概括来说,目前企业实施战略采购的主要问题有:公司对采购管理的战略性认识不够。采购管理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关注部分成本,忽视总成本;忽视战略伙伴关系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供应商的能力培育;采购组织分工不合理,跨部门的采购决策团队的组织形式没有组建起来,采购流程不通畅;采购方式单一,采购手段落后,采购效率低;没有建立采购价格标杆来评估采购部门成本指标,没有一致的采购技术和标准,采购成本高。
三、跨国企业战略采购的实施策略
基于上文对实施战略采购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分析,本文从战略采购计划、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采购组织与业务流程再造及战略采购目标管理体系四个角度提出战略采购的实施策略。战略采购实施的方法,不同企业之间根据自身特点而有不同的认识,一般包括集中采购、夸大供应商基础、优化采购流程、产品与服务的统一等实施办法。
其中,集中采购是指通过采购量的集中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这是一种基本的战略采购方式。目前虽有企业建立集中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规划和采购管理,以期减少采购物品的差异性,提高采购服务的标准化,减少了后期管理的工作量。
通过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引入更多的竞争、寻找上游供应商等来降低采购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战略采购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最优的资源,还能保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企业的水准。
制定明确的购流程有助于企业实现对采购的控制,通过控制环节(要素)避免漏洞,实现战略采购的目的,流程可采用的要素有:货比三家引入竞争,发挥公开-招标中供应商间的博弃机制,选择最符合自身成本和利益需求的供应商。
在采购时就充分考虑未来储运、维护、消耗品补充、产品更新换代等环节的运作成本,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统一程度,减少差异性带来的后续成本。这是技术含量更高的一种战略采购,是整体采购优化的充分体现。
战略采购是集成企业内部和外部供应商的战略性活动,它涉及的采购业务数据量庞大,管理程序复杂,借助信息技术是提高战略采购效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采购职能的集成和采购流程的贯通,并且信息技术能优化采购决策及其采购绩效有积极的影响。采购部门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搜寻合适的供应商以及相关采购信息,而且可以利用采购管理数据库系统和软件分析工具有效地管理和处理数据。因此,企业要有效实施战略采购,应该建立统一的采购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采购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战略关系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的采购管理平台能使得采购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参与企业不同的采购活动,甚至采用电子采购等电子商务手段来优化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效率,节约采购成本。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战略采购方向)
参考文献:
[1]何韦.C公司战略采购策略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0.
[2]卢蓉.企业战略采购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