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采购策略范文

时间:2024-02-10 17:5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采购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采购策略

篇1

关键词:连锁快餐店;食品采购;采购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6)11-0117-02

[作者简介]毕田田(1987-),女,汉族,山东威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秦法明(1984-),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随着快餐企业的不断发展,连锁快餐店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能够以实惠的价格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饭菜,已成为各大连锁快餐店竞争的焦点,而实现这一目标与做好食品采购管理息息相关。连锁快餐店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价格,向合格的供应商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一定数量的原材料。食品采购管理是连锁快餐店管理的首要环节,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快餐店的成本、质量和经济效益,只有做好采购管理,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连锁快餐店的食品采购管理环节做得并不到位,甚至有些快餐店将采购管理等同于简单的食材采买,并没有意识到采购管理对快餐店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连锁快餐店食品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采购管理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连锁快餐店的管理者对于采购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采购只要能够保证正常供给、维持低成本就行,其对快餐店的经济效益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

因而,大部分连锁快餐店将精力用于如何开发新菜品、扩宽市场,以及增加销售量,“营销为上”的观念在连锁快餐店中已经根深蒂固,食品采购管理理念易被忽略。在人员配比上,有时甚至只有一个采购人员支撑;在制度建立上,采购政策及各项激励制度、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甚至有些连锁快餐店根本没有食品采购管理相关制度。快餐店内部对采购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很多连锁快餐店管理者眼中,采购部门仅仅是服务于生产部门的辅助部门。

(二)采购制度选择不合理

连锁快餐店是以连锁经营模式进行营销,涉及的店铺比较多。许多店铺汇聚起来就会形成很大的购买力,同时也会形成很强的议价能力,比较适合采用集中制采购制度。集中制采购已是连锁快餐店降低采购成本的一把利器,但现实中仍有许多连锁快餐店由于管理能力有限,很难形成可以整合各种资源的采购总部进行统筹管理,或者即便设立了采购总部,其采购管理效率也比较低下。因此,大多数连锁快餐店仍然采用分散制采购,这种制度虽然比较灵活,对集中管理能力要求比较低,由于采购需求量分散,很难形成大宗购买,从而增加了采购成本,如果管理失控,将会造成供应中断,影响连锁快餐店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采购需求量预测不准

连锁快餐店在食品采买中多以蔬菜、水果、海鲜、肉食为主,这些食品的共性是保质期较短,如果采购量过大,容易造成食品堆积和浪费,如果采购量过少,又会影响快餐店的正常运营,确定采购需求量一直是个难题。有些连锁快餐店采购需求预测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库存、需求的变化进行科学预测,增加了快餐店的经营成本,也有些连锁快餐店为了恰好满足需求量,实施高频率采购计划,也会增加快餐店的采购成本。

(四)缺乏供应商管理理念

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是整个采购体系的核心,关系到整个采购部门的业绩。在竞争中,连锁快餐店面临着缩短上菜时间、提高菜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目前来看,连锁快餐店普遍存在缺少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的问题,供应商更换频率较高,对供应商缺乏合理的评价。以A连锁快餐店为例,采购权由一位负责人独掌,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仅局限于价格,对于食品原材料的差别、供货周期的长短、供应能力的好坏、采购地理位置的远近等因素重视程度较低。对以往合作过的供应商的合作状况没有进行记录和评估,一旦供应环节出现问题,与供应商进行协调解决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五)采购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采购人员的能力对于连锁快餐店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快餐店食品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60%―70%,采购人员控制成本的能力与快餐店利润息息相关。有些快餐店虽然有手艺精湛的厨师、专业的服务人员和良好的餐厅环境,但其经济收益不理想,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原材料采购质次价高,甚至有些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收取回扣。

采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问题,对采购人员自身素质要求较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对采购的效果和效益具有决定性影响,能否制定出可行、合理的采购方案并保证其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快餐店采购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然而,大多数连锁快餐店的采购人员未经过系统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岗位和技能训练,部分采购人员文化水平不高,观念意识比较落后,操作技能不佳,适应能力较差,成为影响连锁快餐店食品采购管理的重要因素。

二、连锁快餐店提高食品采购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对采购管理的认识

连锁快餐店每天需要大量的食品原材料,食品质量好坏、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快餐店的运营和效益,快餐店必须站在自身长远发展角度,把食品采购管理作为快餐店经营的中心工作,提高对采购管理的认识,推动采购管理创新,建立和不断完善采购管理体系。应充分认识到快餐店成本中用于采购食品的部分占很大的比例,连锁快餐店应在彻底转变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完善采购风险应对机制,多头并进,提高食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快餐店利润最大化。

(二)鼓励实施集中制采购制度

常见的采购制度主要有集中制、分散制和混合制采购,连锁快餐店以店铺数量优势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实施集中制采购能够有效利用这种优势。集中制采购要求连锁快餐店对所需物资的采购任务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分店均无采购职权,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连锁快餐店的采购费用,使单次采购数量增加,比较容易获得价格折扣和良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统一组织供应,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此外,为了保证集中制采购顺利实施,须配套相应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分店可以将自己的采购需求通过采购管理系统汇总到总部,总部既可以了解到各分店的需求,又可以通过EDI向供应商询价,并分析供应商报价。

(三)制定科学的采购需求计划

连锁快餐店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确定采购需求量,如ABC分类法、经济订货批量法、物资消耗定额法等。以ABC分类法为例,将连锁快餐店所需采购的食品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A类食品种类只占20%、金额占80%;B类食品种类占30%、金额占15%;C类食品种类占50%,金额占5%。按照这种划分要求,对采购的食品进行分类。对于A类食品,要实行重点管理,这部分食品是采购的重点,适宜采用标准化采购;对于B类食品,由于其种类过多,消耗周期波动比较大,而且有些食品可以相互替代,因此采用定量采购,可以重点管理,也可以一般管理;对于C类食品,由于其种类过多,而且消耗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可以定点采购,实行一般管理。

(四)与供应商进行深层次合作

供应商的选择和关系管理是快餐店采购管理的根本,供应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快餐店的成本、质量和效率。连锁快餐店如能将采购管理中的质量管理重点转移到对供应商的管理上,那么快餐店生产过程质量和成品质量可提高50%以上。要想实现与供应商的深层次合作,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合理选择供应商。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使更多、更具实力的供应商参与竞争,从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供应能力、地理位置、可靠性、售后服务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最佳供应商。第二,成立专门的考核机构,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重点培育伙伴型供应商。

(五)加强采购人员技能培训

连锁快餐店应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采购管理人员,不但要有先进的采购管理理念、成本意识和价值分析能力,还要具备管理供应商的能力,以顺应市场变化。提高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采购人员应对供应商的报价内容有一定的分析技巧,不能仅仅比较总价,必须对每个供应商的原材料、人工、设备、税款、利润、交货时间、付款条件等逐项加以剖析评判,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人员的沟通能力,无论采用书面形式还是语言形式与供应商沟通,采购人员都应能够表达清晰,如对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的表述,避免产生误会。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校食堂;物价上涨;长效机制;矛盾

一、物价上涨形式下高校食堂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益性与经济性相冲突。教育的第一属性是国家公益性事业,学生是无收入群体,对于高校食堂,必须稳定饭菜价格,使学生花最少的钱,吃到营养全面的饭菜;然而,高校食堂运作的是需要盈利的,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体现。由此,教育公益性和市场经济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补贴措施的运作存在临时性和滞后性。对于高校食堂经营的困境和难处,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多种补贴政策和措施,如:对高校学生给予伙食补贴,对食堂在水费、电费、煤气费上给予补贴,可是这些补贴措施基本是临时性的,能否长期运作还是未知数,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是长期存在的,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其影响范围。另外,政府的补贴措施在时效上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当物价上涨时,高校要先向政府申请补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接到申请,要进行若干调查验证,申请通过后,要进行层层审批,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使补贴迟迟不能到位,高校食堂的困境和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二、建立应对高校食堂物价上涨长效机制的对策

(1)加强同城高校联合,降低经营成本。一是联合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众所周知,批发与零售哪个在价格上更实惠。单个高校去采购就好像买“零售”的产品,而同城高校联合采购,将会形成“批发”的形式,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同城高校联合后,可成立采购协会,协会做好市场调研、询价、比价和议价工作,然后组织专门采购人员对高校食堂的原材料、厨具设备等大宗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货比三家、择优采购,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采购价格,节约采购成本。另外,协会的专职人员及时关注市场行情,分析物价走势,制定相应措施,提高抵御市场物价波动的能力。二是建立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高校可与食品公司和农户合作,签订协议,以实现共赢为目的,建立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高校与农作物生产基地长期合作,以此稳定食品原料的供货渠道,这既可以从源头上节约采购成本,也能保证食品采购的数量和质量。(2)对内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高校食堂,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单单体现在食品价格的上涨上,工作人员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对高校食堂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何提高员工素质并做到“材尽其用”首当其冲。一是整合优化现有的资源设备、操作流程、技术和人员,促进生产规模化提高人员复用率。二是大力支持高校的勤工俭学政策,为贫困学生提供钟点式非技术性的兼职工作,这样既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又帮助贫困学生缓解了经济困难。三是推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作业,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目的。(3)对外做好监控工作,完善资料,第一时间争取政府政策扶持。政府的相关政策或补贴措施聚有滞后性,针对这一特性,高校食堂应提前做好准备,平时做好监控工作,完善各种准备材料,一旦出现物价上涨,在第一时间内提交申请,争取及时获得政府政策扶持。(4)生产敢于创新,大力开发新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对饭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校食堂虽是为学生提供食物的主要部门,但同时也面对着大量的外界竞争压力。高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加工制作环节的管理,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基础上,在生产技术上敢于创新,做到“物尽其用”,提高原材料净料率,增加菜式品种的开发力度,粗菜细做。对各类肉、禽、蛋类食品合理搭配,将重点放在调研新品种、寻找替代品上,及时调整伙食供应结构和销售结构,尽量缓解物价上涨给食堂带来的影响,做到饭菜价格不升、质量不降,吸引客源,提高收入。(5)降低能耗。一是采用节能灶、节能炉等新型节能产品,如取消锅炉,采用新型直燃式节能灶,或引进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等新型节能产品。二是改用天热气作燃料。三是加强餐具管理,少用或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不锈钢餐具。四是对厨房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参 考 文 献

[1]陈雪燕,陈少婷,郑林坚.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应对物价上涨的策略[J].广东农业科学.2011(10).

篇3

关键词 应急物资采购策略

一、应急物资概述

应急物流是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战争等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在应急物流的实现中,应急物资的管理是核心环节。研究和探讨应急物资采购的有效对策,提高物流系统应急能力,提高应急物流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实用价值。

应急物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不可预测性。由于应急事件发生的时间、强度、产生原因和影响范围通常难以预测,这就决定了事件中应急物资的数量、发放范围、运输方式等不能确定。

2.不可替代性。许多应急物资的用途非常特殊,是在特定环境下启用的特殊物资。如疫情发生后使用的疫苗,战场救护用的血液等都不能用其他物资代替。

3.时效性。应急物资要发挥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就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送达需求者手中,才能发挥其效用和价值。超过时限就失去了应急的意义。

4.滞后性。应急物资的启用是在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产生的原因、强度、波及范围而使用,时间上滞后于灾情的发生。

二、应急物资采购特点

应急物资一般用于防止突发事件的蔓延和后期的重建工作,也包括民众基本生活物资的及时补充。采购量一般相当大,对时间要求比较高。应急物资的采购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时间短,采购质量高。应急物资采购活动往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时间要求有着强烈的时效性,要求采购时间越短越好,采购程序也要紧凑且简单。但采购时间短和采购程序精简并不代表着对采购对象要求降低,恰恰相反,由于应急采购自身目的的重要性,它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时间等指标要求并不会低于常规采购活动的要求,在某些特殊物资方面(如救伤用的药品、血液制品等)甚至可能要求更高。

2.物资供应商数量多。应急物资的采购由于其特有的目的性和紧迫性,且短期内造成的需求极大,单一的生产或销售企业往往无法完全供应,通常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这样又为应急物资采购的最后选择和质量控制造成了困难。

3.采购方法与采购行为规范的矛盾。应急采购活动由于其时间的紧迫性,采购部门应当根据采购时限的要求有选择地利用相应的采购方式。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采购法规建设的加强,一方面加强了采购活动的规范性,提高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可能僵化采购模式,迟滞采购活动的开展,如在应急物资的采购中明显不适用招标采购法。

三、应急物资采购策略

1.应急物资采购必须立足于战略高度。应急物资采购关系到抗灾救灾的实际效果,因此采购工作应立足于战略高度,跳出企业采购中的采购职能角度的思维局限,从全局目标出发,综合考虑受灾区域及相邻区域内受应急事件影响的群众、参与救灾的应急保障力量及支援保障力量,以及发生应急事件的区域环境特点等各种影响因素,真正做到“着眼远、着手实”,统筹应急保障全局,从而有力协调各应急保障环节。

2.针对不同的应急物资分类,采用不同采购策略。应急物资的采购与生产企业采购物资存在明显的不同。生产企业采购主要是补充生产销售的需要,主要以生产资料为主;应急物资更多以生活资料为主,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工程机械、医疗卫生用品等特殊性需求,因此无法和生产企业采购一样采用单一的采购策略。

(1)对于保存期较长、救灾必需、可重复使用的应急物资,如帐篷、照明设备等,可以在正常时期组织集中采购并进行合理储存,以减轻应急采购时的资金和时间压力,同时根据物品保存期限进行适当补充。

(2)对于保存期较短、需求无法进行准确预测的物品,如食品、饮用水、药品等,平时无法进行集中采购,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合理储存,临时性的大量紧急采购对生产企业带来的生产压力是非常大的,但对于救灾又是非常急需的,可以与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生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或将企业纳入应急物资供应体系中,一旦应急事件发生,企业即开足马力生产,满足应急需求。

(3)对于工程机械类物品,如挖掘机、运输工具等,则不能采取和其他物资一样进行的采购和储备方式,这类物资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生产周期较长,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既无法象帐篷之类进行常规采购并储备,也无法和食品一样临时采购,因而可以采用租赁方式,向本行政区域内拥有该类型设备的企业租借,或者动员企业提供支援。

(4)可以将行政区域内较大规模的流通企业如大型超市、商场等纳入应急物资供应体系中,在紧急情况下,一旦生产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可以依靠大型连锁流通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进行短期采购,如通过沃尔玛的供应链进行紧急采购,甚至可以直接采购流通企业中的物资。但此方法一般仅用于食品医药类等需求量大的常见物品的采购。

3.强化应急信息系统,保持供应商信息的畅通。应急条件下市场物资的资源稀缺性要求物资采购必须加强供应商管理,强化对物资市场资源的全面掌控能力。应急物资采购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常规的采购方法无法适应应急事件处理的快速要求,我们无法象常规采购一样在供应商选择阶段进行大量的调查询问,只能利用正常时期收集掌握供应商的有关信息,并与供应商保持足够的联系。

篇4

引言

当前,诸多资本及品牌纷纷进入食品生产领域,使得该领域竞争愈加激烈。为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各个食品生产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改善其生产流程,以便提升质量、降低成本[1]。M食品生产企业(下文简称“M企业”)由于规模大、铺货渠道广,因而具有较强的先天竞争优势。然而,其近两年的净利润水平却十分低,制约了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及企业长远发展。接下来,本文将对M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可采取的改善策略,希望有关分析和讨论对M企业成本控制决策有积极参考意义。

一、A食品生产企业简介

M企业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集中在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烘焙食品的生产与销售,节日食品的生产与销售。2014年公司成功上市,经过十四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雄厚的规模。2015 年,M企业营业额超过 5亿元,毛利润超过0.71亿元,成为当地食品行业的支柱企业。M企业内部价值链主要包括原料采购、生产、配送以及门店销售等环节。

尽管M企业年营业额及毛利润较为客观,然而其年度报告却揭示出一个问题:净利润低,现金流不足。以其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数据为例,其净利润出现负值(如下页表所示)。可见,M企业成本控制环节存在较大漏洞或者缺陷。

下页表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各期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净利润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其中,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净利润的减少主要源于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的增长过快。可见,企业在成本控制环节存在较大漏洞或者缺陷,对控制成本及费用的增长速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净利润的下降趋势。

二、M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一)账实差异核算不准确

对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原材料采购活动较为频繁,而且原材料物流以及化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账面重量及实际重量不符[2]。以原材料采购环节为例,A而企业在购入原材料后,会按照采购时重量进行登记。然而在入库以后,原材料实际重量却减少。在此情形下,就会出现1 000克的账实差异。目前,而企业并没有对账实差异进行任何程序化的处理。对于实际减少的原材料重量,一方面没有从总成本中予以扣除,另一方面也没有按照生产损耗等项目计提。对于这笔糊涂账,如果不能够理清来龙去脉,就会增加企业的实际成本,从而影响其价格拟定。

(二)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活动较为混乱

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能否建立一套成熟而又系统化的成本控制制度,当直接决定其生产成本,并进一步决定其市场竞争力[3]。当前,M企业并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内部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活动较为混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存货采购计划不规范,没有构建完整的存货采购计划。尽管M企业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备货制度,然而它主要基于存货管理人员以及采购员的经验,并没有固定的程序可以遵循。当生产旺季来临时,经常会由于备货不足而产生生产停滞,导致部分客户流失。而当行业淡季来临时,又可能因为备货过于充裕,占用过多现金流量,反而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其次,验收入库制度不规范。对生产型企业而言,验收入库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环节的成本计算。当前,M企业没有成熟的台账记录,也不能够按日开具入库单,仅仅入库时出具数量清点表。由于入库管理较为混乱,仓库管理人员对入库原材料的详细情况没有记录,材料堆放也不能按照入库时间、材料性质以及使用先后顺序进行。

再次,材料出库制度不规范。当生产部门要使用原材料时,只需要向仓库管理部门提供材料汇总表即可,后者缺乏详细的出库记录。这种情形下,财务部门所收到的核算材料与仓库管理部门的出库登记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一旦出现严重的账实不符,生产部门和仓库管理部门难以明确责任,就会变相增加最终的生产成本。

最后,存货盘货制度也不规范。正常情形下,生产企业的财务部门都会在月底对存货进行盘点,并将详细情况记录在案。M企业没有设定专门的岗位进行盘货,对于仓库管理中出现的过期食品等需报废物品没有形成规范性和及时性的处理流程。

(三)员工成本控制意识较弱

对生产型企业而言,员工的操作行为是决定生产成本的直接因素[4]。然而 M企业的员工成本缺乏适当的成本控制理念,普遍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自身没有参与的必要而且缺乏参与的动力。另外,季节性的食品生产,例如月饼生产,是季节性临时用工,通常会聘用短期工,而这些短期工比员工更缺乏成本控制意识[5]。由于 M企业并没有将成本控制与员工绩效考核有效挂钩,员工在生产环节就会存在较为浪费的现象。因为在运输、仓储及配货过程中,员工的操作行为也比较粗放,导致货物变形、损伤等现象多次发生。显然,如果不能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M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就难以达成,其利润率获取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也会受到严重制?s。

(四)短期工的聘用时间点及人数把握不准确

对生产企业的季节性产品生产来说,聘用短期工从人工成本角度是最为节省的,例如月饼的生产,通常企业会在生产前数月开始聘用短期工上岗。目前,该企业没有对每年的生产用工时间、时长、用工量等数据做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导致每年的生产用工计划不周密。临时工的起聘时间或早或晚,过早聘用,造成人工工资的浪费;过晚聘用,用工不足,导致生产量不能供给销售需求。另外,不能恰当时间安排用工及用工量,也会出现短期用工荒,导致薪资成本的加大。

三、M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M企业在账实差异处理、内部责任控制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M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在降低成本过程中,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账面记录准确性

对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原材料采购切割、分装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误差。可以说,账实务差是不可避免的。而如果要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就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处理账实差异。当账面重量大于实际重量时,可以将账实差异作为材料损耗加以处理,从而可以将多出的成本计算到核算对象中。当账面重量小于实际重量时,可以将账实差异作为生产结余加以处理,并将多余的生产原材料加入下一批采购计划中。

对M企业财务部门而言,可以按照下式计算账实不符而产生的成本差异:

1.原材料实际成本=单位产品实际用量×单位用量实际价格×实际产量

2.原材料标准成本=用量标准×价格标准×实际产量

3.原材料成本差异=产品实际成本-产品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实际用量×单位用量实际价格×实际产量-用量标准×价格标准

=实际单价×实际用量-标准单价×标准用量

=(实际单价×实际用量-标准单价×实际用量)+(标准单价×实际用量-标准单价×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导致账实不符的因素除了原材料重量增加或减少以外,还与原材料单价、临时用工费率等因素变化有关。对采购部门而言,难以控制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因此在完成采购活动以后,要及时将价格变化计入台账记录,将有关情况报送财务部门。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要有效降低食品生产成本,就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每个操作环节都规范有序。存货采购及使用是M企业成本发生的关键环节。当前,M企业的存货管理较为粗放,需要进一步从验收入库、仓储保管以及出库退库等环节加以规范。

1.建立规范的存货采购流程。规范的采购流程需要营销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采购部门进行跨部门沟通和合作。首先,销售部门根据销售情况以及市场变化趋势拟定销售计划,并向生产部门、采购部门提交建议书。其次,生产部门应当向采购部门进行采购申报,并将申报书提交财务部门备案。在进行采购申报过程中,生产部门应当查阅账面存货,并提醒采购部门和仓储管理部门进行联合盘点,以便核实实际采购需要。再次,采购部门应根据最佳采购时间及最佳采购量向生产部门提交采购计划,若采购计划审核通过,采购部门得以在市场进行采购活动;若采购计划没有通过财务部门审核,采购部门应当对采购计划进行修正。当采购部门的采购活动完成以后,需要及时将原材料提交仓储管理部门,并做好存货台账记录。

2.建立规范的存货入库制度。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材料验收制度。采购部门在完成原料包装材料的采购活动后,应当由企业技术管理部门对所采购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入库;若检验不合格,需要及时查清原因,并追究采购人员责任。仓储管理部门在接收入库时,需要开具一式三联的收货单,第一联为存根联,由仓储部门保存;第二联为记账联,需要由采购部门交由财务部门;第三联为对账联,为采购部门自己留存。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产成品入库管理制度。该制度可参照原材料验收制度建立,务必保证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与存储管理部门之间的单据一致,以免成本计算出现偏差。

3.建立规范的存货出库制度。对生产企业而言,为做到存货出库管理规范化,须确保原材料、产成品出库数量、价格以及渠道得到详细记录,从而为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在物资领用环节,领料员需要持车间主任签字的领料单,否则仓库拒绝发放。在发料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先后顺序,一方面可以避免外部物品被损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部分保质期短的物品由于超期而发生霉变等损失。在物资领用完成后,存储管理员须开具一式三联的单据,第一联由仓储管理部门留存,第二联交由财务部,以供其进行成本记录及核算,第三联由领料员持有,并记录车间台账。

4.建立规范的存货盘点制度。仓储管理部门需要在每月底对物资进行盘点,对其数量、批号等做好详细记录。同时,需要对物资质量进行抽查,若发现问题,须及时通报采购部门及主管经理。盘点结束后,需要对盘点结果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核查是否存在偏差;若存在账实不符,需要记录原因;若无法查清原因,须及时报送主管经理。盘点及核对结果须及时制定成报告,并报送财务部。

(三)提升员工成本控制意识

若要切实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离不开M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首先,应该向员工宣传成本控制对企业、车间以及员工个人的重要性。其次,需要构建一个全面成本控制体系,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督促各个环节操作人员遵循有关规范。

为此,需要在M企业内建立起成本责任中心,各个责任中心都有其成本控制目标,并将该目标细化至具体员工。若员工、车间成本控制行为发生偏差,须对发生偏差的性质、原因及影响加以分析,并督促有关员工及时加以调整。在各个成本责任中心的操作活动结束后,须及时将数据提交至财务部,后者应当对该阶段各个责任中心的行为效果进行评估,并详细评估报告。

(四)短期用工最佳点的测定

生产部门应该每年做一个详细的台账,据以统计每年用工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用工人数、用工时长、每天生产量、每天销售量、短期工每天的出勤率。据此,生产部门可以进行每年的对比分析,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量预算数,测算出当年的生产量,反馈给人事部门作为短期工聘用的用工数量及用工时长的依据,人事部门再据此决定聘用数量、起聘时间。另外,从哪里聘用及聘用什么素质的用工,也是影响管理与成本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社会上聘用短期工,通常人工成本较高;也可从校企合作的职业校中聘用专业实习学生;在生产高峰期可调配本企业的员工参与生产,这些都是降低成本的途径。

篇5

关键词:便利店营销策略

便利店通常指营业面积在50~150平方米左右,经营品种在2000种左右,靠近居民区,营业时间为15个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的经营模式。便利店一般全年不休息,并且开店地点灵活,主要填补消费空隙,销售的商品主要以顾客日常的必需品为主。

便利店能够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原因是: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增长,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日常消费品已集中在食品和部分非食品项目;由于门店的面积小、品种少、商品陈列有序、位置明显,顾客的购物时间及交易过程迅速,能解决生活急需;由于门店位置便利,顾客购物方便。

要经营好便利店,市场营销策略非常关键,必须针对便利店的特点及目标顾客群,制定适当的产品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价格策略。

便利店的产品策略

商品的选择和陈列是一门学问,如果做得好会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并有极佳的促销作用。在产品策略方面,便利店的经营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提高门店的商品陈列利用率

目前,有些便利店门店商品数量和陈列空间的利用率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对其产品销售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便利店一般是在城市的繁华地段,面积也通常在100平米以内,所以不能浪费门店的陈列空间。在商品的陈列方面,有些便利店存在某些商品的陈列面积过大的现象,有不少商品在3个排面以上,这样的陈列为门店的商品品种单调创造了借口,从而致使原本应当有1200种商品左右的门店,可能只有500多种的商品上架,其结果显然是不足以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

正确进行商品类型的选择

便利店的主打商品应在速冻食品、饮料及日常用品上,这些商品不求多、全,而应求精,即选择畅销的、质量高的、价格又适中的产品上架。在便利店中应避免出现整扎销售或者大包装的产品,既然便利店的定位是为应急的需求,量贩包装的商品是不属于便利店的销售范围,便利店销售商品的选择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因为销售大包装商品,便利店的价格必然要高于大型综合性超市的价格,这种“鸡蛋碰石头,扬短避长”的行为将会导致顾客对便利店产生价格高、购物上当的心理。量贩商品陈列在便利店的货架上不仅不能获得良好的销售,还会浪费门店的有效陈列面,进而影响到门店的正常经营业绩及形象。所以,便利店所选择的商品类型应为品牌质量有保证、畅销的大众化商品。

避免货架存在大面积空位

货架大面积空位是门店的暂时性缺货或者其他问题,但是这种现象反映出的结果无非是:配送中心配送货物不及时,采购部商品采购的品种不足,理货人员补货不及时。这三种问题造成的这一后果必然影响门店销售和形象。一个货架空空的门店对于顾客的影响是什么?不仅仅是顾客此次购物无功而返,还可能使企业损失一批固定客户。

便利店的分销渠道策略

一间普通的连锁店一般只有100-200平方米大小,却要提供2000-3000种食品,不同的食品有可能来自不同的供应商,运送渠道和保存方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每一种食品又不能短缺或过剩,而且还要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随时调整货物品种,顾客的种种要求给连锁店的物流配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便利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送系统的成功。

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背后一定有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世界著名的便利店“7-11”配送系统,采用的就是在特定区域高密度集中开店的策略,在物流管理上也多采用集中的物流配送方案,这一方案每年大概能为“7-11”节约相当于商品原价10%的费用。

吸取“7-11”的经验,再根据我国便利店的实际情况,在渠道方面应进行改革的营销策略是:

建立网络配送系统,统一配送

鉴于目前国内便利店多数已有配送中心这一事实,现在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尽量采取在特定区域高密度集中开店的策略。要充分发挥自设配送中心的优势,建立电脑网络配送系统,统一集货、统一配送,特别要发挥配送中心分别与供应商及各家店铺相连的电脑网络作用。为了保证不断货,配送中心一般应根据以往的经验保留3天左右的库存。同时,中心的电脑系统每天都会定期收到各个店铺发来的库存报告和要货报告,配送中心把这些报告集中分析,最后形成一张张向不同供应商发出的定单,由电脑网络传给供应商,而供应商则会在预定时间之内向中心派送货物。配送中心在收到所有货物后,对各个店铺所需要的货物分别打包,等待发送。

提高商品周转率,减少库存

由于门店面积小,又因地理位置多处于繁华地段,高额的房租不允许门店有大量的库存。货架商品的库存量应严格控制在最大库存量以内,这就要求配送中心将配送商品配准、配全,从而保证便利店的商品常进、常新,以减少库存,提高商品的周转率。 为了完成门店商品的快速周转,对于配送商品的时效,包装应当仔细检查,以减少不必要的库存。通常将商品的库存定为3天左右,而对于像冰激凌、速冻食品类商品,供应商一天分早中晚3次直接送货到各个门店。

便利店的价格策略

便利店24小时全天候营业,作为都市人生活中一种难得的购物场所,不仅稀缺,而且还要负担24小时不间断的人力费用、营业费用以至于照明费、空调费等。如果要求企业提供的商品对消费者来说既便利,价格又便宜,对商家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企业的利润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便利店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实现“否定低价、便利制胜”。

便利店在制定价格策略时,一方面,要尽量降低成本,以适合消费群体急需的品种大量采购,争取较低价格销售;另一方面,便利店的定价不能盲目追求低价,更不可与大型超市竞价,便利店的商品价格比大型超市高一些是正常现象,因为其吸引顾客的不是价格而是可以应急的服务。

除此之外,国内便利店营销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促销。与其他大型超市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相比,很少见到便利店的促销活动。促销是市场营销组合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质是卖方与买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促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极为重要的作用,促销方式和手段主要包括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四个方面,作为零售业态比较适合的就是后三种。本文建议便利店在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后,在平时将商品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多与消费者沟通,利用促销的手段树立自己的形象。

目前,我国拥有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约200余座,按平均每3000人开一家便利店计算,每100万人口城市开设便利店至少300家,而200余座城市容纳便利店的数量可达6万余家,这一数额相当庞大。因此,只要掌握便利店的营销策略,其发展空间才会巨大。

参考文献

1.刘华.24小时便利,中小超市能做吗.销售与市场,2002.9

2.肖瑞海.“7-11”,以小见大的典范.中国营销传播网,2003.4

3.刘登义.传统便利店的生存之道.中国营销传播网,2003.3

篇6

[关键词]应急物资 采购 策略

一、应急物资概述

应急物流是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战争等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在应急物流的实现中,应急物资的管理是核心环节。研究和探讨应急物资采购的有效对策,提高物流系统应急能力,提高应急物流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实用价值。

应急物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不可预测性。由于应急事件发生的时间、强度、产生原因和影响范围通常难以预测,这就决定了事件中应急物资的数量、发放范围、运输方式等不能确定。

2.不可替代性。许多应急物资的用途非常特殊,是在特定环境下启用的特殊物资。如疫情发生后使用的疫苗,战场救护用的血液等都不能用其他物资代替。

3.时效性。应急物资要发挥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就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送达需求者手中,才能发挥其效用和价值。超过时限就失去了应急的意义。

4.滞后性。应急物资的启用是在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产生的原因、强度、波及范围而使用,时间上滞后于灾情的发生。

二、应急物资采购特点

应急物资一般用于防止突发事件的蔓延和后期的重建工作,也包括民众基本生活物资的及时补充。采购量一般相当大,对时间要求比较高。应急物资的采购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时间短,采购质量高。应急物资采购活动往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时间要求有着强烈的时效性,要求采购时间越短越好,采购程序也要紧凑且简单。但采购时间短和采购程序精简并不代表着对采购对象要求降低,恰恰相反,由于应急采购自身目的的重要性,它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时间等指标要求并不会低于常规采购活动的要求,在某些特殊物资方面(如救伤用的药品、血液制品等)甚至可能要求更高。

2.物资供应商数量多。应急物资的采购由于其特有的目的性和紧迫性,且短期内造成的需求极大,单一的生产或销售企业往往无法完全供应,通常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这样又为应急物资采购的最后选择和质量控制造成了困难。

3.采购方法与采购行为规范的矛盾。应急采购活动由于其时间的紧迫性,采购部门应当根据采购时限的要求有选择地利用相应的采购方式。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采购法规建设的加强,一方面加强了采购活动的规范性,提高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可能僵化采购模式,迟滞采购活动的开展,如在应急物资的采购中明显不适用招标采购法。

三、应急物资采购策略

由于应急物资与常规物资的不同特点,使得应急物资采购策略也无法象常规采购一样多样化,更主要突出“应急”特色,因此需要更多地关注采购时间、采购物资质量、采购物资数量等因素。

1.应急物资采购必须立足于战略高度。应急物资采购关系到抗灾救灾的实际效果,因此采购工作应立足于战略高度,跳出企业采购中的采购职能角度的思维局限,从全局目标出发,综合考虑受灾区域及相邻区域内受应急事件影响的群众、参与救灾的应急保障力量及支援保障力量,以及发生应急事件的区域环境特点等各种影响因素,真正做到“着眼远、着手实”,统筹应急保障全局,从而有力协调各应急保障环节。

2.针对不同的应急物资分类,采用不同采购策略。应急物资的采购与生产企业采购物资存在明显的不同。生产企业采购主要是补充生产销售的需要,主要以生产资料为主;应急物资更多以生活资料为主,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工程机械、医疗卫生用品等特殊性需求,因此无法和生产企业采购一样采用单一的采购策略。

(1)对于保存期较长、救灾必需、可重复使用的应急物资,如帐篷、照明设备等,可以在正常时期组织集中采购并进行合理储存,以减轻应急采购时的资金和时间压力,同时根据物品保存期限进行适当补充。

(2)对于保存期较短、需求无法进行准确预测的物品,如食品、饮用水、药品等,平时无法进行集中采购,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合理储存,临时性的大量紧急采购对生产企业带来的生产压力是非常大的,但对于救灾又是非常急需的,可以与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生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或将企业纳入应急物资供应体系中,一旦应急事件发生,企业即开足马力生产,满足应急需求。

(3)对于工程机械类物品,如挖掘机、运输工具等,则不能采取和其他物资一样进行的采购和储备方式,这类物资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生产周期较长,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既无法象帐篷之类进行常规采购并储备,也无法和食品一样临时采购,因而可以采用租赁方式,向本行政区域内拥有该类型设备的企业租借,或者动员企业提供支援。

(4)可以将行政区域内较大规模的流通企业如大型超市、商场等纳入应急物资供应体系中,在紧急情况下,一旦生产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可以依靠大型连锁流通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进行短期采购,如通过沃尔玛的供应链进行紧急采购,甚至可以直接采购流通企业中的物资。但此方法一般仅用于食品医药类等需求量大的常见物品的采购。

3.强化应急信息系统,保持供应商信息的畅通。应急条件下市场物资的资源稀缺性要求物资采购必须加强供应商管理,强化对物资市场资源的全面掌控能力。应急物资采购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常规的采购方法无法适应应急事件处理的快速要求,我们无法象常规采购一样在供应商选择阶段进行大量的调查询问,只能利用正常时期收集掌握供应商的有关信息,并与供应商保持足够的联系。

应急信息系统必须依托正常时期内的信息收集,建立全面完整的供应商数据库,及时整理参与采购的供应商资料,将供应商按采购物品分类、分级,及时掌握可能采购物品的现货市场信息。同时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应急物资往往涉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把好质量关,因此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确保供应商能提供合格的足量的物品。

应急系统应当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尤其对于灾难多发地,双方应经常保持足够的信息沟通,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共享相关信息,以确保供应商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和采购能获得足够的信息安排生产,物资管理部门能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有足够的了解。

4.在应急采购中使用电子采购。互联网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兴起,使电子采购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信息化时代,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商务来实现应急物资采购。

电子商务的应急采购方案,与传统的采购模式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电子商务采购一般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供应商可以通过平台获知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采购部门也可以在平台上掌握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双方可以在网上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时传递和交流应急物资供应信息,可以大幅度提高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速度。

电子商务采购能更好地掌握供应商信息,选择更好的供应商。利用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搜索能找到尽可能多的应急物资供应商,在网上对供应商的报价或标书进行对比,结合网上交易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评价、资信体系的调查,选择确定质量最好、报价最低、准确度最好的供应商,从而降低应急物资采购的成本。

利用电子商务的网络优势,也能尽快地缩短采购所需时间,询价、报价、比价的过程均在网上进行,通过高速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大大节约救灾物资采购的时间,时间因素在应急事件的处理救援中是相当关键的,采购时间越短,救灾的效率越高。

四、结束语

采购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包括合理的采购量及采购时间,它直接影响到库存成本的高低。对于应急物资,虽然不能像普通物资一样通过产品结构分析来完全确定所需各项物资的相互匹配关系,但是事件发生后所消耗各项物资的数量都应该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统计来确定各项物资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然后根据库存文件(包括内部可供利用的资源信息,即回收复用、改制等方面的物资数量)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采用合理商效的采购策略,从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提供应急所需各项物资,既保证了应急活动顺利进行,又使采购成本最小化。

参考文献:

[1]汪鑫文:大型冰雪灾害给区域应急物资采购带来的思考[J].中国政府采购,2009(01)

[2]张臻 林国龙:基于电子商务的应急物资采购方案研究[J].物流科技,2009(06)

[3]魏筱格 杨西龙 万平:浅析军队物资应急采购供应商管理[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

篇7

关键词:餐饮企业;微利成本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餐饮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餐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餐饮企业的高利润时代渐渐已成为过去,逐渐步入了微利时代。面对这种形势,餐饮企业要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堵住餐饮企业的各种跑冒滴漏、控制成本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然而,目前处于微利时代的餐饮企业绝大多数还在追求资金的再投入和地盘的再扩张,往往忽视苦练内功,在成本控制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严格规范的采购和库存管理。餐饮企业原材料采购不仅种类多,而且质量标准难以掌握。尽管构成餐饮成本的主要是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相关的采购费用,但不少企业的采购制度往往只是纸上谈兵,采购成本管理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同时,餐饮材料库存管理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经常出现的物品买来却一直留在库里直到过了保鲜期才发现的现象。

(二)在食品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缺乏精打细算。肉类在解冻、切、煮等操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损耗,或者解冻方法不当、煮制时间过长、火力不稳定,也会降低出品率,增加成本。配菜在摘拣、削皮、清洗、切配等环节也会由于人为手法产生大量损耗,加大成本,因此也是需要关注的环节。但现实却是企业很少在食品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精打细算,缺失菜品出成率、成本价等控制指标,管理方法守旧。

(三)低估餐饮运营费用给企业带来的压力。采购原料的成本和水、电、气等主要能源价格的波动决定着餐饮企业成本的高低。当前受大环境影响,餐饮运营费用不断上涨,使得本来就微利的餐饮行业利润越来越微薄,但企业往往是低估其带来的压力,所以经营状况更是举步维艰。

二、餐饮企业成本控制实施策略

减少成本就是在增大利润,餐饮企业要想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降低采购环节成本

1、减少无计划采购。餐饮企业采购部应与厨师长、财务部及相关负责人一起制定采购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采购程序,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周期性的原料采购计划,严格控制采购数量。一般来说,容易变质的食品原料需每天或每周采购几次,如海鲜、果蔬等。不易变质的食品原料或干货可在仓库里存放一段时间,如粮食、油料、作料等,采购的次数较少,可以每两周采购一次,有的一个月或几个月采购一次。

除了采购数量控制,减少无计划采购,还需要细化审批流程。重要的原料要经总厨申报,餐饮总监审核报总经理审批。对于计划外及大件物品,则必须通过呈报总经理批准再进行采购。

2、控制原材料采购价格。原材料采购价格的控制,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直接成本耗用,餐饮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采购询价报价体系。可由财务部定期对日常消耗的原辅料进行广泛的市场价格咨询,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对物资采购的报价进行分析反馈,发现有差异及时督促纠正。对于每天使用的蔬菜、肉、禽、蛋、水果等原材料,根据市场行情与供货商报价每半个月审核调整一次,对供应商所提供物品的质量和价格两方面进行公开、公平的选择。对新增物资及大宗物资、零星紧急采购的物资,需附有经批准的采购单才能报账。

3、加强原材料验收管理。验收控制是把握好原材料进入厨房和仓库的第一关。总厨应根据本单位的菜单,制定适应市场且符合菜肴制作要求的原材料标准,对采购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要及时进行严格验收,当即开具购货证明签字,完善报账手续,做到票物相符。对于质量差、超预订的原料坚决给予退回,保证流入厨房原料的质量和合理数量。

(二)削减库存环节成本

1、通过盘存监控库存。餐饮企业要通过盘存严格控制采购物资的库存量。每天厨房仓管人员进行盘点控制。一般每半个月要进行一次二级仓库的盘存,以明确重点控制哪些品种,采用何种控制方法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节省成本开支。同时,还应注重月底盘存工作,要盘存在库的原材料数量,更要细致盘点在用的食品原材料数量和在库饮料、在用饮料酒水。

2、严格出入库及领用管理。对出入库及领用进行管理的目的是按营业需要发放与需求符合的原料规格和数量,从源头上来控制成本支出。餐饮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库存管理出入库手续,以及各部门原辅料的领用制度,仓库应设立签字样本,特别是贵重物品要专人领用。仓库管理人员做好原料出入的台账登记工作,这样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每日经营情况与原料领出的数量比。

3、规范报损报丢制度。有些物料(酒水、香烟、饮料)保质期短,尤其是夏季,避免存放时间过长,造成腐烂、变质浪费。针对物料的变质、损坏、丢失,餐饮企业要制定严格的报损报丢制度,并制定合理的报损率。报损由部门主管上报,按品名、规格、称斤两填写报损单,对于超过规定报损率的要说明原因。报损品种需由采购部经理鉴定分析后,签字报送财务,报损单汇总每天报总经理。

(三)压缩生产环节成本

1、控制加工切配与烹调程序。菜品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加工、切配、烹饪,在加工切配及烹调过程中都会发生折损,所以要控制好菜品的生产过程。企业也可制定标准菜谱。标准菜谱列明某一菜肴再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辅料、调料的名称、数量、成本价、加工标准、切配标准和烹饪标准,使得加工切配与烹调程序做到数量化、具体化、标准化。通过标准菜谱的制定和实施,可节约制作时间和精力,避免浪费,也为餐饮企业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数据参考。

2、建立合适的控制指标。可以参考的指标一般有以下三个:菜品出成率、菜品成本价、菜品毛利额(率)。

(1)菜品出成率指加工后的菜品净重量占购进(加工前)原材料总重量的百分比。通过对菜品出成率的控制,可以提高菜品的利用率,减少菜品加工过程中的浪费和流失,确定菜品所需的原料投放量,也间接地反映了购进原材料的质量好坏,有助于选择供货商。餐饮企业应制定出各种菜品的出成率,并把它作为考核厨房成本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对于贵重原料的出成率,更应作为检查和控制的重点。菜品出成率计算公式为:某菜品出成率=加工后该菜品净重量/加工前该菜品材料总重量×100%,其中加工后菜品净重量=该菜品出品份数×每份标准重量。

(2)菜品成本价是指菜品销售前的单位成本价格。通过计算菜品成本价,可以反映购进原材料经过加工后的净菜成本的高低,从而可根据对毛料自行加工的净菜成本与直接购买成品(净)原料的比较作出进货的选择,也可作为决策层制定、调整各种菜品价格的依据。其计算公式为:菜品成本价=该菜品原料的总进价/加工后该菜品总重量。由于鲜货、蔬菜等价格经常变化,因此当价格发生变动时,新的菜品成本价=新的进价×成本系数。某菜品成本系数=加工后该菜品的成本价/加工前该原材料单价。一般来讲,在原材料购进价格一定的情况下,菜品成本价与菜品出成率成反比,菜品出成率越高,菜品成本价越低;反之,亦然。

(3)菜品毛利额(率)表明销售每一份菜能够提供的毛利额(率)是多少,它反映出每种菜品对企业毛利贡献的大小,也给营销策划提供依据,以便有的放矢地对“高价菜”进行推销。菜品毛利额=该菜品的售价-该菜品的成本价。菜品毛利率=该菜品的毛利额/该菜品的售价×100%。各种菜品的单项毛利率加权平均后可得出企业当期的整体毛利率,因此要提高企业整体毛利率,餐饮企业可相应增加单项毛利率较高的菜品的销售,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四)监控餐饮运营成本。餐饮运营费用实际上包括了经营用品费、水电燃料费及其他费用。由于全球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资源的短缺,能源的价格不断上升,现代餐饮业能源费的支出占营业费用的比例已达8%~15%,且呈上升趋势。水电燃料消耗是餐饮运营费用的一大支出项目,由于接待业务量不同,水电燃料的开支也不同。因此,一般要编制弹性费用预算,通过标准费用消耗额进行控制。餐饮运营费用控制的另一个重点是餐具的损耗。餐具类的物品极易丢失和损坏,控制不好,也会造成费用的大幅度上升。为了降低损耗率,需要对这些物品实行管、用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合理损耗率来作为控制依据,为此要建立餐具损耗统计表,针对损耗控制标准进行考核,有奖有惩,调动员工爱护餐具、降低损耗的积极性。

三、结语

成本控制也是企业自身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努力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在微利时代,我国餐饮业将面临更严峻的竞争,探究餐饮企业的成本控制策略有其深远意义。从企业角度来说,要采用一切可以节省成本的方法加强成本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餐饮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地经营和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佳永小天鹅餐饮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霞.论餐饮企业的成本控制技术[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4.

篇8

一、立足一个大局

虽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30年的时间,但无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式、内容和形式如何,但始终坚持服务学校、支撑学校发展的宗旨不变,作为高校伙食原材料物资采购工作来讲,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就是做好食堂物资采购的服务工作,一切从食堂出发,“想食堂之所想,急食堂之所急”,为食堂把控原料采购源头安全,把控原料采购质量水准,努力降低原料物资采购成本,满足食堂采购多样化需求,是食堂伙食原料采购部门与生俱来的职责和使命。采购工作和食堂工作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讲,食堂就是采购部门、采购工作的“上帝”。

二、坚持三项原则

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伙食原材料采购工作能不断创新采购理念,不断推进采购改革,不断优化采购手段,这离不开以下三项原则。

(一)坚持创新的原则不动摇

采购工作是一个动态并且是链式的过程,采购工作在高校餐饮工作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采购、食堂、市场其实三者的关系是一个“全等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中,任何一个“角”,任何一条“边”发生断裂或者偏移,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不能维持“和谐”的平稳关系。在这个三角形中,市场变化是异常迅速的,食堂要求是不断提高的,因此采购工作要根据“市场和食堂”的发展要求,就是需要不断的创新采购思维。

(二)坚持学习的动力不松懈

采购工作是接触外部大量信息量的工作,国家相关采购法规的出台需要学习,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需要学习,新兴物流手段更新需要学习……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食品采购行业,如何确保高校食堂物资采购源头的安全等等都离不开学习。

采购部门要大胆提高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物流系统、电子平台等新兴手段不断应用于采购过程中,要不断紧跟形势发展的步伐,敏锐的抢占“制高点”。

近年来发生了毒大米、毒牛奶、毒豆芽、毒辣椒、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给高校食堂的伙食原材料采购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采购风险和采购压力,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和压力都需要采购部门和采购人员的不断学习。

(三)坚持队伍建设不放松

采购是关键性岗位,采购队伍的建设是采购工作的关键内容之一,采购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采购工作能否具有实效的开展。采购队伍的建设内容涉及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廉政建设、服务理念等方方面面。这些年来许多高校伙食部门高度重视采购队伍的建设工作,对于采购班长、采购员的选拔,实行“精挑细选”,严格把关,按照思想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要求选拔采购管理人员和采购从业人员。在采购队伍的建设中,要坚持“五严”的要求:思想品质严把关,业务能力严训练、廉政建设严监督,服务理念严要求,综合能力严提高。

三、围绕五大内容

(一)以安全采购为前提

高校的特殊性和高校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餐饮物资采购工作的特殊性。为此,采购部门要通过实行一套链式的、立体式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操作模式,确保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

要开展立体的食品安全宣传。在贯彻安全采购为先的理念中,要重视对采购部门、采购员和食堂验收保管的食品安全采购信息的宣传,通过编印《采购信息简报》,利用系统短息平台、组建内部采购办公网络等形式,通过结合社会上典型的食品安全工作案例等方式,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宣传的及时、高效。

要导入先进的认证管理体系。针对近几年外部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采购部门可在采购管理中导入了HACCP关键控制点、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标准,按照可追溯的操作程序,对采购管理流程进行监控。

要规范人员培训体系。采购工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带有很强的操作经验性,采购人员需要凭借自身的经验对大米、猪肉等物资实行感官判别,同时验收保管工作又直接关系到食堂物资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对采购人员和验收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验收标准,不仅提升了食堂物资验收的水准。

(二)要有严谨的准入审核机制

采购部门要实行严格的供货商准入审核程序,对大米、豆油等大宗物资提出了注册资金的要求,对冷鲜肉等供货商提出了操作场所的要求。对于供货商的准入均实行标准化、数字化的资质审核和现场审核操作,要借助供货商管理系统对供货商实行动态的考核,表彰诚信供货商,淘汰不合格供货商,从源头上确保了供货商的资质,为伙食原材料物资采购采购筑起了第一道防护屏障。

(三)要有有力的质量监控督查

采购工作是动态过程,如招标采购仅仅是伙食原材料采购工作的第一步,后续的产品配送质量和服务质量也是采购的关键点,如何确保产品招标标准和实际配送产品标准的一致性是采购工作的一大难题,为此,采购部门一方面要提升食堂验收保管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组建监控督查小组,按照监控督查操作流程检查伙食原材料物资质量,确保将招标结果落实到合同履行过程的始终。

(四)要建立阳光采购程序

很多高校采购部门每天面对数万人次就餐,工作涉及数百家家供货商家,如果没有一套过硬的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采购机制,是不符合采购工作要求和学校食堂期盼的。因此,采购部门要高度重视采购招标工作的程序规范性。从招标公告、计划需求收集、招标文件发放、招标流程公开、招标结果公示等均接受会员单位和商家的监督。

为确保招标程序的透明和阳光,在招标过程中可邀请学校纪检领导、学生会代表、学生权益服务中心代表、会员单位食堂主任代表组成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招标过程。从招标公告、计划需求收集、招标方案讨论、招标文件发放、招标流程公开、招标结果公示、中标结果公布等环节均接受各方监督。对于议标、决标过程中的投标文件拆封、商家报价宣读、决标项目分数计算等关键性环节均由学生代表负责操作,招标小组负责审核、监督。招标现场采用投影仪公开招标程序,用摄像机和监控探头监督整个开标、议标、决标过程,确保招投标过程的阳光、透明和公平。

在物资定价过程中,可成立专门的定价小组,按照招标定价规则和操作规程邀请食堂代表共同参与招标物资的定价工作,确保阳光采购贯穿招标、定价、合同履行过程的始终。

(五)要以廉洁采购为原则

廉政工作是贯彻采购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廉洁采购工作关系到公开公平公正采购秩序的建立,关系到食堂采购工作的人心向背,关系到采购组织公信力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讲,廉洁采购是采购工作的道德准绳和行为准则。

采购部门除制定规范的采购程序、规程和一大批涉及廉洁采购的制度外,可以明确规定在商家考察工作中任何个人均不得接受商家提供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便利,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礼物、礼金,在考察过程中不得在现场或商家在场的情况下对其他商家的考察情况进行评价或暗示;比如在商务分评分过程中要求实名制评分,确保各参与人员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受到监督;招投标的方案采用会议表决制,集中讨论、集体决策。

为切实有效加强对廉洁采购制度的落实,采购部门可在物资采购合同的签署中,均要求和商家共同签署《廉政建设协议书》。

四、衡量伙食原材料物资采购工作的七项标准

高校食堂伙食原材料物资采购工作模式和方法有很多种,但笔者认为衡量高校食堂伙食原材料物资采购工作成功与否还是有标准可循的:

――是否有利于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是否有利于加强采购廉政建设水平;

――是否有利于推动采购理念和采购模式的发展、创新;

――是否有利于扩大采购资源、进一步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是否有利于采购运作机制的标准化、专业化建设;

――是否有利于采购预警反应机制的建设、完善;

――是否有利于采购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饮食服务与科学管理》[J],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1):160

[2]《采购与供应谈判》,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9

篇9

(一)高校食堂供应链结构

高校食堂供应链是原材料需求供应经过采购、物流、原材料加工再到餐桌的一体化流程。高校食堂供应链结构由该供链上的合作企业构成,并围绕核心企业与食堂开展生产、装卸、运输等工作,客户需求是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作的驱动力。该供应链具有动态性、复杂性、交叉性等特点。

(二)供应链环境下的高校食堂采购管理

1.高校食堂采购管理实施过程。高校食堂采购管理重点在于正确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加快物流及信息在供应链中的流动,并将采购及供应商的活动看作是自身供应链的有机组成。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三个过程。一是对高校食堂采购原材料分类管理。如高校食堂将食品分为油、米、蔬菜以及生鲜产品等,按照采购需求的不同通过零星采购或者集中采购来选择供应商。二是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传统采购模式下,对于同种原材料,可能会通过不同选择机制选择供应商。在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管理中,高校食堂一般会先确定重要原材料,然后再挑选合适的厂家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三是加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培养。可以通过信息反馈和教育培训促使供应商保证或改善供货质量。双方通过质量控制和作业过程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供应链环境下的高校食堂采购管理模式。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管理模式是管理采购过程以及高校食堂和供应商之间关系的模式。基于供应链的视角,采购连接高校食堂和供应链全过程。目前高校采用的采购管理模式大体分为订单采购、直通采购、VMI三种模式。订单采购模式。订单采购模式又称为契约或合同采购模式,由于订单的稳定有助于采购合同的稳定性,加上高校食堂的顾客需求相对稳定,因而采购量也处于稳定状态。高校食堂采用订单采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从采购源头控制产品质量,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稳定食堂服务水平,避免现货市场中的供应波动和价格波动;规范食堂采购活动,维护公有资产的安全,杜绝高校食堂采购行为中的违规、腐败等不法行为。如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以及中国药科大学的食堂都采用订单采购模式。直通采购模式。直通配送可以直观理解为商品不经过中间环节,从生产者或上游节点直接进入终端消费市场的模式。目前,高校食堂主要是现货市场临时采购,所采购的食品原材料主要从终端批发商处购买。这种采购模式往往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一方面,经过长时间转运的原材料很容易处于不太新鲜的状态;另一方面,层层转运也增加了原材料质量安全风险的概率。直通采购模式能够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如南京药科大学、正德学院、金陵协和神学院食堂的原材料是由后勤部配送中心进行配送;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承包商自有的配送中心进行采购直通配送。为此,采用直通配送模式的高校组建了专门的采购部门,主要负责管理高校食堂的原材料采购工作。在一定条件下,高校还可以组建自己的配送中心。

二、南京高校食堂采购现状分析

2013年,南京各类本科院校达54所,全市高校在校大学生71.16万人,在校研究生9.94万人,按南京常住人口比例来说,南京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位于全国第二。全市各类食堂和餐厅多达上千家,食堂物资年采购规模为70多亿元。高校食堂物资采购工作不仅涉及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同时也影响着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次调研于2014年9—10月在南京18所高校展开。按照高校分布集中度将南京分为仙林区、建邺区、鼓楼区、江宁区以及浦口区六个区域,并将六个区域的高校划分为三类院校,分别为本科、独立院校和高职高专,并通过随机抽样确定院校。此次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0份,剔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85份,样本有效率为85%。

三、南京高校食堂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食堂组织结构

目前南京高校食堂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门设置不全面,缺少必要的监管部门。高校食堂监管工作主要由饮食中心分管主任负责,但是分管主任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全面顾及。二是职权设计有缺陷。一般高校食堂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存在管理职能由一人承担和协调性较差的缺陷。

(二)采购流程

采购流程较为简单,仅由简单的计划、采购、仓储组成,这就显示出其在结构以及构成方面的不足:一是缺少监控部门;二是采购流程不够连贯,缺少了供应商的参与;三是质量检验环节的缺失,现有的流程将质量检验交给了供货方,而自身并没有设置质量检验这一环节,这样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四是流程操作较简单落后,电子信息化程度较低,采购环节仅仅是简单的订单—采购—仓储的流程,中途缺少数据的分析,容易造成采购量过多或不足的情况。

(三)配送模式

现在各高校所采用的配送模式一般是由供货方主导,由于没有高校的监督,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食材安全隐患。

(四)采购供应商

许多高校食堂在进行供应商的选择时,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食材来源的安全性。但是在随后的合作过程中,许多食堂渐渐忽略了对供应商的监督以及评价。由于缺少监督机制,供应商比较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四、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的南京高校食堂采购管理改进措施

(一)加强高校采购组织的人力资源建设,努力培育专业的管理团队

在食堂工作人员选择标准提高的情况下,扩大原有的采购组织,使食堂采购组织能够达到明确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二)实现对供应商的全程管理

1.加强供应商管理。在食堂采购的不同阶段,对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的特点、侧重方面和评价标准都不尽相同,只有对供应商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因地制宜,选出符合要求的供应商。本文将供应商的选择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部分。初选阶段,根据高校食堂的需求特点挑选出适合的供应商;精选阶段,则需要细致的考察,最终确定合作的供应商。

2.建立对供应商的日常评价机制。建立供应商日常评价机制,能够在采购工作中对供应商的确立和维系进行有效的指导,在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食品安全质量的目标。由于高校食堂的规模较小,因此,对供应商的日常评价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来进行。比如定期检查食品合格证、猪肉检疫证等,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

3.严格控制采购业务。高校食堂采购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来执行,控制成本,严格管理,所有食材必须经过市场调查、比价格比质量、检验食材安全、核对信息入库四大环节。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采购业务进行审查,此审查环节需要采购员、分管主任、厨师长、仓库管理员、会计等共同审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的作用。

(四)加强客户优先的服务意识

与一般餐饮企业的盈利性目的不同,高校食堂主要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以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进行服务而设立的,这就要求食堂管理人员必须将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一切以师生的用餐安全为标准,始终把维护学校稳定和为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放在首位。因此,高校食堂必须与时俱进,培养客户优先的服务意识,不断完善采购管理。

五、结语

篇10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在****正确指导下,在部门经理的认真组织下,2017年的工作已圆满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紧紧围绕领导指定的工作思路扎实工作,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部门员工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7年度职责与目标

2017年本人负责经营管理部(内设)的经营资源、法务(合同)、采购项目、服务、安全、培训等业务具体落实与细节化管理工作,及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研究市场经营策略,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经营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努力协助经理完成公司的各项经营目标和任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完成责任目标的情况

(一)经营管理方面

落实与完善综合区车场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根据经营资源的权证登记状况、收入成本状况做好市场询价、经营资源的分类、商业诚信检查评价、资源归档登记、目标及完成情况的申报工作。

1.全年做好对蔬菜三鸟类、肉类海鲜类及干货类等市场的不定期询价工作,并对员工饭堂食品原材料及物料等进行调价审批工作。

2.对*******2017年度经营考核目标申报书申报工作,其中包括的两大部的工作内容、重点任务、达到目标等进行分析,根据我部完成工作的关键时间点等全部内容的实际值评估,并上报经营管理部。

3.根据《商业经营诚信管理办法》要求,每月组织下属商业经营点进行诚信管理检查,并将检查过程及结果的电子版与纸质版资料上报经营管理部并归档留底,对不合格现象及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整改,确保在公司要求的经营范围内良好的经营。

4.根据经营资源建档工作的要求,每月收集公司2017年的业务资源、信息、管网、广告媒体、商标、专利、技术资质及其他资源等等经营资源数据,登记《经营资源基本情况表》《经营资源经营情况自查表》并上报经营管理部,确保辖内资源的合理运用。

5.完善考核评价工作,一是确保奖励落实到位,二是行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切实将奖励与考核机制有效的结合。

6.通过对2017年全年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全面的合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积极探索一体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方案。

7.积极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其中包括运营项目等多个重点工作的公开招标工作。

(二)法务(合同)管理方面

1. 根据股份公司优化转型及公共区职能优化要求,完善法务职能,积极将法务工作参与到综合区日常采购、管理等工作中,加强法务制度建设,做好合同审核、监督作用。

2.协助合同管理员在公共区授权执法下开展综合执法的课题研究,计划对综合区辖区内的市政管理、公共秩序、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交通管理、资产管理、车场运营、安全生产等行政许可下开展相关的执法工作,针对具体管理活动,研究相关法律或政策,寻找经营决策的潜在风险,运用法律战略思维降低诉讼风险。

3.规范合同审批流程,对新的合同系统组织相关培训工作,确保归口及业务部门的合同上线审批。

(三)采购管理工作

负责监管货物(包括设备、备品配件、消耗品、服装、劳保用品、办公用品、食品原材料等)、服务(包括劳务、咨询、勘察设计、监理、等)、工程等采购业务的各环节工作,保证每一位采购人员在作风上廉洁奉公、务真求实,公平、公正、公开做好每一项采购任务,积极落实采购管理工作及遵守各项采购规章制度。

(四)安全方面

1.生产安全:积极鼓励员工参加2017年度首届控烟知识竞赛、安全三人小组活动、消防知识培训等业余活动;协助场所刀具使用的管理。

2.食品安全:协助做好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的监管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原材料供应商食品安全质量会议,加强供应商日常管理工作,对食品供应的质量保证,规范供应商资质的台账工作。

(五)服务方面

积极参加“首问责任制”微课学习,开展学习记录;积极参加每月举行的安全服务检查,按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上交安全服务检查整改报告。

(六)培训方面

完成人劳要求的员工档案整理工作、做好经营管理部花名册登记、上报云平台办公系统统计表、做好微学堂学习工作等。

三、2017年廉洁自律情况

坚持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2017年我认真贯彻落实廉洁自律方面的《条例》、《规定》,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坚强的防线,严格按照“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执行工作,不搞花架子,不欺上瞒下,不弄虚作假。对每一项决策,总是慎重行事,务必使工作决策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正确性。从不利用职权之便大吃大喝,不奢侈浪费,不以权谋私,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四、自我改进计划

继续完善自我的工作作风,提高专业技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有担当的完成采购、法务等各项工作,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着作用,带领我部门积极为综合区车场的新发展而不懈努力。

五、下一年度职责与目标

(一)采购工作

继续做好货物类、工程类、服务类采购,按照股份公司相关采购规定及资源管理规定实施采购工作。

(二)服装制作管理工作

按照股份公司的要求及体现员工形象的原则,计划在2018年统计各部门的服装采购需求,统一设计规范着装,对各岗位员工的工作服实行分类设计和配备,根据股份公司下发的服装费用,对2017年的服装进行统一采购及分发,以及继续做好2018年服装费用申报及统计工作。

(三)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根据部门职责、内容和实际情况,已向计划财务部提交经营管理部2018年的固定资产滚动投资计划表,申购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碎纸机等等办公类固定资产,并针对计划财务部提交的综合区管理部2018年固定资产滚动投资计划表提前做好采购准备。

(四)培训工作

2018年计划组织员工参加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培训,加强部门员工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