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专业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课;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127-01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德育课的性质及任务决定了德育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开展有效教学。但受制于已有的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和重视程度、德育课的功能在教学安排中的弱化、师资配备等方面的问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与德育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不匹配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课程定位、师资配置、教学安排、评价改革等方面努力。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开展基于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有效教学改革。
一、教师要树立“准老师”的教学观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就是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或者工作者。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教师要有转变教学对象身份的意识,把面对的教学主体当成准老师来对待,把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诸要素和未来的幼儿教师关联起来,把有效的教学时间与教学效益关联起来。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德育课,要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具体,将教学目标和学生未来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将工作化的场景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让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开展自我德育行为。
二、教师要主动提升专业素质
实施有效的德育课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德育课教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了新理论,拿着新教材,却走着过去的德育课教学老路。二是教师德育课教学积极性不高,形成了职业倦怠,常有依靠“老本”延续职业生涯的意识,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教师教学过程侧重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少。四是教师课后反思少,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作业管理等缺乏有效的自我分析和评价。因此,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个人知识储备,通过不断反思促成自身专业成长。
三、教师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德育课教学的主要阵地,德育课教师要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诸多环节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有效的教W准备
充分的教学准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教学准备必须有有效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女生多、理解能力不强、喜欢表现等具体的情况就是目标设定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准备还必须有有效的内容,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细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内容的处理要符合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做到内容适量,深浅难易适度。有效的教学准备还必须有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德育课教师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法指导。
2.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师要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力求做到精神饱满、衣着得体、语言精练、时间分配合理、面向全体学生。可以尝试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结合起来,把学生讲课和学生评课结合起来。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采用学习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质疑、生活场景分析等多种形式来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
3.有效的课后评价
篇2
【摘 要】职业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如何创造良好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环境,是一个需要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职业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任务艰巨,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由于体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广、理念新,为了尽快调整我们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学生观,以及提高我们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途径。下面谈谈我校体育学科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
1.从教师培训中获得专业成长
参加教师培训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除了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师培训之外,还定期组织学校体育教师科组内部互相培训。做法是:先通过科组教师的集体讨论,确定需要进行内部培训的内容,并根据给每位教师的特长布置相应的学习和研究任务,然后我们再利用晚上或节假日的时间进行科组内部教师培训,有时我们还邀请了其他兄弟学校的名师来参加我们的培训活动。
2.从互动交流中获得专业成长
互动交流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捷径。我校一直很重视外出交流学习活动,我校要求每个学科组每学期必须到市内外的一些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们重点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探讨。通过与同行们开展平等、坦诚的专业切磋、交流、探究,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分享经验。每次的交流活动都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参加网上的体育教育论坛的讨论,从中倾听专家的教导,学习同行们的经验。
3.从集体备课中获得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校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落实,并做好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积极发言,集思广益,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集体备课时要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以及做到“四个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综合练习。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基本保持一致,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体现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我们现在还在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多校之间的集体备课模式,更大范围实现经验共享和优势互补,让更多的教师从中获得专业成长。
4.从课堂教学中获得专业成长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在课程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教师最大的变化是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问题推动教学。努力实践“用智慧打造充满活力的新课堂”。
同时,我们每堂课下来都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深入的反思,反思该堂课的成功之处,巧妙之举或失误、疏漏的地方。通过反思去吸取精华,直面缺点,使之成为今后教学过程中改进、借鉴的资源。
5.从案例剖析中获得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让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体育学科老师经常互相听课,年轻教师每学期要上两节汇报课,老教师每学期要上两节示范课,课后必须进行评课,在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实现了一种“以教学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的教师成长模式。
另外,在到兄弟学校交流学习时,我们会要求兄弟学校尽量给我们安排听课的机会。同时,兄弟学校来我校交流时,我们也尽量安排课给他们听,课后我们都要进行评课,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从中领悟其教法、学法之精华所在。
6.从课题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面对新课程,我们体育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我们还积极参与了我校省、市级综合课题的研究。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我们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通过课题研究开发教师潜能,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7.从辅导学生中获得专业成长
职业学校体育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外,还要负责学生与教工运动队、第二课堂、以及研究性学习和专题学习活动等体育辅导工作。
这些都是开拓性的工作,给我们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辅导教师与学生中,教师与学生会给我们提出很多新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从中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
8.帮助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办好教育的希望。青年教师有着精力充沛、勤奋好学、工作认真、事业心强等优点,但也因教学时间短而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我们要求让青年教师多听课、多学习、多交流,同时,我们还对青年教师实施拜师制,要求有经验的老师多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黄小平.网络教研——学校体育教科研的新途径.中国学校体育
篇3
关键词:卫校;语文教学功能;困境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对开始重视教育的发展,语文课程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卫校护理专业在很多年之前就开设了语文课程,但是,仍然没有对其产生重视,依然以专业课程为主,致使语文专业教学功能实现产生了困难。因此,就要对其产生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使语文教学功能更好的实现。
一、学生“学”的价值观不正确
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卫校属于中职院校的一部分,而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15-18岁之间。并且,在卫校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都不是很好,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些甚至还在社会上发展了一段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激情,产生不正确的学习价值观,而语文课程作为一项比较枯燥的课程,更加重了学生对其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卫校的学生中就产生了语文课程不重要的心理,认为语文课程对其将来的发展不是很重要,只要把专业课程学好就可以了。卫校语文课程中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重视,但是重视程度不高,只是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语文知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差。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学生的学习价值观不正确引起的,因此,在卫校当前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对其语文教学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1]。
二、教师“教”的目的不明确
在我国当前阶段中,高中院校对学生的招收标准不断的降低,这就使得中职院校的招生标准也在逐渐的下降,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质量就会得不到保证,这就为卫校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困难,在大多数学校的正常运行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管理,而忽视了学校本职教学的作用。而一少部分卫校对教学比较重视,但是重视的往往是那些专业课程,而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起不到影响,就将其规划到了与音乐、美术等课程相同的辅助课程当中,从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变成了次要的内容。这就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传统高中院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能根据卫校学生具有的特点使用特定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得语文教学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并且,在卫校的大部分教师心中认为,卫校的学生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可以了,语文学习的好坏对其将来的发展起不到影响,这更加使卫校的语文教学的不能有效的开展。
三、师生关系失衡
在卫校的学生当中,往往是图通高中院校不接受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素质往往不是很高,具有严重的叛逆性格,有些甚至一度产生辍学的想法,是家长以及学校强加挽留才使其进行继续教育,这就为教师进行教学增加了困难。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睡觉、说话等,这些现象严重的扰乱了课堂的正常秩序,而语文课程作为卫校当中的辅助课程更加体现出了这一现象。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师生之间产生不出应用的默契与信任,使教学工作进行的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学生的素质不是很高,教师往往使用带有颜色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进行教育时,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导致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2]。
四、语文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一)语文课程不断减少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对教育事业产生了足够的重视,而语文课程作为其中的重点课程,其教学的课时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教学大纲中就规定了卫校的语文课程每年应该为224学时,而在卫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更好的了解,就尽可能的减少语文课程的课时,致使当前卫校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只有100课时左右,比考核大纲中规定的课时减少了一半以上。卫校这样的减少语文课时,致使教师不能正常的进行语文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中很多部分达不到要求,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的影响了语文教学功能的实现。
(二)教材不合适卫校学生的特点
1、内容重复
语文课程作为我国教育行业中主要内容之一,其教材的质量对教学的内容具有严重的影响。而在我国当前阶段中,语文教材往往存在重复的现象,一些内容在小学、初中就已经学习过,到了更高一级的卫校之后,在继续进行学习,就会产生枯燥的心理,严重的影响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初中我们就学习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而到了卫校之后,教材中又出现了这篇文章,使学生产生不出学习的兴趣,在卫校的语文教材中这样重复的现象屡见不鲜,使语文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3]。
2.陈旧的教材内容
在最近这些年中,国家对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了,这就使得教材向着更好的方向改革。但是在卫校语文教材中,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其内容与传统教材内容相差的不是很大,使得教材内容依然存在陈旧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传统教材中的说教痕迹严重的问题。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陈旧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使用这样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能很好地使语文教学功能实现。
总结:在我国当前教育行业中,不能只重视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卫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也应该得到重视。而在当前卫校护理专业中,语文教学功能实现困难阻碍了卫校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究,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卫校更好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张麒麟.中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功能定位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4(08):366.
篇4
关键词 实训课程 课程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贯彻落实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训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实践技能的训练与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过程。①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与实施,强化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规范。作为职前幼儿教师培养主体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实训课程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未来幼儿教师的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课程实施情况如何,值得研究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1 实训课程实施的现实困境
1.1 实训课程目的的迷失
通过参与“蒙台梭利教育”课程的实训教学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发现实训课程的目的偏离了其本意原点。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课程的目的本应落脚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绝非单纯的掌握技能。而教师及参训学生往往按照传统的学术型教育模式出发,浅显的理解为实训课程及技能训练,“蒙台梭利教育”课程的实训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这种重技能,轻实践能力甚至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目的观,直接限制和制约了其实训课程的开展,影响其实训课程实施的质量。
1.2 实训课程内容与方式的单一
“蒙台梭利教育”实训课程的内容和实训方式变化相对较少,比较单一。其实训内容以蒙台梭利教具名称的介绍及各领域工作展示为主,其实训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传统方式进行。由于传统的课程模式在教师和实训学生中的固有影响,教师和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难以突破传统,对实训课程的内容及实训方式等进行改革与创新,也未能站在高级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深入分析本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实训目标,更未能提炼适合学生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训项目主题及实训方式、步骤等实训方案。沿袭传统的理论课程模式并未带来实训课程实施的方便,反而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 实训课程资源丰富与开发利用的失衡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蒙台梭利教育”实训课程拥有的实训资源及课程资源很丰富,但却缺乏有效利用。其拥有60平米的校内实训室,137件套的蒙台梭利教具,木质地板、可移动投影及适用于教学的DV,此外还与本地及外地多家蒙台梭利幼儿园、儿童之家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大量的符合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教育资源,充盈在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中,但实训教学仅将学生限制于校内蒙台梭利实训室经典的88件教具操作,缺乏对校内其他教具、校外实践基地及日常生活中大量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虽然为便于学生课下练习,每个实训班除了课上进行实训外,还安排实训辅导时间,但因为教师和学生没能理解蒙台梭利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精髓,将其教育教学理念与现实生活整合,对教具教学等进行创新与拓展,致使学生对蒙台梭利教具操作失去兴趣,实训辅导时间的安排也形同虚设,产生了实训课程资源的丰富,但其开发与利用欠缺的矛盾。
1.4 实训课程师资短缺
“蒙台梭利教育”是专业行会开设的行业资格培训的课程,随着近年来蒙台梭利教育在国内外幼儿园实践中广泛运用而成为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实训课程之一,因其专业性、实践性、规范性要求较高,所以对承担本实训课程的教师要求也较高,需要参加行业协会的培训,并且具有一定蒙台梭利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经考核合格才能持有不同级别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证,自2009年开设本课程以来,仅有3名教师持有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证,每学年需承担近150人次的实训任务,每次实训班级人数限制在15~20人,并且除了课上实训教学外,课下需要根据每个实训班级特点每周至少安排1次课下实训辅导。与参训学生及实训教学工作量相比,“蒙台梭利教育”实训课程的师资相对短缺,超负荷工作维持实训课程的开设与运转。
2 有效的实训课程实施的对策
2.1 统筹明确实训课程的目的
为了有效的扭转当前“蒙台梭利教育”实训课程实施的困境,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和学生需要在应用型学前教育高级专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挖掘蒙台梭利幼儿教师所需知识、能力及素养等,积极探索和构建适于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目标。只有在实训课程中融合了情感态度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才能将教书育人落实到位,才能更深层次地还原学生为完整的人,进而实现“蒙台梭利教育”实训课程目的的本真回归。
2.2 改革与探索多元实训课程内容与方式
对于当前“蒙台梭利教育”实训课程内容与方式较为单一的困境突破,需要对实训项目内容及实训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首先,更新教师和学生新的课程观,转变教师和学生传统的课程教学认识。课程内容和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其次,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蒙台梭利教育”实训目的,提炼“蒙台梭利教育”课程的实训内容体系,即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认识与理解,蒙台梭利各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训、蒙台梭利教师素养要求及实训、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对儿童的观察与评价、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家长工作的开展与实训、蒙台梭利班级管理及实训等。第三,勇于创新,创建新实训教学模式。实训课程不是“教”知识、“练”技能,而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模拟的真情境与训练场,让学生对未来职业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反思,在体验中与教师交流互动,共同成长。
2.3 健全实训课程的督导与管理
完善的实训课程督导与管理制度及体系,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实训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丰富但开发与利用度不高的矛盾,提升实训课程实施的效果及质量。②第一,完善的实训课程督导及管理制度。涉及实训课程文件与实训课程质量期初、期中、期末等各项教学检查制度,实训室开发与利用督导与管理制度等。第二,健全的实训课程督导与管理机制。明确实训课程督导与管理的学校层面、系层面、教研室层面等各级各类督导机构及职责,充分整合各级部门及人员对实训教学的保障资源等。第三,充分发挥督导与管理对实训教师及学生参与实训教学改革的激励作用,及时解决实训教师和学生在参训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有效促进实训课程的监督与管理。
2.4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实训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实训课程实施效果。为弥补实训课程教师数量的不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首先,从招聘时优先考虑有行业培训或行业实践经历的人员。其次,对在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行行业资格的培训,以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第三,外聘本地富有实践经验的幼儿园教师参与实训课程教学。
L鼙疚南?012年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jg2012033研究成果;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2GJJG207研究成果
注释
篇5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专业建设 教师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39-03
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范性不断地弱化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高学历层次小学教师的主渠道,其专业定位、培养方向、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的确定和设置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建设中,要求毕业生一方面在学科专业水平上要具备本科生的基本素质,达到本科的规格,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的本专业的综合素质、教育素养,能执教一门主要课程和相关的其他课程的能力。这就使得很多高校自然而然地沿用了培养中学教师比较成熟的模式:“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实习”的方式来培养小学教师。这种参照中学教师培养方法,认为知识的叠加再加实习,就可以培养好小学教师,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出现了侧重某一专业方向的学习,有“中学教师化”的偏向。如小学语文方向,语言、文学等专业知识虽然强了,学历提高了,知识面却窄了,教师教育的能力、水平也下降了。二是由于高校教师不了解小学,在专业思想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缺乏示范性,培养的毕业生职业情感差,站不稳三尺讲台,不如过去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和热爱小学教育。三是由于专业技能训练不到位,教学技能不扎实,综合知识应用不自如,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出现以上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第一,专业历史较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从1998年开始的。此后,原先的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体系被打破,高校需要重新建立培养体系,需要立足历史,着眼未来,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甚至是时间的积淀。第二,忽视专业特点,导致效果不明显。一是高校的师资准备不足。高校缺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对小学有研究的专业教师,培养来不及,引进有困难。二是教材准备不足。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要在短时间内组织编写或改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材,具有针对性又符合学历要求,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培养模式简单化。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安排第一、二学年侧重于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的学习,第三、四学年才侧重于专业教育的学习与教师技能训练。承担通识教育、专业基础的教师往往不管小学教师技能训练,这样,把四年的学习时间人为地分成了两个小循环,忽视了四年都应成为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征(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按照小学教育教学的职业需要以及教师专业化教育的需要来组织安排教育活动、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的一个整体的大循环。
(二)就业压力带来的困惑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社会层面,提供的小学教师岗位较少,有的地方只有符合报名条件的1/6或更少。随着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农村就学的孩子在减少,大部分地区实行了撤点并校,一个乡镇基本上只有一所中心小学,及很少的完小,再也没有一个村一所小学了。农村小学班级数少,班人数少,编制相对紧张等因素,造成社会吸纳小学教师的总量较少。而另一方面,小学教师的准入又向社会开放,只要是有教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员,非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包括原先学历不达标的在职教师,通过获得高学历,考试考核合格,都可以进入教育系统,竞争教师职位。
在学校层面,除部分本科高校招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外,还有部分高职高专学校也在招收专科层次的面向小学的学生。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大,一方面又是在扩大招生规模,这就势必给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在校生带来冲击。我们发现,到了三年级,越到高年级或越临近毕业越兴奋不起来,原先的一、二年级较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技能训练等,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强的情况开始变化了,原先为小学教育服务而努力的决心开始变了,开始怀疑自己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否有用了;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开始考取驾驶证,准备争取其他的技术资格证,如:会计证、心理咨询证,甚至是营养师证、育婴师证等。这样,学生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非专业方面的学习,这些学生万一没考上研究生等,本科的专业也丢了,冲淡了职业精神的培育和积淀。
在学生本身的层面,并不是百分之百都是为了当教师而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据笔者所在的学校调查,真正是自己填报志愿而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只占1/3,另外2/3是没办法,为了上大学等原因来到学校的,这样,势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专业而学习的心理准备不足,缺乏职业认同感。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只有少数师范生是出于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向往而就读师范专业的,更多的师范生是出于就业谋生的考虑而选择师范专业。他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仅有粗浅的情感认识,谈不上教师职业情感。[1]
以上种种原因,不断冲击着职业精神的培育,不断冲击着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培养方案,使专业建设的成效受到置疑,人才培养的目标打了折扣。
(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资,在教学和科研专长方向上必须和小学教师专业的培养相匹配。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这支队伍将要突出小学教育研究,参与小学教学改革实践,在整体上既要有学科学术背景的,又要有小学教育实践背景的;对教师个体来说,既要承担高校本科课程教学任务,又要能了解小学、熟悉小学、研究小学;需要教师扩充知识面,注重学科专业的横向拓宽和了解前沿态势,更新知识结构,又要有审视、关注小学教育的眼光,及时掌握小学教育实践第一线的前沿信息和研究成果。在教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承担小学教师的示范作用,站在讲台上,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眼中的“教师模特”。因此,同样有教书育人的任务,同样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还是教育的专家;不仅要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规范,还要有新的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使得该专业每一位教师的着力点,能作用于师范生,保证其指向是一致的,即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
高校要求的学术、业务环境,决定了高校必须讲究学术性,强调科研成果。在这样的氛围中,小学教育研究所得的成果,很难与学术成果等同。即使在本校的教学成果评选中,也会被认为较简单且基础而不被重视。这样,迫使教师更多地转向理论研究,追求高学术品位,而脱离小学教育实际,甚至不再热心做面向小学的应用性研究。即使是高师这样的学校,由于举办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不长,较多的是培养中学教师的经验积累,强调的也是学科知识与相关的学术背景。原先由师范学校合并到高校来的教师,虽然对小学教育教学较熟悉,也因有被“边缘化”的危机感,惟恐自己的学术水平低满足不了高校的要求,把精力放在了理论研究上,降低了对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对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过去中等师范学校注重研究师范性,提倡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注重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师敬业精神培养,有着浓厚的师范教育文化氛围;教师能够深入小学,把小学看成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的基地,从而了解小学,与小学教师一起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小学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言传身教,做好为人师表的示范性。这种情况,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恐难再现。
二、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始终
(一)坚持专业思想教育,培养职业精神
小学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指对小学教育事业的一种追求,对教师职业向往的一种态度情感。这种精神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今后做好教育教学的力量源泉和内在动力。小学教育的专业建设,应当有利于这种精神的培育。我们知道,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能适应我国小学教育发展需要,具备良好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情感,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小学教师,我们制定的培养目标应与社会要求的和希望的结果是一致的。
小学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素质基础,要靠职前的教育训练而获得,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小学教育专业的学习来完成。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教师职业素质特别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形成,促进小学教师基本能力的发展。当然,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并不完全能由学校的教育而获得。专业知识范围广,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不断积累获得的;专业道德,是教师在对工作的主动追求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是应当在教师的职业精神的驱动下不断发展的。
(二)重视教师技能训练,发展职业能力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主要表现在普通话(口语)、写字、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这几个方面,职业技能训练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毕业生的重要环节,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许多知识的描述、展现,需要教师丰富的技能辅助;课堂上学生是否理解、掌握,需要教师灵活应对、观言察色;丰富的教育活动,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小学教师在工作的性质方面,并不全是学科方面专业知识的教学。小学教育很重要的特点是基础性、全面性,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多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是全方位的,除了教学外,小学教师还要承担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社会期望值高,责任重大。在课堂教学方面,平常的一节课,如:语文、数学等,往往融进了文学(史、地)、语言、书法、绘画等多种知识和技巧,甚至是现代高科技知识,缺少某一方面,都不能很形象地启发学生的智能。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往往有从师心理,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对他们的影响大,就要求小学教师更要符合职业规范,思想素质高,讲究教育教学的技巧,给学生更好的人格榜样。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要有利于职前学生思想素质的养成,有重视教师技能训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做到四年不断线,训练有指导、有考核,有师生、学生的互教互学,传帮带等。
(三)着眼教师未来发展,关注小学教育
现在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者,还是一名研究者,这一观念已被普遍接受。将培养反思型的教师前移,让其根植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职前教育中也早有呼声。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来看,专业化教师成长的路径应当是职前教育培养、入职适应培训、职后提高培训这样的终身学习,才有可能从职前教育阶段培养的合格的师范毕业生—入职的新教师—适应工作的经验型教师—具有一定理论的专家型教师成为可能。[2]我们希望的小学教育专业多考虑,多关注,多研究小学教育,就是要使步入教师这一行业的人,早日成为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优秀教师、小学“教育家”这样的卓越人才。对于职前教育的师范生来说,只有心里爱师尊师,才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情感,才有今后爱岗和从师从教的动力,才能爱学生。在教师的岗位上充满朝气,有拼劲,能自我发展。
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关注小学、研究小学,并服务小学。关注小学教师的新研究,新成果,并结合教学带给学生更好的视野,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区别于专科生的合格毕业生,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篇6
―、对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学科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基地,是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思想的平台。学科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四大职能能否充分发挥。历史原因所致,全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起步都比较晚,主攻方向亦不够清晰。小学教育专业设立伊始,初等教育院系还来不及思考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试图厘清专业发展脉络的时候,愈来愈感悟到学科建设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
学科与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科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学科建设的水平是用本学科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衡量的,而专业则以人才培养为己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需求。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以专业为基地。有时某个学科下设若干个专业,有时某个专业又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小学教育”即为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专业对于学科的依托性集中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也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从人类的认识活动来看,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把社会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体系,才有可能进行各专业的教学,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是“源”,专业是“流”,所以不能只在“专业建设”的层面谈“专业建设”,不能只在“人才培养”的层面谈“人才培养质量”。就人才培养质量而言,学生的发展潜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成效,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知识的转化程度(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是由专业建设的成效决定的。如何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和岗位的适应能力,既与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学术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密切关联。
(二)承担学术创新任务
当今的初等教育院系不同于以往的中师,这不仅仅在于人才培养层次的差别,即由中等教育提升到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层次,还在于步人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初等教育院系,除了人才培养的任务之外,还承载了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也就是说,初等教育院系对学术界要做出应有贡献,而学科建设恰恰承担了此项任务,这是初等教育院系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否则初等教育院系的不可替代性就无从谈起。
(三)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每时每刻都有新的问题发生。仅就在职教师培训一个领域来说,我们能否对教育实践发生的诸多问题站在较高的学术视野上给予诠释,从而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需要进行深人的研究,最后能够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成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可以说,没有学科建设的成果,无从谈起为基础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事实上,学科在自身体系和社会需求这两大系统中形成了两大回路,一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依托服务对象提升学科水平,二是以更高水平的学科再作用于社会。
(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定与院系的学科建设主攻方向、导师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而研究生教育的展开也使学科建设注人了新生力量与活力。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而言,近三年全院在核心及以上期刊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署名的占20%,在一般期刊上不计其数。
(五)汇集人才、提升队伍水准
从目前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总体情况来看,学术队伍水平相对薄弱,属于小学教育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与该领域学科建设的水平相对较低、学科平台不完善、学位点建设刚刚起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时机、提高水平,才能聚集更多的学科人才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生长特色
(一)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原则
1.基础性
学科建设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创新一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不是凭空盖起的高楼大厦。所以,认真分析、仔细梳理初等教育院系学科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十分重要,也是定位的第一步。我国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初等教育院系绝大多数是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型而来,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具有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富有特色的中师文化。这种文化倡导“全员育人,德育为重”的理念,并将“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其办学宗旨。可以说,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师范教育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办学经验。百年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中等师范教育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小学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对小学教师培养与时俱进的研究,不过由于办学层次所限,这些研究并没有上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凝聚化;也没有形成学科意义上完整的逻辑体系;更没有制度、体制与政策上的保障。由此可见,步人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理应在小学教育这片沃土上将既有的研究成果提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学科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
2.前沿性
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应吸收国内外初等教育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密切结合。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纳人高等教育体系只有十几年的历程,而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中叶就完成了小学教师培养的高等教育化进程,与此相对应的学科建设,我们的起步就更晚。据此,在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伊始,应该以国际化视野来研究初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高站位和前沿性。
3.关联性
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我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不同步,不是先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再设专业,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先有专业再建设学科,进而引领专业建设。一方面,学科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专业的基础性体现在:专业为学科提供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多学科构成的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的成果以及毕业生人职后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力等。同时,由于专业建设在先,专业建设从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出发,对学科建设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譬如,6〜12岁小学儿童学习与认知发展的特点?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进一步,具有这样特质的小学教师培养的路径与环境?这些都对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实践诉求。另一方面,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学科建设若能对专业建设的以上问题给予理性的回应,则必然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专业化的引领。所以,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应特别关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
4.条件性
我国初等教育院系承载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而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一般而言,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师资队伍也呈现多学科的特征。这就有别于高等教育中传统院系办专业的师资构成。队伍结构的这一特点,为初等教育院系提供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做得好会有很好的亮点,还会产生出奇花珍果。
5.应用性
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鉴于我国初等教育院系自身的特点和基础教育的社会期待,其学科建设的重点以侧重于后者为上策。即关注学科建设的成果指导教育实践的转化率和转化价值。
6.独特性
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归属于教育学科领域,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如果不突出特色就会被一般的教育学科同化,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需要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生命力。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生长特
色根据以上对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分析,学科建设的生长点与特色应该充分体现我国百年师范的文化积淀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同时,根据多学科队伍结构的特点,期望通过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出新芽、开出奇花、结出珍果。另外,还要特别关注小学教育的对象6〜12岁儿童的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成果对小学教育实践的转化价值。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领域主要确立以下研究方向。
1.小学儿童研究
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儿童发展也是小学教师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这一方向上,学院进行的主要研究有:小学儿童生命发展与教育、小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小学儿童学习与记忆、儿童文学与教育、儿童绘画心理、儿童音乐创作、少年儿童组织与教育、儿童科学学习心理研究、儿童游戏与教育、儿童养成教育研究、儿童健康与教育、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等,这些研究特别关注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
2.小学教师教育研究
在一般教师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小学教师特质研究、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建设)、小学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小学在职教师培训有效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研究等。
3.初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
学院于2011年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这一新学科的开创,大大激发了初等教育研究的活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初等教育学研究的定位、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价值认识、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初等教育学在小学教育专业中的定位、初等教育史研究等。
4.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
以往“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的研究多关注于中学阶段,小学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抓住这一生长点和队伍的优势,学院开展了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教与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转化的研究。
5.交叉学科领域研究
在理科交叉上,成立“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汇集了化学、物理、生物、地理、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一批青年博士,涌现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在文科交叉上,成立“传统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涉及国学教育、哲学、宗教、历史、书画、手工、礼仪等十几个学科分支。除此以外,还有“综合实践”、“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等。
6.“大”与“小”联系的纵向研究
体现大学教育教学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联系,包括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汉字学与小学识字教学、古诗词与小学古诗教学、写作理论与小学作文教学等。
三、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生长特色的培育
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学科建设会有一些生长点经过筛选、扬弃显现出来,如何使有发展前景的生长点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学院标志性的品牌特色学科方向,培育是十分重要的。除了领导者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外,还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把握住。
(一)培育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教师队伍
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需要有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教师团队的支撑,要做到多而不散、和谐共生,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105位,这支队伍中既有中师留下来的骨干教师,也有建院以来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队伍涉及包括教育、心理、文、史、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音乐、美术等在内的20多个学科领域,学缘结构多元,理论型、技法型兼有,大家互相学习、和谐共生的基点是将“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此外,学院一直倡导学术自由的理念,对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都支持他们坚持原有的研究方向,在时间、经费、出国进修和研究生招生名额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高水平的,仅“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每年投人建设经费就有百余万元,目前已连续投人了三年。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逐步了解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原有专业与小学教育合理“嫁接”,期望生成新的研究领域,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生成新的研究团队。十几年来,由于学院始终坚持了这一队伍建设的理念,教师个人专业得到了发展,本科、研究生教学蕴含了更多的学术前沿信息,几个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也应运而生。其中“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中心”、“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的形成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注重学科平台的建设
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初等教育学院成立十五年以来,先后成立了10个研究机构,即初等教育研究所、科技教育中心、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教育研究中心、初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协调发展中心。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的成立,汇集了院内外、理论型、实践型的各类研究者参与其中,有利于结合学科方向、合作攻关,提升了研究者的学科认同感。
(三)学位点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建院以来,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一直都在探索新的学位点建设。学位点与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依存。首先,学院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在“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下设置了“初等教育”两个招生方向,2011年又在全国率先自主设置了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而后又相继设置“教师教育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向”,“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还建设了“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点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点,分别在“课程与教学论”七个方向、“小学教育”七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在“书法教育”、“应用化学”、“美术学(油画)”、“美术史”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研究生规模达163人、硕士生导师51人、博士生导师4人。如果从2003年我院首次招收“课程与教学论”初等教育方向研究生开始算起,我院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点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研究方向的生成,加速了学科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学位点的建设又为“事业留人、汇集人才”奠定了基础。
篇7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乃至全部数学活动,都要遵循其课程目标。1992年国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生活处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劳动工具”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部于2000年3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紧接着,又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前后三个课程目标可以看到,短短几年,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0年教学大纲与1992年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两个主要变动。
一是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的是数学教育理念的进步。多年来,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知识相互沟通、紧密联系,数学知识更是渗透到科学技术乃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相应地,数学教育承担的也不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加以培养、延伸。同样,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仅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合适的。另外,即使不考虑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领域,我们处理数学问题时,也不仅只是依靠逻辑思维,形象分析、直觉思维等综合能力的结合运用是我们早已常用的做法。
二是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代替原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向能力培养的过渡。过去,常常是讲完某一学科知识以后,寻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照书本对比联系即可。而这里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思索将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指导他们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数学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整个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2001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并且强调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实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这里,特别强调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一切要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这两种途径是相互结合的:第一,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这是多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二,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化的过程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数学教育的过程应当成为数学化的过程。
今天,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尽早接触“学会生存”这一课题,以奠定能力训练的基础。据此,数学教育则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6~12岁的儿童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求知欲极强,正是“启蒙”的绝佳时机。使学生“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非天方夜谭。在某些时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华罗庚曾经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我们都知道,“兴趣”大多先是来源于“好奇”,继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如果在儿童产生“好奇”的阶段适时加以“激发”,那么,由一点小小的成功得到鼓励,再通过“成功的体验”,必定会使最初的“兴趣”引发为不可估量的“动力”。
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及其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要,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统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内容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十分必要。
有研究指出,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各国各地区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包括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认识与交流,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我国1992年实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设定的内容主要有:量与计量,数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数的整除,应用题。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总体上含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看到,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二是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在我们设计课程时,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3 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适应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而应将数学课程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另一类,面向理科方向的学生。我们仅对第二类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3.1 必修基础课程: 我们知道,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课有三条主线──代数、分析、几何。在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理论起源于求方程的根。历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后获得成功。数学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结果,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抽象代数。几十年来,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数学的诸多分支,以及在通信理论、计算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等代数讲授的知识,大多是17、18世纪的成果,而抽象代数讲授的知识则是19、20世纪的成果,它不仅在代数课程这一主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近代数学奠定了基础。抽象代数的主要思想早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多门学科中。所以,讲授高等代数之后,必须安排72学时左右的抽象代数。
以现代几何的观点审视几何学,在保持各分支的自身特点与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将几何学主线的五门课即几何基础、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射影几何与点集拓扑学有机结合。
而对于数学分析,应将其核心内容极限理论、微积分和级数理论进行认真的选择与组织,不宜照搬。基本理论的讲授要紧密结合应用;同时穿插反映微积分发展历史的数学家传记介绍,这方面丰富的内容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保证数学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要大胆删繁就简。对传统知识,也要尽量用现代数学方法表现,如“级数的展开”等。
3.2 必修应用类课程 : 必修应用类课程适宜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理论及应用、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
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逐渐增加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做了具体的描述。虽然统计学的研究基础是数据,但是研究要借助概率论的结果,因此必须先安排讲授概率论基础知识。讲授数理统计时,要精心设计教学,努力使学生能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预测和最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要告诉学生,无论获得数据还是分析数据,总是要渗透随机与概率的思想。
最优化理论包括了线性规化以及最优化基本理论及主要算法介绍,它是现代管理、决策、经济、金融乃至评估等工作领域的基本工具,也是数学应用的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讲授过程最好结合实际应用模型。
模糊数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所谓现象的模糊性是指事物间差异的中间过渡中所呈现的“亦此亦彼”性,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即使在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综合化的改革背景下,它仍然是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重担,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识。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数学课程设计,也只是处于刚起步不久的思考,实践时间也不长。相信随着专业的建设和更多学者的加入,将会使这种设计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黄伟娣.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J].课程 教材 教法,2005,(2):79—84.
篇8
历任韶关钢铁集团公司团委副书记,韶关齿轮厂党委副书记,广东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家庭杂志社副总编辑、副编审。1992年主持创建广东大家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兼总裁。1993年创建广州南洋英文学校并任董事长(前4年兼任校长),2002年后改任终身名誉董事长。所创广州南洋英文学校获“中华之最”称号―中国第一所中英文双语学校。
教育,使人类能以比动物快得多的速度累积知识和增长智慧。无论是对全人类,还是对个体的人,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是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
然而,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极端重要性却极少有人认识到。人们通常把高等教育放在首位,其次是中学教育,再次是小学教育,然后才是幼儿教育。
这个排列应该被纠正。6岁以前学的语言是母语,6岁以后就“乡音难改”了;6岁以前养成的习惯成为性格,6岁以后就“秉性难移”了。3岁看终生,6岁定终生。6岁是人生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因此,幼儿教育――6岁以前的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它比大、中、小学教育要重要得多!
而从事幼教的人同样更不可忽视。长期以来,幼教工作者的培养层次主要放在中专学段。错了!应该有更多的幼教学士、硕士和博士,应该鼓励最有才气最有献身精神的优秀青年去攻读幼教专业,应该倡导最有科研能力的专家学者将各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幼教专业,共同将幼教发展成21世纪的一门高端综合性学科。
这门学科有无限广阔的前景。每一个普通幼儿都具天才潜质,可惜大多数因未被认识而终生埋没,使天才显得少之又少。我们的幼儿园应该将每一位发育正常的入园幼儿视为潜在的天才,引领他们向着最适合其发展的正确方向上起跑,并在他们毕业离园的时候向家长提交一份天才成长的建议书。
这门学科有无限崇高的历史使命。幼儿是人类的未来。我们的幼儿教育应该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生活在爱与和谐之中,热爱整个人类……为21世纪中叶准备一代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体格的世界公民。
那么,全社会将深深感激我们伟大的幼教工作者和科研者,他们将是催生21世纪新人类的一代英雄。
篇9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美术绘画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和竞赛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虽然各院校在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上略有差别,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本专业的就业面向是:中小学、企事业、群众团体的美术教师或管理工作。从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对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简化版本,没有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目前,我国开办美术教育专业的高校很多,有专门的美术学院和艺术学院,有部属师范大学、有省属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还有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这么多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其办学层次、专业侧重、办学能力都不尽相同,各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几乎相同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同类型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而有所差别才对。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如果不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方向,盲目地向本科层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靠拢,是不切合实际的,更是没有出路的。伴随着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的教育师资培养任务也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并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学前和初等教育的师资。从近几年麦可思研究院编制的就业蓝皮书中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被看好,在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中列第9位。在报告中也同时指出,高职高专专业中的学前教育类和中小学教育类专业就业满意度较高,就业后行业转换率较低,就业前景被普遍看好。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紧紧把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方向,把培养目标的定位调整为培养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美术教师以及社会美术活动人才。
2 关于人才质量观念的更新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要走有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就需要更新质量观念,根据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树立恰当的人才质量观。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经历了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并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改变教育的体制和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越来越多地被熟知和接受,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属于边缘的范畴,学生选择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而不是情愿。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真正喜欢美术和有从事美术教育这一职业,更多的原因是文化课程成绩低而不得已选择了美术专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高专的艺术类专业(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等)成为一些低分考生的“收容站”。我们的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是实施立足于学科本位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生怕学不足;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教育本位、素质本位的口号也越来越响亮,生怕学不宽;这都直接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观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高度职业适应性,这就需要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下足功夫,高等职业教育更要考虑的应该是学不学的专的问题。文化课成绩偏低、美术技能基础弱,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遍状况。这种情况造成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下组织教学难度大,教学质量难保障。我们也看到,文化课程偏低的学生普遍的表现出对技术技能类项目的一种爱好,对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的热情超过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换个说法:这些学生“爱玩”。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特征,依据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3 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
篇10
关键词:独立院校 校企合作 财务管理 专业认同 问题提出
专业认同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专业内在价值的一种肯定,进而在认识和立场上接受本专业。研究财务管理专业认同的情况,可以针对专业教育提出有战略性的意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培养效果。因此,本论文以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同的研究为论题,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总体专业认同水平;专业身份认同、专业培养认同、专业发展认同这三个维度的满意程度;学生的家庭来源、录取志愿的方式、年级、性别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及原因分析;如何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法:选取我院财务管理专业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共300名。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6份,其中有效问卷276份,回收率90.2%,有效率100%。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根据相关文献的查找和相关量表的参照,编制的问卷有33个单选题。问卷共设专业身份认同(1-12)、专业培养认同(13-23)及专业发展认同(24-33)三个维度。本问卷选用Likerts五点量表法,除了l项(18题)为反向记分,其余问题全部为正向记分。正向记分方法为:选A记5分,选B记4分,选C记3分,选D记2分,选E记1分。(问卷见附录一)。经检测,其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88,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三)实施程序和数据统计
小组成员到浙江某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四的男女生宿舍以及大二、大三课堂教室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对调查问卷的总质量审核后,去掉无效问卷。本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9.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从频次、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可程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总均分和各维度的均分都较高,可见专业认同水平普遍较高;从年级这块来看,唯有专业发展认同具有明显差别;且大四学生的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大二学生;就性别而言,总体及各个维度上的专业认可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女生的专业认可程度要高于男生;在学生家庭来源方面,城市学生专业认可水平最高;在录取志愿方面,选择第一志愿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可水平最高,选择调配的学生则是最低的。
三、讨论
(一)财务管理专业认同情况分析
在专业身份认同方面,多数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了解,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较感兴趣。但是对于本专业其他同学的看法,学生多数都认为他人专业认同程度并不高。
在专业培养认同方面,学生重视本专业的学习,但是对于所开设的课程,有相当多的同学表示并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对于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并不是特别了解。这说明本专业的学生对于课程并没有形成科学体系,不了解关于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
在专业发展认同方面,学生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未来的前景比较满意。而且浙江某学院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定点实习等大量机会。大多数同学都愿意在财务管理有关的领域继续从事相关的工作,而关于继续在财务管理领域深造方面,过半数学生愿意继续再教育。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对会计的认同程度较高,公司的管理理念较为先进,但多数学生认为会计或出纳的工资待遇比较低。这三个因素中,首先公司的管理理念对自己是否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影响最大;其次是工资待遇;最后是社会认同。从这可以看出,学生普遍比较注重公司的管理理念是否科学,比较重视工作环境和氛围。
认可水平在专业身份认同、专业培养认同以及专业发展认同三个维度上略有差别:第一,专业身份认同的均值高于专业培养认同;第二,为专业发展认同。总体来说,浙江某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平均数看,每个维度上均>3,表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较为认可,但认可程度不是非常高,仅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
(二)不同年级、性别、家庭来源的学生的差异分析
(1)财务管理专业认同在年级上的差异原因分析。一般来说,大四学生通过三年的通识课、专业课的学习和一年的实习,比大二大三的学生更加了解财务管理专业,对专业身份及发展也更加认可。通过调查研究结果符合这一现象,结合实际采访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学校专业思想教育的原因。学校对于专业思想教育比较重视,大四学生经过三年的培养教育已经把专业思想深深印在脑海里,而大二大三对这些接触的较少,专业思想还比较淡薄。
二是遇到的现实问题。大四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对专业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有自己的看法,也有更多地参加实践和实习的机会,面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也越多。毕业班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发展比大二大三的学生有更明确地定位,所以大四学生对专业认同水平更高。
(2)财务管理专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原因分析。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性别方面的总体及各个维度上的情况虽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女生的专业认可程度的均值普遍比男生的高。造成这一现象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我国传统观念中“男外女内”的思想影响男女对于职业的要求。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会计或出纳比较安稳,往往能满足家庭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其次,在男女性格方面,女性做事比较细腻和细心,男性的性格特点则倾向于独立、粗心等。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都认为女性具有做会计或出纳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生俱来的细心,让女性在会计等财务工作中占据了多半天地。由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中男女比例较不平均,样本量差异较大对于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女生在选择专业时,比男生更倾向于就读财务管理专业。
(3)财务管理专业认同在家庭来源上的差异原因分析。学习动机是激勉、维护和调节每个人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城市的学生一般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而且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有一定的信心,所以专业身份认同、专业培养认同和专业发展认同都会较高。而对于专业发展来说,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的基础教育并不是很好,所以对于能够上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有较高的认同。对于毕业后的去向,他们渴望寻找条件好、收入高、发展前途远大的工作,但是会计或出纳的工资待遇可能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于工作的期待。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认同度较高,大部分学生都有树立专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四、建议
本研究的目的,不仅是明确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更是要提出独立院校校企合作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本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合理的、可行的建议,增强本专业学生对该专业的喜爱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其的认可程度,也让院校与企业资源互补达到共赢。
(一)调整培养目标,促进专业热爱
根据我国财务管理事业的发展现状及世界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也就说学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重。从数据的分析来看,在专业认同中录取志愿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财务管理专业招生的第一志愿率在进一步提高,但是生源质量仍然不容轻视。某学院实行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大二进行分流对于学生的二次选择具有良好效应。经过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的熏陶,学生对于自己人生发展和学习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能有效提升专业认同度。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热爱财务管理事业、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升自身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除了在新生入学时集中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外,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应该注重开展就业指导教育。首先,让学生养成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习惯,提升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其次,激发学生热爱财务管理职业的情感;最后,把专业思想教育与实际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尤其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科目,以掌握学生现有思想作为前提,将专业教育思想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二)提升培养认同,完善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能够将学校的网络资源及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两大优势与自身的办学特色相结合,深入到企业中去,对行业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就业前景做出详细分析,制定出适合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教学体系。首先,应重视会计基础课的教学。这为学生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进行认知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技能课程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最后,应加强对实践课程学习的培养。一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综合实践课程;二是要拓宽实践视野,引导学生在各个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三是要勇于探索,使实践课程更具创新特色。
学校应拿出强有力的政策来保障专业的师资团队。鼓励教师踊跃参与各种学术会议,加强交流及相关研究,并大力提高教师的发展水平;踊跃进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与企业的合作配合,参与实际调研活动,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为教师的进修、深造提供大量的机会,意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独立学院可以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方式,从企业聘用高级财务管理技术人员或邀请行业专家到学校对师生进行培训,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通过各种方式来开展专业宣传的活动。以“招生宣传”作为校企互动的契机,校企多赢的硕果则体现在“学生就业”这方面上。在招生时,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对专业培养目标、特点、就业选择方向的宣传工作,让大家对财务管理专业更加了解;第二,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考生也能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和对未来的期望报考;第三,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实践基地开展宣传,从与实践基地相关人员的沟通着手,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一定程度上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提升企业对该专业学生的接纳程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践基地来增大学校及其专业的影响,提高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及认可程度。
(三)激励发展认同,加速职业发展
一要充分利用好实践教育这一主战场。在已有的课程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加实践的内容;二是通过假期的实践机会增强自身能力。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可以到小型企业进行见习增加实践机会,初步了解到岗位性质,工作范围;三是培养实践能力。这其中的课外实践就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该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提高他们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四是注重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意识的增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指引学生建立合理的人生定位和打算应从就业指导培训入手。第一,就业指导的过程要有长期性,开展培训教育要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让大学生在刚开始就意识到未来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学习上不仅要注重扎实的基础、专业以及社会常识,还要注重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大二及大三的学生主要针对专业特性,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即将毕业的学生应针对确定就业的方向和技巧等,注重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第二,就业指导的过程要有针对性。因为就业指导的教育是未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就业,并在自己从事的职业中得到良好发展。学生能够拿到就业协议并不足够,应帮助学生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性来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把专业和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其专业认同;②第三,就业指导的过程要体现预测性。对有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应积极鼓励他们考研继续强化自己。
注释:
①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Z].2007-07-10.
② 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Z].2007-07-10.
[2] 卢家仪.财务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Rummens J. Canadian identity: An interdisciplinary overview of Canadian research on identity.200l.
[4]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 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4): 201-203.
[6] 王成兵.对当代认同概念的一种理解[J].学习与探索,2006(4):18-19.
[7]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80
[8] 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