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残联工作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残联工作存在问题

篇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的三种服务方式中,除了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外,社区康复是重要的康复服务方式。三种服务方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没有康复机构的康复,社区康复就难以开展;反之,缺少社区康复,康复机构则无法解决占人口7%~10%的残疾、残障者的康复问题。

在我科在与相关部门合作,实践《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暂列出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各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不平衡。基层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基层残联开展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康复项目的任务难以完成。

1.2 康复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各地财政对康复工作一贯支持,每年都能将康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下拨,但由于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残疾人康复经费的投入与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不相适应,有限的康复经费尚远远不能满足多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1.3 康复救助力度不够,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残疾人康复救助方面,尽管近年来先后制订了一些相关扶持措施,但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对残疾人的康复缺乏有力的保障手段和长效救助机制,因此要实现2010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1.4 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主要是未真正把宣传信息工作重视起来,力度不够。致使残疾人不知道什么是康复,什么是康复服务及康复服务的目的。难以取得残疾人的有效配合,从而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5 残疾人底数不清,思路不清晰。这就是各居委会没有进村入户造册登记导致的情况不清,特别是新发残疾上报不及时,情况不了解,与工作要求有差距。

1.6 康复训练与服务能力及质量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是基层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机构的建设及网络尚未健全,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开展技术指导和专业人员培训的力度不够,未能从根本上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康复服务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1.7 投入康复服务的人员严重不足。由于各地发展的需要,投入到社区康复服务中的人数有限,志愿者也相对不足,对前期的调查,服务的次数,服务的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

2 对于以上存在问题笔者设想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解决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领导和责任问题;切实落实社区康复工作专兼职人员,并落实他们的工作及责任。

2.2 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残疾人社区康复将是残联今后康复工作的主题,各级残联及居委会迅速组织人员入户造册登记,并建立健全残疾上报网络,查清辖区内残疾情况及康复需求。

2.3 建立各级残联互动。经常交流反馈问题,健全服务体系,使残疾人社区康复这一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式的运行,这是各级残联在“十一五”期间要达到的目的。

2.4 要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典型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媒体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进行宣传。各级残联组织,要更多地举办专题报告会,及时总结推广残疾人中的先进典型,残疾人工作者中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氛围。

2.5 要加大力度开展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安排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举办残疾人工作者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思想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残疾人工作者整业务素质。

2.6 实施残疾人康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按照中国残联《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推进康复机构规范发展,将残疾人康复机构纳入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范畴,加大政府对残疾人康复机构的投入,进一步发挥机构在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资源中心和辐射指导作用。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ACKCHINA”为你整理了这篇残联2020年民生工程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区残联2020年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2020年区残联在省市残联和区委区政府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上级残联和区委区政府的有关要求,以实施涉残民生工程为中心,着力营造扶残、助残氛围,以民生工程和为贫困残疾人脱贫为重点,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提升残疾人发展空间,从而带动了全区残疾人工作的全面推进。现将区残联民生工程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民生工程工作完成情况

1、精神病残疾人药费补助工作。今年我区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民生工程任务数1850人,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救助资金发放,截止到目前已完成贫困残疾人药费补助2039人,共发放补助资金203.9万元,,补贴资金通过财政局农村局专户已于5月份通过“扶贫资金一卡通”已全部打卡发放完毕,并注明“精残药补”。

2、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市残联统一分配的任务264人,全区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工作筛查、审核、建档工作已经完成,共筛查、建档569名,超任务数305人,这些残疾儿童已全部输送到康复机构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目前,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正在整理档案,计划12月中旬拨付资金。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根据排查还有部分建档立卡的疑似精神残疾人贫困户没有到正规的医院住院治疗,没有住院病例和诊断证明,不能办理精神类别残疾人证,区残联根据本人情况,只能办理智力残疾人证,不能享受精神病残疾人1000元药费补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继续开展好各项惠残民生工程工作,把贫困精神病残疾人药费补贴、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要全部引导用于精准扶贫的工作上来。把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应助尽助,一个不漏的全部纳入救助范围。

篇3

关键词:专业实习;实习基地;模式;理念;创新

一、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广东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议》中提出“2015年每10000人中要有5名社工”的要求 。即社工总人数达到5万人。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应成为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现阶段各高校社工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很多问题,远未达到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化,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必须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技能。综合分析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实务工作能力差,社会工作实习是教育性取向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手段。专业实习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水平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任务。

二、广州大学与广州市残联合作办学开创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新模式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于1989年,广州市残联下属有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利康家属资源中心等多家服务机构,广州市残联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残疾人服务事业的扩大与提高,致力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广州大学是广州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早在2002年广州大学就开始招生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方向学生。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正式招生。

2002年9月社会工作方向班同学入学后,为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系里就多次组织学生到残联属下的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等服务机构实习,在中心工作人员、中心聘请的香港社工实习督导的指导下,协助开展工作,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残疾人康复促进活动。市残联领导在与实习生们接触的过程中,深切感到社工专业学生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创造性与专业性,为残疾人服务工作带来许多帮助、启发和促进,因此,双方感到进行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双方经过深入交换意见,决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更紧密的合作,通过每年定期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市残联直属单位实习锻炼、参与服务实践,市残联提供督导和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等残疾人服务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和塑造既懂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又了解残疾人特殊需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广州特色的残疾人服务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新型复合型人才——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双方提出了合作办学的意向,经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合作办学。

2004年5月13日,广州大学与广州市残联合作办学举行签约仪式。这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满足广大残疾人的需要,把残疾人事业高等学历教育化而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广州大学和广州市残联就该合作办学项目正式签署了协议,在全国范围开创了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此次合作办学是在双方的协商下决定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合作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残疾人工作方向)全日制本科生38名,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并于2004年7月开始在全省招生。广州市残联将在四年后安排该专业毕业生在广州市残联、市各类社区及社会福利机构任职外,还将每年向该专业拨6万元培养经费和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并负责安排该专业学生完成800小时以上的社会实习。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合作办学方式,能培养出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提高残疾人事业的专业化水平。

三、双赢: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从2004年9月正式招生到2008年7月38名残联班同学顺利毕业,经过广州大学的老师和广州市残联老师的共同培养,通过四年的双轨制教育(理论教育、实务工作教育),培养出了具有系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应用技能、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从事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残疾人福利政策研究、社区残疾人管理、社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及社区残疾人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08年后,虽然没有继续合作办专业社会工作学位班,但是,每年广州大学都会将广州市残联作为一个重要的实习学生到残联专业实习,同时,广州市残联也高度重视这些工作,选派优秀的专业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督导培训,得到同行和师生的好评,近几年,每年都有数位毕业生进入广州市残联属下的机构工作,实现教学单位与实习机构的双赢。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已建设成为广州大学优秀的校级实习基地。总结近10年合作办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优秀实习地有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针对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优势,在教学计划制定时就有意识地开设中国手语、残疾人社会工作等课程 。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专门聘请广州市残联的专业手语老师来班上课,学生通过学习均取得了手语初级合格证书。成为具有残疾人工作理论的高级专门人才。2008年,一批具有残疾人专业服务理论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正式走上了残疾人社会工作岗位,提高了残疾人事业的专业化水平。经过几年实践的检验,该批毕业生目前在残联属下的机构中多个重要岗位担任业务和管理的骨干。

(二)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工作实务生疏与实际经验缺乏的不足。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不仅按计划完成了800学时的专业实践而且还可以实习单位举办的各种专业活动,特别是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作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的先进城市,经常举办各种残疾人工作理论研讨会和大型残疾人甚至象全国残疾人篮球运动会这样国家级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学生们在参与中不仅学习了专业管理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了残联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方法,为今后快速适应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由于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起步较晚,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作为二级学科,到现在社会工作专业还没有博士点,只有为数不多的硕士点,因此,经过社会工作专业系统培训的教师很少,绝大多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是从社会学或其他相关专业转到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岗位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创新环境。目前企事业单位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较高,除理论知识不足外,实务经验更是缺乏。全国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都缺少足够的实践条件,缺少具备实际工作经历的双师(社会工作师、教师)型教师,在创新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社会工作师的培养上存在较大困难。优秀的实习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实务知识的场地和指导,高校教师有机会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教学实习,边教理论边学习充实教师自己的实践经验,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构建以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四、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新模式

没有实务工作能力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社工,解决学生实务工作能力差的问题必须在本科教学阶段加强专业实习教学,而创新专业实习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工作。高校的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实习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它关乎到区别于其他的自身独特的理想和信念。社会工作专业能否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与学校各级教学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特别在政策的制订上,需要学校的保障作用,形成一个有利于专业实习的氛围。

(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各高校现有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行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制定至少4年不变,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工作开展的需要对专业实习教学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务教育要求很难得以保证,课程无法适应专业教育的要求,必须改革。

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长期以来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上处于一种传统思维的状态中,对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让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理论知识,而缺乏实务工作能力,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就只能成为一名纸上谈兵的“将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地存在知识面较窄,这样必然导致无法更新知识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所以,高校必须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开展自由开放的专业实习的教学组织方法,给学生提供优秀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和技巧。

(三)创新专业实习的新模式。学校的教育成果要体现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上。而学校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根据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调整与改革,拓宽学科专业,加强综合学科专业的建设,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探讨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提高教育质量。

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探索具有行业特点的、能够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社会工作开展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包括现实的和发展的需求和要求。而且,构建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特别要重视适应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一线人才的需要。增强高校教育对于各种新的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为行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培训服务。

探索符合社会工作专业要求和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今后应解决的问题。要弄清楚培养出来的人在素质和能力方面具体有哪些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什么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再到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完善。对教育质量标准进行可能的调整。

总之,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是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的必然之路,重视专业实习教育有其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只有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精神和实务工作能力的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登江;郑立新;;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文化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2] 吴雁江;方熹;;“3+1”中泰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4期

[3]毋俊芝,等.特色:地方院校生存发展之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4,(4):12-13.

[4]李铁君等.试论高等学校的特色办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3-25.

[5]李灵稚,胡雪雪; 对我国高校培养国际通用人才的几点思考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09期

[6]方红,周鸿敏;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年02期

[7]周文婕; 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发展对策 [J]; 教育探索; 2005年05期

[8]陆连军; 论江苏“高教强省” 建设及其对高校办学的启示 [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01期

[9]刘孙渊;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赵雷;;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11]王文;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篇4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

根据省、市残联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及时制定了《县20__年贫困重度和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救助实施方案》,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本着“应助尽助、一个不漏;应退尽退,一个不假”的原则,从严确定救助对象。3月初,我们把全县已办理二代残疾证中的重度、无劳动能力残疾人花名册以乡镇为单位整理下发,为乡镇残联开展救助工作打下基础。6月5日前完成了审核、公示等工作。今年我县享受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的人数9773人(其中省救助6193人、市救助3580人),占全市救助总人数的21.3%,与去年相比净增912人,发放生活救助资金1001.1120万元,救助金总额比去年增加了204.182万元,超额完成了市残联下达的目标任务。县财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足额配套县级资金538.032万元,相比去年增加了118.362万元,保障了今年救助资金的及时发放。截至6月底,我们通过“一卡通”形式将全年救助资金一次性发放完毕,且全部注明了“残补”字样。

(二)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

1、贫困白内障免费复明工程

今年我县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任务为220例,手术定点医院是县总医院。

3月初各乡镇开始摸排登记,截至4月20日全县共摸排白内障患者1252人。

4月26日—5月5日,分乡镇集中开展术前筛查,共有230多名白内障患者符合手术条件。

5月8日—5月21日施行手术,历时13天,全面完成年度220例手术任务,人工晶体植入率100%。

2、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

今年,市残联下达我县的任务数是960名。我们及时制定下发了《县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并把全县持证精神残疾人名单,在县新农合、城镇医保中心住院、门诊报销的农民、城镇居民名单和年度任务数分发各乡镇。在广泛宣传发动和有针对性地筛选基础上,我县从1448名已办证的精神残疾人中,按照贫困程度和残疾等级从重到轻的顺序,确定了960人纳入补助范围。针对各乡镇上报的申报资料中缺少病历和诊断书的问题,我们积极协调滁州一院调取精神残疾人病历,完善卷内资料。目前,此项工作已完成审核审批和资金账号核对,补助资金待发放。

3、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20__年,我县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83名。经过乡村两级调查摸排登记,我县有各类残疾儿童322名,经多次反复筛查,现已确定83名儿童上报省市残联及定点康复机构并接受各类相关康复训练。

其中:3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已通过省专家鉴定,等待通知;4名聋儿助听器装配已确定名单,等待通知集中安排到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16名已装配助听器聋儿已全部安排到定点康复机构接受日常康复训练;肢体矫治任务3名,通过定点医院省友谊医院检查,我县有6名儿童符合手术条件,待手术医院通知手术;3名脑瘫儿童已送往定点康复机构进行训练;2名孤独症儿童已安排到省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4名智障儿童已安排到定点康复机构(三名在省康复中心,一名在合肥市庐阳区彩虹桥)进行康复训练;6名假肢、矫形器装配人员已确定,待通知装配;43名辅具适配任务已确定名单,等待辅具下拨并适配。

(三)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

认真落实市政府有关残疾人医疗救助政策,对残疾人实行免费参合,住院治疗的取消门槛费,每段报销比例相对提高10%。20__年上半年,全县有159人次残疾人享受到住院优惠政策,优惠金额达48.33万元,大大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

(四)免除残疾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

免除残疾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是20__年新增的一项民生工程,我县自20__年4月1日起实施。残疾人死亡后在殡仪馆进行的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可免费1000元。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残疾人死亡后不实行火化的,给予1000元丧葬费补贴。截至6月底,已实施殡葬救助42人,减免殡葬费用4.2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为确保把各项惠残民生工程任务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我县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工作和抓好落实。

(一)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寻求认识突破

今年2月4日、11日,在副县长朱爱农率领下,县残联全体工作人员赴明光、天长、琅琊三市区残联学习取经。看到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干部风貌、宽敞整洁的办公场所和规范整齐的档案资料,听到了毫无保留的经验介绍。

考察结束后,我们及时召开“学先进、找差距、快追赶”座谈会,畅谈考察感想,对照先进查不足,针对不足定措施,坚信只要全力理清工作思路、强力深化组织领导,就能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努力实现争先目标;只要有勇争第一的气魄,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就能取得惠残民生工程和残疾人各项业务工作的新跨越。

(二)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及时安排部署

为切实加强对今年惠残民生工程的领导和便于项目的实施与操作,我们一是成立了县残联惠残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并按救助类别下设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和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两个领导小组,制定了民生工程分管领导和承办人员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认真制定了惠残民生工程实施方案 ,切实把救助条件、工作程序、时间要求等交待明白。三是通过全县残疾人工作会议和惠残民生工程推进会、调度会和日常的工作督查,及早对今年的惠残民生工程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序时进度,推进惠残民生工程稳步实施。四是在全县民生工程推进会上明要求。5月10日,县政府召开民生工程推进会,县残联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就全县惠残民生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向与会同志进行了通报,对严格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做细做实惠残民生工程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三)开展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干事能力

1、承办市惠残民生工程会议暨培训班促干劲。3月22日,滁州市惠残民生工程会议暨20__年惠残民生工程培训班在我县召开,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鼓舞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和鞭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广友出席并致辞,让我们感受到县政府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期待;市残联业务部室的政策解读,让我们对惠残民生工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兄弟县市区的交流发言,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经验,拓展了工作思路。这次会议为我们强力推进民生工程争先进位,重点工作创新突破,服务保障再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举办全县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培训班提能力。4月12日,我们举办了全县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培训班,市残联相关部室负责同志应邀到会进行了业务辅导,特别是对惠残民生政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会议对残疾人助理员提出了强化“四种观念”,达到“五个100%”。此次培训班,帮助残疾人工作助理员更好地掌握了残联的各项业务知识,使他们政策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为做好今年的惠残民生工程奠定了基础。

3、对乡镇残联新任理事长进行业务辅导帮同步。4月22日,我们召集永康镇、蒋集镇、三和集镇、严桥乡、能仁乡等5个乡镇残联新任理事长,对他们重点进行业务强化和分类指导。县残联分管负责人就生活救助、康复工程和殡葬救助三项民生工程的政策规定、操作流程、具体要求等逐项进行详细辅导,使他们对残疾人工作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迅速进入状态,确保全县惠残民生工程整体协调推进。

(四)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政策执行到位

为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惠残民生工程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残疾人头上,在广泛发动、认真摸底的基础上,我们对照条件与标准,按照程序要求,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把“个人申请、三榜公示、三级审核审批”关。为确保透明公开、阳光操作,我们将受助对象的情况分别在村(社区)、乡(镇)公开栏和县政府网站、县残联网站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同时向社会公布县残联监督举报电话,设立县残联门户网“网上”和“理事长信箱”,随时受理群众来电来访,对符合救助条件遗漏的立即补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坚决予以取消。

白内障复明手术按照个人申请、乡镇出具贫困证明、先摸底、后筛查、再输送的工作程序,优先对家庭较为贫困的患者实施手术;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按照贫困程度和残疾等级的轻重排序确定人员,并切实做好申报、审核、审批工作。

(五)及时上报,完善资料,规范档案整建

一是把握节点及时上报。严格按照省、市报送要求和完成时限,及时上报各种报表、总结等资料。

二是重视档案硬件建设。争取了档案室,重新购置档案柜,添置统一档案盒、分类印制档案袋,以全新的面貌、规范的标准、完整的资料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上台阶。

三是做好工作档案整建。及时做好我县出台的相关文件、宣传资料、会议记录、公示照片等工作档案的归类整理工作。

四是加强个人档案建设。在档案整理过程中,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的方式,逐乡逐村逐人审查过关。例如,定城镇今年救助总人数1391人,是全县救助人数最多的一个乡镇,点多面广、人数众多、情况复杂,救助类分管负责人王华全同志4月16日,亲自参加定城镇20__年度惠残民生工程启动会议,并为该镇37个村、居的残疾人工作助理员进行了业务辅导,后期又多次前往进行整理示范和具体指导,为该镇率先完成救助档案资料整理和上报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我们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无法深入每个乡镇帮助整理档案,所以采取分乡镇、分期分批到县残联现场办公的方式,手把手地帮助完善档案资料,使全县档案管理整齐划一。为实现档案资料规范化、标准化目标,审核人员对审批表及附件资料的纸张规格、复印要求、装订顺序、公示时间等都作统一要求,做到了档案资料标识鲜明、内容齐全、排列有序、方便实用,达到了一人一档、一村一盒、一乡一柜、专室存放、专人保管的建档要求。

(六)多措并举,加大宣传,提高群众知晓度

为切实把惠残民生工程的宗旨与意义,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宣传到位,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真正享受到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关心、支持惠残民生工程,我们制定完善宣传工作方案,主动抓住全县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全国助残日活动、首届藕塘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机会,通过会议、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短信、公示栏、宣传单和《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惠残民生工程政策和我县实施惠残民生工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年初以来,我们在全县人流量集中的路段、街道共悬挂横幅14条,发放《一封信》、“明白纸”5000余份,向省市残联网站报送民生工程相关信息137条,省市县电视台先后5次报道了我县今年惠残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安徽经济报》于20__年3月5日对我县惠残民生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县民政局结合下乡宣传殡改,所到之处广为宣传残疾人殡葬救助政策;县殡仪馆在接运遗体时,主动询问死者是否是残疾人并做好服务事项的告知工作,扩大了群众知晓度,推动了工作开展。

(七)以人为本,注重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惠残民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的理念,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让残疾人满意。

一是主动作为,努力扩大残疾人低保覆盖面。抓住今年年初全县低保调整和扩面的机会,及时与县民政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使新一轮低保尽量向重度残疾人倾斜,为惠残民生工程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是精心组织,确保复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县总医院是省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定点医 院,今年第一次承担我县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任务。为协调工作,强化落实,4月17日,副县长朱爱农、张玲到县总医院进行调研,重点了解手术设备、技术力量和后勤保障情况。4月19日,县总医院选派5名眼科医护人员,到市五医院观摩学习白内障复明手术实施流程,学到了规范的操作和宝贵的经验,坚定了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工作中,我们及时制定了《县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项目实施方案》,并就摸底排查工作早安排、早行动。在下乡筛查期间,县总医院眼科筛查组携带仪器设备深入每个乡镇,逐人进行全面筛查,对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当场填写表格,办理相关手续,安排手术日程,告知术前事项。5月8日,手术启动仪式在县总医院隆重举行,副县长张玲、朱爱农参加了仪式,手术医师和护理人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省防盲指导中心专家温跃春应邀出席并亲自主刀做了第一例手术。省知名专家的亲临指导为手术的圆满成功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手术过程中,为确保手术质量,我们坚持每天限定手术数量,确保手术成功率;手术期间,副县长张玲带领县残联亲自到医院看望手术对象,了解工作进展。术后,残联安排专人对术后患者实行逐一跟踪回访,手术定点医院也展开了电话回访工作。通过回访,满意136人,占61.82%;基本满意84人,占38.18%,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三是协调汇报,确保惠残政策落实。早在,我们就和卫生局对参加新农合残疾人的提高报销比例,享受市优惠政策的操作办法进行商讨协调,决定由残联印制《优惠证》,参加新农合的残疾人生病住院的,由其本人或亲属到残联登记领取《优惠证》,出院结算时,凭《优惠证》提高10%报销比例。残疾人殡葬救助,王成山县长亲自多次修改文件,并就做好这项工作,提出要求;我们制定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职责,县委常委、副县长孙霞、副县长朱爱农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研究给予明确。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惠残政策得到很好落实。

四是简化程序,为残疾人殡葬救助提供便捷通道。县政府政策规定,残疾人死亡后,其丧事经办人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并交回逝者《残疾人证》就可当即办理殡葬救助相关手续。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县殡仪馆在醒目位置张贴了《县免除残疾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公告》,设立了残疾人服务专用窗口,指定专人做好接待服务工作,配置了复印机、照相机等辅助设备,能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洁的手续,办理完所有免费服务项目;县残联主动作为,积极配合殡仪馆做好便民高效快捷服务。死亡残疾人证件遗失的,殡仪馆只要来电话查询,我们就及时登陆残疾人证办理系统,当即查核,立即答复,避免了逝者亲属的来回奔波。

我县今年在全省率先推出残疾人殡葬救助政策,这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我们将不断探索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服务手续,决心把这项惠残民生工程做成全市、全省的“样板工程”。

五是超前工作,尽量减轻残疾人和基层负担。为让残疾人及时享受救助,又方便乡镇残联对上年救助人员的年审、新增救助人员的录入和变更人员的调整,我们利用滁州市残疾人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筛选把全县已办理二代证且符合救助的残疾人和精神类残疾人名单分类下发各乡镇;另外,对新办证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在残疾人证发放之前,预先将其残疾人证复印留存、建档备用,既方便残疾人或其亲属申请,也减轻了乡镇残联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是回访调查,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一是上下联动全面回访。县残联安排村级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对所有受惠残疾人进行一次知晓情况、满意情况上门回访;乡镇残联对所有受惠对象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县残联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检查乡村两级走访、电话回访情况。二是做好回访记录。坚持每人每户都有一份回访登记,详细记录实施效果,了解受益群众有哪些意见和要求;三是综合统筹,提高回访率。结合残疾人危房改造、万人就业和无障碍进家庭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步做好民生工程回访及其他各项工作的信息反馈。通过回访,加强和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沟通,了解了项目实施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我们认真进行梳理分析,找差补缺,不断完善,有利于切实把惠残民生工程善始善终地做好做实。

三、存在问题

1、因残疾人家庭困难没有电话、电话停机或有些残疾人频繁更换新号码,导致电话号码信息不是很准确,为知晓度,满意度调查带来困难。

2、残疾人或其亲属有的文化程度低,对政策的理解领会难,语言表达不清,或是期望值过高,在满意度调查时会影响效果。

3、惠残民生政策很好,但操作程序、提供的材料还比较复杂,有的项目要求高,存在惠残不便民的现象,如在流程上再优化,手续上再简单,群众将会更欢迎。

四、下步打算

20__年下半年,我县惠残民生工程将以完善提高为目标,以民意调查为主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惠残民生工程,确保争先进位目标的实现。

一是继续做好档案完善工作;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提高知晓度、满意度;

三是做好免除残疾人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民生工程的总结、完善、提高工作;

篇5

[关键词] 听力残疾儿童康复 家庭康复 社区康复 助听器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特殊教育事业愈加受到重视,残疾儿童的缺陷补偿康复工作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听力残疾儿童的缺陷补偿康复工作更是热点问题。多年的康复训练,该类残疾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目前听力残疾儿童的补偿康复工作从理念到方法还不太成熟,虽不断有康复成功的个例出现,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据调查,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庭康复的渠道有待大面积开通

听力残疾儿童的家庭康复是实施早期康复的最佳途径,是大面积挽救听力残疾儿童的主体工程。在我国虽有了一些关于听力残疾家庭康复的指导著作,许多地方开办了家长培训班。然而,真正在家庭康复方面经过实践,取得发言权的指导者却寥寥无几。听力残疾儿童家庭康复虽然有几个典型,然而大面积家庭康复的渠道尚未开通。导致有的学校、康复训练机构,康复训练搞得非常好,但是没有采取得力措施把家长、社会力量引入到康复训练中来,缺少有利环境,学生在训练机构中学的内容缺少应用、验证、强化的机会,结果是“学得慢,忘得快”,事倍功半。

二、听力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工作有待深化

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为基地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它是一种康复方式和制度,与过去一向实行的“医院康复”完全不同。其内涵为“社区康复是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内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它的目的是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成为社会的平等一员。目前不少地、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还是空白。

《中国残联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2009年度实施方案》“社区康复协调员师资培训实施办法”中,提出“在三年时间内通过中央、省、市、县分级师资培训,使每一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中都有一名可以向残疾人提供康复咨询服务的康复协调员。”各地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应依据《中国残联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2009年度实施方案》“社区康复协调员师资培训实施办法”的精神,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区康复协调员,从而促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不断深化听力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工作。

三、对助听器的功能未引起足够重视

在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过程中,给其佩戴助听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佩戴助听器可以提高康复效率。但一部分听力残疾儿童家长对助听器认识不够全面,未能意识到它在康复中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家庭对于助听器没有支付能力。由此看出,家长的观念、经济情况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建议对于低收入、困难家庭,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应该开发研制价格相对低廉、声学特性良好的助听器,提高听力康复辅助器具的普及性和利用率,促进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

四、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欠完善

目前,不少地市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欠完善,应在听力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上下功夫。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综合医疗机构、特殊教育机构等在听力残疾儿童康复领域的作用,力求为我所用。认真做好各地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站的审批和挂牌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机构网络建设,各区、县(市)康复机构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强自身能力,发挥为基层服务的作用,有条件的区、县(市)要探索引导、扶植、规范民间康复机构的政策和方法,充分发挥他们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作用。

为提升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健康发展。残疾人康复协会应在以下方面作出明确规定:(1)康复机构的性质与功能;(2)机构设置与规模;(3)专业人员配备;(4)服务场所;(5)设备与器材;(6)服务质量;(7)检查评估;(8)机构监管。

五、各级分管部门还未足够重视听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康复工作

我国特殊儿童的早期补偿康复工作起步晚,还处于探索阶段,各种观点、各种方法尚未成熟,还没有针对各类特殊儿童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体系。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也如此,某些特殊学校,工作重心放在了所谓的新课改、素质教育这些上级安排的任务上,学前教育阶段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被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0~6岁,这一残疾儿童康复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被白白浪费。0~6岁儿童如果能实现早期干预,就可能完全康复,生活自立、回归社会。如果错失了康复时机,就会丧失获得满意康复效果的机会。

六、忽视全面康复训练

有些康复学校和机构,重视进行单一的缺陷补偿训练,忽视了听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教育,使得儿童某种感官的缺陷补偿成效明显,而其它方面的心理、人格与行为问题不断,同样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如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只重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忽视了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方面的训练。

七、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专业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康复训练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大大小小的康复机构,普遍反映缺乏专业训练人员。加之对听力残疾儿童实施康复工作的全民意识不强,认识不高,个性化服务尚不到位,影响了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在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专业队伍建设中,应依据《中国残联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2009年度实施方案》,建立起一支掌握残疾人康复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师资队伍,不断推动和促进听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规范化建设。

八、康复训练资金投入不足,听力残疾儿童康复宣传工作不够重视

政府开办的康复机构,由于各级组织对听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科学、长期、规范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致使康复人员及康复工作经费明显不足;私立的康复机构往往以营利为目的,对儿童的训练资金投入不足。经费投入较少,严重制约着听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发展。

加强听力残疾儿童康复宣传工作,是康复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康复工作;汇集社会各界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动各相关单位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化的康复工作体系。同时,要把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渗透到开展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医疗卫生等活动中去,普及康复知识,增强听力残疾预防意识,减少事故致残。还要通过宣传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理念,避免残疾程度加重。听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应紧紧围绕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主线,努力提升康复服务水平,使残疾人康复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使残疾人能够平等参与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区共有持证残疾人700人,其中:肢体残疾383人,智力残疾92人,精神残疾70人,视力残疾67人,听力残疾55人,言语残疾6人,多重残疾27人。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区级重点工作:残疾人运动会、文艺汇演

分项选拔推荐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自治区残疾人运动会,组织7名残疾人参加了运动会开幕式的文艺汇演。

(二)部门重点工作:康复工作

1、已完成肢体、智力和脑瘫训练共计10人。其中:肢体4人,智力4人,脑瘫2人。

2、完成“阳光家园”机构和居家托养60人9万元的补贴任务。发放0-14岁残疾儿童救助补贴23人,救助资金8280元。发放符合条件的听力、言语残疾人短信补贴69人,救助资金8280元。

3、完成听力残疾人两次摸底筛选并提供免费捐赠助听器共计26人的助听器装配工作。完成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6人。任务指标发放辅助器具100件。实际完成148件辅助发放。

4、切实做好今年的残疾人免费体检工作,并于6月4日-7日在第一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组织90名残疾人进行了血检(肝功能、血常规)、B超、心电图、测血压等项目的健康体检。

(二)部门重点工作:就业工作

1、协调用人单位吸纳辖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双选会上,共提供就业岗位8个。于7月23日协同市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一期就业双选推介会,来自辖区的残疾人及其亲属近30人参加了就业双选会,通过双选辖区有8名残疾人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了用工意向。经过双方沟通最终确定4名残疾人就业。

截止十月末;已经安置无业残疾人就业6人次,其中:集中就业5人次(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人次、瑞吉公司1人次),自主就业1人。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5名残疾人的安置任务。

2、截止目前已审核单位58家,收缴保障金43万元,我们将继续做好保障金得催报催缴工作,力争在年末完成收缴保障金60万元的工作任务。

(三)提升工作:志愿者扶残助残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区残联开展了志愿者助残活动,主要解决了以下几方面问题,具体有:

1、在现有的136名志愿者的基础上,今年与团区委联合开展了残疾人签订“一助一”结对帮扶协议志愿服务活动,并设定了七项帮扶项目。通过25个团委志愿者走访活动,签订了帮扶协议,不定期入户开展帮扶活动服务25户残疾家庭帮扶300次。

2、5月8-12日,开展了对重度、困难的12户残疾人家庭送家政服务活动。切实为残疾人解决了实际困难。

3、在开展“一访、三帮、两见面”活动基础上,由区、街道和各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解决卫生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100余次。

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要求,基本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其中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两份,问题清单13条(7条整改完成、6条整改完毕需长期坚持),提出整改措施17条。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许多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要求的目标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残疾人事业面临的一些难点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篇7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为改善我县困难群众居住环境,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年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xx〕2xx号)精神,我县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扎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现将我县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下达我县第一批农村危改任务是2537户。截至目前,我县危房改造户2537户已经全部竣工。各乡镇正在组织验收工作,县一级验收工作将于xx月初开展,有望xx月底前能够迎接上一级验收。第二批、第三批危房改造任务1425户的上报审批工作于xx月开始启动。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根据自治区危房改造办的工作要求,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县住建牵头、财政、监察、审计、民政、发改、计生、国土、残联、移民等部门以及各乡镇为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二)精心安排,制定好实施方案

经过综合考虑全县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xx县xx年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实施方案》,落实了各乡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

(三)合理分配危房改造任务指标

综合考虑了全县各乡镇对危房改造的积极性因素和平衡分配的要求,在去年xx月各乡镇在调查摸底仍然存在危房数的基础上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

(四)切实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实现危房改造工程确保质量、确保工期、确保安全。

(五)严格危房改造资金配套管理

在资金管理方面,设危改专户,专款专用,各种资金申请手续完善,县财政按危改竣工验收后将补助直接拨入农户帐户中,不再经过其他环节,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六)加强廉政工作

为保证农村危房改造的顺利实施,我县组成督查组不定期的到各乡镇进行督查工作,确保工程进度,并对工作队和村干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严于律己、是否优亲厚友、是否以权谋私的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保证项目透明,工程公开,干部清白,群众满意。

三、存在问题

(一)我县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的群众户数多,涉及面广,而上级下达的危改指标较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致使民主评议难度大,意见集中统一困难。

(二)农村危房改造开展时间相对拖后,影响了工作进度。

(三)个别乡镇危房改造工作抓得不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对各乡镇危房改造“一户一档”材料的整理工作进行指导。

(二)组织第一批危房改造工程验收工作,及时下拨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加快农村危房改造配套资金。

(三)组织第二批、第三批危房改造上报审批工作。

(四)安排做好明年4000户危房改造的调查摸底等前期工作。

篇8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1、稳固充分就业型街道。

年初,科室制定了相应的就业工作计划,细化指标,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帮扶“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及“一对一”各种方式下,使广大居民充分就业,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左右,强化检查督查,在三个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的基础上,稳固充分就业型街道的荣誉;

2、设法提高、解决原征地转户人员中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在稳定原征地转户人员就业率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区内外用人单位加强沟通与联系,推荐大中专毕业生及青年劳动力参加应聘,努力找寻符合与其自身素质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先后组织多人多次参加区内外用工单位招聘会,鼓励自主创业,先后成立百帮创业型就业组织17个,加入组织的人数近90人,同时,帮助三家创业人员小额担保无息贷款60万元,还积极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与“4050”人员开展面对面就业招聘会,拓宽了这部分人的就业渠道,先后就近解决大龄困难就业人员100人。

3、理顺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关系。

采取多种形式,将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到每个单位、每个职工,做到了全覆盖,增强了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结合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监管体系建设,及时了解和处理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能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并完成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转交的各类案件,重点对用人单位的不规范用人行为给予纠正,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查处,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违法案件的发生,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截止6月末,中队共收到投诉案件17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5%,为投诉者追要工资8.68万余元。科室有关人员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业务办理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4、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

截止6月份未,为653名市级供养人员发放了养老金160.64万元;1436人在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发放每月70元/月.人,共计发放养老金60.31万元,同时,对末到龄855人的参保对象督促其及时缴费,缴费率现已达85%。

5、城镇居民医保工作继续全区率先完成。

继续按照往年的一些好的做法,充分发挥街、居所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挖潜参加资源,截止区规定的时间,街道2013年居民医保工作已开始办理参保手续,将做到应保尽保。

二、民政救济工作

1、严格实施城市低保,规范申请办理程序。

本着“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一个不保”的原则,依据市关于最低生活保障金实施细则的规定,科室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从严把关,坚持原则,民主审核,阳光操作。低保档案资料得到更加规范。现街道两社区共有低保户87户,保障人口113人,截止6月末共累计发放低保金20.5万元,保证了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

2、在医疗救助工作方面能按照《市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暂行办法》文件精神,今年截止6月底累计救助42人次,救助金额312420元,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大病患者本人及家庭的利益,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3、做好定恤定补人员补助金发放、部队军人立功奖励发放,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费发放;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和双拥慰问走访活动,“多次向困难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家中慰问,并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同时做好拥军优属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上门为伤残军人提供理发、家电维修等服务78人次。

4、残联工作。残联正三轮车维修费5人2000元,残联助残日慰问12人4800元,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35人9700元,贫困白内障手术12人。

三、资产管理工作

现科室负责悦江南酒店、合家福超市及两所幼儿园租赁的资产基本上都能按合同履行,租金按期收缴,确保了街道资产最大程度的增值。

四、辖区内商品房开发小区的社区事务管理的移交工作

在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及亲自指挥下,将辖区开发小区的事务移交做为重点,科室通过改变工作思路及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本着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商谈,通过与开发单位的合作,街道的整体利益得到了最大的保证,为街道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有恒润花园、两小区菜市场的住宅楼、蓝蝶苑、书香苑、岸上玫瑰、山水名城、颐园世家、宋都西湖、三盛颐景园等十三家签订移交协议,同时指导新建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相继成立,目前8家已成立,4家正在履行成立手续。对于到期应换届的书香苑、天鹅湖畔小区业委会,科室正在指导、协调换届。

三、物业管理工作。

自2013年10月份市物业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以来,组织街居相关人员积极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了从不了解、不懂,到了解、到懂、到熟悉。目前在三个社区的积极参与下,已初步练就了一批物业管理队伍,与辖区内各家物业管理企业及开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协作互动关系,物业管理框架已初步形成,为街道今后各项工作的在新建住宅小区及商务楼宇开展打下基础。2013年以来,各家物业企业的配合街、居工作的意愿明显加强,互相支持的力度也在加大。2013年1至6月,居民通过多种渠道投诉达106起,涉及到问题范围广、难度大,很能处理。

四、存在问题

1、居民就业。由于观念较为落后,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接近已近退休的原征地转户人员由于生活费的来源原因,还需就业,另外大中专毕业生及青年人就业问题较为突出。

2、小区事务移交。开发商开发的住宅小区移交问题,虽然目前来说大多数开发商较支持,但对于有的开发商在13年以前规划中无体现办公服务用房,小区已通过其它途径验收,街道对该类小区无制约措拖。另外,市里有些主管职能部门不作为(例如市规划局规划处,贻误移交的时机,造成社区用房无法及时移交街道;

3、人员素质。随着辖区人员日益骤集,各项工作对科室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随着增大,但科室部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达标,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都有待加强。

篇9

关键词全科服务团队;残疾人;康复需求;服务

中国分类号:R49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落实市政府2012年实现本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我们新泾镇林泉全科服务团队在新泾镇的林泉、淮阴、程桥,曙光四个居委,对辖区189名持证残疾人采取入户调查和集中调查的方式进行康复需求和服务形式的调查,对其中有康复需求和服务的75名持证残疾人进行资料收集(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

有康复需求和服务的持证残疾人75名,其中男性43例,占57.3%;女性32例,占42.7%,其中:30岁以下8例,占10.7%,30~60岁60例,占80%;60岁以上7例,占9.3%。

2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康复需求服务形式调查表进行对残疾人致残原因、残疾类别、康复需求、目前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3结果

3.1致残原因分析

其中致残原因不明的54例,占72%;疾病11例,占14.7%;小儿麻痹症9例,占12%(见附表1)。

致残原因分析表1

2.2残疾类别分析

其中肢体残疾37例,占49.3%,眼盲及听力残疾各12名,各占16%(见表2)。

残疾类别表2

2.3 目前存在问题

以生活困难占首位,共14例,占18.6%(见表3)。

2.4 康复需求分析

以康复训练指导占首位共42例,占56%(见附表4)。

2.5 康复训练服务形式不应拘泥于单一

我中心的做法是采取“三站式”的康复服务模式和灵活的各种形式(面对面集中指导,电话,集中宣教,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发放康复知识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开展康复服务工作。所谓“三站式”服务,即对残疾程度较轻的残疾人可以在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并有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对于残疾程度相对较重,行动不太方便的残疾人则就近在卫生服务站点进行康复训练,而对于残疾程度重,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采用在家庭中进行康复训练或由家人对其进行康复训练。

3讨论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以满足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为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本文在研究全科团队“送康复服务上门,需求和服务形式”的调查中,60岁以下的青壮年60例子,占90.6%,这部分人员他们极需求康复训练指导、康复知识的宣教,而康复训练指导可以在社区和家庭中进行,这就需要有一支社区全科服务团队的康复指导员并联合社工、社会志愿者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本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残疾患者都是肢体残疾,在我们的调查中,肢体残疾共37例,占49.3%,眼盲12例,占16%,听力残疾12例,占16%,说明了社区残疾人肢体残疾的比例较高,如何做好这部分人员的康复指导,转介手术,减少或减轻残疾程度,增强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的信心,是我们残疾人康复工作者的应尽的责任。从本人的调查中发现致残原因多种多样,还是与药物疾病、产伤有一定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康复工作者及有关部门要加强保健知识、预防残疾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孕期遗传疾病的筛查,用药安全,滥用抗菌素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将残疾人的发病率减少到最小,这需要残联、卫生和各届政府之间共同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本次调查中发现需要心理咨询的残疾人占10.7%,说明了心理咨询的需求率较低,这与广州市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中的9.95%相近,说明了残疾人普遍未认识到心理康复的重要性,有心理问题不知道通过心理疏导解决[1]。导致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康复效果较差和社会适应能力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残疾人对心理疏导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残疾人康复工作中忽视心理康复重要性的认知问题,从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青壮年残疾人对康复训练指导都有需求,因为这部分残疾人想融入社会,希望读书、就业、改善生活质量和家庭条件,这部分残疾人以肢体残疾为主,而对残疾用具需求最大的是听力残疾人,他们大部分需要助听器材以改善社会交往中的不便,而视力残疾的残疾人则是迫切希望能转介手术以复明,改善生活质量。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认为康复训练服务形式不应拘泥于过于单一,采取“三站式”的康复服务形式结合灵活的个性化服务是今后社区康复服务的方向,“三站式”康复服务的形式具有实用,有效,方便实际的一种服务形式,有其推广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针对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家庭康复工作,联合各级政府部门及社区志愿者全科服务团队医务人员,加强投入和宣传力度,根据残疾人的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不同的残疾类别、不同的残疾程度,在社区、在家庭开展康复服务及转介服务,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向“六位一体”的功能转变,随着政府对残疾人复事业的重视,开展全科团队的“三站式”服务形式是残疾人康复的重要途径。

针对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开展社区“个性化、人性化”的康复服务,在社区创建一个各方关心、和谐的康复环境和氛围。

篇10

现将全县法律援助工作向各位领导予以汇报: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我县法律援助工作于年正式逐步展开,特别是年《省法律援助条例》出台后,我县加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投入,曾多次向县委、政府汇报,赢得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去年借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法律援助条例》之东风,又专题向县委、政府汇报,得到了县编委的大力支持,去年,月县编委下发了关于成立“镇安县法律援助中心”及人员编制的文件,定编3人,系事业单位建制。因政府机构改革原因,人员暂时未到位,此项业务由县局基层股代办。为了扎实认真的搞好法律援助工作,县局在全县基层相继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4个(主要挂靠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所),从事法律援助人员39人。其中专职3人,具有律师资格的4人,公证员资格的2人,法律服务资格的29人,均系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法律援助队伍素质得到明显加强,从而保证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领导重视、全县法律援助机构、人员网络健全。

二、开拓进娶扎实工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造了司法行政爱民窗口形象。全县从事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从不讲条件,不讲报酬,默默地为那些法律上无知、经济上无助的弱者、残者及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为当事人服务,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努力工作,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弱势群体解难,树立了司法行政机关爱民窗口的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据不完全统计,年以来,全县法律援助机构共承办法律援助案件391件,其中刑事案件14件,民事57件,行政1件,非诉讼70件,法律咨询、代书249人次或件,支付法律援助经费高达5万元,全系自行承担。青铜关镇法律服务所积极主动为残疾弱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去年月受到司法部、中国残联的表彰。目前我县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并办理年月日特大交通事故索赔案,受遇难者家属委托,担任28名受害者诉讼代表的委托,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援助,此案涉及诉讼人数之多,涉及索赔金额高达60余万元,在我县尚属首例。

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了我县法律援助工作局面。

一是广泛宣传国务院、省人大及中、省分别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及配套规范性文件,采取了多种形式,从党政领导,从咱们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和基层人民群众三个层面进行重点宣传,大力营造领导重视法律援助、全社会支持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参与法律援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了我县法律援助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

二是认真履行管理职能,推进法律援助的规范发展,《法律援助条例》明确了监督管理是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我们将切实履行这一职能,加强监督和管理,坚持“统一、便捷、效率”的原则,规范案件运作流程,规范法律援助行为,建立规范、科学的业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受援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