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机构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部机构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 企业化转制 困境 对策
农业科研机构是国家公共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变迁,农业科研机构已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点之一。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是公益性科研机构体制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2001年4月28日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针对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指出: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农业科技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由于农业科研机构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实施区域性和发展长期性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农业对于我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举足轻重作用,致使本次历时10年的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进展情况
2002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下发后,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直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三院”)所属研究所等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改革思路。在保留“三院”的原有建制和领导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其所属的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组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转为农业事业单位、进入大学四种类型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按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研究所29个,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研究所22个、转为农业事业单位11个、进入大学4个,由此全面启动了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工作。根据文件要求,转企农业科研机构要在2003年底前完成企业法人工商登记注册工作。企业注册名称可用原科研机构名称或符合登记规定的其他名称。
2001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中国林业科学院在总结前五年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把其所属的林业所、热林所、亚林所、森环所、森保所、资源所、资昆所等个单位转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信所转为中介机构,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木工所、林化所、华林中心、热林中心、亚林中心、沙林中心等单位转为科技企业。这些机构转制后暂由中国林业科学院管理。
在全国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中,体转制成企业(包括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有39个所,占全国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总数的9.4%;事业型单位、企业化管理,工资部分(30%―70%)打入成本的研究所有60个,占14.5%;完全保留事业型单位,工资未进入成本的研究所有314个,占76.1%。转制成企业的科研所可以划分为3类:第一,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资产全部剥离转制成完全意义上的企业。例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将玉米育种中心、水稻所等研究所的全部资产经剥离后组建了“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全部由事业单位人员转变为企业员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8个转企所和院属经济实体、公益型所的经济实体统一划归“广东省农科集团”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独立核算。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建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于2000年12月上市。第二,部分资产剥离,一部分资产实行公司制运营,一部分资产还保留事业性质,即“一所两制”。例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畜牧、生物农药、组培研究所就实行按这种方式转制。第三,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但事业经费已全部减拨,科技人员工资全部打入经营成本,实行完全成本核算。例如浙江省农科院现已转制成企业化经营的2个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就属于此类。
二、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困境分析
1、科研开发经费不足,农业科研活动不稳定
从行业科研投入看,农业科研投入在各行业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国家财政对全国农业科研的投入占国家财政科技总拨款的5.7%,只相当于中国科学院一个单位10.3%的一半;在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科技条件平台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农业或现代农业领域所占的投资比例也都毫不例外地明显低于计划内其他领域的投资比例。部分拟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事业费基本支出拨款大部分用于离退休人员开支,剩余部分按在职人员平均,难以支付基本工资,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只支持非营利性研究所,不支持拟转企所,科研经费投入几乎全部依靠课题项目竞争,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偏低,影响农业科研活动的持续展开,从而导致国家农业科研体系的不稳定。
2、科技投入的风险性较大,农业项目开发的效益不确定
由于农业开发项目具有长周期性,大部分科研成果需要长期的积累,一般为6―13年,培育成一个农作物品种也需要5―8年的时间,技投入的风险较大。农业技术作用于植物生命个体,研究需要经过长时间和大范围的试种、观察和对比实验。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公开性和社会性,成果拥有者想从成果转化中获得高额回报的可能性小;农业技术保密性差,知识产权保护较难。农业生产的时令性和区域性使农业技术的转化必须依照因时而异与因地事宜,增加了农业配套技术的复杂程度,加大了农业的市场风险。同时农业生产中存在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冰冻、雨雪、湿热、干旱、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或各种病虫害,致使农业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生产风险,农业项目效益不确定。
3、人心不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科研机构转企后自身的定位是企业,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其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从而难以兼顾农业科研机构的社会公益性。转企农业科研机构为满足市场需求,启动和运作科研开发项目,科研人员必须融入市场,由于缺乏市场营销和企业运营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管理经验,往往导致部分科研人员在市场化、商业化进程中失败。例如一些在开发创收中取得业绩的人员在得到职务晋升,收入福利改善,而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失败了的科研人员,即使科研能力很强,也很难在转企后的农业科研机构中得到晋升和发展,加之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所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必然造成转企农业科研机构出现人心动摇、科研骨干流失。
4、科研管理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不适应“转企”要求
“转企”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在运行机制,诸如企业产权界定、社会保障体系、人事管理、职称晋升、科研申报和科技成果评定等制度等方面,与“转企”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例如影响国企改革的医疗、养老、住房、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同样将成为农业科研院所转企的障碍。部分农业科研机构所处区位较偏远、人员组成复杂,辅助人员多,院所办社会现象严重,没有配套政策的保障,转企的阻力将很大。农业科技人员为了评职称而搞科研,为了搞科研而立项目;部分农业科研机构重项目立项而轻成果推广;农业科研主管部门难以对农业科研课题实施有效监管。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后,由谁来行使对其国有资产的监管以及知识性无形资产的评估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对策建议
1、增加财政对农业项目的研发经费投入,完善科技投入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农业科技投资的回报率较低,企业无法成为投资的主体,因此政府必须成为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农业科研要靠人才,要有经费,要有设备等一系列条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在2004年是1966.3亿元,占同期GDP比例为1.3%。在2002年世界研发总经费中,美国所占份额为42.7%,日本所占份额为19.1%,我国所占份额为2.4%,是美国的1/18和日本的1/80。虽然,我国在研发经费的规模上自2002年起超过了加拿大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信息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还相对较低,总投入占同期GDP比例离2%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为此,我国应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力争在2015年使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家必须重点加强转企农业科研机构基础设施、科研设备、图书资料、农技推广、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的法规、政策体系,使科技投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科技投入风险投资资金,科技信贷担保等管理办法,完善鼓励科技投入的财政政策体系。各地政府、各部门要设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扶持基金,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并采取具体措施推进创业投资体系及其他融资机制建设。
2、科学评估农业科研机构的实力条件,审慎推行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
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农科教发[2007]3号)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农科教发[2007]6号)对农业科研的发展要求和农业科研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公益性、区域性和长期性等特征与规律,聘请专业咨询机构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科学评估各级拟转企所科技研发实力、创新能力和经营要素整合能力,对其转制提出咨询报告。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场发育程度来看,我国农业种业、化肥、花卉、饲料、农药、农机具和农产品加工市场已基本形成,农业主体对此类产品有效需求较为充足,市场潜力较大;大田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受经营规模的限制,市场空间亟待拓展。
目前,我国应着力拓展拟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开发领域,优化聚焦科研方向,以行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快速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构建与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加快改善农业科技成果孵化条件,构建运转高效的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实现农业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对接。
3、研究和制订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农业科研队伍的稳定
企业化转制过程中涉及诸多问题,情况十分复杂,其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带来的消极影响可能并不是农业科研机构转企本身的原因,而是由于转企政策和配套政策的不落实,或者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存在部门利益,而流于形式。
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督促落实各项转企配套政策,积极研究制订促进农业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的激励政策。例如国有资产管理、人事制度改革、税收扶持政策、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期权激励办法、知识产权归属管理办法、科研项目课题制办法、课题招投标制及中介评估等制度。妥善解决好拟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离退休人员生活、医疗、养老和在职职工分流人员的重新安置问题,减轻这些单位的转制成本,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营造和谐工作环境,造就一支稳定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开发队伍,保障农业科研院所的顺利改革,开创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工作的新局面。
4、完善拟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标准化管理
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深化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人事、财务、分配等内部机制的改革,逐步推行转企院所领导的社会公开招聘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规范和加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改革工资结构,探讨实行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等组成的分配办法;落实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奖励科技人员的首创精神。
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按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内在规律,改革转企农业科研机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探讨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决策机制,把科技支撑和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国内和国际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尽快建立农业科技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8000 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开发管理水平,降低院所运营成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环境和安全事故风险。构建农业科技品牌,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转企农业科研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
(注:本文系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开发体系构建与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08-YBJ-08。本文通讯作者为曾峰。)
【参考文献】
[1] 吴胜军: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5.
[2] 佟屏亚:农业科研院所办企业:是进还是退[J].农业科技管理,2008(1).
[3] 蔡世忠、薛喜梅: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2(5).
[4] 戴小枫、张振华、边全乐:关于中国农业科研性质与深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5] 孙进昌:对转企农业科研院所的困境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5(6).
[6] 张恒、叶中华:现阶段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进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
篇2
关键词:科技计划 科技计划管理 国外 专业机构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59-02
科技计划管理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和政策调控,组织和协调各类科技机构的参与活动,从而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专业机构管理科技计划项目是国外一贯的做法,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创新形式的日新月异,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科技计划改革,以期通过科学管理,进一步提升科技计划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国采用“项目/课题制”模式管理科技计划,近年来,该管理模式在推进国家经济、科技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和其它配套环境的不完善,导致科研项目管理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不够,重复、分散、封闭、低效;资源配置“碎片化”,近百个计划(专项、基金等),近40个管理部门;项目众多、目标发散等等,严重制约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效果。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2014年,我国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文件,明确提出未来也将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为此,分析和掌握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经验,将为我国实施科技计划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国外科技计划实施一般采取决策、管理、咨询和评估相互分离的模式,即由政府部门进行决策,专业机构实施管理,社会相关组织共同参与咨询和评价,如此能够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科技创新事业、保证科技管理的公平、公正。纵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科技计划管理和实施中的做法,发现其在依托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 科研项目管理相关政策的完善,为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保证科技计划的顺利实施,各国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予以支持,特别是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居多。如美国相继颁布了《总监察长法》《联邦会计和审计法》《单一审计法》《公共法97-258》(1982)、《政府公司控制法》《首席财务官法》(1990)、《政府管理改革法》(1994)等法规,国家预算管理局还根据特殊情况多个通告来确保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日本的最高科技部门综合科技会议出台的《关于防止公共研究费不正当使用的共同指导方针》、文部科学省出台的《研究机构的公共研究费的监管指导方针(实施准则)》、政府颁布的《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等法规,都对科研项目专业机构在项目实施、审核、财务审计、人事薪酬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
2 政府+社会化的专业机构设置模式,既减少政府负担又体现管理民主
专业机构在项目管理中主要负责项目受理申请、评审、立项、实施过程中管理和结题验收等。专业机构的设置存在多种模式: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机构、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机构、委托社会化的非营利机构等。如日本既有国立科研机构,又有众多民间机构,国立科研机构参与首创研发类项目管理,民间机构则参与技术应用和再开发类项目管理。美国拥有大量的政府科研机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军事、空间、卫生、能源和基础科学等。英国趋向于发展商业性科研机构,还通过科研机构的“私有化”改革将政府科研机构改造为商业性科研机构,从而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1]。
3 多样化人事制度下实行市场化薪酬管理,鼓励创新
发达国家普遍拥有比较完善的科研人员培养体系,尤其注重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比如:提供宽松的研究环境、优厚的研究条件、科研贡献奖励等来鼓励年轻科技人员创新[2]。
在人事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多采用合同制或公务员制进行科研专业机构的人事管理,如:德国、韩国均采用合同制,日本和法国则根据专业机构类型来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人事制度。为确保专业机构的持续“专业性”,对机构人员进行内部定期考核,考核方式主要有同行评议和项目评审等。
在薪酬方面,既有固定值,又有额外的奖励值,如美国联邦实验室按照“政府机构与雇员法”规定,对雇员实行政府职员通用的18级工资制,每级设10档[3]。韩国实行“年薪制”,并推行效益分成和奖励政策,允许专利权人拥有部分专利份额,并且还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减免税款等优厚待遇鼓励机构人员停职创业。
4 严格的立项和结题制度下,给予专业机构自由的管理权限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在严格把控项目“头”“尾”,从而给予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较为自由的管理权限[4]。
德国主要是中介咨询机构参与科研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申报中为申报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帮助筹划申报方案,项目审批期间的各项辅助工作,项目管理中定期项目状态审核和结题时组织专家评审。这些中介机构内部按专业门类设相应的委员会/部门,保持对口专业领域的权威性,掌握着最新的领域研究动态,从而确保对口领域上报项目的科学管理;中介机构性质大多为非盈利公益机构,保证了管理的公正性,确保科研经费的高效应用[5]。
日本的科研机构兼具项目承担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因此,机构既可以申请科研经费,还进行自主的项目管理,政府能做到如此放权,前提为项目都是政府通过非常严格的程序确立并明确了研究方案,专业机构只是执行研究工作[6]。
5 对专业机构的管理效果进行严格的评价监管,保证管理成效
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管理,而是从宏观管理和监督检查方面进行综合把控。
美国于1993年实施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针对大型科研计划/科研部门进行整体绩效评估。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根据《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NSF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绩效报告,绩效报告是对一类项目或该机构在某方面的特定任务所涉及的诸多项目所开展的综合考评,用以表征其整体的绩效水平。NSF将项目绩效考评指标分为资助结果、内部管理和投资过程三类。
德国采取同行评议法,一方面通过评估促进项目管理主体优化项目内部资源分配,促使其提高管理的效能;同时,也为项目承担方加强自我控制、优化自身结构、提升研究质量方面提供参考。
日本为保证项目实施的预期成果,一方面承担方须向资助方提交项目阶段性成果报告;另一方面科研单位的信用等级作为未来资助的评判标准,国家还专门设国家审计员制度对科技经费进行监管,除此以外,还通过全方位的项目结题评价来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评估,结题评价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对研究开发项目的评价、对研究机构的评价、对研究人员的评价,评价范围包括体系评价、目标评价、立项评价、方法评价、经营评价、场所评价、时间评价、进度评价、经费评价、创新评价、效益评价[6]等。
对比国外科研项目管理经验,我国在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改革中,还需加强管理政策研究,从专业机构确定条件、专业机构管理的项目分配、专业机构的管理效果评估、专业机构的项目经费监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实施方法细化。
参考文献
[1] 刘云,董建龙.英国科学与技术[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74-79.
[2] 杨明华.借鉴韩国经验,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Z1):42-45.
[3] 朱斌.美国科学与技术[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9:242.
[4] 育东.美国科研机构的运作与管理[J].全球科技经济t望,1995(4):5-8.
- 上一篇:基层妇联存在问题及建议
- 下一篇:司法所基本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