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时间:2024-02-08 18:0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的意义和价值

篇1

关键词:当代价值观;风景园林;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生态修复意义

1 时代特征:风景园林发展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改革创新的大的价值观驱使下,面对经济高速发展下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生态文明”被提上了日程。生态文明是人类应该和能够达到的最高级别的发展形态,它承载着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在我国治国理念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志在给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已迈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应有一个彻底的转变,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中国风景园林学也是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立学之本的,是以地球表层景观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人居环境塑造和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为目标,生态是风景园林最基本的特征。风景园林如何利用专业优势融入国家生态建设的潮流中,既是时代呼唤风景园林的新发展,也是风景园林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新挑战。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风景园林大有可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在废弃地治理和利用方面,国内外也有不少实践,如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纽约清泉公园及唐山南湖城市生态公园,但缺乏经验的总结和理论以及新的科技支撑。

2 唐山南湖城市生态公园

2.1 项目背景

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是开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先河的城市。然而,骄傲的背后,还有令人无法回避的工业疮疤一采煤塌陷废弃地。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位于唐山市中心以南1km,面积为630hm2。公园地下即为煤田,经过130多年的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煤炭采空区。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南湖地下采空区大量塌陷,地表多处沉降。由于地震中南湖地表大面积沉降,地下煤炭开采又在震后迅速恢复,出于安全考虑,南湖地区未进行重建,而是成为城市废墟和垃圾的填埋场。30年来,在塌陷、沉降、工业废物、城市垃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南湖成为典型的城市棕地。

唐山深入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2008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南湖生态城”的重大决定。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显示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中国实现“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率先拉开了序幕。

2.2 项目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基于对南湖采煤沉陷区的地质构造及潜在危险性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景观规划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提取各项生态因子,进行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评价,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方向,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2.3 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是以塌陷区生态修复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采用保留、恢复、重建原有的园林要素的方式,使之形成与人为空间镶嵌性的空间组合结构,从而营造出安全、开放、舒适的城市公园。

2.3.1 整体规划。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因现状唐胥路的存在,形成了南北两个园区。

北部园区已基本稳沉,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同时兼顾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环境。

南部园区因地质沉降影响,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在塑造公共空间的同时,尽量保留现状自然地貌,结合水体净化和土壤改良,建立本地适生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

2.3.2 水系设计。公园内270hm2的水面,通过开挖、疏浚、整合原有鱼塘及沉降形成的积水坑道而成,中水是主要的补水水源。大量湿地设计,深度处理中水,并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为游人提供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有益场所。

2.3.3 种植设计与建筑设计。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内的种植规划设计中,考虑到场地现状及将来可能发生的地形变化,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种类超过160种,注重保留场地内原有植物,充分发挥原生植物改造城市环境的作用。公园内建筑以抗震的木结构为主,实现建筑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在考虑有限的地基承载力的同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2.4 生态技术应用――物质循环与再利用

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针对场地内存在的粉煤灰、软弱地基、水土流失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低干扰、低成本、低能耗技术措施。

采用废物再利用的思路,对中央公园存在的大量粉煤灰进行如下处理:生产粉煤灰砖、水泥、加气混凝土用作公园内场地地基基础材料,用来堆叠公园内的地形(上覆种植土);针对软弱地基,利用公园用地内废弃的植物材料的枝干,制成木桩,嵌入软弱地基,以增强地质承载力;面对水土流失,利用公园用地内废弃的植物材料的枝干,编织成枝桠床,并结合石笼工艺,布置于湖滨,以护岸、固土,消弭冲刷及沉降对驳岸的影响。

2.5 唐山南湖公园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经有关专家鉴定,唐山南湖公园建设的城市湿地,具有次生湿地特点,对于涵养城市水源、维持区域水平衡、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5.1 生态效益:南湖成了唐山的天然氧吧,使唐山市的极端最低气温升高3~4℃,极端最高温度降低3~4℃;唐山市的森林覆盖率由41.57%上升到44%;野生鸟类已多达100种,而且有30多种自西伯利亚经唐山飞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候鸟,开始在公园过冬;水面形成的湖陆风,将加快周边地区的空气流动,使唐山更加宜居。

2.5.2 经济效益:唐山的经济发展是基于传统重工业而发展起来的,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这种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将导致经济增速的放缓甚至倒退。而南湖中央生态公园的建设,其内部建设的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温泉酒店和国际体育休闲基地等休闲娱乐设施将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唐山产业结构合理性,最终促进经济的健康增长。公园的建设也将显著改善周边环境条件,从而提升其土地价值,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2.5.3 景观效益:多年的艰苦努力,唐山南部由原来的垃圾山、煤灰池、污水坑、乱葬岗,变为风景宜人、绿水青山、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市”外桃园,而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将在此拉开盛大帷幕。

2.5.4 社会效益:绿色可以改变城市,唐山南湖公园可与纽约的中央公园、杭州的西湖公园相媲美,唐山已成为迈向世界名城的真正的宜于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2002年该公园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唐山市政府2004年获得我国唯一的也是第一次联合国授予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唐山市政府2005年获得“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奖。

2.5.5 国内、国际意义重大:唐山南湖公园由采煤塌陷地成功地改造为公园,在世界特别是在我国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许多城市都是因采煤而兴起;我国的抚顺、鹤岗等,也都是因煤炭资源的开采而兴起的城市,同样因地下采煤造成地表塌陷、变形、积水,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环境和生态问题。因此唐山南湖公园的成功经验在这些地方有非常现实的推广价值。

3 风景园林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改革创新的大的价值观驱使下,面对经济高速发展下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立学之本的风景园林学科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融入国家生态建设的潮流中。本文仅以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为例,分析阐述了当代风景园林在人居环境中的意义,尤其是在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改造中的意义。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已存在的环境问题,最合理、环保和经济的方式就是采用景观生态修复手段,即尽量少的使用人工干预,利用自然的自我更新能力对环境进行自我修复。

篇2

论文摘要: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理论。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一是体现在直接劳动耗费;二是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正是经过人类劳动—对资源的培植、修复、保护、再生等在资源及其产品中凝结了价值,在这个价值决定的价格基础上,加入由资源所有权垄断而决定的那部分价格,构成了资源价格的全部内容。

累积效应不仅使区位内(边缘地或中心地)的经济与生态矛盾增强,也使区位之间,特别是边缘地与中心地之间的经济与生态矛盾扩大、加剧。莱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接受者—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把生态保护内化为各个人的持续行为;同时也使支付者承担了成本,养成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和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这是边缘地分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利益和效应的有效机制或途径。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生态补偿及其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价值及其源泉新探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其词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1.日常含义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2.哲学含义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当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时就有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3.专指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可以说“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即支付的劳动成本。劳动成本越低即价值量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人类的生产能力越强。由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又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自然的这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并强调,“人们不可能对生命大加赞叹而对生命的创造母体却不屑一顾,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这个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然资源的这种价值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属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之外,还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

的确,作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应的自然资源必然对人有用,从而形成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是属人的,“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就是也只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离开人类的利益和需要,我们并不否认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占据特定生态位的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说它们具有什么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夕!这些自然事物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恰恰是因为生态平衡符合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类,那么,即使生态系统再完整、稳定、平衡,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即使整个生态系统都彻底崩溃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满足关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赖于人的发掘、赋予和实践,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的效应是盲目的、间接的,甚至无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还是要回到劳动价值论中来认识。

二、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源泉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人类劳动加工的人化自然资源,二是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发的原生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效用—存在价值或意义,使人类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马克思认为,“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例如从鱼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离出来的即捕获的鱼,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例如,他用来投、磨、压、切等等的石块就是土地供给的……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所以,必须维持自然资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维持其存在呢?是劳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一方面,通过劳动开发自然资源,使其满足人或人类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是要通过劳动重置这些被消耗了的资源,以延续其存在,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不是来自于其本身的价值或价格,而是来自于人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曾说“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

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看,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劳动耗费。商品价值取决于人的劳动耗费,没有人的劳动耗费,或说人的劳动支出,就没有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就没有商品的价值,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真谛。“由于加进价值而保存价值,这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即活劳动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劳动在内)的价值(实际交换价值),决定于它的生产费用,换句话说,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那么,劳动是怎样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呢?“劳动被使用,被推动,因而工人的一定量体力等等被耗费了,结果是工人筋疲力尽。但是劳动不仅被消费,而且同时从活动形式转变为对象形式,静止形式,在对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这就是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是劳动的消耗过程,正是人类劳动的耗费,一方面在具体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劳动的耗费、凝结或物化,作为同质的人类劳动耗费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西斯蒙第就曾说:“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给人们任何东西;……大凡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劳动而产生或获得价值的东西,不论对人类生活怎样有利、怎样重要,绝不是财富。马克思也指出:“机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它们不能给这种财富的价值增加任何东西。

二是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由于自然资源的独特性质,使其必须不断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产出来。“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可耗竭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都是有限的。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也应该得到补偿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过再生速度时,才需要人力资本的投人进行强制性恢复;而可耗竭资源则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发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资源(复原型重置,即把资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资源强于重置前资源的规模、功能、状态或水平)和可耗竭资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资源代替已消耗的资源)的劳动耗费及其相应的各种投入必然是该资源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不仅是其直接劳动耗费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劳动耗费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价值不是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劳动或它的生产所使用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它能够被生产的那段劳动时间或者说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和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改变了条件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末货币价值不变时,物质资本价值及利润加倍或减半。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再生产资源而消耗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原始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按照再生产该资源所预期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决定的。  三、创造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形式

生产物质商品、提供服务或再生自然资源等创造价值的劳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形态等条件下是不同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即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范围是不断扩展的。“凡是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都必然形成价值,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所谓创造使用价值是指通过劳动把生产要素转变为一种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所谓增加使用价值就是指通过劳动原有使用价值的功能得到提升或使用范围得到扩展。所谓转移使用价值,一是指使用价值的存在状态的转移,即通过劳动使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变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二是指使用价值存在空间转移,即通过劳动把使用价值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保存使用价值包括一是延续性保存,即通过不断附加劳动使原有劳动成果随着生产过程的延长而不断地得到延伸、保存,如钢铁工人把采矿工人的劳动保存在其劳动产品中,制造工人又把钢铁工人的劳动保存下来,随着劳动过程的延长,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的链条也不断拉长,特别是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中,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的链条很长,甚至很难寻找到它的源头,也无法计量它的价值;二是存在性保存,即要保存使用价值而不得不附加新的劳动,增加价值,如文物的保护,要完整地保存其原有使用价值而不得不增加新的劳动,否则就会因为腐化、污染而使其使用价值丧失,所以文物是在保存中不断增加价值的,而不是因为时间本身或使用价值本身就增殖了其价值。在自然资源的劳动中,无论是直接劳动耗费还是重置劳动耗费都具有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属性,即具有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属性,从而使资源及其产品具有价值。在商品的价值组成中,除了劳动价值外还包含了原料、资本、技术等各种投人要素价值,使其各种投人要素价值得以补偿。

篇3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但是工业的发展在占用大量耕地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我国从1999年提出,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这项政策的涉及范围较广、投资巨大、政策性较强。基于从,从退耕还林的现状和原则出发,分析退耕还林的环境价值和政策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退耕还林;环境价值;可持续性

退耕还林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和容易造成沙漠化的土地进行有计划停止耕地的播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对土地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来恢复植被覆盖。同时,对现有的荒山、荒地进行植树造林的改造。其对控制水土流失、丰富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都是有帮助的。这个系统性的工程始于2000年,是我国当前生态建设与修复的主体工程之一。

一、退耕还林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总体目标的明确退耕还林最主要的目标是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环境问题,对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注重当地经济效益的实现,让环境、资源、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政策的可持续性。

(二)因地制宜的执行退耕还林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工程,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地方适合种树,有的地方适合种草,退耕还林的执行方式要因地制宜地选择。

(三)生态价值的多样性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许多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实现生态环境发展的多样性。如果宣传到位还能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可谓一举多得。

二、环境价值和政策可持续性的界定

以黄土高原为例,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当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之后,可以使水土流失量减少70%以上,退耕还林的生态环境价值毋庸置疑。政策的可持续性则相对比较复杂,因为尽管退耕还林具有较大的环境价值,但若效率低也不利于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可以从4个方面界定政策的可持续性:高效率,退耕还林的投资成本与政策受益之间要有个平衡点;政策风险小,退耕还林的实现阶段如果遇到问题或者发现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有较大出入时,要从灵活性的角度转换思路,不能半途而废,以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政策透明性,政策执行中会涉及到多方参与,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明确、透明的,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三、退耕还林的环境价值分析

(一)水土流失得到控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一般是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方开始的。这些地方因为植被破坏比较严重,但在退耕还林实施之后得到了修复,地表增多的植被降低了雨水的冲刷力度,让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空气质量得到提升增多的植物和多样性的植被能够使退耕还林地区的光合作用增多,这对生态系统和空气的净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后,多样性的植被能够进行很强的光合作用,对全球生态系统和当地空气质量净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土壤质量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的同时,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经检测也得到了上升。这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保护也有积极作用。土壤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样良性循环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四)降低旱涝灾害的发生效率和影响程度土地植被的覆盖率低导致水土流失,而流失的水土被冲到河流的下游造成阻塞,降水量增多的时候雨水得不到很好的疏通;降水量少的时候土地得不到很好的遮挡,非常容易造成旱涝灾害的发生。但是退耕还林之后,增加的植被有效地降低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同时,由于植物的阻隔作用,也降低了旱涝发生对当地的影响。

四、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

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有重要影响。退耕还林政策影响最大的主体是农民,从农户参与行为的角度分析,通过补贴、置换和安置政策,加上农民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政策推行的阻力并不是太大。政策最主要的推行者是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他们对政策的执行力由于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只要政策还在继续推行,这方面的阻力也不会太大。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府,每年政策的执行情况都会有相应的汇报,利用这些数据对投入的成本、预期收益、实际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因为政策收益大于成本投入是政策的良好绩效与可持续性非常重要的要求,而退耕还林政策本身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并不能完全保证其收益一定大于成本,所以政策的持续性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商榷性。但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生态; 人居; 价值; 环境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33-02

一、从货币财富到土地财富:灞的新价值观

纵览城市发展史,自然价值始终无可替代!

而今,这一真理已经开始得到人类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实施。

看看美国人的作为,近几十年里,他们对75座大城市中的69座都先后进行了滨水地带的重建和开发。无疑,美国人是聪明的。在完成了丰厚的货币财富(Money-Rich)积累后,他们已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着力弥补、修复其所遭受的损害,努力丰厚城市所拥有的自然资本,也即土地财富(Land-Rich)。

如果说“开发――破坏――修复”是全球都在通行的一种发展方式的话,那么西安灞生态区的建设之路无疑是伟大的,具有创历史意义的。因为,这是一条与传统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道路:用“自然资本”引领“货币财富”,形成具有灞特色的生态财富。

2004年9月,位于主城区东部的灞生态区挂牌成立,总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河和灞河由南往北自其间穿过。在西安“十一五”规划和西安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这块南北向带状区域被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耗六年之力,使灞道路走得更加稳固。曾几何时那片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沙坑遍地的贫瘠之地已然不在,脱胎换骨后的是一座大水大绿、宜业宜居的生态新城傲然挺立。

二、融古人智慧与现代手法,增加灞的土地财富

、灞,是“八水绕长安”中著名的二水,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史上有“灞之间,三辅胜地”之说,更留下千古绝唱无数。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那些美如画卷的灞风光于不知觉中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河成了西安东部的“排污渠”;500万立方米的垃圾使10余处河段变成垃圾山;过度挖沙造成灞河床严重下切(达6米之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甚至一度造成灞河桥垮塌、陇海线中断。

毋庸置疑,灞生态区的首要任务是修复、灞二河,根除生态灾害。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灞生态重建研究、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并编制了灞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从河流综合治理和全流域生态重建入手,让河流修养生息,恢复生态功能。

生命是脆弱的,具有不可逆性。然而,生命又最善于创造奇迹――如果我们能够消除人为破坏因素,提供适当的环境诱导,大自然会展现出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在灞河的治理中,我们注重对自然做减法,为河流减负。这恰是源自中国古老思想的启示。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经强调对自然“做减法”。如,周文王规定“山林非时不升斤斧”、《吕氏春秋》“四时之禁”、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等等。而这些周秦唐的环保思想、法律,又跟我们陕西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渊源。作为这方热土哺育的子民,我们希望古老文明能够在今日的土地上得以传承和发扬。

河城市段全面截污之后,河流水质显著改善;垃圾山不见了,变成了桃花潭景区和雁鸣湖千亩湖泊湿地;沙坑遍地的广运潭荒滩,停止了采沙,坑成湖、陆成洲,再遍植桃树、杏树,如今变成了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址。灞河水量充沛,但从秦岭到渭河的落差大,为避免河水暴涨暴落,新建了4座橡胶坝,使河水常年保持一个衡量,改善了环境,调解气候,补充了地下水。灞河入渭口的万亩湿地成为西北首批“国家湿地公园”。

同时,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的“生态工法”,创新河道生态修复模式。在护坡植物的选择上,采用合适的本土草种进行编织,形成“生态毯”;种植芦苇、菖蒲、荷等水生植物,利用生物净化作用,增加河流自净功能;河道随弯就弯,让河水“自由奔腾”。灞河的综合治理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

三、生态导向开发,以规划固定灞的生态格局

以往的城市开发,常常是GDP导向开发。先建设,再配套;先破坏,再环保;先追求GDP,等环境破坏、群众抱怨了,再改善环境。我们在灞生态区的建设中,却正好相反:先恢复生态、保护好环境,再开始造城。我们称之为“生态导向开发”(EOD)。

灞河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修复,而新的时代又有新的建设要求。如何让灞的生态格局,得以长久的保留?为此,在生态区的规划建设中,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布局原则。

大开、大疏,是给了大自然更开阔的自我循环空间,充分发挥生态的规模效应。“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大合、大密,则是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强化城市的资源共享、集中服务能力。

灞生态的规划格局为“一心三翼”(核心区、北翼、南翼、东南翼)。“一心三翼”之间,以生态廊道相隔,并通过灞二水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沿灞两河四岸和沿铁路线、快速道路规划100-500米的绿带,形成生态廊道,成为将郊野新鲜空气引向城市纵深的主要通道。交通干道两侧均控制宽达30-50米的绿化带,连同滨河绿廊和防护林带一起构成网格状生态走廊;加上大片绿地、湿地为主的生态斑块和公共绿地系统,组成多层次的生态体系。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8.8平方米,绿地率达47.69%。大水大绿的局面已经形成,优美的环境成为灞生态区的标志。

每个片区里,集约利用土地,紧凑发展。每个片区大的功能各有侧重,但内部功能是混合的。就近工作、居住、休闲,对传统的交通压力,从源头上釜底抽薪。加大路网密度、提倡公共交通,构建快捷、高效、安全的绿色交通体系。

四、生态恢复、文化寻根,丰富灞自然资本的内涵

灞河的治理,关注不只是自然的水,更是文化的水。作为一个文化古都,西安的河流治理当然应该承载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不但要接通水脉,更要衔接文脉!

杨柳依依的灞桥驿站是古代长安送别亲友之地,分手时人们折柳相赠。灞桥别柳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象征性场景,而“灞桥风雪”也成了西安的胜景之一。既有“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之说,画家也常以此为画题,如明代吴伟的名画《灞桥风雪图》。灞桥柳岸的诗意场景,在今日已经重现。

芦苇等水生植物,除了具有水质的生物净化作用外,又有着特别的文化意义。这个季节的灞河畔清晨多雾,正有着《诗经・秦风》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景色。流连河畔,让人恍若隔世,这才是历史的水、文化的水、让人产生“古人不见今时月”感叹的水。

治理水脉,激活文脉,可谓一举两得。

五、用生命赞美生态,以灞提升西安的自然资本

很多人把生态简单等同于低碳。但对我们而言,生命之美,才是生态的真谛;用生命说明生态,赞美生态,才是对生态标准的最好诠释。

我们认为,水有灵性,河有性格。水质好了,水中的鱼类丰富了起来,水岸的鸟类也跟着多起来――这些生命种类的增加,正是我们河流治理生态指标改善的最好写照。河变美了,原来人迹罕见的荒郊野外成为市民散步、骑自行车、约会、野餐、放风筝、钓鱼、烧烤等的休闲胜地,更是西安最重要的婚纱摄影外景地之一。在灞河两岸,许多新人将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定格于此。

灞生态区,赋予了西安另一面,让这座位于西北的古城,具有了一定水城特色。她给中外人士留下了不一样的西安印象,提升了西安的“自然资本”。

六、从自然资本到货币财富,灞进入价值收获期

国内一位知名企业的地产老总在谈他到硅谷的感受时说:“所到之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所接触到的人,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我想硅谷之所以是硅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轻松、自由、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欲。硅谷就像一个大公园,点缀其中的高科技公司就像一个个精品花园。置身其中,怎能不令人热爱生活,焕发创造的欲望!”的确如此!硅谷正是一个用风景激发人类思维灵感的地方。

现代社会的许多企业依靠智力创造财富。而对于智力密集型产业来说,风景也是生产力!美国的绿色生态建筑机构曾做过调查,证实在绿色生态环境中办公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10%以上。优美的环境,更有利于促发灵感。因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不只是一种景观描述,而是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

灞生态区用大水大绿引来了高素质人群。“欧亚经济论坛”来了,永久会址落户在这里;2007年国际F1摩托艇大赛在灞举行,明年4月这里还将迎来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盛事。许多国内外著名企业、机构纷纷落户灞。2010年8月6日,位于灞生态区的西安金融商务区成功吸引8大重点项目入驻。当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自然资本”之后,当我们拥有了丰厚的Land-Rich之后,我们开始进入社会经济价值的收获期。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开始时把“生态区”作为一个目标,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经过6年的研究规划探索,一个生态城市的雏形已经出现。很多方面,我们做的与别人正好相反,我们是以一种“种地”的方式在建设城市。在这里,树种的比楼建的早,鸟儿来的比人来的早,配套设施比使用者提前到位。

篇5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再利用;艺术;生态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更新的需要,遗留在城市中大量废弃的工厂,废料堆放的场地,成为城市死角。因此,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再利用是目前城市发展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与再利用的模式研究

1,1 生态修复型

生态修复型的改造可以产生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改造时要以城市的大环境为背景,多场地重新进行定位,对土壤,水资源等进行治理更新,使场地恢复生态活力和生物多样性,创造新的城市景观。

1,2 功能置换型

曾经的工业建筑由于功能的需要,一般都有良好的建筑质量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用很短的建设周期进行改造,有资金投入小、成本回收快的特点。且由于某些工业建筑有特的外观和空间布局,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改造后的建筑也会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于旧建筑中注入新的回报较高的产业功能,形成由经济价值驱动而出现的功能置换模式称为功能置换型。

1,3 文化保护型

《世界遗产公约》指出,文化遗产包括在历史、艺术、科学或者人类等方面具有比较突出普遍价值的纪念物,建筑群和古迹遗址。一些工业遗产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这种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废弃地,文化保护型改造模式比较适合,但由于我国整体上还未进入后工业社会,人们不能认为工业设施保留下来有足够的艺术价值,缺乏工业旅游,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识,因此对工业废弃地的文化保护型改造实际应用效果不够好。

2 改造与再利用的主要设计内容

由于场地受到过严重的破坏或污染,其设计手法往往比一般的景观设计复杂得多。从一些国内外成功的工业废弃地改造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如下改造手法。

2,1 废弃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工业设施的保留和改造

在一些以秉承工业景观为景观设计基础的情况中,对场地原有工业景观的处理是重要部分,包括原有工业建筑,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相关的运输仓储设施等。主要方法有以下3种:

(1)保留整体。完整地保留工厂的原状,包括建筑物和设施设备,使人们在改造后的景观中可以感知到以前工厂运转时的状态。(2)保留部分。保留废弃工厂具有典型特色的、有重要意义的景观片段和质量较好的工业建筑,使其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3)保留构件。保留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的构造上的一部分,如基础、墙、桁架等,是人们通过这些细节产生对原有工业场景的联想。

大多数情况下,改造保留的部分,赋予新的功能,能够发挥重要的景观价值,对它们的改造再利用有以下一些途径:

(1)工业景观的形体结构很容易转变为公园的结构。如运输的铁路系统可以保留并形成串联全园的步行体系。(2)利用原有工业建筑牢固的基础和开阔的内部空间,将其改造成音乐厅,影剧院,展览馆等建筑。(3)利用局部废弃的构筑物改造成形式新颖吸引人的局部景观,如将高炉稍加改造成为攀爬登高设施,建筑的柱网框架可以成为攀援植物的支架,建筑基础可以作为蓄水池等。

2,2 污染处理

场地上的废料包括废置不用的工业材料,残砖瓦砾和不再使用的生产原料以及工业废渣。在废料的处理中,尽量将废料再利用,本着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原则,可以使废料成为独特的景观设计材料和艺术作品原料。

要想使工业废弃地重新发挥价值,恢复期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可以使用相应的设施对污染进行常规的技术处理,也可以运用各种生态技术改良土壤,比如使用生物疗法,增加土壤腐殖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种植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植物,逐步改善土壤情况,同时制造富有野趣的自然景观。

2,3 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之前,需要分析和测试工业废弃地的土壤情况,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应对方案。更换被污染的土壤,再覆土以恢复植被群落是常用的方法,或人为干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腐殖质,改良其营养状况,以及将场地保护起来减小外界的压力,让植被自然恢复。在土壤上种植特殊的适合恶劣环境生长的植物,可以吸收污水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同时用来建造景观和科学研究。

篇6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工业发展取得空前进步,对我国生态环境水土保持造成一定影响,使得我国生态自然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进而影响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来将水土保持的重要理念推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进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强我国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意义

生态自然修复就是当某区域的生态环境在经过破坏或者退化后,进行自主恢复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而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来说,生态修复是指相关部门采取各种生态工程技术等,针对生态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目的是对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进行重新调整、优化,使其与外部信息和能量进行相互融合,进而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到原始状态。此外。随着各国专业人士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修复主要是从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改良等方面来实现的,这几方面虽然是针对不同问题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良的,但是其含义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来进行的,使得已受到损坏的生态环境能够进行系统的修复,并且达到持续利用和发展。

2采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相关措施

2.1注重利用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主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即我们应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的循环规律等,使生态环境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修复。此外,相关人员还应该注意掌握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演替规律、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存亡等问题,这些都属于自然所拥有的基本属性,我们只有尽可能将其掌握到位,并对其加以运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地恢复。2.2注重因地制宜式的生态修复。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非常辽阔的大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区特征,并且不同的地区还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等,如降水量、森林面积等特征,这些因素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并且各种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也是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不能从单一地区生态环境成功恢复的案例来对其他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而保证生态环境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自我修复。2.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在我国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存在着植被面积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但由于这些农村大多是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等一些偏远地区,所以常常缺乏一些有效的治理,影响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重视起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针对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和研究,进而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因地制定一些生态移民或者生态修复方案,从而更加科学地治理、恢复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此外,还要注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格局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建立系统的生态治理格局,以防止后期生态修复工作产生在在破坏现象,从而促进我国生态修复的长远发展。

3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和完善人们的生态保护理念。通常情况下,我国水土流失主要是受到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影响而产生的。自然因素一般不可避免,我们只能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但是人为方面却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变的,这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究其原因,近年来产生一系列的人为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心中缺乏加强生态保护的意识,他们认识不到生态环境被破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其后果的严重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常常在监督较为宽松的地区,由于各种利益等因素,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量的破坏,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生态保护观念深入落实到人们心中,让人们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做那些伤害环境、破坏环境的事情,进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3.2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引用。为使得我国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我们除了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生态环境进行自我恢复外,还要注意引进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由于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取得优异的成就,尤其是那些比较高端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将是十分重要的。相关研究人员在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中,要注意将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同时也要注意以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关的技术,进而保证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更加绿色化。此外,相关部门之间也要注意加强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4结语

总之,加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我国在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从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加强技术引进等各方面,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进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苏江 宁何 单位: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崔腾娴.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方式与运用实践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6):33-34.

篇7

论文摘要:群力外滩湿地是哈尔滨松花江沿线重要湿地之一,对调蓄松花江江洪水、涵养水源、候鸟与湿地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哈尔滨经济发展,湿地保护、恢复已刻不容缓。文中在对群力外滩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1引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最高。

群力外滩是哈尔滨市区唯一的自然状态湿地,经过城市不断的向外扩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并受人为因素干扰,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湿地机能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该湿地的保护、恢复工作已刻不容缓。

2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2.1德国莫海姆市湿地保护

他们以“让河流做自己的事”为理念,用更自然化的手段来达到防洪、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等多重长效作用。通过重建缓冲带、增设与河道垂直的开口、鼓励小规模泛洪、控制洪水淹没范围等手段,不仅可以培育河滨生境,逐步实现河道半自然化;而且可以减低洪水累计风险,减少洪水危害。该项目由堤防后退1.3km获得2.02km2圩田,作为泛洪用地,并在圩田内开辟了3.5hm2林地,提升了滞洪空间的景观和休憩价值。

2.2安姆斯湖湿地恢复计划

美国圣保罗市的PHALEN购物中心,始建于一个填平的安姆斯湖湖区上。后来,这个购物中心被废弃,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重建为湿地公园。规划彻底拆除所有的人工建筑,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通道,并在其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接下来,引入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构筑完整的湿地生态景观。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水景规划设计过渡到对湿地系统的设计或改造,重视湿地保护和恢复,尤其重视湿地的生态系统设计。在进行湿地的规划设计时,兼顾美学与生态,把生态学引入到传统规划中,并与其有机结合,经过科学的设计,达到重建生态系统,防灾并兼顾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目的。

3群力外滩生境分析

群力外滩滩地地势平坦,高程在116.00-120.00m之间,平均高程117.57m,在松33大断面处,高出20年一遇水面线(116.52m)1.05m。该滩地以耕地为主,大部分渔塘也被改为耕地。人工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31%;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占总面积的25.69%。土地多为当地村民开垦种植,农田基本成片。对其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水分状况、光照、风等因素,认为该地区现状气候和土壤条件较为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经过分析,可知:由于湿地基本条件缺乏,现状原生湿地植物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现状较大面积的田地上主要是农作物,其余植被以草甸植被为主。一些撂荒地已经开始向自然植被演替,主要为田间杂草(占植被总面积的50%以上);在比较低湿的地方分布有沼泽植被,面积占5%左右。群力外滩的夏季常见鸟类中,除大量的鹭类及常见的麻雀、家燕之外,其余鸟类遇见率均较低。论文关键词:湿地;生态;景观;生境

论文摘要:群力外滩湿地是哈尔滨松花江沿线重要湿地之一,对调蓄松花江江洪水、涵养水源、候鸟与湿地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哈尔滨经济发展,湿地保护、恢复已刻不容缓。文中在对群力外滩湿地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1引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具有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最高。

群力外滩是哈尔滨市区唯一的自然状态湿地,经过城市不断的向外扩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并受人为因素干扰,部分已被开垦为农田,湿地机能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该湿地的保护、恢复工作已刻不容缓。

2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2.1德国莫海姆市湿地保护

他们以“让河流做自己的事”为理念,用更自然化的手段来达到防洪、环境改善、生态修复等多重长效作用。通过重建缓冲带、增设与河道垂直的开口、鼓励小规模泛洪、控制洪水淹没范围等手段,不仅可以培育河滨生境,逐步实现河道半自然化;而且可以减低洪水累计风险,减少洪水危害。该项目由堤防后退1.3km获得2.02km2圩田,作为泛洪用地,并在圩田内开辟了3.5hm2林地,提升了滞洪空间的景观和休憩价值。

2.2安姆斯湖湿地恢复计划

美国圣保罗市的PHALEN购物中心,始建于一个填平的安姆斯湖湖区上。后来,这个购物中心被废弃,圣保罗市政府决定恢复原来的安姆斯湖,重建为湿地公园。规划彻底拆除所有的人工建筑,开辟蓄水盆地和小运河通道,并在其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接下来,引入活水,在水体内外栽种多种原生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旱生植物,构筑完整的湿地生态景观。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城市湿地规划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水景规划设计过渡到对湿地系统的设计或改造,重视湿地保护和恢复,尤其重视湿地的生态系统设计。在进行湿地的规划设计时,兼顾美学与生态,把生态学引入到传统规划中,并与其有机结合,经过科学的设计,达到重建生态系统,防灾并兼顾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生活服务的目的。

3群力外滩生境分析

群力外滩滩地地势平坦,高程在116.00-120.00m之间,平均高程117.57m,在松33大断面处,高出20年一遇水面线(116.52m)1.05m。该滩地以耕地为主,大部分渔塘也被改为耕地。人工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31%;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占总面积的25.69%。土地多为当地村民开垦种植,农田基本成片。对其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水分状况、光照、风等因素,认为该地区现状气候和土壤条件较为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经过分析,可知:由于湿地基本条件缺乏,现状原生湿地植物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现状较大面积的田地上主要是农作物,其余植被以草甸植被为主。一些撂荒地已经开始向自然植被演替,主要为田间杂草(占植被总面积的50%以上);在比较低湿的地方分布有沼泽植被,面积占5%左右。群力外滩的夏季常见鸟类中,除大量的鹭类及常见的麻雀、家燕之外,其余鸟类遇见率均较低。4群力外滩湿地生态保护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净化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尘埃、污染和废水。考虑减少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和噪音、并减少能量的消耗。规划中需要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对植被进行合理的恢复。该湿地保护和利用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则:①生物多样性与主导性原则;②群落配置层次性原则;③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④经济合理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更新和再植。

4.1基质和土壤恢复

调查研究表明,群力外滩地区土壤类型以草甸土为主,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该地区的土壤基质需要恢复,运用生态学的改良、改进、更新的手法对该地区的土壤基质进行恢复,根据现状调研分析,选择若干区域土壤条件好的,进行改良,无法恢复的板结土壤通过更新的手法进行恢复,主要是从其他地方搬运一些湿地土壤来恢复该地区土壤基质。

4.2水体环境的培育

规划中重视水体、绿化的有机结合,引入活水,将部分水体加以串联,形成整体水循环,增加土壤的含水性能,保证生态的连续性,该地区生态系统融入区域生态系统之中,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河道之间、绿脉相连,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品质。

4.3生物的修复和培育

野生动物微生物培育:湿地的植被必须体现生物多样性,不仅需要满足水生动物和其他野生动物,尤其是水涉禽的需求,而且必须在美学上具有吸引力。在保护现状生物和环境基础的同时,为了引进动物,在原来弃耕水田的基础上,规划了贫营养型和富营养型水池数个。在新建的水池中,为了动物的生息,使用了松木桩,留有弯岔、小岛等。除利用现有水渠外,还新建和扩建了一些水渠。栈桥和平台都选用了耐腐材料,为防止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一律不使用防腐剂。混凝土构筑物可能对周围的土壤、水、生物产生影响,一般都用木结构。

湿地植被培育:主要是湿地植物种类的植入和人为辅助的自然修复;保持植被的完整性和异质性(或称多样性)。适当构建一些地表较高、水位较低的生境,在这些新的生境中种植乔木、灌木等中生植物,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持植被的连通性;建立树木廊道;草本植物物种源的本地优先原则:培育大面积的芦竹群落、低湿的香蒲、苔草等,并采用能自我维持的乡土植物,如野生结缕草、狗牙根等;适当地运用树木的快速构建原则;丰富仅存的山林季相景观,增加植物景观层次;根据生态规律配置湿生群落,尽量演替到稳定阶段群落的种类;尽量减少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保持湿地的自然特性;大大增加树木的比例。因为树木是许多生物(特别是鸟类)的栖息地和隐蔽所。

湿地植被物种选择:要满足湿地以上提出的对植被功能的需求,植物物种选择和配置必须根据湿地建设的进程,即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的变化。第一,种植的多样性可以抵消种植的失败。第二,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可以更适应条件的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例如暴风、水淹等)。第三,植物群落的式样化可以支持野生物物种的多样化。根据湿地建设的进程,即不同阶段和不同功能需求,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的植物名录。例如,目前只是湿地修复阶段,即复绿阶段,除了本地现有的物种,基本都是草本植物,增加适合在本地生长的木本植物种类。随着时间推移,引鸟功能的增加,增加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水涉禽的适生植物种类。随着时间推移,生态旅游的开展,增加景观植物物种。为此把各类适合群力外滩生长的工程物种分为四类,即:本土植物、复绿适生植物、对水生与野生动物具有价值的适生植物以及景观植物。

5结束语

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故生态思想成为其规划的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全过程,生态学的方法成为城市湿地保护不可忽视的手段,纵观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都是根据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崇尚生态、自然,让城市湿地恢复到自然状态;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师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内容,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汪永华.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念探讨.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

篇8

关键词:河流 健康 价值 基准点 生态势

一、全面认识河流的价值

什么是河流的价值?在水资源规划者、开发者的目光中,河流具有供水、灌溉、发电、航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如果对于河流价值的理解仅限于此,这无异于把河流理解为可供人类驱使的工具,而河流的价值仅仅是人类能够利用的资源价值。

现代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如果人类能够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平等成员,客观地认识河流,就会发现河流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载体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宝贵价值。按照生态系统价值的一般分类方法,河流的价值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价值,一类是非利用价值。在利用价值中,又分为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直接利用价值是可直接消费的产出和服务,包括河流直接提供的食品、药品和工农业所需材料,也包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是指对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支撑功能,也是对于人类的服务功能。包括河流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水分的涵养与旱涝的缓解功能;对于洪水控制的作用;局部气候的稳定;各类废弃物的解毒和分解功能;植物种子的传播和养分的循环。此外,无论是高山大川、急流瀑布还是潺潺溪流以及荷塘秋月,其本身具有的巨大美学价值,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心理依赖和审美需求。在历史长河中,河流自然遗产财富是几千年人类文学艺术灵感的源泉。

另一大类是非利用价值,它不同于河流生态系统对于人们的服务功能,是独立于人以外的价值,分为选择价值、准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非利用价值是对于未来的直接或间接可能利用的价值,比如留给子孙后代的自然物种、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境等。试想,如果在我们这一代里,像白暨豚这样的物种一个接一个变成濒危珍稀物种,在河流的生态的食物链中不断地缺失和断裂,造成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其河流价值的损失将难以预计,又不知对于子孙后代生存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在非利用价值中,“存在价值”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可能是人类现阶段尚未感知的但是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的自然价值。

以上这些价值一部分是实物型的生态产品,比如食品、药品和材料,其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流通中得到体现。另一部分是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包括生物群落多样性、环境、气候、水质、人文等功能。这些功能往往是间接的、却又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深远、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商品社会中,有形的生态产品还能为人们所重视,而大量的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往往被忽视,至于非利用价值则更不为人们所理解。可以说,只有建立起珍爱和尊重一切生命,崇尚自然的生态道德,建立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观,才有可能对于河流价值产生较为全面的认识。

二、对于河流健康概念的争论

1.河流健康概念的缘起

当河流的管理者对于河流的价值有了全面的认识以后,才会关注河流系统中除了人以外的生物,才会关注河流生态系统的状况。

上世纪80年代在欧洲和北美,开始了河流保护行动。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功能,还要关注河流的生态功能。许多国家通过修改、制定水法和环境保护法,加强对于河流的环境评估。在传统意义上的河流环境评估主要是基于水质的物理-化学测试方法,依据某些技术指标体系进行的评估,其不足是忽略了对于生物栖息地质量的评估,包括水流条件对于鱼类、两栖动物以及岸边植被的影响,以及河流水文、水质条件的变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在新的生态环境理念的引导下,提出了包括水文、水质、生物栖息地质量、生物指标等综合评估方法,相应出现了“河流健康”的概念。(Scrimgeour1996)[1]

2.什么是河流健康状态?

自然河流经历了数万以至数百万年的演变过程,受到自然界本身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对于自然界的重大干扰,比如地壳变化、气候变化、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河流系统的反应或是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或者滑移到另外一种状态,寻找新的动态平衡,逐步走入良性轨道。在这个过程中,河流系统一般表现出一种自我恢复的功能。而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一、二百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大规模经济活动,包括水资源过渡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水污染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系统自身难以恢复的,严重的干扰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当然,还存在着自然界干扰与人类干扰相互作用以至叠加的可能性。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是损害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认为,在人类进行大规模经济活动前的自然河流,可以定义为是原始状态。原始状态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较为完善的功能,处于一种自然演进的健康状态。概括讲,普遍承认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系统优于人工系统;人类活动干扰前的自然状态优于干扰后的状况。

基于这种认识,有的学者指出“生态健康是一种生态系统的首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未受到损害,系统处于沉睡的、原始的和基准的状态。”(Karr1996)[2]也有学者认为生态健康就是生态的完整性,“在生态系统健康与完整性之间没有实际的差别。”(WhileRegier1993)

这些学者们指出,由于生态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和模糊,过于学术化,需要提出“河流健康”这种通俗概念既可以在科学家、官员和公众之间进行沟通,也容易被社会公众所理解。另外,如何兼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河流保护二者的关系?这涉及到不同的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利益,如果针对特定河流建立某种河流健康的评估准则,有可能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形成一种被社会公众接受的、在河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之间取得折衷的评估方案。赞成河流健康概念的学者认为,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个工具。

3.对于河流健康概念的质疑

近年来,围绕河流健康这个概念,一些学者对于河流健康概念提出质疑,其主要观点如下。

1)无法确定河流健康的基准点。

既然河流健康概念引用了对于人类和生物才使用的“健康”这样的词汇,健康应存在着具体的判别标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会提出来:人类的体温为37摄氏度,当然还有许多医学的生物化学指标,都是客观的健康判别标准。那么,河流健康的客观基准点是什么呢?如上述,普遍认为没有人类活动干扰原始的河流状况是首选的健康状况,可以作为河流健康的基准点。但是,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与经济发展,包括人口急剧增长,历史上发生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于河流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河流的原始面貌。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伴随着一部民族治河史。现在除了我国西部和西南部边远地区的少数河流以外,很难找到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自然河流。如果用保存至今极少的历史资料来推断原始自然河流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有的学者还指出,即使建立起了人类活动干扰前的自然河流基准点,并且人们以此作为健康标准尽最大的努力进行修复,但是由于河流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河流系统也永远不可能返回到原始的健康状况。

2)河流健康的概念在科学意义上是主观的、模糊的

有的学者认为,“健康是针对生物而言,不能简单应用于生态系统,因此,健康一词不具有明显的生态性质”。(Ryder1990)有的学者认为,河流健康概念不具备客观性,其判别准则是由人们主观确定的,其结果是增加了任意性的机会。“具体的某些人会偏爱河流健康的某一种状态,而生态系统是不会偏爱自身的某一种状态的”(Jamieson,1995)。既然河流健康是由人们主观提出的判别准则,那么,在权衡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利弊得失方面,“健康”的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任意性。所以,Kapusta(1998)进一步指出,“作为政策目标的生态健康概念的滥用会有潜在的风险。”

3)河流健康是无法度量的

一些学者认为,“因为‘河流健康’并不是河流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性,所以河流健康无法用科学意义上的技术方法进行度量。”(WicklumandDavies,1995)也就是说,即不能像水文测验或水化学分析方法去获得反映河流固有特征的相应参数。

4.河流健康概念的完善

提倡河流健康概念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河流健康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它是河流管理的一种工具。“出于河流管理的目的,重点考虑在河流及流域上建立起一种基准状态,由这个基准出发,评估河流出现的长期变化,判断在河流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影响。”(LadsonandWhite,2000)[3]这种管理工具的作用还在于,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协商机制,在河流的开发者、保护者及社会公众之间达成健康标准的共识,平衡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

随着讨论的深入,河流健康概念又有完善及新的概念被提出。这主要是“生态势”的概念和“健康工作河流”的概念。

1)生态势

既然河流原始的自然状态是难以确立的,索性就不再追求首选的健康状态的目标,而试图建立一种相对的健康基准,于是引用了“生态势”(ecologicalpotential)的概念。生态势是一种可以管理的也是所期望的生态状态,这种状态得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赞同,遵循这种准则,河流生态状况将获得改善。生态势概念面对现实,承认人们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但要确定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开发的限度。生态势不是一种固定的概念,在这种概念框架下,生态健康就可以用相关的任意基准点进行评估。基准的建立涉及到判断值的选取,而选取的基本原则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化,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稳定河道优于非稳定河道,本地物种优先于外来物种等。

2)健康工作河流

“健康工作的河流”(healthworkingriver)的概念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墨累河(RiverMurray)的环境流评估工作。(MDBC,2003)与此类似的概念是“工作的生命河流”(livingworkingriver)。

“健康工作河流”的概念是河流管理工作的工具,它提供一种社会认同的、在河流生态现状与水资源利用现状之间的进行折衷的标准,力图在河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取得平衡。“健康工作河流”概念的关键点是,被管理的河流是在一种合适的工作水平上,又处在一种合适的健康状态。所谓“工作”是指供水、发电、航运及旅游等具有经济效益的功能,“工作水平”是可以用水文及水质参数定量规定的,如防洪安全水位,供水及灌溉安全,河道侵蚀或淤积程度,水库蓄水量等。而生态健康的指标除像鱼类产卵所需水温等个别指标可直接定义外,多数依赖于指标体系。在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河流低于健康工作水平就会给管理者一种预警信息。

3)4种类型基准点

近年来发展了若干河流健康基准点方法,择其要者有以下4种。第一种是河流生态得到完全恢复的理想状态。由于它脱离实际社会经济状况,也违背生态系统自身的演进规律,所以较少采用。第二种是样板河段比照法。指参照未受到干扰或轻微干扰的河段,如果监测河段与其参照河流状态偏离越远,则其健康状况越坏。第三种是建立以水质指标为主的准则。对于每一种水质指标都规定某种变化范围,不同区域根据当地条件放宽或修改,作为地方标准。第四种是流域状况综合模型,采用对于流域物理、化学和生态状况的综合描述的墨累河健康模型。另外,在河流健康调查评估内容方面,主要进行4类评估,即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评估;水文评估和生物评估。转贴于 三、我国河流管理中如何应用河流健康概念

在我国河流管理工作中提出河流健康的概念具有前瞻性。河流管理者不仅是水资源的开发者,也将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者,这是管理理念的重大进步。由于河流健康概念对于我国水利界还是一个新概念,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准确把握这个概念,促进河流生态建设,似有若干问题需要探讨。

1.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评估工具

综上述,河流健康概念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而是通俗意义上的管理评估工具。其目的是要建立一套评估体系,评估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河流演进的长期过程中河流健康状态的变化,进而通过管理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因为寻找河流原始的健康状态建立评估基准点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寻求一种相对的评估基准点,从这个基准点出发,研究长期的河流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2.建立河流健康评估准则时应该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各流域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河流生态修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到流域经济发展阶段和投资能力的制约。所以,制定河流健康评估准则,既不能照搬国外经验,也不可能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应因地制宜地经过调查、论证,制定符合流域、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健康评估准则。

3.水污染是对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

2002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741个监测断面中,仅29.1%的断面符合Ⅲ类以上水质标准,30.0%的断面属于人体不能直接接触、仅可用于工农业的Ⅳ、Ⅴ类水质,40.9%的断面属于完全丧失水环境功能的劣Ⅴ类水质;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大部分湖泊氮、磷含量严重超过地面水水质标准,在东部和西南地区被调查的200多湖泊中,有80%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全面退化。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由此,我国现阶段维持河流健康的首要任务是水污染治理与控制,在治理策略方面,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转变。

4.遵循河流保护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4]

制定我国河流环境保护战略,有必要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河流保护的经验教训,特别需要研究其河流环境治理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二战后工业急剧发展造成的水污染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了以水质恢复为中心的河流保护战略行动。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80年代初河流污染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开始了以河流生态修复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包括生物栖息地建设,恢复河流的生物群落多样性等,其目标是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西方国家的发展阶段看,综合污染防治在先,河流生态建设在后,治污是河流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河流生态建设提高了河流系统的自净能力,反过来又增强了治污效果。

总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河流保护方面的差距至少有50年。这是因为我国江河湖库水质恶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我国河流保护工作总体处于水质改善阶段,在治污方面还要走很长的路,全面进入河流生态恢复建设尚待时日。

近年来,水利系统通过紧急调水解决一些河湖的生态退化问题,取得一定成效。此外,有些流域机构和省份正规划兴建大规模调水工程解决河湖生态健康问题。必须指出,依靠增加水量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是有条件的。这种方法对于绿洲生态系统和自然湿地效果较为明显,而对于工业污染严重、人口密集地区效果不显著,或者带有暂时性。总之,改善河流生态状况的根本措施是治污,超越治污阶段试图改善河流生态状况的努力难以奏效。

尽管河流保护的各个阶段难以跨越,但是水利系统在维护和改善河流健康状况方面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在技术层面上,加强对河流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动态评估,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趋势,制定河流生态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加强对于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论证与管理,减少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的负面影响;加强对于湖泊水库和河口的湿地保护;综合考虑河流植被和鱼类等动物的生态需求,合理调度水库;开展小型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试点等。[5]

5.河流健康评估准则应体现开发与保护的协调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片面强调开发或单纯保护生态都不足取。河流健康概念应包含对于合理开发水资源的承认。河流的管理既应满足人类需求,也应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健康河流的目标既是一条“工作”的河流,又是一条“健康”的河流。评估准则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河流健康评估准则应体现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

建立评估准则,应该提倡跨部门、跨行业的积极参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及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形成共识。还应充分体现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2005-1-4)

参考文献

[1]Scrimgeour,G.J.andWicklum,D.1996.Aquaticecosystemhealthandintegrity:

problemandpotentialsolution.JournalofNorthAmericanBenthlogicalSociety15(2)

:254-261

[2]Karr,J.R.1996.Ecologicalintegrity,andecologicalhealtharenotsame.

InSchulzeP.C.(ed),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EngineeringWithinEcologicalConstraints.

NationalAcademyPress,Washington,DC,pp.97-109

篇9

关键词:人文和谐;保护;修复;古寺环境

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精神生活逐步提高,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城市园林,保护现有古建筑,增加城市绿量,日益受到重视。城市公园绿地已经不仅仅是人们休憩游览的场所,更是展现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窗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及历史文明程度。本文以济南市兴福寺环境改造为例,利用人文和谐的理念,将古寺周边扩建成开放式公园,使景观与古建融为一体,既达到了对古寺的保护和修复,又丰富了城市园林的内涵。

2 兴福寺环境改造的必要性

兴福寺位于济南市槐荫区西客站东广场北侧,始建于宋代,毁于元代,重建于明代,整座寺院按照中国传统的古建筑格局而建,是不折不扣的古寺。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升级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近年来由于管理及维护不到位,古寺周围成了渣土堆放区,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对古寺周围环境进行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

3 兴福寺环境改造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1)尊重现状:本次环境改造充分考虑了寺院的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主,进行苗木栽植、道路及园林小品的设计工作,以达到新建景观与原有景观的协调统一为宜。

(2)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性化的尺度,在适宜的区域设置坐凳、台阶、防护栏杆、坡道等,方便游人参观游赏。

(3)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游客进入公园,最直接的目的是了解古寺文化,欣赏自然景观,所以在改造时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原则,对既有植被进行保护,同时园林绿化植物多以乡土树种为主,生态优先。

4 兴福寺环境改造

4.1 选材精致、合理

(1)兴福寺公园在植物选材上充分考虑与寺院的融合性,既适合寺院的宁静与禅理,又不失公园的活泼与轻松。公园的园林植物大致分为草本植物、竹类、观果类、观花类及林木类。

在草本植物方面,选用了耐践踏、适应性强的高羊茅成品草及细叶麦冬,并选用一些开花的地被植物作为点缀,如大花萱草、金焰绣线菊、八宝景天等栽植于林下与林缘处。

在竹类方面,寺僧们很喜欢将竹类栽植于院内及周边,“梅将铁作骨,竹以虚为心”,以竹为邻,可常常提醒修行者,常怀“空”心。主要栽植品种有:淡竹、南天竹、箬竹、毛竹、紫竹等。

在观果类方面,兴福寺公园应用的品种也很多,主要栽植品种有石榴、枣树、枸杞等。古往今来,寺观园林中观果类植物应用也很多,在〈洛阳伽蓝记〉提到,景林寺寺西有园,多饶奇果;承光寺亦多果木,奈味甚美,冠于京师等【1】。

在观花类方面,作为开放式公园,花木的种植对于提高观赏性、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香道是寺庙主要的交通路线,也是寺庙园林游览的引导景观【2】。主要栽植品种有:玉兰、腊梅、海棠、丁香、牡丹、荷花、睡莲等。其中丁香花色淡雅,姿态端秀,花香浓郁,在寺庙种植中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以代表佛门的兴盛昌荣。

在林木类方面,选用松、柏、银杏、楸树、七叶树等姿态挺拔、主干明显的树种(图1),能很好的凸现宗教气氛。尤其是银杏等色叶树种,等到了深秋时节,色叶铺地,让寺僧或是香客都能体会到“有色皆空”的佛心禅意。七叶树,即娑罗树,是佛门的圣树。因佛祖释迦牟尼在娑罗树下涅檠,因而受到佛教徒的崇拜。目前七叶树在大觉寺、卧佛寺、香界寺等古刹中均有种植。楸树,树姿俊秀,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其花形若钟,每至花期,繁花满枝,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自古就被各大名寺古刹所种植。

图1 植物配置图2 苗木对植

(2)道路也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兴福寺公园在道路铺装选材上,选用滚筒石、古条石、透水砖、汀步石等,格调既与寺庙氛围相融合,又与国家“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思路相一致。

4.2 植物配置合理

(1)植物造景,生态为本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为目标。

首先,合理配置乔灌草疏密与层次,设计时遵照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的原则。本次寺院环境改造,优化植物配置,适当增加了大型乔木的种植种类。由于寺院的格局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因此在入口、建筑群两侧栽植了姿态优美的七叶树、银杏、楸树、白皮松等。这些高大乔木有力强化了轴线特征,有效烘托了整个寺庙的气势。植物配置不仅体现了人性化,还强调对景、衬景、障景的应用,乔灌木结合,配以成坪的花卉,高低错落,与兴福寺形成相互衬托的关系,达到了生态自然又大气雅致的效果。

植物种植方式上,在园路入口两侧多处采用对植的方式种植大规格的乔木,如白蜡、皂角、柳树等,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图2)。在休息广场、树林空地等地孤植国槐、泡桐等大规格苗木,枝干苍劲,荫浓冠茂,形成美丽的景观(图3)。

图3 苗木孤植

其次,合理配置植物,并增加了色叶树种的使用。在季相变化上,选用了几种季相特点鲜明的植物集中体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美丽。如在公园园路周边配置有樱花,在春季整条路笼罩在樱花的浪漫下;西北绿地中的香花槐则形成了密林的效果,夏季花开尤为壮观(如紫薇、木槿);秋季则有黄栌、火炬、元宝枫、五角枫等色叶植物点缀,红叶似火、秋意浓浓;东北方向的绿地中多栽植有雪松和云杉,形成疏林草坪的效果,为冬季景观增添了绿意和白雪青松的氛围。

第三,营造自然化植物景观,减少后期的养护管理费用。公园设计中尽量选用乡土树种,配合使用野草、野生花卉,不仅利于营造地域特色,也可节约后期养护费用。

第四,采用复层结构的配植方式有利于水分的涵养。在乔木下层选用耐荫湿的灌木和地被种植,能达到美化环境和涵养水源的目的。园区下层多种植八宝景天、绣线菊、小叶扶芳藤、麦冬等地被植物,得到良好的生态效益。

第五,注意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阔叶树与针叶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结合寺庙建筑格局及特点,常绿树种主要有白皮松、雪松、侧柏、大叶女贞、云杉、龙柏等,与落叶树木、灌木、地被、花卉等合理搭配。

(2)乡土树种为本,合理引进外来树种

乡土植物不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城市园林中应大量使用。兴福寺公园建设时间短,寺庙周围可利用植被较少,要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遮荫效果和景观效果,一定要运用相当数量、较大规格的乔木树种,且有较大冠幅、易成活、恢复生长快的乔木树种。园区造景选用了大规格的旱柳、垂柳、国槐、白蜡等乡土树种作为基调,并选用了银杏、雪松、大叶女贞、楸树等当地植物作为背景林和景观树,合理引进美国红枫等色叶树种。主要配置形式与规则式的空间布局和谐一致,绿地中的植物配置以自然式栽植为主,不注重修剪,选用品种繁多的花木强调空间层次美【3】。自然的栽植手法,通过对乔木、灌木、地被、竹子等植物的高低搭配,来割断景象,似隔非隔,使相邻的景象互相渗透。

4.3 园区道路生态环保

设计中多选择生态环保材料、透水材料、绿色环保材料,秉承“以人为本、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园区道路铺装材料主要为古条石、生态砂基透水砖、滚筒石等(图4)。与寺庙的建筑格局及性质相融合,古条石铺装能体现出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通过样式、颜色、图案,营造出怀旧的氛围。古条石强度高,具有极强的耐磨性,并兼具防水、防滑的特性,是一种理想的公园铺装材料。生态砂基透水砖是一种新型的透水砖,用沙子作为原料,节省了有限资源。该透水砖表面致密、光泽度高并且防滑。它的透水性极强,同时还具有过滤、净化的作用。雨水可以充分的渗入地下,涵养水源,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滚筒石是一种天然花岗岩,适合用于公园等人口密集的场所。

园区坐凳均选用新型绿色环保景观材料——塑木,它与木制品相比较有很大性能优势,平均比木材使用时间长五倍以上,使用成本是木材的1/2——1/3,

图4 生态铺装

且不腐烂、不变形、不褪色、防虫蛀、抗静电,是一种理想的仿木制品。

4.4 放生池

兴福寺环境改造增加了放生池,放生池意义重大,它不仅增加了景观效果,更重要的,他是一种激发众生慈悲心怀的手段。现代人生活在都市中,被功名困扰,看到放生池,容易激起人性的本善,“不以善小而不为”,有利于社会和谐。

放生池的修建处处体现着生态、和谐,其周边绿地选用(垂)柳等作为基调,下边配以成坪的草皮,一条幽雅的汀步石小径将放生池与园路相连接。放生池内栽植睡莲、荷花、萍逢草等水生植物,莲花常用来比喻菩萨所修的十种善法。佛教中的袈裟也称为莲花衣,莲花还是佛菩萨的台座。池内置有假山石,岸边卵石护坡,形成自然景观(图5)。生境盎然的自然山水与植物自然的分布,山水与植物、建筑融

图5 放生池景观

为一体,形成寺庙园林的一大境界——生境。

5 改造前后各种功能与效益的变化

城市中保留过去的一些记忆是很难得的,一旦失去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兴福寺的建筑形式在济南中、小型庙宇中是独一无二的,其浮雕和彩绘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兴福寺进行环境改造成功地保存了这座古寺的历史意义。(图6)

5.1 生态效应

兴福寺环境改造中,在施工材料、工艺等的选择上以生态和环保为第一要素【4】,如地坪采用透水材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应;另一方面,植物配置上尽量采用乡土树种,适当引进外来树种,合理搭配色叶树种,构建合理的自然生态群落。改造后的兴福寺公园,整体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提高,游客的活动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绿化面积增加了28000㎡,道路与广场都掩映在树丛中,更适于游人游憩、健身、娱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图7)。

图6 古寺风采图7 休憩、娱乐

5.2 和谐效应

公园改造前设计者做了大量民意调查,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设计时充分考虑古寺的建筑风格及特点,在植物配置上合理,与古寺景观相融合;充分考虑游客的活动空间,本次环境改造增设了广场,广场铺装采用防滑的滚筒石、古条石等;为了方便残疾人游园,在重要路口都设置了坡道;改造后新增了放生池,体现佛教“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心怀,有利于建设人文和谐的社会。

6 结语

古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有些地方尚未受到保护,配套设施不到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寺庙文化的内涵。如何将其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济南市兴福寺环境改造建成公园为例,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保护和修复古寺的环境,得到了较好的生态效应、和谐效应。

参考文献

【1】(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M】.山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冷默.谈寺庙园林植物的配置【J】艺海,2012,(10).

篇10

设计的目标始终是赋予产品和系统更卓越的功能、更优美的形式、更美好的身心感受,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满足和引领市场和社会需求。中国设计必须坚持科学理性、开放包容的理念,用创新合作取代模仿跟踪,创造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设计,顺应、影响和引领世界设计的潮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思考设计的历史发展以及知识文明的走向,未来设计将具有以下特点和趋势:

1、绿色。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因为设计往往决定了产品和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的总水平。必须从设计研发开始,就考虑资源能源的节约、循环、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使产品和系统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运行使用到废物和遗骸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资源能源消耗和有害排放物、废弃物最少。

2、智能。先进传感、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机器的感知、运算能力快速提升,知识、信息的海量获取与存储,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宽带、数控、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快捷,信息处理、知识挖掘、判断决策、加工演示、用户感受更加可靠、安全、高效、精彩;云技术及其应用平台使网络化智能设计更加强大,设计资源共创分享水平得到空前提升。智能设计制造、设计制造智能产品和系统,实现以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运行服务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用户满意,生态环境友好为目标的智能化。

3、全球网络。信息网络时代,设计不仅依靠个人或单一团队,已发展成为全球网络合作、多领城、多学科协同的创新活动。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多学科交叉,而且需要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文艺术间的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水平。促进全球多样文化的交流、合作和包容,促进全球设计资源的共创分享,推动规模化集中大生产方式向柔性、网络、全球分布式制造发展,将使设计团队、设计方法和设计业态发生新变革,形成全球网络设计、制造、服务和经营融会一体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