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21 23:1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编辑出版学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②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间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
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外围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外围,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四、忽视编辑职业发展逻辑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编辑。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③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④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出版业界对编辑出版人才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无可厚非,编辑加工专业稿件、策划专业性较强的出版项目,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毕业生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是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短板。但是,编辑出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业界认为具备了一定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通过师徒传承,掌握了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编辑,进而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有失偏颇。特别是将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范畴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既然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掌握编辑出版技能,为什么不能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呢?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是统一业界和学界在编辑出版人才成长逻辑上分歧的最好办法。
根据这一思路,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出版创意教学,进一步充实内容编辑学课程,强化专业特性,另一方面应当拓展一般人文社科类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领域,尤其要注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一般原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内容,努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通学科壁垒,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媒介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已经出现,各类型媒介在资源、信息、技术以及平台等领域实在了不同程度的融合。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毕业生将是未来出版产业的主要从业者。面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挑战和当前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未来从业挑战,综合提升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我们深思。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新闻出版领域出现大规模并购开始,出版媒介融合现象已经出现。维亚康姆、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等通过重重并购至今已经成长为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全媒体业务为一体的大型全球传媒巨头。报纸、杂志、图书、影视、网络之间共享内容资源,彼此接力,供应的跨媒体、互动型出版已经常态[2],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融媒体信息时代,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信息内容来源高度多样化,信息数据体量急剧增长。数据显示,全球数据量正以每年50%的速度迅速膨胀,当年信息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都近两年内生产的。对于编辑从业人员而言,优质的选题信息可能出自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领域,也可能夹杂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信息里。编辑要从纷繁错乱、极其庞大的数据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其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不可或缺。
二是多媒体运用能力。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介之间的边际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信息内容一旦生产完成将有可能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信息内容的生产也需要考虑其多媒体传播的现实。为此,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出版领域内的采、写、编、评等基本技能,编辑的综合媒介素养也需要相应的提升以应对报纸、广播、电视、数字出版、网络流媒体对信息内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需求。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提升综合媒介素养,具备基本多媒体运用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应用自如。
二、当前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教学理念陈旧。编辑出版学作为一门从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其知识内容大多来源于新闻出版一线。媒介融合时代已然来临然而一些学校依然抱守传统出版时念,课程设置中规中矩,较少引入新的内容和出版实践,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最终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好,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时代要求。
二是实践教学不足。传统编辑出版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新闻史、出版史、文化史等专业史学知识课程普遍开花,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编辑理论、出版理论等课程依次铺开,文学、语言学等基础课程大一大二就进入教学序列。但是,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相关的出版实践课程,紧跟时代潮流的媒介融合类课程普遍开设较少,训练不足。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将对学生未来的求职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双能型”师资短缺。师资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良好发展的师资梯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终要因素。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先进媒介技术已经在新闻出版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设相关媒介技术课程依然挑战不小,其中最重要的是即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又懂得相关媒介技术,熟悉相关出版实践的“双能型”师资的短缺。此外,受目前高校对教师准入资格限制以及外聘教师报酬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或因为学历条件或因为报酬水平很难进入高校从事相关实践教学。“双能型”师资缺乏是影响编辑出版专业进行高水平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3]。
四是实验室建设滞后。为保证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应对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需要,编辑出版专业在实践教学设备方面即便是不能引领行业发展也要至少做到与行业发展衔接。然而由于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设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且相关实验设备中的编辑、排版、印刷以及音视频处理系统价格昂贵,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有限方面的原因,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实验设备老旧、更新缓慢,相关新媒介技术难以进入实践教学课堂。
一是更新理念,创新实践。编辑出版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我们需要紧跟时代,围绕行业需求来办学,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师前面走,学生后面跟,一边演示、一边学习,老师布置任务,学生机械化完成的实践教学方式早已难以激发学生热情。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由被迫机械完成任务向积极主动接受、探索实践。
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安徽科技学院根据编辑出版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以工作室的形式建立多种实践场所。根据专任教师专业特长结合业现有实验设备,设立“星北世界”书装工作室、凤画工作室、“人文安科”报纸编辑室、“安科微视”网络电视台、“时光流影”摄影工作室、“时代潮”微信公众号、“凤鸣安科”网络电台7个工作室,各个工作室由专任教师指导,工作室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各个平台相互支持。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加入其中一个或多个工作室,这种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工作室的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的主动性,目前7个工作室共吸收编辑出版专业各年级学生87人,吸收其他专业31人,其中书装工作室和摄影工作室进驻学校创业科技园并实现盈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部分学生还能够每月获得300-500元不等的报酬。
二是建构体系,突出特色。编辑出版学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以图书、报纸编辑实践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业界需求,为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应当建构起与时代接轨,与业界同步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允许各个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办出特色。在适当保留传统书报刊编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以业界需求为导向,适当增加多媒体开发与应用、摄影摄像、音、视频编辑、数字出版、新媒体营销等切合时代需求的课程,使得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不仅能够熟练从事传统编辑出版业务,也能够在融媒体环境中应对自如。
三是强化师资,更新设备。师资是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而实验设备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必要条件,此两者是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不断强化师资力量,紧跟行业前沿,及时更新设备,是未来编辑吃不安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安徽科技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安徽省高校振兴计划”、“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等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通过不断选送优秀青年教师赴相关高校及新闻出版企业进修、挂职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并逐步将业内先进的实验设备装配到位。
四是拓宽路径,校企合作。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将更加多元化,因此,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上,需要在维系好原有新闻出版印刷单位等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学生实习实训路径,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增加互联网、广告、公关、营销、影音类企业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9).
篇3
>> 反思编辑出版学:历史、学理与现实 编辑出版学:“辑”各家之长 编辑创新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协同创新 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宏观编辑出版 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构建 探究编辑出版创新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关系 编辑出版学:高级的文字“搬运工” 编辑出版学专业:博杂多能 兼备专长 马列文献信息编辑出版60年 新媒介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创新 2003―2011年我国编辑出版学相关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改革发展探索 宏观编辑出版(1) 编辑出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服务意识与鲁迅的编辑出版实践 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学的教育改革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编辑出版类刊物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和编辑出版的数字化发展 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邵益文.编辑学研究评述[J].出版科学,2002(S1):12-17.
[4]李建伟,董彦君,李天姣.社会化媒体编辑力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J].中国编辑,2012(3):30-34.
[5]和.全媒体时代的出版“编辑力”探析[J].中国编辑,2012(3):24-29.
[6]郑爽,刘逸.“编辑力”——从中国近现代出版人的理念和实践谈起[J].现代出版,2012(1):48-51.
[7]沈瑞.也谈“编辑力”[J].编辑学刊,2012(6):102-104.
[8]张静影.说说编辑力[J].编辑学刊,2012(4):88-89.
[9]王振铎,高峻.编辑创新:出版传播的核心竞争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22-128.
[10]范军.大学出版与学术创新[J].现代出版,2012(1):11-15.
[11]姬建敏.当今编辑规范的建设与创新刍议[J].中国出版,2012(14):63-65.
[12]陈小平,徐晶.现代编辑与创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5):161-162.
[13]李林容.浅析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44-46.
[14]徐明霞.期刊编辑应加强的五个职业素养[J].编辑之友,2012(5):78-79.
[15]王承志.做一个虔诚的编辑——论杂志人的综合素养[J].编辑学刊,2012(2):53-56.
[16]周家华.论党史编辑的基本素质[J].编辑之友,2012(7):81-82.
[17]张苗,李晓洵.融媒时代报纸编辑工作呈现的新特点及应对策略[J].东南传播,2012(7):98-100.
[18]张诚,张睛睛.浅谈语音识别技术对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的作用[J].中国编辑,2012(5):39-42.
[19]彭晓玲.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J].今日科苑,2012(10):89-90.
[20]辛督强.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三点建议[J].编辑之友,2012(3):78-79.
[21]杨栓保.学术编辑工作动力及其强化[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3):90-94.
[22]巢乃鹏.浅谈不同出版业态中的编辑主体、客体及其关系[J].中国编辑,2012(4):21-23,42.
[23]兰桂杰.论编辑主体的现代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4):84-86.
[24]王振铎.中国特色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读刘杲同志的四部文集[J].出版科学,2012(1):5-11.
[25]钱俊龙,丁玉薇.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探讨——从纯网期刊的构建模式研究引出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556-560.
[26]林新华.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出版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2-66.
[27]丁锋,米玛扎西.新形势下编辑出版教育再探讨[J].中国出版,2012(12):48-50.
[28]王鹏飞.媒介意识:编辑出版教育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2(4):11-13.
[29]宋艳丽.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讨[J].编辑之友,2012(11):76-77.
[30]宋艳丽.数字时代地方院校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6):62-65.
[31]周国庆.刘杲编辑思想论要[J].中国编辑,2012(1):32-41.
[32]贺圣遂.为出版灵魂的闪光奉献智慧——简论刘杲先生的编辑出版观[J].中国编辑,2012(1):29-31.
[33]于翠玲.刘杲编辑史研究思想述评[J].中国编辑,2012(1):42-46.
[34]郭德征.刘杲关于编辑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编辑最高追求的论述与研究[J].中国出版,2012(5):51-53.
篇4
【摘 要】本文以国内已经设立数字出版专业的六所高校为例,对比传统出版环境和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差异化,探究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数字出版环境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为其他高校开设数字出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出版教育 复合型人才
出版专业教育从产生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洗礼,在数字技术产生和迅速发展的九年时间里,如何应对和适应数字技术的冲击改革教育体系是出版从业者和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公布的《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建设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80余所高校开设了编辑出版专业,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6所高校开设数字出版专业。
近年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引起行业巨变,传统出版环境下培养出的编辑出版人才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如何根据行业和技术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与改革,是编辑出版业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国内已经设立数字出版专业的六所高校为例,探究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数字出版环境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为其他高校开设数字出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
1978 年北京印刷学院成立,标志着我国出版学高等教育的开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传统出版专业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为编辑出版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推动了编辑出版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数字出版”于2005年“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经历了九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从幼稚期步入成长期,更新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体系是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应有之意。
按照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编辑出版学”的培养目标是符合出版物编印发一体化的宽口径要求,注重培养系统掌握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了跟上时展的潮流,传统的编辑出版教育环境下,许多相关院系增设了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课程,但传统编辑出版教学的思维并未改变,培养出的编辑出版人才素质集中在编、印、发三环节能力的复合,对技术的要求较低,对营销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也较低。
数字环境下编辑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拥有人文素质和科学理性架构的知识体系、多媒体传播技术和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专业正是基于此种理念,着力培养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熟谙数字出版规律,能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多元化趋势,具有分析和解决数字出版运营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数字出版、媒体传播、多媒体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行业从事数字内容创意与表达、多媒体信息采集与编辑、跨媒体出版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武汉大学设立的数字出版专业,旨在培养拥有广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学理论素养与信息技术实践技能,能在互联网出版、数字内容生产发行与管理、新闻传播、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数字内容编辑、产品策划、出版发行、营销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老牌编辑出版高校设置数字出版专业与新兴高校的数字出版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存在着差异。北京印刷学院与武汉大学的数字出版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出版市场从传统向数字出版转变所需要的编辑出版人才。而上海理工大学与天津科技大学由于其自身办学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方式,其培养目标偏向于数字出版中的数字印刷人才。比如天津科技大学数字出版专业培养具备数字出版、多媒体制作和印刷复制技术知识,能在新闻出版、印刷包装、广告设计、网络新媒体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艺设计、生产实施、组织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二、培养模式的差异化
1、学科归属
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呈现出十分浓厚的挂靠色彩,各院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归属存在很大差异,大部分编辑出版专业属于新闻出版院系,有些设在文学院、有些设在信息管理学院、有些设在公共管理学院、甚至有些设在艺术学院,因此各院校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数字出版专业在这一方面也并未改善,尽管学者和专家多次呼吁建立编辑出版学一级学科目录,但是其中问题和阻力重重。六家设立数字出版的高校,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专业设在成立于2010年的新闻出版学院,武汉大学2012年成立的数字出版专业属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出版数字印刷专业属于成立于2007年的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数字出版专业属于成立于2004年的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湘潭大学2013年由编辑出版专业更名数字出版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院,中南大学2013年成立的数字出版专业属于文学院,由此可见,脱胎于传统出版高校的武汉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仍然存在着学科归属不明确的问题。而上海理工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依托其理工科院校优势,其数字出版专业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其数字出版主要为数字印刷方向,所以其学科设置在印刷相关的院系。
2、课程体系
学科归属的不同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差异,不管是传统出版环境还是数字出版环境下,根据其不同院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而设计的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所在院系和学科的特点。潘文年教授在《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分析》中从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两个方面对国内有代表性的10 所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很多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教育应用性和技术性等课程的开设数量不足,对图书营销、财务、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分析等应用性课程的重视不够。其次,反映专业特色课程数量不足,“中国编辑史”、“编辑学概论”等概论式的课程“支撑”着整个课程体系,开设相近课程现象时有发生。最后,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数量开设不足。
对比传统出版环境,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的课程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传统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专业高校众多,层次纷繁复杂,与传统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相比,目前六所高校设置的数字出版专业课程设置有些摒弃了这些缺点,有些则仍然难以摆脱这种痼疾。一些数字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应用性和技术性,比如武汉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的数字出版专业。武汉大学其数字出版专业主要课程除了一些基础性课程之外,开设了媒介经营与管理、出版经济学、书业营销学、网络编辑、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等。北京印刷学院作为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老牌高校,其课程体系一直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应用性课程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编辑理论与实务、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数字出版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数字出版营销。其次,数字出版环境下,有些理科高校依靠其技术背景和学科特色的数字出版专业,也因为其学科归属设立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比如上海理工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出版专业主要课程包括信息技术、电介质物理学、印刷色彩学、印刷工艺原理、印刷营销等。天津科技大学其数字出版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印刷色彩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数字出版技术、彩色桌面系统等。两所高校的课程体系独具特色,其独特的课程体系也为社会输送了独具一格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从六大高校的数字出版专业,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高校已经在探索数字出版人才的课程培养体系上,做出了很大的变革。如上海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都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的是数字时代的复合型出版人才。当然也有些高校仍然处在探索的初期,如湘潭大学和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其数字出版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编辑学概论、传播学概论、语言文字应用、文化产业概论、电子商务概论。其课程设置与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但其往数字出版方向迈开的探索难能可贵。
3、就业方向
传统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为传统的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的记者、编辑、编务、策划、发行等专业人才,除此之外近年来民营出版公司和网络公司的兴起,传统出版专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也拓展到这些领域。由于数字出版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熟悉出版理论,加强了数字技术和经营管理技能的教育,使得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的就业方向得到了拓展。比如六大高校各自设置了自身的就业方向,上海理工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的数字出版偏向数字印刷,其就业方向主要为印刷公司和企业、数字印刷公司和企业、数据处理中心输出部、文化传播公司、按需出版企业、传统媒体等。北京印刷学院就业方向主要为在数字出版、媒体传播、多媒体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行业从事数字内容创意与表达、多媒体信息采集与编辑、跨媒体出版运营管理。湘潭大学等老牌编辑出版专业教育高校的就业方向为书刊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高级专门人才,能在互联网上从事信息组织与,适应高新技术条件下、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编辑与的高层次人才。
4、师资力量
数字出版产业从产生到如今刚刚经历九年的时间,而传统出版专业教育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高校有六百多个编辑出版类专业教学点,在校生数十万人,传统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虽然无法和其他院系专业相媲美,也是相对充足的。而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能拥有数字出版从业经验,同时接受过博士层次教育的教师人才非常稀缺,这无疑限制了数字出版的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
三、培养要求的差异化
传统出版环境下其对编辑出版培养要求仍然是编印发层次上的复合,虽然增设了关于数字出版的教育,但通常做法是将数字出版的概念拆分,即开设电子出版、手机出版等课程,这种对于数字出版概念的割裂对于学生系统学习数字出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数字化思维的复合型出版人才是非常有害的。传统出版环境下的数字出版教育尚未形成以数字出版学为中心,建立各级相关课程的体系,只是附属于现有的编辑出版专业里,各大院校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六大高校的数字出版专业的培养要求对于数字技术的要求更加具体而深入,对于“复合型”的要求也更加宽阔。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培养要求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较为系统地掌握出版学的基本理论、信息技术原理、信息处理方法;了解并掌握数字内容生产和管理技术,数字出版与数字发行相关技能;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全国有80多所高校开设了本科层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有6所高校开设了本科层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出版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形成了一定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规模。六大高校数字出版专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迈入了新的阶段。数字出版专业的建立是技术发展和图书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数字出版专业教育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管是传统出版教育中的数字出版教育,还是六大高校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在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数字时代的现状,不管是传统出版环境还是数字出版环境,其对于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契合数字时代的特性和实际,其培养要求在其差异化的基础上也有着一定的共性。通过以上对比,笔者认为两者在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学科归属杂乱无章、尚未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
(1)根据学科归属实际,打造具有特色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不管是传统出版环境还是数字出版环境下,出版专业的学科归属一直没有统一。学科归属问题一直是业界和学者专家们一直争论的话题,在短时期内学科不可能统一的现实条件下,各高校应该认清学科归属问题,规避其风险,合理利用各个院校不同的学科背景,凭借不同的优势资源,为数字出版专业教育引入不同的教学视角,培养出结构合理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上海理工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正是基于理工科在数字印刷技术上的优势,培养出了新时期的数字印刷人才,为高校以后发展数字出版专业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2)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传统出版环境相比,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知识结构上,还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因此高校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平衡和科学,也要注重创新型和数字化的思维方式的培养。除此之外,编辑出版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还应该重视实践和实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大实践课程的比重。
(3)根据专业实际,充实师资力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数字出版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数字出版出现的时间不久,既具有业界经验和数字技术,又拥有教师资格的人才比较少,各高校应该根据专业实际,来充实师资力量。有些高校非博士及其以上学历不收的情况,会将许多具有数字出版技能和经验的人才拒之门外。各高校应该积极对传统出版专业教育老师进行培训使其尽快掌握数字化的技能和思维,从业界引进兼职教授课程是一个更能直接接触数字出版市场前沿和需求的方式。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2013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出版背景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项目号:2013jyxm031以及安徽大学2013年度质量工程重点项目:《数字出版背景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项目号:JYXM201309的资助】
参考文献
①moe.edu.cn/publi-
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82/201010/109699.html
②潘文年、张岑岑、丁林,《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③陈丹、张志林,《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0(8)
④施勇勤,《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以上海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改革发展为例》[J].《中国编辑》,2010(6)
⑤丛挺、刘晓兰、徐丽芳,《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数字化演进探析》[Z].《中国出版年鉴》,2013
篇5
关键词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6-0066-03
当前,世界出版业正在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出版,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出版、云出版等出版新业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头戏,数字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教育一直在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在教学探索中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步入了某些误区。
一、数字出版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不等于培养书报刊数字出版人才
有些学者在言及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问题时,直接探讨书报刊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将数字出版等同于书报刊数字出版,将数字出版人才等同于书报刊数字出版人才。按照数字出版的不同形态,数字出版人才可划分为网络游戏、动漫、数字报、互联网期刊、电子书、数码印刷等各行业的策划编辑、技术应用与经营管理人才。按照产业链划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环节也都需要专门人才来运作。处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游的内容提供商,包括出版社、报社、杂志社、音像出版公司、文学类网站、游戏开发商、手机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等,需要大量数字出版策划、创意、编辑人才。处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游的服务提供商和技术平台运营商,包括电子书、互联网期刊出版商、网站读书、音乐频道、搜索引擎等企业需要精通数字出版编辑和技术的人才。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终端销售商,包括在线销售、分销商、零售商等,需要擅长数字出版产品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的人才[1]。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高水平的数字出版人才,书报刊数字出版人才仅是数字出版人才的一部分。
(二)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不等于培养数字出版全能人才
有学者认为,数字出版人才应该是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既熟悉传统出版流程又懂数字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对信息产品的采写、编评以及制作、出版均能胜任,还要对市场具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又能掌握、运用各种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国内许多高校针对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强烈渴求,积极行动,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材改革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调整,纷纷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人才。此种愿望固然很好,但冷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目标恐难实现[2]。第一,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是通才、全才、杂家,培养这种人才,需要经过学校和社会工作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在学校中培养并不现实。第二,术业有专攻,专业工作由专业人员完成,更符合社会分工细化的发展规律。市场细分意味着专业性,包括数字出版产业在内的社会各行业人才都应该发挥所长,各司其职。在具备特定专长的前提下,可以再去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今一些高校基本把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方向分为三个模块,即数字出版内容编创、技术应用与经营管理,采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式[3]。分方向培养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既分培养方向,又强调培养既懂传统出版,又掌握计算机、网络、新媒体等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不难以实现的。
(三)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不等于培养重技术、轻内容的数字出版人才
由于数字出版是出版和科技的融合,因而数字技术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部分高校把关注的重点、人才培养重心都集中在数字技术方面。“数字”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数字技术,是出版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是对传统出版的再创造[4]。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技术不断更新,数字技术使出版的编码形式和媒介形态发生了改变。出版的本质和核心在于传播文化,为受众提供优质的内容产品。技术只是出版的一种必备工具,无论数字出版如何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出版的传播载体和方式是什么,而在于出版的精神内容。数字出版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教育必须与出版内容教育紧密结合。业界过分强调了对技术方面的需求,部分高校对数字出版技术培养的重视也要高于对策划、创意、编辑各传统出版流程能力的培养。不能让数字出版的技术教学冲淡传统出版的文化基础教学。重技术而轻内容,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优秀的策划创意能力才是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重点。
(四)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数字出版人才
部分高校在研究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问题时,直接探讨传统编辑出版学如何构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似乎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仅仅是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育范畴。有学者在谈到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问题时,列举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学校的数量,并指出这些院校在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哪些尝试,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不足。还有学者认为,编辑出版学教育是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主力,甚至有学者在谈到数字出版教育时,只谈图书的数字出版教育。事实上,这些研究和观点都是片面的。大部分编辑出版学主要培养的是书报刊出版人才,而网络游戏、动漫设计、网络广告、数字音乐等数字出版人才,均非编辑出版学专业所能培养。
二、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对策
(一)更新数字出版教育理念
大部分学者都秉承着大编辑、大文化、大出版的教育理念。实际上,培养精通技术和出版的复合型人才不符合社会分工细化的需求。应该遵从社会运行规律,尊重教育发展规律,转变在本科阶段培养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建议在本科阶段以培养数字出版专才为主。把数字出版人才种类进行细分,把数字出版人才能力进行细化,突出教学重点,避免泛泛地开设数字出版课程,应该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
(二)突出学校数字出版专业特色
由于数字出版人才种类较多,需要学习的课程,掌握的知识、技能均有所不同,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要试图培养全能型出版人才。各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发挥办学优势,找准定位,实行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相关专业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历史传统和擅长的专业领域,培养的数字出版人才应该有所区别,办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形成自身的专业品牌。
(三)跨院系共同培养数字出版人才
数字出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且学科跨度大的领域,数字出版业是需要多个行业共同运作的产业,因而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需要多个专业共同完成。学校的各院系各相关专业可以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数字出版教育模式。例如,计算机专业所在院系可以与编辑出版学所在院系联合培养数字出版技术人才。这样的人才以数字技术为专长,同时也了解一些出版知识,在出版业的就业竞争力就要明显高于单纯掌握数字技术的毕业生。再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修读编辑出版学专业二学位,结合本专业特长,最终可成为数字出版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
(四)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字出版教育研究
近年来,关于数字出版教育的研究较多,但缺乏针对性。笼统地研究数字出版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数字出版教师队伍如何建设、数字出版实验室如何建立等问题,实际意义不足。探讨人才培养问题一定要具体。例如,数字出版的电子书创意人才和互联网广告创意人才,都属于数字出版人才范畴,但其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不同。前者需要具备图书编辑的相关知识和电子书软件操作技能,而后者则须具备广告创意思维和网络广告设计软件操作技能,二者开设的课程、配备的实验室与训练内容也截然不同。笼统地把各种数字出版人才的能力、素质放在一起来研究,显然是不合适的。
参考文献:
[1]郝振省.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2]吴鹏,程放.数字出版转型期高校出版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4(2):91-94.
[3]陈丹,张志林.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0(8):67-69.
[4]陈兴昌.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刍议[J].出版发行研究,2011(9):20-22.
收稿日期:2014-07-20
作者简介:王欢(1980- ),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13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数字出版人才需求与高校应对策略研究》(编号:ZC131
05),主持人:王欢;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教育发展研究》(编号:14CXW041),
主持人:杨明。
On Misuderstandings of Digital Publishing Education and Its Solving Strategies
WANG Huan
(Jilin Teachers’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52, China)
篇6
随着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全面转型,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数字出版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快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数字出版业要求从业者既懂出版又懂技术,对传统的出版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一批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并且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出版界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作为该领域国内创办最早的本科专业,在出版产业界和教育界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出版业的“黄埔军校”。2006年,武汉大学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建“武汉大学新闻出版总署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5月,学校正式申报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经过学校评审论证和北京专家论证会论证,由教育部批准设立。
在北京召开的武汉大学增设数字出版专业专家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在听取了武汉大学的汇报后,对武汉大学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的必要性、迫切性与建设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论证,形成了如下一致意。
篇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事物越来越多,而且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每个学科承担的研究内容越来越专一,为了应对新兴事物出现所带来的对新型学科的需求以及减轻旧学科的压力,编辑心理出版学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介绍编辑出版信息学以及其特点,高校老师教授编辑心理学所采取的方式,以及编辑出版心理学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编辑出版心理学
编辑心理出版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既结合了编辑学的特点,又涉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又和这两门学科不同。编辑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主要应用于现代出版事业。主要研究不同书籍,画册,报纸等出版物品以及其选题,写作,审稿,美工,出版等。既属于理论性学科又属于应用型学科,编辑出版心理学继承包含了它这两个特点[1]。心理学大方向属于理论性的学科,但近几年也被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例如心理医生。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人格,行为,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情绪,认知等多个领域。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丰富快速沟通,使人们的认知越来越深化,同时伴随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因此,人们已经更多地开始关注心理学,并在很多领域已经投入运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致来说,编辑心理出版学承接了编辑学的研究内容,但却是以心理学为研究手段和途径,研究对象也变为编辑以及和编辑相关人员的心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描述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预测心理趋势,调适心理导向等。网络的兴起对传统的编辑行业提出了挑战,人们为了方便更倾向于接受电子化的咨询,如刷微博,看电子书等,当然还包括其他的视屏阅读视听阅读等途径。在这些新型方式发的压力下,传统编辑的焦虑感;作者写作动机的改变,题材和表现方式的改变;以及读者的兴趣变化,还有一些其他的编辑人员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编辑心理出版学所研究的领域,和编辑学一样,也是一门同属于理论型和应用型的学科。
二.编辑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一)交叉性
编辑心理学由于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具有交叉性。编辑学主要研究编辑的工作原理,工作规律,并指导编辑进行实践。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等。由于人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存在,所以编辑学和心理学在客观层面来说具有必然的联系,编辑心理学算是心理学在现代编辑学里的发展,可以归属于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二)独特性
编辑心理学虽然是对编辑学和心理学的继承,但是这种交叉却不是简单物理方面的重合,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编辑学相比,编辑心理学主要强调的是和编辑有关的心理活动问题,比如编辑的智力问题[2]。而编辑学则更加突出编辑的能力问题,如知识基础,政治素养等。其次和心理学相比,编辑心理学主要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和编辑有关的心理问题做出研究,并预测其在以后的应用和发展问题。如揭示编辑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指导,使编辑事业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创造性
人都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存在,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就都具有再创造的能力。编辑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客体是编辑和与编辑有关的人员,以及受众,都是和人有关的活动,因此,编辑心理学在理论层面具有再创造的特点。实际应用中,编辑心理学对编辑在工作中的创造能力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探索性
编辑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刚刚兴起,尚且还很稚嫩,理论体系,实践经验都还不完善,也没有宝贵的历史经验流传下来供以继承,因此需要现在的人们不断地进行摸索。可以借鉴其母体――编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参考国外的编辑心理学的研究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遗余力,不辞辛苦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来使的编辑心理学这门学科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完善。
三.编辑出版心理学的教学技巧
(一)列框架,突出重点
编辑心理学大部分还是属于理论型的学科,知识点广泛,所以教学时如果没有章法的进行,会很容易漏讲或是重复讲解。因此,列框架的方式可以完整的讲知识点总结在一块,教学的时候按照所列的框架,不仅可以解决漏讲的情况,还是得条理清晰,学生更容易记笔记,这从侧面来说,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列框架不是让老师在讲解的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完全讲解的时候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对困难的部分也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二)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也就是说要理论联系实际。编辑心理学在教学上虽然理论性偏强,但在实际实践中,有很好的应用性。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清楚,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0多研讨交流
编辑心理学的新兴特性要求老师们紧跟学科的发展,经由人们的不懈研究,学科的发展进步可能会日新月异,因此老师要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量,多进行沟通和研讨,紧跟学科发展的脚步。
篇8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03-02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出版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作对象更加丰富灵动,出版人的队伍更加庞大复杂,也让编辑出版的概念跳出传统樊篱,张开双臂拥抱新媒体。云南省地处边疆,是少数民族文化特别繁荣发达的省份。云南省的第一个编辑出版专业创办于昆明理工大学,至今已有十年的办学历史。随着出版业数字化进程的深入,云南省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仍将继续。
一 数字时代出版业的变革及人才标准
1.数字时代出版业的变革
第一,“编辑出版”的概念扩大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编辑出版指的是出版社编辑出版图书,报刊社编辑出版报刊。就拿“出版”一词来说,1985年《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这样的:“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而到了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出版”一词的释义扩充为:“把书刊、图画、音像制品等编印或制作出来,向公众发行。”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编辑出版”不仅指书、报、刊的编辑出版活动,也指电子出版物、音像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的编辑出版。
第二,编辑出版业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从起点到终点都在数字化。传统出版业中,编辑出版人员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读者就接受什么样的产品,是一个以信息制作方为主导的传播模式,但随着电子出版物与网络出版物的交互性日益增强,网络技术也让读者参与到选题策划阶段,读者提前进入到信息传播的流程,影响了信息的传播过程。甚至读者自己就站在信息的最前端,他们通过经营自己的空间及博客、微博、微信等成为编辑出版从业者,数字技术推动了多媒体的繁荣兴盛。
第三,编辑出版业从内容生产到结构布局都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步消失,数字化新媒介大量涌现,媒介生态发生巨变。”内容的融合体现为广播、电视、网络与书、报、刊的选题相互交叉,互相影响,网络热帖可以被作为畅销书选题,畅销书又会成为广电产业的加工对象,结构布局的融合体现为:原来单一的大众传媒纷纷建设网站加强信息沟通与形象宣传,而新兴的媒体如手机媒体则会吸纳众多媒体于一身,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手机读书报、手机看电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第四,编辑出版业的产品制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从前制作一本书的周期很长,要经历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校对、印刷、装帧等一系列流程。数字化出版条件下,不仅每个环节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了速度和质量,甚至有些流程也可以简化。譬如,央视《今日说法》《百家讲坛》系列丛书的出版,电视栏目制作流程中的选题策划与字幕校对直接减轻了图书制作流程中的工作量,名牌栏目的效应也减轻了图书营销过程中的许多负担。再如,2012年9月,日本挑起“”问题事端,新华出版社在短短几天内迅速选编各大报刊的深度报道,出版了《是中国的》一书,体现了数字时代图书出版的高效率。
2.数字时代出版业的人才标准
首先,编辑出版人才应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良好的职业修养。在数字时代,这一点尤其需要强调。数字时代,计划经济体制当中有针对性地向目标群体投放信息的模式已经改变,传播的渠道日益多元化,信息的种类、数量也与日俱增,出版从业者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备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受人迷惑,才能在网络舆论势均力敌的时候不迷失方向。
其次,编辑出版人才应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基础与跨媒体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形式,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只有眼界宽、知识面广,才能游刃有余地从中萃取出为我所用的材料,并进而梳理成另一种具有内在逻辑的文本样式呈现给受众。因此,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必定是善于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并创新性整合信息的人。
最后,编辑出版人才还应具备专业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只有掌握坚实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才能化繁为简,在变幻莫测的媒体世界把握到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只有掌握熟练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才能把理想的创意策划落实成可以品味欣赏的成果。数字技术及软件更新速度飞快,也要求编辑出版从业者有突出的自学能力,与时俱进。
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的出版业发展迅速,进入21世纪以后,云南省的电子音像出版、游戏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也有了长足进步。为满足云南省编辑出版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云南省高校第一个编辑出版专业在昆明理工大学创办,2002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目前云南省开办编辑出版专业已整整十年,开办本专业的高校共三所,另外两所分别是云南民族大学(2004年创办本专业),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2年创办本专业,是云南第一家开办本专业的独立学院)。
云南省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与行业内人才培养缺乏联系
人才培养应当有多种途径,一种是在高校里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方案掌握相关技能,一种是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实践出真知。这两方面的人才培养应能相互补充,科班出身的人还需经历行业的磨练才能真正在业务上挥洒自如,行业出身的人也需适时进入高校深造才能提升境界。但目前来看,高校培养出的编辑出版人才有一部分能到对应部门,通过实际工作提升业务水平,而业界人士想回炉深造却难寻门径。
2.教师与学生在编辑出版的实践环节均显薄弱
许多教师从研究生毕业开始就担任教师,从毕业到就业都在学校,实践经验缺乏;入职后又忙于科研与教学,学校的严格管理也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业界实战。就学生而言,有一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当下是媒介融合的时代,也没有意识到即使毕业后不去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站等单位门就业,他们仍将不自觉地从事文化生产与传播的“编辑出版”行为,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编辑出版的实践训练对他们以后的实际意义,所以重视度不够,精力投入也就少。
3.专业建设中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昆明理工大学于2003年就在当年的白龙校区建成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和摄影摄像实验室,但呈贡新校区建成后,学校的搬迁使这两座实验室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而新校区实验室漫长的建设过程,使入驻呈贡的几届学生没有机会享用实验室的实训环境。云南民族大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4.与其他省市相比,云南省高校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还有两个遗憾
一是著作、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如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陆续出版了学术专著与专业教材,而云南高校在这方面力量薄弱,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有待提升;二是人才培养层次不完善。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不仅培养编辑出版的本科生,也培养硕士、博士,为国家的文化建设输送高级人才,而云南不仅开办的本科教学点有限,硕士、博士的学位点更是一个都没有,这方面需有待突破。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针对云南省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勇于探索,寻求解决之道。
第一,结合数字出版实际,敞开大门办教育。在更为宏观的“编辑出版”概念的指引下,技术教育和实践教学应成为最重要的环节。敞开大门办教育,就是要加强高校与业界的联系,把编辑出版行业的专家请进来,让他们走进课堂,现身说法,把最鲜活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另外,也要把学生带出去,进入各家媒体,亲自体验文化产品制作的过程。与媒体的联系方式可以多样化,利用学校的校报、电台、网站让编辑出版专业的同学长期实践的方法可行,暑期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媒体短期集中实习的方法同样可行。十年来,云南高校在这方面没有停止过努力,今后要把这种“请进来”与“带出去”做得更加扎实、持续。
第二,抓好宽口径、有专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充分体现“大编辑”“大出版”的人才培养目标。2012年,昆明理工大学的新闻传播系的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广告学实行大专业招生,也就是说学生入校不分专业,大二再依据兴趣选报专业,这正是对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尝试。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大实验设备的建设投入,加快建成与专业有关的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网络编辑实验室、演播室、摄影实验室等,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培养高层次编辑出版人才也成为云南省亟待突破的难点。为适应我国出版事业发展对出版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出版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设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简称MP)。云南省应加大编辑出版专业培养力度,在完善本科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创立出版专业硕士、学术硕士和博士学位点。
综上所述,数字技术的推广,不仅改变着编辑出版业本身,也改变着编辑出版教育事业。云南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们要响应数字时代的召唤,开创出一条适应云南省发展水平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G].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G].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9
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海量、传播体系全球化、传播空间开放性、廉价易得以及传播形式跨媒体等特点成为当前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并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工作方式创新以及进行信息获取的重要工具,同样对期刊编辑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时代,作为一个编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这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网络时代编辑的素质要求进行分析和探讨。特对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人才的各种能力素质提出如下几点建设意见。
数字时代是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数字时代给出版业发展营造了一个崭新的空间,由此而对出版人的能力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
首先,文字信息处理的数字化与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使传统的编辑出版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内容上看,多媒体的有效整合成为必然趋势;从功能上看,已由单一传播方式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从手段上看,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与网络平台的结合,不仅使出版业告别了铅与火,甚至连纸张载体都变得不太重要了。如目前发达国家正积极推行的“按需印刷”,使整个出版运作能实现个性化定制、零库存销售,已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这些变化,对出版人员的编辑业务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数字时代的出版人员,除了要扎实掌握编辑业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具有在各种新型媒体出版中具体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传统的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编辑业务主要是纸质出版物内容的删选把关。载体的单一性使得知识内容的筛选把关也相对较为简单。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往往涉及多种媒体的互动与触合,一种知识内容可以产生多种形式的出版产品。这就使得编辑业务中不仅删选把关的要求更为复杂,如出版主题内容的选择要考虑适应多种媒体的要求等,而且要按各种媒体的特定要求运作,还要具有使各种载体出版产品熟练地进行转换操作的能力。这对编辑出版人员的基本素质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强烈的市场意识与灵活多样的选题策划能力。对于中国的图书市场来说,已经走过了图书稀缺、信息饥渴、知识普及的时代,无论是科技图书出版,还是大众生活图书出版,读者对知识学习、文化消费的选择,从形式、手段、数量、质量、细分需求上,都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面向未来,图书选题策划将是多样化的,不但需要关注读者需求多的大众市场,还需要关注有特色的市场,能够从原来认为是鸡肋的小众市场中,挖掘到有价值的选题。
综观未来,个性化出版将成为出版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出版专门为有特殊需要的读者定制的图书,将可能为出版单位带来丰厚利润。对于专业图书的个性化出版来说,策划编辑将需要具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专业知识,更加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并以灵活多样的策划方式,组织多样化的选题。欧美一些专业出版社,如Elsevier、Wiley,他们的专业图书销量并不大,但恰恰就是这些专业图书,不但以高价、无退货为出版社赢得丰厚利润,同时还积累了将来数字化可重复应用的内容,并创立了自己在小众专业图书市场的领先品牌。例如,Wiley公司的高端金融类专业图书,从专业工具应用、专业手册、专业指南,到认证考试,无一不体现该出版社对小众专业图书品牌的着力塑造,一大批世界该专业的专家更是成Wiley的核心作者,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市场,对大众图书来说,个性化地域性出版也具有强大的市场魅力。例如,四川地震后出版的有关地震知识、地震中的自救方式等图书,就可以满足当时特殊人群的需要。在策划这类图书的过程中,更加需要策划编辑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选题策划组织的高效执行力。
2 从数字化时代出版人才所需的业务能力素质
前面提到的数字化时代对出版人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大体可归结为三类:一是要求出版人必须具有新的编辑业务能力;二是要求出版人必须具有全方位的市场营销能力;三是要求出版人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交公关能力。无疑,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数字时代出版人素质培养的重点内容。下面分别对这三个方面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对数字时代出版人的新的编辑业务能力要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内容上,二是在工作手段上。从工作内容上看。编辑业务由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稿、校对六大基本环节组成,与传统的编辑业务能力相比,适应数字时代要求的新的编辑业务能力,主要体现在对选题与组稿这两个环节能力要求的变化上。数字时代的出版物选题,由于多媒体互动的技术条件日益普及,所以任何依靠单一媒体的出版产品,其盈利的机会都要远逊于能够进行多媒体运作的产品,为此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在策划出版项目运作时,必须考虑选题在多媒体上运作的可能性,要具有对选题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如策划图书选题时,要考虑将其转化成光盘等封装电子出版物以及Ebook等数字化网络出版物,还可考虑制作成Mp4,以及利用电讯系统、通过手机接收阅览的手机出版物。编辑人员要熟悉各类媒体的产品及其运作要求,具有在各种媒体上都能熟练操作选题的能力。数字时代的出版物组稿,由于稿件资源的分布面更广更宽,作品数量大为增多,而质量则参差不齐,加上多种媒体的出版产品对稿件资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为此要求编辑人员必须有很强的稿件资源控制能力。包括资源开发能力,即善于从海量的作品资源中选取有用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将其转化成受市场消费者欢迎的出版产品;资源质量把关能力,即能对作品质量进行准确鉴别,以确保拟开发成出版产品的资源质量;资源有效转化能力,即能组织作者将书稿资源按照各类媒体的要求加工成可用的作品。从工作手段上看。数字时代的编辑业务操作,大都是通过计算机终端利用网络进行的。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对信息化技术、网络平台、多媒体转换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依赖,为此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与此相关的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能力,能熟练地利用各种搜索引擎查找到选题及编辑加工所需的资料;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利用计算机处理书稿,与作者联系等对外交流;多媒体转换能力,能将一种媒体的出版产品熟练地转换成另一种媒体所需的文本格式,为另一种媒体的产品生产创造好条件。由此我们可以说,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人员,应该成为知识内容产品数字化加工制作的专家。
2.2 全方位的市场营销能力素质
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单位,无论是出版社、期刊社、报社,还是数据库或网络平台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等,都需面对由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组成的多元化的出版市场。各类市场都有着不同的盈利模式,其运作程序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必须具有全方位的市场营销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市场预测能力、产品包装设计能力、宣传促销能力。编辑出版人员的市场预测能力,即能通过对各种市场信息的整理分析,对自己主持运作的出版产品的市场表现作出相对准确的预先判断。只有具备了此种能力,编辑出版人员才能对选题的形成做出较准确的经济价值评估,才能根据市场需求对内容产品的呈现方式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掌握控制市场的主动权。编辑出版人员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力,即能通过对各种消费者特征与消费心理的调研把握,有针对性地对拟推出的出版产品进行装帧设计,使其能更受消费者青睐。推向市场的出版产品,是一种整体产品,除了内容要有针对性之外,其外在包装如文字的表达、插图的绘制、封面的安排等,也要符合特定消费者群的审美要求,并要与产品内容紧密配合。所以,编辑出版人员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力,对于产品的市场行情有着重要的意义。编辑出版人员的宣传促销能力,即能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宣传促销方式与手段,准确地揭示出版产品的市场卖点,以促进出版产品市场销售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出版产品市场寿命的有效延长。实践证明,编辑人员由于熟悉出版产品的内容,也对需要这些知识内容的消费者的分布有大致了解,所以他们参与宣传促销活动具有独特的优势,由此而对编辑出版人员宣传促销能力的要求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人员,应该成为精明的数字出版产品市场的营销能手。
2.3 较强的社交公关能力素质
正如前面所说,数字时代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及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使出版业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每一个出版项目的运作,都与各个社会系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出版项目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离不开众多社会系统的协作与支特。编辑出版人员具有较强的社交公关能力,就能为出版项目的运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能争取相关社会单位的顺利合作,这就为出版项目的运作成功打下良好基础。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人员所应具备的社交公关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能按照出版选题规划要求顺利地寻找到相应的社会资源,并顺利转化为作品。包括通过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等部门的广泛联系,收集选题内容信息;通过与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联系,物色合适的作者等。
其次是能根据出版流程需要顺利地寻找到最佳的社会合作单位,并顺利开展合作。包括通过与各种印制单位的普遍联系,挑选到最佳的产品印制合作厂家;通过与各种运输单位的普遍联系,挑选到合适的产品承运单位;通过与各种市场中间商的普遍联系,寻找到最优的产品经销商等。
再次是能按照产品上市的要求顺利开拓出尽量多的社会需求,并转变成特定出版物的市场消费。包括根据出版事业发展需要策划设计各种社会公关战略,根据出版市场开拓要求制定与执行各种社会公关策略,根据出版产品宣传促销需要组织和参与各种社会公关活动等。
由此我们可以说,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人员,应该成为一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我对大学实习实践教学系统的完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建议:增加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中实习实践课程的比重,使其中三分之二的课程都能安排实习实践内容;精简实习实践课程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增加学生动手直接操作的时间;在几门专业主干课程学完后,安排20天左右的阶段实习;延长毕业实习时间,至少安排3个月左右时间进行毕业实习,且要加强组织,对社会实践要有统一要求,要将其纳入实践教学的内容之一加以安排,包括占有一定学分等。
参考文献:
[1] 余朝晖,佘斯勇.科技期刊编辑网络应用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策略[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篇10
政策篇:2008年高考招生新变化
从教育部近期的《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了解到,今年高考招生在志愿填报、招生简章上与去年相比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今年山东省高考仍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录取工作于7月上旬开始,其中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在7月10日至15日之间开始,20日之前完成,全部(各批次)录取工作应在8月20日之前结束。
分省分专业招生新增细则
各高校的统一考试录取招生计划均须经教育部汇总分送,由各省(区、市)负责向社会公布,未经教育部分送和有关省(区、市)公布的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方面,按照去年的规定,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校,在国家核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规模内,可按要求编制本校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今年在保留去年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细则,即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须按有关计划管理办法编制、调整、执行招生来源计划内容。
民办本科高校等单独填志愿
为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率,教育部要求各地进一步改进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方式,科学、合理安排录取批次,优化志愿设置和填报流程,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鼓励各省(区、市)采取平行志愿投档,试行独立学院及民办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在其批次录取开始前分别单独填报志愿等办法。
山东今年高考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
今年,山东省将在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仍只能填报一所学校。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这样可以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据悉,去年山东省就已经实行了第二志愿的平行志愿,考生第二志愿可以填报6所学校,省招考院在投档时就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录取。
山东省属院校新增92个本科专业今年开始招生
200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本次公布的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711个本科专业和3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个公安类专科专业,可自2008年开始招生,其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等均以公布的内容为准。此次山东省属院校本科招生新增专业涉及包括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大学等37所大学的92个专业。像山东农业大学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青岛农业大学的茶学、烟草专业,山东财政学院的信用管理专业,都是新增专业。与往年相比,省属院校新开设的热点专业大部分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属于目前市场上紧缺人才的培养领域。
(编辑点评:随着高考的临近,国家教育部、各省市教育部门将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录取办法,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认真研究有关招生的具体政策和规定,根据自己对高考成绩的预测,结合自己的兴趣,初步选出若干学校和专业进行重点考察,还要注意收集学校近年来在山东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今年的专业调整等情况,才能在填报志愿时做到心中有数。)
分析篇:志愿填报得失谈
【案例1】王萌是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以她的分数“冲”一些国内名校有点冒险。眼瞅着班里不少学生都填报了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顾及面子问题,本来想报普通一本高校的她也打算搏一搏,一志愿报了清华大学的热门专业。结果因实力不够错过了进名校的机会。“非名校不读”的她不甘心进入普通高校的大门,无奈选择了复读。
【专家分析】填报志愿时,考生一定要抛弃面子观念,量力而行。因为不管在什么学校,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层次差距。一定要想好不论进学校这个“大门”,还是进专业这个“小门”,只要符合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都是可取的。另外,不要一味挤名校,挤热门专业,可以采用反向思维,选择学科建制偏少的“冷门”。因为在高分考生如林的“热门”专业,竞争对手的实力都很强。而“冷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少,被录取机会就大大增加。不少“冷门”专业专业性较强,对口单位相对固定,就业反而比较容易。
【案例2】来自陕西农村的大二男生李勇没有想到,当初在填报志愿时,由于没有详细了解所报专业的情况,一时疏忽错将“生物工程专业”报成“生物技术专业”,入学后才知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名称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有很大差别。生物技术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理论,而生物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如何将理论转化为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前者强调动脑,后者更强调动手。生物技术专业属于理学学科门类,毕业时获得的是理学学位,而生物工程专业则是在工学学科门类下,毕业时获得的是工学学位。已经在大学学习两年的李勇,一直为自己出色的动手能力无法施展而感到惋惜。
【专家分析】同学们不要以专业名称来主观判断专业的内涵。高校的每个专业,都有确定的科学内涵以及确定的应用领域,对于不同专业的内涵和应用领域,要借助有关专业资料详细了解,切忌主观决断,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
【案例3】曹新,某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他一直有到外企工作的意向,所以报考了商务英语专业,他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既可以学好英语知识,也可以学好商务知识,有助于将来的发展。到大学快结束时,他才发现,由于该专业开设时间不长,这个专业还未形成体系,一切尚在摸索阶段。在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很少有商务英语方面的课程,其设置的英语课程相对正宗的英语专业要逊色许多。大学四年他不仅没有学到实用的商务知识,就连英语也因学校的课程设置而被耽误。大学即将毕业,曹新掌握的商务知识少得可怜;英语水平界于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之间,与外企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差距较大。
【专家分析】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新增的学科门类很多。近年来,高校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出新专业,考生在填志愿时应注意,某些专业冠以很好听的名称,目的是吸引考生的报考视线,而实质上有些新开设的专业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捉襟见肘。考生在报考时要了解专业实质、所学内容以及该专业师资力量、是否设有硕士点等,避免贻误自己的学业。
【案例4】李丽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她一心想学医学专业。高考后,她将眼光瞄向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父亲劝她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我们省招生指标太少,而你喜欢的临床医学专业,在全省仅招收一名考生,填了恐怕是凶多吉少,还是换一个院校吧。”而她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尽管她考出了641分的高分,但最终还是落榜了。
【专家分析】理想固然重要,但考生不能做理想的奴隶,在维护自己理想的同时,亦要兼顾自己的实力。否则,求学之路就会充满坎坷。
(编辑点评:在志愿选择上,有些考生不能科学评估自己的实力,受外在的信息误导,对自己缺乏准确的定位,对所要选择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填报志愿上失利,最终不得不“高分低就”,或者“上线落榜”。其实填报志愿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只有了解自己,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提高录取的成功率。)
专业篇:“文理反串”对对碰
如今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高校设有文史类专业,传统的文史类高校也设有理工类专业。许多专业具有双重功能,有时候泾渭分明,有时候又不分彼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理兼收”。“文理兼收”专业既招收文科生,也招收理科生。
文科生可进“理科”大门
不少文科生比较喜欢偏理科一点的专业。实际上有一些专业,比如经济信息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等,看起来好像是理科专业,实际上是文理兼收专业,文科生也可以报考。
经济信息管理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基础,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经济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工商企业从事信息收集、处理、应用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计算机方面有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计算机维护等。管理学科方面有经济学原理、概率统计、基础会计、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财务会计等。大学英语、经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等。要报考这个专业,对同学们数学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适合数学成绩不错的文科生选择。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招收对考生的数学成绩要求较高。在开设的课程中,计量经济学、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都与数学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国际外贸知识、国际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文理兼收的专业。不同的院校培养和授课重点不尽相同: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财经类院校或专业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等,则更多地侧重于外贸知识和有关技能的教学。
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方向非常广,从偏重于基础性的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到偏重于应用性的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就业方向相应地也很广阔。同学们在报考心理学类专业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国内心理学专业比较好的以师范院校为主。现如今心理学已经不再是理科生的专利了,近几年一些院校诸如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也开始文理兼收。由于学心理学要求掌握数学、物理、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所以文科考生应在高等数学、统计学等方面有一定基础,这样学习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专业,其他专业像图书档案学类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对文科生敞开大门,只要自己有兴趣,同学们都可以大胆地去选择。在录取方面,为了吸引生源,有的理工类院校还为文科生报考提供优惠政策,在文理兼收专业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文科生。应特别注意的是,理科底子比较好的文科生可以大胆地填报这些“理工类”专业;如果你对数学不感兴趣,最好避而远之。
理科生跨行优势明显
理科生报考文科类专业,通常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理科生思维的活跃和对科研的严谨,使得他们可以在文科专业中游刃有余,管理类、政务类、新闻类专业是理科生比较中意的文理兼收专业。
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专业培养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及企业单位从事信用政策的制定、资信调查、信用评级、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风险控制和在高等院校从事信用管理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信用管理专门人才。信用管理专业是我国短缺而急需的专业,本专业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是我国管理学类中的一个新专业。
伴随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立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一些诸如征信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企业,但是多数企业都举步维艰,没有专业的信用人才是制约因素之一。据商务部统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特别是国家劳动部最近公布了信用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类别,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建立起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因此,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人力资源管理 有资料显示,21世纪我国急需的人才有八类,人力资源管理位列其中。而相关权威部门对人才需求趋势的调查也表明,近几年来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持续、大幅度的增长中。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专业课有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人员功能测评、工资理论等;基础课包括财务管理、概率与数理统计、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金融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微积分、现代西方经济学、线性代数、运筹学、政治经济学等。之所以要学习这么多与数学有关的课程,是因为这些数学课都是基础,比如人员测评、工资的制订都需要统计学、计量学等做基础,而微积分、线性代数又是统计和计量的基础。
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的运行规律并指导刊物出版实践发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如果同学们希望在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学、文化素养的同时,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编辑出版、文学创作、文化经营等能力,可以考虑将编辑出版学作为自己在大学阶段深造的方向。编辑出版学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一般会要求同学们到各大出版社或其他文化单位进行编辑业务实习、出版实习等。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多为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的记者、编辑、编务、策划、发行人员,有的到出版公司或网络公司从事网络编辑工作,就业领域比较广泛。
谈到就业前景,似乎文理兼收类专业优势更为明显些。同样是英语专业,科技英语、医药英语、商务英语的毕业生容易就业;同样是法学专业,工程经济法毕业生很是抢手;新闻出版单位更愿意招收一些专业对口的理科毕业生。
(编辑点评:具有“文理”双向学科背景的学生既有理科缜密的思维,又有文科的策划统筹能力,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格外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每年各高校公布的专业目录上都有关于文理兼收的专业,考生可以按照个人志趣,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切忌盲目跟风或由父母包办。)
建议篇:不可忽视的填报“技巧”
高考填报志愿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有规律可循。只要按照自己实际情况,选对大学、选准专业,把握住志愿填报的每个机会,就可以给高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不妨听听专家的建议。
一、慎重填报第一志愿
近年来,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80%以上,绝大多数院校的生源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就基本录满。因此,考生一定要慎重填报各批次的第一志愿。报好第一志愿的关键是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还要研究所报院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在填好关键性的第一志愿后,不要放弃填报第二志愿的机会,其他志愿要保持合理的“落差”。一般情况下,高考填报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遵循从高分院校到低分院校的填报原则比较稳妥。
二、选择第二志愿院校要有保底志愿
由于高考录取是一个很不确定的事情,它受众多因素包括一些偶然因素综合作用,其结果很难预见,所以,总会有一部分考生落到第二志愿。第二志愿应选择那些地理位置偏僻、办学实力不俗的院校,或是整体实力不太强,但某些专业很有特色的院校。最好是选择往年各年度都录过第二志愿的院校。必须强调的是,第二志愿必须作为保底志愿,必须有100%的把握。
三、平行志愿填报要有梯度和排序
山东在第二志愿设置了多个平行志愿,填报平行志愿既要讲究梯度也要注意搭配和排序。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投档,即谁的分数高,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就占有优势。在第一志愿投档结束后,首先将同一科类批次线上的“没有录取”的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排序在后的考生;对单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的院校志愿顺序,投档到有计划余额且排序相对在前的院校。
因此,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几个院校志愿之间应该有梯度,一般是参考院校调档分数线从高到低排列;平行志愿的排序不能随意,一般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排在靠前的位置;同时,不能忽视考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适宜性和兴趣,不能单纯为了保持志愿梯度,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者与自己的成绩相去甚远的院校和专业。
四、不可忽视调剂志愿
在考生的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是否愿意服从调剂”一栏。在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 是给自己增加最后的录取机会,绝对不能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而言更是如此,接受调剂,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几率还高。
由于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或没有处理好志愿之间的“梯度”关系,以致几个并列的志愿相继落空。考生如果确认“接受调剂”,则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该栏不填,将按不愿调剂对待。选择调剂志愿院校时,同样必须选择那些往年录取过调剂志愿录取的院校。
五、了解报考专业所需相关科目成绩
报考专业所需的基础科目成绩优秀,有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如无绘画基础者不能报城市规划、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国际贸易要求英语口语、自身形象俱佳等;计算机专业要求“相关科目”数学、英语成绩好,而新闻专业则对语文要求偏高等等。不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或好的相关科目成绩,不论总分多高,都不宜报考相关的院校和专业。报考专业所需的基础科目成绩优秀,有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反之,所报专业的录取机会就会降低。各招生院校在历年的招生录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对高考相关科目成绩可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应该注意收集研究此类资料和信息。
六、掌握志愿填报限制